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寂静之道

寂静之道

《寂静之道》前言

    希阿荣博堪布是四川省甘孜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授课堪布,并在自己的家乡甘孜德格玉隆地区建立了扎西持林闭关中心。堪布从十三岁起开始接受系统的佛法教育,二十四岁时由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最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授予堪布学位以来,便一直为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僧众传讲显密佛法的诸多课程,培养了大批僧才。

    近两三年来,堪布仁波切针对现代人的困惑和烦恼,撰写了一系列随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按照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和思维方式,走入人们的内心世界,深入浅出地讲述如何通过佛教的修行,在生活中获得喜悦和自在。2011年,这些文章付梓发行,取书名为《次第花开》。“次第花开,花开见佛”是希阿荣博堪布希望通过这些随笔传递给读者的美好祝愿,希望人们能在世俗生活的责任和压力中,保持内心的优雅和喜悦。自问世以来,《次第花开》一直是佛教类书籍中的畅销书。

    实际上,一位真正的心灵上师的言传身教,甚至只言片语,都能带给弟子深远的启发。希阿荣博堪布教化众生的足迹可以说是遍布四方,雪域西藏的一座帐篷,都市里的一个茶馆,随时随处都可以成为堪布为弟子答疑解惑的讲堂。有感于此,我们整理了目前所能获得的资料,搜集希阿荣博堪布在不同场合的开示,并尽量以系统的方式编辑这些教言。其来源既有堪布在藏地各寺庙主持法会的记录,也有日常与弟子们相处时的随机开示,为了满足本书的完整性,我们也从《次第花开》中选取了一些教言。另外,堪布仁波切正在撰写《前行笔记》一书,内容陆续发布在菩提洲网站,本书对此也有摘录。

    非常幸运的是,在本书即将编辑完成之时,堪布仁波切推出最新的开示《生命这出戏》,并对近期网友及佛子们提出的一些有关佛法的问题予以了解答,我们将开示和问答录收编在本书的附录之中。《生命这出戏》以精辟、优美、极具启发性的文字次第阐述了佛法见行的精华要点,可视为对本书内容所作的完美总结。

    佛法浩如烟海,很多人对佛教有兴趣,但常常因为不得入门要领而望洋兴叹,更何况工作生活节奏紧张,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用来学习。这本语录体的书,可以供读者在茶余饭后或者等人、乘车的零散时间翻阅,每天读两三条,日积月累,也许在不知不觉中便能对什么是佛法、如何修行有了大致的概念。当然,真正要学佛、修行,必须深入学习,进行完整系统地闻思修,有缘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基意乐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当您信手翻开《寂静之道》这本书,跃入您眼帘的那几个字、那一段话,恰好能解答您的一个疑问,或者让您的心灵感受到一缕阳光、一阵清风,这便是我们最大的欢喜。

    由于我们对佛学的了解还比较肤浅,编辑本书的过程中,错漏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物质丰富多样,但这个时代的人看上去却并不安乐。生活富足却不快乐,不是幸福的生活。

    在我的家乡德格,至今还保持着藏民族传统的生活状态,而且人们非常虔诚地信仰佛教,修持佛法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在那里,物质条件与大都市相去甚远,但人们的内心很安乐,常常能看到有人边干活边跳舞。走在夏季的草原上,更是随处可以看见人们在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而站在拥挤的城市街头,我很少看到人们发自内心地欢笑,只有一个个匆忙的身影。

    科技和物质只能满足一些感官需求,无法满足精神需求,解决精神层面的烦恼。人对物质很容易厌倦,没得到时不甘心,千方百计去争取,一旦满足却又立即生厌。一个人如果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和厌倦的循环,导致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空虚。真正的信仰能帮助排遣负面情绪,保持生活的平衡喜乐。

    也有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繁荣,其实不尽然。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关键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执著的东西更多了。内心空虚也是因为物质丰富后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选择,人们可以更频繁地变换安慰的方式,结果便更频繁地感受到不满足和挫败。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为了追求富足而苦恼或者整日忙碌得忘记去生活的,大有人在。辛苦操劳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不快乐,而一生却已经过去了。

