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六贼戏弥陀《俗语佛源》

六贼戏弥陀《俗语佛源》

  六贼戏弥陀《俗语佛源》 “六贼”比喻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六贼”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为媒介扰乱人心,使人失去智慧、定力等“善法”。正如《涅槃经》卷二三所说:“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众生常在“无明”(愚痴)黑暗中,故六贼得以 乘黑暗而劫掠众生性中的善法。弥陀,即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昔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其中有“住正定聚愿”、“住定见佛愿”等(见《无量寿经》),可见其定力之深。再者,依恃“弥陀愿力”修习净土宗者,须一心不乱地念佛。这些都是民间比较熟悉的。因此,俗有“六贼戏弥陀”之说,谓弥陀定力深厚,外境六贼不能扰动其心。比喻某人不受外境干扰。亦用为调侃语,《古今小说》第二七卷:“七八个老妪、丫环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贼戏弥陀一般。”(李明权)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