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峰宗论导读 净界法师

灵峰宗论导读 净界法师

灵峰宗论导读


净界法师




《灵峰宗论》导读


净界法师主讲


第一卷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学人很高兴,这次有一个殊胜的因缘来跟大家共同地学习《灵峰宗论》的课程。
  
 《灵峰宗论》是蕅益大师一生当中在佛法的修学心得。在蕅祖灭度以后,由他的弟子把它编辑而成的。我们在研究这部论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下研究这部论的一个目的。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龙树菩萨把我们一个佛弟子要成就佛法的功德大海他分成了两个次第。第一个次第就是信心,就是我们依止过去的善根去接触了三宝以后生起了一念清净的信心,那么由这个信心的支持,使令我们不管是在家、不管是出家,就来到了三宝的功德大海当中。这个时候,在三宝的威德加持之下,持戒、修福,修福、持戒,在这样的不断的断恶修善当中,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了一份的惭愧心,就是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我们内心当中开始有一个广大的理想、目标,我们的生命当中要去追求广大的圣道的功德,我要开始去消灭我内心的罪业。由于这个愿力的支持,也能够使令我们慢慢地、身口二业的罪业慢慢地减少,善业慢慢地增长。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境界还都是在一个有相的境界活动,内心还是有所得的境界。所以当我们这一念心受到有染污的境界去刺激的时候,我们的烦恼还是继续地活动,这个烦恼一次一次地去干扰我们的信心、去破坏我们的惭愧心。假设我们只是停留在这个时候,一直都不前进,时间久了,慢慢地,这个无明烦恼是熟境界,它终究会把我们的信心跟我们的惭愧心消灭掉。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失去了惭愧,失去了对三宝的信心,也就失去了一个皈依处,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堕落到一种大苦恼的境界。所以当我们具足了信心以后,我们应该要进一步地学习大乘经论,成就智慧的光明。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慢慢地觉悟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能够以这个空性的真理来调伏我们心中我执法执的颠倒。这个时候,我们内心的方向会从前面的向外的执取变成一种向内的安住,就是内心当中有一种空性的广大的家庭来保护着我们的善根、保护着我们的惭愧心。这个时候我们的信心在般若的空性的加持保护之下,它也就能够慢慢地增长广大。所以我们讲“智为能度”,这个“度”就是解脱,由这个智慧的保护,使令我们的信心、我们的惭愧心能够解脱于烦恼的干扰,能不断地增长广大。就是我们的修学佛法有两个次第,一个信心、一个智慧。
  
 我们应该如何得到智慧呢?在《涅槃经》上说,这当中有四个因缘:第一个、亲近善知识,第二个、听闻正法,第三个、如理思惟,第四个、法随法行。这四个当中,要以密教的说法,最根本的就是亲近善知识,因为你依止不同的善知识,也就会有不同的知见、就会带动不同的修行、招感不同的果报。所以在一个初学者,建立一个圆满的正见,这件事情的确是非常地需要。那么在我们现在所谓的末法时代,正法的力量薄弱,邪法的力量炽盛。在佛教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说各话,也不知道谁是对、谁是错。那么就在这个混乱黑暗的时代当中,我们依止一个有修有证、具足圆满正见的古德,依止他的教法来修行,我们能够在黑暗当中开创一条清净光明的道路,这件事情的确是太重要。所以我们这次就以《灵峰宗论》来研究蕅益大师一生的思想跟他的修行内涵。希望在末法时代能够帮我们抉择出一条真正圆满的菩提道路。所以我们依止这个宗旨很真诚地来学习《灵峰宗论》的课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现在我们请打开讲义。
   《灵峰宗论导读》。将述此义,大分为三。我们要叙述本论的要义,基本上分成三科。甲一、前言,应有的认识;甲二、正文,是正式的内容;甲三、结示劝修。
  
 先看第一科、前言。前言分三科:乙一、解释论题,解释本论的标题,就是“灵峰宗论”四个字;乙二、论主略史,我们对蕅益大师的生平事迹做一个简略的介绍;乙三、主要教义,这一科是介绍本论的大纲以及整个修学宗旨。这三科都是属于前言的部分,就是我们在研究正文之前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认识。
  
 正文分五科:乙一、发心篇第一,乙二、正见篇第二,乙三、持戒篇第三,乙四、止观篇第四,乙五、净土篇第五。第一科的发心篇是告诉我们如何地来确立我们修行的目标,说明发心的重要性乃至于如何地真正发心,这是第一个,目标的确认。有了目标以后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修学正见,就是明白生命染净的缘起,对于整个生命的真实相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第二个正见篇。有这个正见以后应该要付诸身、口、意的实践,就是修行。修行开出来是三科。持戒,持戒篇主要是对治身、口的罪业,由持戒的因缘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是对治身、口的罪业。止观和净土这两篇可以说是对治意业的烦恼,可以说是“自净其意”。不过,止观是偏重在圣道门,净土是偏重在净土门。这就是发心、正见、修行这三个大科。这三个大科我们过去在讲《佛法概要》也讲过了,不过呢,这个地方的发心、正见、修行跟前面的《佛法概要》还不完全一样。前面的《佛法概要》可以说是大小乘藏通别圆四教并谈;这个地方的发心、正见、持戒、止观、净土完全是蕅祖的以一种天台圆教的思想,以一个圆满的思想来开显发心、正见乃至于如何地持戒、修止观跟净土,蕅益大师是把这五科认为是密不可分的,当这五科把它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呢,它是一种同时具足的操作。比如说,持戒跟止观是分不开的,持戒跟念佛也是分不开的,它完全是以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这种华严经的境界,以一种圆教的根本思想来发展修行的内涵。所以,根据这种法门来操作,功德自然是更圆满,使令我们成就大乘的圆顿种姓。所以,我们在讲《灵峰宗论》的这五科,完全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枝枝叶叶的权教法门完全不提,完全讲蕅益大师他的内心的真实本怀、圆教的根本思想。所以这个地方跟《佛法概要》是不完全一样的。这个就是我们以蕅益大师的思想来发明这五科的内涵。
   
看甲三、结劝。结劝分两科,乙一、结示法要,我们最后以一篇蕅祖的论文来总结前面的内容;最后乙二、举颂劝修,我们举出两篇蕅益大师的偈颂来跟大家互相勉励。
   
这个就是我们研究《灵峰宗论》,我们就分成这么一个大科的情况。
   好,接下来我们看第一科,甲一、前言。前言的第一科、解释论题,我们解释本论的标题灵峰宗论。灵峰宗论我们分成两科,先别释,再合释,先把它分开来,把灵峰和宗论分开来,然后再把它合起来。
   
先看灵峰:
   “灵峰”,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县西湖上,介于桃园岭及秦亭山间,上有灵峰寺,竹木清幽,山石林立,乃游迹所罕及,大师晚居此方,故依此立名。
   灵峰是一个山的名称,是一个地方的名称,是一个山,山名。它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杭州县西湖之上,介于桃园岭跟秦亭山这两个山的中间,有一个叫灵峰山,就是以这个山的名称来安立这部论的名称。为什么以这个山的名称来安立这部论呢?这以下说明它的理由:上有灵峰寺,竹木清幽,山石林立,乃游迹所罕及,大师晚居此方,故依此立名。灵峰山上面有灵峰寺,寺外面的环境呢——竹木清幽,山石林立——山的前面种了很多的竹子,看起来清净幽雅。不但是有竹子,还有各式各样的大石头,就像树木一样,石头林立。因为这个山非常偏远,一般的游客很少能够到达。大师晚居此方,故依此立名。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年谱,会感觉到蕅益大师一生当中,他老人家二十四岁出家,五十七岁往生,时间也不是很多,三十几年的时间,这一生当中,他老人家可以说是一心行道。蕅祖在五十五岁的后半年到五十七岁往生这两年多,都一直住在灵峰寺,一直没有下来。所以,晚年居在此方,所以为了纪念他的关系,就以这个寺或者山的名称来纪念他。我们中国佛教经常以一种尊称,比如说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开宗立教,我们有时称为天台大师,天台大师就讲智者大师了,或者讲云栖大师,莲池大师在云栖寺做方丈,就是以这个地的名称来纪念祖师。蕅益大师也是这样,以这个地方的名称来纪念他,所以安立做灵峰,灵峰就是表示蕅益大师的意思。
   
再看宗论。
   宗论——凡论藏有二种,专释一经者曰“释经论”;概宗十二部经,自成名句文者曰“宗经论”。此中言“宗论”者,即“宗经论”之略名也。
   经,当然是佛说的了。佛陀说经,菩萨造论。菩萨为了解释经典就造了很多的轮。论,我们一般分为两类。一个,专释一经者曰“释经”,它是专门地解释某一部经,比如说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它专门解释《大般若经》,所以这叫释经论,它是扣着一部经的经文来破字、解句、消文、释义,这叫释经论。第二种是概宗十二部经,自成名句文者曰“宗经论”。第二种是概,这个(既/木)是古字的概,现在下面那个木头的木字是拿到左边来,就是它是总括整个十二部经的要义。就是你把整个大小乘的经典融会贯通以后,你自己用自己的名句文、用你心中的名言把它表达出来、重新地组合,这个叫作宗经论,这个是综合性的。比如说《大乘起信论》就是马鸣菩萨研究大小乘的经论,抉择出一条使令我们对大乘的佛法僧三宝跟大乘的真如生起信心的一个方法,这个就是属于综合性的,叫宗经论。此中言“宗论”者,即“宗经论”之略名也。所以,这个宗论就是宗经论,就表示这一部论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它是综合性的,不是就着某一部经来讨论的,那么这个就叫作宗论。
   
那么现在呢,前面是把它分开来,现在是把它合起来。
   
“灵峰宗论”——本论乃集大师生平开示之语录及修学经历所成之文集,师示寂后,由门下弟子成时法师辑成流通。
   
那么这部论是蕅益大师在一生当中的一些开示的语录,包括他的法语、他的书信乃至于他的修学的经历。你看他的发愿文,他经过很多次的闭关,这个闭关的过程就把它记录下来。蕅益大师在生的时候,这部论并没有流通,它只是一个稿子。蕅益大师往生以后,他的弟子成时法师把它编辑,然后才正式流通。这跟《论语》很像。《论语》也是孔夫子灭度以后,由他的门下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把它编辑、流通的。换句话说,这部《灵峰宗论》可以说是代表蕅祖一生的他的一些开示的法语跟他一些修学的心得。我们透过这部论的学习,能够明白祖师的真实意。这个是解释论题。
   
再看第二段,乙二、论主略史。以下我们把本论的论主也就是蕅益大师的生平事迹做一个简单介绍。这以下我们是根据弘一大师所撰的蕅益大师的年谱所编辑而成,《蕅益大师年谱》。弘一大师这个年谱是根据年代来安排,学人把它稍微调整了一下。我是根据它的性质,分成七段,从他老人家的出生、整个修学过程到他灭度,把它分成七段,就不根据年谱的安排。
  
 我们看第一段。第一段、名号。先解释蕅益大师的名号。
   大师俗姓钟,名际明,字振之。二十四岁从憨山大师门人雪岭法师剃度,命名智旭。别号西有,晚号蕅益老人。
   
蕅益大师的名号,我们分两部分,一个是他世俗的名号,一个是他出家的名号。我们先看世俗的名号。大师俗姓钟,他在世俗的时候姓钟,他的名字叫际明,他的字是振之,这是他在世俗的一个姓名。
   
再看他出家的名号。二十四岁从憨山大师门人雪岭法师剃度,命名智旭。这个智旭,旭就是早上的太阳。早上的太阳给我们一份的希望,光明和希望,表示他的师父对他的期许:希望蕅祖就像早上的太阳一样,破除三界的黑暗,能够引导众生一份光明,叫智旭——智慧就像太阳一样的光明。这是他的字号。
   
别号西有,晚号蕅益老人。智旭是他的名号。名号是师父给的, 剃度的时候师父给你的,你不能更改的,不管你喜不喜欢你不能随便更动。但是你可以自己安立别号,这个别号是可以自己个人的意愿安立的。蕅祖安立一个西有、西有道人,晚年自号蕅益老人,这是他老人家的别号。这个别号表示一个祖师大德他当时的一个心境,西有、西有道人。
   
关于这个西有,我们看附表一,我们把它解释一下。西有,第一个西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有表示存在,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天方夜谭,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真实存在,有没有根据呢?这个地方我们引出它的根据:
   
《阿弥陀经》云:“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是整个《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的一个大纲。蕅益大师认为,整个正宗分就是在发明这段经文。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解释得很多,在《弥陀要解》解释得很多,我们可以约略地提出三个重点来说明。这段经文我们在研究的时候,第一个重点,我们看尔时佛告长老舍利佛,这个佛字值得我们注意。这件事情是谁说的?说这件事情是阿罗汉说的,或者是某一个在因地的菩萨说的,当然值得我们参考,但是不一定圆满正确,阿罗汉跟菩萨的智慧都还有所不足。那么这件事情是佛说的,那就值得我们注意了。佛陀的大智慧的境界是完全没有障碍的,“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说这以下的事情既然是从佛的金口所说,表示佛陀说的话都是真实语、如实语,完全没有错谬。所以这个佛字,就是这件事情是谁说的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注意,佛告长老舍利弗,这第一点。第二点,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佛陀讲出一个方向,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土。那么这当中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个有字是第二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这两个有。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发挥得很多了,我简单讲一下。这个有,这当中的有是两个内涵,第一个、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依报的存在,有一个依报的国土叫极乐世界;其次呢,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有一尊佛陀,这个正报的身心,在那里说法。这个有,蕅益大师在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发挥得很多、很详细。基本上,在《阿弥陀经》当中有四段的结示:“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讲到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以后有四段的结示。这个功德庄严,当然一切法的生起有它的因缘,蕅益大师就把它会归到——三种功德力所庄严:第一个是本愿功德力,第二个是名号功德力,第三个是自性功德力。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有,是存在,阿弥陀佛也是有,那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是存在哪里呢?存在三个地方:第一个,存在弥陀的本愿功德当中,存在名号当中,也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那么,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蕅益大师最后的关键,他以名号功德力来总持一切的功德,他说,所有的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庄严是存在这句佛号当中——名以召德——以一句名号总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所有功德。所以我们这一念心与名号一接触的时候呢,我们内心当中“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这个时候我们心中就能够念念地存在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所以讲“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当然事相上说是“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当然是正确的,佛说的话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的功德是存在于这句佛号当中,当然也存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所以,在忆佛、念佛的时候念念不可思议,百千万亿声、念念当中都不可思议。所以在研究这段经文的时候,第二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个有字。就是存在,极乐世界存在哪里?我们把这个问题找出来。存在哪里你都找不到,你怎么能够成就这个功德呢?这是第二个,有。第三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今现在说法这个今字。这个今字蕅祖也是发挥得很多,他最后的结论就是说,这个极乐世界的存在,是存在于过去、还是存在于现在、还是存在于未来?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有一个广大的佛土,但是消失了;有一个广大的佛土,对不起,还没有成就,还有一个菩萨,他才刚开始在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所以说呢,这个今现在说法,表示这个国土已经成就了,我们现在就马上成就、可以去受用的。这个今字,这个存在在时间上是属于现在式的一个存在。所以,蕅益大师他为了使令我们在生死流转的众生明白这一层道理,大悲心啊,安立别号为西有,意思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存在哪里呢?存在十万亿佛土外,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更重要是存在于这句佛号当中。蕅祖为了表达这样一个观念,所以他的悲心啊,就安立了西有道人这样一个名号,这是这一层意思。
  