    高楼大厦、飞机、网络,这些先进的技术只是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便利,对学佛人来说,并不意味着发达。在我们看来,社会没有犯罪、众生平等、人们安居乐业,没有烦恼才是发达。

    在这个幻化游舞的世界当中,金钱和地位没有什么实质的利益,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烦恼与痛苦。真正能对治这些烦恼与痛苦的只有佛法。

    许多人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或者不能谦逊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每个人的世界观应由自己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见同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我出身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虽然在我幼年的时候,藏地的寺庙基本都被毁坏了,但我在十一岁那年听说了札熙寺的哥宁活佛,就很想去拜见。阿妈一直没答应,因为路远我年纪又太小。过了一两年,经不住我反复乞求,阿妈借了一匹马,拜托一位正好顺路的老la ma带我去札熙寺。那个时候,我就坚信自己这一生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跟随上师学习佛法,寻求终极的快乐和解脱。

    我并不排斥其它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也很愿意增加对它们的了解,但我四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和见闻让我确信:寻遍整个世界,唯有释迦牟尼佛宣讲的妙法能帮助人们实现永久的安乐。

    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许多人到了老年才真正开始关注心灵和生命的价值,更多的人,哪怕死亡迫在眉睫,也不去思考自己的一生何去何从。然而,无常的脚步从来不会为谁而停止,生命中的痛苦也不会因为谁忽略和回避它而减少一些。

    希望过安定富足的生活,这一点藏族人与其他的民族并没有区别。然而,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哪怕目不识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无惧地接受无常,有着世俗教育难以造就的见地和胸襟。

    真正的佛教绝对不是迷信,,它一定能真真切切地给众生带来利益。释迦牟尼佛也不鼓励盲目相信,说:就像金子被加热、切割和打磨一样,你们要好好检视我说过的话,不要只是出于对我的敬畏而接受。

    很多不信佛的人,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认同佛陀的教法,而是他们没有机会了解佛法,所以尽管对痛苦、无常有认识体会,却也无可奈何,不知道人竟然还有可能从痛苦中完全解脱。

    为了让自己的心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无论是否接受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佛教。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止息的方法,佛法里都有清晰的解释。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痛苦:四圣谛/诸受是苦/六道轮回/娑婆世界

    四圣谛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认为谈论苦是悲观消极或不吉祥的。痛苦是轮回生命的常态,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有动力寻求解脱。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lun宣讲了苦、集、灭、道四谛,首先宣说的就是苦谛。苦,生命的一切经历都不离痛苦的本质;集,痛苦的成因;灭,痛苦是可以止息的;道,止息痛苦的方法。四圣谛解释了什么是轮回、轮回的产生、是否能够结束轮回(即解脱)、以及如何解脱。

    为什么大多数所谓学佛者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解脱?因为大家在心底不认为轮回真的那么苦。解脱之道始于对苦的正确认识,不从正确认识痛苦着手,脱离轮回几乎不可能。

    六道轮回中所有生命的生存状态都具有苦的特质,这个“苦”不仅包括粗大剧烈的痛苦、伤害,也包括细微的不适、不如意等等。当你对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正确认识,远离痛苦就成为一股强烈的意愿,你迫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生命中无所不在的缺憾——苦。而只有在你真正明白苦的成因后,才会知道苦是有可能终结的。于是,你通过各种途径远离痛苦、趣向安乐。

    在四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但佛陀在宣讲这两对因果时,先讲果再讲因。因为在实际修行中,是按苦、集、灭、道的顺序,而不是按因果的顺序来修的。

    诸受是苦

    身处痛苦中,应该了知自己在痛苦中;痛苦就是痛苦,不要把它误解成别的。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苦苦,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对苦苦,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认为它们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

    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是变苦,因其本质为苦,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处难,恋爱的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娇小脆弱的生命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吊胆、不寝不食,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升职加薪是快乐的,不过压力和焦虑也随之升级。仔细思量,生活里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指的是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转、流转。如果不是亲身遭遇变故、痛苦,一般人很难体会“诸受是苦”的深义。对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们就越被激励着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在疾病以及其它的痛苦面前,我们完全有可能保持尊严和从容。

    六道轮回

    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假设,假如投资股票挣了钱,假如退休了就去周游世界……我有时觉得奇怪,为什么人们不假设有来世,这并不比假设有明天或有明年更荒谬。

