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五停心观 [妙境法师]

有一位法师,他在天童寺住了多少年,宁波天童寺住了多少年,后来在狮子岭什么地方也住了多少年,就是他出家以来,他就是在禅宗的道场修禅,但是这个人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就是在禅宗道场就这么修行。那么,我就问他修行的经过、修行的成就。他说:这样用功,「念佛是谁」,「谁」长一点,或者「谁」这样子,偶然的会有几支香心里面不动,没有一切杂念心里面不动,能有这个境界。有这个境界,实在这个境界,若按如来禅来说,这个是欲界定的境界,也算不容易了。能有二支香一心不乱,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有个后遗症,什么是后遗症呢?几天精神就疲倦,要多少天才恢复过来,要经过多少天精神才正常。有过这么一次的特别经验,感觉到很好了,结果是多少天的疲倦,要经过多少天才能恢复过来,还有这个问题。也可能不完全这样子,单独他这样子。

不过,从修止观的体验上看,是有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呢?你心里面提「念佛是谁」、「谁」,你这个注意力就是在头部。如果禅师、或者首座和尚、或者是堂主开示叫你这样修行,结果你就是打妄想,根本不修行,反倒什么事也没有。如果你真是依教奉行,这样子修,你的注意力…,假设是打禅七,一天有七、八个钟头,十几个钟头的静坐,你真能这样坐,你的头就会有问题,或者喉咙痛、或者眼睛疼、或者是吐血,就可能会有这个事,就可能有这个问题。如果你按如来禅这个止来说,或者《清净道论》它说的那个办法,我认为都好。

智者大师说到那些止,他就提到,安心在脐轮使令你舒服,你能够一心不乱地明静而住,他心里很舒服。假设你能够一坐五个钟头,一心不乱坐在那里不动,然后你又出定放了腿子,精神特别好,精神是更好,不会说是几天疲倦,没有这个事情。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地水火风,在你这样修行的时候,它在调和,它调和。你这个注意力放在头部,这不得了,这地水火风就不调和了,这火大加多了,在头部的火大加多了,火大加多就受不了。少时间的加多可以,时间久了就不行,就是不可以的。所以这里面还有这个问题。

现在说是数、随、止,这三个方法都是止。你用数的方法、或者是用随的方法、或者用止的方法,你先用这个方法叫心寂静住,住一个时期,然后就修观,就是这样修。这个事情,我感觉不是很难,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应该是容易办到的。

现在说缘性缘起所缘。缘性缘起所缘明白一点说,就是观察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我们看《佛本行集经》,还有其他的经上,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就是观缘起,观缘起而得无上菩提。可见,这个观缘起是个成佛的法门,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

缘性缘起,这样子加个缘性,这里面是一个义,观缘起里面的义。虽然都是缘,但是缘与缘不一样,有差别性。观缘起所缘,所缘就是或者叫十二因缘,或者叫十二缘起。观十二缘起,怎么观法呢?我稍微解释一下。观缘起,分二个办法,分二种观法:一个是顺生死流、一个是逆生死流。有顺、逆二种观法。顺,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是顺。若是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这就是逆。

「无明缘行」,「无明」这个地方,什么叫做「无明」呢?在《瑜伽师地论》分别十二缘起那个地方,说得非常多、说得非常广。「无明」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僧,不知道,不信佛法僧,不知道苦集灭道,不知道因、不知道果,不知道有过去世的因果,现在世、未来世的因果,不知道,很多很多的佛法都不明白,很多很多世出世间的事情都不知道,都不明白,这就叫做无明。但是,这个不知道这件事,这个人可能还是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只是对于佛法不明白,也不相信而已。

可是这里边也还有一点分别,有个什么分别呢?我们说无明是从那里来的?这是一个问题,无明从何处来的?经上说:从不如理作意来的。你不合道理的分别,那就会有无明。不如理作意和无明,有什么分别呢?当然,我们可以说无明是所生的,不如理作意是能生起的,能生起无明的。其中还有个分别,在不如理作意的时候,能引起无明的那个不如理作意,那个不如理作意的时候还不是染污性,它是向于染污还没有染污,无明就是染污了。经论上有这样解释的。这就是分别出来不如理作意和无明的界线。

可是,无明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很多事情的,也包含了很多事。在我们众生的生死流转里面,很复杂的关系里面,佛的大智慧的观察,观察出来中间的一个线索,中间的一个次第,分出来十二个次第,是这样意思。

