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明尝与味即藏性



净界法师


    子四、明尝与味即藏性。

    尝跟味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尝是内处舌根,味是外处味尘,当舌根跟味接触的时候,其实这中间的道就同时显现出来了。

    总标二处

    阿难!汝尝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阿难!你平常在早上跟中午二个时段,也经常跟随大众师持钵到城中去乞食,在乞食的过程当中,偶尔也会有人供养比较美好的饮食,譬如酥酪醍醐,这三个都是牛奶提炼出来的,牛奶加以炼制变成酪,酪再炼制变成生酥,生酥再炼变成熟酥,然后变成醍醐,这在古代都是上等美味的饮食。

    当我们的舌根接触上等饮食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味道出现。佛陀就问阿难说:阿难!你的心意怎么样,这美好的味道是怎么来的,你从什么地方来?是虚空所生?还是舌根所生?还是饮食所生?

    如我们平常在吃芝麻炒面,你的舌根接触芝麻炒面产生芝麻的香气,这个你从什么地方来?是从舌根而来?是从炒面而来?还是从虚空而来?

    这都值得我们去探讨这宇宙当中的道。

    妄相无体

    非从舌生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阿难!假设这美好的滋味是从舌根而来,那这地方有个问题,在口腔当中每一个人只有一个舌根,一个舌根只能够出现一个滋味(基本定义) 。你只有一个舌根,如果舌根产生滋味,那你只能产生一个滋味,就好像一棵树长出的果实,要是酸的,那整个果实都是酸的;若是甜的,这整个果实都是甜的;是苦的全部是苦的,一棵树长出的果实只能够有一个味道,不可能你这棵树有苦的、有酸的、有甜的,不可能的!

    所以说既然是你舌根所生,那么身为一个舌根,它只能够生起一个味道。这时舌根已经产生了酥味,这时如果你又同时吃到黑石蜜(甘蔗糖) ,黑石蜜是甜味,乳酪是碱味,而这时你的舌根已经产生一个碱味,你遇到甜的东西的时候,你的舌根就不能再转变味道为甜,因为你的舌根已经生起碱味了,所以你对甜的东西应该没有任何反应、没有任何的知觉才对!

    既然甜味不能产生任何的反应,那表示这个舌根就不是一个滋味的舌根?你只知道碱味,酸甜都不知道,那你这算什么舌根呢?所以说舌根产生味道不合理,因为你只产生一个味道,其它味道都不知道,那就不能构成舌根的定义。假设你说你舌根的味道可以变来变去,一下变甜,一下子变酸,可以变移,那这有问题,舌根只有一个体,不是多体,怎么你一个体的舌根可以产生这么多滋味呢?你这一棵树同时产生甜的水果,又产生苦的水果,这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你的舌根只有一个,你不能产生这么多滋味的,所以味道是舌根所生是不合理的。

    非从食生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这是我们一般的执着)你吃到美好的饮食,你也正在享受这美好的滋味,那这个滋味是从哪里来呢?你说当然从饮食中来。那这就有问题,饮食是一个无情之物,它没有了别的心识,身为一个饮食如果没有用舌根来跟它作用,它的味道是表现不出来的,你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滋味一定有舌根的作用。你说这个味道只有饮食生起的,不需要舌根,事实上,身为饮食它根本没有了别性,它怎么知道美好的滋味呢?它一定要有舌根的相互作用,饮食没有了别性,它怎么能够自己知道滋味是什么呢?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若你一定说饮食也可以知道它自己的滋味,若饮食知道自己的滋味,那是饮食自己在吃自己,是饮食在受用它的滋味,那跟你阿难尊者又有什么关系,那怎么能够说是你阿难尊者的舌根呢?所以从饮食中出来不合道理,因为你饮食再怎么美好,你没有一个有了别性的舌根去接触,那美好的滋味是显现不出来的。

    非从空生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若这滋味是从虚空所生,我们有时候也会去尝一尝,这虚空它到底是什么滋味呢?