    常常听到质疑,说“如果有前世,为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里没印象的不一定就没发生过,因为不记得就否认其存在,这没有道理。看不到前世后世并不能证明轮回不存在。如果经过观察和思考,没有谁能真正否定佛教关于轮回、转世的观点。

    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位圣贤否认过轮回的存在,你也没有必要急于下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当你说“不相信轮回”时,你的意思其实是“不想相信有轮回”,因为轮回、转世这些概念听起来太陌生,让你感到束手无策,你甚至连试图了解它的兴趣和勇气都没有。

    每次听说有人自杀时我心里都难过极了。死亡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未知,而未知多大恐惧就有多大!死亡的过程是极其剧烈的变化,活着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四大分离的那种痛苦。这个世界上没有真不怕死的人,以自杀的方式摆脱现世的痛苦,可以推知他们内心承受着多大的痛苦。第一次听说抑郁症时,汉族弟子们给我解释了很长时间我才明白。在藏地,我从来没听说过谁有抑郁症和谁为此而自杀。

    也有很多人没来由地相信轮回是件浪漫的事,想当然以为自己来生肯定还是重回人间,甚至能回到今生今世的种种因缘中,继续一段段爱恨情仇,这种想法实在是一厢情愿。

    地狱的寒热、饿鬼的饥渴、旁生的愚痴、非天的争斗、天人的堕落以及人道的生老病死,六道中的痛苦无量无边,没有任何地方能让我们真正获得安乐,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

    有人口气大,说不怕下地狱,这是他忘了地狱的痛苦。人道世界最大的痛苦与地狱里最小的痛苦都无法相提并论,谁也受不了地狱的痛苦,到时候再怎么后悔也来不及。

    说不怕地狱的人不信佛,也不信因果。觉得自己很勇敢很坚强的人,在火旁边多烤一会儿都受不了,还怎么受得了地狱的痛苦?不用说十八层地狱,最近的地狱与人间的痛苦都根本不一样,比如无数次地被切开、再长好、再被切开。

    也许你觉得活命已经够忙的了,哪里还顾得上考虑死后的事。如果你因为忙于活而顾不上死,那么可以等到活腻味了再思考轮回、生死。不过,看看周围,多少人都是满怀着对生活的热情筹划,突然间离开这个世界的,你没有理由相信自己会更幸运。

    娑婆世界

    常有人向我诉说事业不顺、婚姻不幸、失眠厌食,希望我给个方法解决这些麻烦,像看医生那样,得到一系列建议,然后一二三四,按照步骤去做,就可以万事如意。我大概常常让他们失望,因为我总说:“对生活不要要求太高,好好修行!”我希望他们少受痛苦,但我更希望他们明白:轮回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烦恼无尽的纠缠,这就是生活。

    身在轮回中,却追求圆满,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迷惑。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人生中烦恼不断,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很努力、很用心,事情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可是,不论我们多注重锻炼保养,身体照样会生病、衰老;不论我们多么爱身边的亲人,他们早晚会与我们分离。事业、家庭,这一切,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这八种痛苦。各种各样粗大的、细微的、强烈的、温和的痛苦伴随着我们短暂的一生,你也可以把它们称为压抑、孤独、怨恨、哀愁、恐惧、贫穷……,这些东西无论我们现在做得好或不好都会出现在生命中。

    佛经中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痴心不改硬要在缺憾的世界里追求完美,会有结果吗?

    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生老病死;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

    人们对痛苦通常持四种态度:有人希望痛苦尽快结束,以为眼下的痛苦结束了今后就会一直幸福;有人在痛苦的同时不忘享乐,痛苦并快乐着;有人虽然不再惧怕痛苦,但痛苦妨碍了他的修行;有人拥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的路途。

    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生命这出戏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一)

    时间飞逝。

    我们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无法减速,不能回头。

    悲喜,聚散,成败,像路边的花草,一闪而过。

    一切的经历和感受,都径自往身后狂奔而去;我们却是径自前行。很奇妙,人们以为自己是与生活同行,而原来只是擦肩而过。

    生活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演好了,皆大欢喜。演坏了,也不可以叫停,不可以重来,换个场景,换副扮相,甚至换一个角色,换一个剧组,接着前面的线索,还得往下演。

    可这是怎样的一个舞台呢。不同的剧组,不同的故事,同台献艺,全是直播。彼此影响,相互客串,又各行其是,各自连续,以致无穷。

    演员们说话、做事、演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都需很小心,要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

    佛教的修行者随时保持觉察,看护自己的身心活动,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

    (二)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为利?为名?为感情?为物质?为精神?

