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观经四帖疏讲记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已下,正明简机,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以下,简别根机,指堪能奉持法要、依教奉行之人。



五、从“何等为三”下,至“六念”已来,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五、从“何等为三”到“六念”之间,这是说明所受持的法的差别。有慈心不杀、读诵大乘、修行六念三种内容。



一、明慈心不杀。然杀业有多种,或有口杀,或有身杀,或有心杀。言口杀者,处分许可,名为口杀。言身杀者,动身手等指授,名为身杀。言心杀者,思念方便计校等,名为心杀。



(一)说明慈心不杀的修法。杀业有很多种,有以口杀、以身杀、以心杀。口杀,就是用口来安排处理杀生的事情,或者口里许可杀生,这都叫做用口来杀生。身杀,是指动身行杀生的事,或者用手等指示该怎么杀,这都叫以身杀。心杀,是指动心、思维,想各种方便、计较、运筹等等来行杀害,叫做心杀。



若论杀业,不简四生,皆能招罪,障生净土。但于一切生命起于慈心者,即是施一切众生寿命安乐,亦是最上胜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杀”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杀故名止善,教他不杀故名行善。自他初断名止善,毕竟永除名行善。虽有止行二善,总结成慈下行也。



说到杀业,无论是胎、卵、湿、化哪一种生命,只要去杀害它,都会造集罪业、障碍往生。而对一切生命起慈愍心的做法,就是给予一切众生寿命安乐,这也是最上胜妙的戒律。

这一条相合上面第一福的第三句“慈心不杀”。又有止善和行善两种。自己不杀叫做止善,叫别人不杀叫做行善。或者解释为自他最初断除叫做止善,终究毕竟断除叫做行善。虽然有止善和行善两种差别,总的结成为慈下之行。也就是对于下位的众生发起慈愍的行为。这就是慈心不杀的意思。



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约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萨戒。此戒若以位约者,当此上辈三位者,即名菩萨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转成。即合上第二福戒行善根也。



说到具足戒行,如果按照人天、二乘的根器就叫做小戒。如果按照大心大行的根器,就叫做菩萨戒。也就是按照行人的器量、发心来定戒的层次。如果按照往生的位次来判定戒的层次,与此上辈的三位相当的,就叫做菩萨的戒行。这也是由于行人的地位而决定,因此自然转成为菩萨戒。这一持戒功德,合于上面第二福戒行善根。



二、明读诵大乘者,此明众生性习不同,持法各异。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为能。次第二人,唯将读诵大乘为事。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若以德用来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读诵大乘也。



(二)读诵大乘,这说明由于众生的习性不同,所持的法行各有差别。前面一种人,单单以修慈、持戒作为他擅长的修行。接下来的第二种人,唯一是以读诵大乘为法业,这也由他的习性决定的。但是这也是共通的,因为持戒就能够持五乘三佛的机,而读诵也能熏成三贤十地万行的智慧。如果用德用来作比较,他们各自有一种能力。这里的读诵大乘合于上面第三福的第三句“读诵大乘”。



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谓念佛法僧,念戒舍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



(三)修行六念,所谓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整个六念的内涵都相合上面第三福大乘的含义。



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一切诸佛亦如是。



所谓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对于一切诸佛的身口意业功德也如是忆念,这称为念佛。



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眷属菩萨僧。



其次,一心专念诸佛所证得的正法,以及随着教法修行的佛的眷属菩萨僧。这是念法和念僧。



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得法,不惜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



说到念戒,就是要念诸佛制定的如意宝戒,包括声闻戒、菩萨戒等。而念舍,是要忆念过去的诸佛、现在的菩萨等,他们都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内舍身体、善根,外舍资财,或者内外无余地施舍。像这些菩萨在行持的时候,只是想得到正法,不惜生命和财物。行者能够忆念、认识诸佛菩萨的施舍之行,就需要常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求法的心。也就是心里常常这样想:往圣前贤都是为了求法而舍弃了生命资财等,我也要如是随学。这个“常”字表示一切处都要按这样来学。



又念天者,即是念兜率天上住最后身、一生补处菩萨功德。此等菩萨难行之行已过,三祇之劫已超,万德之行已成,灌顶之位已证。



念天,特指念兜率天上住在最后身、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这些菩萨所有难行之行全部都已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历程已经完成,万德的修行已经成满,灌顶的地位已经证到。



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无始已来,共他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他尽不惜身命,行道进位,因圆果熟证圣者,逾于大地微尘。然我尚是凡夫,乃至今日,虚然流浪。烦恼恶障,转转增多,福慧微微,若对重昏之临明镜也。忽思忖此事,不胜心惊悲叹者哉。



行者这样忆念认识以后,就要转到自身上这样想:我从无始以来跟他们一起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但是他们都不惜生命,在道上实行,不断地升进地位,最终因行圆满果实成熟而证得圣位,这样的圣者有超过大地微尘的数目。然而我还是凡夫,一直到今天,还在无意义中虚生浪死。而且在自己身上,烦恼恶业等的障碍越来越多,福慧极其微薄,就好像在重重昏暗中照镜子一样,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忽然间想起这件事,禁不住心里特别悲伤感叹。这叫念天,就是念一生补处菩萨,念了以后,就要励力地改过自新,奋发努力。



六、从“回向发愿”已下,正明各各回前所修之业,向所求处。



六、从“回向发愿”以下,这是说明三类行人各将前面所修的善业,回向所希求处,也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七、从“具此功德”已下,正明修行时节延促。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已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七、从“具此功德”以下,说明修行时节的长短。上者尽这一生形寿,下者在一天、一个时辰、一念等当中,或者从最少的一念、十念到一个时辰、一昼夜、一生。大意是说,一旦真实地发起了心以后,就誓愿尽这一生心不退转,唯一以往生净土为目标。



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种尽具。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



说到“具此功德”,就是前面所说的三项,有的人是具足前两项,有的人是具足后两项,有的人是三种全部具足。还有的人三种都不具足,这种人叫做穿着人皮的畜生,不叫做人。



又不问具三不具三,回尽得往生。应知。



在这个三项的修行当中,无论是具足三种或者不具足三种,只要回向都能得到往生。应当了知。



八、从“生彼国时”下,至“往生彼国”已来,正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即有其十一:



八、从“生彼国时”到“往生彼国”之间,这是说明此等行者在临命终时,圣者来迎接的情况以及往生的快慢程度,有十一段内容:



一、明标定所归之国;二、明重显其行,指出决定精进者,亦是校量功德强弱;三、明弥陀化主身自来赴;四、明观音已下,更显无数大众等,皆从弥陀来迎行者;五、明宝宫随众;六、明蒙观音势至共执金台至行者前;七、明弥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与化佛等同时授手;九、明既接升台,观音等同声赞劝行者之心;十、明自见乘台从佛;十一、正明去时迟疾。



这里有十一段内容:

(一)首先标定所归的是极乐国土;(二)重新显示这类人的修行,指出他是属于决定精进者,这也是较量功德的强弱,实际上得到上品上生者,都是功德很强的人;(三)说明弥陀化主亲自现身相来迎接;(四)“观音”以下,是进一步显示有无数大众等,都跟随弥陀前来迎接行者;(五)说明妙宝宫殿随着大众而来;(六)说明蒙观音势至共同持着金刚台到行者面前;(七)说明弥陀放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八)说明佛既然发出光明照触行者身体,随即就和化现的化佛同时伸出手来接引;(九)说明当时被接引生到金刚台上,观音、势至和无量菩萨都赞叹这位行者,策励他的心;(十)说明行者见了后,当时欢喜踊跃,就见到自己乘在金刚台上,跟随在佛后面;(十一)说明去得非常快,弹指间就生到了极乐国土。



九、从“生彼国”已下,正明金台到彼,更无华合之障。



九、从“生彼国”以后,说明乘着金刚台到了净土,没有花合的障碍。不像其他品位都有花闭花开的间隔,那是还有或粗或细障碍的缘故。而这类上品上生者,弹指间就已经到了西方净土,不必要经过花合花开的过程。



十、从“见佛色身”下,至“陀罗尼门”已来,正明金台到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者初闻妙法,即悟无生;二者须臾历事,次第受记;三者还至本国,更证总持巨益。



十、从“见佛色身”到“陀罗尼门”之间,说明金台一到了西方,直接见佛得到的利益差别,有三分:(一)一见佛闻法,当即就悟得无生;(二)指须臾间现大神通,能够周遍游历十方国土承事诸佛,次第蒙授记;(三)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像这样上品上生非常快,一往生就登地证果,获得无量功德。



十一、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上品上生义竟。



十一、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说到了十一句,总的解释完了上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题



1、思维水、火二河的比喻及对应的意义。为何对此思维就能守护自己往生的信心呢?

2、净土的回向发愿有哪两种?请分别解释。

3、为什么说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4、上品上生有哪三种众生?这三种人是如何获得往生的?

5、上品上生者在临命终时,往生的具体情形如何?到极乐世界后获得哪些利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上品中生的情况,是不一定受持读诵方等经典,然而善解大乘义趣,对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又能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这些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像这样修行的行者到了寿命即将结束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三圣在无量大众眷属的围绕当中,持着紫金台到行者面前,赞叹说:“法子,你修行大乘,解第一义,所以现在我来迎接你。”说毕,与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当时行者看到自己坐在紫金台上,双手合掌赞叹诸佛,在一念顷就生到了佛国七宝池当中。当时所乘的紫金台如同大宝莲花,经过一夜就开放了。行者身体作紫磨金色相,脚下也有七宝莲花。佛和菩萨一时放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当时就开明了眼目。

由于前世的宿习,这时听到国土中普遍地宣流法音,纯粹在宣说甚深第一义谛。这就是指前世在人间的时候,修行大乘,对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以这种宿习,一往生以后,听到的是甚深第一义谛的法。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现前应当好好地熏习胜义谛的义理。

当时他就走下金台,顶礼佛,合掌赞叹阿弥陀佛。经过七天,当时就于无上菩提得到不退转,而且应时就能飞行到十方世界,游历诸方国土,承事诸佛。在诸佛那里修各种三昧,经过一小劫证得无生忍,现前蒙佛授菩提记莂。这一种情况叫做上品中生。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其次,就上品中生位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的相,最后结成。有八段内容:



一、从“上品中生者”者,总举位名,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



一、从“上品中生者”这一句,总的举出往生阶位的名字,这是属于大乘次善凡夫人。也就是相对于前者勇猛精进行善者而言,属于次一等的大乘善心凡夫。



二、从“不必受持”下,至“生极乐国”已来,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门中,回所修业,定指西方。即有其四:



二、从“不必受持”到“生极乐国”之间,这是说明十一门当中第六、第七、第八这三门当中,回向所修的行业,决定趣向西方。有四分细节:



一、明受法不定,或得读诵,不得读诵。二、明善解大乘空义。或听闻诸法一切皆空,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暗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虽闻此说,其心坦然,不生疑滞也。三、明深信世出世苦乐二种因果,此等因果及诸道理,不生疑谤。若生疑谤,即不成福行。世间福报尚不可得,何况得生净土?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四、明回前所业,标指所归。



这四分内容是:(一)受法不定,或者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没有读诵;(二)说明行者善解大乘空义。他听闻到诸法一切皆空,生死空,无为也空,圣者凡夫、智慧愚痴都空。世间的六道法、出世间的三贤十圣等法,如果就其体性而言,毕竟无有差别,都是一味的空性。虽然闻到了这个空义,心里坦然,不生疑惑、阻碍。(三)深信世出世间的苦乐二种因果。世间是指善恶因果,如十善十恶等,出世间的苦乐因果是指四谛。对于这些因果以及它的相关道理,不生怀疑、诽谤。如果生了疑虑、诽谤,那就不成福德之行。世间的福报尚且得不到,何况往生净土?这一条相应于第三福中的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四)说明把前面所修的这些善业回向往生西方。



三、从“行此行者”下,至“迎接汝”已来,正明弥陀与诸圣众持台来应。即有其五:一、明行者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众自来;三、明侍者持台至行者前;四、明佛与圣众同声赞叹,述本所修之业;五、明佛恐行者怀疑,故言我来迎汝。



三、从“行此行者”到“迎接汝”之间,这是说明弥陀和圣众持着紫金台来应现。

有五分细节:(一)说明行者快要命终的短时间里;(二)说明在他临命终时,自然显现弥陀和圣众前来迎接;(三)说明佛的侍者持着紫金台到了行者面前;(四)说明佛和圣众同声赞叹,讲述了他此生所修的行业,说到:“法子,你修行大乘解得第一义。”对他嘉勉鼓励;(五)佛怕行者认为不能往生,所以说“我来接你”。行者就明白,的确是阿弥陀佛来了。



四、从“与千化佛”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众圣授手,去时迟疾,即有其五:一、明弥陀与千化佛同时授手;二、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见身已坐紫金之台;三、明既自见坐台,合掌仰赞弥陀等众;四、明正去时迟疾;五、明到彼止住宝池之内。



