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慧律法师讲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好!翻开课本,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先解释一下:这个憎跟爱,“憎”就是恨,世间人不是恨就是爱,不是恨见就是爱见,起这两种的观念。师父先解释一下,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要究竟佛道、圆满佛道,体悟了涅槃妙心,见性大法,其实并不是你想像得这么困难。你要好好地体悟,圆满的清净自性,没有来去、生灭、增减,怕的是什么?唯嫌拣择,拣择就是取此舍彼,取彼舍此,就怕你心中妄起知见;这个好、这个不好;这个美、这个丑;这个来、这个去;这个有、这个无,就怕你这样。所以,唯嫌拣择,就是心中妄起知见,然后自我选择,其实选择是选择自心啊。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你想要究竟圆满成就菩提之道,不是你想像得这么困难,只要方法对了;方法对,怎么样呢?就很快了!方法错呢?方法错就是选择这个、选择那个。但莫憎爱,不要有憎(就是恨见);不要有爱、不要有爱见。注意!憎跟爱是二元对立法,你就洞然明白。简单讲:放下爱、恨的人,了悟世间诸法本空,就没有东西可以爱、可以恨,那么,很快你就明白诸佛菩萨的绝对心性;洞然明白,意思就是:很快你就开悟见性了!这话怎么说呢?什么叫至道?至道当然分理跟事了,我们说水有源、木有本,要达到究竟修行这个道;“道”就是让你实践的轨则,就是法的极致、理的极则。简单讲:究竟佛道的真理是普遍的,它不是很困难。为什么?真理在一切,一切相本身就是空、就是缘起、就是性空。所以,禅宗里面讲:道在屎尿中,拉屎、拉尿都是道,强调道是无所不在的;既然无所不在,就不需要去取舍,不需要去寻寻觅觅的去追求。简单讲:道就是一切现成,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不离本处,即得菩提,菩提没有来、没有去;没有增、没有减;没有一、没有异;没有能、没有所,究竟平等,放下就是!所以,我们妄加拣择,简单地说:就是妄想、分别太多,妄起分别,假设我们能够随顺不二法门,远离分别的话,就是《大乘起信论》讲的:心体离念,是法界一总相,心体离执著的念、心体离分别的念、心体离颠倒的种种念,心体离念,就是远离分别,当下都是现成的本性。所以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所以,说实在话:见性也不是很困难。所以说:但莫憎爱,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师父先解释一下,贯串起来:这种见性的大法,如果体悟错误,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就会如同天地悬隔,譬如说空,他体悟错误,就糟糕了,变成断灭见了!有,体悟了错误,不晓得有就是空,以为还真实的有,体悟错误了!所以,见性大法,如果有毫厘的差,就是弄错了,就会如同天地悬隔。欲得现前,欲得佛性三昧、涅槃妙心、大般若智慧、见性大法现前,莫存顺逆,顺跟逆,又是二元对立的知见,一个是顺心、一个是逆心,顺了就贪,逆了就嗔。莫存,你的心千万不可以存在二种观念:顺的观念、逆的观念。因此可以把这个执著的、痛苦的观念消化掉,就是修行!什么是专?不起妄就是专修的人,专门修的人,不起妄见就是真修行人,令心无所增减,是真正修行的人。莫存顺逆,顺、逆也是二元对立的观念。这个见性大法,如果有丝毫的差别、错误,就会如同天、一个在地的悬隔。欲得佛性三昧、涅槃妙心现前,得大般若涅槃妙心、见性大法,心性里面,不可以存在顺的观念、逆的观念,要彻底放下。前面说过,我们对空,有人把它解释作虚无,或者是断灭,实际上这个空是无尽藏,它是存在的共相,或者是实相,所以,空是无量、是无边、是具有大作用的,具有大作用的。我们因为有空,所以,才得成一切的佛道;我们的忍辱,如果没有空性的思想,我们就每天忍,忍……。忍到最后就会爆炸!我们有空性的思想,就会告诉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忍,忍什么?参,三藏十二部经典,你要开悟见性,只有一个字,参参看:无!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所以,禅不是四谛,不离四谛;禅不是十二因缘,不离十二因缘,禅不是六度,不离六度;禅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禅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以有空义故。所以,四谛非四谛,即是四谛;十二因缘非十二因缘,就是十二因缘;六度非六度,就是六度;禅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你对这个实相无相的心性的体悟,一点都不能出差错!
所以,有的人到师父面前就说:师父!我差一点点一点点就开悟!我说:这个跟废话一样,就等于没有开悟啊!这一点点都不行啊!“师父!我只差一点,一点也不行?”一点都不行!对不对?诸位!你有现金卡吗?你有现金卡吗?你有到银行……诸位!银行前面的号码统统按对了,最后一个号码按错了,有没有现金?当然不能兑现啊;开悟见性,差一点都不行!所以,我告诉诸位:这个就是真功夫,这个就是一点都不是混混,或者是玩玩、耍耍嘴皮行的,没办法的!所以,你现在想要见性大法,现前就不能有一点点错。欲得现前,莫存顺逆,“现前”是什么意思?你想要佛的这个真理展现在你的面前,你就不能有所选择、有所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内心存在着违的观念,违就会起嗔恨心。违顺相争,是为心病,内心存在着违的观念、顺的观念,顺就会贪,违就会嗔,简单讲:一个是嗔,一个是贪,就是愚痴,内心存在着违的观念,夹杂着顺跟违的二种观念,相争,诸位!这个相争是内在自己不平衡,所以,很多人一想起事情来,哇!就痛哭流涕,也没有人动他啊!有的人坐在那边,就一直起嗔恨心,杯子摔破啦,或者是盘子摔破啦。对不对?每一个众生都是这样子。说到这个摔盘子,你就知道这里面有大学问,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是会责备别人比较多,责备自己的少,因为他的观念,对不对?违就是:不顺我,我就打你!可是,顺着自己的话就……要是自己犯错,就不会这么严重了!
有一个妈妈,有一个妈妈,在厨房切菜煮饭,准备要做晚餐。做晚餐的时候,她的女儿、小女儿才五、六岁,进来厨房跟她妈妈说:妈咪,妈咪!我要喝冰箱的东西,我很口渴!就弄一弄,她妈妈刚好端那个盘子,一下子撞到她妈妈,这个所有的盘子砰~~~那些盘子又是她妈妈从景德镇买回来的,是最高档的,哇!把那个碗盘摔破了,就开始“闪电打雷”,她妈妈就“闪电打雷”,你就知道了。是不是?接着就是“下大雨”,(众笑。)她女儿就开始哭,呜~~~就开始哭了。所以,已经看到闪电跟打雷,很快你就会看到雨声了,她的女儿就哭得很可怜了!她那个老公跟她的儿子,在这个客厅只听到这个厨房声,那个妈妈打这个女儿,那个女儿哇哇大叫,就骂:哎呀!这个野丫头啊,告诉你等一下再拿,你就不要,害妈妈的盘子……一直骂,一直骂……她的老公、爱人就这样!(法师做用手捂耳的动作。)她的老公没有禅的功夫,要是我,我们就没什么影响,大声、小声都是空。她的老公受不了:唉!她的这个弟弟就说:这个是妹妹打破的,妹妹打破的盘子。那个小朋友,经过一个礼拜以后,经过一个礼拜以后,她妈妈又在煮饭,这个小女儿又跑去厨房,这个妹妹的哥哥跟爸爸坐在客厅里面,突然听到砰~~~哇!那个碗盘全部都又不小心摔破了!结果没有声音,他的儿子就告诉他爸爸:这个是妈妈自己摔破的。(众笑。)他爸爸说:你怎么知道?爸爸!你没有听到一点声音都没有?(众笑。)你看!一点声音都没有,到现在十秒钟了,还没有出声,(众鼓掌。)妈妈怎么可能等到十秒钟还没出声?就表示是妈妈自己打破的。
我们内心,你们就知道,每一个众生对这个执是很强的。所以,一般人会宽恕自己,会责备别人,这个也是违、顺的心病。这个争(没有言字旁)与道相违,意思就是:内心夹杂着违跟顺两种概念的时候,会在内心里面产生矛盾,它会破坏我们和谐的心、统一的心、安详的心,幸福感统统被破坏!所以,你要幸福、要快乐、要解脱,一定要学佛,(众鼓掌。)那么,你常常动不动内心里面就违、顺,常常内心里面矛盾,常常内心里面矛盾……将来就会得一种叫做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然后这个分裂症,就开始吃药,一直吃药,到最后就是吃什么类固醇啦、吃安静镇静剂,一直吃……一直吃西药,到最后就会全身被破坏掉,到最后失控!镇定剂吃久了,他就开始会乱叫,看到月亮,晚上就嘻~~~(众笑。)那种表情真是恐怖啊!(众笑。)也没有人理他,初一、十五就是有很奇怪的动作,药服太多了!是为心病,这个是内心里面夹在两种概念,很可怕的病。所以,内心夹杂着违顺相争,与道相违的二种概念,这种对和谐统一的本性没有帮忙,而且有破坏。因此内心违顺相争,这个和谐统一的本性就会变成分裂,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不识元旨,徒劳念静。】


