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十番显见之九约二妄合明显见性非见(十一)




净界法师


    午二、退同例别。退同分的共业来例别业的妄见。主要是发明随缘的作用。

    例举前法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

    先讲同分共业。阿难!譬如说我前面讲到众生共业所感的妄见,譬如以共业来例同一个人的别业所招感的妄见。一个所招感的别业是什么呢?一个眼睛有毛病的人所见的五色圆影,这个道理就好像一国人所见种种的灾象一样,都是由心现出来的。

    以共业来例同别业,先作一个总标,以下将这观念陈述出来:

    陈述妄因  

    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一个人眼睛有毛病看到了五色圆影,而五色圆影从哪里来?不是从灯光来也不是从眼睛来,是他健康的眼睛当中有一层翳,有那赤眚,就把那五色圆影给现出来。就是我们心性当中有一念的妄动,所以才有业力跟果报出来。在这共同的共业当中,所见的种种不祥的灾象,这是一国人当中的共业所招感的瘴恶,心中的烦恼所引生的瘴,所以你一个人看到了也好,一国人看到也好,其实都是我们一念心性当中,一念无明妄动而有的。

    这个地方是从共业而带入别业。

    结示法要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整个南阎浮提众生,三千洲中乃至于东西南北的四大海,乃至于再扩大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十方的诸有漏国土(不包括诸佛清净的国土)中,所有凡夫的众生。这以上的身心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都是在我们觉明无漏的一念心性,在它产生作用的时候,一念的妄动而产生见闻觉知的时候,累积很多很多的烦恼跟业力而显现出来的。而整个生命的因缘合起来就是二句话: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当业力的因缘成熟的时候它就出现,当业力的因缘消失的时候它就死亡,所以和合妄生,不和合妄死。

    前面的一段经文我们看到的是在变当中,有不变的本体,这地方是说不变的本体当中,有它变化的因缘。变化的因缘佛陀是有从个人的角度跟团体的角度,个人叫别业,团体叫共业。我们不讲团体讲个人,我们去思惟缘起的观念。什么叫做不变中有变呢?为什么不变会随缘,这句话什么意思?

    譬如说,你今生产生一个身心世界,可能是个男人或者是个女人,但是你今生的生命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因为它是在不变的整体心中其中一部分,我们的念头动的很多,我们有很多业力,它只是其中一部分的业力出来而已。

    今生的你不能代表全部的你,或者我们这样讲,心性是整体生命,我们今天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泡,一个个体生命,这一个个体生命不能代表你自己。

    我们举一个例子,苏东坡跟五祖戒禅师,苏东坡的前生是五祖戒禅师,它的一念不变的心性当中,有一个变的因缘,它现了五祖戒禅师持戒庄严,他今生变成苏东坡,非常的放荡不拘。那你说到底苏东坡是谁?这二个都是苏东坡,前生是五祖戒禅师,就是苏东坡。

    因为我们这大海当中有很多的业力,它今天浮出这个、明天浮出这个、后天浮出这个。所以我们不变当中有什么?生命会变化。所以为什么我们今天求生净土,重点就是它变得太厉害了,生命会退转。我们很难把苏东坡跟五祖戒禅师把它画等号,这二个个性完全不同。你看,秦桧的前生是雁荡山的苦行僧,秦桧是一个贪心很重,贪求名利的人,他前生是一个修苦行,少欲知足的人。

    同样一念心性,它变出二个相貌出来,哪一个是真的?二个都是假的。

    我们心性的大海当中,有很多的水,有很多业力的种子,今天浮出这个、明天浮出这个、后天浮出这个…。所以有时候我们看他的前生跟今生完全不同,很正常。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种子很多的业力,今天浮出这个、明天浮出这个…;好像说这个房间有一百个人在睡觉,一百个人的个性都不样,这个一百个人就是你的种子,今天把A叫起来,其他九十九个在睡觉;你看到了A,哦,A就是我,来生把B叫起来,又是另外一个身心世界,再来生把C叫起来,其他种子都在睡觉。

    所以我们没办法了解自己,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你怎么了解自己呢?你说,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今生不错,我皈依三宝,为公为众弘护正法,其实这只是你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功能没有表现出来,它在睡觉,它在睡觉不是没有,它暂时不动。

    所以在整个心性中不变有变,就是我们过去累积很多业力的能量在里面,储存在心性当中,今天出现这个、明天出现那个、后天出现那个,这就是所谓的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当业力成熟的时候显现,当业消失的时候生命就结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番显见之九约二妄合明显见性非见(十二)