四、从“与千化佛”到“七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当中众圣授手,去时快慢的情况。有五分细节:

(一)说明弥陀和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二)说明行者得蒙佛授手、提携后,就见到自身已经坐在紫金台上了;(三)说明已经见到自己坐在紫金台后,就双手合掌,仰赞弥陀等圣众的功德;(四)说明到达彼土的时间,指一念顷就生到西方;(五)说明到了西方,住在宝池当中。



五、从“此紫金台”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由行强故,上上即得金刚台。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台,生在宝池,经宿始开也。



五、从“此紫金台”之下,这是叙述了第十门中到了莲池中花开时节的差别。这也是由因行的强弱来分判,上上品由于行持强猛的缘故,临终得到了金刚台,没有花闭花开的过程。上中品由于行持稍劣的缘故,得到是紫金台,生在宝池里,经过一夜莲花才开。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下,至“得不退转”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五:一、明佛光照身;二、明行者既蒙照体,目即开明;三、明人中所习,到彼众声所彰,还闻其法;四、明既得眼开闻法,即下金台,亲到佛边,歌扬赞德;五、明经时七日,即得无生。言七日者,乃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此间经于七日者,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到“得不退转”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有五分细节:(一)首先说明佛放光照着身体;(二)说明行者得到了佛光照体以后,眼睛就开明了;(三)说明过去在人间所熏习的,一到了西方就感现了各种法音,所显示的还是宣说第一义谛的妙法;(四)说明已经眼目开明,而且闻到了第一义谛的妙法后,行者就走下金台,亲自到佛这边来,歌扬赞叹佛的功德;(五)说明经过七天就证得了无生。所谓七天,是指此世界的七日,不是指西方的七日。此世界经过七天,在净土而言,只是一念须臾间。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下,至“现前受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一、明身至十方;二、明一一历供诸佛;三、明修多三昧;四、明延时得忍;五、明一一佛边现蒙受记。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到“现前授记”之间,这是说明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利益。

有五分内容:(一)首先说明身体能够飞行到十方;(二)说明在一一国土游历供养诸佛;(三)说明在佛前修各种三昧;(四)指明经过一小劫而证得无生忍;(五)说明在每一尊佛那里都现前蒙佛授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上品中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八句,具体解释了上品中生的情况。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上品下生者,在因位也相信因果、不诽谤大乘,唯一发无上道心,以这个功德回向愿生极乐国土。这等行者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以及诸多菩萨持着金莲花,化成了五百化佛来迎接他。五百化佛一时垂下手来赞叹说:“法子!你现在清净,发了无上菩提心,我来迎接你。”

当见到这个情景时,他见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里。端坐以后,莲花闭合,跟随世尊,就往生到西方七宝池中。经过一日一夜,莲花才开放。在七天中才见到了佛。虽然见到了佛身,对于佛的众多相好,心里还不能很明了,在三个七天后才了了现见。当时闻到众多音声都在宣演妙法,由此能够周遍游历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在诸佛面前闻甚深法,经过三个小劫,得到百法明门,住于欢喜地。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下生。

以上总的上辈三品的观想,称为上辈生想,叫做第十四观。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在上品下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本位。有八段内容:



一、从“上品下生者”者,总举位名,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从“上品下生者”一句,总的举出阶位的名称,这是指大乘下善的凡夫人。



二、从“亦信因果”下,至“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六门中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二、从“亦信因果”到“无上道心”之间,这是阐明了第六门,所受持法行的差别,有三分内容:



一、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为亦。或可亦同前深信也。



(一)说到所信的因果不定,或者信或者不信,所以叫做“亦”。或者也可以是等同于上一品的深信。



又虽信不深,善心数退,恶法数起,此乃由不深信苦乐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



又要知道,虽然也信因果,但是信得不深,善心就会数数退失,恶法也会数数兴起,这都是由于对苦乐因果没有得到深忍信的缘故。一般人所说信因果都是浅信,所以善常常会退,恶常常会起。真正有深忍信,他就不会第二次犯过了,同时对于善行是坚决不退失的。这要知道信上深浅的差距。

就本法而言,如果深信了生死苦,那罪障毕竟不会重犯;如果深信净土无为乐,那善心一发就永无退失。这说明此位和上位在信心的程度上有深浅的差别。但也有可能达到跟前面一样的深信,这里用的是“亦”字。



二、明信虽间断,于一切大乘不起疑谤。若起疑谤者,纵使千佛绕身,无由可救也。



(二)说明信因果之心虽然有所间断,但是对于一切大乘不起疑虑毁谤。如果起了怀疑毁谤,纵然千佛围绕也没办法救度。

因此一定要杜绝诽谤大乘的罪业,尤其净业行者不能够诽谤禅、密两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三、明已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无上道心也。此义第三福中已明竟。



(三)阐明了以上的亦信因果、不谤大乘,都是从消极方面说的,看起来好像没有积极方面的功行。唯一发一念厌患苦海、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回入生死普度众生的心,这称为无上道心或者菩提心。

这个含义在净业三福的第三福当中已经阐述过了,也就是对于菩提心的体相已经做了说明。

但要知道,上面讲的菩提心是一种特别结合在西方净土法门上的诠释。其实,是把出离心和菩提心两者都统合在一起了。发了厌苦的心,不再拘留在娑婆苦海,同时又发了乐生净土,入到诸佛境界的心。也就是一心要求生西方,而迅速地圆满菩萨的大悲愿行,之后回入生死界普度众生。这也就是发了要往生而得解脱成佛,从而普度无边众生的心,这是称合净土的菩提心的行法。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前正行向所求处。



三、从“以此功德”以下,这是说明第八门当中回向前面正行的功德,趣向于所求之处,也就是愿生极乐世界。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临终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九: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到“七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临终的时候圣众迎接,去时快慢的情况。有九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圣众持金华来应;三、明化佛同时授手;四、明圣众同声等赞;五、明行者罪灭,故云清净,述本所修,故云发无上道心;六、明行者虽睹灵仪,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圣众同声告言,我来迎汝;七、明既蒙告及,即见自身已坐金华之上,笼笼而合;八、明随佛身后一念即生;九、明到彼在宝池中。



