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念佛圆通章讲话 [达照法师] 

“现前”和“当来”两句话,是指现前也能见佛,将来也能见佛,是必定见佛,不可能不见佛。必定,是绝对的肯定。没有丝毫说可能见佛,也不能说或许会见佛,是必定见佛,斩钉截铁。所以,我们要能够体会到心里面。我经常会有这样一个方法:有人觉得自己很笨,事情不好处理,很烦恼,没有办法解决,打电话来问师父怎么办?我就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也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着念着我就告诉他:“你能不能把你现在念佛的这个心,放到阿弥陀佛的心里面去?”他说“可以”。好了,只要他说可以,那他的问题就解决了。心只要放到阿弥陀佛的心里面去,我们世间的一切痛苦,当下解决。

所以,这还是一个忆念的方法。我们如果学会了这种用功,对于我们现在工作忙的人尤其重要。你一天当中如果只有半个小时空,这半个小时你坐下来,或者在那儿拜佛,就是以这种不执着任何一个相,不执着任何一个名称,然后你很清晰这样子去体会。大家现在就可以牵挂,一边听我讲话,一边你的心就知道“噢,有一个阿弥陀佛”。这个时候很轻松,一点也不累。我们念佛,有时候口干舌燥的,念得很辛苦,念了半天还在打妄想,很划不来。你现在心里牵挂着阿弥陀佛,当你心里牵挂阿弥陀佛的时候,你心里打很多妄想也没关系,打两个妄想你还是觉得自己心里在牵挂的是阿弥陀佛。这个功夫要到深一点,如果一开始你就手、胳膊动一动,或者你讲两句话,这个时候不影响你。你等会去乘车,就很受用了,你乘车的时候就觉得太舒服了,你的心已经牵挂阿弥陀佛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人牵挂了,再也没有事情可牵挂了,再也没有烦恼、痛苦可牵挂了。没有烦恼痛苦,没有人事的纠纷,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个当下,不是佛又是谁呢?所以,当下就能见佛。我们现在能见佛,这是证得体,见到佛的本体,受用。“当来见佛”是什么?当然见佛。你是以这个忆佛念佛的方法,一直忆佛念佛,一直去修习六度万行,修行世间的善业,帮助众生,弘扬佛法,护持三宝,那么这样进一步去做的时候,你的福德培植好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当然可以见到圆满报身三身佛,都可以见到。所以,现前、当来都必定能够见佛,一点都不虚假。当你见到这个佛,我们就知道,他是“去佛不远”。这个“去佛不远”这句话说得很妙,就是告诉我们,现在见到佛了,你还没有发现你自己就是佛,你还有“去佛”、还有距离。虽然不远,你已经看到了这个本体了。或者说,你在当下无所挂碍的时候,知道“哦,这个知觉就是佛的本体”,一下子抓住忆佛念佛的这个功夫用上去。用上去,你还没有发现你在不忆念的时候,无能念、无所念、没有牵挂——连这个牵挂居然也没有了,这才真正证得佛的本体了。证得佛的本体,实际上就是证得自己的本体,看到自己的真心佛性。

所以,这里面说“去佛不远”,就是告诉我们,忆佛念佛这个方法,是一个入门的方便。它不是已经证得明心见性,也不是果报上的、果德上的庄严,是你现在用功下手处。就是你把你的心牵挂着佛,牵挂着这个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子。大势至菩萨当时他念佛,实际上他是没有念阿弥陀佛,他当时就是念一个佛,念什么佛?没有告诉我们,他只是一个念佛的法门。当时这个超日月光如来,只告诉他这个念佛的三昧。所以,他心里面就一直牵挂着:只有佛可以牵挂。所以,有了这个入门以后,忆佛念佛的法门,它既是入门的法门,又是最终培福、修证的法门。

