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初机学佛必备基本知见

初机学佛必备基本知见




诺那华藏精舍编辑室著


《前言》



佛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之差异,主要在于其他宗教都是感性的信仰,以感情为信仰的支柱,佛教则是理性的信仰,以理智为信仰的根源。所以在学佛的四门—信、解、行、证—中,解是居于关键地位。能领解佛法的义理,才能生起真实的信心,才能发起真切的行持,才能证入此义理的境界。反推来说,信心必须靠正确的知见来支持,才不会中途退失信心;修行必须靠正确的知见来引导,才不会走入歧途;证果必须靠正确的知见为依据,才不会堕入魔境邪道而下自知。由此可知知见的重要,学佛的行者,千万不可轻忽。



高广庄严的法幢,也必须以最基本的正确知见为基础,才能建立稳固。有鉴于正确基本知见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编了这本书,针对学佛最基础的问题,用最浅白的词句,将各问题由浅至深各个层面的看法都做重点式的讨论。由于这是针对初机学佛者所设计的问题,所以它的外貌或许并不吸引人,就像柱底的础石一样,外表粗糙而单调。但我们希望这本书也能够像础石一样,发挥它稳固的功能,让所有学佛者,都能具备正确的基本学佛知见和心态,踏著它往上攀越,突破种种障碍,而达佛法的顶峰。我们更希望这本书能广为流传,愿让所有的人都能在这块粗陋的础石上,建立超高广庄严的法幢。



在翻阅本书时,方可做个人之需要,先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来探讨。若还有仍看不懂的地方,或其他关于佛法的各种问题,都欢迎向我们各分舍咨询讨论。



第一章  名词简介



一、什么是佛?



(1)‘佛’是‘佛陀’的简称,而‘佛陀’是印度话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目二种极其尊敬的称呼。它含有自己觉悟、令别人也觉悟、及时时刻刻对宇宙人生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觉悟等三个意义,凡是这三点都能做得圆满的,便尊称他为‘佛陀’。因此,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成为‘佛陀’。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体)都能成佛,因为众生的本性和佛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只是众生都是‘迷’而不能‘觉’、或者‘觉’得还不彻底。但只要自己愿意,又有正确的方法,每一个众生,最后终必都能达到究竟圆满的觉,而成佛。所以,‘佛陀’是一种广泛称呼的名词,宇宙里其他世界的佛陀,也是无量无边,数不清的。



但是,什么是迷?什么是觉?我们的感觉和意识作用,都是局限在相对的世界,这都是迷,都是错觉;唯有超越意识的感知,超越一切相对的现象,到达没有对待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觉。



又,怎么样的觉才算圆满呢?必须要具备正觉、平等觉、无上觉三个特性,才是圆满的觉。正觉,是正确的觉悟、真正的觉悟、正直(当下直接)的觉悟,而不是错觉、邪觉;是依智慧直截看得透澈的觉悟,而不是经过意识思考、分辨、判断、感受等作用后而得到的觉知。平等觉,是这个觉无处不到、无时不在、无所不觉,超越虚空,遍满宇宙,没有一事一物不是在这个觉里;而这个觉,又是一切事物真正的生命;如是觉证到一切生命都和自己的生命没有分别,甚至是一体,不可分的。无上觉,是这个觉超越一切相对境界,到达绝待、究竟的境界。这样的觉,才是真正圆满的觉。



(2)一般所称的‘佛陀’,如果没有特别标明是指那尊佛的话,通常都是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因为虽然宇宙的其他世界里的佛很多,在我们这世界上成佛的也不少,但在我们目前所知的历史中,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人有展现成佛的外在形相,并且把他自己成佛的经验教给大众,流传下来,因此我们尊他为佛教的教主。其他后来依这经验而修持成佛的人,为了尊重教主的缘故,虽然事实上内在的境界已经成佛了,但在外在的形相上就不表现为佛的形相,而仍旧是一般人的形相。所以一般所称的佛陀,通常都是指释迦牟尼佛。



(3)真正的佛,是一种充遍于宇宙中的智慧、悲愿与能力,他恒常以非意识所能感知的光明之相存在,没有生灭、增减,也没有动静,却能够随缘如幻地化现出种种境相。我们一般所称的佛,有形相、有名字的佛,都只是他依其大悲力而如幻所化现的形相之一而已。



(4)事实上,在成佛之后的实际境界里,根本没有什么是佛、什么是众生。佛和众生,都只是我们自己的妄见罢了。众生因为不能觉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妄见有种种世界、种种境相、种种众生,事实上这些都是虚幻的。诸佛为了让众生觉醒,所以化现如幻的佛身,进入众生的妄识中,如幻地教导众生成佛的方法,令众生如幻而觉。既觉之后,才知道原来所谓的众生、所谓的佛,都只是迷时的错觉。



二、佛祖、苦萨、罗汉、和神明一样吗?



(1)佛和祖是两种身份。佛是佛陀,祖是祖师,不应该合为一个名词。



(2)菩萨是印度话‘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智、觉性、或者是觉道(觉悟之道);‘萨埵’,一般翻译作‘有情’(即众生),但这不是很正确的翻译,因为它不是指一般的有情,而是指具有大能力、大智慧、勇猛无畏的有情,所以有人译为‘勇识’,这个译法是比较贴切的。菩提萨埵,就是指具有大慈悲心、大智慧、和大能力,能够勇猛无畏地追求觉悟之道,又能教导他人求觉悟,这样的人,就是菩萨。事实上,菩萨就是在追求成佛的修行者。



‘萨埵’又有总集合体的意思,能摄集一切智慧、能力、功德、事业,有人将此义翻译为‘心’,但这个心是总持精要的意思,不是指思考的意识心,也不是指心脏。菩提萨埵,也就翻成‘大道心众生’,是指能追求如佛般觉悟的正道、能修持积聚如佛的智慧能力功德事业的人。



菩萨又分为:凡夫菩萨、贤位菩萨、和圣位菩萨。凡夫菩萨,是还没能解脱生死,但已发起自觉、觉他的心愿,并开始学习像菩萨一样做自利、利他的行为的人。贤位菩萨,是已经解脱世间的生死轮回,已经修习觉悟之道,但还没有真正复现自己与佛无二的本性的菩萨。圣位菩萨,是已经复现本性,但还没有究竟圆满的菩萨。如果圆满了,也就是成佛了。



菩萨,依他觉悟的程度,又分为好几个阶位。贤位菩萨,分‘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个阶位,圣位菩萨,则分‘十地、等觉、妙觉、无上正等正觉’等十三个阶位。



(3)罗汉,全名是‘阿罗汉’,也是印度话。有三个意义:一是不生,已经解脱生死轮回,不用再来受生;二是杀贼,这是一个比喻,因为他不再受烦恼,好比已杀了烦恼贼;三是应供,以他解脱的功德,应受人天之供养。



菩萨是不但自求解脱、自求觉悟、自求成佛,也要使一切众生都能解脱、觉悟、成佛。而另一种人,只以自求解脱为目的,他们依佛陀所开示的自求解脱的方法来修,这种人称为‘声闻’,而他们所证到的最终果位,就是阿罗汉。因为他们一开始的发心是求自己解脱生死轮回,并没接受自己本性与佛无二的教导,也没接受回复自性的方法,所以即使证到阿罗汉,即使已经解脱生死轮回,也都还不知道自己的本性。



(4)神:在民间的习俗里,常把神和天混淆,其实天和神是不同的两类众生。事实上,神和鬼才是同类。



一般所谓的‘天神’,其实是具有大力量的善鬼,受天的管辖差谴,来保护世间行善的人和佛法的。



另一种神,是民间所祭拜的神。一般称为‘王爷、千岁、将军、太保、娘娘、某某公’等等的,这些都只是福报比较大的鬼而已。民间的习俗,凡有冤死的鬼魂闹事,地方不得宁静,就为他盖庙祭拜,求他不要闹事,这就是民间神祠的由来,其实所祭拜的也都是鬼类的众生。还有一类,是民间以神怪小说的虚造人物为祭拜对象,像孙悟空、哪叱、济公等,结果引来一些鬼类众生,假借所祀者的名号前来受祀。更甚者,还有供奉精怪为神的,像树神、蛇神等就是。



不管是那一种神,善鬼也好、福报鬼也好、精怪也好,虽然具有鬼通、妖通,有人所没有的能力,却都和人一样,还是在生死轮回之中的众生。



因此,佛教对‘神’的看法,是相信有神的存在,但不崇拜神。我们尊敬并感谢保护世间和保护佛教的神,但不对他有所祈求。我们悲愍贪享祭祀的鬼神和精怪,但避免和他们接触。这也就是儒家的看法:‘敬鬼神而远之’。等我们自己有能力之后,这一切鬼神都是我们所要度化的对象。



三、佛和上帝一样吗?



(1)从信仰上来分辨,信仰上帝的人说上帝是造物主,是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创造者,但信仰佛陀的我们却不认为佛陀是造物主。所以佛和上帝是绝不相类的两种信仰。



(2)从证境上来说,上帝是天的统领者,虽然福报、智慧、和力量会比我们一般人要高些,但仍然还没脱离生死轮回,仍然要死亡。而佛则是具有完全的智慧觉悟的人,是已经脱离生死轮回的人。



在佛教的看法,天人的精神层次是比神还要高的,而天帝或上帝则是天人中最高的,所以我们对天帝要存有恭敬心,但这种恭敬心是好比世间法上对父母师长或国王大臣的恭敬,而不是如对佛菩萨的皈命礼敬,也不用畏惧,因为我们不认为他们能‘创造’我们、主宰我们、拯救我们、或毁灭我们。



事实上,据佛经所说,有很多菩萨都会示现为天帝,来保护、教化众生。所以其他宗教所信仰的天帝或上帝,说不定也是某些菩萨示现去教化那类众生的。



(3)道教的‘玉皇大帝’,是欲界第二天的天帝—释提桓因。ji 督教和回教的上帝,依华藏祖师的开示,都是欲界第六天的天帝,第六天有两层,下层是ji 督教的天国,上层是回教的天国。



四、什么是佛性?