「无明缘行」,这个「行」或者是善行,或者是福行、罪行、不动行。我们做善业,那就是福行。做种种的恶事,就是罪行。如果修禅定,不是佛教徒修禅定,它就是不动行。这个「行」是要待无明才能生起。可见无明这个地方,说是无明,实在无明里面有一个欲的,就是有一个希望心在里面的。比如,为什么他要修禅定,他想要得三昧乐,想要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他感觉到人生是苦,他感觉到欲是苦,所以要离欲。离欲怎么办呢?就是要修禅定,修禅定可以离欲。或者说我愿意得人天福报,我相信善恶果报,我不想造罪,这时侯要做善事,他心里有这样的思想,才可以做善。如果不相信善恶果报,他就造罪做恶事,做恶事可以占别人的便宜,那么他也有个欲的,所以,无明里面还有个欲的。

「无明缘行」,行从那儿来的呢?行从无明那里来。前面说「谓观待道理」,观待道理就是这个意思。观察这一切法的生起,它是有所待,要有所凭借。「行」凭借什么才能生起呢?要有无明才能生起。不然的话,行不能自己生起。所以,「行」是自性空。「此有故彼有」,就是此无明有无明,才能有行,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无明若灭了,行就没有了。就是观察出来这件事。

「行缘识」这个「识」,它能够生种种的分别。或者我们说是去投胎去,这个识说是投胎的识,中阴身去投胎的时候。本来这个人在世间上生存的时候是个男人,但是,这个时候变成女人了,这个识就是用女人的心情去分别事情。这是怎么回事情呢?行缘识,这个识要依靠那个行,就是业力,这个业力使令他做女人了,他生存的时候是男人,但是业力现在使令他做女人,所以这个识就是女人的心情去分别事情。在生存的时候是女人,但是现在他不,现在他分别的是男人的立场来分别事情。为何会这样呢?行缘识,就是他的业力使令他变了,能改变他,行缘识。如果没有行,识就没有了。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就是这样观察。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生缘老死」这个地方,说「爱缘取、取缘有」这个地方还有事情。爱取是烦恼,有是业力。经过爱取的时候,从唯识经论上的解释,也有道理。由爱取的滋润,把以前的业力,以前「无明缘行」那个「行」的业力,现在经过爱取的滋润,这时候,业力的力量就可以得果报了,所以叫做「有」,它将来会有果报,就是有力量得果报了。若没有爱取的滋润,还不能得果报。

「有缘生」,「生」是什么东西呢?「生」就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若是有灭则生灭。爱取有如果它灭了,生就灭了,就没有了,就是没有色受想行识的。有灭则生灭,生灭就不会有老死了。

「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样观察。你常常这样观察,就会发现一件事,发现什么事呢?天台智者大师讲「藏通别圆」四教,说藏教和通教,这二教的圣人,他们是一样地都证悟了真谛的道理,是相同的。但是,通教的利根人……,藏教是钝根人,通教是利根人。他们在观察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时候,这通教的人,现在就是无有少法可得的;藏教的人不是,要无常的时候,灭了的时候,就是爱取有灭了,生老死才灭的,就是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在的时候还是没能够灭,还没有灭。这还有这么一点不同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但是你常常这样修观,那还有一点事情,有什么事情呢?你今天也这样观,明天也这样观,时间久了呢,所以我相信阿罗汉,就是藏教的阿罗汉,现在他的内心的境界就是无余涅槃,就能有这个境界,是现在,不要说臭皮囊火化了以后,不是。但是,这个事情是渐渐来的,逐渐地逐渐地来。因为通教的人听《般若经》,通教的阿罗汉是听闻《般若经》而得圣道的。《般若经》是说「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是这样讲,但是你读《阿含经》,它不这么说。《阿含经》:「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这样讲法。可是在孙陀罗难陀……,这《阿含经》,孙陀罗难陀给五百比丘尼说法的那一个小经,那个经还比较长一点,那里面可有《般若经》的意味,有《般若经》的味道,也是,你若仔细去观察思惟,也是「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也有这种味道,也有这个意思。

所以我说,你常常观缘起观,缘性缘起所缘,你观察「三世唯行、唯法」,常常这么观:「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你就发现现在一切法就是空的,就会发现这件事,就会觉悟到这里。所以,我在想,佛在世的时候,说《般若经》、说《阿含经》,说了很多的法门,听经的人当时就得圣道,是有道理的。所以,有的人批评:「你只是嘴巴皮讲一讲佛法,用笔杆子写一写,你没有坐破十八个蒲团,你没有修行。」我一听这种话,这种话说出来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也不是决定有道理。你凭什么可以这样讲?你若读读经论,有的人原来还并不信佛,他就来到法会听佛说法,听一坐经,就得初果须沱洹。初果须沱洹在大乘佛法,就是无生法忍。这怎么讲?他没有坐破蒲团,他就是顶多听佛说一段经就是了。这个是什么呢?就是那个人多少有一点静坐的功夫,他心能静下来,静下来的时候,佛说法的时候,他就是真能够专注听法,心里面没有妄想。

