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湛山倓虚大师述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这是小乘圣人修行法,证到极果阿罗汉,我念的六句话,「非苦非集,非灭非道」,这四句话-苦、集、灭、道,人在世间是离不开的,苦集是凡夫法、灭道是圣人法,这非字不用讲,非就是完全不是。佛先说苦、集、灭、道,人有八苦交煎,我也常说,不说到这里也就不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谁能离得了?生下来就哭,因什么哭?他不好受才哭;老苦,你看我这个样子,走路还得人帮忙,这就是老苦,不论老少有了病就是苦,谁敢说我没有病?到临死更苦,还有四苦:爱别离苦,你好爱他,他死了,离别了;怨憎会苦你越烦他越离不开,你天天怨他憎恶他,天天还得聚会,不聚会没有饭吃;还有求不得苦,你看人没有儿女,求儿求女,求不着也是苦,最后一个是色身的苦,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有这个色身,我不知道旁人,我就知道我自己,有衣、食、住,你没有这个不行,有这个身体,他不能独立,非有帮忙的不可,没有吃的、穿的、住的,你怎么活着?人生活为这衣、食、住,得受多少苦处,你不受苦不行,所以说五阴。色阴就是有形相的身体;受阴就是要享受衣、食、住;想阴,你得想主意,什么事情也得有思想,光想不行还得去实行,这叫行阴;人家能行你不能行,还得先学知识,这叫识阴,先念书学知识,好吃饭穿衣住房子,你看这一个身体多苦,这叫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是八苦交煎。

你到了佛法上,不但不是乐、也不是苦,非苦,到这个地方苦是从哪里来的?召集来的,「非苦非集」,人人都学佛,哪有这些苦楚?所以说成佛不算是妄想、也不算高求,是人人的本份事,成佛怎么讲?就是成就自己的知觉,这个知觉不是胡思乱想,有了正经的道路了,大家别看成佛太高了,我们还能成佛吗?人人都有成佛之份,就是这种好事,人不信的多,你要相信那得多少世的善根,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这里说苦从哪来的?是从集上来的,你自己招集来的,自己做什么业受什么报,要想去苦,知苦就别招集了,苦就灭了,知苦断集,怎么断法呢?得慕灭修道,你得羡慕这个佛道,把一切的烦恼都销灭了,就证了寂灭了。

所以苦、集、灭、道这四个字,先说这个非字,非苦啊!你就不能够受世间上五阴炽盛苦、八苦交煎了;非集,就不能招集了,你明白这个佛法,哪能招世间上的苦?这个苦都是自己找的,人自个儿找苦,他不苦也不行吶!非灭、非道,要想去苦集、要想不受苦,你得有个道理啊!你得学个道理才不招集啊!把道修成了,就证寂灭的佛法,你灭除一切烦恼成就佛道,知苦断集,想灭烦恼就得修道,苦、集、灭、道这叫四谛法,「非智非得」,你得有这个智慧、羡慕这个寂灭,你就得修道,这个地方得有智慧,有智慧然后才能得证四果阿罗汉圣人位。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黎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

这一段文是说六度法门,这是大乘法,随跟着就是佛法,「非檀那」,这是梵语,都没翻,这是最尊重的意思,原来的音声不肯翻,解释是一样能明白,这先说六度法,大乘法是先以六度入手,头一度就是檀那,檀那就是布施,大乘法最要紧的是布施,财布施、法布施,都行要施舍,「非尸罗」,第二是尸罗,完了再解释非字,这非字容易解释,尸罗就是戒律,学佛的人,不管大乘小乘先持戒律,大乘有大乘戒、小乘有小乘戒,这里说的大乘菩萨戒,「非毗黎耶」,第三是毗黎耶,就是精进,「非羼提」,羼提是忍辱,「非禅那」,禅那就是禅定,「非般剌若」,般剌若就是般若,我们简单说就是智慧,禅那寻常说就是止观,这叫六度,这都是行菩萨道必须要用的,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你没有智慧也不能度化人,因禅定你才能修行,

所以依六度能可以离苦海到彼岸,「非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直接着翻就是由苦海到彼岸,从苦海里头可以到在彼岸上,以六度可以离苦得乐,就是这么个意思。上边都加个非字,这佛法有泯的时候、有立的时候,泯就没有六度相,所以这一个非字就是诸法空相,这就表示空,并不是断灭空、也不是顽虚空,这是在有上说空,叫妙有真空,说到波罗蜜多,已经离苦得乐了,这个功夫已经修成了,这底下又说-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这是佛法,刚才六度是菩萨法,「怛闼阿竭」就翻如来,平常说如来佛,印度话叫「怛闼阿竭」,「非阿罗诃」,非字是空义.阿罗诃翻应供,佛的十号之一,「三耶三菩」翻正遍知,这个正理普遍的、没有不知道的。这个大涅槃与二乘涅槃不同,涅槃这两个字翻不生不灭,他这里分析有大乘的涅槃与小乘的涅槃,阿罗汉与缘觉都叫小乘圣人,他也有两种涅槃:活着的时候是有余涅槃、到临命终时叫无余涅槃,把世法俗业都销灭了,到这地方叫不生不灭,这是二乘人的二种涅槃。这里说如来十号,文来的简略,一提这三号,其余的也都明白了,解释的时候不得不说一说,「非大涅槃」,这是对着小乘说的,大乘涅槃也有两种,

就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分,小乘只是了脱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还没了脱,变易生死是分段生死的根本,这个地方他还没了脱,这里说大涅槃就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一齐了脱,都没有了,又「非常,非乐,非我,非净」,这专说常、乐、我、净这四个字,常是永远常在、没有生死;乐是永远安乐、没有烦恼;我是永远没有变化;净是永远清净、没有污染,这是佛的四德,把佛经上要紧的名词都集到这里来,为发明佛的果位,这里加一个非字,这个地方先不用说了。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以是俱非」,以着这个俱非,这是承着上边说,非小乘、非大乘、非佛法,加上个非字,「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这叫世、出世在一块,出世也不离世间、世间也不离出世。佛是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世间,众生这个缘要熟了,随时教化,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说到这里已经结成了。

藏心俱即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以上是说一切法如实空义,这又说一切法如实不空,什么就是什么,合在一块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以是俱非,世出世故」,这是明随缘不变,如实不空义,前边说的非完全就是说诸法性空,空是妙有真空,不是眼前这个虚空,这又说如实不空义是真空妙有,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以着这个该怎么样呢?「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这就是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随缘里头藏着不变、不变里头藏着随缘,这就是说不可思议的道理,人人都俱足,我们人都是着在一边,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你要说亦有亦无就不明白了、就不信了,说非有非无更不信了,