佛性,简单地说,就是‘成佛的本能性’,或‘觉悟的本能性’。这种本能性,是一切的众生都具备的。因为有这种本能,所以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开发,所有的众生都能觉悟、都能成佛。众生之所以还不能成佛,就是因为这种觉悟的本能性,被长久以来依靠感觉而认知、分辨、判断的错误习惯所掩盖。成佛,也只是把自己这种本能完全地开显出来而已。



这‘觉悟的本性’,就是我们真正的本性,我们也称它为‘自性’、或者‘真心’、或者‘本体’等等不同的名字。当它被完全开显出来,也就是圆满觉悟之后,就称之为‘法身’、或者‘圆觉’等等。



五、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根据佛陀的人格及其教育为信仰,以其教化和实践为中心,而建立的宗教形态。



六、什么是佛法?



简单的说,佛法就是过去诸佛成佛的方法,或者说是经验。诸佛把他们成佛的经验讲述出来,让所有的众生都知道。虽然说众生都具有佛性,却也都不知道如何回复自己本有的佛性。佛法,就是使众生回复本有的佛性而成佛的方法。众生依著诸佛成佛的方法去修,自然也就能成佛。



但是因为众生的层次都不一样,所以佛陀教导众生成佛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有的是先教人世间的方法,再修解脱生死轮回的‘声闻’法,最后再引导学习成佛的‘菩萨’法;有的先从声闻法下手,先使其解脱生死轮回,再引入成佛的‘菩萨’法;有的直接教导他修习菩萨的法门,一开始就求成佛。而最直接的佛法,是直接告诉我们:佛是什么?并教我们依佛的觉悟来行,直接学佛的觉悟境界,也就是放下众生的意识作用及习惯,直接回归自性。



这么多的教法,并不是要我们每一种都学,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习性的一种来学。当然,如果能学较直接的教法,就不需要学其他迂回的方法。



七、什么是佛学?



(1)佛学,原本应称为佛理,是指佛法的义理,也就是诸佛所觉悟的真理,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因为佛法中所含的义理太广、太深,包括一切世间(安住生死)和出世间(解脱生死)的学问,而它本身也类似一般所谓的‘学问’,所以称它为‘佛学’。



可以说:佛教是以信仰为主,佛法是以实修为主,佛学则以理解为主。佛学是依据的理论,佛法是实行的方法,佛教是传播的组织。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因为佛学的范围实在太广,如果要一一去学习,恐怕在一辈子的时间也学不完。所以就跟佛法一样,必须要有选择性地学习,而不是全部地学习。在此建议:若是真正想学佛(而不是想学‘佛学’)、想即身成就的人,只要了解佛学中的重点即可,其他的枝末理论和表相的东西,可以不用去浪费时间和精神。什么是佛学的重点呢?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基础的佛学知识,二是最究竟了义的教理。了解了以后,就好好修持佛法,不要再在佛学上执著、钻研。因为佛学也只是一种知识而已,其实都还只是意识在攀缘思考,是分别心在比较判别,愈钻研法执愈重,离成佛也愈远。



(2)另有一种佛学,是现代很多‘学者’、‘佛学大师’,把佛法、佛教、或佛经,拿来当一门专门的学问做研究。他们所要追求的,不是对佛学本身的认知,不是体会佛经所教授的义理,不是了解佛教的精神,更不是佛法的实践,而是在它们的表相上研究、分析。这是近代受到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之后才发展出来的情况,而这已经和释迦牟尼佛当初传播佛法、创立佛教的宗旨相违了。因为不管是佛法或佛教,都是在教导我们如何成佛,而成佛不是靠研究的,是要靠实际去力行的。佛法、佛经不是让人当研究的,而是要了解、吸收、体会它的义理;佛教也不是教人研究学问的宗教,而是教人实修和体验的宗教。



这便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连带的教育思想也不同。东方文化(包括佛教和中国文化等)是以心为主,凡事都要沉思理解,以精神的体验为根本,以改善人心为教育目标;西方文化是以物为主,凡事都要拿来研究,以实物为凭证,以改善物质环境为教育目标。因此,习惯于西式教育的人接触到佛教之后,便容易把西式教育那一套方法用在佛法上,变成只研究学问的‘佛学’,而忽略了佛法的本质。



真正想学佛的人,切莫学这种佛学。



八、什么是三宝?



(1)三宝是指‘佛、法、僧’三者。



佛陀和佛法,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至于僧,是印度话‘僧伽’的简称,翻译为‘和合’,就是大众和合而一起共住的意思。一般的解释,僧是指出家众。



(2)三宝,有化相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三种。



化相三宝:是最初应化世间而建立佛教的三宝,以释迦牟尼佛为化相佛宝,以释迦牟尼佛最初所说的法—四圣谛法,为化相法宝,以释迦牟尼佛最初所教化的五位出家众为化相僧宝。



住持三宝:是住于世间、维持佛教的代表形相,以佛像、佛寺、舍利塔等为住持佛宝,以佛经为住持法宝,以出家僧众为住持僧宝。



一体三宝:所谓‘一体’,是指自性本体。这是以众生本具的佛性为一体佛宝,以众生本具的佛智为一体法宝,以众生本具的佛力功德为一体僧宝。实际上,这三者就是自性的三大部分,或者说三大特性。合起来,也就是自性。



另外又有‘常住三宝’,是指常住于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法僧。这里所谓的僧,则包括贤圣位以上的声闻和菩萨众。



九、为什么称佛法僧为三宝?



(1)从世间建立宗教的观点来看:佛是教主、法是教义、僧是教团,这三者是组成宗教的三大要素,所以以他们为三宝。



(2)从教化众生的目的来看:释迦牟尼佛是应化示现成佛的典范,并把佛法宣扬出来,而且组织僧团的人,他是最重要的根源;佛法是教化众生的主题;僧团则是专业的组织,是指导信徒、宣扬佛法的主要力量,是推动教化工作的执行者。要以佛法来教化众生,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的。



(3)从修持成就的境界来看:佛是自性的本体,由圆满无上觉行而证得;法是自性的觉智,由圆满自觉而证得;僧是自性的功德妙用,由圆满觉他而证得。这三种特性,是成佛的三大特性,缺一即不是圆满的觉者。所以以此为三宝。



第二章  佛教的特色



一、佛教是迷信吗?



所谓迷信,是自己未经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说法,盲目的相信。



任何教法,都没有所谓迷信不迷信。迷信与否,是你信仰的态度。如果你已经深入了解,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它的教法没有错误,和你的观念相吻合,而产生信仰,那便是理智的信仰。如果还没了解,只听别人说很好,或者依从家族的传统而跟著信仰,信仰之后还不深入了解,只纯粹当做是‘信仰’,那即使你所信仰的教法有多好,你本身也是迷信。如果你不了解佛教,只听别人说佛教是迷信,或看见佛教的一些仪式表相,未经深入了解其义理,就评断佛教是迷信,那你自己才是真迷信—迷信他人的说法、迷信自己的成见。



佛教从不赞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励人怀疑,并把所怀疑的事提出来讨论。唯有知道怀疑,才会认真地探讨,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产生埋性的信心。事实上,没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这样容许怀疑,这样开放,这样不迷信的。



二、佛教是消极悲观吗?



许多人听到佛教讲‘无常’、讲‘生死’,就认为佛教是悲观消极。但是事实上,无常、苦、空、生老病死,都是这世界存在的事实真相,它不会因为你不谈它而消失。



消极或积极、悲观或乐观,不是在于无常、苦、空、或生老病死这些事,而是在于你如何面对这些既存的事实?你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它?如果你能正视它,这就是积极;如果你认为这些太消极,而不愿意谈,或者不敢碰触,以为不面对它就不存在了,这种逃避的心态,才是真正的消极,不只是消极,更是自欺欺人的愚痴想法。如果你面对这些事实,而认为无法突破,甘心被它所限,因而消沉,或放纵享乐,那是消极;如果能正面探讨它,突破它的限制,就是积极。如果你不愿去突破它,而认为人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那才是悲观;如果你能从探讨和突破中发现人生的另一层真实意义,那就是乐观。



佛教正视这世界上一切现实问题的存在,用心来探讨,并找寻解决的方法,从内心真正的自己,来突破外在的限制,找到无量的生命的意义。所以事实上,佛教是真正积极乐观的。



三、佛教是逃避现实、脱离社会的厌世主义吗?



前面已经谈过,佛教不仅是不逃避现实,而且更能彻底看透现实,面对现实,解决现实。一般人把生活的假相误认做是现实,把沉迷于追逐这些假相误当做是面对现实,反而把因看清这些假相而不被蒙骗、把真正的生命现实提出来讨论的佛教,批判为逃避现实。这是迷信于他们自我的感官,或者迷信于别人对佛教的盲断,这种人才是最可怜的。



真正的佛教,是以改造社会为目的,而不是脱离社会。而要改造社会,必须先改造众生的心念和业力,因为社会现象都是由众生共同的业力所造成的。佛教的教法,就是要教化众生净化自己的心念,以改善我们共同的社会环境。而最后的目标,则是要回复众生清净无染的真心,以显现我们自性本具的净土。



佛教虽然了知世间现象、社会现象,都是假相,但并不因此而厌弃世间、脱离社会。这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发的大菩提心、大慈悲心。虽然我们自己知道它的不实在性,但其他众生并不知道,我们要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和我们一样成就,都能和我们一样了知世间假相,就必须进入世间,才能教化大众。因此,佛教并非厌世,而是入世的。但是我们自身如果没有足够的修持相定力,入世常会被世间法所染著、缠缚,所以佛教徒常常都是先远离世俗,到深山去修行,就是为了先培养自己度生的能力,为将来教化众生做准备。所以在自度上,就不能不藉用出世的方便,但出世并不是厌世。不过单是远离世俗修持,将来在面对世间法时,还是要再突破。所以,若是出世与入世交互并进,即时常利用时间做短期闭关,然后再回到世间法上体验、突破,一段时间后再去闭关、再回来,如是交互修行,或许是较好的修行方式。这样不管在自度或度他方面,应该都能更快成就。



实际上,佛教是超乎入世与出世的,入世或出世都只是应用的方法,最后的目的是要超越,超越入世与出世,超越一切相对观念与境界。



四、佛教是禁欲主义吗?