我昨天提到印顺老法师,我现在又想到,我有一次见到印老,我问他:「佛在世的时候,那些听佛说法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到不信佛的人,他们听佛说法,就听了一坐经,就得了须沱洹,就得圣道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印老法师说一句话,他说:「佛说法,就像有人拿着刀,一下子插到你的心里面似的。」佛说法就像这样子,他说出那个法语非常的有力量,叫你心惊,你听见了这个话,你心里面就惊,是这样子。所以,加上你本身能够心不散乱,专注的听法,当然也要有善根,他就容易悟道,你就容易明白,你就容易悟道。

若是我们自己,当然我们没有深入地学习佛法,只是把这个字,哦!缘性缘起,缘字怎么讲、性字怎么讲,只是这样讲,那当然是不行的,那当然是很难悟道,很难的,就是不容易。但是我们现在把《金刚经》背下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样背,在我们现在的人这样背经,我们如果是高攀的话,就是你在听佛说法嘛!如果说是你背《华严经》、背《法华经》、背《大般若经》,你常常这样子背,就是常常这样听佛说法。这件事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事情,的确是不可思议功德。

但是现在,按我们的肉眼来看,佛已经灭度了,我们要听佛说法,那真是不容易。现在说修观,修观就是把佛说法的要义,缘性缘起的要义,你把它完全学习,放在心里面去思惟,这也等于是听法。等于是听法的时候,你真是修缘起观,假设你若是……当然这里边要学习这个,把中观论学一学也好,也是很好,然后你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你能了解得深一点,然后你再假借奢摩他的帮助,你内心里面这样去观,我认为,如果你年纪若轻一点,你今生就得无生法忍,我还相信这件事,若我老了是不行了,老了身体差一点,年轻人真是能的,的确是能,这不是随便说说,不是这个意思,的确是有这个可能。

所以这上面,「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你真是这样观察这个十二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这一共是四句,这四句是《阿含经》上有的。你这么一观察的结果,你就会知道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一切的有为法。「唯行」,只是由无而有、由有而无而已,只是这样子,这个就是诸行无常的意思。「唯法」,就像昨天说的,一切法都是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察这一切法是无常的、是无我的,老是在变!无明缘行,行缘识,一直到老死,就是在变,这样变,都是无常的,只是法的变化而已,其中没有「我」这件事,是无我的。

「唯事、唯因、唯果」,这三句又比前面具体了一点。「事」就是五蕴,就指色受想行识这个事,这个事就是无常的、是无我的。「唯因、唯果」,这个可以十二因缘来说,若照唯识上的解释,就是生老死是果,前面十个都是因。无明缘行,那几个是「牵引因」;爱取有是「生起因」。这个因,有这二个差别。

「牵引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生起来这样的无明、行、识、名色,你造了这样的因的时候,它就能够牵引你到人间来,或者牵引你到天上去,或者牵引你到地狱去,能牵引你到那里去。本来人是不能去的,不能去,你造了这个业力的时候,就能牵引你到那里去,它有这种能力。前面那几个是牵引因,爱取有叫生起因,就是经过爱取的滋润的时候,牵引因就变成生起因了。说是能生到人间来,就是它能生起来人间的果报,生起了人间的色受想行识。如果没有爱取的滋润,还不能生起的。所以,生起因和牵引因还不同的,是这样,说是唯因。

「唯果」,这个果分二种。前面「识、名色、六入、触」,六触,就是得到了一个人的身体,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做「自体果」。有了六根的时候,与外面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接触,那叫做「受用境界果」,你所受用的境界果,那就是「依报的果」。一个正报的果,一个依报的果。「唯因、唯果」,就是这个。

「堕正道理」,这样子是合道理的。「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这是合乎道理的。怎么叫做合乎道理呢?「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就是这四种道理。

「观待道理」,我刚才讲过一下,就是观察一切法的生灭都是因缘,要假藉因缘的。比如刚才说这个「行」,行怎么来的呢?由无明来的。这个行要待无明才可以。若没有无明,行就没有,所以要待无明。行若灭呢,它也不能自己就灭,要无明灭这个行才能灭,所以要待。其实就是因缘,它的因缘若灭了它就灭了。所生法,它自己不会灭的,一定要因缘灭了,它这个所生法才能灭,不然它不灭。我们的眼睛看见虚空里头有花,其实别的人没看见有花,那么为什么我会看见?因为我的眼睛有病。但是那个花实在是没有,但是,我有病的眼睛就是看见有。所以,要灭那个花,你还不能灭,要把眼里的病消除了花才能灭的,不然它不灭。所以,行是要待无明的,而识是要待行的。如果行若有,一定是要有识的;若有无明,一定会有行的。你若灭了无明,行就灭了。灭了行,识也就灭了,就是这么回事。这就叫做观待道理。