净界法师

    卯三、显示归真

    离妄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

    当我们了解现前一念心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时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就可以产生微密的观照。

    总而言之,刚开始先依止心性,首先在变当中,先找到不变的体,先把根本找出来,先把心带回家。

    修行第一件事情,在变化中先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出来。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先找出来,然后再依止这一念心性,称性起修,来修习空假中三观,远离和合缘。

    远离和合缘就是以空观来破除我相的执着,破除凡夫的执取。

    不和合缘用假观来破除无相的执着,破除二乘,忘失大悲不要修善,这种对无相的执着。

    古德说:空观破和合缘,是了分段生死;假观是了变易生死。用空假二观就能够灭除分段变易这二种生死。

    即真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最后圆满菩提不生灭性,就能回归到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性,在本性当中产生无上的菩提(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这样我们的生命就永久安住在清净的本性,永久受用常乐我净的四种功德,也就永远不再迷惑。

    生命从心来说是有变的部分跟不变的部分,首先我们先回到不变的地方,在不变的地方修空假中,把变的部分加以调整,把杂染的因缘转成清净的因缘,但是你要先回家,先求不变,再求随缘,《楞严经》就是这个修行方法。

    这是你整个心地法门的观照,所以我们先了解到问题的点在哪里,我们讲诸法因缘生,每一件事情出现一定有原因,如果你找不到原因,你就永远不可能改变你的生命,不可能!你的一生当中只有叫积集善业修习福报,你的生命没办法改变;你要改变生命先要了解生命,先了解它,从哪里下手,这个很重要。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依止的是攀缘心,你这个善根很快就被破坏掉!



净界法师


    本经修学的重点,简单的讲就是要修学《首楞严王三昧》,这三昧修学的心地法门,蕅益大师说:就是要我们能够经常的正念真如。
    我们行菩萨道为什么要正念真如呢?
    我们一个凡夫众生,当我们在三界得一个果报的时候,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是有障碍的。
      第一个就是烦恼的障碍,我们的心跟外境界接触后有贪嗔痴的烦恼,所以我们会经常感到我们的身心世界躁动不安。
    第二是业障,我们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使令我们感到不得自在,做什么事情就是不能满愿。
    第三报障,我们这个身心世界它会老、病、死,所以我们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感到非常的不顺。
    因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使令我们这个身心世界是躁动不安,是障碍重重,大概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情况。但是我们的内心当中可也有很多大乘的善根,当我们的善根被佛法的刺激启发起来的时候,我们也会发起菩提心,我们依止这菩提心的力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也会试图去作一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种的善念出来。
    所以我们一个凡夫菩萨基本上我们的身心世界是真妄和合,这个人有障碍可也有善根,有善根可是也有障碍。
     这时候我们所要面临的是二个问题,就是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的善根要把它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才不会被烦恼、被罪业、被老病死所破坏。
   古德说:我们譬如小树,暴风折枝。你要是没有小心的呵护,暴风雨的吹残,小树的根就被破坏了。
   在本经中它要我们能够,就是你这一念,我们有二种选择,第一个安住在攀缘心,第二个我们安住在常住真心。攀缘心是整个烦恼罪业的根本,所以我们菩提心的活动,我们布施、持戒…的整个善法的造作,假设你依止的是攀缘心,那么你这个善根很快就被破坏掉。
    那我们怎么判断攀缘心呢?
    佛陀讲了很多七处破妄,十番显见。简单的讲就是当你现在生起一个念头,你这个念头是从哪里来的,你从什么地方来?如果你的念头是外在某一种事项的刺激而产生的,那大概这个就是攀缘心,因为它是外境给你的;你看到某一种美好的色相,听到某种美好的音声,生起一念的菩提心,生起一念布施持戒的心,这一念心安住在攀缘心,那你这个心就会随境而生也随境而灭,就像客人一样他是来来去去的。你这一念心本身的生起是依止道理的观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这就是常住真心。
    所以本经上说:你首先要把你内心活动,什么是主人,什么是客人,客人只是一时来挂单而已,你要把它分别清楚。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菩提心的善根,布施持戒的善念,要安住在你的常住真心。这时候你依止不生不灭的本性,你才能够成就《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你也才能够使令你所有的菩萨道的万行成就《首楞严王》,坚固不可破坏。
    在本经它在整个修学是先处理菩萨安住的问题,你的善根你的菩提心应该怎么安住,第二个再讲到调伏的问题,后面会讲到我们怎么去降伏内在的魔障、烦恼跟罪业,怎么去降伏外在的魔障,鬼神障。它先求安住再求调伏,这就是本经《首楞严王三昧》的主要修学重点。
    当我们过去有很多很多的善根,有布施的善根、持戒的善根、忍辱的善根等等,那这些善根云何应住呢?在佛陀的开示当中有十番的显见,以十种的法门来发明我们的常住真心,这就是我们的依止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番显见之十破和合不和合余疑(一)



