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净界法师

                     《唯识与净土》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思想交互运用的关系,在讲课程之前,先作一个简单说明: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法藏大师等。这些大师的出现,除了本身善根深厚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影响,就是:建立宗派。中国佛教的祖师,把这种甚深广大的佛法,把它系统化。

    譬如:天台宗有天台宗修学的道,华严宗有它的道,使令这个浩瀚的佛法,一个初学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根机,马上找到自己相应的法门,这当中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所以中国佛教宗派的建立,对佛教作出重大的贡献。

    但是到了末流,特别是在宋朝以后,也出现了过失,而最重要的过失就是:也因为宗派的建立,而产生了门户之见,使令后代子孙得少为足、画地自限。

    从今以后,学唯识的不再看天台的教理,学天台的不屑学唯识的教理,乃至净土宗的所有教理都不看,这样的一个结果,使令一个修学者的思想变得封闭。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你在教理上的封闭,你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很多障碍都没有办法突破,这个障碍就放在那个地方,减损我们很多前进的动力,我们虽然花很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的进步非常的少,因为我们的障碍没有消灭。

    所以到了宋朝以后,强调宗派互相学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他提出了禅净双修──他说:净土宗,你是念佛的,你照样念你的佛;但是你可以用禅宗的观心法门,来帮助你破除心中的执取。
如果你心中对三界的执取还很重,你只是念佛,那也是不能往生的,因为那个执取就是一种业力。

    所以从宋朝以后,这些大德们开始冷静的思惟,宗派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也就是说,行门上,你修什么法门,你还是修什么法门,但是在教义上,你应该要去相互融通。

    《唯识与净土》这堂课,就是告诉我们:怎样透过唯识的止观,来帮助我们念佛。

    唯识学强调的是:心力不可思议,指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净土宗强调的是:佛力不可思议。

    心力跟佛力之间要怎么样互动?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探讨,这就是我们开这堂课的目的。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10-13 14:28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实际的修学当中,有三个重要的次第!
                     净界法师


    大科说明:(分成三大科)

    甲一、总标佛教基本教义

    首先我们从大乘的教义来探讨生命的缘起,到底佛教对生命是什么看法──佛教的生命观这是第一个主题。

    甲二、别明大乘修学法要

     乙一、设定修学目标

     乙二、认识生命真相

     乙三、修习大乘止观

    我们在实际的修学当中,有三个重要的次第:

    一、设定修学目标:

    大乘佛法的修学都是先发愿才有修学的,没有人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没有这样修行的。所以我们必须先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发愿?我应该怎么样来发愿?这就是设定目标。

    二、认识生命的真相:

    这一科,我们从大乘的角度来说明生命是怎么产生的,更重要是生命又是怎么改变的。我们的生命现在是这样子,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从现在的我,改造成未来的我,这个中间过程该怎么做?这就是认识生命的真相。

    三、修习大乘止观:

    这就真实的把止观的力量回归到净土。

    甲三、结示劝修

    最后作一个总结:结示劝修。

    本堂课,总共分成这三个主题来讲解。

这就是所谓的:诸法因缘生



                         净界法师



    甲一、总标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对生命的态度,我们用一首偈颂来作一个总持: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这个诸法就是指我们生命的色心诸法,或者讲五蕴的诸法。

    我们常常听到祖师讲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起点是一样的,起跑点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结果却不一样。

    你看我们流浪到现在──有些人变成一个男众、有些人变成一个女众;有些人很富贵、有些人很贫穷;有些人长得很庄严、有些人长得很丑陋…很多差别的相貌出来。

    为什么我们刚开始原点是一样,结果会变成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诸法因缘生。

    因为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我们创造了很多不同的因缘,这个因缘就产生不同的结果,大智慧的佛陀经常作如是的开示。

    换句话说,从佛教的角度去观察──生命有它一定的轨则,简单的讲:事出必有因,这件事情会在你的生命出现,它的背后一定有它的因素,没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其妙在你生命出现的,不可能,事出必有因,这个就是诸法因缘生。

    生命是遵循一定的轨则在运作的,这个问题就值得我们探讨了。

    何谓因缘?

