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观经四帖疏讲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散善义)



△从此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



在解释了十三观门定善的含义后,接着要解释三辈散善一门的含义。在这一门义理中有两个部分:一、说明以三福作为正因;二、说明以九品作为正行。



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尽得往生。第三福者,名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这里的“三福”,就是前面说的净业三福:

第一福就是世俗的善根。以前从未听过佛法,只是自己行持孝养、仁、义、礼、智、信等的世间善法,因此成为世俗善。

第二福叫做戒善。在戒当中有人天十善等戒,声闻沙弥、比丘等戒,菩萨等戒。总而言之,是一切世出世间、小乘大乘的戒法。那么对于这些戒,有的是全分受,有的是部分受;有的是全分持,有的是部分持。不论是部分还是完全,只要能把持戒的善根回向往生,就都能够生到净土。

第三福叫做行善。这是指发大乘心的凡夫,自己能坚持修行,同时能兼劝有缘者舍掉恶心,执持善心回向往生净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



这里具体说到行持三福往生的情况。也就是,在三福当中,有的人只行持世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戒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行福,回向也能往生;还有人能够兼行上面的戒福和行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兼行下面的世福和戒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够兼行三福,回向也能往生。如果三福一分都不能行持,那就叫做十恶邪见的无善根者。

总而言之,在三福里行持一种、二种或者三种,无论哪种情况回向都能往生。这就叫五乘都能往生净土。

按照这里的判定,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最下等的只能行人天善法的人,只要他对于净土、对佛有信心,然后发愿回向往生,就都能往生。在这之上的情况当然更能往生了。



言九品者,至文当辨。应知。今略料简三福差别义意竟。



所说的九品往生,到相应的经文时再做辨析。以上简略抉择了净业三福的差别义。



十四、就上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



第十四、在解释上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料简或者分辨,义理有十一门:



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辩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辩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



十一门分别是:(一)总的说明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具有哪种修行地位;(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了;(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正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一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今此十一门义者,约对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为一百番义也。



现在这里的十一门义,是针对九品中每一品而说的。换句话说,每一品都有这十一门,总的就有九十九门,这里就统称为一百番义。



又此十一门义,就上辈文前总料简亦得,或就中下辈文前各料简亦得。又此义若以文来勘者,即有具不具。虽有隐显,若据其道理悉皆合有。为此因缘,故须广开显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识也。



这十一门义在上辈文之前总的作一个义理分析,也是可以的。或者在中辈、下辈的经文之前,各自作这十一种辨明定义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这十一门可以套在三辈的任何一辈观行的因果情况当中。

又要知道,这十一门义如果按经文来对照的话,就会发现有些有、有些没有。虽然经文上有显示和不显示的差别,但是依据道理来说,每一品当中都应当有这十一门的含义。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需要全面、详细地开显出来,目的是想让依经法实修的行者容易对于三辈往生的情形得到了解、认识。



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上辈三品义意竟。



以上说到了十一门的差别,详细地分析了上辈三品的含义。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上品上生的情况是,如果有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发三种心就能往生。哪三种心呢?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具足这三种心,必定能生到极乐世界。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这里又要知道,有三种众生能够得到上品上生。哪三种呢?一、慈心不杀,具足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把这三种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土。行持这三种功德的任何一种,一天到七天勇猛地修行,就能得以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到了要往生的时候,这位行者以他生前精进勇猛修行的缘故,感召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以及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等现在眼前。观世音菩萨持着金刚台,和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行者面前。阿弥陀佛发大光明照着行者的身体,和诸菩萨伸出手来接引。观世音、大势至和无数菩萨都赞叹行者,劝进他的心。行者见到后,内心不禁欢喜踊跃,当即就见到自己身体乘着金刚台,跟随佛后,弹指顷的功夫就往生到极乐世界。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一生到彼国,就见到佛的色身具足无数相好庄严,也见到诸菩萨具足色相庄严。光明宝林都在演说妙法。听了以后,就悟证了无生法忍。须臾间能够遍行于十方世界承事诸佛,在诸佛前次第得蒙成佛的授记。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上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一:



接着就上品上生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往生的因果情形,最后总结。有十一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则双标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辩定其位。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之下,标明二重含义:(一)是告命阿难和韦提希,要他们守持好本法;(二)辨定往生者的地位,这里得上品上生的人是指修学大乘上等善行的凡夫人。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即便往生”已来,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愿往生;三、明发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二、从“若有众生”到“即便往生”之间,这是总的举出有缘者的类型。包括四分细节:(一)说明能信的人;(二)说明他内心求愿往生;(三)说明他发了三种心;(四)说明由此得到往生的利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从“何等为三”下,至“必生彼国”已来,正明辩定三心以为正因。



