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頂首楞嚴經》浅释勘误版--净慧法师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雲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推垂哀湣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阿难向佛请法说,佛经常说和合因缘;即世间一切众生及物象,都是依各自的因缘而内外结合,产生种种变化现象;都是依地水火风四大的自然物化而产生与发展。为什么佛将因缘与自然排除舍弃于真心自性之外呢?我现在不知法义在哪里,敬请佛慈悲哀悯,开示我等大众及众生空于中道无偏执、究竟了义无戏论的法义。

戏论法为偏执因缘与自然的两边,于相对法中求道,于定空中有染著,法不了义;而不能行于中道,也不能究竟证得菩提道。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複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湣。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佛说,阿难你首先厌离声闻、缘觉的诸小乘法;认为小乘法只是自己了脱生死,不是普度众生的大乘法,而不能成就无上菩提。然后发菩提心,勤行精进,而求证无上菩提。以此缘故,佛现在为你与大众及众生,开示究竟了义出世间的真实义理。


众生被身根所障,被思维所限,不能悟知究竟了义出世间的真实义理。无上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道;第一义谛,即出世间真实义理。修行人在世间,多依相发菩提心,心又不著诸相。


有人问,我发心成佛,天天想成佛,这是著相吗?这是为成佛而发心,用有求心修行,是著佛相!因为于世间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所以,成就佛道是,虽依相发心,但应于无相处行持,证悟佛性真空妙有。


有人问,我好好念佛,就想把身上的妖邪驱赶走,这样行可以吗?这一发心,身上的妖邪想,原来念佛是为了针对我啊,那我先针对你吧,让人出状况不能念佛。要想自己往昔业障深重,才有此因缘;要用报恩心念佛,功德回向法界,妖邪获法益后自然离去,这样行才如法。


有人问,我好好念佛,就是为了将来离开这个世界,这样发心可以吗?这样的厌离心可以,但静坐时把这个心放下、舍弃、空掉;如带着这个心求证菩提,是著相修行,容易召感魔障或身障等。发菩提心的人,默默的去行持就可以了;不要挂在嘴边,不要放在心上。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若是善人,多长时间人们也会说那人善;若是恶人,怎么装也装不住。老实人最有智慧,老实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不要认为能说会道是智慧、聪明伶俐是智慧。往往这人表现笨拙时,正是具有大智慧;外现众生像,内怀菩萨行。


佛接着说,阿难你怎么又将世间的戏论、妄想、因缘等,与真心自性混淆在一起,在法理自相缠绕,而辨别不清呢!你虽多闻第一,但如说药理的人,只知药名理相;待真药呈现在眼前时,却不能分清辨别。佛说你这样的人,真是可怜悯者。


众生的心在理相上自我缠绕,给自己设置障碍,给自己出难题;最后还是自度自家身,不是他人度,根本因缘在于此。因为世间的妄想、戏论都是自己的无明生起。所以,最后还得自己去解缚。如在文字上研究药理的人,天天读诵药典;但只闻名相,不知实相,见到真药草时就分辨不清;只有去实践,才能名实相符。空说法理,不能证悟佛法妙义的人,是真可怜悯者,是可悲者。在颠倒妄想之中,还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人呢!这个世间的人不好度,一位法师当世能度三五七人,就算很了不起了。成千上万的度人,太难了;除非值佛住世或大菩萨乘愿再来;否则,刚强众生,难调难伏。


有人问,你讲经听众多否?我为一人讲法不少,为一万人讲法不多。因为真得度者不在人数。一生当中,能为得度的人讲法是很高兴的佛事。有很多人听法,不见得有很多人得度,只有听法的人自度。


佛接着说,阿难你仔细听闻,佛为你分别开示;也为当下与未来修行大乘法的人,通达世与出世诸法实相的真实义理。这时,阿难静听妙音法旨。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雲何合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佛说,阿难如你所说,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产生种种变化现象。但地水火风四大的本质特征,不因和合而改变;即地大与水火风三大和合时,不失去地大的本质特征;犹如虚空中,可产生各种颜色;但虚空不因各种颜色而改变本质特征,还是虚空。如地大与水火风三大和合时,在和合的同一体中产生变化;但始终处于相辅相成、生灭相续的循环之中;如旋转的火轮,不能停止或息灭;又如水可形成冰,冰还可融成水。


