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四 势至观根大(一)

净界法师

    壬七、势至观根大

  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太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地方是拢总的观六根,等于是都摄六根,这是总相的观法。

  佛教念佛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这个法门的当机众,是大势至法王子。大势至的意思,这位菩萨有广大的威德力,他一举手一投足,就能震动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一切的魔王宫殿,所以叫大势至。

  大势至法王子,这时与其同伦,同伦就是同类,他们在因地都是共同依止念佛法门,而成就无生法忍,这当中有五十二个阶位的菩萨,这五十二不是数目,是阶位,是包括了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跟等觉。这么多位的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们回忆在往昔的恒河沙劫的时间当中,有一尊佛出世,叫无量光佛,从无量光佛乃至于超日月光佛,在这一劫当中,总共有十二位的如来相继的出世,而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最后一尊,超日月光如来,因为这一尊佛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学法门,教我修学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我们先搞清楚了,你后面就知道它的内涵。

  解释念佛三昧的内涵:

  这当中有二层意思:第一、约着所观境来说,他的所观境有四种:观想、观相、持名跟实相。观想是靠第六意识的想象,想像佛菩萨的依正庄严;观相是你必须有一个相,放在眼前来观察;持名以名号为所缘境;实相念佛他的所观境,他是以真如实相。在本经当中所谓的念佛三昧,是偏重于前面三个:观想、观相还有持名。观想、观相本经叫作忆佛,忆念佛依正的功德;持名,本经里面叫念佛。这是约着它的所观境来作区分。

  第二、念佛三昧约着它能观的智慧,蕅益大师把它区分成三种:

  1、唯念自佛,你在念佛的时候,你不管是忆佛、念佛,你的内心当中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你看有些人他念佛的时候,他念一句佛号,他的重点不是佛号,他的重点是在观察,念佛者是谁?说:我为什么能够念佛呢?那个能念的心在哪里?它从什么地方而来?所以这个地方如果是唯念自佛的话,是通于其他二十四个圆通,完全相同。

  2、唯念他佛。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你是完全忆念十万亿佛土外的阿弥陀佛的依正功德,这就有点像我们讲的心外求法,这讲事修,唯念他佛。

  3、自他俱念。有理有事,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自他不二当中来念佛,我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体性是无差别的。阿弥陀佛是存在我的心中,我也存在阿弥陀佛的心中,从自他不二当中来带动佛号,我们常说: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十万忆佛土其实不离开我一念心性,不离开我的心性,为什么要念佛呢?我要假借佛号把它带出来,要假借佛号把它显现出来,这就是自他俱念。

  这叫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这地方就是有这么多的差别,有他约着所观境,有他约着能观的智,来作一个区分。这二段若清楚了,后面我们讲到正文就容易清楚。

  念佛圆通章跟其他二十四个圆通是不太一样的,它是一种他力法门,其他二十四圆通偏重在自力法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念佛圆通和耳根圆通的相互关系

净界法师

    在这二十五个圆通当中,在末法时代最为契理契机的,也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最后的二个法门,一个是念佛圆通,一个是耳根圆通。

  这二个法门同义的地方,从相同的地方来说,这二个法们都是在引导我们,恢复到我们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心性,这一点是相同的。但不同点就是这二个法门,下手的方便是不同的。

    念佛法门它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他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他的所观境是佛的功德。比方说我们念佛或者是忆佛,整个所观境都是佛的功德,所以它的重点在所观境。但是耳根圆通是不一样的,它的所观境在于能闻的耳根,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我们这个时候回光返照,能闻的是谁?是谁在听这个声音?

  念佛法门它的重点比较偏重在事修这一部份,耳根圆通它比较重视在理观这一部份。这二个有事修跟理观的偏重,但是永明延寿大师讲禅净双修的时候,他认为这二个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我们透过佛号的事修,能够成就感应道交,但是感应道交它必须在临终的正念的基础之下。所以耳根圆通的理观,它能够使令我们不随妄转,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不随妄转。所以理观能帮助我们远离妄想,事修可以使令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能够感应道交。

  我们可以这样讲,你要能够保持正念才能够感应道交,佛菩萨的感应不能建立在一个散乱的颠倒的心,是不可以的。所以说这二个法门在临终实际的操作当中,以禅观来破除妄想,以忆佛念佛来成就感应道交,这二个是有它的相辅相成之功。这大家可以从后面的内涵慢慢的体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四 势至观根大(二)

