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四)

净界法师

    丑二、别显归真方便

  各别的开显,返妄归真的方便法门。

  (分二:寅一、总示方便须择。寅二、正为选方便门)

  寅一、总示方便须择

  先拢总的说明方便要简择,不是你想修什么就修什么,要把方便法门拣择、拣择。

  法门平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当我们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回归到一心的本元的时候,一心的本元它的体性是没有差别的。譬如阿弥陀佛他的一心本元,跟释迦牟尼佛的一心本元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下手观照这当中的方便,就有所谓的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有这么多不同的法门,下手是有所不同。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圣性是证得圆通的这一念心性的圣人,这地方指的是法身以上的菩萨。对法身菩萨来说,六根、六尘、六识都是通达的,他是顺观、逆观都是悟入圆通的方便。

  我们在研究《楞严经》的时候,它的心情是怎么样?是把心带回家,从生灭门入真如门,所以他很强调耳根。耳根的特性就是很稳定,非常稳定,它这个根很耐用又很稳定,不像眼根变来变去,不像意根扰动很厉害,耳根相对的相当稳定,所以你回家的路干扰是最少。譬如有十条路到台北去,而这一条路都没有山崩,又很顺畅,这条是最快的。

  所以我们从凡夫的生灭心,回到不生灭心的时候,耳根是最快的。但是当你研究《法华经》的时候,态度就不一样。《法华经》是证得圣性的人,他从空出假的时候,他度化众生的时候,他积功累德的时候,那真的是顺逆皆方便,根尘识对他是没有障碍的。

  他可以现出一个色相……你说,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你也可以说,那个佛像是阿弥陀佛,也可以啊!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说,阿弥陀佛的声音,以音声来总持阿弥陀佛,也可以!色声香味触法都是阿弥陀佛现身的方便,阿弥陀佛是顺逆皆方便,他可以用顺的让你欢喜,也可以刺激你,阿弥陀佛现出恶逆的因缘,你看常不轻菩萨就是用现恶因缘来刺激众生,让众生起瞋恚心来打他,结果还是种善根,顺逆皆方便。

  所以,回光返照的时候,回家的路越稳定越好,因为我们是善根薄弱,障碍就很多;但是你从回家的路要出来的时候,那就不是一条路,那你真的是顺逆皆方便。你看《法华经》随手捻来都是诸佛菩萨的方便,若人一举手,乃至一低头,皆已成佛道。佛菩萨总是有办法让众生栽培善根。所以从自利的角度要很严谨,但是利他的角度,佛菩萨的功德妙用那真是顺逆皆方便。

  归元性无二指的是回家的时候,小心谨慎;圣性无不通是说圣人从空出假的时候,他不用选择一条路,他是什么路都可以走。

  方便须择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总结:就一个初学者说,要悟入《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把心带回家,选择一条稳定的道路,他的快慢的速度的确是不同。你说你不选择什么道路,那你会吃亏的,因为实质上日劫相倍。佛陀就讲过了,你路选错了,你修一劫,人家修一天就够了。所以回家的路要好好的选择,从家里面出来就不要选择,那你是随心自在,所这二条路是不太一样的。

  本经的二十五圆通,《维摩诘经》讲三十二法门,《华严经》五十三参。为什么开出这么多法门呢?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之不同。

  我们每一个人从一念心性的妄动以后,流转的过程不同,所以回家的路也就不同。你看我们从小的环境不同,我们接触的人不同,那回家的路怎么会一样呢?不可能嘛!你怎么出来的,就怎么回去。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末法时代障深慧浅,当然选择稳定一点,初心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根机,这一点很重要,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

  在论语有一段,那一段是说:孔夫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路,子路问孔子一个问题说:闻斯行诸?我听到一个事情、一件善法是不是马上去做呢?孔子说:你不能这样子,有父兄在,云何闻斯行之!你爸爸跟你哥哥都还在,你就敢什么事都去做,你要问问老人家的意思。

  过没多久冉求也来问同样一个问题闻斯行诸?我听到一件事情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夫子说:赶快去做,闻斯行之!

  同样一个问题,孔夫子做出二个解答。公西华就问孔子说:你老人家怎么对子路讲这样的话,对冉求讲这样的话呢?