离开实相说法,说法不圆融。以空说空不行,必须通达诸法实相。通过对诸法实相的通达,才明了诸法空性;须有一个过程,不是理论上怎么说的事。如地水火风和合,水中有火没有?火中有水没有?都有。水温升不是火吗?地球表面上不动,实际天天在动,大海的冰天天在融化,山天天有升高、降低。这是世间的诸法变化相,都是客观存在。身行顺应客观存在,心空不染、不著客观存在,心识又无碍于客观存在。不论大乘或小乘都离不开实相,离开实相说小乘与大乘,无有是处。大乘人也必须通达小乘法,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通达大乘法。诸位千万要注意,不要认为发菩提心了,是修行大乘法,就轻慢声闻、缘觉。对凡夫都不能轻慢,众生平等。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大地的本质特征,粗广凝重可为大地,细小浮动又可为微尘;微尘又可析小七分为邻虚尘,邻虚尘极为微细;达到色尘与虚空的边际体相,但实际体相仍是大地的本质特征,不能是虚空的本质特征。如将此邻虚尘析小为虚空的本质特征,就会让人理解为虚空可生成产出有形的色相物体。佛现在问阿难你,由于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缘故,产生出现世间种种变化现象;在诸变化现象中,你再观一粒邻虚尘,能用多大的虚空与邻虚尘和合而成呢?不应将一粒邻虚尘还和合成一粒邻虚尘吧?还有,将此邻虚尘析小为虚空时,能用多少物体色相和合成虚空呢?如颜色于虚空中和合时,只能和合为颜色;而不能和合为虚空。如虚空与虚空和合时,只能和合为虚空;而不能和合为颜色。各种颜色还可析开,无量无尽的虚空怎么与虚空和合呢?


空中有微尘,微尘又不妨碍虚空;自性本空,寂然不动。十法界谁也离不开,佛也存在于十法界中;众生有八万四千种业报,世间的物种循环就有八万四千种和合,无穷无尽,众生召感的业报就是六道轮回。佛说第一义谛,教人发菩提心;说诸法实相,就是说众生要循业发心。平常人只知有身,不知世间还有无形之神,于五行相生相克中,作用于人类。人所行所做,一念一言,都有神灵于冥冥之中记录。世人怎么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影无形中神灵的记录和自心记录。谤佛、谤法、谤僧业报最大,并不是佛法僧怪罪谁了,是自心识里业报循环,所生出的恶念最大;如气球飞到一定高度,爆炸了,还得趺落下来,是承受力不够而爆炸。众生的业报不是外来的,不是佛菩萨加给的,也不是哪个人加给的,是随自心识中业习而现,怨不着任何人。在魔道的众生,都自认为很好,认为人才不好呢!见修行人真不好,这不吃那不吃就在那坐着。作魔众多好,愿意说什么说什么,愿意作什么作什么,专门整治善人、与善人作对,这就是各道众生有各道的执著心。佛住世时说,一窝蚂蚁,七佛出世还是蚂蚁,因为执著这道而不能舍离。


佛接着说,阿难你本不能觉知法藏世界中,佛性无心色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真色;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无处不在,众识含灵。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有的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就认为语言文字是真般若。法离言说与文字相,言说与文字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不是法的真含内要。读诵佛经不能代替自己修行,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部分;更不能代替自己了脱生死,只在修行过程中起加持作用。哪尊佛住世,佛弟子都是依法修行证悟;佛在没说这部经之前,佛弟子中就有修行证得阿罗汉的人。搞清楚应怎么修行才是真的,而不是成天拿着佛经,研究这部佛经怎么说的,那部经怎么说的。告诉诸位,真正的佛法没在文字上,在文字上找,不是愚痴吗!佛说的多清楚,“但有言说,都不实意。”以前有一人来见我,我与他说,“我知道你研究很多佛经,走过大江南北,参访无数名师。我就给你讲释迦牟尼佛怎么修行的,那些弟子都怎么修行的。”他听了感到闻所未闻,就问“你怎么不弘法去呢?”我说,“问题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有的人啊,是真可怜悯者,执著于文字言说,而不着实意。研究佛经,也不研究究竟。我读诵佛经时,通过与真修实证一对照,都是千真万确的。一些人对“但有言说,没有实意”不理解;说什么,佛怎么还说法,而且说了三藏十二部呢?其实质是,通过语言文字,让人明法理,知法相,尊教义,行持戒。


【阿難火性無我寄于諸緣。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盧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於日來。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若鏡中出自能於鏡。出然于艾鏡何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雲何融泮。若生於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後火生。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於此。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遍法界執滿世間起。起遍世間甯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火的本质特征,没有自我的固体,只能依附于其它物体诸和合因缘才能产生、存在、变化等。如城中没有吃饭之家,想制作饭菜等炊饮时,用取火的器具对着太阳,产生热能于易燃物体上,以求得火种。这种取得火种的方式方法,可称名为火大和合的制作者;如佛与阿难你等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现在可称名为一个僧团;众比丘虽为一个僧团,但要追求于根本,众比丘各个存有自身;并都有各自的姓氏、姓名、种族等;如舍利弗是净裔族;优楼频螺是龟氏族;阿难是甘蔗族等。若火这样的本质特征是缘于和合而存在,那当取火人手执铜镜于太阳下求得火种时,此火种是从铜镜产生,还是从艾绒产生,还是从太阳产生呢?若从太阳产生,此火种自然能燃烧手中的艾绒;那艾绒经过的林木处,都应被火种点燃而被焚烧。若从铜镜产生,此火种能自然点燃于手中的艾绒,那铜镜怎么不能自燃呢!而在弯曲的手中握执,尚没有热燃之相,怎么没有熔化为铜水呢!若从艾绒产生,何须首先借助于太阳与铜镜的光明相互衔接,然后才产生火种呢!