如果你不认识根本如来藏性不生不灭的宗旨;徒劳念静,静是对动讲的,我要去找一个静的地方来修行。譬如说:我在深圳赚了很多钱,赚了很多钱,内心里面就开始计划了:我离深圳远一点的地方,去买几亩地,买大一点的!然后就想:反正我有钱嘛,将来怎么样?年岁大一点的话,颐养天年,有空,星期六、星期天去静一静!深圳太吵了,想远离这个深圳吵闹的地方,去静一静,就买了一块地。买了一块地以后,偶尔去那边坐下来,因为没开悟,就坐在那边发呆,要不然就开始念佛,因为总要有一种动作啊,要不然你在那边发呆,买这一块土地做什么?就开始敲木鱼,自己敲了,念那个龙天护法都不敢来的调调,听起来很不和谐;可是,因为买一块土地那么大,花了那么多钱,就开始计划他的后半辈子。可是,因为他没有心性的功夫,什么叫修行也不知道,去那边念佛也不是,烦恼也在;拜佛,烦恼也在。希望去静的地方,不知道说这一念想要去静的地方,就是跟动对立的地方。所以,你真正悟道,动当体即空,它就是静,不需要追求静的东西,动、静是二元对立的东西,徒劳念静就是很想去安静的地方;可是,徒自疲劳。所以,这一段的意思是:不识,如果你不认识根本的如来藏性不生不灭的宗旨;“元旨 ”就是这个原来的宗旨。如果你不开悟见性的话,你就会很疲惫地想要去找一个静的地方,去好好地修身养性,不知道这个观念是不能让你静的,因为你是离开动要去找一个静,这个静是二元——对动讲的,一样是烦恼的存在。所以,当你在很动态的时候,了解缘起无自性,一切法不可得,无有少许法,动,当下就是空、就是静,心就放下了。喔!当他有一天开悟的时候,就会讲说:我也不需要去买什么很静的地方,我这些钱要来转供养!他就会来做功德。(众鼓掌。)要不然他每天也是在找啊,在找真理:可是,找不到,他不晓得,放下那一念,就是真正的静,不知道!所以,这个元旨就是:“元”就是原来最初的宗旨,原来最初的宗旨就是我们的本性。
这个法则:最初的真理,就是原来的法尔如是,本来如此,如果不了解开悟见性远离动、静这个真理的话,他就一直一股脑劲儿坐在那边,要找那一颗静的心,错了!不晓得说,动当体即空就是静,动、静是二元对立的,你就会很想坐在那边去找静的;愈坐愈不静,因为你这个找静就是动,你想找到静,这个念头就是动,不晓得动当体即空,放下就是静,不知道当下的道理。所以,你一直想坐在那边去找到静,这不是破除烦恼的根本问题,没有开悟、没有了悟;破除烦恼的根本问题,在于当下它就是空、不可得!那么,为什么是这样子呢?因为如果你不了解开悟见性的根本原因,你就找不到根本;你找不到根本,就没办法断烦恼、了生死。
所以,有一个人来告诉我说:慧律法师!我很感谢您,我在门外转……转了二十年,一直听到您见性大法,哇!才走进门,不知道怎么感恩您?师父!我怎么感谢您啊?我说:不然看看你们那边有什么好的茶叶,寄过来吧!(众笑。)我的要求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让师父喝喝好茶,讲好的法、上等的法给你听。这么简单!
五点二十九分了,我们晚上七点半再开始。现在我们来念念药师佛;诸位收起来,因为刚刚有耽搁了一点时间,我们念个十分、十五分,吃饭的时间缩短一点没关系。我们念,如果念到五点四十五,吃饭的时间稍微还不到两个钟头,速度稍微快一点,我们念个十分钟的佛也行!好!等一下念的药师佛,这是拜忏的调,分东单、西单,所以,要接下去的时候,要接:药师佛~~~东、西单接单拜忏,诸位!东单、西单要接好,药师佛~~南无~~(东单)然后,消灾延寿药师~~佛(东单),要接:药师佛~~南无~~(西单),拜忏的这个调满不错的!
诸位请合掌!好!刚开始不熟,慢慢的大声,跟着调。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站起来!)~~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南无~~……
好!请翻开你们的《信心铭》,我们接下去下午的课程。下午我们讲到:不识元旨,徒劳念静,就是如果你不认识根本的如来藏性,就是你没明心见性,不了解不生不灭的这个宗旨,你只是一意地想要把心静下来,这一念就错!愈想把心静下来,他就愈不能静,因为动趣向于静的念头,这个静就是动。今天下午就讲到这里。底下。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每一个人,人人本具的这个佛性,其实它的圆满就如同太虚空,太虚空无相、无止境、无量无边,我们的心性,就是具足了体大、相大、用大。所以,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实圆满如同太虚空,是本来具足,无欠无余,没有欠缺什么,它是至善、是至真、是至美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良由”就是问题出在这里,正因为问题所在是:取舍,所以不如。取舍就是取舍心,这个取舍心观念非常地强,可以说一切众生,好的就执著、就取;厌恶的就背离、抛弃,说:好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个取舍心是这样子。所以,八大宗派,其实是共一颗佛心,因为根器的不同,所以依据的经典、发展的过程不同;但是,究竟义,大家的本体都是一样的。正因为取舍心太强,我们常常说:个性决定命运;学佛的人是智慧决定命运,这一句话很重要的!世间人是个性决定命运,为什么个性决定命运呢?这个个性,江山易移,本性难改,怎么样都改不了,也没有一颗智慧的心,就发展自己的无明、无知,自己不知道,有时候讲话太冲、伤人,自己没有什么觉察。所以,世间人个性决定命运,那么,我们修学佛道的人,是智慧决定命运。所以,我们要知道,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所以,如果你现在得到一些委屈;或者是不满;或者是觉得说:唉!这个世间对我不公平!注意!这个就是观念,不要这样想法,凡事都有因果,冥冥当中都有一个定数。如果你今天不如意,检讨一下、冷静一下,我们的心健康,生命就会光明;心灵如果有病,我们的前途就会坎坷,甚至连过日子都不知道怎么活下来。所以,有很多人碰到一点挫折就跑去自杀!
所以不如,这个“如”就是相应,整句话直接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实圆满如同太虚空,无欠也无余,不增也不减、不垢也不净,正因为我们的取舍心太强了,所以,刹那生刹那灭,执著、分别不断,所以,与本性不相应,所以不如,“如”就是相应。前面讲的说:什么东西圆同太虚呢?这就是我们原本的那一颗心,我们原本的那一颗心,就是我们的本性是圆满无缺的、是真善美的,我们常常讲: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叫做横生分别,就是在团体里面,没他的事,意见很多,意见很多!一个团体里面,有的众生很难搞定他,一点小事情就搞不定,这个整个团体就很累,为了他一个人!他很少随喜,他的心处处横生分别跟取舍,这个团体里面,当领导就会很辛苦!所以,我们要了解,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一句话的道理是什么?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本来圆满的清净自性无所不知;但是,加上一个观念,所知变成有限了,这个观念就是立知。知见立知,就是清净自性本来无一物;可是,却死在那个观念里面。譬如说贪著金钱,那个钱看起来,他就建立了观念,脑筋里面就是钱,钱,钱……这个现实的世间真的很残酷,没钱,还是什么事情都没办法做!我们如果讲佛法的话,那就变成要随缘了,至少要解开。缘起性所建立的这个观念,加上一层执著,而且牢不可破,这个叫做立知,清净心本来就有正知见,就是无见;可是,头上安头,再加一个观念,同时去执著它,叫做头上安头。譬如说你对那个人不满,这个就是知见立知;或者是你贪著五欲六尘,这个就是知见立知,没有我们的事,我们的意见那么多!
所以,我们要了解,如果你能够记取修行的根本: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你所过的日子就不一样,该做的工作要做,不是叫你自私自利的,不是的!因为我们的烦恼,就是因为看法太多了,先生有先生的看法、哥哥有哥哥的看法、妹妹有妹妹的看法,一个团体里面,如果大家不稍微忍辱一下,这个没有一天是安宁的,日子没有一天是安宁的。正因为我们的看法、观念太强大,而且一定要执著这样子我的观念,这个就前面讲的“违”,违背我的,我就起嗔恨心;顺从我的,我就起欢喜心,这个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这是见性大病啊,会变成统一的本性变成分裂,因此圆满的清净自性就没办法开采出来,破坏了这个原本圆满的心态。所以这个:所以不如,这个“如”就是相应,因为你有了取舍,而生起种种的边见,于是就情生智隔,动到这个执著的念、分别的念,头上安头,禅宗讲的:动念即乖。动念即乖,与法不相应。所以,你想要开采这个清净的自性,明本心、见本性,你第一个功夫要学:我对生灭的无常彻底没有意见。
第二,我绝对不去看众生的过失。
第三,告诉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内心性的问题。是因为你对境界建立了观念,那个观念不顺从你,日子就不好过,所以,逼得到没有办法的,有的要去自杀;那个还是观念,有的日子不是过不去,只是一念想不开,就自杀了!对不对?他如果有机会冷静一下,再让他活十年,十年后再看十年前,他会哈哈大笑的:十年前我为什么这么笨?还笨给一个人!对不对?心里面。所以,十年前的思想跟十年后,看法又差距很大!因此当你碰到困境、逆境的时候,你很想去寻短路,你要踩煞车,踩煞车,与其你去自杀,不如把你的生命供养给佛祖,你统统要死嘛,为什么不死在佛祖前面?还有得救!对不对?所以,不要轻生,千万不要用自杀来解决你内心的郁闷,千万不要这样做,一定要有勇气活下来,退一步,冷静一下,世间还有更美好的事在等着你,就是佛法!底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这个有跟空也是相对的,千万不要去追逐这个有,就是因缘生所产生的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种种的名利、得失、情欲,尤其男女的感情特别的执著!说:莫逐有缘,勿住空忍,这个有缘跟空忍也是相对的,意思是说:千万不要去追逐那一些因缘生、因缘灭的假相;有缘就是有缘可攀,有东西可以攀缘叫做有缘,表示拼了命要去追逐。这个世间人,要听到佛法,还要再深入、还产生兴趣,是很难的!你今天如果说办一个歌星演讲,就会好几万人,歌星演讲。或者是好说香港有在卖名牌,或者LV包包,或者是香奈儿,打一折,一万剩下一千,哇!就会排了好几公里,一直排,一直排,一直排……说:哎呀!明天哪一个super star 要来,那个追星族的可以彻夜守在机场,可以不要睡觉,就是为了见明星一眼,明星一眼。见了以后,So what?又如何呢?

