打印

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释大寂法师(大寂比丘尼)

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

一、我们活生生的生存在六道轮回中

在大正藏第十七册的六道轮回经、正法念处经和诸法集要经以及第一册佛说业报差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起世经、大楼炭经......等多部经典中,都有说明六道轮回的业果受报问题。所谓六道轮回,大家都知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和地狱道等六道。(或将畜生道、阿修罗道合为一道,成为五道。如杂阿含卷十六及正法念处等经都有说明。)宇宙众生一直在这六道中无始无终的轮回。我们现在生存的这个地球世界(包括地球的上方、左右、下方虚空中),依佛经说,也因为众生业力的因素,产生六大类不同众生的生命力,即六道轮回。人道与畜生道是现实人间随时可以肉眼看见;但是天道、阿修罗道、鬼神道及地狱道却不是凡夫肉眼所见。「看不见的东西,并不代表不存在。」如在牛顿时代,早就提出基础科学万有引力定律的存在,就非我们肉眼所见(地心引力)。无论宇宙星系之间及任何物体的运动,一定有「引力」在支配着。甚至我们生活的周遭,人事、环境,都不出「引力」的作用。然而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出「力」的现象与存在呢?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写道:「万物间彼此作用的引力,与地球对万物的引力比起来,差得太远,所以我们无法察觉。」佛经上所说,在这个世间产生六大类不同众生的生命现象,也是由众生身心的启动,而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生命力」的形成,是源自于众生「心力」活动的效果。因每个人身上心力(业力)的作用,各有不同,没有特殊的「力用」,是不会无因而能看见超出我们肉眼力量所能见到的范围。除非有的人有阴阳眼,与鬼神道频率接近,便可见鬼见神,或者有的人禅定功力够,获证天眼通,也可以见到天道众生及地狱众生。再说宇宙万象,非人类肉眼、智慧或近代科学仪器所知所见所能探测到的事物与力用实在太多太多了,譬如从科学丛书「牛顿杂志」及「科学眼」杂志中,我们就可以明白现代的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及尖端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情形,令人目不暇给!但是枓学家为了探讨未知的宇宙空间存在的生命力及起源性,仍孜孜不倦的不断推陈布新,推FAN旧有学说,朝向最现实的新发现迈进......!

二、学佛者应该重视堕落三恶道的业因

在地藏经、正法念处经及起世经等佛经上,都对地狱的内容及名称,有详细的说明。尤其是正法念处经及起世经更将地狱的种类、形成、处所、业因、果报、余报、受报时间......,记载的极为详细。当我们仔细的了解堕落三恶道的业因是什么?便能清楚的明白,极乐世界的众生为什么不会堕落三恶道中去受报。现在依正法念处经卷五,首先扼要的来说明地狱的因果报应问题:

1、堕落地狱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从地狱的名称了解堕地狱的原因

正法念处经卷五至卷十五,提到地狱的名称,大体上说有八大处:1、活地狱。2、黑绳地狱。3、合地狱。4、叫唤地狱。5、大叫唤地狱。6、焦热地狱。7、大焦热地狱。8、阿鼻大地狱。每一层大地狱中,又各各有十六处小地狱,每一处小地狱中,又依众生造业种类、心态、方法、轻重各各不同,形成千差万别的受报情形。兹将八大地狱的受报情形略加说明:

[1]活地狱:是指杀生(活杀致死)受报的地方。又因众生杀生的对象、方法、数量及杀心深浅度不同,而分为十六处受报的狱所。如杀圣人、杀受戒人、杀修行人、杀善人、杀一般人、杀畜生......,受报的地方、层次、方法、时间、罪器......,皆不相同。

[2]黑绳地狱:就是指众生作恶的心地呈现黑暗境界,像粗绳一样的牢不可断。不仅造作杀业,还犯下偷盗、邪行(淫心深重,或其他不正当行为)的罪业,死后必与黑绳地狱的业报相应,遭受苦果。

[3]合地狱:顾名思义,就是指恶业合集之处,乃是指杀生、偷盗、邪行(淫)三种恶业合和而招感生此合地狱中受苦。

[4]叫唤地狱:顾名思义,乃是说明其在此狱中受到罪刑的折磨所发出的痛苦、哀号、叫唤之声,惨不忍睹。这便说明了堕此狱中的众生,所作杀、盗、邪行(淫)、饮酒等罪业超过前面地狱所作罪业,而且是乐行多作,恶业深重,而感堕此狱中受报。

[5]大叫唤地狱:比叫唤地狱受苦哀号、喊叫的情形,更为严重,所以称为大叫唤地狱。由此可知,入此狱中受苦的众生所作杀生、偷盔、邪行(邪淫)的恶业,更为严重。

[6]焦热地狱:即是指此地狱有极热大火,焚烧狱人,令其内外炎燃,身心焦烧。此乃说明了堕此狱中受报众生生前由大量造作杀、盗、淫、妄、饮酒、邪行、邪见等十恶业,使其身心呈现如大火燃烧的热恼、黑暗境界,死后必然招感焦热地狱受报的境域。

[7]大焦热地狱:比焦热地狱受苦情形更为严重的现象,就叫做大焦热地狱。相对的,堕此狱中的众生造作十恶业的情形,也更为严重。

[8]阿鼻地狱:此狱是一切地狱中最大、最深,受报最惨、最重的狱所。阿鼻地狱,又称为无间地狱。「无间」的意思,就是指在地狱受苦的时间没有间断过,相对的,便是指堕此狱中的众生在生前造恶的「用心」没有间断、停止过。而且是以深重心、深恶心杀父、杀母,以深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圣人......。由此深重恶业,必感堕入阿鼻大地狱中,受苦无间。

(2)四点原因具足必堕地狱

大体上说:1、以深恶心造十恶业,2、生前不知忏悔、修行,3、临终心不悔改,4、在死后的四十九日内,又无人为其作有力的超荐功德,死前或死后必然呈现惊慌、恐怖、黑暗、烦恼、苦痛、身心燥热......等现象,因此「中阴」所呈现的阴暗境界,必然趣入与其心境相应的幽暗、苦痛、燥热、焦怖、......的境界中,遭受果报。此即经上所说:「地狱所显境界,皆因众生风水地火四大怒感之相而感招。」亦即应验了经典所述:「自心造诸恶,而受业火报。地狱本无处,由心因缘起。」

综观现在世界各地,烽火绵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中间的越战、韩战......,不知道造下多少杀、盗、淫、妄......等恶业,今年(西元一九九一年),中东地区,又卷入战火之中......,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不知有多少生灵及无辜的百姓惨遭「杀戮」之苦,要使人间没有三恶道,恐怕不容易呀!