这个世间事物是杂合相,用一种法理解释不了诸事物;一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是针对自性而言,不能代替世间诸事物。有人会说,世间一切存在都是由粒子组成,这不是一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吗?那我反问,光明、黑暗、虚空、电波、音声、情感、精神等,组成粒子在哪里呢!在佛教里用一个宗门的法理,解释不了佛教的全部法理;如没有证悟的人,用佛经中的法理,去衡量一果罗汉的真实境界很难。因为一果罗汉以上是圣人,理相与实相尚有差别;所以,怎么能用理相去衡量实相法体呢!果位高于一果罗汉的圣人可以,缘于证悟了理相与实相的真实境界。如一位法师,有弟子来皈依。这位法师观因缘知这位弟子根基很好;但须弟子心悦诚服,去掉我执我见后,才能入室。这位法师正拿着锄头锄草,无意中锄死草里一条蛇。这位弟子见状想,出家人锄草,那么粗的蛇能不见吗!这不是杀生吗!想罢转身走了,一走十二年,又回来拜见这位法师。法师说,“你的心里有个东西,还没去掉啊”。弟子说,“我走到哪里都听人说您有证悟。但是当年我见您把一条蛇锄死了”。法师说:“你见到的是锄死,殊不知我是在帮它,它的劫数已尽,化度它超生了”。弟子说:“这回我知自误了,走了十二年,还得回来跟随您修行啊”。再后来,这位法师选择掌门人时,这位弟子想,我已经修得坐脱立亡的程度,想走随时都可以走,法师一定选我做掌门人。而法师却没有将掌门人的位置传给这位弟子。这位弟子很不理解。法师说,“修行得坐脱立亡是小把戏,你的师兄二十年前就做到了,你才得几天啊。”各宗门中,各有各的门道,区别太大了,不能用一宗法理或我执我见去衡量佛教法体。有人请我认证修证到什么程度,我须在定中观察,不敢加上自己主观上一丝一毫的知见,肉眼观察的不准确。


佛接着说,阿难你再仔细观察,铜镜缘于手执,太阳光明从天空而来,艾绒本自产生于大地,火种从什么方向与位置遊历于此处呢?太阳与铜镜相互距离甚远,既没有和,也没有合,火种之光不应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阿难你仍不能觉知法藏世界中,佛性无火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真火;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阿难你应悟知,世界上各处的人,一处执镜取火,一处便能产生火种;遍满法界的人都这样执镜取火,也都能产生火种,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物理现象是光聚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一定的热量,作用于易燃物体上,产生火种。在神话故事中有千里眼、顺风耳,现在世界上也产生这样的事物,如视频手机等。人在大洋彼岸能和大洋此岸的人通话,网络视频还能见到图像。随众生心,幻想什么就能产生什么;这是物化作用,这是科学技术。但众生如是顺流背本己,回心转意向佛难。科学是佛法的末端,是法藏世界中最末端的法相。在佛教中的理解是流水出处高,妙在本源处。心性若回归本源处,则与十方诸佛同体;否则,空说法理没用,必须真修实证。修得一分是一分,证得一分是一分;若没修没行,空说一生等于没说,没有往西走半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恒。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缽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此水為複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為從月來。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珠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陷溺。雲何複有水陸空行。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於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水精無從自有。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遍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甯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水的本质特征,不能固定为一种相体;流动与息静现象,不能恒常不变。如室罗筏城中的黄头仙、圆轮仙、红莲花仙、海水仙等很多大幻术师,利用方术求取太阴真精,来配制迷幻药;这些幻师于每月中十五日,中夜子时,利用五彩石炼成的水精珠,向月求水;即热石遇冷,珠外产生露水。露水是从珠中产生,是虚空自然存在,还是从月而来呢?露水若从月来,月于虚空的远方,能让此珠产生露水;那月光映照的林中树木也应含露吐流;含露吐流何须方术利用水精珠才能产生呢!若林中树木不能含露吐流,就说明露水不是从月而降下。露水若是从珠中产生,珠中应经常含露流水;何须每月中十五日中夜子时呢!

露水若是从虚空中产生,虚空的本质特征没有边际,人天都应淹溺于滔滔水中,还怎么能有水族、陆居、空行众生的分别呢!阿难你再仔细观察,月从天空高悬,珠缘于手持,托珠接水之盘是人工制作,露水从什么方向与位置流动或注入于此处呢?月与珠相互距离甚远,既没有和,也没有合,水精珠产生的露水,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阿难你仍不能觉知法藏世界中,佛性无水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真水;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阿难你应悟知,世界上各处的人,一处执珠取水,一处便能产生露水;遍满法界的人都这样执珠取水,也都能产生露水,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露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空气之中有水份,只是受冷、暖控制。包括地狱,也受冷、热控制。诸法相的存在,用意识不能改变。那些幻师取水于月中,是认为月为太阴。我国的道教之人也认为,月为太阴。为什么外道在子时、午时练功,是利用太阴与太阳,增强能量。于佛法中,若在这两个时辰静坐,不论是太阴还是太阳,都容易伤人的神经;又阳盛与阴盛时,易影响人的情绪稳定。道教所修练的《太阴经》、《太阳经》等,都是有为法。


