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土教言讲记

今天首先讲一段《安乐集》里的问答。这和我们最近学的净土课非常类似。这是按照《大智度论》这样设立问答:


有人问:一切众生旷劫以来,种种有漏业无所不造,这样没断掉三界系业,只凭短时间一日或七日等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超出三界,如果这么讲,所谓的系业怎么解释呢?(明明造了有漏业就会被系缚在三界中,现在无量劫来造下的身口意有漏业,多得不计其数,如果凭着很短时间的念佛就能超出,那么所谓系业的涵义怎么安立呢?)


以下从两方面做解释:第一、从法上解释;第二、借比喻显明。


一、从法上解释


从法上来说,就是从佛的功德法上说。单凭自力,当然无话可说,造了有漏业就堕落三界。那么现在凭着短时间称念佛名就能超出三界,然后过去种种有漏业都束缚不了他。这样从法上解释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依仗了佛的智慧神力。


所以,所谓的“从法来破”,就是以佛具足不可思议的力量来破。佛有凡夫、声缘、菩萨都无法测知的智慧。在佛的地位,一切二障消尽,法身智慧无余显发,究竟达到如何神妙的程度,我们无从了知。所以经上说如来是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谓的不思议智力,指如来的智慧有不可思议的妙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远为近、以近为远、以轻为重、以重为轻等。像这样的智慧妙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就是指世间人天分别的智慧不能相比、小乘阿罗汉的智慧不能相比,大乘一到十地菩萨的智慧也不能相比,没有能跟他等同的、没有能超出其上的最殊胜智慧。)既然如来的智慧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作用,也就能做到使业系凡夫以短时间称念佛名而顿超三界,这就是不可思议佛功德法的作用。


二、借比喻显明


就是借助七个比喻来说明这一点。


第一、比如一百个人在一百年中堆积木柴堆到了一千仞高,但这千仞薪柴只要用碗豆大的火苗烧上半天,就能全部烧光。怎么能说一百个人经过一百年日夜勤力堆出的千仞高柴堆,不可能半天烧完呢?


确实是可能的。虽然堆积的时间很长,但要烧毁却很快,因为有合适的对治法,所以半天就焚烧无余。


确实众生旷劫以来天天都在造集有漏业,如果业有实质形体的话,堆积起来应当比须弥山还高!但借助半天念佛的功德火焰,就能胜伏它而超出。所以能一心念佛的名号,以佛的愿力摄持,就会在临终把他的心识摄持到净土,这时旷劫以来所造的三界系业都挡不住他了。


第二、比如癖者(在两胁处长了块状东西的病人)行动很不方便。照理说一天走不了几里路,但把他放在航船上,因为风帆的势力而能一日千里,怎么能说一个癖者一天行不到千里呢?虽然癖者只凭自力一天走不了几里,但他坐上了航船,就可以一日千里。虽然凡夫自己行道的力量很弱,但依仗弥陀本愿的力量就能一日千里!


第三、好比下贱的穷人得到一种吉祥物奉献给国王,国王一看,好吉祥!非常高兴,就大大地重赏他!这一下穷人就富贵得不得了!这不能说“几十年做官吃尽了辛苦,既要承事上级,又要为老百姓服务,最终也没达到这么富贵就告老还乡,一个穷人怎么能一天就这么富贵呢?”这是不决定的,只要让国王高兴,就能顿时大大地赏赐他,而变得大富大贵。


就像一个下贱凡夫,靠自己的力量连天界也生不上,但他得到了阿弥陀佛名号如意宝珠,而且称佛的名号就和佛的心相应,所以弥陀法王就赐给他许多功德。于是顿时就拥有了超越欲界六天、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天的极多功德财富,顿时就得到了无数倍超胜三界的受用!不论是智慧、福德、辩才、神通等等,通通极为广大!