三、从“何等为三”到“必生彼国”之间,这是辨定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往生的正因。



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



这里有两个含义:(一)要晓得佛是随着众生的根机而显示利益。佛说法的秘密心很难测知,如果不是佛自问自征,就没办法得到理解。也就是庸劣的凡夫无从知晓以什么样的善心能往生,必须佛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自己回答,凡夫才能了解。

(二)说明世尊先是提出三种心是什么,然后自己回答这三种心的情况。

以下次第解释三心的内涵: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经中说:(1)至诚心。至诚,是真实的意思。标出至诚心,是想要说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的解行,必须在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不能外现一种贤善精进的相,内在怀着虚伪的心,各种贪嗔邪念,心里有各种各样的奸诈诡计,恶的习性难以调伏,碰到事情就像蛇蝎一样的邪恶、狠毒。像这样心肠坏了,虽然表面上起各种身口意的三业修行,也叫做杂毒的善,或者虚伪的修行,不能叫做真实的业。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救头燃者,总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如果安这样的心而起行,纵然在表面怎么样刻苦身心,昼夜二十四个小时非常密集、持续地做,如救头燃一样,总的都叫做杂毒的善。想回向这个杂毒的业行,求生佛国清净的刹土,那是决定办不到的。



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乃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心里杂了这样的邪毒,就和佛的心不相应,也因此无法感得佛力加在心上摄受往生。这都是因果缘起的道理。只有能感和所感相应了,才能够被摄持而往生。心一旦不善,和佛心不合,就无法往生,也因此修善心是第一位的。

这里说到,正是由于阿弥陀佛在因中行菩萨道的时候,下至一念、一刹那身口意三业起的修行,全都是真实心中作的。无论他的心怎么运转、希求、趣向,通通都是真实的,而不是心口不一、内怀狡诈。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彼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



真实有两种:自利真实和利他真实。总而言之,在做自利修行的时候,也是非常真实地做。在做利他修行时,也是很真诚地做,不杂一点虚伪。

自利真实又有两种:有消极地止恶和积极地行善两方面。先说消极地止恶,就是在真实心中制舍自他的各种恶业,以及秽浊的国土等。这都是舍的方面。如何做呢?就是在行住坐卧当中都要想,一切菩萨都是这样制伏自心,舍掉这些恶因恶果,我也应当如是行。现前身口意各种恶行是不好的因,所显现出来的娑婆各种秽浊的相是不好的果。这一切的因果我都要厌舍,这就是所谓的修厌离之心。

其次,积极行善的方面。就是要在真实心当中,勤修自他凡圣等的各种善。这里有点省略,同样也是行住坐卧要想,一切菩萨如何勤修善心,我也应当这样修。

下面具体地分了身、口、意三方面来作解释。



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



首先,要在真实心中行持口业的善。口里怎么行善呢?就是要赞叹阿弥陀佛和西方依正二报的庄严。而且又要真实心中口里厌离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两种果报、各种苦和恶的事。苦表果,总的就是指三界里显现的一切果报都是苦的自性,没有一点安乐的自性,因此心里对此厌离;恶表因,三界里一切众生基于我执而起的各种烦恼业行,都是所谓的恶,因为都会流入到生死当中,不得解脱,而且会发展出后面无边无际的苦事,因此一概地舍离。

同时,也要赞叹一切众生身口意三业所做的善,包括各种善心善行。如果不是善业,那就要敬而远之,也不能对此随喜。总而言之,这里口一直要赞叹善乐、厌舍恶苦。



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其次,在真实心中如何发起身业呢?就是身体要做各种礼敬、供养等清净法行,厌舍不清净法的行为。也就是身业要至诚恭敬地合掌、礼敬,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来供养阿弥陀佛和佛国的依正二种庄严,这也要贯彻在日常的行持中。总而言之,这个身体一直都要缘着清净的佛和净土做各种的礼敬、供养等等。

比如对着西方三圣的像合掌、礼拜,然后平常穿新衣服、进餐,或者有各种花、果、水等,供养阿弥陀佛和二大菩萨,心中要这样缘念。最好还要布置一张西方极乐世界图,这样就可以供养极乐世界的依正二种庄严了。或者在出外不方便的时候,心里可以作意,向着西方三圣以及佛国无量的清净海众菩萨、声闻、天人等,以及水鸟宝林等一切的庄严相作供养。以这个缘起,至诚地起了这样的身业,就成为趣入净土的因缘,这相当重要。这也是在《往生论》里开了五念门,有礼拜、赞叹、回向等,这都是要贯彻在日常修行中的。