    虚空有二种的虚空,一个是外在的虚空,一个是你嘴巴的虚空。这地方所指的是嘴巴的虚空。

    假设虚空它能够产生乳酪的碱味,既然你的舌头能够感受到碱味,那不但是你嘴巴里面有虚空,外面也有虚空,这样子你应该整个身体都感到碱味,因为外面也有虚空,你的脸部身体都应该感受到碱味。那这样有个问题,整个世界的人就像大海中的鱼一样,因为鱼就在大海的碱味当中跑来跑去,全身内外都是碱味。既然你经常受到一个碱味,那我们就不知道平淡的滋味,就没有对比。

    你看大海的鱼它不管吃什么都是碱味,它没有其它的味道。所以身为一个海中的鱼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平淡,因为它从来没有对比过。既然不能了知淡的味道,你也就不能知道这叫碱味,因为没有对比过。既然不知碱也不知淡,那这个叫什么根呢?身为舌根当然能够分别酸甜苦辣,你永远只知道一个滋味,那怎么叫舌根呢?所以生于虚空是不合道理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呢?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美好滋味的时候,那甜美的滋味其实是不真实的,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身为一个不真实的滋味,怎么会显现在我的舌根呢?

    是因为我过去有布施饮食的善业,所以假借这个饮食,把这善业的力量显现出来,让我感受到一个美好的滋味,是个人的循业发现。因为你善业还在,当你把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吃什么东西都没有滋味了,因为这个滋味是从业力而来。它只是个人的循业发现的假相,但是它的本质,当体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世间上的饮食,我们应该说它有无量味,你看福报大的人他吃东西味道特别美,我们福报比较差的,吃同样的东西味道稍微差一点。你不相信你把这个面给饿鬼道吃,他吃得很痛苦。

    你看目犍连尊者他一个阿罗汉,他在定中看到他的母亲堕到饿鬼道去,他也是去托钵美好的饮食给他的母亲,当他母亲把这饮食放到嘴巴吞到喉咙的时候,变成一团猛火。

    怎么这美好的饮食跑到你的嘴巴变猛火呢?

    因为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饮食是不真实的。饮食若是真的饮食,那进到他的嘴巴应该还是一样美好的饮食,因为它是虚妄相。

    所以目犍连尊者很紧张,就去禀告佛陀,佛陀说你要斋僧,一方面叫你妈妈忏悔。目犍连尊者就用他的物质供养大众师,一方面帮他妈妈忏悔,后来才把这业转过来。

    在春秋战国时代,鲁国的国君,有一天鲁国的人民在海中找到一只鸟,这只鸟非常漂亮,就像天上的凤凰一样,这国君非常喜欢这只海鸟,就做了一个很大的笼子把它保护起来,每天要他的仆人喂它上膳食,而且每天把宫中最美好的饮食酒肉盛给这只海鸟吃,结果三天以后,这只海鸟死掉了。国君说:为什么呢?

    大臣说:海鸟的饮食跟我们的饮食是不一样的,你拿我们美好的食物对它来说刚好是毒药。

    所以这饮食是不真实的,每一个人循他的业去发现他个人的饮食,这就是所谓的循业发现。这也就是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要食存五观,你每天这样子念:计功多少量比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当你这样念的时候,你产生惭愧心、感恩心,这种惭愧心感恩心生起的时候,你再去吃饭是特别的甜美。饮食因为它不真实,所以它会变化,这就是所谓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身与触即藏性



净界法师


    子五、明身与触即藏性。

    身根是内处,冷热涩滑是外处,身根跟处接触的时候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总标二处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阿难!你平常早上起来要三摩其头,佛陀规定弟子们早上起来要三摩其头,因为佛在世的时候很多外道出家,出了家以后,佛陀怕他们习性不改又修外道法,所以佛陀要他们每天起来三摩其头,告诉自己经出家了,应该要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以我们手去摩头而产生一个触觉,冷热涩滑的触尘。

    这一段值得我们注意的,这一段的经文跟以前是不太一样的,前面的经文它的内处跟外处,一般来说它的内处都是有情,它的外处都是一个无情物,譬如以这一段佛陀应该举我们的身根去穿一件衣服,身根是有情,衣服是无情,当我们的身体跟衣服接触的时候,有冷热涩滑的感觉。但是这个地方讲的譬喻它的内处跟外处都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东西,不管是手,不管是头,都是有了别功能的心法,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当我们的手去接触我们的头的时候,整个摩触的过程当中,到底何者是能触,这触觉是从哪里生起的呢?是从手里面生起的?是从头生起的?

