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遗教经讲记

二多食苦对治


这里要明确所对治的是饮食过量的苦。它会增长烦恼业障,会障碍三昧,所以要认真对治。


如何对治?方法是观察饮食过量的过患。以前没有修道,生活都是在迷乱当中,修行之后要懂得哪些生活方式和修道不相应。要检点出来,一一改正。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放任烦恼而生活,那是修不好道的。


要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过量饮食的毛病?平时有没有做到了理智地把握饮食,不毁坏自他的善法、不妨碍道业吗?世间人没有求道的心,饮食上乱来,因为他是以烦恼为主,做的是纵欲、任性的事;修道人不能跟俗人一样,要以道为重,所以凡是妨害道业的事都要遮止,凡是有利修道的事都要实行,在饮食上也不例。


也许大家从没想过多食有什么苦、会怎么严重地障道,因此也从来没有“要对治过量饮食”的心。现在要调整过来,首先要用智慧观察到多食的过患,然后要能发起对治过量饮食的心,之后要让每顿饮食都只成为成就三昧的顺缘,而不成为违缘。


观察有三点:第一、是观察到饮食是服药,是为对治饥渴、维持生存而服用,因此过量食是不合理的;第二、观察到过量饮食会毁坏自他的善心,因此不合理;第三、是认识到过量饮食会失坏道业,因此不合理。真正以智慧认识到了这三点,饮食的观念和行为就会开始转变。



第一观:服药治饥渴、好恶平等观。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



首先要了解自己身上有饥渴的病。观察自身:每天都要吃几顿饭,到时间不吃,饥渴的病就会发作。逐渐地饿下去,身体会越来越虚弱乏力。饿过七天无法支撑,就会死掉。这样就清楚,自己是有饥渴的病。对治饥渴的药就是饮食。如果能在时间和量上保证好,这一天不会发饥渴的病,也就能维持良好的身心用于修道,所以要把饮食当做服药。


接着要想:既然饮食是药,就应当定时定量地服用,这样才对身体有好处;如果不以理智把握,非时、非量、不相宜地乱吃,那只会损坏自己的身心。比如病人如果因为药味苦涩,就减少药量,那以药量不足,会不利于治病;如果因为药好吃就多服,也一定损伤身体。药本身是毒,能治病才叫做药,如果服得过量、不足、或不合适,也就成毒了。饮食也是如此。刚才讲了,身体饥渴的病要用饮食来治,但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维持一天身体正常运行的饮食,也各有自己合适的量。如果没达到量,身体的能量不够,那就气力虚弱,妨碍修道;如果超过这个量也会成病。比如身体只需要这么多,结果多出了20,那这多余的20就成了负担、成了废料,它在身体中储存,需要很大的能量去消化它。这样也会损伤身体。


以上这些道理能想清楚,这第一种观就能做得来。每次受用饮食时就会想:我现在进餐是服药,目的是治饥渴的病,让今天身体有精力修道。我不能因为药好吃,就生贪心多吃;药不好吃,就生嗔恚少吃。这样以理智把握住自己的心。如果正念的力量大,就能克制住贪欲。不管有什么饮食来,都能不增不减地受取,而不妨碍修道。即使有满桌的美味,也都能控制好自己,不过量地吃。


这很重要,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一生几万天里不因为饮食而障碍修行。如果没有控制好,每天都有可能因为饮食味道的好坏而过量或少量,造成很多修道的障碍。


自己也能反省到:常常因为食物味道好就无节制地乱吃,吃完发现已经上当!享受只是舌头舔舔,过去就都没有了。造成的损失是几个小时或半天都浪费掉了,非常可惜!自己也后悔。这样让自己落在昏沉、懈怠当中,打坐打不好,觉得这一天很乱,就是因为身体给搞乱了。


这方面一定要好好观察,直到心里认同了“过量饮食有很大过患”。这样让观念上转过来,然后在自己身上对治过量饮食!



第二观:不损自他观。



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



这是讲多食会毁坏自他的善心,所以要禁止。


要学蜜蜂,蜜蜂采花时只取花的味尘,不损伤到花的色香。这是比喻修道人理智地把握饮食:只受取身体所需的能量,不会以贪心多求而毁坏自他的善法(“自”是指三昧善法;“他”是指施主的善心)。


这要知道,过量饮食会使身体负担过重,导致困乏、昏沉、睡眠。再打坐,效果就很不好。饮食调理好了,身体能量充足,一坐下去会很相应,也容易得定。饮食不当,即使昨天坐得很好,能够得定,但今天贪饮食吃得过量,结果坐得一点不好,妄想、杂念、昏沉一大堆。所以,为了保护三昧善法,就不能过量饮食。其次每天应时应量这么吃,不坏施主的善根。如果过分地享用,贪得无厌,这会使施主生厌倦的心,失坏他的善根。


有智慧的修道人,每天要像那只小蜜蜂,饮食来了,只理智地吸取所需的能量,之后一整天不障碍修法,反而增长善法。这样施主也欢喜做供养,他对你有信心,不会失坏善心,就真正种了福德。


每天都要把饭吃好,吃得平等,不生贪嗔;吃得应时应量。这样吃好了,饮食就成了为修道充电加油,不但不会损坏三昧善法,还能增上三昧善法。



第三观:知量知时观。



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有智慧的人会做出理智的权衡。做什么事不是盲目地只随烦恼去做,而是用智慧来权衡:我受用饮食以多少为合适,不会坏我的道业。不是像贪心鬼一样毫无理智地去受用。吃得过量不好,吃得不适宜也不好,吃少了也不好。而且这个时代,还要观察:食物有没有毒,这非常关键!有毒的食品不能乱吃,这方面对身心也有很大影响。它有很多添加剂、毒素会损坏身体的内脏;对人的心态,有些会增长贪欲,有些会增长嗔恚等等,心、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作为有智慧的人也要衡量。


比如一头牛,如果只能驮200斤,就不能让它驮300斤,不然牛支撑不住,就会垮掉;如果刚好合适,它就能长期稳定地负载。所以说“过犹不及”。


另一方面是指受取施主供养的时候,自己要心里衡量:我有多少福德?能消受多少?要懂得如果受用过分了,自己的道就会败坏。


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因为受取供养过多而障碍修行。即使修行有点功德也会因此退失,如果没什么功德,那更是负债累累,将来还债就很艰难!所以要防止过分享用而亏损道业。


因果上的加减乘除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如果自己德行不全,还过分地受用信施,那福德的账上就会出现严重亏损,也就修不上去,已有的道也会失坏!要看:自己是一头什么样的牛?如果是很健壮的牛,可以背300斤,但背400斤也受不了,会垮掉。如果力量弱小只能背200斤,就不能去背300斤。每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福报有多大、德行有多少。如果德行不全,还过分享受,那自己的道就会很快败坏。


这样就知道,过分的饮食肯定对自己不利,它会使自己负担更重。如果少欲知足,享用少,修的善行、做的福德又很多,那修道就有本钱,就能顺利地修上去,每天向上走的力量也就大了。


这样衡量就可以认定:过量饮食是有很大过患!然后就应当设法对治。


如果以前饮食味道好就吃很多,毫无顾忌;饮食味道差,就干脆不吃。或者经常乱吃各种有毒零食,那现在都要努力对治。


如果自己不求解脱,只图现前享乐,至于来世怎么轮回、怎么堕恶趣都在所不计,那当然不必这样要求。但如果想一生几十年里成就定慧功德,开悟成道,那就要在饮食等的心态、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凡是妨碍解脱道、妨碍成就戒定慧的事,都要禁止不做。这样才能保证每天都非常顺利地投入解脱道的修行,才会有所成就。


要这样以理智的观察抉择来决定饮食的取舍。



三懈怠睡眠苦对治



先要知道所对治的苦和对治的目的。心里懒惰而懈怠,身体闷重而睡眠,这两者合成一苦,就是所对治。


为什么要对治呢?因为如果存在懈怠、睡眠,就直接障碍精进;而没有一心精进修法,就无法得定;没有得定,就生不了无漏智慧。以懈怠睡眠就使得身心疲软、闷重、昏沉,处在这个状况就障碍定慧,使定慧不能生起。


要求得这一生解脱,这是很艰巨的任务!要凭短暂的一生成就定慧,断除烦恼,那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二六时中念念在道。只有持续精进,才能成就三昧;而一心住在定中,才能发无漏慧;也才能断烦恼超出生死。否则每天在懈怠睡眠里虚度时光,心处在迷乱中,就生不起定慧。古代修道成就的人,开悟之前都是昼夜精进用功,开悟之后更是念念住在道上。所以一定只有对治懈怠睡眠,才能使道业升进。