另一方面也是在真实心中,自己的身体要表示对于娑婆苦海自他依正二报不贪求、不欣赏,想从这样一个恶苦的世界里脱离。就像韦提希夫人那样,她说:这个世间太苦,我不想待在这里,我不想听到这些声音,我要求生到无忧恼的国土。像这样处处要体现有欣厌的心。这样一来,从身体的表现上确实是真诚地趣向西方。



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然后真实心中意业如何运转呢?这也是要真实地修持欣厌两门。心里真实地思想、观察、忆念阿弥陀佛和依正二报的庄严,如同现在眼前那样。也就是心不要缘着娑婆的事,而是要念念地思维、观察极乐世界的佛和菩萨、国土的庄严。这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这样不断地缘想、观察、忆念,使得它像现在眼前一样,那就是心真实趣向净土。

同时,真实心中要发起厌舍这个生死三界等的自他依正二报苦法。也就是心里想:这里完全都是三苦相续不断的大监狱,在这里无论自他、依报、正报没有一点安乐的法,全部都是在不断地旋转苦轮。因此心里想:我很厌离这个地方,我再也不要在这儿待了,我一有机会就要出去,生到净土。像这样是具足真实的厌离心。

总而言之,以上生死心中如何运转起身口意三业呢?主要利用身口意三门发起欣厌的心,决定地趣向极乐世界。这就是在修净土上有真实的心或者至诚的心。



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不善的三业必须在真实心中舍离,如果要起善的三业,必须在真实心中作。不管是内、是外,在明处、在暗处,都必须要秉持真实的心,因此叫做至诚心。所谓有因必果的缘故,心中一旦有了真实的净业的修作,决定会得到往生的果报,也因此至诚心放在第一位。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2)深心,指的是很深的信心。这有两种:自身方面和佛方面。自身方面,深信自己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在无数劫以来常常陷溺流转,没有出离的机缘。佛方面,就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毫无疑虑,乘着佛的愿力决定能往生。

也就是这两个方面和合起来,一方面想到自力根本不行,旷劫以来都是一直在流转,没有出离的机会。这就是由于没有碰到弥陀愿海,单凭自己的力量一直无法自拔,难以截断生死的流转;另一方面就要深信,现在有一个最极方便的弥陀愿海法门,它能够摄受我,下至临终至心十念都能够往生净土,从此就永断生死。这两个心和合起来,那就是很深的信心了,一心会往趣西方,万牛莫挽。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接着要深信释迦佛的教诲、十方诸佛的证成。首先是决定无疑地相信,释迦佛宣说的这部《观经》三福九品、定善散善的法门,决定是往生的正因。只要依此实行,一定能获得往生的果报。其次,要相信释迦佛证成、赞叹彼佛依正二报的庄严,使人欣慕。依法行持,决定能得到如是极其胜妙的果报。总而言之,这里要信因、信果。

特别要知道,这个净土法门极其方便圆顿,凡夫行持简易的净业,就能够证到净土极殊胜的果报。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其次,决定深信《弥陀经》里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证成、劝导一切凡夫决定能往生净土。这就是诸佛出诚实言,对此极其不可思议的事,以自己现量证知,而为众生作证。不是一尊佛,而是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共同证成此事。因为这是极其难信的法,因此我们随顺诸佛的劝导,相信只要具足信愿行,即生就能生到极其胜妙的净土。有了这个信心,就决定会一心往趣西方。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是名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这里大师用祈请的话来告诉我们,所谓的深信就是我们作为净土行者,要一心唯一信受佛的圣言量。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相信不说妄语仙人父亲的教导那样,决定信任佛不可思议的智慧所印定的净土法门。我只要按照佛所说的方法去做,决定能得到极其深远不可思议的利益。虽然这不是我现前能证知的,但是由于极其信任佛的圣教,因此哪怕牺牲生命,也都在所不惜,决定依止佛的圣言来行持,因为这个法门胜过了无数生命的意义。

有了这种坚决的信心,那就一心奉行佛语。佛教我要舍的,我就去舍;佛教我去行的,我就去行;佛教我到净土去,我立即就去。这就称为随顺佛的圣教,随顺佛的心意,随顺佛的悲愿,这才叫做真佛弟子。所谓“弟子”,就是依奉师教的人。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