(3)地狱在什么地方?

经上说,阿鼻地狱在欲界最下面。其他七大地狱,便依次在阿鼻地狱的上方。欲界最下面在什么地方?我们看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记述:「提婆达多将命终时,尔时地中有大火风生起,繞提婆达多身,尔时提婆达多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便入地狱。」由此可知,地狱火从多重宇宙中属于欲界范围内密度最高、重力最大、温度最烈、热力最强的地方而生。代表着人心越狭窄,瞋火越强,积恶越多,就越与密度越高、温度越高、重力越大、热力越大之处相应。地狱受苦的时间,动辄千万亿年,甚至千万亿劫,又因个人业力种子轻重问题,或有中间夭折者,而且越往下层,受苦时间越长。这便说明了愈往欲界下面去,密度愈高、重力愈大、温度愈高、热力愈大。代表着人心越狭小、业火越强,积恶越多。如无间地狱便在空间、时间无间之处,亦即欲界中密度最高、势力最强、温度最烈、重力最大之处。

(4)地狱的余报问题

什么是余报?就好象大火(业火)燃烧后,尚有余烟残火未尽,但此残留业火,已经脱离地狱猛烈业火感报,所以超脱狱报之身。又因个人宿世累积的善恶业种与今世堕地狱造恶的深浅度不同,所承受的余报也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所作恶业较轻,及宿根较多,余报时间也愈短。

[1]有的人脱离地狱后,就投生畜生中的飞鸟或鹿身中,遭受围杀,或为余鸟所食之苦。畜生报尽,转生人道,生而短命......,这都是地狱余报所感。

[2]有的人脱离地狱后,因宿世所造善业果报先成熟,不生饿鬼畜生道中,直接转生人间,但出生在旷野少水的国土中(如非洲、沙漠等地),或出生在杀生之家,或出生时六根不全,或出生在贫穷人家,或出生在恶国、恶处、边地之处,下贱放猪,皮肤黑色,多瞋、多妒,性悭常贪,疾病缠身,或出生时即被烧死......。

[3]有的人脱离地狱后,投生饿鬼道中,遭受饥渴之苦,再转生畜生道中,后生人间,面貌丑陋,贫穷下贱,六根不全,疾病终身......。

2、堕落饿鬼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堕饿鬼道大体上的原因

经上说:「一切饿鬼,以悭嫉为本。」我们看现在的人因悭贪心、嫉妒心而犯下的不轻不重的罪行太多太多了。譬如说因贪嫉心而谋财害命,因贪嫉心而不行布施,因贪嫉心而行不净施,因贪嫉心而自食美食,不分他人,因贪嫉心而屠杀畜生,因贪嫉心而作奸犯科,因贪嫉心而不净说法,因贪嫉心而犯下邪淫、妄语、饮酒......等十恶业。这些都是与饿鬼道相应的业因。以此得知,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时代潮流所趋,人心愈趋「悭贪为己」,故而堕入饿鬼道的人类,实在很多。念佛而不断贪嫉心,是为自己制造堕入饿鬼道的业因,是与往生净土不相应的。

(2)女人多堕饿鬼道中

经上说:「女人多生饿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心,心多妒嫉,丈夫未随,便起妒意,以是因缘,女人多生饿鬼道中。」

这是指一般女性的心量而言。现在的社会,虽然女性多走入社会,多有职业妇女,视野较以前广阔,也不乏女强人者,对社会贡献良多。但究其本性,不离妒嫉、悭贪、心量狭窄、胆小、自私、贪图近利之因,所以一般女性,难成大事。也因此妒嫉、小心眼、提不起、放不下之心不改,而为自己临终种下堕落鬼道的阴影......。

(3)四点原因具足必堕饿鬼道中

经上说,堕入饿鬼道中,有四种原因:

[1]因悭贪心而造作十恶业的任何一种,或两种、三种、四种......。或因悭贪心而不净说法,不净布施......。

[2]生前不知改变狭小悭贪的心量,不知广行净心布施之法,忏悔、修行。

[3]临终仍不改其贪恋世间亲情、恩爱、财物......等狭小的悭贪心量,没有悔过之心。

[4]在死后四十九日内无人为其作有力的拔荐功德。

死前死后,必然对这个世间眷恋不舍,留恋自己的妻儿、财产、家庭、事业......,而使自己随贪嫉业风所吹,堕入饿鬼界中,遭受果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4)饿鬼的种类

经上说,饿鬼的种类,因人类悭贪心造恶的深浅、方法......各有不同,而形成无量差别的饿鬼种类,约略的说,饿鬼有三十六种。又因生前悭贪嫉妒因缘造作的不同,而感招在饿鬼道中的住处、饥渴烧身程度各不相同。有的饿鬼,在生前因以悭贪心布施,或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金钱以悭贪心行布施,堕入饿鬼道中,生于受乐鬼中,仍不失福乐果报,有神通力;如如意夜叉、飞行夜叉、大力神通夜叉,都是此类受生者,其行迅疾,一念能至百千由旬(里数)。

(5)饿鬼道在什么地方?