「作用道理」,或者说是无明有生起行的道理,行有生起识的作用。或者说你能修缘起观,你今天也修、明天也习,常常地这么修行,你就可以断除无明,断惑证真,就可以得圣道了,就会有这个作用,也可以这样讲。

「证成道理」,这个道理是释迦牟尼佛这一切圣人都已经证悟成立的,他们都证悟了。这个道理是成立的,是过来人已经证悟了的道理,不是随便乱说的。

「法尔道理」,十二缘起这件事,「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有佛、无佛,都是这样子的,法尔就是这样子,自然是这样子。

所以这叫做「堕正道理」,是合乎道理的。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缘。」「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我们看这十二缘起,观察十二缘起,就会知道只是法能引法,无明能引出来行,行能引出个识,识能引出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就是这样子引出来的,唯有诸法能引诸法。

「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并不是另外有一个作者、受者,他来搞什么鬼,搞什么事情,没有,没有这个事情。「作者」就是做事情的这个,「受者」就是享受的那一个。在外道来说,有种种的说法,其中一种就是:这件事我能去做,做成功了以后我就享受,作也是我,受也是我,所以叫做作者、受者。还有说:作者是大自在天是作者,宇宙的万有是自在天、梵天王创造的,它是作者。把世间弄得很苦,叫我们来受,或者是弄得很快乐,叫我们来受。受者是我,作者是他,或者怎么地。或者有的执着:自性是作者,我是受者。有种种的说法。

现在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说:「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另外没有一个作者、受者的。若在佛法里面说,就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它是作者,也是受者。当然它要和一切法为因缘,这样子,是作、是受,另外没有我可得的,无我可得。「是名缘性缘起」,缘性缘起就是这样意思。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于此所缘作意思惟,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于诸痴行心得清净,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于此所缘作意思惟」,若是我们对于十二缘起作为所缘境,我们常常地这样去观察、思惟。「作意」这个「作」就是生起的意思。把这个心动起来,叫作意,动起来去思惟这个道理。你常常这样思惟的时候,「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痴行增上」就是刚才说,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知道、不明白、不相信,这些痴行特别强的这些人。「补特伽罗」翻到中国话就是数取趣,数数地得果报,所以叫做数取趣。「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他内心里面所有愚痴的活动、愚痴的心情。「皆得微薄」,逐渐地就微小了、就薄弱了、就不那样强了,你的智慧就增长了。「于诸痴行心得清净」,对于原来的那些痴行,现在的心就清净,没有那个痴行了。「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修这个十二缘起的观察,如果从《阿含经》的立场去思惟,就是能得到我空,能证悟我空的道理。《阿含经》也有法空,不过说法空的地方少,说我空的地方多。若是你由《般若经》去学习、观察十二缘起,当然同时也能够证悟法空,我空、法空的道理,那么就是圣人了,就得圣道了。「缘性缘起所缘」。

四念处里面,最后那个「观法无我」,那么就是缘性缘起观,就是观法无我。这个是非常深广的,缘性缘起所缘这个观察,是很广大、很深妙的地方。

修这个观察,如果愿意修这个的话,把十二缘起每一个支:无明、行、识、名色……,每一个支的道理都好好学一遍,好好学它,学习学习,然后就按照那四句话去思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按照这四句话去思惟、去观察。结果就是「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那么就知道我不可得。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你就得初果须沱洹了,就是这样意思。

云何界差别所缘?谓六界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

「云何界差别所缘?谓六界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这个界差别所缘,前面这个缘性缘起所缘是前后,「无明缘行、行缘识」是前后组织起来的。界差别是同时的,也是观察我不可得,也有这种意思。但是,这个是破慢,骄慢心特别强,总感觉自己很强大,你们都不如我,高慢心很强大,那么就修界差别所缘。

界差别一共有六种,六种界的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就是这六种元素组成的人。我们人究竟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就这六种东西组合起来,名之为补特伽罗,名之为人的,是这样子。这里面,另外没有我。你也是地水火风空识,我也是地水火风空识,这里面没有我的。没有我,也没有你,也没有他,中间没有对立的形相,这个我慢就没有了。所以,这个「界」在这里当个成份讲也可以,当个因缘的因来讲也是可以。

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是内,二是外。内地界是什么呢?

