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含经菁华节录

阿含经菁华节录

示看经法

保宁勇禅师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业具集。三业者,身口意也。

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

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

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

内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实非小缘,心法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此,真报佛恩。

一旦无常到 方知梦里人

万般将不去 唯有业随身

凡例

(1)中.一二三: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佛光大藏经《中阿含经》第一二三经;

增.一八0: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佛光大藏经《增一阿含经》第一八0经;

杂.三0: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佛光大藏经《杂阿含经》第三0经;

长.二: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佛光大藏经《长阿含经》第二经;

(2)《大正二九.六七五上》表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九册第六七五页上栏。

(3)‘◎'符号,是该段经文的佛学名词和字义,供参考用。

(4)‘※'符号,是该段经文的赘言,供参考用。

序言

‘阿含经'是原始佛典的重要经文, 内容记载佛陀在世启示多闻圣弟子修行的金玉良言。

这本书是依庄春江居士所著的‘阿含经随身剪辑'为底本改编。

人们总将佛法分大、小乘二乘 并阿含经归类小乘经典,事实上,对真正追随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而言,都是平等重要且誓必要参学的,‘大乘地藏十轮经'提到:‘无力饮池河 焉能吞巨海?'若连小乘一池河水的功德 都无力掬饮体悟,岂能啜饮明了大乘无量久远浩瀚大海的功德?故知‘阿含经'对修身养性是最为根深柢固的重要经典,是吾等入大乘佛法的主要根基,亦是体会佛陀生命真理教育的箴言。南无阿弥陀佛!

三宝弟子 敬十

佛历二五四六年五月 于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开经偈(请恭敬合掌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壹、贪爱 [1]

一曰抟食粗细 [2],二曰更乐(触[3]),三曰意念,四曰识[4]也。彼四食[5]者,因爱、习爱,从爱而生,由爱有也。(中.二0一)(嗏帝经)

◎佛学名词和字义:

[1]贪爱:对五欲贪著爱著。贪与爱同体异名。五欲是.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味觉;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或是泛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2]‘抟'食‘粗'细:抟,音团,普通物质的食物。粗,音义同‘粗'。

[3]触:感触。‘触食'是四食之一。

[4]识: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于境而了别,叫做识。‘识心'是六识或八识之心王。‘识住'是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识身'是心身。‘识食'是地狱和无色界的众生全靠识来保持身体,谓之识食。

[5]四食: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生存的食物,分四种:一.饮食(搏食)二.情感(触食→受)三.生希望意(思食→意念)四、攀缘执取,为贪忧的识(识食),第一种是物质上的,余三种属精神的。

二、众生 [1]于无始生死,无明[2]所盖,爱结[3]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4]。譬如狗,绳系著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


如是凡愚众生,于色、受、想、行、识 [5]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6]于色、受、想、行、识,随色、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受、想、行、识。(杂.四四)

[1]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众多生死,名为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

[2]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无明父是无明与贪爱结合而生我,因此无明好比是父,贪爱好比是母。

[3]爱结:结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结缚于生死。爱结就是贪爱。详见第85页结条。

[4]‘苦际':(术语)苦之最终。受生死苦最后之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大部补注六曰:‘婆沙云:或有说者,阿罗汉最后阴,是苦际。'

[5]五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五蕴非有'是谓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人身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当五蕴分散时,人身也就没有了,所以说五蕴非有。‘五蕴皆空'的话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从四大假合而有,从想行识由妄念而生,故此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故谓五蕴皆空。

[6]轮回:谓众生从无始以来,展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之中,如车轮一样的旋转,没有脱出之期。

三、(一)贪欲 [1]、(二)嗔恚[2]、(三)憍慢[3]、(四)痴、(五)疑、(六)见、(七)欲世间;此七使[4],使众生永处幽闇[5],缠结[6]其身,流转世间,无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


犹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轭 [7],共相牵引,不得相远。


由此七使,便有三恶趣 [8]:地狱、畜生、饿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9]境界。(增.三五七)

[1]贪欲:贪爱五欲;‘贪'是多求无厌的意思;‘贪著'是贪心很坚固。‘欲'是能引起人们贪爱的心;‘欲爱'是对五欲的贪爱或欲界众生的贪爱;‘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语言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参见第9页贪爱条。

