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阳《释迦牟尼佛生命历险记》

续 12





                                 常常观空心不老




            要如何见到佛性呢?是不是观想佛的样子?什么是见佛?观空就是见佛。
    佛陀在《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但《金刚经》又说:“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认为佛陀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圆满色身的话,又落于断灭。
    这是要我们破有破无,不能执着于一端。不执着于一端,如此所见就是佛。
    有智慧的觉受,这不是见佛吗?了悟空性,这不是见佛吗?破一切妄想,见空即见佛。
    传说佛陀从忉利天宫说法完了,将回到人间。大家因为很久没有看见佛陀,一听说佛陀要回来了,都非常欢喜,想先见到佛陀。
    莲华色比丘尼也听闻佛陀今日要回来的消息,心想:佛陀回来,将会有很多人去迎接他,我如果这样去,一定没法第一个见到佛。为了想第一个见佛,莲华色比丘尼就运用神通力,化现成转轮圣王,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典藏宝等七宝俱足,阵容盛大,浩浩荡荡地前去迎接佛陀。
    这时,须菩提尊者正在缝衣服,想到佛陀今天回来,自己应该前去问讯礼拜如来。当他放下衣服要起身时,忽然想着:“什么是如来呢?是我所见到的眼、耳、鼻、舌、身、意吗?还是地、水、火、风等四大所构成的佛身呢?
    是啊!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就像世尊所说的:
    若欲礼佛者 及诸最胜者
    阴持入诸种 皆悉观无常
    曩昔过去佛 及以当来者
    如今现在佛 此皆悉无常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说于现在中 当观于空法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现在及诸佛 当计于无我
    如此思维之后,须菩提尊者就继续回去缝衣服。
    莲华色比丘尼化作转轮圣王,以七宝为前导,声势浩大地来迎接佛陀,现场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但是大家远远地看见转轮圣王的阵容,都赶紧让出一条路来。这化现的转轮圣王来到佛陀的足前才变回原来的莲华色比丘尼,以头面礼佛足,并说:“我今顶礼最胜世尊,得以最先面见佛陀。”
    想不到佛陀却回答她:
    善业以先礼 最初无过者
    空无解脱门 此是礼佛义
    若欲礼佛者 当来及过去
    当观空无法 此名礼佛义
    意思是说:了知空才是最殊胜的礼佛,如果要礼佛者,应当现观空性,这才是礼佛的真义。换句话说,须菩提才是第一个见
到佛陀的人。
    常常见空,心灵就不会装下一丁点垃圾,心就永远不老,安住在不生不灭当中,时时生起正念,智慧就恒然生起。



                            维摩诘菩萨的病

       我们的一生,除了极个别的例外,一般来讲都会出现病征,就解脱而言,如何对待病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维摩诘经》中的教导。
    所有的病都是一样,由地、水、火、风所引起,由构成身体的四大所引起。当我们碰到病这个现象的时候,面对的态度如何,怎么来接受?怎么来实践解脱?
    一场病,事实上就是一场死亡的训练。因为任何一场病,一定会经历地水火风在我们身上所造成的一些现象。如:我们在生病的时候,身体十分臃肿,这是地大的病;口很干,水份没有办法流动,口干舌燥,这是水大的病;我们身体有时候热,有时候冷,这是火大的病;我们呼吸不顺等,就是属于风大的病。这也是死亡前所必经的。
    每一次生病,我们不要老是想:“唉!我怎么那么倒霉,又生病了。”病,就是因缘的结果。所以,任何病来的时候,没有逃避的理由。但是,有病的话要治好它,这是应该的,不相冲突的。生病了,就要面对,有病就要医治,要正确面对它,正确医治它。即使是佛陀生病的时候,还是会请耆婆医生来医治。如果小病故意拖拖拉拉的,以为这是一种修行人的风范,结果因此而死了,那是愚昧。
    再来想想看,进一步把病变得很庄严,要把这些病变成无常的宝冠。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一切病,都供养给三宝,供养给众生。
    这不是叫大家生病,而是透过这个病相来示现无常的庄严,让病变成佛法教化众生的一种形式。我们不断以病练心来磨励自己将来的死境,同时,要把这病转化成一种慈悲的病,一种智慧的病,一种三昧禅定的病。
    在病中能够自在转换,在不断的调理过程里,我们来教育大众,即使在很疼痛的时候,也能够示现安乐,来教育探病的人,让他心生慈悲,让他知道原来病也可以生得很自在、很喜乐。
    这就是维摩诘菩萨的病。