    仔细看看这些动机的背后,还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的动机,那就是为了安乐。

    安乐还有许多名字,代表它不同的侧面和程度,比如:快乐、幸福、享受、乐趣、舒适、喜悦、宁静、满足、安全……

    安乐主要是内心的感受,它在心里,不在身外,所以内心如果不快乐、不满足,外境再美妙再丰富,也很难感到愉悦、富足;而一颗宁静柔和的心,在贫乏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生出喜悦、自在。

    倒不是说物资越贫乏,内心就必定越安乐,物质生活丰富就必定让人痛苦。这其实还是认为安乐与否完全由外在的物质决定,只不过与常人的思维相反,认为物资越少越快乐。

    多数人却是走入另一个极端,认为安乐就在于物质的积累、财富的增加,占有、享用的资源越多,就必定越幸福快乐。现代社会的人们毫无顾忌地竞争、攫取物质以及各种资源,忙于追逐名利,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本身带有快乐的属性,能自然给人带来安全感、幸福感。有些人过分投入地竞争、追逐,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是追求幸福安乐,慢慢地,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相信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与人竞争、囤积名利。如果有一天,没有比较,也无须抢夺了,便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他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然而,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远比创造财富宽广、深刻。人活着,除了积累和占有外,还有很多事值得去做。

    那么,安乐与物质无关吗?不是的,至少对一般人而言,完全摒弃物质而讲安乐,是不可能的。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里讲到,大乘佛教六度波罗蜜首先是布施,其中包括财物布施,原因就是物质基础对安乐来说是重要的,布施无疑能给对方带来安适快乐,同时布施也让自己感到快乐满足,并给自己积累福报。

    物质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只是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仅靠物质手段是难以解决的。

    人,除了物质生活外,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去抒发情绪、陶冶性情,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升华,获得内心持久的喜悦宁静。

    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我们仅再需要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就能得到安乐。

    (三)

    既然大家都目标明确,为了安乐,何以还是有很多人成心要受苦一样,眼睁睁直奔一个个痛苦而去呢?

    佛陀初转法 lun主要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人们误把痛苦当成快乐,跟在痛苦后面追,还以为是在追快乐。其次,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远离痛苦忧恼,获得安乐,现用的那一套方法适得其反,用制造痛苦的办法去追求快乐,当然不会有结果。

    佛教所讲的“苦”不仅包括剧烈粗大、毋庸置疑的痛苦、zai 难、伤害,还泛指一切的忧恼、缺憾、局限。如此,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都包含在苦的范畴之内了。自有生命便有忧患。老病别离、冤家相见、所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乐,也没有不最终变成忧恼、惋惜或惆怅的。

    轮回中任何的生命形态都不离苦的本质。快乐不是没有,却短暂而趋于表面,就像在一碗汤药里加入一小片包着糖衣的药丸,那微不足道的甜味根本冲淡不了整碗药的苦涩。

    我们经历的苦源自于烦恼和业。

    这里所说的烦恼主要是指贪婪、嗔恨、嫉妒等会给自他身心带来伤害的情绪。

    业是指过去的行为。从长远来说会带来快乐的行为,称为善业;长远来看会带来痛苦的行为,称为恶业。行为的后果不仅要看眼前,更重要是看长远的影响。比如贪婪会让人暂时感到满足,但长期来看,贪婪带来的是永无止境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内心难得安宁。再比如,修行过程中我们毫无疑问是要吃苦、受委屈的,但这长远来说有助于解脱轮回的痛苦。

    想象一下,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再结果。因因果果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不同的生活际遇。

    业(即行为)的力量有强有弱。强大的业决定一期生命的主要特征,比如投生在轮回六道中的哪一道,寿命长短等等。力量不是那么强大的业,则绘制出生命的各种细节,比如美丑、才艺、贫富、健康、疾病等等。

