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佛了,就跟普通人不一样了吗?

学佛了,就跟普通人不一样了吗?


   文:太桥旦曾堪布

  学佛,是让我们跟普通人不一样,比普通人更了不起吗?还是越学佛越普通、越平凡?我的看法是,学佛要达到普通中的普通、平凡中的平凡。

  我说的普通,指的是心态,把自己看成普通人。普通人的心态是很平常、不造作的,没有太大的架子。

  普通人没有很多钱,所以不会歧视、侮辱没有钱的人,不会认为自己很伟大。

  普通人地位不高,所以不会看不起没有地位的人,不会很傲慢。

  普通人学位不高,没有很多学问,所以不会觉得自己非常优秀,不觉得自己跟平常人不一样。

  他的心态比较单纯,跟别人相处时很随和。两个普通人做朋友,相处是非常舒服的,因为你也是普通人,我也是普通人,没有高低、贫富、贵贱的分别。

  一个贫穷的人,跟富有的人做朋友很困难,一个地位高的人,跟一个地位低的人做朋友也很困难。比如说,如果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好一点,地位高的人不认为对他好是真心的,怀疑这是有求于他。

  普通中的普通,和普通又不一样,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比如说,普通人很单纯,单纯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是天真了,这个天真不是傻傻的天真,而是有智慧的天真、单纯。  



  我们学佛之后必须做一个接地气的人。普通人是接地气的。

  很多有钱的人、地位高的人,有很多成见,认为自己很优秀,自以为是。他们觉得自己不普通,所以高高在上,不可能做接地气的事情,比如为别人做饭、打扫卫生。

  我们学佛之后,不可以这样,不然我们学佛就学错了。有些人认为自己是佛弟子,所以高人一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佛陀在所有人之上,不等于我们佛弟子在所有人之上。佛陀成佛了,所以在所有人之上;我们还没有成佛,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在所有人之上。

  佛陀在修行的路上,一直做到普通中的普通,所以达到了至高无上的果位。普通中的普通,我们在很多成就者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到,比如成就者巴珠仁波切的故事。

  普通中的普通

  有一次很多人请求巴珠仁波切传法,他答应了。那时交通不方便,他走路过去,刚好碰到一个母亲带了两三个小孩去求灌顶。

  巴珠仁波切穿得非常简陋,就像乞丐一样。他们结伴同行,巴珠仁波切看到母亲带着那么多小孩很吃力,就帮她背小孩,为小孩做饭,去河边取水。

  他知道他们去向巴珠仁波切求灌顶,但是他从来没有告诉他们:“我是巴珠仁波切。”

  我们怎么知道巴珠仁波切没有透露他的身份呢?那个母亲心里打算:“这个人虽然像乞丐一样,但是人很好,把我的孩子照顾得那么好,我如果向他求婚,很可能他会答应的。”

  那个母亲明明知道巴珠仁波切是很伟大的成就者,所以去巴珠仁波切面前求法,如果她知道他就是巴珠仁波切,她怎么敢想这些事?

  到了传法的前一天,巴珠仁波切对那个母亲说:“我有别的事,先走一步,你们慢慢来,我们还要见面的,到时候我还要好好照顾你们。”

  到了传法的那一天,那个母亲看到,原来法座上的巴珠仁波切,就是路上一直陪伴她的乞丐!她内疚地想:“尊贵的巴珠仁波切在路上照顾我的小孩,有时候给小孩擦屎擦尿,可能都弄到嘴里去了。啊呀,我是不是很大的罪人?”然而巴珠仁波切对他们母子格外地照顾,给她很多酥油、食物。

  从巴珠仁波切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普通中的普通。他做的这些事情,是普通人做不到的。他是那么地无私、慈悲,那么地接地气,真心诚意地照顾他人。

  如果我们每个佛弟子都做到这样,不信仰佛教的人对佛教徒会有很好的印象。然而很可惜很多佛弟子没有做到,佛法那么伟大,我们却没有做到佛法教导的那样无私和慈悲。

  我们作为佛弟子,一定要做到普通中的普通、平凡中的平凡。我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起,哪怕是很小的事,只要能帮助到别人,就不要袖手旁观,要当成自己的事一样来做。巴珠仁波切就是这样,一路上把那个母亲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所以感动了那个母亲。  



  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比较接近普通中的普通、平凡中的平凡?

