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现在佛法衰了,衰在哪里?

现在佛法衰了,衰在哪里?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得到佛力加持?佛力加持是平等的、是普遍的,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接受多少。那就是印光大师的话,我常念给大家听的,一分诚敬你就接受一分,你得到阿弥陀佛加持的一分利益,你十分诚敬你就得到十分,你百分诚敬你就得到百分,千分诚敬就得到千分,万分诚敬你就得到万分。...

现在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诚敬心最难,真发不出来。发不出来有一个办法,多读大乘。为什么发不出来?我们对大乘认识得太少,对佛菩萨的恭敬心生不起来。大乘念久了,你才晓得佛菩萨太伟大,佛菩萨太慈悲,佛菩萨无量的智慧、无比的神通,真正是热爱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众生可怜无知,不听话。这也不能怪大家,为什么?我们从小没有养成尊敬祖先、尊敬老师的习惯,没养成。

  我很幸运,生长在农村,小时候父母还教,城里面的人不教了,都疏忽了。乡下,我们那个乡下是沾桐城派的光,庐江、舒城、桐城,这个地盘是明清桐城派的发源地,所以文风很盛,农村里面的小孩都念书。都用祠堂做学校,因为祠堂都空著,只有春秋祭祀,一年就是两次祭祖,平常都是空著,没用,用这个地方办学。私塾的老师、父母还都认真教导,老师教我们孝顺父母,讲孝亲这些故事给我们听,父母教我们尊师重道。特别是上学那一天,父亲跟老师表演给我们看,这个印象太深刻了。这种表演一年还要看好几次,为什么?有新同学来,他拜老师的时候,我们老同学就旁边观礼,你看著他的爸爸,带著他来拜老师。在礼堂,礼堂就是祭祖的大殿,当中供一个牌位,大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我都记得很清楚。老师站在旁边,站在牌位的旁边,同学站在两边,跟佛门东西单一样,两边站。这个学生家长先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礼,他的父亲在前面,学生,他的儿子在后面跟著拜。拜完之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老师。你们想想看,这是中国古礼,老师接受他的家长三跪九叩首的礼,能不认真教吗?你不认真教你怎么对得起学生家长?学生看到爸爸对老师三跪九叩首,敢不听话吗?敢不学吗?这个拜师礼,进学校第一堂课,很隆重。在小孩的时候,一生他不会忘记,一生他会尊师重道。不管是不是教我的老师,听说他是教书的老师,我们对他自然就生起恭敬心。为什么?看到他是学校教员,我们就会想到当年教我们的老师。

  现在没有了,老师对学生管教严一点,小孩回家哭哭啼啼告诉爸爸,爸爸还到警察局去告这个老师虐待学生。老师敢教吗?不敢教了。这是小学老师不敢教了。中学老师也不敢教了,中学、大学是什么?现在是学生考老师。学校要不要聘请这个老师,看同学们投票,同学们喜欢这个老师,学校下一学期聘请他;同学们反对,下一学期不聘了。这老师还能教吗?所以变成什么?变成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六十年前的话,现在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大家在混,先生混钟点费过日子,学生混文凭。教育失败了,失败的根要找到,要知道。你说从前那个时代,那个旧社会是落伍的,落伍的人都懂规矩,落伍的教育出人才,真正出好人。现在先进的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对於工作没有尽忠职守,没有;不但圣贤没有了,好人都没有了。旧社会跟新社会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去考察,我们将来这个路怎么走法,这是大问题。中国这几千年来,老祖宗教我们都是求智慧,修养品德,修学智慧,读书为这个。学校教学的宗旨,读书志在圣贤。现在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在谋生,学成之后将来在社会上可以赚钱,以这个为目的,跟从前完全相反。很多人问我,我赞成过去的社会,我怀念过去的社会。过去的社会国泰民安,社会安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真正是互相关怀、互助合作,社会像一家人一样。人是教得好,人也会教坏,就看你怎么教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得到佛力加持?佛力加持是平等的、是普遍的,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接受多少。那就是印光大师的话,我常念给大家听的,一分诚敬你就接受一分,你得到阿弥陀佛加持的一分利益,你十分诚敬你就得到十分,你百分诚敬你就得到百分,千分诚敬就得到千分,万分诚敬你就得到万分。...