曾经报导说:有一个人,女孩子,为了看刘德华一面,哇!爸爸帮忙,什么东西都卖,筹足这个旅费,来到香港看这个天王巨星。看了以后有她的看法,她一直希望说跟人家合影啦、怎么样子。所以,当一个人去崇拜一个缘起的假相的时候,她的心就很不容易平静。譬如说这些超级偶像,对不对?人家结婚了,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哭,你哭个什么劲儿啊?(众笑。)人家结婚,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还哭个什么劲儿?哎呀!这不懂得佛法啦;懂得佛法:天王巨星结婚,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哈哈大笑,因缘生的总是会散嘛!对不对?追那一颗星,你不如追我这一颗星,(众笑、鼓掌。)还会解脱!对不对?开开玩笑。

所以说:这个有缘可攀的,众生要:这个佛法要空性的东西,大家摸不着门儿。这个勿住空忍不容易理解的,勿住空忍就是强迫自己去压抑着,使心念不生,向着空处用功,愈用功就愈糟糕!空是解脱的证量境界,它不是说我用观念境界。譬如说一个人在痛苦悲伤的时候,懂得一点点佛法,他就会说:万法皆空啊!万法皆空,反正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得。这个是用安慰的方式来安慰自己,因为他没有证量,他对空,一直想要朝着空的目标下手前进,错了!空是当下,空是不二,空就是现成的。什么是有?就是空。什么是空?它就是有,它是当体即空,它不二的东西。所以,我们强迫自己趣向于空,就错!空不可趣向;趣向圣道亦是凡:趣向圣道,你也是一个凡夫,圣道不可趣。佛道不可求,本性具足,取舍之间全部都是空,佛只是为这些众生,善巧方便举种种的例子,让你比较好懂,要不然,真正的佛法一句都不能说,最高峰的境界,哪容许你开口的?所以,这个空忍,勿住空忍就是:你千万不要用压抑的方式;我现在万法皆空,我不要生起烦恼,我万法皆空。这个空了吗?没有的!空是生命的原态,性相本来的面目,没有开悟见性,很难去理解、去体悟这种空性的思想。一般人叫做安慰的空,万法皆空,你看开了吗?看开了,怎么会看不开?感情看开了?看开了!钱看开了?看开了!你昨天掉了多少?掉了五百。因为太少了,所以心不会痛。钱看开了?看开了!为什么看开?因为钱少嘛!我现在桌子上摆五千万,看开了没有?我考虑考虑!(众笑。)五千万!哇!对不对?所以,我们都是用嘴巴安慰一下自己:我的功夫多么的强!没有见性没有办法的。真的!
所以,开悟它就是有这个好处,最平淡的事情,他都可以活得这么样的美丽跟灿烂!(众鼓掌。)


所以,你们今天摸对门了,师父赞叹你们,(众鼓掌。)你们摸对门了!
勿住空忍,就是用强迫的压抑,使心念不生,这跟解脱道是不相应,解脱道是心的原态,本来就空,强迫自己接受这个空的观念,这个是安慰的。六祖说:直心就是道场,所以,你能够平等视一切法,不生高下,《金刚经》里面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什么意思?佛佛道同,是什么意思?就是诸佛菩萨都证悟到这个清净的本体、无所住的清净心,万法一如,没有什么高下、取舍、爱恨之见。所以,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我告诉你:你今天这一句子契入的话,一辈子都不会难过!没意见!但是,我有一个期盼:希望海峡两岸能够和平,(众鼓掌。)渐渐地把它变成一家人,不要一直搞敌对,这样不好,这样不好!我是这样期盼啦,因为政治我也不懂。

所以,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开采了自己的本性以后,日子就不一样,日子就会过得每一分、每
一秒的安详、快乐。简单讲:思想会影响你的行为,你今天,我们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

诸位!人的一辈子没有听到佛法,真的是茫茫然,好惨喔!我还没有学佛的时候,我以前就是喜欢看看电影,琼瑶小说里面的电影,它电影都演得很好啊!对不对?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法师唱。众鼓掌。)那时侯没学佛,就会照着影像说:哎呀!这个事情要是发生在我的身上,多好啊!哎呀!没有想到人家男主角178公分,(众笑。)我们只差20公分而已!哎呀!这个……所以,那个时侯没学佛,就是整天……。再来,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也不晓得做什么。再来说:哎呀!人家说爬山,去爬山走一走,唉!人生真的没有目标。要不然的话,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赚钱的,说去当影星不错,去当影星,我去考那个演员,演员,这个演员,去的时候,他说:你笑一声给我听!我就:呵呵呵~~~他说:你适合做曹操!(众笑。)唉!讲这种话好……。人生真的没目标,一下这样、一下这样。说:师父啊!您不是很会念书吗?我常常在想说:如果我念到博士的时候,接下来要做什么,讨一个老婆、创一个事业?要做什么?去美国?去留学?要不然去哪里呢?那留学回来呢?要不然玩政治,我们也不懂;要不然做什么?就是茫茫然。当你有钱的时候,你要做什么?当你老婆有了、你的儿子有了,那你要做什么?你接下来,我就一直问自己。后来我学佛以后:哇!这个佛法真是好,用两句就开悟了:So what?又如何?每一句都开悟。我的女儿参加世界选美大会得第一名,So what?又如何?不会老吗?不会丑吗?不用上厕所?

(众笑。)说得也是。我的儿子干到美国总统,全世界最会跑的那一匹马,就是奥巴马。对不对?全世界最有名的司机,就是柴可夫斯基。要不然搞个音乐、搞个政治,每天都是这样子妄想;学佛以后,哇!发现一切都是妄想。所以,你用So what 来问的话,说他家很有地位、份量,So what?对不对?接着要怎么样?冷静问一下。很有钱、长得很漂亮、很有地位、很多房地产,诸位!很快就会消失,很快就要消失;不过书要读多,多读一点,以准备研究这个佛法的基础。我们有一个法师,书读得不多,他怕人家误会他没读书,有一次在读报纸的时候,念得很大声,我刚好在旁边,这个书读得不多,字认识的……他很少跟字结缘,字常常念得出状况。有一次看到报纸,哇!开枪杀人了,看到报纸,哇!很气愤啊,他说了一句千古名言,他说:王子犯法,与zhè民同罪!(众笑。)我说:法师!您念小声一点,那个不是这样念啦!啊?这个不是这样念?哎呀!他说:“开枪打死了那么多人,造成那么多人luó难!又错了一个字。”“警察抓去录口供,破dìng百出,真是ér不拢!”读了这一段,错了四、五个字,我说:哎呀!法师!这一段不是这样念,“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枪杀那么多人,造成那么多人罹难。那个不是念luó难啦。

他说:真的啊?对不对?”“警察一问,破绽百出,完全兜不拢!”我说呀:还没开悟前,书多念一点不错啦;书念得少,那个读报纸声音放小声一点。哇!所以,我们现在听了以后,都不念正规:“王子犯法,与zhè民同罪。”现在我们大家都会变成这样念,觉得听起来很奇怪,久了就变成不奇怪了。那么,刚刚讲到: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思想,由明心见性而存心养性,我们要做到瞬有存,息有养,如果你自己压抑,使它变成了束缚的思想,就不对了!不要认为我们压抑自己,使它自己不要起念头,这个叫做无念、叫做无分别,这是错的,很严重错的!所以,空性的东西,它没有趣向,趣,向就是方向的向。空,说:我去追求一个空。不是的,空,它就是在眼前,这一本书它就是空,缘起,缘起,它是生灭,它是条件所构成的,当体它就是空,没有东西可以执著,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这个道理,单刀直入就契入本心。看底下,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一种平怀,意思就是: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泯然,这个泯然,这个灭、灭掉能所的意思,就是没有能缘的执著的意识心,也没有所缘的外在的境界。这个能缘的意识心,是离尘无自体性的,外在这个境界,都是因缘生,如幻的东西。那么,我们的本性是离尘有自体性的;这一句,一般人没有对楞严思想领会的话,这一句完全听不懂!什么叫做离尘无自体性?什么叫做离尘有自体性?我现在解释一下,注意看!这里将是你开悟的关键。底下,我的左手,表示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清净自性;那么,这个境界、外界来了,心对境,心对境产生的执著,便成了识心分别,他不知道相相本空,法法不相到,他开始动念,误认为有一种东西,我开始起这个意识心,执著的意识心、分别的意识心、颠倒的意识心,意思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离尘,离开这个尘,不必假借着尘,清净自性本来存在,它是绝对的存在。我们这个意识心,圣人最后就是见到不生不灭的体性;那我们众生,众生就看到这里,清净自性就硬是涂上一层意识心,用这样解释。这个意识心跟本性是不一不二。我再解释清楚:本性如果是树,我们这个识心、意识心,就是树的影子。简单讲:我们今天看到一件东西,建立了观念,就是看到了缘起的假相所建立的观念。简单讲:我们是看到影像,不实在的东西,把它误认为实在的东西,又在不实在的东西建立了强烈的观念,落入语言、文字、思想;这些语言、文字、思想建立了观念以后,开始作识心分别,所以,我们的本性完全沉没,没有用,所以,我们用的就是识心分别,识心的执著、识心的分别,供养心也是用这个,拜佛也是用这个。


