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仁清法师:真实的佛教徒永远不要放弃三皈戒体

仁清法师:真实的佛教徒永远不要放弃三皈戒体


接下来就是正行的讲解。正行的讲解主要是讲解的要点和观修的方法。你掌握住要点和观修的方法就掌握了修行的窍诀和捷径。因为原来我讲课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讲义,我们今天作一个蓝本,就是我们不过多地展开。这个原文有好几种文字,我把它整理成汉文了,这样便于我们去读诵去修持。

  第一段,来看看讲义,修持仪轨,第一段是四句话,前两句是皈依,后两句是发心。

  “礼敬三宝三根本,皈命一切皈依处,为令众生悉成佛,生起殊胜菩提心”,这个念三遍,这是我们的开始。念三遍,刚才讲到了,也皈依了,也发心了,“礼敬三宝三根本”,三宝是佛法僧,这个是要知道的,礼敬三宝就等于说对我们皈依处要恭敬、要虔诚、要顶礼。

  念前面两句话,在这里实际表达你就皈依了。这是修法仪轨当中的皈依戒体,不是说我们正常的那种三皈依的仪轨。我们正常的那种三皈依的戒体的话,是要通过三皈依的仪轨。

  在这里,由于是修法的仪轨,所以通过这里一念这两句话,相当于我们皈依了;或者是以前我们有过皈依,在这里又重复了一下、薰染了一下我们对三宝的那种诚敬、那个种子。皈依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你念前两句,就有了皈依戒。有了皈依戒,你就是三宝弟子了。所以说是否是佛教徒,他唯一的标准不在你修持修行有多高,是在你是否皈依了。一皈依,你就有三皈戒体,你就是佛教徒。

  在这里展开一点点,真实的佛教徒,虔诚的佛教徒,你永远不要放弃你的三皈戒体。什么意思?如果我们皈依了佛法僧三宝之后再去皈依邪魔外道,那你的三皈戒体就失去了。当你三皈戒体失去的话,那么以后你受的所有的戒,包括五戒、八戒,包括出家的很多戒都没有基础了。

  根据佛法原理来讲,一个出家人受了出家戒,再去拼命努力地搞外道的话,那么他一切戒都不复存在了。不是他非要杀了人才破戒,当他远离了三宝,三皈依戒体没有了。

  当他三皈依戒没有了,其它戒就不复存在了,就这么简单。所以对于一些其它学说的研究,其它学说可以研究,你掌握在什么基础上,我研究是来补充我的知识,然后我更好地修持佛法和弘扬佛法,那么你就没有失去三皈戒体。如果说你为了某一种目的,把佛法的东西放到一边,然后努力地去宣传其它东西,好,“其它”二字你们解释,不说了。

  我们受三皈依的功德和利益就得到了,就念前两句的话。当你是三宝弟子的时候,佛看待你就是他的孩子,护法看待你就是他的眷属,再起修佛法、佛教任何修持方法的时候,他这个基础就打下了。

  ——摘自仁清法师:《天法密意藏甚深耳传极乐净土修持短轨》

在这里再讲一下传承的特点,传承的特点很多人不知道,我估计你们在网上查,也查不到,至少是讲不了这么圆融。第一个就是有开许的意思。有了传承了就等于说开许你修这个法了。

  因为有一些法,护法是非常严格的保护着的,有一些法,不是指我们这三个法。带传承的法,有一些护法是严格保护着不开许,护法是不让你修的,你想一下,有一些法不开许不让你修,那么他有特殊的护法,这种护法也是这样护着他,你没有通过开许要修持的话,护法就不让你了,这不是护法不慈悲,是护法要圆满他护法的愿力。护持佛法的清净,如果说得到传承了,那么护法就护你了,不给你起障碍了,这是第一个功德和利益。

  第二个是来自于传承祖师的加持,才开始我们讲到了有传承的法的特点,他有来自传承祖师的加持,如果没有传承,这股传承祖师力量是没有的,不能否认你念经咒,修任何法都有功德,这个传承力量的加持,随着我们佛学知识的提高、佛学知识的丰富,就会知道传承的不可思议的意义。

  特别是我们修法得到提高的时候。在特别微细的境界当中你就会知道了,完全不一样。第三个特点,在于消除业障。通过能够消除障碍,通过传承,佛菩萨,法的功德本身,包括历代祖师他们的加持,统统都能来到我们接法的人身上,和八识田当中。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好的违缘和干扰就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如果没有传承的话,相比较来讲力量小。

  第四个特点是特殊仪轨当中有了传承就容易起修,特殊的仪轨,虽然不是指的我们今天的法,但是这是讲传承的特点,比方说生圆二次第,生起次第的最大的特点是观想生起本尊,如果没有传承,你想观想生起本尊就生不起来。为什么呢,没有通过传承给你植入这一颗种子,这是非常深奥的佛学理念。

  还有一条,第五条非常重要,这个和我们今天讲的法结合起来一起考虑。如果有了传承,自从得到那个传承的时候起,我们的心识(八识)就和佛菩萨和西方极乐净土用虹光道连接起来了,虽然这个虹光道我们看不到,但是佛菩萨会看到的,如果没有这一说,如果没有传承就没有虹光路这一说。

  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是沿着虹光道被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法他要求有传承,他是有他深奥的道理的。

  ——摘自仁清法师:《天法密意藏甚深耳传极乐净土修持短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