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慧律法师

○【二诚语指示。】先诚恳这个语言,很诚恳来对我们指示,【令专一故。】令专一故,让他专,【释迦及六方佛以诚语指示。持名念佛法门(经云: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令得专一其心。净念相继故。】净念相继,【此为人悉檀。】为了众生【令得生善益。】让他专一,所以释迦牟尼佛跟六方佛就老老实实诚恳指示我们,叫我们要持名念佛,我们要专一,要净念相继。

○【三简非乾城阳焰。简者简别。西方依正。二皆实有。非同乾闼婆城。(八部之一)】鬼城,【乃幻现。旷野深山常见。倏有即无。】就是忽有,这突然间就没有了,【同妖魔之气所现。阳焰乃田间游气。春晴伏地可见。】在地上看得很清楚,【远看似水。近看则无。渴鹿逐阳焰。】这鹿很口渴,就追、追……,追这个水,但这是阳光所显现出来的,我们所讲的海市蜃楼【即错认为水也。】走靠近就没看到,非权巧显现,【非权现曲示者。】曲示者,那么权现就是方便,曲示就是委屈,不是,佛讲的是称性而谈,【破《华严合论》之伪。李长者著《华严合论》】在这《华严合论》里面说【:谓西方是权现。】权巧方便的显现。【曲引小根所示。】这是委屈到佛祖,为了要引导小根机所显现出来的,【故特破之。】没有这种事情,极乐世界是大乘圆满究竟之教,不是方便权巧,【非缘影虚妄者。】这不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缘尘分别影事。】这影像【举体虚妄。】当下就是虚妄的东西,【此破末世众生。认缘影为真心。】我们现在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若凡夫,眼见叫做眼识,耳听叫做耳识,圣人就不是,眼见叫做见性,耳听叫做闻性,凡夫是分别的意识,叫做眼识,看到,他就分别,圣人,见就是见性,性就是见,见是性的作用,性是见的体,当下就是自性的东西,当下就是自性的东西,所以说我们现在凡夫用第六意识,这就是影像的东西,全体都是虚妄的东西,所以破末世的众生认缘影为真心,【谓西方依正。皆在心外。非保真偏但者。上破邪魔。此破权小。保真。乃藏教保真涅槃】我们所讲的【(化城也)。】走到一半休息站的意思,保真涅槃就是偏真,偏空涅槃,请到我空而已,还没有究竟,【《法华经》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意思就是说我现在为你保任此事,就是说这不是究竟的,这不是究竟的,这是暂时的。【偏。谓藏教之偏真。】偏真就是偏空,但证我空,不证法空,那么【但。】就是别教,【谓别教之但中。】但中,别教的意思就是说先修这个空观,空观之后又修这个从空出假这个假观;空有不著,名为中观。但中,但中就是次第修行而产生一个中道叫做但中,那么这个圆教就是圆中,圆教,圆中就是说即空即假即中,即中即空即假,即假即空即中,谈到空当下就是假跟中,谈到假当下就是中跟空,谈到中当下就是空跟假,所以别教之但中这个但,所以只有讲这个中道。【今西方依正二有。乃圆教圆中之妙有。】圆中之妙有这中道当下就有具足空跟有的东西,【故非偏非但也。此对治悉檀(对破魔邪权小故)。令得灭恶益。

○四圆彰性具。令深证故。即圆彰】就是圆满来显示【西方依正二报。乃自性本具。虽过西方十万亿】佛土,十万亿【刹】一刹就一个佛土,十万亿刹就是十万亿佛土,【之外。不出唯心。即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令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得深证受用。此第一义悉檀。】第一义就是实相,实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所谓中道,所谓大般涅槃,所谓如如,所谓如来藏,这个统统是讲第一义谛悉檀,或者是这个真俗二谛圆通也是第一义悉檀,【令得入理益。】理性,理体的好处。比如说我们念佛念、念……,念到有一天看到阿弥陀佛现前,你也不用太过于高兴,那只是表示我们的心清净,藉着佛祖的愿力我们的心清净看到,所以你看到佛就是我们本性的佛,我们若仿佛念到看到佛的时候,变成我们心中显现的也对,你要说佛祖慈悲也对,你要说自己的力量加上佛祖的力量合起来也对,因为我们的心清净,因为佛祖的愿力这样,要说哪一个都不对,二个合起来全都对,你要说一也对,要说二也对,要说三也对,要说无也对,所以有一个人没研究佛法不暴利佛法是圆融的,他信ji 督教,我跟他辩论,辩到后来辩不赢我,他就说:都你赢,这样你也对,这样你也对,都你赢。我说,都赢才是佛教,输怎么跟你讲,说到因也是因,也是缘,也是果,也是本性显现的,也是佛祖慈悲,都你赢。对啊!圆满的教理你怎么突破他,根本无法跟他辩,难道不是这样,所以牧师如何跟法师辩论,不可能的事情,三句话你就辩不赢了,不可能的事情,再怎么看也只是那本《圣经》而已,拿《大藏经》给你看你看得懂吗?

【解】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平声)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分别上面依报跟正报这两项是有的,不是过去,过去,【(对此土释迦不久住,】也不是未来,【弥勒未下生,】所以阿弥陀佛是现在,我们讲当来下生是弥勒尊佛,若阿弥陀佛是现在这个时候就在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若到临命终,一刹那间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看到阿弥陀佛了,所以我们没多久就可以看到阿弥陀佛了,再过不了几年,早死早看到,晚死晚看到,只要你有愿力,切愿,深信切愿念佛,决定能够见到佛,决定能够见到佛,所以释迦牟尼佛没来到这世间,已经入涅槃了,没关系,弥勒佛还没有来降生,没关系,教你一个最好的办法,赶快念佛到极乐世界,就看得到阿弥陀佛了,看得到了,所以我们七楼画那三尊,噢!佛祖怎么有这么美的,我们人没有这么美的,对不对?人要美一点就要稍微化妆,POLA,CD,香水稍微喷一些,到极乐世界那里无量的香味,无量的这个树、音乐、光明,所以说他到极乐世界每一天雨天曼陀罗华,我那时候看这个经典的注解,噢!原来这雨天曼陀罗华,我才知道这个雨就是落下的意思,这极乐世界好到什么程度呢?每一天二六时中下这个花,花这样落,落下来,花落下来的时候自然会编织成毡(毯),脚踏下去,深入四寸,不会刺痛,你听得懂吗?脚踏下去,软入,四寸,脚若再走过去,它又浮起来,一天过去了,也不用拿吸尘器来清扫,花自然不见,自然不见,它又为,花又落下来,又编织成这个地毯,让你走过土地,在极乐世界八功德水你喝很多也不会很饱,不喝也不会觉得饿,若看到注解不想往生极乐世界,愚痴的人才不想去,三更半夜若佛要带你去,你三更半夜用爬的也要跟他去,真的,哪有那么傻的,经典写得那么好,这是佛讲的,这还不是凡夫讲的,因此我们今天福气大,福气大,我们不可以将这个法门隐藏起来,你今天听到《弥陀经》的要解,我们要将这个录音带再传出去,再劝告人家来听经,这才是真正净土的行者,我们不可以听到极乐世界很好,只顾自己往生而已,不管别人,这样不可以,我们虽然没有那个能力,但是我们可以买录音带,对不对?我们也可以劝人家来听经,所以你若要往生必须要正行就是念佛,助行,你要去劝人家念佛,先劝你家的家人,你家的家人若劝不动,先认真自己用功,先认真自己用功。正应该发愿往生,亲觐听法,这个字读作jìn,jìn,四声觐,觐就是见的意思,我们所说的觐见,要亲自看到阿弥陀佛,来听法,速成正觉,正觉也。【无现佛可依)

【讲】此释现在说法。今即今时。非过去已灭。非未来未成。故曰现在。彼佛度生。亦以音声而作佛事。亦不外说法也。】亦不外说法,也就是在做佛事,也就是在说法,亦不外就是就是说法,简单讲亦不外说法也就是说法。【释迦说《大云经》时。告大云密藏菩萨言:西方世界。有国名安乐。佛号无量寿。现在说法。】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告一菩萨言:】告一菩萨言,佛号无量寿,阿弥陀佛在那里说法,他就跟一位菩萨讲,【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今说大云经。汝可往听。】这等于高雄有一位慧律法师在讲《阿弥陀经》,台北也有一位净空法师在讲《阿弥陀经》,我叫他去,他叫他来,简单讲就是这样比较快,今说《大云经》,汝可往听,你可以去听,【今彼菩萨。将来至此。则正当释迦说法时。弥陀亦在说法。弥陀寿命无量。释迦虽灭度已久。弥陀还是现在说法。佛世难值。此土弥勒。尚未下生。当来下生。未知我在何道。】将来你出世哪一道你不知道,我在何道,不知道,六道轮回是很痛苦在过日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弥陀。常随佛学。速成正觉也。】所以诸位众生赶快去吧!以前若在送葬的时候就这样,赶快去吧!意思是说送那些往生的人。再来:

【解】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说这个依报跟这个正报,这确确实实是有,是现在,劝信,劝告你要相信,这个序就是开始,这序有很多,劝告你相信,【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就是在序分当中他属于愿,劝告你要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世间是很痛苦,有结婚也痛苦,没结婚也痛苦,为了金钱也烦恼,为了名也烦恼,整天打架、吵架、嫉妒、杀人、放火、伤害,世界就是都这样,所以我看到报纸,看到电视或是什么,我都觉得我们这世间害人的比较多,电视乱讲,有时候报纸乱写,杂志乱写,都害人的比较多,讲好话就没有人要听,讲坏话比较多人看,【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序就是序分,简单讲要转回来。

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就是说在序分当中它是属于劝信,劝你相信的,世间名曰极乐,劝愿序也,意思就是在充分里面有世界名曰极乐,劝你发愿,这个倒回来读,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就是个序中他叫你持名妙行,简单讲就是倒回来读的意思。【复次。[阿]弥(陀)序佛。】阿弥陀佛序佛就是说这个佛,有一尊佛,【说法序法。】序法,序分当中就是在说法。【现在海会(所有大众)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体,体就是我们所讲的本性的意思,【从(此字指一体三宝)此起信愿行。序宗。】宗就是他这个中心思想是什么,《弥陀经》这本的中心思想,从此起【信愿行成。】这是这本经典,你要深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你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行,证悟到自性唯心的净土,自性的弥陀。序宗,宗就是一本经的宗旨,就是信愿行,信愿行若实行,【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就是这本经的作用在做什么,作用就是要教我们往生,研究净土法门的思想做什么,简单讲就是要往生,所以我都劝告这些听经的人一定礼拜二要来共修,共修当中又有开示,很好。世间第一大享受就是听经,辛苦了我倒是真的,我们在看都已经看得懂了。【唯一佛界为所缘[境]】唯这个佛界为所缘境就是佛……,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就是唯一佛界,就是自性弥陀,就是唯一叫你往生极乐世界,你不要求他方世界,单抄一个佛界,让你专一,叫做唯一的佛界,唯所缘境,这样念佛才不会念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还有东南方、东北方、西南方、西北方,这样都乱了,西方,西方极乐世界,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众生在念念得才会专。【(是真指南)。不杂余事。序教相[也]。】不掺杂其他,就是佛这样教,教如何做,直接,单刀直入教你就是教相,【言略意周矣。】就是讲得简略,但是这个道理很圆满。【初序分竟。】【