为什么?因为从来没有人讲开悟见性法门。所以,我们的本性跟我们的识心,注意听!识心不动,识性就现前,这个时候讲如来藏性;妄动,我们说现在叫做识心分别,识心分别当体即空,就是如来藏性。如来藏性,如果开悟的人,一转换过来,就可以妙用现前,叫做识性妙用现前,虽然这个时候讲识性;但是,就是本来面目、就是本体。所以,开悟的人有没有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有没有识?有!没有识怎么分别?可是,这个识,开悟的人叫做识性,这个识回归到平等的心性的时候,叫做虽分别不作分别想,虽运用在整天,不著我的知见;虽然整天分别,不作分别想;虽然整天见到一切境界,不起颠倒,因为执著放下,识性、识心放下,如来藏性现前,当下就是空。如来藏性就像树,意识心就像树的影子,树的影子不能离开这一棵树。识心分别虽然不好;可是,看到树的影子,就知道我们接近了树。所以,当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起种种的执著、分别,虽然不好;但是,如果你要修行,还不能离开当下那一颗妄想心,当下妄想心当下就空,就是本性;见到树的影子,就知道那一棵树就在当下,看到树的影子,就接近了看到真正的树。我们意识心起种种的颠倒、执著,虽然这个不是真心;但是,我们有一天了悟说:执著的识心分别本空,分别心、识心分别本空,颠倒的意识心本空,本空,当体就是应念化作无上知觉,六根、六尘、六识、一十八界,无一法不是如来藏性,统统是你本来面目。

所以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没有一法不是你的本来面目,这个时候你就会了解,大悟的人就会了解,一切众生,不是同分妄见就是别业妄见,同分妄见就是共业所感的世间,认同它的存在,开始产生心灵的执著。譬如说你认同日月星辰的实在性、山河大地的实在性、花草树木的实在性、一切动植物、昆虫,不晓得它是空无自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直误认为它有其自性,错了!它是无自性。诸位!我们的心攀缘外境,所引起来的识心,这个识心就是空无自性,叫做识心的分别,离尘(离开这个外尘)它没有自体性,它不是永恒性。为什么?因为它是生灭的执著心,这个就讲得更深一层了,更深一层了。好!看底下,

说: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就是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能所俱泯,这个时候就恢复原来的面貌了。泯然自尽就是:如果你用平等心,那么,自自然然的,这些烦恼、追逐两边、取舍、攀缘,就会放空,就会消失得无形。简单讲:你只要能够保持一种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心怀,一切两边、取舍放下;这个“追逐”就是根尘追逐,六根追逐、六尘追逐,心向外的攀缘,这些所产生的烦恼,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简单讲: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心性,把它拿出来用,这个时候所有的烦恼泯然自尽,就会全部消化掉;泯然就是消灭,不存在了。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10-27 22:43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止动归止   止更弥动】【唯滞两边   宁知一种】这个止动,动跟静也是对立的,这一句话的意思直接解释就是:想要止住那个动,归静就是回归到止、回归到静的意思,「止」就是静。简单讲:如果你想要止住这个动,回归到变成静,你动这个念头就更麻烦!止更弥动,你有这个止住动的念头,就会动得更厉害,根本不能得到真正的静。真正的静,动性本空就是静,这是真静。我们一般人,城市生活得烦恼,空气污染、车辆多,跑到深山静一静,远离尘嚣,那个不是真正的静,那个是没有声音,比较没有人吵而已,烦恼呢?

烦恼还在啊,那个不是真正佛讲的静,佛讲的静是心境的解脱,不受动、静的影响。所以,动跟静用外在来划分的,而心境没有动、没有静,从来没有动过,不需要再加一个静,不需要趣向静。如来藏性本无一物,不需要止住这个动,要回归这个静,止更弥动,想要止住它,就更加动得厉害。唯滞两边,就会停滞在动、静两边打转,因为《信心铭》是扫荡两边,动的这一边,要不然就是静的这一边。所以,我们众生不知道说,动体即空就是真正的静,离开了动,找一个静,那这个静还是动。为什么?那是你没有声音而已啊,心并没有开悟啊!所以,好的环境不如一个好的心境。宁知一种,你怎么知道说,其实动静体本来就空、本来就不二,不二,动、静它的体性本空,本来就是不二,宁知一种。我把它贯串起来: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想要止住这个动,回归到这个静,你就动这个止的念头,就会让心动得更厉害!你一直停留在动静的两边,二元对立,殊不知它是一心所为,宁知一种。为什么?因为动空,静还是空,同一个空性。对不对?你想止动取静,愈止就愈动,反而陷于边见,动的边,要不然就静的这一边,妄加取舍,跟无为法根本不相应。无为法不怕动,无为法不怕静,无为法跟动静无关;无为法不离动静,动静不是无为法,动静当体即空,就是无为法,佛法就是这么奥妙!

其实法本不二,就是欠悟而已,差那个开悟而已。【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谴有没有   从空背空】这个也是,解释一下:一种不通,如果你对空义的思想不了解,或者是对有的思想不了解,不晓得空当体全部都是有,而有当体即空,就是空。如果其中空或者是有,哪一种没有回归当下不二的法门,你搞不懂的话,叫做一种,一种就是偏空,或者是偏有,不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不了解回归当下,同样是一种。一种不通,就是空或者是有,这其中如果有一样不了解是平等不二,一种不通,不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你只要有不懂,或者是空不懂,这只要一种不懂,那么,两处失功,空、有你都不认识。真正的空就是有,真正的有就是空。谴有没有,从空背空,有就是想要排遣掉;「唉!五欲六尘不好,五欲六尘不好,好!我把它除掉!」除掉没有用啊,你的心还是着,你动一个念头,把这个外境、缘起的东西要把它除掉,你的内心里面,又加了一个「除掉」这个观念。

我们有一个学生,学生打坐的时候烦恼,烦恼的时候,他就请示师父了,我就问他说:你怎么用功啊?他说:我都打坐。我说:打坐,你妄想来了怎么办?他说:我就想办法把这个妄想搞掉!我说:你怎么搞掉它啊?他说:我就观想一支关刀,关公拿的那一支关刀!我说:那一支关刀也是妄想。他说:喔!对喔!多了一支关刀,本来还没有,关公拿的那一支青龙刀。妄想起来,观,一直观想那一支关刀,一直在脑部砍。。。。。。我说:那又增加了那么多的妄想,增加了一支关刀,关公的刀。再来,又增加了:砍。。。。。。我砍死你!结果妄想没砍死,自己打坐打得累得半死!然后后来说:师父!没办法,我这个烦恼就是没办法,我愈想要让这个产生的妄想。。。。。。一直想,想尽办法,没办法!我说:你有念佛吗?有!怎么没念佛?我说:你怎么念啊?他说:阿弥陀佛。。。。。。然后呢?我说:你念佛有一心不乱吗?他说:很奇怪喔,嘴巴念佛喔,心去看猴子表演,去看人家耍猴戏!

回来:咦?我怎么会。。。。。。心怎么跑去看猴子表演啊?而且还:阿弥陀佛。。。。。。我说:那你平常怎么用功?他说:我都是专修念佛。我说:那你有没有妄想?他说:有!那就不叫专修,叫做夹杂妄想而修。他说:师父!那什么叫专修?我说:不起妄叫做专,你懂吗?我念的这一句佛号,完全不起妄,能断贪、能断嗔、能断愚痴、没有嫉妒,我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念得像金刚一样,完全契入本性,没有妄念,这个叫做专修,这个叫做专修。他说:师父啊!我专修。我说:你专诵哪一本经典啊?他说:我专诵某一本经典的时候,可是,这一本经典,从头到尾念,从头到尾是烦恼!我说:那其他经典?其他经典不念。那你念这一部经典,会没有妄想?他说:还是有啊,还是有啊!对不对?我说:不是念少部的经典叫做专修。对不对?那不如不要念,不就更专?你还有一本啊,不要念不就更专?是不是?我说:念经不是要念少的叫做专,佛法它是心性的功夫啊,佛法它是心性的功夫,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要了解道理。

大悟的人、见性的人,你念三藏十二部经典也不会起妄念啊!为什么?所有的万法都回归自己的清净自性嘛!所以,我们要了解。我说:你这个只能当作是善巧方便的,可能师父也是慈悲,怕众生学太多太杂了,所以,叫你念阿弥陀佛、诵一部经典,这是上人的慈悲。但是,记住!我的教育的方法不是,我不是教你说念一句佛号、诵一部经典,我教你的是:念佛很好,要念得能断烦恼,产生大智慧,接近了悟佛的心。所以,念佛要念得大智慧,就对了!经典,你诵得很有智慧,有念跟没念都是一样!为什么?你证悟到法性的时候;他说:我们上人讲:他又亲近。。。。。。说:没有念佛、诵经,没办法成就,要专!我说:佛法是心法。我说:举一个例子给你听,有一个三十几岁的人,男孩子,他得到这个舌癌,舌的舌癌。这个舌癌,你们看过这个舌头癌症吗?这个舌头癌症,它是扭曲的,整个舌头都扭曲的,而且它会恶臭,恶臭,然后又加上口腔癌、舌癌,他没有办法进食,他连喝东西都痛苦得不得了!有一天他表达说:没有念佛、没有诵经,不能成就!我说:像现在舌头都肿得溃烂了,痛到没办法,这个喉咙连吞水都没办法,这个时候没办法念佛、没办法诵经,那你碰到这种人怎么办?说:师父啊!您要救救我!我说:我教你的方法,你就记住,你的内心里面,只要内心里面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要想佛,就这样专就好,不必出声、不必诵经,因为你的寿命剩下不多了,来日不多了!

就一心念佛。。。。。。非常的用功,他就是一心念佛!我说:年轻人!三十几岁得到这种病,师父也很难过,我也不希望你得这种病;但是,你唯一的就是靠佛。我教你:什么经都不用念,佛念不出声没有关系,用想的,一心一意的想要去极乐世界,坚定自己的意志!他就说:好!他就。。。。。。因为没办法念佛,我说:你放的那个录音机,就好好的听,阿弥陀佛。。。。。。坚定,告诉自己:经典讲的:如果造五逆十恶重罪,临命终受善知识的引导,一念坚定的信心,决定往生!你记住师父这一句话。唯除谤法重罪,除了毁谤正法的人,谤佛、谤法、谤僧,那个没有救了,那个没有办法,其他都有救,五逆十恶重罪都有救,你就记得,要念佛!他就一直很坚定。我说:我讲的法你信得过?信得过信得过!您是上人嘛!我说:我是上人,那你是下人,就好好的听!

