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安详《俗语佛源》

安详《俗语佛源》

  安详《俗语佛源》 见《法华经·方便品》:“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隋·吉藏义疏:“安详者,示大人之相,欲明DA法,故先示大人相。又安详者,动寂无碍也。故论云:显如来定力自在,无人惊动,故称安详。”唐代窥基《法华经玄赞》:“安者徐也,详者审也。……佛定殊胜,入已,余人不能惊佛令从定起。非佛自出,余不能令出,故自从定起,又显于定中入出纵任,得自在故。”后以安详表示稳重,从容不迫,言语行动自如。如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安详,徐开扇影露明妆。”又如:举止安详。(禹振声)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安身立命《俗语佛源》

  安身立命《俗语佛源》 见《五灯会元·长沙景岑禅师》:“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曰: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曰:却据地时如何?师曰:拖出死尸着。”“安身立命”与下文“着身处”意同。“问:如何是学人心?师曰:尽十方世界是 你心。曰:恁么,则学人无着身处也。师曰:是你着身处。曰:如何是着身处?师曰:大海水,深又深。曰:学人不会。师曰:鱼龙出入任升沉。”可见在禅语中,安身立命指悟心而言。后以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如言“安身立命之所”。《水浒传》卷二:“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茅盾《创造》:“他老了,少壮时奔走衣食,不曾定下安身立命的大方针。”(禹振声)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