  孔夫子说:求也退,故进之。冉求这个人做什么事优柔寡断、退退缩缩的,所以要鼓励他,他的法门鼓励对他是妙法;子路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这个人做什么事都太超过了,兼人,太主动积极了,所以我让他缓慢一下,他已经很冲动了,你又叫他赶快去做,那就糟糕了。

  所以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对初心的人要说,的确选择一个自己适当的法门,你会进步很快。你看很多人为什么都没什么进步,因为找不到你适当的法门。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

  法门是依止根机,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契机是妙法,你说这部《楞严经》哪一句话是妙法?你相应的那一个法就是妙法。

  这观念清楚,就可以正式选择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圆通的方便。你要扣住一句话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这个观念建立以后,你就有资格来拣别。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五)

净界法师

    辰一、简六尘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的目的是要度化众生。所以从佛菩萨的角度来看是: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佛菩萨引导众生悟入心性的时候,他所针对的根机是广大的,所以你看在经典当中,经常会开出很多很多的法门。《华严经》开出了五十三参,《维摩诘经》有三十二种法门,本经有二十五个圆通。一个医生他不可能只开一种药,因为他要面对很多病人,所以他必须把所有的药都把它现出来,尤其是末法众生,佛菩萨都不在了,佛菩萨应该把很多药都留下来。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是广开方便法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但是站在众生的角度,我们一个生死凡夫的角度,我们的心态是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我们只能够选择自己需要的这一部份来修学,不是所有佛菩萨的法门你都要照单全收的,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你一定要一门深入,要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所以你要简择,佛菩萨开示药的时候他不能简择,他平等的把所有法门都留下来。但是我们众生在修学的时候,你不简择你进步就变得很慢。针对一个末法障深慧浅的众生,应该怎么简择呢?首先本经先把六尘简择出去。

  色尘不彻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我们如果以色尘来当回家的路好不好?

  色,色尘,色尘经过我们一念明了心的攀缘以后会产生一种想象,心中的想象跟色尘的结合就变成一种尘垢,色心和合变成一种尘垢,一种心中的影像。这种影像我们依止我们心中的观照力(精了),是不能通达它的体性的,因为这样的色尘它是一种尘垢相,是一种障闭不能通达的。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以色尘当作所观境,我们很难去通达它的体性,因为它这种影像障闭性的,我们看到这个影像以后,我们很难体会它的本性是空的,很难体会。而我们一个初心的人,又怎么可以以此障闭的体性,来当作修学圆通的本根呢?这样一下子就被障住了,就通不过去了,我们看到一个恶逆的境缘的色尘现前,我们很难说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很难这样去体会的,所以色尘的障闭性是很难去通达的,以色尘当圆通本根是不恰当的。

  声尘言偏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音声有二种音声,一种是无情的音声,比方说你桌子的碰撞等等,这是没有所谓的语言这一部份。但这个地方所指的是有情所发出的音声,有情所发出的音声会掺杂许多的语言文字,所以它是属于一种名句味。名它是诠释自性,句诠释差别,味指的是文,诠释义理。比方说这是一朵花,这是名,它强调花自体,这朵花很漂亮,就有漂不漂亮的差别,这个叫句。这朵花很漂亮,这是完整的观念,这个加起来就是味。

  总而言之,音声它是一种名句味的一种诠释,它的特性就是一非含一切,一个名不能含摄一切的名,一个句也不能含摄一切句,一个文不能含摄一切文。

  所以音声在诠释整个法义当中,是不能够普遍圆满,没有普遍性。身为一个没有普遍性的音声,又怎么能够当一个初心的圆通本根呢?