 我们再看这段:晚号蕅益老人。蕅益老人这个地方也是有一段因缘,我们看年谱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蕅益老人是这个样子的,蕅益大师的一生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阶段,就是他老人家在二十四岁到三十一岁的时候,这将近有七年的时间,他很少著作,完全是在自己的修行时间,就是出家的前七年都是在修止观。这个止观主要还不是其它的止观,是禅宗的参禅的止观、圆顿止观。那么到了三十一岁到五十四岁这二十三年的时间,他开始注意戒律跟教理,戒教二门,甚至于他还希望能够真实地找到如法的五比丘来住世、如法地传戒、如法地来受持比丘戒法,使令清净庄严的比丘能够如法地住世。他有这样一个心情,在三十一岁到五十四岁有这样的理想,追求五比丘的如法住世。但是到五十五岁,他的心情有变化,他讲“卧北天目,万念俱灰。[出处:

《灵峰宗论》卷第十之四
庚寅自恣二偈(有序)
卧北天目,万虑灰冷。……]”。蕅益大师感觉到,当然这是示现,蕅益大师的示现,一个生死凡夫在这样一个众生的尘劳境界里面弘扬正法、续佛慧命,的确不容易,所以他抉择应该先往生净土去,所以他在五十五岁到五十七岁以后他就摆明了: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所以,他晚号的蕅益就是有这样的心情,蕅者莲花,益者真实利益。他最后的、晚年的心情就是说,不管研究戒律、不管研究教理,他的晚年的心情就是——最后的会归,就是往生净土,这个是真实的利益。这个事情是这样啊,当然,有些人的心情他愿意以凡夫的身份来众生的尘劳境界里面来弘扬正法、续佛慧命,这件事情啊,精神可嘉。但是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应该要先成就圣道,往生净土以后。他说:“非法身菩萨,何以力挽狂澜?”就是说,应该要先成就法身,以法身菩萨的身份来弘扬正法、续佛慧命,更有力量。所以,蕅益大师在晚年的时候就放弃了所谓的追求五比丘如法住世的心情,就一心念佛。所以他五十五岁上了灵峰山以后就不再下来,写了几个偈颂:卧北天目,万念俱灰,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那么蕅益大师到晚年,为了表达他的意境、他的心情,所以自号蕅益老人,是这个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面,乙二、论主略史。前面我们介绍蕅祖的名号,这以下介绍出生。
   
先世汴梁人,始祖南渡,居古吴木渎。父名之凤,母金氏,名大莲。以父持大悲咒十年,梦大士送子而生。时父母皆年四十。
   这以下我们介绍蕅祖的家世因缘跟他的出生的情况。先看家世因缘。先世汴梁人,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县。始祖南渡,居古吴木渎。他的祖先是从汴梁向南方来迁移,就居留在古吴的木渎,木渎是江苏省的一个镇名,江苏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之凤,钟之凤,母亲是金氏,名大莲。这个是他的家世。这以下介绍他的出生情况。以父持大悲咒十年,梦大士送子而生。时父母皆年四十。他父母在三十岁的时候都没有儿子,怎么办呢?父亲就持大悲咒,持大悲咒呢希望能够求得一个儿子。那么持了十年,持了十年以后,他父亲就做了一个梦,梦到观世音菩萨送子,蕅益大师就出生,那个时候他的父母都已经四十岁了。所以蕅益大师在《持大悲咒发愿文》中他讲一段话说:“我本仰承咒力生”,我是依仗大悲咒的功德力而生。蕅益大师晚年一生提倡持名,信愿持名,但是他也很强调持大悲咒,他跟观世音菩萨也特别有缘,“我本仰承咒力生”。他跟大悲咒还特别有缘,他做了很多次大悲咒的加行来破障,这当然跟他的出生也有关系。
  
 再看童年:
   
七岁茹素,曾云:“我幼持斋甚严肃,梦感大士曾相召。”
   
先看这一段,七岁的时候。蕅祖七岁的时候就吃素了,不过这个时候吃素不是因为修学佛法的关系,就是一念的善根。所以他那个时候说:“未知出世正因”,他那个时候不知道佛法的道理,但欢喜吃素,不喜欢吃肉,不喜欢杀生,有这一念慈悲的善根而已。曾云:“我幼持斋甚严肃,梦感大士曾相召。”他就是吃素的功德、这个慈悲心,经常在梦中跟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这个是讲他七岁的情况。
   
十二岁就外傅,闻圣学,即以千古道脉自任,于居敬慎独之功,致知格物之要,深究之。作论数十篇,闢异端,梦与孔颜晤言。
  
 在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去读书,到外面私塾学校去读书。读什么书呢?闻圣学,圣学就是孔孟儒家的学说。读了以后就很有心得,就立定一个志向——以千古道脉自任,就是儒家的传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乃至到孔夫子的集大成,他认为说他应该要使令这样的法脉发扬光大,以这样的责任来自我期许,千古道脉自任,看出蕅益大师十二岁就有这样的志向。当然,有志向是不够的,还得要有深入的心得,所以他对居敬慎独之功,致知格物之要,深究之,很深入地研究。
  
 这两段,居敬慎独之功是儒家修行的下手处,修行的基础;致知格物是儒家的理论,理论基础。应该先讲理论。致知格物它的次第是先格物、再致知。格物,当然这个解释很多,我们一般的解释是说: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谓之格物。世间上的事情,各式各样的事情、有各式各样的变化、各式各样的结果,这当中是有一个规则、有一个道理,这就是格物,我们应该要去穷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干什么呢?——致知,就是推极自己的知识,推就是推动的推,极就是极限的极,不断地要增长自己的知识,就是致知。由格物致知以后呢,我们从圣贤的教法当中使令我们明白道理。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是——明理,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这个国君他为什么是一个亡国的国君?这当中有个道理,这不是上帝的安排,是有道理的;这个国君为什么能使令这个国家兴盛?这当中有个道理,应该学习。宇宙人生的事物差别当中有个道理、有个规则的,我们应该要把这个道理先弄明白,在修行之前,就是致知格物。那么格物致知以后干什么呢?——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当中就是两个内涵,一个是居敬、一个是慎独。居就是安住,我们内心当中在修学的时候是安住在一种谦卑、恭敬的心情。《了凡四训》讲到一件事,说了凡先生有一天去考场,去考场看到一个年轻人,他就说,说这个年轻人今年一定会有功名。果然,考完以后,他果然考上了功名,榜上有名。朋友说你怎么知道他考得上,你又不认识他?他说,了凡先生说,“每遇[出处:《了凡四训》中为“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说一个穷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那么他要发扬光大的时候、他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他有一个征兆:每遇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他的相貌当中他会散发出一种谦卑的光芒出来,这个人他准备有大功德要出现;如果一个人现出骄慢的样子,这个人要栽跟斗了。所以说,在儒家的教诫当中,希望我们不管是处在任何阶段总是要安住在一种谦卑恭敬、一种学习的心态,总觉得自己不足,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就是这样一个心情——居敬。第二个、慎独。慎独出自于《中庸》,“君子慎其独也”。一个君子他虽然一个人独处在一个房间、都没有人看到,但是他还是谨慎守道、不敢放逸。慎独,君子慎其独也,经常保持一种不放逸的心情,这是诚意正心的一个下手功夫。
   
蕅益大师在十二岁的时候对于儒家的理论、儒家的修行的一个基本的功德——居敬慎独——就能够很深入地去研究跟实践。
   
作论数十篇,闢异端,梦与孔颜晤言。后来他受了韩愈的影响就排斥异端,就是排斥佛法。佛法传到中国以后,大陆的学者在《中国文化与中国佛教》[书名: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作者:杜继文 著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10-1]这本书上说,它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佛教和中国文化是冲突的,互相排斥的,当然佛教是不排斥的。儒家的文化是入世的,佛法强调的涅槃是出世的,所以它认为佛教是怪力乱神,排斥佛教,这第一个。第二个是融合期。很多的大德,特别是慧远大师,开始融通了老庄、儒家的思想,这个时候开始把中国的文化跟佛教的思想开始融通,就是以儒家思想的名言、思考模式表达佛法的内涵。这样子,慢慢慢慢就让整个士大夫的阶层接受,这是融合期。第一个、排斥期,第二个、融合。第三个、发扬光大,就是宗派的建立。到时候,各宗各派建立宗派以后,这时候,佛教发扬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发扬了佛教的内涵。中国大陆的学者他是把它分为三个时期。刚开始的人他就认为是排斥的,蕅益大师受了这个思想的影响,他就做了很多的论来排斥佛教。梦与孔颜晤言,经常在梦中梦到孔夫子跟颜渊的互相的对谈。
   
做梦,在唯识学上说,一个人会做梦,有三种因缘。第一个因缘就是过去的业种子。你过去,当然不是今生了,你过去生曾经有这样的一个遭遇,这件事情过去以后,留在你的心中一个影像、一个种子,在你的梦中表现出来。就是过去的业种子。第二个、鬼神的神通力。就是你放蒙山的时候跟某一个鬼神特别要好,它有什么消息它先告诉你,鬼神。有时候神通力啊,白天的时候你阳气那么旺盛,它也不好跟你接触,晚上睡觉的时候它在梦中给你一些消息。这是鬼神的神通力。第三个、佛菩萨的三昧力。三种。
   
在《唯识二十颂》也讲了一个小故事,讲到梦境,我们把它讲出来。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叫娑罗那王,娑是娑婆世界的娑,罗是罗睺罗的罗,那是维那的那个那,娑罗那王。娑罗那王他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得好。他不但是把国家治好,这个国王还有一个特色——长得特别地庄严。这个国王对自己的庄严还特别地满意、特别自负,诏告国内,天下公告:哪一个人能够跟他比较,能够比他庄严,赏金一百,一百金。但是来应征的人果然没有一个人的庄严超过娑罗那王,他更加地满意了、更加地骄傲。这个时候一个大臣就说了,说国王啊,你的庄严只能够跟这个国家、小国家比,这个没什么大不了。这国王说,怎么呢?他说,我们应该跟国际的人士相比。他说跟谁相比呢?大臣就说,我听说王舍城这个迦旃延尊者长得很庄严,我们请他来,跟国王比一比,如果你比他庄严,这个就得到国际的肯定。好!那么就请迦旃延尊者进来了。迦旃延尊者是一个大阿罗汉呢,阿罗汉会做事情他要先入定观察,这件事情对众生是不是有利益。他一入定,哦,有利益,可以行。远迢迢地就从王舍城来到娑罗那王的宫殿里面。娑罗那王安排一个很盛大的法会来欢迎迦旃延尊者,迦旃延尊者当然是大阿罗汉,威仪具足,来到宫殿。迦旃延尊者一来到宫殿的时候,所有人的眼光就自然地被迦旃延尊者的威仪摄受、庄严摄受。我们都知道迦旃延尊者论议第一、说法第一,还不知道他长得这么庄严。这个时候国王一看到以后,那就不要比了,就是你的确是比我庄严,这件事情我同意。国王就说,说尊者,你是一个圣人,你一定知道过去的因缘,你怎么会长这么庄严呢?这个国王对庄严这件事情特别有兴趣,问他,你这个是什么因缘使你这么庄严呢?尊者说,我过去生也是一个出家人,做小沙弥的时候,我欢喜在寺庙里面打扫除粪,整天做这种工作,别人不愿意打扫的工作、不愿意除粪的工作,我来做。有一天,我在打扫除粪的时候,有一个乞丐向我乞食。我跟乞丐说,我给你一碗饭吃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要帮我做这个打扫除粪的工作。这个乞丐说,行!反正我现在也没事。就跟迦旃延尊者两个每天就做打扫除粪的工作,迦旃延尊者就把他的饭一部分分给他吃。迦旃延尊者说,我就是因为打扫除粪的因缘,今生招感这个庄严的相貌;你当初就是那个乞丐,你陪着我打扫除粪,所以你今生有这个国王的阶位、庄严的相貌。这国王一听,哎呀,我过去生只是在寺庙里面、在三宝的境界里面打扫除粪就做大国王,我如果能够尽形寿地修学佛法,那是什么境界啊!听到以后就起大欢喜心,欢喜心就生起信心,就把国王位子交给他的弟弟,就跟迦旃延尊者出家了。出家以后,迦旃延尊者就说,你是国王在这个地方受恭敬,也不能修行,就把他带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叫阿凡帝国[??],隔壁的国家去。在山中里面打坐,修止修观。有一天,这个阿凡帝国国王带着宫女出来游玩,国王游累了以后就睡觉了。国王是大福报的境界,不是吃饭就是睡觉了。睡着以后,宫女到处游玩,看到这个修行人很庄严就过来说话,跟这个娑罗那王讲话。讲话的时候,国王醒过来去找这个宫女,就看到这个娑罗那王又长得这么庄严,心中就生了嫉妒心,就说:你找个修行人,你证得四果没有?说我没证得四果。有没有证得三果?没有。有没有二果、初果呢?都没有。你有没有成就四禅呢?也没有。三禅、二禅、初禅,都没有。他说,你连初禅都没有,表示你没有离欲。你没有离欲,你就在这个地方戏弄我的宫女,这是不应该的。他就要士兵去打娑罗那王。娑罗那王在平白无辜之下、被冤枉之下就被打得整个身体就倒在地上,就伤得非常重。当然,迦旃延尊者他在定中就知道这件事情,带着弟子就过去把他抱回来,给他疗伤。过了几天,身体慢慢好转。这个时候娑罗那王说,师父,我要跟你告假回去,请假几天。说干什么呢?他说这个阿凡帝国国王欺人太甚,我在那边修行,也没有惹他,把我打成这个样子。我回去呀,我要跟我弟弟讲,领着我的军队把这个阿凡帝国消灭掉,把这个国王抓起来把他砍头。迦旃延尊者说,你这样子做会产生痛苦的果报,不可以,杀生啊。娑罗那王说,师父啊,我的心就像石头一样地坚固,不可以改变。迦旃延尊者说,好吧,现在天黑了,那你就明天再走吧,先在这儿睡一觉吧。就睡觉,睡觉的时候就做一个梦,梦到他果然回到了他的国家去,跟他弟弟商量,他弟弟听了也是很生气,就把军队借给他,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就来到阿凡帝国,就跟阿凡帝国打起来。一开始还打赢了,后来阿凡帝国国王没办法,最后一反攻的时候就把他打败了,就把娑罗那王抓起来,抓起来以后就送到断头台去准备砍头。这个刀子拿起来要砍的时候,娑罗那王一紧张,大惊一叫,就醒过来,原来是做梦一场。做梦一场以后,他也是对这件事情很后悔。他就找他的师父说,师父啊,请师父除掉我心中的忧怖,我心中又是忧、又是怖。这个时候迦旃延尊者就为他说四圣谛法门,苦集灭道,说明五蕴无我,色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毕竟空,无我无我所。这个时候,娑罗那王回光返照,就征得了初果,证得初果以后慢慢地修学,就成就了四果阿罗汉。可以说这个娑罗那王是梦境救了他一命。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梦境呢?菩萨的三昧力,迦旃延尊者在三昧当中给他一个消息。
   
