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

「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

正,谚语有所谓「邪不胜正」,只要我们真正不要受外界的感染,我们如何能做到?没有别的,我这一生当中体会到的,就是天天讲经,除讲经之外一切都放下了,我就用这个方法。为什么?天天讲经你就要天天读经,你不读你讲什么?天天读经就是天天没有离开佛菩萨,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时间久了,六十年的薰修,能体会到几分真实义了。不能有名利心,就像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告诉我们「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这个一定要守住。我学经教在老师会下第一部学的,就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世间事可以做,不能有世间意,意是什么?意是贪瞋痴慢。你有自私自利是世间意,你有名闻利养那是世间意,这个东西沾不得,一沾就坏了,佛法全变质了。这个东西真正能放下,你就能守得住,能够保住、能够守稳,不至於变质、不至於堕落,你的心永远清净、永远不迷,这就很难得了。可是离开佛法就不行,染污最严重的,我们晓得是电视、网路、报章杂志,这个东西我断绝了,我至少有五十年没看电视,网路是从来没接触过,报纸杂志也断了五十年,不看这个东西。所有时间都读经、看圣贤的东西,与古人为友,这是我二十几岁就提出来,「尚友古人」,我们才能保住自己。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你没有这个认知、没有这种坚持,你要说你不被污染,那是圣人,那不是凡人,那是佛菩萨再来的。凡人决定受不了!

「於此五浊恶世,无佛之世,能见彼佛」,就是你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实是希有」,这四句话从果上说的。什么样的因缘你能见到?下面四句是讲缘,「全凭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思议力」。这是缘,阿弥陀佛给我们做增上缘,我们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修持名念佛这个法门,这样的缘才感得。有缘当然还有因,这个因更重要,缘是信阿弥陀佛,因是信自己。「复因行者发菩提心」,求往生的这个人他发了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像前面蕅益大师所说的,真信、真愿,真相信、真愿意求生极乐,这个信跟愿太难太难。我们要认真的问一问,我们有没有信?没信;我们有没有愿?没愿,信愿都没有了。不要自己以为有信、有愿,许许多多人都蒙在鼓里,自以为有信、有愿。李老师当年教训我的,我也说了好几遍跟大家分享,我是出家两年才受戒,但是我出家就开始讲经教学。受戒之后,佛门的规矩要去谢老师,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这个出家身分就去拜老师,李炳老是我的亲教师,用佛门的话来说,就是他是我的和尚,和尚是亲教师。我到台中慈光图书馆,我还没进门,在门外面,他在里面看到我,看到我手指著我,好大的声音叫:你要信佛,你要信佛。叫了好多声,我都呆了,我不信佛我能出家吗?我不信佛我能受戒吗?把我都搞迷糊了,怎么还那么大声的叫我要信佛?我走进去之后,当然还是要礼拜,拜了一拜,他要我坐下来,告诉我:许许多多老和尚到临命终时都不信佛。愈说我愈糊涂,老和尚临命终时还不信佛,我听不懂,我两个眼睛瞪著看著他。他才告诉我,什么叫信佛,佛所给你讲的你没懂,佛叫你做的你没做,不是信佛。他这一说,我就明白了,什么叫信佛?真正依教奉行那是信佛,这一核对就是真的,一点不假。

  你研究经教,你能解如来真实义吗?这句话说得容易,武则天讲的,开经偈是她作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武则天会说,她也不解如来真实义,不过她愿解,愿是愿,她不解,她要解她就不会造孽,就不会去争权夺利,真的没解。由此可知,这个信佛好难!真正信佛的人看经听讲,一听一看就开悟,就契入境界。我们今天看几百遍都不开悟,顶多什么?我记得很熟,我也能讲得天花乱坠。为什么没有开悟?烦恼在,还执著身是我,还有自私自利、还有名闻利养。别人赞叹我,欢喜;别人毁谤我,我会生气,这哪里是信佛?佛所教的你根本就没有执行,读经没用,口善而已,心没改过来,口善心不善。戒持得很好,外表上行善,念头不善,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才晓得信难,佛家把信摆在第一,「信为道元功德母」,首先就是建立信心,信心没有,全是假的,一切都没有。像植物一样,信是根,你根没有了。

  佛法如是,在中国儒道亦如是,如果没有信心,你学儒不是真儒,你学道不是真道,都是学外表的样子而已,实质你没有学到。学儒,孔子来教你,你也得不到;学佛,释迦牟尼佛来教你,你还是得不到。什么原因?老师没错,你入不进去,你的境界跟佛、跟孔的境界不一样,格格不入,不相应。所以你学来学去,学再多年,只能学个常识,今天讲什么?知识。佛是智慧,儒是智慧,道是智慧,与智慧不相干,你学到了知识。所以今天我们担心,担心什么?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会消失了。好像很兴旺的样子,那是表面,昙花一现,不是真的,为什么?真正的传人没找到。真正传人是什么?真信。他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就是古人那个标准,古人的标准是老实、听话、真干。把自己的病根拔掉,自己的病根是什么?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里头,头一个叫根本烦恼就是「我」,执著身是我,这是根本烦恼,所有一切的过失都是从我所产生的。所以《金刚经》一开端就教我们破身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破了,什么地位?小乘初果须陀洹,大乘《华严经》里面讲的位次,是十信菩萨的初信位,四相破了。也就是见思烦恼里的见烦恼断了,你的知见正了,知道身不是我。我没有,当然边见就没有,边见是对立,我们今天讲相对的,有自一定有他,有善一定有恶,它有反面的,有邪一定有正,有是一定有非,有佛一定有众生,它对立的,这都叫边见。这个观念没有了,心平了、心清净了。