【讲】此结出发起序之义。经中不外信愿行三资粮。此先序其由致。】序其由致,他的来源是怎样叫做序其由致,【前六句即劝信。劝愿。劝行之序】分【。】底下说,【依正二俱现在实有。非假设理想。应当深信不疑。世界名极乐。循其名则乐之极。应当切愿求生。佛号阿弥陀。光】,无量光,【寿】,无量寿,叫做光寿【无量。】光就是究竟,寿就是时间,简单讲就是无量的时间,无量的空间,就是极乐世界,【闻说应当力行念佛修行。】听到之后应该好好地赶快去修行念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复次阿弥陀序佛。】就是说佛,序佛就是说佛,【说法】就是说【序法。

现在海会序僧。此合序三宝。】佛、法、僧都具足,【及经中五重玄义。佛法僧是住持三宝之名。】住持三宝之名。【序名。】(“序”:叙述、叙说。)

住持,什么叫做住持三宝呢?有一尊佛,有法可听,有清净大海众菩萨叫住持,像我们现在后面有一尊释迦牟尼佛,也有经典,也有法师在说法,这也叫做住持,但是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住持三宝用这个假的佛像,印刷的经典,凡夫僧来说法,若极乐世界是真佛,阿弥陀佛,佛是真佛,不是木柴雕的,不是像我们这大理石,或是石头雕刻的,是实实在在阿弥陀佛在那里说法,不同,差别很多,【住持不离实相。则佛法僧。同一实相。】实相。【序体。

从此实相之体。起信发愿力行。】好好去做,【序宗。

信愿行三资成就。必得往生。见佛闻法。横超生死。序用。

唯一佛界为所缘境者。惟念一佛。不念他佛。即以一句佛号。为所缘之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中不杂余事。序教相也】序教相也。【(一乘圆顿教)。】不简单。

【言虽略(指发起序)。】就是说虽然一点点而已,【意则五重玄义俱周。】简单讲几句话,但是五重玄义就全都俱足。

【初序分竟也。】底下大字的先放下,看中间,中间这才是重要,中间那些小字。

甲二】现在开始讲【正宗分三】你整个头脑里面要记得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正宗分就像我们的五脏六腑,充分就像我们头、脸、五官,一看到这个人就知道,医生看病人脸色枯黄,五脏六腑不好,老是跑厕所,膀胱无力,一看脸色,黑眼圈,噢!你睡眠不足,肝病很重,一看到这个人,噢!气色很好,就知道身体的五脏很健康,看到这个序分了解现在这个正宗分,这个正宗分要讲什么呢?要记得三个阶段:

【乙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起也)信】第一就是信,广陈彼土,一开始就讲极乐世界依报环境有多好,阿弥陀佛有多么伟大,往生到那里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噢!证到这个不退转的妙果,依正妙果以启信,让众生相信,这第一段,所以我们若读这《弥陀经》,噢!那个世界有多么好,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琉璃所造成的七宝,先讲极乐世界。

第二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他现在讲这极乐世界多好、多好,第二就叫你发愿了。

第三就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不用说你的心怎样,你到一心不乱,佛自然现前,自然加持你让你不颠倒,所以修行净土的人不会着魔,修净土法门的人不会着魔,一心都是佛,都是佛。【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现在正式跟你开示,行者,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以立行,要好好持名念佛,不可以荒废,不可以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念,不可以。

乙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

【解】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持名,这一本经典【(即正宗)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行就是当作动词用,行当作名词,就是他努力地去做叫做行行,信愿为慧行,信跟愿这要靠智慧,靠智慧,所以不了解经典的人,念认为我们念佛就好,经典都不用看,也不用开智慧,像阿婆这样一直念佛,都不要去看经典,那不行。自古以来全都是教理通达的人在往生比较多,若是阿婆,一部分,那是不识字,执持名号,所以不可以拿阿婆以偏概全说我们不识字,一心念佛就好,当然这样是很好,但是有经典可听,有法启示,应该以法为主,不可以说我都不用听经,我都不用用功,我一句佛号念到死,关在家里自己用功,不可以,绝对不可以,佛也没有这样做法,佛在教众生,你想想看,受菩萨戒四十里内讲经没来听经都犯菩萨戒,四十里内就是从这里(高雄)到台南,为什么?为什么佛一定要坚持叫你要来听经闻法,受菩萨戒的人四十里内讲经说法没来听经就是犯戒,有几种开缘:第一、你的经教比这个法师的经教还通达,不用来听经。第二、你有残障,你的色身不方便,我要来听一次经我没办法亲近法师,你可以不用来。第三、病苦没办法来,没办法来。除了这几项可以开缘,其他的不可以开缘,只要你能够了生死的,哪一个法师讲都没关系,哪一间讲堂、寺庙有办法度你了生死的都没关系,这样十方来,十方去度量才会大。老是烦恼他来不来马上就心脏病,不须要这样,对不对?问题是我们不用怕没有众生,怕我们没有能力度众生,怕我们腹中自己没有经教,没有佛法,所以说信愿为慧行就是说要用智慧去信,你看这句就是,要用智慧去信,要用智慧去发愿,难道不是这样,不可以懵懵懂懂,随随便便修行,不是拿一串念珠就随便念佛,念佛念一念,念什么自己不晓得,道理都不懂,这样不行,持名为行行,修行的宗旨,持名就是修行的宗旨叫做行行(hèng xíng)。【得生与否?】你是否会往生?不会往生,这句话你要用红笔画两条线,这句就是我们修净土宗最重要的要诀,得生与否,你会往生不会往生,【全由信愿之有无(语如山岳,不可移动)。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句话是所有净土宗,每一个出家、在家都一定要牢记在心的,你会往生,不会往生,简言之,就是说往生很简单,你只要深信,这句话很重要,深信切愿,我确实要往生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有一个极乐世界,有一尊阿弥陀佛在说法,我就是要往生,这样就往生,这句话就是这样,这句话就是十念就决定往生的意思,得生与否,你会往生不会往生,你有修,没有修,没关系,佛大慈大悲,你有修行没有修行,没有关系,你一定要记得,决定要求往生,我愿意往生,我绝对不怀疑,这样就往生了,这句话就是全由信愿之有无,没有讲到行,底下,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句话就分这个品位,那么这个品位,诸位!都不了解,以为……,再解释一下,以为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花对吗?不对,九品莲花这是方便讲,方便讲,九乘以九就八十一,八十一乘以九就七二九,极乐世界是几个阶层面的东西,它是多元化的一个世界,你看!凡圣同居土就是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当下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当下就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横超,横遍这三土,一土就是四土,所以他那个世界是很不可思议,事事无碍法界的世界,哪有可能只有九品莲花,而且要记得四土分作九品,凡圣同居土,九品莲花哦!记得哦!方便有余土又九品莲花哦!实报庄严土,又九品莲花哦!常寂光净土就是一真法界,没有分品位,方便还是有分九品莲花,但是事实上已经大家都证到这个佛位,九品莲花我们说凡圣同居土的九品莲华,藉着什么来分呢?来分呢?就是以见思惑的轻重,见思惑比较重的人品位比较低,见思惑比较轻的人品位就比较高,方便有余土断什么,断见思惑,阿罗汉二乘人在住的,二乘人在住的,佛菩萨当然是权巧方便住在那个地方,二乘人是什么?修这个菩萨行,菩萨行要断这个法执,断这个法执,我们讲断这个尘沙惑,尘沙惑比较轻的人在方便有余土品位就比较高,尘沙惑比较重的人在方便有余土品位就比较低,再来,方便有余土断这个无明,实报庄严土就断这个无明,无明重的人品位比较低,无明比较轻的人就渐渐接近佛,所以四土皆分九品莲花,九品莲花藉着见思惑轻重,藉着尘沙惑的轻跟重,藉着无明的轻跟重分品位,分品位,如果说极乐世界只有九品而已,这是方便讲,若只九品而已,那它的色彩就比我们娑婆世界还少了,我们这娑婆世界不只九色,千百万色都有,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要了解佛他是方便,讲太多你会记不起来,干脆讲九品比较好分别。所以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简单讲……,这句话就是说我们今天,讲堂的里面、外面只要听到《弥陀经》这本经,每一个都有可能往生,每一个,你有深信,有发愿你就往生,但是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低就不晓得了,看大家的功夫了,所以认真拿着一串念珠,二十四小时不离手,有益无害,有益无害,看到要记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念,知道吗?所以要持名念佛,认真念佛,无路可走,【故慧行为前导。】你看!这句话很重要。【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行行(xíng xíng)就是解如目,行行就是行如足,教理的解答,了解,彻彻底底了解,对净土宗加以了解用智慧去深信,这就像眼睛,解如目,你没有眼睛你不能走路,你有眼睛也不能走路,你没有脚怎么走,解如目,行如足,对净土宗的了解就像我们两个清净的眼睛,清净的眼睛看得很清楚,不会走错路,这解如目,行如足,我们若好好认真念佛就像脚在走路,好好去走路,好好持名念佛,所以慧行为前导,还是要用智慧,还是要用智慧作前导,行行为正修,好好去修行这是正修,如目足并运,像眼睛、脚并运。

【讲】蕅公】就是说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判此经正宗。不出信愿行三科。为千古独唱。】自古以来没有人这样讲,【深合佛意。】很合佛的意思,【无人能及。】没有人能够比他更厉害。

乙初中分二】初就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我们现在分作两个,【丙初依报妙  二正报妙

丙初又二    丁初征释  二广释

丁初又二    戊初征  二释今初

戊  初征

【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那个地方为什么叫做极乐世界?