    因……心中的思想(名言种子)

    缘……所造的业力(业种子)

    因就是心中的思想,在唯识学叫做名言种子;缘是所造的业力,叫业种子。

    因、缘这二个,最有力量的、最具有主导性的是因,就是你的思想;缘是比较次要的力量,它是辅助性的,叫做业力。

    我们今天的果报为什么会不同?

    因为我们前生的思想不一样。你现在的思想.正在创造你的未来: 我们应该这样讲,生命可以分成三部份来看──现在、过去、未来。

    你过去有一种思想,就创造了现在的你──过去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又创造未来的你,创造来生的你。

    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子──

    你自己的思想,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当你看到事情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比如说,你今天想到钱时,你会生起什么样的想法?你会有什么想法?

    你说:诶!这个钱,我应该自己受用的。那你来生一定很贫穷、悭贪;如果你今天想到钱,你的想法是:诶!这个钱,大家来受用,我愿意跟人家分享。我保证你来生资具非常的充足。

    所以,我们可以从你现在的思想,就可以预测到未来的你,因为诸法因缘生嘛!除非你改变你的思想,否则你来生的果报…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你生命的雏形正在你的心中,已经慢慢的酝酿成型了。

    很多人都想知道:我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其实你不用去问别人,你可以静坐下来观察你的内心:我经常生起什么样的想法?那就是在告诉你一个消息了:经常性的想法、习惯性的想法、强有力的想法──对于你的生命会产生主导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诸法因缘生。

    因缘已经在那个地方流动了,除非你忏悔改变,否则你未来生命的相貌,其实已经慢慢的有一个雏形出来了,特别是你四十岁以后,你来生的相貌已经出来了。

    所以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观念改变,生命就改变: 你所造作的业力,对你的生命影响,只是一个暂时的改变,但是你心中产生一种美好的思想,产生一种布施的思想、持戒的思想…你的生命将是永久的改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学习教理的目的,不是增长你的知识,是改变你的观念!


                       净界法师


    所以大家要知道一个观念:你今天学习佛法、学习教理、听闻佛法,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学佛以后,看了很多的经典、听了很多的课,诸位知道这是干什么吗?

    学习教理的目的,不是增长你的知识,是改变你的观念!

    因为你的结果是由你的行为而来的。

    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因为你的内心一定有这种思想。

    我们看这个犯罪心理学──说:这个人整天想造罪,你说你从今以后不造罪,不可能,那是压抑。你暂时的压抑,你今生不造罪,那是压抑性的,你来生照样造罪,因为你的思想没有改变。

    所以我们探本求源,他有这个罪业,就是他背后有那个思想,只要他的思想不改变,他的行为怎么可能改变呢?

    所以我们今天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错误的思想。

    我们修习教理,重点是要能够掌握它的道,就是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们讲解脱道就是这个道。

    这本经论、这一门戒律的课程,到底它的道在哪里?它的核心思想在哪里?它想告诉我们什么观念?你要能够掌握得到,因为这个对你人生的改变,才是根本上的改变。


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是不能了生死!


                        净界法师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道

   (一)、世间之道最有代表的就是孔孟之道;我们今天研读上下篇的《论语》,到底《论语》讲的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就是讲仁,仁爱的仁,仁爱就是孔夫子之道。

    孔夫子认为仁者爱人,他认为人生本来就不平等,他说:人生,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定位,你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再看一个道场,有方丈和尚、有当家师、有知客师、有清众…生命本来就不平等。

    但是不平等没关系,我们可以透过爱的力量,来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那怎么做到呢?