    我们的手去摩头会产生冷热涩滑的触觉,这个触觉是从哪里来,是从手边来还是从头部来?佛陀提出这个问题。

    妄相无体

    二触不成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若触觉是完全从手这一边生起的,因为我的手去摩头,产生了触觉,应该从手出来,那这样子有一个问题,触觉是完全从手里面生起的,那头变成完全没有明了的作用。但事实上头是有明了作用的,那表示你的手跟头没有完全接触,因为头是有明了性的,而你的手去接触头的时候,所有的感觉只有从手里面生起,那表示你没有真正的接触,所以不能构成触。若触觉是完全从头部生起的,那手就完全没有作用,但事实上手也是有感觉的,所以也表示头部跟手也没有真正接触。因为手是有知觉,那你的知觉只有从头部生起,可见得你的头跟手没有接触。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在接触的过程当中,手也产生一个触,头也产生一个触,在整个摩触的过程产生二个触觉,那阿难尊者你应该有二个身体,以后你要成二尊佛才对啊!你的手去摩你的头产生二个感觉,那你应该是二个身体,这是不合道理的。

    一触不成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若当我们的头跟手接触的时候,这二个都是有明了性,相互接触的过程当中,它们二个共同产生一个触觉。那这样子手跟头应该相合为一体才对,你们二个既然能够产生一个触觉,那头跟手是一体的。那假设头跟手是一体的,那就不能构成触的定义了,触必须有能所,能跟所是不一样才对。现在你的头跟手是一体的,就不能产生交互作用,那触的定义就不能成立。

    若头跟手是二个体,你生一个触觉,它也生一个触觉,这二个是一个自体,那到底这个触觉是从哪里来。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在能摩的手就不是在所摩的头,在所摩的头就不在能摩的手,你不应该说一个空空荡荡的虚空,跟你产生一个触吧!所以说一个触也不能成立,因为手跟头都有知觉,怎么有可能会合成一个触呢?

    那我们手去摩头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呢?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当我们的手去摩触头的时候,它其实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而这二个接触的过程当中是没有真实处所的,也就说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它只是你过去的善恶业力,而显现的一种暂时的假相跟暂时的一种感受作用而已。你善业强,不管你摩你的头你的手,你都产生快乐的感受,你要有罪业,你摩你的头你的手就觉得很痛苦,这只是一种循业发现,它的本质就是你的真如本性,假借业力而显现出来,但真如本性本身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们的起心动念很重要!



净界法师


    触是一种身体的感受。在台中莲社有一个念佛感应的故事,我们从它的故事来探讨它的道理。

    当时有一个阿环师姐,这师姐她四十二岁就参加台中莲社,她到六十二岁往生,总共亲近台中莲社二十年的时间。她不但很精进的参加共修,也非常发心的护持共修团体出钱出力,后来她在六十二岁的时候,肠胃生一个肿瘤,开了几次刀都没有什么效果,最后开完刀以后,她就决定不再开刀了。

    在开完刀那一天,下午三点钟在病房当中,她整个人昏睡过去,昏睡的过程当中,她的手就去拨一个东西,一直在拨、一直在拨,感到非常的恐怖。这时她的家人就赶快找莲友来助念,念一段时间以后,她的手就安定下来了。

    她第二天醒过来,她的家人说,你昨天晚上三点钟你到底是看到什么?她说在睡觉的时候,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往我的身体罩过来,非常痛苦,好像蚊帐一样的东西,我一直要把它拨开都拨不开,后来听到念佛的声音,她自己也念佛,当她很虔诚念佛的时候,看到一道金黄 se的光明,光明出现的时候,那黑色的阴影就慢慢的消失掉,就变成一个小孩子出现。

    她就问小孩子说你来干什么?小孩子说我来跟你讨命的,你前生你很喜欢杀猫,看到猫就杀,你杀了四十只猫,我是其中一只被你杀的猫,我现在要跟你讨命,但是因为你念佛的关系,把我们之间的恶因缘化解掉了,但是你欠了四十条猫的命,还是要偿还。这小孩子说,你应该做三天的法会来超渡这些猫。后来阿环师姐就请人家来诵经,诵了三天的经,最后一天又放了大蒙山,才把这业障给消过去,后来也就安然的在念佛当中往生。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她在看到黑色阴影的时候,她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她开始念佛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那道光明?为什么有些人念佛的时候看不到光明?

    其实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无所不在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你一定要依止你真实信心来念佛号,才会把那个光明显现出来。

    在法界当中,有很多很多很好的磁场,有很多很多不好的磁场,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很重要。你看你起恶念,就招感不好的磁场,你起善念,它就会出现善的磁场。因为佛菩萨在法界当中发了很多愿,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观世音菩萨也发了十二个愿。但是你要启动佛菩萨的愿,你一定要安住善念,信心、愿望。但是很多的外道鬼神在世界当中也发了很多很多的邪愿,为什么很多人跟他感应道交呢?