第四、好比弱小的人以他的力量连驴都骑不上,但他随从转轮王坐在轮宝上飞腾虚空,非常自在,短短的时间就周游了四天下。不能否认没力气的人借助轮宝能在虚空中飞行自在。同样也不能否认被业系缚的凡夫能顿时往生到极乐世界,然后周游十方,因为这是依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致。


第五、比如里里外外围了十层的绳索,一千个力士使尽力气也扯不断。一个三尺童子,手挥宝剑,倏忽之间,绳索两断。怎么能说三尺童子不能断掉这么粗的绳索呢?因为他利用了宝剑。


同样也不能否认一个修行不久的人能突破业力重围而超出三界,因为他借助了弥陀名号,至心一念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以弥陀名号的宝剑,就能破除历劫的生死重罪。


第六、又像鸩鸟进入水中,以它的毒力使水里的鱼蚌都当即死去,但犀牛以角触到水中的泥土时,已死的鱼蚌都能复活。怎么能说性命已断就不能复活呢?还是能复活。


第七、又好比子安在市场上买了黄鹄救了它的命。后来子安死了,黄鹄为了报恩,在他坟上不停地啼叫,子安因此而复活过来。怎么能说埋在坟下千年的人就不能复活呢?还是能复活的!


以上七个例子说明了万法有自力和他力两方面因素。比如听课以听的人为自,讲的人就是他,有听者自己方面的力量和讲者加持的力量,自他两种力合起来,就出现增长信心、智慧等的良好效果。就像这样,要成办任何事都要有因和缘的和合。既要有自方的努力,也要依仗他方助缘的力量,如果自己的力量能和具强大功能的他力配合起来,就会在效果上提高很多,会达到原先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以前寄信的工具是马、船等,现在的助缘是网络,由于助缘的功能有极大提升,所以就让原来一年才送到美国的信,现在一分钟就能送到。这就说明依靠功能强大的助缘,以往长时间才能做到的事,现在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


所以万法的作用有属于自方的,有属于他方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什么叫千开万闭呢?这是指完成一件事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侧重在自力上说,就单单针对自力这方面做开显,他力的方面就闭起来,不多谈它;如果要说明他力的作用,也会着重在他力方面做开显,这时自力的方面就闭起不去谈它。像这样说话是有侧重点的,为了讲明某一点就先专门在这个点上说,但总的来说万法的因缘千差万别,说起来也就千开万闭了。


佛的功德法是无障碍的法,可以解释成佛的智慧、愿力或者名号的力用都无障碍。九法界的有情都还有虚妄分别,也就都有障碍,因为虚妄的分别不契合实相,导致产生种种所知障和烦恼障,但佛的妙心有什么障碍呢?佛的心是周遍的、无碍的、任运起用的!众生的心和佛的心相应时,佛力就注入在他的心中起作用!这样的无障碍法,哪里是有障碍的心能测度到的呢?就像陷于迷梦的人,怎么能了知觉醒者的境界呢?


比如凡夫是依分别心一次出一个音声,这么连起来说话的,你能想象不经过分别心而说话吗?凡夫一个音声说“我”,就只能说“我”,说不到别的。能想象一个音声里具足无量的音声海、无量的言辞海、无量的语义吗?这不是你想象得到的,这是无障碍的解脱境界。五种不可思议当中,以佛的力量最不可思议!这是没有任何障碍,法身妙力的自在显发,所以作用达到了最不可思议的程度。


你认为三界系业很重、短时间念佛很轻,所以怀疑:怎么单凭短时间的念佛,就能胜过旷劫以来所积的生死系业,而直接往生净土、入正定聚呢!这是你在业的轻重判断上出了错,你认为旷劫以来造有漏业的时间极长、种类极多,有形体的话,堆起来比须弥山还高,现在短时间念阿弥陀佛恐怕比小土堆还要矮,这两者是无法比较的,怎么只凭它就超出了旷劫业力呢?


事实不是这样,临终一心念佛,以佛不可思议的神力摄持,就能摆脱旷劫积业的系缚,而直下往生净土。一往生净土,就安住在不退转当中,这是真实成立的事!


