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观经四帖疏讲记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接着要想水。要想到极乐国土有八池水,每一个宝池的水都是由七宝合成。宝性柔软,从如意珠王出生。宝池里的水分成十四支,每一支都是作七宝妙色。以黄金做成水渠,渠下都是杂色的金刚作为底沙。每一个水渠里都有六十亿七宝莲花,每一朵莲花都是方圆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这些如意水流注在花间,又有流出水渠,循着宝树往上流往下流,无不自在。而且触碰的声音传出微妙的法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又有赞叹诸佛相好等等。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光化成了百宝色鸟,这些鸟都在以和雅、哀亮的声音鸣唱,常常赞叹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八功德水想,称为第五观。

五、就宝池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第五、在宝池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这样七段内容:

一、从“次当想水”已下,总举观名,即是牒前生后。此明宝树虽精,若无池水,亦未名好。一为不空世界。二为庄严依报。为斯义故,有此池渠观也。

一、从“次当想水”以下,总的举出这一观的名称,这是承前启后。这是说明虽然宝树非常精妙,但如果没有池水,也还不算好。一是为了不空世界,也就是显示整个净土妙有庄严;二是为了庄严依报器界。为了这个含义的缘故,有这池渠观。

二、从“极乐国土”下,至“如意珠王生”已来,正明池数,并辨出处,即有其五:

二、从“极乐国土”到“如意珠王生”之间,这是说明宝池的数量,并且辨明池水的出处,即有其五:

一、明标指所归之国;二、明池有八数之名;三、明一一池水七宝所成,正由宝珠映彻涌出八德之水,其体即是七宝,故名宝水也;四、明虽是七宝,体性柔软;五、明八池之水,皆从如意宝中出,即名如意水。

(一)指明所归向的极乐国土;(二)说明水池有八个;(三)说明每一个宝池里的水,都是由七宝合成,这也是由于如意珠王内外映彻,从中涌出具八功德的妙水,由于它的体性是七宝,所以称为宝水;(四)虽然是七宝,但是不像此方的珍宝体性坚硬,它是柔软的体性;(五)说明这八个宝池里的水都是从如意珠王出生,因此称为如意水或者摩尼水。

此水即有八种之德:一者清净润泽,即是色入摄;二者不臭,即是香入摄;三者轻、四者冷、五者软,即是触入摄。六者美,是味入摄;七者饮时调适、八者饮已无患,是法入摄。此八德之义,已在弥陀义中广说竟。

这个池水有八种德相:(1)清净润泽,这是属于色入,也就是它很清湛、光泽,这是色上的功德;(2)不臭,这是属于香尘,也就是鼻根闻的时候非常芳香;(3)、(4)、(5)分别是轻、冷、触, 这是属于触入或触尘,也就是身体触的时候,它很轻,又很清凉,而且是柔软的;(6)美,属于味入,舌根触及的时候,非常甘甜;(7)、(8)饮食的时候,身心调畅适悦,饮后没有过患,这是属于法入,也就是心一触的时候,有这种德相。这八德的含义在《弥陀经义》当中已经做过广说。

又赞云:极乐庄严安养国,八德宝池流遍满。四岸含晖间七宝,水色分明映宝光。

又以偈颂赞叹:极乐庄严安乐的国土,宝池中的八功德水遍满了国土。池渠的四岸都是以妙宝合成,含着光辉。水色极其分明,映着宝光。

体性柔软无坚触,菩萨徐行散宝香。宝香宝云成宝盖,宝盖临空覆宝幢。宝幢严仪围宝殿,宝殿宝铃垂珠网。宝网宝乐千重转,随机赞叹宝宫楼。

宝水的体性十分柔软,并没有坚硬的触觉。菩萨徐徐地在岸上行走,周围都散发着各种宝香。宝香在空中结成宝云,又结成宝盖,宝盖又在空中覆盖宝幢。以宝幢为庄严,有各种严饰围绕着宝殿,宝殿当中有宝珠的罗网,四边垂着宝铃。风触及到宝网,摇着宝铃出了千万转的宝乐,有各种极其微妙的乐章。这些音乐都应着众生的心发出赞叹妙宝宫殿楼阁的法音。

一一宫楼有佛会,恒沙圣众坐思量。愿此有缘常忆念,舍命同生彼法堂。

极乐国有无数的宝宫楼,每一座宫楼里都有佛说法的法会,那里面集聚着恒河沙数的圣众,都在佛的座下思量法义。愿有缘者能够常常忆念极乐国土的胜妙,舍弃了此生的寿命后,共同生到这样的法堂当中,亲自听佛说法,开悟自心。

三、从“分为十四支”下,至“以为底沙”已来,正明池分异流,旋还无乱。即有其三:一、明渠数多少;二、明一一渠岸,体是黄金;三、明渠下底沙,皆杂色宝。言“金刚”者,即是无漏之体也。

三、从“分为十四支”到“以为底沙”之间,这是说明水池分成不同的支流,在池的旁边循环围绕而没有杂乱。
这有三个含义:(一)说明每一个水池分出十四个池渠;(二)说明每一个水渠的四岸都是以黄金为体性;(三)说明渠底部的沙都是杂色的妙宝。说“金刚”即是说沙是无漏体性。

四、从“一一水中”下,至“寻树上下”已来,正明水有不思议用。

四、从“一一水中”到“寻树上下”之间,说明水有不可思议的德用。

即有其五:一、明别指渠名,显彼庄严之相;二、明渠内宝华多少;三、明华量大小;四、明摩尼宝水流注华间;五、明宝水从渠而出,寻诸宝树上下无碍,故名如意水也。

这里有五分内容:(一)特别指明渠的名字,这是为了显示池渠的庄严相,而不是其他设施的庄严相;(二)说明渠内有六十亿宝莲花,极其繁多;(三)说明花的形量大小都是方圆十二由旬;(四)说明摩尼宝水流注在花间;(五)说明宝水从渠中出来,循着宝树上流下流自在无碍,所以叫做如意水。

