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不懂世间的乐并非真乐。这种乐只是跟苦相对,只是从我们心上的习惯比较而来。认为适合我的心,就是乐,一定要求到;不适合我的心,就不乐,务必要远离。像这样人心假立、观待境缘而现的假相,当然不究竟。今天是乐,明天就苦。有了是乐,没有了又是苦。这已经陷在苦乐的妄执里了。
在缘起上,既然我们认定“适合我的心才是快乐”,那么得到它时,我们会感觉一阵满足,以为真的得到了乐。而相反的方面就是:当我们要失去的时候,会一阵恐慌,会忧虑担心,会紧张、会焦虑、会患得患失。也因此我们把心中假立的乐执为实有,它就是苦的根源。
假如你不认识这是自己的心假设的,却非常当真,而且有意识地往里面钻,那就被套牢了,这就是作茧自缚。因此《涅槃经》中用功德天和黑暗女一直不离开的比喻来警示我们,乐和苦从没离开过。
人们都不清楚这样的苦乐是自己心假立出来的,并不真实。这样立了某一种显现是乐,一旦失坏了,心就一定陷于苦恼。所以世俗中的乐和苦是一直相连的。你要想不苦,就不要立什么乐,不要入那个圈套,你才不受困扰。
就是你不要计执这个是乐,那个是苦,这适合我,那不适合我。像这样的二边都要离开。心一点不随这些苦乐戏论转,也就超然物外了。这时候本身就是乐,还要求什么呢?
千千万万的人都陷入了心不断假立苦和假立乐的错乱当中,天天都是如此。唯一是这一个无明让我们的心不断地产生取和舍的冲动。我们始终没有反省到,这一切其实只是由自己的心立出的,反而成了这内心戏论的受害者。
怎么识破虚假的乐
比如某一种世间的法,你的心认为它是好,这就是把本来没有的假相,假立成了一个实在的好的东西。然后你的心自然会发生求取的冲动,而且得到它时会生起虚假的乐。看到:这就像在梦中捡到了黄金,手里握着黄金感到快乐那样。无论黄金怎么好,得到怎么有实义、怎么有一种快乐的心,这一切都仅仅是内心的假立而已。所谓乐的戏论就是这样。
以拥有手机的乐为例,大家这样观察自己的心先是怎么假立的,后来又怎么让自己迷失。首先要看到手机只是很多因缘假合出来的,根本没有自性。也就是除了只是假相之外,得不到什么真东西。接下来回顾:当初我们的心刚看到手机的时候,心里在叫:这么好的东西!太高级了,能随便拿着打。这时已经把本来没有的事执成实有了。我们就开始幻想:什么时候我能拥有一部手机,那该多好!走路可以打,坐车也可以打,随时随地可以打,这有多潇洒!这也只是当时的心做出一个虚假的设立。它一起来时,我们没认到它是假的,就这么糊涂过去了。恰恰在这里,自己入了一个骗局。被骗的因已经在这里潜伏了,后面就有事情发生。等到手里握着手机的时候,就出现了欢喜。这就是自我欺骗真正开始了。这样起欢喜的时候,谁也没发现它是当初那一念挑起来的假心。但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一念欢喜是假的,而当即空掉呢?反而不断地随着它转,不管在路上打、车上打,都有意地表现成很高兴的样子,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这不是假来假去吗?当初除了心里一念分别之外,在手机的假相上没有什么乐可得,而自己却这样假立了,得到时就认为终于得到了,这样表现欢喜,也只是心的一个虚假的表态。
现在到了关键处了。我们要反思:这样的乐是自性的乐,还是假立的乐呢?自性的乐指它本身就是乐,如果有了它,就不会成为苦。假立的就是由自己的心假想出来的,没有什么实际的乐。看到它只是由自己的心那么定了一下,做了一个设定,就知道这是假立的。关键要看到当时只是一个遍计的心,要找它,什么也没有。或者说只是一念那么认为,什么也没有。但我们就在这里被蒙骗了,以致于发生各种各样的虚假的心情、心态、苦乐感受,其实都是虚假的心。
比如没有起刚才的那种心的幻相或者认定,那拿到手机就跟拿一块石头一样,没有这样那样的心情和表现。所以那些心全是自己的心做的一种假的表态。如果觉得它非常干扰人,带着它就跟锁链一样锁住自己的心,就觉得是个累赘,哪里会拿着它欢喜高兴呢?这种讨厌的心,也是由自己这么认为而现出来的。我们的心全是这样假的,要这样多多地观察,来看清这整个虚假内心领域里的真面目。
我们安不了心的原因
这里的要害处,就是要分清真、妄。只要我们还分不清真、妄,就没有出头的日子。我们的心不断地产生妄想,只要不知道它只是假想,就会不断地跟着它乱动,这样怎么安得了心呢?只要没看清它是假的,就还会一直想方设法满它的意愿,也就会一直不断地往外奔波、为它办事,这样就永远没办法安心。按这样发展下去,就算你再过无数辈子,还是没办法安心,肯定还是老样子,还是一个痴迷的追求者。