所以以着这个「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他就成这个佛法,这就是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随缘里藏着不变、不变里藏着随缘,你不能说一定是个什么,世间万物也都是这样,我们人也是变就不变,你没看见他变、他无故的就老了,你说是无中生有,有中就成无,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即如来藏」,他是承着世出世故,你向哪里去找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如来藏「元明心妙」,元是当根本讲,根本上就是明明白白的一个心,不可思议,「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心造的,这个人的自尊自贵,哪个人没有心?也不管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统统都有心,有心你要会用,人人都能成佛。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承上边说「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这说「即心即空」,空就是没有,随跟着说有,「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大」,这是说七大,这才说了六样,这个心是说的就是胜义根,这说「即心即空」这段文,上边说非,这是说即,即就是有,这个心是见、闻、齅、尝、觉、知,是胜义六根,还有六种胜义识,这识与根还不一样,到这七大上是从根本上解决的,所以这个心与其他的解释全不同,就依着这个「即心即空」,「即心即空」是依着这个「元明心妙」,以这个「元明心妙」,心就是心、空就是空,他怎么说七大?这才说六样,这见、闻、齅、尝、觉、知算是胜义根,算是一大,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也算是一个识,一个根、一个识,加上虚空、加上地、水、火、风四大,这正是七大,七大这是总说,底下又分开说-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指着凡夫法说的,「即色,即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这是六识,这六根、六尘、六识是十八界,前边说空,这里说有,就是凡夫所承认六根、六尘、六识,统统的都归在如来藏,是这么个意思,底下又说十二因缘。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佛说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是十二支,念的这段文简略说完了,统统都归如来藏,「即明,无明,明无明尽」,明就是指的人心明明了了的,这个无明从哪来的?是从明上来的,这个人元来都是清清净净的、明明白白的,就是因自己不认识自己,拿世法一染,就不明白了,明就成了不明,「明无明尽」,说这个明和这个无明,统统的都到了究竟,该怎么样呢?无明就缘行,「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如是乃至」,由这个明、无明缘行,他这个人的心没有着落,这是说发起的话,由这个明就成了无明了,因什么无明呢?他一有对相就不认识自己的明,拿这个明就染了,由这上头就无明,明和无明都没有,「如是乃至即老」,「无明缘行」,行世间的事,「行缘识」,有这个认识,他分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由过去的事情又成现在世,「识缘名色」,这就是人一坐胎的名字,由这个不明白,

所以这个人就投生了,「名色缘六入」,一坐胎就有六根了,六根怎么叫六入?就是眼能入色、耳能入声、鼻子入香、舌头入味、身上入触,这是前五根对五尘,心里头能入法,就是前五根对其五尘的法,他都入进去,就叫法尘,这是说由这个明就成了无明,「六入缘触」,人一生下来六根对六尘,小孩他什么也不明白就叫触,「触缘受」,人一生下来就要吃奶,「受缘爱」,谁给他东西吃,他就向谁好,「爱缘取」,他长大了爱什么他就取什么,「取缘有」,你取什么就有什么,今世有什么业,来世受什么报,

「有缘生」,这是说到来世,「生缘老死」,生下来,还得老、还得死,这是十二因缘,是简略的说,「如是乃至即老即死」,乃至是个超略之词,从无明上来的,明无明尽,「如是乃至」,把当中的几支超略过去了,「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又从今世到来世,这是十二困缘,是中乘圣人法,怎么就成了中乘的圣人呢?他是修还灭门,我们凡夫是顺生门,顺着就生人、逆着就生圣,怎么是还灭门?你要想了生脱死、成圣成贤,先灭这个无明,无明灭就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一起灭,这是还灭门,底下还有四谛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即若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

前边都是非苦、集、灭、道,这又说即,即苦、集、灭、道,这四谛把他研究实了,一点也不错,怎么叫苦、集、灭、道呢?人生下来就哭,所以说生苦,苦是从哪来的呢?由集来的,就是由十二因缘,自己招集的,苦不是谁给的,你做什么业生什么人,你前生造聪明业,今生就是聪明人,前世做糊涂事,今世就是糊涂人,苦集得怎么去呢?得修道!

要想离苦你得把这些集的东西都销灭了,灭了凡夫法就成圣人,这地方叫寂灭,这寂灭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不是生灭的意思,再说销灭世间上一切烦恼,应该怎么除去?得修道!苦是世间果、集是世间因、灭是出世果、道是出世因,你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要有智慧才能得证小乘圣人果位。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黎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蜜多。

这段文是大乘的六度法,「即檀那」,头一度是檀那,翻布施,大乘法第一步引导人先做布施,有钱舍钱,没有钱舍什么?你明白佛法就施舍佛法,财施、法施!有钱财布施也好、没有钱财有佛法的布施也好、有钱有佛法一起布施更好,行布施有什么用处?布施度悭贪,你要有贪心,就不能行檀那,这是说钱财不肯舍,你要明白佛法不肯给人说,这也与檀那相反,若肯财施、法施,度自己的贪心、又度一切人的悭贪心,刻薄悭吝、贪得无厌的这种心就没有了;第二种「即尸罗」,尸罗翻戒律,就是让人持戒,大乘的戒律持十重四十八轻戒;第三「即毗黎耶」,毗黎耶是精进,勇猛精进!什么勇猛精进?就是布施与持戒要精进!

不能懈怠;第四是「即羼提」,羼提是忍辱,你要行布施、持戒、精进,有人毁谤你,还得要忍辱,不忍辱就会退道心;第五是「即禅那」,禅那也叫禅定,这是华梵并举,这个禅是印度话、定是中国话,修定功,你要完全说梵音叫禅那,就是禅定的功夫,这是自己静坐修行就叫禅那;第六「即般剌若」,般剌若简称就是般若,翻为智慧,这是菩萨六度,底下说六度的好处,「即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翻离苦得乐,也叫到彼岸,这是菩萨所行的六度法门,自度度人,由大乘的菩萨才能成佛,小乘不能成佛,只可以成圣,这是小乘的圣人。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

「如是乃至」,这是超略之辞,「即怛闼阿竭」,怛闼阿竭翻如来;「即阿罗诃」,阿罗诃翻应供;「三耶三菩」,略了一个即,这也是特意的简略,三耶三菩翻正遍知,正是中正的,中正之道普遍皆知,没有不知道的事情,若是证到佛的果位,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的世界,多少万劫不可说的时候,没有不知道的,都在他的知觉之中;「即大涅槃」,大涅槃这是对着小涅槃说的,加一个大字,为是与小乘中乘分开,涅槃翻不生不灭,就是离苦得乐的意思,永远常在,这是佛证到究竟叫大涅槃。

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这是成了佛果的四种安乐享受法,也叫佛的四德,「即常」,永久享受不生灭之乐;「即乐」,这个乐不是对着苦说的,是永远的安乐;「即我」,一切法无不是自己的本身,成了佛,一切众生统统都是佛的一个本体,一个佛是一切诸佛的本体,所以一切人与佛都是一体,这道理都要知道,「即净」,清净无染,在尘不染尘,这是大涅槃以后的四德:常、乐、我、净。先说非,这又说即,非就不是、即就是,这是一边泯、一边立,泯立同时。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这是对着即非说的,连着上文说的,「以是俱即」,俱都是什么?「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就不离世间法,小乘、中乘人就分开了,他是出世间法与世间法不相合,阿罗汉还有回小向大的时候,中乘圣人他不度化人,独善其身叫辟支佛,梵音也叫辟支迦罗,说这些名相,这都是总名相,佛把这些散开再归纳在整个的,整个的又统统归纳一个佛性,「以是俱即,世出世故」,是怎么回事情呢?底下又说—