睡眠从三种事生起:一、从饮食生起,就是以饮食过度导致身体困乏而睡眠;二、从时节所生,就是欲界的人到了天黑就自然要睡觉;三、从内心所生,就是心里有各种烦恼,有时是懈怠懒散就睡觉了,有时感觉今天心情不好,就蒙着被子睡了等等。


以下经文分成两段,前一段是以精进力对治从饮食和时间所起的睡眠;后一段是修观察对治和净戒对治,来消除从内心所起的睡眠。



(一)对治从饮食和时间所起的睡眠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佛教诫我们要发起珍惜人身的心,以精进力来对治从饮食、时节所起的睡眠。


白天对治饮食所起的睡眠。比如中午吃多了就要睡觉。这样的话,要以正念提醒自己:白天这么好的时光,我一定要精勤修法,不让时间空过!有这样的道心抓住自己的心,就不会乱搞吃的,一直心里提着:“大好的时光不能空过,我要注意饮食,不能乱吃,吃多了会困倦睡眠,浪费许多时间”,这样就会把握得住。


就像学生觉得“求学的几年时间特别宝贵,不能空过”,有这一念心就不会去搞吃喝玩乐,这一念善心会摄持住他的身心,投入到具大义的学习中。那我们是求出世解脱的人、发无上心的人,应该比他更有道心!一想到:人生光阴有几?一寸时光一寸命光!现在极难得的修法机会,不能浪费在无意义的睡眠中。这样就会控制饮食,不会放纵多吃。吃多了不是打盹就是傻傻地坐着,一下子就浪费掉好几小时。


如果是真正有道心的人,他的做法跟别人就不一样,别人到这时候刹不住车,没有原则,就是因为道心不强。如果境缘比较好,也许不出问题。但来了几个恶友,说今天要大吃一顿,自己把握不住就混进去了,然后左吃右吃,吃了三个小时!这样就是荒废人生!


实际上,我们对荒废人生、放纵烦恼的事要感到羞耻才好。有羞耻就不会做这种事,有羞耻就念念在道上。大家有没有这份心?有这份心,就会昼夜勤心修道,不愿把宝贵的光阴用在造轮回的业上,做增长烦恼、无明、业障的事上。


不但白天,夜晚也想:这夜晚的时间这么宝贵,初夜、后夜我也要修法,不让它放过。有了这种想,怎么会去看电视?连中夜都要诵经来度过,不要以睡眠因缘,让这一生空过而无所成就。这就是极其珍惜暇满人身,分分秒秒都用来修法行善。


比如西藏金厄瓦格西,一生持不动佛心咒九亿遍。他是常常想起人身难得,以珍惜人生的善心摄持,昼夜都用在修法上。在这些修行人心目中,时间比万两黄金还宝贵,他不愿意浪费在睡眠上,更不用说闲谈、散乱、享受世间五欲,绝不会像今天的人把大量时间都花在看电视、歌舞娱乐、运动,或者在网上到处搜寻。


“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这句话要牢记在心。要一想起佛的教导,就提醒自己:不能以睡眠让这一生空过,一无所得!更近地说,不能以睡眠让今天空过,一无所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对治从内心所起的睡眠分二:1、观察对治;2、净戒对治。



1、观察对治



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



前一句是以念无常来对治懈怠睡眠。


要观察自己的生命并不是常住的法,这一期人身只是因缘的暂时显现。生在人间,又得到暇满身,修法内外的顺缘都很具足,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但这只是因缘所生法。因缘生的这些刹那,用好了,就算成办了大义;没用好,也就一无所得地空过了。


这里讲:要常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从细无常上讲,指器情世间念念生灭,包括我们的身心只是因缘所生法,不住第二刹那。


有句话叫“缘生可贵”,因缘生的法很可贵,你一懈怠就过去啦!如果你对刹那无常有深刻的体认,知道每刹那住在道上才有意义,不住在道上就是空过,有每刹那都珍重不空过的心,精进就会贯彻在一切时中。


今生这一期的暇满是过去累世修集善根的果报,每个刹那都是因缘一现,都要珍重。


能这样念刹那无常,就可以把自己的心昼夜摄持在道上。绝不会去看电视、逛街、闲聊、打游戏、看小说、看报纸,或者做任何与道无关的事。一想起心思放到里面,会浪费掉几个小时,就不肯那样去做。不但这样,连吃饭都想“我要住在法上”,上厕所也是这样,坐车也是这样。常常想到人身极其宝贵,虚度了实在可惜!这一生只有有限的天数,一段一段过去就一段一段地消失。一段一段用好了,才能有所成就;一段一段虚度了,就什么成就也没有。


这样,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因缘所生的这一个个刹那,用好了就有意义;没用好就是完全错过了。一个小时是好多刹那!如果浪费在看电视上,那就太可惜、太愚痴了!就是用金盆装大便!这一个小时所做的事就是往心里装很多杂染的念头、装很多生死业力,要感觉这样做很愚痴!有这份心,就会念念用在道上。


或者就一期生灭无常来说,那你想:我今生得到的这一期宝贵人生,如果不用来修道,马上一生就过去了,有为法都是因缘一尽就没有了,再不会显现第二次。目前因缘这么好,有这段宝贵的时光可以修道,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不然一旦错过就再没有了,然后会落在很不好的因缘中,到时就后悔莫及了。


这样要常念人生短暂,无常来得特别快;进一步想到死期不定,有可能今天就会死,所以今天一定要好好把握。像这样心里一想到无常,就不愿意浪费时间,就会想要趁今生有这个机会,早求得定慧,早度出生死。


“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是观察我们自己身上有很大的隐患,而发起警惕的心——我不能睡眠昏迷,一定要常常警觉,因为我心上有烦恼的敌人!


在我的识田里八万四千烦恼没有根除,现在只是没遇到因缘,烦恼没起来,一遇因缘它就会发动。烦恼贼一发动,就会坏我的法身慧命,比冤家伤害我的肉身还可怕!我怎么能安然睡眠不自觉醒呢?


集谛真正思维好了,会觉得烦恼可怕。如果有怖畏烦恼的心,心会时时警惕。因为畏惧生死,就不敢随便懈怠,自己知道一失去觉照,烦恼就会纷纷起来,那是很可怕的。如果能防烦恼贼如防冤家,那就会昼夜六时常常警惕。



2、净戒对治



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



净戒对治,是一想起烦恼在心里睡觉。不彻底根除的话,它一发动就会让我陷在生死当中。所以要早日用持戒的钩子把它钩出去。心中的毒蛇摒除出去,才可以安然睡眠。意思是:意识到自己心里睡着八万四千条烦恼毒蛇,有一种一发动就让自己入生死,而不得解脱(比如一念嗔心起,就造下谤大德、谤正法的业,就会长劫堕落地狱。以贪心生起,就会破戒堕地狱。或者以损坏三宝物,要做牛做马偿还)。所以要昼夜执持净戒来对治。


这又有三层,首先以木叉戒防住身口,身体不造杀、盗、淫的恶业,口不说绮语、妄语、两舌、恶口等。为了防止毒蛇发动而损伤自己的慧命,自己心里会有第一个强烈的愿心——一定要守好木叉戒,尽量让身和口不造恶。


这样的话,外在身口的业是控制好了,里面的心还控制不住。所以还要修第二个“定共戒”,就是修寂止。修成了寂止,就能完全控制住烦恼。控制住了不发起,就是得了“定共戒”(安住在定中,定和戒在一起,叫“定共戒”)。


这还没彻底,还要成就第三个“道共戒”,就是见道证得无漏慧。到这时才以持戒的钩子把心里的毒蛇钩出心外了。毒蛇已出,就能安然睡眠。


再看经文“不出而眠,是无惭人”:在烦恼毒蛇还没有钩出去时,自己竟然若无其事地安然而睡,那就是无惭愧的人。因为不知道尊重自己的灵知,叫做无惭;因为不知道羞耻自己的过失,叫做无愧。或者不希求作圣贤,叫无惭;不耻卑下,叫无愧。


古代大修行人都有大惭愧心,在意识到自己散乱在世间法上时,会非常羞愧!以前多次讲过:宏智禅师一次和别人征诘公案时,失声大笑。他师父骂他:你这一声失去多少好事?(因为这时心已经不在道上。)宏智禅师就向师父磕头,以后再不敢轻忽!但我们没这份心,我们善根薄。即使放纵自己造恶,也丝毫不脸红。这样才导致不断落在非法中,夹杂很多生死因缘,使道业难以成就。