[2]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痴是愚痴。嗔是恼怒打骂伤害别人,嗔心是嗔恚无忍的心,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命,故名三毒。嗔恚火是怒火(喻)怒火能将人的一切功德烧毁。

[3]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

[4]七使:(名数)一、欲爱,欲界之贪欲也。二、恚,嗔恚也。三、有爱,色界无色界之贪欲也。四、慢,慢烦恼也。五、无明,痴惑也。六、见,五邪见也。七、疑,疑四谛之理也。‘使'驱使。‘七使'谓七种无明烦恼驱使众生流转生死的力量。六根本烦恼是指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萨迦邪见)执取五蕴根身)、边见(执取常断二见)、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5]幽闇:幽深阴暗。闇,同‘暗',音暗。

[6]缠结:缠绕纠结。

[7]轭:车前横木两端,用来扼住牛马颈部的器具,音恶。

[8]三恶趣:又名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9]魔: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碍扰乱人们修道的饿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时常率领其眷属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种种的障碍和干扰。‘魔戒'是谓比丘为求名闻利养而持戒。‘魔障'是恶魔所作的障碍。止观说是‘魔病者与鬼亦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无异。'天魔是代表极恶,佛陀是代表至善。

四、爱 [1]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杂.九七六)

[1]爱:‘爱著'是贪爱不舍的意思;‘爱执'是爱惜执著;‘爱缚'和‘爱系'皆指恩爱的系缚。

五、诸有众生,兴欲爱想 [1],便生欲爱,长夜习之[2],无有厌足。(增.一三六)

[1]欲爱想:欲想即贪爱五欲的意思;欲爱是对五欲的贪爱或指欲界众生的贪爱。参见第9页贪爱条。

[2]长夜习之:长久以来的习性。

六、众生未离欲,为欲爱所食,为欲热所热,而行于欲。如是,欲转增多,欲爱转广,然彼反以欲爱为乐。


若不断欲、不离欲爱,内息心,已行、当行、今行者,终无是处。(中.一五三)(须闲经)

※不断贪欲,而想获得内心宁静,终无可能。

七、怨憎、恩爱,此二法由爱兴,由爱生,由爱成,由爱起。当学除其爱,不令使生。(增.一七四)


八、若爱生时,便生愁戚 [1]、啼哭、忧苦、烦惋[2]、懊恼。(中.二一六)(爱生经)

[1]戚:忧愁、悲伤之意,音七。

[2]惋:惊骇、叹息,音万。

九、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集),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杂.九0五)


十、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杂.七)


十一、不见一法最胜最妙,眩惑 [1]世人,不至永寂,缚著牢狱,无有解已:所谓男子见女色(女子见男色)已,便起想著,意甚爱敬。意不舍离,周旋往来,今世后世,回转五道[2],动历劫[3]数。是故,当除诸色,莫起想著。(增.五九)

[1]眩惑:迷乱困惑。眩,音炫。

[2]五道:(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

[3]劫: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

十二、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见一女人,极为端正,见已,心意错乱。阿难报曰:‘知欲颠倒法,心意极炽然;当除想像念,欲意便自休。'


尊者多耆奢,生此想念:汝今形体骨立皮缠,亦如画瓶,内盛不净,诳惑 [1]世人,令发乱想。观彼女人,从头至足,此形体中,有何可贪?三十六物[2]皆悉不净?


今观他形,为不如自观身中,此欲为从何生?为从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生耶?是时,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从思想生。


欲我知如本,但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汝,则汝而不有。

色如聚沫,痛如浮泡,

想如野马,行如芭蕉,


识为幻法,最胜所说。思惟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 [3]所说。(增.三一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诳惑:欺骗迷惑。诳,音狂。

[2]三十六物:(名数)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眼睛的分泌物,俗称为眼屎)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心脏与横隔膜间的部位)、脑、膜。三、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见大疏演义钞三十。

[3]善逝:(术语)梵名须伽陀Sugata,译曰善逝,又曰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如来者,乘如实之道而善来娑婆界之义。善逝者,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海之义,以此二名显来往自在之德。

※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对一女人起情欲,心动意爱佛陀教导不净观,平息情欲。'

十三、今日为著何处?犹如痈 [1]疮,无一可贪: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伪非真, 诳惑世人;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诈不真。