而且一切行者只要能依据此《观经》,起很深的信心,励力地实行,就决定不会误了自己。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佛是智悲具足的人,满足大悲的缘故,没有丝毫损害的心,或者不作利益的心,因此,他凡作一切,都是真心地要为众生与乐拔苦而宣说教法,因此这个法是能够利益到我们的。

其次,佛有圆满的智慧,彻见真理的事实,特别是照见了净土法门的事理因果,因此他宣说的是诚谛之语,所说完全跟事实相符。因此我随顺着佛的净土圣教来实行,决定能够在即生当中远离苦海、生到净土,横截生死、现证不退,速疾解脱而成佛。这才知道这是大事因缘,这是奇特方便。而佛所看到的是没有丝毫差错的,我依照这个法来行,当然不会有任何的耽误,反而是直截了当、快速圆成。因此,有这样的信心就能够坚定地奉行。



思考题



(散善义)

1、三福与九品的关系如何?

2、三辈九品的每一品都有十一门义,分别是什么?对行者有何必要?

3、何种人属于上品上生位?往生的正因是什么?

4、何为至诚心?为何要有至诚心?请从身口意三方面具体谈谈应怎样修行。

5、(1)何为深心?

(2)解释原文:“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下面,从反面来显示,佛心佛语是最高的量。



除佛已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犹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圆。此等凡圣,纵使测量诸佛教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须请佛证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若多若少,总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



这是比较了佛和菩萨的差别:一个是高居法王之位,一切自在无不凭着智慧,决断了解;另一个是还没有达到无上的果位,因此对于甚深的法门无从彻知,必须得依凭佛语为量才能够宣说。

这里说到,除佛以下,智慧和行持没有圆满,还处在学地,烦恼和习气还没有消除,大愿还没有成满。像这样的凡夫、圣人,纵然极力地测量诸佛的教义,由于没有证到究竟的缘故,不能完全决断。虽然有所议论,也必须请佛印证,才能够决定。

如果称合佛的心或者智慧的所见,那就可以印可说“如是如是”,你说的符合佛心、符合圣意,或者说符合事实。如果不称合佛意,就会说:你们所说的并非如此。不印可的,那就等同于没有授记,也是没有利益的语言。佛印可的也就是随顺佛的正教,并不是另外有什么增上。

而佛自身作为无上导师,他的一切言说是不必要别人来印定的,因为他是彻见真谛而如量如实宣说的。所以他说的就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换言之,他能诠的话就是真实的教;他所诠的义就是真实的义;依此教法的规范来行持就是真实的行,也就是能够得到利益安乐的正因;依此来解的话,就是真实的解,也就是真实地解了诸法的真实义;依此发起身口意一切的运作,就是真实的业;依此做出的抉择就是真实的智。无论是多是少,总不必要问菩萨、人天等其他的人来决定是非。也就是佛可以以心直接印定。如果是佛说的,那就是了教,没有不彻了的。如果是菩萨等说,就是不了教,需要佛来印定,要如是了知。



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所以,大师就奉劝一切有缘往生的人:你们唯一要深信佛语,一心专注在佛的教导上,切实地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佛语的教法,成了内心的疑虑障难,抱着各种的迷惑,陷在迷失当中,废失了往生的大利益。



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再者,所谓以很深的心发起了深信,这是指决定地建立了自己内心的信念和方向。也就是往后一心顺着佛的圣教来修行,去掉一切的疑虑、错解,非常纯正地按照净土的经法来实行。不要被一切其他的理解、修行方式,或者其他不同的所学、见解、执著等退掉自己的心,或者动摇信念。



问曰:凡夫智浅,惑障处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经论来相妨难,证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对治彼难,成就信心,决定直进,不生怯退也?



这里提一个问题:凡夫智慧非常地短浅,处在很深的迷惑障碍里。所以,他对于法门如同盲人一样,没有确认到事实,还是处在一种迷惑不清的状态。如果碰到了解行不同的人,引来很多的经论来妨难,证明说一切罪障凡夫不能往生到那么殊胜的净土。这时候应当怎样对治他的妨难,成就自己的信心,决定直进不退而不生怯退之心呢?