有人问,龙王的宝珠是作什么用的?珠在龙的生命在、神通在;没有宝珠生命不存,神通销失。而且,在龙宫里起到照明的作用。

有人问,法师讲法为了什么?讲法或听法,肯定都不是为了财物;不为财物肯定又有大富贵在里面,用财物无法衡量的大富贵。修行人所证法喜充满,禅悦为食等都是财物无法衡量的大富贵;修行人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离开娑婆世界,更是财物无法衡量的真富贵。同时,是各自的愿力。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汝常整衣入於大眾。僧伽梨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複出袈裟角。發於虛空生彼人面。阿難此風若複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若生虛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空性常住風應常生。若無風時虛空當滅。滅風可見滅空何狀。若有生滅不名虛空。

名為虛空雲何風出。若風自生彼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雲何倒拂。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虛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性無從自有。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甯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风的本质特征,没有相体,流动与静止无常。当你经常整理袈裟,走入大众中时,衣角依人行而拂动,会有微风吹拂人的面部。微风是从袈裟角产生,是虚空中自然现象,还是从人面部而来呢?微风若从袈裟角产生,身披袈裟应为披风,能让此袈裟产生飞舞与摇动现象;而此袈裟也应离你身。佛于现在的法会中静坐说法,袈裟垂服于身;你看袈裟中的微风在哪里呢!袈裟中不应有藏微风之处啊!微风若是从虚空中产生,你身披袈裟不动,是什么缘故没有风吹拂呢!虚空的本质特征是恒常不动,而风的本质特征是经常产生;如微风是虚空产生,当虚空没有风产生时,虚空应灭失。风灭失的现象可经常见到,虚空灭失应是什么形状呢!

如虚空有生有灭,就不能称名为虚空;如称名为虚空,为什么能产生风呢!微风若从人面部自然产生,他人面部产生的微风,应吹拂你的面部。怎么会在你整理袈裟时,反倒吹拂他人的面部呢!阿难你再仔细观察,整理袈裟的是你,吹拂的面部是他人;而虚空寂静自然,不能参予风的流动。那风产生于什么地方,又是什么力量鼓动来于此处呢!风动与空静,本质特征是截然不同的,既没有和,也没有合;风的本质特征,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阿难你仍不能觉知法藏世界中,佛性无风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真风;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阿难你应悟知,如你一人时,便能产生微风;遍满法界的人都这样略动袈裟,也都能产生微风,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物动引起风,风动让人感到有风。如《六祖坛经》中说,“不是风动、帆动,是仁者的心动”。风吹幡卷是目见,见转识心起波澜。此非三动是一动,风息幡静一真天。仁者心动是悟语,圣音点你凡心转。今人贡高多我慢,谁肯谦卑下问贤。风是物理现象,空气流动产生的,这些自然现象都不依人们主观意识而存在。地水火风是一理,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法藏世界中产生的物化现象。


有人问,我怎么看不出是如来法性呢?由于人的智慧不足,觉知不到如来法性;只知是自然性。天天在如来法性之中,众生身体都是如来法性中物,佛的愿力所化;菩萨是乘愿力来度脱众生。而众生还不知、不觉、不信,互相吞噉,互造恶业。在如来法性中,造作恶业,还很有理,还得轮回,是真可怜悯者。生在如来法性中,不知报佛恩,不知依法修行,还执著于这个那个,颠倒妄想。不知是怎么颠倒的;既闻知佛法,却还不信,还分别、嫉妒等。意识怎么去计量分别,不因计量分别而改变如来法性的存在。就如风的本质特征,谁也改变不了,只能利用,不能改变。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空羅城去河遙處。諸刹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空虛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阿難若複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逈無通達。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雲何虛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雲何見空。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複如是。圓滿十方甯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佛接着说,阿难你观空的本质特征,没有形体,缘于物体形象而显现并发挥作用。如于室罗筏城去河边处,一些刹利族人、净裔族人、商人、农夫、艺人、工人、屠夫、刽子手等居住的地方,建造新居后,须掘井取水;在掘井时,挖深一尺土石,其中就有一尺虚空;挖深一丈土石,其中就有一丈虚空;井中虚空的多少,根据井中挖出土石的多少与深浅而定。井中的虚空,是缘于取出土石而产生的呢?是缘于挖掘工具而存在的呢?还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的呢?若井中的虚空,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为什么没有挖掘取出土石之前,不见有井中无碍的空间,只见大地坚实而不见井中通达呢!若井中的虚空,是缘于土石而产生;而取出土石时,应见虚空进入;如先取出土石,而后没有虚空可进入,虚空还怎么缘于土石而产生呢!若虚空没有出来与进入,就应是虚空与土石一体,没有差异,只有相同;那取出土石时,虚空怎么不随土石一同被取出呢!阿难你再审慎仔细观察,挖掘工具是随人手而运动转换,土石缘于地下部位移动位置;那井中虚空是缘于什么而产生呢!挖掘工具之实与虚空之虚,不能相互作用,既没有和,也没有合,井中虚空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如井中虚空可见空的本质特征,无处不在,本自寂然,不动不摇,与现前存在的地水火风,可平等称为五大;本质特征都是圆融无碍,都是法藏世界中的组成部分,本来就没有产生与灭失。阿难你心识昏迷,仍不能悟知地水火风四大本来就是法藏世界中的妙有;也应观察到井中虚空,是有出有入,还是没有出、没有入呢!阿难你完全不能悟知法藏世界中,佛性具觉真空,佛性真空又妙有具觉;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如于一处挖掘一井,有一井虚空;于十方世界都这样挖掘一井,也都具足虚空,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地水火风是四大,这里加空为五大,四大依空而住。地球有引力,上面有空气,超越大气层能相对脱离地球引力;现在发射的卫星就相对脱离了地球的引力。但是卫星的光能、电能还受地球遥控,能发射出去,也能遥控回收。这是人类掌握了科学,利用了法藏世界中存在的一些妙法。科学是什么?是社会与自然的变化规律;但这是标,而不是本。五大本不生不灭,科学只是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不能创造规律或改变地水火风空的性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只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此見為複與明暗相並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阿難此見若複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非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于明暗時當滅。滅則雲何見明見暗。若暗明殊見無生滅一雲何成。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明暗相背雲何或同。離三元無雲何或異。分空分見本無邊畔雲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雲何非異。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擁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甯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佛接着说,阿难你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只有觉与迷之分,没有知与不知之别。缘于色身而存在,缘于空间而显现。就如你现在于祗陀林中,早起可见朝阳光明,至晚可见夕阳黄昏;再于安居处至中夜时,有月光则如白昼,无月光则为黑暗。这种色身与虚空、光明与黑暗等现象,是真心自性统摄六根功用的分辨区别。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在这种过程中是与光明为同一体相,还是没有与光明为同一体相呢?是与黑暗为同一体相,还是没有与黑暗为同一体相呢?是与虚空为同一体相,还是没有与虚空为同一体相呢?是为同一体相还是不为同一体相,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呢?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若与光明、与黑暗、与虚空本为同一体相时,光明与黑暗二种体相应灭亡;因有黑暗时,就没有光明;有光明时,就没有黑暗。若与黑暗为同一体相时,则光明相应灭亡;若与光明为同一体相时,则黑暗体相也应灭亡;同一体相的灭亡,还怎么能见有光明相与黑暗相呢!

