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观经精华导读】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

透过心中的想象,去创造佛的功德!

净界法师

    本经的修学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阐明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的理念。作为一个佛弟子,大家心中同一个目标,当然是要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庄严海。那应该怎么办呢?佛陀告诉我们一个下手方法,就是:透过心中的想象,去创造佛的功德!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佛陀还没有出世之前,我们凡夫用心中的想象,那叫颠倒妄想。《唯识学》上说,一个人会起烦恼、去造罪业,一定要有想象力。比方说:如果我们走路不小心踩到蚂蚁,这个没有透过想象所造的罪,是无记业,没有犯杀罪的,虽然你跟牠有误杀的因果,但是你没有杀牠之心,这个是不能结罪的。所以结罪一定要经过想蕴的想象──一种错误的想象,推动你的身口去造业,才能构成罪业。

由于我们以前习惯性用自己的想象,去贪求五欲,累积了很多罪业,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之后,知道众生有这个问题,所以在《法华经》上说: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意思是说:众生执着有一个相状,一定要有一个相状让他去攀缘,否则他没有一个下手处,因为他一定要有个住的方法。所以佛陀说:没关系!众生喜欢想象,佛陀就用众生习惯的思考模式,安立了很多的相状,但是这种相状是趣向于解脱的。佛法所说的大乘不二法──以前起惑造业的是谁?是我们的想象;现在创造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是谁?还是我们的想象。不过这个想象是透过佛陀圣言量的指导,如理如法的想象。

那么,应该怎么想象,才能够成就诸佛的正遍知海呢?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引导我们的想象方法,是由粗到细有一定的次第。比方说依报庄严就有三个次第,首先讲到三种基础的想像。哪三个基础呢?

第一个、落日观:从落日观去做一种光明的想象,当然这个光明是温和、柔软、不刺眼的想象。第二个、水观:看到澄清的水,它是这么的清澈、调柔,启发我们清净、调柔没有任何杂质的想象。第三个、瑠璃地:它的瑠璃地充满了七宝黄金,瑠璃地的下面有很多珠宝放光,瑠璃地的上面,从光明当中,现出莲华台,还有种种的楼阁,显现种种的庄严想象。

我们从以上三种基础的想象,得到极乐世界一种光明想、清净想跟庄严想,这是要进入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三种基础。那么透过这三个基础,佛陀就带入了主题。极乐世界依报有三个主题:

第一个宝树:我们都知道树跟我们的自然环境有关系,因为它能够调节温度、净化空气,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帮助。你看佛陀的八相成道,其中有四个跟树有关系,是在树下成就的:第一个出生,佛陀在树下出生;第二个降魔,佛陀在树下打坐,调伏所有的魔王;第三个成道,佛陀成道不是在房间,是在树下成道;最后,佛陀入涅槃,也在树下入涅槃。佛陀的八相成道之中,就有四个是在树下完成的,所以佛陀必须把极乐世界宝树的情况,跟我们说明一下,因为树在依报环境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二个楼阁: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有地上楼阁、树上楼阁和空中楼阁,各种楼阁有各种庄严。楼阁是第二个主题。

第三个跟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莲华。我们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受生的环境就是莲华化生,当然那里的莲华不是在污泥中,是在八功德水中,而且这八功德水是流动的,它是从如意宝珠流出种种的八功德水,这些莲华就漂浮在流动的水中,当这个水在流动时,边流动还边说法,这是莲华的庄严。

佛陀讲完依报的三个主题之后,开始强调三种功德,就是极乐世界除了相状庄严之外,有什么内在功德呢?当我们去受用极乐世界的宝树、楼阁、莲华,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本经佛陀讲到有三种功德:

第一个,身心安乐:极乐世界的人民没有痛苦的感受──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管你是带业往生、还是圣人去的,你在极乐世界受用种种的依报环境,不可能出现痛苦,因为它不是业感的环境,它已经超越我们的业力了,它是法界缘起,所以在生命当中没有任何痛苦的感受,这叫身心安乐。

第二个,极乐世界的环境是随意变现。它不是固定的,它会随你的心情变现,你现在的心情想要一个复杂的环境、想要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极乐世界的庄严、光明就变得多元化;你现在的心情喜欢简单的,它就变成简单化。所以极乐世界的环境不是固定的,能随意变现。