口是唾器,出不净之物,纯含白骨。


身为苦器,为磨灭之法,恒盛臭处,诸虫所扰;亦如画瓶,内盛不净。


是故,当专其心,思惟此法幻伪不真。思惟眼、色无常 [2],所有著欲之想,自消灭。耳、鼻、口、身、意皆悉无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当消除。(增.三四一)

[1]‘痈'疮: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及坏死性炎症。痈,音庸

[2]无常:无有常住。参见第37页无常条。

十四、当观此欲为从何生?复从何灭?如来 [1]所说:夫去欲者,以不净观[2]除之。欲从想生,以兴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复害他人,起若干灾患之变,于现法中受其苦患,复于后世受苦无量。


是故,当除想念,以无想念,便无欲心,以无欲心,便无乱想。(增.二九一)

[1]如来: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

[2]不净观:五停心观之一,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可治贪欲。

※欲念起于想,须从消除想念下手。

十五、何因何缘,新学年少比丘 [1],出家未久,修持梵行[2]纯一清净[3]?


(一)若见宿人 [4]当作母想,见中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


(二)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


(三)应当守护根门 [5],善摄其心[6]。若眼见色[7]时,莫取色相[8],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9]住,则世间贪觉恶不善法[10],则漏[11]其心。是故,此等当受持[12]眼律仪[13]。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杂.二五九)

[1]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义,即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

[2]梵行:清净的行为,也就是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

[3]清净:1.离恶行的过失,断烦恼的垢染,叫做清净,这是障尽解脱的离垢清净。2.指超诸善恶无对待的清净,这是性净解脱的自性清净。

[4]宿人:年长之人。

[5]根门:眼等六根是漏出种种烦恼和入种种妄尘的门户。‘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6]摄心:收摄散乱的心意。

[7]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色心'指色与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色身'是由四大等色法所组成的肉身。‘色法'指一切有形的物质。

[8]色相: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

[9]敛:收束、不放逸之意。

[10]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

[11]漏: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

[12]受持:领受忆持。

[13]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断除性欲三种观法:一、年长的当成母亲,年纪相近的当成姊妹,年纪小的当成女儿,二、不净观,三、摄心,守护六根。

十六、当舍净想,思惟 [1]不净想;舍有常想,思惟无常想;舍有我想,思惟无我[2]想;舍可乐想,思惟不可乐想。所以然者,若思惟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


欲为不净,如彼屎聚;欲如□鹆 [3],饶诸音响;欲无返复,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当念舍欲,如弃家间;欲还自害,如蛇怀毒;欲无厌患,如饮碱水;欲难可满,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罗刹[4]村;欲犹怨家,恒当远离;欲犹少味,如蜜涂刀;欲不可爱,如路白骨;欲现外形,如厕生华;欲为不真,如彼画瓶,内盛丑物,外见殊特;欲无牢固,亦如聚沫。


是故,当念远离贪欲之想,思惟不净之想。(增.四一七)

[1]思惟:思考。

[2]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无我想是指无我的思想。

[3]□鹆:音‘渠育'鸟名,八哥。

[4]罗刹: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罗刹国'指食人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之中。

十七、作是观察,解了淫 [1]坑之火,犹如骨锁、肉聚、蜜涂利刀、果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剑树、毒树,如毒害药,悉观了知,便能得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2],此事必然。(增.一二0)

[1]淫:十恶之一,即男女的交合。在五戒里有正淫和邪淫的分别,正淫是指夫妇之淫,邪淫是指夫妇以外之淫,但在八戒里就无正邪的分别,一切淫事,都在严禁之列。淫欲是指色欲。

[2]‘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名数)流是指四种之惑,四种之惑使人漂流于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一欲流,欲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二有流,有是指三界的果报,三界的果报实有,故云有,是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有者生死果报不亡之义,三界虽通,而今别以名上三界。三见流,三界之见惑也。四无明流,三界之无明也。有情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

※财色之欲有如利刃上的蜜,舐了就有割伤舌头的危机。

十八、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 [1]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杂.一0四)

[1]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参见第11页五蕴条。‘五阴魔'的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五阴盛苦是指色、受、想、行、识五阴,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所以说是五阴盛苦,为八苦之一。

※带著杂染与贪爱的五蕴,经中特别称‘五受阴'。

十九、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


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 [1]缚系,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杂.二五二)