    通常来说,具足四项条件的业力量会比较强大,也就是说一个行为有明确的意图、明确的对象、采取了实质的行动并实现预期的结果。以杀生为例,如果有杀生的意图,有明确的杀害对象,采取了杀的行动并确实杀死了对方,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杀业,需要完整感受杀生的果报。

    即使四项条件具足,意图、对象的差异,也会极大地影响业的力量。意图、对象,在佛教中称为发心和对境。同样的行为,发心不同或对境不同,其果报会很不相同。

    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阿难尊者向佛陀供养了一碗粥,佛陀随即拨了半碗粥给过来乞食的狗吃。过后,佛陀问阿难:是你供养佛的功德大,还是我布施狗儿的功德大?阿难尊者说:是您布施狗儿的功德大。佛说:如是如是。

    从对境的角度说,佛陀是无上殊胜的对境,供养佛陀的功德远胜布施狗儿的功德,其差距之大不可思议。而从发心的角度看,阿难尊者供养佛陀,发心自然是纯正殊胜的,但与佛陀的清净发心相比,又有不可思议的差距,所以供养佛陀的功德才会不及布施狗儿。

    由此可知,凡做事,发心是何等关键。

    根据力量的不同,业的果报会在今生、来世或者更晚的时间应现。果报的显现需要因缘具足。业,每一个行为,会在阿赖耶识里留下印记,不会自行消褪,直到所有引生果报的条件齐备,也就是因缘具足了,果报完全显现,业因才会消失。就像一粒种子留在土里,冬天没有动静,春天来了它才破土发芽,在阳光雨露中耐心地成长,长出枝叶,开出花朵,等到结果的时候,结果。有春天结果的,有秋天结果的,不一样。

    业又分为共业和个业。共业指一群众生共同的业因果,个业指个体生命各自的业因果。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群人,往往有着共同的命运,虽然个人具体的生命轨迹会有不同,但很难逃脱大的趋势和框架。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负荷者。这份负重感,这股无形的牵引力、推动力、压力,就是共业的表现。时代会变,社会在变,因为业处于动态变化中。

    迁徙的鸟,洄游的鱼,高峰时段的城市,都能让人直观地见到业的力量。

    个体汇入群体的洪流,不知所以,不由自主,又那样执著,不知疲倦,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向前向前,为到达某个地方,然后,离开那里,原路返回,然后再去,再回,不尽往复。

    我们的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实际上我们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无数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

    轮回中的生命,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四)

    前文中讲到自有生命便有苦,这个生命指的是处于条件局限中的生命,以忧患为本质,与苦不分离。然而要知道,心的本然状态是超越痛苦的,只因为我们错误的见地、错误的行为让生命显现出种种局限性,才感受到忧苦缺憾。

    我们被善业牵引走向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恶业则将我们引向痛苦,一再的痛苦。恶业即身口意的错误行为,它们源于对人和事物的错误认识。错误的认识可以纠正过来,因而错误的行为是有可能改变和停止的。既然改变了错误的行为,痛苦就有可能结束,不仅是单个的痛苦,还包括轮回中所有粗大、微细、各式各样的苦。轮回的苦消失了,限制不再,这种状态称为解脱、寂灭或涅槃。

    痛苦由恶业而来,恶业由烦恼来。

    什么是烦恼?人常说“烦恼众生”,可见轮回众生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无不是烦恼。烦恼中有十个叫作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

    贪、嗔、痴、慢的意思,大家应该基本了解,这里不多解释。

    疑指对佛陀开示的真理心存猜疑。

    身见指执著这个身体为“我”。

    边见指断见和常见。断见是认为“我”死后归于断灭,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常见是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有一个不变的灵魂或主宰。

    邪见指拨无因果。

    见取见指坚持认为身见、边见、邪见这几种“见”是绝对正确,不容怀疑的。

    戒禁取见指外道认为违反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当做的偏去做,凡事都反着来,这样才能获得解脱。比如认为杀生、自杀、不停地洗澡、极端的苦行等等可以证得涅槃解脱。