想要精勤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修法的人应当了知有昼夜两种修法。白日修法:在白天,按照经中所说的来观想忆念极乐世界的一切能依所依功德,对此生起清净信及渴求往生的欲乐信,对佛陀的甚深幻变之理生起猛烈的胜解信,并且连续不断观想极乐世界的形象,尽心尽力积累善业资粮,以往生极乐世界的强烈希求心作回向


有了勤修的欲乐之后,就要了解昼夜两种修持,如法地进行,就能达成往生净土的目的。白天要把经上讲的极乐世界的器情功德,作为自心缘念的境,然后生起三种信心——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


信心要以忆念极乐净土依报和正报的功德来引生,比如依报,宝池、莲花、行树、楼阁等无量功德庄严;正报,佛菩萨的功德庄严,都依据净土经教,在心里非常熟悉,不必看书就能想得出。如果没有熟悉经教,只是笼统地说一句“极乐世界特别殊胜”,这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所以熏习净土经教是重要的前提。要对净土三经等读诵、思维、演说等,由努力地熏习来让自己心里非常熟悉,之后就随时随地作为忆念的境。要在这样忆念功德之后,生起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欲乐信”就是在了解了西方净土的殊胜功德和往生正因的简易之后,有特别想去极乐世界的信心。“胜解信”就是对阿弥陀佛甚深的神变有决定的信解,完全相信佛有不可思议的智慧神力!)


这样把净土的相作为心所缘的境之后,就从早到晚不断地去想极乐世界!吃饭也想极乐世界!走路也想极乐世界!做事也想极乐世界!端坐也想极乐世界……。无论行住坐卧、说话做事,心里一直缘念极乐世界。这叫“系念相续”。


我们常打世间恶法的比喻:就是男女相思,茶里也是她、饭里也是她、梦里也是她,时时都是她!或者如子忆母,时时都想着母亲。对求生净土的人来说,就是时时想着佛、想着净土!


平时所修的善根,要把它摄集起来,以猛利求生净土的愿来作回向。所修的善根往哪里成熟,取决于自己的心往哪里回向。已经决定了今生一定去极乐世界,所以善根丝毫不回向在来世得人天福报、得小乘阿罗汉果上,也不回向在命终往生其他刹土上,就回向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12-19 23:00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样,心定在往生西方的目标上,就把善根转成往生西方的资粮,所以要一心一意地回向往生。


就窍诀而言,能迅速积累无边资粮、净除罪障、增上善法的摄要即是七支供,所以应当勤修七支供,通过念诵阿弥陀佛名号,诵持陀罗尼咒,虔诚祈祷圣者勿舍誓愿等瑜伽


再按窍诀来讲,就是要精勤地修七支和与阿弥陀佛相应等等。


七支的修法来自普贤十大愿王,它的特点是能快速摄尽无量的善根,统摄了积资、净障、增长善根的三大关要。


极乐愿王的特点:广大、圆满、无尽。不论从所修的境、能发的心、发愿的时间,都达到了极大量。这就巧妙地把零散修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到的资粮在几分钟里就摄集进去,因为它做到了极大化。


比如礼敬这一支,所礼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佛刹极微尘数的无量诸佛,而且一身化现无数身、一一遍礼刹尘佛等等!这就是让所礼的境、能礼的身等等都达到极大化。随喜这一支是对于下自众生心中生起的丝毫善念、上至如来无量的因行果德之间,一律普遍地随喜。像这样,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正法妙轮、请佛住世、回向这七支都有这种特点,所以说修七支能快速摄尽无量善根。


其次,在七支当中统摄了积、净、增三大关要。礼敬、供养、随喜、请转正法妙轮、请佛住世这五支,是顺缘方面的广积资粮。忏悔这一支是违品方面的净治罪障。随喜中的“随喜自己的善根”,能让善根增长;回向这一支能让善根增长,而且无有穷尽。所以积、净、增三要都统摄在七支当中。明白了这点之后,修法之前要首先修七支。


其次是通过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和密咒来召请圣心,之后在佛前祈祷等等,来和阿弥陀佛相应(“祈祷”就是求佛加持,成就所愿)。诸如此类,都要很精勤地去做。


夜间修法:临睡之时,观想自己住于极乐世界并亲见阿弥陀佛,在不离这种强烈希求心的正念中入眠


接下来,夜间的修法是指临睡时要有很强的去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心愿,在不忘失正念当中入睡。


就像藏族人一生当中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拉萨的大昭寺见觉沃佛。在他已经动身前往拉萨的路途中,每天临睡时怀着想在大昭寺见觉沃佛的心愿而睡下。要像这样,修净土的行者在每天临睡时要有去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心愿!