蕅益大师他在十二岁的时候呢,经常梦与孔颜晤言,这也可以说是与孔夫子、颜渊这种菩萨感应道交。这个是讲到十二岁的情况。
  
 十七岁阅《自知录》及《竹窗随笔》,乃不谤佛,取所著闢佛论焚之。
   
到十七岁的时候,他去读莲池大师的《自知录》跟《竹窗随笔》,知道佛法的义理的高超殊胜,就不再诽谤佛法,就把过去这种闢佛论的论点全部烧毁掉。十七岁等于正式地皈依佛教、皈依三宝。
   
二十岁,注《论语》颜渊问仁章,至“天下归仁”语,不能下笔,苦参力讨,废寝忘食者三昼夜,忽然大悟,顿见孔颜心学。
   
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为《论语》注解。注解到颜渊问仁这一章的时候,讲到天下归仁语,不能下笔,经过三昼夜的苦参力讨,才最后忽然大悟而真正地明白孔颜的心学,就是儒家的心地法门。
  
 天下归仁这一段我们引用原文来说明一下。看附表第二、天下归仁。这是出自于《论语·颜渊问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有一天,颜渊就问孔夫子成就仁的方法。仁是比君子更高的境界,可以说是在儒家的修行当中最圆满的功德叫仁。就像我们学佛,什么是佛?如何地成佛?那个道理一样,怎么样才能够成佛呢?怎么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仁德之人呢?问这个仁。孔夫子就回答四个字——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地方我们解释解释复礼。这个复就是随顺,礼就是随顺圣人的礼法。古代的圣贤他安排一个礼法,这个礼法是说人和人之间的接触有一个规矩、有个章法,那么在儒家当中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层的关系。这五层关系每一层关系在互相应对的时候它有个章法,比如说父亲跟儿子的关系——父慈子孝,兄弟的关系——兄友弟恭,父亲所要遵循的是慈,儿子是要孝。就是说,圣贤对于人跟人之间的相对操作他安排一个规则,我们应该去随顺于圣人的礼法。那么怎么去随顺圣人的礼法呢?这当中有障碍要克服,就是克己,你要想办法去克制你自己的私欲,因为你的欲望一活动的时候你就不遵照这个章法做事了。所以说呢,儒家的修学就是你要想办法克己,你要调伏你心中的私欲,使令你的身口二业能够随顺于圣人的礼法,那么这样子,你的内心就慢慢慢慢趋向于仁的标准。是这么一个修行的内涵。
  
 这以下把这个观念再开展出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很重要。就是说,一旦你能够达到克己复礼,天下的人就被你的人格所招感、被你的仁德所摄受。这句话是蕅益大师之所以能够明白儒家的心地法门、孔颜心学,就在这个地方。
   
孔夫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到一个国家去。这个国君说,说我这个国家里面很多盗贼,怎么办?孔夫子你是通达圣贤之道,你讲出一个道理我听听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把这个国家的盗贼减少一点?孔夫子答得非常地妙。他说,有盗贼是你这个国君生活得太奢侈。“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这个国君的德行就像风一样,你有影响力,小人、老百姓的思想是跟着国君的思想跑的。你那么奢侈、浪费,大家也是奢侈浪费,生活不够用,所以只好做盗贼。所以你应该要调整你的德行,你应该要节俭一点。从孔夫子这样的思想跟佛教思想是相随顺的——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你看《维摩诘经》的《佛国品》也是这样的思想,说这个菩萨他庄严国土的时候,他未来的应化身佛这个国家里面为什么没有盗贼?因为他因地的时候持什么戒。这个国家的人长相特别庄严,为什么?因为他因地的时候有什么功德。换句话说呢,这个外在的事相完全是你内心的德行所招感。所以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你今天要以仁德来治天下,使令每一个人都克己复礼,你要紧要从自身做起,你从内心当中达到仁的标准,你整个国家慢慢会被你的仁德的德行所招感,慢慢慢慢天下就能够随顺于仁的这个操作,天下归仁焉,仁德的实践是由自己先做起,而由人乎哉?!我自己的经验啊,我也觉得“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同一个制度,这个人操作、这个人在做执事的时候、他在统理大众的时候,它是这样的相貌;同一个制度,另外一个人在操作的时候,又是另外一个相貌。所以,制度的本身啊它无自性,这个心,心为业主,用什么心情,这个人他是这样的心情、他的这样的德行,它就表现出这样的相貌出来;另外一个执事的另外一个心情,同样的操作,它又另外一个相貌。所以这个事情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句话是正确的。这句话是讲到儒家的一个心地法门。
   
颜渊曰:“请问其目。”
   
这以下呢,颜渊明白了这个道理,请问这个下手处。前面是一个大原则,就说明实践“仁”的方法。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就从视、眼睛的视、耳朵的听、嘴巴的言跟身体的动这个地方先下手,先试了你的视听言动都随顺于礼,就是你的身口二业都随顺于礼,慢慢地你的意业也能够随顺于礼。刚开始先从外表的随顺礼,慢慢地内心能够随顺礼,这就是下手处。颜渊就回答了: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我虽然根器不好,很愚钝,但是我愿意去遵循老师的这番教诲。
   这段就是讲到“天下归仁语”的原文。
   
我们再翻回来。蕅益大师在这一段的经文当中可以说是苦参力讨,废寝忘食者三昼夜,最后就明白了,大悟了,可以说开悟了,不过这个地方是有为法的开悟,顿见孔颜心学。真正明白儒家的心地功夫。
   
我们在研究祖师的修行,我们一般人容易犯一个错误:说蕅益大师、莲池大师有这样的功德啊,因为他是再来人,所以他有这样的功德。当然这句话也对,的确,这些菩萨都是从本垂迹、乘愿再来。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这句话,蕅祖在这样的观念当中,他不明白道理他能够——苦参力讨,废寝忘食。废寝就是不睡觉了,可能睡也睡得很少,忘食,饭也吃得很简单。那这个时间是干什么呢?——三昼夜,在这个地方苦参力讨。所以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修行,你看那个发愿文,你会发觉,蕅益大师做什么事情啊,持一个大悲咒、持一个往生咒的加持,他做什么事非常认真,全力以赴,可以这样讲。这个可以说他老人家成功的一个因素,做什么事情,当作一回事。我们一般人做什么事情啊,就打妄想,所以就很难做得好。所以什么事情他就是认真,这一点也值得学习。一个祖师会成功,也不完全都是、我们不一定说这个祖师就是一定是过来人,应该是看他的因地,看他的因地。苦参力讨,废寝忘食者三昼夜,忽然大悟,顿见孔颜心学。这段也值得我们去思惟一下。
   
好,再看出家。
  
 二十岁丧父,闻地藏菩萨本愿,发出世心。
  
 先到这个地方。蕅祖到二十岁的时候呢,他父亲等于是六十岁,就往生了。往生以后,他很悲恸。他等于是他父亲的一个独生子,希望能够利益他父亲,就听人家说诵《地藏经》有帮助,他就诵《地藏经》。诵《地藏经》的时候诵到地藏菩萨的本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被地藏菩萨的本愿深受感动,发起一个要出世修行的心,为了利益有情开始想要修行,但是并没有实践,只是有一念的想要去修行、想要出家的心情,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一个心情。
   
二十三岁听《大佛顶经》,谓“世界在空,空生大觉。”遂疑何故有此大觉,致为空界张本,故决意出家,体究大事。
  
 到二十三岁的时候听《楞严经》,讲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说有情的世界是安住在空中,虚空是安住在我们一念的大觉佛性当中。这个时候就生起了一念的疑情,说我们众生怎么会有这么广大的大觉佛性来为这个世界、虚空世界的根本呢?开始决意出家,体究大事,开始——我应该在我未来的生命当中放下世间的尘劳,专心地来体究这个生死大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大觉佛性到底是怎么样的相貌,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为了要明白这层道理,他决意出家,下定决心出家。二十三岁的时候正式决心出家。
   
二十四岁,一月中,三梦憨山大师,师往曹谿,不能远从,乃从憨翁门人,雪岭法师剃度,命名智旭。
  
 二十三岁决心出家,并没有因缘。到了二十四岁,一个月当中三梦憨山大师,但是师往曹谿,不能远从。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啊,蕅祖的心情,本来是想跟憨山大师出家,那个时候憨山大师等于是老和尚,蕅益大师当时二十四岁,是个年轻的人,但是呢因缘总是不具足。憨山大师在那个地方,蕅益大师听到以后就走路过去,蕅益大师到的时候,憨山大师刚好离开到其它地方去;到其它地方去,他又找,找到以后,憨山大师又离开。所以他最后讲,“哭恨缘缺”。这世间上的事情,人和人之间的因缘的确不能勉强。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呢,就随顺于憨山大师的弟子雪岭法师剃度,命名智旭。这个是讲到蕅祖的出家的因缘。有时候,人跟人之间的因缘的确是跟过去生有关系,不能强求。蕅益大师修行这么好,这么有功德,但是他想跟憨山大师的因缘就是不具足。
  
 先到这里好了。下一段比较长一点,下一段的内容也比较多一点,比较有话要说。
  
 大家有没有问题?(以下是回答问题)
问:蕅益大师别号“西有”,这“西有”他自取别号的时候超过在几岁左右?那个时候他本身已经开始接触净土门了吗?
   
答:蕅益大师他二十四岁出家,出家以后,他后面会讲到,他主要是参禅,二十五岁开悟。那么在蕅益大师的年谱当中也看得出来,在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的《跋》里面也看得出来。蕅益大师喜欢《弥陀要解》,为它做一个《跋》。他说:“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就是说蕅益大师他出家的时候,“宗乘自负”: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对于这些教理、教典啊,你们这些着文字相,不能回光返照一念心性。他对净土法门、对教理并不是很重视。刚开始是这样子,旭出家时是这样一个相貌。到了三十六岁,三十六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病得非常严重,“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病得非常厉害,七天七夜坐也不对、睡觉也不对,只有含泪念佛而已。这个时候他感觉到,凡夫的修行啊诸多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身心世界有很多很多障道的因缘。这个时候呢就是“皈命弥陀,万牛莫挽”。所以,这个“西有道人”应该是他三十六岁以后安立的,三十六岁以后。“蕅益老人”更晚了,那应该是他老人家讲到“卧北天目,万虑灰冷”,这个时候晚号“蕅益老人”,那个时候已经上了灵峰山灵峰寺了。“西有道人”是比在“蕅益老人”更早之前,但是应该在三十六岁以后。他那个时候真心地皈依在阿弥陀佛圣号的功德之下。“一心持名,万牛莫挽”,是这样子。末法时代修行啊,仰仗自力,多诸障碍,应该要仰仗佛力,他做出一个明确的、有智慧的抉择,是这样子的。

问:阿弥陀佛!学人想请问主任,“空生大觉”,是不是可以请主任解释一下。
  
 答:“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这是《楞严经》的偈颂。说是“空生大觉中”,这个“空”不是真空的理性,它是一个虚空,它是一个色法。虚空,是怎么有虚空呢?是生在大觉当中,就是有一念的心性才有虚空,是这个意思。怎么会有虚空呢?这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我们的一念的觉性创造出来的,当然这一念的觉性当中它受熏,受业力的熏习。福报大的人,他现出的虚空清净庄严;福报差的人,他有罪业的熏习,大觉佛性这个罪业的熏习,他虚空当中就有各式各样的空气的污染。我们到美国去,空气特别地干净,就是美国人的共业啊,他那念心识善念强;到东南亚国家,空气就是潮湿啊、染污特别厉害,他就是有罪业。所以,世界是依虚空而住,虚空又由我们的心性所变现。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探讨了:一切的依正二报是由心所变现,那这个心是什么相貌呢?这个就是一个重点。因为生命的根源是由心所变现,那么这个时候,蕅益大师就“决意出家,体究大事”——什么是我内心的本来面目?他要把那个最初的原点找出来,就是我这念心还没有受熏习之前、还没有受染净业力熏习之前我内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开始探本求源、返妄归真,做这件事情。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心有各式各样的相貌:嫉妒心、贪心,当然也有一点信心、惭愧心,但是这都不是本来面目,那是由于业力的造作——你不断地去造作,善业的造作、恶业的造作——熏习所表现的相貌。但是我们应该要把这种生灭的、因缘所生的这些善恶的念头都把它拨开,我们应该去看看内心深处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个,因为这是一个生死的根源,也是一个成佛、成就佛道的一个关键。那么蕅益大师他就是为了做这件事情出家,“决意出家,体究大事”,这个是大事。

问:主任慈悲,阿弥陀佛!刚才主任又提到就是,学人还比较不懂的就是那个蕅益大师“顿见孔颜心学”这个指的是什么样的一个……
   
答:好!儒家的思想当然主要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比较入世,教一个老百姓怎么去齐家、教一个国君怎么去治国平天下。当然,它也讲出很多的方法,但是主要的,你要有德行,重点不在于方法。为什么开国的国君他立下一个制度,一代一代地实践,到了末代的时候就亡国了,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方法,就是问题还不在制度本身。“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国君的德行有亏损,这个国家就不安定了。所以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身,为什么在儒家的修学次第它要先强调诚意正心?你这个国君没有诚意正心啊,你再好的制度都没用。你看这个古时候的君王制度,它那个制度照讲没有一个人能够推FAN它的,封建制度对于帝王的尊严保护得非常坚固,军队都是君王在掌控的,他怎么会被推FAN呢?德业有亏损,德业有亏损啊。所以,我们不是说嘛,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啊,非常有道理。你不得民心啊,“道之于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你只是用刑罚来处置大众,人民能够不犯错但是没有羞耻之心,迟早要出状况。那怎么办呢?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怎么办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内在的德行来招感众生,以外在的礼法、制度来摄受大众,“有耻且格”,他能够有羞耻心,“格”就是改过向善,从内心当中地随顺。所以说呢,孔孟之道,虽然他立定了很多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制度,但是关键点,就这个推动的人有问题。所以我们看这个《孔子传》,孔夫子也说,他说鲁国乃至于其它各国做出那些僭越礼的事情啊都是士大夫,士大夫都是饱读圣贤之道,他们都明白道理的,但是那些做出僭越礼的事情都是士大夫,士大夫的擅权。后来,孔夫子后来就说,我们不但是追求知识,不但格物致知,要紧的——诚意正心,要有一个爱人的心,真正有一种慈悲的心、要利益有情的心情,来实践这个制度,才有效的。是不是?孔夫子在《孔子传》后来讲到,那个时候好像是子路发问的,子路还是颜渊,那个时候在绝粮嘛,在陈蔡绝粮的时候,是不是?他就说,以后我的弟子我们不但是要学习圣贤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要紧要培养一个慈悲的心情,不能老是只考虑自己的私欲。所以他克己复礼,克己就很重要。你不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再好的制度都没用,再好制度都没用。再好的制度,这个国家还是被你搞垮。是这样子的。所以他的要紧就是一个心地法门。不过当然这样的一个心地法门它还是在有为的事相,蕅益大师悟到以后,那那个心地法门更深了,更开阔,更开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悟道。
   这一科我们是说明论主略史,在这一科当中,我们根据弘一大师所编的《蕅益大师年谱》当中,把蕅祖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涅槃分成了七科。前面的一科讲到出家。蕅益大师的出家基本上有两个重大的因缘,第一个是“闻地藏菩萨本愿发出世心”,就是蕅益大师他在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时候,他读到地藏王菩萨的本愿功德力,去触动他的大乘的善根,我们可以说是这个时候他生起了对三宝这种广大功德的一念的信心,有这一念的信心的善根生起,所以发起了一个出世的念头,这是第一个因缘。其次呢,他听《大佛顶经》,听到“空生大觉中”,我们每一个人所本具的大觉佛性,他听到以后正式地“决意出家,体究大事”。为了追求广大圆满的智慧,他愿意放弃世间的这些尘劳的境界,去追求这个我们生命里面最大的事情——什么是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本来面目,体究大事。蕅祖的出家基本上是两个因缘,第一个是一种宗教情操的信心,第二个是为了追求圆满的无上菩提、无上圆满的智慧。这是蕅祖出家的两个因缘。
   
这以下我们看悟道。悟道,我们分成三大段,我们先到第一段:
   
二十四岁,作务云棲,闻古德法师讲《成唯识论》,一听了了,疑与《大佛顶经》宗旨相违,请问于师,师云:“性相二宗,不许和会。”甚怪之,佛法岂有二岐耶?
  