所以,后面说:“不假方便”。“方便”就是方法、手段;“假”就是借、借助,假借。“不假方便”,就是不用借助别的方法了。前面的忆佛念佛这个方法,大家掌握了没有?它不假方便,不借助任何方法。我们不用借助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持名不用借助了,我们说阿弥陀佛,我去拜佛不用借助了,不用持名念出来,也不用想到一定要搬阿弥陀佛的像出来,也不是说一定要去礼拜,他不借助任何法门。换句话说,这个忆佛,就是一个很好的法门。它自己本身,你能够忆起来的时候,当下跟佛相应。

心里能不能理解?大家在心里面也回忆一下忆佛、念佛,忆一下看,是不是很轻松?以前,我们一直感觉打坐要几个小时,拜佛要拜多少拜,诵经要诵多少卷,好象才是修行。而现在这个法师告诉我们说,忆佛念佛呀什么都不用,只要你心里牵挂着,牵挂着这个阿弥陀佛。你要知道真正的牵挂,不是假的,不是说我现在牵挂一下,等下我又牵挂别的了——那你还是没有掌握这个法门。掌握了这个法门以后,你就是知道你这一生。所以他用这个“忆”,我用这个牵挂来比喻。如果我们是牵挂有过经验的人,他知道吃饭、走路,穿衣、做事情,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牵挂。

如果你牵挂得起来的还是世间的五欲六尘,你就还是没有真正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再简单地说,你还是没有发愿当下必定见佛,没有发愿现在见佛。如果你发愿现在见佛,你现在就把家里、把我们世间的这一切都放开,都不牵挂。不牵挂、放开,并不是你天天不回家,并不是回家了不干活。如果你回家不干活,说明你又假方便了。你不假方便,没有痕迹,修行的痕迹都没有。如果居士学到这个法门,我觉得在任何地方都是让别人很欢喜的,你的家里人看起来:“哎!这个人修行定力那么好,他居然没有任何相表现出来”,你的任何事情都不会耽误。

所以:“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个“自得心开”是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的方法,虽然是“去佛不远”,那么还有距离,一开始用的时候,慢慢来,这个方法一直用下去,不借助别的方法,自然而然的你能够明心见性。禅宗的参话头和疑情生起来是很痛苦的,但是净土宗的高妙就是你能做到忆佛念佛,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那就很轻松很自在,非常自在,一点点压力都没有。如果你感觉有一点压力了,你就没有牵挂阿弥陀佛,你是牵挂那个压力了,你是牵挂别的东西去了。所以,当你心里牵挂着佛的时候,你看,心里多安,很安的。这是一个念佛入门的方法。

“自得心开”,实际上就是证得了念佛三昧,得入正定。你现在如果能够会用忆佛念佛这个方法,一开始会用,那你当下就已经结下了定力,这个定力不同一般。因为一般的定力,我们说通过打坐训练出来的,就是我们对娑婆世界牵挂得太重、太厉害、太多了。而你把牵挂念头一转过来,牵挂成佛了,能够忆佛念佛,这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这种力量,生生世世我们就是会讲法,帮助众生说佛。你看,借助自己在这里轮回的力量,可以回归到阿弥陀佛的本怀,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的一个要点所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染香人”,是指中国过去社会的化学物品没有那么发达,衣服都是用香来熏,熏起来之后,穿上衣服,自己的这个身体就有香气了,所以说“如染香人”。身体本来没有香,但是衣服有香,当你穿上这个香的衣服,身体慢慢就有香了。用这个来比喻我们大家用功修行当中,你要忆佛念佛的时候,一开始恐怕没什么效果。比如说你现在忆念,或许你感觉没效果。就像那个香刚刚点起来,你衣服一放下马上就拿开了,那个香熏不进去,所以你要放上面一直熏,这么熏下去,以后你的衣服就香了。我们用忆佛念佛的方法,一直用下去,那我们就“香光庄严”。实际上,“光”是指智慧,“香”是指福德,就是佛的两足尊,佛所具备的定和慧这里面都具备了,所以这个方法非常好。香光,就是内在的智慧具备,外在的这个庄严表现出来。这一点大家可以试试看,你如果能够心里面牵挂着佛,没有佛号,也不觉得自己会口干舌燥了,然后走路的时候就这么用心。你的内心非常的清净,因为你牵挂的是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内心很清净,然后你牵挂,没有念也没有在想什么东西,所以你脑袋很清楚,前面是人,是什么东西,你看得很清楚,该打招呼的你照样打,该做的照样做,一点点痕迹都没有。然后别人看到你,自然会非常欢喜,而且你的行为非常安详,内在的清净,没有任何一个相的出现,忆佛念佛是没有相的,不能想着佛像,那没一个相的出现,你看,这就是香光,就是内在智慧光明。庄严呢,就是外在的身体已经表现出来了。所以,并不是到最后成佛才叫香光庄严,而是你现在能够忆佛念佛,你现在就能够香光庄严。这个法门是非常难得的,大势至菩萨开示给我们。