即非圆融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即如来藏」,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前边讲过如来藏,「妙明心元」,这个妙就是心不可思想、口不可议论,明是明明了了,就是这个心,心就是性的利用,元字这是结成了,元字当个根本讲,这就是妙明心的一个根本,这是总题文的意思,明随缘不变,前边他用即,是不变随缘,不变之体随一切缘,他用非字,这科文用即字,前边他是明不变之体起随缘之用,这个地方是明这个随缘不变,前边是不变随缘,不变的体也分三种,「遮照同时」,遮是非去一切法,所以最后也非六度、非佛果,这里是即字,照就是显露出来了,说这个即字就是照,这「遮照同时」你听听这个话,像我们所知道的,遮的时候就不是照、照的时候就不是遮,我说的时候就是不说、不说的时候就是说,这是一个大乘法,凡夫法,说就是说、不说就是不说,是就是、非就非,这个地方是一个整个的,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上边说出世法就是非、说世间法就是即,佛把这些法都总起来,「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即一切法、出世间法就是非一切法,这个地方这是个对待的,佛法是个绝对的,「超伦绝待」,没有伦次、绝了这个对待,所以这地方说到「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这就把这些名称都集在一块了。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这是佛的这些弟子们不能够完全接受,佛说的这些道理-「离即离非」,你说就是也不对,即也得离;不即,就得非,非也得离;「是即非即」,说是即,也不对;非即,更不对,这都不对!开口便错!举念即乖!你开口一说就错了、你举念就乖离了,这地方就叫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谤,你有这四句,哪一句话都有过,由这四句话开成了一百句,一就开四句,四四一十六句,分开说也是错,这十六句,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十六,也是错!你说到一切归到百非上也是错,开口便错,就怕你开口,「入无言说道」,这个道理入在不可言说上,所以这个道理只可以会不可言传,佛说「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这是佛说,你们做不到的事情,小乘法还能借着所说的事情解释「妙明心元」,不思议的这个明明了了的知见心的根本,该怎么样呢?「离即离非」,你说他这就是,这不是即吗?

也得离开,非呢?前边说了这些法,都是非,你再说是即,也非,说非即,也不是,这叫离开四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统统不对,这些话都是世间人说的,「如何世间三有众生」,怎么叫三有众生呢?有欲、有色、有无色叫三有,有欲就是欲界天,这是说天上的人,天上的人比我们世间人高,天上的人为上界、世间的人为下界,天上有二十八层天,有欲六层,有男婚女配;有色-有形有色没有欲了,有十八层;有无色界—就是四空天有四层,共二十八层天,这都是凡夫。你再说到出世间,「及出世间声闻缘觉」,这是小乘、中乘的圣人,虽比二十八天高,这都是用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拿所知道的心测度我如来证佛果的这个道,「无上菩提」,没有比他再高上的觉道,你没离开所知所觉的心,这个病都在所上,你拿所知道的心测度如来无上佛果,这都错了,这是佛的诃斥,你用世间的语言入佛的知见,你哪能入进来?底下说一个比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佛拿乐器作比喻,琴是七弦、瑟是二十四弦.尧、舜的时候讲「琴瑟友之」那个典故上,人要办喜事,就用琴瑟这两字,那是帝尧的两个闺女,都给帝舜做媳妇,说帝舜他能弹琴,这娥皇、女英,是尧帝的两个闺女,这是两位公主,这时候称呼他弹瑟,琴合瑟一弹,这是交友,「琴瑟友之」是这么一句话,七言对上有这个话,「譬如琴瑟箜篌」,箜篌是笙管笛箫,这都是竹子做的,所以字不离母,都是用竹字头,琵琶也是丝弦,是抱着弹,琴瑟是放在桌上弹的,佛拿这些乐器作比喻说,「虽有妙音」,这些琴、瑟、琵琶、笙管、笛、箫虽然有好的音声,你得会弹,「若无妙指,终不能发」,音声最妙,若手指头不灵活也发不出好的音声来,「汝与众生」,这是佛问弟子们,说你们与世间上一般人众多成分而成的,有生命的都叫众生,「亦复如是」,

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佛法这个道理,你拿嘴一说,不是有就是无,不是亦有亦无、就是非有非无,你拿这个开成一百句,这都得离开,「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宝觉真心,虽然是各各圆满,就不能用,人人都有宝觉真心,他自己把自己迷惑了、埋没了,怎么叫宝觉?这个觉是永远不改、永远不变、永远不坏的,这才够上宝觉,这才叫真心,「各各圆满」,这是佛问法会上人凡能听经的、研究经的、闻着一句两句的,你们这个知觉都是圆满的,就是不会用,你们哪个人不圆满?就是用错了、认错了、做错了,若要是「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比如我一按指在这个琵琶丝弦上,这如同是什么?「海印发光」,拿这个做个比喻,海印三昧,这是禅定的功夫,我要一按指,好比这个事情成就了。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汝暂举心」,佛说你们暂时举心,不用说话,那就错了,不用等着说出来,说出来更错,「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因什么缘故?这底下有缘故,若这样我们就不能行了,「由不勤求无上觉道」,佛给弟子们说的,开出一条路来,由你们不勤求这个无上的觉道,无上的觉道是佛道,成佛的法你们都不愿意听、不愿意学,距离得太远,「爱念小乘」,这小乘法得效验得的快,所以他是爱念小乘法,「得少为足」,你们这时候有证到四果阿罗汉、有证到辟支佛果的,辟支佛果不是究竟的佛果,中乘、小乘不是大乘佛法所摄。

开释妄因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炒明。受此沦溺。

这一科文是发明人的迷悟因缘本无自性,所以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这是说人的缘起,富楼那尊者更不用说,当然是根本上与佛是一样的,说「宝觉圆明」,宝是永远不变坏的意思!世间的金玉珍珠也叫宝贝,但是不能与宝觉相比,这宝贵的知觉是永远不坏的,常在圆明,圆是无欠无余,无所不在、无所不是,所以说宝觉的这个明白是圆融无碍的、遍满一切处,这是说人的觉性是这样,这个「真妙净心」是承着「宝觉圆明」说的,他以性为体、以心为用,体用是不相离的,觉性是圆明的,没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这个「真妙净心」,真而无妄,没有虚妄的,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知觉心,净就是无杂染,这个净心,就是心不可思、口不可议,就叫妙净心,这是说人人本具的,诸佛与众生,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可就是有发现的、有不发现的!

有迷惑不承认的,佛是完全承认了,这个「宝觉圆明,真妙净心」,也不是修出来的、也不是炼出来的,本来就如此,我们人迷昧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用修、也不用炼,这是个现成的,这个地方是富楼那对着佛说,「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圆满没有二样,佛与众生没有二样,这是说人的心性元起的地方,这底下一转个又说,「而我昔遭无始妄想」,我因什么与佛不一样呢?而我往昔,起初的时候,自己遭的无始的妄想,怎么叫无始?没有根本、没有起头的地方,本来的知觉因为迷惑遭了这个无始的妄想,就与佛不一样了,「久在轮回」,轮回就是人的生死的一个别名,轮过来回过去,生了死、死了生,久在生死之中,

