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心量恢复了,智慧、福报就恢复了

心量恢复了,智慧、福报就恢复了

量本来是周遍的,换句话说,你的福跟智是周遍法界的,跟诸佛如来完全平等。现在我们的量这么小,从哪里产生的?我执,总觉得有个我,有我,量就小了,一切要为我。诸菩萨如何把这个烦恼转过来?他们听从佛的教诲,真干,就是不再想自己,真正懂得借假修真这个道理、借假修真这个事实,他们用上了。

身体是假的,用这个假的身体把我们无始劫来烦恼、习气统统转过来。转过来,从扩大心量是个很好的方向、很好的目标。怎么样?我不想自己,我专想别人,我不为自己,我专为别人,你的心量恢复了。心量恢复了,实际上就是什么?你的智慧、福报恢复了,就这么回事情,智慧福报跟心量的关系太大太大了。

佛菩萨聪明,佛菩萨有智慧,佛菩萨认识人,他认识佛,他认识菩萨,凡夫不认识。佛菩萨苦口婆心来教他,他半信半疑,好像是懂得了,没有去做。心量不能拓开,不能把自己忘掉,不能专想别人,这个他做不到。所以他的智慧跟福报不会现前,原因在此地。

我们如果是真懂得、真明白了,那就真干,真干利益无边。确实你会在很短的时间当中,你的福慧就增长,福慧增长,你的法喜才能生得出来,修学佛法的品味你就尝到了,味道尝到了。这个味道,古大德说,「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这个乐的滋味跟法味比,怎么比也比不上。尝到法味的人那才勇猛精进,味道尝到了,真乐,这不是假乐,叫乐此不疲。

一般人学佛为什么那么艰难?法味没尝到。为什么法味没尝到?烦恼、业障太重。用什么方法去消业障、去断烦恼?无过于念阿弥陀佛。但是很多人不懂,很多人不相信,哪有那么简单,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把业障、烦恼消掉?不相信。所以这一法叫难信之法,古大德常说「难信易行」,你要真信、真干,效果殊胜不可思议。

「故愿国中众生三业庄严」,三业是身口意,「体固」,身体坚固不坏,他永远不生病,像金刚一样。力强,有体力,「力强如那罗延」,强壮。「同具殊胜身业也」,具是具足,具足无比殊胜的身业,健康长寿。

我们一般人看一切法决定不平等,是什么原因?是末那。末那是严重的迷惑、严重的染污,染污的现象叫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是我们的末那识。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末那识做主。末那,佛告诉我们,四大烦恼常相随;换句话说,这四大烦恼就是它的四根支柱,成就末那。

第一个是我见,你看《金刚经》后半部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金刚经》的前半部是讲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小乘须陀洹,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破四相入佛门了;后半部小乘没分,破我见就是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菩萨,这个阶位不一样。

这个东西一转,我执破了,不再执着有我,不但知道身不是我,念头不是我,灵魂也不是我。我们讲自性,自性,不错是我,但是自性是一切法共同一体。真正认识了一体。一体,佛法里头有个名字叫性海。我们自性像大海一样,末那识就是大海里起个水泡,世尊在《楞严经》里讲的比喻,大海当中的水泡。水泡很多,千千万万,都没有离开大海,都是从大海而生,都是从大海而灭,生灭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觉悟了,真正觉悟,真正无我。

我是什么?一切万法是我的现相,是我的相,一切法性是我的本性。我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样不是我,那叫真的开悟了。所以我执破了,法执破了。法执破是什么?贪瞋痴慢疑没有了,我爱没有了,我痴没有了,我慢没有了,这就是平等性智现前,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平等,真平等!性平等,相也平等,法身菩萨证得。我们如果证得,那就成法身菩萨。成诸法平等作用的智慧,这个智慧现前,平等性智现前,一切法平等,众生跟佛平等,地狱跟天堂平等,无有一法不平等,回归自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物质没有了,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物质的基础是意念。意念是什么?再去研究,意念真相还没搞出来。我们看到报告,科学家说意念没有原因,突然蹦出来的,又突然消失掉,速度非常快,才起立刻就消掉了。这个说法《楞严经》上佛说过,「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科学说的这个,佛也说到了。

但是佛说了,念头从哪来的?从一念不觉,一念不觉确实没有原因。一念不觉就是当下的一念,不是过去、不是未来,遍法界虚空界发生的这些事情就是当下一念。所以,这些事情,所有现象全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看到一念才看到事实真相,好像你看电影一样,电影的真相就是那一片,一片幻灯片,这才叫它真相,电影的真相。

我们现前看到这些遍法界虚空界的真相,就是一念,这个一念拿不出来的,不是像幻灯片那样,可以拿出来给你看的。它真的就是一念,这一念的速度,比电影放映机快得太多,简直没法子比。一念只有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那叫一念,你看出一念才是真相。所以科学家说,这个一念毫无意义,而且根本不存在,那就是佛所说的「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了。