答曰:若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行者即报云,仁者虽将经论来证噵不生,如我意者,决定不受汝破。



应当这样回答:如果有人引很多经论,证明说凡夫不能往生。应当回答他:仁者虽然拿很多的经论来证明不能往生,但是我的心决定不受你的破坏。



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被机,大有不同。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提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纵使汝等百千万亿噵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为什么不受你破呢?虽然我也不是不信这些经教,对于这些经论我全部都仰信。但是佛宣说那些经的时候,有它特别的处所、时间、对机和利益。换句话说,是针对那个时候、那个地方、那种根机,为了实现那种利益而宣说那种教法的。而说那些经的时候,并不是说《观经》《弥陀经》等的时候。佛说教都是要契合到根机,是应着机来施设教法、成办利益的。以机有无量种的缘故,佛说的教法大有不同。就像一个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人,他开的药一定要针对病人的病情。由于病人病情大有不同,他所希求的利益也各自不同,因此医生施设的医法都有不同。不能以彼时、彼地、彼人、彼利益而施设的药方,来破此时、此地、此人、此利益施设的药方。

总的来说,可以把佛一代圣教分成通途和特别两种。在那些经论里是通说了人天、菩萨的解行,而这里宣说《观经》定散二善法门的时候,唯一是为着韦提希和佛灭度后五浊、五苦等的一切凡夫,证明说你们都能够往生。这是佛特别地为着未来浊世的一切凡夫,宣说这个能往生的法门。这里有四种特别:应着未来五浊的时代,在这样的阎浮提秽恶国土里,针对我这种病人,此时、此地、此机、需求此利益的人特别开设的药方。你不能用彼时、彼地、彼根机、彼利益的法来破此法门。以这个原因,我一心依止佛的圣教,决定奉行。纵然你们有百千万亿人都在这里否定说不能往生,也唯一增长成就我往生的信心。



又行者更向说言: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纵使罗汉、辟支、地前菩萨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不起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何以故?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



以下还要逐层地增长信心,增长到极其甚深不可动摇的地步。因此,大师逐步地引用各方面的教量来坚定信心。我们要从这里能体会到所谓信仰的含义。

大师这样说,行者,你应当进一步跟他说:仁者你好好听着,我现在给你再说决定的信相。纵然是罗汉、辟支佛和地前菩萨等,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他们都齐心协力引着各种经论证明不能往生,我也不会起一念的疑惑,唯一增长成就我的清净信心。什么缘故呢?就是我相信佛语。没有比佛更高的量,再多的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总是达不到佛的这种量,相差太远了。而佛彻见了真理,连丝毫的错谬都没有,不夹杂任何的无明、妄见、测度,或者不契理、不契机的话。因此再多的地前菩萨、声闻缘觉合在一起,都比不上佛智慧的一分。所有的语言都是在没有彻见的时候说出来的,怎么比得上一句佛语呢?

因此,我自己深信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被一切所破,因此丝毫动摇不了我的信心,而且唯一增长我的信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行者善听,纵使初地已上,十地已来,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异口同音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毁呰三界六道,劝励众生专心念佛及修余善,毕此一身后,必定生彼国者,此必虚妄,不可依信也。



再进一步说明信心的相,不为一切所破,不为一切所阻,那是任何人没有办法退转他的,这就叫做“深信”。

因此又要这样说:行者你好好听着,纵然初地以上十地以下的菩萨,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异口同音都这样说:释迦佛指赞弥陀,破斥毁弃三界六道,劝勉策励众生专心念佛和修其他的善行,在这一生完毕后,就决定往生西方佛国,这一定是虚妄的话,不可依从信任。



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决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佛是实知、实解、实见、实证,非是疑惑心中语故。又不为一切菩萨异见、异解之所破坏。若实是菩萨者,总不违佛教也。



我虽然听到了这些说法,但也不会生一念的疑虑,唯一增长我、成就我决定的上上信心。“上上”表示已经到了极点了。这种信心坚固得如同金刚一般,不会被一切破坏。任何身份的人,多少数量、多少言辞、多少引证,都没有办法引转、破坏它。以这样的坚固信心,决定能成就。所以大师一再说的深心,就是指信心的相,这里面是很深的,依此成就的利益也是很深的。

这里说到,越是这样来说、来破我,我越是增上信心。什么缘故呢?就是我一心信定了,佛语是真实决定了义的,因为它是一切种智彻底照见的缘故。佛是真实知、真实解、真实见、真实证,不是疑惑心说出的语言,因此是最可信任的话。而且我不为一切菩萨不同的见解所破坏,如果你真实是菩萨,应当不违背佛的圣教,所说应当与佛意相合。



又置此事。行者当知,纵使化佛报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各各辉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说言,释迦所说西方净土,指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及修余善,回愿得生彼净土者,此是虚妄,定无此事也。