    无量无边的烦恼由无明而来。

    无明指对人和事物错误的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一个独立、固有存在的“我”,继而对这个“我”生起执著,然后对“我的”生起执著。就事物而言,认为有独立、绝对、不依认识而客观存在的事物。

    这样的见地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与人和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反。无明不是单纯的无知,不知道,无明是指错误的认知。

    比如一个苹果,它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对它的存在是无知的;它若就在你眼前,你看见了,却以为是一个橘子,则是错误的认知。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正是这样。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在别处,真实就在眼前,只是我们的认识出了问题。“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的见闻觉知造成假象,当体转过来,就是实相。离此另向他处求实相,犹如离波求水。

    “认识”不仅是智力层面的理解,懂得道理而已,还要把这道理拿到身心上实实在在去验证,真正见到,才算数。

    “你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见到了,才知道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没见到,自是咫尺天涯,相逢不相识。

    佛教中讲“无我”,这个“我”是指独立、固有、恒常的存在,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事件、现象。“无我”是说人、物等等没有独立、固有、恒常的存在,因为任何现象都是缘起的,随条件的聚合、变化而生成、变化、坏失。

    我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什么是我?你会说这个身体是我。身体由地、火、水、风这“四大”组成。地指肌肉、骨骼、器官、毛发等;火指热量;水指水分、血液、体液等;风指呼吸、气脉等。这其中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单个来看,我们很难说肌肉、骨骼、器官或热量、体液、呼吸是“我”。当切除器官、截肢,或者吐唾沫、理发、呼吸时,我们不会认为自己被切除了,或者被吐到了地上,被呼出去又吸进来。没人会这么想。当然,思想、意识也不是“我”,因为思想意识只是一个个念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我在哪里?

    可见,“我”不存在于各别的四大和念头中,也不存在于四大和念头之外,而是指身心的组合体。既然是组合体,就是相对、依赖其组成部分而存在,没有独立、固有的自体。因为由不同部分组成,各部分又都是变化运动的,所以整体形成的同时自然处于解构的状态,不具恒常性。

    四大和合而成的这个“我”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任何独立自在之物可指认为“我”。然而,人们的常识与之相反,坚信有实存的“我”,并由此生出对“我的”的执著,认为这是我的手,我的头发,我的财产等等,想方设法地呵护保全。

    事物也是一样,没有独立、固有的自体。比如一个苹果,它当体可析分为果皮、果肉、果核、果仁,这些又可各个析分,无限析分下去,苹果消失了,果肉果仁消失了,微粒微尘也消失了。把世界放到显微镜下,随着显微倍数的增加,整体纷纷消失,宏观化成微观,微观到最后,了不可得。

    这个苹果不是生来就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它最初是一粒种子,种在土里,遇到适当的条件,土壤、温度、阳光、雨水等等都具足了,在适当的时机,它发芽,慢慢长成小树,开花结果,然后由工人摘下来,由司机运到城市,由商贩卖,我们买回来,洗干净,放到桌上,才有了面前这个苹果。而最初的那粒种子也是由另一个苹果那里来,那个苹果也经历了一番奇妙的由种子到果实的旅行。如此不断往前推,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苹果,来历也可无穷追溯,或远或近地与整个宇宙相关。缺失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有此刻面前这个苹果。

    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任何一法,都或远或近地以一切法为缘而生住;一切法,也或远或近地以任何一法为其生住之缘。

    佛经云:“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诸法互为缘起,这是佛教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五)

    我们不仅误解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认为它们是独立、固有存在着,而且还一厢情愿地赋予它们种种特征和定义。

    我们说天空是蓝色的,实际并非如此。科学研究发现,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波长最短的蓝紫光最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天空中便布满了被散射的蓝紫光,而人眼对紫光不如对蓝光敏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但这只是我们觉知的天空,并非天空的原貌。再说天空仅是个概念,找不到一个实在的“天空”,它是虚空经光线、微尘、人的感官、意识等共同作用,得出的一个印象。

    同样的水,如果盛在杯子里,我们认为它可饮用;如果是在澡盆里,就认为它是用来洗澡洗衣服的,不会想到要去喝它;如果是在马桶里,哪怕是一只很干净的马桶,你也不会想用那水来解渴或洗澡。在这里,水的用途和属性完全是我们的心理和感受的投射。

