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心空境寂,了了常明|六祖惠能大师谈观照,一悟即至佛地 !

心空境寂,了了常明|六祖惠能大师谈观照,一悟即至佛地 !

心空境寂,了了常明


六祖惠能大师谈观照,一悟即至佛地 !

祖道影


今又曹溪,宝刹重辉。

千年弹指,祖一如是。


——果然回头伏首敬题


六祖惠能大师(638年-713),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是中国佛教最后一位佛祖嫡传,得黄梅五祖弘忍大师所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代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现供奉於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识自本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惠能


由六祖开示“智慧观照”想到的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非常直白的一段开示,直指真如佛性,读之有如甘露灌顶,醍醐沃心。这不由得令人想起《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二者所述何其一致!在佛教史上,中土人的教言被尊之为经者,唯《六祖坛经》:


伏惟六祖,传佛心印,

与佛说法,等无有异。



诚然,《心经》开始也说得非常清楚,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方照见蕴皆空,能照见五蕴皆空,皆因诸法本来空相。又诸法空相,须假观自在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才能证知。果证知诸法空相,自然照见五蕴皆空,故能度一切苦厄,后头则从相上一一透破真空妙有不二之理。

而《六祖坛经》惠能大师则是在事上告诸世人,如何见性起修。“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智慧不开,观照无由,开智慧者,明心见性也。若不见性,无从观照,怎辨他是非善恶诸境?纵看了一些大德的开示,明白一些道理,但终究是他大德所证,非关你事,不是自证,没有力量,理解的不顶用,遇事透不过。所谓逆则生憎,顺亦生爱,憎爱宛然,是非骤起,又如何即得解脱?当年五祖弘忍大师就曾告诫六祖时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斯年犹耳!闻之岂不流汗?


禅病古今同,满嘴空不空。

博学强记忆,知解转迷宗。



你可能会问,开智慧是明心见性,那为什么惠能大师后面还假设“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呢?不是都明心见性了吗?其实,这是六祖慈悲,意在提醒,初见性之人,还有习气在,不能彻见本心,务要勤除习气,不是一悟就了!因而才特别强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沩山禅师也曾经指点学人说:“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果若见性,知道一切都是假相,不受人瞒,能透过一切境,而不被一切境惑。什么见光见影,见佛见魔,见神见鬼,以及各种苦乐顺逆清净微妙殊胜庄严境界,不惊不怖,亦不贪着,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也就是古德所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旦我见破尽,唯常觉照,而忘觉照。功夫若此,自然“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正是:


无烦无恼,处处恰好。

无观无照,当下即了。



昔有僧问曹山本寂禅师:“朗月当空时如何?”师曰:“犹是阶下汉。”曰:“请师接上阶。”师曰:“月落时相见。”问朗月当空时如何?说明这僧似有悟处,是来向曹山本寂禅师求印可的,故问朗月当空时如何?那知曹山本寂禅师不许,为是滞于觉照,还有光明在,又抑或是试探,故厉声道:“犹是阶下汉!”然此僧已非等闲之辈,见禅师如此道,那里肯放过这千载难逢之机,既然朗月当空犹是阶下汉,那怎样才不是阶下汉呢?如是就毫不相让地道:“请师接上阶。”

自古禅师家相见,覩面相呈,不跟你废话。显然,这僧反过来勘曹山本寂禅师了,且石火电光之机,容不得人回避,若非作家,恐难转身。而曹山本寂禅师是大手眼宗师,岂有不识之理?只见他定神看了看那僧一眼,缓缓坐起,然后挥挥手道:“月落时相见。”转身就回丈室了,从而给后世子孙留下了禅宗这一千古公案。


新月孤悬,华灯初上。

川流不息,照而不往。



曹山本寂禅师,不愧是大宗师,一句月落时相见,就已和盘托出,那僧果真醒悟,自可言下知归。不过,仍然有人怀疑说,不对不对,月落时相见?月落后那不是漆黑一片吗?怎么见?哎,这就是我人思维分别之心,盖不知明暗是法,法非明暗之故。惠能大师说,明暗是对待法,不是佛法。试想,连光明都不住,黑暗何有?

因此,真正的观照是没有观照,既无能照之心,亦无所照之境,一如晓时明月,清净寂照。说照之时,寂在照;说寂之时,照在寂。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照而照,照而不照,双彰双泯,寂照同时。有能有所,那不是真观照,真观照,唯见性后方能全提。



咦?大德们不是常开示说,参话头是观照,念佛也是观照吗?为什么说唯有见性后方能全提呢?究竟来讲,参话头也好,念佛也罢,都是观照的前方便,也就是最初用功时对治妄念的转换之法,或者干脆称之为“断”更好理解。由于无始以来的旷劫烦恼习气,妄念就象流水一样,无有止息,生生世世,打得太熟了,如一开始就叫你无念无相,怕你做不到,才以参话头或一句佛号作巧善方便。

比如参禅,古人以一句无义味话,作敲门瓦子,叫人寻思不着,如参“念佛是谁”?一句话头,总在要人提起疑情,心心念念,功夫都在这个疑问上。无论是穿衣吃饭,屙屎散尿,都不离这个,行也参,坐也参,这个话之头念佛的到底是谁?疑来疑去,在在处处,无有二念,期此疑情之力断诸妄念,久之真疑现前,豁见本来,是为破本参。这就是参话头,也可以说是观照,由于疑情无相,虚云老和尚亦称之为观心。如疑情提不起,参禅就无从下手,坐在那不是昏沉,便是散乱,就更别说观照了。



可能有人会说,参禅是观照还好理解,那为什么说念佛也是观照呢?须知,佛者觉也,念佛即觉,那不是观照是什么?比如,当念佛时,就在你升起念佛之心那一刻,能念之心是清净心,是始觉;所念之佛是清净念,是本觉。一句万德洪名,始觉合本觉,始本不二,生佛不二!而这能念之心,当下就是观照,就是佛!

又一声如是念,声声也如是念,仍至百千万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即此觉妄之心也是观照。如能一句佛号,信愿俱足,朝也念,暮也念,吃饭也念,睡觉也念,一切时,无不都是念佛之时。久久功夫纯熟,心佛道交,念佛心打成一片,念到一心不乱,忽地一日,与念脱落,证入念佛三昧,即以有念入无念,无念无不念,无无念。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到这里,就和参禅无二无别了。



这里不妨引用印光大师有关念佛三昧的一段开示,就更清楚了。他老人家说:“若能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鞠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斯,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



倘若观照提不起,功夫就做不上来。而生死大事,不是你记言记句,谈玄说妙,打打机锋,或是懂得多少佛法,明白多少道理就可以了的。《圆觉经》上说,“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所以,一定要行到。

兄弟,时光易逝,空过可惜,蓦地腊月三十,无常煞鬼到来,不论贵贱,那怕还有一丝丝的情见在,都是生死根本。当脚踏实地,选一自己喜欢的法门,择辨明师,受持三皈,不问悟与不悟,努力行去。如岁久功深,忽地一日,磕着碰着,自会有好消息。若未此,大须努力!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