净界法师


    癸十、破和合不和合余疑。显见性离过绝非。

    法尔现证

    身为常住身心它本身它不是和合,但是它也不是非和合(不是分离的),我们这一念真实的心性,它跟外境一切万法的互动,它没有跟万法完全的和合,但是它跟万法也没有完全的分离,它是不即不离的。这种中道的思想是阿难尊者最后剩余的疑惑,佛陀必须把它破除,破除阿难尊者对于和合跟不和合这种二边的执取,来发明我们众生的心性是离一切过非的,它没有着空着有二边的过非,而且是法尔现证。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是不假一念的分别,就可以当下亲证不假外求,是你自己本具的,你不必向外追求,你只要回光返照当下就是。

    分二:子一、责迷。子二、征破。

    子一、责迷。这段是佛陀他来责问阿难尊者心中的迷惑。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难!虽然你已经在前面九番的开示当中,已经了解我们众生本具的本觉妙明的佛性,身为一个本觉妙明的心性,它的体性是非因缘的,因为它的体是不变的。非因缘的观念破除二乘他迷执因缘的这种障碍,二乘人是执着因缘法,在作用上它也非自然,因为它有不变随缘的作用;破除外道它迷执自然的这种观念。也就是说身为一个我们众生本具的寂常心性,它是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的。

    这种道理佛陀在前面的九番开示讲了非常的清楚,阿难尊者也已经懂了,但是阿难尊者心还有什么剩余的疑惑呢?佛陀说:然而你却未能完全明白,我们这一念心性,当它生起作用的时候,这一念心跟外在的人事一接触的时候,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这种中道的道理,你还不能完全明白。

    在前面的九番开示,基本上都是阿难尊者先提出一个疑问,佛陀加以回答,但是这一段阿难尊者其实并没有提问题。古德说:这一段是佛陀预知阿难尊者心中的妄执而责问之。也就是说佛陀不必等待阿难尊者的提问,他预先了知阿难尊者在心中还有这么一点微细的疑惑,就是当我们这一念心要深入人事的因缘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到底是完全的和合,还是完全分离,这种中道的思想,阿难尊者还是有所迷惑。所以佛陀就直接的道出来,不必等待阿难尊者的提问。

    子二、征破。佛陀既然责问以后,就要加以征问跟破斥。

    分二:丑一、破和合。丑二、破非和合。

    丑一、破和合。破除因缘开显不变的体。分二:寅一、牒疑。寅二、正破。

    寅一、牒疑。佛陀牒示阿难尊者心中的疑情。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佛陀说:阿难!我现在要开示非和合的道理,我还是要假借前尘的因缘来问你。

    前尘也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这外境的相状,包括了明、暗、空、塞等种种的相状。为什么发明心性要假借前尘?因为我们心性是无形无相的,假设不假借外在的明暗塞空,它是不能加以显发的,所以必须假借前尘,来发明和合跟不和合的道理。

    为什么要发明这个道理呢?因为阿难尊者你经过前面的开示,你心中还是依止世间的一切妄想执着,你现在的心中还认为,我们这一念众生的心性,必须假借因缘的和合才能够生起,所以你心中还有一种疑惑,以为生起无上菩提心,是要假借外在的因缘才能生起。

    这是阿难尊者最初的疑惑,他最初出家,佛陀问他你怎么出家的,阿难尊者说我出家的时候所生起的菩提心,是看到佛陀三十二相胜妙殊绝而出家的。这个菩提心是看到一种身相庄严而出家,那这个菩提心就很脆弱。因为你看到佛陀三十二相,那万一佛陀变老了、死了,当你心中的相消失的时候,那你出家的心就被破坏了,因为你随境而生,你自然会随境而破坏,你不是发自内心对道理的思惟而发起的菩提心。所以他这时候还是认为,我菩提心的生起一定要假借外在因缘的和合才能生起。