 这一段是说明蕅益大师在学习经论的当中生起了疑情。禅宗讲,“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所以,有疑情是开悟的因缘。蕅祖他二十四岁出家以后,先到云栖寺,就是过去莲池大师的道场,在那个地方讨一个简单的执事。当然主要不是去做执事,主要是听经。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个古德法师,这个“古德”不是我们讲古代大德,他是一个人的名称,法师的名称。这个古德法师在那边讲《成唯识论》,这是唯识的经论。唯识的经论讲的是阿赖耶缘起,我们的生命的差别的果报是我们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听到以后就清楚明了,就是道理很清楚。但是,蕅祖在二十三岁的时候他曾经听过《大佛顶经》,《大佛顶经》讲的是真如缘起,我们每一个人一念的清净心受染净诸法的熏习,就有十法界的染净果报出现。那么一个是阿赖耶缘起,一个是真如缘起,他觉得这两个思想是相违背的,就把这样的疑惑请教这个古德法师。古德法师回答说:“性相二宗,不许和会。”那么性相二宗在名相上的施设、在接引众生的方便,的确有很多的不同,不能够随便去会通的。那么他听到以后觉得很奇怪,他说佛法怎么会有两个真理呢?两个不同的会归处呢?就是说,难道唯识学所说的无上菩提、最圆满的智慧那个“如”的境界,跟《楞严经》讲到这个如的境界,一如会有两个如吗?那么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很奇怪。这个是讲到蕅祖在学习经论的时候所生起的疑情。
  
 那我们看第二段:
  
 一日问古师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且如中阴入胎,念起受生,纵令速觉,如何得脱?”师云:“汝今入胎未也?”大师微笑,师云:“入胎了也。”大师无语。师云:“汝谓只今此身果从受胎时得来者耶?”大师汗流浃背,不能分晓,竟往径山坐禅,始受一食法。
  
 这段是蕅益大师再详细地把疑情提出来,由古德法师开导他。他说,一日问古德法师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一听就知道是性宗的思想。我们先消文一下。不怕念起,这个念当然指的是我们现前一念的生灭心,有时候起善念,有时候起恶念,不过这个地方偏重在恶念,就是烦恼相应的一个恶念。就是我们修行人还不怕烦恼生起,只怕什么呢?只怕我们觉照的正念来得太迟。这个意思就有一种所谓的“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个房间里面,我们不怕这个房间是三百年、一千年的黑暗,不怕,怕的是光明来得太晚。换句话说呢,不管是千年的暗室,灯光打开以后,当下就是光明,当下就解脱。那么,这种真如缘起的思想,它所强调的缘起是约现前一念的迷悟安立的,是当下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就是一种真如缘起的思想。好,那么他用真如缘起的思想来问难我们现实的情况。他说,那么这样子,我们中阴身入胎,中阴身是怎么入胎的呢?念起受生,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由于过去的业力,看到现生的父母,动了一念的恩爱迷情,好,这个时候受生。当我们已经受生了以后,我们赶快觉照:这个所谓的因缘所生法都是毕竟空性的。那么这样子地觉照,但是你已经入胎了,如何得脱呢?我们怎么去解脱这个胞胎呢?因为你已经入胎了。师云:“汝今入胎未也?”这古德法师问这句话,这古德法师的确不可思议。他说:你现在入胎了没有?你现在真实地入胎了么?这个时候蕅祖就微笑,不能回答。古德法师就说:“入胎了也。”大师无语。师云:“汝谓只今此身果从受胎时得来者耶?”这句话就讲得详细了。他前面讲“汝今入胎也未?”讲得还不够详细。就说,难道你觉得你现在的色身是真实有的,是真实从母亲那边得来的吗?是从母亲的时候得来你这个果报吗?换句话说,你觉得这个果报不是因缘所生法,是真的、非常真实的、由你母亲那个地方去决定你的性质的,是这样子的吗?那么这个时候,大师汗流浃背,不能分晓,竟往径山坐禅,始受一食法。这一段是讲到,蕅祖得到师长的一些开示,那么可以说得到一些闻慧。就是说,问他,就是说,你应该明白“父母未生之前,云何是你本来面目?”你应该把你的本来面目找出来。你应该往前推,不要执着你现在的果报体,你这个果报体已经表现在一种表层、表现在外面的一种事相,你应该去探讨这个事相它内在生成的因缘是什么,你应该继续地观进去,深观般若。善知识就引导他往这样去思考。这是第二段,就是得到师长的开导。
   
第三段,就讲到蕅祖正式开悟的相貌。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初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刹那刹那念念不住,的确非父母所生也。从此性相二宗一齐透彻,知其本无矛盾,是时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
   
这以下讲到蕅祖开悟的相貌。次年夏,蕅祖是在二十四岁出家,出家以后他对这个性相二宗之间的矛盾现象生起了疑情,然后开始到径山去坐禅(径山是一个地方),去参禅。那么他到二十五岁那一年,逼拶功极,这个拶就是很深入,不是很浅啊,就是他那个用功啊,很深入、很深入地观察他的身心世界的相貌,那么可以说用功到一个极处。突然间心中出现了一分的光明,一念的相应慧现前,这个时候,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就是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就是我们这念明了光明的心,它本来是我们现前的这种根尘识,根跟尘,所障碍住了,那个了别功能被根尘障碍住了。这个时候迥脱根尘,根尘脱落,一念清净光明的心性现前。这个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它的意思是说,这个人他坐在蒲团,旁边人说你还坐在蒲团;是的,我的身心世界还在,你表面上看过去,从业感的角度,我的身心世界还在,但是我心中的分别已经解脱了对身心世界的执着,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感到身心世界都脱落了,一念清净光明的心性现前。这个时候呢,他得到一个很大很大的觉悟,因知此身,这个知就不是我们平常这样的很粗浅的理解,是胜解,就是很坚定的理解——我们现在这个色身,从无始劫以来它是怎么个情况呢? 当初出生,随处灭尽,就是刹那刹那地生灭,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当然它不是父母所生啊,怎么会有呢?也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我们一念的坚固妄想所创造的影像,我们那一念的爱取的执着,刹那刹那念念不住,的确非父母所生也。
   
蕅益大师他这个地方所悟的,是悟到了大乘的空性。小乘的空性跟大乘的空性是不太一样,小乘在讲我空的时候跟大乘是一致的,五蕴无我这是一致的。但是在讲法空的时候,小乘的学者在解释法空是讲灭色起空。灭色,这个色法要消失了以后空性才现前。换句话认为,空性跟色法是对立的,当你色身还在的时候,他不安立这个是空。那么这个就是有一点法执的味道了。所以他那个空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寂灭才现前。那么大乘的思想是说,你现在有胞胎,但是你能够明白你现前这个色身、这个胞胎啊,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它刹那刹那生灭,有等于没有。那么大乘的空性是当下的,他那个觉照是当下就是空,为什么它空呢?因为它不真实,如梦如幻。所以,蕅祖他这个空性啊是深观到,所谓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那是一种深般若。其实蕅祖这次的开悟对他后来的自修、弘法有很重要的影响力。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修行者,如果讲严格一点,修行不从这个地方去出发的话,那么一切的,“六度无般若,空成有漏因”。这个深观般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就是你一定要从这个地方去观察:“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初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刹那刹那念念不住,的确非父母所生也。”这个是从有相的境界悟入到无相的空性。
   
从此性相二宗一齐透彻,知其本无矛盾,是时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那么从今以后呢,他对性相二宗的道理完全透彻,知其本无矛盾,佛法的思想会归到真理的时候是一如无二如的,这个时候,一切的经论乃至禅宗的公案啊完全都现前,完全通达明了。
   
关于这个“性相二宗一齐透彻”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解释一下。看附表三、性相二宗,一齐透彻。
  
 在大乘佛法的思想,基本上我们分成两个宗派,一个是性宗,一个是相宗。性宗的代表的经论是《楞严经》、《起信论》,这是代表。性宗的思想是讲一切法呢是因缘生,一切法因缘生。那么什么样的因缘呢?是真如受熏的因缘。真如的本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它是广大无边的一个真如的明了性,这个明了性是清净本然离一切相的,但是它还不是一个像顽空一样的死的东西,它还能够受熏,受着我们身口意的一个造作的熏习。当我们的身口意的是一种善法的时候呢,真如它就变现一种庄严可乐的果报;当我们的身口意的造作是一个恶法的时候呢,真如它就变现一种卑贱痛苦的果报。换句话说呢,这种清净本然的真如,它受着我们染净诸法的熏习啊,变现着十法界的差别。那么真如受熏的重点,强调在“差即无差”。就是说,表面上我们看到了十法界依正的差别,佛菩萨的功德庄严、三恶道的苦恼的卑贱的果报,但是呢,我们不要忘掉了,每一个有情众生他的内心深处那种真如的本性是无差别的,那种如的境界是无差别的。那么真如受熏它强调在我们心性里面那种清净的本性,强调这个部分。这个教法的安立强调在无差别的这个清净本性。
  
 大乘的另外一个宗派就是相宗,就是《解深密经》、《成唯识论》。这个相宗的缘起论,它认为有情众生的根本是阿赖耶,阿赖耶就是藏,它有一种含藏我们无始业力的作用。阿赖耶识本身不造业,那么它干什么呢?它就是受熏。你前七识尽管造业,你不管造善、造恶,我都把你的业力保存下来,等到一切的因缘成熟的时候呢,我就变现三恶道的果报或者变现人天的果报,所以阿赖耶识受熏。那么阿赖耶识它本身不是清净本然,阿赖耶识本身就是杂染性,这个阿赖耶识本身就是杂染性的。因为阿赖耶识一天到晚跟第七意识的我爱、我见、我慢、我痴相应,所以这个阿赖耶识本身是杂染性的。所以说呢,唯识的宗派它所强调的是“无差成差”,强调每一个有情身心世界的差别。因为你的阿赖耶识跟我的阿赖耶识不一样,你今天的阿赖耶识跟昨天的阿赖耶识也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阿赖耶识本身会受熏。你今天又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又多诵了一部《楞严咒》、又多听了一段的经文的开示,你的福德智慧的资粮啊,今天的阿赖耶识是强过昨天的阿赖耶识,今天的阿赖耶识啊,善力、善的力量更强。所以说,阿赖耶识所要表显的是一种差别相。
   
那么,这样子讲呢,我们怎么去会通它呢?所以说,性相二宗,我们不能从名相上会通,名相上是不能会通的。阿赖耶识再怎么样去会通啊,不可能跟真如划等号的,不可能。因为它两个生命的最初的起点就是不一样。这两个教派的根本的起点不一样,一个是从真如出发,一个是阿赖耶识出发,你怎么会通呢?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名相全部剥开的时候,心静下来、把心静下来,把心带回家。静下来的时候,我们把一切的观念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诶,这件事情是可以会通的。
  
 可以会通,我们解释一下。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性,就像智者大师说的,性具——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有杂染性,也有清净的性。如果我们平常啊,我们能够静下来观察一念心性,我们发觉我们这念心表现出来的有清净的功能,也有杂染的功能。那么,性宗他所要表显的强调在我们的清净的这一部分。譬如说净土宗,譬如说密宗,他们修本尊相应法,我跟阿弥陀佛本尊相应,我跟文殊菩萨本尊相应。你凭什么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凭什么?凭的就是性宗所强调的“差即无差”。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为,我跟弥陀,当我们都会归到原点的时候,弥陀的心是如,我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那当然感应道交了。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中的佛,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既然心心不二,自然感应道交。所以说呢,性宗它这个教派在安立的时候,它基本上是在肯定我们的佛性,它的口气是引导我们对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这种清净的本性的一种承当和肯定。那么阿赖耶识它所要表显的是一种杂染的心识。告诉我们,我们这念心啊,你动一个念头,开口就错,动念即乖。你动一个念头你就应该打香板,你绝对不能相信你的念头,“甚勿信汝意,如意不可信”。那么阿赖耶识受熏,他认为你每个念头是从阿赖耶识的藏识大海所流露出来的,你所有的念头都应该用深的般若去观照它、去净化它,你起的所有念头你都不要相信它。那么这个时候对我们的念头呢,它所采取的态度是否定式的。中观、唯识就是,中观、唯识在修行啊,没有所谓的根本、上师相应法,没有这样的传承,因为它这个教派就根本没办法解释感应道交的事情。但是它这个教派呢很偏重在从假入空,用空观的深般若来洗涤我们念头的情执。所以说,唯识的宗派,它安立的教派本身就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来调伏我们心中的情执。但是事实上,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的大智慧境界,他把性相二宗统一起来,他说: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具足染净的心识,有杂染性的、有清净性的,我们对于杂染性应该是调伏,对清净性应该承当。
   
所以说呢,这两个教派,当我们把它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那是可以融通的。当然,这两个教派在施设方便上,那各有各的偏重点;但是当我们把它会归到观心的时候,观察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这两个都不离开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是这样子的。
   
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问:请问主任,现前一念有杂染性和清净性,那这个杂染性是不是不是本具的?
   
答:“杂染性不是本具的”。好,智者大师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断的是恶法的功能,我们不能断我们自性里面的恶法。就是说,你看《法华经》形容佛陀啊它形容得很妙,它说佛是什么境界啊——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就是说,佛陀他为什么不断性恶呢?佛陀如果断了性恶,那佛陀他怎么能够现出地狱法界?他怎么能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为他说法,佛陀有时候现出一个大蟒蛇,做一个蛇王来度化蛇类众生。那么如果佛陀的心识是纯粹的清净本性,他怎么能够现出蛇身、三恶道的色身呢?他应该永远只现佛身。那么佛陀是得到自在,佛陀现蛇身的时候他得大自在,他没有那个执取的心情,是这样子的。佛不断性恶的,佛陀是断恶法的现行,不断他的本性上的恶。所以这个“性具十法界”,这个是本来如是,它不是因缘所生法,性具。不是因缘所生法你就不能断,因为它不是因缘所生的,就是你本来就是如此的。你不是说要不要断,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断,因为你的本来面目就是具足染净诸法。那么具足染净诸法,我们做什么事呢?我们就是让自己觉悟,不要迷惑,这样子。破我法二执,这样子。这意思懂吗?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为什么佛陀能够现出三恶道的身相?就是这意思,他自性具足了染净诸法,但是呢他是得大自在,他不会像我们颠倒,他不再起烦恼、不再起颠倒了。所以,佛陀现出地狱相的时候,佛陀到地狱去,佛陀自己的受用那完全是清凉的境界,他没有这种热恼的痛苦。因为他“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没有痛苦的感受。他不管现出什么样的境界,他的内心永远是大般涅槃、常乐我净的境界,所以讲“于法自在”。差别就在自在不自在,我们今天做一个人,我们就受做人的系缚,我们不自在。是这样子的。

问:请问法师,就是说那个染净心最主要在讲阿赖耶缘起,然后清净心是指真如缘起?
  