要点就集中在“见佛”这一点上,因为一见到佛就什么都好办了。所谓的入不退地、迅速成满普贤行愿等等,实现这一切的强增上缘,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得到佛愿力加持,就能迅速成就。所以,所希愿的就是“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样以很强的愿心在不忘念当中睡眠。


有关白日修炼净土法与夜间修往生法的殊胜方便要点,新派、旧派及经教伏藏品的窍诀次第中有广述,应当从中了知


这是交代:和昼夜的净土修法相关的一些关要,在新、旧续部和伏藏很多类的口诀中有详细记载,应当从中求得了解。


总而言之,首先了知往生的功德和能够往生的道理后,日夜不断生起信心、发起精进并将一切善根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总之,首先对于往生的功德和往生的正因要有明确的认识。这些方方面面都认识清楚了,心里没有疑惑了,然后就是昼夜一切时让自己的信心和精进相续。初修的人力量不够,暂时还做不到昼夜相续,那就要首先做到每天能有一段时间让信心和精进相续,再逐渐地让相续的时间变长,最后达到昼夜相续。


这里,达到信心和精进相续的前提,是对往生西方殊胜的功德和往生的正因得到明确、决定的认识。通过了知往生西方的功德,来引发求生西方净土的切愿;通过认识往生的正因,来把心安置在如法的修净业中。然后就以正念的力量把握住心,尽量地让信心和精进相续。


再下来就是不论修什么善根,都要把善根摄集起来,往“往生西方”这个目标上回向。总之要时时不忘“求生净土”,精勤地把善根回向在往生上。


就像一个人非常想去美国留学,为了实现愿望,他会很努力地准备,会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条件。比如很努力地背英语单词、准备托福考试、筹备资金、办理留学手续等等。就跟这一样,我们希求的是生到极殊胜的极乐世界,是依止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来达到快速圆满普贤行愿、成就佛果的目的,因此就要特别精勤地积净土资粮,来保证这一生决定往生。


若能如是行持,上等者今生便能亲见导师阿弥陀佛并得授记,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中等者出现获得加持的验相;下等者也可梦见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形象,这些都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征兆,因为依靠意乐力,在梦中显现,至少也必定种下了习气的种子,以细微的意乐习气,也能往生,这是佛陀的誓愿力所致


如果能这样修持,上等的今生就能见到佛得佛授记,由此得到往生的把握;中等的能以觉受的方式得到加持;下等的梦见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相。这些都是往生的相兆。如果以希求往生的心力在梦中这样显现了,那再差也不可能不熏上习气。以愿生净土的微薄习气也能往生净土,这是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所致。


我们从现在起,对于娑婆世界的事要看得淡、放得下,而对求生净土的事要看得重、提得起,要熏陶出愿生净土的道心,养成求生净土的习气。心里常常这么想,口里常常这么说,这就是关键了!一做好了什么功德,就想好好地回向在往生上;要念念把自己的心送往西方,一说话就是赞叹西方,念念想着生到西方多么殊胜,不断地从心里发起“我要去净土”的心,这就是培养求生净土的习气。这个信愿一旦有了,就能得到往生。


即便是没有获得如此明显的验相,然而不用说今生再三生起信心与意乐会往生,甚至让临终者耳边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并对极乐世界生起向往之心也能往生,因为临死时的神识具有极强之力,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


如果没有上面上、中、下三种明显相兆,是不是就没有希望往生呢?不是的,即使没出现明显的相兆,只要自己今生能数数地生起信心和求生的切愿,那不用说是会往生的!


