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卖浆者》
路傍关去杂货店 门内担来豆腐挑 杂货般般别处贩 豆浆滴滴自家熬
● 给你几个字
给你几个字,叫做难忍能忍,难舍能舍。
应知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虽然很苦,但还能忍受得了。地狱中如念佛出地狱后即青莲花菩萨,可见地狱中仍可念佛,仍可堪忍。娑婆世界是处于临界线上。
密宗的经就记载着:佛成佛后还受到种种侮辱,被说成是引诱妇女,蒙骗大众,被驱逐,饭中被人放上粪等等。
于1985年12月16日
● 那就快了
每个人都有毛病,而且都是致命的病,不然怎么叫众生,不然还要善知识做什么。
有人说我的信有加持力。必须要到这一步。这好像调无线电一样,到了这一步才有可能找好台,不然那么多台怎么去调呢?真正调好频率找对了,那就快了,就好办多了。
于1985年12月16日
● 点滴开示
1、有人认为念佛必须念到什么境界才行,他们不知道如不是真愿,三条腿(注: 信、愿、行)便缺了一条腿,那肯定是不行。
2、露出来便不会长住世。(指露出神通等)
3、不是走这条路就是走那条路,要么一天天爱染加重,分别计较,搞些权术,都是地狱种子,要么就是像六祖第一次听了《金刚经》之后那样“阿家每日自生智慧”,不到这一面便是反方向发展。
4、有修持的人表里一致。
5、不能图安逸,你看“大经注”草稿多少湿的痕迹,都是汗水和泪水。
于1985年11月9 日
6、永远不要有出人头地的想法,招忌。
7、应切实用番功。拿出些时间切实用番功,拿出一天来,全心靠倒一天。
于1985年11月24日
8、人都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根业不断嘛,应多原谅人。
9、在这个贼当家的时候,什么荒唐的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它是贼嘛,贼当家,不可能出好主意。
10、要慢慢发起菩提心来,菩提心是大智、大悲、大愿三者的结合,所以说不易发。
11、要肩荷如来大法,这是要自高的,其余一切都没有什么值得自高自大的。
12、佛光不是固定的,经中说是百千万变。
13、机会难得,应好好抓住现在的机会,这就好像盲龟得木,不把握住时机, 又堕入到大海中去了。
14、后代信佛是人的最大的福气。某老太太是令人羡慕的,停尸七天昼夜有人念佛。
15、这些佛号、咒、种子字皆秘密金刚心之所流露,有不可思议之所用。
16、精神世界太殊胜了,你真的能为他人想了,那是什么精神世界?利人没有不自利的。
于1985年12月9日
17、学道必须有傻气,真想看(指宝典)怎么没有时间。傻气十足的人才能学道。都是些世智辩聪那就完了。
18、抓住“大经注”(指《大经解》)决定往生,因为里面有佛的加持。
19、吉、凶、悔、吝生乎动。
注:《易经》“吉凶悔吝生乎动。”吉、凶、悔、吝,四个字中,只有吉是好的,其余都不好。而只要一动,就会产生吉、凶、悔、吝,说明动带来的情况大部分是不好的。
20、安逸就是福,就是支出了。
21、走坏运如果一切都顺利,那就要有大倒霉的事,这方面好,那方面就要差些。
22、后代人能信佛是人最大的幸福,自己要能以身作则,对下一代有感动力。
23、动其尸体,痛如刀割。
24、始发(菩提)心时便成正觉。
25、佛号就有加被力。
26、某人说我的信有感召力,加持力。实则是愿力所致。
于1985年12月15日
27、要以菩提为供养。
28、佛法说冤亲平等,而冤在前。佛成佛后第一个得度的是憍陈如,憍陈如就是当年诽谤并肢解佛的哥利王。
29、毛毛虫要变蝴蝶先得僵死几天变金刚。就是变不成蝴蝶,成为金刚也可往生。
30、不要驼背,应注意,一个人顶要虚,身调有助于心调。我们不追求身,但身调对心有很大的帮助。
于1985年12月16日
31、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用合掌,念四个字的就须合掌。“南无”二字就有顶礼的意思。
32、“资粮”和“大经注”看一遍再看一遍,一遍一遍地看决定往生。
33、“资粮”三根普被,抓住“信愿持名”就能往生。
34、对世间这些喜欢不对,讨厌也不对。
于1985年12月27日
一九八六年开示
● 慧日耀天中
通宗不通教开口被人笑。通教不通宗就更坏了,“长蛇钻竹筒”永远不见天日。宗教俱不通黑漆皮灯笼。通教又通宗则慧日耀天中。
于1986年1月13日
● 怎么能敬呢
孝字不容易做到。光是给弄些吃的能说是孝顺吗?当然能想到这些也就不容易了。孔子说犬马皆有养,不敬与犬马何异?儒家就是主张“诚”、“敬”这就不容易做了。怎么能敬呢?这就不能什么都按自己的意思做,要善体父之意。学密宗就要以上师之身口意为己身口意,上师想什么就是自己所去想的,这才能相应。
有人看了诺祖的语录说我讲的跟诺祖所讲的一样,这并不是有意学,自然就是这个,不然怎么能叫做“传承”呢。
于1986年1月13日
● 白塔寺
白塔寺的舍利是东汉时从印度带来的。原来是座小塔,后建了现在的大塔把小塔包在里面。文ge时极力想破坏,但都没成功。只把塔顶上的一些东西取出来做了展览。
有人说只要白塔寺在,北京城便没事,很多灾祸都是看着看着到北京了,结果转了。
于1986年1月28日
● 这一句谁也夺不走
人们体会问题只是落于二边,而不得中道。古人说,用心时恰恰无心用,用心恰恰无,无心恰恰用。[1]“无心用”做不到,先无心不行,那就要先有事,先依相,只是依相往生可以,但要成“带角虎”则不行。
一种是,就是这样先念佛求往生。再有就要求往生有把握,有把握就不容易了。第三就是希望今生还能做些贡献,这就看怎么立志了。某某人就求生边地,她说她不能断疑。
要知道是把问题琢磨到头了,殚精竭虑然后触着碰着,就这么无念怎么能行?因地倒者因地起。因六识之分别而倒,还要依靠意识把问题琢磨到头,然后才有可能触着。首先须念兹在兹[2],每一念都是这个才有可能。你们现在尽是杂念、污染,这哪里能行?因此要先练习有这一句,这一句谁也夺不走。
文ge中他们最恨我,就是这么折磨他,他还是念。某人先是听人说黄念祖怎么打还是念,后来又听人说怎么菩萨就是保佑他,龙卷风来了他没事。龙卷风来时有人爬到我床下去躲,事后床被小组中某人搬走。要抓住时机努力。
于1986年1月30日
注:[1]法融禅师曰:[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2]《尚书·大禹漠》:“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