 师:偏重在这一部分,偏重。就是阿赖耶识它所要表显的,它把我们内心当中跟我执、法执相应的那个杂染的心性的功能表达出来,它强调这一部分。所以它这个教法在修观的时候,它完全是否定的。因为它教法就是强调每一个人都有罪,就像上帝说的,我们人都有罪,这句话在阿赖耶识的思想,学者是同意的。他的意思就是这样,因为你阿赖耶识就是……,它可以说是比较务实一点,你现在就是已经是阿赖耶识了。那天台宗呢,给我们一份很大的信心,它告诉你:没关系,你无量劫来造了很多的烦恼、造了很大的罪业,但是你那个清净光明的本性永远不受染污,诶,告诉我们成佛是可能的,断除烦恼是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所以这两个教派,一个是引导我们是肯定自己的佛性、去承当我们的佛性,就是随顺佛性、正念真如。《楞严经》讲正念真如,《楞严经》开始修行的时候就是要你“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它要你去随顺佛性。但是阿赖耶识绝对没有一句话要你随顺你的念头,不可能。它要你每一个念头都要对治,每一个念头都要用我空法空的智慧去对治,你一个念头不对治你就失去真如。
  
 所以这两个教派是,在下手方便上是不同的。因为一个教派是偏重在开显我们清净的本性,一个是偏重在开显我们杂染的本性。换句话说呢,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清净的本性开显;当我们迷惑的时候,杂染的本性开显。会归呢,就是一念的心性。是这样子的。所以,智者大师的性具的思想等于是把性相二宗融通了。
  
 那么蕅益大师这次的开悟对他后来的弘法有很大很大的影响。所以你看蕅益大师,我们一路也研究过蕅益大师的很多的著作:《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诵》、《唯识三十颂》,我们都是根据蕅祖的著作。蕅益大师在解释唯识的时候,他很多关键点都是用性相圆融把它疏通。换句话说,蕅祖在二十五岁的开悟对他未来的自行化他有很深的影响。
   
我们再看第六面,弘法。前面的一科是蕅祖自利的功德,他内心当中从自己的一个颠倒的心识解脱出来,观察到诸法的空性。这以下讲到他利他的功德。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十一岁,三阅律藏毕,录成《重治毗尼事义集要》凡十八卷,因见当时宗门流弊,乃决意弘律。三十二岁,请季贤长老为和尚,新伊法主为羯磨阇梨,觉源法主为教授阇梨,受比丘戒。
  
 这段是蕅益大师在刚开始真正踏入弘法因缘是三十一岁。他老人家二十五岁开悟,三十一岁正式地弘法。他弘法的因缘,刚开始是以戒律为主。看他的内涵:三阅律藏毕。他弘法之前把律藏、小乘的律藏看过三遍,看过三遍以后呢,他做了一本著作叫《重治毗尼事义集要》,这是解释比丘戒的,凡十八卷。因见当时宗门流弊,在明末的时候,禅宗很盛的。中国佛教这大乘八宗啊,在唐朝的时候那当然是百花盛开,每一个宗派的大德都是非常地殊胜,所以这个八宗在唐朝的时候是都很兴盛,乃至于唯识宗、中观宗都是人才济济。但是中国就是很多的战乱,每几年就发生战争一次,为了争皇帝。战乱一发生的时候,其它的教派要修止观啊,都要教理基础。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一定是要政治安定,这一战乱呢,谁还有心情去听经闻法呢?所以说呢,天台的、唯识的、中观的这种止观一定要依教起观的,你没有明白道理,你连修都没办法修的。所以说呢,中国久经战乱,到了明末的时候只有两个宗派兴盛:一个、禅宗,禅宗它不立文字的,它这个教派啊,所有的文字都流失都没有关系,所有的法宝摄持在善知识的一念心中,以心印心,禅宗兴盛。第二个、净土宗,净土宗它没有经论的基础也可以一心皈命阿弥陀佛。但是在禅宗的末流呢,就有流弊出现。蕅益大师说,禅宗两个流弊:第一个、不重视戒律。“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执理废事的思想,偏空的思想;第二个、不重视教理。不重视教理,这一打坐下去,很多人偏空暗证,错认消息。所以说呢,蕅益大师认为,应该以戒教二门来扶持宗门的流弊,这当中尤是应该以戒律做基础。所以古德说,“若论断证,慧学最高”,说我们个人的断、断惑证真,“若论断证,慧学最高”,般若波罗蜜是最重要;“若论住持,则律为胜”,但是要住持僧团、住持正法,就讲到整个僧团的维持、纲纪的维持,“若论住持,则律为胜”,那戒律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地方,为了要使令僧团的巩固,那么应该要把戒律再扶持起来。这是蕅益大师三十一岁时的情况,他做了《重治毗尼事义集要》来弘传律典。
  
 三十二岁,请季贤长老为和尚,当得戒和尚。新伊法主为羯磨阿阇梨,觉源法主为教授阿阇梨,受比丘戒。这个地方呢,蕅祖等于是重受了。蕅祖刚开始出家,二十五岁的时候,他曾经在莲池大师的遗像前受比丘戒。那当然不能得戒,因为戒体要师师相授,你的师长要有一个明了性的一个人,莲池大师已经死亡了。所以,他之前,当然那个时候戒律很荒废,也就没有人告诉他这一点。但是他看了律典以后他觉得他没有受戒,所以他要重受一次。那么,重受比丘戒的因缘。这是他老人家在弘法之初他的一个情况——以弘律为主。
   
再看第二段:
   
三十八岁,礼地藏菩萨塔,求决疑网,拈得“阅藏著述”一阄,遂乃腐滓以为馔,糠粃以为粮,忘形骸,断世缘,广阅藏经。
  
 三十八岁的时候,他这个时候拜地藏王菩萨,拜地藏王菩萨的佛塔,希望地藏王菩萨能够断除他的疑惑。这是这样,蕅祖他老人家二十五岁开悟,开悟以后做了六年的加行,到了三十一岁开始弘扬戒律,弘扬戒律弘扬了几年以后,到三十八岁,他是希望地藏王菩萨为他抉择一套他未来在出家当中的一个该走的路。他写了四个阄,四个阄。第一个呢,就是他未来的出家因缘适合“至诚礼忏,求净律仪”,就是我以后出家我什么事都不干,专心地拜佛,得到清净的戒体。“至诚礼忏,求净律仪”,这第一个。第二个、“修习禅观,断除烦惑 ”。好,我万缘放下,专心地修止观、修习禅观,或者我的根基,修禅观适合,我修习禅观,断除烦惑,今生断惑证真,什么得不得戒体那就再说了。今生专心修习禅观,断除烦惑。第三个、“广阅藏经,以开慧解”。诶,我的因缘适合广阅藏经,开阔我的智慧,以此自利利他。“广阅藏经,以开慧解”,第三个。第四个、“遍修万行,以广福[???]严”。可能我的根基啊,持戒也不相应,研究教理也不相应,修止观也不行,怎么办呢?遍修万行。我开始做义工,修福报,以广福严,我今生就专心地修福报,为来世积集资粮。他至诚地求地藏王菩萨这四件事情,希望地藏王菩萨求决疑网。当然,蕅祖这段,你可以看看他的那段发愿文里面,他那个加行啊,很深很深的加行。经过几十天的加行以后,他拈到了“阅藏著述”这一阄,就是地藏王菩萨告诉他,你应该广阅藏经,以开慧解,你应该深入经藏,然后呢再把这个经藏的道理开展出来、利益有情。
   
那么他拈到这个阄以后呢,他整个生命就决定下来了。遂乃腐滓以为馔,吃豆腐渣以为食物;糠粃以为粮,糠粃就是很粗的稻米;忘形骸,断世缘,专心地去研究经藏。蕅祖这个经藏啊,律藏他看过三遍,他一生当中;小乘的经论看过两遍,大乘的经论看过三遍,他一生当中。在他的年谱当中讲过,他广阅藏经。
   
这个是说明,蕅益大师他的第二个是他深入经藏的情况,第三个是讲著作弘法:
   
四十一岁,应同参坚请疏解《大佛顶经》,撰《玄义》及《文句》。四十二岁述《金刚经破空论》。四十四岁述《大乘止观释要》。四十七岁,勤礼千佛,万佛及占察行法,是岁得清净轮相。四十九岁述《唯识心要》、《相宗八要直解》及《弥陀要解》。五十一岁述《法华会义》。五十四岁述《楞伽义疏》。余如《梵网合注》,《占察玄义》并《义疏》、《教观纲宗》并《释义》、《阅藏知律》、《法海观澜》及《四书蕅益解》等,凡四十余部,今人辑为《蕅益大师全集》行世。
   
蕅益大师三十八岁才正式地深入经藏,他老人家五十七岁往生,他的寿命不长,但是他的著作非常多。《蕅益大师全集》有二十册,可以说是著作等身,相当大的著作。蕅祖的著作我们提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部。如果我们对蕅益大师的思想有兴趣,你三部是一定要研究的。第一部是蕅祖的《楞严文句》,这个是可以代表蕅祖开悟的思想,开悟的楞严。那么《楞严经》本身它所强调的首楞严王大定,是依止的一念的清净心,所以它强调正念真如,那么这个《楞严文句》是开显我们真如本性的一个最重要的经典。我们讲,我们一念的心性的本来面目是即空即假即中,观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刚出家的小沙弥他也能够这样讲,但是你把《楞严经》的十卷经文研究完以后,你再来体会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那是不同的感觉。《楞严经》讲得详细,它讲即空,讲得深入;讲到即假,讲得广泛,讲到六道的差别,它为什么做一只动物,这个动物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那是各式各样的差别。第一个有代表性的是《楞严文句》,第二个、《梵网合注》。前面是一个止观的部分,蕅益大师认为《梵网经合注》非常重要,因为《梵网经》的戒体是根据自性清净心开展出来的,称性起修,我们怎么去断恶修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那么这个《梵网经菩萨戒》讲得清楚。蕅益大师是认为这一部论是特别要看的。第三个是《弥陀要解》。前面两个是圣道门,这个是净土门,就是讲到我们众生的心跟弥陀如何感应道交,蕅祖提到三力不可思议,佛力、法力、心力三力不可思议。
  
 好,我们再看最后一段,示寂。
   五十六岁,居灵峰,两番大病垂死,乃口述遗嘱,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后稍愈。
   这个是讲五十六岁。蕅益大师五十六岁的时候,他就到灵峰寺去了,上山就没有下来,两次生了大病,这个时候口授遗嘱,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但是后来又稍微好转。
   五十七岁正月二十日,病复发,二十日晨起病止,午刻,趺坐绳床,向西举手而逝。
   到五十七岁的时候呢,病又复发。早上起床,病好一点,到中午的时候呢,趺坐绳床,向西举手而逝。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蕅祖临终的状态是举手而逝,手还举起来。我们一般人啊,能够达到临终的时候要坐着往生就不简单,一般人的身都还靠着背椅的。蕅益大师能够坐在绳床,那个绳床是没有靠背的,而且在临终的时候,诸根败坏,手还能举得起来,这个我看不可思议,那个正念力很强。我看过有几个泰国的阿罗汉,证得空性以后,临命终的时候,他色身也是败坏得非常厉害,有些阿罗汉连坐都坐不起来,当然他那个我空法空的相应的智慧是不退转的。但是蕅祖能够向西举手而逝,所以从这个地方看得出,印光大师说“蕅益老人,法身菩萨示现”,这句话是对的。临终能够做出这样的动作,那是得大自在的,向西举手而逝,这点是不容易做到的。
   
越三年,门人欲如法荼毗,见遗体面貌如生,跌坐巍然,牙齿俱不坏,因不敢从粉骴遗嘱,乃奉骨塔于灵峰大殿右,后人尊为“莲宗九祖”。
   
蕅祖往生三年以后,他的门徒本来要把他如法荼毗的,要把他火化,但是呢,三年以后,把那个瓮打开,哎哟,遗体面貌如生,而且跌坐巍然,巍然就是直立不动的样子,而且牙齿都没有坏,所以,他不敢从这个“粉骴”的遗嘱。粉骴遗嘱我们解释一下。蕅祖临终的时候他做了交待,他口授遗嘱的时候交待说,说我死了以后,把我的身体火化,火化以后呢,把骨灰和面粉磨在一起,做成一个小饼。这个饼一半把它洒在地上,跟地上、空中的众生结缘,结未来的法缘;第二个,这个饼丢到海里去,跟水中众生结缘。这个本来是蕅益大师的遗嘱,但是因为门徒打开以后,看到“面貌如生,跌坐巍然,牙齿俱不坏”,就不敢去火化,就把他的遗体——等于是全身舍利的遗体就把它全部地保护起来,把它放在灵峰寺大殿右边供奉起来。后人尊为“莲宗九祖”,后代人为了纪念蕅祖一生自行化他的功德,就尊称他为净土宗的第九代祖师。这是蕅祖一生伟大的功德事业。
   
我想,蕅益大师一生的功德事迹我们读了以后,我们可以有一个心得,就是蕅益大师的一个特色啊,他一生当中就做两件事,他出家以后就做两件事:第一个、以法为师,专心地在佛法上修学,解行并重;第二个,以法师人,他什么事也不干,专心地弘扬佛法、著作。所以一生当中,不是自己修行就是弘扬佛法,不是弘扬佛法就是自己修行,完全是在道上用功,以法为师、以法师人,所以他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虽然他的色身已经败坏了,但是他留下这些法宝啊,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光明的法宝继续地影响着后代人,启发后人、帮助后代人开展智慧,所以这点也是不可思议,这个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面,乙三、主要教义。
   这一科我们是讲到甲一的前言,就是有三科,第一科是解释论题,第二科是论主略史,那么这第三科是主要教义,这是前言。主要教义我们分两科,丙一、论文纲要,丙二、修学宗旨。我们先就着它的内涵、蕅祖的《灵峰宗论》内涵,做一个大纲的说明。
   
《灵峰宗论》总共有十卷,上下两册,总共十卷。
   
先看卷一的部分,卷一是讲愿文。这个是蕅益大师他老人家一生的加行,他做过很多加行,他持大悲咒、持往生咒、还有念佛,这三个加行最多。他每一个加行呢,他都写一个发愿文,把自己做这个加行的宗旨、修性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一方面求三宝加被,一方面把这样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我们说以愿导行,在修行的时候你要发个愿啊,会使令你这个修行更有力量、有一个方向。这一部分都是讲蕅益大师一生加行所写的发愿文,很感人的。诸位如果有时间啊,你道心羸弱的时候,把蕅益大师的发愿文读一读,你马上振作起来,那真的是有加持力。
   
