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罗刹《俗语佛源》

罗刹《俗语佛源》

  罗刹《俗语佛源》 罗刹是楚语raksasa的音译,意为凶恶可畏,泛指恶鬼,最早见于古印度的宗教颂诗《梨俱吠陀》,传为当时土著之称。自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便成为恶鬼之称了。相传罗刹有男女之分。罗刹男形容狰狞,红发、绿眼、黑身。罗刹女妖艳而食人。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五说:“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据说罗刹居住在大海中。《法华经·普门品》说:“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清·蒲松龄据以写成小说《罗刹海市》,编入《聊斋志异》中。后亦用罗刹指恶人。如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六则:“寺内止有二三十众僧人,都是茹荤饮酒的罗刹。”(李明权)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