  就像偏僻地区的农民,相对而言内心比较清净、单纯,没有那么多的染污,我们达到这个状态,再慢慢回归到三岁、四五岁小孩的状态。

  小孩的心态是非常天真单纯的,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小孩的天真单纯是缺乏智慧的天真单纯,和我们学佛之后的天真单纯不一样。

  学佛是一种教育,教育我们怎样从迷惑中觉醒,培养我们的智慧。培养了觉醒和智慧的人,不是傻傻的天真单纯,而是有智慧的天真单纯。

  为什么佛教特别喜欢莲花?莲花是清净的,却恰恰长在淤泥里,不长在净土里。莲花长在淤泥里,意思是我们佛弟子要接地气。哪里有痛苦,哪里需要帮助,我们佛弟子就在哪里出现。

  就像巴珠仁波切,他传法之前,需要做很多准备,一直到传法的前一天,那么多天他陪伴着那个母亲和小孩。有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孩盖的衣服太薄,他把自己的衣服给小孩盖,自己忍受寒冷的痛苦。这就是普通中的普通,普通中的伟大。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玛尔巴大师。

  平凡中的平凡

  玛尔巴大师住在一个村子里,有妻子儿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村民们都不知道他是大成就者。

  密勒日巴尊者来拜见玛尔巴大师的时候,玛尔巴大师正在田里耕地,密勒日巴尊者问他:“请问玛尔巴大师住在这里吗?”

  他回答说:“我一会儿带你去见他,你帮我耕地吧。”

  后来他让密勒日巴尊者盖各种形状的房子,说是为他的儿子盖的,实际上是为了帮尊者消除罪业。

  玛尔巴大师给其他弟子传法的时候,有时候密勒日巴尊者偷偷溜进去,也想求法,玛尔巴大师发现了,就大发脾气,把尊者赶出去,说尊者没有任何供养,所以不能求法。

  实际上玛尔巴大师这样做,是因为尊者的罪业还没有清净,玛尔巴大师还不能给他传法。虽然玛尔巴大师内心中完全是为了尊者着想,但他嘴上从未说过一句表白自己的话。

  玛尔巴大师内心中对弟子的慈悲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他外表上的言行却是再普通、再平凡不过了。这就是普通中的普通、平凡中的平凡。

  学佛之后,如果别人感觉我们怪怪的,那我们就是学错了。我们越学佛,越要平易近人,越包容、无私,能够接纳别人的批评。

  有些学佛人,对持咒、打坐、诵经、烧香拜佛特别认真,可是别人批评一句,都接受不了,这说明他学佛没有学好,说明他太看重自己了。佛法不是让我们更加看重自己,而是减少对自己的看重。  



  有些人没有学佛的时候,在家里做饭、打扫卫生,特别勤快,一旦学佛了,一直呆在佛堂里拿着念珠持咒,家里做饭、打扫卫生的事情都不做,认为自己是佛弟子,不需要为别人打扫卫生、做饭,这个观点与佛法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越学佛,就越需要为别人做饭、打扫卫生,越需要为他人服务、让他人欢喜,这才是学佛之后我们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品德。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这些素质和品德,把我们学到的佛法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我们学佛之后,主要是观点改变了。

  比如说,没有学佛之前,在公司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会管别的事情。离开公司的时候,如果灯没有关,我们不去关灯,觉得关灯不是我的责任,有个地方脏了,我们也不会打扫,觉得打扫卫生是别人的事情。

  学佛之后,我们的观点就不一样了。不管是不是我们的责任,如果离开的时候灯没有关,我们觉得不关灯,电费越来越高,对大家不利,不如我去关掉,这样对大家都好。看到办公室很脏,我们想:我身强力壮,可以去打扫干净,为大家做一件好事。

  学佛之前,如果公司里别人让我们做一件事情,我们会埋怨:为什么让我做这件事情?学佛之后,我们会想:这是个好机会,做这件事对我有帮助,也能帮助他人、让他人欢喜,我很愿意做。

  学佛之前,我们有很多功利的追求。学佛之后,我们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只要对别人有帮助,我们就去做,别人看得见看不见,老板看得见看不见,都不重要。

