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欲的禅学解释

欲的禅学解释


  人人都有欲望,而且似乎是无限的,为满足欲望的人生奋斗因而也是无限的。但欲望也是双刃剑,有得之身强,有得之身丧,只有适得其可的满足,生存才是健康的。中国禅宗把人欲导向一种新的释放与满足:要增长善的爱欲,终灭痴的爱欲,要把爱欲看透。这样一来人就能高尚其心,高尚其行,高尚其生,人的生存价值和独特性就能体现出来,欲的正义性与合理性也就显现出来了。

  古人被诡异的精神现象所谜,今人被复杂的现实图景所诱惑,在存在的主观化和心灵的客观化过程中,人类不断打造着捆绑世界的精神锁链。在禅宗看来,心灵基础的不明,带来生存意义的不确定。一方面人们在这样的心灵基础中将生存的世界导向自然主义理解,人们深锁在心灵“无明”中很难看清存在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当禅者告诉人们心灵基础是“本来无一物”时,人们就开始对精神现象进行深入探究,但这种探究如果以无明开始,如果对探究产生迷恋,都会让人更深刻地陷入无明,在自以为是的“基础”或“本质”追寻中不能自拔。禅宗告诉人们,要从复杂的精神紧张状态撤退,敞开心灵大门,在当下现实中饮用心灵的清净泉水,存在的真相才能自动打开。

  欲的无限性及其性空解释

  人人都有欲望,而且似乎是无限的,为满足欲望的人生奋斗因而也是无限的。但欲望也是双刃剑,有得之身强,有得之身丧,只有适得其可的满足,生存才是健康的。于是儒家要人克己复礼,道家要人学习自然的道,佛教让人深明缘起观,这都是让人理解欲望,以适当行欲的智慧。经过儒释道的会通,中国禅宗把人欲导向一种新的释放与满足:要增长善的爱欲,终灭痴的爱欲,要把爱欲看透。这样一来人就能高尚其心,高尚其行,高尚其生,人的生存价值和独特性就能体现出来,欲的正义性与合理性也就显现出来了。

  生活的诸种限制和我们内在欲望的无限,使人生充满了焦虑,这是人生古老而普遍的忧虑。禅宗告诉我们,面对欲望,首先要进行反思,一旦我们对这种普遍焦虑进行反思,聆听焦虑自身的呼声,就会发现欲望的真相,就会看到自身之内隐藏着一个无欲、无求的“本来身”。“本来身心,即不染习。”本来身心没有爱恶是非观念,是一种清净纯洁状态。这个清净的本来身在我们的反思中清醒。《六祖坛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六祖惠能得到五祖衣钵后连夜南行,众师兄弟随后追来“夺法”,其中一名当过五品将军的惠明赶在最前头,在大庾岭追上惠能。于是惠能对他进行了这样一番教导: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惠能告诉惠明,不思法,不思人,不思善,不思恶,世间的种种差别相就都消失了,从心灵到世界的“本来面目”就会出现。只有当我们清净“无思”的时候,就是以纯洁的心与这个纯洁的基础接触,达到存在的本有、洁净地带。在这种无思地观察中,无明的心变得透明,欲望和焦虑变得“清净”了,显示了存在的真实、基础状态。

  这种清净的人生领悟被称为禅悟,人以此来到清净的生存基础。但在人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禅者、没有获得真正的基础以前,无论他怎样让自己安静下来和具有怎样睿智的思想,都免不了红尘——心尘的干扰,还在日常欲望的背景中。如果他在无思中来到清净的基础,会渐渐看到“心尘”是由种种前因后缘聚合而成,本质是“空”,“缘无自性,心性本空。”就会看到存在“本来无一物”的清净事实。所以在禅宗这里,存在是假相的存在,其本质是空的,欲也是假相,其性是“空”。因此在禅宗看来,我原本清净,我的欲望原本清净,欲望自身也是清净的。

  “若心常清净,离诸取著。于有差别境中能常入无差别定。则酒肆淫房,遍历道场,鼓乐音声,皆谈般若。”在性空的眼光看来,人生的苦行和禁欲都是无智之举,种种礼法戒规也都是多余的,欲望之身与控制欲望的行为都是“性空”的。“空界无有法,是现一轮孤。本来无一物,岂合两般乎。”当我们看到这种清净实际的时候,不惟欲望是空的,苦行和禁欲也都成了空幻之事,一切事相都回归“本来无一物”的基础状态。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
   但这种清净空性观要有真智真悟,才能指导我们的真实生活,否则就可能发展到无法无天了。禅门记载有个叫至慧的和尚,酒、色、财、气诸欲都很重,在禅门忍不住清苦,还俗了。他在还俗时作了一首诗曰:“少年不肯戴儒冠,强把身心赴戒坛。雪夜孤眠双足冷,霜天剃发满头寒。朱楼美酒应无份,红粉佳人不许看。死去定为惆怅鬼,西天依旧黑漫漫。”诗作得很好,理似乎看得很透,但这种看透没有看到清净基础,是口头禅,他在佛门惆怅,到了世俗生活中还会衍生不断的惆怅。只要人还没有看清人欲的清净基础,心灵没有真正清净下来,无明暗昧都在伴随着他。他的苦不在世间,更不在佛门,而是在心里。

  所以对“禁欲”的生存表象要从两面看。一类人是未能看透欲的清净性,心还在无明欲望中,他的无欲生活就具有“禁”的特征,很苦很累;另一类人是看到了一切欲望的清净基础,心灵无欲了,这种无欲虽体现为“禁欲”相,但他是自由人。更有一类人在认识万法性空的本质之后,不惟其禁欲而无禁相,其行欲也无行相,这是真正的到达“事事无碍”境界。所以在世俗看来的佛门“禁欲”生活,对当事人来说则是清净之身的自由生活,常人的理解常常是浅薄的,有时是生存观的根本差异。

  禅宗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化俗导欲的方法,解决其神圣生活和世俗生活之间难以为流俗理解的问题。禅宗发明了许多切近世俗人生、人欲的教理,如倡导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随缘任运”的生活,乃至可以不坐禅、骂佛、吃肉等等,都是为了引导人来到清净的基础,看到本来清净的生活。

  “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渠渠渠,我我我,南北东西皆可可。不可可,但唯我,无不可。所以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到了清净世间真相显露的时候,人得到了事事无碍的自由,此时人真正达到了“六根无我”的境界,这不是真正清净透彻的人所能想见的。但这里千万不要沦入口头禅,口说洒脱而心不清净,或行在欲中且心着于欲。

  但不论禅宗怎么说,还是有许多人不具备这种慧解,不能快速进入自性的清净天堂,以致成了欲望的奴隶。一类人根本不信有清净基础,不相信有自性天堂这么回事,这类人不好说服,就靠生活来说服了;一类人相信自性之外有天堂,他在天堂的门外观望、徘徊、赞叹着,就是不敢走进去——他永远不能走进自己分裂了的彼岸。看到天堂大门的人实际上看到了清净基础的光影,现在只要他“无思”就能走进天堂——迭进基础。进入真正天堂的人没有看到天堂,没有看到天堂的人真的进入了天堂,他看到世间处处都是清净、大路、天堂。

    摘自《觉群》2010年第1期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