到这里,实际上,大势至菩萨把这个法门已经介绍完了。内在的修行、外在的证悟,以及用功下手,甚至用这种比喻很贴切、很简单。只要我们想到互相之间两个人能够牵挂,那这就好办了。大势至菩萨说他自己,实际上是证明。证明什么呢?就是这个法门并不是他想象出来,也不是说他介绍了别人修行的法门,而是他自己亲身的经历,他自己就这么过来的,大势至菩萨是这么修行来的。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大势至菩萨在讲因和果。“因地”,就是在因位的时候,我们现在就是因,修因;如果你有所证悟了,那就证果了,因果丝毫不爽,现在这个“因”我们把它修证了。为什么叫“因地”呢?因,我们讲因果,而不叫起因,不叫原因,而叫因地。地呢,就是我们心地。我们真正修因成佛,修行的三步,都是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如果你没有在心地上用功,那你还没有真正的修因,只是在筹集资成佛的资粮,或者在做以后精进用功修行的准备工作,还不是真正的修因。所以大势至菩萨说,我在一开始修行,在心地里面用功夫的时候,就是以念佛的这种心,以忆佛念佛这种心,就证“入无生忍”了。生忍、法忍、无生法忍,这个“无生忍”呢,是证得无生。这个“忍”呢,是指认可。

我们大家现在感受到的这个世界,内在的思想、外在的山河大地,甚至我们的身心、身体,你说哪个事情它是无中生有?它是没有生的?是没有生、没有灭的?我们也许会说,“我感觉这个虚空啊,它好象没有生没有灭”,虚空是不是没有生、没有灭?因为我们如果觉得虚空没有生没有灭,你已经把“虚空”跟这个“不虚空”分开了,那“虚空”跟“不虚空”分开的时候,我们现在在这个房子里面感觉是空的,把这个房子挤得满满的东西,我们就觉得这个房间里面虚空没有掉了,就是灭掉了。所以实际上,我们感觉到的这个虚空还是有生有灭,那虚空就是有生有灭,其他的这一切就知道都是有生有灭。因为我们那个我——我执、本我有起心动念,一个观念出来的时候,这个观念就是一个生灭。所以我们僧人修行什么?就是打破这种生灭现象,在你心中,再也没有一个生灭的东西。

所以,这个忆佛念佛,很容易跟这个相应。你才想:“哎呀!我以前要是牵挂佛,也是这样的感觉;现在牵挂佛,也是这样的感觉;我将来一直牵挂佛,还是这样的感觉。”一直牵挂着,但是受用不同。为什么受用不同?你现在牵挂佛,牵挂可能只有两秒钟、三秒钟,然后你马上又牵挂你这个世界了,你马上牵挂“等一下我回去没有车乘,还要打的怎么办?”你马上要牵挂这个世间。所以,虽然你在牵挂佛的时候,现在一直到成佛,没有差别,但是我们对那个牵挂的感受,自然不同。这功夫,就有浅有深,那么从浅入深,就是你现在牵挂下去,一直牵挂下去。