五、从“其声微妙”下,至“诸佛相好者”已来,正明水有不可思议德。即有其二:一、明宝水华间流注,微波相触,即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二、明宝水上岸,寻树枝条华果叶等,或上或下,中间相触,皆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或说众生苦事,觉动菩萨大悲,劝令引他;或说人天等法;或说二乘等法;或说地前、地上等法;或说佛地三身等法。

五、从“其声微妙”到“诸佛相好”以来,这是说明水有不可思议的德用。
有两方面内容:(一)说明宝水在花间流注,微波触及的时候发出微妙的音声,音声里在宣说妙法;(二)说明宝水上岸,循着树的枝条花果叶等,或者往上流或者往下流,中间水和水相触的时候都会发出妙声,声音都演说妙法。或者说众生的苦难之事,来觉动菩萨的悲心,劝导菩萨发心利他。或者说到人天等法,或者说到声闻缘觉等法,或者说到地前、地上等菩萨诸法,或者说到佛地法报化三身等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六、从“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已来,正明摩尼多有神德。即有其四:

六、从“如意珠王”到“念佛法僧”之间,说明了摩尼有很多的神妙功德,即有其四:

一、明珠王内出金光;二、明光化作百宝之鸟;三、明鸟声哀雅,天乐无以比方;四、明宝鸟连音,同声赞叹念佛法僧。然佛是众生无上大师,除邪向正;法是众生无上良药,能断烦恼毒病,令法身清净;僧是众生无上福田,但使倾心四事,不惮疲劳,五乘依果,自然应念所须而至。

所谓的如意珠王有神妙的德用,可以从四方面说明:(一)珠王内能出金光;(二)光又化作百宝圣鸟;(三)鸟又传出清畅哀雅的妙音,天乐都无以比拟;(四)说明这些宝鸟都相续不断地同声赞叹佛法僧。这也是启发极乐众生的善根智慧。佛是众生的无上大师,教导众生去除颠倒心,生起无颠倒的心,趣向正道。法是众生的无上良药,能够断除内心烦恼三毒等病,使得法身清净。僧是众生的无上福田,只要倾心致力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事供养而不辞疲劳,那么五乘的果报自然应验,一切所需都会如意现前。

其宝珠前生八德之水,后出种种金光。非直破暗除昏,到处能施佛事。

这就看出如意珠王前面能够出生八功德水,后面能现出种种的金光,光又化鸟,鸟又出妙音,音中又说妙法,法又能够开悟众生的心,所以这不只是现了光破除黑暗而已,而是处处都能施作佛事。其实这都是如来的智慧变现出这些妙相,然后演说法音来契悟众生,起到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作用,这叫做施作佛事。

七、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宝池观竟。

七、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虽然说了七句,详尽地阐明了宝池观。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在这样众宝合成的宝严国土里,无边无际的处所中,可以划分出无数个地界。在每一地界上面,都有五百亿座宝楼,每一座宝楼里都有无量的极乐天人,演唱着圣妙的天伎乐。又有很多乐器悬处在虚空当中,就像天上的宝幢那样,不鼓而自鸣。而且这些如同天鼓自鸣般出现的各种妙乐,都在宣说念佛、念法、念僧。也就是以佛的悲愿力和众生的善根和合,就会任运地作佛的事业,都是无有分别自然流现。
这一想观成后,就叫做粗分地见到了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这是总的对于宝的观想,称为第六观。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如果见到了此种情形,就能够除灭无量劫的极重恶业,命终以后必定往生彼佛国土。如是观而如是现,叫做正观。如是观而不如是现,叫做邪观。

六、就宝楼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一:

第六、在宝楼观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十一段内容:

初、从“众宝国土”者,即是总举观名,牒前生后。此明净土虽有宝流灌注,若无宝楼宫阁,亦未为精。为此依报庄严种种圆备也。

一、从“众宝国土”,是总的举出此观的名称,承前启后。这是说明净土虽然有宝流灌注,如果没有宝楼阁,那也还不算精妙。因此,这里要圆满地具备依报庄严的各种妙相。这也是弥陀愿力的实施,他要求国土精妙无比,具足无量庄严。

二、从“一一界上”者,正明宝楼住处,地界遍于彼国,楼亦无穷也。

二、“一一界上”,说明极乐天人的宝楼住处,由于一块块的地界周遍了佛国,每一个地界里都有五百亿宝楼,因此楼是无量无数的。

三、从“有五百亿宝楼”者,正显其数。一界之上既然,遍满彼国亦皆如是。应知。

三、从“有五百亿宝楼”这里,正式地显示每一块地界里的宝楼数量。在每一个地界上面都有五百亿的话,那么遍满国土的无数块地界里,都是这个数量,因此这个国中充满了楼阁。

四、从“其楼阁中”下,至“作天伎乐”已来,正明阁内庄严。

四、从“其楼阁中”到“作天伎乐”,这是说明楼阁内部的庄严。也就是这里面有无数的天人在演奏着各种的伎乐,具足了美妙庄严。

五、从“又有乐器”下,至“不鼓自鸣”已来,正明楼外庄严。宝乐飞空,声流法响。昼夜六时,如天宝幢,无思成自事也。

五、从“又有乐器”下到“不鼓自鸣”之间,这是说明楼阁外的庄严。如何呢?有宝乐在空中回响,声音流出各种微妙法音。昼夜六时,就像天界宝幢,无分别而成就自然的事业。
这都是不可思议的。由弥陀的妙心所现,悲愿所成,众生善心所感,因此诸缘和合时,没有分别而自然能够发出各种的法音,引导众生归入菩提。

六、从“此众音中”下,至“念比丘僧”已来,正明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六、从“此众音中”到“念比丘僧”之间,这是说明这些音乐虽然没有心识,但是它有说法的功能。这也说明法界不是妄识的体,不动分别而能做出佛事。