宋朝慈明禅师和几位道友结伴参访汾阳禅师。当时是严寒的冬天,河东的气候非常寒冷。大家都害怕寒苦,只有慈明志在道业,昼夜不懈怠。当夜深昏昏欲睡时,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难过地说:“古人为生死废寝忘食,我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这样放逸。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我是自暴自弃呀!”后来慈明禅师得到了大成就。


又有一位哲侍者,睡觉以圆木做枕头。稍微睡一下,因为枕头转动,他就醒来再安坐,天天如此。有人说:“你用心太过度了。”他回答:“我对般若的缘分薄。如果不这样,恐怕被妄习所牵。”



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



披上惭耻的衣服,在一切庄严里中第一庄严。戒定慧都能庄严法身,但只有惭耻才会学习,所以惭耻是第一庄严。


比如有惭愧心的人,想到历代圣贤和自己是一样的人,他们能修持得到大成就,而自己现在还满身烦恼、业障,为什么还让自己放纵烦恼、造恶业呢?这样有羞耻心,就不会做非法的事,一定会昼夜精进行善。


由于昼夜精进,就能成就戒定慧,速得道果,因此惭耻是第一庄严。有了惭耻,戒定慧都会生出。


惭耻又像铁钩一样会把人的心钩住,不做任何非法的事;如果心里没有惭耻,就还会去做。惭愧心很强的人,稍微做了浪费时间的事,就自己会痛心悔过。我们以前讲过伊庵禅师的事。他一到晚上就痛哭流涕:今天又这么空过!不知来日功夫如何?他对自己虚度人生感觉很羞耻,所以一生没和别人交谈过一句。像这样有惭愧心,就能制止非法,会像铁钩一样控制住心,不会乱做。


像这样就知道,有惭愧才有戒定慧的功德庄严、才能制止一切身口意的恶行,所以惭愧是殊胜庄严。正因为是殊胜庄严,所以要常常怀有惭耻,不能一刻舍离。



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



这是从反面说:假使远离了惭愧羞耻,就会失诸功德。意思是:没有惭耻之心,就不能持戒;戒不清净,就无法得定;定不成就,也无从发起无漏智慧。这样,戒定慧一无所有,世出世间的功德从何而生呢?因此说“失诸功德”。


惭愧心是希求作圣贤的心、羞耻造恶的心。发现自己没有安住在道上,竟然在烦恼和恶业里打转,自己会感觉羞耻!自己本是自性天真佛却沦为凡夫,比起诸佛菩萨相差极远!有这样的惭愧之心,就会昼夜精进修行。


不羞愧自己的过失,不求上进,叫做无惭无愧。以前怎么做下劣行为,现在依然如故;自己身上不具的功德也不希求修证。这样堕在不思上进、因循苟且的状态中,就不会认真持戒,远离以往的恶心、恶语、恶行。不能持戒止息身口意恶,就无法安住一缘而得定。不能得定,就不可能发起无漏智慧。这样就任何殊胜功德都不可能成就。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所以有惭愧,就一切善法都会生起。因为有羞耻过恶的心,就一定会改过;因为有求作圣贤的心,就一定会勤修。而无惭无愧,就会安于恶劣的行为、安于鄙劣的境界。这样就跟禽兽没有两样了。


禽兽的善心被埋没,不羞耻过恶,不发奋上进。而人有羞耻心,不甘心被烦恼和恶业埋没,就会发奋改过,就可以作圣贤。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在这点上。《涅槃经》说:“无惭愧者,不名为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对治灭烦恼法要三:初恚烦恼障对治;二贡高烦恼障对治;三谄曲烦恼障对治。



今初



以下经文是世尊教授我们对治嗔恚的法要。(一)首先教诫遇到任何怨害,都要摄护自心,不起嗔恨;(二)教导如何策励自心修持安忍;(三)指出嗔恚的过患,教诫对治;(四)教导行者观察道、俗的差别,呵责自己不应起嗔。



(一)首先教诫遇到任何怨害,都要摄护自心,不起嗔恨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



这是世尊总的嘱咐佛弟子,要建立“遭遇任何怨害,都安忍不嗔”的修行观念。因此一开始就举出“节节支解”这样极难忍的伤害,来涵盖一切轻微伤害。密意是:即使被人节节支解,还要摄护自心不起嗔恨,何况其它轻微的伤害,更应当安忍。总之要求行道的人遇到任何怨害,都要念念往道上去体会,不能以无明动嗔心。这是指明了修行的方向。


按照经文的指导,要这样设想:假使我被某个怨敌捆绑,没有任何自由,这个怨敌拿着尖刀把我的身体从手、脚等处一节节地剖开、割断,受到这样极难忍的伤害、身体剧烈疼痛时,我应该怎么对待?这时要唯一护住自己的心,不让心里起一念嗔恚,不让口里说一句恶语。在这样被极度残害时还要护住心口不造恶业,遇到比这轻微的打、骂等时,当然应当不去计较。


临时能不能安忍,全靠平时有没有做过如理的思维。所以现在关键是先要在道理上想通,然后在心理上欢喜地接受安忍的做法。这样就要搞清楚:为什么被节节支解,还要唯一调伏自心而不做任何还击?方法是用智慧衡量哪种做法对自己有利。要这样观察:如果这时我生嗔恚还击,事实上是维护了我的利益,还是损坏了我的利益呢?结果会看到:如果动了嗔恚,做了心态上和语言上的还击,丝毫不可能挽回已经受到的伤害,因为这是前世伤害别人的业力成熟了而受报应,受了之后丝毫不可能挽回。但如果我现在放纵嗔恚,就会让长期修集的功德功亏一篑,自己的修行会退步很多。这样观察到放纵嗔恚有极大损害之后,就开始主动遮止嗔恚。


所谓“妨碍修道,失功德利”,在《入中论》上讲:如果起一刹那嗔恚心,就能摧坏百劫中修习布施、持戒所集的善根。《入中论释》里说:好比大海的水量,用秤称量是不可能算出的,嗔恚所感果报的量就像这样难以定出。所以能引恶性果报和能摧坏善根的法,没有比嗔恚更强盛的。


这样认识到嗔恚的过患之后,心里常常要想:即使我被节节支解,也一定要唯一住在正道上,要尽量护住心不起嗔恚、护住口不出恶语。


《菩萨藏经》上有一段讲菩萨遇到伤害,会这样想:如果我现在动嗔心,就会迅速摧坏我百千劫中所集的善根。如果我的善根被嗔恚摧坏,那以后我还要再经百千大劫,才开始勤苦修行圣道;如果这样迅速退堕下去,那无上菩提是极难得到的。所以,现在我一定要披上忍辱铠甲,以坚定的力量摧伏嗔恚魔军。(《菩萨藏经》说:“夫忿恚者,速能损害百千大劫所集善根。若我善根为瞋害已,复当经于百千大劫,方始勤苦修行圣道;若如是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极难可得。是故我当被忍辱铠,以坚固力摧忿恚军。”)



(二)教导如何策励自心修持安忍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这一段,前一句是要学会认识安忍的殊胜功德,来勉励自己做个有力量的大人;后一句是要学会呵责:不能欢喜安忍的人,就不是入道有智慧的人,按这样来激励自己,做个欢喜忍受的智者。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这是指六度中忍排在第三位,戒排在第二位。六度里前前易修,后后难修;前前微劣,后后殊胜。有前前的功德并不兼具后后,有后后的功德一定具足前前。所以能安忍就一定能持戒,能持戒未必能安忍。因此说“安忍的功德,非持戒苦行所能比”。比如世间人也有能做到布施财物、奉献身心的力量等,但是能戒除身口意的恶行就特别少见。虽然戒除身口意恶行很难,但要做到受伤害时内心还安忍不动,就更加难。能够这样行持安忍,才叫“有力大人”。


怎么说是有力量呢?要看到当时是直接在伤害自己的身体,在毁坏自己的尊严,只有做到不爱执自己,才能安忍不动,这就表明修行已经有力量能伏住势力最强的我爱执。


布施身外的财物、禁止外在身口的恶行,还不是直接向内降伏我执,不一定能称为有力量的大人。如果不具安忍的道力,只要稍微遇到伤害,就会忍不住大发嗔恚。而行安忍的人遇到任何侵犯,心里都不计较,像海阔天空,一任鸢飞鱼跃,所以叫“有力大人”。(这里,比喻是指修道人的心境非常开阔,就像大海和天空,任凭鱼在里面跳跃,老鹰在里面飞翔,心里不起任何计较。)