再把信心强固的相和盘托出,把这种校量的情况推到极致。

其他佛以下的人就不必说了。行者要知道,纵然是化佛、报佛,一尊、多尊乃至遍满十方无数尊佛,个个放大光明,吐出广长舌相,遍覆十方无数世界,以此来证成自己所说的是诚实言。他们这样说到:释迦佛所说的西方净土,指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和修持其他善行,回愿就能往生西方净土,这是假话,不合事实,决定没有这件事。



我虽闻此等诸佛所说,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国也。



我虽然听到这些诸佛的话语,但是毕竟不会生一念疑惑退转的心,害怕生不到净土。



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等同,无少差别。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断杀生十恶等罪,毕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止行随顺六度之义。若有后佛出世,岂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恶也?以此道理推验,明知诸佛言行不相违失。故使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已后定生彼国者,即时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为什么不生疑虑、退悔呢?因为佛佛道同,一尊佛与一切佛,所有的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完全同等,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一佛制定的法规,也就是一切佛共同制定的法规。

举例来说,前佛制定了断除杀生等十恶业,毕竟不犯、不行,就称为十善止行、随顺六度之义。如果有后佛出世,哪里会改前佛制定的十善,让众生行持十恶呢?在因果的理则上完全同等,并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改掉真理的法则。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切佛经都以“如是”二字开头,“如”者不二,“是”者无非。这就说明佛的经法都是贯彻于十方三世一切事,它是三世不易、十界同遵,因此佛所宣说的三乘法,都是不会改变的。以这个道理推展检验,就知道诸佛的言行不会互相违背,而是完全随顺一致的。

因此就使得世尊在指劝一切凡夫,尽这一个报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决定生彼土的这个时候,十方诸佛都共同赞叹、劝导、证成。什么缘故呢?因为诸佛都是同体大悲的缘故。一佛所化就是一切佛所化,一切佛所化也就是一佛所化,并没有自方他方的偏执之心。



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再举一例,在《阿弥陀经》里,释迦佛赞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又劝导一切凡夫,在一日至七日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决定能够往生。接下来的文字说到:十方世界各有恒河沙数的诸佛,同声赞叹释迦,能够在这样的五浊恶世、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不信正法这样炽盛的时候,竟然能够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定能往生。这是极其稀有难得的事!这就是诸佛在给释迦做印证。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而且十方佛等害怕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他们同心同德,同时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来显示佛陀这个话语真实不虚,他们都共同地说诚实言:你们众生都应当信受释迦佛所赞叹的这个法门依正庄严、往生利益,所证成的这一切因果事理等。一切凡夫,不管过去有多少罪和福,修行的时节长久还是短暂,只要在这一生,上等能够做到尽百年形寿,下等做到一到七日相续,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决定能往生,没有疑惑。



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成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所以,一佛所说的就是一切佛共同证成的事实。总而言之,一切佛都证见了这件事,这决定是真实的法门,这就叫做就人而立信。这个“人”指的是弥陀、释迦和十方一切佛。

总而言之,是以佛无上的证量和圣教量而建立信心。这样建立的信心不为一切所破,不为一切所退,不为一切所转,一心只想决定求生,这就叫做甚深的信心,是这里深心的含义。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在就人建立信心后,接着要就行来建立信心。也就是对于自己的行门要立定信心,从而毫无怀疑地如是行持。这又要分清,行有正行和杂行两种,要知所选择。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是名为正。



首先要了解正行的体相。总的来说,专一地依止往生净土的经法来不断地行持,就叫做正行。

所谓的“正”,就是不杂其他,专一于净土经法,一心缘在净土上修行。具体的相状如何呢?即“一心”。一心专读《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这净土三经等,也包括其他讲到西方净土的经论。不仅读诵,还要一心专注思维、观察、忆念西方国土依正二报的庄严。如果要礼,就一心专礼阿弥陀佛;如果要口称圣号,就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如果要赞叹供养,就一心专赞、专供阿弥陀佛,这就叫做“正”。总而言之,以专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在正行当中又有正、助两行。正,就是一心念弥陀名号,念念不离。助,就是其他的专礼弥陀、专诵净土经典等。

为什么说一心念佛是正定业呢?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不管时间是短暂还是久长,念念不舍离,这就叫正定之业。因为顺合佛本愿的缘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除了正、助两种正行以外,修其他的善根回向往生都叫做杂行。

正行和杂行有什么差别呢?以下具体显示: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总名疏杂之行也。



如果修前面的正、助两种行,心恒时都在亲近弥陀和净土,而且对于佛和净土的忆念常时相续不断,因此称为无间之行。

如果行持后面的杂行,心常常会间断。一般凡夫的心不可能一时缘两种境,缘着其他境的时候,就没有缘到弥陀和西方,导致心常常断掉。虽然可以把这个所修的善根回向而得以往生,但总的称之为疏杂之行。也就是在心和心的相应程度上比较疏远、夹杂。