经上说:「饿鬼的世界,大体上分布在两个地方:一事在人间,多寄生在深山或幽崄的海侧中。(我们这个世界,科学家早已证明是多度生存的空间);一是在饿鬼的世界。在人间居住的饿鬼,世人若有阴阳眼及天眼通,处处可见。饿鬼专属的世界,则在「欲界下面(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三万六千由旬)的范围」(由旬是印度话,或说为四十里,或说为三十里),亦即多重宇宙间属于欲界中无尽宽广的黑暗之域。大体说来,因悭贪心所造恶业愈重,堕入饿鬼世界的受报处就越深、越黑,如有的饿鬼生于「地下黑暗之处」。相对的,生于人间、海中的饿鬼众生,恶业较浅,也稍有善心。

(6)饿鬼受报的时间

经上说,饿鬼道中一日一夜,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十年。饿鬼一期的生命,最少是五百年,造恶愈多,受报愈长,寿命也越长久,少出多减,命亦不定。相对的,寿命越长,其受报生存空间所形成一日一夜的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也越长。

(7)饿鬼的饮食问题

经上说,饿鬼众生常被饥渴所困,当其饥火中烧时,经常被饥渴的热力,自 fen其身,痛苦万分,无人能救。因此而使饿鬼众生常常为了饥渴所逼,而四处觅食。有的饿鬼,常常在旷野中,求觅浆水,但不得食;有的饿鬼,常常在不净粪秽之处,求觅饮食,但因业力所感,不能入口吃食;有的饿鬼,专门藏身于塔庙中,趁人供养食物时,嗅其香气及嗅余气,以自活命......,有的饿鬼,专门藏身妇人生产之处,嗅其血气,伺婴儿前世罪业重者身边,断其性命,吸其血气;有的饿鬼......。由此可知,饿鬼的饮食问题,自有其业力感报。世间凡夫,以供饭、纸钱、纸屋、纸车、纸飞机......焚烧,以给亡者在鬼道(阴间)享用,根本无用,只是图个心安,白白浪费金钱而已。

(8)饿鬼的余报问题

饿鬼的余报,也和地狱众生余报一样,因个人宿世累积的善恶业种与今世堕饿鬼道中造恶的深浅度不同,所承受的余报,也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所作恶业较轻及宿世善根较多,余报时间也越短。

[1]有的饿鬼报尽后,投生畜生道中的鸟类,常患饥渴,受大苦恼;畜生报死后,转生人间,也因余报的因素,经常遭受穷困饥渴,乞食自活的苦难人生......。

[2]有的饿鬼死后,宿根先熟,立刻投生人道之中,但是还未出母胎,就因业感,使母亲不能饭食,令母亲日日身色憔悴丑恶,胎死腹中,纵然出生,短命多难,常受饥渴饿死之苦,或者生于边疆之地(如衣索匹亚等贫困国家),水源缺乏之处,经常为了饮食焦渴......,而生烦恼。

[3]有的饿鬼死后,投生人道之中,但因杂业所感,与外道神庙结交共事,专门以咒术为生,如作咒龙师,又造下许多恶业,命终之后,仍堕地狱之中,遭受余报......。

3、堕落畜生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堕畜生道大体上的原因

甲、畜生道的众生多从地狱道而出

经上说,畜生道的众生,大体上说,有许多都是从地狱道出来的众生,因余报未尽,再投生畜生道中,承受果报。如蚊子、蚂蚁、湿生虫类、鱼类......无量无数。

乙、畜生道胎生的业因

如有的众生因为以瞋斗心、憎嫉心、邪见心、权势心互相诤论,诤议不休,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使众生无所适从,徒增苦恼,走向邪道。由此因缘,堕落地狱道中,受其瞋斗果报。地狱报出,投生畜生道中的蚖蛇、黄鼬、马、牛......等类,因为业感,彼此再次遭遇,仍然怨怨相对,共相杀害......。

有的众生,生在人道,虽然在行为上没有犯下杀、盗、淫等重大恶行,但是贪心重、斗诤心重,或者喜欢与善人及出家人作对,故意污弄其净食......。终身贪心、斗诤心不改,死后必堕畜生道中投生野干狐狗之类,仍然继续互相憎嫉、斗诤......。

有的众生因为偷盗心重、悭贪心重,劫夺人财,使众生产生莫大的恐怖、惊吓、怨恨、报复之心,由此双方的业感交集,彼此心波交递振荡影响之下,而使此人堕落地狱之中,众苦俱受。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鹿之中,常处旷野之间,内心怖畏、怯弱......,受其余报。

有的众生,欲爱心深重,与牛马邪淫,感到快慰无比,或与他人邪淫无度(如妓女、同性恋、......),死后堕入地狱之中。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胎生之中。如果转生为人,必受黄门身(生殖器不全)。

3、堕落畜生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堕畜生道大体上的原因

甲、畜生道的众生多从地狱道而出

经上说,畜生道的众生,大体上说,有许多都是从地狱道出来的众生,因余报未尽,再投生畜生道中,承受果报。如蚊子、蚂蚁、湿生虫类、鱼类......无量无数。

乙、畜生道胎生的业因

如有的众生因为以瞋斗心、憎嫉心、邪见心、权势心互相诤论,诤议不休,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使众生无所适从,徒增苦恼,走向邪道。由此因缘,堕落地狱道中,受其瞋斗果报。地狱报出,投生畜生道中的蚖蛇、黄鼬、马、牛......等类,因为业感,彼此再次遭遇,仍然怨怨相对,共相杀害......。

有的众生,生在人道,虽然在行为上没有犯下杀、盗、淫等重大恶行,但是贪心重、斗诤心重,或者喜欢与善人及出家人作对,故意污弄其净食......。终身贪心、斗诤心不改,死后必堕畜生道中投生野干狐狗之类,仍然继续互相憎嫉、斗诤......。

有的众生因为偷盗心重、悭贪心重,劫夺人财,使众生产生莫大的恐怖、惊吓、怨恨、报复之心,由此双方的业感交集,彼此心波交递振荡影响之下,而使此人堕落地狱之中,众苦俱受。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鹿之中,常处旷野之间,内心怖畏、怯弱......,受其余报。

