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苦恼《俗语佛源》

苦恼《俗语佛源》

  苦恼《俗语佛源》 《无量寿经》卷下:“贪恚痴愚,苦恼之患。”这就是佛教说明苦恼的根源,是有贪、嗔、痴三毒所生。《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又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即是佛教解脱苦恼的办法。佛教所说的苦,有如下几种:《大智度论》卷十九说有内苦和外苦。内苦为身苦和心苦。外苦为恶贼虎狼等害和风雨寒热等灾。《俱舍论》卷二说:“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为‘苦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为‘坏苦’,一切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为‘行苦’。”《涅槃经》卷十说“八相为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身心所生长的诸苦)。后用以泛称痛苦烦恼。如:大学没考上,他很苦恼。(宽忍)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