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往生论偈颂【二】

往生论偈颂【二】

往 生 论 偈 颂

【二


往生论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第二集)


1987/7  美国达拉斯


诸位同修,我们看《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修的法门完全不相同,但是每一个善知识都是专修,这个了不起。如同我们现在社会也一样,你们在大学念书,一个系一个系都是专门的,所以成就都是专门人才。你在这个社会上,不管你学那一行,行行都第一,都是专门人才。杂修的,等于说所有的科系统统都念,你念一个系四年可以毕业,念十个系要四十年才能毕业,毕业出来干什麽?也许这四十个系还没念完,寿命就到了,没有用处!所以,大家要晓得,佛教这些经典不是叫我们统统念的。就等于办大学,大学裡的科系不是叫你统统学的。你自己要了解自己的根性,了解自己的程度,了解自己生活环境,在一切都能配合的条件之下,选一门,一门深入,这样才能成功,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有不思议的成就。这是佛法,这是在因果裡面第一殊胜的因果。

所以在「观经三福」,菩萨福裡头有一条,「深信因果」。我在讲《观无量寿经》的时候忽然起了怀疑,深信因果应该是佛对我们凡夫讲才对,为什麽对菩萨讲,难道菩萨还不知道,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经上又常常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换句话说,菩萨明明知道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实际上,我们怀疑是想浅了,我们想善恶报应,这佛菩萨当然知道。佛叫菩萨要相信因果,不是这个因果,是什麽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换句话说,是劝菩萨修淨土的因果。这是真的,许多的菩萨不知道,我们在《无量寿经》读过,许多菩萨不知道这个法门,退失菩提心。他要是知道这个法门,依照这个法门修学,没有一个不一生成佛的。

所以,一个专修淨土、专念佛的人,你再劝他参禅,再劝他持咒,劝他搞这个,你要负很大的因果责任。为什麽?你把人家真正的方向搞错了,你破坏了他的圣因。他这一生要成佛,你把他拉下来还搞六道轮迴,这个罪过不得了,自己要负因果责任的。但是他往往把你拉下来,他是好心,他不是恶心,他认为他修得对,你修错了。这就是他自己迷惑颠倒,不辨是非,不知道真妄,把假的当作真的,看到人家修正法,还认为那是错误的,要跟他去学假的。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这是破坏人家的修行。

我们图书馆最近有位福州人陈老居士往生了,悟本晓得这个人。悟本说这个人平常我们都瞧不起他,看不起眼,他真的往生了。馆长说没想到,他真往生了。他凭什麽往生的?一天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夏莲居居士会集本,我教给他的,一天念一部,他自己发心念三万声佛号。他哪个道场也不去,哪个法师讲经说法他也不听,专门跑图书馆听我的,专!没有别的,三年。他往生的时候七十多岁,也不久,距离现在还不到三个月。就是专修,其他一点诀窍都没有。

专修这个法门,最低限度,实在讲每天《无量寿经》要念一遍,佛号至少要念一万声。一万声佛号,通常我们快一点的速度去念,念佛主要念心清淨,没有妄念,效果就得到了,不一定要考虑什麽声调。我们平常念佛,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的速度两小时就完成。一小时可以念五千声,你不记数的时候记时间。每天至少要念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不能一次念,分两次念。两次念还不行,分四次念,一次念半个小时,一天念满两小时。你可以第一次记数,记数的时候,你算半个小时,半个小时看看能不能念到两千五百声。半个小时能够念到两千五百声,就依照这个速度,两个小时一万声。

至少要这样念法,要真正把这个当作我们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没有比这个事情更严重了。其馀的事情,你所干的,统统是干六道轮迴,唯有这条路是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真是像《无量寿经》序分中,引用的彭际清居士的话,「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遇到了,这个不简单。遇到不相信,不能做,当面错过,太可惜了。其他一切法门你去修学,可以说只是在阿赖耶裡面种佛种子,种善根,你这一生想成就很难。你要问为什麽很难?自己想一想,贪瞋痴慢有没有能断掉?烦恼习气可不可以化解?从这裡想想就知道真难。贪瞋痴慢没断掉,是非人我时时现前,这就不行,决定还要搞六道轮迴。