  我们去注意这句话,就失掉其他的话,所以它不能够圆满的普遍,这一部份就不适合当回家的路,因为回家要俱足圆通常。

  香尘不恒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尘的特性必须要合中知,它必须要跟鼻根相结合,才能够知臭知香。香臭的香尘必须要跟鼻根结合才能够显现出来。

  离则元无有,如果香尘离开了鼻根的了别功能,香嗅的体性就不能现前了。所以身为香尘,是不恒其所觉,因为事实上鼻根也不可能跟所觉的香尘经常相结合。所以你以香尘为所缘境,它不能经常现前,因为它必须要根尘的结合才能显现。譬如你以香气为所观境,但是有时候香气不现前,那去哪里找所观境呢?你找不到所观境的,你就不能长时间修学,所以对初心来说不适合。

  味尘不一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味尘,味尘它不是本来就有的,它要假借因缘才有。要假借什么因缘呢?要以味时有,必须要味尘跟舌根相结合,才能够感觉它的存在,它的功能跟前面很像,其觉不恒一,既然能觉知的舌根跟所觉知的味尘,是不能经常的合而为一,所以它也是一种生灭性、变化性,对初心来说是不适合当圆通本根的。

  触尘不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触尘它必须要能触的身根跟所触的触尘相结合,才能够将冷热的相状发明出来。

  无所不明触,如果只有身根而没有所触之物,就不能够明白冷热之相。所以合离性非定,这二个是合是离,体性不决定,这一部份不能操之在我啊!你也不能叫人家一天到晚碰触你,这样的体性,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所以它不适合当初心的圆通本根。

  法尘不遍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法尘我们一般叫内尘,因为它是五尘落谢的影像,落在心中产生一种独影境,它是一种内五尘。它必须要假借外五尘才能够显现,凭尘必有所,它必须要凭借外在的五尘才能够显现。法尘的生起一定有它先后次序的差别,你看我们心中的影像有昨天的影像、有前天的影像、有今天的影像,这就是时间上有前后的差别,既然有前后的差别,能所非遍涉,能缘的心去攀缘所缘的法尘的时候,就不能普遍含摄,你去想昨天的事,你就不能同时去想前天的事,也不能同时想今天的事情。这种能所互相的攀缘不能普遍含摄一切的法尘,所以不适合当初心的圆通本根。

  这地方的意思是说,身为一个初心的圆通本根,必须俱足三种功德:

  一、圆,它要普遍圆满。你看音声就很好,音声它的角度是三百六十度的,一个地方有音声,十个人同时听得到,它的角度是三百六十度。

  二、通,它不能有障碍,要通达无碍。你看那音声不管是墙壁,什么都不能障碍它,它通达无碍,不像色尘,它是不通达的。

  三、常,它必须要恒常存在的。这一点在六尘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经常很难存在,因为六尘是外在的尘境,不是你决定的,所以你很难长时间修学的。

  这地方倒是有一个地方要注意,它是不适合长时间修学,但是从一时的感应、一时的开悟这一部份,六尘有它的效果。你看禅宗我们常说德山棒,临济喝,你问德山师: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他拿棒子就打你,就追着你打。你说:我们怎么样把心带回家?临济禅师就诃责你、大声的诃责你。

  我曾经问达空长老,我们以前的老和尚,他是修禅宗的,问他:为什么临济宗老是打人家呢?

  达空长老说:禅宗的道理你不懂。他说:你们教相是讲道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慢慢体会,禅宗不是这个意思,禅宗是认为一个人的攀缘心很重,讲道理没有用,你用棒子打下去的时候,他那个触尘是刺激性的,跟身根接触的时候,那能够截断妄有。因为你一痛的时候,妄想就突然间脱落,迥脱根尘,在那个当下,那个不生灭心容易体会得到,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因为那个痛太痛了,所以妄想突然间忘掉,截断妄流,妄想之流突然间停止了,那个时候很多人从那个地方开悟。

  棒喝,棒是触尘,喝是声尘,这个地方跟本经有什么差别呢?

  禅宗它只是引导你一时的开悟,你也不能老是用打的方式,对不对?因为圆通是长时间的修学,长时间修学你要找一个稳定性,但一时的起悟,那么当然这个六尘,有时候有它一定的力量。

  我们讲解悟跟证悟是不同的,解悟说你开悟了,但是开悟没多久你又忘掉了,那是成就一种善根而已。但是你要让善根相续,要破妄显真,那要常修学(后面会讲),前面的不是不好,重点是它非是常修学,你没办法一辈子去修它的,六尘不是经常有。所以这个地方要简别出去,因为外在的六尘,它的现前不是操之在我,这个地方要简别。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六)