    两个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你怀疑他们在说你的坏话。这两个人不仅立刻成为你的敌人,而且你认为他们从来就人格低下、肥胖臃肿、丑陋不堪。

    两分钟后你经过他们身旁,发现他们谈的完全是与你不相关的另一件事。几乎就在瞬间,他们变得不那么难看了,人格也急剧提升。

    后来他们走过来,与你亲切交谈,对你的学识和才华由衷赞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现在变成了两个可爱的人,诚实,谦虚,有品味,而且长得富态大方、透着喜气。

    再来说说关于杯子的定义。如果说能用来盛水的容器是杯子,那么澡盆和马桶也能盛水,为何不算杯子?要说小点的才算杯子,碗小也能盛水,但那不是杯子呀。要说杯子是玻璃的,鱼缸也是玻璃的,可那也不是杯子。杯子也有瓷的、不锈钢的、塑料的,有大有小。杯子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牛奶和沙子,还可以用来打人。但是,能装牛奶、沙子,能当武器打人的都是杯子吗?当然不是。

    以此为例,对其他事物也都可以这样试着去寻找其决定性的特征,我们会发现,事实上根本无法绝对地界定事物。

    《楞严经》、《俱舍论》等诸多经论,对认识都有详尽、深刻的阐述。其内容极其深奥,非轻易能理解、领悟。我想借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词汇,作一个最初级、最简单的引述。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参阅相关佛教经论中对认识真正全面、精确的阐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感觉,对事物的个别接触;然后是知觉,根据感觉所了知的个别情况,得出一个整体印象。在知觉的基础上,再进行深一步的认识,不仅得到事物的表象,而且了解到事物的规律,从而掌握事物的作用。

    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与神经相连。外境刺激由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对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加工,之后由传出神经传递出应作的反应,又立即传入,再加工又传出,如此循环往复,反馈更新。

    传入中枢神经的信息经过加工,外境不是被原样不变地反映出来。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经过中枢神经加工后的东西,不完全是外界境象的原状。

    认识的过程也是眼耳鼻舌身与意识持续互动的过程。思维需要借助概念,根据概念组织判断和推理活动。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三种形式。

    概念的成立是经过取舍的。也就是说,经过中枢神经加工后的东西,还要经过二次加工,经过抽象加以概括,把不需要的部分舍去,需要的部分集中起来。比如“灯”这个概念。有各式各样的灯,五花八门。若根据不同点,则无法概括,成立不了灯的概念。只有把不共同的舍掉,取共性,才能成立概念。

    概念是我们思想的符号,并非事物本身。问题是,天长日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它是符号,以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认识,即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是对世界进行加工,那么在人的认识之外,是否有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呢?

    现代社会的人都知道分子、原子,知道看似坚实的物体实际是一堆分子、原子、乃至更微小的各种粒子在那儿运动,我们却能把一堆堆相互独立、彼此间有缝隙、间隔的微粒,看成铁板一块、坚实存在的物体。

    如果物理世界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那么同样的基本粒子为什么会构成五花八门、形态不同的物质?原子的不同特性从何而来?

    “色”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波、场等,色分析到最后是虚空。正如我们能把一堆零散的微粒看成坚实的物体,在同样的分别念的作用下,我们也能从无中妄见各式各样的显现。就像眼睛疲劳时,能无由地在虚空中看见花纹。

    这空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依妄心而显现。所谓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妄心生起必然同时有见分和相分。见分指了别、能认识,相分指相状、所认识。相分包括:一、人们通常认为的客观存在的世界,这个“客观世界”实际是无始以来反复薰习而成的坚固妄想。有共业的众生会有共同的妄想。二、在此坚固妄想之上,由个业造就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之进行加工,得出个业的境象。

    由此可知,一方面并没有离开“能认识”而独立客观存在的“所认识”,另一方面,也没有离开“所认识”而单独存在的“能认识”。能与所是一体的,互为缘起,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截然分开的两回事。

    (六)

    《中论》颂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即中道义。”

    事物依因缘而生住,其概念、定义、各种特性,只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才说明它原本是空的,事物成住的时候就是空。