佛不欺骗人,佛所讲的,我们自己好好冷静想想,就晓得那些法门好是很好,对我不得受用;药是好药,对我不发生效果。譬如说一般人讲高丽蔘很好,我要是喝了这杯高丽蔘,我就不能跟大家讲话了,火气就上来。那麽好的药,对我是一文不值,我碰都不敢碰。我所要用的药很便宜、很贱,像甘草、菊花,凉凉的,对我非常有效,各人体质不一样。一切大乘经典是很好,对我来讲不能断烦恼,不能消除习气,没有法子。唯独这句「阿弥陀佛」保证我们带业往生,这个靠得住。我们如果依照这个法门修学不能往生,那诸佛都打妄语,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妄语,不是阿弥陀佛一个人骗我们,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都骗我们,哪有这种道理!绝对没有这回事情。这个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弘扬的法门,不是一尊佛、两尊佛说的。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哪能不相信!李老师在注子裡讲,不相信这个法门的「非愚即狂」,不是愚痴就是狂妄,也就是神经不正常。神经正常的人遇到这个法门没有不相信的,没有不死心塌地去修学的。所以,因与果我们要认识清楚。

第五就是其他的法门,难行道,「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完全靠自己。不像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门馀大道;八万四千法门统统要靠自己,唯独念佛法门有佛菩萨帮助,所以这是二力法门。但是这个帮助是相对的,诸位要晓得。你有一分力量,佛帮助你一分,你有两分力量,佛帮助你两分;你要是一点力量都没有,佛帮不上忙。我们的力量就是信愿持名。信,看你信到什麽程度,信力浅深不相同;愿力的广大、浅深也不相同;行的力量当然更不相同,有的人一天念十万声佛号,有的人一天十念法,不一样。完全看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你具备了多少,佛相对帮助你多少。

黄念祖老居士有个小册子叫「淨土资粮」,「淨土资粮」实际上是他在一个法会裡跟大家讲解的,人家再从录音带上把它记下来。取材于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裡面的论宗,就是「五重玄义」裡面的宗、用这两段,讲得很好。我现在在台湾找了一位台大教授,他很发心,我叫他把黄老居士的《华严念佛三昧论》从录音带裡写下来,写下来之后送到北京让他自己去改,改好之后我们来出书。唯独这个法门是二力法门,这样我们才能得度,其他法门统统要靠自力。像这些事情、这些困难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见,自己要觉悟,要晓得这真正是难行道,难行道对于我们修行的确就不容易。

第二,除「难行道」之外,确实还有个「易行道」。这个易行道,龙树菩萨是专指西方淨土,就是弥陀淨土,这是易行道。他说只要你信佛,真正的相信,一点都不怀疑,真正信,给诸位说,只信一部经,那是真信;我除这一部经之外还想搞别的经,你的信裡面就不圆满,不是真正的信。

古德念佛,自己修行,念佛堂裡头只有一本经,《阿弥陀经》,一个引磬,一个木鱼,一个香炉,一尊佛像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供,专一。观音、势至都不供,只供一尊阿弥陀佛。经,就念一本《阿弥陀经》,专!我们现在为什麽劝你念《无量寿经》?实在讲,你念《阿弥陀经》更好,你真能够死心塌地就行。劝你念《无量寿经》,是你还没有死心,《无量寿经》讲得详细一点,清楚一点,让你念了之后生欢喜心,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一心一意去专修,目的在此地。因为《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是同部,是一部经不是两部经。《阿弥陀经》就是《无量寿经》的纲要、略说;《无量寿经》是《阿弥陀经》的广说,就是详细说,只可以说文字有多寡不同,内容没有两样,完全一样。所以这两部经随便受持哪一部都好。但是,如果我们还想帮助别人,那麽你念《无量寿经》最好,为什麽?给别人讲材料丰富,可以讲得出一些道理出来,《弥陀经》裡材料少,讲不出来,讲了人家不相信。为了帮助别人,不得不从《无量寿经》上下功夫。

