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生时放逸不修善 临终悔恨大忧苦

生时放逸不修善 临终悔恨大忧苦

生时放逸不修善 临终悔恨大忧苦




作 者:堪布索达吉传讲  





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既然获得了如此难得之闲暇人身,如果我依然放逸不修善法,那么再没有比这更厉害的自欺,也没有超过这样的愚蠢了。

    暇满人身如此难得,而且非常容易失去。如果我现在获得后,不去断除放逸懒惰,精勤地修持善法,再也无有比此更厉害的诳惑自欺了,也找不出比这更愚蠢之举!千百万劫中努力积聚资粮,今生才得到闲暇人身,在三界中能得此条件的如同白日星星一般。有些人明明知道这些道理,仍然不去修持善法,放逸造恶,似乎是忘了轮回之苦,忘了此闲暇难得一般。他们欺骗、迷惑自己,不让自己思考轮回人生之“苦谛”,以为这样能麻醉自己不感受痛苦,“掩耳盗铃”,世上哪里还有比这更大的自欺之举呢?还有一些人,自以为他们不修学善法是英雄之举,他们的邪见英明、正确,这些人将今生、来世出卖给地狱狱卒,将自己扔进臭水沟,而他们本人毫无觉察,得意洋洋,这些愚笨之极的人,确实可怜可悲!我接触过一些老年人,他们说:“我以前信奉物质至上主义,认为人是物质的一种组合,精神也只是物质组合的偶然产物,所以不相信佛法,不承认三世因果,一生中以此而造了许多恶业。现在我老了,心中总不自觉地浮现后世的恶报……我年轻时怎么那样愚痴呢?”诸位好好想想,自己现在具足暇满,但是否在与这类自欺欺人的愚蠢者一样,不去断除放逸恶行,勤修善法呢?

我们人从外表上看上去都差不了多少,但以佛法衡量,有人身心谨慎,精进修行善法,“质量”精纯;有人懈怠懒惰,身心放逸,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还有的虽然得到人身,但是没有学佛修善,真是可惜!可惜!

若我已解此,因痴复怠惰,

则于临终时,定生大忧苦。



如果我已经知道了应当精勤止恶的道理,但因无明愚痴而懒惰懈怠于善法,那么到临终死相现前时,一定会生起极大的忧愁苦恼。

上面从放逸舍戒的过患、暇满难得、恶趣中难脱等多方面宣说应精勤止恶修善的道理,我们大都了解得很清楚。但是无始轮回中,无明烦恼的串习十分深厚,我们为这些烦恼所牵制,并不一定会时刻不忘地去精进修行。有些人反而让烦恼占了上风,懒散放逸,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忘了自己必须努力修行,让宝贵时光毫无意义地流逝了。这样到了临终之时,回想一生作为,知道自己没有利用此身忏罪积资、修持菩提心,以罪业必堕恶趣无疑,因此生起极大忧虑、苦恼。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念住经》中说:“一到临死际,心生极大苦。”一个在生前未精勤修善法者,死时毫无依处,唯有从内心生起极大恐惧和忧愁。堪布根霍仁波切也说,听闻佛法而未精勤修习的人,到中阴时都会生猛厉后悔心:“唉,我以前也遇到了善知识,听受了殊胜正法,但我一直没有去认真修行,人生几十年现在想起来好像一刹那就混过去了。现在如同上师所讲的,中阴恐怖景象已经显现了,我却没有力量去对治。如果以前我认真修行,有一定的把握,那现在也就不至于这样胆战心惊,无处逃窜了。”反复思考这些可怕痛苦,我们应尽最大努力,珍惜利用现在还有自在修法的机会。

——节自索达吉堪布传讲《入菩萨行·第四品 不放逸》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