【讲】佛自征极乐之名。乃欲广释其义。令闻者生信也。

戊二释分二    己初约能受用释  二约所受用释

今初  约能受用释

【经】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解】众生是能受用人。】众生是能受用的人,这众生就是我们四大假合五蕴合起来叫做众生,集合一切色、受、想、行、识,地、水、火、风而生这叫做众生,众生、众生,集合这些元素而生的名为众生,众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以还,底下写个以……,以“还”就是下,等觉菩萨以下的统统叫做众生,等觉菩萨以下全都叫做众生,叫做众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觉以还就是等觉菩萨以下,比等觉菩萨还差的,二乘、权教菩萨、初地、二地全都是叫做众生,但是现在在讲众生不是在讲那些,【今且约人民言。】就是只要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指这里的众生。【以下下例上上也。】意思就是说……,下下就是说凡夫,下下,我们现在先解释,下下是凡夫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例,例就是何况,何况上面的三土,叫做以下下例上上。我整条再解释一下:众生是能够受用的众生,到极乐世界能够享受,受用,等觉以下,等觉菩萨,比等觉菩萨还差的那些都可以说众生,但是这本经在讲的众生是在讲凡圣同居土那些众生,就见思二惑未断,那么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今且约就人民来讲,凡圣同居土的人民就有这种这么好的不可思议的受用,何况说上三土,以下下例上上,像我的徒弟现在在教,A班的考试,出去,跟人家教理讲起来语出惊人,噢!你是读那里的,文殊讲堂A班的,噢!他们学生就这样,何况他们师父,意思就是这样,意思就是这样,有时候是徒弟行,不是师父行,意思就是说底下的人就那么好了,何况上面的,不必讲了。【(净宗不可思议在此)

【讲】此略明众生。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外身】,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属色阴。前五识。】前五识,【领纳五尘之境。】眼、耳、鼻、舌、身领纳五尘的境界,【为受阴。】受阴,前面是四大假合,是色嘛!五尘是受嘛!【第六识。攀缘六尘。忆想分别。】分别心,【为想阴。】这第六意识就想阴,【第七识。恒审思量。】永恒的在那边审判,又永恒又有这个思惟的能力,叫做恒审思量,恒就是永恒,审就是分别,永恒的分别,永恒的执著,永恒的思量,【念念迁流。】每一念、每一念他就像水湍流般没办法停,没办法停。【为行阴。】所以在座诸位!我们若有什么痛苦你就要想世间无常,本来就这样,就没什么痛苦,你每一天都要欢欢喜喜说我这辈子虽然有比较痛苦,但是我能够听到佛法我是世间最幸运的人,这样你就很好过年了,两大的痛苦你都不会痛苦,难道不是这样,你今天没有钱,没钱,我有听到佛法,我今天病苦,病苦,我有听到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我今天婚姻失败,婚姻失败,我有听到阿弥陀佛,我今天眷属都不孝顺我,不孝顺我没关系,我还有阿弥陀佛可依靠,听起来就很好过年,没有红包也没有关系,难道不是这样,很好过年,【第八识。执持根身器界种子。】把笔拿起来,根身、器界、种子是第八意识影现出来的这个相分,第八意识所影现出来的,因为起心动念,有无明,无明有见相二分,精神跟物质,精神跟物质还没有分叫做一念不觉,无始无明,分开,就是精神跟物质,精神跟物质就是见分跟相分,见分跟相分。我们这极乐世界也是我们的本性显现出来,但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我们第八意识的无明影现出来的,影现出来的,这就是硬的东西,因为我们的心固执,固执到这个世间都变硬的,极乐世界没有,柔软,所以到极乐世界去一片都是地毯,花都帮你铺着,知道吗?所以说无论如何,到你临命终那一口气吹出来,你就要:我要往生,我绝对要往生,这样就去了,这样就去了。真的,我告诉你,这一句是很重要,到临命终你可要记得,但是有一种人没办法往生,感情太重没办法,到临命终的时候,百年之后你没安排好,子孙不会为你安排,障碍,回去尽早交代好,真的,不管你几岁,不管你几岁,交代清楚,交代清楚,你家的人若不信佛,你必须要赶快度他们进来学佛,若度不了,赶快放下,要用你的功,要用你的功,跟这些同参道友在一起,临命终计程车赶过去开始助念,要不然没有人帮忙你,你父亲也没学佛,你太太也没学佛,你先生也没学佛,你临命终怎么有办法,靠你自己,你没人助念没办法,除了你是开悟的明心见性,于一切境界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为境界所扰,我临命终,我证到无生,明心见性就是证悟到无生,无生他就不会起心动念,本性就是妙用,妙用就是极乐世界现前,极乐世界现前,所以说我们这个往生有福跟没有福差别很大,这印光大师开示的,讲到临命终的助念是非常重要,一个平常修行只有50%的人,临命终又有高僧大德加持,又念佛号,推你一把就变成一百,平常若念佛念一百的人临命终遇不到善因缘,刚好剩下五十,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福报修不够也不可以,福德、因缘,你念佛念不到那个功夫也没办法,虽然你念到那种工夫,临命终障碍你就完了,完了,所以这临命终是太重要,看不行不要再送医院了,送回来赶快助念,真的,去为人家助念也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多人不晓得去听谁开示,我想不透,说:我若若去为人助念,要担人家的业。哪有这种事情,我才相信这样,助念,我就坐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帮助他提起正念,难道不是这样,怎么说我去为人助念还要担人家的业,哪有这种道理,若这样我也不要讲经,马上就死,众生业障这么重,我讲经时业障靠过来,我马上死翘翘,难道不是这样,讲那种话,大家都不能行菩萨道了,没有道理,没有道理,要去为人家助念,以后人家才会来为我们助念。我听到一个故事,我觉得很好:狮头山有一个比丘,比丘,这个比丘,人家要叫他助念,他却是懒得去,都不去帮忙助念。有一天这个斋僧大会大家都去参加,突然死掉,刚好山上没半个人,外面叫也没有人,全都找不到人为他助念,都找不到人为他助念。你看!这因果准不准,多厉害,比电脑还厉害,平常人家叫他助念,他懒惰不去,也不去帮忙俗家,到临命终没有人帮忙他,因果比电脑还厉害,确实是真的,真的,福德因缘嘛!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说在座诸位!不要随便听人家说就不去助念,不要这样。再来,执持根身器界种子,【为识阴。】第八意识,【具足众法而得生。故名众生。是能受用人。】能够受用的,【世界。是所受用境。

等觉以还皆可名者。等觉。乃始觉将要圆满。只剩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尚去佛一等。】还离佛一等。【生相无明一破。】一破,【即成究竟觉佛也。】究竟觉。【又等觉。即一生补处菩萨。以还即从等觉以下。皆名众生。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今云极乐。且约同居土人民言。以下下品。尚且如是。例知上上品。自不待言。】凡圣同居土的下下品就这么殊胜,何况说上品上生,简单讲就是说凡圣同居土就这么殊胜,何况说上面三土,简单讲就是这样,自不待言,不用再解释。

【旁注净宗不思议在此者。】净土宗不可思议就是在这个地方,【同居人民。与补处菩萨。同其受用。】一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等觉菩萨这样,这太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解】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众苦极乐映释)】现在来解释极乐是什么意思?娑婆苦跟乐杂,我们这娑婆翻译成中文叫做堪忍,能忍的意思就是说要忍受种种的痛苦,苦跟乐混杂,也有苦也有乐,现在底下,其实没有乐,现在其实,现在其实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根本没有乐,那个乐是假的,其实苦是苦苦,这苦,上面一个若是外苦,底下那个苦是内苦,我们内心容易生病,容易感冒,烦恼重,这就已经一味苦了,里面的苦,上面再加一个苦,再加一个苦就变成里面也有烦恼病苦不顺,外面又加一个苦,苦再加上苦叫做苦苦,逼身心故,让我们的色身、心受不了,弄得精神分裂,包括自杀,活得很痛苦,这都是对世间宇宙不了解,乐是坏苦,坏苦的意思底下那四个字就是,不久住故,意思就是说你所有的快乐你持续不了,你今天有很多金钱,有一天成为别人的,你今天孝子贤孙,有一天孝顺不到,你会死亡,你今天有轿车,有大楼,暂时借你开,暂时借你住,不久住故,不可以停很久,所以叫做乐是坏苦,慢慢会变叫做坏苦,非苦非乐是行苦,行苦,非苦,我现在没有遭遇到肚子痛,或是烦恼,或是很痛苦,没有这种苦,也没有觉得很快乐,只是傻傻地坐在那里,不可能说快乐,也不可能说痛苦,这样叫什么?行苦,行就是刹那间变化,刹那、刹那间变化叫做行苦,你坐在那里,生命一天滴答、滴答……,你坐在那里生命就一直消逝了,刹那间一直变化嘛!一直流失这个生命嘛!何有快乐之言,没什么快乐可说,所以你虽然没有苦也没有乐,行苦也就是性迁流故,这性不是本性,这世间本来就是生灭法。彼土永离三苦,所以不是像此土,这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对苦讲乐,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以前,我们现在跟以前比较,三十年前的台湾,我们若坐三轮车,人踩的那种三轮车,我们就觉得很享受,以前的人坐三轮车就觉得很享受,但是到我们今天坐三轮车是很辛苦,得风吹日晒,还得俗家踩得气喘如牛,现在计程车,现在这时候大家都认为这计程车很快乐,不快乐,轿车比这个还快乐,宾士里面冷气、音响、电话、厕所,真的,厕所你不曾看过,劳斯莱斯里面有厕所,你去欧洲看看,后面都拖一台车,所以说我们这个苦跟乐是相对的东西,相对的东西。我们今天若是吃鱼吃肉我们觉得很痛苦,没什么,三餐都要上餐厅,若将鱼跟肉拿去给非洲的人,噢!这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世间最快乐的,台湾的乐,水、电每样都方便,不会来学佛,可怜,还跑到六合路吃,你也好了,所以说台湾太快乐的地方造业也重,造业也重,这简单讲就是说娑婆世界的苦跟乐都是相对的,简单讲就是全都苦,苦苦也是苦,坏苦也是苦,行苦也是苦,简单讲无一乐处,全都痛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这叫做极乐世界。