若光明相与黑暗相分别存在,没有生灭,同一体相还怎么形成呢!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若与光明、与黑暗、与虚空没有同一体相时,等于阿难你离开光明相、黑暗相、虚空相而存在,还怎么分辨区别色身与虚空、光明与黑暗等现象呢!如离开光明相、黑暗相、虚空相,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就等于龟毛兔角一样而不能显现;既然离开光明相、黑暗相、虚空相不能显现,体相还怎么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呢?分辨虚空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本来都没有边际,还怎么不为同一体相呢!

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见光明与黑暗时,都没有发生变化,还怎么是有体相区别呢!阿难你再审慎仔细观察,从微细处审慎详察,并审慎观察仔细,光明来源于日月,黑暗来源于没有日月;光明与黑暗同属于虚空,阻塞归属于大地;而于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来源于哪里呢!既然此色身中统摄六根功用的真心自性之觉,如同虚空一样固定不变,既没有和,也没有合,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若统摄六根见闻觉知功用的真心自性,具足无处不在,本自寂然,不动不摇,等于虚空,并与地水火风,可平等称为六大;即性大。六大的本质特征都是圆融无碍,都是法藏世界中组成部分,本来就没有产生与灭失。阿难你心性沉沦,仍不能悟知统摄六根见闻觉知功用的真心自性,本来就是法藏世界中的妙有。

也应观察统摄六根见闻觉知功用的真心自性,是有生有灭、有同有异,还是没有生与灭、没有同与异呢!阿难你仍不能悟知法藏世界中,佛性具足觉悟智慧,觉悟智慧又是真如佛性;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如一眼根功用显现的真心自性,能周遍法界;则耳根听功用、鼻根嗅功用、舌根尝功用、身根触功用、意根知功用,都与眼根功用显现的妙有功德一样,如同宝玉莹光纯洁而自然;既无处不在,又遍满十方虚空;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这里的见,是大见精真;即真心自性。人的色身,只是真心自性暂时住的居所。六根功用,只是真心自性随缘显现。但人多不识真相,只迷头认影;有计度差别,皆妄执妄见。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曆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干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辯。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非同無有非同物。

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托汝睛相椎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複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甯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佛接着说,阿难你识的本质特征,没有固定的源头;既有无量劫来的积习影射,又是缘于今世六根对六尘的妄入。你现在普遍观察法会中圣贤的大众,用眼反复观看,用眼全面观看;但映入眼中的影像,如入铜镜中,本身没有区别、分辨、思析之识。你意根的区别、分辨、思析之识,通过眼根的尘相摄入,于法会中能按顺序确立目标,指出这位是文殊师菩萨,那位是富楼那、目犍连、须菩提、舍利弗等,识别的非常清楚。但这种识别是产生于眼见呢?是产生于体相呢?是产生于虚空呢?还是没有缘故,于突然间出现的呢?若这种识别产生于眼见中,眼根中充满无明的黑暗,与体相及虚空有什么关系呢!如此的眼根、黑暗、体相、虚空四种存在都各自安立,等于没有发生作用,本来也没有产生眼见。这种眼见都没有,又怎么能产生识别呢!若这种识别产生于体相中,自然就不是从眼见产生;而体相既不能见有光明,又不能见有黑暗;光明与黑暗都无眼注视,自然没有体相与虚空的区别;体相尚且没有,识别又从哪里发现呢!