佛教认为欲是生死的根源,要成就一定要消除一切欲念。但是对冶欲念的方法,并不是用压抑禁制的,而是要转化。从彻底的认知欲念的特性,是无常、是苦、是虚妄、是不得自在,认清它的真相,便转化成智慧;然后再将它提升、扩展,成为对一切众生的关怀。



五、佛教违反科学吗?



现代人最大的‘所知障’,就是迷信科学,凡是科学所不能知的、不能解答的,就一律视为无稽,视为‘迷信’,以一句‘不科学’来否定。



其实,科学也是以人类有限的知识所发现约有限现象,并不是完美的,更不是绝对的答案。新的科学观念,一直不断在推FAN旧的科学。我们怎能执著迷信于随时可能被推FAN的‘科学’,来否定广大宇宙间未知的事物呢?



事实上,科学愈进步,愈能证明佛法的正确性。比如佛经中说宇宙是无穷尽的,说一钵水中有八万四千生命,说人体内的细胞和内分泌作用情形,说物质分析到最后所得的最小粒子的状态,如是种种,在还没有科学发现之前,一般人也是不相信的,但现在科学一一为它证实了。又如‘虹光身’,在还没有‘科学’之前,一般人都不了解,也不容易相信,但现在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质能互换’的作用。可以说,佛教不但是符合科学,而且还是超越科学、领先于科学的。



六、佛教崇拜偶像吗?



所谓崇拜偶像的定义,如果是指对偶像致敬,那所有的宗教,包括批评别的宗教是崇拜偶像的,它自己也都在崇拜偶像。不只是宗教,所有国家的人民,对其国父及元首的铜像致敬,也都算是偶像崇拜。如果定义是把偶像当神灵崇拜,那和佛教是绝对没有关系。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不以色身相见’。我们尚且不应该把佛陀的应化身当做是真的‘佛’了,何况是佛陀的形像?我们尊敬的是佛的人格、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佛的觉性。不只尊敬已经成佛的佛,也尊敬一切末成佛的佛,即一切的众生。



至于佛菩萨的法相,是随顺世间的习惯,为了让人生起信心,和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自心的佛性,而设的方便法。



七、佛教是宿命论吗?



佛教是讲‘因缘果报’,是因果论,不是宿命论。我们认为一切都是过去所造的因,依现在的缘而成。没有什么天生注定的命运,也没有什么神、什么上帝能主宰我们的命运。



所谓因,就是过去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想的念头(我们称为‘业’),所留存在我们心中的能量(称为‘业力’);所谓缘,是指现在的环境、和我们的心念。如果现在的环境和心念,适合让心中保存的能量发展,它就展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果;这种结果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就是所谓的报。



所以没有所谓的‘命运’,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愿意去改变它。如果能控制我们的心念,不造成不良的缘,则过去所造恶业的因便无法发展,恶业的果也就不会出现。但最重要的是控制我们的心念,不要再起恶的念、说恶的话、做恶的事,从根本上断除恶因,才能彻底改变生命、净化生命、提升生命、乃至圆满生命。



八、佛教把别的宗教都贬为‘邪魔外道’,不是排他性很强吗?



(1)首先,要了解‘邪、魔、外道’三者是有区别的。



‘外道’是‘向外寻逐之道’,或‘执著外相之道’。他们也有正面性的理想,只是没有足够的智慧,不知道真正的自心,而在色身或妄念做工夫,在事相仪轨上修持。他们也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就,或者成仙,或者生天,对自己精神的层次有正向的提升,但都不是究竟,仍旧不能解脱生死。虽然严格说来,他们追求的方向也错误,但若方便说,外道的教法都只是层次上深浅的差别而已。



‘邪道’是‘邪曲之道’,是不正的道。一种是邪曲世间法,即违反世间伦常的,如在自己团体内邪**lun、在自己国家内叛乱夺权、在种族国家间争战攻伐等,利用宗教的名义,利用信徒对宗教理想的盲目信仰,控制这些盲从的信徒,来执行这些贪嗔痴的行为,满足某些领导人物的私欲,罔顾社会国家民众的利益安乐和生死,这便是‘邪道’,这样的宗教便是‘邪教’。另一种是邪曲出世法,即搅乱其他宗教的正统教法,扭曲错解别人的教义,更进而弘扬这种错误邪曲的教法,混淆信徒的知见,破坏他人的宗教,引导众生入歧途,这也是邪道、邪教。



至于‘魔道’,则是由外魔附身于某人而教授,或者由外魔教授给某人,再转授其他信徒。会让外魔附身或接受外魔教授的情形,通常都是修行人修持到某种程度时,有超乎常人所能感知的境相出现,便于此执著,自以为已经成就,并认为必须依自己如此修才是正确的,自己心念这么一偏,和他过去世有因缘的外魔便来了,依修行者所喜爱的境相面现,让他更执著、更狂傲,而接受外魔的教法,并自立宗派弘扬他的魔道。因此修行者在修行的路途中,必须步步为营,随时观照自己的心念,千万不要贪求感应神通,不要起我慢心,不要让外魔有机可乘。



邪、魔、外道三者的差别,简而言之,外道虽不究竟,追求错了,但至少对世间人心还是有所助益的;邪道和魔道则会断人慧命,而邪道主要是由人在控制人,要想转念回头比较容易,但是魔道则是由外魔在控制人,一入魔道,要想脱离便极困难,甚至于生生世世都要受到外魔的纠缠,生生世世都沦为魔眷。然而,魔道和邪道,也会利用世俗的‘善行’来博取世间的名闻,以方便于他弘扬断人慧命的邪道和魔道教法。所以我们要判断是否是正法,不能由他世间的善行来判断,而必须依正智慧,从其教法来判断。



(2)了解了这三者的区别,就可以知道佛教对别的宗教的看法,完全是依事实来探讨,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提出他们不究竟和错误的地方,并不是只关在自己房间里自说自话,所以这绝对不是排他。



(3)各位要了解:并不是把所有宗教都收到自己的宗教来才算有包容性,更不是把别的宗教所崇奉的对象划到自己崇奉的对象之下才叫包容性强,实际上那是世间最大的窃盗,也是对别的宗教侮辱之极致。



由于各个宗教的教理各不相同,把所有的宗教收为己有,必然要将各种理论重新整合,也必然要改变各种教法的本意,去附会他们自己的论调。所以表面上说是尊重各种宗教、包容一切宗教、对一切宗教都平等,但事实上是在破坏各种宗教、坏乱各宗教的教法。所以事实上,这种做法已经属于伤害别人、误导众生的‘邪道’了。



(4)其实佛教才真正是具有广大包容性的宗教。因为即使对于邪师及魔本身、及他们的弟子,也都深具悲愍,也一样都是所要度的众生,而不会‘欲除之而后快’。而对于一般的宗教(包括所谓外道及邪道),虽也悲愍他们的不究竟,但却一样尊重他们的教法,也尊重他们教徒的选择,因为众生根器不同、因缘不同,只要能有利众生的,佛教都是同样敬重。这种包容性,是其他宗教所少有的。



第三章  基本观念



一、佛教相信死后的生命吗?



当然,佛教的生命观就是永恒不灭、无始无终的生命观。不只死后还有生命,生前也有生命。每一番生命的生死现象,都只是一次受业报的形态而已。



当这一阶段的生命‘死亡’之后,会暂时进入一种叫‘中阴’的过渡状态,等待再一次的‘出生’。至于下一生的地点和形态,是依过去世所造的业而决定。过去世所造的善业成熟的,就生为天、或人,过去世所造的恶业成熟的,就生为畜生、或饿鬼、甚至到地狱。等下一期的业报尽了,又会再从那种形态的生命‘死亡’、又再‘出生’为男一形态的生命。如此一直在天、人、阿修罗(一种神)、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中不断地生与死,这就叫做‘生死轮回’、或‘六道轮回’。这就是一般众生的生命现象。



二、佛教相信天堂和地狱吗?



佛教相信有天、有地狱。但天不是生命永恒不灭的归宿,地狱也不是魔鬼的世界、或不信上帝者的终结所。



佛教的世界观,认为天有二十八层,分为‘三界’,由下往上次序是:一、欲界,是还有男女淫欲、饮食、和享乐等种种欲求的地方,有六层天,常行善行,就可以生到欲界天,这里的众生,都沉迷于享受感官的快乐;二、色界,已没有一般的欲望,但还有色身存在,修习禅定,就可以生到色界,包括修世间四禅所生的有十二层天、外道修无想定所生的有一层天、佛教修声闻法的圣者所生之处有五层天,一共是十八层;三、无色界,有四层天,也是修更深的四种禅定而生,这里已经没有色身,只有意识的存在,生到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都沉迷于禅定所生的快乐。愈往上层的天,寿命愈长,但不管多长久,除了‘五净居天’(声闻圣者所生的五层天)的圣者之外,其余都仍会在福报享受完后,或禅定的定力消退而出定之后,再堕落下来,随过去世所造的业,而受报转生为其他众生。



佛教的地狱,是随众生所造的重大恶业,而变现出来令受业报的地方。这里没有魔鬼撒旦,也没有十殿阎罗,甚至没有‘狱长’管理。所有的狱卒、刑具等等,都是由众生各自的业力所变现的,令众生各各感受到受刑罚的痛苦。但是除非众生的业和地狱相应,否则不会到地狱去。同样的,除非造了应受地狱业报的罪业,否则不会见到地狱中的狱卒刑具。



三、佛教相信阎罗王和死后的审判吗?



阎罗王,又翻译作‘琰魔王’。



据显教的经典所载,阎罗王是大鬼王,统治大鬼城的饿鬼众生。另据密宗的说法,阎罗王是死后审判的主持人。



饿鬼和地狱是不同的生命形态。堕入地狱中的众生,不是鬼;而鬼也不会到地狱。地狱的众生无法自由活动,而鬼则会到处游荡。



至于所谓死后的审判,其实是自己审判自己。依自己的业力,变现出阎罗王,来检视自己的罪。所谓阎罗王,其实就是自己良知的化现。



四、佛教相信复活和永生吗?