【讲】此总论苦乐。娑婆此云堪忍。亦云能忍。此土众生。堪能忍受诸苦故。此土苦乐相杂。对文中无有众苦。】我们的经文当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相反。】娑婆世界全都是痛苦,没有一样快乐。我若去问这个大学生:这世间你觉得如何?师父!你很奇怪!你怎么把这个快乐的世间一直讲得这么痛苦,这么痛苦,我看你们出家人消极,这明明有快乐的。我说:有快乐,不然你讲来我听看看。年轻人用镭射跳舞,热闹不已,这么年轻就是青灯木鱼伴我生,哪有人这样?我问他:你认为我怎样?你认为我头脑有问题吗?没有。我书读得比你少还是比你多。比较多,奇怪!出家,想不透,世间有快乐的你怎么……,入门就冷气,外出就轿车,这很快乐,又有把马子,很奇怪!我怎么都没有感觉,很奇怪!世间的快乐,我若看到来电五十我会很替他不好意思你知道吗?来电五十,若去,你的抉择就是我的幸运,我跟你做朋友好不好?不好。影片就……,跑开,就是很尴尬。我若看到来电五十,我赶快关起来,我替那男生感到很丢脸。女生,要跟人家做朋友,男生:不要。这世间就是……,年轻人他要体会这个苦怎么体会都体会不出来,看样都体会不出来。人有宿世的根机。我读高中我就觉得这世间很痛苦,我读到大学一年级我就听到佛法,到大学二年级我就发愿我绝对要出家,都是骗人的,全都骗人的,搽脂抹粉都是暂时的,多美,我不相信,世尊他为什么会觉悟,我就是看到释迦牟尼佛,释迦佛祖的传让我太感动,佛实在很不简单,他在这个《释迦传》里面有讲,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个太子,他现在要举办皇宫里面的舞会,舞会里面应用很多酒,宫女就跳舞,用那个粿仔条(彩带),那种白白的晃来晃去的,电视广告的那个粿仔条(彩带),什么嫦娥奔月那种,在那里乱跳,跳得觉得很好看,佛祖实在行,若我们现在的人就没办法破这种女色,对不对?难道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是***,就跳得让大家心花怒放,佛当时在世他就有跳舞这种东西,跳舞这种东西会迷惑男众,男众,女色现前哪有几个说控制得了,佛当时就有办法,他就观想她若在跳舞的时候观整个骷髅,骷髅,以前我若看歌仔戏的时候,以前在路边看歌仔戏的时候,碰!碰!现在就电灯熄灭,骷髅,白色的就跑出来,这种不晓得你有没有见过,若我们老一辈的就看过歌仔戏有那种,两支剑在那里打斗,骷髅就跑出来,佛很厉害,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些宫女跳舞,跳完的时候就东倒西歪,喝酒嘛!东倒西歪,杯盘狼藉撒得满地,倒在那里睡,倒在那里睡,佛因为他没有喝,走过去,再美的也是这样流口水,无论多美的东西,他现在绕一圈他就知道这根本都是骗人的,所以我们人,真的,我们人若没有佛法的智慧就会被外境迷了,说女孩子就好,我跟她们去到法国去买化妆品,我进去之后傻住了,不晓得要买什么。噢!看这些女人实在是苦恼无量无边,光是口红几百种,很惊人,我想有得擦就好,何必用那么多,现在早上的保养,晚上的乳液,噢!还得什么……,不会形容,不会形容,跟女人出去我是很痛苦,老是等她买完我才可以走,我又不可以买,不晓得要买什么,老是坐在那里看,坐在那里看,像是不用钱似的,一次买,买十多万,赚女人的钱实在是很好赚,所以说这人……,这根本就是……,佛教所说的究竟不净,我们的色身是根本究竟不清净的东西,是外表的而已,对不对?这手很美,这层皮撕下来流血,流血,对不对?美国人见面,若是割一个洞,噢!流血,不敢,对不对?在吃饭,这女孩子很美,若有一个男的说:I love you.你就:呸!(法师学别人把唾液吐到碗里,把碗伸到另一个人面前)吃下去,你不是很爱我吗?实在真是的,这很简单,你不是很爱她,接吻敢,但是吐给他吃不敢,很奇怪,同样都是口水,那有差别吗?所讲的都是实在的,真的,在咖啡厅,脚踏来踏去,他踩过来,她晃过去,没什么意思。这若是一个大智慧的人,这若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他清清楚楚,这不快乐的世间,一点快乐都没有,全都骗人的,佛他就有这种智慧,所以我看到这个《释迦传》,这个佛他实在是很了不起,没有一样能够骗过佛祖的眼光,每一种都是透视它,所以学佛的人有一个好处就是你骗不了他,你知道吗?你骗他不过去,你骗不了他,哪有说哪一个多有魅力,不见得,你不了他。底下,说娑婆就是堪忍,也可以说能忍,此土众生堪能忍受,对不对?诸苦,此土苦乐相杂,相杂。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刚好相反,【其实苦即苦受。为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外面刀兵zai 难,这痛苦,【是苦而复苦。】苦再加上苦,【故曰苦苦。乐即乐受。为坏苦。此土无真乐。】没有真正的快乐,【虽有少分之乐。乐不久住。故曰坏苦。(如世间宝贵之家,一旦失败,即坏苦)】坏苦,【非苦非乐。即舍受。】舍受,【(苦乐双舍)为行苦。虽然不苦不乐。难免行阴迁流。行阴迁流就是第七意识刹那间在变化,【终归变灭。故曰行苦。行是迁流不息之义。】刹那间、刹那间……,变化。【孔子在川上曰】就是在水的旁边,河川的旁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逝就是消失,我们人这个生命的消失就像水在湍流,不舍昼夜,不分……,不舍就是不分白天、晚上,生命的消失就像水的东流没有分白天跟晚上,不舍昼夜。【即借水寄叹。】借着水叹息,【行阴迁流之相。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彼土无有众苦。故得永离三苦。苦既全无。乐即绝待。】都没有苦,当然是绝对的快乐,【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乐外有苦可对。】乐的外面有苦,若跟乐是相对。【则乐非极乐。彼土绝待之乐。乃名极乐。】这个土是绝对的乐,所以叫做极乐世界。

【问:乐必对苦而显。】快乐是对痛苦而言的,【彼土】就是极乐世界,【既无众苦。何以显乐?

答:乃对娑婆极苦。而显净土极乐。故旁注曰】旁边就这样注解【:众苦极乐映释。令知胜劣。】比较差别,【而生忻】忻就是欣慕极乐世界,【厌也】就是厌离娑婆世界,忻就是欣慕、仰慕这个极乐世界,厌就是厌离这个娑婆世界【。

慈云忏主】慈云忏主,我们在念那个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是谁作的,慈云忏主,是不是?【:开此土彼土。修行难易十种。今以苦乐对之。

一者此土】就是娑婆世界,【有不常值佛苦。】像我们现在就遇不到佛了,【彼土但受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极乐世界是花开见佛,能够常常亲近佛的快乐。

【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苦。】不能常常听到这个说法,【彼土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水也会说法,小鸟也会说法,树木,风一吹自然说法,不去看一看怎么可以,你若读到这时里你就觉得很奇妙,不去看一看,真的太迷人了,这么好的世界不去看一看不行。

【三者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坏朋友,所以来到讲堂要断一切恶的朋友,赶快断这恶的朋友,所以人家说要亲近善知识就是这样,不可以离开善知识,恶友牵缠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上善人就是等觉菩萨,【俱会一处之乐。】大家都在一起,来到极乐世界没有吵架,不会被俗家倒会钱,人家不会找你算帐,没有拿刀互砍,也没有黑星、红星,都没有,也没有走私,全都没有。

【四者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意思是说要修行的人,要修行的人就被金钱绑起来,就著这个钱魔,被色绑起来就著这个色魔,被鬼神绑起来就著这个外魔,外魔,生病就著这个病魔,所以这个群魔有分内魔跟外魔扰乱,金钱太多不好修行,女色现前不好修行,男对女是色,女对男也是色,不好修行,淫扰乱我们的修行,不好修行。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极乐世界只有佛在护念,远离魔事,没有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五者此土有轮回不息苦。】过完这辈子,下辈子就不晓得是什么,这辈子又不晓得上辈子是什么。我常常打一个妄想,若说我六道轮回当中,我没有隔阴之迷,我下辈子会知道我这辈子是修行人,我下辈子我不去造业,我敢来六道轮回,因为我有把握会修行,问题是这辈子不晓得上辈子,这辈子死后,下辈子不晓得会听到佛法不会听到佛法还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问题,问题是这样,所以这个世界叫做难行道,娑婆世界叫做难行道,极乐世界叫做易行道,难修行,生生世世要来这个娑婆世界是很难,根本你没听到佛法可以说不可能解脱,你听到佛法也不一定会解脱,你不修行,你修行不如法你也是不能证果,你也是不能解脱,一样,所以它有轮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直超这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六者此土有难免三途苦。】地狱、饿鬼、畜生,【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名且不闻就是说,名且不闻,连三恶道都不曾听过,不曾听过什么叫地狱、饿鬼、畜生,就不曾听过这种道,名且不闻,连名都不曾听过,哪有什么饿鬼、畜生、地狱,连名都不曾听过,哪有说痛苦在哪里,所以极乐世界的好,好到人家所说的很惊人。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确实是真的,很难修行,世间的外缘境界若现前没有几个人受得了,对不对?念佛、念佛……,念到,咦!她先生外面有外遇,整天念佛就是在想要如何挽回她先生的心,要如何来报复,若让我现在抓到我就泼硫酸,又想到手又拿念珠,不行,我们学佛到最后都会变矛盾,你听得懂吗?本来恨心很重,佛珠,念佛,慧律法师说这样不会往生,又不可以报复,不晓得怎么办,不去请教一下不行,常常听到这种的来,怎么办?说真的虽然说这么多人在修行,拿念珠在修行,外缘现前,障道,确实没办法,障道,确实没办法,临命终被打败,一百个有九十九个不敌,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彼土但受受用自然,受用自然,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想要吃饭就吃,想要穿衣服就天衣无缝,到极乐世界,你到楼上去看那个西方极乐世界,画那个西方三圣,看他有没有用针缝线,没有,你都不会发现到衣服是用补的,用接的,没有,佛那件衣服很漂亮,所以不用什么经营,不俟就是不必等待,不用为了三餐拚死拚活的,可怜,可怜。

【八者此土有寿命短促苦。】正好要听到佛经,已经六十多岁了,日薄西山了,已经来不及了,真的,生命太短,像我们的同学李※※才三十二岁而已,三十二岁而已,对不对?他听到佛法知道要修行,倒,死了,没有办法,没办法修行了,我常常说要活得像我这样,快三十八了,也没有几个,也没那么简单,生命短促也很痛苦,没办法修行。【彼土但受寿与佛同。】生命跟佛同样那么长,【更无限量之乐。】无限的快乐。