内地界者,谓此身中内别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亲附执受。

「谓此身中内别坚性」,我们的身体里面有坚、湿、暖、动,地水火风是坚、湿、暖、动,是四种。现在说地界,是其中的一种,就是「别坚性」,特别地别指其中的坚固性的东西,就是地界。「别」就是其中的一种叫做别。「坚硬所摄」,我们身体里面,组成身体的物质里面,属于坚硬性的东西。

「地地所摄」,这个坚硬性的东西也有粗细的不同,属于微细的,有粗劣的,所以叫做地地所摄的,都名之为地。

「亲附执受」,身体里面这个地大属于二类:一类是亲附,一类是执受。「执受」,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这个识和它和合在一起,能摄持它,使令它不坏,叫做执;使令它能生感觉,就叫做受。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执持,它就坏了,里面的地水火风就坏了,所以是有执的这件事。若没有执,也就不会有感觉了。「亲附」呢,就是不执受,我们身体里面也有一部分的地,阿赖耶识不执受,但是它亲附在执受的地大里面,它附在那个地大上面,和它不相离,所以叫做亲附。譬如说我们这个爪,指甲,指甲你剪它,我们不感觉痛,就是因为不执受的关系。或者说头发,头发你剪它,我们也不痛,它也就是不执受的关系,还有其他的也是,但是它是亲附在我们执受的地大里面。

外地界者,谓外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非亲附非执受。

「外地界者,谓外坚性」,身体以外的坚性的东西,「坚硬所摄、地地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外面的地大,阿赖耶识不执受,所以它没有感觉,它是无情物了,它也不是附在执受的东西上面。

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谓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

「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谓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

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是内,二是外。

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

「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性,湿润所摄」,也是水水所摄,也是有亲附执受的分别。「其事云何?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内、二外。」

内火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于身中所有温暖,能令身热、等热、遍热。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啖、所尝,易正消变。彼增盛故,堕蒸热数。如是等类,名内火界。

「内火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于身中所有温暖,能令身热、等热」,这个「等热」怎么讲呢?我没看见注解怎么解释,我姑妄言之。等热,下面有个「遍热」。遍是在空间上说,普遍地各地方都是热的。等热是前后说的,过去的火也热、未来的火也是热。等是约前后说,遍是同时说,这样分别。

「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啖、所尝」,所食的饭、所饮的水、所啖的菜、或者所尝的味。「易正消变」,都是很容易消化的、很适合的,叫做正。

「彼增盛故」,就是这个热增盛的关系,所以能够消化,若是火微弱了,就不容易消化了。「堕蒸热数」,这时候这个火有这种能力,有蒸热的能力,所以就是脾胃强了。「如是等类,名内火界」。

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于人间依钻燧等、牛粪末等,以求其火。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或榛、或野、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或复所余。如是等类,名外火界。

「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于人间依钻燧等」,古代的时候没有火柴,就是用燧,木燧,还有阳燧等取火之具。或者是「牛粪末等,以求其火。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就是能烧牛粪,也能烧草,也能烧其他的薪。「或榛、或野」,能烧旷野,榛也是一种植物。「或山、或渚」,渚其实就是岛,海里面那个岛,「或村、村分」,村庄的一部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或复所余。如是等类,名外火界」,这是外火界。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云何风界?风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风界?风界有二:一内、二外。」这是界差别观: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前面地、水、火说过了,这底下说风界。风界有二种:一种是内,一种是外。内风界是什么呢?

内风界者,谓此身中内别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内身中有上行风、有下行风、有胁卧风、有脊卧风、有腰间风、有臗间风、有小刀风、有大刀风、有针刺风、有毕钵罗风、有入出息风、有随支节风。如是等类,名内风界。

「谓此身中内别风性」,我们身体里面,有风的这种事情,有风的这种东西。「风飘所摄」,什么叫做风呢?就是能飘动,飘,属于这一类的叫做风。风有二个意思:一个是轻、一个是动,它没有重量,所以叫做轻。它能飘动、能够流动,从此至彼。「非亲附非执受」,这个风因为它是飘动,所以也不是亲附,也不是执受。前面那个地、水、火是有亲附、有执受。这个风没有,风是非亲附、非执受。

「其事云何」,这个非亲附非执受的风怎么样情形呢?「谓内身中有上行风」,这个身体里面的风,有向上活动的风,有向下活动的风。「有胁卧风」,「胁卧」就是睡觉卧在床上、卧在地上,用胁着于地,胁卧,胁卧这也有风。「有脊卧风」,「脊卧风」就是脊着于地,那也有风。「有腰间风、有臗间风」,臗,我们前面解释过。「有小刀风、有大刀风」,这是说人有病了,风就像刀似的能伤害这个身体,有大小之别。「有针刺风」,这也是有病,风像针刺的那样子。「有毕钵罗风」,这个「毕钵罗」,佛在菩提场成道的那棵树,叫毕钵罗树,现在这里用这个名字作风的名字。在《瑜伽师地论》的《遁伦记》上解释,说是有这种风病,就是在脸上面生这黑点,那个形状像毕钵罗树似的,所以叫毕钵罗风,这么解释。「有入出息风」,入息、出息也是风。「有随支节风」,就是遍身支节也都有风。「如是等类,名内风界」。