净界法师

    辰二、简五根

    除耳根以外的五根都要简别

  眼根不圆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见性指的是眼根见的功能。眼根见的功能它在了别眼前境界的时候,虽然是可以洞然明彻,这是佛像、这是释迦牟尼佛,这是阿弥陀佛,很清楚分明,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明前不明后,它的功能是不能够圆满,它只能够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后面,所以在四维当中只看到前方的二维,不能看到后面的二维,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不圆满的。身为一个不圆满的所缘境,当然对一个初心来说是不适合当圆通本根的,因为它不圆满。

  鼻根缺中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鼻根它可以通于入息也通于出息,我们入息的时候是从鼻子到丹田,出息是从丹田到鼻子,它通内通外。

  但有二个问题:第一、现前无交气,当入息到尽头的时候,这时候的息会停止,乃至于出息到尽头的时候,这二个息都会暂时的停止。入息的时候,鼻根到丹田会暂时的休息一下,丹田到鼻根也会暂时的休息一下,会有暂时停止的情况,会中断,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支离匪涉入,出息跟入息彼此间是支分离异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有入息就不能有出息,有出息就不能有入息,不能互相摄入,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有它就没有你,有你就没有它。

  这二个会变化,对我们产生干扰,因为你观出入息,一下子是出息,一下子是入息,所缘境变来变去,相对来说不太稳定,所以对初心来说是不适合当圆通。

  舌根不常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为舌根它有知味的功能,但是它不是入无端,它不能够没有味尘就产生知的功能,它要有味尘的刺激,知味的功能才能够现前。你看我们舌头平常没有什么滋味的时候就没什么感觉,它必须要有味尘的刺激才能够产生了知的功能。假设味尘消失了,这个舌根也就消失了,所以对初心来说它不恒常现前,当然不是圆通本根。

  身根不会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身根跟前面的触尘相同,什么叫相同呢?触尘前面说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它们二个各非圆觉观,不管是能触的身根,或者是所触的触尘,它们都必须要互相的结合,才能够产生它的作用。如果互相的分离,这二个就互相消失掉,所以它们都不是圆满普遍的觉观,不是一切时的现前。

  涯量不冥会,第二个问题,能触的身根它是一个心法,所触的触尘是一个色法,一个有知的心法跟一个无知的色法,二个各有它的界限,不能一切时互相的契会,所以云合获圆通?身根要产生触尘,你要人去碰触你,你不能叫人一天到晚碰触你,这个可能性不大,所以它不适合当初心的本根。

  意根杂念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知根指的是第七意识的意根,第六意识以第七意识为根。

  第六意识跟第七意识二个是兄弟,有第六意识就有第七意识,有第七意识就有第六意识,它掺杂第六意识的种种杂乱的思想。第七意识的意根在了知法尘的时候,第六意识就在那边吵,掺杂第六意识杂乱的思想。所以湛了终无见,湛了寂静的心识除非你成就禅定,否则很难现前。凡夫的心怎么可能成就湛了寂静的心呢?

  一定是被妄想一天到晚干扰,所以想念不可脱,乱思乱想的第六意识,第七意识是很难脱离它的,在这么多的干扰当中,对一个初心的来说,面对这么多掺杂的乱想,又怎么好去悟入圆通呢?虽然它经常存在,但是干扰多。

  我们讲根、尘、识,根刚好是中间,攀缘六尘创造六识出来。其实我们平心而论,在根尘识当中,六根门头是相对稳定。你看六尘,这个你没办法作主,你不能强迫六尘一天到晚现前,这个你做不到,你在山中修行,你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不断的变化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时候白天有,晚上没有;但六根的话,你可以完全操之在我,见闻嗅尝觉知,它相对是稳定。有人就提倡舍识用根是有道理的,六尘是变化多端,六识是一天到晚干扰你,你以六识为所缘境那你就糟糕了!太躁动,所以六根基本上是不错的。

  当然在简别中把眼根简别、鼻根也简别、舌根也简别、身根、意根都简别,不过,蕅益大师他提出一个看法,他说:没有错,末法时代的确是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以耳根为主这倒是真的。