七、从“此想成已”下,至“宝池”已来,正明显观成相。此明专心住境,悕见宝楼,克念不移,自上庄严总现。

七、从“此想成已”到“宝池”之间,说明观想成就的相。这是表明专心地住在所观境上,希慕能见到净土的宝楼,然后克制心念一心专注在所观境上不移动。这样积久功深,达到极其精益的地步,上面的各种庄严会总的现在心前,这样就初步观到了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

八、从“是为”已下,总结。

八、“是为”以下是总结句。

九、从“若见此者”,牒前观相,生后利益。

九、“若见此者”这一句承接前面的观相,发起后面宣说利益。

十、从“除无量”下,至“生彼国”已来,正明依法观察,除障多劫,身器清净,应佛本心,舍身他世,必往无疑。

十、从“除无量”到“生彼国”之间,这是说明真正依法修观成就见到了极乐国土,那就能除灭无量亿劫的极重恶业,使得身器清净,能够和佛的本心相应。这样临终舍弃身报要去后世的时候,决定会生到极乐世界。

十一、从“作是观者”下,至“邪观”已来,辨观邪正之相。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明宝楼观竟。

十一、从“作是观者”到“邪观”之间,这是辨明作观邪正的相。上面有十一句,详细地说明了宝楼观的情况。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善自谛听,好好地思维忆念,我为你们分别解说除苦恼的妙法。你们要好好记持在心,广泛地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世尊正这样宣说时,无量寿佛站立在虚空中,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菩萨侍立在佛的左右。西方三圣光明极其炽盛,无法见到光明的边际、体量等,即使百千阎浮檀金色也比不上一分。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当时韦提希见到了阿弥陀佛,立即接足顶礼,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因为佛力加被的缘故,面见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大菩萨。未来众生,应当要怎样来观想无量寿佛和二菩萨呢?”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

佛告诉韦提希:“要想观出彼佛的色身,应当先这样发起想念。在七宝地上作莲花想,使得莲花每一片花叶上都具有百宝妙色,莲花花叶上面有八万四千脉,如同天画般微妙奇丽。每一条脉都有八万四千种光,要使得这微细的纹理了了分明地见到。”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花叶小的长宽各二百五十由旬,像这样莲花具有八万四千瓣花叶,叶和叶之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作为严饰。这些摩尼珠里,每一颗都放着千道光明。光明化成了宝盖,由七宝合成,普遍地覆盖地面。莲花台是以释迦毗楞伽宝做成,莲花台上面有八万金刚甄叔伽宝、梵摩尼宝和妙珍珠网作为装饰。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在莲花台上,出现了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每一根宝幢都像百千万亿须弥山那样高广。宝幢上面垂下宝幔,犹如夜摩天宫的情景。又有五百亿微妙的宝珠,严饰着宝幔。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每一颗宝珠都有八万四千道光,每一道光变作八万四千种不同种类的金色,每一种金色都照遍了宝严国土。处处施展了不同的变化,变现出种种的庄严相。或者现为金刚台,或者变作珍珠网,或者化作杂花云。在东南西北等的十方,随意地变现,做佛普利众生的事业。这样就是作花座想,称为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诉阿难:如此微妙的宝花座,这是源于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也就是阿弥陀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就发起大愿,未来成佛,在国土示现色身的时候,要坐在这样具足无量庄严的法座上。以这个愿力,在功行圆满时,就自然地显现,因此说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如果想观念阿弥陀佛的话,应当首先作花座想。在作这个观想时,不能混杂而观,应当一个一个细节地观。一片一片的花叶,一颗一颗的珍珠,一道一道的光明,一一花台,一一宝幢等等,都要使它观得非常分明,如同在镜子里见到自己的面相那样清楚。达到了这个标准,观想成功了,就能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一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如是观如是现,称为正观;如是观不如是现,反而现成其他,称为邪观。

思考题

1、宝池观:
(1)净土宝池中水是何体性?从何而出?有何功德?
(2)此水有何不可思议德用?
(3)摩尼珠王有何神妙功德?
2、思维净土的宝楼庄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七、就华座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九:

第七、在花座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次辨观相,最后总结,有十九段: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除苦恼法”已来,正明敕听许说。

一、从“佛告阿难”到“除苦恼法”之间,这是佛吩咐阿难和韦提希谛听并许可宣说。

即有其三:一、明告命二人;二、明敕听,令之谛受,正念修行;三、明佛为说华座观法,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

这有三个内容:(一)佛明确吩咐阿难和韦提希;(二)佛命他们谛听,让他们真实地受持在心中,正念不忘,精勤地修行;(三)佛为他们宣说花座观法,只要心能住在观境中缘念,就能消除罪苦。
这是说到观法的利益,当无漏观境现前的时候,就能除灭有漏的罪苦,有极大的灭罪力量。

二、从“汝等忆持”下,至“解说”已来,正明劝发流通。

二、从“汝等忆持”到“解说”之间,这是劝导流通本法。
这就是说要他们好好地将观法忆持在心中,而且有因缘的时候,要广泛地为大众演说,使得这个法门流通在世间,恒常不绝。

此明观法深要,急救常没众生妄爱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观,处处劝修,普使知闻,同升解脱。

那么为什么世尊劝发流通呢?因为这有极大的度生功用。这要晓得观法甚深、要妙,它能够快速地救度常没众生以虚妄的爱著迷惑心漂流在六道中的命运。所以你要守持好这个观法,处处劝有缘人修持,使得一切见闻者同升于解脱之域。
这里也蕴含了很深的修心道理。“常没众生”,就是指众生一向都是缘着不清净的世俗境界,起各种的妄想、贪爱,心识迷惑掉了。一直在这种境缘当中攀缘、驰逐、取舍,生各种贪嗔、分别、造业,从而漂流在六道当中,这样一种惑业苦的流转无法切断。
现在怎样才能让他回心趣向解脱呢?那就是要让他一心专注在净土无漏的境相当中。这样他的心就转换成了一心专注清净,这样就能止息掉迷染的障惑之心,截断了漂流六道的业力。因此说这个观成就的时候,能够除灭五万亿劫生死之罪。而且由于一心专注净土,注想佛国的无漏境,等到他坚固成性之后,就和佛的愿力相合,决定被引摄到无漏的清净刹土,这样就能够彻底地截断生死的流转。因此有这样修法的极切要的要点,所以说“观法深要,急救常没众生”。为此世尊劝导阿难要好好地受持,广为流通。