「今得圣乘,犹未究竟」,现今我虽得证圣乘,乘者是运载之义,乘船乘车都叫乘,说得圣乘,就是说我虽得了圣人的真理,这还没到家,还在路上行着,得着走的道路,有了依靠了,然而还没得到究竟,这是他自己说实话,说完了自己证到的见地。底下又赞扬世尊,说「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种种世间上一切的虚妄,圆圆满满的都销灭了,一点也没有了,「独妙真常」,佛是独立自在、不可思议的、真正的、永远常在不改不变,这是说佛证到的地位,把佛的这个意思也说了,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这是请问佛的话,说「敢问如来」,这里含着不敢问的意思,因此不敢问佛,我这才勉强着敢问,「敢问如来」这是自己冒昧,「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说佛证到佛果地位,我们在半路上走着,这还有世间一切众生、四生六道,这是说这一切众生,「何因有妄?」是什么因缘他就有虚妄不实的事情?有这虚妄不实的事情,是「自蔽妙明」,自己遮蔽住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明明了了的心就不发现了,因此这么一糊涂,这是误作误为,「受此沦溺」,在这个世界上受这个沉沦陷溺之苦,好比丢在大海里头,就是这么苦,这是富楼那尊者问佛,底下佛回答。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佛告富楼那说,「汝虽除疑」,你虽然除了疑了,「余惑未尽」,余惑还未尽,人的迷惑有层次,有迷理的无明、有迷事的无明,除了疑惑是指头一层的迷惑,头一层的迷惑是见思的迷惑、第二层的迷惑是尘沙的迷惑、第三层的迷惑就是无明的迷惑,修行人得破尽了这三种的迷惑就能成佛;这个疑字,比起迷惑虽然轻一点,见思惑一破,就证小乘圣人;尘沙惑一破,就可以行菩萨道;无明惑破尽了,就能开佛的知见。按富楼那这个时候虽然证了四果阿罗汉位,他不住果,还向前奔,所以佛才对他有这一种开示,佛说富楼那「余惑未尽」,尘沙惑若尘若沙,他没有个定数,可多可少,怎么叫可多可少呢?根性若利,直接着就把无明惑破了,这无明是根本的迷惑,富楼那早已破尽见思惑,尘沙惑还没破完,佛一看这个机缘成熟了,直接说给他破无明见法性,我给你说究竟的理,先给你说这么一个比喻,「吾以世间现前诸事」,拿现前诸多的事情,「今复问汝」,拿你听见过的事情,你也知道的事情,

「今复问汝」,我还要问问你,拿这个做比喻,「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佛拿这件事对富楼那说,「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你早先不是听见室罗筏城中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中国话叫祠授,他母亲在祠堂祈祷来的,求神赐给她的儿子,印度话叫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这个人忽然在晨间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眉目很清楚,他一看镜子里头的头就当真的,

「瞋责己头不见面目」,离开镜子,不见面目,因此就起了魔障了,「以为魑魅,无状狂走」,魑魅魍魉就是妖魔鬼怪一类,他不见自己的头,就怕起来了,因此就狂走无状了,以为妖魔鬼怪,无故的狂走,佛说到这里对富楼那说,「于意云何?」在你的心意之中,以为怎么样?说「此人何因无故狂走?」佛说出这个人来,让他心思心思,此人是什么因由无故的狂妄的找自己的头?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佛举出这个人做比喻问富楼那,富楼那回答佛说,「是人心狂,更无他故」,这个演若达多心里发狂,没有旁的缘故,这个心是狂妄的,这个地方这是佛让富楼那自己说这句话,这个人狂走找自己的头,大家说他是狂妄了,「是人心狂」,更没有其他的缘故,底下佛就有话说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佛对富楼那说,「妙觉明圆」是人人本具,人的本觉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本明是无所不明、圆满一切,没有缺的地方,这「妙觉明圆」,不是修出来的,是「本圆明妙」,他根本上就是这么个样子,根本上就是圆融无碍的、一个不思议的一个明白,说「妙觉明圆,本圆明妙」,这是把这个法显出来,显出正法来,以正好显虚妄,这是指人的心性,就是这么个样子,这是不能改变,也不是修炼出来的,人人本俱的。这底下转过来就说他这个狂妄,前边拿这个法先证明这个「妙觉明圆」,本来就是明妙,说「既称为妄」,就没有根据,「云何有因?」这「妙觉明圆」是有根有本的事情,可以当时就表示出来,既然成了虚妄不实的事情,若有因由就不算虚妄了,这句话这是佛答富楼那「是人心狂」,让他自己说,「更无他故」,佛的意思就在这里,没有旁的原故,你这个地方还不明白,还要问我,佛说这个意思答他,借着这个比喻,把这个意思说透了,说「既称为妄,云何有因?」他若有因由就不叫妄,「若有所因,云何名妄?」有一定的因由起来的,也就不算妄了,「自诸妄想,展转相因」,是拿自己的妄想展过来转过去互相为因,「从迷积迷」,迷上加迷,「以历尘劫」,拿这个比方人不认得自己的本性,就是这么个样子,「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佛发明这个理给他说透了,这还是反不过来。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你还问什么因由,因着迷是他自己有的,「识迷无日,妄无所依」,你要认识这个迷惑没有因由,这个妄就没有依止之处,因什么他没有依止之处,还没有生灭呢?「尚无有生,欲何为灭?」他没有本位了,生的时候都没有,哪还有灭?他本真就是个虚妄的,「得菩提者」,是明白佛法了,自己觉悟这个大道理,心里明白菩提,「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如睡醒了的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心里明明白白的,一点也不参杂,「欲何因缘,取梦中物」,你找不出证据来,你梦中梦的事情,心里明白,但是取梦中的东西拿不出来。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若复无因,本无所有」,况且更没有地方去找,这还问因什么?「如被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他无故的就跑,到处找头,「自怖头走」,他自己恐怖说头没有了,在脖子上按着,他不知道,狂妄了!这比喻人的本性时时在身上,无所不在,他自己不承认,演若达多不承认自己的头,因什么不承认?看不见了就不承认,我们人人都有佛性,还能不承认吗?不承认我们从哪里生活?这是表示这么个意思,这是说「忽然狂歇」,忽然他不狂妄了,把这狂妄劲没有了,「头非外得」,他疑惑着头没有了,是狂妄的时候,「纵未歇狂」,纵着他没歇狂的时候,「亦何遗失?」脑袋何曾有遗失?这就是自己不认识自己,佛对富楼那说,「忘性如是,因何为在?」虚妄在什么地方?你自己看不出,自己妄自狂妄,妄自找头,世间人的本性见不着,就疑惑没有,你要没有性,你哪有命,没有命,你哪有知觉呢?这根本是个性,我拿他做这么个比喻,说是「纵未歇狂」,就在跑着找头之时,「亦何遗失?」头也未曾丢失,得着也不是由外边得来的,还在脖子上安着,富楼那!哪来的妄想?就是从心里起的虚妄,不用再问在哪儿?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佛这就出法子来了,没有旁的,「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你单单的不用分别世间上的事情这就对了,「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这是说狂妄之性就是这么个样,你还问在哪个地方呢?佛说你想修行,问究竟的理,单单的不随世间法转,世间法都是虚妄不实的、都在梦中,梦醒的人,梦中的事情拿不出来,「业果众生,三种相续」,由这个业因业缘到业果上,这说业果众生有三种相续,这三种相续不断,在世间上永远受苦,怎么个理呢?「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由三缘能显出三因来,什么叫三因?贪、瞋、痴,贪心、瞋恨心、愚痴心这三样,人人皆有,轻重之说不能免的;什么叫三缘?杀、盗、淫,杀生害命、强取强夺、一味的邪淫,所以说,你要把杀、盗、淫三缘断了,三因的贪瞋痴也就没有了;你要去了贪、瞋、痴的心,杀、盗、淫也就没有了,你因贪就盗、因瞋就杀、因愚痴就邪淫,「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你要断一边,没有因就没有缘了,没有缘这个因也就没有用了,「则汝心中」,就是你的心里头,「演若达多,在性自歇,歇即菩提」,演若达多就是你心里的狂妄,你把心中的狂妄若是歇下去,那就是觉悟了菩提佛果,就在自己有无果决的心,「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说到这里,佛叹惜人自己不承认自己,「胜净明心」,这上边说「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菩提从哪里来的?由「胜净明心」,胜净,这个净胜过一切,不能污染,怎么叫胜净?外边有可亲、可爱、可厌烦的都不理会,你要有亲爱的事情也就染了、有烦恼的事情也就染了,这个净要胜,胜一切的境就行了,就没有一切的污染了,「胜净明心」就是一个明白,不要糊涂,「本周法界」,你别把自己看轻了,就是我们人人的这个知觉的心,要把虚妄的事情要撂下,根本上周遍法界,要是不明白,糊涂了,也是周遍法界,自己不承认!这个性理无边,这个是本有的,人人的天性,自己不认得自己啊,「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这不是从人怎么用力量、怎么修炼、怎么受苦得来的,不是那个事情!看佛说的这话有多么果决、有多么干净,「不从人得」,是本来的,不是人去得来的,还得用力气,「何籍劬劳」,用力的劳苦,「肯綮修证」,是劳筋动骨的修证,都用不着这个,因什么?是个现成的,随着佛又给他说一个现成的道理。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佛说一个比喻,「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有一个人在自己的衣里有一个如意珠,或是父母给他的,或是亲戚朋友给他的,让他保存,「不自觉知」,他自己不知道有个如意珠,「穷露他方,乞食驰走」,穷得无聊,向他方乞食,东走西走为的是讨饭吃,「虽实贫穷」,虽然是实实在在贫穷。「珠不曾失」,这个如意宝珠还在身上,他不知道,「忽有智者」,忽然有一个有智慧的人看出来了,或者是给他拴珠的人看出来了,比如这个意思,「指示其珠」,告诉他身上有个无价宝珠,你自己怎么还讨饭吃,「所愿从心」,你愿意得什么有什么、你愿意用什么有什么,「致大饶富」,可以致大饶富,饶富是很大的财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拿这个比喻发财致富,想成佛都行!如意宝珠是什么?是人的佛性!自己不承认,你要慢慢的细心承认了,当下就是!不用费事,劳筋动骨、费力气,一点力气也不用费,本有的!这个如意珠你想怎么的就怎么的,所以想苦有苦、想乐有乐,谁还愿意想苦?总想乐事,想乐事你永远的安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开释迷闷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也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这一段文是阿难尊者有疑惑问佛,这是个疑问,「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阿难疑惑佛上来说过,因缘这是随时活动的一个名词,这不是究竟的佛法,前边佛就驳过他,阿难心里头仍然放不下,今天到这个时候他一看,旁人说的这个道理,佛都给他解释清了,这一宗事情心里头放不下,是什么?就说因缘不是究竟的佛法,这是活动的一个名词,阿难以为因缘就是佛法,所以就儱侗了,阿难在法会大众中要问话,必得先要顶礼,佛在上边坐着,顶完礼站起来对佛表白,说「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三缘就是世间人做的杀、盗、淫,三因就是贪心、瞋心、痴心,有这三种心就容易做三种缘,做出来就是杀、盗、淫。佛说三缘断故,三因就不生了,外边没有杀、盗、淫,心里自然的贪、瞋、痴就少了,一点点就销灭了、就不生了,贪心生盗心、瞋恨心生杀业、愚痴心生就是世间上邪淫的人,这是修行的法子,人要想修行先从根本上入手就去贪、瞋、痴,外边的三缘更不应当做了,「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这是佛自己亲自说的,这是修行最要紧的地方,狂妄心歇下来就是佛心,上哪里去找佛心去?