只有见到这只是妄想,才真的放下了。这个心是假的,没有要安的对象,就安完心了。我们没看清心是虚假的,一直听这个妄心的话,它说要达到什么标准,我们就按这个想法去做,时时都是做它的奴仆。它说什么就做什么,它要什么就求什么。它怎么认为,全相信它的。这就让我们无数世都在受苦,连一分一秒的安闲也没有,完全成了无止境的狂奔,实在太累人!看这世上的人,不是一个个被它搞得精疲力竭吗?不是一个个都在喊苦吗?累吗?郁闷吗?……大好的天真佛,就这样在本来没苦当中,饱受幻苦。
世间无真乐
在这从始至终的过程中,自己被驱使着去追求时一定是苦,在得不到满足时一定是苦,害怕失去时一定是苦,希望破灭时一定是苦……像这样不计其数的苦,都是随自己妄心这样那样的假立而涌现出来的。种种世间的乐,只是在显现一个个假相时生起的错觉,完全是幻受,没什么实际的东西。就像梦里傻笑那样,哪是真实的乐呢?
不断地妄想、求取,会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苦。而我们死死地认定幻相的拥有是乐,心就没办法不追求。这注定了我们不断地向外追求,也就不断地落空,再造出无数的轮回幻剧。这里能尝到的只有各式各样的苦味,一点真乐也不会有。所以一概是苦,不必幻想还能得什么乐。
自从我们迷失了本性,认了这一念妄想是真实,那就有了一切祸患的总根子、一切苦的总根子。就是它使得我们没办法安心。
大家要这样反省:我不认得本性,偏要在外面找一个虚假的,这不是苦事吗?本来没有法,却把空花执成真实,然后向着它不断地攀缘逐取,这不是疯了吗?而我自从这样迷掉之后,陷在这种错乱里的一切事,无论是怎么成功、失败,如何快乐、悲伤,完全是苦的自性!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迷梦,不断循环的错乱运动。而这从因到果之间的一切事,只是妄动、妄现而已,哪有实义呢?
这样,你能认识到自己的心向外攀缘、追逐假法是一种苦,自己就会一次性全部认定,这当中发生的任何大大小小的事,任何成功、失败,任何得失、计较,种种的苦乐舍受,完全都是苦。就像心疯掉以后,心里的任何执取、感受,无论是傻笑还是嚎哭,或者念念叨叨,全是病全是苦那样。在正常人看来,无不是苦的样子。
这样,只要你生起了法无我,或一切法不可得的定解,就一定会有洞彻世间万相的眼光,不会再认为世间法里还会有一点一滴的实义。你时时都要记得现前的处境是在梦里,你一忘记就又完全被骗走了。大环境里好像什么都蒸蒸日上、飞速发展,有各种惹人心醉的高级享受、男欢女爱,或者种种所谓成功的喜悦等等,都是虚诳的假相。这里的种种执著、追求,都是苦的。人们背离了本性,只在虚假的幻相里找意义,只为了满足自心的假相而奔驰。它的结果是繁衍了无穷无尽的轮回。
烦恼与苦
广义地解释,任何一种妄动、逐取都是烦恼,全是不寂静相,全是苦的。凡是迷失本性而起的妄动、妄现,就用一个“恼”字表示,也就是错乱了、疯了、不住本位了。因的状态叫烦恼,苦的状况叫苦恼。
这里要在最细的地方辨认。就是:心妄动以后都是苦,没妄动才是乐。认识了这一点,大家会懂得真实的乐是不观待的,不是由心假立出来的。我们要的是永远不失坏的乐,这就一定是本性的乐、无为的乐。它超出了相对苦乐的范畴,称它为大乐。用“大”字表示不是心假立出来的乐。
现在要记住:“一念妄动之后的全是苦”。而我们一下子入了梦,但那最初一念的妄动没能看清,然后就完全迷失在梦境里了。在这梦里还可以打各种各样的妄想,可以在子虚乌有上建立各种意义,分别心就这样不断地运作起来,层出不穷地立出很多概念、意义,从心上自然出现一道一道的程序,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作为编程师,虽然是假的,但一经设立之后,我们就按那样自己变、自己缘,自己作各种判定、安立。这些做得越来越多时,我们就越来越迷失,认不清生活只是一种假相。原本的真实就一点不明了啦!这幻梦里的一切,本是自己心的安立,也全都当真了。在这里面,我们的心把那些苦很重、难以接受的,就叫做苦;把苦受有些减轻的、没有原先大苦状态的,就叫它乐。心里非常沉重、受到禁闭、非常不情愿的,就叫它苦;而对适合自己心意的、心里舒服的、很欢喜的,就安立它是乐。