三、从“说是语时”下,至“不得为比”已来,正明娑婆化主为物故,注想西方。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斯乃二尊许应无异。直以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

三、从“说是语时”到“不得为比”之间,这是说明当时娑婆化主释迦如来正为着众生的缘故注想西方,当即安乐世界的弥陀世尊就彻知心意,因此现身在东方娑婆。这也是两土世尊心心无异,也就是当释迦许可要宣说的时候,弥陀就当即应现。所谓“隐显”是就此土众生而言,弥陀隐、释迦显,但是就法身而言并没有什么隐显的障隔。
为什么二土世尊各显于一方世界呢?这就是由于所化机的根器有差别,致使导师互相作为师匠来教导一方。“器朴”就是原材料的意思,指的是根器。

就此意中,即有其七:一、明告劝二人时也。二、明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也。

这里有七段内容:(一)说明是世尊劝告阿难和韦提两人的时候;(二)说明当世尊刚要宣说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弥陀世尊应声就现前,这是来证成如是观就如是见佛,如是往生。这表示有感必应,有观必成,心想佛故就会现佛。这就是弥陀应声即现的表示义。

三、明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三)明示弥陀在空而立,这说明只要众生回转心来正念弥陀,愿生我国,立即就能往生。
这都是随感随应的意思,众生一启开信心正念,弥陀当即就现在他的心前,无有丝毫延误。这也是以佛心周遍的缘故、应物如响的缘故。

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问:佛乃功德巍巍无上之人,不能轻易地站立。既然已经不舍本愿,以大悲心来回应的话,何故不端坐而赴机呢?“赴机”就是应着机感而显现的意思。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回答:这里要知道佛的显相有特别的密意,都在表达着大悲心切,救苦心急,因此直接示现了站立接引的相。
这唯一是因为娑婆是一个极大的苦界,在这里面充满了各种杂乱的恶业,导致“八苦相烧,动成违返”: 就人类而言,也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这八种苦交相地煎熬、烧煮,常常不停地在逼恼着众生的心,有的时候是这种苦来烧,有的时候是那种苦来烧。总而言之,处在众苦交煎的状态里,没有一时的安乐。“动成违返”,就是指这个心动不动就成了颠倒。也就是凡夫内在有无量烦恼随眠,一触遇到顺境的时候就生贪,触遇到逆境就生嗔,触遇到中庸境就生痴。总而言之,一触到境缘的时候,就颠倒地起心,落在烦恼当中。无不是自造苦因、自食苦果,落在极错乱的如同疯子般的状态里,烦恼的病情十分地深重。
有人想:在这样的世间,不也有很多美好的境界吗?其实这样一种暂时的乐境,当下就是苦因,最终无不以苦而告终。或者说如同小孩食刀刃上的蜜,有割舌之患。乐里面隐含极大的过患。
“诈亲含笑”,就是说所谓世间的美好、快乐、圆满等等,它好像时时在含笑向人们招手,表现得非常亲爱。这是一种假相,众生的六根一触到的时候,就已经被俘虏了。
“六贼常随”,就是指在可爱境一出现的时候,心里一缘到生了贪著的时候,就落入苦中。“六贼”,就是指当即生起六种识和相应的各种烦恼。也就是一下就失掉了功德法财,造成了无量的后患,所以处处都是处在很危险的境地。
“三恶火坑,临临欲入”,“三恶火坑”就是指三恶趣烈火炽燃的极大火坑。众生就像一个盲目的小孩,非常幼稚,就贪火坑边上的这些名利声色等。一贪的时候,就有很多堕落到火坑。作为父母是非常焦急的,因为孩子没有见识,非常短浅,而且他把现前的一些具有蛊惑性的欲乐境当成是真实的乐,所以一心要去抓。而这个境的后面是一个极大的火坑,所以他东走西撞的时候,时时都可能走到坑边,掉落到火坑里,这叫“临临欲入”。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赶紧迈步去救这些迷惑的凡夫小儿,那他一定会落在三恶道的火坑里,千劫万劫难以解脱。这是极其紧急的事,因此佛也显示立即作救度的行为,不能以一种缓慢端坐的方式赴应机感。
这也就是画弥陀接引图的时候,都是站立相的原因。他也是面对娑婆苦海,众生极危急的情况做救度。因此,我们也应该想想自己深陷在轮回苦海里,处处险情重生,非常地危急。因此我们在呼救的时候,也要向着上方的弥陀如来祈求,一心投入佛心。这样为佛愿摄持,就能解脱苦海。

四、明观音势至以为侍者,表无余众也。

(四)说到观音、势至作为弥陀左右的侍者,这是表示没有其他的法众。

五、明三尊身心圆净,光明逾盛也。

(五)说明西方三圣身心圆满清净,光明极其炽盛,超越凡流以及其他学位圣者。

六、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垢障凡夫何能具睹?

(六)说明佛色身的光明朗照十方无边际的世界,有垢障的凡夫哪里能完全见到佛光的边际体量?这是无从洞悉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七、明佛身无漏,光亦同然。岂将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七)说明佛是无漏的身,发出的光也是无漏的光,有漏的天界阎浮檀金,哪里能比拟呢?这两者的体性相差亿万里之遥。

四、从“时韦提希见无量”下,至“作礼”已来,正明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接足。斯乃序临净国,喜叹无以自胜。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

四、从“时韦提希见无量”到“作礼”之间,这是说明韦提希实际是具有烦恼垢染的凡夫女身,单凭自力根本不可能见到阿弥陀佛。但是以佛圣力冥冥中加被,就使得阿弥陀佛当即现前,这时候她就能够对佛接足作礼。
在序分中,当时以佛力加被,她的心已经能观缘到清净国土,当时禁不住地欢喜踊跃。现在是真正地见到了弥陀的色身,更加使得她心开意解,得到无生忍。

五、从“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正明夫人领荷佛恩,为物陈疑,生于后问。

五、从“白佛言”到“及二菩萨”之间,这是夫人领荷了佛的大恩,她发利他心,为未来世的众生陈述疑问,发起后面的请问。

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现在,蒙尊加念,得睹弥陀。佛灭后,众生云何可见也?