不但是这样,如果临终时闻到佛的名号,心里有求生西方的心,那也会往生。临终的一念非常关键!到底往哪一道去,就看当时的心是什么趣向。如果当时闻到了佛的名号,系念在佛上,一心求生净土,就会被佛力摄持而往生到净土。原因就是两点:第一、临终现起什么样的心,有很大趣向的势力;第二、阿弥陀佛有特别的愿力,加持临终人的心,把他的心摄持到净土。


但我们不能认为“既然临终佛来接引,十念就能往生,那现在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五欲,起起烦恼、造造恶业也不要紧的”。如果这样认为,恐怕到了临终,只见颠倒业力现前,种种障缘缠绕,当时提不起念佛求生净土的心,就被业力牵引,又流落生死了。所以平时要尽量加深信愿,要多精进地修净业,这非常重要。(上面讲了以信愿的力量就能往生净土,以前还讲过“信愿行是三资粮,缺一不可”,其实这两种说法并没有出入。因为有真信切愿,就会发生行动,没有行动就谈不上有什么信愿。《弥陀要解》上说:“无信不足以启愿,无愿不足以导行,无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也证明实修净业不可缺少。)


我们平时每天都要有往生的锻炼。每天都要做“临终想”,要想到今天我恐怕会死的,之后就提起正念:我应该做往生的准备了。这样来把心安置在“念佛求生净土”上。每天天黑下来,也是提醒我们“死快要到了,现在该做准备了”。这时要告诉自己:现在到了一心求生西方的时候了!或者临睡的时候,也是怀着强烈的心愿:我这一生一定要去西方见阿弥陀佛!平时这样养成了习惯,临终就自然住在这样的心态中,一心念佛、一心求生西方,也就会生到西方。


在中阴界忆念佛号也能作为立即往生彼刹的因,这是由于在中阴界时神识容易转变,并且阿弥陀佛的誓愿力量极其强大


假如临终没有往生,中阴还有一次机会。如果能在中阴时想起称念阿弥陀佛,马上就转成往生西方的因。这是因为中阴时的心识很容易转变,而且佛的愿力非常强大。


但我们不要心存侥幸,还是平时精进用功为好!要能在中阴提起佛号,也还在于平时好好地串习。如果平时串习得熟,遇到什么危难,都能提起念佛,那就可能在中阴时提起。比如碰到今天有地震了,马上提起“阿弥陀佛”!检查出了什么重病,心里就一心依靠阿弥陀佛;做了很恐怖的梦,心里害怕,当时就急切地称念“阿弥陀佛”。平时这样串习得熟,临时就能提得起。


由此可见,今生、临终、中阴的这些修法要诀极为关键


总之,以上所讲到的今生、临终和中阴的修法关要,遵照这样去做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一切具有智慧的善缘者依靠这样的如来圣教,自相续不费艰辛、轻轻松松便能获得菩萨的殊胜奇妙功德,理应修学如此殊胜的方便法


“具慧”是指能了知往生的利益和不往生的过患;能了知兼仗佛力的易行道的优点;能信受佛本愿和智慧的神力作用。“善缘者”指今生遇到了净土法门,明白了净土的涵义,有信心,又有求生西方愿心的人。这样就应当遵照佛的善说,佛怎么教导就怎么奉行,佛说极乐净土的功德如何、往生的正因如何,就按那么信受。


之后的关键,不是停留于空谈,而是要真修实证!这样的话,就要求对这个“少用功力就在自己心中引起菩萨稀有功德的往生方便”力求相应。说到底也就是“要一心和佛的愿海相应”,就是这个!因为往生的正因简易也好、往生的功德殊胜也好,都是弥陀本愿的神力所致,这里以自己的心相应之处就是弥陀愿海,一心和佛相应这是非常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这能让自己直接受用到佛愿海所赐予的果实,按这样的方式,能做到费很少功力就产生非常稀有、广大的菩萨功德。



                
戒律清净闻思已究竟,以强信心勤积广资粮


               
恒时精进修持极乐刹,善妙应行圆满瑜伽要,


               
无等大恩上师如意宝,金言劝请造此论文时,


               
吾发殊胜无垢清净心,离诸贪嗔破立分别念。


               
为遣余众于此实修要,所执微乎其微疑惑障,


               
以及著论无边功德故,我思此理精勤造此论



这是讲造论的缘起和发心。全知由一位上师劝请时,自己没有贪嗔破立的分别念,认为能让别人的心对净土的修要遣除微细疑障,具有无边功德,因此精勤撰造此论。


               