(一)说明在此生临终的短暂时刻;(二)说明到了临命终时,弥陀和圣众持着金莲花来应现;(三)说明当时有五百化佛一时授手;(四)说明圣众同声赞叹;(五)说明当时行者灭除了罪业,所以说清净,然后要称述行者因地所修,因此说发无上道心;(六)说明行者虽然睹见了西方三圣和诸菩萨的灵仪,但是有疑心恐怕不得往生,所以圣众同声说到:“我来迎汝!”这样打消他的疑虑;(七)说明已经得蒙圣众的宣告后,他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上,莲花笼笼而合闭;(八)说明跟随佛后,一念间就到达极乐世界;(九)说明到了净土就生到宝池里。



五、从“一日一夜”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一日一夜”以下,说明第十门到极乐世界后,莲池花开时节的差别。这里指一日一夜花才开。



六、从“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



六、从“七日之中”到“皆演妙法”之间,这说明第十一门中莲花开后所得利益的差别。也就是说七天当中见到佛,但是不明显,二十一天后才了了现见,而且听到了各种音声都在宣演妙法。



七、从“游历十方”下,至“住欢喜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后益也。



七、从“游历十方”到“住欢喜地”之间,这是说明在他世界所得的利益,也叫做后期的利益。也就是能够游历十方国土,供养诸佛,在诸佛前闻甚深的法门,经过三个小劫,得住欢喜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上品下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八句,具体解释了上品下生的情况。



赞云: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就行差别分三品,五门相续助三因。一日七日专精进,毕命乘台出六尘。庆哉难逢今得遇,永证无为法性身。



接着是对本观的总结赞叹:以上三品人都是指的上辈上行上根之人,求生净土远离了贪嗔。就他们行持的强弱差别分成三品,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门相续不断,每一门和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种心相合。在一日乃至七日之中专一精进,到了命尽之时,就乘着宝台出离了娑婆的六尘。庆幸啊!难遭难遇的解脱机会今天已经得到,从此永远证得无为法性身。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上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说到了上辈上、中、下三位的差别,总的解释了上辈往生一门的情形。



思考题



1、上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2、如何理解上品下生往生条件的“发无上道心”?这和一般的菩提心有何差别?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五、就中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正明辩定其位;三者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四者正明辩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正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正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正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正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中辈三品竟。



这里中辈一门,跟前面就上辈观行善所做的分析是一样的。

第十五、在解释中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辨析,义理有十一门:

(一)总的说明佛咐嘱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的位次,说明他具有哪种修行;(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真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中品上生的情况是指,如果有众生受持了五戒,或者持受了八关斋戒,修行诸戒,没有造五逆罪,没有众多的过患,以持戒的功德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比丘众眷属围绕在他前面,放金色光明照到这人身上,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能够远离众苦。行者见到后,心里非常欢喜,当时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台上,长跪合掌,给佛作礼。还没有抬头时,就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很快莲花开敷,当花开敷的时候,听到了众多音声都在赞叹四谛,应时就证得了阿罗汉道,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等功德,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上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接着在中品上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八分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二、从“中品上生者”者,正明辩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总的告命阿难和韦提希护持本法。

二、“中品上生者”一句,这是辨定阶位,指的是小乘根性上善的凡夫人,或者说上品的小乘根性者。



三、从“若有众生”下,至“无众过患”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三、从“若有众生”到“无众过患”之间,这说的是第五、第六门当中受持法门的差别。有四分细节:



一、明简机堪与不堪;二、明受持小乘斋戒等;三、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四、明虽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设有余愆,恒须改悔,必令清净。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



(一)简明根机堪能行持和不堪能的差别;(二)说明受持小乘斋戒等戒法;(三)说明小乘的戒力量较小,不能消除五逆重罪,因此说到不能造五逆罪;(四)说明虽然守持小乘戒等,不能有违犯。假使有一些过失,应当恒时改悔,务必使它清净。这一条相合上面三福当中的第二福:戒善之福。



然修戒时,或是终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时等,此时亦不定。大意皆毕命为期,不得毁犯也。



然而修戒的时候,或者是终身,或者是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个时辰等,这在时间上是没有决定的。总的来说,就是以毕命为期,不能毁犯。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以下,这是说明第八门中把所修的善业回向于所求愿处,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五、从“临命终时”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五、从“临命终时”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当中,到了命终之时,圣众前来迎接的差别相以及往生时间的长短。这个有六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比丘众来,无有菩萨,由是小乘根性,还感小根之众也;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佛为说法,又赞出家离多众苦,种种俗缘,家业王官,长征远防等,今既出家,仰于四辈,万事不忧,迥然自在,去住无障,为此得修道业,是故赞云离众苦也。五、明行者既见闻已,不胜欣喜,即自见身已坐华台,低头礼佛;六、明行者低头在此,举头已在彼国也。



这六分细节是:(一)首先指的是寿命将尽的很短时间里;(二)说明当时感得弥陀和比丘众前来,没有菩萨,这也是果随因感的缘故,由于行者是小乘根性,以其心还感得小乘的圣众来迎接;(三)说明佛放金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四)说明佛为他讲法,又赞叹出家能远离众多苦患,各种的世俗因缘,家庭事业的牵累、国王长官等的牵制,或者需要在外长时征战、奔逐,或者要到远方去防卫等等,现在已经出了家,仰仗四众弟子的供养、支持,无忧无虑,超然自在,无论去哪里、住哪里都无障碍,也因此能够一心地修持道业,所以赞叹说远离诸苦;(五)说明行者见闻净土的圣众,得到佛放光加被、又说法安慰以后,心里禁不住欣喜、踊跃。当时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坐在莲花台上,当即就低头顶礼佛足;(六)行者低头还在此方,等到一举头已经生到了彼佛国土。



六、从“莲华寻开”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六、“莲花寻开”一句,这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彼国莲池后,花开时间早晚的差别。这里说到很快花就开了。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八解脱”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宝华寻发,此由戒行精强故也;二、明法音同赞四谛之德;三、明一得闻说四谛,即获罗汉之果。言罗汉者,此云无生,亦云无著。因亡故无生,果丧故无著。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言八解脱者,内有色外观色,一解脱。内无色外观色,二解脱。不净相,三解脱。四空,及灭尽,总成八也。



七、从“当花敷时”到“八解脱”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内容:(一)说明宝花很快打开,这是由于行者因地戒行精严、强猛的缘故。由于因上来得很急、很强,所以果上很快就开放;因上来得很缓、很弱,那果位花也开得迟,这都是因果相应的道理;(二)讲明当时花一开,国土里的法音在同声赞叹四谛的功德,这也是应他过去世修持小乘熏习四谛法很熟习的缘故;(三)说明他一听说四谛法,当即就证得了阿罗汉果。“罗汉”,此方翻为无生或无著。因的烦恼和业消灭的缘故,叫做无生;果的五取蕴消尽的缘故,叫无著。“三明”指的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八解脱”[1]指的是内有色外观色解脱等等。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中品上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上来宣说了八句,总的讲明了中品上生的情况。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中生是指,如果有众生在一昼夜里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昼夜里持沙弥戒,或者一昼夜里持具足戒,不缺坏威仪,以这一昼夜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由于戒香熏修的缘故,作为这样的行者,在他寿命快要终尽的时候,就见到阿弥陀佛和眷属众放着金色光明,持着七宝莲花来到行者面前。