有的众生,欲爱心深重,与牛马邪淫,感到快慰无比,或与他人邪淫无度(如妓女、同性恋、......),死后堕入地狱之中。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胎生之中。如果转生为人,必受黄门身(生殖器不全)。

丙、畜生道湿生的业因

有的众生,以恶劣邪见之心,杀害龟、鳖、鱼、蟹、蚌蛤及见小池中多有细虫,及见酢中细虫(腐败的东西中生出蛆类),因贪财心所使,将其捕捉、杀死、制造、买卖......。或有外道修行者取诸虫类,祭祀诸天。诸如此类杀生因缘,死后堕入地狱之中,受苦无量,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中的湿生虫类,如蚊子、蚤虱......等类。

也有的众生,从恶道转生人中,在生之时,愚痴少智,俗念极重,不知布施、持戒,在临终时,顿感非常口渴,贪心生起,爱念饮水,死后堕于畜生道中的湿生水虫之类。

丁、畜生道卵生的业因

有的众生,生在人道,男欢女爱,结为夫妻,因为恩爱情深,共同发誓,愿于来世,常为夫妻,终生互相怜惜,难舍难分,死后应其愿言,堕入畜生道中,成为鸳鸯、鸽鸟之类,恩爱快乐,共续前世缘。由此证明,结为夫妻,两人虽无夫妻以外的邪淫行为,但因爱欲心重、淫欲心重,至死不改,足以牵引我们堕淫界、堕恶道。

有的众生,修学禅定,得世俗神通,但是未断贪欲、瞋恚、愚痴之心。后因某种因缘起瞋恚心,伤害众生,破坏国土。以此因缘,堕入地狱之中,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中的卵生飞鸟雕鹫之形。命终之后转生人间,因余业故,瞋恚心深重,难改难断。

戊、畜生道化生的业因

龙的世界

(甲)毒龙的业因

依经上说,龙是畜生道中化生的众生,此类众生因生前造恶的方法及深浅度不同,或稍积福德,所以形成龙的种类及住处、受苦、受乐......的情形,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会投生为龙身,皆因瞋痴心深重,犯下焚烧僧房;或者焚烧聚落城邑......等业因,如此恶人,死后先堕地狱中受苦。再转生于大海内的毒龙身,与诸龙互相瞋恼,致使诸瞋心、乱心,夹杂诸龙身,吐毒相害,常行恶业,其身又常受热沙所烧。

(乙)善龙的业因

如果在生前,信奉鬼神外道,世间邪戒,虽然知道行布施之道,但瞋恚怀心,心不清净,有的又以瞋恚心发愿,誓生龙中,为大龙王。命终之后,以其瞋恚愿毒,必生龙中,又因其生前稍修福德,其身不受热沙之苦,住处、饮食较好,常受快乐......。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又说:「龙与金翅鸟的种类,又有胎、卵、湿、化之分。」业因复杂,非凡夫智识所能预知。

(2)五道中畜生道的种类最多

依经上说,畜生道中的种类,无论从其数量、相貌、色类、居处、饮食、飞禽、走兽、昆虫、水生、陆生、胎生、湿生、卵生、化生......等多方面来看,都是五道中种类最多、最复杂的众生,其所造作的业因也是最复杂的。尤其于其中间,又有地狱道中出来的众生,其业因相当混杂难解。这里因将阿修罗道列于畜生道中,故称为五道。畜生道的住处,于人间处处可见,至于受报时间,依其业力与人类需要(再造的业因)及同类互相残害的情形(也是再结恶缘、再造恶因)......而不一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3)畜生道中别有阿修罗世界

甲、阿修罗有两大类居住之处

阿修罗道的众生,因其业力感报,分为二大类。一事分布在鬼道众生中,一是分布在畜生道众生中。在鬼道的修罗众生,别成魔身饿鬼之形,有神通力。于畜生道的修罗众生,则居住在「大海底须弥山侧」,深入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约八万四千由旬(里数)的范围内,(此处所指「大海底」不一定是指肉眼所见的「山川大海」)。又因修罗众生的业力各不相同,依次再分成四类不同业感的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体上来说,智慧愈多,修福愈多,而且布施的对象,是在正道持戒修行路上的修行者,其感报居住的地方便愈宽广,住处也愈好、身量愈广大、形貌愈美好......。

乙、四类阿修罗众造业的原因

(甲)第一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一类阿修罗众生,居住在海底(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约宽广二万一千由旬的范围)。这类的阿修罗众,是四种修罗众生中福报最大的。在其生前,具有聪明利智,通晓世间各种技术,喜行种种布施,修积世间广大福德,或有发愿以此广大修因来世获得欲界最大身相,无人能比。虽有善愿善福,但常喜爱斗战之事,对因果报应,半信半疑,不正思惟,不信正业。因其修积广大福德,又深具聪明智慧,命终之后,化生畜生道中的阿修罗众生,福报最大的为阿修罗王,居住光明城中,无论眷属、住处、享乐、婇女......都极尽其欢娱之报。又因福德力用所感,能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变化。又因其福德似天,与欲界忉利天王同依须弥山而住;阿修罗众住在须弥山底,忉利天众居住在须弥山顶。因阿修罗王性好战斗,经常率领修罗众生与天主帝释为首的天众交战,但经常为天众所败。

(乙)第二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二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经常广行布施,供养外道邪行之人,或供养破戒杂行之人,内心不净,心无正思......。死后堕入第二类修罗众中的其中一种阿修罗众生。岁命五千岁,少出多减,也有中间夭折者。或者有的人在世时生性好劫盗,以偷窃之物,布施离欲外道,令其饮食充足......。死后亦堕第二类修罗众中的另外一种阿修罗众,寿命六千岁。

(丙)第三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三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瞋斗心深重,喜欢观看世间相扑、射戏、樗蒲、围棋......种种博戏之乐。虽然有修布施之福,但是布施时,心术不正,瞋斗心又重。又有一种人,以食物布施破戒病人,在布施时,又无净思之心......。由此业缘,大体上,皆堕畜生道中的第三类修罗世界中,寿命七千岁。

(丁)第四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四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邪见覆心,不识业果,离佛法僧三宝。或见第一精进持戒之人,向其化缘,彼见其辛苦乞索,以同情心布施饭食供养。但在施食后,却诃骂乞食的修行人说:我实在不认为施食与你,有何福德?你不应该走这条向人乞索的下贱出家之路......。虽施食与正道的持戒修行者,但因心具不净施因缘,死后投生畜生道中的第四类修罗众中,又因受到持戒、修行者的咒愿及修行力量所感,胜过此类中其他阿修罗众的福报,一切乐具,皆悉具足。这完全是他依仗布施的对象—福田僧修持所感报,不是从他自心的净施之心而感报。

丙、阿修罗世界时间与人间时间有什么不同?