               
彼之善聚犹如妙日光,遣除一切能障怀疑暗,


               
显明深广殊胜妙智慧,及与彼因无垢经教典。


               
愿诸众生具足胜信德,如理成就无量光寿佛,


               
善逝如来广大诸宏愿,以及无边如海之智慧



这是祈愿以造论的善根使众生对深广的圣智和无垢的经教遣除疑惑,然后具足殊胜的信心,成就与阿弥陀佛同等的大愿和智慧。


此论是因我等最初之大善知识、圆满三学功德者,行持菩萨行自在畅游极乐世界、无等恩惠名称幢吉祥贤足比丘赐予吉祥哈达、稿纸等,并再三劝请,其弟子麦彭嘉扬南嘉于达仓静处,为回报上师恩德而造此论作供养,依此善根愿诸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善哉!吉祥


最后把这次讲闻的功德回向给沉溺于轮回的无量众生,让他们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和智慧神力生起信心,再发起求生极乐世界的切愿,共同在这一生命终往生到殊胜的极乐世界,快速圆成佛道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问: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

答:一般来讲都发过愿。即使有些没有发过,但以他自身的福德力、与上师之间的因缘力,再加上上师不可思议的悲愿及加持力,可强力将其超度至极乐世界。


问:极乐世界有新生婴儿吗?

答:有啊!刚往生的都是“新生婴儿”,但不会哭!《极乐愿文大疏》中说:他们由莲花苞中化生,身体无有大小、美丑等差别,一律具足金黄 se,由头上顶髻等妙相随好严饰,并具足五眼六通。


问:不学空性,能否往生呢?

答:如果信心具足,也可以往生。历史上不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公公,从来没有学过空性,但依靠念佛法门都往生了嘛!这主要是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的信心力有关。


问:凡夫选择极乐世界比较有把稳,即生成就者可否自由选择刹土?

答:一般来讲,即生成就者选择哪个刹土都可以。但依发愿力的差别,各自趋往的刹土也会不同。

比如说,有些大圆满传承中的高僧大德,即生获得大圆满的果位后,也前往了极乐世界。而布玛莫扎,他成就以后,暂时依靠虹身安住于世间,并发愿:“贤劫千佛皆成佛之后,我才到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

所以,以不同的发愿力,圣者们所趋入的刹土也不相同。


问:在念佛时,印光大师提倡以心计数,不用念珠,对此应该如何看待?

答:印光大师开示的方法,不用念珠,只依靠心来计数,这需要一定境界才做得到。


问:那我们应该如何计数呢?

答:作为一般的修行人,用念珠计数,每天规定一个念诵数目很重要。比如你每天念两万阿弥陀佛圣号,然后就像藏传佛教每个修行人所做的那样,手拿一百零八颗的念珠,一边念一边拨。

以前我遇到一些汉地居士,他们手里拿着念珠,我就问:“你们念了多少?”他们有的说“一直在念”,有的说“念了一些”,似乎没有任何压力。当然,计不计数也不是特别重要,就像憨山大师、华智仁波切所说的:若仅仅重视念诵的数字,而不注重调伏自心,也没有任何实义。但作为一般的修行人,我们应对自己有一个约束,规定了数目之后,依靠念珠来计数,我觉得这很重要!

总之,是否用念珠念佛,这要根据自己的根基。根基很高的,不用也可,但一般根基者,按规定数目用念珠计数,可能要好一点。


问:法王如意宝睡觉时念咒也可以计数,这是如何做到的?