[1]轭鞅:套在牛马头上的皮带。‘鞅'是套在马颈上,用以驾车的皮带。轭鞅,音恶央。

※修行必须离‘欲爱之绳'的系缚与支配。

二十、释提桓因 [1]白世尊[2]曰:云何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世尊告曰:若闻此空法[3],解无所有,亦无所著,则得解了一切诸法[4],如实知[5]之。身所觉知:苦、乐、不苦不乐[6]之法,即于此身观悉无常,皆归于空[7]。彼已观此,已都无所著,已不起世间[8]想,复无恐怖,便般涅槃[9]。(增.一五三)

[1]释提桓因:仞利天(三十三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

[2]世尊: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3]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

[4]一切诸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法'是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

[5]如实知: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如实知是指所知极符合真如实相。如实智是真如实相的智慧。如实知见是符合真理的知见。如实知者是佛的德号,因佛是一位了知真如实相的圣者。

[6]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是环境不如意时心中所生起的苦恼感受;乐受是环境顺意时心中所生起的快乐感受;不苦不乐受又名舍受,即处于不顺不逆的环境时心中所生起的不苦不乐感受。

[7]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8]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世间法是指凡夫众生一切生灭有漏之法。世间解是佛十号之一,因佛了解世出世间的一切情状,故号为世间解。

[9]般涅槃:简称涅槃。‘涅槃'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如实知之:如其事实,是不带成见的求真态度。

二十一、世尊告曰:摩诃 [1]男!汝因一法不灭[2]故,住在家,不至信舍家、无家学道[3]。摩诃男!有五欲[4]功德,可爱、可念、欢喜,欲相应而使人乐:谓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


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是谓现法苦阴。


摩诃男!我知欲无乐,有无量苦患。我知如真已,不为欲所覆,亦不为恶不善法所缠,便得舍乐及无上息。是故,我不因欲退转。(中.一00)(苦阴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摩诃:译义为大、多、胜。

[2]灭:1.梵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2.指四谛中的灭谛。3.即戒行,因戒行能灭除诸恶。

[3]道:1.能通的道路。2.真理的意思。3.即梵语所说的菩提或涅槃。4.修行的方法。

[4]五欲:1.色、声、香、味、触。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2.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参见第9页贪爱条。

※能舍五欲之乐,方得内心最高的寂静(无上息)。

二十二、见五欲犹如火坑,如是观察五欲已,于五欲贪、欲爱、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处、住处,而自防闭。譬如恒河,长夜流注东方,多众断截 [1],欲令流注西方,宁能得不?(杂.二六七)

[1]多众断截:许多人想截断它(恒河)。

※明白‘五欲'能生苦恼,犹如火坑,随时防范心中之欲意,养成离五欲的功德习性。

二十三、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 [1]行,是说一边。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2]行,无义相应,是说二边。离此二边,则有中道[3],成眼成智[4],自在成定[5],趣觉[6],趣于涅槃。(中.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

[1]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2]圣:正的意思,证正道,名为圣。‘圣人'是指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圣行'是进入圣位的行为,即戒定慧。

[3]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

[4]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5]定: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定力'是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的乱想。

[6]觉: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觉分'是梵语叫做菩提分,即顺于觉的支分。‘觉支'是观察吾人心术的偏正,叫做觉法,觉法不止一个,所以叫做支。‘觉他'是使他人觉悟的意思。‘觉位'是正觉的地位,亦即成佛的地位。‘觉性'是觉悟的自性或觉知之性。‘觉岸'是觉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觉者'是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缺一就不可以被称为觉者。

※摒除欲乐的贪染和至苦的修行,则有‘中道',可得自在觉悟,趣向涅槃。

二十四、以依信故,乐于无欲者;以贪利称誉求供养 [1]故,乐于远离者;以依戒[2]故,乐于无诤[3]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欲;乐于远离;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中.一二三)(沙门二十亿经)

[1]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供养法'是种种供养的方法。

[2]戒: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戒力'是指戒律的力量或持戒的力量。‘戒行'是恪守戒律的操行。‘戒名'是在受沙弥戒时,师父所赐给的法名。‘戒法'是佛所制定的戒法。‘戒香'是戒行庄严,以德为香。

[3]诤:论辩是非。诤,音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