  我们很多善根的栽培都要透过耳根,吸收很多、很多的法义,但是他提出二个根是不能忽略的:第一个、眼根不能忽略,眼根可以看经典可以看佛像,尤其末法时代,佛陀的法经过整理,因为正法时代没有文字当然不需要眼根,而末法时代很多的法都靠文字记载,所以眼根也是很重要。其次意根,我们修止观的时候,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依止独头意识去攀缘心中法义的时候,或者心中佛号的时候,你还得要假借意根。意根跟眼根是一个助行,耳根是主要的圆通。

  这个地方是约着长时间的正行来说,五根是不适合,但是我们在了解当中要知道,其实根尘识,根相对尘来说、相对识来说,它的稳定性是比较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七)

净界法师

    辰三、简六识。

  眼识无定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识见指的是眼识生起见的了别功能,身为一个识,它的生起必须要掺杂根尘识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你眼根必须要掺杂色尘才能够生起见的了别功能,根尘识三和。所以诘本称非相,诘就是追究它的根本来源,它不是一个真实的体相,它只就是一个根去攀缘尘,产生一种暂时因缘的假象而已,它不是一个不变的真实体相。所以它自体先无定,它本身的自体本来就是缘生缘灭,本来就不决定。生为一个生灭变化的眼识又怎么能够当初心的圆通本根呢?

  我们讲,要回家的路一定要越稳定越好,干扰降到最低,因为我们已经被烦恼耗损太多能量了,所以剩下的善根不多了,用这个当所缘境,又这样的变化是不适当的。

  耳识非初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心闻指的是耳识的了别作用,虽然能够洞察十方无所障碍。普贤菩萨他用听闻的功能,来洞察十方无有障碍,但是他是生于大因力。普贤菩萨听闻耳识的功能,能够洞察十方,那是普贤菩萨久远劫来修学法界观所成就的。法界观就是一心万行,依止一念心而生起万行,一心万行,万行一心,是时空无障碍所成就的,是广大无边的因力。初心不能入,这不是一个初心菩萨所能够成就的洞察十方,那是一个佛菩萨的果地妙用,所以云何获圆通?不是一个初心的人能够尝试的。

  鼻识有住

    鼻想本权机,祇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鼻想就是佛陀使令孙陀罗难陀观察鼻端的白相。我们鼻端哪有白相呢?那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观想鼻尖的地方有一个白相,然后把心住在那个地方。它是本权机,那是佛菩萨的一种善巧的方便,因为这一个人太散乱了。他的目的祇令摄心住,佛陀的意思只是要让难陀尊者,把散乱之心安住在鼻端之处。既然是安住,就有问题了,住成心所住,当初心的人住在鼻端的白相的时候,就有能住的心跟所住的境,既然有能所的对立,那正是一种生灭心,真实的心性是无所住的。所以身为一个有所住,那么坚固有所住的一个初心,又怎么去悟入圆通呢?又怎么能够当圆通本根呢?

  舌识有漏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富楼那尊者依止舌根来演说佛法。说法是弄音文,那是拨弄音声文字。这样的拨弄音声文字是怎么来的?是开悟先成者,那不是一个初心人做得到的,那是富楼那尊者在久远劫以前,早就大开圆解,成就四无碍的辩才,他才有如此的妙用,才能够说法弄音文。所以不是初心能够做到的,也就是说,名句非无漏,说法当中诠释的名句,它都是生灭的变化之法,并不是第一义谛的无漏之法,所以当作初心的圆通本根不适合,当做开悟以后的一种妙用是可以的,初心回家的路是不适合。

  身识不遍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优婆离尊者受持禁戒没有违犯叫作持犯。它主要的功能是约束我们的身业,当然也可以约束口业,但重点它不能约束意业。所以非身无所束,如果不是身业的话它就很难约束了,它这样的功能不能普遍于在身口意三业,云何获圆通?又怎么能够当初心悟入圆通的本根呢?因为它不普遍。

  意识缘物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目犍连尊者他依止意识的妙用,而显现广大的神通,而这神通的来源也不是他因地时修意识观而来的,他是久远劫来早就成就神通,他今生是利用意识来当作显现神通的方便,所以何关法分别?