    因为你自己,仁者心动。

    所以我们不是说要逃避到什么地方去,这个地方不好要到那个地方,都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你心念的问题。譬如我们今天住在同一个道场,你要是觉得道场不好,你应该到大殿去忏悔,因为你有那个业力。

    其实我们整个法界当中,世间上整个法界充满好的因缘,也充满不好的因缘,所以整个法界当中是具足十法界染净诸法,但是你念头一动,你就跟谁感应,就这样子。这叫做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

    所以你看我们看到别人好,我们随喜赞叹,我们会感受到他的光明功德;你看他好,你忌妒,你就招感那负面的磁场给自己痛苦。讲实在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这就是所谓的循业发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明意与法即藏性



净界法师


    子六、明意与法即藏性。
  
    意是内处意根,法是外处是法尘。意根去攀缘法尘的时候,就产生了因缘所生法,它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总标二处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阿难!你平常也经常的依止你的意根去攀缘善、恶、无记三种的境界,善能够引生我们今生来生安乐的果报,这叫善的境界;但是我们也经常去攀缘一些邪恶的境界,与贪嗔痴相应的,对今生来生产生痛苦果报的境界;或者是非善非恶的境界。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攀缘这种境界,最后落谢到我们第六意识的心中,就构成了一个影像,产生三种善恶无记的法尘(这地方是说明第六意识怎么去创造法尘,去攀缘外境而落谢影像而成就法尘)。这三性的法尘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是你内心所生起的,还是离开你这一念心有它个别的方向跟处所呢?

    我们有时候经常会出现什么影像,或者是戒定慧的影像,或者是杀盗淫妄的影像,那这个影像是怎么来的?是我内心生起的,还是另外从外面生起的,佛陀提出这个问题。

    妄相无体

    非即心生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阿难!若法尘是决定从心中生起,说我心中的影像就是我内心生起的,那这个地方有问题。法则非尘,法尘既然是心所生,那这个就是有情,因为心是有情,所以生起法尘,这个法尘也是有情,那这时候法尘就不是无情之物了,它是一个有情的心法,法则非尘,那就不是一个无情,它是一个有情的心法,因为它是心所生。那这样讲,非心所缘,既然是心法,心法是无形无相的,那你怎么去攀缘它呢?

    影像是心所生,心生起影像,这影像也是个心法,那这心法是无形无相的,那你怎么去攀缘这个影像,它已经不是一个色法,是一个心法,那你攀缘不到这个尘,那又怎么能够构成外处呢?外处就是所缘为意,那你都不能够攀缘那怎么能够构成外处呢?所以是心所生不合理,因为你心所生它就是个心法,心法就不能攀缘。

    非离心有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

    若离开这一念心有它个别的方向跟处所,法尘有其善恶的自性,那到底它是有知还是无知,它是离开心有它固定的体性,这体性到底是心法的有知还是色法的无知?

    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假设它是一个有知的心法,异汝非尘,它既然不是尘而且也不是你的心法,身为色尘,它是一个有心法的,它既然不是你的心法也不是色尘,那它表示是什么?是同他心量,是他人的心量,那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一定要说,即汝即心,这个就是你的心法,那这样子你就变成二个心,你这一念怎么能变成二部分,一部分变成能缘,一部分变成所缘,一部分是内处,一部分是外处呢?这不合道理的,你的心是不能分成二部份的,所以有了知的功能是不合理的。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

    若尘是离心别有而且没有明了性,那么这个法尘它是心中的影像,它既然是离心别有,它既不是外在的色身香味触(触尘就是离合冷暖),它既然不是外在的五尘也不是虚空相状,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它离心别有,那这个影像到底在哪里呢?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既然在整个色(色身香味触),在五尘当中,在虚空当中都没办法显现,那在人世间不应该说在五尘之外,在虚空之外还另外有一个色法存在,即使离开了色空之外还另外有一个东西,那它也不是心所缘,表示你心攀缘不到,既然心攀缘不到,那这处的定义又怎么安立呢?身为一个处,它必须要所缘为义,所以它是没有明了,性离心别有,你根本找不到它的存在。那它到底在哪里呢?它不在你的内心也不在外面也不在色空,找不到!找不到的话你根本没办法攀缘,没办法攀缘就表示它不是一个处,所以离心别有也不合理。