读书读多了会开悟,开悟的秘诀就是一心,心清淨就开悟。你搞杂了、搞多了,你这一生决定开不了悟。你的思想乱了,溷浊、乱了。好像是去年还是今年,我记不清楚了。我在洛杉矶遇见赵立本居士,他的太太给我讲一桩事情,也就是不久前发生的。大陆上现在有神通的人很多,真的有,不是假的。现在中国大陆把这些人都召集起来,听说有一两千人,给他们一个名词叫「特异功能」,他们这些特异功能的人,佛法叫做神通。选裡面最优秀的十个人派到美国来,在美国各学术团体裡做学术交流、研究。其中就有三个人到洛杉矶,他们跟他们见面了。这三个人当中有一个很年轻的,大概二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她有天眼通,中国不叫天眼通,称为X光眼。她可以能够看透人的内脏,X光要照,她直接就看,不像是X光,真有!她跟她见了面就叫她试验试验。她说你看看我身体怎麽样?结果她注意一看,她说你从前得过肺病,现在已经钙化了,那个疤在什麽地方,指出部位。她吓一跳,她确实有这个事情,但是她先生都不知道,小时候得的。没有人知道,结果这一点,她真的吓了一跳,她说这个能力是真的,不是假的。
最后她就问她,你们这种能力可不可以学?她说可以。她就问她,那我可不可以学?她仔细的看看说妳不行。她说为什麽?她说你的头脑思想乱了。你们诸位想想,神通是从定来的,佛经裡讲的,你心清淨,这个能力才会发现。你知道得太多,思想太複杂,学都学不到。所以她问,妳这个能力会不会失掉?她说会失掉,如果你知道事情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个能力就没有了。所以她要保持这种能力,她什麽都不愿意知道,她不看报纸,也不看电视,她保持清淨,保持这个能力。

她跟我讲,我说这个说法非常合道理。佛为什麽要我们专,专,你的能力、智慧、德能才能现前。你要搞杂了,智慧也没有了,智慧就变成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能力也失掉了。所以,法门贵专不贵多,一定要专精。从前世间法的教学,《三字经》上都有「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上都有,世间法都求要专。今天在这个社会上,你有专门的知识、专门的技能,社会上尊重你,认为你是专家。你样样都通,样样都不精,没人瞧得起你,也没有人敢要你。世法尚且如此,何况佛法!这个法门讲求的是信愿行,信真实、愿真实、行真实,没有不成就的,决定成就。

世间法要放下、要捨掉,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富贵荣华统统是梦幻泡影,《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要放下!真正放下,聪明绝顶!佛法也要放下,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到最后大彻大悟了,他所有一切经教统统放下,专修。莲池大师了不起,最初学禅的,以后学教,通宗通教。到晚年总算是开悟了,宗也不要,教也不要,所以「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自己不要了,一部《弥陀经》专修,他能成为一代祖师。只有一个愿望,求生淨土,除这个愿望没有第二个愿望。

就像这个论的作者天亲菩萨,「婆薮槃头」就是天亲,婆薮槃头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天亲。这是个很了不起的菩萨,这个论就是他求生淨土的报告,我们看他怎麽样修行,看他怎麽样发愿。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决定往生,佛力加持,这是易行道,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不退转。在现前,无论什麽法门,决定不能动摇我们的心念,人家说什麽法门,我们欢喜、讚歎,可是我不学。我还是念我的阿弥陀佛,我对你那个决定恭敬、讚歎,这是正确的态度。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位善知识学的法门不一样,自己谦虚,对别人个个讚歎,决定没有毁谤。他心地清淨平等慈悲,从清淨平等心生出来的慈悲,当然是一切善法都讚歎。决定没有讚歎我这个好,他不如我,毁谤别人,没有这个道理。那是凡夫行,那不是菩萨,不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真正觉悟的人,于一切法都是恭敬、讚歎,对自己所修学的决定不会改变。这是龙树菩萨在一开端所讲的意思,确实帮助我们觉悟。

印光大师是我们近代一位了不起的善知识,我们也知道他确实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老人家的话我们应当要相信。所以我过去跟诸位提过,怕你们不肯死心,认为一本《无量寿经》多无聊,一生念这部经枯燥无味。这是你没入门,入门,这个东西愈念愈有味道,越念越欢喜。你没入门,味道没有尝到,所以你念得好像没有味道。就好像东南亚一带吃榴莲,他们说越吃越有味道。我不行,我一闻到那个味道会害怕。他们拿来请我说最好的水果,水果王,供养我,我说赶快拿走,赶快拿走!我就不行。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越吃越有味道,他入了门,我没入门。