  目犍连尊者他显现神通,根本无关于他的意识来分别法尘来作用,他不是把它当作因地修学,他只是把它当作果地上的妙用。

  一般人是念缘非离物,一般人意识去攀缘法尘的时候,是不能离开外在五尘的,都要凭借外在五尘,那当然会受到外在五尘的干扰。所以身为一个初心来说,是不适合当初心的圆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知道你的来生要去哪里吗?

净界法师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是这个意思。

  智者大师的大乘止观,老人家对这观心法门,观这第六意识是很赞叹的。

  在天台宗的整个体系当中,他在观空假中三观的时候,一心三观,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它这一念心性其实就是第六意识,就是你这一念生灭心。他认为这个生灭心,你不断用空假中三观去观它,这第六意识就转成不生灭心,所以它的特点是观心。他的意思是说,你不管遇到什么境界,你都不要管,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观察你的心的起心动念,你观察它是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就是我们常说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只是个缘生缘灭的毕竟空的体性。即假这一部分天台宗那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天台的假观它把《法华经》的十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发挥得非常清楚。

  智者大师九旬谈妙,解释经体《妙法莲华经》的一个妙字,讲了九十天。他开出众生法妙、佛法妙、最后心法妙,他认为心法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心是通于众生法、通于佛法,这一念心通十法界。他说你能够观这一念心性,你就可以在时间上,你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你可以知道十法界种种的差别。他说你要知道的所有事情,你都可以从第六意识观出来。

  比方说,假观的十如是怎么观?蕅益大师说,它的妙,妙在哪里?观如是相,十如是里面,如是相是总观,观察内心的相状。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你要看看你起什么相状,你心中生起什么相状?从相状可以看到你内心的体性,你这一个人的根机是一个增上的恶心比较重,增上的恶心他就判作三毒种性,有些人他看到事情他都往坏的地方想,他出现的相都是邪恶的相,忌妒高慢相,他说这种人过去生大部分都从三恶道来;有些人他看到事情他起的是增上善心,这种人是人天种性;有些人生起出离心,他看到什么事情完全出离,没有好乐心,这种人是二乘种性;有些人是大悲心。他说你经常看你心中的相状,你就知道你的体性,你的体性的种性是什么,而这种性,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有它过去生的因缘。你过去生大概是怎么回事,你未来会往哪里走,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将往哪里而去,你这一念心的相状,都告诉你一切了。

  智者大师说:你来生要去哪里,你看你心中的想象就清楚!你大概经常起什么相状,你大概就知道你来生的那种身心世界,那个图形大概都慢慢慢出来了,除非你改变你的相状。学过《唯识》都知道,所有的五十一个心所,我们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最大的潜能就是整个想象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有的生灭都是你想象出来的,极乐世界也是你想象出来,你看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阿弥陀佛,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极乐世界,就是你不断的忆念,不断的想象,慢慢慢慢,你就跟他相应了。

  我们过去曾经讲过一个公案说:法国有一个百货商店的店员,后来因为不景气他被裁员,裁员以后他太太也离他而去,他心情很不好,他又失业又没有钱,心情很沮丧就喝酒,喝完酒以后,他说:唉!这人生没什么意思,赶快去自杀算了。在自杀之前,他打电话给他最好的朋友向他道别。说:我马上要死掉了,跟你道别一下。他朋友说:你不要马上死,你真的想死,那我先带你去找一个算命先生给他算算命,搞不好还有希望。他的朋友就把他带去算命了,一算命的时候,那个算命先生说:哎呀!你真不得了,你前生是拿破仑的转世。这个人想,哎哟!我是拿破仑转世,那我怎么可以自杀?那他就对拿破仑很有兴趣,回去以后,去图书馆把拿破仑整个历史,就完全的研究,他的心态是什么,他面对事情是怎么思考的,就把自己当拿破仑,他不是忆佛念佛,他是忆念拿破仑。诶!果然他就真的有拿破仑的功德。