由此可知,四类修罗世界中的每一类修罗众,皆因修福方法、对象、心术......的种种不同,而形成无量差异的修罗众生,每一类修罗众,其受生、寿命、时间、果报、生存空间......,都不相同。因此而使每一类阿修罗世界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不定。例如寿命五千岁的修罗众生,其所居住的修罗世界一日一夜的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是五百年。而寿命六千岁的修罗众,其所居住的修罗世界一日一夜的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就变成六百年。也就是说,修罗众的寿命越长,其属于那一类修罗道的一日一夜时间,换算成人间时间就愈长。同理可知,其他如地狱道、鬼神道的换算人间时间亦然。

4、总结三恶道的业因

(1)三恶道众生皆因心力感报

综合三恶道的业因,我们印证了经典上所说的话,就是「由心造诸罪,由心感其果,心如彩绘者,画三恶道众生。」

我们看地狱道众生,经常遭受猛烈大火所烧之苦。饿鬼世界的众生,亦经常忍受饥火所烧之苦。畜生世界,更是经年累月不断忍受互斗食啖,弱肉强食,甚至人类捕捉杀食之苦。修罗世界,虽然享福较多,随意变化,但亦常有斗战之憾。究其原因,无不是众生身心交杂的黑暗恶业所感报。修罗众生纵然稍有福德之乐,大多是由供养外道而得。

(2)供养外道为什么会堕恶道?

为什么供养外道(邪行外道)绝大多数会遭受堕落恶道之报呢?这不是佛陀不让人供养外道,而故意中伤外道。据理而论,这牵涉到外道修行者的「心力」走向问题,还有我们供养者心态的趋向问题,此亦即说明了「物以类聚」,「界与界聚」的道理。

我们应当明白:每一个众生的一个思想、一个观点、一个行为、一个动念、一举足、一动目......,都有其邪、正、阴、明、净、暗、善、恶、隐、显、深、浅......等极其微细的业影差异;再则与接触的人、畜生、环境、事物、居处......的种种境域及所亲近、认识之人的思想、观点、行为、心境......各各不同,自然因双方相互结缘、相互影响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业网感报现象。

佛教的修行思想、观念、次第、内容......,都与外教不同,甚至佛教本身的弘法者、修行者、信教者......的思想、观念、心态、见解都各有所思,各有所见,形成相当大的差距,供养佛教本身的修行者、弘法者,因受供养者本身的修行程度不同,与供养者本身的思想、心态......各各不同,都形成千差万别的因果报应,何况是供养外道,亲近外道,自然与外道互结亲因缘,互相因「引力」、「业力」、「共种」、「共业」的牵引、交杂、缠结、影响......而形成双方相应的「业网」。若是供养者本身,又无因果观念,心术不正,贪心深重,瞋恨好斗,虽有布施之行,但是却无布施清净之德,死后必然与其受供养者的心境、业力及修行方向,及与今生众生缠结较深之缘者的业力心向相应,共同交织成极其微细、复杂......,不可预知的果报业网,堕落三恶道中。又依个人所造恶行与善行的深浅度,而依次堕入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或者修罗道,接受报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初入佛门应该从那一部「佛经」开始学习?

当然是从『地藏经』开始学习。凡是初入佛门、初皈依的佛教徒,绝大多数都是以诵『地藏经』为认识「大乘经典」的起步。笔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也是以读诵一百多部『地藏经』为入门。然而为什么许多佛教徒都会以读诵『地藏经』为认识「佛教」的开始呢?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每日读诵『地藏经』的开始,就已经在佛前启发最初的「菩提心」

2、地藏菩萨在「师子奋迅具足如来」像前初发成佛之心

当知只要开始发心读诵『地藏经』,就已经每天在佛像及佛经前启发最初的「菩提心」。这可以从『地藏经』中所说「忉利天宫品」得到证明。因为依『经上』说:地藏菩萨最初所启发的菩提心,是源自于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劫数之前尚是「凡夫修行身分」时,于一尊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世之时所启发的。

当时地藏菩萨投生为一位大长者的儿子,逢遇有一尊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现于某一个世界,当时大长者子因为看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身相光明、庄严」,「福相具足………」,因而发出万分尊重、赞叹之心,对佛发愿说:「我从现在开始至未来无有止尽的无量劫数之中,发出广大的誓愿,愿用种种方便法门,度尽一切在六道轮回中受苦的所有众生,超脱『六道轮回』之苦,我才愿意成就佛道………。」

这段经文,就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成佛大愿的「经意缘起之一」。也是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的最初凡夫身分修行时所发下的「无数成佛大愿」之一…。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开始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前最初「凡夫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加被!

3、地藏菩萨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前再次发出成佛道心

「忉利天宫品」又说,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投生在某一个「福德深厚」的世界里,为一位婆罗门女,当时逢遇一尊叫做「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现在那个世界广度众生,婆罗门女的母亲在生因为毁谤三宝………,死后堕入地狱之中………。婆罗门女为了救度亡母脱离地狱之苦,因此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之前,发大誓愿说:「愿我在未来的无有止尽的劫数中,运用种种善巧方便,普渡正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的一切众生,让无数众生都因为我的教化而脱离所有的苦难,乃至超脱『六道轮回』之苦,了脱生死。」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前最初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护佑!