若这种识别产生于虚空中,虚空既没有体相,又没有眼见;没有眼见就没有对物相的分辨,自然也不能觉知有黑暗与光明、体相与虚空;没有对体相的觉知,识别之缘将会灭失;没有体相之缘,见闻觉知的功用就没有地方安立。虚空处于没有体相、没有见闻觉知功用二个没有之中,虚空等于没有;虚空若有又不能等同于物象所有,能从哪里发现这种识别,又怎么分辨识别呢!

若这种识别没有缘故而产生,于突然间出现的;怎么不能于白日光明中,另外识别月的光明呢!阿难你再审慎详察仔细,从微细处详察审慎,见功用是寄托于眼根中,体相推放于眼根前形成境况,可以分辨形状形成有眼见;如不能眼见体相,就形成没有体相的境况;这样的识别之缘,又从哪里产生呢!识别活动是要有眼见清楚的体相才能产生;由此可见,没有缘故,既没有和,也没有合。闻觉知的功用,也如见功用同样法理;不应是没有缘故而自然产生。若这种识别心没有来的源头,应明了统摄六根见闻觉知功用的真心自性,具足清净寂然,没有固定的来源处,与性空、虚空及地水火风,可平等称为七大;即识大。

七大的本质特征都是圆融无碍,都是法藏世界中组成部分,本来就没有产生与灭失。阿难你心性粗陋浮躁,仍不能悟知真心自性统摄六根见闻觉知的功用,本来就是法藏世界中的妙有。也应观察真心自性统摄的六根识处,意识的分别心是相同,还是有差异!

是空无所有,还是存在呢!还是没有相同与差异呢!还是没有空无与存在呢!阿难你仍不能悟知法藏世界中,佛性具足知见觉智慧真识,知见觉智慧真识又是佛性;既清净无染,本然无为;又周遍虚空,包藏法界。随众生业习心识,应现其各自的身知心量;于循环中又随新业产生而显现。佛性妙觉既清净寂然,又遍满十方法界;既含藏十方虚空,又显现十方虚空,不分什么方向与位置。世间众生无智,不能悟知自有佛性,还迷惑为因缘生与自然生;其实,都是各自的意识分别心妄生计度。如无证悟,觉知自性;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相上,都没有真实义理。


这里的识,可分为意识、七识、心识、性识。识在意识与七识中,表现为见闻觉知,反应为七情六欲;识在心识与性识中,表现为知见觉,反应为随愿力而慈悲喜舍与常乐我净。人的眼体中,本身处于黑暗状态;离开识的功用,等于死人之眼,有眼而无眼见。人与物体的区别,是有识与无识;人与动物的区别,既是形体,又是识大。人的识大是,有识的累加、缘合、抽象逻辑等文化知识、文明知识、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等。动物的识大,只是本能。


世间一切都妙,所见所闻,无非是妙。人悟时觉妙;迷时见世间一切都有吸引力,用生命去研究,去追索。如一位傻人,自我感觉活的有滋有味;再如一位聋人或失目人,只是活的质量与正常人有所差异,但仍然可以生活的很幸福。若人生来就失目,不知光明,只是理念上承认白天有日,晚上有月,但无法眼见。无法眼见时,日与月一样存在。如人生来就耳聋,从没听过声音,只能从名义上理解。美妙的歌声不因能听闻与不能听闻,一样存在。世间千奇百怪的事,千奇百怪的人都有。人怎么有不一样的事呢?怎么又有不一样的想法呢?因为业不一样,今生不一样,生生世世都不一样。今生召感人的体相特征一样,下生又各有各的环境,千差万别。

我有位亲属,生前爱美,爱穿漂亮衣服,结果死后生为大花蝴蝶,翩翩起舞,非常美丽。我于静坐时一闭眼,大花蝴蝶就来到眼前。我赶紧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为其超度后,静坐时眼前的大花蝴蝶不见了。追求美丽的人,要警惕自心莫贪著,以免循业往生。修行人稍有成就时,六亲眷属都来找,亡灵不灭呀!哪儿来的!地府有个神识,忉利天还有个神识。这两个神识,哪个都来找,救救我吧!不救我不行啊!出离不了啊!报身堕落畜生道了,畜生道千差万别多少种啊!地狱就有十八层,算算多少种差别。人可不是这一个下场,人可不是一生一死这么简单。讲到这里,讲几句要知惜福的话,诸位都要珍惜自己的幸福。

今天有幸有缘坐到一起,共同读诵受持佛经,要知是往昔所积福报与善缘。过去有三位禅师,在河边闲游,见河边顺流而下一片菜叶。其中一位禅师说,这片菜叶漂走,太可惜了;第二位禅师人说,这片菜叶这么新鲜;第三禅师说,丢菜叶的人一定不知惜福。第一位禅师又说,见菜叶知离这人家不远,可以去化缘;第二位禅师又说,丢掉这么新鲜菜叶的人也不值得让其种福田;第三位禅师又说,人若不知惜福就是不可度之人,享福就是了福,我们走吧!