    佛说“空”,并不是说一切断灭,并不否定世间万象多姿多彩。譬如水中月影,我们的确能看见月亮,而水中的确没有月亮。水月的显现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

    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实实在在、一开始就在那儿,则只能有一幅图案,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恒常,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事物是空性的表达。

    没有不是空性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空性,正如没有离开水而独立存在的“湿”,没有离开糖而独立存在的“甜”。

    进一步说,不仅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事物显现的当体即是空,如梦中的山水人物。

    感受、思想、意识也是这样,本质为空,没有独立恒常的自体,随因缘而有千变万化的显现,虽有显现,当体即空。

    空性的见解有力地帮助我们削弱实执,从而减少烦恼,同时也让我们对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说,对空性的了解越深,对因果的信心就越大,取舍因果就越谨慎。《大般若经》云:“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乃畏业及业相成熟之见,方是正法也。”

    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都是因是缘,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现在未来、今生来世。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们的概念、判断、推理乃至感觉、知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和成见的影响,像贪婪、嗔恨、傲慢这样的负面情绪,不仅伤害身心,而且使我们的认识远远地偏离事物的真相。

    止息了烦恼,才能清除认识上的粗大障碍,所以仅仅靠阅读或听闻,很难真正了解、体验空性,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切实对治烦恼,见地才能日益清晰稳固。

    佛在《圆觉经》中说:“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进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

    现在很多人学佛,只想“开悟”,不想断烦恼;或者未证谓证,一身烦恼,而作出高深自在的样子,好像没有烦恼。

    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诫,末法时期的人,福报智慧浅薄,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开悟”,那样只是增加了知识和傲慢,对自我的执著反倒更强烈了。应该精进地降伏贪嗔痴慢等烦恼,相续调柔了,修行才能有所进益,才能树立坚定的正确的见地。

    善知识指点提携,也只是帮助廓清我们错误的知见,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亲历亲为,烦恼还是要靠自己去降伏。自心烦恼不伏,妄念颠倒,“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开发智慧,首先需要定,一步一步清除掉内心的干扰、杂念。没有定作为基础,一颗心恒时处于散乱攀缘当中,即便生起一点点智慧,也是力量极其微弱,犹如风中之烛,无法驱除愚痴黑暗。

    定分为止和观。止,偏向于不起分别,专注一境;观,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分别止分别。止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果单修止,不修观,容易堕入无想定,空心静坐,一座千年也还是在痴心里打转。

    得定需要心理条件和生理条件,身心都要宁静、专注、敏锐,不紧不松,恰到好处。做到这样是需要持戒的。持戒,即通过持续、清醒的觉察规范自己的言行。如果连身体也管不住,如何去调伏比身体更难以捉摸的心呢?管不住心的话,定就无从谈起。所以,定的基础是戒。

    戒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是佛陀根据自己的好恶,硬性制定的律法,没多少理由地规定必须这样、不准那样。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当年佛陀通过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为会造成恶性后果,使人远离安乐并障碍解脱。出于悲心,佛陀为大家开示了行为取舍的道理。这就是戒律的由来。制定戒律是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灭诸过失。

    受戒是自愿宣誓,表示自己决心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没有人强迫和命令你必须这样那样。一旦你自己发下了誓言,就该恪守之。没做到的话要忏悔,并不是因为不忏悔你就会触犯某个主宰者的权威而受其惩罚,而是因为不当行为会带来恶性后果,伤害到你自己,所以要通过忏悔,通过心的改变去改变缘起,并最终改变结果。

    众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强有弱,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同的戒律,使众生得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能力,有选择地受持,可以受一条、受多条,也可以受一天、受一生。

    戒、定、慧在佛教中称为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断烦恼,出生死。理论上说,戒、定、慧有个先后顺序,这是便于解释其内在关系,而实践中并没有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先戒,再定,再慧。

    在较深刻的层面上,戒定慧一体无二。清净持戒,便是定,便是慧。定,便在戒中,在慧中。无漏智慧显发出来,便无时无地不在戒、定。

    认为随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约束自己、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领受佛陀教法的真谛,这是对佛法修行莫大的误解。然而这种误解现在很流行。

    初学者尤其应该牢记,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