(1)除了诸佛菩萨为度化众生而示现神通游戏,一般众生绝不可能死后复活,更不可能因复活而得永生。



(2)肉体的永生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肉体是分子暂时积聚的假合体,而每一细胞都是每分每秒地不断在变化,不断死亡与新生(新陈代谢),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一直都维持著一个肉体,但事实上这个肉体是刹那刹那都在变化的。要求肉体暂时维持不变都不可能了,何况想要它永久存在,不变不灭?有聚合必有离散,有生长必有衰败,有存在必有灭亡,这是我们这个相对世界里一定的原则。



(3)肉体无法永生,永生的是不灭的生命。生命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生命展现的形态一直不断在改变,即是生死轮回,但虽在轮回之中,生命的本质却不曾改变过,未来也永远不会改变。第二种是我们藉著不断变化的生命形态,来突破、开展、还原生命的本质,到生命不再有形态的改变,就是解脱生死轮回,也就是‘涅槃(圆寂)’,这才是真正的永生。



五、超度亡灵有用吗?



(1)基本上,亡灵的确是可以靠超度的力量而获得利益,但并不是所有的所谓‘超度’都能使亡者获益。要真正能利益亡者,第一要看亡者家属的诚敬心,第二要看超度的师父之修持,第三要看所用的方法,第四要看亡者自己的配合意愿。



(2)超度是基于对亡者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要帮助他生命能获得更好的提升,而不是只求活著的人自己的心安,更不是为了活人的面子。



(3)帮助亡者的方法,不只是超度。当然,能够找到一位真正成就者为他超度,是最直接稳当的方法。其他像助念、布施、供养三宝、诵经持咒等,也都能做为帮助亡者的助缘。而最重要的,是不要杀生祭拜鬼神,这样做反而会加重亡者的障碍。



六、焚烧纸钱对亡灵有用吗?



(1)首先要了解,亡者能得到什么,那完全是依业力感应而来,并且都只是靠心念的力量而化现、而感受而已。



所以,第一个,如果亡者本身具有大福报的业力,甚至具有生天的福报,纸钱这种小福报和他的业力根本不能相感应,焚烧纸钱对他也是根本没有用。基本上,只有鬼道众生的业力才会和纸钱相感应,也就是说,焚烧纸钱只对鬼道众生有用。但也不是所有的鬼道众生都能受用到,如果他的福报不够,还是得不到。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烧纸钱的人的心念,是否真诚,是否能让亡者或鬼道众生感受到他的诚意。因为亡者或鬼道众生能否受用,完全看他们的信心,而他们的信心,又必须靠烧的人的诚心来建立。



(2)基本上,正信的佛教是不鼓励焚烧纸钱的。因为这只能暂时对他们有帮助,却会让亡者产生无终止的执著和依赖,甚至对原本业报还没定的中阴身,会让他们执著于这个层次的境界,而坠入鬼道中。所以,如果真想利益亡者,不管是刚过世的中阴身,或者过世已久、坠入鬼道者,带他们念佛、持咒、修法,回向给他们,才是最有效而又没有副作用的利益方式。如果能够请到真正成就的师父为他超度,这种助益最为真切。



七、极乐世界和天堂一样吗?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极乐世界和天堂都是完全不同的。



天堂,是由众生的共业力所现的,一个供善业成熟的众生享乐的地方。每一层天大多都有它的天帝管辖,却不一定有佛法。它的快乐是相对的乐,是感觉作用的乐,是终必会消失的乐,是会引生痛苦的乐,是不究竟的乐。它的景象、享用的物品,尽管再多么美妙,也都终必坏灭,都不是真正清净的。最重要的是,它还是在六道之中,福报享尽后,还是要堕入其他五道之中,继续再受轮回。



而极乐世界,它是由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建立的清净国土,是一个供发心努力修行者专心修行的地方。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世界没有恶道,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也都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寿命非常长,长到足以修行成就,所以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永远没有机会再受生死轮回。除非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承著弥陀宏愿到六道中示现生死,广度众生。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所有生活上的必须品,和修行上所需要的东西,都只要动一个念头就自然出现,不必再为生活和修行而烦恼,可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神都用在修行上,所以能够很快成就。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世界没有任何会障碍修行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帮助大家修行的,所以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很快就能成就。所以生到极乐世界,必定都安享清净的究竟大乐,因此称为‘极乐’。



第四章  学佛



一、只要心好、行善,何必要学佛?



(1)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好人,每个宗教都说自己是劝人为善。但是所谓的好坏、善恶,是以什么为标准呢?都是以各人自己的成见为标准!



一般人都只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为善,一旦受到侵凌攻击,便视对方为仇敌,拼死反击,却不知自己这种敌视的心态、忿怒的心情、和反击的行为,也都是自陷于‘恶’了。又常有人以‘嫉恶如仇’自诩,但这个‘嫉’念又岂是善?‘善’的标准仅到人类的人,他杀生食肉也自以为是善。



每个人都以各自的观点为标准,认为自己所为的都是善,而个人的观点又是随时会随自己的情绪和利害关系而变动的,以致每个人连自己的标准都无法作一定的规范,何况要认同别人的标准?人人都自认为是善,都认为别人是恶,而互相攻击,互相攻击却仍然各自认为自已是善。



宗教也是一样,各有各的善恶标准,而相互评击。标准较严格的,认为标准不及自己的是恶;标准较松散的,认为标准超过自己的是愚痴。但之所以标准散漫,是他见得不够深、不够广,然则到底谁才是愚痴?



佛教和一般人及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对善恶的标准非常严谨而且明确。以佛教的标准来衡量。事实上一般人所谓的‘心好’都是自我粉饰,所谓的‘善’都是虚伪、都不彻底。因此,之所以要学佛,就是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什么样的发心才是真正的‘好心’,让自己的错误没有借口逃避;从而更能身体力行,真正地来行善,最后让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人格,都达到最完美的标准。



所以,也可以说,如果真正心好、真正愿行善的人,一定肯学佛,接受佛教严谨的善恶标准,努力成为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



(2)善是有漏业,只是增长福报,不能解脱轮回。而学佛最终的目的,是要修无漏业,要解脱轮回。佛法中之善行,是增长修无漏业的助缘,是基础,而不是目的。所以学佛,不只是要行善,即使能学行佛法中的善行,也还是不够的,还是要学究竟解脱的佛法。



二、学佛必须吃素吗?



(1)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吃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吃素是源自于大慈悲心,是因于对畜生道众生的悲悯,是对他们被残杀、被屠戮、被烧煮等惨烈遭遇的不忍。任何人,在面对碗盘里的肉块时,都应该想想它们从活生生到被做成所谓‘美味佳肴’过程中的残酷经历,如果他还吃得下,那真是连一点点的悲心也没有了。连孟子都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种没有悲心的人,也可以说连‘人性’都没有了,儒家都认为他连做‘人’的资格都不够,何况学佛?



所以,虽然五戒和出家戒中都没有禁止食肉,但《梵网经菩萨戒本》中便将食肉列为菩萨戒。经云:‘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2)真正说来,吃素不是学佛的‘必须’条件,而是学佛的‘必然’结果。它不是用强求的,而是当自己慈悲心增长时,自然会发生的现象。但这种结果,也只是学佛当中的一种‘副产品’,而不是学佛的目的。



但如果还不习惯吃素的,或是慈悲心还不够大到能自然不忍吃肉的,练习吃素,可以培养增长慈悲心。此时,吃素是学佛的一种手段,一种增长慈悲心的手段,但也不是学佛的目的。而且这种手段也不是‘必须’的,这是自由选择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



(3)对于有心吃素,而环境因素不许可的人,可以暂时随顺因缘,或吃‘肉边菜’。毕竟发心要比外相更重要,有‘不忍吃肉’的慈悲心,要比强求吃素更重要。而爱护自他一切生命的慈悲心,又比不吃肉更重要。对环境有困难的人,当更努力在心性上修持。但还不能发心吃素的人,千万不要以这种论调当借口,来掩饰自己贪好吃肉的行为,更不可以此来反对、破坏别人吃素,这是要负极大因果的。



三、只要心中有佛,何必吃素?



(1)如果心中真的有佛,就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吃肉饮酒。



佛是大觉、大智、大悲者,如果心中有大平等觉,怎会吃同具觉性的众生之肉?怎会让酒来迷乱心念、障覆觉性呢?如果心中有大智慧,怎会不知道动物临死前会产生尸毒,而食肉造成血质变酸,更是致癌的主要来源?又怎会不知道酒精会伤害脏肺、麻痹神经、腐蚀智慧呢?如果心中有大慈悲,又怎么忍心吃得下众生的肉?



(2)只是心中有佛,还不能吃肉。必须自己已经成佛了,具有佛的大能力,能超度得了你所吃的众生;又必须是为了度化众生,而行游戏三昧,如此方可以吃肉。



(3)有些戏剧小说中写到酒肉和尚,常讲一句‘口头禅’:‘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这句话原是出自《两般秋雨  随笔》所载,明朝末年张献忠将攻渝城(重庆)前,驻兵某寺,并胁迫寺中的僧众吃肉。当时有一位法号叫破山的和尚,即以渝城百姓的性命为交换,要求张献忠在攻破渝城时不能屠杀百姓,而他自己毁戒吃肉。于吃肉时,破山和尚随口说偈:‘酒肉穿肠过,佛在当中坐……’。



为了救一城的百姓,而自己犯戒,这才是真正大慈悲心,真正的心中有佛在。破山和尚如此吃肉,非但没有毁戒,反而更积下无量的功德。但如果一般人,只图口腹之欲,而饮酒吃肉,虽然口中念的是同样的偈,心中却是‘罗刹当中坐’,自己造业不说,还误导引诱别人造业,更严重的是破坏正法,断人慧命。这样的业报,要以多大的代价来承担?请诸位学佛行者千万要三思而后言,切莫以身试法,徒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而换来无量劫的三涂苦报。



四、学佛必须出家吗?



(1)佛教徒包括出家众和在家众,单从这一点就可以很明显地知道,学佛并不是非得出家才行。事实上,在家学佛的人是占学佛人数的大部份。



(2)另一个问题是:若想专心学佛,是否应该出家?因为似乎出家才是‘专业’的学佛者,能够专心修持、专职弘法。



出家,的确是非常值得赞叹。但现实的问题是:一、出家有很多戒律,必须有特殊根器和福德才能承担,并不是每一个学佛者都能有此因缘;二、出家有寺院的工作必须做,并没有多少时间能随自己的意愿调配;三、出家众,由于身份形相,出外弘法亦有很多不方便处,有时反而不如在家身容易弘法。



(3)对修心法的行者(特别是本宗弟子)来说,心出家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身出不出家,只是随缘示现不同而已。因此,学佛行者无需于此间题起分别心。



五、学佛是老年人的事吗?