第三个,最为重要,极乐世界的庄严能够施作佛事──它能够演说妙法、增长我们的善根。

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当中,含三大功德:第一个它能够身心安乐,这个是共诸天的,天人也是没什么痛苦,身心安乐;世间的安乐是共于诸天的,但是不共于诸天的是后面两个: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因为天界的快乐,会让我们产生更大的放逸颠倒。

这个地方,佛陀引导我们极乐世界的想象,是透过三种基础,然后进入三种主题,最后进入三种功德,当我们把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想象过一次之后,接下来,佛陀就开始要介绍──极乐世界正报的庄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二)

净界法师

    这一科是一个总观─佛菩萨的像观。事实上,它这个像观也是一种假想观,就是先找一个娑婆世界的佛菩萨像去观,虽然它不是极乐世界的一个真实相,但是可以作为我们一种方便法门,叫做佛菩萨像观 。

  我们先看前面的三小段:

  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

  想佛缘由

    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结归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很重要!整个极乐世界观想的理论基础,都在这段经文当中。

  我们解释一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当我们观察极乐世界整个依报庄严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次当想佛,就要开始观佛陀的正报了。

  为什么要观佛的相好呢?观佛的相好有什么好处呢?

  佛陀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是以什么为身呢?凡夫的身叫业报身,是受业力的主导,但是佛陀的身是法界身。什么是法界身呢?

  祂是以一切法为身,所以能够入于众生的一切想象当中!

  比方说你想极乐世界的莲华,跟他想的莲华肯定不一样,不可能大家对莲华的想象都一样,一百个人去想象极乐世界的莲华,依止同样的文字,但是心中出现的莲华肯定不一样。但是没关系,佛陀有自在力,祂能够入到你的想象当中──你的莲华比较小朵祂也进得去,你的莲华比较光明祂也进得去,只要你虔诚恭敬,照着佛陀的文字相来想象,佛陀就有办法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这个入是什么意思呢?智者大师说:佛陀有大自在力!当然这个自在力,是祂因地修学善业的时候,祂有菩提心、利他的心、有空正见,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所以得果报时,有这种救拔一切众生的自在力。这一部份是约佛来说的。

  那众生要怎么做呢?看下一段:是故汝等心想佛时,虽然说我们是一个生死凡夫,当我们依教奉行来想象佛陀的依报、正报庄严,我们这一念心、这种想象的心,当下就能契入佛的功德庄严──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叫作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两句话是整个观经的重点。观经的重点,就在是心作佛这个作,按本经的意思就是想象,透过对佛陀功德的想象,我们的内心就能够生起佛的功德,所以是心作佛是──约因,是心是佛是──约果。

  当然,关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智者大师解释的比较详细,他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个,从自力的角度─三昧能成己之果佛。这是说你在想象的时候,成就一种禅定的三昧,这个三昧力能够开显我们的自性功德。

  第二个,从他力的角度─净心能感他方应佛。当我们以一念至诚皈依的心去想象佛陀,就能招感他方应佛,这地方特别是指阿弥陀佛的功德,他力的加持。

  我们把想这句话再解释一下。整部观经的修法就在这个想,它有两个相貌:

  第一个是于境取相:比方说我们看这朵华,这朵华本来跟我们没有关系,它是我心外的华,但是透过你的想,就可以从外境的华,变成心中的华。怎么办呢?就是透过想去取这个境,当这朵华在你心中出现时,你的心中就有这个相状了。

  第二个是施设名言:所谓名言,它本来是一种概念,但是讲概念一般人听不懂,简单说就是指心态,看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所以想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你心中的相状;第二个是你内心的心态。

  比方说我们观想极乐世界的莲华,这个地方以智者大师来说,他有二个心态:第一个,是从莲华当中的专注,成就三昧能成己之果佛,可以从莲华当中,去启发你内心清净的功德,因为莲华表示清净,所以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换句话说:你能够从相来修心,从自力的角度──莲华看久了,你的内心自然会清净,那是用一种专注的心态来看莲华。第二个,你是用欣求皈依、好乐的心来看莲华──能够感应弥陀的功德。

  从自力的角度,叫做藉相修心,开显自性的功德;从他力的角度,生起皈依的心去感应佛陀,可以叫做感应。就是说:当你心中出现极乐世界的相状时,第一个向内开显你的真如本性,第二个向外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二种心态不同,一个是摄心专注,一个是至诚皈依,二个心态不同。

  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作有一种专注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一种皈依的意思。专注能启发自性的功德,皈依能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净界法师

    最后,我们将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做一个总结:

  一切诸佛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心中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这个思想佛陀在《法华经》讲得非常详细。佛陀临灭度之前,到了晚年,在《法华经》中说:为什么我要出世说法?我是怎么说法?正如法华所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佛陀说:我觉悟的真理─诸法实相,是没办法言说的,怎么说你们都听不懂。佛陀没办法言说、我们没办法想象,那我们就永远没有希望,因为真理是离言说相,但有言说就错误了,因此佛陀必须怎么做呢?慢慢的引导众生──开方便门、施设方便。佛陀就说:真如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你就可以想象了──哦,它有一个相状。它的本质是清净的,它的量是周遍法界的,这就是这一个相。

  但是,这中间你有一点着相,你就没办法得到真如啊!没关系,你可以先着这个相,我们凡夫都是带妄修真,可以先假藉佛陀所安立的妄相来修真实,慢慢、慢慢的,把其他的烦恼调伏之后,最后这个相也把它舍离掉,这样就契入真如了。刚开始肯定要有一个相状来引导你,所以才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比方说我们今天藉相修心,想象孔夫子──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想象孔夫子是什么相状呢?诸位读读《论语》就知道孔夫子是什么相状──他是一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夫子讲话很温和,用很多道理、譬喻,来发明人际关系必要的礼节。但是,你看孟子的相状就不一样了。我们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孟子讲话是咄咄逼人,他讲浩然正气,强调行侠仗义啊。所以孟子在批评一个人,那是非常尖锐的,所以我们看到孟子的相状啊,就是很有气势。那么你再看《老子》也不一样,老庄的思想是强调与世隔绝、自由自在,老庄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自由自在,没有比自由自在更重要,所以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相状。

  总之,我们去读不同人的思想,会有不同的相状、不同的引导;你读孔子的相状,他的语言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你读孟子的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侠客,仗义直言;你读老庄的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种清净无为的隐士。那我们今天看佛菩萨的相状呢?当然会引导我们进入慈悲跟智慧,所以叫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我们以前起烦恼,就是用这个打妄想的心胡思乱想,现在学佛还得靠这个想象,来想象佛菩萨依正庄严的相状!

  你看外道跟二乘人的方法就错误了──以前打妄想靠这个想,现在什么都不想,结果变成一滩死水。如果你一天当中的功课,就是拜佛,还有念念佛、持个咒,然后什么都不想了,完全没有解门只有行门,那你的修行叫做如石压草。我发现很多在家居士的修行,都是如石压草,好比我现在跟人家吵架、烦恼很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就好了,功课做好了、就去睡觉,第二天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再去睡觉……都没有培养一种想象,那你的生命只是吃止痛药,缺少一种增上的力量来引导你,因为你的心都没有创造想象。

  我发现很多居士都是这样,做完一天的行门功课后,他就得到心里安慰,功课做完就可以睡觉了,但是心中的想象,依旧停留在过去的想象。可是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想象,智者大师说有多重要啊,这就是你的种性啊!如果你的种性没有改变,以前是一个葡萄的种性,还是生葡萄,就算做了很多善心加行,只是长出比较好的葡萄而已,葡萄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如果没有听闻佛法,你就无法产生高层次的想象,你就永远活在凡夫的想象,就不能超越三界!

  所以说不能只做行门定课,还要听经才能够提升你的见地、提升你的想象,这个叫做返妄归真。如果没有听经,你的生命就很难进步,单靠做功课来调伏你的烦恼,然后第二天烦恼又起来、再做个功课再调伏下去,这个叫做吃止痛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这个地方很重要──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透过佛陀语言文字的引导,做出正确的想象,才能够灭恶生善,这个地方包括了开显自性的功德,以及感应佛陀的本愿,这两个都是一种想象的方法,你有这个观念,你才会知道为什么要修观。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三)

净界法师

     修观之法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象;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关于观想佛陀的方法,我们应当一心系念,去观想彼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这以下提出了三点:

  多陀阿伽度:意谓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陀的法身遍满法界,没有所谓的来去相,这是讲佛的法身。

  阿罗诃:意谓应供,能够堪受九界众生的供养,这是指佛的应化身。

  三藐三佛陀:意谓正遍知,是指佛陀的大智慧光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这是讲佛的报身。

  我们在作观的时候,因为法身、报身的境界很高,观想不起来,所以就以佛的应化身为下手处。那么在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先当想象──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阿弥陀佛,那怎么办呢?先找一个相状,或者是木雕的、或者是画像的,当你闭目和开目时,都能见到一尊庄严的佛像在你眼前,祂是放紫金光色的,端坐在莲华台上。慢慢的、慢慢地你的心眼得开,了了分明,心中的想象慢慢的越来越清楚,在心中了了分明的显现出来。