现在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诚敬心最难,真发不出来。发不出来有一个办法,多读大乘。为什么发不出来?我们对大乘认识得太少,对佛菩萨的恭敬心生不起来。大乘念久了,你才晓得佛菩萨太伟大,佛菩萨太慈悲,佛菩萨无量的智慧、无比的神通,真正是热爱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众生可怜无知,不听话。这也不能怪大家,为什么?我们从小没有养成尊敬祖先、尊敬老师的习惯,没养成。

  我很幸运,生长在农村,小时候父母还教,城里面的人不教了,都疏忽了。乡下,我们那个乡下是沾桐城派的光,庐江、舒城、桐城,这个地盘是明清桐城派的发源地,所以文风很盛,农村里面的小孩都念书。都用祠堂做学校,因为祠堂都空著,只有春秋祭祀,一年就是两次祭祖,平常都是空著,没用,用这个地方办学。私塾的老师、父母还都认真教导,老师教我们孝顺父母,讲孝亲这些故事给我们听,父母教我们尊师重道。特别是上学那一天,父亲跟老师表演给我们看,这个印象太深刻了。这种表演一年还要看好几次,为什么?有新同学来,他拜老师的时候,我们老同学就旁边观礼,你看著他的爸爸,带著他来拜老师。在礼堂,礼堂就是祭祖的大殿,当中供一个牌位,大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我都记得很清楚。老师站在旁边,站在牌位的旁边,同学站在两边,跟佛门东西单一样,两边站。这个学生家长先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礼,他的父亲在前面,学生,他的儿子在后面跟著拜。拜完之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老师。你们想想看,这是中国古礼,老师接受他的家长三跪九叩首的礼,能不认真教吗?你不认真教你怎么对得起学生家长?学生看到爸爸对老师三跪九叩首,敢不听话吗?敢不学吗?这个拜师礼,进学校第一堂课,很隆重。在小孩的时候,一生他不会忘记,一生他会尊师重道。不管是不是教我的老师,听说他是教书的老师,我们对他自然就生起恭敬心。为什么?看到他是学校教员,我们就会想到当年教我们的老师。

  现在没有了,老师对学生管教严一点,小孩回家哭哭啼啼告诉爸爸,爸爸还到警察局去告这个老师虐待学生。老师敢教吗?不敢教了。这是小学老师不敢教了。中学老师也不敢教了,中学、大学是什么?现在是学生考老师。学校要不要聘请这个老师,看同学们投票,同学们喜欢这个老师,学校下一学期聘请他;同学们反对,下一学期不聘了。这老师还能教吗?所以变成什么?变成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六十年前的话,现在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大家在混,先生混钟点费过日子,学生混文凭。教育失败了,失败的根要找到,要知道。你说从前那个时代,那个旧社会是落伍的,落伍的人都懂规矩,落伍的教育出人才,真正出好人。现在先进的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对於工作没有尽忠职守,没有;不但圣贤没有了,好人都没有了。旧社会跟新社会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去考察,我们将来这个路怎么走法,这是大问题。中国这几千年来,老祖宗教我们都是求智慧,修养品德,修学智慧,读书为这个。学校教学的宗旨,读书志在圣贤。现在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在谋生,学成之后将来在社会上可以赚钱,以这个为目的,跟从前完全相反。很多人问我,我赞成过去的社会,我怀念过去的社会。过去的社会国泰民安,社会安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真正是互相关怀、互助合作,社会像一家人一样。人是教得好,人也会教坏,就看你怎么教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具足六个信,就能感动诸佛菩萨大权示现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8集
  
可度之机是什么?就像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具足六个信,就能感动诸佛菩萨大权示现,住在这个世间。这六个信,第一个是信自己,信自己的本性本善,信自己本性是佛,也就是本来是佛,这个要相信。我是迷惑的佛,诸佛是几近觉悟的佛,他已经圆满证得自性的这尊佛,我对他要相信,他来帮助我、成就我、指导我回归自性,这是信他,信自信他。第三个,信事、信理,有事有理;最后信因、信果,六个信。这六个信具足了,佛菩萨自然应现到这个世间来,他要帮你忙!因为这六个信有了之后,你得度的机缘成熟。如果这六个信不具足,换句话说,你在这一生当中,你不可能超越六道,不可能超越十法界。佛菩萨到这个地方来,他主要不是对你来的,你是附带的,如果你有这个福报,沾上光,种一点善根,他不是对你来的。他要到这个世间来,这世间肯定有几个,至少有一个。「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一个人有这个根机,他都会来;要是完全没有的话,他就不来了,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有人能见到,有人见不到?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学习的缘不相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