老年人能来学佛固然很好,因为老年人通常比较需要佛法,来指引他死后生命的归宿。但并非学佛一定要等老年。



很多人都以为老年比较有空闲的时间,才可以学佛,其实不然。你能保证你年老时一定有空闲吗?甚至你能保证你能活到年老吗?而且学佛也不是要空闲时间才能学,而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学的。更何况老年学佛,有好多比年轻人更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吸收能力、理解能力、观想能力、和修法所需的精神体力等,都已经大大减退,而执著心和染污心、世间习气等,都更深、更难革除,障碍更大。因此,老年才来学佛,比年轻就学佛,困难何止数十倍?更别说要想成就了。



所以,若是真正想学佛,真正想成就,必须趁年轻就好好学、好好修。早一分开始,就多一分容易。



六、学佛只是追求心灵的寄托吗?



寄托心灵的方式有很多,学佛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这并不是学佛的目的。



所谓寄托心灵,其所指的心灵,只是我们的妄念而已。追求心灵的寄托,为的是使心灵得以安顿。而寄托心灵的方法,不外是藉用艺术或宗教等外境,以虚幻的外境羁绊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灭、变幻不定的,即使暂时获得安顿,也不会永远,终究会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别的目标来求寄托。虽有少数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献给艺术,但这是妄念强烈的执著,强烈的追求,不断加强追求同一境相为目标,表面上看似找到终身的寄托,事实上依旧是不断在追求,并不能使心灵得到安顿。所以向外追求心灵的寄托,事实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托的。



学佛,则正好相反,是向内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对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托,用外境满足妄念。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顿,而真正达到追求心灵寄托的目的。但这并不是学佛的目的,而只是学佛的开始。



七、学佛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吗?



(1)若相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来讲,极乐世界当然是非常高的境界,非常好的环境,也很值得我们这世界的一般众生追求往生。一到极乐世界就不再受生死轮回,这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成就了。但若从学佛的全程目标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并不是究竟,它只是一种殊的方便而已。



我们学佛,尤其是学密宗的行者,要以即身成就为目标而发心,要自己建立一个极乐净土,要显现自性本具的净土。因为净土和秽土,原本就是同一体,只是众生的心念有染污,所以所见的世界才不清净。世界的净秽相貌,是随我们的心念和业力而现的。当我们能回复本具清净无染的自性时,自性中本具的净土,也就自然显现,则随处都是净土了。



除非是妄自菲薄,自认为不能成就的,才退而以往生极乐为目标。



(2)要想往生极乐世界,首要的是发大菩提心,要为修行而求往生、为早日成佛而求往生、为救度一切众生成就而求往生,其次再修往生净土的法门。如果不肯发菩提心,即使修往生的法门修得多好,也一样无法往生。因为阿弥陀佛是以大菩提心愿力建立净土,众生不发菩提心,便不能与阿弥陀佛愿力相应,故无法往生。



八、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动机不正确,怎么学、怎么修,都会走到歧途去。



一般说来,学佛有四种不同的发心:一是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报,或为了自己或家人的寿命健康,而来学佛;二是为了自己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而来学佛: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脱,也要救度一切众生都能和自己一样解脱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学佛;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轮回、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与解脱,一切的众生和佛果,都一样只是虚妄的幻相,没有什么可追求,也没有什么必须脱离的,为了让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觉知这个道理,并回归这种超越的绝对境界,而来学佛。



这四种发心,虽然有层次上高低的差异,但基本士都还不算错误。当然我们不鼓励第一和第二种发心,但如果你是以这两种发心而来学佛,我们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须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随著对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渐开展,让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升。事实上,学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圆满觉悟。



除了这四种目的之外,如果你还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彻底检讨一下。特别是如果为了追求超常态的能力、为了感应、或通气脉、练灵动等等目的而来学佛,请一定要重新考虑,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学佛的理念,等确定具有正确的动机后,再来学佛。因为学佛是一条追求正确觉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于超常态能力感应之路。如果以超能力或感应来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为了超能力或感应而来学佛的,必定会走入歧途。拿自己的慧命去换取虚幻的超能感应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九、学佛是学些什么?



(1)学佛要学佛的心,不是学佛的外相。什么是佛心呢?佛是觉者,佛心也就是‘觉’,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觉知自己的念头,觉悟自己的本心。而觉,是要自己来觉,要自己体证,而不是学习了解佛陀说出来的觉后的境界,那是佛的觉,不是我们的觉,你‘了解’也只是用意识去想像而已,并不能真正达到觉的境界。所以我们学佛,是要学习觉的方法,自己依此方法来觉。



(2)佛心是平等心,是不分别心,是无取舍心,是不生灭心,是无贪、无嗔、无痴的清净心。我们学佛、修法,也就是在修这个心,把我们众生不平等的心态、自私的心态、喜欢分别取舍的心态、念念转变不定的心念、充满贪嗔痴的心念,‘修正’成清净的佛心。我们要先学这种‘修正’的方法,再学著运用这些方法,将自己的心修正成佛心。



(3)佛心就是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有四种: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证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即众生本具的圆满觉性。愿菩提心,即求开顾此圆满觉性的心愿,不仅愿自己觉悟,也愿众生都能觉悟,这也就是菩萨‘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誓愿。行菩提心,即依佛法修持六度万行,以开显本具的觉性。证菩提心,即本具的觉性已圆满开显,为究竟觉悟之心。胜义菩提心是所依之根,愿行普提心是所修之道,证菩提心是所得之果,根、道、果都同样是这个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所见,愿菩提心是所得之果,根、道、果都同样是这个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所见,愿菩提心是所修,行菩提心是所行,证菩提心是证果。



所以我们学佛,就是依这四个菩提心而学:先觉胜义菩提心,了知我们自已的心性和佛的心性不二;依此而发起愿菩提心,愿令自他都能觉证这个与佛不二的菩提心;再依愿而起行菩提心,实际精进修持佛法;最后到证菩提心,实证这自始至终所做的自性菩提心。



(4)佛心具足大智、大悲、和大能,我们学佛,也是要学佛的智慧、慈悲、和能力。但这些智慧、慈悲、和能力,都是我们自己本来就具有的,因为我们的心和佛心本来就是相同的,只是我们自己一直都不知道而已。所以我们学佛,是要学习佛陀如何开发他的大智、大悲、和大能的方法,要依照他的方法去做、去开发我们自己自心本有的智慧、慈悲和能力。



当我们依佛陀教给我们的方法,开发出我们本有的智慧,自然能和佛陀一样了知宇宙一切事相、了知八万四千法门差别。如果不是这样开发自己的智慧,而只是努力研究吸收佛陀所宣说出来的事相法门差别,那样以意识学习得来的,不是佛心的智慧,只是知识而已。这种知识只能知道事相差别是这样,却不能了知为什么是这样。知识是有限的,因为人的意识作用是有限的;智慧却是无限的,因为我们的真心(佛心)是无限的。知识不能了脱生死,智慧才能了脱生死;知识不能救度众生,智慧才能救度众生;知识不能成佛,智慧才能成佛。不学开发自性的智慧,而追求外在的知识,这是舍本逐末的最愚痴的做法。



慈悲和能力也是一样,都必须开发自己本有的才是真实的,而且都必须有智慧来引导。如果只是用意识或知识来引导,慈悲和能力不但不能帮助众生,反而会害了别人。这是极危险的。



十、学佛要历经那些阶段?



不管显教、密宗、大乘、小乘,任何一个宗派,学佛的过程,都是由信心开始,要有想来探讨、来学佛的意愿,才能正确地领会佛法的义理,这便是第一步,建立正确的知见;接下来就是要实际去修行,这是最重要的部份;最后实际体证到那种境界,这是最后的目的。



十一、学佛要怎么学?



(1)学佛的通则:



第一是严守戒律,让自己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念都清净,因为佛与众生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佛是清净,而众生不清净。



其次要多行善事,广积福德资粮,因为佛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的。



第三是习定,因为唯有藉由正定,才能够产生正智慧、佛法的智慧,这不是靠看经、参访、学法等向外驰求的方式而得来的,而是藉由正定而向内开发,把自己本具的智慧开发出来。但是要能定,就必须先把持戒和福德修好,才有可能定得下来。而所谓‘福德’,就是必须要有‘德’,才能保得住‘福’,所以如果戒律持守得不好,没有‘德’,即使一直在努力行善,也积不住福德,反而原有的福德也都因为犯戒而漏失光了。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实在就是持戒的基础。



(2)本门的学佛法则:



第一、对师父真诚的信心,师父怎么说就怎么做,不用怀疑,当师父的教示和自己的想法相左时,就是考验自己对师父信心的时候。



第二、依照师父规定的修法程序,次第而修,并且要常参加师父主坛的各种法会。对修法上的问题,只问‘怎么做’,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为什么’都是自己的意识在转动而已,是永远问不完的,也没办法解脱生死,反而是沉沦生死的主因。而且问‘为什么’,也就表示对师父、对法还没信心。总之,密宗的修学法则,就是完全相信师父、完全依止师父、完全照师父所说的去做、照师父所传的法去修。



第三、华藏祖师的开示:修法不能成就,修心才能成就;修行之道无他,唯有革心而已。所以学佛最重要的法则,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到自己的心念,‘修正’我们的心念,把我们无始以来向外驰求的心,扭转来观照自性本具的菩提心,即把凡夫的心转变为佛心。



注:1.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有任何问题。若是修法上有问题一定要问,如果是特殊的问题,最好是直接请示师父,至于一般基本的知见,则可以和师兄们一起研讨。但是不要在名相、事相上钻研、分别。



注:2.上师对修密弟子之重要,于‘修密问答录’这本书内有详细的说明。



十二、没有显教的基础,也能来学密宗吗?



