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把佛念到心里

把佛念到心里


    佛菩萨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佛菩萨传记,及高僧大德的行谊,以此加深对三宝功德的认识,加深对皈依对象的认识。经常做这样一种忆念,三宝在内心的分量才会不断加重,对我们的影响才会日益加深。

    作为念佛者,就要不断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为万德洪名,惟有认识其中蕴藏的无量功德,念诵佛号时才能心口相应,念念得力。所以,我们每次念佛诵经前都要作一番思考,思考轮回是苦,思考人命无常,思考惟三宝堪为依怙,这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观察修。经过这番思考,可以将心调整到修行轨道。就像一张琴,必须把音调准才能奏出动听乐声。否则,同样是弹,就会发出杂音乃至噪音。

    修行是一个调整和重复的过程。所谓调整,就是修正错误,把我们的心从贪嗔痴调整出来,从凡夫状态调整出来,从对五欲六尘的执著中调整出来。所谓重复,就是重复正确,在内心培养正念,并且不断巩固。

    那么,正念又该如何培养?《阿含经》中,佛陀告诉我们有六随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每天需要反复忆念佛的功德,忆念法的殊胜,忆念僧的品质。忆念什么,就是在内心培养什么力量。我们念佛法僧,就是在培养和佛法僧相应的正念,这样才会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反之,如果念五欲六尘,就是在培养和贪嗔痴相应的妄念,这样就会杀盗淫妄,无恶不作。所以说,正念和妄念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效益。念佛法僧,内心会产生清凉;念五欲六尘,内心会产生躁动。我们是要清凉,还是躁动?

    皈依三宝代表着生命重心的调整。当我们真正意识到三宝的重要性之后,才会从自我中心的生命状态中走出,开始以三宝为中心的修行。所以,皈依后还要不断修习皈依,不断念佛、念法、念僧。在南传和藏传佛教中,都很重视皈依的修行。因为佛法的所有实践都是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惟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才有可能以生命实践佛法。不然的话,最多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作为一种精神点缀,只是过着一种有宗教情调的世俗生活。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