有一点我可以透露给大家:你如果真的把心牵挂在阿弥陀佛那边,我们这个世间的任何事都不会耽误你的,你绝对放心。你不会说“哎哟,我一直牵挂着佛,那我这个世界的感情啊,比如说,还放不下某一个人,一直要牵挂着那个人,那个感情是不是就没有掉了?”你放心,那个感情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开的另一朵莲花。为什么是另一朵莲花?如果你忆念他,你成佛了,他还会忆念你,他忆念你——你到极乐世界去,你看,那极乐世界肯定又有他的莲花了。所以你只有牵挂阿弥陀佛,以清净心去对待任何一切的时候,一切跟你有缘的众生才得度,他们才会受用,才会变得越来越清净,没有烦恼。如果你一直要牵挂着这个世界,那很对不起,互相纠缠,就象淤泥里面的莲花---我们这个心就是一个莲花,然后你这朵莲花想去碰另外一朵莲花的时候,碰来碰去,这个泥、这个污水就溅了一身,莲花就关掉了。在这个世界,本来我们这颗心都是清净的,没有一点污染,正因为你对这个世界的贪索太多,总想占一点便宜,总想得到再多一点,结果我们惹了一身的烦恼。所以,现在有机会忆佛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个观念: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你想赚钱照样赚,甚至赚的更好;你要家人和睦会更加和睦,因为它是不假方便,不会耽误任何事情。所以以这样子的心用功,到最后,他自然能够证入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就是把这个世间的这一切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三界诸法,全部一点点在心中消失了,再没有牵挂你了,再也没有挂碍你了,《心经》里面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你只有牵挂阿弥陀佛,你这个世界才没有挂碍。你为什么说“哎呀,我心里面障碍太多,放不下”?其实,是你放不下别人,那么别人就会放不下你;你放不下这个世界,这个娑婆世界绝对不会饶你。我告诉你,你要是放不下这个贪嗔痴三毒,地狱绝对不会饶你,地狱会要你去的。所以,我们只有你心里放下地狱的时候,地狱就不会再找你;你心里放下贪嗔痴的时候,地狱不会再找你;你放下人天善法的执着的时候,人天也不会再找你!

过去祖师大德有受用的人,他说自己是什么?无事是贵人。所以,只有这样的念佛,一直念下去,把我们的第六意识妄想的这颗心,牵挂着阿弥陀佛,从此万事大吉。当然了,千万要记住“不假方便”这句话。因为不假方便,所以你有缘到庙里烧香拜佛,你照样去。有缘听经闻法,我们照样去。但是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已经不着重这个相上了,你也不着重拿着这个念珠念多少次阿弥陀佛了,但是你也可以照样念多少佛,这个功课可以照样定,心里面没有牵挂。诸位要记住:学习佛法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当你自己真正在心地上面用功,有受用了,你一定要把这个法门想办法告诉别人。你是正确的受用,要想办法告诉别人。反过来,你如果没有受用,你不要随便乱说。你没有受用出去乱说,你去介绍给别人,恐怕最关键的地方你没有介绍给别人,反而让别人误入歧途,这叫“一盲引众盲”。