答:上师睡觉时也在拨念珠,到了一百零八时也去计数,我想只有成就者才可以这样任运行持。作为凡夫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不要说睡觉时念咒,就算白天心很清净时,念起咒来仍要胡思乱想,不用念珠的话,不到一百肯定就记错了,又要返回来重新念。

不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用念珠来念佛持咒非常殊胜。像印光大师那样已获得很高境界,不用念珠只靠自己的修行力也可以,但一般人还是很难如此行持。


问:有人认为在忏悔方面,念阿弥陀佛与持金刚萨埵心咒无别,只要念佛就可以了。是这样吗?

答:佛经里有没有这样的记载?

问:他说从究竟而言,二者是一样的。

答:从究竟而言,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空性,又何需念佛求往生?

观待世俗缘起,念修金刚萨埵心咒忏悔业障,是极为超胜的。尽管《阿弥陀经》中说过,念佛名号可以清净罪业,《极乐愿文》中也有类似教证,有些祖师大德还说:“即使造了五无间罪、谤法罪,只念阿弥陀佛,也有清净的机会。”但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传承上师怎样做,我们也怎样做。这是非常可靠的!

传承上师让我们观想金刚萨埵,念诵金刚萨埵心咒,那我们就应当如是忏悔。金刚萨埵于因地时曾发愿:“我成佛时,凡持我心咒者,可令一切罪障皆得清净,五无间罪与谤法罪,也能无余清净。若不清净,我不取佛果。”

因此,我们应深信念修金刚萨埵的不共之处。虽然念阿弥陀佛是一种忏悔,发菩提心是一种忏悔,修习空性也是一种忏悔,但对一般凡夫来讲,在不具这些超胜境界之前,念修金刚萨埵进行忏悔,是最可靠的!


问:没有菩提心可以往生吗?

答:不可以。


问:那杀牛人在地狱相现前时,猛厉念佛即得往生;打铁人在“叮当”声中念佛,命终也得往生,这怎么解释?

答:你怎么知道杀牛人在猛厉祈祷时未生起菩提心?你凭什么说打铁人在“叮当”声中没有菩提心?


问:一个人要往生,若有亲人拦阻,怎么办?

答:进入中阴时,若有正见要往生,途中遇到有人来劝阻:“我是你的某某亲友,你不能去啊!”“你应该考虑我们的痛苦,回来啊!”此时应想:这是我往生的一种障碍,不能听他们的!然后就勇往直前。

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有一则比喻:往生极乐世界时,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应像从网中解脱出来的老鹰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向天空。


问:人在临死之前,还需要有哪些准备?

答:如果有一些财产,则应尽量舍弃,比如用来供养僧众、供养三宝等;倘若实在来不及,就从内心里放弃,这也很重要!

有些阿弥陀佛的修法要诀中说:我们在临终时,里里外外的死相已经出现,自己也知道肯定活不了了,那时候不要执著任何财产,也不要执著这样那样的东西,假如来不及舍弃,就在心里想:“我从无始以来于轮回中一直流转,今生终于遇到了往生法,我一定要舍弃对眷属、财产的贪恋,唯一希求往生。”

这就是上师们的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言!临死时,我们很可能贪著“我的亲人”、“我的房屋”、“我的资具”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念头,就不可能真正往生。所以,不能贪恋任何事物,要全部放弃!

现在所学的教言,有些可能用在临终时,有些用在中阴时,不论是临终还是中阴,大家都要尽量忆念这些教言,并实际起用,这是相当重要的!


问:有些人破斥带业往生,这合理吗?

答:怎么破的?

问:他说应该消业才能往生,带业往生违背因果。

答:带业应该可以往生。为什么呢?因为即使你已得菩萨位,相续中还是有业,至少所知障尚未断尽。因此,带业往生并非不成立,只不过按照某些净土宗的教言,带业往生只能得下品位。


问:跟法王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请问是何时往生?

答:即生也可以,临终也可以,中阴也可以,后世也可以。

问:什么才叫跟法王结缘呢?

答:所谓结缘有各种方式,比如按法王的要求念阿弥陀佛圣号、获得法王的灌顶、得过法王的教授,以及对法王见闻忆触等,这些都算是结缘。


问:与东方琉璃世界、兜率天、莲师刹土相比,极乐世界是否有超胜之处?

