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慧律法师 振兴佛教的当务之急

慧律法师 振兴佛教的当务之急


  世间人皆追求快乐,然无人知晓真正的快乐,乃在涅槃,亦即超越生死,透视假相,以纯净的心灵,随缘应物,任运自在。在这个沉沦于无明与不安的世界中,佛法带来了自在安详的曙光,因为它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的,依之而行,可将感性与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开采出精神层面深度觉醒的生命光辉。

  学佛并非对死亡的寄托,往生就在当下,在每一个起心动念中。死亡不等于解脱,解脱亦毋须等到死后,但能无相、入于中观思想、没有烦恼,现前即是解脱。

  佛教的思想,对于人类的现世生活、物质文明,乃至身心安顿,都有着积极、正面和实质的意义。哲学是形而上的理论,无法从实际生活中得到印证,佛法则可透过信解行证,运用在生活的每一个时间和空间。如此高超、伟大的宗教,如此完美、奥妙的义理,为何却始终积弱不振?佛教徒人数之多,号称世界之冠,然则缘何学佛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却罕如凤毛麟角?其中有多项成因,值得吾人去一一探讨和改革。

  佛法是人类精神的最高指标,是超越轮回之苦的慈航。衲既深蒙佛恩,荷担如来家业,唯愿效法本师牺牲、奉献的悲心,誓愿务使佛教兴盛,正法重现。

  今欲令佛教兴盛,必须具足两项先决条件:其一为培育僧才;其二为大转法 lun。

  恩师广化老和尚曾于病危时嘱咐于衲,倘遭不测,应担负起佛法教化之重责大任。衲请示:“应如何去做?”恩师告以:“佛教要兴盛,有三件大事必定要做。第一是培育僧才,第二还是培育僧才,第三仍是培育僧才。”此观念不但与太虚大师的主张毫无二致,更与教内大德赵朴初老居士不谋而合。据悉朴老亦尝言及:“佛教当前的任务,第一是培育人才,第二是培育人才,第三还是培育人才。”由此可知,培育僧才,提升佛教素质,乃是两岸大善知识的真知灼见和共同心愿。有僧住世,代佛宣化,方可使falun 常转,灯灯相续。倘无僧宝,欲求皈依、受戒而不可得。若仅徒具庄严的道场,而无弘法人才,佛教便无以为继。唯有僧宝可令正法久住,让群迷离苦得乐。佛陀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终其一生,都在从事教化众生,宣导心灵教育的工作。因此,培育僧才实为刻不容缓之首要任务。

  再者,要振兴佛教,必须大转法 lun,破邪显正。法要弘传,方能利益众生,使一切佛弟子,入于正知正见。


——摘自《祈愿正法重现》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若仅徒具庄严的道场,而无弘法人才,佛教便无以为继。唯有僧宝可令正法久住,让群迷离苦得乐。佛陀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终其一生,都在从事教化众生,宣导心灵教育的工作。因此,培育僧才实为刻不容缓之首要任务。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