他这个念佛。。。。。。念了三个月,他病得很严重,我说:愈生病就愈坚定你的意志力,一定会往生!我说:你跟着师父念:我一定会往生!他就:。。。。。我说:你心想就好:我一定会往生,我一定会往生!要坚持,要坚持!好!我说:这个往生被跟你准备好。这个往生被。它是一种助缘,师父把往生被流通的钱全部、一毛钱都捐献,全部都捐献出去。


有一个人写信来骂我,骂得很惨,骂了五张,从头到尾骂,骂了以后,中间有一句,我看得最清楚的:流通往生被赚钱,可耻自己!我就赶快去点香向佛菩萨说:佛陀!您原谅他,因为他不知道我这个是冥阳两利,我把往生被帮助这些。。。。。。增上缘,因为临命终无助,我真的发好心,我把这些钱全部捐出去做法宝,我一毛都没拿,佛菩萨!您很清楚的!所以,他来骂我,我怕他罪恶很重,因为他算是谤佛、谤法、谤僧,尤其我们这种发心,跟佛一样的心,我怕他会下三途,我赶快去佛前代替他求忏悔,代替他求忏悔。这个年轻人听了师父的话,坚定意志,一直念阿弥陀佛。我说:天下无不可原谅的众生,天下没有佛救不了的众生,除非自己放弃!记得!因为你只有一种机会,生命不能再来啊!对不对?你已经最后阶段。他就非常坚定,一直念佛。。。。。。念了半年,有一天他跟他家人讲:准备帮我洗澡!为什么?阿弥陀佛十点要来接引了!还讲时间喔,还讲时间!往生以后,那个面貌如生,他那个嘴巴的臭全部停止,很奇怪,那个癌症消,很奇怪,就没有办法。。。。。。所以这种,对佛的这种信心坚定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很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个不是凡夫有办法妄测的。

因此我们今天听经闻法,也是为了了生死,对不对?但是,这个见性大法,不只是了生死,你平常活着的时候,有这个法沾上一、二句边儿,都不得了!你今天听二天听了以后,你回去过的那个日子,完全一百八十度的不同!有一个笨徒弟还真不会形容,他说:我听了慧律法师的法,很法喜、很高兴,我人生观三百六十度的改变!我说:你三百六十度不是回归原点?笨死的徒弟,这么不会讲话!一百八十度才有转嘛,三百六十度不是回归原点吗?这种笨徒弟不教也罢!他说:我啊,我听了这个佛法,三百六十度的改变!我说:三百六十度哪里有改变?三百六十度又回归原点啊,再笨的人都知道,三百六十度不是这里吗?不相信,你在那边转一圈,三百六十度是不是转回来?那就有听跟没有听是一样的!这个例子就让我们了解,了解我们的发心很重要的,今天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了生死;但是,就怕自己放弃,对佛失去信心、对三宝失去信心。如果你想往生极乐世界,你只要今天听我一句话,你这个嘴巴要守口如瓶,一句恶口都不能讲,一辈子都要这样坚持,「大修行人不见众生过;大居士绝不说僧过。」要记住师父这一句话!底下,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谴有没有,从空背空,如果你要谴除这个有,那么,就会死在这个有里面,多了一个念头:要谴除的念头,有本来就是空,不要谴除。所以,谴有没有,就是当你要谴掉这个有,你就会加一层,就会死在有的观念里面:我要把这个有谴除,我要把这个有谴除。。。。。。对不对?譬如说二个人的婚姻,台湾有发生这种事情,夫妻不美满,这个女的外面有外遇,外遇,她想办法,她的观念里面就是说:我把这个老公杀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比翼双飞,双栖双宿,我们就恩爱长久。就想办法要干掉她的先生!结果怎么样?真的把她先生谋害了,她认为一切OK了,处理得干干净净的,没有人会怀疑了。结果在处理的时候留下遗迹,为什么?那个电话里面有通联记录,抓到了!你!她就是谴有,她想要把她的先生干掉,然后认为:我的幸福就来!错了!这种方法错了。如果你有佛道的这个功夫,不用谴,了解有就是空。有一个女众,哭,哭得很厉害:师父啊!您要帮帮我,我那个老公很可恶,每天打我,看看您有什么咒可以念,念了让他早一点死!哎呀!这。。。。。。这种事情也找我!我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没有说令老公早一点死的咒,喔!你的心肠还真坏,你这个事情不要找我!再来,

从空背空,从空背空,从空就是一念趣向空,叫做从空,「我要跟着空跑。」就违背了空的道理。这整句的意思就是说:一种不通,两处失功,谴有没有,从空背空,整句我把它贯串起来,就是说:这个有跟空,其中一种你不通的话,不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那么,你就会失去两边,都是损失了。意思就是:两处失功,空跟有你都不能理解,你谴有,要谴除这个有,不晓得有就是空。从空背空,你趣向于空,你就违背空的道理,因为空,有的当下它就是空,它不可以离开有。所以,你离开这个世间的现实法,找不到出世法。所以,世法出世法,本来无二法,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这个就是佛法。倘使你不能契入,假设你不能契入不二法门,执着两边的任何一边,这个修行就徒劳无功。当你一念要把这个有谴掉,便执着那个。。。。。。更执着一个有,而被有所束缚。所以,你谴有没有,你要谴除这个有,被有所困住了;当你一念趣向空的时候,把这个空变成一个概念;空,当下就是啊,不需要趣向啊!从空背空,一念趣向空,就违背了真空的道理,因为真空就是当下,就是不离有,有就是不离空。所以,我们要真正与空相应,也就是说:空跟有不可以打断,空就是有,有就是空,当下不二,这个才是真空。如果你把空变成一种系统、一种观念去执着、去处理,那么,这个空就变成观念境,不是解脱的真实境,所以,空就变成不是空,反而变成有,不但空不了,反而比有更可怕!所以说:从空背空,所以,空是解脱的真实证量境界。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你讲愈多,有时候愈不相应。为什么?愈多,他的意识心就愈强,因为语言跟文字,如果是清净自性流露出来的说法,讲到文字,谴除文字;讲到思想,破除思想。那么,禅是不立文字的,这个文字包括了语言、文字、思想,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声音的一种语言,你想一想,它内心里面也是一种语言,只是没有声音;而文字呢?它只是语言的一种符号,符号,这个也是一种观念。而我们原来的这一颗清净心,是没有这个语言、文字、观念,没有这些符号的,恢复心的原态。所以,我们不执着语言,是因为语言是人类创造、后天创造的;我们不执着于文字,是因为这个文字也是观念所产生的,各国,每一国的语言都不同、每一国的符号都不同。对不对?像中文,四四方方的,对不对?英文的ABCD对不对?像阿拉伯,阿拉伯从左边写到右边来,你看,哇!又像蚯蚓一样的,阿拉伯文,。。。。突然冒一点,看不懂!对不对?印度有梵文、西藏有藏文,藏文是梵文演化的一种,它像梵文,可是不像啊!对不对?藏文,可是,又不是梵文,看起来又像梵文。所以,藏文是藏文,梵文是梵文,藏文是由梵文演变过来的。那么,这个都是符号。所以,过多的语言、思虑,反而跟根本智不相应,根本智就是我们空慧的思想。所以,多言多虑,转不相应,如果你执着语言,或者是执着某一种思想;「虑」就是思想,那么,跟见性大法是不相应的。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10-27 22:41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如果你知道禅不立文字,放下这些语言,停止这些语言的分别所产生的妄想、思想的意识心,绝言绝虑,也就是放下语言、放下思惟,因为思量即不中用,那么,见性不二平等的大法就无处不通。因为当一个人停止分别、停止妄想、停止思惟意识心活动的时候,当下理跟事就消除。我们理跟事有隔阂,隔阂,内心充满着矛盾;但是,悟到的人,内心充满着安详。如果理跟事当下消除了这些分别、妄想、执着,内心就充满着喜悦,充满着安详跟幸福。所以,学佛,你想要幸福,学佛、听闻佛法是唯一一条路,世间没有哪一门会讲得比佛法更彻底的,更彻底的,更能够带给人类幸福的;带给人类解脱的,唯有佛法!所以,当然,见性大法就无处不通了。底下,

【归根得旨】归根就是回归见性的根本大法;得旨:得到佛的心这个宗旨,叫做归根得旨。树木有根,诸位!见性大法就是所有修行的根,有了根就慢慢成长。那么,你开悟、大悟,你任何的种种的方便都是开悟,具足有正见的人,行一切法,都与佛的心相应,归根得旨。归根得旨,就回归见性的根本大法,根,见性就是我们的根本法,得佛的心这个宗旨的话,这个就不得了,就是见性开悟了。

【随照失宗】如果你不这么做,随着你的照,就是能缘的根跟所缘的境,一直产生生灭的意识心,叫做随照,照,我们的根对境叫做照。如果你没有回归到没有能所的见性大法,你现在追寻于根尘生灭的缘起,那么,便失宗,失去不二法门的宗旨,叫做失宗,失去不二、当下的宗旨。再讲一遍:归根得旨,随照失宗,回归见性根本大法,就会得到了佛的心法的宗旨。如果你不这么做,让根尘攀缘不断,这个照,把这个一念清净心,化作无量的生灭意识心,就会失去不二、见性大法的宗旨。这一段的意思最重要的就是:当你穷溯到众生、一切事和一切理最究竟处的时候,你就彻见森罗万象真实的面目。