一般来说,居士、信众对佛法生起信心,走在修行道路上的时候,你拉别人来信佛,这是可以的。你自己有受用了,你就拉别人来用功,这也是可以的。如果你自己只有信心,却没有修行,你拉别人来修行,那你没有资格、没有能力去指导他。所以,大势至菩萨他真正能够弘法,就是因为他自己证得这个无生法忍,千真万确。是过去的超日月光的这个如来教他这个忆佛念佛的法门,他自己通过念佛的法门,又得受用了,证得无生法忍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摄”者,摄受,像摄影机、摄像机一样,“喀哧”一下,然后把外面像就摄过来了。大势至菩萨这个“摄”,就是前面的“如母忆子”一样。他一直在念着我们——就像磁铁,有铁在那里的时候,我们磁铁拿过去,这个铁就会被拉过来。如果我们硬把这个铁拉住、捆住,它摄受你,你不让它摄过去,那就没戏了。所以,大势至菩萨帮助阿弥陀佛。“今于此界”,是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出现在我们的娑婆世界。那么现在呢,大势至菩萨就在娑婆世界,专门来摄受这些念佛人。这个念佛人,就是告诉我们忆佛念佛,同时也包括了其他的念佛法门,这样真心发愿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归于净土,回归净土。净土在四方来说,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客观地说,确实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自性当中流露出来,成就的这么一个国土。就如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我们大家共业所感而感招到的这么一个生老病死的世界一样。我们有烦恼心,感到这么一个烦恼的世界。阿弥陀佛以清净的自性,感到的是一个清净的国土,所以称为净土,这就是菩萨的行为。你看,从前面到后面,大势至菩萨自己很简单,佛告诉他这个法门,他自己去修,修完了之后,他以后帮佛度众生的时候,就用这个法门去度众生,就够了。

佛问圆通

佛问大势至菩萨:“你怎么才能证得这个圆通?”“圆通”这两个字,讲起来很广。圆,是圆满广大,通达无碍。“圆通广大”是指体、相、用。体遍虚空,三际平等,十方圆融,这叫体圆。我们的真如本体,它是圆满广大的,超越了一切时间、空间,这是体大;用大,就是遍十方法界,六道众生、一切处、一切时,都能够生起无边的妙用。以这个忆佛念佛之心、他就可以证到这一点。

现在如果我们忆佛念佛的时候,这个牵挂佛的心,你能感觉有个心吗?好象没有心,你抓也抓不住。因为你没有念出来,妄想也没有打出来。你要是打出来了,阿弥陀佛的像可能就在脑袋里面出现了。我告诉你,那个像不能出现,那个字也不能出现,那个声音也不能出现。所以,你在牵挂的时候,心里面要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体大,证得体大、体的圆。然后你在牵挂的时候,照样在吃饭、穿衣、吃喝拉撒,你在行为上都可以牵挂,所以你的作用就是圆满。你的一切住、一切用,甚至是在睡觉、做梦当中,你能够牵挂住,不管它做什么样的梦。现在如果有老虎、狮子来要吃你,你心里还牵挂着阿弥陀佛,吃就让它吃,吃你也变成你的妙用。那么世间的这一切五逆、顺逆二境、八风现前的时候,都成了你心无牵挂的妙用。因为你牵挂的是阿弥陀佛,心无挂碍,所以这个愿望是圆满了。我们有些学佛的人只知道烧香拜佛,到庙里面去诵经、听经闻法,就不知道自己在家里多打扫一下卫生,帮助家里人多干点活是很圆满的。现在大势至菩萨的这个忆佛念佛法门学会了,你就知道了你的一切时、一切处种种行为,都是你无边的妙用,所以这个愿非常圆,圆到没有缺陷的地步。那“相”也是大、也是圆,这是体、相、用。“相”是什么大?就是你在认得的一个现象现前的时候,我们看到佛、看到菩萨、看到地狱恶鬼、看到五逆十恶的大起大落的社会现象,你心里面因为牵挂的是阿弥陀佛,所以看来这一切都没有障碍。没有障碍、没有影响、没有烦恼,就没有污染。没有污染,就是清净。那么,你的这个娑婆世界就是你的净土。我们能体会到这一点吗?