  这地方是先观正报再观依报,所以佛像观好之后,并观极乐世界有七宝地、七宝莲池、宝树楼阁,各式各样的宝幔覆盖在宝树上,宝树上面还有珍珠罗网满虚空中,将阿弥陀佛的国土庄严,都观想得很清楚,就好像看自己的手掌那么清楚。

  我们看本经,佛陀解释极乐世界,是先解释依报再解释正报,是由粗渐次到细这样的次第,但是当正报依报合在一起的时候,是先观正报然后再观依报,因为正报是主导者,你往生极乐世界是为了什么?因为有佛啊!

  比如我们观想美国,美国的道路比较宽这是事实,停车也方便,它的树也特别的漂亮,依报环境真的是很开阔,但更重要是美国人怎么样?他的人心怎么样?正报才是最重要啊。我们今天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为了环境而去的,是想要见佛闻法,所以当你把依正二报合在一起观的时候,那你要以正报为主,先观正报庄严,然后再把依报环境配进去,佛陀是这个意思。

  成三身观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成多身观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由于正报的庄严很难观,因为正报比较精致微妙,所以佛陀教我们先找一个相状,先把一尊佛像观起来,然后,旁边有很多宝树、楼阁、池水的庄严。上面观想成就之后,再观想佛的左边有一个很大的莲华座,莲华之庄严和前面第七观一样;再观想右边也有一个很庄严的大莲华座,先观莲华座,然后再观左边莲华座上面,坐一尊观世音菩萨,当然观世音菩萨比阿弥陀佛稍微低一点,也是金色的。然后再观想一尊大势至菩萨,坐在右边的莲华座。是先把佛观出来,再把菩萨配上去。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我们前面在观佛菩萨像,是属于静态的,先观一尊、然后再观西方三圣。这时候就由静态变动态了,观想佛菩萨身上都放金光。所放的光明,遍照宝树,每一棵宝树又产生三朵莲华,莲华上面各有一尊佛二尊菩萨,这种景象,遍满彼国。也就是:观想极乐世界有很多宝树,无量无边的西方三圣就在宝树下出现。

  通常我们供养佛像,不是供养一尊,就是供养三尊,没有人供养二尊的。如果你供养二尊佛像,那就不知道哪一尊是本尊。也没有人供养四尊佛,如果是四尊的话,就有一尊在前面──千手观音。就是说你的佛堂跟你的功课一定有关系──你修什么法门,你就供养什么佛像。不过,以前我们佛学院的老师,我的恩师上性下梵长老,他著作了很多净土经论,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修净土的人,不能忘本啊!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只有供西方三圣,他觉得这个作法是不对的。他说:净土宗当然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嘛,是吧!但是你为什么知道净土法门呢?你怎么知道的呢?是释迦牟尼佛介绍的。所以身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一定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即便是末法,末法也是法。我们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下,受三皈依、受他的教化,所以一定要供一尊本师在前面,身为一个佛弟子就是不能忘本啊!

  这个地方讲到佛像,我们就要注意了:因为佛像就代表我们的心态,藉相修心嘛。一般来说是供奉三尊,智者大师说:这表示远离二边、顺入中道;远离空、有二边,顺入中道。所以大乘佛法供一尊,代表一心真如,三尊代表空、假、中三观,都有表法的意思。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四)

净界法师

    观成之相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辨观邪正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

  此想成时,这个想是指前面说的:一尊佛二尊菩萨,还有配合依报的庄严,都观想成功了──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透过这个想象,我们这一念心跟阿弥陀佛冥冥之中,就能感应道交,行者便能听闻到极乐世界七宝池的水流法音、以及光明法音,或者是宝树微风吹动也会说法,或者是凫雁鸳鸯,凫雁,凫是水鸭,雁子是候鸟、鸳鸯也是水鸟,这些鸟类也都能够演说妙法。