夫人的意思是,现在佛还在世上,我得到世尊的加被护念,得以睹见弥陀。在佛灭后,色身不在世界住留,众生没有世尊的加被护念,怎么能见到弥陀世尊呢?

六、从“未来众生”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明其夫人为物置请,使同己见。

六、从“未来众生”到“及二菩萨”之间,这是说明夫人为了众生而作祈请,想要让众生跟自己一样能见到西方三圣。

七、从“佛告韦提”下,至“当起想念”已来,正明总告许说之言。

七、从“佛告韦提”到“当起想念”之间,这是佛总的告诉韦提希,许可为她宣说。

问曰:夫人置请,通已为生。及至如来酬答,但指韦提,不通生耶?

问:夫人这个祈请是普遍地为了一切众生,等到如来应答的时候,却只是指着韦提希,而没有通说一切众生,这是什么缘故?

答曰:佛身临化,说法以逗机。不请尚自普弘,何论别指而不等被?但以文略故无,兼为之心必有也。

回答:佛身随感而应化,都是以说法而巧逗机宜。众生不请尚且自己普弘大法,何况这是特别为众生祈请,怎么会不平等加被呢?只是因为这个行文简略,所以就省略掉了,但是如来兼为一切众生之心是一定有的。

八、从“七宝地上”下,至“华想”已来,正明教观方便。

八、从“七宝地上”至“花想”之间,这是正式教导观行的方便。

问曰:众生盲暗,逐想增劳。对目冥若夜游,远标净境,何由可悉?

这里有个怀疑:众生都是在盲目当中到处奔逐、攀缘,滋生各种的劳虑、辛苦。就是在他面前的境,也好像在暗夜里盲目行走那样,一无所见。何况是极深远的净土境界,怎么可能周详精细地观到呢?意思是说,众生这样盲目乱动的状态,怎么能观到那样极其深细微妙的佛果境界?心识和观境相差太远,他是没办法观出来的。

答曰:若望众生惑障,动念徒自疲劳。仰凭圣力遥加,致使所观皆见。

回答:如果按众生自身的烦恼障来看,他只是在不断地动妄念,徒自疲劳而已。在这样的烦恼妄动当中,就像一盆不断动荡的水,哪里能现出清净的影像呢?但要知道凭借佛力,在远处作加被的缘故,使得他勤行观想,就能见到深细的观境。

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见也?欲作法者,诸行者等,先于佛像前,至心忏悔,发露所造之罪,极生惭愧,悲泣流泪。

怎么样作法使心安住而能够见到西方观境呢?要作法的话,诸行者首先要在佛像面前至心忏悔,发露以往所造的罪业,要生极度的惭愧,达到悲泣流泪的地步。

悔过既竟,又心口请释迦佛十方恒沙等佛。又念彼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

这样忏悔了罪业之后,又以心和口祈请释迦佛和十方恒河沙数诸佛来作加被。心里又要忆想阿弥陀佛的本愿,他是如何来摄受我、救度我,要相信以诚心能得到佛力加被。
这样做了之后,自己要表白:弟子某某(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生下来就是这个盲人的状况,完全处在无明当中,罪业如此深重。因此虽然佛跟我不障隔,但是以我自心业障的缘故,有很深的障碍,见不到佛。所以,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我,以佛力加持在我心上,能够帮我开出所观的境来,愿我顿然现见圣境,得到观想的成就。
“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这是表达自己一心向佛的决心:现在我要顿时从心里舍掉自己的生命,一心全部交给阿弥陀佛,至于见和不见,都是佛的恩德力加被。我就不再自作主张了,把心全部都交给弥陀,连生命都交出来。这就是基于自己对佛力的信心,发起了一心仰赖的心,因此连命都能够放下来归向阿弥陀佛,哪怕死了也不要紧。

噵此语已,更复至心忏悔竟已,即向静处,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这样向着佛作了表白了以后,再至心忏悔。做完以后,就要住在一个静处,面向西方结跏趺坐,像前面的做法一样。

既住心已,徐徐转心想彼宝地杂色分明。初想不得乱想多境,境多即难得定,唯观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唯万事俱舍,犹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

这样心已经安住下来了,就缓缓地运转心想极乐宝地呈现各种的彩色,非常地分明。“徐徐转心”就是不要着急,心要很安闲。最初想的时候,不能乱想很多境,境多了就难以得定,只是观方寸、一尺等。就是首先观一个单一的境,先观方寸、一尺等容易观的境,再逐步地增长上去。
时间上要求一直坚持观想,或者一天、两天、三天,或者四天、五天、六天、七天,或者一月、一年、两三年等。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在行住坐卧当中,身口意业常常要与定相合。
要修观的话,一切万事都要全部舍掉。就好像一个已经丧失了神志的盲聋痴呆的人那样,一心只想这个,其他不想不问不缘。像这样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一心专注在这上面,三昧就容易得到。

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飞。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

如果不这样一心专注,锲而不舍,身口意三业不断地随着因缘而动转。稍微有一点定想,也随着妄念的波动早已打失掉了。这样稍微观一点又跑掉了,永远也难以凝聚成定力,使得观境现前。因此说,纵然经过一千年,法眼也不会开。这里“法眼”是指洞见净土圣境的眼睛。
再说一下“定想逐波飞”,波是指心里攀缘妄动,定想就像风平浪静的水中现的影像,而波浪一起的时候,就不现前影像,这个定想马上就失掉了。所以修观的时候,必须在静处一心专注,要离开一切的攀缘杂想,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若心得定时,或先有明相现,或可先见宝地等种种分明不思议者,有二种见:一者想见。犹有知觉故,虽见净境,未多明了;二者若内外觉灭,即入正受三昧。所见净境,即非想见得为比校也。