虽然说学密最好先有显教的基础,但各人的根机和因缘各不相同,若是学密的因缘已经成熟,直接来学密宗也是很好的。但进来之后,要赶快自己充实基本的佛学知见,修持上才不会有偏差。



但是充实佛学知见,并非要大家到处去跑道场,到处参访。没有基本知见,而到处跑道场,更容易出错。



最好、最简单、最不会出错的方法,是常参加师父主坛的法会。因为我们该具备的基本知见,师父都会往法会中开示,所以参加法会等于是充实佛学基础最直接而简单的方法。若能经常参加法会,好好领解师父的开示,修持一定不会有差错。



其次,师兄们只要做‘求法申请规定’所列的必读书籍,逐次阅读,必能一窥佛法之全貌,基础亦得以稳固、具足。



十三、成佛很难吗?



(1)困难或容易,要看你从那个角度来看。



若是依法门来说,显教注重理论的探究,在理论上花太多时间,所以依修显教要成佛是比较困难的;下三部的密法,多著重于事相仪轨,要成佛也难;无上密法则是直修心性的法门,和其他法门比较起来,修无上密要成佛就没那么难了。



又若从时间来看,显教要经三大阿僧祇劫(无量无数次的世界成坏的时间)才能成佛,是极难的;密宗下三部的法门,要十六世成佛,比起显教来要简单多了;而无上部的密法则至多三世、乃至一世就能成佛,可以算是最简单的。



但若从修行过程所遇的障碍来看,显教是把业障在极长的时间里分摊,所以每一世的障碍看起来比较小;修密宗的人,则要把无始的业障在十六世乃至一世中消除掉,所以障碍会特别集中,看起来似乎比较难。然而密宗可仗上师传承及密法的加持,消业除障之力特强,故实际修持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只要对上师有信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成佛的难易,也要看所选择的法门对不对机,就是所修的法适不适合自己。



(3)难易要看个人的精进程度,而最主要的是个人的心态问题。如果你认为很容易,有这个信心—对师父有信心、对法门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又有出离已,深体世间无常,切愿要了脱生死轮回,则必定精进不退地修,再加上大菩提心,那成佛就容易了。如果你一直觉得成佛很难;再怎么修也没信心,当然修不下去,那又怎么可能成就?



第五章  皈依



一、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正式的佛教徒?



成为正式的佛教徒,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皈依,一是持戒。受皈依是正式进入佛教的第一步,受戒则是正式实践佛法的第一步。



二、皈依是什么意思?



(1)皈是归投、求救护之义,依是依附之义。皈依,就是归投、依附,而求救护。



(2)皈是反白之义,即反黑业(恶业)而为白业(善业),依是止息妄念之义。皈依,就是止息妄念、断除恶业,而行善业。



(3)皈是归复之义,即回归自性,依是安住之义。皈依,就是回转向外追逐的妄念,归复自性而安住。



三、皈依有那几种?所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1)皈依有三皈依、四皈依、六皈依、一皈依等,依次深入。最初级的是三皈依,是显密共通的基础,显教只有三皈依,密宗则还有以下三种。再深入的是四皈依,是修学密宗的基础。更深入的是六皈依,修到‘本尊法’即是受持六皈依。最高的是一皈依。



受前面的皈依后,可以依序深入受后面的皈依。但受后一种皈依时,即已具足前面所有的皈依,也就不用再受前面的皈依了。比如显教都只受三皈依。如果已在显教受三皈依的,可以再来受密宗的四皈依,并不和三皈依冲突。而如果还未受三皈依,就直接来受四皈依的,就不用再依显教受三皈依了。



本宗所传授的皈依,都是四皈依。



(2)三皈依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以‘常住三宝’为皈依之外缘,以‘一体三宝’为真正皈依处。



四皈依的对象,是上师和三宝。以归投上师三宝为外缘,止妄断恶,归复自性而安住,是为真正的皈依。



六皈依是皈依于三宝和三根本—上师是加持根本、本尊是成就根本,护法是事业根本。以皈依三宝三根本为外缘,成就自性的法身体、报身相、化身用。



一皈依:外相上是皈依上师,实际内涵乃是皈依自性。因上师与佛法僧实属一体,亦是最上乘之皈依。为何一皈依是最上乘皈依?因为无始以来自己流浪生死之次数,已如恒沙,过去无量诸佛皆未能得度,唯目前之上师能引导我等永出三界,而登彼岸,故功德等同千佛,惠我却犹胜于佛(因过去诸佛皆已涅槃)。由于现前之上师可将过去诸佛成佛经验教导于我,加持于我,并为我们印证修行正确与否,密宗之即身成佛,即因上师的功德力,方能有如此不可思议之效应,故言最上乘皈依为一皈依,皈依上师,原因即在此。是故一皈依之前题,在于皈依之弟子,从其长期的观察体会,而确认所皈依之上师为其修证成佛之唯一依归。故对上师须具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说一不二的服从,乃是一皈依成立的条件。新皈依师兄只要如法修持,参与共修,再参阅修密问答录,了解修密要义,即可如实了解:一皈依—皈依上师(皈依自性),确实是修密成就唯一之根本。



四、学佛为什么一定要行受皈依的仪式?



受皈依是一种约定,是自己和三宝的约定、和上师的约定、和自心的约定。



虽然皈依最重要的是发心,真正的皈依是内心的事,但仍需要有一个外相的仪式,同自己做一个决定的表示,以向自己所立的誓约,来坚定安住自性的决心。如此,也可以提醒自己:皈依是何等的重要!而受皈依的这一刻,也就是自己解脱轮回、复现自性的关键。



事实上,如果真心想要学佛,就不会排斥皈依的仪式。除非是自己还想多了解其他宗教,对佛教的信心还不够坚定。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应该来受皈依。因为皈依是极其庄重的事,是生死大事,不是尝试探险好玩的事。



如果不受皈依,即使研究再多佛理,或修持多高的佛法,也不能算是正式的佛教徒。若是密宗的法,一定要经过合格的金刚上师为授传法灌顶之后才能修习,何况未受皈依?是绝对不可以修的。



五、皈依后能保佑平安顺利吗?



(1)皈依三宝后,的确有诸佛菩萨的加持,及诸护法圣众的护佑。如果是受四皈依,更有传承的无比加持力。



(2)但相对的,也有许多我们过去世的怨亲债主会来障碍我们,因为皈依是解脱生死轮回的最初一步,一受皈依便表示不久即将解脱轮回,那我们过去欠他们的债、伤害他们所积下来的仇恨种子,以后他们便都无处追讨、报复了,所以他们会用尽办法来阻碍我们。所以一般人在刚皈依后,通常都会遇到很多世间法上的不顺利。但如果我们因此而怀疑佛菩萨没加被我们,甚至误以为这是由于皈依才导致的噩运,因而退失对佛法的信心,那就正趁了怨亲债主的心愿,而自己也将永远沉沦生死,永无出离轮回的希望,这才是最可惜的。



所以,受皈依时,最好不要抱持想获保佑得平安顺利的心态而受皈依,皈依后更要以平常心来看待一切顺境或逆缘。要知道一切的顺逆都是由自己过去所造的业力感召而来,不要怨天尤人,一切不如意的事都当做消业想,并且诚心忏悔过去所造的罪业,如此必能以自己忏悔力、及诸佛菩萨的加被之力,而迅速消除罪业,自然就逐渐事事平安顺利。



(3)受四皈依的密宗弟子,更要把一切境都当做是师父的加持。当遇到顺境时,要知道这是师父加持我,要感谢师父慈悲赐与这适于修行的时机,要珍惜这顺境,好好修持。当逆境来时,要知道这是师父对我的考验,要感谢师父慈悲赐与这对境验心的机会,要能冲得过障碍、通得过考试。如此则一切顺逆境都是修行的助缘,对修行者来说,并没有任何不平安不顺利的时候。



(4)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一切世间的事都是短暂的,一切顺逆境都是瞬息万变的,我们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控制外在的情况,却无时不被外在的情况所控制。而我们学佛,就是要从这些被控制的情况之中超脱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平安、真正的顺利。



六、皈依有什么利益?



师父常开示:《涅槃经》上说:‘皈依佛法僧,则无所畏惧。’因为皈依佛、则不堕地狱,皈依法,则不堕饿鬼,皈依僧、则不堕畜生。所以皈依之后,只要不再造深重的罪业,都可以免除堕落三恶道的怖畏。这是一般受三皈依的利益。但皈依并不只是为了不堕三恶道而已,皈依真正的目地,是依照佛所教的方法实际去做,逐渐能脱离六道轮回、乃至成佛,乃至令一切众生也都能成就无上正等觉,这才是三皈依的究竟利益。



至于四皈依:皈依上师、佛、法、僧,则除了不堕三恶道的利益之外,还能即身成就,不是一生接一生、一世过一世,慢慢修行、慢慢解脱轮回、慢慢成佛,而是这一世就要解决生死的困扰。皈依具有真正传承的上师,和没有皈依上师,差别就在于成佛的快慢。因为只皈依三宝的人,是依靠佛法、完全凭自己对佛法的体会程度而成就的,所以成就慢;而学密宗的人,则是依靠上师而得成就,上师把他成就的经验(也是过去诸佛及诸祖师成就的经验)直接教授给弟子,所以说弟子的一切成就都来自于上师,师父一肩要扛弟子的罪业,一肩要扛弟子的成就,因此只要是皈依正确的上师,并且对上师具有真正的信心,照著师父所教的认真去修,一定可以很快获得成就。这就是皈依上师所获得的利益,由此也可知上师的重要。



七、如何受皈依?



如果是受三皈依,一定要在佛像、佛经、和出家比丘三者之前而受,以这三者作为三宝的代表象征。



若是受四皈依,则必须欲受皈依的人到他所要皈依的上师之前亲受,不能由别人代授、代受皈依。



本宗的皈依,在皈依法会之前,要先带两张相片、一份身份证影印本,并填写一份皈依申请表,向执事师兄申请。在皈依法会中, 师父会同时传授‘皈依仪轨’。法会之后,要受 师父灌顶。如此皈依才算圆满。



海外弟子之皈依,由于上师慈悲,故授以电话方便皈依,由师父亲自传授皈依修持,以期能即时同发大悲心、菩提愿,自度度他,利益一切有情,故海外皈依师兄,必须依上师开示,如法修持、坚定信心,方不负上师之悲心。皈依方法可与海外分舍联系。



八、皈依是拜师吗?拜师是不是愈多愈好?