  极乐世界是有情、无情同宣妙法;有情是指鸟类,有明了性的;无情是指流水、宝树也都可以说法。这个时候,行者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我们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顶多是消业障,想要往生到净土,那是来生才能生诸佛国,所以依报庄严的感应,是偏重在破恶、消业障。但是一旦进入正报,就不是来生见佛,而是今生见佛──见佛闻法。所以观依报跟正报都可以消业障,但是你观依报没办法见佛,来生才能见佛;你观正报不一样,今生就可以见佛闻法。所以,行者所闻得的佛法──出定之时,恒忆持不忘,即便出了定,都可以想象得到,不像作梦,作梦那心是暗钝的,你从梦中出来就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你入定所听闻的佛法,出定之后仍然忆持不舍,最重要是要和修多罗(翻为:经典)契合。

  如果我们在观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时候,看到佛菩萨现前,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是魔王显现的、还是佛菩萨显现的,怎么办呢?《楞严经》上说,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判断:是魔所现的三十二相?还是佛的三十二相?我们没有能力去判断,我们可以去印证他所说的法对不对,只要这个法违背了圣道的根本思想,所谓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比方说他对你说:世间的五欲快乐是永恒常住的,它就是涅槃,你不用再去找涅槃。这就错啦!佛陀说世间五欲是杂染相、是无常败坏相,所以你所听闻的佛法,必须跟修多罗的经典相符合,假设与经不合,那表示你招感了魔境,堕入一种颠倒妄想。假设合者,那你就是如实见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了。

  关于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个魔境的判断,我们再说明一下:降魔是每一个修行人必经的过程。如果你一生都没有魔境,表示你没有真正用功,因为当你开始回光返照─真妄交攻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些事情出现,这是修行人必经的过程。那么判定魔境有二个方法:

  第一个以教印心:就是这个人告诉你的讯息、观念,跟佛陀说的修多罗、法义上有没有相合?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以心印心:这是直接用心来印心。因为有时候只有现相没说法。就像《小止观》说的:当我们在修莲华观时,突然有一个东西坐在莲华上面,放大光明,那这个景象,到底是佛给我们的加持、鼓励,还是魔王来干扰的呢?他没有说话,怎么办呢?就以心印心。

  智者大师说:你用你的心去感受这个相状,如果这个相状出现之后,你开始感到躁动不安、不想坐下去了,那这个就有问题。如果这个相状出现之后,你更加的安定、更加的法喜、寂静,随顺于涅槃,那这个相状就是真实的。就是:这个相状是随顺于无明的躁动相、还是随顺于涅槃的寂静相?这个我们可以直接的以心印心,这是另一个判定方法。

  结示观名

    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修观现益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这是正报的第一观,所谓的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它除了跟依报庄严观有相同的效果,能够灭除我们重大的五逆十恶、谤法的种种生死重罪,更重要的是:它有不共于依报观的功德,能够现生得念佛三昧──今生即能见佛闻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这是正报观不共于依报观的地方!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只要你的心态正确,佛陀就有办法救拔你!

净界法师

    本经的修学宗旨,主要是在强调一个观念: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只要我们能够很正确的去想象佛菩萨,向内─能够开显自性的功德,向外─能够感应十方诸佛的本愿摄受。

  什么叫心想呢?这当中有两个内涵:

  第一个,你心中的相状是什么,依本经的观法,应该是出现莲华的相状、宝树的相状、楼阁的相状,以及种种依正庄严的相状。

  第二个,你是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如果你在观想极乐世界,你的心态是一种欣求的好乐心,冥冥之中就能生起一种感应道交的作用,所以关键在于心态。本经后面就会讲到──心态比心相更为重要!心相不是操之在我,有些人的心力比较薄弱,整天忙那么多事情,他把全部时间扣掉工作吃饭、睡觉、休闲之后才来修行,哪有那么多心力去观想这么微细的相状呢?但是没关系,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即便你的心相如此的羸弱不堪,佛陀还是有办法进入到你的心中,只要你的心态正确,佛陀就有办法救拔你!

  所以说:凡夫众生,应该先偏重于心态!要在散乱、污浊的心中,开显自性的功德,不是我们现在的重点,能与佛心感应道交,才是重点!所以本经是先求感应道交,然后再求开显自性,这个时候心态就很重要,而本经前面讲的道前基础,其实就是一种心态准备。

  一开始先有慈善心: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之后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修出离心;最后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其实慈善心、出离心、菩提心,都叫做心态的准备。如果你的心如此的刚强,充满了瞋恨、充满了邪恶,阿弥陀佛也没办法跟你感应啊!因为阿弥陀佛的心是大慈悲心,你的心那么粗重,祂的光明根本进不来,所以关键不是你把莲华想象的多么精致,这不是重点,而是你的心态──心态比心相重要,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