如果心得了定,或者先有明相现前,或者会首先见到宝地等各种极其分明难思难议的净相,总的来说有两种见:一是想见,还有知觉的缘故,虽然见到净境,不是太明了;二是如果内外的觉想都灭掉了,那就入了正受三昧,所见的净土的净境,就不是前面的想见能比得了,这是真正地证入了三昧,与净土的圣境真实相应。

九、从“令其莲华”下,至“八万四千光”已来,正明宝华有种种庄严。

九、从“令其莲花”到“八万四千光”之间,说明莲花有各种庄严。

即有其三:一、明一一华叶备众宝色;二、明一一叶有众多宝脉;三、明一一脉有众多光色。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见。

这有三段细节:首先说明每一瓣花叶都具足百宝色,其次说明每一瓣花叶都有八万四千宝脉,再次说明每一宝脉都有八万四千光色。这是让行者心住在观境上,一一明了观想,使得心眼都见到。

既见华叶已,次想叶间众宝。次想宝出多光,光成宝盖。次想华台,台上众宝及珠网等。次想台上四柱宝幢。次想幢上宝幔。次想幔上宝珠,光明杂色,遍满虚空,各现异相。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舍,不久之间,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诸庄严一切显现。应知。

已经见到了花叶后,再想花叶间的众多妙宝。又想一一宝都出很多光,光就变成宝盖。又想花台,台上有众多的妙宝和珠网等,再想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又想幢上披下宝幔,又想幔有众多宝珠,珠子发出各种彩色光明,遍满虚空,这些光都现着各种不同的妙相。
像这样依照次第,一分一分住心观想而不舍离,不久就能得到定心。已经得到定心,极乐世界的这些庄严会全部显现,要知道这个要点。

十、从“了了”已下,辨观成相。

十、从“了了”以下,这是辨明观想修成的状况。

十一、从“华叶小者”下,至“遍覆地上”已来,正明叶叶有种种庄严。

十一、从“花叶小者”到“遍覆地上”以来,这是说明花叶有种种庄严。

即有其六:一、明华叶大小;二、明华叶多少;三、明叶间珠映多少;四、明珠有千光;五、明一一珠光变成宝盖;六、明宝盖上照虚空,下覆宝地。

这有六段细节:(一)说明花叶最小达二百五十由旬;(二)说明花上有八万四千瓣花叶;(三)说明叶和叶之间有百亿摩尼珠;(四)说明每一颗摩尼珠都含有千种光色;(五)说明每一道的珠光都变成了宝盖;(六)说明宝盖光明辉映,上照着虚空,下覆盖着宝地。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下,至“以为校饰”已来,正明台上庄严之相。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到“以为校饰”之间,说明台上的诸庄严相。即莲花台由释迦毗楞伽宝而成,上有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作为严饰。

十三、从“于其台上”下,至“妙宝珠以为映饰”已来,正明幢上庄严之相。

十三、从“于其台上”到“妙宝珠以为映饰”之间,这是说明宝幢上的庄严相。

即有其四:一、明台上自有四幢;二、明幢之体量大小;三、明幢上自有宝幔,状似天宫;四、明幢上自有众多宝珠,辉光映饰。

这有四段细节:(一)说明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二)说明宝幢的体量如同百千万亿须弥山;(三)说明幢上面有自然显现的宝幔,形如天宫;(四)说明宝幢上有很多宝珠,放着光辉作为映饰。

十四、从“一一宝珠”下,至“施作佛事”已来,正明珠光有不思议德用之相。

十四、从“一一宝珠”到“施作佛事”之间,这是说明幢上的珠光有不可思议的德用之相。

即有其五:一、明一一珠有多光;二、明一一光各作异色;三、明一一光色遍于宝土;四、明光所至处,各作异种庄严;五、明或作金台珠网华云宝乐,遍满十方。

有五段细节:(一)说明每颗宝珠都含有八万四千光;(二)每一种光色都作八万四千种色;(三)说明每一种光色遍照到宝严国土;(四)说明光明所到之处,能够作各种的庄严;(五)说明这些光或者化作金台、珠网、花云,或者传出宝音乐等,遍满了十方极广大的区域。

十五、从“是为”已下,总结观名。

十五、从“是为”以下是总结观名。

十六、从“佛告阿难”下,至“比丘愿力所成”已来,正明华座得成所由。

十六、从“佛告阿难”到“比丘愿力所成”之间,这是说明这样殊胜微妙的花座是由弥陀愿力所成。

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见面像”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如前次第住心,不得杂乱也。

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到“自见面像”之间,这是再次显示观想的仪轨或法则。要像前面那样次第使心安住,不能杂乱。

十八、从“此想成者”下,至“生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结观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十八、从“此想成者”到“生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观想成就的状况,有两种利益:(一)观想成就能够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二)明观想成就必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九、从“作是观者”下,至“名为邪观”已来,正明辩观邪正相。

十九、从“作是观者”到“名为邪观”之间,这是说明观行邪正的状况。

斯乃华依宝地,叶间奇珍,台莹四幢,光施佛事。

这是总结赞颂偈:依着宝地显现了佛的莲花座,这是十分地奇妙、庄严,在叶和叶之间莹饰着奇珍妙宝,在珍宝台上竖立着四根宝幢,上面有各种妙宝珍珠作为严饰,放着各种的光辉。这些光明作种种变化,作佛利生的事业。