卷二:法语。那么这个法语呢,就是蕅祖为人开示的一些修行的理论跟方法,总共五卷。我们本论这次的《<灵峰宗论>导读》的重点就是以这个法语为重点的。这是卷二、法语。
   
卷三:问答,这个地方应该是说答问,应该对调过来,答问。就是说,有些人提出了一些问题,对某一部经或某一主题提出了问,蕅祖加以回答。在答问当中,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楞严经>二十二问》,有人对《楞严经》提出二十二个问题,蕅益大师一一地回答;《比丘戒五问》;《教观要旨十三问》,有关教观的学习提出十三个问题,蕅益大师一一地回答。这个是就着某一个主题或某一部经的一个问题的回答,这总共是卷三。
   
卷四:普说、茶话、说、文、偶录、解。卷四刚开始是普说,普遍地为大众的一个一般的开示。茶话,茶话跟普说不一样。普说是一般场合的开示;茶话是在一种特别的节日,比如过年或者是端午节、中秋节,丛林那个时候大家在一起喝茶,就在大家集会喝茶的时候呢蕅益大师对大众的开示,这个是茶话。说、文、下面那个解,这三个我们待会儿再说明。先看偶录。这个偶左边那个偏旁是错的,应该是“亻”部。这个偶录就是说呢,没有人发问的因缘,蕅益大师在自己的加行、或者在关房、在静修当中,在用功当中偶然生起的一些心得,他把它写下来,一方面自己警惕,一方面跟众生结缘。在偶录当中我们看,蕅益大师很强调两个主题,第一个是持戒,第二个是学教,戒教二门。持戒呢能够断除我们的恶法,学教开展我们的见地。在偶录当中蕅益大师主要是发明两个主题,一个是持戒,一个是正见。
  
 卷五:书、论、辩、议、记。这个书呢就是书信。前面的法语那是直接用嘴巴讲出来的,这个书呢就是文字上的回答。论辩议,论辩议我们待会儿再解释。记就是记载某一件事情的文章,记是记录,记载某一件事情。
  
 我们看附表四,有关“说文解”、“论辩议”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这些都是属于文章体裁。我们讲文以载道,文字的功能,它能够运载一个道理。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包东西,希望从这里把它运到那里去,就要靠卡车,卡车能够从此方运到彼方,把这个东西运到彼方去,所以这个卡车有运载的功能。文字亦复如是,就是圣人的那一念觉悟的心啊,他内心当中啊——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无量无边的清净光明的智慧。但是圣人的智慧不能直接送给我们凡夫,不可以,我们也不能够受用,那是离开文字相的。那怎么办呢?要有一个“卡车”,就是文字。透过文字,它能够运载圣人的智慧,诶,就能把圣人的智慧透过文字的传递传到我们众生的心中去了,文字就是这样的功能。既然文字有这么多功能,那为了表达各式各样的义理,就不得不有各式各样的体裁的安排。方便有多门,目的就是为了要运载圣道。基本上我们分成两个部分,文字的体裁两个部分:第一个是直接陈述。直接陈述就是说他只是就着单一的主题来说明,单一的主题直接地把它表达出来。那么比较考量就是他提出两件事情,一种对比的方式,他用一种对比的方式来表达。善恶、邪正,他提出两个事情来加以对比、来加以做说明。基本上,这个体裁我们分成这两大类,一个是直接的陈述,一个是一种比较考量的方式。
   
直接陈述当中有三个体裁,一个说,一个文,第三个解。
   
说就是谈述,一种很简要的谈述。比如说,蕅祖在“说”当中他提出了“念佛三昧说”,他把念佛的因地的方法,念佛、怎么去念佛呢?还有他果地的相貌,他成就三昧以后他内心的意境是什么,他念佛三昧的因相、果相他表达出来,这是“说”。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蕅益大师在“说”当中,在第四卷有一个“说”,叫“孝道说”。大家对孝道,大家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但是什么是孝?我们也是含糊笼统、搞不清楚。蕅益大师就对这个孝、孝道这件事情,他就把它详细地说明,什么是孝道。在这个“孝道说”当中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两类,一个是世间的孝道,一个是出世间的孝道。世间的孝道就是,世间人呢分成三个品类,一个是小孝,大小的小,一个是中孝,一个是大孝。什么是小孝呢?就是我们身为一个世间人我们怎么达到小孝的标准呢?——承欢膝下,四事供养。你整天跟父母在一起,承欢膝下,干什么呢?四事供养,父母亲需要什么,你马上供应父母亲什么。他需要饮食,你给他饮食;他需要各式各样的设备,你提供给他各式各样的设备享受,这样子可以说是孝,但这样是小孝。你满足他一生的安乐,色身的安乐,承欢膝下、事四供养,谓之小孝。那什么是中孝呢?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你自己能够克己复礼,把自己的行为做好,得到别人的赞叹,那么这个时候呢,父母亲以你为荣,这个是中孝,这个是从色身的受用变成内心的光耀。立身行道、不辱所生,谓之中孝。那什么是大孝呢?喻亲以道,永脱轮回——你能够告诉父母亲明白道理,使令他能够永远地解脱生死、得到究竟的安乐。喻亲,喻者就是晓喻,喻亲——把这个道告诉你的父母亲。喻亲以道、永脱轮回,谓之大孝。但这样都属于世间的孝。蕅益大师说,世间人应该所为的是这三种孝。
   
那么蕅益大师对出家人呢,他讲,出家人也要尽孝,尽出世间的孝。孝顺谁呢?孝顺佛法僧三宝,三宝是你的皈依处,我们是依仗三宝而生。那么我们对三宝的皈依境呢也有三种孝,小、中、大三种孝。什么是小孝呢?供养三宝,兴崇佛寺——你出家以后呢尽心尽力地供养三宝,你有钱,把钱拿出来去庄严佛殿、去供养出家人或者做一些佛教事业。供养三宝,兴崇佛寺,这是第一个,谓之小孝。第二个、中孝——脱离生死,趋向涅槃。你虽然不能够去供养三宝,也不能做一些佛事、兴崇佛寺,但是你好好地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脱离生死、趋向涅槃,自己得到解脱,以此做后世修行的榜样,诶,这个叫中孝。前面只是一个有为的福报,这个是达到内心的功德。那么什么是大孝呢?发菩提心、弘法利生,谓之大孝。你真实地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么依止菩提心来弘护正法、开人智慧,使令佛法因为你的努力,普遍地让众生得到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种利益,这样子,你对三宝是尽大孝。
  
 那么蕅益大师就是“说”——谈述某一个主题,来说明它的内涵,叫作“说”。
   第二个、文。这个文就是一个篇章,比如说戒杀生文。前面的“说”在体裁上,不管文字还是它的章法,比较没那么严谨;这个“文”就比较严谨、比较考究。你看蕅益大师讲这个“文”的时候啊,他的脉络、条理就比较严谨一点。“说”有时候也没有什么前言,就直接讲它的内涵;这个“文”它一定有一个前言,然后讲正宗、最后再流通,所以这个“文”在章法上就比较严谨一点。
   第三个、解。这个解就是一个诠释、诠注,对某一个观念的诠释。比如致知格物解,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推及自己的知识。不过蕅益大师对于格物致知那是用天台的思想、一心三观的思想开展这个“格物致知”,那讲得更深刻了。蕅祖是开悟的人,当然,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如果诸位想看一看怎么用一心三观解释格物致知,你可以去读一读,那讲得是精彩,讲得头头是道。那么这个是说、文、解这三个体裁。
   
再看下面另外一个是比较考量的。论——陈述考量,念佛即禅观论。蕅益大师在这个地方他把念佛跟禅观、这个止观,它的差异、它的共同点把它做一个比较。你看蕅益大师在讲事情啊,他绝对不会含糊笼统,那样就是那样,这样就是这样,清楚分明。什么是念佛、什么是禅观,它们有它各别的相貌,但是它们两个之间如何地去融通,有它的共同点。所以,念佛即禅观,蕅祖是先讲什么是念佛、什么是禅观,然后再说明念佛跟禅观的相互关系。这个就是“论”,它是两件事情的比较考量。第二个、辩——判别是非,戒衣辩伪。那么这个都是往往在当时的一些大家积非成是,已经形成很久的一个错误观念。那么这个时候戒衣辩伪,就是那个时候,很多出家的沙弥因为贪一时的方便,他就不买缦衣穿,直接穿五衣,这个是错误的,蕅祖引用戒律里面来破斥这样的错误的思想,那么这个是以戒衣的思想来做一个辨别邪正的情况。第三个是议——谋定事宜,儒释宗传窃议。前面的辩,判别是非,主要依止的是圣言量,它一定是引经据典的;那么这个议,谋定事宜,多分是蕅祖自己的心得、看法,他自己学习佛法以后他对这事情他自己的看法,他个人的心得。

这个儒释宗传窃议,窃就是私下,我私下的看法是这样子。那么这个讲到儒家跟佛门,他一开始讲儒、佛之间的差异,他说,儒家跟佛家很多地方都相同,比如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成就自利的功德;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利他。但是呢,蕅益大师说,虽然儒家也讲自利利他,但是它的深度啊,“五乘格之,仅属人天”,它毕竟还是属于人天的教法,不能混滥的,不能跟佛门混滥的。如果儒家就能够完全取代佛法,那佛陀出世干啥呢?所以说呢,有些人他认为儒家思想就代表佛教,这是不对的,它有佛教的一些内涵在里面,但是当时的因缘啊,根机没有成熟,所以,“五乘格之,仅属人天”,这是第一个。其次呢,“中传”,就讲到这个传承的问题。那么那个时候很强调传承,你这个思想有没有传承啊?你这个经论有没有传承啊?蕅益大师对传承他提出他个人的见地。我们这个禅宗很重视传承,我是曹洞宗第五十六代的传人,怎么知道呢?你看,我有这个书卷,我师父给我这个书卷。蕅益大师说,传承不是看你那个证书的。蕅益大师说,夏桀传自大禹,诶,这个桀是有传承的,桀的皇帝不是争来的,他是他父亲传过来的。大禹,你看,禹传到最后是夏桀,夏桀传自大禹。商纣传自成汤,你看纣王也传自成汤。但是呢,他说,“身苟无道,天子不若匹夫”,你自己没有道啊,你有传承也没用,你最后还是亡国。你看夏桀不是亡国嘛,纣也是亡国嘛,你们两个都有传承啊,都是皇室的传承啊。然后,蕅益大师又说,“汉之高祖,明之太祖,起于草莽,谁传之乎?”汉高祖刘邦,那不得了,那在中国历史上,“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汉高祖起于草莽,他本来是一个一般的老百姓,蕅益大师说“谁传之乎?”谁传给他呢?他自己打下天下。他说,身若有道,匹夫亦开大统。

[原文:“苟得其道,匹夫而竟开大统矣。”]你是一个匹夫,诶,你的血统当中没有王室的血统,但是你有道,身若有道,亦开大统。诶,这个地方就给我们很大信心。末法时代,天台宗没有传承,唯识宗没有传承。什么叫传承?就是这个“道”。蕅益大师,你好好地研究蕅祖的思想,诶,虽然你没有见过蕅祖,你跟他心心相印,你一念的心跟蕅祖在常寂光净土那念心一如无二如,你就跟他有传承。所以,蕅益大师的见地啊,就是传承在那个道,而不是说你那个卷宗。哈哈。你看,我是临济宗第五十代传人,我师父死的时候送给我这个……你没有道啊那也没有用的,传不下去的。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他提出他高超的见地:传承在道,而不在那个法脉卷宗。这个是蕅益大师个人的一个论议。这个是讲到卷五的情况。
   
我们再看卷六。卷六的缘起,蕅益大师讲到他做某一件事情的一些缘起,他做什么著作或者做什么事情,他讲它生起的因缘。序,序呢是写在文章之前的。他老人家写《<阿弥陀经>序》,说明他注解《阿弥陀经》的因缘,那么把《阿弥陀经》的要义先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这是序。
   
卷七:题跋。序是写在文章之前,题跋是写在文章之后。蕅益大师把这个注解完以后,他有什么样的感触和心得写出来。这个作品已经完成了以后,写在文章之后叫跋。疏——解释文意的曰疏。这是卷七。
   
卷八:传、寿序、塔誌铭、祭文。这个传都是一些当时一些大修行人的一些修行的事迹。不过传呢大多是属于纪念性的,都是已经是往生的。比如说他有一个学生叫诵帚师,诵帚师一生修苦行,勤俭刻苦、淡泊名利,精勤行道、虽病不废。一生勤俭刻苦、淡泊名利,精勤地行道,虽然生病他也不荒废。说这个诵帚师啊,他出家的时候拜一个禅师来做他的亲教师,这个禅师呢就叫他参一个字——“无”,有无的无。这个禅师说,人家对你讲什么话,遇到什么境界,你心中就要出现一个字,出现“无”这个字,那么你整天就是观这个“无”字就好,以这个“无”字化解你心中一切的分别。蕅益大师说,这个诵帚师在这个“无”字大有启悟,很有心得。观这个“无”以后,他有一天啊读永明大师的《四料简》,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说虽然你观一切法空,有禅无净土,但是你没有断烦恼,十人九蹉路,怎么知道九蹉路呢?临命终的时候,瞥尔情深,三界枷锁,万劫缠绕。你一个自力法门,你跟中阴身接触的时候,你只要瞥尔动一念的情感啊,那就三界枷锁万劫缠绕,所以听到以后很可怕,他就开始归心弥陀。那么后来他念佛,就安然坐化。坐化以后,他的同参道友去整理他的东西,很简单,什么东西都没有,就几件衣服而已,寮房里面好像就是很简单的,但是在他的书桌上放了很大一个字,四句偈,放在他书桌上正中央。这四句偈我把它念出来,这四句偈很重要,他说:“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说这个名义,得到别人赞叹,得到别人的利养、财富的供养,这是愚痴的人所爱乐。“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说这个名誉跟利养对修行人来说,它不是好事情,它会破坏你的善根。破坏善根到什么程度呢?讲一个譬喻,“如剑斩人头”,一个剑啊,它不是斩你的手脚,它一下子把你的头砍掉。名闻利养对我们善根的破坏那是非常严重。一个人从小到大,要长大不容易,很多很多的滋养,很多很多的保护,但是一下子就把头砍掉了,这个人死掉了。所以我们修道也不容易啊,积功累德,三点半起床,每天拜忏、修福、听闻佛法,在污泥当中好不容易地生起一朵清净的莲花,但是如果我们对名誉利养这个心情不加以调伏的时候,“如剑斩人头”,一下子就破坏了。那么这个诵帚师在他的书桌正中央就放了一个很大的字,用毛笔写上这四句偈,他一生的座右铭。那么这个诵帚师这个往生传诸位也可以去读一读,在卷八里面。
   
寿序,这个是一个祝寿的文辞。当然都是一些有修有证的大德,生日的时候,蕅祖写一些祝寿的文辞,不过他老人家很厉害,他祝寿的文辞他怎么样都能够会归到佛法去。塔誌銘。塔,就是往生人的塔,这个是形高顶尖的建筑物,形很高,顶很尖。誌,就是记载,记载这个修行人当时一生的事迹,銘就是石碑,记载在这个石碑上。祭文,就是吊祭亡者的文章。不过,蕅益大师的祭文是写得很悲,可以说是很感伤啊,因为祭文当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学生。蕅益大师一生有十个非常精彩、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都是先他往生,所以他老人家很感伤,为他的学生写祭文写得很感伤。那么这个是吊祭亡者的文章,叫作祭文。卷八。
   