故名深心。



对于以上就人、就行等而建立了信仰,就称为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3)回向发愿心,指的是把一切自修和随喜他所得的善根统统在真实的甚深信心当中,回向往生彼国,这也就是愿的内涵。以下通过所回向、能回向、回向处三点来作解释。

所回向,又包括自作和随喜他两种善根。自作方面,包括从过去一切生当中,以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善根;随喜方面,就是随喜一切凡夫、圣者身口意所修的世间、出世间的所有善根。这就是所回向的善根。

能回向的心,就是一种真实的甚深信心,还要包括猛利的欲,这样就是以信愿摄持善根。回向处,就是祈愿生到彼阿弥陀佛净土。

发起这样的心,就叫作回向发愿心。



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再者,回向发愿愿生,必须是决定的真实心当中回向发愿,做自己生到了净土想,这是毫无犹豫,已经在心里完全定了的事。此心信得非常深,就像金刚一样。金刚,无论有多少的火烧、风吹、水浸,都不会改变质地。同样,深信、愿往生的心,不会被其他的见解、修学其他行门等的人所动摇、扰乱、破坏。心里丝毫不会动摇,这就是锻造了一副钢铁心肠,这就叫做金刚之心。

从正面来说,那是决定断然一心,直接地往西方奔,再也不会左顾右盼。不要一听到别人的话,就有进进退退的不稳定状况,或者自己心里怀着怯弱:我凡夫人怎能往生呢?又回过头来,迷失了道路,这就会失掉往生的大利益。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噵不得往生。或云: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这里有个疑问:假使有解行不同的邪杂人员来这里惑乱,或者讲说各种疑难,说这是决定不能往生的。比如他说:你们这些众生在旷劫以来一直到今生之间,身口意业对于一切凡夫、圣人身上,造了那么多的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的罪业,没能除尽。但这些罪业都是把心系属在三界恶道中,怎么可能一生修福念佛,就入到无漏无生的佛国,永远证得不退位呢?这是因果不符的事情。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切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切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应当这样回答:诸佛教导众生修行,有超过恒河沙数的法门,这也是针对众生所禀受的业识和机缘,随着他有各种心理趣向、状况、因缘等,而施设不同的法门,起到不同的利益,这并非千篇一律。

比如,世间眼目所见到可信的事,都能见到有各种的差别、性向、功能。比如光明能够破暗,虚空能够含有,大地能够承载、养育,水流能够滋生、润泽,火能够成熟、破坏等等。像这些事,都是眼目所对的世俗的法,尚且有千差万别的功能,何况是佛法不可思议的力用,哪里没有种种利益呢?

对于甚深的佛法,随出一门就能出一切烦恼门,随入一门就能入一切智慧解脱门,因此各自随着自己的因缘而发起修行,各自在正道上求解脱。你为什么以一个与我无缘的关要行持来障惑于我呢?然而我的所爱就是我有缘的行,不是你所求的,你的所爱就是你有缘的行,也不是我所求的。所以各自随着自己的好乐而修持相应的行门,就一定能够速疾解脱,不要在这上面争论纷纷。

行者你要知道,如果要学解,从凡夫到圣位乃至佛果,一切没有妨碍都可以学。如果要学行,一定要借有缘的法,如果有缘的话,那就十分有效果,少用一点功力就能得很多利益。这就是说,作为净土行者要立定信仰,一往无悔,这样就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



又告白一切往生行者:现在再给你们讲一个譬喻,守护自己的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是什么譬喻呢?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然于中路乃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



下面为行者说一个“两河白道喻”,来守护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

比如有一个人他想往西行走百千里的路程。走到中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两条河,一条是南边的火河,一条是北边的水河,两条河各自都宽一百步,深不见底,往南和往北都无边无际。就在水河、火河中间有一条极狭小的白道,只有四五寸宽,这条道从东岸到西岸也是一百步。在这条白道的左右,北边水河的波浪不断地浇过来浸湿道路,南边的火河也不断地来焚烧道路。这样恒时都被水火交攻,没有止息。



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民。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现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再说这个人已经到了一处空旷辽阔的地方,这里没有人民。有很多群贼、恶兽,见到他孤身一人,都竞相过来想要杀他。这个人怕死,直接往西走,忽然见到这条大河,自己就想:这两条河南北都见不到边涯,中间只有这条狭小的白道,两岸虽然距离很近,但是怎么能通过呢?今天是必死无疑了。