我们现在可以试试看,你心里不牵挂阿弥陀佛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哎哟。对面看看这些人,你看是不是个个都很漂亮啊?我们总觉得不怎么漂亮,老的老、歪的歪,凡夫众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但是如果你心里牵挂的是阿弥陀佛,诸位就很棒了。看大家也很漂亮,看山也很漂亮,看泉水也很漂亮,看蒲团、板凳、地砖都很清净,你看到任何相都很清净庄严,任何相都很圆满。只有这样子---体、相、用都很圆满的时候,你在现前和当来都能够通达无碍,你才会知道过去祖师大德,为什么有些人在遇到这些辅弼甚至判死刑了,被人家诬告了,世间最屈辱的事情现前的时候,他能够哈哈一笑。为什么?他内心已经不再牵挂这个世界了,所以他才能体现出这种圆通自在。通者,自在无碍,没有障碍的意思。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点觉得障碍住了,你说“哎呀,这个事情我想不通了。”那我告诉你,你就牵挂在这个世界。假如你当下说“我应该忆佛念佛,把心牵挂着阿弥陀佛。”好了,你马上就智慧了,同时会生起慈悲心、大悲心,“哦,这个世界还有这么有缺点的人,还有这么恶毒的人,这么不讲道理的人。为什么?这些众生不知道啊。”然后,你就告诉他们嘛。

所以菩萨修行,就是内在受用了。那么佛念这个圆通的时候,你看大势至菩萨怎么说?

我无选择

大势至菩萨没有别的选择。后面这两句话,是很关键的,把他拿过来,其他不要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都摄六根”,讲一个“都摄六根“的方法。很多人以为念佛的时候眼睛闭起来,外面这一切都不看,甚至跑到庙里面,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说眼不见为净。眼睛看不到了,听不到干扰了。然后别人骂你,你说我不听我不听,我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不起,你这个方法不是都摄六根,这叫都系六根---把六根给扎系起来了。所以,这个“摄”字很重要。“摄”是什么?象摄像机一样。那个像在那里,你没有变化。譬如给这个宝鼎照相的时候,你没有把宝鼎装到你的照相机里面来,它还是那样,一点也没有改变,可是它已经到你照相机里了。什么意思呢?都摄六根,是六根对外境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改变。可是你的心---在你的“根”里面,根本没有受什么影响,这才叫“都摄六根”。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用这个忆佛念佛的方法,心里都牵挂阿弥陀佛,不再牵挂这个世间的任何事情,眼睛看前面,你知道你心牵挂着阿弥陀佛,而你东看西看没发现,这个眼根你摄住了,知道吗?你眼睛虽然看一切法,你脑袋却轻松自在。

烦恼当头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你的心牵挂的是谁呀?阿弥陀佛!所以你不可能被这个世界所干扰,不可能被这个世界所污染。你已经被摄住了耳朵根,人家要说佛教不好,说佛教是迷信,人家赞叹十方如来也好,人家就是骂也好、喊叫也好,你听见任何声音,你的心没有牵挂这个声音,这个声音还听得清清楚楚。最好就是我现在这里讲的时候,你们心里牵挂着阿弥陀佛,不要管我讲什么,你不要管。因为你心里牵挂的是阿弥陀佛,也没有把阿弥陀佛念出来。你脑袋千万不要想那个阿弥陀佛像,那个像出来的时候,你耳根就摄不住了。我讲话,你听得清清楚楚,不是不听,一定要听,听得清清楚楚,然后你不受它影响。你看,能做到吗?能做到,你的耳根摄住了。

那鼻根呢,这个相很重。在家里煮饭的时候,你以都摄六根的心智试试看。你心里牵挂着阿弥陀佛,千万不要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千万不要想着阿弥陀佛的样子。不然,你的饭肯定是煮焦掉了,那个盐就会放得太多了。所以要知道牵挂的是阿弥陀佛,千万不要想着阿弥陀佛的样子。然后你看着这个菜怎么样分配,怎么样煮,这样煮的肯定是上好的味道。为什么?你摄受住了。身体也是一样,冷的热的,如果现在你是都摄六根,就是说,你心里牵挂的是佛,我们把这个电风扇全部关掉,满头大汗全部冒出来的时候,你心里很清凉,不会感到苦恼。为什么不会感到苦恼呢?因为你不再牵挂这个身体到底是热还是冷了。你牵挂的是阿弥陀佛,所以忆佛念佛。