卷九:颂、铭、箴、词、赞。这个颂,是一个诗的体裁,当然那个是一种赞叹的方式,就是可以用来唱的,赞叹的一种体裁。比如说蕅益大师为了表达《华严经》的内容,他写《华严经一百颂》,蕅益大师用一百个偈颂来说明《华严经》的内涵;《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三十一颂》,把二十五圆通的内涵用三十一个偈颂简要地表达出来;《妙法莲华经三十三颂》,用三十三个颂来赞叹《法华经》的内涵。这个是卷九,颂。铭,这个铭就是刻于金属上的文字,有警戒的意思,警戒的意思。箴,箴就是一种规诫的文章。本来你经常这个地方容易犯错、那个地方容易犯错,你就写出一个规诫文章放在桌上。词,这个词是一个古诗的变体。汉朝的时候叫古体诗,那章法很严谨,慢慢慢慢变成近体诗,近体诗再最后演变,就变成词。这个词啊,文字上就没有那么多的规定了,它属于诗的变体。赞,这个赞啊,前面的颂啊多分是针对法宝——《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的赞叹,下面这个赞啊是对佛菩萨的赞叹,讲地藏王菩萨的赞、观世音菩萨的赞,他那里面很多的内涵,值得读的。
   
卷十、诗偈。这个诗偈是佛教专有的文章的体裁,是印度的文体,以四句为一偈。比如说蕅益大师有“四念处偈”,就是四句。闢邪集,闢就是排除,排除这些佛法里面一些错误的知见、邪见。当时的很多错误、似是而非的观念,蕅益大师把它一一地点出来,闢邪集。见闻录。见闻录是发生在当时社会,蕅益大师亲见或者亲闻的一些真人真事的事情,也是等于说当时发生的一些小故事,都是蕅益大师亲自所见、亲自所闻的事相,把它记录下来。
   
我们也可以讲出一件见闻来跟大家说明一下。说在当时在宁国府,安宁的宁,国家的国,府是天府的府,这是一个地方的名称,叫宁国府。在这个宁国府的地方有一个老翁,他是已经皈依三宝的一个居士,他一生可以说是斋僧、布施,对出家人、对三宝非常地护持。后来这老翁有一天生病,看那样子病得不是很严重,但睡觉的时候突然间死过去了,死掉了。死掉以后是怎么回事呢?被小鬼抓去了,抓到阎罗王地方去了。阎罗王一看,问明身份,说哎呀,抓错了,不是要抓你,把他送回去。老翁说,慢!你既然把我抓来了,我也不想回去了。我现在年纪大了,多病了,你干脆把我再重新分发好了,我不想再回去了。阎罗王说,好吧,你既然有这个心情,好吧,那你下辈子想做什么呢?你讲个条件咱们商量一下吧。他说,我今生的时候护持出家人,我觉得出家人很好,能够在三宝当中修行,非常好,我非常欢喜,我希望下辈子做出家人。这阎罗王听了以后就非常惊讶,他说,汝福几许,望此高位?!他说,你一生有多大福报呢,望此高位?你既然想做出家人,好,我查查你的资料。一查,他说,你一生当中啊可以做个百户之长,管一百户人家,顶多顶多给你做千户之长,你不可能做出家人,你的福报不可能做出家人。他说,我修福修五十年,换个出家人不可得,那这样子好了,说在那个禅堂里面、念佛堂用功,这个我不要提,那我做个烧火僧可以,好不好?我整天为他们烧火。他说不行,烧火僧都不行。那两个人就争辩啊。阎罗王说,那这样子好了,你一定要做出家人,你再回去,再修福几年,应该还有希望。老翁不得已,为了要做出家人的缘故啊,就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又回去,拖着老病之躯继续修福,又过了几年才往生。
   
这篇文章啊,这篇故事我们看了会觉得很感动。当然我们在僧团都是出家人,大家二三十个,你也是出家,我也是出家,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你看,履三宝之地,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我们今生那个做出家人,这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我们过去做居士的时候多生多劫的积功累德才换到今生的出家因缘,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在见闻录这一段,大家可以去读一读。你看那个老翁,修福五十年,想做一个烧火僧不可得。在《智度论》上,龙树菩萨讲一个偈颂来赞叹出家的功德,他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龙树菩萨说,他先用譬喻,说孔雀的确是美丽,它有色,有美好的颜色来庄严它的色身,但是呢它一天到晚被关在笼子里面不自在。在家人虽然今天有各式各样的福报,但是他的福报的享用当中夹杂着烦恼跟业力,使令他不自在,做这也不对,做那也不对。就像孔雀虽有色严身,但是呢不如鸿雁能远飞,鸿雁它能高高地自在地在天空飞翔,游心法海。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呢,白衣虽有富贵力,虽然在家居士你把精神体力用来赚钱,你有富贵力,你有福报,你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你在受用福报的时候夹杂烦恼跟罪业。不如出家功德深,在三宝当中、清净的境界当中积功累德。忏公师父说,在家人享洪福,出家人享清福。洪福夹杂着烦恼跟罪业,“弟子心不安”,就是这个问题。所以这个见闻录就是讲这个事情,他讲了很多故事,大家也可以读一读。
   
那么这个是讲到《灵峰宗论》十卷的论文的内涵。那么这十卷论文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会归呢?我们看丙二、修学宗旨。那么我们在研究这十卷的《灵峰宗论》的时候,要会归三个主题:第一个、策发生死心,第二个、锻炼纯刚骨,第三、开示真实乘。
   
首先,[35:10]我们从生死心当中来引导我们真正地发心。你读蕅祖的东西,你很容易策发你的道心。蕅益大师那个道心的境界,他很善巧地从文字当中流露出来,然后你把他文字吸收、消化以后,转成你自己的道心。蕅益大师他那个文字当中非常有道心的,策发生死心。第二个,我们看道次第,开示真实乘。那么有一个道心还不够,修行不能蛮干的,要具足正见。蕅益大师会引导你佛法的正知、正见,就是生命的真实相。那么有了道心、有了正见以后,应该怎么办呢?锻炼纯刚骨——内心要有一个坚定的意志力,精勤地行道。这个精进啊,在唯识学上说,对于断恶修善——勇悍为性,勇悍。这个“勇悍”啊,我们一般说,哎呀这个人一天拜一千拜,是很精进,这个的确是不容易,一个人能够拜一千拜,那有一点意志力。不过蕅益大师讲这个纯刚骨的意志力啊,还不是指这个外在的事相。他说,说你烦恼一活动的时候你正念马上要提起来,说,当下便应决断,想道不由别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一法语一示慧含],就是说,你这个调伏烦恼啊,当下便应决断,不要藕断丝连。想道不由别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一法语一示慧含],修学圣道是要靠自己,你自己要提你的正念去调伏当下的烦恼,这个就是纯刚骨。印光大师也是有这样刚骨,印光大师也是讲: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有人问印光大师说这个修行有烦恼怎么办呢?就是——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烦恼不能断要它断。所以祖师啊,祖师的法语读了以后的确是会给我们提起一种精进的刚骨。
   
那么我们研究《灵峰宗论》就扣着三个主题:策发生死心、锻炼纯刚骨、开示真实乘。以这三个宗旨来学蕅祖的《灵峰宗论》。这个地方是讲到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前言。
   
如果说,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我们一生当中没有时间看藏经一百册,你花一点时间把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乃至于蕅益大师的全集把它读一读,我看你够了,你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这样的见地,可以了,够了。我七八年前去莲音寺讲过一次《灵峰宗论》,那个时候??老师在,成云师[???]也在。我讲完以后,在斋堂忏公师父开示。忏公师父说,蕅益大师的知见简直就是佛的知见!我当时也不是非常理解,但是我慢慢慢慢再看蕅祖的思想,我慢慢能够体验忏公师父这句话:蕅益大师的知见那简直就是佛的知见,可以这样讲。我们不要说《蕅益大师全集》,就是这十卷上下册《灵峰宗论》,你读一读你就知道,那真是这个末法时代一个正法眼藏。我们在这个末法时代,知见各式各样,也不知道谁讲的对错,但是你读读蕅益大师的东西,你就知道,哦,这件事情是那样、这件事情是这样,你就清清楚楚的,有一道光明在引导着你。
   
你一个人正见清楚,正见清楚以后,虽然我修行不是很精进,但至少我没有走错,我的路是趋向于正途。你这个知见搞错以后,你所有的加行都是错误的。所以,我是觉得,佛陀出世的本怀其实就是要开显众生入佛的知见。当然,佛的知见经典都有,但是,佛跟我们距离的确是蛮遥远的,我个人觉得蕅益大师在明末,身为一个善知识,距离跟我们接近,他所分析的很多的事情、当时的弊端,也跟我们比较接近,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能够把蕅益大师的思想好好研究,对我们自己的自利乃至于你利他都有很大的帮助,很大的帮助。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我们今天把前言讲完了,从下次开始我们就正式讲正文的部分。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甲二、正文。这以下我们就正式说明《灵峰宗论》的内容。正文当中的第一科,乙一、发心篇第一。这一科主要是说明我们因地发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地真正发心,讲这两个主题。我们这一科当中分成三科:总标、别明跟结劝。
  
 先看第一科,丙一、总标。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好,那么我们把这个论文分成三大科,第一段我们先看总标: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修行人经过一生的修行,我们到临命终时候有两个差别的果报,第一个就是成佛作祖,他能够在今生当中成就佛道或者成就祖师,换句话说呢,成就种种功德庄严;第二种情况就是堕坑落堑,临命终的时候生起了颠倒,堕落到三恶道去受多生多劫的痛苦。这个“堑”就是一个很深的坑,深坑就比喻三恶道,一个火坑。那么基本上我们把修行的果报分成这两个差别,一个是成佛作祖,一个是堕坑落堑。那么这两个差别果报是怎么来的呢?它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自然而有的,那么是怎么产生的呢?所争只一念间。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在我们一念心性的迷悟所造成。
  
 佛法的生命观是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说生命是由因缘所创造出来的,那么这个因缘的主要因素就是我们一念的心识,万法唯识——说一切的万法唯独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一念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那么这个心识在缘起万法的时候,它跟业力是互为因缘的,换句话说呢,我们一念的心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呢就创造很多的业力,如果我们跟染污的境界接触就创造了罪业,假设我们跟三宝的境界接触我们就创造功德。所以这个心识一动,它就是创造业力;业力在创造的时候,它又在熏习我们的一念心识,它对我们心识的功能它能够有熏习的功能,它改变我们的心的功能。所以心识创造了业力,但是业力也在改变着心识,这两个互相地影响,互为因缘。我们可以举两个不同的例子。比如说,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依止烦恼,经常地随顺烦恼,那么烦恼一动,当然就是一个杀盗淫妄的罪业,可能是一个轻的罪业,也可能是一个重的罪业,总之就是一个罪业。那么这个罪业一造作了以后呢,它又熏习我们一念的心识,使令我们心识里面那个恶的功能增长,那么增长的时候你又很容易再造第二次的罪业,那么这个第二次的罪业又再熏习我们的心识、增长我们心识的恶的功能。那么慢慢地、慢慢地,在心识当中就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恶法的功能,那么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罪业就变现出地狱的刀山油锅出来,我们就在那个地方得果报。假设我们心识是依止的一个清净心,那么清净心一动它就是一种善业,这个善业的造作它又熏习我们这念心,使令我们这念心更加地良善,如是地辗转,临命终的时候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现前,我们就在极乐世界的莲花里面莲花化生。
   
所以呢,生命的本质是心识跟业力辗转的因缘而生起的,但是当我们去追根究底的时候呢,主要的关键还是一念的心识,心为业主,心识是主宰着业力的方向。所以当我们在判定果报的时候呢,它的关键点还在一念心性的迷悟,这个大方向是这个地方决定的。这一段是一个总标。
  
 这以下第二段、引证。把前面的观念引用儒家的教理加以证明: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这以下蕅益大师引用两段的儒家的经文,第一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儒家的经典上说,我们一念的心识有两个主要的功能:第一个,人心。这个人心就是一种随顺于私欲的烦恼,我们个人的欲望,随顺于我们私欲的烦恼。那么第二种是道心,随顺于理性的一种正念。那么基本上,儒家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两种的差别功能,我们也有善良的心识,也有邪恶的心识,这两个相貌不同。人心的相貌就是惟危,是危殆难安,势力很强大;道心的相貌是微弱难明。换句话说,我们一般人的内心状态,烦恼的势力强过于正念的势力,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要造罪业比较容易,要去创造功德就比较困难。所以儒家的思想,它以这样的一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开展出克己复礼的修学方法。就是说你要随顺于礼,你一定要克制自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随顺自己的心情,我们是容易造罪业的,所以必须要克制。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这当中提出了两个人,一个是狂,就是一个狂妄的、很凶的人,第二个是一个圣人。狂跟圣的差别就是,一个是罔念,就是即使你是一个圣人,那么你放纵你的心念,你就变成一个狂妄的人;你本来是一个狂妄的人,你能够克制你的欲望,你就能够慢慢地成就一个圣人。所以说,这个狂人跟圣人就在你心念的调伏上面的差别,你心念上的善恶来做判断。这一段是蕅益大师引用儒家的经典来说明前面的观念。
  
 这以下做个总结: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前面是引证,这以下举出一个例子来,说在舜跟跖,这两个人是同一时代的人。舜当然是一个很贤明的国君,勤政爱民,造福了很多很多人的福利。跖是一个很凶恶的大盗, 在山区他聚集了九千多人,到处杀人、抢劫,为害人民。在这两个众生的一期生命当中,一个人是利益了众生,另一个是伤害众生,那么他们两个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利与善之间也。”就是说他们这两个生命发挥了不同的功能,第一个是一个贤良的国君,一个是一个凶恶的大盗,他们两个都当然有大智慧、大威德了,他们两个之间的差别就是一个是利益、一个是良善。就是说,一个人他一生当中他追求的是他个人的私欲,他以这样子为他一个生命的目标,以个人的私欲为他生命追求的目标,所以他发动出来的就会去伤害众生,他不能克制他的欲望。那么另外一个人呢,他心中念念是心存良善、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他的身口意发动出来的就是造福人民的事业。所以关键点还是一念心的一个利跟善之间的差别。
   
我们佛教把生命体分成了三类,一个是正定聚,一个是不定聚,一个是邪定聚。正定聚就是你那一念心对于佛法的道理——业果、空性、真如的道理已经如实地安住了,遇到任何的染污的境界来刺激你,你都能够随顺于真理而活动,这个是圣人的境界,正定聚。第二个是不定聚,不定聚的众生的心念是不决定的,他遇到了染污的境界他就造罪业,他遇到了清净的境界他就创造功德,所以他内心当中是不决定。第三个是邪定聚,内心的烦恼跟邪见特别地坚固,遇到了三宝的境界乃至遇到佛的大善知识的境界,他还是一样会生起恶念的。那么这个佛法它把生命分成三大类,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它可也是完全以心念来判断,它不是说:诶你这个人拜了三千拜,你入正定聚,你拜了一拜,你入不定聚。它不是看你外表的事业的差别,是以你内心的迷悟,以这个为一个生命的一个判定的标准。
   