    但是我们每一次拜完佛、念完佛的时候,或做完一件事情,我们心中也的确会留下很多很多的影像存在,那这影像是哪里来的呢?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能分别的心跟所分别的法尘,其实它都是不真实的,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能缘的心跟所缘的法的相互作用,只是个人业力所显现的假相跟作用,它的本质就是真如本性。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其实悟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道,大乘的真实之道,大乘的成佛之道,其实是无所不在的,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就在我们穿衣、吃饭、睡觉当中都经常显现,只是我们没有回光返照当面错过而已。不是说你到哪里去,到西藏求什么道,不是的!道就在你的身心世界当中。只是我们是不是具足智慧的法眼去观察它,去把它找出来,当做你成佛的正因,当做你修行菩萨道一个真实首楞严王的功德如此而已。
    所以我们讲开悟的楞严,其实悟的是什么?

    悟的就是在身心世界当中,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重点就是我们这一念心,你遇到身心世界的时候你是向外攀缘,那就完了!那你启动惑业苦;你能够回光返照它的道,不随外相而转,你去回光返照它的道,那就是法身、般若、解脱。所以每一个法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杂染之法,每一个法对我们来说也都是解脱安乐之法,关键就是巧妙在于你一念心。

    我们不应该说外境有什么问题,不应该这样讲,你看一把刀子,你会用它,它可以割除你的毒瘤,你不会用它它就伤害你,所以每一个法都是一体二面的,善恶二面的。

    你看我们在人事当中,我们没办法去改变别人,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但是你要会巧妙,你就在整个环境当中去消你的业障,去积集你的资粮。人事你不会好好的运用,你一天下来就造很多罪业,伤痕累累,因为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都是你的真如本性,只是我们是不是能够回光返照而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不能在假相当中产生迷惑颠倒!



净界法师


    本经一开始是阿难尊者他祈请佛陀开示,身为一个菩萨应该怎么来修学,大乘的圆顿止观以及它的前方便。佛陀在回答的时候先回答我们在修止观之前,应该怎么做一些准备的工作。这些准备的工作简单讲就是建立一种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也就是建立一种大乘的正见。

    我们一路学习过来,我们有一个感觉,佛陀在培养一个菩萨在观察人世间,他是希望我们分二部分来观察,一个是一种真实的,一个是虚妄的;一种是一种真实不变的功德,一种是一种生灭变化的因缘这二部份。

    佛陀在发明真妄的时候,是先约着内心再约着外境。

    从内心上来说,我们要先建立一个能观的心,从内心来说,佛陀是从七处破妄跟十番显见,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内心,当你安住在攀缘心的时候,那你已经安住在一种虚妄相。因为攀缘心它是随外境而生灭,境有则有,境无则无,那是一种一时的情绪。另外一个是常住真心,从你内在的清净本性所发起的一种广大的愿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这种菩提本愿它是不生不灭的,它不随外境而有所变化。所以从内心的角度,佛陀要我们弃生灭守真常,安住常住真心,而破除虚妄的攀缘心。

    这是前面一科所说的,到后来佛陀开始约着所观境来发明真妄,所谓的会四科,融七大。这当中佛陀在观察所缘境的时候,他的重点在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所发明的是诸法不变的道理;即假是发明每一个法有它当时生灭的因缘;即中的意思是告诉菩萨,真实跟虚妄都很重要。

    如果我们今天是修小乘法,大概偏重在真实的空性,对于生灭的因缘大概不会太重视;但是你如果修大乘法,真实很重要,虚妄的因缘也很重要,因为你没有借假,你就不能成就菩萨的资粮力,你就不能成就万德庄严。

    所以菩萨是不能忽略假观的,因为你没有暂时的因缘,就没有永久的功德,但是你又不能在假相当中产生迷惑颠倒,所以你必须以空观为根本,以假观为方便,所以他把空观放前面。

    我希望大家好好体会,为什么说即空、即假、即中,为什么不说即假、即空、即中?一定要把空放前面,因为你先得本,才成就枝末。

    我们再讲一次,你修圆顿止观,第一个你的内心要安住常住真心,第二个你的所观境,永远都保持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理。以空性不变的理为根本,以因缘的变化,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以因缘的变化来当做菩萨的一种善巧方便。到最后你要保持空有同时,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这就是佛陀要我们修圆顿止观二十五圆通之前,你必须建立的一种大乘的正见,你才有资格修圆顿止观。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