上来虽有十九句不同,广明华座观竟。

以上有十九句的细节,详细地说明了花座观。

思考题

1、弥陀站立赴机有何密意?
2、众生心识昏盲,观极深远的净土境界为什么能见到?
3、作观前,如何在佛像前忏悔、请佛加被?这对我们修行有何启发?
4、解释:“定想逐波飞”。说明如何修观才能现前净土的真实境界。
5、思维阿弥陀佛莲花座的庄严。即次第思维:
(1)莲花的种种庄严;(2)莲花台的诸庄严相;
(3)宝幢上的庄严相;(4)幢上珠光的德用之相。
6、花座观成就有何利益?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佛告阿难和韦提希:已经观想见到了花座以后,接着应当观想佛身。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在一切众生的心想当中,所以你们心里想佛的时候,这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自己的心这样观想佛,自己的心就会现出佛身。诸佛正遍知海无碍地照见,当观想佛时,就从自己的心想中现出佛身来。以这个缘故,你们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阿弥陀佛如来应供正遍知正等觉。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想彼佛的方法是,首先想他的身像,逐步地进行,最终会见到真实的佛身。首先想像的时候,应当做到闭眼开眼都见到一尊宝像,如同阎浮檀的金色,坐在花上。
见到宝像安坐花座后,心眼得开,了了分明,就见到极乐国土的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各种的宝罗网弥漫在虚空当中。见到这些事相时,要使得它极其明了,如同观手掌那样清晰。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在这样见到后,又想出一朵大莲花在佛的左边,像前面的莲花的一样。又观想一朵大莲花在佛的右边。想观世音菩萨的身像坐在左花座上,也作金色,跟前面无差别。又想大势至菩萨的像坐在右花座上。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这个想观成的时候,佛菩萨的像都放光明,金色的光照着宝树。每一株树下也有三个莲花,在莲花上各有一佛、二菩萨的西方三圣像。总而言之,在极乐国土里到处都有三圣的形像。
这个观想成就时,行者会闻到水流、光明以及宝树、凫雁、鸳鸯都在宣说妙法,出定入定恒时闻到妙法。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 [1]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行者所闻的这个法,在出定的时候,能够忆持不忘,让它跟修多罗契合。如果不契合,就叫做妄想;如果契合,就是粗想见到极乐世界。这叫像想,名为第八观。作这种观想,能够除灭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在现身当中得到念佛三昧。

八、就像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三:

第八、在像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次辨观相,最后结成,有十三段: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所以者何”已来,正明结前生后。言“所以者何”者,是其问也,所以须想佛者何。

一、从“佛告阿难”到“所以者何”之间,这是承前启后的句子。说到“所以者何”,是提出问题:之所以要观想佛的原因是什么?

二、从“诸佛如来”下,至“心想中”已来,正明诸佛大慈,应心即现,有斯胜益,故劝汝想之。

二、从“诸佛如来”到“心想中”之间,这是说明诸佛有大慈悲心,应着众生观想的心,就会在他心中显现,有这样殊胜的利益,因此劝你观想佛的身像。

问曰:韦提上请,唯指弥陀。未审如来今总举诸佛,有何意也?

问:韦提上面祈请唯一是指阿弥陀佛,不清楚如来现在总的举出诸佛来回答,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欲显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等齐无二。端身一坐,影现无方。意赴有缘,时临法界。

回答:这是要显示诸佛同证了法报化三身,同圆了悲智果位,平等无别,佛佛都是如此。他们都住在法界里,顺着众生的善缘而随机影现,并没有固定的方所。

言“法界”者,有三义: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

说到“法界”,有三个意思:(一)心周遍的缘故,称为法界;(二)身周遍的缘故,称为法界;(三)无障碍的缘故,称为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因为心到哪里,身也跟着到,身是随着心的,所以说是法界身。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但诸行者,若想念中,若梦定中见佛者,即成斯义也。

“法界”是指所化的境即众生界。“身”是指能教化的身,指的是诸佛的身。“入众生心想中”,这是说由于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就以无障碍智了了明知,也就当即能入到他的心想中显现。诸行者或者在想念中或者在梦中、定中见到彼佛,就是这个涵义。

三、从“是故汝等”下,至“从心想生”已来,正明结劝利益。

三、从“是故汝等”到“从心想生”之间,这是总结劝导求取观想的利益。

此明标心想佛,但作佛解。从顶至足,心想不舍。一一观之,无暂休息。或想顶相,或想眉间白毫,乃至足下千辐轮之相。作此想时,佛像端严相好具足了然而现。

这是要定好心专一地想佛,只作佛来理解。从头到脚,心里一直想着不离开。这样一一地观出来,没有暂时的间断。或者观想佛的无见顶相,或者想眉间白毫相,乃至足下的千辐轮相。这样作观想的时候,就会出现庄严端正的佛像,具足相好,了了然现在心前。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乃由心缘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现;心若不缘,众相不可见。但自心想作,即应心而现,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言“八十随形好”者,佛相既现,众好皆随也。此正明如来教诸想者具足观也。

这是由于我们的心缘着一个一个相的缘故,就有一个一个相的显现;心如果不缘,这些相就见不到。自己的心这样想作,就会应着心出现,因此说“是心即是三十二相”。说到“八十随形好”,这是因为佛像已经现出了,众多的随形好也都要随着它显现,这也是说明如来教导诸行者在观想时要作完整的观想。

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即心是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

说到“是心作佛”,就是依着自己的信心来缘着佛的相好,如同在心里作出佛来。说“是心是佛”,是指心里能这样想佛,佛身就依着自己的心而显现,这样心里就出现了佛,因此说“是心是佛”。离开这个心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心外的佛。

言“诸佛正遍知海”下,此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从汝心想而现,似如生也。

说到“诸佛正遍知海”以下的内容,是说明诸佛都证得了圆满无障碍的大智慧。无论众生作意或者不作意,都恒时能够周遍地了解一切众生的心念。只要你的内心能这样作想,诸佛加被,就从你的心想里显现出佛身,就好像生出来一样。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

有的行者把这一门的含义理解成要作唯识法身观,或者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这样理解是大的错误,绝对和佛经的本义没有少分相似。
因此,善导大师特别把这里的法界解释成众生界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解释成自己的心,以信心这样缘想佛作观,自己的心就会现出如是的佛身来,而不作其他的理解,都是住心观像上面来解释的。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