  你看他本来是一个很消极的,他本来的思考模式遇到事情都是消极退缩的,后来变得主动积极。因为我们这一念心,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你不断的忆念什么东西,你就跟它感应道交,我们一念心通十法界。你看他不断的忆念拿破仑,他就不断的观想自己成拿破仑,他的心就有主动积极,绝不放弃的心态。后来他又重新站起来,他重新去应征,老板看这年青小伙子很有干劲,就录用他,后来慢慢慢慢,他做到法国最有名的连锁店超商的老板,他从一个基础的员工,做到一个连锁店的总裁,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财富管理杂志去访问他,你是真的拿破仑吗?他说:我看可能不是,但是我当初把自己想象是拿破仑,的确是有大加持力。

  天台宗以第六意识当所观境,它是有道理的。就是你那第六意识的相,如是相、性、体、力、作……,也就是我们心中生出什么相,你就产生一个不同的灵动,它对你就会产生一种欲望;思想产生希望,希望产生动力,动力产生行动,最后产生结果。所以你看我们整个生命,最初的根源就是想象力,所有的事情最初就是那个想象力,想象力会产生一种希望力,由希望力再产生行动力,最后的结果果然出现了。

  这个是智者大师的想法,他就是从十如是里面,开展出整个观心法门的假观。我讲这一部分只是简说,你看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他的假观都在讲这个道理。他是讲广了一点,他讲十法界,我们今天只是针对着人法界来说,其实十法界都是你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

  我今天的意思是说,第六意识也是一个悟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圆通体性的一个门。我的体会是这样,智者大师天台宗的人观照力特别强,他们那些人都不得了,止观力、观想力、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很适合第六意识来当所观境。一般人如果是烦恼很重,我还是强调耳根比较稳定,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迷、不取、不动,耳根这一条回家的路,是非常安定的路,它有它的特色。

  但是一般修假观的人,你看忏公师父假观就很强、非常强,你看他念佛堂的摆设就特别的精妙,一般喜欢观天台宗的人,他观心久了,他假观很强,他的日常生活各式各样都有很多章法的。这也就是说,你今天走出什么样的路,你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出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思想改变了,你整个行为就改变了!

净界法师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当中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一生当中所受用的这一切的果报,完全是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为什么是内心呢?在《唯识学》就讲得很清楚,就是你的思想。我们一个人,为什么有些人会造杀盗淫妄的罪业?有些人会去造五戒十善的善业?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一样。当我们有一个很善良的思想,我们就会去造作善业,我们如果经常产生邪恶的思想,我们就造作罪业,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也就影响到我们最后的结果。所以整个佛法的戒定慧,基本上都是在修正我们的思想,而这当中基本上是二个修学次第:

  我们在改变思想刚开始先从持戒下手,持戒主要的精神,就是深信因果断恶修善。持戒整个目的都是在培养善良的思想,培养一个善业。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内心当中有曾经发愿,所以,以这个愿力产生一种戒体,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刚开始我们在受持佛陀的戒法,是培养一种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的善念,从善念中慢慢慢慢的对治我们内心深处的邪恶思想,远离三恶道的果报。所以我们善念培养起来的时候,我们内心已经趋向安乐的果报,我们讲成就安乐道。进一步,我们从持戒的基础当中来修学止观,特别指的是大乘止观,从善念而提升到一种正念。正念什么呢?简单的讲就是正念真如,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我们开始依止空假中三观,来观照我们众生本俱的那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说是现前一念心性,或者说真如本性。以空观来发明不变的体,以假观来发明随缘的作用。

  所以其实我们整个修学,从你刚开始发心修学到你临命终,都是在调整你的思想。从一个善念的深信因果、断恶修善,到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由善念到正念,因为你思想改变了,你整个行为就改变了。我们说事出必有因,一个人的行为是他的思想推动的。

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我们讲开悟的《楞严》,其实我们研究本经,就是希望我们在持戒的基础善念当中,要慢慢的提升到正念;从对治恶念,慢慢的提升到对治颠倒,正念可以对治颠倒。在正念真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简择一个方便法门,因为我们毕竟心力太薄弱,末法时代障深慧浅。所以在二十五圆通,我们必须要简别一个下手易成就高的门,这门当中本经简别中分成二段:一、简非,先把不适合末法众生,不适合阿难尊者修学的门,先把它去掉。先简非然后再显示适合的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