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第二、讲正修三昧


    正修三昧当中有二个重点,第一是讲到正行跟助行。《首楞严王三昧》的正行就是二十五圆通。


    圆通既陈信方便之无非圣性。


    刚开始佛陀讲二十五圆通,是讲二十五个法门,都可以返妄归真,都可以把心带回家。


    二十五个法门是哪些呢?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


    其实这整个二十五圆通就是你的整个身心世界,都可以把心带回家,每一个都是悟入《大佛顶性》的方便。


    耳根既选,知耳门之独利此方。


    佛陀讲完二十五圆通以后,佛陀说这二十五个法门也不能全部修,要找一个契机的圆根。这根机特别契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机,找到二十五圆通当中的耳根圆通特别适合我们。二十五圆通在古德的注解有二个法门是特别重要的,第一、耳根圆通章,第二、念佛圆通章。


    耳根为什么它特别厉害?


    一:因为我们耳根它的功能是全方位;你看你眼睛只能看一百二十度,你的后面看不到,耳朵你听声音是三百六十度,后面有人叫你,你还是听得很清楚,它的功能特别广大。


    二、它的功能特别坚固,你看你用眼睛看一佛像,看一个小时就很累了,你听声音听一天都不觉得累。耳根你可以不断的去用它,它不会有疲惫的感觉。在整个二十五圆通当中,因为耳根它的功德广大,而且它的功能也特别的坚固,所以用耳根。


    这地方的耳根圆通它是要你听声音,譬如你现在听声音……你听到一些声音。我们习惯性的听到声音以后就会产生感受,而后随着声音去流转,我们一般是向外攀缘,因为有感受的刺激产生攀缘心。


    这时候不是,是返闻闻自性;说你怎么会听到声音,你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


    那能听的是谁,是谁在听声音?


    这时候你开始向内去观察,就是那个心再观进去,再慢慢的观进去,到最后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找到那个闻性。


    我们的佛性表现在眼睛叫见性,表现在耳朵叫闻性,见闻觉知都有它的本性,你任何一个地方回家,都可以找到你的家。耳根圆通它的所缘境就是你清净的本性,是从听声音当中回光返照。
  
    念佛圆通章不这样,它的所缘境是佛号,直接忆念佛号直接感应道交,然后悟到本性。这二个是不一样的,这二个到经文再详细说明。总而言之,它整个正行就是要你,返闻闻自性。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助行:一、持戒清净;二、诵咒保护自己


                         净界法师


    助行有二,修《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地方要注意:


    第一、四种的清净明诲


    一、明诲殷勤,戒乘俱急。


    这是三世诸佛一种很明确教诲。佛陀的戒法有性戒跟遮戒。遮戒有时候是因时制宜,哪一尊佛到这个地方,他有时候有制,有时候没有制,因为环境不同、根机不同,但是杀盗淫妄是四根本重罪,三世诸佛出世一定会制的。


    四种明诲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这一定要遵守的。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罪,这是第一个助行。


    二、道场安立,显密互资。


    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有一个道场,要有一个清净的环境要结界,而且要持咒。


    为什么要持咒呢?为了要防止鬼神障,因为我们无量劫来,有时候冤亲债主,刚好到鬼神界去了,这时候你要持咒保护自己,因为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首楞严王三昧》有二个助行:一、持戒清净;二、诵咒保护自己。


    这到经文都会说明他正行助行,而这二个修行之前的前方便就是,第一、了解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要修习;第二、你今天所对治的什么?是六根门头的习气。这就是整个《楞严经》讲了三卷半,所谓返妄归真的方法,这是讲到修行。


    三、修行位次,修行当然有它的过程


    无渐次而立渐次,能历之正助圆彰。


    在修行当中有一个能历的心,也就是能念的心,我们这一念心从它不变的体性,它是没有渐次的,真如的清净法身,没有所谓的前后好坏的渐次;从本质上是没有渐次,但是从它的数量,从它随缘的作用来说,就安立了渐次。


    意思是说我们要把心带回家,但每一个人对家的感觉,是相同也不同,是不同也相同。


    这句话怎么说呢?你看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光明是一样的,但这二个数量不一样,有大小的差别。所以说你今天把心带回家,虽然大家的所缘境都是清净的本性都是家,但是它的数量还是有它的差别,所以在没有渐次当中勉强安立渐次,这时你就是正助圆彰,正行就是正念真如,助行是持戒诵咒。