因为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能够认识佛菩萨的「成佛悲愿」,启发最初的「菩提心」,所以弘法者多鼓励初学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从『地藏经』开始认识、学习「大乘经典」,不是没有原因的。

4、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修行时经常发出广度罪苦众生的成佛道心

『地藏经』中「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修行之时,曾经有一尊佛叫做「一切智成就如来」出现在某一个世界里,这尊佛在尚未成佛的无量无边劫数以前,曾经投生为一位国王,当时地藏菩萨也投生为一位国王,与那位国王为好朋友………,其中一位国王发愿:「我要早日成就佛道,度化这些在我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让他们不再造恶………。」一位国王也发愿说:「我如果不能先度化这些在邻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都不再造恶,而且未来皆获得安乐的果报,乃至最后成就『佛果菩提』,我终究不愿成就佛果………。」而这位发大誓愿在未来劫数之中无有止息的永远度化十方世界中造恶多端、受苦受难的众生,愿所有六道轮回的众生都成就佛果,我才愿意成佛者就是「地藏菩萨」的前身。所以现世之中的佛教徒赞叹「大愿地藏王菩菩萨」其来有自。

5、地藏菩萨在「清凈莲华目如来」像前再次发出成佛道心

在「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逢遇一尊「清凈莲华目如来」出世在某一个世界里,当时投生为一个女人,叫做光目,她的母亲在生杀生无数,死后堕入地狱受苦………。光目女为了救拔亡母永远脱离地狱苦,于是对「十方诸佛」发愿说:「希望十方诸佛慈悲我、哀愍我、听到我为亡母所发广大誓愿:『希望我的母亲从现在开始,永远脱离三恶道的苦难及永远脱离贫穷、下贱、短命之身,乃至永远脱离女人之身。』我现在对『清凈莲华目如来』像前发大誓愿说:『愿我从今日开始,乃至未来无有止尽的百千万亿劫中,将十方世界中的所有地狱道及三恶道中的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度化、救拔他们脱离「三恶道」的痛苦,当无数十方世界中的受苦受难的所有众生,都成就佛果后,我才愿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段经文,亦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经文缘起之一。

(二)地藏菩萨发大誓愿用三十二种应化身示现千百亿化身度尽十方世界受苦受难的众生

『地藏经』之「分身集会品」记述,地藏菩萨对释迦牟尼佛发大誓愿说:愿用千百亿化身在十方世界包括娑婆世界中,运用种种善巧方便,示现三十二种应化身,随类教化,调伏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的众生………。而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宫品」与释迦牟尼佛共同开演这部『地藏经』让娑婆世界的众生见闻、读诵,只要「诵经者」读到此段「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前所发「现在、未来无尽劫中广度十方世界众生脱离三恶道的苦难之大誓愿」,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誓愿示现三十二种应化身、示现千百万亿的应化身,每一种应化身皆度化十方世界中的百千万亿人的广大誓愿与广大事行,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加被!

(三)在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后要从「经文上」所说「造什么因、得什么果」的业、缘、果、报的道理学习起

当读诵『地藏经』者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后,必须明白,如果想要成就像地藏菩萨「广度众生脱离苦海」的「成佛大愿」,不是以我们现在的凡夫身分就能做到的。换句话说,以我们现在「烦恼具足」、「习性深重」、「家庭、事业、俗务」繁忙的「凡夫身分」,是不可能像地藏菩萨一样有「广大的智慧、福德、神通」能够运用「神通力用」去自在如如的在十方世界广度众生,实践「度化六道轮回」罪苦众生的「成佛大愿」的。因为「凡夫众生」现在正于「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尤其自己现在「初学佛」,连「六道轮回」的「业、缘、果、报」的道理,都搞不清楚,光是赞叹「地藏菩萨」的「成佛大愿」只是停留在「发大愿」、「心系理想」的阶段,必须进一步了解「成佛大愿」的「因行内容」,才能一步一步的进入「地藏菩萨」过去无数劫之前所实践的「菩提心愿」「因行」的第一步──从现世之中认识学习、警惕自己不要触犯堕落三恶道的业行做起。

因此现世的凡夫学佛者,在赞叹「地藏菩萨」广度众生的「成佛大愿」后,首先必须从『地藏经』所说-「观众生业缘品」开始学习,认识「造什么业因、必得什么果报」的道理入门,及明白「地狱罪刑的内容」,才会对今生的所作所为,有所警惕,而不敢造下三恶道的业行,死后堕落三恶道中受苦。这也是许多弘法者鼓励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的原因之一。

如『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说:「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这段经文正是说明地藏菩萨过去生中所发「成佛道心」的「远因」,正是从不做三恶道的业行,生生世世投生在人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信佛、学佛开始起修!

如果读诵『地藏经』只求地藏菩萨大慈大悲保佑你,而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依然我行我素、或者是非不断、或者争斗不断,或者造下杀生(包括杀畜生、堕胎等事)、或者窃盗、或者邪淫(犯下夫妻以外的淫事)、或者恶口、或者毁谤、或者瞋恚(经常发脾气)、或者悭吝(悭贪、吝啬)、或者饮食无度(即纵情饮用鸡、鸭、鱼、肉又喜好多食鱼、龟…之子)、或者畋猎咨情(嗜好打猎)、或者悖逆父母、或者放火烧山、或者杀害父母、或者毒害父母、或者喜欢网捕初出生的雏鸟及各种初出生的动物……、或者毁谤三宝、或者不敬佛教、或者轻慢佛法、或者私取佛寺物品、或者偷窃佛寺物品、或者污辱清净的修行人、或者诬赖僧宝、或者破戒犯斋、或者非理毁用、或者贡高我慢、或者两舌鬪乱、或者邪知邪见………等种种或一或二……的恶行不断。

如此一边读诵『地藏经』又日常心念、行为、习气不知悔改、不知行于正道,而且日常心性、行为只要有一样符合以上所说「不好的业行」,便是与地藏菩萨所修「自利、利人的菩萨悲愿」不相应,地藏菩萨如何会保佑你呢?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四)地藏菩萨的利生悲愿要救渡现世之中各种受苦受难的人类

1、地藏圣号的利益

(1)称念地藏圣名、脱离宿障恶业、超生天上

地藏菩萨的利生悲愿,立志要救护初学之人,听闻、称念地藏菩萨的圣号,及尽心恭敬供养地藏菩萨画像,便能于未来脱离宿世所造恶业,超生天上,乃至下生人间投生为富贵之人………,皈依三宝………,随佛修行。

(2)称念地藏圣名,脱离鬼神侵扰、夜梦安稳

纵然现世众生或未来世众生在深夜睡梦之中梦到可怕的恶鬼,被「鬼神侵犯」………,只要以虔诚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地藏菩萨一定誓愿救拔你超离恶道鬼神的侵扰,让你夜梦安宁、睡眠安稳!

