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宗教篇(三)

四三、普入一切世间



   《华严经》讲的「普入一切世间」,着重在「普」字,这个法门就是我们现前正在推动的多元文化。「一切世间」就是多元文化。如何能够「普入」?普是平等,真诚、清淨、平等。我们对一切世间各个不同的国土、族类,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历史文化,一律平等看待,这样才能「普入」。

  现前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不安定、不太平,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大多数都没有安全感,这是非常可悲痛苦的现象。我们再仔细一观察,古往今来,这个世界有不少的宗教,创教的这些神圣都提倡要爱世人。佛家所说的大慈大悲,跟「神爱世人」的意思完全相同。yi si  lan教的经典,几乎每一段经文的头一句:「阿拉是仁慈的」。由此可知,这些教主、神圣他们心目当中,确实没有国家界限,没有族群的界限,也没有宗教的界限,心胸都是广大的,都是「普入一切世间」。

  这些宗教传到今天至少都有一千多年,ji 督教两千年了,如果再往上推,从《旧约》裡面去看,超过四千年。佛教在中国历史上记载,也有三千年。印度教就更早,印度教是佛经裡讲的婆罗门教,现在世界公认他们至少有八千五百年的历史,他们自己说有一万多年。这些宗教在全世界传播、弘扬,都是普入一切世间。为什麽今天社会还是这样动乱、不安?这些救世主降临在这个世间,并没有带给我们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这是什麽原因?实在说,神真的是爱世人,佛真的是大慈大悲,我们怎麽知道?从经典教诲裡面知道的。

  他的爱,他的和平安定、繁荣幸福,不是他赐给我们的,我们以为要求他赐给我们,这个观念错了,这是迷信。应当是我们学习他,向他学习,实践他的教诲,这就正确了。ji 督教徒要学习耶稣,yi si  lan教徒要学习穆罕默德,佛家的四众弟子要学习释迦牟尼佛。他们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我们要认真向他学习,把他的言教都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上,落实在自己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落实了。每一部佛经最后一句:「信受奉行」,人人都能够依教奉行,就是神圣、诸佛菩萨的加持,这是他们对我们的保佑、恩赐。

  佛教用现代话来说,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其他每一个宗教,我仔细去读他们的经典,与佛教没有两样,何尝不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这些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我们后人尊称他为神圣。中国人对于神、圣的解释,意思很接近,这两个字的意思都是指对于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瞭,而没有障碍,即《华严经》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称作神、圣。由此可知,神人、圣人就是一个通达明白事理的人,对于事理迷惑而不通达、不明瞭,就称为凡人、凡夫,凡圣差别在此。

  经论裡面常讲,凡夫觉悟了,就是圣人;圣人迷惑了,就是凡夫。凡圣不二,怎麽不二?凡夫跟佛过去不二,佛过去没有成佛的时候,也是凡夫;我们现在是凡夫,跟佛过去在修行、初发心的时候,不是不二吗?佛跟凡夫也不二,凡夫闻到佛法,将来修行证果成了佛,跟佛也不二了。佛在经裡这些话讲得很多,我们要细细去体会,尊重自己的性德,不再迷惑颠倒,就能够转凡成圣。这是这一生我们做人唯一的一桩大事,其馀都是鸡毛蒜皮,不足以挂怀;换言之,应当完全放下,就对了。

  学佛是这个学法,修学其他宗教都没有例外。我们从《华严经》裡面得到很大的启示,世出世间所有的贤圣、所有宗教裡面的神圣,乃至于宗教的领导人、传教师,哪一个不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其他宗教听到我们这个说法,他要是真正懂得意思会点头,他要是不懂这个意思就会反驳。站在他那个教的立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是他们上帝的化身。《华严经》上讲「主伴圆融」,一个主,其他都是伴;在佛教,释迦牟尼佛是主,其他宗教教主是伴;在ji 督教,ji 督是主,释迦牟尼佛也是伴。主不是一个,各个都能作主,这才叫「一」。所以,「一」不是独一,是任一,在佛法裡面就见到清淨平等觉。

  说真实话,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哪一个众生不是诸佛如来化现的?都是。诸佛如来是什麽?不是一个人,你若将诸佛如来看作是个人,就讲不通了。诸佛如来是自性,《华严经》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跟识是一不是二。我们说话为了方便起见,说心是体,识是作用,体跟用是一桩事情。称佛、称如来,称佛是从相上、事上讲的,称如来是从性上、理上讲的。我们把这些名词的含义都搞清楚,问题就解开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哪一法不是心性?哪一法不是如来?哪一法不是诸佛?法法皆是。

  为什麽会有六道、十法界?总的说法,就是迷悟不同。彻底觉悟,在事相上成佛了;迷惑颠倒,在事相上是凡夫。生死凡夫是从事相上讲的,不能从性体上讲,从性体上讲完全平等,没有两样,众生与佛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必须深深去体究,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本是一体,这是佛在经上常说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才讲到真正究竟的圆满,他在相上当然是「普入一切世间」。我们今天在事上普入,宗教的传教确实不论哪个宗教,不分国家、不分族群,都在传播,希望一切群众信我的教,这就是普入一切世间。

  他是普入一切世间群众,没有普入一切世间宗教,宗教与宗教对立,我不入你的教,你也不入他的教,这还是不能普入,这个入只入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不能入。这又是什麽原因?还是妄想、分别、执着。佛门裡面还要分宗分派,彼此格格不入,这是对于诸佛菩萨的慈悲完全不了解,他只慈悲他自己小圈圈裡面的人,不同宗派的人就不慈悲,那不同宗教的人当然就更不慈悲;不但不慈悲还对立,一对立之后就变成斗争,人走上斗争,社会怎麽会安定和平?民生的福祉全被破坏了,这不是佛法。

  所以,不仅佛门裡面,所有一切宗派法门,我们都要平等的尊敬。《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修学的法门都不一样,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敬爱,自己谦虚,推崇别人,这是佛在此地教导我们的。《华严》是世尊示现成佛第一部讲的经,第一部经就教导我们修学的良好态度,我们要把这个意思引伸,对待世间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学术思想,都要包容、尊敬。

  读了《华严》之后,我们很清楚,「本是同根生」,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学思想,就像一棵大树不同的枝干,根是一个。所以,任何宗教、学术思想只要深入,真正像佛法讲的彻法底源,问题就解决了,什麽争执都没有了。因此,诸佛如来看到一切众生,不管你讲什麽,他都点头,因为他真正彻法底源。我们没有找到根本,在枝叶上,这个枝跟那个枝会打架。找到根时,原来是一家,原来是一体,什麽都化解了。由此可知,这个世界的动乱纷争,根本解决之道,用佛家的术语来说,就是「深入经藏」、「深解义趣」。

  我们跟其他宗教往来,绝不拉信徒,要他信我的教。我们鼓励他,深入他的经藏;他要是入得深,到最后跟我们就变成一家。他入得浅,他有妄想、分别、执着,如果我们也有妄想、分别、执着,就产生矛盾、对立,化解就困难了。因此,一定要深入,深入到最后,一个根生的,原本是一体,都没有错,这个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才真正能够「普入一切世间」,得大解脱,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74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