净界法师

  势至观根大

  这一科他的能观的智是六根,所观境是佛的功德。蕅益大师说,这一科等于是以第六意识夹带六根,都摄六根来忆念佛的功德,以第六意识来夹带六根,来念念来忆念佛的功德,依此这样来悟入圆通法门。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身为一个他力的法门,佛力加被的法门,这当中当然感应道交就非常重要了。感应道交的整个道理,佛陀在这当中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讲譬喻,第二段再讲合法。

  (譬喻)譬如有某甲跟某乙二个人,这二个人他们之间的互动,某甲是经常的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已经把某甲给忘掉了,他心中已经没有某乙的存在了,他在想其他的事情。某甲跟某乙这二个人当中,在未来的生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是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也就说,他们二个即使是生长在同一个国家,在同一个地方出世,但是也不能产生彼此互动的作用,乃至于彼此都互相能够见面,也都是视若无睹当面错过。

  这意思就是说:人跟人的互动,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产生作用的,一定是我忆念你,你也忆念我。这二个才能产生一定的感应。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假设某甲跟某乙二个人,偶尔会彼此相互忆念,乃至于时间久了以后,二个人因缘比较深了,二忆念深,从偶尔的忆念变成经常性的忆念,经常性的某甲忆念某乙,某乙也忆念某甲,这二个人在未来生命当中,从生至生,从一生乃至于多生,就等同于身形跟影子一样,彼此就不再分离了。

  所以我们在整个生命当中,二个生命体要相逢,我们讲相逢就是有缘。那这因缘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我们过去生彼此互相的忆念,二个人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会做成母子,会做成朋友、兄弟,等等,那表示过去生有很深的互相的忆念,才能够有这样感应的力量,才能够彼此的相逢。

  这个道理是通十法界的,包括众生跟众生之间的相逢,也包括佛陀跟众生之间的彼此的相逢。

    以下合法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在十方如来一念涅槃清净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样呢?是怜念众生,经常去愍念一切的凡夫众生。那种情况,就像是母亲来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但是这当中有一个问题,身为儿子,如果一心一意的想要离家出走,而忘失了母亲的存在,母亲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产生作用的。也就是说,母亲一直去思念儿子,儿子去攀缘其他的外境,那他们二个就没有再相逢的机会了。

  反过来,作为儿子,如果经常的去忆念母亲,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那么这母子在未来的生命当中可以说是,生生世世经常的相逢在一起,而不相分离。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众生跟佛之间二个生命体的相互的作用。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观察一个现象,你看我们打一个佛七,二百、三百个人同样念那一句佛号,但是这佛号对每一个众生产生的救拔力是不同。你看打一个佛七,有些人没什么感觉,好像没打一样,有些人他打完佛七以后,业障消除法喜充满。这句佛号在他身心当中,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句佛号,无量光无量寿在生命当中产生强大的加持力。我们讲事出必有因,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为什么同样一句佛号散布在百千万人的心中,会有不同的效果呢?这地方就说明了,问题不在佛陀这一部份,因为佛陀是平等心忆念一切众生,问题在于我用什么心态来念佛?我们讲心态决定状态,你用怎么样的心情来忆念这佛号,这时佛号对你的加持就产生一定相应的力量。

  这个地方也说出一个道理,就是佛陀不能主动的救拔我们,这观念很重要,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看这个钟,你把它做得很好,里面有黄金,有白银、有铜,但是这个钟它自己不能响,再好的钟具都不能响。你轻轻的撞它,它就出现小的声音,你要大力的撞它,就出现大的声音。这地方就说明了佛陀的救拔力,是完全看众生的心态,而产生不同的加持。

  这一段是说明感应道交,整个决定权在我们众生的心态,以心力来带动佛力。

  当我们跟佛产生感应以后,这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功德利益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前面是讲念佛的因地,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跟佛陀感应道交。这以下说明感应道交以后的功德利益。

  假若众生的心能够依止忆佛(观想),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的广大功德;这一部分当然包括了信心也包括了愿力,都在忆佛里面(念佛偏重在持名)。这种有什么好处呢?在现前,在当下的今生,有些人在念佛当中,当下的确是看到阿弥陀佛;或者当来,就是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见到佛陀。