行者自己听到空中有声音赞叹说:“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的缘故,我来迎接你。”行者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莲花当即合闭,顿时就生到了西方极世界,在七宝池当中。经过七天莲花才开放。莲花开放后,行者眼目开明,双手合掌赞叹世尊。闻到说法,心生欢喜得到了初果。经过半劫后,成就阿罗汉果。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中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接着在中品中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七段内容:



一、从“中品中生者”者,总举行名,辩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中品中生者”一句,总的举出行者的名目,是辨定行者所处的阶位,指的是小乘下善的凡夫人,或者说下品的小乘根性。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威仪无缺”已来,正明第五、六、七门中,简机时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受持八斋戒;二、明受持沙弥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轻罪,如犯极重之过,三业威仪,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应知。



二、从“若有众生”到“威仪无缺”之间,这是阐明第五、第六、第七三门当中简别根机堪与不堪、修持时间的差别以及所受持的行法等的差别。

有三种情况:(一)受持八关斋戒;(二)受持沙弥戒;(三)受持具足戒。这三品戒同样都是持受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对于轻罪也如同犯重罪的过失那样,严密地守护,身口意三业的威仪不让它有过失。这是配上面的第二福,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三、从“以此功德”之下,这是说明回向所修的善业趣向于所希求之处,也就是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四、从“戒香熏修”下,至“在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行者终时,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八:



四、从“戒香熏修”到“在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行者临命终时,圣众前来迎接,去时时间迟速差别的内容。有八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比丘众来;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华来现;五、明行者自见闻空声等赞;六、明佛赞言:汝深信佛语,随顺无疑,故来迎汝;七、明既蒙佛赞,即见自坐华座,坐已华合;八、明华既合已,即入西方宝池之内。



(一)首先说明处在寿命将尽的极短时间里;(二)说明当时弥陀和比丘众前来迎接;(三)说明佛放金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四)说明比丘持着花现在面前;(五)说明行者自己见闻空中有声音等在作赞叹;(六)说明佛赞叹说:由于你深信佛语,能随顺圣言,心无疑虑,所以我来迎你;(七)说明已经得蒙佛赞叹后,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然后莲花闭合;(八)说明莲花闭合以后,就入了西方宝池之内。



五、从“经于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经于七日”以下,这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莲池后,花开时间的早晚。这里是经过七天花就开了。



六、从“华既敷已”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四:一、明华开见佛;二、明合掌赞佛;三、明闻法得于初果;四、明经半劫已,方成罗汉。



六、从“花即敷已”到“成罗汉”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四分内容:(一)花开即见佛;(二)当时合掌赞叹佛的功德;(三)闻佛说法得证初果;(四)经过半劫才成就阿罗汉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中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有七句不同,总的具体解释了中品中生的情况。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中品下生是指,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持世间的仁慈善心。这个人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幸遇了善知识,给他详细讲解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快乐之事,又说到法藏比丘四十八愿的情形。他听到了西方净土法门后,不久就命终,当时就像壮士屈伸手臂的片刻时间里就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以后经过七天,遇到观音、势至菩萨给他说法,他一听法非常欢喜,得证了初果,过了一个小劫成就阿罗汉果。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下生。

以上总的三种情况叫做中辈生想,称为第十五观。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接着在中品下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七段内容:



一、“从中品下生者”者,正明总举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一、“中品下生者”一句,总的说明行者的名字,辨定了他所处的地位,指的是世善具上等福德的凡夫。



二、从“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受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简机;二、明孝养父母,奉顺六亲,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性调柔善,不简自他,见物遭苦,起于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见闻佛法,亦不解希求,但自行孝养也。应知。



二、从“若有善男子”到“行世仁慈”之间,这是说明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别堪与不堪的根机差别,以及所受持的法门的差别。

有四分内容:(一)简别根机是善男善女;(二)说明这等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敬奉随顺六亲。这就合到了上面初福当中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两句;(三)说明此人性情调柔贤善,不管是对自方、他方的人,只要见到别人受苦,他都会起仁慈的心;(四)说明这种品类的人,一生当中从没有见闻过佛法,也不了解要在佛道上希求,只是以他的善根,自己行持孝养的善行。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下,至“四十八愿”已来,正明第八门中临终遇逢佛法时节分齐。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到“四十八愿”之间,这是说明第八门当中临命终时遇到佛法时节差别。这是指此前都没闻到佛法,只是临终极短时间里遇到了善知识给他讲说。



四、从“闻此事已”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得生之益,去时迟疾也。



四、从“闻此事已”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得到往生的利益,以及去时的时间快慢。这是说到当时一闻到了西方的法,很快就命终往生了。去时的快慢,只有大力士屈伸手臂的片刻工夫,就已经生入了西方。



五、从“经七日已”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不开为异。



五、“经七日已”一句,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莲池,花开不开放的情况。



六、从“遇观世音”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七日已后,得遇观音大势;二、明既逢二圣,得闻妙法,证于初果;三、明经一小劫已后,始成罗汉也。



六、从“遇观世音”到“成罗汉”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细节:(一)说明到了七天以后,就遇到了观音、势至二菩萨;(二)说明既然遇到了两位大圣,听闻了妙法,由此就证了初果;(三)说明经过一个小劫才成就阿罗汉果。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下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说到了七句,总的具体解释了中品下生的情况。



赞云: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孝养父母教回向,为说西方快乐因。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中辈中行中根人,有的是受持了一日斋戒,临终时就处在金莲花中。又有在世孝养父母,到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教导他回向,给他讲说西方快乐的事实以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时佛和声闻众前来迎接,直接就生到了弥陀花座边上。在百宝花笼里经过七天莲花开敷,证得阿罗汉果。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中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有上中下三位的差别,总的解释了中辈一门的含义。



△十六、就下辈观善恶二行,文前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明受苦乐二法不同;七者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向所求处;九者明临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总料简下辈三位竟。