    这一点古德解释说:为什么发起菩提心不必假借外在因缘,我们可以直接从道理上思惟而生起?因为我们众生的寂常心性,是本自具足不假修德。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当中,我们这一念心,我们讲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其实我们一念心本来就具足菩提心,本来就具足如来密因,只是我们一再受妄想的干扰,心随妄转,如此而已。既然是我们众生本具的,那么就不必假借外在的和合。也就是说如果菩提心要假借外在因缘的和合,那凡夫没有一个可以发起真正的菩提心,那只有佛陀才有真正的菩提心,那就没有所谓如来密因的这个道理,那众生就不能够成就成佛的密因。

    这地方是说明为什么要破除非和合的道理,是因为我们的菩提心,是不必假借外在因缘就能够生起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番显见之十破和合不和合余疑(二)



净界法师


    寅二、正破。分二:卯一、破和。卯二、破合。

    和与合的道理,第一个和是说二个物质互相的掺杂,而失去它原来的本质,叫作和。比方说你拿一个面粉跟水,面粉跟水混在一起掺杂以后就变成一个面团,它已经不是水也不是面粉,这种情况叫作和。第二种合是二个物质的结合,但是没有失去本质。比方说一个杯子跟一个杯子的杯盖跟杯子的本身上下的结合,但是这二个东西都没有失去它原来的本质,这个叫作合。

    卯一、破和。

    举法标列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佛陀说:你阿难尊者的妙净见精,妙净指的是我们众生本具的见性,是微妙清净的,但是见性要生起作用要了别的时候,它必须要变成一种见分,见精就是六根门头,见闻嗅尝觉知的作用,特别指的是一种见的作用,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见分。当我们见性要生起作用的时候,转成一种见分,这能见的见分跟光明之相是和合?还是跟黑暗之相和合?还是跟通达之相和合?还是跟阻塞之相和合?

    提出四个问,把这种和合的相状标列出来。以下佛陀来破斥和合的情况,有四段的破斥;佛陀以下的破斥是相、体、名、义四种道理来加以破斥。

    不见和相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

    和合以后它是不具足和合之相,假设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跟光明接触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灯光的光明,你这一念心假设跟光明杂和了,那你现在看到光明之相,而光明之相也现前了,而且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光明相也互相的掺杂在一起,那这会有二个问题出现。

    第一、何处杂见。我们这一念心看到了光明,这时见分跟光明的相杂和在一起,既然杂和那到底在哪里杂和?既然会互相掺杂一定会有个处所,那请你阿难尊者告诉我,你那能见的见分跟光明相杂和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杂和?这是第一个问题,当然答不出来,因为没有处所。  

    第二、见相可辨,杂何形像。在杂和之前,我们能见的见分的明了性,跟所见的光明之相,这二个形状是很清楚分明的。你看我们的心是心,光明是光明。但是当这二个杂和以后形状改变了,那请问变成什么形状?你说我这一念心跟光明相杂和了,杂和以后已经失去它原来的面目了,那么请问你变成什么相状,你可以道出来吗?也道不出来。

    从一个相状的观察,这杂和是不合道理的,不见和相。

    不具和体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体性也不合道理。若非见者,云何见明。掺杂以后变成一个新的相状,假设我们这一念心果真跟光明之相杂和了,也变成一个新的形状,而这一个形状已经是一个非见,它已经失去一种能见的见分的相状。见分跟相状杂和,能见的相状消失了,杂和以后已经变成一种非见的体性,那你怎么又能够见到光明之相?因为杂和以后能见心的功能失掉了,那到底是谁看到光明相?这不合道理。

    若即见者,云何见见。你说杂和以后这个见的功能还在、还即见,那这样子岂不是变成了见见?你的见分又见到了自己,自己见到自己,你混和以后又有见分,见分又看到自己的见分,这是不合道理的。所以杂和以后它是非见也不对,它是即见也不对,这个体性都不合道理。

    (从圆满跟不圆满破斥)前面一段是以形状来破斥,因为它的形状变化了。这一段是就着前面的何处杂见,就着处所。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阿难尊者就转计说:这光明相跟见分和合的时候是找不到处所,因为二个都圆满,所以就很难找到杂和的处所。