这只有放得下自己,才能做到,起码也要执著自己的心很薄,才可能这样豁达。心量犹如海阔天空,无论别人怎么打骂、污辱,心里都丝毫不计较。就像布袋和尚所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于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别人怎么说各种恶骂的话,都让声音自生自灭,心里都不在意,只认为“好、好、好”;任凭对方使什么动作,用皮鞭、棍棒在自己身上怎么抽打,自己主动躺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受加持。不但不生气,还生欢喜心,“打得真好、真舒服”。即使别人在自己脸上吐唾液,就让唾液自己去干吧,懒得去擦它。这叫做“海阔天空,一任鸢飞鱼跃”。


《六波罗蜜多经》里赞叹菩萨有安忍的力量,坚固不动,就像妙高山王以强猛的大风也无法动摇,菩萨安忍犹如山王,嗔恚的大风无法动摇。因此叫做“有力大人”。


下面再讲后一句: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遇到恶骂,不能像饮甘露般欢喜地领受,那就不叫已入道有智慧的人。


这是佛给出标准,假如有别人恶骂你,能欢欢喜喜地顺受,那就是入道有智慧的人。不论别人怎么恶骂,我听起来像饮甘露一样,这就是已经入道的人。


入道人跟俗人不同。佛法是以德报怨。世间就是以牙还牙,而且认为受别人侮辱还不起来反抗、不报复,表明你软弱无能。佛法立场不同,学佛人因为有高深的智慧,他了解了业果,知道现在受恶骂是前世业力的反弹——叫领受等流,我原先骂过他、诽谤过他,现在他骂我、诽谤我,这是理所当然要受的,所以安安心心地接受。骂完就了了,业报就消了。


其次,别人骂我、打我是成就我的安忍波罗蜜多,是我的善知识示现恶逆的相。我的道力要在境上练,没有恶骂、侮辱我从哪里修安忍呢?所以这是成就我安忍力量的善知识,是诸佛化现这样的相让我一次性消多劫罪业、增无量福德,这样子,我借恶逆境,越能忍受,道力就越强、功德就越深。这就像喝甘露一样,这是极有利益的好事!甘露是不死之药,喝了长生不死。多饮一点恶骂的甘露,会滋长自己的法身慧命。所以要很欢喜地接受。


有智、无智全在自己怎么看待。没智慧的人认为“我受了很大伤害,这是莫大的污辱!”那当然以这个非理作意,心里越想越生气,很快就生起嗔恚的烈火。这样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对自己来说,以生嗔恚的缘故,方方面面异熟果、等流果都是恶劣的,以嗔恚的烈火一下子烧毁了多劫善根,开启了很多障碍。一次起嗔心恶骂,过后自己也后悔不已。


在现前来说,一次起嗔的话,一整天的心态都恼乱不安,吃不安、睡不安,心情很坏。而且以这嗔恚的串习将来脾气越来越大,嗔恚重了就是恶趣相,善趣都生不了。这就是没智慧,没有入道。


有智慧的人反过来,他看到这事有大利益,能消业障、增福慧,只是稍微忍一下,道力就增长、福德就加深,所以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平常没有这样的恶逆境,道力不能增上。而遇到逆境,越磨炼,道力越深。所以形容“猪揩金山,金则愈光;石磨良剑,剑则愈利”。道力要在境上练!就像猪用身体使劲地揩金山,越揩金山越光;石头磨剑,越磨越利。越是遭遇逆境欢喜忍受,道力就越深、福慧就越深。我们身边有很多冤家债主、各种找麻烦、做干扰、或者诽谤、恶骂等等,遇到这样的人和事时欢喜忍受,这就是不死之药,滋长我的法身慧命。


这样想通了,不但没有丝毫不满、愤恨,反而非常欢喜。养成了习惯,凡是碰到别人骂,就觉得是甘露来了;遇到别人打,就认为这是对我作大加持。这样欢欢喜喜地如饮甘露,就是入道有智慧的人。


以下再举两个例子作为典范,说明入道有智慧的人面对恶骂时是怎样的心情。


首先在永嘉大师《证道歌》里有这样一段描写:“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不管别人怎么污辱我,我的心都不被境转。他毁谤归他毁谤,我心里不接受,那这些毁谤就只返回到他自己身上。就像人拿火把想烧天空,只是徒劳自累而已。天空没有形体,怎么也烧不到。我闻到恶骂的声音,就像饮甘露一样,心里清凉,不生热恼。我的心已得自在,顿时销融入于不可思议的解脱。)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我以智慧观照恶骂的声音,就像虚幻的回响,唯一成就我的功德法财,成就我安忍的道力,所以成了我的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我能了达善恶的声音都不可得,就像听风吹树梢的声音,只是单纯的声音,不分别善恶,由此能起冤亲平等的心。无论何时遇到哪种逆顺的境缘,都以平等心坦然自在,无有挂碍。如果不这样,怎么能表明我无生慈忍的道力?)”(以上是按宋代彦琪法师的注解而讲解的。)


其次,佛在《菩萨藏经》中说:我回忆前世做大仙人时,有恶魔变化五百个健骂丈夫,时时尾随我,以种种恶语辱骂我。


不论白天、黑夜,在我往返去来、行住坐卧等的时候,无论我在僧院的静室、在城市的俗家、在街头巷尾或者在无人的静处,随着我端坐或站立,这五百个魔的化身,不断找机会以各种粗语谩骂我、呵责我。这样持续有五百年,从未间断。


我回忆那五百年,虽然被魔众用各种不堪入耳的话语辱骂,但我没动一念嗔心。我总是生起慈悲救护他们的善心,以正理观察嗔恚的境缘。


比如观察对方这样造恶只是在毁坏自己,就会生慈悲救护对方的心。比如想:“他们很可怜,见不到业果,只放任烦恼以粗语谩骂、呵责,这要受多少恶业的果报。所以我把功德回向给他,把安乐施舍给他,让我来代受他的苦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指出嗔恚的过患,教诫对治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

为什么要安忍呢?这又要从嗔恚的危害方面思维。
嗔恚有大的危害,它会破坏内心宝贵的净戒、三昧、智慧、精进、喜乐、损坏自己的声誉、今生后世人都不喜欢见到。
破善法就是所谓“一把嗔心火,烧毁功德林”,长期修集的善根福德,一次起嗔就会烧毁无余。已有的功德会退失、未生的功德生不起。比如遇到某个冤家,生了很大的嗔心,那这一两天自己的心情都很不好,动一次怒就损伤身体、损坏福德。坐在这里也不安,没办法静下心来打坐修法,根本不可能思维法义。
你有福德内心安静的时候,也就有智慧,看什么都很清楚、很明白。一旦嗔恚重了,人也会变得愚痴,再看什么都显不出来。嗔恚一起,表情、心态都会变,善心会被嗔恚完全压住,连起码好的态度都出不来,所以它会破坏善法。想一想,自己起很大嗔恚的时候,这时候起得来善心吗?能心平气和地说话、做事吗?能为别人着想吗?什么都想不到!
坏好名闻,就是以前的名声很好,大家对他看法很好。一次大发雷霆,说出很多恶语,就让声誉直线下降。心中有慈悲,人们就喜欢接近;心里有嗔恚,大家都只想避而远之。
这样知道嗔心比猛火还厉害,所以要常修忍辱,不要让嗔恚入在你心里。劫夺功德的盗贼没有比嗔恚更厉害的。嗔心就像一个恶贼,会把自己拥有的很多功德财富都劫走,一下子百劫所积的善根失坏掉了。

(四)教导行者观察道、俗的差别,呵责自己不应起嗔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

世俗的人本身是受欲的人,不是行道的人,当然一碰到伤害、侮辱、诽谤,就会无法克制地生起嗔恚。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他追求名利享受,对于我的尊严、我的名誉、我的身体、我的财富等等都非常看重,又没有学法,根本不懂得怎么对治烦恼。这样克制不住自己,是很正常的事。
经上“受欲”和“非行道人”是指出世俗人无法克制的原因。一方面贪、嗔互为表里,越是享受五欲,就越增长对五欲等的贪著,这样在受到损失时,就一定会生嗔恚心。另一方面没学过佛法,根本不知道无我、五欲无实义、生嗔恚的极大过患等等,又没有修法对治烦恼,所以在生嗔时,不会把嗔恚止息下来。
但是,出家放下五欲享受的人,天天都在行道修法,这样还生起嗔恚,那是特别不应当的。