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相。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



当时行者正想倒回来走,只见群贼恶兽渐渐逼近他。他正想从南或北逃走,恶兽毒虫都竞相来围攻。他又正想向着西边沿着道路过去,又害怕堕到水火两河里。当时他的心情十分地恐怖,无法言说。



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总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当时他自己想:我现在回去也是死,停在这里也是死,去也是死,哪种情况都免不了死,我宁可沿着这条道向前走。既然有这条道,一定是可以度过去的。

他这样起念的时候,忽然听到东岸有人劝告的声音:仁者,你只要决定地沿着这条道走,一定没有死难,如果你停住就会死掉。西岸又有人召唤他说:你一心正念直接走过来,我能护持你,你不要怕堕在水火之难里。这个人听到此方发遣彼方召唤,他自己就正定身心,决定沿着这条道直接行进,不再生疑虑怯退的心。



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总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当时他走了一分二分的时候,东岸的群贼都在召唤他说:仁者回来吧!这条道非常地险恶,没法通过,必死无疑,我们都不会以恶心对待你。

这个人虽然听到了后面的召唤声,他也不回头,一心直接往这条道路上行进。须臾间,他就到了西岸,从此永远脱离了苦难。到了西岸,见到善友,非常庆悦欢喜。这就是比喻。



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下面一一地对应譬喻来显示意义。

说到“东岸”,这是指我们这里娑婆世界的火宅。它的对岸“西岸”,就是出了生死的西方极乐世界宝严国土。说到“群贼恶兽”诈现亲乐,这就是譬喻我们众生的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我们都把这些看得非常亲爱、非常可意,然而这一切都是惑业苦的现相,无非都是在转苦轮,逼恼身心。因此这些群贼、恶兽其实代表的都是恶苦之法,一无是处。“无人空迥泽”,这是譬喻我们常常跟随恶友,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水火两河”,这是譬喻我们内在有贪嗔两种心,贪如水,嗔如火。两边无有边涯,这是表示贪嗔相续不绝。“中间白道四五寸”,这是譬喻我们在旷大劫里漫无边际的贪嗔河流里,偶尔生起了清净的愿往生心。为什么它只有四五寸呢?和贪嗔无边际的长度相比,极其地微少。这是表示我们凡夫贪嗔非常强盛的缘故,好比是水火;善心微劣的缘故,好比白道。“水波常湿道”,这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贪爱的心,能染污善心。“火焰常烧道”,这也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嗔恚、嫌恶的心,能烧毁功德法财。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犹有教法可寻,故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说到“人行道上直向西”,这是譬喻平时把各种所行的善业功德直接回向西方。“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这是譬喻世尊已经入灭,后人见不到佛的身体,但还有教法可以依循,所以就譬喻为空中的响声。“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这是譬喻其他解行或恶见的人等,宣说虚诳的见解来不断地惑乱行者的心,以及自己内在造了罪业而导致退失。这也说明修西方的行者,一旦发心要生佛国,就不能再造很多罪业,说明造罪业会使自心退失。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说到“西岸上有人唤”,这是譬喻弥陀本愿。“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这是譬喻我们众生久久地沉沦在生死里,旷劫当中轮回不已,一直都是在颠倒迷惑当中作茧自缚,不断地缠绕在惑业苦的圈子里,没办法解脱。现在仰仗释迦佛发遣我,指导我直接趣向西方。又藉着弥陀悲心的召唤,现在信顺释尊、弥陀两佛的心意,不再顾及水火两河,念念都不忘失,乘着彼佛愿力的白道,舍命以后就生到了佛国,与佛相见,那是无比地庆幸、欢喜!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一切行者行住坐卧,无论身口意修什么善根,不管白天黑夜的哪一时节,心里常常作这种理解,常常这样观想,这就叫做回向发愿心。

回向又有往向和还向两种回向。前面是往向,这里讲还向。就是还要进一步做远程的回向:祈愿我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后,就要起大悲心回入到生死界教化众生。这就是远程的回向。近程的回向是说此生命终就要生到西方。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这样具足了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净业的修行无不能成办。这样行愿的正因已经成办,若不往生,无有是处。



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这里的三心也通摄定善十三观的含义。换言之,修定善十三观的时候,也都要具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在真实心中去修观,要对于弥陀愿力等建立信心,还要把所修的功德回向往生。

总而言之,三心是无论定善、散善必须具足的三个要因,应当把它贯穿于一切净业的修行,这样修任何行就都成了往生的正因。因此要知道,三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