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为什么有不了义的佛法 达真堪布

为什么有不了义的佛法 达真堪布

由于众生的根基和意乐不同,佛所宣讲的法门也不同,也建立了不同的乘。这些法门、这些暂时的乘也不离究竟的乘,都是不同的台阶、不同的渠道,通往最后那一乘——佛的能见智慧、圆满智慧。这些乘都是从一真法界中生,最后也往一真法界中灭。犹如世界上有很多河流,都来自大海,最后也归入大海。同样,这些法门、这些乘都来自于一真法界,最后也都趋入一真法界。
  
    针对不同根基的众生而讲的法门、乘,最终所证的对境就是法性真如这一个,能证的智慧也就是佛的圆满智慧这一个。所以最后都要去证悟一真法界、诸法一性的道理,都要取得这样一个境界,都要有这样一个圆满的智慧、究竟的见解。
  
    佛在四次转法 lun的过程中所宣讲的这些法,都不是死板板的,而是非常圆融的。很多教言看似矛盾冲突,实际上都是佛当时观察有缘众生的根基和意乐而宣讲的。为什么说佛的智慧是最圆满的呢?因为佛能讲不同根基的众生各自所需求的真理,这是佛的一个特点。针对不同的根基和意乐,宣讲不同的道理,互不冲突,这才是佛的圆满之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圆融一味地通达佛的教言。
  
    无论学佛经还是学这些论典,若内心能够通达无碍,无有不明之处,那么我们的心里自然就会获得一种安慰,能够生起一种喜悦。犹如蔗糖和蜂蜜,虽然在显现上是两种不同形象的物质,但吃了以后味道都是甜的。同样,佛四次转法 lun的教言,还有祖师大德们所宣讲的教言,这些表面上看似相违、矛盾,实际上都是不相违的,都是不矛盾的,都是圆融一味的。
  
    如果没有通达佛理,对于佛经或论典中存在的很多看似相违之处,心里会存有疑心甚至生起邪见。这样学佛修行,不但不能对治烦恼习气,反而造下了无边恶业,不但不能获得解脱,将来还要在六道轮回中感受无量的痛苦。
  
    佛所讲的一切法是圆融一味的,诸菩萨、诸论师们的教言也能是可以圆融一味的,都是通达无碍的。有些祖师大德以悲心为了度化部分众生,所以宣讲了一些不了义说法,这不是他们的智慧不够圆满,实际上都是有意义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现在很多人都是通过看光盘、看佛书自学佛法,也掌握了一些佛理,但是不系统、不规范,没有次第,然后心里产生很多矛盾与冲突,有些疙瘩也解不开。这是因为没有了解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所有的九乘次第教法的内容。

    无论是佛讲的法,还是上师善知识们讲的法,都是针对不同根基和意乐的众生而讲的。佛法有了义和不了义的,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也有共同和不共同之处,有些地方在表面上看似冲突,但实际上不冲突,因为讲法的对境不同,听法众生的根基和意乐不同。

    佛是究竟圆满的,佛讲的每句话都是通达无碍的,怎么领悟都是对的,这是佛法特有的功德。佛讲的每句话都是,既可以用在小乘里,又可以用在大乘里;既可以用在显宗里,又可以用在密宗里。就像橡皮圈一样,怎么拉都行,不是死板的。佛法妙就妙在这里。佛法融入相续要有智慧。你要映照出佛法的影像,应该有通达无碍、圆满智慧的明镜。

    如果你没有真正领会就去修持,难免会有矛盾和冲突。有些人说:“这个地方,我记得在某些经文里不是这样讲的,这里怎么这样讲呢?上师在有的地方是那样讲的,今天怎么这样讲呢?是不是前后矛盾啊?”不是矛盾,而是针对的对象、站的角度不一样。

    现在是末法时期,我们想精通所有佛法的内容很难,但是最起码也要大致了解。这样,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或情况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的修行在何处,境界在何处;也能知道修行的过程中,出现的觉受和境界是怎么回事;也能知道佛讲的道理是从什么角度讲的。这样心里就不会有疑惑了。若是自己没有真正领会,就去实修或给别人讲解,都是很危险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