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清冷云”中(就是清凉的云层中),表示内心没有贪欲的热恼,对世间法看得很淡,内心清凉,以法调伏了自心。离欲修道的人还生起嗔恚,那就像清凉云中起了霹雳火一样,非常不应该。
世俗人希求的就是得到受用五欲的快乐,所以一生都在追求五欲。如果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夺走,或者受了伤害,那起嗔恚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他对自我的爱重那么大,对世间名利的执著那么深,对享受那么看重,一旦被伤害,就认为侮辱了我、看不起我、伤害了我……肯定无法忍受。稍微触犯一下,就马上发火;稍微骂两句,就忍受不了!
但修道人是出世离欲、一心求解脱的人,已经以智慧看清楚了幻化的六尘毫无实义,名声只是空谷回音,身体就像虚幻的影像,轮回中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而且受损害也是过去伤害别人的报应,没有任何不公平。这样舍掉了五欲、又学了佛法、又天天修道,还心里怀着嗔恚,怎么合理呢?要像这样呵责自己,除掉嗔恚。

二贡高烦恼障对治

贡高就是骄慢。人最爱重的是自己,既然以这个身为我、最爱的是我,那就时时要把这个我装饰好、要把我放在很高的位置才满足。所以世间人在尊重自我、装饰自我上下足了功夫。怎么装饰头、怎么做发型、怎么在上面戴好看的帽子、怎么装饰上身下身、穿什么款式的衣服、选什么颜色、怎么搭配,从上到下这一身的打扮,就是为了装饰我。我装饰得好马上就有一种自豪感,其实这是贡高骄慢;稍微觉得难看一些,马上觉得没脸见人。这样生活资具、容貌打扮处处讲究,而且只有我处在高位才得满足。如果让他做下贱的事,比如乞讨、打扫、服务别人、做一些卑下的事,他就不愿意做。他认为我这么高的人怎么能做这种事!这就是贡高的障碍。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

这里要注意怎么对治骄慢,就是常常提醒自己:我什么身份,我现在现什么相。这一提醒,就知道没什么好骄慢的。
自己摸摸头,没有漂亮的帽子、没有发型;再观察身上没有任何装饰,这身体上没有系领带、没有围巾、没有各种佩饰等等;衣服也穿得是坏色衣,没有西装革履来做庄严;手中执持应器,没有仆人服侍,自己手里托钵乞讨生活;而且没有任何积蓄的财物。这样见到自己没有装饰、没有财富、没有权势,完全是一个一贫如洗的乞丐,有什么好骄慢呢?如果起了骄慢,就马上消灭它。
坏色衣,指三种袈裟和一切下裙、坐具等,都用青、黑、木蓝三种坏色。
应器就是钵。无论体、色、量,都要合法。钵器的体是瓦、铁两种成分,色彩熏得像鸠鸽,钵的量按照食量而定,所以叫“应器”。

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易经》说:“人道恶盈而好谦。”在世俗人道中,不喜欢人骄傲自满,喜欢人谦下。老子说:“柔弱者生,刚强者死。”也说明过分刚强,贡高我慢,决定导致灭亡。所以世间尚且不推崇骄慢,何况出家入道的人,为了解脱,自己降低身份做乞丐来生活。
解脱道的重点是对治我执,真正见了无我不再执著我,烦恼就会止息。中心就在这里。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求尽量把“我”放低、放下。这不是现代人的做法,要处处表现自我、张扬自我、尊重自我,那样只会使我执越来越重,最后膨胀到难以压伏,烦恼、业、苦就一定会泛滥成灾,因为惑业苦的根源就是执著自我。
“自降其身”,就跟世间人的做法相反——他们要装饰我,而我现在把一切装饰我的假相都去掉了。我是毁形坏色——剃除须发,身上没有装饰,穿的是坏色衣,也没有绫罗绸缎、五颜六色,这上面的做法也跟世人完全相反。世间人求恭敬、求尊贵,也是为了装饰自我,而我现在手持应器家家行乞,没有仆人使唤。而且作为释迦佛的出家弟子,是当乞丐的身份。
这样要想一想:连世间人都不赞叹骄慢,何况我为了求解脱,放弃了自己的身份,以做乞丐来求道,我怎么能增长骄慢呢?
要常常这么想,要看清楚自己现在现出家相来求解脱,为的是降伏我执,不应该跟世间人那样还显示自我、抬高自我。要按这样努力去掉贡高我慢的心态。

三谄曲烦恼障对治

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

迎合对方说一些他喜爱听的话,叫做谄;随顺当时的情况,心里狡诈地施设各种方便,叫做曲。目的是为了骗取双方的信任、遮掩自己的过失、求得种种利益等。谄曲分开来说,表现在外的语言是谄,深藏内心的活动是曲。修道贵在质直(就是质朴、正直),而谄曲是虚伪、弯曲的心,所以与道相违。《维摩诘经》说:“从初发心,至坐道场,纯一直心,中间并无诸委曲相。”
以这个缘故,修道人应当守护质直的心,来禁止谄曲。(也就是要恒时保持内心的真诚、正直,不做虚伪、狡诈的行为。)

当知谄曲但为欺诳(“但”是只的意思,唯一的意思。“欺诳”是欺骗的意思),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谄曲看起来是骗别人,其实第一个骗的是自己。比如心里明知不好,口里却说好;明知无利益却说有利益。以为这样能骗取到利益,其实是丧失大利益,这就是骗了自己。谄曲让自己丧失真诚、纯朴,也就会丧失一切真实利益。比如会失去自在、失去坦然、失去寂静、失去清白、失去喜悦、失去端正、失去真诚。又比如,会损减福德、智慧、仁慈、寿命、健康;会让自己的心阴暗、狭小,会障蔽内心的力量;会障蔽真心显发;会无法相应实相,无法与一切众生无碍地融合。如果谄曲串习成性,那就只能活在虚伪当中,没办法活在真诚当中。所以谄曲唯一是自欺诳、欺诳他。
以谄曲的心来入道,一无是处。就是任何道的深处都到达不了,连道的门都入不了,因为道贵在真诚,而谄曲是虚伪,以虚伪的因不会得任何真实的果,所以“一无是处”。以这个缘故,世尊教诲我们:修道人应当端正自心,以质直为本。
“端心”,浅说是诚实不欺,深说是正念真如。自心直契真如,不落在计有、计无、计常、计断等的虚妄分别当中,是真正的“端正”。一落在种种戏论里,已经是邪曲了。所以《信心铭》说:“才有是非,纷然失心。”《维摩诘经》说:“直心是道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明不共世间法要,谓成就出世间大人功德也。文分为八:初无求功德;二知足功德;三远离功德;四不疲倦功德;五不忘念功德;六禅定功德;七智慧功德;八毕竟功德。



不共世间法要,就是指在自己身上成就出世间的大人功德,包括从“无求”到“毕竟”八种功德。



今初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



主要是觉悟,行为的取向来自智慧的抉择。学习以下经文,要求认识到障碍的相、对治的相、因果集起的相、毕竟无障碍的相、最终成就果的相。对这些方面都以智慧断定无疑,自然就知道什么是过患、什么是利益、应该怎么走了。


首先要认识障碍的相。“多欲”就烦恼多,“多求利”就生死的业力多,“苦恼亦多”就是苦多。要觉悟往这条路上走,在自己身上会出现烦恼障、业障和报障。这一条认识清楚了,反面也很清楚,就是:“少欲”,就对治了烦恼;“无求”,就止息了生死业;“则无此患”,就是由贪欲所生的种种后患就没有了。


要从正反面反复思维,看清只要心里增长贪欲,就会停不住,会不断地追求。这样为求取名利而奔忙,从早到晚得不到休息,身心非常疲劳,就致使身心的苦越来越深。原因就是以贪欲为根源,会滋生无数的烦恼和业力。没得到时,妄想得到;得到了,还想守护、维持;一旦失去,内心就忧苦不堪;与人竞争,起很多嗔心、竞争心;比别人高,生傲慢;不如人,生嫉妒。总之,日夜都是为追求名利而卷入在生死业当中。这样就使烦恼越来越重。心中一直被贪欲驱使停不下来,造很多不清净的业,当然苦恼就加深了。身心状态衰退了,心里失坏了安乐。很快一生就过去了,没积到多少善业,以这种业力就会堕恶趣。


人生一世因为虚假的声色名利看不破,以这种贪欲驱使自己昼夜不停地奔波,结果一生只是在造无数苦因和苦果!这是何等愚痴。


觉悟到了多欲的障碍后,要努力在苦的根源上减少贪欲。虽然一时还做不到无欲,但也只是少少地求一些生活所需。这样的话,种种向外寻求的冲动、行为就全部可以停止下来。有求就有苦,有求,心已经投入在里面,整个的业缘就在里面转;无求,就会和轮回绝缘。饮食、男女、名声、地位、各种的五欲享受,对此无求,种种的生死业就全部截断了!因为无求,不必竞争,身口意就不会造很多业,也就不会受那些苦。



