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蔡礼旭:面对家庭突然的状况首先不能慌

蔡礼旭:面对家庭突然的状况首先不能慌


我们面对家庭突然的一个状况,首先不能慌。再来,要理智处理,怎么样做才能对他好?甚至于才能对我好?你一慌了,自己也不好,谁也帮不上忙。所以人有没有定力,往往都是在情况出现的时候,才能勘验得出来。因为我们常常在处理事情当中都是乱烦恼,然后手忙脚乱,把事反而愈搞愈糟。第一个,她先生还能定她的心,这个就有定力,这个叫丈夫,能够依靠,任何状况,他绝对不会慌张。当然了,不是太太可以慌张。太太一不慌张,孩子的心也都定下来了。

我们刚刚讲到炼心法怎么炼?心中无一事,唯有心中无事,“乃能事事”,这有味道。比方你刚刚罣碍的事没有放下,另外的人来找你谈话,有听没有进;或者你对这个人有成见,你边听就边有对他的一些怀疑跟看法,你怎么去应这个事情呢?所以这句话在自己处事待人再去看看,很有味道。要不断放下心中的这些牵挂、妄念、习气,“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你真的要静得下心来,要时时炼胸中无一事,慢慢的功夫才能得力。

我们在言谈当中,一定是讲能够鼓舞人心,能够让团体更体恤、包容,更互相尊重,更团结,我们要讲这样的言语。我们的言语绝对不能造成团体的情绪对立,只能是化解对立。这个我们在家庭、在工作当中会常常遇到。家里的人发生冲突了,我们从中调解,可不能愈帮愈忙。这个时候提醒双方都要冷静,都要体恤对方,都要包容对方,甚至提醒都要“恩欲报,怨欲忘”,他才能静下来。假如我们讲的话是更煽风点火,那这个冲突就会愈来愈大了。所以言语一定要理智,能化解冲突,绝不增加对立,不然这个口过就很难避免。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