【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修行会退失,退失。【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正定聚就是永远常趋佛道不会退,正定就是不退,永远不会退叫做正定,我们有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以前有讲过,【永无退转之乐。】正定,长驱直入涅槃就是正定聚。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娑婆世界要如何修行,会钱被倒了,在念佛常常钱就浮现,怎么有办法修行,做个股票又跌到六千多点,对不对?没办法。一个在家菩萨来告诉我:师父!我现在做股票,若涨停板我施舍一下。我说:若跌停板我不就还倒贴给你。讲那些,我还得等到你涨停板才来供养我不就饿死,讲那些,我何时叫你去赌博,不须要。有人问:师父!做股票不晓得有没有犯戒?没有,做股票没有犯戒。师父!你这样不就鼓励人家做股票?没有,我没有叫你做股票。股票是国法所立,是立法院所承认的东西,要如何说犯戒呢?你有办法你拿去吃,但是股票是赌博的行为,大家都操短线,要趁早死,找短路,今天买的,今天买出卖出,对不对?找短路的,赚个涨停板的,赚十万,明天就八千了,没有这个必要,没有这个必要,念佛念好比做股票还好,没有这个必要,所以说我劝告诸位,世间那些有的没有的要全断,趁早断,你若有赚钱存在银行,存在银行,不然就存在佛库,存在佛库就是布施,施舍出去,这样福报够,往生就不难。此土有佛道难成苦,确实不好修行;【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一生成办,你想想看,你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一生绝对成佛,绝对没有怀疑,绝对没有怀疑。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以此十种对辨。则两土苦乐显然。】所以我们星期二都要找一些往生的人,因为我们这个听经这里都年轻大专的,一些老的都跑光了,都清场,听不懂,现在共修三根普被,上根的人听到这往生的例子也会起道心,阿婆来这里听经听不懂她来这里共修也讲一下故事,这样她也会很高兴,年轻人也听个故事,经教通达又有事实佐证,自古以来这么多人往生,闻到香味看到佛,临命终坐着自在,火化出来舍利子,这信心又具足了,所以礼拜二要来共修,不要缺席,不要缺席。讲成这样若不想往生的人,差不多了,我也没办法救你了,即使佛现前也没有办法,没有办法,讲成这样还不想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即使佛现前也没有办法,知道吗?所以认真念佛。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一住就是说大致来分,极乐世界同居土是五浊比较轻,它没有分段的生死,没有八苦,但受这个不病不老,到极乐世界他不会生病,也不会老,光是这两点就赢娑婆世界千百万倍,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会生病、会老,不能自在游行。天食天衣,极乐世界,天食天衣就是说很好,吃得很好,穿得也很好。诸善聚会等乐。

【讲】此别明苦乐。一往分别者。大略】简单讲【分别也。依四土明苦乐有无之相。】有跟无,【无分段八苦者。分(去声)是分限。】分限就是【指寿命有长短。段是形段。指身量有大小。乃此土三界内生死。名曰分段生死。】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你这辈子活八十岁一个阶段,狗活二十年,一个阶段,一段、一段,到后来就毁灭,就死亡。【彼土莲华化生。是最后身。】极乐世界是莲华化生,是最后一个身,【一生补处成佛。】一生补处成佛,【故无分段生死。

八苦者。】现在来比较,【彼土一一皆无。】极乐世界没有八苦,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八苦充满。

【一】极乐世界【无十月胎狱生苦。】住在妈妈在腹中就像胎狱,坐牢般关起来,经典说母亲若吃冷的,孩子就像身处寒冰地狱般,遇到爱吃冰的母亲,孩子哇哇叫她又不晓得,遇到爱吃热的母亲,孩子像置身大热地狱般,佛经说因为我们出世之后我们已经将这个苦忘记了,经典有这样讲:假设我们若有记忆力,出世之后又叫每一个人再重新出世一遍,绝对没有人要忍受这种痛苦,像刀在割,像刀在割叫做风刀解体,出世的时候皮肤接触到空气的那种痛苦,就像风在割,像刀子在割那样,风刀解体,这是经典的记载,但是因为我们人容易淡忘,我们人很容易忘记,忘记那种痛苦了,忘记了他就希望对这个娑婆世界有执著,对这个娑婆世界有执著他就离不开,他就生生世世不能离开这个娑婆世界,重感情,贪钱,像苍蝇沾粪便,粪便明明很臭,但是老是回绕不走,飞来飞去,飞来飞去,怎么转还是买到垃圾堆,它不会飞到巴黎香水这边来,也不会飞到别的地方。我们人的感情执著这个钱财、名利,他就没办法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像无形的锁链。以前张宗荣演了一出《命运的锁链》,锁住,被锁住,我们人就是被这个感情、生死、痛苦、名利锁住,锁住,他不会想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所以物以类聚嘛!当然他生生世世再来出世,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我们是要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没有十月胎狱的生苦。【但受莲华化生之乐。】莲华化生的快乐,当然这不晓得是第几度空间了,第几度空间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目前发现的是一百零八个元素,那么美国现在发明用原子去碰撞产生里面中子的改变,达到一百零九,但是它的存在力只有五千分之一秒钟的刹那之间,所以只要能够变化这个质子跟中子,他就能够改变长波跟短波,那么科学家了解,研究质子跟中子到最后的东西的虚无,虚无就是一种能量我们叫做微中子能量,所以你只要能够改变里面的中子跟电子,它的数目重新排列,点石成金,随时举手可得,简单,所以依照科学家来讲我们有发现这一百零九个,还有六千个没发现到,这六千个存在无量数度的空间里面,无数度的空间里面,比如说我们长、宽、高,加上时间,我们说第五度空间,那么时间、空间的交换成第五度空间,但是这是限制在我们人无形的东西,有形的研究而已,所以你到莲花化生这不是不可能的,一般我们人对出世的东西他觉得很迷茫,他会觉得很迷茫,认为这是一种……,根本可以说乌托邦或是虚妄的东西,不是这样,在科学家研究之下,他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放大镜,在我们人快死去的时候,我们人脑部分作两边,左右两边,左脑跟右脑,现在将这个电子仪器装上去,装在脑部里面,脑部里面,放大一百万倍,在人最后这一口气,挣脱之后,断气,脑部还没有完全死,到缺氧,O2,我们脑部因为有微血管,微血管会带动到脑部,脑部里面有这个O2在,所以我们脉冲若缺氧,两分钟就要死,没办法,不用两分钟,说不定不用到两分钟,用这个超级的电子显微镜,一百万倍安在我们大脑,知道这个人快死了,安在这个大脑的时候,到他断气之后,在两分钟里面缺氧,他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里面有看到云层升起,云层,诸位!这观念不要弄错,所出现的这个云层不是像平常我们所看到的那个云,那个云是H2O,氢原子跟氧原子,这种东西在科学家来讲用这个铁柜,用铁柜加以收集都没办法,它能穿过任何的墙壁都阻挡不了它,它没有方分,没有方分就是说不能拿尺去量它多大,也不能说秤看看它多重,因为那是放大一百万倍,人死去的时候我们脑细胞就像气球,气慢慢消失,气慢慢消失,没气了,这个云层出来,这个云层是在一百成倍显微镜里面才看得到的东西,所以科学家他无法拿尺去量,也无法用任何仪器收集,用玻璃瓶装起来,像光线穿过去,后来又用铁捆起来,用金刚,做得很封密的东西将这书体装起来,将脑部的光装起来,但照样穿透出来,没办法,捕捉不到,这个我们叫做超越三度空间跟四度空间,所以我们对这个出世,出来的东西,这就我们所讲的意识状态,灵性,所以我们只能说我们的起心动念直接会影响到脑部,脑部直接影响到我们这个感官作用,支配着整个身体,所以这个医学,美国一个医学家他研究到最后他就感叹,医学没办法解决我们的人生,他说我们脑部里面每一个脑神经系统,医学,最高顶尖的医学这样报告,我们人的神经系统是好几条,我们说神经,神经管束管,但是神经管束管它是每一个细胞所连接,但是细胞与细胞中间还有这个空档,还有这个空档的时候,还有非物质的东西在连接作用,非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东西我们所讲的灵性,所以灵性存在神经系统里面,遍满整个身体,因此我们说我们今天若伤心会影响脑部,脑部这个物质会化成非物质的一种力量,非物质的一种力量,简单讲就是说我们每一秒都会影响我们的脑部,我们的心情若不好,胃就不好,胃不好直接影响到脑部,脑部它的物质会转换成烟雾状的一种非物质,我们所讲的就是灵性的东西,这种灵性的东西,它在临命终的时候它会出来,出来,所以你若每天念佛,每天念佛、每天念佛……,他的物质,脑部整个都是佛号,整个都是清净的种子,到临命终出来它就会化成非物质的东西,这就直接跟那个几度空间,比如说我们一百度的空间,跟极乐世界超越一百度的空间相应,佛一下子就接引,科学家发现两个分子,两个分子你把它分到极远的地方,让它无量无边的这个公里数,比如说美国一个,如果这个世界上可以创造两个分子是一样的,一模一样的,电子数一样,中子数一样,一个放台湾,一个放美国,在台湾这个地方转动,美国那个也是一样转动,同步平移,电子感应力,科学家到今天没办法研究出来,意思就是说你若有办法发明一种分子是相同的,在台湾头跟台湾尾启动下去,马上产生不来也不去,立刻感应。简单讲就是我们若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根本就没有来,只要你的频率完全跟他一模一样,马上极乐世界不现前,不必到极乐世界,所以心净则国土净,佛在两千多年前他就讲得这么清楚,到今天的医学还在研究这种东西,所以,美国的科学家、医学家到后来就感叹,只有佛法有办法解决整个宇宙的问题,只有佛法可以解决整个宇宙的问题,其他的宗教没办法。比如说我们过去,我们所发明的东西,我们所发明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极乐世界,我们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这在科学家的研究到今天是非常简单的解释,这个就是等于说几度空间的不同,比如说我们人,我们人了解三度空间的东西,三度空间长、宽跟高的东西,其实我们没发现的元素有六千个,这六千个构成无量个时空的交会,无量的这个层次面多元化的宇宙观,所以时间是相对的,空间是相对的,在我们这个地方本身就有四度空间,四度空间,只是说我们对四度空间的频率我们不能感应到,就像二度空间不能感应到三度空间一样。举一个例子来说,我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二度空间对三度空间的错觉,举一个例子来说,这是平面,这平面,这张桌子,这桌子上面有眼睛,有眼睛,这张桌子上面有眼睛,这所看到的东西,你滚一颗球,滚一颗球到它的旁边,滚到它的旁边,这桌面平面的,它能够看得到四周围吗?看得到吗?你们是听得懂,听不懂?看不见,也就是平面的空间它没办法了解三度空间的东西,简单讲就是说这个平面就算有眼睛来讲,二度空间,平面二度空间,它只有长跟宽,没有高,没有高它永远看不到高度这东西,所以说球从旁边滚过去它就看不到,并不表示没有,球是三度空间的,长、宽、高,对不对?一样,今天若有一种鬼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们照样没办法感觉出来,我们只能从鬼的这个身体里面的热气去感受鬼来了,感觉比较冷而已,所以我们只能说四度空间是一种影像,它就在你的身旁,这个四度空间的影像在某一个角度投射,正好被你看到的时候,刚好让你投射看到的时候,你才能够看得到鬼,所以我们会遇到鬼但不是常常会遇到的,有时候要投射的角度刚好让我们看到鬼,若一般来讲我们习惯于经验的错觉,意思是说我们长年……,我们常常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种经验的执著,束缚在三度空间,所以对四度空间茫然无所知,茫然无所知,他也没办法感受四度空间的东西,感受高频率跟高电子、质子所构成的世界是什么?简单讲就是说如果说这个平面是有一个眼睛,这颗球放在它的上面向空中投去的时候,它只能看到一个圆圈愈来愈小、愈来愈小……,它什么都看不到,它只能感受到这样子的一个空间,可是它感受的也是平面,它没有这个立体,所以由二度空间不能了解三度空间的东西,我们三度空间也没有办法了解这个四度空间的东西,所谓四度空间它是生在一种高频率,跟高的这个质子、电子的改变,使它的世界架构不一样,架构不一样,我们现在所能发现的只是一百零八个而已,那么它用这个核子反应,所谓核子反应就是用夺取的,爆破性的东西,核子反应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质子、电子、中子打进来,打进来的时候经过一个震撼,一个震撼,前面挡住,震撼,穿透以后把这个路子数改变跟质子数改变,正电改变,正电改变,有的夺取,有的失去,所以会产生这个鬼道不一样,这鬼道又不一样,只要能够改变那个质子、中子、的数目不一样,外在所产生的二八、十八、三十二的阶层,所谓SP那也不一样,所产生这个结合力也不一样,这样宇宙整个就改变了,所以说点石成金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说我们的能量不够,我们的能量不够,因为我们的力量不够,佛菩萨的能力最强,现在的医学发现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就是光速,但是我们人的心的念力比光速更快,还有一种比心的力量更快,那就是佛力,佛的神通力比我们人的心力力量更强,所以它会发出那个中子的碰撞能量,散发出这个热出来,散发出这个热出来,在高速,几乎接近光速撞击,改变里面的电子数,所以这个叫做核子反应,所谓核子反应就是那个质子、中子重新排列,重新排列夺取或者是失去另外一个物质的产生,这叫做核子反应,里面会产生大量的能量,乃至说我们要使它核子反应须要大的能量,就要加速推进器使它产生一种核子的反应,产生一种好几度的空间,所以说我们今天须要能够改变核子、质子、中子的数目,它有无量的元素可以排列,没有发现的至少有六千个,六千个,所以科学家研究到今天只能了解十一度的空间,十一度的空间,所以他无法完全了解佛的东西,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这莲花化生的东西,当然到最后也是空性,毕竟空,没有错,但是它的质,构成这个质已经没有质碍,就像光,光它是一种物质,光,我们说所谓的光子,再来就是量子,量子力学,光子、力(粒)子,量子,光是一种物质,没有错啊!它集一切的能量,这个束粒一穿过去,玻璃直接贯穿过去,所以这玻璃挡光挡不住,对不对?是不是这样,这个玻璃放在这个地方光直射它就透过去了,何况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化生,哪有说不神通自在,穿墙走壁什么都阻挡不了它。听不懂,听不懂,没办法,没关系,慢慢来,慢慢来,没有学过物理学的确实没办法,没办法没关系,下次再多讲一点给你们听,这还不够有趣,我若讲到天体上的运行这更奥妙,你若在太阳过一天,循着这个银河系绕一圈刚好两亿年,就是说你若有办法搬到太阳住一天,等于我们这里地球的两亿年,两亿年,你若二十岁搬到那里,搬到那里(太阳)住一年回来,地球已经是传好几百万代了,传好几百万代了,所以说我们地球的一大劫等于极乐世界的一天,你若有太空的思想绝对可能,绝对可能。有一天再来为你们上一课天文学的,反正讲这个你又听不懂,听不懂没办法,没办法,不是我不要讲给你们听,没办法,你们根机太利了。但受莲花化生之乐,但受莲花化生之乐。