(1)所谓‘拜师’,是世俗学艺的仪式。在佛法中,并没有‘拜师’这一套。



在出家众中,由于僧团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必须依止‘亲教师’,学习僧团的生活方式、戒律仪规和佛法经教等。但依止亲教师并不需要另外皈依或行‘拜师’礼。因为当受三皈依时,其中‘皈依僧’,就是皈依佛教中的一切僧众,当然也包括所要做止的亲教师在内,故不需再单独皈依某一人。何况单独皈依于一僧也是不如法的。这是出家众的情形。



至于在家众,则没有出家众对‘亲教师’的必要需求,更与‘拜师’牵扯不上关系。同样的,在家众所皈依的僧,也是十方三世一切的僧众,在家众所要护持的僧众,也是十方三世一切的僧众,都不应该只是某家、某派、某寺、某师。



为人授三皈依的出家众,他只是代替佛陀来为我们‘证明’皈依,并不是他本身有资格为我们授皈依。而且亦仅是做为十方三世一切僧宝的一个代表而已,是代表僧宝来接受我们的皈依,并不是我们只皈依于他一人。



现在很多人把世俗的习惯掺杂到佛法里来,把皈依当做是拜师,把为我们作证皈依的那位师父就当做是自己皈依的唯一师父,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也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做法。可叹的是这种错误不仅存在于受皈依的在家众,而且普遍地存在于为人授皈依的出家众。



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再加上世俗的名利习气,结果使得‘拜师’这样不如法的风气更日益严重。受皈依者是认为皈依愈多愈好,好像皈依的师父愈多,自己的修持相知见愈好;而为人授证皈依者也是认为愈多人来皈依愈好,好像愈多人来皈依,自己的名望和地位愈高,甚至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制定出钳制其皈依弟子(包括出家众和在家众)不得再另外‘拜师’等种种不如法的私规。其实这都是在长养生死轮回的习气,不但无法解脱生死,反而只会坠入轮回更深。真心想要学佛者,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2)受密宗四皈依的,其中‘皈依上师’,看似和世俗的拜师类似,但其实本质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而皈依一根本上师之后,更不可再皈依其他上师。因为密法最重视的是清净的传承法流,如果皈依两个以上的上师,怕会混乱法统,则不管再如何精进的修,都无法成就的。即使不会把密法混乱,但修不同上师的法,不能专一,也不可能成就。所以 华藏祖师开示说:‘两个师父即两世成就,非一心故。’由此可知专一师父的重要。



所以想要学密的人,在受四皈依之前,先不要急著皈依,一定要先考虑清楚,是否真要以这位上师为根本上师,确定之后再来皈依。皈依之后,就不要再乱跑道场,到处攀缘。攀缘愈多,生死的缠缚愈多。



九、皈依后有什么必须持守的规范?



(1)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皈依时所发的三个誓愿: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邪论、不皈依外道邪众。若是受四皈依的,还要加一个:不皈依外道邪师。



但是要我们不皈依外道,并不是独caiZHUAN制,而是为了救我们的慧命,不要我们在不了义、不能解脱生死的外道法中浪费时间和精神。而我们自己发愿不皈依外道,也不要只是为了皈依必须发这样的愿而跟著盲目发愿,必须了解其他外道法门的不究竟,不可信靠,因此而不皈依。



对于外道,虽不皈依它,但也不能有仇视敌对的心态。应该为了他们不能了解宇宙人生之真相、为了他们不知道真正解脱生死的正法,而对他们起大悲愍心。应该发起救度他们的心,虽然目前没有这个能力,但将来不管多久之后,只要自己有能力、他们有因缘,都要救度他们入佛教、修佛法、证佛果。



若是先前已信仰其他宗教,而要皈依三宝,最好是能先决定可以完全放下原先的信仰:若是不能完全放下,最低限度,也要能了知它的不究竟,不再依靠它,而逐渐远离。如果还是有事便要求助于它,求它庇祐平安如意,求它成全世间福乐,那即使行了受皈依的仪式,也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2)受三皈依之后,对佛像,即使是残破的佛像,也要尊敬如佛;对经书、写有一句经文的纸帛、乃至随时随处听闻一句经句,都应恭敬;对出家众、即使是破戒比丘、乃至僧众所用物,都须尊重。至于如何才算恭敬尊重?要在行为细节上用心。只要心中常存恭敬之心,行为自然不逾矩。



受四皈依者,对自己的根本上师更须特别恭敬,乃至上师所用之器物,都必须尊重,不可私自使用,更不可嬉戏玩耍。种种细节,极为重要,可参阅(皈依指引)一书中的(坛城仪规),或请教其他师兄。



(3)受皈依之后,要时时记得自己的身份—是已受皈依的佛弟子、三宝弟子、密宗弟子、圆觉宗弟子;要时时皈依—念念反省自己的心念,不要随恶业习气所转,念念觉照自性,念念发菩提心。这才是真正的皈依意义。



十、皈依誓偈讲的什么意思?



皈依誓偈是:‘皈依师,总持尊,永不皈依邪恶知识;皈依佛,两足尊,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离欲尊,永不皈依外道邪论;皈依僧,众中尊,永不皈依外道邪众。’显教受三皈依,则只有后面三句,没有第一句。



总持,是‘完全摄持’的意思,因为上师是总摄一切诸佛菩萨的一切功德智慧,也总摄一切法,所以说上师是总持之尊。‘皈依师,总持尊,永不皈依外道邪师’,就是说:上师是总持一切之尊,所以找皈依上师,而不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指导者。



两足,是指福德与智慧两者都到达最圆满的境界。我们学佛,行菩萨道,其实就是积聚福德与智慧的过程,等福德与智慧都圆满具足,便是成佛,所以说佛陀是两足之尊。‘皈依佛,两足尊,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是说除了佛陀之外,其他一切诸天、诸神、乃至魔王等,都没有能像佛陀一样,福德和智慧都到达最圆满境界的,所以我只皈依佛陀,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崇拜者。



离欲,就是破除执著、烦恼、和偏见。一般的法,不管是世间法或出世法,都只能破除不同程度的部分我执,不能完全破除我执(对自我的执著),何况法执(对法的执著)?只能消除不同程度的部分烦恼及现象;不能完全消除烦恼,何况拔除烦恼的根源?只能指责别人的偏见,不能见到自己的偏见,何况见到完全无偏的中道正见?唯有佛法,才能完全地破除我执和法执,拔除烦恼的现象与根源,正见无偏的中道实相。所以说佛法是离欲之尊。‘皈依法,离欲尊,永不皈依外道邪论’,是说除了佛法之外,其他一切外道的法都不能真正破除执著、烦恼、与偏见,所以我只皈依佛法,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法。



僧众是代表佛陀住世弘化,又是传承佛陀正法的持有者,所以说僧众是众生中最尊贵的。因此,我们皈依僧众,而不皈依其他一切不能出离生死的外道众。



第六章  受戒



一、学佛一定要受戒吗?



戒律是要改正我们错误的习惯,让我们的人格提升为佛格。我们学佛,也就是学者改正自己错误的习气,学习佛的所思、所行、所言。若是不受戒、不持守戒律,怎么能算是学佛呢?所以受戒、持戒,不但是学佛实行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二、受戒后再犯戒其罪更重,不受戒不是罪较轻吗?



受戒与否,与罪业的轻重无关。不过未受戒者,只有造业一项过犯;受戒者犯戒,则有造业与犯戒两项过犯。



然而,受戒之后,就纳受了戒体,虽然犯戒,仍有忏悔还净的方法,戒体依然清净,而罪业亦得以因忏悔而减轻。纵使罪业深重,而堕入恶道,但以戒法之力故,受报轻微,犹能于恶道中教化该道的罪生。侍业报受尽,因戒体不失故,乘戒法功德,即得人生、值遇佛法,故能速证菩提。此为受戒而犯戒者之殊胜处。



若未受戒者,纵造善业,命终生天受乐,报尽还堕。因无戒体故,乃随业流转,欲得人身,不知要经多少千万亿劫?纵得人生,亦难值佛法,何况修持?更遑论成就!是故长沦六趣,永无出期。善业之报尚且如此,何况造恶业者?此为未受戒而未犯戒之低劣处。



故知受戒与否,罪业虽是同等,而受报轻重,则是受戒者轻而未受戒者重。至于解脱生死、成就佛果,受戒与否更是关键。是故经云:‘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因有受戒故有戒可犯,虽犯而戒体不失,故是菩萨;因无受戒故无戒可犯,虽无犯却仍无戒体,故是外道。



三、忏悔真的有用吗?



(1)真心纤悔、真发勇猛心忏悔,一定有用。因为业也是由心而造的,当然也能由心来忏悔,而净除心造的业。



怎样才叫真心忏悔呢?第一要生起大怖畏心,知道自己造了业,若不忏悔清净,则必定要受无尽的痛苦;第二要生起信心,相信依止上师、依止佛菩萨而求忏悔,一定可以使罪业情净;第三要发大猛厉心,若所造的罪业不能忏悔清净,决不停止;第四要让决誓心,今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坚决永不再犯。能如此忏悔,必定可以业随心转而得净除。若是修密的人,除如此真心忏悔之外,还可以配合上师所传的法来修持,则罪业清净得更快。



以上四种心中,第四个最为重要。因为所谓忏悔,忏是忏其前愆,就是忏改过去所犯的错误,悔则是悔于未来,就是坚誓未来永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誓不再犯才是忏悔真正的用意。师父也曾开示:‘忏悔的目的,是不要再犯。千万不可存著反正可以忏悔的心,忏了又犯,犯了再忏,这样忏悔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不能坚决永不再犯,即不是真心忏悔,忏悔也没有用。



而信心是忏悔的根本。如果你心中一直存有‘有没有用’的疑问,那就怎么忏也没用了,因为你不相信,就不会真心忏悔,当然没有用。



(2)真正的忏悔,是了知诸法如幻,罪性本空,安住于体性当中。



但大家千万不可误解‘诸法如幻、罪性本空’的意思。在体性来说,罪性本空,但众生还没能实际证到体性之前,业力对我们来讲,是不会空的,如幻的因果还是存在,还是一样要受如幻的业报;虽说所受的业报是如幻的,但对还没证到体性的众生,还是会感受到痛苦。



因此,还不能安住于体性的行者,甚至还不了解什么是体性的人,都必须藉著有相的忏悔来忏除罪业。千万不要因为在理上‘罪性本空’,而以为用不著忏悔罪业,甚至因此而误以为可以随便犯戒造业,也不会受报。这样误解经义,就断送了自己的慧命了。真正愈深证体性的人,愈不敢造丝毫罪业。



四、等自己有把握能持守不犯了,再来受戒,这观念好不好?