外风界者,谓外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在身外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有有尘风、有无尘风、有狭小风、有广大风、有毗湿婆风、有吠蓝婆风、有风轮风。有时大风卒起积集,折树、颓墙、崩山、荡海。既飘鼓已,无所依凭,自然静息。若诸有情欲求风者,动衣、摇扇及多罗掌。如是等类,名外风界。

「外风界者,谓外风性,风飘所摄」,也是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这样说,外风性非亲附、非执受。

「其事云何?谓在身外」,身体以外,「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有有尘风、有无尘风、有狭小风、有广大风、有毗湿婆风」,「毗湿婆风」翻到中国话,叫种种巧庄严,也许这个风便是有这种作用,有种种巧妙的庄严。「有吠蓝婆风」,「吠蓝婆」翻到中国话,就翻个旋风。这个和台风不同,是旋转的风,说这是在须弥山里面有这个风,是特别猛的。「有风轮风」,「风轮风」就是大地就是依靠风轮而住,或者就是大气层叫做风轮。

「有时大风卒起」,忽然间就生起了,生起「积集」,这个风一直地在飘动叫积集。能够「折树」,能把树吹断了。能「颓墙」,把墙吹倒了。或者能「崩山」、能「荡海」。「既飘鼓已,无所依凭」,就是没有什么凭借,自然地就静息了,就没有事了。

「若诸有情欲求风者,动衣、摇扇」,就出来风了。「及多罗掌」,也就有风了。这个「多罗掌」,说是印度有一种树,这树叶一部分切掉了,就像个掌似的,你一扇动就出来风了,是这个意思。「如是等类,名外风界」。

云何空界?谓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由此吞咽,于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如是等类,说名空界。

「云何空界?谓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由此吞咽」,因为有这个孔穴,所以我们可以吞咽东西。「于此吞咽」,也在这里才可以吞咽的。「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就排泄出去了。「如是等类,说名空界」。在这里没有说内外,没有这么说。

云何识界?谓眼、耳、鼻、舌、身、意识。又心、意、识三种差别,是名识界。

「云何识界?谓眼、耳、鼻、舌、身、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心、意、识三种差别,是名识界」。心、意、识的三种差别,从《俱舍论》上的解释倒是很好。它说:识是向外的,识是向外,就是了别色声香味触法,识是向外种种分别。识的生起,要有所依,就是意。这个意是依止意,以意为依止生起了识,识了别色声香味触外面的境界,然后就有心,心就是向内的。识了别了以后,它就把识所了别的种种种种情况,把它集聚起来,叫做心。心是向内,识是向外,意是作依止的。《俱舍论》上有这样的意思,这样讲。心是把识所了别的收集在里边,然后又作依止,生起了识;但是作依止的时候,就名之为意了,名之为意,这样解释。这样解释和大乘的佛法解释的也是相合的。

前面说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是六个识。这底下说心意识,也应该包括阿赖耶识。可是,这个地方说这五停心,它是在〈声闻地〉。《瑜伽师地论》有〈声闻地〉、有〈菩萨地〉。〈声闻地〉就是全面地按照次第来说明小乘佛法的修行,各式各样的法门。这样说,这心、意、识就按照小乘佛法的范围解释。是名识界。

若诸慢行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得不净想。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

「若诸慢行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得不净想。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若诸慢行」,就是特别高慢的人,高慢心特别强的这种人,这种众生。「于界差别作意思惟」,我们的生命体就是这六种界组成的这个生命,你这样去思惟的时候。「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就会对于自己生命的六界里面,就不会有一合想的我可得了。

我们凡夫从无始以来习惯了,就是执着有一个我。执着有一个我,但是,如果是由于自己一个时期的欢喜学、欢喜栽培,有多少福、有多少慧,然后在人天的世界富贵久了,几百生做国王、做有学问的人,于是乎就会养成了慢的这种习惯,看见别人都不当一回事,拿别人不当人,就是不尊重人权,自己特别高慢,我慢、高慢心特别强。

在我们中国哲学上,不十分明显地说到这里。印度的外道就说到这里。我们的身体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有这么多的因素组合起来的,但是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分离、不可破坏的我在里面,就叫做「一合想」。

现在,佛教徒相信了佛的话,去修界差别观,这样修的时候,就感觉到生命体里面只是地水火风空识而已,另外那有一个不可破坏的我呢?所以叫「离一合想」。这和《金刚经》说的那个意思一样,就是破除去我的执着了。没有我了的时候,这是一个成就,修界差别观的第一个成就,就是感觉到是无我。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第二个成就是「不净想」,身体的地水火风识都是不净。识也是不净,地水火风也都是,发毛爪齿、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这些东西都是不净。这样子,就不会再生高慢心了。「无复高举」,不生高慢心。无始久远以来所养成的憍慢的习惯就微薄、就微小了,就薄了,不会那么多了。