这就到关键点上了。大家要看清,刚才说的都是那个迷梦里的事,因为这只是在对着种种假相时,自己的心做这样的设立,连那个心都是假的,所以它设立的并不是真正的乐。而在这里妄动追求,也不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安心。因为从源头上这已经是不安定的动乱了!如果对这最初一点看不透,这一念迷进去之后,我们就陷入了世间的缘起链。就是一念无明而入了行的冲动,也就有识、有名色等等,虚假的十二缘起就虚假地运转了,它让我们一再地沉迷。
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反复观察。它的重要性超过了世间一切学问。如果你是有智慧的人,能对这最初的妄动看透彻,这里的事不必多说,当然全是迷乱、全是苦、全是轮转。如果不懂这一点,那要完全看破、放下就很难。
正因为不懂这个错乱缘起,人们就很难看清世间快乐的真相。因为我们就只认识苦苦,像是世间的成功、种种令人心醉的事、种种快乐享受、种种欲望的满足,我们会很难认同这些是苦。就是因为我们不懂这一切是错乱中的事,就像疯子不觉得自己疯了那样。世人不明白这种错乱是苦,偏偏以苦为乐,每一种希望都以失望告终。因为你把假的当成真的来追求,怎么可能如你的愿呢?可怜的是,天下的众生包括小蚂蚁、小蚊虫在内,天天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乐,为此发出了无数的行动。但如果没把这个乐搞清,就一直把乐建立在虚假的名利、爱情和感官享受上。这是一个总的、根源上的错误。如果我们还在按这条路走下去,那决定只有饱尝苦了,不必异想天开,认为这里还可能有一点真实受用。
这样讲解之后,大家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大了。它困惑了我们无量世。自从我们迷失本性之后,就把虚幻妄相的拥有当作是乐,这本身是一个大谬论。这里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这是发生无数错乱的总根子。再不抉择清楚,就还会让我们无数次地妄动。既然是虚假的,怎么能拥有?既然还在向外逐取假相,怎么能安心?既然自陷错乱,哪是真安乐?想用执取假相的方式来求得安心,完全是南辕北辙。我们被心骗了!
佛来世上,就是让人觉悟到什么是究竟的安心法。因为世上的人求安心,走的都是苦的路。我们人都在求满足、求安心,到底达到什么标准才安心?要知道,希望者还是我的心,不是别人。安不安,全看我的心怎么认为。心里觉得满意,就可以。心不满意,就是还不行,还要求到那个标准,非要达到那个标准,心里才满意。所以,根本不是由外在来定,而是由你的心来定。比如赚钱,赚到一千块,你就安了吗?这只能由你的心来定,你的心认为一千块够了,就够了;你的心认为一千块太少,一万块还不够,那也是你的心认为的。
实际上你的吃穿住行、名誉地位,方方面面全是你的心认为怎么可以,就可以了。你要认为还不行,就还不行。没有别人在立,只是你的心在立。这就是自心“假立”的意思呀!还不懂吗?你的心认为这还不够,它就驱使着你追求更高、更多、更好的。结果你就被这个心骗掉了,其实这个心只是个虚假的想法而已。而全世界的人都被它骗掉了。不是被别人骗掉了,是被自己骗掉了,骗得够惨的了!
刚才这些道理,大家要反复地观察,看看是不是这样。这里没什么固定的事,你认为好就好,认为不好就不好,认为行也就行,认为不行也就不行。全是自己的心假定的。要看清这里的假想、假立,这里的事件全是假的,这里的经历全是虚假的想、虚假的行、虚假的受。
它只是我们心里的一念假想,但又坐在我们内心的指挥中心。它是很有性格的,无始以来养成了种种的性格,就只是一系列的实执、爱憎。它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宣言,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态度,也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号令。它说够了,就算够了。它说还不够,就还不够。它说现在暂时还行吧!就表示它还没彻底满意,还没达到它的理想。一看到别人有更新、更好的,它马上就眼红,说不行,我还要更新、更好。这里一定要看透,一直是它在奴役你呀,使你像奴隶一样为它办事,所以人都很苦的!