这里说到的“想像”,这是自心假立出来的佛身三十二相,这不是指真如法界身。因为真如法性哪里有相状可缘?又哪里有色身可取呢?然而法身没有色相,根本不是眼识所对的境,更没有人类妄识前的事物可以作比方,因此唯一取无色相的虚空来譬喻法身的体性。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要知道,这一部十六观门的法从头到尾都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根本没有说无相离念。这个看清了就明白,从第一观开始一直到十三观为止,都是要指定方所,立好所观的境相,然后心住在上面来取境。从头到尾都是观一个个有相的净土境界,根本没有说到无相离念,因此大师这样解释非常正确。
如来为什么这样设立观法呢?这是因为如来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要让末代的罪浊凡夫立相住心还做不到,何况离相而求呢?就好像没有神通本领的人,想在虚空里建立舍宅那样,这是做不到的。

四、从“是故应当”下,至“三佛陀”已来,正明如前所益,专住必成,展转相教,劝观彼佛也。

四、从“是故应当”到“三佛陀”之间,这是说明基于有前面这样一想佛就能现出佛身的利益,只要专心安住必定成就,因此再再地教诲、劝导行者观想彼佛的身像。

五、从“想彼佛者”下,牒前生后。言“先当想像”者,定所观境。

五、“想彼佛者”,是承前启后的句子。“先当想像”,这是指定所观的境。

六、从“闭目开目”下,至“如观掌中”已来,正明辩观成相。

六、从“闭目开目”一直到“如观掌中”,这是说明观想成就的状况。

即有其四:一、明身四威仪,眼之开合,见一金像似现目前,常作此想;二、明既能观像,像即须有坐处,即想前华座,想像在上而坐;三、明想见像坐已,心眼即开;四、明心眼既开,即见金像及彼极乐诸庄严事,地上虚空了然无碍。

这有四段细节:(一)说明身体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无论是开眼合眼,总要见到这一尊金像好像现在眼前那样,常常要作这一观想;(二)说明已经能做到观出佛像,那么佛像就应当有他的坐处,因此就要想前面观的莲花座,想佛像就坐在上面;(三)已经能想出佛像坐在花座上的时候,心眼当即打开;(四)这个心眼既然打开,就真正见到了金佛像以及极乐世界的各种庄严事,无论是地上、虚空中的情景,都了了然没有障碍。

又观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说,从顶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项肩臂手指。又由心向下,想胸腹脐阴,胫膝(⻊+尃)足,十指千辐等,一一想之。

接着说观像、心住在所缘上的方法。就如同前面所说,从顶部一一地观想出来,面部、眉目、白毫相、眼、鼻、口、耳、咽喉、颈项、肩膀、手臂、手指。又由心间往下观想胸部、腹部、脐部、阴藏、大腿、膝盖、小腿、脚掌、十指、千辐轮相等,这样一段一段观想。

从上向下名顺观,从下千辐向上名逆观。如是逆顺住心,不久必得成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叫做顺观,从下面的千辐轮相往上观叫做逆观。像这样无论顺观、逆观,心次第地安住作观,不久就能观成佛像。

又佛身及华座、宝地等,必须上下通观。然十三观中,此宝地、宝华、金像等观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此一法成者,余观即自然了也。

而且无论佛身、花座、宝地等,都必须上上下下贯穿起来通观。在十三观里面,以宝地、宝花、金像等观最为重要。如果你想教人就教这个观法,只要这一法修成了,其他的观都自然明了。

七、从“见此事已”者,结成上像身观,生后二菩萨观也。

七、从“见此事已”这一句,这是总结上面的弥陀色身像观,发起后面观音、势至二菩萨的观法。

八、从“复当更作一大莲华”下,至“坐右华座”已来,正明成上三身观,生后多身观。

八、从“复当更作一大莲花”到“坐右花座”之间,这是表明修成了上面的西方三身观,然后发起国土中遍满了三身的观想。

欲观此二菩萨者,一如观佛法也。

要观二大菩萨的身相,完全跟观佛的方式一样。

九、从“此想成时”下,至“遍满彼国”已来,正明结成上多身观,生后说法相。

九、从“此想成时”到“遍满彼国”之间,这是总结成立上面修出了多身观,然后发起后面国土万物说法的相状。

此明诸行者等,行住坐卧,常缘彼国一切宝树、一切宝楼华池等。若礼念,若观想,常作此解也。

这是说明行者行住坐卧,常时缘着彼国的一切宝树、宝楼、花池等,或者是礼拜而忆念,或者是端坐而观想,常常要做这样理解。

十、从“此想成时”下,至“忆持不舍”已来,正明因定得见极乐庄严。又闻一切庄严,皆能说于妙法。既见闻此已,恒持莫失,名守定心也。

十、从“此想成时”到“忆持不舍”之间,这是说明因为三昧成就而见到了极乐世界的庄严,又听到了一切的庄严相都在宣说妙法。这样见闻净土净相以后,要恒时保持不要让它失去,这叫做守住定心。

十一、从“令与修多罗合”下,至“见极乐世界”已来,辨观邪正之相。

十一、从“令与修多罗合”到“见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状。

十二、从“是为”已下,总结。

十二、“是为”以下就是总结句。

十三、从“作是观者”下,至“得念佛三昧”已来,正明克念修观,现蒙利益。

十三、“作是观者”到“得念佛三昧”之间,这是说明能够一心专注地修观,现世就得到大利益,也就是成就念佛三昧,除灭无量亿劫生死之罪。

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观难阶。是以大圣垂哀,且遣注心形像。

这是大师最后总结的赞偈:这就是因为众生有很深的业障,难以一下子观出真佛的色身,因此大圣释迦牟尼佛垂下慈悲,设立方便,先教众生住心观佛的形像。等到这个观成了,就会见到佛具足无量相好的微妙色身。

上来虽有十三句不同,广明像观竟。

以上说到十三句,详细地阐明了像观的观法。

思考题

1、善导大师如何解释“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对此为何不能理解成要作唯识法身观,或者作自性清净佛性观?
2、应如何观弥陀色身像?


[1] 修多罗:所指有二:(一)为一切佛法之总称;(二)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此时又意译为契经、正经、贯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