  见到佛陀有什么好处呢?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我们见到佛陀以后,我们就能跟佛陀的功德,彼此互相的接触,而不相远离。所以我们在佛的无量光、无量寿的加持之下,就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就能够证得无生法忍,心开就是破无明证法身。

  讲一个譬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我们的身体是没有香气的,但是我们的身体在大殿当中,经常跟香接触,时间久了,我们身体也能够沾染香气。也就是说,我们众生在五蕴身当中,是没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但是佛号是总持弥陀的万德庄严,我们的心经常去跟佛号接触,使令这佛号,一句弥陀念、诵、听,在我们的身口意不断的运转,慢慢慢慢的在我们的身口意当中,也能够沾染佛的功德。正如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以凡夫的这一念心,进入弥陀的功德海,这种情况就好像香光庄严,以佛陀的香气,以佛陀的光明,来成就我们自己的庄严,把佛的功德,转成我们自己的功德。

  大乘法门它的修习是二个不同:第一个是你自己修功德,我们自己心中产生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六波罗蜜来自我庄严,所有的庄严都是你自己要创造的。第二个是佛陀已经创造一个庄严,那你怎么能够转他为自?说:我自己创造不是庄严,但是我想办法把佛的庄严把它转成自己的庄严;我们自己不能发光,我们自己没有香气,但是我们经常接触光明、接触香气,我们能够沾染香光的庄严,这就是念佛法门的特色。

  就是阿弥陀佛创造了四十八愿,在宇宙当中已经存在的东西,但是你怎么去跟他接触、怎么去启动他的力量,转成你身心世界的一种功德?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说的感应以后的力量,有四十八种的加持力。

  自行化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大势至菩萨把自己的修学过程,跟他的利他的方便做一个说明……

  这地方有二段,第一段先讲势至菩萨自修的功德。

  我凡夫位的时候,我是怎么成就呢?我就是靠忆佛念佛,而悟入无生法忍。大势至菩萨还是靠他力法门,但是他本身的悟入无生法忍,他是在一个娑婆世界的秽土成就的,但是到了末法的娑婆世界,我是摄受念佛之人归于佛的净土。

  古德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个是摄受利根人,他的理观强,他可以在今生当中直接悟无生法忍。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是摄受我们末法时代的钝根菩萨,业障深重,智慧浅薄,所以我们偏重在事修,而事修的人就必须要往生净土而成就三不退,有这二种差别。你看有很多念佛人今生成就的,慧远大师他今生就成就了,一生当中三次见到弥陀,都是遍满虚空。我们一般人当然就是带业往生,我们念佛追求的目标就是归于净土,我们是到净土以后再成就无生法忍。这地方有理观跟事修的差别。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悟入圆通的法门,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最好的选择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一念忆佛念佛的心来统摄六根,使令我们的正念能够念念的相续下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念佛法门的重点在感应道交!

净界法师

    要按印光大师的说法是:一句佛号,都摄六根,也是一句佛号,来净念相继。依止这样的一种念佛法门,在整个成就三摩地的过程当中,是最为殊胜的。

  我想我们一般人念佛的重点,应该都不是成就无生法忍,在末法时代,大概是成就往生的多。当然这往生,重点就是要感应道交,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必须把你这一念心跟佛的心,你要能够念念的感应道交。感应道交的关键在哪里呢?

  天亲菩萨提出四个字,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上说:一个人念佛能够成就,偏重在一心归命。

  一心归命其实开展出来就是信愿行三资粮。信愿行三资粮,它的整个修行的主要根据,其实来自于弥陀的本愿,特别是第十八愿。所谓的十念必生: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个地方的关键在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信愿行三资粮。

  善导大师很强调至心信乐。善导大师在诠释《净土宗》的成败关键,他强调信心,以信来统摄三资粮。当然也不是说愿不重要,不是说行不重要。善导大师认为信是最重要。他讲出一个观念说:念佛人什么叫做有信心呢?你念佛的时候,你念念之间顺从本愿,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你说:我念佛,我是业障凡夫,我可不可以往生?你还在打妄想,你没有顺从本愿,你没有信心。

  以善导大师的标准,念佛人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你整个就是进入弥陀的功德,你不能有任何讲话的余地。