所以,《楞严经》,佛讲的:一切的识心分别,跟外在的山河大地、宇宙,都是如来藏性所遗留物,遗留的东西。如来藏性本来就无一物;但是,因为我们缘起,借重四大这个色身,我们的观念错误,所以,我们活得很痛苦,我们这个色身从哪里来?向着大地借来的,父母亲,父母亲还没有结婚前,父亲、母亲借重能量;父母亲结婚以后,生了我们,我们每天要吃蔬菜啊,小时侯要喝牛奶,吃蔬菜、水果,太阳照射,然后新陈代谢,我们这个色身,地、水、火、风,是向大地借来的,而我们误认为这个是「我」。诸位!借来的东西就一定要还。对不对?这个大自然是很公平的,就像你去图书馆借一本书,这图书馆借来的书不是你的,看完这一本书要怎么样?要还人家。我们这个色身,父母生了我们以后,向大地借来的能量,蔬菜、水果、阳光、种种的养分,产生了氨基酸、蛋白质,种种的支持生命的能量;可是,有一天,你向大地借来的东西要怎么样?要归还。


所以,死亡是大自然的常态,它是大自然的法则,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包括佛陀。所以,佛陀知道说: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所以,佛陀在开采永恒的般若智慧心,就是我们所讲的法身。佛陀知道,我们的生命它不会断,因为我们有法身慧命;而这个色身,圣人来示现也要消失,不只是佛陀。所以,当你开悟见性,就彻见了森罗万象、大宇宙的永恒性相,了解大宇宙也不过是地水火风空见识;有的翻译成地水火风空根识。地水火风空见识,大宇宙的真相就是这些元素,这元素缘起了,就变成一个人;这元素缘起了,就变成一棵树;这元素缘起法,借着种种条件,就变成一张桌子,所有的动物、植物,这个物质的世界,或者是有心灵的众生,不能离开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所以,简单讲: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大宇宙,就是地水火风空见识构成的,不是构成动物,就是构成植物,统统是缘起,统统是无自性;而我们妄执了这个缘起的四大为「我」,所以,一天到晚要为这个色身很忙很忙,很忙!对不对?出家人就很好了,出家人,你看,也不用怎么照镜子,因为你那个三百六十度就。。。。。这边也是空,也是光光的,还是没有毛,统统光光的。女众就很辛苦了,要上班的时候就。。。。。。她那个动作啊,每天都这样做,四个动作,我看电视的,很辛苦的,每天,每天。所以说:我们知道说,出家看破了这个假相,所以,我们还是要为出家人鼓励一下!所以,看破了红尘现僧相,不管你是凡圣,师父我都非常的珍惜!尤其是中国大陆的佛弟子非常的虔诚。真的!我就很不忍心,大陆的参访团来到我们那边,见不到师父那种失望的感觉。

不过也很辛苦,有的三个来、有的二个来,那师父才一个人啊!所以,本来我可以活到一百二的,这样一直跑,一直跑啊 。。。。。。很快剩下六十,快到了 ,我今年五十八了!后来我觉得说,接见信徒,有时候还是要看一下自己的体力,体力。所以,这个法无定法,法无定法,你们参访,我们当然很高兴;但是,这样的话很辛苦的,因为师父只有一个,你不小心把他累死了,就没有师父可以讲这个见。。。。。。因为一个人会累啊,一个人会累啊!有一次我真的很累,上课上得很累,那一团,有一团来了,来了以后,眼睛都睁不开,因为很累了,哎呀!还去。。。。。。眼睛睁不开了,哇!很累,又表现得大法师,又不敢。。。。。。又没有威仪,我很累很累的时候就。。。。。。法师是人做的,我也是地水火风,怎么不会累?我又不是无敌金刚,那个是卡通影片啊,开什么玩笑!对不对?那个是卡通影片啊,我不是金刚啊!好了!


当你见性的时候,你就见到了大宇宙的性相,你就掌握到禅的宗旨,所以,庄子说: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这意思就是说:功夫到家的人,心就像镜子,来、去都不着痕迹,来不着、去不留,不将不迎,不将不迎就是我们来跟去,「迎」就是迎来;「将」就是送去,没有什么来去。应而不藏,随时来随时应,随时起妙用;但是,它的体没有什么增减,没有什么增减。所以,我们如果不知道,要追逐这个假相,那就丧失了禅的无相无住的宗旨了。所以,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回归见性根本大法,佛的宗旨、佛性的宗旨;如果你不这么样子,随照失宗,「照」就是根尘相对,一直攀缘,那么,就失去不二、当下解脱的法门。底下,

【须臾返照   胜却前空】须臾返照,这个「照」就是照本心,如果你刹那之间回光返照你的本心,本来没有来去、生灭、增减,这个是涅槃妙心的话,你能够刹那之间回光返照,万法本空,体性本如,性相本来就是不可得,意识心离尘无自体性,藏性离尘有自体性,智慧心即是。如果你能了解这一颗智慧心,体即无生,用即般若,所有的用等同如,所有的如全部都是般若,那么,这就好办事了!所以,须臾返照你的本心,「须臾」就是刹那。胜却前空,前面讲的:前空就是趣向空处,向空心处用功,叫做前空。前面不是说要趣向空吗?就是你只要刹那之间回光返照,空有不二,胜过你向空心处用功,强迫自己给自己一个空的概念,说:我在修空,我在修空。把解脱证量的真实境,化作观念、意识心的执着境,就变成不能解脱。所以,趣向空处也是邪,空不可趣,空当下就是。所以,只要短暂的返照你原本的那一颗心,不生不灭的见性心,复本心源,那么,就比你以前向空心处用力舒畅、安详得多了。


【前空转变 皆由妄见】【不用求真  惟须息见】前空转变,前面不是讲过吗?向空心处用功,诸位!这一句前面,要了解一个更重要的观念,就是说:我们的本来的那一颗见性的心,是没有能所的,是绝对的,空就是有,有就是空,这是绝对的!但现在我们弄错心了,把这个绝对的空趣向另外一个,一个往空心处去用功,就变成能空、所空,变成头上安头。诸法本来绝对空,现在变成趣向空,变成一个能空、一个所空,转变,转变了,叫做前空转变了。就是把本心的绝对空,变成能空跟所空,就麻烦了,生灭心就产生了。

皆有妄见,都是由本心的取舍,把正见变成了妄见,皆有妄见。这二句的意思就是说:最初本来没有能所的那一颗见性的心,因为你趣向一个空,把绝对的空变成能所的空;把解脱的证量境界,变成识心分别的观念境界去修行,就转变了。这转变就变成一股无明的转动力妄动,那么,这个妄动,就会把我们的本心转变了。那么,皆有妄见,都是由本心的取舍,不明白真理的绝对无见,变成把正见转变成妄见。

诸位!不用求真,惟须息见,不用求真,因为求真。。。。。。加三个字,答案就更清楚:求真「亦是妄」。不用求真,说:我们求佛法,要求真的佛法,不是求吗?在心性。。。。。。这是在事相上来讲,要求真、真理,诸位!真正悟到真理的人,不可求,真是绝对,真就是绝对。所以,不用求真,惟须息见,真心不可求,求真亦是妄,如果你要求得一个真心,单单这个求就是妄,能所不断,真心它本来具足的,不需要求。惟须息见,这个「见」就是知见,见,这个「见」就是二元,叫做头上安头,知见立知。这个见,「见」就是我们现在种种的看法、种种的观念。对不对?看到一个讨厌的人,你内心里面一直产生排斥,一直排斥,然后一直想避开他,因为这个人很烦,要避开他避开他!我找一个比较静的地方。然后这讨厌的观念有没有消除?没有!你对他感觉很恶心,那个观念没有消除,你只是远离他,你那个见没有息、没有平息。所以说:你看到一个很烦的、不讲道理的、无理取闹的,你就放下!为什么?他是生灭法、他空无自性,如果你智慧更强:他有一天会死掉!不用等到死,现在就是空。因为这个色身,注意看看,你讨厌、让你很恶心的人,他是怎么构成的?喔!是身上几根骨头,大骨头配合小骨头。再来,皮肤、血管、尿液、唾液,再来,五脏六腑、头发,这一层皮把他装饰起来,变成一个人,诸位!你恶心的那个人不存在,你恨的那个人,他也不存在。你更有功夫,就要像佛陀讲的:二六时中,恒观四大无我,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圆觉经》讲的。你用什么方法最快的成就佛道?二六时中,恒观:永远观照,永远观照,四大无我,这个人身只是地水火风构成的,没有一样是永恒的,放下就是。所以,息见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执着的观念、执着的看法、执着的意识心、分别心,这是见。这个见非常可怕,速度很快,快到你控制不住!对不对?当你看到一个十年前你的杀父、杀母的仇人,十年后你看到,你的心灵一样不平静!你看到一个人把你诈骗了几千万,让你破产,你看到那个人,哇!咬牙切齿,恨不得扒他的皮、吃他的肉、拆散他的骨头,内心大地震!为什么?见、知见。如果你也达观,那你就解脱了:我前世欠他的,我今生今世学乖一点就好!

台湾有居士,都是学佛的,因为借钱的关系,借钱,变成敌人,二个人老死不相往来,他看到就:哼!另一个也:哼!怎么样?因为钱的关系,心中的佛都忘记了,忘记了什么是佛。像我就不会产生这种事情,像我时时刻刻都见佛。为什么呢?有一个人来就:慧律法师!请借我五百万!不借!为什么不借?因为我向银行借五千万!那个时候在建文殊讲堂,也是借钱,也是借钱。这个是讲怎么样活下来,如果你体会了心原来是无相、无住、无念的,就是因为我们见取见,执着而产生了观念,就是这个见,把我们空性的心灵变成杂乱不堪。所以,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就是会变成我们的惩罚,生命就会变成了无知,茫然不知所措,困死在知见里面。所以,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一切众生都困死在知见里面,就是那个观念,观念。所以,先生想要改变老婆、老婆想要改变老公,我告诉你:没完没了!一个拿铲子,一个拿锅子,来啊!谁怕谁啊?