这是法界体性智,证得法界体性智,它起的作用就是方便究竟之德,这方便是权智。法界体性智是实智,你对于一切法全都了解。一切法就是六大,六大是怎么回事情,统统通达明了,然后你才能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起心动念这就感,我们现在晓得,起心动念是意念在感。还有一个,我们的物质现象,我们的身体,身体它也是个波动现象,归到最后就是意念的波动。

这个物质有波动现象,这个波动现象发出去也周遍法界。换句话说,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体就像个发射台一样,我们每个念头就是什么?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念头念念都往外发射。遍法界虚空界这些佛菩萨他统统收到,他了解我们的意念。我们的身体细胞也是一样,一秒钟也是一千六百兆的频率在发射,他对我们身体健康状况也是完全明了,一点障碍没有。

所以诸佛菩萨对我们清楚,我们什么时候真放下了,他晓得。说放下,没真放下,他笑笑,他那里如如不动;真放下他就真来了,他就接引你往生。真放下他还不来接引你,换句话说,你有任务,这个任务是什么?任务是度众生。你自己的事情了了,没有了,别人的事情。在这个世间度众生的缘没有了,就走了。还有缘,佛会留你、帮助你,让你多带几个人到极乐世界。这是事实真相,我们真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

第二个「大圆镜智,是转阿赖耶识所得。显现法界之万象,如大圆镜之智也」。大圆镜智是什么作用?是照见现前法界的真相。佛经上常常把法界的现象归纳为六大类,大圆镜智照见了。这个六大类是性相、理事、因果,全都明白了。你帮助众生的方法才善巧方便,为什么?你全通达,一点障碍都没有。如果不通达你就会有障碍,通达之后没有障碍。

释迦世尊当年在世八十年,我们中国人算虚岁八十年,外国人算实足年龄七十九岁,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他有没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如果有起心动念,他从妙觉退转,退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退到这个地方去了。我们相信证得的果位绝对不会退转,他是妙觉如来,他在常寂光。常寂光就是他,他就是常寂光,常寂光里头没有一切现象。

一切诸佛如来统统证常寂光,换句话说,体是一个,心也是一个。没有证得,像江河的水一样,不一样;证得,像水流到大海里去,完全相同,再分不出了。所以,一切诸佛的名号都是表性德的,一即一切,《华严经》上说的。一尊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就是一尊佛,无论说哪一尊佛都是一切佛。佛是证得妙觉果位,确实是一不是二,就好像融入光中一样。一千盏灯在一个房子里头,这个房子里头圆满的一千盏灯,任何一灯的光都是一切灯光,一切灯光就是一盏灯的光。我们从这些地方细心去体会,慢慢就知道一点事实真相。

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就是六大,六大是地、水、火、风、空、识,这个六大。六大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曰大。非情就是无情,有情我们现在讲动物,非情就是无情,过去我们所说的植物跟矿物,这是无情的。这些都是佛随顺俗谛而说,随顺世间人。

如果你要是讲有情无情是一体,这只有《华严经》上说过,「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说法是从真谛来讲的,就是诸佛如来他们自己亲证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凡夫这个地方指十法界,十法界都是凡夫,六道叫内凡,六道之内的叫内凡;四圣法界叫外凡,声闻、缘觉、菩萨、佛叫外凡,就是六道之外的。

凡圣的标准是在用心,如果用阿赖耶,那都叫凡夫,如果用真如自性,那就叫圣,叫凡圣。什么人用真心、用真如、用自性?法身菩萨,在净宗实报土的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不是凡夫,他们用真心、用真如。但是不管你是用真心、是用妄心,都离不开六大。

但是真心跟妄心虽然都说六大,意思不一样,用妄心的没离开阿赖耶,地水火风空识是阿赖耶变现的;如果是法身菩萨,他不是阿赖耶变现的,他是自性变现的。所以一个是法性身,一个是法相身,阿赖耶变的是法相。但是性、相确实是一桩事情,圆教才说,密宗也说。这就是说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全是地水火风空识变现的。

地水火风是物质现象,这个常讲四大,四大是物质,在五蕴里面讲它属于色法。受想行识这是心法,受想行识在此地就是空跟识这两个字。空识是什么?它不是物质,受想行识不是物质。受想行识是什么?受想行识是识起的作用,本识是阿赖耶,其它的末那、意识跟前五识,心心所,全是阿赖耶起的作用,阿赖耶起作用,所以称它为大。

在显教里面讲,无情是五大所成的,它里头没有识。这五大是地、水、火、风、空。地是物质现象。水,现在科学里面讲它带电,水是阴电,火是阳电;现在知道再小的物质它都带电,没有不带电的。风,风是说明它是动的,它离不开振动的频率,所有一切法全是从这个频率当中所产生的,不但物质现象是它,精神现象也离不开它。

而且这个频率非常高,速度非常快,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单位是用兆,所以说它做空。识,识是受想行识。一般显教讲,无情五大所成,有情六大所成。显教观六大之空与不净,可是密教观六大圆融无碍,跟《华严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事相千差万别,法性是一个,法性一味平等。所以六大确实相融自在无碍,《华严经》上讲生佛一体,有情无情不二,这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