  说:我业障深重,我善根不够。这个表示你心中还在抗拒本愿,就是你抗拒本愿,你还有你的想法。

  所以善导大师诠释往生的关键的时候,他就是你念佛的时候,关键不在你这人是不是业障深重,只要你心中提起佛号的时候,你整个心是整个靠在佛的功德上,你心中没有任何想法,就是把自己空掉,心中只有佛,这个就是顺从本愿,善导大师解释是信心是这样讲。

  蕅益大师在解释三资粮的时候,我们看《弥陀要解》,他是比较偏重在欲生我国,他认为发愿是最重要的,你要如实的、经常的去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去观想娑婆世界的过失,然后使令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善导大师他比较偏重在对佛的皈依,佛本愿的皈依;蕅益大师比较偏重在对净土的好乐,产生厌离。当然这二个各有各的传承,诸位在实际操作当中,这二个当然都有它的好处。总而言之,我们从往生的角度,其实从历代祖师的开示,这念佛还不是关键,你念佛念得多念得少,跟往生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这是决定你的品位,你能不能够往生,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跟往生净土的愿力,这二个是关键,这二个是一个主导性。

  念佛法门它的重点在感应道交,你不管用什么方法,你的心要能够跟弥陀的心,要能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这个关键在于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对净土的愿望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这法门被古德判作他力门,果地教。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五 观耳根(一)

净界法师

    辛五、观耳根

  这是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宗。因为耳根圆通,它正式的加被本经当机阿难尊者,他多生多劫都是以多闻听闻佛法,佛陀说:你多生多劫听闻佛法,都是向外攀缘,不如你一日一夜当中来返闻闻自性,就是你听闻佛法,是谁在听闻?你应该从听闻佛法中产生回光返照。

  这个地方,佛陀等于是加被当机众,使令他能够就路还家,所以就把它放在最后面,而且是整个修学的过程详细的加以开展,加以说明。

  分二:壬一、叙悟缘起。壬二、牒证结答。

  壬一、叙悟缘起

  教化主观世音菩萨,叙述自己开悟真如本性的整个因缘。

  癸一、值佛禀教。癸二、依教修证。癸三、由证起用。

  癸一、值佛禀教

    遇到了古佛而禀授教法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往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耳根圆通的主要的修学者,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所有的菩萨都是以功德安立名称,他有这种功德,所以他有这种名称。

  那么这菩萨的安立是怎么回事呢?

  有二层意思:第一、从菩萨因地的修证来说:因为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是观察音声,而产生反闻闻自性。菩萨在听闻音声的时候,他不随外在的音声而转,而回光返照,他去观察能闻是谁,从这个地方而悟入了整个圆通,从音声悟入圆通,所以叫观世音。

  第二、从他果地的功德来说:观世音菩萨成就以后,你看:十方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观其音声令其解脱,他是寻声救苦,他果地上的妙用也是寻着众生的音声,来救拔众生的痛苦,所以他叫做观世音。这地方有因果二层的意思。

  这时,观世音菩萨就从座位站起来,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自己回忆在往昔犹如恒河沙劫的时间当中,有一尊佛出现于世,这一尊佛叫做观音如来(观音古佛)。我在彼佛的地方,发了菩提心,从那个地方受了菩萨戒,立下了四弘誓愿,彼观世音佛教我闻思修,而成就大乘的三摩地。

  观世音菩萨在刚开始发了菩提心,修学大乘法门的时候,他的老师教他的修学就是三个次第:闻、思、修。

  这地方从古德的批注来看,跟我们一般的闻思修不太一样。我们解释:

  他的闻慧,是听闻法音觉悟自性。我们刚开始是从文字的般若,听闻法音,从佛陀、善知识的音声当中,而回光返照,念念照常理。我们开始知道,我们虽然是活在根尘识的生灭因缘,但是这个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最初的本来面目是一种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本性,这时候你能够了解到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这个叫做闻慧,能够产生这样信解。

  思慧,就是你开始遇境逢缘,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能够产生返闻闻自性的观照。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遇到所缘境的时候,开始去回光返照,能闻的是谁?是谁在听声音?这时候你产生观照力,这个就是思慧。