这一整段与上、中辈所开示十一门基本相同。只有在第六门加了“受苦乐二法”,也就是相对于下辈,区分为受苦、受乐二法不同。这是因为下辈纯是造恶之人,所以在他没遇法以前都是在受持苦法。之后遇到善知识劝导,在临终的时候受持乐法,有这样的不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上生是指,有众生在生时造了很多的恶业,虽然他没有诽谤方等经典,但这样的愚人造恶很多,无有惭愧。到了他快要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说大乘十二部经的首题名字。因为他闻到了这些经名的缘故,除掉了千劫的极重恶业。智者又教他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的缘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当时阿弥陀佛遣派化佛、化观音、化势至来到行者前,赞叹说:“善男子,以你称念佛名的缘故,消除了累劫重罪,我来迎接你。”这样说了以后,行者就见到化佛的光明遍满了整个屋子。他见到后很欢喜,当即命终,乘着宝莲花,跟随化佛之后,生在莲池当中。



【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经过了七个七天,莲花才开敷。当花开的时候,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立在这个人前面,给他演说甚深的十二部经。他闻后就能信解,发了无上道心。经过十小劫具足百法明门,得入初地,这叫做下品上生者。

在高丽本当中,后面还有一句:



【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



这是由于他听到了佛名、法名和僧名,闻到三宝名的缘故,就得以往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九:



在下品上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九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吩咐之意。



二、从“下品上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恶轻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上生者”一句,是辨定行者所处的地位,指的是造十恶轻罪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无有惭愧”已来,正明第五门中简机,举出一生已来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五:



三、从“或有众生”到“无有惭愧”之间,这是说明第五门当中简出机宜,指出一生当中造恶轻重的情形。这里有五段细节:



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造作众恶;三、明虽作众罪,于诸大乘不生诽谤;四、明重牒造恶之人,非智者之类也;五、明此等愚人,虽造众罪,总不生愧心。



(一)总的说明这是一类造恶的根机;(二)说明他在生时造了很多的恶法;(三)说明虽然他造众罪,但是对于大乘经不生诽谤;(四)再次指出这类造恶者不属于智者而是愚人;(五)是说这等愚人虽然造了重罪,总不生惭愧心。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生死之罪”已来,正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闻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识;三、明善人为赞众经;四、明以闻经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转教称念弥陀之号;六、明以称弥陀名故,除罪五百万劫。(经中说的是“五十亿劫”。古文中的“亿”有时指十万,有时指万万,也许这里是指十万。)



四、从“命欲终时”到“生死之罪”之间,这是说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知识闻法的情形。

有六段细节:(一)说明在即将命终的很短的时间里;(二)说明这时忽然遇到了教导往生的善知识;(三)此善知识为他赞说了十二部经的经题;(四)是说以闻诸经名字的功用力量,消除了千劫罪业;(五)说明智者进一步教他称念弥陀名号;(六)是说以他称念弥陀名号的缘故,除罪五百万劫。



问曰:何故闻十二部经名,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问:为什么闻十二部经名只除罪千劫,而称佛一声就能除罪五百万劫?这有什么道理?换言之,为何称佛一声的灭罪力超过了闻受经名呢?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回答:因为当时造罪的人业障很重,加上有很大的死苦逼恼身心。善人虽然说了很多经,但是他当时听受的心非常轻浮散乱。由于他的心散乱的缘故,除罪的力量就稍微弱一些。而佛名只是一句话,它就很方便摄住散心而让心安住。而且又教他以正念称名,由于当时他心很重的缘故,就能除罪多劫。



五、从“尔时彼佛”下,至“生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化众来迎,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五、从“尔时彼佛”到“生宝池中”之间,是说明第九门当中临终的时候,化现的圣众前来迎接,往生时间快慢的情况。有六段细节:



一、明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二、明化众既已身现,即同赞行人。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四、明既蒙化众告及,即见光明遍室。五、明既蒙光照,报命寻终。六、明乘华从佛生宝池中。



(一)首先说到行者正称名的时候,阿弥陀佛当即派遣化佛、化观音、化势至,应声就现在眼前,所谓随呼随应,不隔刹那;(二)说明化现的西方三圣已经现身以后,就同声地赞叹行人;(三)说明所听到化身的赞叹,只说到了以称念佛名的功德力,我来迎接你,没有说到闻经的事。就佛本愿的意思来说,唯一是想劝导行者正念称名,这样就能很快得到往生,不同于杂散的业行。像这部经以及其他诸部净土经法当中,处处广为赞叹,劝令众生直接称念名号,会得到切要的利益,要知道这个要点。

换言之,净土经中,佛广赞称名,这是因为它能够切中要害。尤其在临终的时候,杂散之业会分散力量,而称名极其简要,一念即起,当时心力容易投注在上面,使得心力很强,与佛愿相应就速得往生。所以持名念佛乃方便之极,简易之极,就是这个道理。到了紧急关头,要用一个极其方便,而且能够提起心力的办法,那么称名是极其切要的。到了那个关头,用其他杂散的业来不及,用称名的话,就像一个孩子呼求母亲,立即就能感召。

(四)说明当时在化现的三圣告知以后,就见到了化佛的光明充满了房屋;(五)行者已经得蒙了佛光照触,不久就舍报命终;(六)命终以后,乘着莲花跟随佛,生在宝池当中。



六、从“经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六、从“经七七日”以下,这是说明第十门当中到了莲池以后,花开时间的早晚差别,这种行者是经过七七、四十九日才花开。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得入初地”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五:



七、从“当花敷时”到“得入初地”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得利益的差别。有五段细节:



一、明观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宝华之侧;三、明为说前生所闻之教;四、明行者闻已,领解发心;五、明远经多劫,证临百法之位也。



(一)当莲花开敷后,大悲观音和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二)是说二菩萨现身降临在行者的宝花旁边;(三)是给他宣说前世所听闻到的甚深十二部经;(四)说明行者听后,当即领解,发无上道心;(五)说明经历了十小劫,证得了百法之位,也就是得入初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



九、从“得闻佛名”已下,重举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独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九、从“得闻佛名”以下,是再次举出行者所得的利益,不但念佛得以往生,而且念法、念僧也能生入净土。



上来虽有九句不同,广解下品上生竟。



上来虽然有九句不同,具体解释了下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题



1、中品上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2、中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3、中品下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往生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4、下品上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为什么在他临终闻十二部经名时,只除罪千劫,而称佛一声就除罪五百万劫?

5、净土经中,佛广赞称名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修行净土有何启发?