【二无形骸衰朽老苦。】没有这个身体衰坏、老、病苦,极乐世界没有这种东西,【但受相好圆满之乐。】相好圆满之乐。

【三无内外诸科病苦。】所以那里也没有emergency,emergency就是急诊,emergency送往……,那里也不可能有车祸,没有内科,也没有外科,不像我们这娑婆世界吃太饱会胀,不吃会很痛苦,又胀又吐又腹泻,很痛苦,所以【但受自在晏安之乐。】很快乐、很快乐,很快乐,所以我们若是在修持当中,整个脑部里面意识作用就是念佛,还有一种就必须要观空,空的思想出来的时候就与自性相应,与自性相应,科学家可以从脑部看到这个烟云,烟云状的东西,那是一百万倍的里面才看得到,那是意识的一种产生,若证果的圣人,你若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来看,什么都没有,那是超越十一度空间,因为他是用传神的,以后来全都没有这种烟雾状的东西,那种东西我们到极乐世界直接用感受的东西,比如说小姐在路上走,她穿得很摩登,男的眼睛一瞄过去,她就晓得他非常欣赏我,又没什么东西来到她身边她怎么知道对方欣赏她,从他的眼福就传神过来,所以人家说脉脉含情,眼福瞄过去,啊!这会相应,会相应,没什么东西过去他就知道她会感受到,然后你拿这仪器来,这仪器,啊!你这光有射到那里,所以你有爱她,没有这种东西,到后来就变成……,不是什么烟雾状的东西会往生,我们只有一种东西,我们所讲的灵性,神,传神,直接,那种速度还比烟雾状的东西还快,这就不晓得第几百度空间,才有办法研究到这样子的速度,不然不可能,所以世界上你若研究太空物理学,你就会对佛的那一种赞叹五体投地地佩服,你愈研究你就愈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渺小,所以说我们对这个佛经能够好好地深信不疑,这是难能可贵,最主要就是说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程度不够,教育程度如果够,比如说读大学,他是商科的,我讲这些他也听不懂,什么SP阶层,根本他就听不懂,什么中子核子试爆的东西,这夺取的东西他照样听不懂,所以困难就是在这个地方,如果你若是听得懂,我跟你上一课天文学,跟这个质子、中子、电子它的改变,你就发现到佛经讲的一切法无常,我们讲的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是古老式的物理学的观念,那是错误的,那只能适用在三度空间里面,如果适用在四度空间里面,我们在中子、质子、电子里面在每一刹那间它都在动,换句话说电子随时一直绕着路子在转动,你就不会说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如果说你到外太空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什么都没有,事实上它是存在每一个动点,我们所讲的星云,不是佛光山那个,电子的爆发出来它会散发一种热,这种热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必须几百万倍的显微镜里面才会看得清楚,你就会发现我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实在是多得不得了,有六千个元素散在你的眼中,你根本看不到,所以在每一个阶段比如说SP,到我们现在质子的数目研究到一百零八,中间正电在里面,再来就没办法,我们是研究到九十四,再来就没办法了,从九十五的什么铀,再提炼出什么镤,那个都是后来的撞击再提炼出来,在一闪、一闪,五千分之一秒出现在宇宙当中,更高的六千个东西,那你根本没办法了解这种东西,所以它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没办法,因此我们在这个地方是三度空间,但是另外那个阶段,质子、电子数改变的时候又一个阶段,产生另外一个空间,又产生另外一个长波、短波的交接,对不对?所以我们眼睛看不到,但是那个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鬼道也是一样,所以他在某一个转动的投射当中,他才会刹那之间去感应那种东西,你才:啊!看到鬼。看到鬼,那是刚好让你转到那个频率相同,大部分是看不到,大部分是看不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到那时候【四无四大分离死苦。】我们一个粗的四大,四大,粗的四大,地、水、火、风在分离,痛苦。在极乐世界【但受寿命无量之乐。】因为修空观,修空观,到那里的时候空就是无量无边,当然他就得到这种东西,所以要用实相念佛就是这样,无相无不相,凡所有的相皆是虚妄,念佛当中与空相应,在意识里面清得没有任何念头,没有任何念头你临命终你就没什么星云产生,虽然说是非物质,但也是一种几度空间里面交会产生的东西,你念佛念到实相无相无不相,不来也不去,没啥事,广钦老和尚讲的不来不去也没啥事,你就会发现这时候的空性跟极乐世界的空性,本来就没有两样,当下就是,频率相同直接感受到不来也不去。但受寿命无量之乐。

【五无恩爱别离之苦。但受海会相聚之乐。】无恩爱别离之苦,娑婆世界是恩恩爱爱,要离开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哭泣不已,到极乐世界他永远都在,所以你若真的爱你的爱人你要度他到极乐世界,永远都爱你,到极乐世界就可以讲这句了,我永远都爱你,这句话就此话成真,常在极乐世界,对不对?但是极乐世界没有男女相,极乐世界没有男女相,都是清净的童子身,清净的童子身。有的说:师父!每个都一样要如何认得他是谁?你放心,到极乐世界他自然就有神通力,这就是在文殊讲堂的阿娇,念佛来的,念佛来的,这就是阿牛,念佛来到极乐世界,一看他就知道,他无量的神通,无量的神通,个人的见思惑光明都是不同,所以可以没出那个人是从哪个世界念佛来的,都清清楚楚,清清楚楚,所以在极乐世界你就可以说永远,永远,所以你如果真正爱一个人你应该劝他念佛,这娑婆世界不可能,不可能永久性的集会,马上就死光了。

【六无怨憎会遇之苦。】就是说在极乐世界没有仇人这种东西,娑婆世界动不动就拿刀子来,拿枪来,玻璃把你打破,对你丢炸弹,把你登报,对你无量的伤害,无终的伤害,记恨,极乐世界没有这样。【但受上善俱会之乐。

七无所求不得之苦。】求不得,娑婆世界是每样都求不得,要钱,没有钱,要考试考得好一点,考不好,若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怎么求都求不到,所以说无所求不得之苦,到极乐世界你求什么都能得到,【但受自然如意之乐。

八无五阴烦恼炽盛之苦。】炽盛就像火在烧,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烦恼像火在烧,像着火一般,痛苦。【但受照见五蕴皆空之乐。】照见五蕴皆空之乐。

