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面子

面子



    人人都爱面子,尤其是中国人,为了面子才去读书上进;为了面子才买下豪华住宅;为了面子才乘坐进口汽车;为面子才培养孩子学习才艺;为了面子才穿著名牌衣物;为了面子才全家出国旅游;甚至为了面子,婚丧喜庆就得铺张场面、耗资高额。

    其实,面子不一定要靠外表来装饰,只要自己有学问、有品德、有才艺、有人缘那就是有面子;只要自己正派稳重,受人肯定,那就是给他面子,对他歌功颂德。

    中国人喜欢讲关系、套交情、论人情,因此,江湖好汉常会为了你给他面子,他就不得不为你出生入死。甚至于家里的佣仆,也会因你给他面子,他就心甘情愿的为你牺牲。

    什么是面子?有的人「送礼」就是给他面子;有的人请他「吃饭」就是给他面子;甚至专程拜访,也是为了给他人有面子。总之,只要你对他人看重、对他人恭维,都是让对方有面子。

    但也有一些人,你横说竖说,他就是不肯卖你面子,所以有时候,遇到一些不接受别人给他面子的人,什么事就都不好商量。

    世间上,靠金钱能解决问题、靠好话也能解决问题,靠交情也能解决问题。其实,除了金钱、语言、交情以外,更要从道义上,来解决问题,这就比靠面子来解决要好多了。

    「面子」要看在什么时侯使用,当要面子的时候要面子,不要面子时,就不必用面子来做人情,像国家的荣誉、家人的形象、朋友的关系、同事的往来,都应该要顾到面子。如果为了个人的面子,而不顾国家、社会大众的利害得失,那就是太不懂得要面子的人了。

    给人面子,也要注意自己的面子。所谓自己的面子,就是要有佛教的八正道:正当的职业、正当的见解、正当的思想、正当的心念、正当的语言、正当的禅定等。假如能更进一步利国利民,爱众爱己、广行善事、广结人缘,给别人赞美肯定,那就是给自己最大的面子了。凡事正当行事,才能普利大众、让别人肯定,如此就是让自己有面子。

    要面子、不要面子,都不可以极端,有一些人像「吊死鬼擦粉」死要面子,这种人,不以学业、道业、功业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只是死要面子,求荣反辱,实在划不来。因为面子象征一种荣誉,荣誉是人格的光辉,是自尊、尊人的表现,能尊重别人,就是给人面子,也就是给自己面子了。

TOP


容貌与气质

  说到容颜,人人脸上有一张皮,谁不希望在脸上“贴金镶玉”?有的人气色风华,有的人尽显老成,有的人深刻慈和,有的人威气逼人。

  人各因其不同血性,不同气质,而有其不同的示现与“教化”。而容颜之表的内在,又潜藏着气质为其填颜加色。

  佛云:色,空也。

  可见在我们欲界所见之形象并不实在,再到上面,以色界之精微,亦不足以抵性空之真理。无色界虽有意识形态,却仍然不免流转,终究不如佛智如如。

  所以欲界之色,其实还属粗浅。

  然而,正在世间的我们,正以无色界之意志,色界之精微,欲界之器质,来构筑“空花佛事”,以此架起佛慧之天桥,使众生不偏不倚取正觉尔。

  而此“空花佛事”,其归旨,无非就是远离烦恼,断灭烦恼,空之以空也!

  容颜与气质,就是做这“空花佛事”的一个“资本”。

  我们形在世间,容颜虽千差万别,但无非都是心灵的反应。所谓“相由心生”,非独哲人,美容大师也是如此认为。

  一个人,有一颗健康的心灵,那么必定会有一个健康的容貌和气质;而有了健康的容貌和气质之后,众生看见了就会感觉到欢喜。

  欢喜的觉受一生起,行在世间的初地以上的菩萨们与众生缘分也就得以初步建立。

  所以,容颜与气质也就是一张与众生结缘的名片,“佛度有缘”,只有结下了缘分,并且是正因,才能产生正果。

  那么,我们在平日里怎样构筑一个健康的容颜与气质呢?

  我这里并不谈美丑的分别,而仅指健康,也就是我们身心的健康,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容颜与气质呈现出生动气色。

  看那活佛、上师、佛母,也并未见得个个都长得帅气或者美貌,但是其温和的表相和深刻洞悉世间的内心,一见之下便令人倾心归慕,以为正觉之因,这就是最好的接引众生的“名片”。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具足了功德——度化众生的菩提心已经融化了内心的冰,冰一旦融释成为水,就无所不滋润了。

  所以,具备健康的容颜与气质,第一个要义就是发菩提心了。

  发菩提心有很多论著已经详细谈论过,也是各山大德反复强调的事情,相信许多人在道理上已经十分清楚了。

  但是在行动上,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需要日夜不间断地,持之以恒地一颗菩提的博大的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之心。

  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这个逻辑循序明确了,才能使自己有得益,他人也能跟着获益。

  从来没有自己没有钱可以凭空去资助别人的事情,菩提心也是如此。

  菩提心表面上是自利利他,其实空虚中本没有众生,有何可利——可见一切都是“空花佛事”。

  而自利利他的根本,还是一个为了累积资粮,具足福报——这是修福。

  大家常说“福慧双修”,自度度他就是一个修慧的次第。

  福慧都修足了,佛智才浮现出来——而其实本没有什么佛智不佛智的,只是因为烦恼断尽,心地光明,在暗处一照才变成智慧。

  所以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烦恼断尽,众生(能)度尽!

  佛之所以圆满,是因为他能够度尽一切众生;而众生何时得度,取决于各人的机缘是否成熟。

  在佛陀的内心,他清楚的知道,所有的众生,他都可以摄受,都能够使之取得正觉,但看机缘而已——简言之,就是已经没有他不可以度化之人。

  有人可能会问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提婆达多。但是大家看一看《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就明白一切是怎么回事了。

  看那佛陀具足32相八十种好,这不是虚言。以中国古老的相人之术去观察,他就确实有这么多好,这还只是一个概括。

  所以在世的人,即便先天不足,后天也要积极维护,不要去回避这些人世间的正业——在法律范围内,这就是人修来的福报。

  而在这些世间物质手段辅助的同时,人们也要积极的改造自己的内心,和锻炼强健的体魄,只有具足了这些,人们的容颜,人们的气质,才不会只是一个柔弱的表面,才会有更强大的后盾支持。



摘自:佛学通讯/2011年/第2期/总第179期/

第六版 修学法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