如经文说:「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这是一段地藏菩萨以「本愿力」救护现世之中正在遭受「鬼难」众生的重要经文。

(3)称念地藏圣名,贫贱之人罪障转轻,新生婴儿好养、好带

经文又说:如果奴婢之人想要忏悔宿障,或者娑婆世界中的男子、女人有「新生的婴儿」,只要每日读诵『地藏经』,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念满一万遍,奴婢之人便会宿罪减轻、福德增加;新生的婴儿,也会好养、好带,寿命增长………。

(4)称念地藏圣名,能够令亡父亡母等脱离三恶道的苦难

经文「见闻利益品」又说:观世音菩萨亦现身在「忉利天宫」的法会上,赞叹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不可思议,尽未来劫,广度众生,无有尽期。并且说,如果有现世之中的男子、女人,在幼年之时便父母双亡,或者有兄弟、姊妹夭折,非常思念、追忆已经死去的父母、兄弟等眷属,想要知道祂们投生到何处去了?只要发虔诚心、恭敬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即一日至七日之中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七日之中从不间断的称念地藏菩萨圣号至「一心专注」的境界;以此瞻礼、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功德,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功德,便能令亡母、亡父及夭折的兄弟、姊妹脱离三恶道的苦难,超生人道与天道之中。如果亡母、亡父及已夭折的兄弟、姊妹本来就有宿福力,已经在人道或天道之中正在享受殊胜微妙的快乐者,便会承此功德,辗转增加其往佛道圣因之路前进,未来更能享受无量的福乐。

(5)称念地藏圣名念满一万遍,得知亡父、亡母投生之处………

如果已经完成在七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者,更能在「三七二十一日之中」,一心瞻仰、礼拜地藏菩萨画像(即二十一日之中日日在地藏菩萨圣像前,称念一句佛号,顶礼地藏菩萨一拜,如是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二十一日之中一称一拜,拜满二十一日),并且在二十一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满一万遍【请注意:不是数日快速念佛至一万遍即可,而是要静下心来一句一句慢慢念,如此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的情形,在半个小时之内只能念出一千句佛号,而且在念佛中要做到不夹杂烦恼妄想,即是务必念佛至「一心不乱」之意】,亦即在二十一日之中拜佛、念佛互相配合来做,譬如可以每日拜佛五百拜至一千拜其他时间都是念佛,如果体力差者可以每日拜佛一百零八拜或两百拜或三百拜或四百拜,也是称念一句佛号,顶礼地藏菩萨一拜,一拜一拜慢慢拜,其他时间完全以经行念佛(绕佛)与坐着念佛互相配合来做。

只要依经上所说二十一日之中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二十一日之中拜佛、念佛不间断,并且拜佛、念佛至不夹杂烦恼妄想,进入惟有「地藏菩萨圣号」在心中缭绕一心专注之境,必然招感地藏菩萨在此人睡梦之中,示现广大无边的身相,告诉此人亡父亡母………投生之处,甚至地藏菩萨变现「大神力」,亲自引领此人亲见其亡父亡母………投生的世界………。

如经中原文说:「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姐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在此人睡梦之中示梦让你得知亡父亡母………投生之处)

(6)称念地藏圣名一日一千遍念满一千日(三年),必感善神终身卫护

如果这位在二十一日之中从早到晚拜佛、念佛不间断之人,在二十一日过后,更能从此以后,每日称念地藏圣号满一千遍,也是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在未来一千日之中,每日皆称念佛号一千遍不间断,即念佛三年不间断,而且日常行为要符合『地藏经』所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不再造作「三恶道」的业行,便会招感地藏菩萨派遣此人住处附近的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之中衣食丰溢,没有病苦,一切意外灾祸远离。而且此念佛之人,在未来世中善根成熟之时,毕竟会得到地藏菩萨的摩顶授记,而于菩提道上永不退却。

如经中原文说:「是人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只要每日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满一千遍,三年不间断,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终身以本愿力加持。)

(7)称念地藏菩萨圣名满一千日所愿皆得

如果现世之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想要发出广大慈悲心,救渡一切众生,想要修学无上成佛之道,想要修学了脱生死的方法,出离三界生死,想要祈求现在、未来许多善愿,想要行善济世,想要发恭敬心、上进心理解大乘经典,但是有宿业障,当读诵大乘经典时,不能记忆经意,对于学习大乘经典有很大的障碍,或者有人现世之中衣食不足,不能如愿富足,或者有人多病在身,或者有人家庭衰耗、多凶、不安,或者有人因此造成眷属骨肉分散,或者有人遭遇不少意外横事,或者有人在睡梦之间经常做恶梦、梦见鬼怪、产生很大的惊吓,或者有人为了生计、为了公事、私事、为了急难、急事,不得已进入山林之中、或者过渡河海、大水,或者经过危险的道路,凡此在外逢遇种种zai 难,只要此人供养、瞻仰、赞叹、礼拜地藏菩萨画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并且要皈依三宝、守持五戒,至少于二十一日之中一心一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乃至在一千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念满一万遍,也是如上所说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必能满足此人所愿,许多不如意之事,渐渐消灭,安稳快乐,衣食丰裕,乃至于睡梦之间,皆得安宁,鬼神卫护……。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只要每日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满一千遍,三年不间断,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终身以本愿力加持。)