【前七是别。后一是总。五阴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我们的心像火在烧,比如说我们发脾气,火气那么大,发脾气,气得要命,烧,将全身的细胞烧得快光了,气得要命,所以说这烦恼就是色、受、想、行、识所产生,【炽盛火旺貌。须以智慧水。】智慧,智慧水,用一点智慧,【方能灭除烦恼火。两土比较。苦乐悬殊。】所以到极乐世界万无一失,每样都好,【即净秽之所攸分也。

但受不病不老四句。】没生病也没有烦恼,不会死,【于诸乐中。大略言之。天食天衣者。天是天然。】天然的,【不假经营造作。思食食来。】动一个念头说我要吃什么就有东西来,我要吃药,药就现前,这娑婆世界不可以,要吃药还得煎,差别很大,极乐世界可能没有吃中药,【食毕。盛食之具自去。】那个念chéng,不是念shèng,盛就是装食物的东西,自然就……,自去就是化去,自然就化掉,简单讲极乐世界不用洗盘子,不用洗碗,讲起来实在是很好,不曾吃过这种西餐,西方极乐世界算是西餐,吃个极乐世界的西餐,品可能很好。【思衣衣至。】你想衣服,衣服就来。【随意美妙庄严。应法之服。自然在身。】应法之服,自然在身,就是说应你心里所求的,你要什么法,什么就现前,所以我们在空上地方,娑婆世界若学自在,到极乐世界就得到处在的果报,记得师父的这句话,这句话很重要,你现在学自在,空的思想,你到极乐世界就享受自在化出来的东西,你今天你事事样样不自在,在你脑部里面产生执著,它就会化成那种非物质的能量散播在宇宙当中,你就必须要循着你的脑部所产生的几度空间去了解,我们这个科学家里面,医学家里面发现,我们人有二十亿的脑细胞,我们人的智慧怎么这么高呢?因为他有无量的智慧,为什么呢?整个《大藏经》记在头脑他都记得住,为什么人会这么厉害呢?人会这么行呢?这要用数学的观念,比如说我们的脑细胞如果用一排列到二十层,二十亿层,二十亿层,比如说一,一个细胞、两个细胞、三个细胞,一、二、三,排到二十亿层,那么必须用数目字,用数学的,二十亿个阶层,二十亿个阶层就是说它的变化无量,所谓阶层,比如说五的阶层,阶层就是一乘以二乘以三乘以四乘以五,就是一百二十,一百二十种方法,一百二十种方法,只有五个阶层就能产生一百二十个方式,产生这个生命,人的脑细胞有二十亿个脑细胞,一乘以二乘以三乘以四乘以五乘以六乘以七乘以八,一直连续乘到二十亿,人的智慧有多少,这样的生命观,整个宇宙观你有多大的思想,那个变化,那一种能量,你想想看!想想看!我们这个能力有强到这样子的记忆,这样子的智慧,有这样子的方式可以思惟,人的脑筋二十亿个它不是直线排列的,它是阶层排列式的东西,所以我们人的智慧无量无边,那是没办法让你去衡量的阶层,全讲一些听不懂的。再来,中间:

【解】方便体观巧。无沈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方便体观巧这就是说:

【讲】此土方便有余土。有藏教析空观。拙度证入者。】就是比较差的,体观巧,【(解见在前)有通教体空观。巧度证入者。】所以这是体观巧就是巧度的,很怜悧证悟到体观,体空观,但是方便体观巧,没有沉空滞寂之苦,这都在藏教的析空,通教的体空,【皆沉滞化城。偏空寂灭之苦。彼国此土圣人。】极乐世界的圣人【皆秉圆教观。体色即空证入。】了解这个色当下就是空性的,【不滞空寂。】然后再出这个假,不必,当下从空【即能从真出假。】意思就是承认色空当下就是矛盾当中的统一,统一当中就完成矛盾,矛盾当中完成统一,色法跟空法是对立的,所以在哲学里面讲这是矛盾,矛盾它不是真理,不能实行,是说一种对立的形式,空跟色这是对立的东西,空跟色如果是对立的东西,所以它当下的矛盾他就完成统一,他完成统一,所以他就不会沉空滞寂,沉空滞寂就是偏空涅槃,偏空涅槃,产生一种对空的执著,他不敢出来度众生,这极乐世界不会这样,所以到极乐世界他就发无量的菩提心,他就会想来娑婆世界度众生,所以他就是【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故曰但受游戏神通等乐。】你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再到娑婆世界就是游戏神通,没有一件事情能够牵制你,你就能够成熟众生,所以说但受游戏神通等乐,游戏神通等乐,这是方便有余土,所以一土就是四土,四土就是一土,我们在无量无边的多元的宇宙观里面,它就层层交会,三度空间交会四度空间,交会五度空间,交会六度空间,一直到十一度空间,到现在元素没有发现的六千,六千度空间,所以华藏世界,在《华严经》里面讲,有无量无边成住坏空,成住坏空,常寂光净土永远遍满虚空,永远遍满法界,不来也不去,不来也不去,凡是有究竟的计度,这都是意识形态的分别,到极乐世界的三土也是一样,只有一种:常寂光净土,不来不去,证法身,所以它就不属于几度空间的,那就不思议境界,不能用空间,几度空间去衡量,几度究竟的排列,一是数目的开始不是结束,换句话说有第一度空间就有第二度空间,无论你用错综复杂的宇宙观里面,用多少无量无边的这个几度空间来形容,都不能形容不思议的事事无碍法界,为什么?因为它是空性,不能用分析的东西产生一种对立的东西,可以分析,那可以从一去累积的数目,不能分析那就非……不思议的东西,这不能让你用几度究竟去重叠,你说极乐世界是几度空间,那你没有办法,菩萨你都没有办法了解了,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几度空间乃是凡夫的推测,所以到极乐世界但受游戏神通等乐,所以一土就是四土,四土就是一土,只是你不了解而已。

【解】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现在是在讲实报庄严土。

【讲】实报无障碍土菩萨。皆秉一心三观证入。】他不会说入这个空,不了解有,入这个有,不了解空,或是说空、有再中道,它没有这样,一心当下即空、即中、即有,当下心【观】圆,三谛【智圆融之故。】所以心观圆就是三谛空、假、中当下就是圆融,【无三观前后隔别。】没有隔别【三谛不融之苦。故云但受无碍不思议乐。】但受到无碍不思议的快乐,没有分隔,没有分隔。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解】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我们现在看小字的:

【讲】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是【由始觉觉至心源。】就是我们的本性,本觉,始觉觉本觉,觉到最后就究竟觉,【本始合一。】本觉跟始觉合在一起,【成究竟觉。佛之住处。理智】,他的本性,法身的理性跟智慧是【不二。】没有两个,【身】就是【(法性身)土】就是【(寂光】净【土)】若以这个时候就科学来讲,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所有宇宙里面科学最发达的国家,若就科学来解释,就是极乐世界就是所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极乐世界的科学最厉害,他用什么去做科学?用起心动念去做科学,用本性,无量无边的无碍的思想妙用去做什么?去做它的架构的元素,我们现在娑婆世界是用什么元素来做科学?碳、氢、氧、氮、铝,对不对?就是用这种元素,极乐世界用什么呢?用它本性的妙用,慈悲喜舍,无量的庄严智慧,去做它的极乐世界的元素,所以它的树林,树上有楼阁,楼阁上面又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罗网里面又有宫殿,又有楼阁,那都是什么?都由本性所做。我们今天娑婆世界的众生业感痛苦,感应到什么?感应到这个水泥、钢筋,硬的东西,不小心被打到又肿了一块,到极乐世界打下去不会肿起来,不会这样,因为本性是无量的柔软,我们的本性怎么那么伟大,我们的本性为什么那么伟大,无量劫来修那个忍辱,所以它是柔软的世界,柔软的世界,我们生生世世都是修什么?修恨,对不对?修什么?修执著、刚强,所以感应到的都是什么?都是硬的东西,硬的东西,有分别所以它有高低,山高,这个山谷就低,溪谷就低,那是我们的分别心,里面的分别感应到外面的山谷,极乐世界是修无量的欢喜心,无量的忍辱,柔软心感应到的世界就是柔软的东西,雨天曼陀罗华,难怪经典讲踩下去陷入地下四寸又浮起来,确实是真的事情,我懂科学所以这样讲很通达,不懂科学,讲就不通达,知道吧!不通达,幸好我妈妈有让我读两年书,幸好,像这样讲人家就不会说这法师很没水准,很没水准,这不只是水准而已,这超国际的,所以说我们这个时候若要出家我跟你讲真的,你今天……你这个时候若要出家,小时候不让他读书,不让他研究科学、物理、化学的东西,当老修行可以,你若要出来度众生,度这个时候的众生你就没办法,没有办法,你不可能,若有人是专门研究动力学、量子力学你怎么度得来,你一下子就倒了,你根本没有办法,所以你若是要让你儿子出家,小孩子不要让他出家,要让他读书,读愈高愈好,现在是知识膨胀的时候,你知道吗?现在是知识在扩张的时候,现在不是像以前,你可以躲在大陆的丛林里关起来,可以让你不懂外面的东西,不可以让你这样,现在你要度知识分子你没有读很多书你不可能,你说服不了他,随便问你两句你就倒了,所以不可以,你若要让你儿子读书,要让你的孩子读书,或是要让他真正做一个大法师度无量的众生,一定要让他读书,世间法你一定要懂,这就是假有,行菩萨道的时候,这个世间法你不懂你没办法,没有办法,当法师也是一样,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没看到,你不能用科学应证几度的空间的产生,他不会信服你,对不对?除了是愚民政策,你叫他念佛他就念佛,像阿婆这样,他才会信服你,你若要度台湾大学或是清华大学的,你真的有办法?所以说你若要让你儿子出家或是女儿要让她出家,还是要好好地念书,还是要好好地念书,这个假有你先把它弄好,不然没办法。文字本身就是般若,身土【一如。故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真常流注还有最微细的刹那生灭叫做真常流注,把笔拿起来,没有法身的渗漏,就是法身它是圆满嘛!所谓渗漏就是还不到圆满,还会漏掉这个,我们若证悟到绝对空,进入毕竟空,那就没有真常流注,流注真常那就是永恒,流注那就还有生灭的意思,所以真常流注简单讲,简单讲就是说空性里面还没有究竟,还有一点点刹那之间生灭之苦,真常流注之苦,【若约别教妙觉。虽称究竟。】我们是讲藏、通、别、圆,现在讲别教,别教妙觉,虽称究竟,【只破十二品无明。】十二品的无明,只破十二品的无明,因为别教是十二品的无明,【但齐圆教二行。】圆教二行,因为圆教初住菩萨就断一品的无明,初住到十住就断十品,初行到二行刚好断二品,所以别教的究竟觉刚好圆教的二行,二行,刚好十二品,圆教是分四十二品,【尚余三十品无明未破。法性之水。犹有渗漏流注也。】还不能究竟圆满,【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称性】称性就是依我们的本性叫做称性,所谓称性就是说当下起信这个本性的妙用叫做称性,像镜子当下就有光就有影像出来,称性【圆满究竟乐。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之乐。究竟无余涅槃。】到究竟无余的涅槃,无余涅槃,【寂静之乐。以上别明苦乐中。正释四土也。