哪个地方去找佛呢?就怕人或轻或重多少都有一点,一有不对,瞋恨心就起来了,有智慧的人觉得不对,当时就销了,要没有智慧、没有研究佛法、不会修行,这瞋心就越养越大,大来大去就要杀人,那是一点也不错!贪、瞋、痴的心要是断了,从根本上做恶的根就断,这个人心里头要没有一点规矩,就像疯狂的人,随便乱想、随便乱做,「心中达多,狂性自歇」,狂妄的性自己不想歇都会歇下,心里头没有贪瞋痴了,哪还有是非心呢?狂性自己要歇下,歇下来就是菩提佛心,我们人在世界上自己都不觉悟,觉悟世间法,修行清净心的法子不用了,所以人心就狂妄了,你上哪里找佛心?全在歇上,「歇即菩提」,歇下!这菩提的心就是佛心,成佛是心成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歇下去就是菩提心,

「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这句话是阿难对佛先说的,说佛法不在因缘上,因缘本来是个动词,阿难所以对佛说,什么事也是因缘,「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佛自己不赞扬因缘,这里的因缘是从佛嘴里说出来的,说什么「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有因有缘,这不是佛说的吗?阿难拿因缘就当佛法了,这是他错的地方,皎就是亮亮光光的、明明白白的,这是佛说的,自己不承认是究竟的佛法,「云何如来,顿弃因缘?」说斗然间把因缘两个字放弃了,这是我早先跟佛学的。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阿难说我也是听佛说因缘法开的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又对世尊说,不是我一个人知道,佛常说这个道理,此义何独我阿难这般年轻有学的声闻,佛三十岁成道,阿难才出生,在法会里头也是阿难是最年轻有学问的声闻,还有没学的还得学,普通说,有学问、没学问在佛法里头叫有学,就是求学的时候,求了学然后你好修行,不求学你怎么会修行。这地方就比较说了,说此义就是因缘中用不中用的这个义理,我们都是中用的,此义不独我们听佛讲过,我还有多少没学的,还得要学,怎么叫声闻呢?不能自己识得本心、见自本性,修行人讲明心见性,明白了自己的心、见到自己的天性。根性来的顿,初学的人必得给他说法,他拿耳朵听见,这才叫佛法;你要在禅宗里头,不一定在说话上,一举一动都是佛法,那更不明白了,你说他还不明白,必得说法他才明白,所以这叫有学的声闻,到无学就绝学了,绝学就是没有忧愁了、心里一点妄想心也没有了。

修行的法没有什会特别的巧法子,就是心里起妄想,大家要知道,哪有巧法子?哪个人心里没有妄想,轻重之说,若能每天去点妄想,别说每天,每月每年能去点妄想,这就是最好的事情,这都叫佛法,什么叫佛法?佛法没有什么稀奇!「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比我高多少倍的都听见因缘法,佛为什么顿然间把因缘弃舍了?「今此会中」,这就举出法会之中有名望的「大目犍连」,俗语有说,目连僧救母,这是佛的有名的大弟子,「及舍利弗,须菩提等」,这都是有名的大弟子,这三位早先是外道的修行人,后来皈依佛,他早先「从老梵志」,是印度婆罗门,那是最高上的、最尊贵的一个教门,这三位原来都是婆罗门的人,因为听到佛的道理真实,才丢了婆罗门跟随佛学,这名字叫老梵志,他怎么叫老梵志?这都是老修行,梵志当清净讲,他立的志向都是清净的,心里一点贪、瞋、痴都没有,他是从外道「闻佛因缘」,他们闻听佛说的因缘法,「发心开悟」,他们是因为听见佛说因缘,心才开悟,「得成无漏」,人没有妄想,就不漏落在世间上受苦,是永远得大安乐,「今说菩提不从因缘」,佛早先教我们从因缘上修行,现今又说菩提佛果不从因缘了,菩提佛果是成佛的法门,「楞严经」是最上的大法,佛说完「楞严经」就说「般若经」,说完「般若经」,就说「法华经」,再说「涅槃经」,说完了就入涅了。

阿难尊者因佛说的话心中不服,他特意请教佛,说是要不从因缘法入手,怎么修行呢?「则王舍城拘舍梨等」,说王舍城有个外道叫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他们说自然法成第一义,佛说成佛的法为第一义,从因缘上起,因缘和自然是相反的,因缘是有因由、有助缘,这个事情才能成,自然是不用造作,自然就成道。