答:从教证来看,对于极乐世界,佛经中确有“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获得往生”的字句,但对兜率天、莲师刹土、琉璃世界等刹土,佛经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从器世界来讲,有些刹土不如极乐世界那样庄严,莲师刹土在某些持明者面前有显现,但从外观上看,那里就是一个罗刹世界;兜率天仍属三界中的欲界天,虽有弥勒菩萨等清净圣众,但也住有一些不清净众生;东方琉璃世界虽然功德很大,也与极乐世界同样庄严,但要往生彼刹土特别困难。

所以,历来高僧大德所推崇的,多是极乐世界。


问:往生琉璃世界如何困难?是不是登地以上才可以?

答:有一部经专门讲了琉璃世界的功德庄严,上师如意宝在圆寂前的六、七个月,曾让一位堪布在身边诵这部经典。当时我也阅读了这部经,感觉琉璃世界与极乐世界无有差别。

但往生这样庄严的刹土,是否需要登地,倒没有听说。只不过像极乐世界那样唯念佛号即可往生,这样的记载在经中没有。所以,要往生那里,还是很困难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问:法王如意宝以大圆满教主身份,弘扬净土法门的密意何在?

答:净土法门出自了义的大乘经典,不管密宗还是显宗,都奉之为殊胜修法。作为利生广大的大菩萨,法王如意宝这样弘扬净土法门,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法王在做自己家的事,此举实属情理之中。

虽然法王主要学修弘扬的是无上密法,但在藏传佛教中,单学密宗不学显宗的传统从来没有,几乎任何寺院都是显密兼修。尽管已是大圆满教主,但法王自己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从他老人家发愿到往生之间,一直强调并弘扬净土法门。不仅如此,法王还培养了无数高僧大德,也都在国内外励力弘扬净土法门。

因此,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大家都应按照法王如意宝的意愿:“显密圆融互不排斥,共同受持如来教法。”只有如此,才算是真正荷担如来家业。


问:往生的障碍有五无间罪和谤法罪,而《入行论》中说“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那菩提心是否可以摧毁这两种罪呢?

答:真正生起菩提心的话,那可以!如果有了菩提心,五无间罪和谤法罪皆能得以清净,从而往生极乐世界,获得解脱。


问:为什么舍弃了密法,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答:密法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最甚深、最精要的法门,可以说代表了佛法,若以嗔恨心来舍弃密法,依靠净土宗的任何修法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阿弥陀经》、《极乐净土庄严功德经》中皆说:舍法罪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不管是密法,还是其他宗派的法,假如随随便便地舍弃,今生想获得往生是非常困难的。

问:平时什么都不修,死时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上师身上,是否可以获得往生?

答:假如上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通过他的殊胜加持,再加上自己的前世因缘,可能会产生一些奇迹。但一般来讲,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按照佛法的次第,在自己没有死之前,该修的法一定要修,尤其是临终时想解脱的话,必须要修往生极乐世界的捷径法。如果相续中具有正见,对极乐世界有不退转的信心,依靠这种捷径法门,必定可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佛陀的无欺之语。

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上师身上,虽然也有一定的好处,但佛陀常说:“我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大家最好还是按照佛陀或上师的教言,自己踏踏实实地修行!

问:以什么样的验相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了?

答:有些往生并不一定有验相,比如在中阴时获得成就便没有验相,但显宗中很少提及这种现象。还有一种就是临终往生,这种往生的验相,一些大乘教典中说,会出现各种舍利。但法王如意宝曾说:“有舍利也不一定就是往生,即生做过很多善法的人,临终时也会出现舍利。”对此,乔美仁波切也持相同观点。

假如一个人在临死时,对佛陀有不共的信心,一边虔诚地念佛,一边在诚信中往生。死了以后,头顶上出现一些黄水(开顶),外面出现彩虹、光、巨响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往生的验相。

问:遗体柔软是否就表示往生了?

答:也不一定。按照大乘的某些教言,判断往生的标准,最好是看天象的变化,有些人的身体虽然僵硬,但也有可能往生了。

问:刚入佛门的修行人,应该看什么书?

答:《大圆满前行》和《入菩萨行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