最后一个是意根----第六意识,最关键的是意识。我们念佛人经常说,“师父啊,我妄想很多,为什么我一念佛,就想东想西?”。我们要注意,这个忆佛念佛法门是让你都摄六根,不是让你都闭六根,根本没有让你关闭意根。意根关闭了是什么?是什么也不想,傻子一个。整个就是一个花岗岩脑袋,什么都不想。这种用功方式虽然好,但不得受用。我们初步的功夫,常常因为妄想太多、太重了,就会先把石头搬来把草压一压,压小一点,恐怕也有好处。一开始,对用功不懂的人是有好处的,但是你如果一直用石头把这个草压住,这个根是除不了的。所以都摄六根的关键,就在于都摄意根。

都摄意根,就是你心里牵挂阿弥陀佛的时候,然后打一个妄想,你说,“哦,这个大殿里面是佛像,看一下佛像,好象是自己,这是佛像,是释迦牟尼佛。”你再看看东面有多少人?想一想,但前提是你心里面牵挂的是阿弥陀佛。你牵挂的时候,再看看前面,你打一个妄想。那打一个妄想,意根就已经对着法尘,根对法尘,在对的时候,因为你心里是都摄受,心里是牵挂的阿弥陀佛,你感觉想东西和不想东西是不是一样的?如果是一样的,那就很好了,你这个意根就被摄住了。意根一摄住之后,六根全部摄住。所以都摄六根,才能够真正做到“净念相继”呀。因为你心里是忆佛念佛,没有任何一个像出现,那么这个时候才叫清净的净念。你如果有一个相出现,那你就没办法摄,没办法摄就没办法相继,继续不了。

如果一开始相继不了,你牵挂,你不习惯,老觉得这个娑婆世界有东西想要,老觉得这个世界有财、色、名、食、睡放不下,那总有一天你会不牵挂阿弥陀佛,你会牵挂这个世间。嘴巴里口口声声说“娑婆世界太苦了,我要了生死”,然而心里面老想着这个世界生死,这是自相矛盾。如果你反过来想的是阿弥陀佛的话,牵挂着阿弥陀佛,那这样子,你的念头一个一个地清净下来。这个净念,不是不念,是净念相继,“念”就是我们的念头,不是不念,一方面,他是忆念,念着佛;另一个方面,他任何一个念头出现的时候都是清净的。就像让大家想:心里牵挂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想一二三四五,这是在想,但你心真牵挂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一切念头都是很清净。我们背唐诗宋词都可以,每个念头都是净念,只有这样的净念相继不断了,功夫成片,这才真正的证入三摩地,并不是说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事相。事一心的人还没有证三摩地,事一心的功夫转机----桶底脱落,最后打破那个“一心”的相的时候,才证得三摩地。所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功夫成熟了,也同样证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正定,跟前面讲得超日月光佛告诉大势至菩萨的念佛三昧完全吻合。

整部经典就是告诉我们,大势至菩萨从一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过程。他在发心修行的时候,一个佛就告诉他这个忆佛念佛的念佛三昧方法,他念下去以后,最后证得圆通,也证得三摩地,就是这么一回事。然后释迦佛问他“你是以什么圆通的?”,大势至菩萨说,“我就是这个忆佛念佛的念佛三昧是最第一的!”,与别的任何菩萨修行方法都不一样。虽然不一样,但是所入之门都是圆通之门。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试一试看,就是说,用这个都摄六根的方法忆佛念佛,你记住忆佛念佛这四个字,然后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语言、没有任何文字、没有任何相貌,心里牵挂着阿弥陀佛。这样子,如果我们做不上,还是老老实实地持名念佛,求生西方。到临终的时候,善知识出现了,助念也能往生,也不枉我们出家或者说学佛一辈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