有这么一种外道叫自然外道,他的头目人叫拘舍梨,佛说证菩提佛果不从因缘,那么就等于王舍城里的外道拘舍梨等,那些人说的自然,不用修行就成第一义了,阿难请教佛,说到这里把他的理由说完了,「惟垂大悲,开发迷闷」,惟望我佛可怜我们,开导我们发明这个道理,除去我们心里的迷闷,阿难尊者把请教的意思说完了。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佛对阿难尊者解释这个意思,「即如城中演若达多」,说阿难比如城中有一个发狂的人,名叫演若达多,你们都知道,他因照镜子,不见自己的头,到处找头,我说不用因缘的比喻,就如城中这个人,「狂性因缘」,他无故的发狂,「若得灭除」,要是一销灭了,「则不狂性,自然而出」,不狂的这个性自然的就出来了,

「因缘自然,理穷于是」,你说的因缘自然的理,到此为止,这因缘和自然就是佛又给他解说,我因什么早先说因缘,现在又说因缘不究竟,那时不说因缘法你不能证四果圣人,直接说大乘法你不相信,佛是叫他从小乘入大乘,这是佛度化人的权巧方便,当然阿难尊者有此一问,本来他也应当问,因什么?早先佛让他学因缘,这时又不让他学因缘,所以佛指演若达多「狂性因缘」为例,「狂性因缘」若灭了,「则不狂性」因缘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的理由也就这么一点章程,也就这么个意思。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佛对阿难说,「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来演若达多的头就没丢失,头本自然在他的脖子上安着,「本自其然」,本来他自己就是,若是这么样,「无然非自」,没有一种道理说不是,若这么说「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这是什么缘故呢?到处狂走找头?「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佛对阿难说,演若达多的头在脖子上长着,他自己发狂,「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布头狂走?」他若有因缘就不叫狂了,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若是自然头以这个因缘发了狂,若果然是这么样,这没有理由可讲,「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不能说把头丢了,还去哪里找头去?「狂怖妄出」,他要有理由就不叫妄了,就是真的了,「狂布妄出」是「曾无变易」,并没有什么变易,「何藉因缘」呢?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这说不是因缘成了外道的自然法,说本狂是自然就会狂,「本有狂怖」,他根本上就是个疯狂,「未狂之际」,早先他不狂,突然间他狂妄了,他在未狂的这个时候,他「狂何所潜?」他那个狂在哪里藏着?你说说这个理,「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不狂于自然,狂就不是虚妄的了,那他怎么又狂走呢?这个理怎么讲呢?

若悟本头。识知狂定。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若是醒悟了认识他自己的本头,他知道是狂妄走,「因缘自然」,哪个算因缘?哪个算自然?这与因缘自然毫不相干,「俱为戏论」,「是故我言」,因着这个,早先佛说的「三缘断故,三因不生」,这是对阿难说,底下佛又把这个话又转回来,又给他破除,「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就因着这种道理,我才说三缘一断,杀、盗、淫就没有了,这是实实在在的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菩提心一生起,就是成佛的心,生灭的凡夫心就销灭了,「此但生灭,灭生俱尽」,因此生灭俱尽,「无功用道」,这是佛法无作无为的工夫,你要是有造作,那就错了,「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佛法怎么修呢?就是歇心的法子!你要是歇狂妄心就是修行,事情应做的我还得做,做完了就拉倒,不必多忧多虑,用不着的事情不用想他,这就是成佛的法子,哪还有巧法子?所以这就叫「无功用道」,没有功德!佛法是无作无为的,「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你若有自然在心里头,你心里头就有个影子、就有个自然,你有因缘,心里就有个因缘的影子,这个心越干净越好,

「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你要常有因缘,这个因缘常在你心里头,「生灭心灭,此亦生灭」,说到这里还没到家,说「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我这个自然心又生出来了,要不让他生,生也灭了、心也灭了,「生灭心灭,此亦生灭」,你再这么着,还是心里有生灭心,你有作用就不行,「无生灭者,名为自然」,无生灭的名字就叫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又如世间上诸相杂和的成为一体,世间上哪一种物都是诸相杂和的,成为一体,「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要不是和合的,他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本然也不是本然、和合也非是和合,「合然俱离」,合也不要、然也不要,合与然俱都离开,「离合俱非」,连离带合还不对,要知道这个就放下一切了,「此句方名无戏说法」,这才够上佛说法没有戏论法,都是真实的,不是游戏随便乱说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祇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佛对阿难说,「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你还不错,多知多闻,但是对于菩提涅槃的道理尚在遥远,非是历劫辛苦修证的,「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虽然你能忆持十方如来的十二部经,不光一尊佛说的十二部,佛说的经有十二部份,不是十二部,多字叫十二部经,一个经里头有七分八分的、有十二分不全的,所以叫十二部经,十二个说法,是这么个意思,不是指我们念的这一部一部的,有十二种说法,「清净妙理如恒河沙」,你都明白了,佛法你都会说,你心里没有正式的功夫不行,「祇益戏说」,你不实行实作,你尽给人说,这就像献论之法,「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你就把因缘自然说的顶明了的,

「人间称汝,多闻第一」,无非说你是个有学问的,就属你第一,与你有什么相干?你也不能超生了死,「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佛这就揭他的短了,为什么你叫摩登伽女把你迷住了?你就是没有真修行,这是佛说,「何须待我?」你还须要我去救你,我用这个「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把摩登伽女的心中淫欲之火顿然就没有了、就销歇了,这没有真修行怎么能救你?这个摩登伽女虽然不好,他撂下一切这就对了,当下他就学佛,当下他就「得阿那含」,他把狂妄心一歇,这就证了三果的圣人住,你看这个佛法说容易有多容易,然而这还叫小乘,佛还让阿难修大乘,「于我法中,成精进林」,摩登伽女她在佛法之中成道,这是说不但她一人,得道的人很多,都是精进而成的,多的如树林子那么多,都沾着佛法的好处了,「爱河干枯」,就是世间上的贪爱像大河似的,容易把人淹死,淹人的灵性,亲爱像大河似的不容易过得去,已经干枯了,没有爱水了,「令汝解脱」,这是佛对着阿难说,他把你们解散了,才把你才救出来。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佛对阿难说,「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你虽然奉持如来的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你聪明读了多少的佛经都能奉持不忘,这也不可以了脱生死,你总得修无漏业,就不会漏落生死了,什么是无漏业?就是前事不思后事不想,就在现前这一念,不摇动,你一摇动就堕落下去。

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罗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远离世间憎爱二苦」,世间上有两种苦:一个是憎恶心—从心里厌烦你、一个是亲爱的心,这两种是最苦不过,在这里不能说一切都做到,总要减轻,这就叫修行;去憎恶心,你不要与这个人不对就起瞋恨,和这个人好,就亲爱的离不开,这都不对,这叫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摩登伽是个不正当的女子,「由神咒力」,由佛说神咒的力量,连阿难与他都救出来了,「销其爱欲」,把这个爱欲的心给他销了,「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他就是佛法之中一个明心见性的好比丘尼了,立刻就转凡成圣了,证圣果了,这佛法你要有真心,真能放得下,就是这么超近,「与罗睺罗母,耶输陀罗」,罗睺罗的母亲就是佛的夫人,名叫耶输陀罗,这说性比丘尼就是摩登伽女转邪归正的名字,成了修行有名的人了,「同悟宿因」,这时候她与耶输陀罗都醒悟了,都开了神通了,多生多世所做的事情都知道了,