「于诸慢行,心得清净」,就没有高慢的染污心了。「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就会有这样的成就了。

这个界差别观,在《大毗婆沙论》上有一个故事,我讲一讲。在《大毗婆沙论》一百多卷,将近二百卷,不到二百卷,一百七十九卷、是那一卷的最后面,说到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佛在世的时候,一个大富豪家的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因儒童。这个人的性格非常的直,很直的、不谄曲。他这一天要结婚了,就请来很多的婆罗门参加他的结婚典礼。这一天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没有出来要出来的时候,佛就招呼阿难尊者说:「现在随我去。」

就是到因儒童的家不远的时候,这么多的婆罗门就远远地看见佛来了,这些婆罗门就说话了:「今天因儒童结婚,非常的吉祥,瞿昙来干什么呢?」说这个话。佛天耳遥闻,就对阿难尊者说:「你到婆罗门众中,你说:『三界大师吉祥中最,汝不欲见吉事岂成?』」三界内一切众生以佛为大师,世出世间一切的事情以佛是最吉祥的,吉祥中最。你不欢喜看见佛,吉祥的事情怎么会成就呢?你就对他们这么说。阿难尊者就到大众里像狮子吼,就把佛的这几句话对他们说了。

其中还有一句话:「今天是因儒童结婚,今天决定是随着佛出家了的,看你们有什么办法能障碍这件事?」还说了这么一句话。阿难尊者说完这个话的时候,这些婆罗门就鼓掌大笑:「瞿昙这个人真是奇怪,今天要结婚了,怎么可以放弃这件事,不结婚,跟你出家呢?怎么会这样子呢?」其中有一个婆罗门就说:「瞿昙的预言都是很灵的,那有可能!」那么这些婆罗门说:「我们有这么多婆罗门,我们围绕因儒童三匝,看他怎么办法能度他出家!」就这样子。

过了一会儿,太阳要出来了,渐渐就出来。因儒童这个人是拜太阳的,他就到房子上面去向太阳磕头,磕了几拜以后,就看见从太阳那里来了一个人。穿着鹿皮衣,用黄金的绳子,金绳络体,金绳挂在身上,手拿着金杖,就从天空落下来,因儒童当然是赶快拿个座位来招呼他。这些婆罗门一看:「因儒童真是大福德人,今天能召感梵天王来了,来参加婚礼。」

这时候,因儒童因为这是梵天王嘛,就向他磕头。这时候这梵天王就说话了:「今天你有什么事情,这声音这么多啊?什么事情?」因儒童说,一面说话脸就红了,说:「我们人世间的事情,我今天结婚。」说这样的话。「你今天结婚,你怎么样来做这件事呢?这件事怎么做法的?」这么问。这时候因儒童说:「我今天预备了三十千黄金,三十千金(印度好像没有这个万字,十千是一万,三万两金,应该是这么说,他是说十千),用三十千金来做这件事。」梵天王就说:「三十千金做这件事,你怎么分配法呢?这么多的金。」说是:「我用十千金请这么多的婆罗门来,给他们吃饭,另外用十千金就送给这么多的婆罗门,另外十千金就是送给未婚妻的,送给她。」

这时候梵天王就说:「哦!这样用法,你请这么多的婆罗门来吃饭,你又送给他们这么多的黄金,这件事也是有点功德的,也是好。你给你未婚妻十千金,你的意思是何在呢?是不是就是用十千金来买她呢?等于是这样意思嘛!」因儒童想了一想:「也是的!是的!是这样意思。」也就是心直,他就是这么承认这件事。这时候这个梵天王说:「你用十千金买你这个未婚妻,能值那么多钱吗?」这时候因儒童默然。这时候梵天王就说:「你这未婚妻若是吐痰,吐了一口痰,这个痰能值多少钱?」因儒童说:「这也不值多少钱。」说:「她的手指甲把它剪下来,这个手指甲能值多少钱?」「也不值多少钱。」说:「把她的头发剪下来,能值多少钱?」「也不值多少钱。」说:「她若出汗了,这个汗水能值多少钱?流这鼻涕能值多少钱呢?」就是说这三十六物,愈说就是愈污秽了,所以也不值多少钱。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个因儒童就是没有欲了,欲心没有了。

没欲这个地方,《大毗婆沙论》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说,因儒童在迦叶佛时代出过家,做过比丘的,他修界差别观修了十千岁,十千岁是多少?就是一万年,修了一万年。迦叶佛时代,人寿是二万岁,如果一出家就开始修行,那么他出家应该是十千年,修行界差别观,修行了十千年。因为过去有这种戒定慧的修行,所以现在经这个梵天王,其实是佛,梵天王这么一问,他以前界差别观的善根就出现了,所以欲就没有了。欲没有的时候,他再一注意这个梵天王,原来就是佛,这时候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佛在那里坐着。坐着的时候,佛就为他说苦集灭道的四谛,他就证得三果阿那含。证了三果阿那含以后,佛这时候就是站起来,就是拉住因儒童的手,就从虚空中飞了,就走了。