有的徒弟还真的很笨,有一个女众,看了师父的这个演讲,她内心法喜充满,她看了哪一句最法喜呢?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哇!她看了这一句非常的感动,回去以后跟她先生吵架,吵架,她跟他讲:我师父讲喔,慧律法师讲: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你休想改变我!我说:我好像不是这个意思,你为什么会给我解读成颠倒呢?叫她老公:休想改变我!哎呀!奇怪!我讲得那么好,你怎么给我这样解读呢?所以说:这个上、中、下的根器都有,还真是难喔,还真是难!她叫她老公不要改变她!底下,

【二见不住】二见就是刚刚所讲的:空见、有见;违、顺等等;善、恶、美、丑,这些二见,就是二元对立的知见。不住就是统统放下,也就是不要住那两边的知见,凡是涉及到相对的见解、观念,统统加以扬弃,片刻也不能让它停留。诸位!修禅的人就是一定要。。。。。。你想要开悟,就是要有这种功夫,是非恩怨一笔勾销;没有这种功夫的人,永远不能见性。你记得!今天所有法都是缘起法,到底是你欠他、他欠谁,还不知道!对不对?所以,你在这个缘起法里面,每天都委屈、每天都不满、每天都哭泣,我替你难过,不要这样,你要化悲愤为力量,化愚痴为智慧,转烦恼成菩提。诸位!你今天听到了见性的大法,我们的幸福快乐的日子就将来临了!

【慎勿追寻】追寻就是六根攀缘六尘,六根、六尘、六识都是幻,所以,千万不要根尘一直追逐不停,放下就是;如果苦苦的追寻,反而挖肉成疮,挖肉成疮。台湾有一个纠纷,有一个人,一个小姐,她身上皮肤没有我这么好,就是有一点点斑点,有一点斑点,她想:我才小姐而已啊,我才几岁啊!她就去找现在的雷射的,给她找到比较便宜的,又便宜又要好,她美还要更美!结果去用这个雷射的,雷射的,这个不得了,出来一看,天津麻花,哇!满脸都是,还去不掉,本来她只有一点点而已啊!对不对?所以,创造自然美,是我慧律法师的责任,拥有佛法的才是真正的美。所以,我告诉你:你今天长的貌相已经固定了,就不需要说每天为这个烦恼。有一个小姐,她长得实在是很丑,很丑,她就是问师父该怎么办:师父!我长得这么丑,怎么办?我说:那你就多念观世音菩萨、多做一点善事,善良的女人最漂亮!

慎勿追寻就是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才有是非】是非就是二元对立,才有一点点是非,二元对立了,【纷然失心】刹那之间就失去你的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了。才有是非,是非也是二元对立的,内心里面才有是非,诸位!注意听师父一句话:是非像旋涡,千万不要靠近,它会让你灭顶的!这人就是:本来就不是你的事情,你也不晓得来龙去脉,看二个在讲话,哇!意见特别多,怎么样怎么样,大肆批评,你已经被这个是非的旋涡卷下去,会灭顶的!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人,看到是非是如如不动的,会远离是非的。所以,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人的观念不是是,就是非嘛,才起一念相对的是跟非的观念,就会扰乱、就会破坏你的心的原态,原本那一颗无心、平静的心就会失去了,原本那一些离于一切迷惑的、内心又安详的那一颗真心跑掉了,所以,不值得,不值得!

我告诉你:有一次,有一次,我到一个地方去演讲;我这里一定要讲得一个保留。有一对夫妻,很有身份、很有地位,我跟他太太这样了解,因为他太太也是虔诚的佛教徒,我跟她接触以后,发现她那个精神状况不是很好,讲话常常会重复,而且自己讲什么不知道;但是,看起来又很正常。好了!那就麻烦大了!有一天她的先生在我前面牢骚、抱怨啊,说:我这个老婆怎么样,神经兮兮的,她常常误会我怎么样。。。。。。半夜有电话来,打一声:铃!她就说:你看!又再作信号了!楼下如果有个女众咳了一声:咳~~~「她在叫你出去了,赶快去啦!」她的老公莫名其沙(妙),也不晓得发生什么事情,她就什么都怀疑,哇!很严重!后来她这个先生跟我讲的时候,我可以理解了,也可以体会了,我只有讲一句话喔,我安慰她的先生,我安慰一下先生说:你这个老婆神经比较敏感一点,你要多关爱她,你要真正的爱她,真爱不只是要走进对方的生活里,更要走进她的生命里。要真正的爱她,你就要走进她的生活,一定要走进她的心灵。他说:哇!师父这一句话好有哲学喔!我说:那就做喽!让佛法进入你的生活,佛法是真爱嘛!对不对?让佛法进入你的生命,你所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奇迹。我只讲一句话喔:我说:你太太比较敏感一点,神经比较控制不住,你就不要太在意,要好好的爱她、照顾她。我只讲这一句,回来不得了,他的老婆误会我,误会我哦,她老公也不晓得跟她讲。。。。。。师父跟你讲的是安慰你,你这一句话反而去跟你老婆讲,也不晓得中间怎么传,我打电话去跟她解释,他的老婆对我误会,误会很深,我说:我没有讲什么啊!对不对?

后来我发现一个真理,说:师父啊!我夫妻怎么样怎么样吵架。。。。。。你去死吧!不要问我,不关我的事情!对不对?夫妻。。。。。。我也没有讲什么话。这样讲是不慈悲啦,我只是开玩笑的啦,就是说:哎呀!夫妻的事情,这个出家人不能插手的,我没有讲什么。这个给你们一个借镜,如果有一个女人在你面前:师父啊!我怎么样。。。。。。一直哭,我告诉你:不一定是真的!说不定她老公。。。。。。她在你面前哭,她的老公在家里哭得更大声:呜~~~后来,为什么?有一个女人在我前面讲,她老公怎么样怎么样子,后来我见她老公的时候,她老公只有讲一句话: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糟糕了!分不清楚,老鼠、老虎分不清楚,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对啊。所以,以后来,夫妻事,自己解决;佛法,我来解决!他说:师父!那供养的红包?红包我收!这个你放心,我不会拒绝这种,你那么诚心!对不对啊?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10-27 22:40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所以,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底下,【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这个二元对立的思想是由一;「一」就是一心之本有,诸位!一有,你加三个字,你就看得懂:一「心之本」有,加:心之本,你就看得出来。二由一有,「二」就是二元,二元对立的思想,由一心之本有产生的,意思就是:你的心本来并没有二种对立的观念,内心里面战争了,是非、善恶、美丑,本来就没有。一亦莫守,千万不要说守住那个一。对不对?一,在佛教里面讲:也是观念,佛教讲「一」是绝对的空,不是一二三四的一。所以,二元对立的观念,也是由那一颗心的本有所产生的,意思就是:不要这样,放下,全体的般若智慧就显现了。一也不可守,一是解脱的真实境,是绝对的如来藏性,不要把「一」变成一种观念去理解。佛教讲「一」就是绝对,一亦莫守,「一」是观念;「守」就是执着,也不要执着有一个「一」,因为「一」是绝对。所以,禅是一也不立的不二法门,如果守住一,那么,其余的就会变。为什么?你有一的话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守住一,你就会变二、三、四。。。。。。一也没有守,万法不可守,只有真心的存在。所以,一也不是一,佛教讲的「一」是绝对的心灵、般若智慧。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一心,我们绝对的心性不生,底下加几个字:不生「二元对立知见」,一心不生二元对立知见,意思就是说:如来藏性,明本心、见本性的人,他不会产生二种矛盾的观念。一心,本来这一颗清净心,是没有二种抗衡的观念的、没有能所的,一心不生,只要你一心不生二元对立的观念,万法无咎,万法,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所以,绝对的心性是不起执着的;绝对的心性是不起分别的;绝对的心性是不动颠倒知见的。因此能够不生妄心、不起妄见,就是《法华经》讲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住法位,这一句,初学佛法很难去理解,是法,一切法都安住在性相不二,本空,这里面不可以论常跟无常。我们讲世间无常,是告诉我们要好好的观照;当悟到究竟的时候,世间相就是常住相。为什么?它无相,世间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永恒。所以,在佛来讲的话,性相一如,七大即如来藏性,遍周法界。什么是本性?无一处、无一法不是我们本来面目。所以,悟道的人,没有内、没有外,更没有中间,唯是一心,没有能所,不立任何知见、不妄起知见。所以,谁是是、谁是非;谁是对、谁是错,在见性的人看起来,没有任何的意义,心性是绝对的,无可言说,无可言说。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我现在简单的,因为这个上课比较重要,念念佛是。。。。。。诸位!翻开第一句,我现在一直贯串下来,我们再休息一下,等一下就来念佛。我现在一直解释,你就一直把今天讲的,从第一句,我就一直解释,一直把这个语意贯串起来,你的反应要快!