    即位次而非位次,所历之转依如幻。


    那么你所建立的过程也是一样,它数量的确是有位次,但它的本质也的确是没有位次。所以转依如幻,转我们的妄想,转我们的攀缘心,而依止常住真心。


    你每一个修学都要让你的妄想慢慢减少,要知道这是妄想,然后慢慢让它减少,所谓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转烦恼而依止真如。


    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


    《楞严经》在经文当中没有讲到一个断除烦恼,没有这句话,这是本经跟其它经典不同的地方。它认为烦恼就是真如,你不要断它,你不随它转;你知道它是烦恼,你不要跟着它转,它自己就变化,你看着它,它自己就变化了,你不要把它消灭掉,你只要保持觉悟就好,这地方的重点在心常觉照。


    古人说:主人翁,你要醒一醒啊!就是这个道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怎么判定你的修学有没有进步?



                      净界法师


    从《楞严经》的观念,你怎么判定你的修学有没有进步?


    就是你那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发觉你妄想减少很多,你发觉你的想法都是从内心的道理生起的,很少是从外境给你刺激产生的。你出家十年的时候,你很容易受外境的影响,出家二十年以后,外境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少,你就进步了。


    《楞严经》讲到五十五个阶位,都在判定今天你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是老是用我喜欢做什么,那就完了,你还活在感觉当中,那就完了!你这个人根本没在修《首楞严王三昧》。


    你在整个修学观念当中,你经常告诉你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我一定要做什么,这种观念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表示你这个人成功了,你今天能够慢慢的转妄想而成为真心。


    《楞严经》很多枝末的东西它都不讲,就讲到根本,生死的痛苦,烦恼的障碍,是有根本的,就是妄想,你就是喜欢跟着感觉走;所有诸佛菩萨的功德也有一个根本,就是跟着道理走,跟着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真理而走,跟着大佛顶性而走。


    讲到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到这地方其实《首楞严王三昧》全部讲完了,《楞严经》的修学讲完了,后面这二段蕅益大师说这是多余的。


    为什么讲多余呢?当然有它的功能,就是防止我们堕入邪恶,叫破邪显正。因为我们今天的内心累积很多很多的妄想,那么你现在要把妄想逼出来的时候,妄想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注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本没有六道轮回,是怎么有六道轮回呢?


                           净界法师


  第一、七趣的差别


    精研七趣,只因迷此大佛顶理而妄受轮回,谁达空华无别体。


    我们今天从妄想回到真心的时候,会有二种邪恶的情况;第一、产生邪恶的行为,第二、产生邪恶的思想。


    邪恶的行为就是破戒,所以佛陀劝勉我们说,虽然前面讲到四种清净明诲,但是佛陀还是把六道轮回,六道中再加一个仙道,讲到七趣的差别。告诉你绝对不要造恶业,每一个业都有它相应的果报。


    佛陀先讲到因缘果报的差别,最后才汇归到其实每一个众生都是依止大佛顶性,都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有些人迷了大佛顶性跟着感觉走,有些人悟了大佛顶性跟着道理走,就好像空跟华;虚空中本来没有花,但是有些人就是因为自己的感觉捏造华出来。


    因为你跟着感觉走,因为你产生了感受,而生虚妄的想法,而这想法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然后你就是造业。


    本没有六道轮回,是怎么有六道轮回呢?为什么有呢?

本来没有的,本来无一物,是你自己动念头,你一动就有了。


    当我们找到真心的时候,当我们回归返照清净本性的时候,你发觉其实本来都没有,说: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你作梦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怎么怎么的…,你醒过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所以讲空华无别体。这个地方你不要产生太多的华,就是业力的问题,佛陀告诉我们持戒的重要。


    第二、五阴魔境


    详辨五魔。


    本求悟此大佛顶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


    前面是告诉我们不要破戒,这地方告诉我们不要破见,思想。


    你今天在回光返照你的本性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幻境,你不要被它所迷惑,它有五十种阴魔,你要小心!这个都是妄想作根源,都是你的妄想变现出来的,妄想你一逼它的时候,它会产生反作用力。(这到经文时会详细说明)


    整个《首楞严王三昧》讲完以后,佛陀又讲了业果的重要性,要我们持戒,又讲到魔境的差别,要我们要保持正见,以戒教二门来保护《首楞严王三昧》,构成整个《楞严经》的结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行最重要就是你的心地法门!