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



学这一句,要认识因果集起的情况。


我们要衡量:是少欲合算还是多欲合算?世界上的人都认为欲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因为有欲所以才会奋斗。这句话说得对不对?这就要认识因果集起的相,因上由贪欲推动,会出现哪种业、果报又如何?这一点如果能够确认,就完全知道多欲是苦。反面,少欲的结果如何?这也要观察认识到:真正做到了少欲,烦恼、业、苦就会大量减少,善法会迅速增长,内心会变得轻松安定,少欲能得到无量殊胜利益。多欲是走苦道,少欲是走乐道。苦道上走下去,会造成无量的烦恼、业、苦;乐道上走下去,身心会越来越轻松、欢喜、安定。


世尊这样教导我们:单单少欲都应当修习,何况以少欲可以腾出身心来修善法,能够成就不计其数的善行,当然更应当行持!这里有两层含义:单是少欲,没有其它功德,也应当修。因为少欲就心安,少欲就没有贪求,就没有忧虑恐惧,当然就心安了。有贪欲时心是不安的!比如心会很焦急,赶紧握在手上怕别人拿走!没有得到时,心里一直妄想得到,会生各种各样的分别。就像求男女、求名声、求地位、求享受,只要贪欲很重,在求而不得时,会睡不着觉,一直打妄想怎么能得到。如果碰到竞争对手,还害怕所得被别人夺走。心里有追求的热恼、有害怕失去的恐惧、有竞争的焦虑。


而且,真正少欲了,你的时间精力可以腾出多少?原先为了忙名声利养、为了享受种种五欲,多少时间投放在这里。不要说其它,如果人追求一顿美食要花几个小时去做。如果追求住宅豪华、舒适,又要花很多时间!这个屋子里怎么装修?配多少设备?……方方面面自己的欲望特别大,就什么都讲究,乃至每一个细节都花费很多精力。如果追求名誉、地位,想往上爬,那你方方面面要搞关系,这时候人要付出多少,又会造多少业。总而言之,哪方面有贪欲,就决定要为此付出。这样子,贪欲重的人是没办法修出世间法的!因为他的心贪求世间的五欲名利,全副精力都投在这上面。而少欲,就能成就无量善法,就能增长无数功德。


少欲,就是对于生活的要求降到最基本的限度。当然自己现在还做不到无欲,还是要吃、穿、住。但是,住就一间陋室,穿就几件衣服已经足够,吃也是最基本的饮食,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追求,不必要追求世间的名利享受。这样减去最基本的付出,其它时间都可以用来修道,一生大部分时间用在修行上,结果智慧、信心、出离心、悲心逐渐地增长。对于佛法的认识,从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等逐步上来,人无我、法无我、如来藏逐渐地深入,见解会越来越圆满。少欲的结果是世间的名利享受放下了,法的财富充满内心!


所以,不可能世间法和出世法双全齐美,一头重就一头轻。世间法上的贪欲能放得下,佛法上就提得起,就可以全心地投入。到最后修行越来越深入时,欲望就会越来越淡,吃的越来越少、睡的越来越少、心情越来越好,根本不必要依赖外在五欲来求快乐。按这样进行,就会成就无量功德。


这一条叫“觉悟因果集起之相”。“集起”就是指发展的趋势。我按照这样走,发展趋势如何?如果往外求世间法,发展下去就烦恼多、业多、苦多,而出世间法上智慧减少、精进减少、定力丧失,方方面面都没有了!这就看出这是截然相反的两条路,一条是流转的路,往轮回里走;一条是还灭的路,往解脱上走。我们要选择后一条出世间的路。要以少欲作为起点,让身心尽可能放在修出世间的佛法上,这样佛性受到清净法的熏发,里面的善根会不断发出来,这样会越来越能把握住自己的心,会越来越成就信心、正念、智慧等功德,直接就往出世间的方向走,越来越趋近解脱、越来越有希望,这样就成就无量功德,这就是因果集起的相。


总之,以多欲为因,就集起轮回的苦果;以少欲为因,则集起无量出世间功德。



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



这是要认识少欲消除障碍的情况。就是当贪欲减少时,心里就没有了谄曲,这是减少了烦恼;没有求别人的心,这就是减少了业;不被诸根所牵,这就是消除了苦障。只要能坚持修少欲,惑、业、苦三大障碍马上就会退掉,身心状态根本不一样。


谄曲就是心里不正直,迎合别人的意思。比如为了求名利,就跟世间竞选总统时拉选票一样,为了迎合选民的意思说很多虚假的话,就是心不正直,处在虚伪的心态当中,这会障蔽自己的真如本性。这个习气越重就烦恼越深,内心就越不清净。


那现在我这个欲望很少,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有一间陋室能安身、几碗饭能吃饱、有几件衣服能保暖,其它没有什么贪欲。这么无求,就少烦恼;我的心是平直的,不必要去迎合别人,就少业障,不会整天寻思跟谁联系、求某某人。我们欲望多实际是烦恼重。少欲就是“人到无求品自高”,没有求人的心,就不造业;再是没有苦。什么苦?原先因为追求很多,所想要的名声、利益、五欲六尘出现时,心就安不下来,五根会被五欲牵着走。那是很大的苦。人只要有贪欲,六根就不安定,最重的是男女之欲,真正有追求对方的心,六根根本没办法安住,坐在这里心猿意马,眼睛会被对方的相貌所牵、耳根会被对方的声音所牵,这是很明显的。其它方面以此类推,你喜欢饮食,旁边煮什么好吃的。香味一飘,鼻根就被牵到里头去了,就像狗看到骨头马上就扑上去,心丝毫不自在,马上被五欲牵着走,这样完全贪著在五欲上,就是很深的苦相,这意味着一旦失去或者达不到要求时,就会非常不满足,会没办法过!但是少欲的人没有被这些欲望的绳子绑住,所以就轻松、就没有苦。


少欲的人根不被欲所牵,他是坦然自在的,他的贪欲很少,生活好一点、差一点影响不了他的心境,不论境界怎么高高低低,他始终不变内心的欢喜,这就是脱离苦了!反过来,如果成了欲望的奴隶,诱饵一出现你就会迫不及待地求取,那就很苦!因为欲望逼上来时,会不自在地要去追求;求不到很苦;求到了,也只是增长坏苦。欲望的标准一旦往上升,看到别人有更好的,就觉得自己落后,就会再一次搏取。


这样的话,一生当中心就完全被欲望牵着走,这就是大苦!连一天的安闲都没有,时时都被欲望的钩子钩住,往外奔驰。这样的话,要勾引你非常容易!让你苦也非常容易!随便让你哭、让你愁、让你忧、让你焦急!魔王只要设定一个诱人的五欲,你就要去求;稍微变高一点,你一定要高攀;稍微降低一点,你就非常不满足;假使一点都没有,那你就没办法过!这样子就完全圈在苦里头了。


所以要知道,被虚幻的六尘所迷惑,整天在分别、烦恼里过生活,不断地增长惑业苦,这样的人生就是轮回!它就叫苦、叫无实义。我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不应该成为欲望的奴隶,不应该把一生光阴耗费在无意义的追逐上。


如果能觉悟到这一点,再转过来往少欲无求的方向上走,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简单。佛法求安乐不是外在,佛法是看到苦因是什么,苦因又在自己心上,真正有智慧能下狠心断得了,那就非常简单了。


所以世间媒体给人宣传很多所谓幸福的理念、求得幸福的方法等等,人就信这个!其实世间人的说法很多是错误的,而且讲得很复杂,糊涂不清,没办法得到断定的认识。其实,说出来,只有最简单的几句话,这就是真理,没有多少花色。就是你要观察自己的心怎么起的苦、根源在哪里,一旦根源上能够消除掉,那你就有享之不尽的安乐,时时处处都是安乐,不必要依赖于外在任何的五欲六尘,就这么简单!就是本来没有苦的,因为你虚妄了就被套牢了,就苦了。如果你能够放得下,不必费一分钱就能拥有圆满的快乐欢喜!得到满分的幸福!你只要对治掉你的贪欲就没有苦了。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再往下还要好!涅槃也就这么得到了!涅槃不是外在有个专门储存圣者的涅槃世界,涅槃就在当下!