【解】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方是极乐净宗)】然就是说凡,但是凡圣同居土的众生,因为他持名,就是念佛,善根福德就跟佛一样,所以圆净四土,圆净四土,圆受诸乐就是圆满清净得跟等觉菩萨一样,就是说你只要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当下就是具足四土,方便、实报、常寂光净土,所以这叫做极乐,圆受诸乐,诸佛菩萨有的,到极乐世界的凡夫全都有得到快乐,这样你看看,所以极乐世界怎么说一分一秒能够这样停留。有一个菩萨听到这个经典开示,他多精进,精进到晚上爬起来拜佛,很精进,很精进,拜得不分昼夜,电话不晓得接,衣服不晓得洗,他一心一意想要赶快死,要到极乐世界,听师父这么讲很好,结果半年而已就退道心,太过于辛苦,搞不来了,又被外道牵走,因为他没什么智慧,我跟诸位讲,要永久性的保持道心,只有一种办法,以慧导行,这是最重要的,简单讲就是说不是你今天躲在……,整天拜佛念佛你就能够解决人生宇宙的问题,一定要亲自,即使冬天,刮风下雨你都要出来听经,知道吗?你有这个无量的智慧,你才能引导你的修持,你才不会退道心,遇到烦恼你才不会退道心,不然耳根子软,人家跟你讲两句,退道心,对三宝就没信心了,很简单,你知道吗?到今天我看到我们楼上跟楼下差不多有四、五百个,自从我们讲堂开始到现在都是熟的面孔,都没有改变的,所以到今天很安慰就是说这里都不退转,这已经是不退转的菩萨了,你们这些(众鼓掌)。自己鼓掌不会不好意思吗?我现在夸赞你们不退转,师父讲经你们一定来,对不对?每次都不退的,这样你遇到什么逆境来你就有智慧,对不对?你就不会受人影响,简简单单你就不会不来听经,简简单单人家骂你师父骂几句坏话就退道心,哪有人这样,对不对?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相信,来就来,你愈讲我就愈来,这就对了,这样往生就没问题了,没问题,真的,你不晓得这个经典在讲,说我们要是对三宝信心不退,不要说诽谤,《无量寿经》注解,对这个极乐世界,相信净土法门信心不退,这就等于圆教的初住菩萨才有办法,要修无量劫的善根,所以这无量劫时间是很长,但是今天只要你听师父这样讲,我坚信不退,这样你就省无量劫修行的时间,这样知道吗?你就省无量劫修行时间,我深信不退,不然过去千百万人那么多人往生又有瑞相,若佛打妄语怎么可能这种迹象,不可能,这样你就可想而知绝对有极乐世界,绝对有往生这种事,信心不退,这样你就省无量劫时间了,到今天听到一句话你就等于初住菩萨那么伟大,安住到本性来,证到佛的法身,证到佛的法身你才有办法深信不退,永久不退,所以在座诸位!不简单,不简单,是不是?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

【讲】此点示妙行。】微妙殊胜的行,【执持名号。即为妙行。以多善根多福德故。然同居土众生。以持名念佛。正当念时。便以佛之善根。为己善根。】这不得了,即心即佛嘛!以佛心为己心,【佛之福德。为己福德。故曰善根福德同佛。】念佛有这么大的功德,【此中道理。尚待辨明。】这若用科学来讲就是说阿弥陀佛那里一个分子存在,我们起一个念头,心与佛一样转下去,那个能力就直接贯穿到我们的心中,所以即心即佛,这用物理来解释一下子就通,一下子就通,他不必来,你也不必去,感应道交难思议,此中道理,尚待辨明。【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则应以多善多福乃生。下即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是则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明矣。】一心不乱就是没有妄想,没有妄想就是空,空当下就是遍虚空,当下就是与佛相应,佛证到我空、法空,我们一心不乱当下就是空性,所以与佛当下就是相应,所以我们会把脑筋里面的物质,化成非物质的这个传真力量直接达到极乐世界。

【因是亲因。如世间种子。缘是助缘。如世间水土。有因无缘不生。有缘无因亦不生。因缘具足。方能成办。能念之心属因。今发菩提心。精进念佛。求成佛道。名多善根。即亲因也。】把笔拿起来,亲因就是强有力的因,亲因,强有力的因,简单讲就是最重要的因,【所念之佛属缘。】其实这个《俱舍论》里面,唯识学里面,俱舍或者是唯识学里面谈到这个因缘果的问题,并没有明确地划分,并没有明确地划分,简单讲因就是缘,缘就是果,但是就事情的次第发生它才分作一个因缘果,所以跟因直接产生关系的它叫做亲因,亲因,所念的佛是属于缘,【(以一句佛号为所缘境】界。【)今修净土行。一句佛号。具足万德。名多福德。即助缘也。因缘具足。故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此方是持名妙行。极乐净宗。合上正释四土。别明苦乐也。】解释四土跟说明苦跟乐。底下:

【解】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让也)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我解释一下:现在讲极乐世界最殊胜的,为中在是在上面的方便、实报跟常寂光净土,而在同居,而在凡圣同居土。离以上之,则十方同居,上面十方佛,上面都是十方佛,一样,所以逊其殊特,现在要让其他的人感觉,极乐世界最特别的是什么东西,就是凡圣同居土,所以都在讨论这个凡圣同居土,很少在讨论这个上面的三土,所以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上面方便、实报、常寂光净土,十方诸佛都一样,那么逊其殊特就是说,要让他方世界觉得跟这个极乐世界比较,比较出来,比极乐世界条件还不好的,就是因为有一个凡圣同居土,它就是最殊胜的地方,简单讲值得骄傲的地方,极乐世界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什么?就是凡圣同居土,下又可与此土较量,这跟十方的国土觉得不同的地方,就是凡圣同居土,又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再较量下去,这苦乐就全都分辨出来,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优入就是很容易,很简单,万修万人去,只要你要去,从容,从容就是不迫,就是人多无碍,再多人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也不会人口爆炸,他不会说这极乐世界已经满了你不要念佛,你不要念佛了,你念佛的话已经没位子可容纳了,不会这样,极乐世界愈多人念佛愈好,所以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于今十劫就是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已经十劫,十劫,对娑婆世界来说十劫,若对极乐世界来讲,就算极乐世界,我们现在说极乐世界成佛到入涅槃,二十四个小时来说,那么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刚好一秒而已,若以一天二十四小时来讲,阿弥陀佛成佛于今十劫,刚好日出,若从早上六点说佛祖成道,阿弥陀佛成佛到今天刚好日出六点十五分,我们现在去还很早,你现在到极乐世界到成佛阿弥陀佛还没有入涅槃,有这个好处,才开始而已,十劫讲起来是还很短的时间,进学短的时间,赶快去吧!去吧!在临命终的时候拿拂尘,临命终的时候人家出殡的那个……,驾鹤西归怎么来得及,那只鹤多会飞?驾鹤西归,还有一个金童玉女接引往生,那都是师巫在搞的,根本不晓得佛教在讲什么,哪有什么金童玉女接引往生,那里根本没有女的,哪有玉女,哪里有,对不对?金童玉女接引往生,驾鹤西归,那只鹤多会飞?十万亿佛土坐飞机都飞不到,所以那都是直接,已经到极乐世界,已经非物质的世界,你知道吗?已经都不是……,一百度空间以上的东西,不能让你用物质的现象去衡量,事事无碍,穿透一切墙壁的东西,神通自在,莲花神通自在,怎么可以用我们三度空间的东西去衡量,难道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对高科技,尖端科技的极乐世界我们都不了解,那是用本性的妙用作材料,素材,而不是用娑婆世界的土石、钢筋作素材,你不要搞错,所以说凡夫优入而从容,人多无碍,横超三界而度越生死,少写四个字,横超,底下就“三界”,而度越“生死”,这样写下去就很清楚,而从容,横超三界,度越生死,这样写下去,加下去一看就知道,佛说苦乐,意在于此。现在再来:

【讲】讲,简单解释一下:【此乃指同居殊胜。】就是凡圣同居土,古时候的人简略,所以用一个同居,若现代的人用这个名词是很难听,ji 督教的人看佛经说:此乃指同居殊胜,佛教很不害臊,极乐世界都是在同居的。他会搞错,他不了解这是在做什么?人家是凡圣同居土,简称为同居,对不对?【极乐同居。】这很难听,我们到极乐同居,这四个字这样没错,这样读没错。【上而言之。十方佛土同居。皆要让极乐最殊胜奇特。】顺就是比他差劲,显示极乐世界它的殊胜奇特的地方。【下而言之。又可与此土较量苦乐。此娑婆五浊恶世。是极苦世界。彼西方净土。是极乐世界。厌苦求乐。人之常情。故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者多。万修万人去。故曰优入。十方往生之众虽多。极乐仍从容不迫。】就是说不会被压迫到,【如海纳百川而不隘。】就像大海接受百川而无障碍,【镜含万象而有余。】镜子照着万象而有余,他绝对不会被干扰到,【横超而度越者。但有闻说。两土苦乐悬殊。】差太多了,极乐世界那么快乐,这个世界很痛苦,我很早我就觉得这个世界很痛苦,到今天出家也是觉得很痛苦,所以我一心一意就是求往生极乐世界,绝无二志,绝对没有二心,所以我在念佛就跟你们不同,我每一念佛我就加上我要往生,世间痛苦,我要往生,世间很痛苦,佛祖你慈悲你要记得来,不要忘记,忘记,枉费我……,像我二哥说的他若不来接引你你就倒楣死了,还没念就对佛祖没信心了,惨了,不可以这样子。底下,两土苦乐悬殊,两土苦跟乐悬殊,【厌秽忻净。】厌秽就是说厌离这个污秽的娑婆世界,忻净就是一心一意求往生净土,【念佛求生极乐。可得横超三界。】可得横超三界,横超三界,【度越生死苦海。】度越生死的苦海,超越这个生死的苦海,【佛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意即在于此。要令人深信极乐殊特。切愿求生。力行念佛。而得往生受用。

初约能受用释竟。】底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