  念念之中,旋根脱尘,息灭烦恼,开显自性,这个就是修慧。修慧要有一点禅定的力量,要有破恶的功能,破除烦恼,开显自性,要有一点禅定的力量。

  当然我们从临命终的角度来说,其实你的思慧成就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成就禅定,你的观照力现前。印光大师的观念他是说:念佛人,我们不一定要断烦恼,但是你要做到什么?最基本的要求: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是一个往生很重要、很重要的地方。我们临命终一定会生起妄想,因为妄想它不管你临命终或是平常的,它平常就打习惯了,所以临命终的时候,你妄想一定会现前,我们是断不了它的,重点你要能够不随它而转,这个是基本要求。要能不随它而转,那你就是要观照力现前,心常觉照,觉照什么呢?觉照我们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观想我们自己本来是没有妄想的,怎么会有妄想呢?那是一种虚妄的一念的妄动而有。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对临终正念是有帮助的,我们不要求修慧,但起码要求思慧。

  这一段等于是观世音菩萨,把他过去在修学的过程,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而成就大乘的三摩地,来做一个说明。

  他是怎么修闻思修的呢?这以下加以详细的解释,前面只是一个略说。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五 观耳根(二)

净界法师

    癸二、依教修证

  依止观音古佛所教授的闻思修的法门,实际的去修证。

  分二:子一、总叙圆修。子二、别明破阴。

  子一、总叙圆修   拢总的叙述,闻思修的整个圆修的方法。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总标)这地方历代的古德有不同的说法,我们以下根据蕅益大师的,讲得比较清楚,而且解释得比较适当。

  初于闻中是什么意思呢?是标出了所观之境,也就是标出了我们整个闻思修的一个修行的下手处。初,最初,我们刚开始修行,虽然我们的目标--真如本性是无相的,但是我们一开始是先从有相而入于无相。所以你刚开始要依止一个有相的因缘,借假修真,先假借一个假相,闻思修假借的是在这个闻,你刚开始的所观境就是在一种听闻的功能,听闻的功能就是在胜义耳根当中那个心法,叫做闻。这地方标出整个耳根圆通的所观境,就是你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去注意你那听闻的功能。

  入流亡所,这个入就是能观的智慧,我们回光返照那能闻之性。比方说,我们现在听到鸟叫声,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就是去注意鸟的声音,好听不好听、大小声,这个就循着声相而加以分别,那这个就是流转门。我们听到鸟叫声的时候要回光返照:是谁在听,听闻是谁?我们不向外攀缘声尘,而回光返照,返闻闻自性,往闻的功能里面去回光、去返照,这时叫做入。

  蕅益大师说:我们听到声音向外攀缘叫做外,那你回光返照就是入。

  进入到哪里呢?进入到流,真如法性之流。这地方是指所显的真理。

  说:你观照智能到底目标是哪里呢?远离生灭的相状,而要入于我空、法空相应的真如法性之流。

  入于法性之流有什么好处呢?亡所。这是说明它所对治的烦恼。亡的意思就是破除,破除这个所,所就是耳根当中,五蕴所引生的六种结根,六根当中每一个根都有六结,动、静、根、觉、空、灭。当我们在注意耳根的闻的时候,慢慢慢慢,念念的回光返照,慢慢的进入到真如法性,慢慢脱离耳根当中的动、静、根、觉、空、灭,六种结的障碍,慢慢一一的破除。

  这一段等于是拢总的说明耳根修学的相貌。

  蕅益大师在解释这一段的时候,他最后讲出一个观念说:这句话最重要在入这一个字,入这个字是整个修学的核心,就在这个入字。这入字正如《禅宗》所谓的念佛是谁?它就是一种回光返照的力量。

  入这一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蕅益大师说:什么叫做入呢?就是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但闻而已,听到而已。听到而已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讲六根攀缘六尘产生六识,但闻就是停留在闻这个地方不要动。

  你向外不要攀缘声尘,向内不要去攀缘能分别的耳识,向外不攀缘尘境,向内不攀缘分别的识,就停留在闻,但闻而已,这叫做入。向外脱离六尘,向内脱离六识,那这个根就自然慢慢升华到一念心性,这就是但闻而已。

  入这个字,其实开出来就有前面五种的次第,后面的破除五蕴,它的功夫就在入这个字,只是约着浅深,安立了五种次第,这个关键就在这个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