这里面讲到涅槃三德:所谓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


行持少欲的人,心则坦然,就会成就法身。心里贪求虚妄的欲尘,因此而妄动不已,就会障蔽法身!而少欲,渐渐对这些不动心,所谓“如同木人看花鸟”,像一个木头人看着花香鸟语——心里不起贪欲,就是坦然的。这样会显法身。


“无所忧畏”则成就般若。心时时被外在的假相所迷惑,认为好的就拼命地要求到它,认为不好的就畏惧躲避它。其实,生起追求“它”的冲动是错乱,生起逃避“它”的冲动也是错乱,都是虚妄的行动。无欲的人到最后见了法的真相。其实周遭的一切本来是水月空花,就跟梦中境一样无有实义。这只是一些假相,这样的话,对面前的事物不再耽著,远离了忧愁恐惧,般若的慧光就发出来了。世间界本来没有可得到的东西,迷惑的人才拼命地追求,像渴鹿追阳焰那样;又拼命地逃避,像梦中逃避大火那样。以这样的心里妄动,就被卷入生死苦厄中去了。而能放下贪求,照见一切无自性,就能成就般若。


“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是成就解脱德。解脱就是在世间而不被世间所染,无论遇到什么事,心里都宽阔安闲,就是“触事有余”的意思。


“常无不足”,也就是常常满足。所谓的解脱,就是在一切境界里都自在无碍。没有任何不满足就平等了,睡一张小床就跟睡在王宫里一样,心里觉得很好的!你穿一般的衣服,心里也觉得很好的!无论到哪里,都很满足,都是很好的。今天吃青菜豆腐就是吃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今天坐拖拉机,也感觉很好的,无论到哪里去,一切都是很好的,没有什么不满足,这个叫“常无不足”。


做事情也是这样,没有高高低低的分别,叫你做很脏、很下等的事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叫你去东边、西边也都很好,上山、下海都一样。


所以这就是心里的欲望淡了,最终无贪欲,就自在解脱了。如果心里贪欲重,那一碰到事情常常觉得不满足,常常觉得没办法过,这样的话就是自己的心量小啦!本来心量跟法界一样大,什么都能容纳、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是自在的,但自己妄执就缩小到只能这样,其它都不能。


比如:如果形象欲很重,穿衣服非常讲究,那稍微穿破旧一点就会无法接受,这就让自己的心不宽闲、不自在。这就是“触事有碍,常不满足”。要知道这就是障碍涅槃。


住房子也是住惯了高级的,稍微差一点就会受不了。就像两个人住在一间房子,少欲的人不管房子怎么简陋,心里过得照样快乐,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但很讲究的人,就会非常不满足,他的心怎么也宽阔不了,甚至一看到这么差的房子就生气、就很不满。这也不是外在造成的,而是自己的欲望造成的。


同样的,你做事情也是这样,少欲不贪求,就高高低低随缘而作,如同长江水遇到弯的地方就打弯、遇到直的时候就直流,任运腾腾没有障碍。但如果要求太多,就会很不自在,成了只有这样才行,不这样就过不去。这样实际是把自己绑死了。所谓的解脱不是在别的地方求,就是脱开贪欲的缠缚,就自然通行无碍了。


世间人会讲各式各样的幸福论。其实那些论调基本上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说人生要过得幸福、快乐,怎么才叫幸福快乐?我们觉得要富有、要过得充实,又怎么是富有和过得充实?其实,贪欲止息了,本自的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都能显发。这才是富有、充实,也才是真幸福、真安乐。



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很多人看不起修少欲的法,好像特别不喜欢少欲。其实有少欲就会显法身、发般若、成解脱,三德具足就叫大涅槃。少欲到最后没有其它妄想,涅槃不求也自己来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知足功德



学这一条也是自己要成就品德。要看我现在心里是否有“知足”的品德。对于财富、受用、地位、名声已经很知足了,不再把心思放在增长这些、寻求这些上了,还是很不知足,有了好的还想更好、更多。


如果我们能知足,那心就已经处在安乐安稳当中。知足常乐!知足是第一快乐。知足,心已经平下来了。如果我们不知足,需要得到外在的物质享受、虚假名誉、地位等等才感觉到很快乐、很满足,那我们实际上是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成了财富、名声、地位的傀儡,有一根线在牵着自己的心活动——这个叫财富、名声、地位。只有得到了或者拥有更多、更好时,才感觉到满足、才觉得实现了自我价值,一旦没得到时,心就会塌下来,这样就成了物欲的奴隶,成了被财富、名誉、地位的绳索套牢脖子的人,那不是真正的安乐,而是在颠倒的生活。



我们如果成就了知足这一次功德,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充满喜悦。我常想:我们只要有一点智慧,佛法本来是很简单的!学道本来应该比做世间任何事都要简单容易,因为它是做减法。有句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世间做学问是在不断地增加,认为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多,就是进步了,而佛法是以退步为进步,以无求为得,以知足为乐,是反过来减去妄想执著,最终减到了零,就是纯一本性显露。这里是把贪欲、妄求歇下来,减到了零,那就无时无刻不安乐了。因为你知道这是由自己的心妄生执著而出现了苦恼。如果心里知足、什么都好、怎么样都好的话,那才是真正自在的人、心安的人。


求安乐不是外求,而是在心里息灭苦因。苦乐的感受也是在你的心怎么认为,心外并没有苦乐。你的心一旦知足,就一切都成了安乐。就像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颜回住的是平民窟,很简陋的房子,很简单的饮食,生活相当简朴,但他内心的乐从来不会改变)。我们内心知足就自在了,今天就是睡在很简陋的茅屋里,心里海阔天空,而且无忧无虑,根本不必要为世间的事动一下分别、执著一下,没什么忧愁爱憎,这就是安乐。就是因为知足,把物欲降到了零,那就无处不自在了。这就是真正富足的人。


苦乐在于心,心里没有什么欲求、耽著的,所以不会因为得到了就非常兴奋自豪,也不会因为失去了就沮丧、痛苦、忧愁。自心本自具足,不跟着虚妄的执著走,这就是安乐自在了。心里活泼泼的,不再做外在幻相的傀儡。认得名声、财富、地位都是假相,心就不被境转、而能转境了。


再说,所谓富贵和贫穷也是你的心立的。如果心里始终觉得不满足、觉得很缺乏,那就是贫穷;如果心里非常满足,哪怕吃青菜豆腐,也跟吃美味佳肴一样!一顿粗茶淡饭吃得比什么都香;就是穿褴褛衣衫,也觉得非常好,就跟穿华美的衣服一样!或者安步当车,跟坐舒适的小车一样;睡在狭窄的斗室里,就像睡在广厦里一样宽阔!心里没有不足,那就是富足。因为心中没有欲渴,这就是大富贵的相。


所以这里要参究一个问题:按照心法来说,什么是富贵?什么是安乐?怎样的状况叫做幸福指数高?怎么来得到真正的安乐、富足?你要知道,就是跟世俗的做法完全相反,简单到极点!心上一知足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全部消失;心上不知足,那就源源不断地求取、源源不断地造业、源源不断地受苦,这就是妄自受苦啊!没有人硬要把苦加给你,是你自己误入了贪欲的圈套。这是走到颠倒求乐的错路上去了,实际上这是在不断地积聚苦因,结果当然只会让苦越来越多。


人们自以为是,认为我这样就能使人生幸福快乐,结果走下来,只觉得身心的忧苦、焦虑、烦躁越来越强。人们都认为有财富就能真正快乐,但真正有了几亿块钱,就快乐了吗?今天就是睡在世界上最豪华的住宅里,穿的是世界上最名牌的衣服、吃的是世上最好的山珍美味、看最好的节目,屋里堆满了高级物品,就坐在这五欲里头,但心里还是贫乏的!不会因为被外在虚假的物质包围,就成了内心的富足者、快乐者。


懂了这一点,就要知道:心里知足就是富贵。就像心里断掉了害心,就是持戒波罗蜜;心里调伏了嗔恚,就没有了敌人,就成就了安忍波罗蜜。同样地,心里知足,就是快乐波罗蜜!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要观察苦因果和清净因果,缘起上的确认至关重要。只要你这里看得透彻,心就一定能转过来往安乐之道上走。有智慧的人会观察:我有很多苦,这些苦是从哪里来的?因在哪里?如果能发现自己一向在以无明颠倒地造苦因,那就知道自己走错了;能发现苦因是贪欲,然后转过来做减法,就是安乐之道。


所以,学佛法不必要外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器具,没有这些复杂的事。心法最简单,比做加减乘除还容易!没有比学佛更省心、省力的事,其实越省心、越省力就越好。如果连这种事都不会做,那真的迷乱太深了!这唯一是自己心上的事,不必借助外物就可以懂。你要真正有智慧的话,指点一下就明白了。