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关键点是看一个人存心的差别。这段是一个总标。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别释。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们修行,当然在三宝当中主要是积功累德。积功累德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有些人他欢喜受戒学律,以持戒来庄严自己的身口意,戒波罗蜜的功德;有些人听教看经,以止观来庄严自己的功德;有些人他是参禅,参宗坐禅。那么当然,这三个法都是佛陀跟历代祖师所传下的正法,都是一个广大的资粮。但是呢,这样的一个资粮会因为我们因地发心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果报,这以下有五个差别:
  
 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说我们在持戒或者是研究教理或者是修止观的时候,我们的存心是为了名利——我希望我这样的一个造作能够在我今生当中创造广大的声名、得到很多的利养,那么,这个时候你依止这样的心境去持戒、看教、参禅,这个时候是一个三途的种子——地狱、恶鬼、畜生的种子。利名心它本身是一个烦恼的心所,你依止烦恼的因缘来持戒、依止烦恼的因缘来修止观,那么所有的善法它就加持在这个烦恼的境界上去了。在律上说,我们因地发心不正,不发菩提心,发世间的名利心来持戒修福,那么这个持戒修福的善法会因为你这个染污的贪欲的烦恼所染污,那么你这个果报呢未来是在三恶道,你可能到畜生道做一只牛、羊、猪、狗,那么在牛羊猪狗当中呢是享受那个粗恶不净的饮食跟资具。就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在因地的时候你依止的发心是染污的,所以你就在这种不净的地方得果报,就是这个意思。
   
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前面的修持它依止的是烦恼,那么这以下依止的邪见,对一切法有一种自性见,执着取向。比如说我们念佛也是一样,念佛应该是要追求的是一心不乱,感应道交是以一心不乱的功德做基础。但是这个念佛人整天就是向外攀缘,老是想见到佛像、见佛的现前。印光大师说,你这个念佛啊,你内心当中不能向内去调伏你的散乱心,依止攀缘心来念佛,念佛就是想要看到佛、看到极乐世界的出现,那么这样子呢是人天魔外种子。这个主要的就是一种邪见,不能把一切法会归到一念的心性。一般啊,这个喜欢感应神通的人,这种种姓,他下辈子容易变成鬼神道,好一点的话呢,不破戒啊,就是佛教的护法,如果是破戒的话就到魔道去了,那么这个就是他内心当中没有依止一个正法,心外求法来修行。
   
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前面两个发心啊依止烦恼跟邪见,那就在三界里面得果报,杂染的境界,这以下是清净的法界了。但是这个清净的法界,一味出离,他就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一心一意地只是要追求出世的涅槃,那么这样子变成了一个二乘的种姓。
   
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能够有这个自觉觉他,自觉主要是一个自利的功德,为了上求佛道;同时有大悲心,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下化众生。那么这样子是菩萨种子。前面的一味出离,他这个心是心净,但是呢,发心比较小;真实自觉觉他心,他的发心比较大,自利利他。
   
看第三,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前面的菩提心还是一种世俗菩提心,它还是在这个有相的境界分别,这以下的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它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它是怎么回事呢?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它从自利的角度,能够从一念的心性从有相的境界往“自觉圣智”(自觉圣智就是我们一念的清净心)上趣入,就是摄用归体;那么从利他的角度,又能够以一念清净的光明的心依体起用、发起大悲心。总之呢,彻其源底,能够会归到一切法的本源。然后呢,“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
   
“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就是菩萨行者他读诵大乘经典,他能够解第一义谛,他能够明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我们一念的分别心啊,当然在作用上有各式各样的差别,这个人贪烦恼重、这个人嗔烦恼重,这个人布施的善根强、这个人持戒的善根强,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差别的作用都把它剥开来,然后把一念的心性会归到它最初那个明了的觉性的时候,那种如的境界跟佛那个如的境界是无差别的。他从这个地方体悟到以后呢,开始去发菩提心。有一天密勒日巴尊者在说法,说法的时候呢,当然他为众生说法主要是人类啊,为他的弟子说法。刚好有一只小狗走过去了,这个时候他马上停下来为这只狗加持。走了以后,弟子就说,师父啊,它是一只狗,您为它加持有用吗?密勒日巴尊者说,你们看它是一只狗,就是凡夫眼睛看到就是一种外表的因果的果报相,密勒日巴尊者说,我看到的是它的佛性,看到它现前一念心性跟诸佛那种即空即假即中那个如的境界是没有差别的,我看到的是它现前一念心性。所以说呢,前面的“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这种世俗菩提心经过般若波罗蜜的引导以后,它就能够提升到一种“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那个平等的大悲心,这个叫胜义菩提心。
   
我们持戒、听教或者坐禅,就是你这样的善法,因为你不同的发心的引导,你未来的果报就有这五个差别。我们现在在研究《百法明门论》,《百法明门论》那个别境、那个欲,“欲、胜解、念、定、慧”那个欲,欲就是一个希望,这个心所是很重要的。在唯识学上说,我们的心念当中每一个念头不一定能够创造坚定的业力的,不一定。那么什么样的业力对我们的生命有决定性、有主宰性呢?就是由这个欲、由希望所引导的业力,这样子的业力是很有力量的。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去外面,随便的一个善法、慈善事业,有因缘我们就做了,这样的慈善事业不一定马上能够在我们生命当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假设你心中经常有这样一个希望,由这个欲的引导去造作身口意的时候,这个业力就很大。
  
 那么这以下五种的发心,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类。前面的两类,它这样的一个做法主要的是追求、心中的希望就是五欲的境界,就是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的境界,五欲的境界。他希望,为什么持戒、为什么听经、为什么修止观呢?他心中希望得到的是世间的五欲。那么第二种,他心中的欲是一种偏空的涅槃,追求一种出世间的涅槃,这当然更殊胜了。那么第三种,这个菩提心啊,他心中的希望是无上菩提。所以说呢,三种不同的希望它引导这样的善法就会趋向于不同的果报,大方向有这样三个差别。
   
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就是假设我们心中的希望是正确的、是清净的,你所带动的善法都是正确的;假设你心中的希望是邪恶的,那么你所带动的善法都被你这个邪恶的心识所染污了,一切法邪。
  
 关于这一点啊,我们看附表五,解释“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我们用《法句经》两句的偈颂来解释这一段话。先看第一句: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那么这个偈颂我们把它分成两大段,第一段是一个总说,第二个是别示。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这算是一个总说。诸法,主要指的是十法界的染净因果,有六凡法界的杂染因果,也包括了四圣法界的清净因果,那么这些都是叫诸法。那么这些诸法是怎么产生的呢?意先导,意主意造作。那么虽然这一切法是由身口意的造作,但是呢,我们的心念它是一个引导者,就是身口的造作是由心念来引导的,而且引导了以后呢是由心念来主宰的,真正是心念在主宰业力的,而且心念是一个真正的造作者。换句话说呢,身业跟口业只是一个工具,意业它是一个真正的先导者、主宰者、造作者。就像经典上讲一个比喻,说牛跟车,车子就比喻我们的身口二业,牛是牛车的一个方向,这个牛车为什么会走,是因为有牛,这个牛就是我们心念。牛是决定这个牛车往东边走、往西边走,这个牛是一个决定者,它是一个先导者、主宰者、造作者。那么这一大段先说明我们身口意的相互关系。
  
 这以下别示。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假设我们今天造了一个业,我们怎么判断这个业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影响呢?这以下告诉一个判断方法,[31:19]就是说,你依止的是一个染污意,你在造作这个业的时候呢,是依止的一种烦恼。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是贪或者是嗔或者是痴的烦恼,那么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口业,你讲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种行为,那么这样子的因地一定会让你在来生当中成就痛苦的果报。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像车轮一定会跟随前面的兽足,兽足是决定着车轮的方向。
  
 在《法句经》上说,讲一个小故事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渔夫,他有一次到很远很远的外海去打渔,就抓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黄金色的金鱼,非常地漂亮,这个渔夫看到这个金鱼非常美丽,不忍心把它给杀掉,就献给了国王。国王一看,哎呀,这鱼实在太漂亮了。然后就用音乐、玄妙的音乐来供养这只黄金的鱼,把它放在皇宫前面。那么这个鱼一听到音乐的时候,它随着音乐起舞,它嘴巴就张开,一张一开地。这个鱼嘴巴一张开就发出很臭秽的味道,大家都忍受不住,整个宫殿就弥漫一个臭秽的味道。那么这国王就很奇怪,这只鱼外表这么庄严,怎么会嘴巴那么臭呢?就把这只鱼就带到佛陀的前面,请佛陀说明这个因缘是怎么回事。佛陀说,这只黄金的鱼在迦叶佛的时代是一个比丘,而且善能说法的比丘,对佛法有很深的理解,善能说法,但是,他说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住持正法、续佛慧命、利益有情,他是为了增长他个人的名利。所以他说法到最后的时候呢,虽然受到别人的恭敬,也增长他的贪欲跟他的慢心。他要做错什么事,比丘纠正他,他就反过来说,你到底懂多少呢?用这样“你到底懂多少”来责备对方。那么乃至有一次他在诵戒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参加他的诵戒的行列,大家都离开了,因为他这个人呢没有内心的道德,大家就离开了。然后他就口出恶言,他说,你们这些人呢没有一个人懂经律论的……种种诽谤三宝的话。那么因为这个比丘虽然他在说法的时候呢造了一个善业,但是他依止的是内心的烦恼,终究跑到三恶道去了,变成一个鱼的果报。他曾经去毁谤三宝的罪业,所以就嘴巴特别臭;那么他曾经虽然造了善业,这个善业的因缘使令他有这个美妙的外表。所以说呢,我们在因地的时候依止的是染污意,这个大方向就是一个痛苦的,大方向。
   
再往下看。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那么这个地方也是一样,一切法是我们心念是一个先导者、是一个主宰者、是一个造作者。假设我们今天依止的是一种清净心,无贪、无嗔、无痴的清净心,或者慈悲心,那么所发动的语业或者是身业,是则乐随彼,我们一定会因为这样的业行成就安乐的果报,这以下讲出一个比喻:如影不离形,影子是不能离开我们的身体的。
   
“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在《宗镜录》它也讲出一个小故事是说,它说佛陀灭度以后,有一个行脚的比丘,行脚比丘来到塔庙以后看到佛塔,他对佛陀的感恩心啊,他绕塔三匝,赞叹佛陀的功德,由于佛陀的出世法,开显众生的智慧。那么他临走的时候他为了表达对佛陀的感恩心,一个行脚比丘什么都没有,唯一的、他最珍贵的就是他脚底下破旧的草鞋。他就很虔诚地把他的草鞋脱下来,挂在佛塔的前面,表示他对佛陀的供养,他供养以后内心感到非常满意,就离开了。离开以后没多久,又有一个行脚比丘来到这个佛塔,他看到了佛塔,也是忆念佛陀的恩德,散发出对佛陀的感恩,佛陀的说法使令众生世间的黑暗当中出现了光明,那么他也是绕佛三匝。那么临离开的时候,他看见这么庄严的佛塔前面挂着两个破旧的草鞋,他觉得这个是对佛塔的不恭敬,把草鞋拿下来把它扔掉了,扔掉以后他也是很满意,就离开了。永明延寿大师说,这两个人对佛塔做出了相反的事情,一个是把破旧的草鞋挂上去,另外一个是把这个草鞋丢掉,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这两个比丘的业行呢?永明大师说,这两个比丘的功德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他们两个的行为是出自于对佛陀的一念感恩心,是供养心,虽然他们的表现法不同,但是他们的情况都是“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那一念引导业行的那一念心啊是供养的心情。所以说呢,永明大师的判断,这两个比丘的功德是完全一样的,是无差别的。
   
所以从这段的学习我们就知道,我们在未来怎么判断这个业是清净的、是染污的?就是以我们那一念的心念。所以说,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这个是说明我们在修行的刚开始,我们一定要先端正我们的因地发心。因为因地的发心它会引导着我们所有的业力。假设我们在因地发心有错误,我们赶快调整,要马上调整,因为我们所有的业行是由我们前面的念头来做一个先导者、主宰者、造作者。这段的大意是这个意思。
  
 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请主任慈悲开示,如果一个人他一直造善业,然后熏习他自己的业种子,到临命终,如果他造恶业然后到临命终的时候,然后由他的业力变现出那些三恶道果报,比如说像地狱业,那一个人他可以看到他自己本身都在受无量的苦,那属于由他自己心性变现出来自己受那个果报。但是如果说人道或者说在其它道的时候,我们说做恶业或者做善业,到临命终变现出来的果报为什么两个不一样的种子熏习出来的东西会看到外面的器具、外在的那个依报世界是一样子的?
   
它是这样子,我们一念心性循业发现。清净本然,但是受业力的熏习啊,循业发现。就是你这个心念啊,你一开始依止的是染污意,那么你去造作的时候,你所有的业行就加强这个染污意,就像滚雪球,你慢慢地烦恼势力越来越重。所以我们刚开始因地发心不正的时候你感觉不出来,但是你已经过了十年、二十年以后啊,你因地发心不正的人啊,他这个身口意就会不一样,就会不一样,他这个修行的方向也会不一样,就会不一样,那慢慢慢慢地,他后来的差别就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大的时候,到临命终的时候,他的罪业啊,当然它不是变现刀山油锅了,变现刀山油锅谁会去投胎呢?因为这个投胎是爱取的烦恼在投胎,它会变现他所贪爱的五欲的境界,这个人要贪女色,它就变现出女色的样子,这个人他贪钱财,它就现出珍宝的样子,然后,他动了一念的爱取,一投胎,事实上就变成刀山油锅了,它是这样子的。就是你有各式各样的业力,它这个罪业就变出一种中阴身出来。所以,你刚开始的因地发心很重要。
  
 在西藏有一个la ma,他离开了僧团到山中去闭关修行,修了三年。修了三年,他的师兄弟说,很久没有看到这个la ma了,就带了很多信徒去看他,捎了一封信给他,我什么时候、哪一天、哪一月、哪一日去看你,这个la ma一听到,哎呀,三年都没下山了,他很多的师兄弟、他的信徒要来看他,很高兴,去打扫他的佛堂,打扫很干净。打扫完以后他突然间想,诶,我为什么打扫我的佛堂呢?他开始审查他的因地发心。哦,我打扫这个佛堂为了要得到信徒的赞叹、供养。他发觉他因地发心不正,他非常后悔,他拿了一把泥土往这个佛堂地上一甩。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公案。当然,今天,他那个泥土表面上是洒在佛堂上,事实上他是在对治他当初的那念烦恼。所以,有一个大仁波切说,说某某la ma这把泥土甩得好!甩得好。当然我们不是说要你去大殿里面甩泥土了,就是说,他今天在对治的是他心中当初那一念的发心。换句话说呢,持戒、参禅、听教,这个法本身不是错,而是引导你的这样的善法的心念、你本身的方向这个掌舵者没有掌握好,你没有发菩提心,那么整个业力就带动到染污的境界去了。所以,这个la ma他是真正通达佛法,他知道这样的因缘是不好的,如果这个念头你不对治,增长广大以后他迟早到三恶道去,所以他那把泥土所甩的是甩在他心中的烦恼上,是这个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