  学佛之前,如果我做一件事情,其他员工没有做,我希望老板看到,希望老板提高我的薪水。这就是世间人的一种功利的追求,是自私的。

  佛法里强调的是无私,无私地奉献、无私地付出。学佛之后,我做一件事情,比如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老板看到没看到都没关系,老板给我提不提薪水都无所谓。因为本来这件事情就是好事,是我应该做的。我这样做了,大家很欢喜,我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榜样。

  如果在一个公司里,你也做到无私,我也做到无私,大家都做到无私,多么好啊。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我所说的“普通中的普通、平凡中的平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皈依就是找见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在一两岁、三四岁时,心性就处在那个没分别的世界,那就是极乐世界。天真的、烂漫的,那就叫如来。他那个世界就叫极乐世界,没有一点烦恼。

  我们既然来了,还得想办法回去。如来还得如去。如来如去,才能到极乐世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受欲情所牵,只知道来,不知道该怎么回去了。皈依的皈就叫回去,咋回去?就得依了。依什么呢?依佛的正知正见正法,这就叫如来。回到哪去呢?回到极乐世界。就是皈依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慈悯故!皈依如来了,就是皈依我们的本来面目。真要认识自心本性了,那么往生极乐世界就容易多了。你还想去哪?你成如来了,你要去哪个世界?如来就是极乐世界。实际上佛法是最简单的,领悟真理、天真烂漫那就是极乐世界。

  发菩提心,获得永不失业的人生

  在社会大众的印象中,往往觉得佛教消极悲观。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解脱道的修行从认识到结果都偏向否定。比如无常,是对常的否定;无我,是对我的否定;说人生是苦,是对世俗快乐的否定;至于涅槃,则是对整个轮回的否定。

  有人会因此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如果轮回停止了,未来是什么?生命是否由此终止?如果这样,人生究竟还有什么意义?这也使得一些人对学佛产生畏惧心理。

  如果我们在解脱道的基础上,再接受大乘菩萨道的思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会完全改变。解脱道是偏向对负面情绪的否定,而菩萨道在否定的同时,非常重视对正向品质的开显。

  生命有两个面向,既有魔性,也有佛性;既有根本无明,也有本来具足的智慧德相。每个生命都具备觉悟潜质,都能成佛。无明使生命充满混乱和烦恼,不能自主。但在这个迷惑系统的背后,还蕴含着无限宝藏,那就是圆满无缺的觉性。

  在生命的某个层面,我们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或者说,佛菩萨所具备的慈悲和智慧,也是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

  这些品质不会因为我们是凡夫就减少,也不会因为我们轮回六道而丢失,它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认识它、开发它。这一认识,为我们的修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心。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大乘佛子,关键取决于他是否生起菩提心,是否具备“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生命痛苦,从迷惑走向觉醒”的崇高愿望。只有具备这种愿望,才能称之为大乘行者。反过来说,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愿望,不管读多少大乘经典,修多少大乘法门,都不能算是大乘行者。

  

  发菩提心,就是以觉性为基础,进而建立无尽的悲愿。当我们生起“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后,就永远不会失业了。

  菩萨的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何等深广的愿力!

  菩萨道的修行,是在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走向觉醒的过程中,完成慈悲的修行。

  正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这种慈悲不是我们平时的小慈小悲,而是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其标准,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慈悲。如果还有一个众生不是他慈悲的对象,这个修行就是不圆满的。

  另一方面,菩萨在利益众生的同时,也在弱化我执。所以利他不仅可以成就慈悲,同时也可以成就智慧,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

  不过我们要注意,做事也很容易成就我执,成就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换言之,做事既可以成就无我,也可以成就我执,关键是自己的发心。只有带着纯粹利他的心做事,才能成就无我。

  在菩萨道的修行中,中心的转变非常重要。凡夫的人格,是依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这就必须完成生命中心的改变。将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三宝为中心,以众生为中心。

  《普贤菩萨行愿品》告诉我们:“若令众生欢喜,则令诸佛如来欢喜。”可见,菩萨的修行必须以众生为中心。只有转变中心,才有可能弱化我执。在弱化我执的过程中,不仅能成就智慧,也能成就慈悲。所以,利他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具有不可思议的功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