(8)普劝称念诸佛名号,就是种下未来佛道资粮的「因种」

经文「称佛名号品」又说,地藏菩萨普劝十方世界中的众生听闻佛名、称念佛名(如阿弥陀佛圣号为十方诸佛名号的代表之一)………,就是种下未来不堕三恶道、了脱生死的「远因」及广修成就佛道资粮的「因种」很重要的「依据」。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2、读诵『地藏经』的利益

(1)于每月十斋日读诵『地藏经』便能消除zai 难

经中又鼓励世人于每个月的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十斋日,读诵『地藏经』,便能消除zai 难……,衣食丰足……。

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以「本愿力」救渡现世之中正在遭受各种「苦难」众生的重要经文。

(2)为临终人诵『地藏经』、地藏菩萨救拔其恶道苦难

又经中记述只要造恶之人临终有人为他读诵『地藏经』,地藏菩萨誓愿救拔他脱离恶道之苦。

(3)普劝千万不要为临终人杀生拜祭鬼神

又经中普劝裟婆世界的众生,在临终之时,千万不要杀害畜生拜祭鬼神,不但不能利益临终人,反而加重临终人(亡者)的罪业。

(4)家属要为至亲的临终之人读诵『地藏经』

又经中普劝临终之人,听闻佛菩萨名号,称念佛菩萨名号,一定能脱离恶道之苦。如果家属在眷属命终之后,为他做种种布施、修福,读诵『地藏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回向亡者;若是将所做功德分作七分来譬喻,则家属获得六分功德,亡者只能获得一分功德。

(5)读诵『地藏经』者蒙受无数大菩萨(示现鬼王)守护

又经中「阎罗王众赞叹品」说:「凡是聚集在忉利宫的无数鬼王(其实是大菩萨所示现),皆发誓拥护供养佛菩萨像的善男信女及供养地藏菩萨画像的善男信女、以及读诵『地藏经』的善男信女,而且也会命令裟婆世界中有善根、有善心、有灵通力的小鬼及土地神祇卫护这些人」,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病及一切不如意事,接近「这些人」的住处,何况入门?!」

(6)读诵『地藏经』者,能令临终人及亡故亲眷脱离恶道苦难、脱离鬼神近身扰乱之难

经中又说,裟婆世界的行善之人,临终之时,也会有百千种恶道中的鬼神,或者变化做父母、眷属,接引亡者,令祂堕落恶道之中,何况在生之时本来就在造恶之人?!所以经中普劝裟婆世界的众生要在六亲眷属临终之时,广设大供养(如助印佛经、佛书,印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佛菩萨圣像与人结缘,令人因见闻庄严佛像而启发皈依三宝、学佛向道之心,更能为临终人(或亡者)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以此功德,回向临终人(亡者),便能令亡者脱离恶道之报,诸恶鬼恶神皆不能靠近亡者………。

这几段经文也是地藏菩萨依「本愿力」救度现世苦难众生非常重要的「依据」。

(五)读诵『地藏经』者就是步入「布施法门」的开始

(1)普劝权贵之人布施修福、供养佛菩萨形像

经文「较量布施功德缘品」又普劝裟婆世界中的国王、大臣、长者、富贵之人发大慈悲心布施贫穷之人、癃残喑痖之人、聋痴无目等种种不完具之人,就是已经种下未来佛道上布施入门的因种…(经中有方便说法)。若是更能在佛门中求福,如建造、供养佛塔(有佛舍利的佛塔)、供养佛、菩萨、声闻圣者、辟支佛圣者形像,并且亲自供养、布施菩萨、声闻圣者、辟支佛圣者,以此功德,来世一定生天受乐。又鼓励将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回向佛道)…,未来便会投生为大梵天王。

(2)普劝权贵之人劝化他人共修布施之福

更普劝权贵之人(如国王等)劝化他人共同布施结缘……,未来福德果报无量无边,一定成就佛道。又普劝权贵之人(如国王、贵族等),布施老病之人及生产妇人医药、饮食、卧具……,让他们生活安稳、救急救难,便已经积集未来成佛道上的福德资粮……。这也就是说明,如果佛教徒要学习地藏菩萨「成佛悲愿」的入门,必须从六度波罗蜜中的「布施法门」入门学习。

(3)普劝善男、信女行布施、供养佛菩萨形像、并且回向佛道

「经中」又普劝这个世界中乃至十方世界中有善心之人,布施、供养佛、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令世人见闻、启信……,未来必得无量福德。更鼓励将此布施、供养佛、菩萨像功德「回向法界」(回向佛道),就已经种下未来佛道上的福德资粮;亦是踏上「布施波罗蜜」因种的第一步。

(4)普劝善男信女听闻大乘法义从此踏上「学法」的第一步

又普劝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大乘经典,布施、供养、印刷、赞叹大乘经典中的法义,(如「布施法门」由浅入深的修学之义,见本网所刊载的「圆满布施之道」一书;同时劝化多人共同发心听闻、布施、供养、印刷、赞叹大乘经典………;修补佛塔、佛寺………,未来福德无量,凡此皆是踏上「布施波罗蜜」因种及学佛资粮的入门「因行」之一。

(六)供养、礼拜地藏菩萨画像者得到十种利益、同时获得善神守护

经文又说,只要未来世中及现在世中的善男、信女,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并且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此人住处便会获得十种利益。如果这位善男子、善女人,在其住处之中,更能读诵『地藏经』,必会蒙受许多善神守护(坚牢地神为代表,此神乃是大菩萨所示现,不是一般的鬼神之类)。

(七)读诵『地藏经』又「依『经意』奉行」者必得诸天守护

经文又说,善男子、善女人,不但要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尤其要依『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说「经意」「依教奉行」─如实去修行,则不仅会得到「坚牢地神」的拥护,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之事远离,同时也会得到诸天眷属乃至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及梵天眷属守护。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