《无量寿经》也是如此,真正入门是百读不厌,愈读愈有味道,读到欲罢不能。没入门怎麽办?不肯死心,所以就放宽一点。五经,给你这麽一大本,这个份量多了,你慢慢去看。再不肯死心,这本还太少,我又给大家补充一点,《淨土十要》,厚厚的那麽大本,这差不多了吧!还不够!不够,好,再加《印光大师文钞》精装七本,落起来有这麽多,应该可以了。再不可以,没法子了,如果超过这个范围的话,很难往生。所以这是底限,不能再降了。

淨土五经、《淨土十要》、《印光大师文钞》,够了。我们帮助别人,我们所取材的也是这个范围,不超过这个范围。有人说这个太深,太难懂了!不深,你去找,总有浅的句子,深的我就不要它,浅的我要它。不会句句都很深,没有这个道理,总有几句看得懂的,你就专门念那几句就够了,专门拿那几句教给别人就行,有大利益。这个利益无量无边,绝对不是现在普通人写的文章能够比的。有人以为一定要用白话文来宣扬,错了,提倡白话文,换句话说,降低大众阅读写作的能力。我们还是用文言文,最浅显的文,一看意思就明白的,他看久了,这个东西这麽好,原书在哪裡?他想找原书来看,这样子把人家文言文、国文的修养提升了,这个功德多大!对于初学的,我们也用这个方法。

黄老居士的注解那麽厚一本,有人看到说太多了。现在人喜欢简单,看到这麽大的份量,不想看了。所以我在台湾,有些同修我教给他,我说你们作个节本,就是「无量寿经解节本」,把这个本子最好节录成现在这个本子的十分之一,将来印薄薄的一小册,就像《淨土资粮》那麽一小册。节录的方法?第一,你看那个注解看得很容易懂的,一点都不怀疑的,你就把这个用红笔划下来,然后把它抄成一册。没有划的都不要,划下来的抄起来,抄成一册。只取他注解十分之一,将来这个注解就简单了,又容易懂,而且每一个字都是老居士原文上有的,不能改他一个字,用他的字,真正的节本。这样做下来之后,你自己一定会讲这个经,你自己懂,讲得别人也懂。他要更深入研究,他的注解在,你们自己去研究注解。可以帮助人对注解真正发生兴趣,深入去研究,这有很大的功德。

《印光大师文钞》尤其是浅,他是近代人,最浅的文言文。《无量寿经》也不深,虽然是宋以前所翻译的,夏老居士所会集的这个本子,意思很清楚、很明白。真正难懂的句子不多、很少,一看就能够了解,你念的遍数多了,自然意思就贯通。

印祖提醒我们,生死是我们第一桩大事,这是我们无始劫以来没有法子解决的问题。淨土法门是了生死无上的妙法,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实在讲,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的第一妙法。能够相信的,那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他成熟了。正是蕅益大师《要解》裡面所讲的,这个法门对谁说的?对成佛机熟之人所说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一生成佛的机会到了,佛给他说这个法门。你这一生成佛的机会没有到,这个法门跟你讲了也没用,你不相信,因为你不是成佛的材料!如果你是成菩萨的材料,那麽就讲一切大乘经典;你是成阿罗汉的材料,就讲小乘经典;如果你是人天材料,就跟你讲五戒十善。佛是因人而说法,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能够普度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只有这个法门。

诸位要仔细看《大藏经》,在《大藏经》裡面,佛讲这一切经,裡面讲到淨土劝大家念佛往生西方的,整个《大藏经》差不多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经典都有这几句话,真正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显示出佛度众生的苦口婆心。所以,它是一切经论、一切法门的归宿。像《华严经》,华严会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等觉菩萨,还要依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像普贤、文殊、马鸣、龙树、天亲,天亲兄弟三个人都出家,三个都是菩萨,他的哥哥就是无着菩萨,他的弟弟就是师子觉菩萨,到最后都是修淨土。我们对于这个事实真正能够明瞭、真正能够通达不怀疑,这才叫真正的觉悟,真实的觉悟。

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可以说就是天亲菩萨的修学报告。天亲菩萨依《无量寿经》,实在讲,就是依淨土三经造这个论,这个论是综合淨土三经的教义,统统都在这裡面。提出五念的法门,专修,五念第一是礼拜,第二是讚歎,第三是作愿(就是发愿),第四是观察(也就是观想),第五是迴向。我们这一次特别把这个论提出来向诸位报告,目的是劝诸位能够依照夏莲居老居士所编的《淨修捷要》来修行,《淨修捷要》就是依据这五条编的。不懂《往生论》,《淨修捷要》你体会不到味道,尝不到味道;懂《往生论》,你才晓得《淨修捷要》编得好。一共只有三十二拜,不多,所以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后专修淨土就用这个作为早晚课就行了。