--------------------------------------------------------------------------------

[1] 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证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证,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是净观也。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缘,故名解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佛告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中生,是指有一类众生毁坏了五戒、八戒或具足戒,这样的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没有惭愧,他是以各种恶业作为庄严。



【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这个愚人以恶业的缘故会堕到地狱里,在他寿命快要穷尽时,地狱的众多猛火,一时间都现在前面。这时遇到善知识以大慈悲心给他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为赞叹彼佛的光明神力,也赞叹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人听了后,就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顿时化为清凉风,吹着天花,花上都有化佛菩萨迎接这个人。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当时在一念顷中,就往生到西方七宝池的莲花当中。经过六劫莲花才开敷。当花开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清净梵音安慰他,为他演说大乘甚深经典。一听到了妙法,他就应时发起了无上菩提心。这种情况叫做下品中生。



次就下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在下品中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七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佛吩咐阿难和韦提希。



二、从“下品中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中生者”一句,这是辨定他的地位,指的是破戒中等罪行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应堕地狱”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造业,即有其七:



三、从“或有众生”到“应堕地狱”之间,这是说明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出机宜和他造罪业行的情况,有七分细节:



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多犯诸戒;三、明偷盗僧物;四、明邪命说法;五、明总无愧心;六、明兼造众罪,内心发恶,外即身口为恶,既自身不善,又见者皆憎,故云以诸恶业自庄严也;七、明验斯罪状,定入地狱。



(一)首先总的说,这是一类造恶的机;(二)说到他在生时犯了很多戒;(三)说到他又偷盗了僧众的财物;(四)又有邪命说法的罪行;(五)无论造什么罪总无惭愧心;(六)说明他兼造各种罪业,内心发恶念,外面身口放纵造恶,自身既行不善,又人见人憎。因此说他是一个以诸恶业而为庄严的人;(七)说明根据他的罪状,可以断定决定要入地狱。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即得往生”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善恶来迎,即有其九:



四、从“命欲终时”到“即得往生”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临终时善恶相显现的情况,有九分细节:



一、明罪人命延不久;二、明狱火来现;三、明正火现时,遇善知识;四、明善人为说弥陀功德;五、明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六、明既蒙罪灭,火变为风;七、明天华随风来应,罗列目前;八、明化众来迎;九、明去时迟疾。



(一)首先说到,这是在罪人生命即将结束的短暂时间里;(二)说到由于生前的业力,已经出现了地狱之火;(三)说明正当地狱火显现时,遇到了善知识;(四)指明善人为他讲说弥陀的功德;(五)说明罪人闻到了弥陀名号,就除了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六)既然蒙佛力加被,灭除了多劫的罪业,地狱的火转而变为清凉风;(七)当时这个清凉风吹着天花罗列在目前;(八)是说这时在每朵天花上都有化现的佛菩萨来迎接他;(九)说明一念顷就生到了七宝池中。



五、从“七宝池中”下,至“六劫”已来,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七宝池中”到“六劫”之间,这是说到第十门当中到莲池后,花开时间的差别。这里说到经过了六劫才开敷莲花。



六、从“莲华乃敷”下,至“发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三:



六、从“莲花乃敷”到“发无上道心”之间,这是说到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内容:



一、明华既开已,观音等梵声安慰;二、明为说甚深妙典;三、明行者领解发心。



(一)说到莲花开敷以后,观音势至以梵音而作安慰;(二)说明二大士为他宣说大乘甚深经典;(三)说明行者听闻的当下领解,发起了无上道心。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下品中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以上这七句,总的解释了下品中生的情况。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下生是指,有一类众生做不善业,五逆十恶,造作了很多的恶业。这样的愚人以恶业的缘故应当堕入恶趣,经历多劫无有止境地受苦。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样的愚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给他种种安慰,为他宣说妙法,教他念佛。这个人由于大苦逼恼的缘故,念不起佛。善友就告诉他:如果你不能念彼佛的话,你就应该称阿弥陀佛的名字。这样他就至心称佛名,一声接一声而不断绝,念满了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的缘故,每一念当中都除灭了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以后,见到了金莲花,像日轮一样住在他面前,一念顷就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以上六字丽作“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当时他在莲花里面,经历了十二大劫花才开放。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给他广说诸法实相,灭罪的方法。他听了以后非常欢喜,当时就发起了菩提心,这种情况叫做下品下生。

以上三者统称为下辈生想,这叫做第十六观。



次就下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在下品下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七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总的吩咐阿难和韦提希。



二、从“下品下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下生者”一句是辨定了他的地位,这是指具造了五逆等重罪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受苦无穷”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七:



三、从 “或有众生”到“受苦无穷”之间,这是说到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出根机,并且说明他造罪轻重的情形。有七分细节:



一、明造恶之机;二、明总举不善之名;三、明简罪轻重;四、明总结众恶,非智人之业;五、明造恶既多,罪亦非轻;六、明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因业既非是善,果报焉能不苦也;七、明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一)这里说的是一类造恶的根机;(二)总的举出他是做不善业;(三)指明罪业轻重,也就是他五逆十恶等无所不造;(四)总结这些恶业并非智者的业行,而属于愚人;(五)说明既然造了这么多恶,那罪业当然不轻;(六)说明没有业就不受报,没有因就不受果,既然业因不是善的,那么果报哪里能不苦;(七)说明既然具有非常多、非常深的造恶业因,那当然酬报的果是累劫也难以消尽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问:在四十八愿里说到,唯除五逆和谤法两类不能往生,而在这部《观经》下品下生文当中,却简除谤法而摄受五逆,这里有什么含义?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回答:四十八愿当中简除了五逆和谤法两类,这是从抑止门或遮止门来说的。因为这两种业障碍极重,如果造了直接入阿鼻地狱,在历劫当中无时无刻不恐怖、受苦,没办法脱出。如来恐怕众生造这样的两种罪过,所以以方便语遮止说,你们造这两种罪就不能往生,其实也不是不摄受。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



本经的下品下生当中取五逆除谤法,因五逆罪已经造了,不可抛弃让他流转,还是发起大悲要摄取他往生。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其次谤法的情形,也是在还没有造的时候就遮止说,如果你谤法的话,就不能往生。这也是就没有造业的情况来说的。如果他已经造了谤法,还能够回心愿往,还是摄受他能够往生净土的。



虽得生彼,华合经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已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这类谤法者虽然生到了净土,但是闭合在花苞里需要经历多劫。他们在花里的时候,有三种障碍:(1)不能够见佛和圣众;(2)不能听闻正法;(3)不能游历诸佛国土,承事诸佛,广兴供养。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苦。经上说,就像比丘入三禅的快乐那样,要晓得是这种受用。虽然闭在花中多劫不开,岂不胜过阿鼻地狱当中长时永劫受诸痛苦无数倍?总而言之,所谓本经摄取五逆简除谤法,也是就抑止门来说的。