我们在走什么样的颠倒之路?就是自己不知足,把虚假的名声、地位、财富、感情看成是实在的法,然后拼命地要去求取。就以这个颠倒冲动,使自己无止境地陷入在惑业苦的循环中。这样求不到是苦,求到了也是苦;而且贪壑难填,得到了还想更多、更好,所以一直陷在逐取虚幻假相而妄自烦恼、妄自造业、妄自受苦的错乱圈套里走不出来。


如果你能看清自己落入圈套,就会明白该怎么来减少自己身上的苦。就是要把妄求的心停止下来。要观知足;进一步要观一切都是空花泡影。现在这里首先是让你成就圣者种性,你如果有知足的心,就是一块可以做圣者的材料。从这里会步入解脱之路,会真正得到喜悦,会渐渐恢复本来。所以一定要观察知足。


你就要想:一旦我知足了,我的生活会轻松多少?喜悦多少?幸福感会有多大?比如一个大公司的总裁整天都在求取,他的心理压力比普通员工要大得多,就是因为他的妄想大、欲望大。如果是这公司里扫地的员工,每个月能拿800块,他很知足,就只是每天扫扫地,再没有别的劳累。如果幸福指数是以外在财富的多少来定,那当然扫地工远远不如总裁;但如果是以内心的安乐程度来衡量,那总裁又不如扫地工!因为他除了扫地,没有更多操心的事。这些钱已经够他用,生活很安心,吃得香、睡得足,根本不必要操心、忧虑,不必要在名利的竞争场上和人争斗。相反,成天处在焦虑、紧张心态里的人,即使手里握着再多的钱,也不会有幸福感。


再回到自身来说,如果知足了,衣服从原来的十套减为两套;饮食也从种种讲究,变成只是很简单的饮食;其它生活用品也都很知足,不必要增添,只要你这样减下来,当时就能发现心里会轻松很多,也会安静很多,这就是缘起上的改变。单从衣服上讲,减掉了多少追求穿的妄想,比如有好衣服就贪心想求到,为了求到就要有钱,钱少了就会烦恼,穿了好衣服也只是增加虚荣心。但在衣服上一知足,这些心上的烦恼、种种不清净的业就会减下来。然后,饮食上、住宅上、生活用品上都修知足,到后面就发现自己内心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由,心也越来越安乐了。所以知足会止息很多求取的苦,知足就常乐。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这是讲清净因果。“知足”是清净的因,“富乐安稳”是清净的果。“知足”这个法就是富乐安稳之处。人们都在求一个富乐安稳之处,其实,外在没有这样的场所。人以为去了什么俱乐部、度假村,或者到了某个名胜古迹、海滨浴场、幽静山林等等,就会有富乐安稳。其实没有这样的地方!


只要你心里知足,当下就住在富乐安稳之处。富乐不是外在有什么形相的东西。现在我们不要被世间的概念所蒙蔽。我们人往往因为熏染得过深,到了最后分不清真假。世间里说的拥有名、利、财、色是幸福,这并不代表是真理。但我们处在强大的舆论场合,见到大家都这么说、这么求,自己也就会发生错觉,会认为我也必须这样才算得到富足安乐,没达到这样就还不富有、还不幸福。千万不要被世间的言说蒙骗。你要知道外在哪里有富乐安稳呢?要知道,只是自己的心当下知足,就是富乐安稳之处;心不知足,就已经陷在贫乏不安稳中了。


只要稍微体察一下,心马上就明白,当你心里不满足,认为我还不够,我还要更多……这时候,你的心就有妄求的冲动,就已经不安了。见到别人得到,你就要求自己很快地求取到。一个错误的指令,就让你脱离了本位。这时你已经迷失了,你本来是佛,就是这样做众生的!当时就失去了富乐安稳!你要心里不动的话,那就是富贵安乐,就是安心。就只有这一点点。让你学空性也是为了认识这些全是假相。


所以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无非就是见了本性,知道一切现相是虚妄的,心就不动了。凡夫无非是不见本性,误认这些都是实在的,巴不得要求到,求不到就非常不满足、非常不乐意!看看这世间的芸芸众生,为什么这样苦呢?就是著相贪求。如果见到是假相,外在的假相不会影响到你的心。比如,你认为名誉是虚假的,那有没有都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人认为“我没得到名誉”,他就哭啊!伤心哪!一脸的不高兴!其实这是虚假的,但他迷了不知道。


比如现在先假设说“这叫第一名,是什么荣誉”,然后营造一个虚假的氛围,这里有领奖台,首先主持人歌颂功德一番,然后宣布颁奖……那么人就很高兴地上去了,领到了奖,喜笑颜开,台下也鼓掌庆贺。这时候大家就说“他得到第一名”,其实什么也没有,一切都是假的。但得到第二名的人就会见景生情,会觉得非常沮丧,心态也烦乱不堪,这就是不知足让他远离了富乐安稳,他心里现的是贫乏相、苦相、不安的相。所以不知足是贫乏不安之处;知足是富乐安稳之处。


有人会问:知足和求上进有什么差别?


知足是指对于虚妄的法已经放下追求,上进是指有大愿力,要把自己本具的性德彻底显发出来,不得少为足。这里要能区分真假,过去是执假为真而不满足,才使得自己长夜驰骋生死,疲劳不已。虽然还处在虚幻的世间,还没有证道,还需要一点资具来维持生存,但也仅此而已,因为这是虚假的、无实义的。而在佛法上,那就要发普贤行愿,身口意业无有疲厌,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是从无厌足的!这是觉悟者发起了无尽的大愿,哪怕是经过百千万劫布施给众生财物、身体,也不会觉得布施已经做够了!或者持戒已经多少劫,日夜守护身口意,禁止恶行,也不会觉得持戒已经做得很够了!所以这叫做“无厌足心”。法上是无厌足,有无尽的行愿。就像《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行健’,就是像日月等的天体恒时不断地运行,从无止息。)”这是我们在法上无有厌足,这是尽未来际行道、尽未来际度众生。但对名声、财富、享受的贪欲,当然要止息下来,因为这是妄执,怎么能增加呢?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这是以三个对比来显示不知足和知足的差别。这也是在点醒我们“苦乐、贫富都在自己心上”,不必要在外面寻求。


从处所上说,并不是标定了睡在地上就是苦、睡在天宫就是乐,不然如果外在的处所有安乐的自性,那应当在富贵的天堂里任何人都富贵!但是所有皇宫里的人,处在现在这个宫、那个宫里的人都是很安乐吗?即使顶生王已经发展到三十三天跟帝释天王平起平坐,但他依然不满足!他想把帝释干掉,自己独霸为王。结果起了这一念就从王座上掉下来了,昏天黑地里去了。你要说有自性苦难之地,那为什么修行得自在的人在牢狱里也如同天宫呢?为什么“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呢?真正心里知足的人,外在是影响不了他的,即使睡在地上也还是欢欢喜喜,哪有不欢喜呢?不知足的人,即使处在天堂也还是不称心,哪有喜悦呢?


其次,所谓的贫富标准也不是由物质拥有的多少来界定。就借世俗的观念来讲,不知足的人纵然金玉满堂、妻妾成群,但他的内心是贫乏的,因为他有缺乏感,所以就“虽富而贫”。知足的人,因为他没有觉得欠缺,而是圆满的拥有,所以就“虽贫而富”。


这样就知道,一旦消除了贪欲,那就无处不富足。进一步说:知道心性本来具足一切,就没有任何贫乏的感觉,这时已经不为外在的幻相所迷惑。自己心里有无价宝,恒沙功德本自具足,运用起来源源不断,有什么缺乏?


不知足的人是可怜的人,常常被五欲所牵没有自在,所以“被知足者怜愍”。知足者看他一直被贪欲控制,再怎么都无法满足,无端地生起那么多烦恼,成天像疯狂人一样捕捉虚幻的假相。得到也只是暂时快乐一下,马上就又没有了;没得到,就很不满。像这样表现的心态和行为让知足者觉得可怜。有贪欲的病,身心就不自在,整天眼耳鼻舌都在求色声香味,而所追求的只是假相,一生一世为了假相而生烦恼、造业,太不值得。这样冤冤枉枉地,一生又一生在轮回里漂流,枉受辛苦。就好比一个梦中的人,一直被梦里的景象所迷惑,在梦里不断地追逐求取,只见他在梦里不断地起贪嗔的心。那真是可怜,整个陷在迷梦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