这个三十二拜裡,每一拜都有观想、有发愿、有称讚,每一拜都要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号就是称讚,有迴向。这五个方法在一拜当中一次完成,总共三十二拜。三十二拜所观想的范围,就是把淨土三经的内容统统都包括了,等于说每修一次把淨土三经就温习一遍,在你八识田中落一次印象。这个太难得,编得实在太好,不是普通人能够作得出来的。然后你再看《宝王三昧忏》,《宝王三昧忏》也是根据这个,把范围扩大。要是你有长时间修学,就用《宝王三昧忏》;你的时间少,工作繁忙,就用《淨修捷要》。这一次给诸位提出这个报告,目的就是劝大家依《淨修捷要》来修学。

论序裡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启示,是教给我们真正要认识、要知道五浊恶世之外,还有真正清淨、安乐的处所,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知道了,认清了,同时又晓得自己确实在这一生当中能够做到,为什麽我们不做?这个机会错过,实在讲,辜负了佛菩萨的恩德,也辜负了自己这一生的际遇,这是古人所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把这个大好殊胜的机会错过,真正是可惜。

下面我们给诸位介绍经题。它的经题是: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无量寿经》,这就是他的依据,他是依据《无量寿经》来造的。实际上就是依据淨土三经,三经之中以《无量寿经》为第一经,为根本经。

『优婆提舍』是梵语,翻成中国的话是「论」,就是讨论(研究讨论),要照中国的意思就是「《无量寿经》的研究讨论」,或者说是「淨土三经的研究讨论」。这个「论」是属于「宗经论」,因为它不是解释经文的,是完全讨论这个经裡面的意义、义理,离开经文讨论义理。所以,论有两种,一种叫「释经论」,那是解释经,经的注解,像《华严经疏钞》、《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是《大般若经》的注解,按照经文一句一句来讲解的,叫释经论。另外一种叫「宗经论」,宗是依靠,依靠经,但不是一句一句解释的,是讨论经裡面的大意。像《瑜伽师地论》就属于宗经论,它不是解释一部经的,是整个讨论佛经裡面有关唯识的思想、这些理论,专门讨论这个的。本论也是属于宗经论,它不是解释经文的,但是它完全没有离开淨土三经的教义。

『愿生』,这是他讨论的目的,为什麽要研究、讨论淨土三经?是因为他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谁愿生?就是天亲菩萨。天亲菩萨本人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偈』是体裁。他是用偈颂的体裁。前面是偈颂体裁,后面有长行文,长行文是简单解释偈颂的。
底下跟各位介绍的是「人题」,就是造论的人。

【婆薮槃头菩萨造】

造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着作,造就是作者,着作人,是婆薮槃头菩萨造的。『婆薮』翻作天,这是梵语,翻作中文是天上的天,也翻作世界的世。『槃头』翻作亲,父母亲,亲爱的亲。所以在中国经论裡面,有称天亲菩萨,也有称世亲菩萨,天亲、世亲是一个人,梵名是同一个名字。刚才跟诸位说过,这位菩萨他是四加行位,四加行在圆教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再四加行,再往上去就是十地。他是四加行;换句话说,快要登地了,他是这麽高的位次。他在世,着作相当丰富,称为「千部论师」,就是他的着作有一千种以上,兄弟三个人,他的着作最丰富。刚刚介绍过,他的哥哥是无着菩萨,弟弟是师子觉菩萨,三个人都出家,而且都有了不起的成就。翻译的人是:

【元魏菩提流支译】

这是把梵文译成中国文。『元魏』是南北朝时代的北魏,北魏的魏武帝在佛教史上很出名的,「三武灭佛」就是魏武帝。但是这是他的子孙,是他的第四代。魏武帝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就把佛法复兴起来,就拥护佛法了,他的孙子后来对佛法都非常尊重、提倡、弘扬。这是魏宣武帝的时候,永平元年,公元五0八年,『菩提流支』到中国来。他到洛阳,那时候首都在洛阳,在中国翻经总共翻了一百二十七卷。在天平年间这个人还在,有就是公元五三四年,还有人见到他,以后这个人不晓得到那儿去了,以后等于失踪了,莫知所终。晓得他什麽时候来的,但是不知道他到那儿去了,历史上无考。是一个有神通的人,传奇人物。