无论哪种标准,都只是我们的心假立的。比如一些现代女性,她看了很多爱情小说、很多浪漫的爱情电影等,她的心假想一定要达到这种标准才行,结果现实中没这个标准,她就永远成不了家。人都看不懂自己的心,不知道这一念心设定的全是假的,就放不下这设定的要求。
这世上的事到底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使人心满足?社会学家也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将来还会继续讨论。到底到什么标准,才能使人的心满足,其实这本来没定义的,因为全是由自己的心假定的。无论怎么成功、怎么享受,你的心都可以不满足。只要它不满足,就还要像奴仆一样为它服务。
就像顶生王,已经成了转轮王还不过瘾,还想到天界去发展。到了天上,已经跟帝释天平起平坐还不满足。觉得两个人当皇帝,总不如一个人当好。
所以,世上的事是没底的。你要看破它的话,其实就只是一念心的假想,但世上的人没智慧,看不懂这一点,怎么说也放不下。如果彻底看见这一念假想心的虚妄,心就转得过来。这里要的是把自己的心全盘看破,把以往随妄心做出的一切行为全部看破,一直要看到这仅仅是一种迷幻,什么也没有为止。只要对这一念假立的妄心看破了,在这个总根子上破掉了,那一切问题就顿时没有了。就会发觉原来只是自己的一个妄想,这样听任它,怎么能安心呢?看到一切只是个假的,也就安了,没事了。
世间策略的错误
怎样寻求离苦得乐?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一切众生界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多少仁人智士都关注这个问题,都想为人类提供一个方法。但议论纷纷,终究得不到一个究竟。如果你能认得一念无明的妄动是苦,你就知道这一切议论没有什么意思。无论召开多少次会议,聚集多少专家,研究这方案、那方案,问题是这一切方案本身对乐的定义已经错了,然后在这个定义下提供的各种策略,一概都是错误。这是千篇一律的错误逻辑,先以自己的心立出一个乐的标准,再说出追求到它的方法,之后鼓起人的干劲,去更多、更好、更快地拥有他的所爱。根源上这是以假为真、捕风捉影,当然求乐的结果是深陷苦海。
懂了根本,再观察差别
世上的人奔波一世,无非想求个安心的路子。愚痴的人都迷失在各种细节里。智者先在根本上认识了心的体性,这上面的千差万别就都知道了。比如听到一句话说“这是心假立的”,他就全明白了,无非是假立这个那个,分出了千差万别。其实,在什么上都是一个理。但一般人要讲很多例子,才会逐渐开窍。(所以我鼓励大家要多讨论、多讲演、多观察这些地方。这是大问题,透彻了就有极大的利益。)
现在就来观察,我们内心是怎么作的假立,又怎么让我们不安心。要观察到:就是这个“假立”,恰恰是不安心的根源。比如化妆,在你心里立了一个标准,没化到那个标准,肯定你不安心。比如只描了左眉,没描右眉,这时把你拉出去,那会特别恐慌,因为你认为这很难看。或者你的心还没达到满意,就还会继续化,一直化到你满意为止。这个满意就是你设立的。像这样,天天都会不安心,天天都要来一遍化妆。天天都演一次——从不安心到所谓的“安心”。你心上这样的假立,就成了制造你内心无数恐慌的根源。其实,没什么心,才是真安心。
懂了这个例子,各种生活内容都是这样的。你会全部懂得你的心,你的生活到底在干些什么。你会明白为什么我想达到安心,却怎么也无法安心。比如我要达到穿什么品牌的衣服、裙子、鞋子,戴什么帽子才安心。哪晓得这就是让你无数次不安心的根源。如果还执迷不悟,那将继续无数次恐慌。因为你的心这么设定了,然后紧执不放,当然一没达到就恐慌。比如衣服旧一点,款式土一点,或者稍微没搭配好,你马上就慌了,必须得整好才能亮相。时时都紧张,一年四季不断地换衣服,换好了心才安。你已经被吊在这上了,稍微一变,你就必须采取行动来维护,叫你不动也不可能。如果还穿那种过时的衣服,你能安吗?有点脏、乱、差,你能安吗?比不上别人时,你能安吗?想要穿更新、更好的时,你能安吗?你的心在不断地假立,这就是造成无数恐慌的根源。
又比如这一世演了做母亲的假戏,你开始心里想:我的孩子天天待在我身边,我就安心了。你的心这么假立,就成了无数恐慌的根源。只要这个孩子一有走动,一没打电话,你的心就慌起来了。他要有个闪失,你简直就没办法过了。或者他出家当和尚,那是一想就哭,认为永远离开了。一想,心里就纠结,因为达不到你的标准。你时时想,就时时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