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偈他】 见偈条。
【偏小】 佛成道之后的十二年间所说的阿含经,大乘贬之为偏小,因为所说的道理偏向于空,法门比较狭小。
【偏空】 偏重于空,指小乘所说的空理。
【偏真】 又名单空,即小乘偏向于空的真理。
【偏执】 偏重于一边的执著。
【偏圆】 偏与圆。偏是偏向于一边;圆是圆融而无碍。
【偏袒】 1.袒露一臂。2.出家人穿袈裟,通常偏露一边,如金刚经所说的偏袒右肩是。
【停心】 即五停心观。
【偷盗】 十恶业之一,即不与而取。
【兜率】 华译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谓于五欲境,知止满足,为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分内外二院,内院为弥勒菩萨的净土,外院为天人享乐的地方。
【兜率天】 欲界第四层天之名,此天一昼夜,人间四百年,天寿四千岁,合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有内外二院,外院为天人所居,内院为补处菩萨的住处,补处菩萨常由此天下生而成佛,今为弥勒菩萨的净土。
【参禅】 参话头,如参念佛是谁是。
【唯神】 外教称上帝为神,谓一切皆由神所主宰。
【唯物】 唯物论为哲学上本体论的一派,与唯心论相反,认自然的本质,属于物质及其运用,精神现象不外物质的作用。
【唯心】 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
【唯心净土】 一切净土都是由清净的心识变现出来的。
【唯心法界】 谓所有的一切法,都是由自己的心造成的。
【唯识】 又名唯心,谓世间诸法,唯心识所现,因一切法皆不离心识,故名唯识。
【唯识宗】 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名唯识宗,因此宗乃究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又名法相宗。
【唯识观】 唯识三性观的简称,三性者,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唯识所变】 宇宙一切万有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变现。
【唯识无境】 谓唯有心识,心识之外无一切物质现象,即今所谓之唯心论。
【唯境无识】 谓唯有一切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之外无心识的作用,即今所谓之唯物论。
【唯愿无行】 只有大愿而没有实行。有愿有行,才能修得道果,若是只有愿而无行,是不能证得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