「菩提」翻作「觉」,「流支」翻作「爱、喜欢、希望」,这个意思合起来就是「觉是他的希望、是他所爱的」,就是这个意思;菩提流支翻成中国意思,就是「觉悟是他喜欢的,是他所希望的」。『译』,就是翻译,从梵文翻成中国文。今天把这个因缘、题目、翻译的人、着作的人,给诸位作个介绍。

论文前面的偈颂,可以说它的精义全部都包括在偈颂中。偈颂我们细说,后头长行,念念就懂了。长行是解释偈颂的,他解释的简单。我们的讲解,刚才跟诸位说了,要注重于我们生活上用得上的,学以致用。再着重发挥三经的经义,才晓得他这一句是与三经那些经文有关係,我们特别注重这一点,这样我们将来念淨土五经会特别亲切。论题与人题,就是造论的人、译经的人,我们都介绍过了,我们从正文开始。第一首偈子是: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这是第一首偈。在没介绍论文之前,先给诸位说明,本论前面是偈颂,后面是长行文,长行是偈颂的解释,由此可知,这个论是以偈为主。整个偈颂一共二十四首,一首偈是四句,这个经是五言偈,也就是每一句五个字。「偈」在佛法裡面是一种体裁,类似中国的诗歌,但是没有中国律诗那样的谨严。中国的诗讲平仄、讲押韵,它也讲押韵,但是没有中国人要求那样严格,它不太讲求平仄。

在佛法裡面,我们可以大致上说,体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散文的体裁,我们佛经裡讲长行文,一般讲散文体裁,这是最普遍的。第二种就是偈颂,偈颂就等于诗歌一样。第三种就是咒语。往往经裡面这三种方式都有。像我们所熟悉的《华严》、《法华》,这三类统统俱足。《弥陀经》裡面就没有,完全是散文的体裁。像《般若心经》,前面是散文体裁,后面是咒语,密咒。佛为什麽常常用这三种不同的体裁来给我们讲经说法?这个用意我们要晓得。

长行,就是散文体裁,便于叙说,叙说是最方便的。但是佛讲经不是像一般学校授课,虽然佛法是教育、是教学,但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并没有办学校,没有招生,没有办学校,所以学生随时都可能有新来参加的。佛过去已经讲了很久,半道来参加的,前面不知道,从当中听起,没头没尾,总感觉到困难。佛是相当的慈悲,就以偈颂来说,所以偈颂裡边有很多叫「重诵」,重诵什麽意思?就是前面讲过,重覆用偈颂的体裁再说一遍。这裡面就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对后来的,使他对前面所讲的大意能够概略的明瞭,这是一个用意。第二个用意,佛的教训实在说我们必须要记住。如果不记住,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利益一定要把它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事业上,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上。你不记住怎麽行?一定要记住。要想记得住,诗歌方式比平常讲学要容易得多,所以偈颂往往是帮助我们记忆的。佛讲一大段经文,后头用几首偈,好像作一个总结,把前面的意思重覆说一遍,有这个意思。

在这个论裡面,二十四首五言偈就是总说,换句话说,也就是天亲菩萨修学淨宗的心得报告,非常之难得。它的内容包括了淨土三经,因为那个时候只有三经,五经还没有出现,五经出现得很晚,这个要记住。在过去只有淨土三经,所以讲三经一论,一论就是《往生论》。五经的出现是在清朝咸丰年间,魏源居士将《普贤菩萨行愿品》最后的一章附在三经后面,称为「淨土四经」,这就是淨宗三经一论加了一部。到民国初年,印光老法师又把《愣严经》裡面「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附在淨土四经的后面,就成了淨土五经,五经是这麽来的。但是这两种加得非常恰当,对于淨宗的修学有非常大的贡献。

所以本论的内容是淨土三经,后面长行是解义。天亲菩萨的偈颂非常之精要,我们看了很难懂得裡面的意思,所以后面再加以解释、说明,这是非常之难得。虽然后头有说明,可是还是不太容易懂,所以昙鸾法师对于这个论有注解,这个注解收在《淨土十要》裡面,诸位可以找出来作为参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