就在这时,一人匆匆跑来,追这片菜叶,把菜叶捞起带回。三位禅师相互一视说,我们往河上游走,就度脱这个人。别看这人与我们没打招呼,但这人自知惜福。惜福可了不得,福报不在大小多少,知道珍惜一粒米、一片菜叶、一根火柴等。这一个小小的物体是什么?是天物啊!浪费掉了,是暴殄天物。不知惜福的人,是不可度之人。有一片菜叶的缘由,这三位禅师就为之讲法,这人今生就有善报。所以,一时一刻为佛事,一念一言为法事,一啄一饮为僧事。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掌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贊佛。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稀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曆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刹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鎖亡  爍迦囉心無動轉】


这时,阿难与大众,承蒙佛开示微细妙义,身心坦荡欣然,获得理义通达,心中再没有挂碍。从法理上都各自悟知,心性遍满十方法界;再用眼观十方虚空,如同见手掌中树叶一样渺小。一切世间存在的物象,都是佛法性妙有智慧与慈悲心所化现。各自心中纯净无染的佛性,与佛法性一样,周遍圆融,含藏十方法界虚空。各自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如十方虚空中被风吹动的一粒微小浮尘,于无常中存亡不息;又如清澈大海中浮流的一小水泡,起落与生灭没有依皈处。

今日才了然自悟,得知本自妙有的真心自性,既常住不坏,又不生不灭。于法会中,合掌礼佛,获得从来未曾有的法益;并以偈赞叹佛功德。具足清净妙德智慧又总持不动道场的世尊,诸定法中王是世间稀有;销除我心中无量劫来的颠倒与妄想,如彻悟佛性则不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就可证得法性身。唯愿今世得证佛果而成就法宝之王,还立弘愿度脱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众生;将这样的慈心悲智奉献无量法界,只有如是行愿才称名为报佛恩。跪地伏身恳请佛为作证明以示愿不虚发,为早日践行誓愿而先入此五浊恶世中;五浊恶世中如还有一众生未成就佛道,始终不于此五浊恶世中示现入大涅槃。佛具足大威德、大愿力、大慈悲心,希求佛再开示以审观并破除内思外见二惑;让自性真我早日先证无上正等正觉,于十方世界坐道场以弘法利生。虚空可以坏尽并销亡掉,坚固愿心也不会产生动摇。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有人问,怎么理解报佛恩呢?只有佛、菩萨,才有智慧与愿力度众生。否则,修行人都是自度;自不度者,度不了任何众生。到那时才知报佛恩,也才能报佛恩。平常人也说感佛恩,要报佛恩。怎么报呀?报得了吗!佛无来无去,智慧圆成。真正报佛恩是续佛慧命啊!言真意切总是假,一句弥陀酬师恩。续佛慧命,才是真报佛恩,也是名报佛恩。真报佛恩是从法性上说;名报佛恩是从法相上说。


有人问,什么是浊?浊是心有染著,受业习扰动,不得清净。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是由色受想行识,耽染贪嗔痴慢疑,五蕴受五毒侵袭生出的五浊。娑婆世界难堪难忍,众生最怕的是命浊,命浊也最难改变。修行人遇烦恼浊就难倒一大群,遇众生浊时一般人也超越不了,浊时是有障碍。


有人问,乘愿再来的菩萨行人礼不礼佛?如有三位禅师,见一尊手拿念珠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一位禅师说,“观世音菩萨手拿念珠念谁呢?”另一位禅师说,“这得问观世音菩萨才能知。”第三位禅师说,“念谁不重要,求人不如求己呀!自己去修、去观、去定,就知念谁了。”阿弥陀佛来此世界示现出家人时,也手拿念珠、也礼佛、也依佛,也诵持佛名号,依佛法而行,而不改变佛法。佛不因是佛化现而不礼佛、不依佛。证悟的人说这个化身、那个化身,对于化身本身来讲,礼拜佛像就是依法而行,为众生做榜样。观世音菩萨来此世界示现,遵循戒仪法制;修行人更应依戒依法,老实修行。


有人问,怎样理解修行人的智慧?如一块铁值五元;铁匠铺做马掌,卖了十元;工厂加工成器具,值二百五十元;加工成仪表上的指针,值二千五百元等。同一块铁价值差距怎么那么大,铁块没有发生变化,是人的智慧发生了变化。修行人的智慧,世人无法测知,也很难理解。佛、菩萨的化身无量,智慧无穷无尽。


有人问,如何把握自己的修行?有一个故事,一位哲人问一位将死的人,“让你再活一回,你最想做什么呀?”将死的人说,“如我再活一回,我不求富贵,只求随遇而安。我这一生很富贵,有很多钱,但是我很累;因为,我做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给别人做榜样,做事总求全、要面子。所以,我再做人时不求完美,能糊涂时就糊涂,能退一步退一步,不再求全责备。”这是世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对他人有警示作用。现在有的修行人,天天追求名闻利养,修了几年、十几年,一句话就翻脸,一句话就发脾气,这是什么呀?无明颠倒,见思二惑。虽然身心具有佛性,但习气深深植根于八识田中,弃转不了;修行道业不真,不得超越亿劫,怨不得任何人,都是自己放不下执著,所感、所造啊!  


