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喜法师 莫把相似做真实 依善知识好修行

传喜法师 莫把相似做真实 依善知识好修行

  
请问一句阿弥陀佛好念不好念,你念的时候妄想多还是正念多?(众答:妄想多)。就是,你说我已经不错了,但是你那句阿弥陀佛与真正的无量光无量寿真的相应吗?那如果有一个人完全念阿弥陀佛,口中念的阿弥陀佛与心中的无量光无量寿完全相应了,你这样念阿弥陀佛的要不要向他这样子念阿弥陀佛的去请教,去亲近他,要不要?

    如果说现在印光大师还没有圆寂,他念阿弥陀佛,除了闭关阅藏近三十年,然后念阿弥陀佛又念了一百年了,请问你想学净土法门,你要念阿弥陀佛,你要不要亲近印光大师啊。你说你也念阿弥陀佛,我也念阿弥陀佛,我为什么要去找你呢。你想想看,你念的阿弥陀佛跟印光大师念的阿弥陀佛一样嘛。

    请问那句阿弥陀佛看得见吗,摸得到吗?看不见摸不到尚且如此,那看得见摸得到的,过去啊苏东坡写一个《庐山》,庐山能看得见吧,但是他怎么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这里面没有说一百个人看庐山,没有说一千个,也没说十个,就说一个,我一个人看庐山,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近看还各不同,这个是看得见摸得到的。

    请问你那个阿弥陀佛,你十年前念阿弥陀佛跟你现在念一样吗?你早上念跟晚上念一样吗,这个奥妙不奥妙,你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就能很谦虚的去亲近善知识,不丧失我们一个近事男、近事女的身份。我们是优婆塞优婆夷,我们是佛教徒,如果你哪一天对三宝,你自己觉得我念我自己修就可以了,我不要出门再去亲近三宝了,这个时候你的三皈体已经染污了,你的近事男近事女的名字已经名存实亡了。

    在我们中国佛教界有没有这个现象,很多人自以为自己在修行,有很多人自以为自己在念佛,请问他念的佛跟印光法师念的一样吗,印光法师念的佛能自己了生死,能替众生了生死,谁跟他有缘他都能带别人往生净土,你念的那句阿弥陀佛你自己能了生死吗,你了不了自己的生死啊!为什么?因为你那个是相似的,你那句抵不住烦恼、了不了生死。因为什么?不一样啊。南无阿弥陀佛,好像不管你写什么字体都是南无阿弥陀佛,但是每一个人念,每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金刚经》里又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有形象吗?没有形象。苏东坡为什么要写《庐山》,《庐山》这首诗传唱千古,它就包含了这层含义。我们平时忽略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学佛要追求真实义。总的目标都是了生脱死,但是在趋向解脱的这条道上,是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的,甚至在修行的路上需要忍辱要谦虚,需要我们内在一种坚定向上的毅力。

    我们中央电视台近两年以不同的角度展示播放玄奘法师西天求法,当然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西游记》,但是《西游记》是文学艺术,他真正的蓝本是《大唐西域记》,是玄奘法师去西域求法,近两年我看到好几个版本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我们大家在座的有没有看过,我也把这个片子刻录了给大家免费结缘推广。我觉得大家看了这个片子就会领悟到,学佛这种信念,佛说我们念佛的人呐,念佛求解脱这是很难生起的一种殊胜的信愿,很难生起的。甚至在净土五经当中佛讲到,这个信是难信之法,难以相信,念佛可以灭苦,念佛可以了生死,念佛可以超越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的生死苦难。

    这个信念你坚定不坚定,在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当中就表现出这个,玄奘法师为了西行求法,因为当时丝绸之路很乱,唐朝刚刚新建立国家,他不想让外在的扰乱自己内部的,所以基本上没有通关证,就像现在没有这个护照,也不给签证,所以玄奘法师要想去印度取经,他没有办法获得官方给予的通行证,但是他主意已定。请问我们有信仰的人,这个绿洲是偶然出现的嘛,印光大师说,如果你有信心,观音菩萨可以把海变成山,可以把山变成海,你相信不相信,这个信容易不容易,观音菩萨很容易,我们这个信不容易,所以叫难信之法,很难生起信的,对佛菩萨来说这是很简单的事情。

    是你们等法师等的久,还是佛等你们等得久啊?(众:佛等我们等得久)。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多长时间了?十劫了。阿弥陀佛为什么站着?接引我们,站在那里等了我们十劫了。我们现在怎么样?我们还在轮回当中啊,我们还在生死波涛当中啊。阿弥陀佛有没有退心?(众:没有)。今天看到我们觉悟了,我们要拉阿弥陀佛手了,阿弥陀佛高兴不高兴?(众:高兴)。所以现在你们沐浴着佛光,就是阿弥陀佛的笑脸,我们天津有一个居士能够发起心来,能够觉悟起来,能够拉阿弥陀佛的手,阿弥陀佛就开心的不得了。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这人世间有一个没觉悟的,有一个还是在自己业力的阴影中受着生死波浪的颠簸啊,观音菩萨还是会流泪啊。为了我们的解脱,期待我们离苦得乐,观音菩萨流了多少泪了!所以经典里说,菩萨为了众生所流的泪比大海的水还多,当我经典看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觉得,哎哟,怪不得大海水是咸的呢,原来那都是菩萨的泪啊。



摘自《学佛要求真实义 》
         
     ——传喜法师天津葛沽开示(11.05.22)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