    孔夫子强调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今天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你不愿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就不要加给别人。

    以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来建立仁爱之道、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这就是《论语》的思想。

    其实孟子的跟孔子的道是不一样的,孔子讲仁,孟子讲义,他讲正义感。

    孟子认为生命的目的要赏善罚恶,他说单单慈悲心是不够的,他认为做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你要明辨是非,然后赏善罚恶。

    他做错了,你要严正的指正他,告诉他做错了;他做对了,你应该要赞叹他。所以孟子强调浩然正气,他是一种比较对治性的。

    所以古人说:读孔子如沐春风,我感受到孔夫子散发出慈的悲心;读孟子如闻战鼓,像打战打一样,非常强调对治,所以孔夫子之道跟孟子之道其实是不一样的。

    那为什么讲孔孟之道呢?因为他们二个有互补的性质,慈悲心要有正义感来帮助,正义感要有慈悲心,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孟之道。

    (二)、这世间之道,另外一个叫老庄之道;老庄之道的思想就是强调无为,他认为人生不要有太多的作为,什么培养慈悲心、培养正义感,那都是自作聪明。人只要自自然然的、自由自在的活着就好,他认为天定胜人,上天的力量是不可以违背的,我们只要顺其自然的活着就好。

    有一次楚国的国君,要请庄子去做他们的宰相,就派了二个使者来找庄子,这时庄子正在湖边钓鱼,那二位使者就到湖边对他说:诶,庄公啊!我们国王要请您老人家做我们的宰相,来辅导我们的国君。庄子说:我听说你们楚国的国君,之前捉到一条一千年以上的神龟,捉到以后,你们的国君宝贝得不得了,把这个神龟关在神庙当中,穿上美好丝绸的衣服,每天供应它美好的饮食。

    庄子就问这二位使者说:我问你们二位,身为一只乌龟,你说是做为一个神龟,被关在那的地方好呢?还是做一个普通的乌龟,夹着尾巴在泥土里面打滚好呢?那二位使者说:那当然是自由自在的在泥巴里面打滚的好!。庄子说:我就是准备做在泥巴打滚的那只乌龟,那请你们回去吧!

    所以庄子的思想认为:人生不要有所作为,顺其自然。大家会说:这样很消极啊,这个怎么算是道呢?那么他的目标在哪里呢?

    孔孟、老庄的处世哲学: 这二种道都有它的作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整个大乘思考模式就是认为:生命有所放下,有所追求!



                        净界法师


    二、出世间之道

    在出世间中,又有大乘、小乘之道:

   (一)小乘之道:简单讲就是出离,以出离为道。

    所以我们打开《阿含经》,打开了小乘的《阿毗达磨论》,它告诉你:生命是无常的、是变化的。你看你昨天好好的,今天变成这个样子;你昨天很健康,今天生病了。你们二个感情昨天好好的,今天变这个样子。所以它告诉你:生命是不安稳的,你没办法掌控的,所有的快乐都是变化,你根本就掌握不住。从无常当中,我们知道无常故苦,所以生命的本质都是痛苦。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安全感,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变化,无常故苦,苦即无我。

    所以痛苦当中,我们知道我们对生命没有主宰性,你一点办法都没有,生命的快乐痛苦不是你决定的,是他决定的,是依他起性,他决定的,是业力决定的,所谓的: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所以《阿含经》看多了,你会觉得:哎呀,这个生命实在是像一个破旧的瓦片,赶快把它抛弃掉好,早一点往生早一点好。因为它散发的道就是出离嘛,你一天都不想留下来,一天都不想留,那种感觉就是这样─出离,出离之道。

   (二)大乘之道是什么呢?大乘是以菩提为道─菩提心。

    我们可以这样讲:小乘对人生的看法,以大乘佛法来说是过度悲观,把人生讲得太过不堪。你想想看,你用无常、无我的思想去看一切事情,没有价值──布施也是无常无我的,忍辱也无常无我,什么都是无常无我的。所以你常看小乘的佛法,你不会欢喜去修善,也不会欢喜生大悲心,因为一切都没有价值,都是无常无我的。

    而大乘佛法对于人生,不但有负面的批判,也有正面的提倡──有所放下,有所追求──的中庸之道。所以大乘菩提道的根本思想,只有二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生心。

    大乘佛法的根本在生心,你要依止你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你这个菩提心要有一个基础,以无住为本,以空正见做根本。你在行菩提心的时候、你在上求佛道、修善度众生的时候,你必须有一个空性的智慧,来保护你的菩提心,我们讲:做你该做的事!