    佛陀说:既然见分是圆满的,一个圆满的东西到底要怎么跟光明混和?或者你说光明相是圆满的,又怎么跟见分混和呢?因为二个东西要加以混和,二个东西都必须是要固定的形状不能圆满。你有多少量,它有多少量掺杂一起。如果说光明相跟见分是圆满的,二个圆满的东西就不能够杂和,这个体性不合道理。所以不管是从它的圆满不圆满的角度,或者掺杂以后它的体性,到底还有没有见分来说,都不合乎杂和的体性。

    不得和名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

    名称也不合道。我们在掺杂之前,我们能见的见分跟光明之相,它的形状是不同的,名称也不同,但是混杂以后已经失去的光明跟见性的功能,也失去二者的名称,那这名称到底叫什么?面粉跟水混和以后,也不能叫面粉也不能叫水。但是我们讲不出我们这一念心,你说心是心法,光明相是色法,心跟色法二者杂和,那它是什么?那它是心法,还是色法?你讲不出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非色非心,要嘛是心法,要嘛是色法,所以这个名称也讲不来,没有这种名称。

    不成和义  

    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不合乎和的义理。既然我们混杂以后已经失掉了光明相,跟见性的功能,如此一来这和的道理就不能建立了。因为在混和以后,你相状也找不到,体性也找不到,名称也找不到,所以总结合的义理是不能成立的。

    这一段是把前面的,相、体、名作总结。

    结示例余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既然我们这一念光明相不能和合,那么黑暗相、通达相乃至于种种的阻塞相(包括有形的物质,桌子、椅子、房子等等)跟光明相也都不能掺杂和的。

    你看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能念的心去忆念我们心中所创造的声音南无阿弥陀佛,这声音从我们自己创造出来再听回去的时候,你说你这个耳根听到你的声音,你那闻的性跟声音有真正和合吗?但是我们念佛的时候我们很清楚,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历历分明,如果真正杂和以后二个性质都要失掉。我们可以从实际的念佛道理当中可以知道,我们的心在造作万法的时候是没有真正的和合。为什么不和合这个观念是很重要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番显见之十破和合不和合余疑(三)



净界法师


    卯二、破合

    前面的和是杂和以后失去性质;合是上下的结合,但是还保持原来的本质,这样的合也不能够成立。

    举法标例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我们这一念见性所生起的见分,当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是跟光明结合?还是跟黑暗结合?还是跟通达结合?还是跟阻塞结合?

    正破合明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

    合的道理不能建立。

    我们这一念心去接触到光明的时候,假设它跟光明是结合的,那这就有问题了。你白天看到阳光,你说你的见分跟阳光结合,有真正的结合,那么白天过去了,晚上出现了,晚上暗相现前,明暗二相互相侵夺,所以黑暗现前光明就消失了。那么你的心跟光明相已经真正结合了,那光明相消失了,那你的见分也应该消失,因为你跟光明相结合了,所以你到晚上的时候,你应该看不到晚上的暗相,你已经跟光明相结合了,所以晚上黑暗现前光明消失的时候,你的见分也随着光明相而消失,那你就不能再跟暗相结合,那请问你,你为什么晚上还看得到暗相?所以跟光明相结合是不合道理的。

    兼破转计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佛陀怕阿难尊者有转计,说我这一念心看到光明的时候,跟光明结合了,到晚上现前的时候,我还是可以看到暗相。虽然我跟光明结合,我不必跟暗相结合还是可以看到暗相。意思是说:我的心跟光明结合,但晚上暗相现前的时候,我虽然没有跟暗相结合,我还是可以见到暗相。这就是所谓的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

    当我见到暗相的时候,我不必跟暗相结合,我还是跟光明结合,我还照样看得到暗相。这样的转计佛陀破斥说:应非见明!你这时候看到暗相,你已经看不到光明相了,你不可能看到二个东西,因为黑暗跟光明二者是互相侵夺的,你看到暗相的时候,这时你看不到光明,而你又跟光明结合。那你既然见不到光明之相,那怎么说你跟光明相结合呢?你看到的是暗相,但你说你跟光明相结合,这个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了明非暗。如果见分跟明相结合的时候,是看到光明之相的而不是黑暗之相,所以你说你不用跟暗相结合,而看得到暗相这是不合道理的。

    结示例余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既然我们这一念心不能跟光明相结合,那跟暗相、通相乃至于诸群塞的道理,亦复如是,是不能真正结合。

    我们这一念心在造作一切法的时候,不跟光明相和合,不跟黑暗相和合,不跟一切人事的和合,是在开显我们随缘当中,有一个不变的清净的本体就是不和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