有这样的发心是很值得赞叹,但这种作法却并不值得鼓励。为什么呢?



第一、众生在未成就之前,不可能完全不犯戒的。要想等自己完全能持守不犯之后再来受戒,那就永无受戒之期了。唯有先受戒,虽然屡忏屡犯,只要真发心忏悔,必能渐渐不犯,最后才有可能不刻意持守也不会犯戒。



第二、未受戒者,即使知道戒律的内容,想要练习持守,但事实上由于没有正式受戒过,缺少严正的约束力,往往就被自己的习气所转,而一再替自己找借口原谅自己,最后使原先追求完美的理想,也变成逃避受戒与持戒的借口。因此说要先练习持戒,已是极难做到的,何况想要持守不犯再来受戒,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学佛的人发心,要用智慧来发心,不要只用情见来发心。要先了解现实,再来决定理想,不能只靠理想而来决定现实。



五、戒有那几种?各有多少?



(1)戒的种类很多,如各宗教都有各自的戒,称为‘世戒’;修行人在定中自然不犯某些戒,称为‘定共戒’;修行人证到某些果位时自然不犯某些戒,称为‘道共戒’;还有释迦牟尼佛为弟子们所制订的戒,称为‘佛所制戒’,简称‘佛戒’。



佛戒之中,又分为好多种,像在家众的五戒、八关斋戒,出家众的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二百四十八戒,大乘的各种菩萨戒,密宗的金刚戒等。



(2)本宗弟子一般所受的,只有三种:一是最基本的五戒,二是属于‘瑜伽学派’系统的菩萨戒,三是密宗戒中的十四根本堕。



五戒只有五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菩萨戒有三大类:净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净律仪戒是断除一切损害自他的恶法;摄善法戒是学行一切成就自身佛德的善法,可以‘六度’摄之;饶益有情戒是学行一切成就利他佛行的事业,可以‘四摄法’摄之。以这三大类摄尽一切,等于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意思。另外又特别开列出四种‘等他胜罪’、四十五条‘轻垢罪’等四十九条的学行戒文,其中四种等他胜罪是属于净律仪戒,轻垢罪中前三十三条是属于摄善法戒,后十二条是属于饶益有情戒。



金刚乘十四根本堕,即有十四条戒文。



六、如何受戒?



其他宗派各有其受戒方式与规定、仪式等,在此不赘述。



本宗的受戒,一年有两次正式传戒,在农历的三月十五和九月十五。而每月一次的诵戒日,又都可以方便受戒,但在方便受戒之后的第一次正式传戒法会,一定要参加,才算真正受了戒。



受戒前,要先带两张照片、及一份身份证影印本,并填写一份受戒申请表,先向执事师兄申请。



受戒时,要随 师父的开示而做观想,随 师父念诵受戒文,并依文发心受戒。



七、受戒要做什么次第?



(1)若是依佛法深浅的次第,应该是先受五戒、次受菩萨戒、最后再受金刚乘戒。因为五戒是一切佛法,不论显密、大小乘、出家在家等,都必须具有的共通基础;菩萨戒是大乘显密共有的戒律;金刚乘戒则是密宗不共戒律。



(2)依本宗修持而论,因为本宗是属于密宗,所以在受了五戒的共通基础之后,理应先受金刚乘十四根本戒,成为正式的密宗弟子,最后等广大的菩提心如实生起之后,再受菩萨戒。本门求法的条件,也是依这种次第。



(3)事实上受戒的次第并没有正式限定,全看各人自己的发心。除了五戒一般是要最先受之外,菩萨戒和金刚乘十四根本戒那个先受、那个后受,或者两个同时受,都是可以的。甚至如果有发大心的师兄,三个戒一次同受,也无不可。



八、受戒后要如何持守?有什么原则?



修大乘的人,是以心来持戒,尤其是本宗都是修心法的,更注重心戒,只要起一个违犯戒律的念头,就已经算犯戒了,不必等到身体去做。所以本宗弟子受戒之后,天天都要诵戒,检讨自己这一天当中是否有犯戒。但其实这也是一种方便而已,其目的是要让我们养成自我检讨的习惯,乃至最后能每一个念头生起时,都能马上自己检讨是否犯戒。所以,持戒的原则,就是一定要从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来持守。



九、持戒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



(1)持戒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根本方法,就是依戒律的精神来持守,而不只是死板地依戒律的条文来持戒。所以大乘的戒律有很多开遮,就是只要不违反戒律的根本精神,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允许不必尽依戒律条文的。



比如菩萨戒,《摄颂》上说只要具足慈心、悲心、及善心,即不会毁犯菩萨戒,正因为慈心、悲心、和善心,即是菩萨戒的精神。但菩萨戒最根本的精神,则是菩提心,‘为利众生求成佛’的心,所以只要时时想到要利益众生、要与众生同证无上菩提,即是念念持守菩萨戒。



又如金刚乘十四根本戒,其根本精神是在于对上师的真实信心,只要能完全依止上师,完全照上师所说的去做,便能持守金刚乘戒。



只要能把握戒律的根本精神,也是修学佛法的根本精神,要持戒其实并不难。



(2) 师父曾开示:‘把一切妄念都摄归一句密咒,自然一切戒律都不会违犯。’



因为会犯戒,就是我们有不正确的念头,如果念念都在持咒,那里会有引导我们犯戒的念头出现?



(3) 师父开示最究竟的持戒方法,是时时刻刻安住于体性。但是对初学的行者来说,这是极困难的。所以初学者,还是以念念返照自己的念头,或者念念持咒,为最佳的入手方法。



第七章  宗派



一、为什么会有许多不同的‘乘’?



‘乘’是车子的意思,这是一种比喻,以车子来比喻佛法。有些车子大,可以载运很多人,到达很远的地方。有的车子小,只能载运少许人,到达较近的地方。用来比喻佛法,有些法门可以令一切众生都究竟成就,但有些法门则只能让自己暂时解脱生死,或者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因此,就把全部的佛法归类成某些‘乘’。



二、佛法分为那几乘?



显教的分法,一般是分为五乘:修持五戒,求来生为人,得世间福报的‘人乘’;修持十善,求来生生天的‘天乘’;修持四圣谛法,求自己尽速得以了脱生死轮回的‘声闻乘’;修观十二因缘法,同样自己了脱生死轮回的‘缘觉乘’;和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求证佛果的‘菩萨乘’。第二种分法,是以声闻为‘小乘’、缘觉为‘中乘’、菩萨为‘大乘’。第三种分法,是以声闻和缘觉都属‘小乘’。以菩萨为‘大乘’。第四种分法,是以上面所讲的五乘、三乘、二乘等,都是‘权乘’,是方便的教法;以究竟成佛的教法称为‘一乘’或‘佛乘’,只有这才是‘实乘’,是真实的教法。



密宗的分法,则将一切世出世法总分为三乘:人天乘、外道乘、内道乘。内道乘即佛法,又分为九乘: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外三乘是显教,又称‘因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内三乘和密三乘是密宗,又称‘果乘’。内三乘是下三部密法:事乘、近乘、瑜伽乘。密三乘即无上密部,包括:大瑜伽(大相应)乘、随瑜伽(圆满相应)乘、和极瑜伽(大圆满相应)乘。



三、为什么会有许多宗派?



宗教,是以目的来区分,不同的宗教各有自己的目的。两宗派,则依方法来区分,目的相同而方法不同,便形成同一宗教中的不同宗派。



由于众生的根性各不相同,适合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佛法包含有八万四千种来观察与解释,所以解说佛法的理论,也发展出各种不同的系统。在这多元的佛学和佛法并容的情况下,以各种不同的佛学理论,配合各自相容的法门,而组织成各种独特系统的教法,是很自然的事。而其中有某几个系统的教法,适合此类根机的众生较多,研学修持的人多,推广弘扬的人也多,如此就发展成独立的宗派了。



四、佛教有多少宗派?



在印度,大乘佛教只分为中观和瑜伽两派,中观派后来又分为自续中观、应成中观、和瑜伽中观三派。



中国古代的宗派,有十三派之多,但到现在只剩下七宗:唯识(即印度的瑜伽派)、天台、华严这三宗是以研究教理为主,律宗是研究及修持戒律为主,禅宗、净士宗、和密宗是以实际修持为主。(另有再立三论宗的,但因此派已无独立的传承,而其教法也多被其他们宗派吸收,所以这里不把它列出。)



西藏的密宗,又分为四派。宁玛巴,翻译为‘古派’,俗称红教,是莲华生大士由印度最先传到西藏的密宗,也是最古老的密宗。此派也是西藏早期唯一的密宗宗派。后来西藏发生一次毁佛运动,此派的传承,不是流散到边区,就是由还俗的僧人,以在家众的身份,私下秘密传承。之后,再由印度传进其他的新教派,包括噶学派(俗称白教)和沙迦派(俗称花教),后来又有在西藏创立的格鲁派(俗称黄教)。这就是西藏密宗的四大教派。



我们圆觉宗,属于西藏密宗宁玛巴的传承,再由第六代祖师—华藏祖师,融合汉藏佛教显密各宗派的精华而成。详细的传承源流,请看本门的简介。



五、学那一派最好?



(1)每一个宗派都很好,唯以适合自己的宗派最好。



(2)圆觉宗的法门,特别值得你用心探讨、修持。因为:第一、圆觉宗是统摄显密佛教各宗派之精华;第二、圆觉宗是直接修持果地法门,可以法报化三身齐证;第三、圆觉宗是三根普被的法门,不管何种根器,都有适当的法可以修;第四、圆觉宗的修法次第完备,条理清楚,一入门即有法可凭,可以循序而修,直至成就。且有关修行之理念,皆备有详细资料,甚易理解而不迷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