    菩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时候,不管旁边那些小人说三道四,你还是做你该做的事──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外在的因缘不要太重视,对结果不要太重视,你重视你的因地就好。

    菩萨的目的是积集资粮,你的目的是为了来生而活的。

    整个大乘思考模式就是认为:生命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放下的是那些成败得失,这些都是没有价值的;重点是你的心,在这一生当中,你积集了多少的福德跟资粮?

    那个生心你要注意:因地要注意,结果你要放下,这个就是大乘之道─菩提道。

    今天我们读圣贤书,我们可以得到四种道:仁爱慈悲之道,无为之道,还有出离心之道,菩提心之道。

    那学这些道做什么呢?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跟这个道接触的时候,这个道就可以对我们的心,产生一个引导的作用,就可以使令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行为就可以彻底的改变,我们的结果就可以改变,这个就是所谓的诸法因缘生。以佛法提升生命── 最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要抓住整个佛法的道,从道当中,开始用这样的思考模式,来面对所有的生命,那这个就是你生命变化的开始。

    如果你没有掌握这个道,只是表面上的修学,那这个是暂时性的,因为你来生就变化了,就像智者大师讲的:你根本没有建立一个种性。你现在表面做一些善法,但是你的思想都没有这个道的支持,你来生,完全恢复原状,因为你没有建立种性、没有建立道。要而言之,佛法的因缘观是从内而外的,所有的修学都是从内而外,先由思想的改变、心理建设,然后再表现外在的行为。

    这个就是整个大乘佛法的生命观:诸法因缘生。

我们修学佛法,是先有目标才有过程的─以愿导行!


                        净界法师


    甲二、别明大乘修学法要

    乙一,设定修学目标

    丙一,为何要设定目标

    前面讲过:修学佛法是为了改变我们的思想,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最后改变我们的结果。

    那应该怎么改变思想呢?有三段:

    第一.设定修学目标,你心中要有一个愿力、有一个目标。

    先看第一小段为何要设定目标: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佛法的修学,有它的本、末:根本就是它核心的思想,即是道;枝末就是它整个修学的仪轨,身口的修持方法叫做枝末。也有它的终始:终就是你的目标是什么?始就是你刚开始下手先做什么?

    你能够掌握本末、始终的修学次第,你就能够成就一种解脱的功德。

    所以整个修学佛法,你一定要掌握它的本末、始终,而这个终就是你要掌握它的目标。

              一、确定生命方向
    设定目标  二、引生修学动力
              三、突破现前障碍

    设定目标好处第一,确认生命的方向

    我们修学佛法,很忌讳的一件事就是──你今天持大悲咒,持三个月;持三个月以后,改修往生咒;又持三个月,后来又念地藏王菩萨三个月…你的修持法门不断的改变,结果你每一个法门都没有真正相应,因为你的心力被分散掉了。

    蕅益大师说:你现在口渴要掘井,你今天在这个地方的东边,挖了三百公尺,没有挖到水,你就把它放弃了;到了西边,又挖了五百公尺,又没有挖到水,又放弃了…你一辈子挖不到水,因为你把力量都分散了。你应该把精神放在挖一个井,直接挖下去,直到有水为止,这叫──一门深入。因为我们的生命非常有限,你能够修行的时间非常的短暂,你没有确定目标,你就不知道你要做什么!