「知历世因」,历代世世的因果报应都知道了,「贪爱为苦」,都醒悟了有贪心、有爱心是最苦的,「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把一念贪爱的心放下,拿这一念清净心熏修,前事不思后事不想,这就是修无漏善,你要是想善想恶都不对,你要能这样修就叫无漏善,不再堕落世间,超出三界了,「或得出缠」,出缠是成小乘圣人,「或蒙受记」,大乘的菩萨蒙佛给他授记将来作佛,「如何自欺,尚留观听」,佛说阿难这时候都着在言语上、听闻上观听的这种心你还没歇下去。

求最上乘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这段文是佛指示阿难不生不灭为本修的因,起妙三观门,当文中是阿难启请,上来佛把摩登伽女及耶输陀罗的因缘果报,已经都说清楚了,「闻佛示诲」,这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这样的开示教诲,「疑惑销除」,疑惑都销除了,疑惑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一醒悟了诸法实相,佛说的这个道理要悟透了,一切法皆是实相,因佛解释这个究竟的真理,阿难与法会大众,身体与心意特别觉着轻安,身体不但安然自在,而且还觉得轻快,不像早先那么重,得着这种境界,这是学佛法得的益处,这如同「得未曾有」,这从来也未曾有过,今天得着了,佛说的法心里一透彻,很轻安的安然自在,这是得着从来未曾有过的这种好事,在这个地方感动的「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听佛说的这种道理,身心轻安,所以这么一感动就掉下眼泪;悲泪是有泪无声叫悲、有声有泪叫哭、无泪有声叫嚎,这时候他感动的有泪无声,叫悲泪,

「顶礼佛足」,就是五体投地,顶礼完了,又「长跪合掌」,双腿跪在那里,合起掌对着佛表白说「无上大悲,清净宝王」,这是称佛没有再高上的悲悯的心,佛的无上大悲心没有超过的,怎么称宝王呢?佛称三宝之王,佛宝、法宝、僧宝,佛为宝王,这地方是表佛的善心、悲心,「善开我心」,佛说的这些道理善于开导我们的迷迷糊糊的这个心,心里都清凉了,怎么就能够开心呢?「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这是说佛善于开导我们这个迷迷糊糊的心,以这个如是种种的因缘,由浅入深,由因缘方便,又提奖「引诸沉冥」,由这里提倡奖励,引导诸人不要沉没了,不要在幽冥黑暗中不见光明了,诸人蒙佛引导皆出于苦海,说到这里又称-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剎。

阿难对着佛表说自己所得的好处,已经出离苦海,虽然承如是法音,也知道如来藏妙觉明心能可以遍满十方的世界、含育如来的十方国土,能可以包含如来的清净万宝庄严,「妙觉王剎」,教我们人的心都能觉悟,觉悟什么?心不可思、口不可议的这种道理,这才称妙觉,佛为妙觉之王,佛住的地方叫宝剎,说到这里又引出来-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佛又责备我们后学多闻无功,光拿耳朵听,听完了心里没有工夫用,这叫多闻无功,「不逮修习」,不能达到修习的地方,这是佛教导我们,说到这里,自己又说一个比喻,「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好比旅行坐车坐船的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我们蒙佛说的这个道理,就如同天王赐给华美的好屋,这比方佛法就是这么个局面,「虽获大宅」,虽然是得着开大的宅舍了,天王赐的华屋是不错啰!「要因门入」,这么大的宅子,没有门进不去,就不能得着享受,说到这里这又恳求,「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惟独我心里头所愿望的,我佛如来,不舍大悲的心,还得给我们着实的指教,我们好受利益,我们法会大众都是蒙昧无知、心里暗钝,为贪小乘效验来的快,虽然是跟着佛学,仍然还在暗昧之中,

由此可以「捐舍小乘」,捐除弃舍了小乘法,「毕擭如来无余涅槃」,使今我们得着如来的无余涅槃,什么叫无余涅槃?涅者不生、盘者不灭,不生不灭为之涅槃,无余是没有余剩,完完全全的都是涅槃的境界、都是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是这么个意思,涅槃怎么还有有余涅槃呢?小乘为有余涅槃,证到四果阿罗汉,那就算圣人了,他在佛这里求大乘无余涅槃,要知道小乘里头也有无余涅槃,还有个有余涅槃,怎么个理呢?证到四果阿罗汉,在小乘里就叫无余涅槃,初果、二果、三果这还是有余涅槃,还有余着涅槃还没证到,到了大乘是究竟无余涅槃,他把小乘的有余、无余都搁在一块,都算有余涅槃,还有变易生死没去尽,这是说他自己在小乘里求佛,「本发心路,今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上来说他修小乘不对,应当舍了,要修大乘,他自己根本上发心这条路,佛令有学的「从何摄伏?」从哪个地方摄心能把这个心摄伏住了?无始劫来这个习气太深了,

「畴昔攀缘」,就是往昔之中这个攀缘的心,不是一生一世,是多生多世攀缘,怎么叫攀缘。就是有拉扯的地方,俗语说攀高结贵,缘是牵缠不断,总是没到究竟的无为法,摄伏攀缘的心才能「得陀罗尼」,陀罗尼是大乘里头总持的法子,俗语说你做的事情有把握了,这是修行到有一定的把握、有一定的拿手,会修行了,这就叫陀罗尼,陀罗尼就翻总持,翻中国话是总起修行的法,有把握了、能抓住了,是这么个意思。我往昔攀缘的心,请佛摄持制伏住了,我得着佛的陀罗尼大法,就入佛的知见了,入进佛知佛见了。佛的知见就是觉自觉,佛者觉也,佛字是印度话,说具足了是佛陀耶,东方人就叫佛,翻中国话就是知觉的觉,人人都有知觉、人人都能成佛,成佛不是向外边成,成出个什么来?就是成就自己的知觉,人人有知觉,怎么不能成就呢?把正式的知觉都用错了,用到世间上,人人都如此,在名利场中为名利所染,就是受这个病;人要明白自己的知觉,人人都能成佛,成佛不是成一个什么样的佛,是成就自己的知觉,我们当下有知觉,怎么不能成佛?这知觉有三个阶段:有所知觉、能知觉、本知觉,我们世间上的人都有知觉,这三种知觉就用一样知觉,用什么知觉呢?

用所知觉!眼见、所做的、所说的,这都在所知觉上,普通人都是,听见我所说的,你们记住了,这叫所知觉,说这些话就是让你把所知觉去了,是这么个意思,你要不说话,你也不能明白,把所知觉去了,第二步就是能知觉,比所知觉就高了,到成佛的位子是本知觉,所知觉就是我们每天所用的、自己做的,这都在所上,那个能字都够不上,何况这个本字呢?佛告诉人没有旁的,就是教人把所知觉慢慢的撂下,第二步就要明白能知觉,再把能知觉放下,能所双亡,到了这个地方,本知觉现出来了,本知觉就是佛心,有佛心才能成佛,佛的本意让人认识自己的本知觉,这个本知觉什么样呢?你从所知觉上就知道了,眼所见的、耳所听的、身体所做的、心里所想的,这不都是所知觉吗?你这所知觉必定有个能知觉,我说话你们所听的,这是在所上,谁能听就是能知觉,人可是用这个所知觉,不认得能知觉,把本知觉就付于九宵云外,都是在所知觉上作意,我所说的话、你所听的、你所学说的,这都是错误,都错在这个地方,修行怎么修?