至道无难,要成就圆满的佛道并不困难,就怕你取舍,一直拣择,你只要放下爱、恨二元对立的知见,你就会洞然明白什么是见性不二法门。若见性法门、见性大法,如果毫厘有差,就会像天地的悬隔。欲得佛性三昧,大般若见性、大般若的妙心现前,千万不要存在两种观念:顺心和逆境的心,这个二元对立知见要放下。内心如果存在、杂夹着违跟顺的观念,这样相争,内心自己斗争,那么,对和谐统一的本性,就会变成分裂,是可怕的见性的心病。如果不了解如来的根本藏性不生不灭的宗旨,你一直想要跑到静的地方去修行,不知道这个便成动,徒劳念静,趣向静就是动。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实圆满如同太虚空,无欠无缺,正因为我们的取舍心太强,取舍心不放下,所以,跟本性不能相应。千万不要追逐声色、名利、得失、情欲这些有缘的外在的生灭法;也不要强迫自己说趣向空在修行,压抑自己。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就会完全放下这些取舍、追逐,烦恼当然会消失于无形。你只要保持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所有的二元对立、取舍、烦恼,就会自然的消灭;「自尽」就是没有。想要止住这个动,回归到在这个静态的止,你这个止的动作,就会让你的心动得更厉害!你只会停滞在动静的二元对立里面,你根本不知道动静是一如,其体性本来不二。如果空跟有,其中有一种不通,那么,空跟有两处都会失去真理。当你谴有,就会失去有,沉没在有里面;当你趣向空,也违背了空的真义。多言多虑,反而不相应本性不可思议的境界;你修学佛道要开悟,要绝言、要绝虑,那么,见性大法的不二法门,入于不可思议,无处不通。回归见性的根本大法,得佛心的宗旨;如果你不这么样子,你会随着你的根尘能所不断,变成生灭,就失去了不二法门的宗旨。如果你肯修行本性的修行法,刹那须臾回光返照你的本来不生不灭的本心,就比你以前向空心处用功来得得力。因为向空心处用功,所以,转本有的绝对空,变成能空、所空,转变了就是妄动。所以,从空转变了妄动以后,都是由本心的取舍,正见变成了妄见。你不需要求得一个真心,因为求得真心还是妄心,只要放下那个种种二元对立的知见。

二见不住,只要二见、二元对立——两边只要放下,彻底的放下,千万不要追寻,追寻就根尘不断,生灭意识心,反而挖肉成疮。才有是非,二元对立的是非,你很纷然,就杂乱无章,就会失去你这一颗本来的真心。二由一有,二元的对立,其实是由这一颗如来藏本来有的心所构成的;但是,你千万也不要说有一个「一」的观念去守住它,因为「一」是绝对的如来藏性,藏性不可讲一,因为它是绝对。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你只要这一颗见性——本来不生不减、不垢不净的心,彻底放下二元对立,一心只要不生出二元对立的种种知见,万法无咎,任它人身宇宙怎么变化、怎么生灭,你就是如如不动的一尊佛!所以,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就是自然万法无咎;过错就是我们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今天课程暂时这里,

2010. 5. 16(下午)
好!大众向法师行问讯礼,请法师开示。
请坐下,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请翻开课本第2页,倒数第一行,【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今天从这个段落开始。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它这个用字太简单了,一下子还看不来。这个「咎」就是心病,我们有了心病,所以,需要法的对治。那么,这个「无」呢?整句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二元对立的这个心病,无法:就不需要所谓的对治的正法。所谓法的设立,是因为众生心有病,众生的心有病,才需要法;如果以佛陀的自觉圣智,断尽了一切无明烦恼,佛陀的心没有病,所以,佛陀就不需要法,因为本来自觉圣智就是圆满、就是清净,恢复了原态,是生命、宇宙究竟的本质,就是实相。所以,这个无咎无法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二元对立的这个种种的心病——善恶、美丑、是非恩怨、好坏啊、名利啊、天地啊,这种种相上的对立,执着的对立的心病,就不必有所谓的对治的正法;法就是等于药。简单讲:咎就是病、心病,法等同就是投药;那么,如果没有心病,就不需要法上的药。所以,佛陀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有的讲经说法,就是对治众生的烦恼;但是,众生一旦契入自觉圣智,就不需要法了,因为本性就具足;如果这个法还不放下,就会挖肉成疮。当我们渡过这个河流的时候,总不能把那个船背在背包上;船就比喻作法,法只是让我们度过生死的彼岸。


说:不生不心,是什么意思?如果能够。。。。。。不生,加二个字就很清楚:不生「妄见」,不生妄见。不心就是:也不要去寻寻觅觅,去找一颗所谓的真心,那么,这个时候,真心就会回归,就会万法一如。再讲一遍:若能心不生妄见,也不去寻觅所谓的真心,就在刹那之间,真心自然就显现,万法性相就一如。整段的意思是说:既然无病,那为什么要去吃药呢?有那么笨的人吗?是不是?所以,无咎无法,没有病,就不需要法药。真心是离一切妄念的,也不可以去寻觅,因为愈找就愈找不着,放下就是。所以说:叫做不生不心,不生妄见,也不可以去找一颗所谓的真心,这个时候,真心就自然显露了。简单讲:这一句话的重点,意思就是:连对治法、连佛法也不可着,对治就是方便,悟到究竟,心无病就不需要药。所以,也不能执着这个法上的东西,一直执着不断。法上的东西就是:我修学什么法,我最有修行!这个就是法执,在讲法的时候,或者是开示的时候:我最行,别人不行!这个就是法执。「我这个道场最有修行,其他道场统统不如法!」这个叫做法执。修行了五十年,倚老卖老:我多么有修行,别人都没有修行!这个就是法执。


因此真正悟道的人,了悟是法平等,如果跟我们有因缘的,我们跟他谈一些佛法,就相应;如果实在没有因缘,根器也不够,那就合掌令欢喜,悟道的人,绝对不会去轻视任何一个下下智的人,下下根的人有上上智,这个就不一定了。因此动到高下的心就是病。所以,所有的法师或者是居士,在修学佛道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心彻底的摆平,也就是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那么,就契入了平等的心性,这个就是进入真正的修行。底下,

底下这一句就比较辛苦一点:【能随境灭   境逐能沉】【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这个字因为它太简略了,所以,看起来非常的吃力,不只是初学佛法,老参的如果没见性,这个看起来就非常吃力!但是,如果说有一点佛学的底子,一解释,那就并不困难,也很简单。师父逐句来解释一下,说:能随境灭,看这四个字要先看底下那二个字,先用主观跟客观来标示出来,你就很清楚,「能」就是内在的主观察知心;「境」就是外在的客观环境的存在,那么,这个来解释就非常清楚,就非常清楚。能随境灭,先解释底下:境灭就是如果。。。。。。这个「灭」不是灭掉境界,就是这个外在的境界,了悟了空性的时候,这个时候称为灭。如果没有外在的客观环境的存在,这个叫做境灭;那么,就算你有主观的察知心,那你又能观察到什么?也就是环境都不存在、客观的环境不存在,主观的察知心、意识心也没有办法显露。这意思就是:缘起无自性,能缘的这个主观的察知心,是因为有外在的环境才有意义;如果这个外在的境界灭,就是体悟到空,或者是不存在,可以把它解释作:如果外在的境界不存在,那么,能缘的主观察知心,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主观的察知心,是随着外在的境界的灭掉,而消失不存在的。意思就是:缘起,能缘的主观,跟所缘的客观是相互的,客观不存在,那么,主观也就不存在,主观随着客观的存在而有意义;客观的环境不存在,那么,就算有主观的察知心,又有什么东西让你观察?没有外在的环境,你观察什么呢?叫做能随境灭。

底下叫做境逐能沉,这四个字,要先看底下那二个字:能沉,若主观的察知心没有了,「沉」就是也不存在。那么,境逐,就算你一直拼了老命去外面追逐,也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主观的察知心。简单讲:外在的境界看起来有让我们追逐,回归到最后的出发点,还是你这一颗心。你这一颗主观的察知心、意识心、执着心、分别心,要是不存在的话,就算你一直在外面境界一直追逐,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没有主观的察知心。

所以叫做:能沉的话,境逐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这一句话就比较简单了:外在的境界,是由内在的察知心而显,才能显现这个外境。「境」就是外面的客观环境,外在的客观环境,是因为内在的主观察知心才能。。。。。。能境就是:才能显现外境。意思就是:如果没有能缘的这个察知心,就算有外在的境界也没有用,没有用!最后一个就是:能由境能,能观察的察知心是怎么来的呢?是由外在所引起的,因为有客观的环境,来引起你的察知心,由境——由外在的境界引发你的察知心。所以,这一句就是:心生则种种法生。在经典里面讲:心本无生因境有。所以心,一切法本来无生;但是,因为境界所引起的种种的执着、分别、颠倒、知见,就是这个意思。简单的解释一下说:「能」就是所谓主观的察知;「境」就是客观的存在。再解释一下:所谓能随境灭,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客观的环境存在,那么,你那个主观的察知心就不会发生,没有所,当然就没有能。所谓的境逐能沉是说:如果没有主观的察知,那么,客观的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主观跟客观,心跟境是相互的。所以,缘起法叫做空无自性,这里的主观意识心和客观环境,诸位!都是如来藏性的所遗留之物,遗留之物。

真正的悟道,没有主观、没有客观,万法一如,没有能所,但有能所,俱是戏论。所以说:境逐能沉,境由能境,意思是说:客观借由主观而显现,境由能境。那么,能由境能,是说有了客观的环境,才能产生主观的内涵。也就是说:心本来它是无生;但是,因为境而显露,而有这个意识生灭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在经典里面常常作如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泯灭这个能缘的察知心;察知心就是意识分别心;或者是所,就是外在的环境。所以,禅悟道就没有内外,一物我。。。。。。物跟我是统一的、是和谐的,这个时候的心完全彻底解脱,就天下太平。如果把它贯串起来,整句的意思就是:如果外在的境界不存在,那么,主观的察知心也没有东西可以观察。如果主观的察知心没有了,就算有可追逐的外在的环境,也不具任何的意义,因为主观、客观是相互依缘而存在的。外在的境界是由内在的能缘察知心,而显现外在的境界才有意义;能缘的察知心是由外在的境界,而引发的种种主观的察知心。所以,主观的察知心,事实上,是由客观的环境才能存在、显露出来。客观的外在环境,和主观的能缘心,其实是来自同一个本性,同一个本性、同一个如来藏性。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10-27 22:38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