有人问,怎样理解菩萨入世呢?修行声闻乘,透出一个淫字,万恶淫为首。修行声闻乘,如破了戒体,证果就无从谈起。所以,声闻人须守戒启修。修行缘觉不但知世间诸苦,也知修行中淫字的厉害,然而远离尘世;观六根、六尘、六入,知众生的苦源。但若不发菩提心,都是随着情节找戏,迷戏忘家了。第一义谛,真实法义是以出世间为究竟;就是佛教化声闻、缘觉要发菩提心,也要发行菩萨道的心。行菩萨道,准备吃苦,吃苦在他人前面,以苦为乐,主动承担一切苦,让他人去成就道业。一切众生都可往生极乐净土,众生的罪业由我代受,这才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发菩提心的声闻人,是自了汉。世间太苦了,赶紧逃离吧!度众生是佛、菩萨的事,不是我的事。而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度众生,成佛了都不现佛身;久行菩萨道。西藏活佛的转世灵童,一转都是二十一世呀,发愿做二十一世人;都是菩萨化身示现出家相,在度脱众生。于声闻、缘觉的境界中有世间与出世间,于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世间与出世间;因菩萨已出世间,又积极入世间,再救度众生也出世间。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四】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世尊若複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複始。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雲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則不生複雲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虛空不相[夌*欠]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雲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礼佛后,向佛请法说,佛具足大威德,开示的第一义谛法义,既善巧方便又详细微妙,甚是难值难闻。佛虽常说我于人中说法第一,但今日闻佛妙音说法,犹如聋人在百步之外听到蚊虫的鸣呐。本来百步之外连蚊虫的影子都不能得见,更何况得闻其鸣呐之音呢!佛宣说妙法,虽详细透彻,让我心中除去无量疑惑;但今日在法义究竟的悟知上,仍有一些未详处,尚未达到没有疑惑的地步。如阿难等果位相同的人,虽证悟心开智慧,悟知自性功德;但欲漏习气尚未除尽。如法会中等同于我证悟漏尽的人,虽诸欲漏尽除;但今日闻佛妙音法理,对重要的转折处尚有些疑虑,劳神而不得其解。如世间一切存在,及人的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法藏世界中清净佛性转化,本然具足功德;为什么忽然产生山河、大地等诸有为相,有规律的生灭变化,终始循环不息呢?还有地水火风的本质特征,是佛法性圆融,于法界中普遍存在,清澈自然而常住;如大地的本质特征普遍存在,为什么能相容水呢!如水的本质特征普遍存在,火应不能产生;为什么明确水与火二种本质特征,同时遍满虚空,而又不能相互毁灭呢?大地的本质特征是为障碍,虚空的本质特征是虚无通达;为什么大地与虚空二种本质特征,同时遍满虚空,而又不能相互障碍呢?我不能悟知此法义理在哪里,敬请佛发大慈悲心,宣说开示如大瀑流,荡涤心中昏迷的疑云。同时,五体投地,聆听佛无上教诲。


难值难遇,是真实语。一失人身,堕落轮回,真就是百千万劫呀!七佛出世一窝蚂蚁不得超生,多少劫呀!一失人身堕落为畜生或水下众生时,连佛法音声都不能闻听,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今生万幸为一次人,有这种功德,有缘读诵受持一部佛经,真是功德无量。实话实说,为了学佛修道,什么事都放下一点,抽出一点时间,受点苦都值得,比什么都富贵。能解决今生及后世的生死大事,是最值得,也是最大的投资。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五体投地向佛请法,是给当时大会上的弟子做榜样,也是给后世众生做榜样,礼佛、敬佛。人心里如不礼佛、敬佛,把佛当成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就已经离佛甚远了。人往心里装什么,未来就有什么,于无影无形中,于一切言行处,就是自己未来世的去处。喜欢什么,最后就被那一道摄去,自我召感。恒顺众生,对周围人都要恒顺。我曾经讲过,不让任何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要说过失都是我的,这是我读诵受持此经的心得。听闻佛法要与自己对上号,谦下礼佛,恭敬他人,高看穷人。如关云长傲上而怜下,老百姓都拥护他。所以,关云长义流千古。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这时,佛对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与诸漏尽无学阿罗汉说,今日,佛普遍为法会宣说殊胜法义中的真义本质与实相;让此法会中一果罗汉以上的声闻人,及一切既未证得人法二空又未发菩提心的阿罗汉等众,都能获得唯一佛乘的中道了义的实相法益;坐于可证悟涅槃之乐的清净道场,真正远离喧嚣杂乱处,住于正法修行地。大众都要仔细听闻,即为宣说。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与大众,恭敬等待佛说殊胜法义妙音,静心受教。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