四、从“如此愚人”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闻法念佛,得蒙现益。即有其十:



四、从“如此愚人”至“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闻法念佛得到现前利益。有十分细节:



一、明重牒造恶之人;二、明命延不久;三、明临终遇善知识;四、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五、明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七、明念数多少,声声无间;八、明除罪多劫;九、明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十、明去时迟疾,直到所归之国。



(一)首先再次举出这是造恶之人;(二)指明时间是在他即将命终的极短暂时间里;(三)说明在此临命终时,有幸遇到善知识;(四)说明善人安慰教导他念佛;(五)说明当时他被死苦逼得很厉害,根本发不起心念佛;(六)是说善友知道他被苦所逼,失掉正念,没法提起,转而就教他口里称念弥陀名号;(七)说明他念的数量只具足十念,一声接一声地相续而没有间断;(八)说明每一念中都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九)说明临终正念现前,见到了金莲花像日轮一样显现在面前;(十)说明去的速度,在一念顷就生到了极乐国土。



五、从“于莲华中满十二劫”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五、从“于莲花中满十二劫”以下,说明第十门当中到了莲池,花开的时间早晚差别。这里是指经过十二大劫。



六、从“观音大势”下,至“发菩提心”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三:一、明二圣为宣甚深妙法;二、明除罪欢喜;三、明复发胜心。



六、从“观音大势”到“发菩提心”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这有三分内容:(一)说明花开后观音、势至二大士给他宣说甚深的诸法实相,除罪妙法;(二)是说在除罪后,他生起欢喜心;(三)说明当即就发起了菩提心;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下品下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七句,具体解释了下品下生的情形。



赞云: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三华障重开多劫,于时始发菩提因。



赞颂到:下辈下行下根人,指的是生前造作十恶五逆等,处在很深重的贪嗔烦恼当中,造下了四重罪、偷僧物罪、谤法罪。但是从来不起惭愧,悔除过失。临终的时候,苦相如云般集聚,地狱的猛火已经现在罪人心前。

这时,忽然幸遇了往生善知识,紧急地劝导他专称弥陀名号。当他念佛时,化佛菩萨寻声赶到,一念倾心就入了极乐宝莲。这三品人,由于昔日的深重业障,在花中需要经过多劫才能开放。花一开,蒙菩萨说法,才发起菩提心。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下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说到三种品位,总的解释完了下辈这一门的含义。



前明十三观以为定善,即是韦提致请,如来已答。后明三福九品名为散善,是佛自说。虽有定散两门有异,总解正宗分竟。



总结:以上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十三观的观法,称为定善,这是韦提希祈请,如来做了回答;第二部分是阐述了三福、九品因行果德的情形,叫做散善,这是如来无问自说。虽然有定散两门的差别,总的解释了正宗分的内涵。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这样宣说的时候,韦提希和五百侍女听佛所说,应时就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无限广长的相状,见到了阿弥陀佛的色身和观音、势至两大菩萨,内心生起欢喜,叹未曾有,豁然间大悟,得到无生忍。五百侍女也发起无上菩提心,愿生西方净土。世尊都给她们授记,皆当往生,而且生到佛国以后,获得诸佛现前三昧。当时在虚空中听闻的无量诸天都发起了无上道心。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举,次辨,即有其七:



第三、在得益分当中,也是首先举出题名,然后辨明情形,有七分内容:



初、从“说是语”者,正明总牒前文,生后得益之相。



一、“说是语时”,是承前启后句,它是在承接前文,发起后面获得利益情形的经文。



二、从“韦提”已下,正明能闻法人。



二、“韦提及五百侍女”一句,说明当时的闻法者。



三、从“应时即见极乐”已下,正明夫人等于上光台中见极乐之相。



三、从“应时即见极乐”以下这一句,是说明夫人等现见了在前一阶段得佛力示现,在光明台中所见的极乐世界的情景。



四、从“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已下,正明夫人于第七观初见无量寿佛时,即得无生之益。



四、从“得见佛身及二菩萨”以下,这是说明夫人在世尊讲述第七观初,见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得到了无生的利益。





五、从“五百侍女”已下,正明睹斯胜相,各发无上之心,求生净土。



五、从“五百侍女”以下,说明在场的侍女们目睹了净土殊胜的庄严,各自发起了无上道心,求生净土。



六、从“世尊悉记”已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记,皆生彼国,即获现前三昧。



六、从“世尊悉记”以下,这是说明五百侍女都得到了世尊的授记,都将生到极乐世界,一往生后就获得诸佛现前三昧。



七、从“无量诸天”已下,正明前厌苦缘中,释梵护世诸天等,从佛王宫临空听法。



七、从“无量诸天”以下,这是说到在前面厌苦缘一段中,帝释、梵天、四大天王等诸天跟随佛来到王宫,在虚空中听法。



或见释迦毫光转变,或见弥陀金色灵仪,或闻九品往生殊异,或闻定散两门俱摄,或闻善恶之行齐归,或闻西方净土对目非远,或闻一生专精决志,永与生死分流。此等诸天,既闻如来广说希奇之益,各发无上之心。



当时这些空中的天人们,或者见到世尊白毫光做种种转变;或者见到阿弥陀佛金色之身的相好;或者听闻到佛讲述的九品往生的因行果德差异;或者听闻到定散两门都能摄受往生;或者听闻到无论是善恶之行,只要是回心愿往,都一道归入净土;或者听闻到西方净土就在目前,并非遥远;或者听闻到尽此一生专精决志,直往西方,就能永断生死之流,入于西方清净法流。这些诸天既然听到如来广说净土法的稀奇利益,个个都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斯乃佛是圣中之极,发语成经。凡惑之类蒙餐,能使闻之获益。



这是总的赞叹利益。佛是圣人中无上的圣人,他已到达断证究竟圆满,所以由佛智慧发出的圣言就成为三世不易、十界同尊的经法。凡夫有惑障之类受用到甘露妙法,就能使听闻者都获得极大利益。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得益分竟。



以上七句具体解释了听闻本法得利益的情形。



思考题



1、下品中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临终往生情形如何?

2、下品下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临终往生情形如何?生到了净土,闭合在花苞时,有哪三种障碍?又有何利益?

4、在四十八愿里说到,唯除五逆和谤法不能往生,而在这部《观经》下品下生文当中,却简除谤法而摄受五逆,是什么原因?是否谤法者决定不能往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