更没有巧法子,不是得花多少钱、用多少日子苦工夫,不是那个事情,自己本身带着,自己明白了、自己会用,能所双亡!本觉现前!这就是成佛的头一步。成佛有四十二个妙陀罗,这四十二种不可思议的总持法门就成佛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四十个位子,一个等觉、一个妙觉,等觉与佛相等就差不多了,到妙觉那就证了究竟佛果,这是成佛一定的次序,这是阿难尊者求入佛的知见,就为的求本知觉,「作是语已」,把这个话说完了,又对佛顶礼,「五体投地」,两个胳臂肘、两个膝盖、头顶置伏在地下,这叫五体投地,这是最重的礼,阿难代表大众请佛说这个本觉的道理,「在会一心伫佛慈旨」,在法会的大众都一心等待着佛慈悲开示本觉的宗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决定义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

这一段文是经家叙意,尔时就在大众一心伫佛慈旨的时候,「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世尊哀愍法会之中,缘觉是中乘圣人、声闻是小乘圣人,他们都是独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于菩提心未自在者」,菩提心是成佛的心,未能够心里有主宰,未得自在,不但于当时,「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我们都在末法之内,末法众生也有「发菩提心」的,「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开导大乘不思议的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这是佛对法会大众,回小向大了,回转过小乘来趋向大乘了,说「汝等决定发菩提心」。

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决定义。

「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佛说,你要发菩提心得要自利利人、行菩萨道,你自己未成佛还得先度众生,这都在大乘范个以内,「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三摩提也说三摩地,是正定正受,这是正定的工夫,得实实在在的在心上用观心的工夫,「不生疲倦」,不可生出疲倦来,因什么呢?得用三摩提的工夫,「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一、修因同果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这一段文是佛又总起来劝当机的人着实审察、着实观念,佛对阿难说,「第一义者」,佛法以第一义为主,第一义没有第二义,第一等的真实的义理,「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佛对阿难说汝等若欲捐免舍去声闻法,今天要发大乘心修菩萨乘,入佛的知见有四层: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应当照着这个意思进步,你要想入佛知见应当审察观察,「因地发心,与果地觉」,因是发起的因由,在因地发心,将来有因必有果,你得考查考查,「为同为异?」说有什么因才结什么果,你在因地发心,与果地的知觉是同是不同?不相同这就走错路了,佛又对阿难说:「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说设若是你在因地发心,你用生灭心,有生有灭这完全是凡夫心,若拿这个当根本上修行的缘起就错了,「而求佛乘不生不灭」,然而你要在这上头求成佛的法门,佛的法门是不生不灭,你拿生灭心求佛乘不生不灭,根本就不对了,「无有是处!」得怎么办呢?给他说一个比喻。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迭浑浊。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这是佛给他立一个比喻,说你心里头要明白,「诸器世间」,怎么叫「诸器世间」呢?我们这个世界上诸般的宇宙、山河大地,就像是个器皿成立的一个世间,「可作之法」,这都是可作之法,有形有相、可作可为,将来「皆从变灭」,将来都得变化销灭,他是生灭的因,所以归生灭的果,佛又问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你观察观察这个世间上可作之法,哪个不坏?「然终不闻烂坏处空」,然而终久不闻虚空能烂坏了,佛拿虚空做个比喻,「何以故?」这是什么缘故?没听见烂坏的虚空,「空非可作」,这虚空不是可作可为的东西,拿虚空比喻一个人的妙觉空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造作的,所以不可烂坏,「由是始终无坏灭故」,从始至终没有销灭的时候,虚空从来也没造作,永远也不能坏,拿虚空比喻人的天性永久不坏,就是人自己不认得,认得就对了!佛指出虚妄的,总起来做个标准,这都是可坏的,「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这地、水、火、风假借参合成这个身体,人拿着这四大当自己,「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这四样就把你缠上,逃不出去,脱离不开,把你就分散了,分散了你湛清湛清、圆融无碍、不可思议的妙觉明心,不能结成一个,怎么个分散?就是以着这个妙觉明心错用了!「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你自己不知道团结、不知道观照、不知道贵重,你都把他做为世界上「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从始是开头、入终是末后,从头至尾,「五迭浑浊」,这五迭就是色、受、想、行、识,重重迭迭的这五样,浑就是不清、浊就是不净,不清净了。

五重浑浊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云何为浊?」怎么叫浊?「阿难,譬如清水」,这清水本来是清清净净,「清洁本然」,他本然的这一分清洁,「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质留障碍,这是两样,比如一分清水,清净本然,又比如尘土灰沙之伦那一类的,本质都是质留障碍,这是两样一清一浊,佛分开了让他明白,这个地方得了然。

「二体法尔,性不相循」,一个清水的体、一个灰沙的浊体,这两样法尔清清楚楚的在这里摆着,这两样是「性不相循」,清水不随顺沙土、沙土也不随顺清水,谁也不随顺谁,这两样一个清一个浊,怎么就浑浊了?「有世间人」,这就是指出这个人来做表示,「取彼土尘」,他把土尘取出来,「投于净水」,这两样都失了本来的面目了,「土失留碍」,把土放在水里,这个质留障碍也化了,「水亡清洁」,把土放在水里,清洁的水也变成浑浊了,「容貌汨然」,水的容颜、土的相貌,汨然就是都沉没了、都不见了,这个「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愎如是」,上来说到浊的来源,说到净水合沙土两下一合就成了浊了,这底下说其总相,若分开说,「汝浊五重」,这五重也是这个样子,底下说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就浑浊了,见浊是人的知见都不清了;一不清就烦恼了,就是烦脑浊;人人都烦恼就是众生浊,到了众生浊就是归到命浊,人的寿命一时比一时的短,我们人一起初的寿命是八万四千岁,这时候我们活到七、八十岁就是老头了,活一百岁的也不多,六、七十岁是普通的,人的寿命早先是八万四千岁,他是一百年减一岁,减到最小,只活十岁,不但寿命减,身体也减,到了十岁,身体一呎高,这是一点一点的减,谁也看不出谁小,到人寿十岁再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这叫增减劫,底下分五层说。

一、劫浊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佛对阿难挨着说,第一层是劫浊,「汝见虚空遍十方界」,说你见这个虚空遍满了十方的世界,这是说到根本上,「空见不分」,这个虚空和见分不开,我们这个人看见的这个见,你看见虚空了,屋里头是空的,拿眼睛看见了,眼是眼、见是见,见寄托在眼上,不是眼见,这是单提另说见,这里说「汝见虚空」,你看见的这个见,见着处空,「遍十方界」,这个见有多大?遍满十方界,但空和见是分不开的,空乃色法、见乃心法,这空见根本上就分不开,色心二法不能分开,若分开了,就成了浊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也是指所以浑浊之由,这叫劫浊,「有空无体」,若祇有空,而没有见,有空没有见就不成体了,「有见无觉」,若光是有见而无觉也是没有体,有空无见谁承认这个体,有见无空就没有觉了,大家想想,我们看见的见,因为有虚空才能看见,若都堵塞住了,你还见什么?知觉什么?所以他总得有空才能显觉,有空没有见就没有体了,有见没有虚空,这知觉也就放不开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这就叫浑浊,这空和见不能分开,到这个地方是「相织妄成」,他向一块堆、一连络,这虚妄相就成了第一重名为劫浊,「是第一重,名为劫浊」,这就是第一重劫浊的时候,「相织妄成」的这个名字就叫劫浊,底下就说见浊了,怎么叫见浊?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