  所以你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你的心不清净,佛这样教导我们,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我们著了这个四相时间太长,怎么样把四相拿掉?知道这四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不是真的,假的就应该放下,就不应该放在心上,不应该去理会它。不理会,没事,没障碍;你放在心上,你理会它,它就起了作用,它就障碍你。读经,障碍你理解,你没有办法知道如来真实义,它障碍你这个;修行,它障碍你得定,障碍你证果,这麻烦!本来读经是开智慧的,你读经全变成所知障,为什么?知识,知识障碍,智慧不障碍。智慧帮助你开悟,知识帮助你生烦恼,功效不一样。我们在这个经里面前面读到,诸佛菩萨,中外大德,哪个不赞叹?佛是什么?究竟圆满的智慧叫佛性,佛是觉的意思,佛性就是觉性,觉而不迷,是你自己本有的,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现在迷了自性,不认识了,不认识自己,迷了自性,迷了自性就生烦恼,生烦恼就认贼作父,不知道自性是我。误会什么?身是我,你说糟不糟!把这个东西看作我,把能够想像的是我,错了。身不是我,能够想像的是第六意识,能够执著的是第七末那识,都不是我,怎么可以把这个东西当作我?就是这些东西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搞轮回,永远出不来。现在我们还把它当作我,还跟它保持最亲密的关系,这不叫认贼作父吗?什么时候我们能觉悟过来?难,太难了,天天听经都不容易觉悟。听经要怎样能觉悟?听经要真干,我听多少我就干多少。干什么?放下而已!

  我真正学了大乘,这些道理明白了,我对於这个身的执著分别,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那效果就出来了。这个东西看得愈淡,你智慧就增长,你看世出世间法跟一般人看法不一样了,跟佛经上讲的逐渐能相应,佛经上是佛知佛见,佛知佛见就是我们本性的知见。你只要能放下一些,它就跟自性相应,就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慢慢就浮现。它不是一下就圆满浮现,不是的,你的执著减一分它浮现一分,减两分它浮现两分。所以同样一部经,我学佛六十年了,前面三十年也是天天读、天天讲,没发现;后三十年再讲这个经,讲出很多意思,前头没讲到的。那是什么?我们做了几分!这几分就有这么多的效果,信心十足,一年比一年放下得多,这个经的意思一年比一年丰富。天天读它都没发现,现在再读的时候遍遍新,遍遍不一样,经典里面的义理深广无际,为什么?它是自性。自性真的,古人所说的两句话来形容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广无外,其小无内。从小的来说,今天量子力学家讲的那套东西,我们懂,一点不陌生;研究宏观宇宙的这些物理学家,他的报告我们也懂,丝毫都不陌生。为什么?佛在经上常讲,我们常常读到,他那些发现就是我们的常识,我们所了解的比他还清楚。

  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你要想能成就,世间圣贤、出世间的佛菩萨,你要得到他一点真东西,没有「孝亲尊师」做不到,没有「诚敬谦和」做不到。孝亲尊师是真因,诚敬谦和是缘,有这个因缘,看佛的经、看儒道的典籍,你才能解它的真实义,那就是果。我们现在要找这个传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人、儒释道的传人要找谁?要找孝亲尊师的人,孝亲尊师还要加诚敬谦和。没有诚敬谦和,他没有缘,有因没有缘依旧不解如来真实义,这真信多难!李老师跟我讲清楚、讲明白,我才恍然大悟,回头想想,真的,我们的信心那叫露水道心,禁不起考验。顺境、善缘、逆境、恶缘摆在面前能不动心吗?这就考试,小小的风就受不了,怎么可能有成就?对於经教以为不错了,自己都能上台讲得天花乱坠,其实怎么样?没懂,所讲的不是如来真实义,是自己的意思。造不造罪孽?造罪孽。人家外面听的是什么?听你自己意思,以为这就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对如来产生怀疑,你不叫造罪业吗?现在人都自以为是,不能接受人的劝告。我跟李老师十年,老师很有智慧,个性很强的人、成见很深的人,老师都随顺,什么都好,不跟你结冤仇,绝不劝你,为什么?你回不了头。真正能接受、能听话、能真干的,老师有打、有骂,他教人很严,我们同学在一起看到了,老师骂人、老师打人。

  所以他上课,周围要派人把守,不能让人靠近,为什么?打骂的声音外面听到难为情,学生都是三、四十岁的人,都不是小孩,小孩无所谓。我们那个班上的同学最年轻都二十多岁,我跟老师的时候三十二岁,所以老师要顾及学生的情面,打骂不能让外头人看到。同学们看到无所谓,为什么?每个人都挨过骂,凡是听话的、真肯干的,老师有打、有骂。凡是老师说的过分一点,脸色就不好看,老师察言观色,从此以后对他很客气,绝不说他,怎么样?把他当作旁听生。这是在这个时代课堂教学,李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我们懂得了。老师常常警告我,不能跟人结怨,他有些错误你说他,他不能接受,你讲他他不高兴,就跟人结怨了。有意无意很容易得罪人,得罪人自己不晓得,可是人家记恨在心,将来遇到缘一定要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真可怕。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我们不但是言语造作,起心动念都非常谨慎,都不敢随便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