    我们常说:诸法因缘生,你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结果,如果你不设定目标,当这个结果出现的时候,可能就不是你要的结果。

    你看有些人,他有一种习惯性的想法──他经常会后悔──他二十岁的时候,后悔他以前所做的事;到三十岁的时候,又后悔他以前所做的事。为什么呢?他就是不设定目标嘛,所以他一辈子永远活在后悔当中。

    我们修学佛法,是先有目标才有过程的─以愿导行;你有了目标,你才能够确认你生命的方向,知道你来生应该要去哪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超 越 自 我.舞 出 生 命


                      净界法师

    第二、引生修学的动力:就是所谓的精进。

    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是很精进,但是慢慢的行就没有力量,我们说:老参没有力量。

    为什么?

    因为他的目标消失了,他刚出家的时候,所设定的目标早就达到了,所以我们的目标要不断作阶段性的调整,你要调整你的目标:一个人没有一个目标在前面,你就没有动力前进了!

    你说:哎哟,早晚课看他也在、拜佛的时候他也出现,怎么他都没有进步呢?因为他修行没有心的动力在那个地方,他缺乏一种增上的意乐。你看早晚课他也没有缺席,但是你看他二十年前是这样子,现在还是这个样子,没有变化,因为他没有动力,所以你没有目标,你就缺乏前进的动力,这是严重的问题。

    第三、突破你现前的障碍: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修学,都带着障碍来修学,我们修行不是很顺的,这个障碍在唯识学叫做自我意识。

    这个自我意识是怎么产生的?

    就是你前生所留下一些负面的思想──你前生很多很多的逆境、很多的挫折、产生很多的印象,这些印象就像灰尘一样,一层一层的在你的心中累积起来──产生自我意识;你总是觉得我做不到,就说我的个性就是喜欢发脾气,我改不了;我的个性就是喜欢贪爱,我也改不了…

    这个自我意识就把烦恼很坚固了,把它强化了。

    故事一: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有一位猎人,这个猎人养了一只老鹰,他为了节省金钱,就把老鹰养在鸡群当中,跟鸡生活在一起。我们讲一个人的见闻觉知会熏习,阿赖耶识会接受熏习,在它成长过程当中是跟鸡在一起,所以它就觉得我是一只鸡,我是长得比较大的鸡而已。当它长大之后,猎人对它说:你是一只老鹰,你应该要飞翔才对啊!你的翅膀很正常,而且强而有力,你跟鸡是不一样的!老鹰不相信,说:不对!我就是一只鸡。猎人想尽办法,希望能让老鹰飞起来,老鹰就是不飞,始终认为:我怎么可以飞呢?我没有办法飞的!自我意识很强固。最后,这位猎人感到很失望、生气,就把老鹰带到山顶上,让它由高空下落,自由落地,到了山顶,他就把老鹰这样放下去──当老鹰从空中快速的掉下来,就在快要着地的时候,突然间潜能发挥出来,立即展起大翅膀,直往高高的天空飞,老鹰终于突破了自我意识。

    所以,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设定目标,你就永远活在过去;你过去是什么样的相貌,三十年后,你还是这个相貌。为什么?因为你不想改变!

    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想要改变!其他的都没有办法。佛法只能够给你一些改变的方法,真正的改变是你自己要改变。

    你看我们受戒一定要面对三师、七尊证,你要自己发愿:我从今以后,过去的种种譬如过去死;未来的法王座下添新孙,从现在开始我要作出改变,我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你一定要自己讲出来,很多事情别人可以帮你做,但是这个愿你要自己讲出来,你才能够得戒体。你自己不讲出来,你就得不到戒体,就产生不了防非止恶的作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鞋子里的人生哲学


                       净界法师


    讲到突破自我设限,我可以再举一个实际的故事,给大家作参考:

    故事二:鞋子里的人生哲学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有一天的圣诞夜,大雪纷飞,雪下得很大。到了晚上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站在一个卖鞋子的橱窗前面,眼睛盯着一双美丽的鞋子在看着,站了三十分钟以后,这个老板就觉得有点奇怪:这个小男孩一直盯着这双鞋子干什么呢?就问小男孩:你想要干什么?这个小男孩就跟老板说:老板,你可不可以替我向上帝祈求,我很喜欢这双鞋子,请他把这双鞋子送给我。老板说:好好,那你先进来。就请他坐下,说:我替你去向上帝祷告,你等一会。

    这个老板就进房间里面去了。差不多十分钟之后,老板出来了,告诉小男孩说:你的愿望我帮你向上帝祷告了,上帝要我转告你。他说:上帝不能送你一双鞋子,但是他可以送你一双袜子,你穿这双袜子去找你自己的鞋子,你要自己去找鞋子!

    讲完以后,就帮这个小男孩把脚洗干净、把袜子穿上去,就把他送出去了。

    过三十年后,这个老板接到一个陌生人的来信,说:某某人啊,你还记得在三十年前,站在你橱窗前面看鞋子的小男孩吗?当初你送我一双袜子,还给我很多很多人生的鼓励,告诉我要自己去追逐我的鞋子,别人不能把鞋子送给我,上帝不可以,我现在找到我的鞋子了。后面署名:美国总统林肯。

    这个故事意思就是说:佛陀不能把目标送给你,不可以。

    你今天要追求什么?你要成佛。

    你说:哎呀,受戒真麻烦啊,不要自己发愿,佛菩萨帮我发愿就好了。不可以的!

    所有生命的改变,你要讲一句话:我一定要改变!

    这个声音一定要从你的内心发出来,否则你永远保持原状。

    我发觉受戒的力量不可思议,而真正最不可思议的,就是那个誓愿力。你在这么一个庄严肃穆的场合当中,三师、七尊证前,你登坛上去之后,郑重的宣布:我的生命从今以后开始改变。

    很奇怪,下去之后真的改变,真的改变了!这是佛菩萨的智慧,因为改变是从内而外的,你自己要发愿,你那句话没有讲出来,你就没办法改变。

    因此,改变生命的第一个重点:就是从你心中的愿望,去确定生命的方向,成就你修学的动力,然后慢慢的突破整个自我的障碍,这是修行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设定目标?

我们每一个人是为了来生而活的!


                      净界法师

    丙二、如何设定目标

             一、现世─暂时安乐 安住空性,
    一、自利
             二、来世─竟竟解脱 灭恶生善。

               真─真实
    二、利他   善─善良  安住大悲 广设方便。
               美─美好

    设定目标当中,有二个内容:第一个是自利的功德,第二个是利他的功德。

    首先从菩萨道来说,我们自利的功德有二个:

    第一、追求现世暂时的安乐。

    第二、追求来世的究竟解脱。

    依止这样的目标,我们就开始安住空性,来消灭心中的恶法,生起种种波罗蜜的善法。

    不过,我们生活的目的,真正的价值来自于生命本身。

    很多人都不知道生命的目标在哪里,追求别人对你的恭敬、别人对你的赞叹、很多的利养,其实这些都是身外之物,真正的重点在于生命本身,你要活得快乐。

    一个人活得不快乐,你追求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而这个快乐的重点是为了来生的快乐。

    如果今生的快乐跟来生的快乐没有冲突,那当然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如果这件事情,你今生得到快乐,会牺牲来生、会影响你往生的,那你要追求来生的快乐。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一个真实的观念──其实你的生命、你的目的,从大乘佛法的角度,你不是为今生而活的,你要为今生而活,你不用活得那么辛苦。

    我们每一个人是为了来生而活的,我们为了创造美好的来生而活的。

    诸位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那么辛苦,早上那么早起来拜佛,拜完佛还要静坐,静坐完还要诵经、加强自己的思想?

    因为我们有一个愿望──我们希望来生活得更好,我们希望来生能到净土嘛!其实我们今天所有的修学,都是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来生,是这样一个目标在支持我们,我们是为来生而活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来生的解脱,这个是重点。

    这是从自利的角度来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