《大毗婆沙论》说到这个故事,那个文的意思,是说因儒童那个人的心性就是很直,说:「你用十千金来买你这个太太?」他就承认这件事:「是,我是。」如果性格不是那么样的人,可能不是这样回答的,可能是另外有个说法了。

我们看现在界差别观这个文,就是这么说,我们感觉到好像也没有什么。但是,你真实这样去修的时候,从因儒童这个故事上看,就是不可思议,会栽培了那样殊胜的善根。从迦叶佛那个时候修行,但是都是大富贵的境界,虽然那时候没得道,以后可能在生死里流转,还是大富贵的境界,现在见到释迦佛就成功了。所以,这个界差别观还是不可思议的。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五停心,这是最后一个──数息观。数息观,但是在印度话,梵语叫做阿那波那念。「阿那」翻到中国话,是持息来;「波那念」翻个持息去。持就是受持读诵那个持。持息来、持息去,来就是入息,去就是出息。持息,持这个字应该怎么讲呢?应该是持息念,这个法门的名字叫阿那波那念,就是持息念。持息念就是念入出息能摄持我们的心,叫它不乱,应该是这样意思。这个「持」是摄心不乱的意思。

它的所缘,这个所缘境是什么样子呢?「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它的所缘,就是我们的入息和出息。谁是能缘?就是念。念是能缘,入息出息是所缘。这就叫做阿那波那念,这是简略地解释这个名字。

「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就是这样意思。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这底下解释入息和出息,解释这个。这是解释得非常微细。

「何等为二」呢?「入息有二」,有二种入息。那二种呢?一个是入息,第二个叫做中间入息。

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

出息也是分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这加起来,就是四个。这底下要解释这四个息。

入息者,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

怎么叫做入息呢?「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这个入息就是出息无间,也就是前面一个出息、一个中间出息。「无间」,中间没有间隔,这个时候「内门风转」。「门」就是我们的鼻,或者口,这是二个门。从门这里面向内,这个风向内入来,这个内门风生起来,叫做「转」。从鼻或者从口入进来,乃至到脐(肚子上,腹部上那个脐),到这里,这就叫做入息。入息是这样意思。

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

「中间入息者」,「中间入息」怎么讲呢?「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

中间的入息是怎么讲法呢?就是「入息灭已」,由鼻或者由口入到腹部的脐,灭了,停下来了,不入了。「乃至出息未生」,这时候出息还没有生,没有向外呼出去,还没有生起。「出息未生」、「入息灭已」,在这中间,在停息的时候,这时候也不入、也不出,就是停止的时候。「暂时相似微细风起」,就是不是很长的时间,很短的时间,相似的微细风起,就和那个入息的风、出息的风是相似的。但是它微细,并不像入息出息那么粗,它是微细的风生起来,这个时候就叫做中间入息。

我们静坐的时候,你可以观察自己,观察的时候,就知道中间入息的相貌是那样子。当然,你静坐时间久了,我们浮动的心多少的能平静了多少。能平静的话,他入息的相貌会明显的现出来的。

在这里没有多说,在其他的地方说,说到人年纪大了的时候,年纪老了,像我的年纪大了,入息短;小孩子呢,他的入息长。但是,你若常常用功修行,功夫高了的时候,它也会变化的。这是入息的事。是名中间入息。

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

「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也是那样子。出息,就是由脐至鼻,呼出去了,就叫做出息。出息灭了的时候,入息还没有生起,这中间的时候,有暂时相似的微细风起,那就叫做中间出息。

年纪老的人,出息长,入息短、出息长;小孩子呢,出息短、入息长;壮年人是相等的,但是也看你的身体怎么样,身体健康不健康也有分别的。当知亦尔。

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入息出息有二因缘,何等为二?一牵引业,二脐处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

「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此中的差别是什么呢?谓入息无间的时候,「外门风转」,就是入息和中间入息「无间」,不间隔,没有间断。这个时候,外门风起来了,还是鼻或者口为门,风从门里出去,就叫「外门」,「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从肚脐这里开始,这个风从这里出来,到「面门」,「面门」就是我们的口。乃至「鼻端」,或者从鼻端出去。但是,修行人不管你修什么,当然这口应该是闭上的,是用鼻来呼吸,是这样子,「或至鼻端」。「或复出外」,这个息如果微细了,它就到鼻子里就灭了,好像还没有出去似的。但是,若是初开始用功的人,会感觉到这个息是从鼻出去的。「或复出外」。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