                            净界法师


    称赞法义,这法门有什么好处呢?


    法门之殊胜:


    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


    这一段蕅益大师以教理行,教经、理经、行经,来赞叹《首楞严王三昧》。


    从教法上它是一代时教的精髓,佛陀一代时教不离开戒定慧三种教法。但这三种教法完全具足的很少、很少,有些人偏重教法、戒法,有些偏重定,有些偏重慧。


    蕅益大师说:其实《楞严经》是整个大乘戒定慧的总合,而且它的戒定慧是相辅相成。


    蕅益大师说:没有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你没有好好持戒,你绝对不可能成就定慧,但是没有出世的定慧,并失出世的妙戒。一个人没有智慧,你的戒也不会持得很清净,因为你破见以后,你被天魔外道所诱惑,你迟早还是破戒。


    所以戒教二门、戒定慧三学在本经当中是互含互摄,相互帮助。


这地方等于是把大乘戒定慧相互的关系讲得很清楚,是整个一代时教的精华。


    第二、从理上说: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


    这讲道理,道理就是心法,修行最重要就是你的心地法门。


    你看我们同样在拜佛,我们这一念心同样在忆念佛陀,但是功德不一样,因为你内心当中的道不一样;有些人的道是很圆满,有些人的道是有偏差的,所以你得到的功德也有所偏差。


    禅宗讲心中最重要的道就是二个方向:第一、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本经当中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其实这个道都一样,你要能够在因缘当中保持不变,在不变当中又随顺因缘去积功累德,积功累德当中又能够保持不变。忏公师父讲一句话说:依体起用,用还照体.这就是无上的心法,整个成佛作祖,整个圆顿止观的无上心法都在本经当中。就是你的心地法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受持《首楞严王三昧》有什么好处呢?


                            净界法师


    第三、行。


    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

    本经不但道理讲得清楚,它修行法门讲得非常详细,告诉你应该要怎么样去修学,首先你要有基础。盖房子你要先打地基,第一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发起,第二你说你要修行,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要对治谁。


    有些人修行他不吃饭,但问题不是吃不吃饭,这跟色身没有关系,你要知道这贼在哪里。


    它的整个修学从道前基础,二决定义到怎么样修正行,怎么修助行,在修行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魔境出现要怎么办;这回家的路有很多东西会诱惑你,你应该怎么对治,它讲得很清楚。


    古人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你《楞严经》看完,你大概不太需要亲近善知识,从一个你现在妄想的状态要怎么样回家,佛陀讲得清清楚楚,你回家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什么事情,你应该怎么办,都讲得非常详细。这是法门的完整性,总而言之是,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

古德说《楞严经》是末法时代的照妖镜。你《楞严经》一看完,你自己修行足足有余,你看别人修行,你就知道这个人修行对不对,你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对不对;这个人修行有偏差,怎么样修行,你看《楞严经》你就知道,这个人修行专门不吃饭的,你一看就知道,它里面有讲,他为什么不吃饭都讲得很清楚,这个人修行他不睡觉的……。什么是邪?什么是正?《楞严经》这个镜子一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一个跑得掉的,《楞严经》是摧毁天魔外道的实相正印。


    这是讲到首楞严王法门的广大圆满殊胜之处。


    那我们受持这法门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一念示人,灭业障如翻大地,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观掌果。


    今天你能够依止这样的法门来正念真如,那你消业障是怎么消呢?如翻大地。


    我们一般业障,古人说就像草,你去除草吧!把这草除完了。三个月再除一次。为什么?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楞严经》不是的,《楞严经》是如翻大地,业障是从根本拔起,即便你不能马上断烦恼,但是烦恼对你的影响降到最低,因为它的根被你拔掉,起码你可以做到不随妄转;我没办法对治你,但是你影响不到我。


所以《楞严经》整个拔业障是如翻大地,它不是拿割草机去除草,它是把整个土翻起来,用那挖土机整个挖起来。


    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观掌果。这是很殊胜的,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