                           死是一场小悟


     如何才是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
    经典中极其清楚地说明:佛陀对于解脱的教法根本不是直接安立在“永生”上面,也没有永生这个概念,因为永生也是落在生死之中,它是错谬的想法。
    佛陀这样教导我们认识死亡,教导我们掌握涅槃之道:
    我们不必欢喜死亡也不要远离死亡,因为死亡对一个解脱的人,对一个能在最后有所了悟的人来讲,就是一场悟境,是解脱生死的悟境。
    不能够了悟死亡的人,不能够正见死亡的人,就不能够了解无生的道理。
    那么,什么是无死?
    无死绝对不是以畏惧死亡的心可以得到的。畏惧死亡的心就是生灭的心,有生必有死,所以,不可能无死。无死,必须建立在对死亡深切的了解之上。不知死亡者,无以了知无生;不知无生者,无以了知无灭;不知无灭者,无以了知无死。
    初时,我们对死亡首先要惊畏,这是正确的,因为对死亡惊畏,会对生命产生尊重。但是,如果只有惊畏的话,那就是解脱无期了。因为,我们最大的痛苦,来自于对死亡的畏惧。
    对死亡惊畏是一种道德,我们敬畏死亡,不愿意自己死亡,不愿意自己死亡的人,就会害怕看到别人死亡。
    刚开始我们要惊畏死亡,惊畏死亡的人才尊重生命。惊畏死亡之后,我们要了悟死亡,正见死亡,正确理解什么是死亡?最后会发现:死亡根本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回事,它是一个生灭对待的现象。先从正见死亡着手,以正确见地了解死亡,慢慢地产生体受,了悟死亡。我们随时随地了悟,先在正知见上产生觉受,了悟了,到最后超越死亡,证于涅槃。
    涅槃是远离生亦远离死,而不只是远离死亡而已,远离生死,所以“不受后有”。
    但佛法的无死,“不受后有”不是再也不出生了,而是必须立足于超越死亡之后,重新再回入红尘,已经远离生死的对待,但为了大悲的缘故,如幻地在世间再现。这是一个大悲心的投入,所以,能从超越死亡里面再生起无生之生。
    无生之生,这是如幻的,所以它绝不只是轮回的出生。
    我们这样来看待死亡,就能够进入禅悟的死。我们看看烦恼死了没有?贪死了没有?瞋死了没有?痴死了没有?如果这烦恼死了,它还有没有习气?死是停息的意思、转换的意思。
    佛陀说,一个修行解脱的人,在死的过程中,也是在玩一场名之为死亡的游戏而已。

TOP

续 13





                                无比珍贵的菩提发心



         《楞伽经》中,佛陀的大菩萨弟子大慧大士,在开场时先问了佛陀一大堆宇宙人生的大问题,佛陀却轻轻一转,直接从心地说起,讲实修实证。
    原来,佛陀认为,如果只是了解些理论而无真实的验证,解脱也只是一句空头话而已。
    佛陀说,说说食物如何如何,能让一个饥饿的人饱吗?要饱,就得把饭吃到肚里才行。同样道理,只有真正修证到位才有真实解脱。
    我们前面对佛法的理论做了一些准备,以下就让我们学习佛陀进行具体的实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发心。
    发什么心呢?佛陀倡导发菩提心。
    佛经云:“心地广大如虚空”,但我们一般对这句话一点感觉也没有,因为大家从未把它视为生活中的一件事来做,只把它看做佛典中的一句话。
    心地广大如虚空,是佛陀要我们发起菩提心,发起广大不可思议的愿力。就消极而言,是不要让心有所障碍,就积极而言,则是要让大家的心和一切诸佛菩萨同等发愿。
    如何是让心广大如虚空般没有限制呢?就是不要拿种花的盆子种大树。百年的榕树种在小盆里作盆景,也才长一点点。也许我们会用大一点的盆子来种,但是和大地比起来,和虚空比起来,却显得那么小。如果我们的心有限制的话,就永远在限制中成长。
    我们为什么不把这大树从盆子里移出来种在大地上呢?把周围的环境处理好,让它在大地中自然发芽、茁壮,不必每天去看长高几公分,不必天天剪枝浇水,偶尔去看一看,一百年、两百年后,这大树所成的树荫连绵几里,能让多少人乘凉啊!
    我们的心要这么广大。“大象者不由小径,大行者不拘细节”,佛陀希望我们初期的时候,先立大志,到越高阶的菩萨就要修细行,这是修行的轻重缓急,我们要了解,才不会只是在绕圈圈。
    我们何时才不绕圈圈,不必为自身的存在辩护呢?
    如果我们站在圆周上,要到圆心去,如果是用绕的话,绕了一千圈、一万圈,都还是在绕圆圈,如果我们看准圆心,一步跨过去就到了。这里面最大的困难不在外境,而是在我们心中。
    我们在自己心中与解脱之路上筑了一道迷宫,绕了半天。太早到的话,我们也感觉不对,因为听说解脱是很困难的,所以告诉自己一定要绕,如果一步跨过去一定有问题。于是心里就在那儿想“有问题、没问题”,花了许多心思。
    其实,有没有问题,走到了就知道了,放胆地踏下去,如果有问题再修正就好了。如果到了就觉得自己好了不起,那一定没有解脱,这是很容易判断的。
    如何实际解脱呢?有人常自叹:“哎呀!我的罪业深重,我是下劣低贱的人。”遇到这些人,若问他:“你有神通吗?不然怎么知道自己根器下劣?”于是他又转忧为喜地说:“那我不是根器下劣,必定是上根器了?”这真正是有毛病的人。
    人是很可怜的,有99%的心思都在辩证自己是对是错,1%才用来行动。真正做对一件事时,我们也不肯相信,做错事,人家质疑了,我们又拼命辩解,人就是这么可怜。
    因为我们不肯落实下来。其实有一条路很好走,很简单:我们想想看,自己的佛性和佛的佛性有什么差别?没有差别!我们与佛差在那里?因为他的佛性有作用,我们没有作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很差,所以就用自己的贪、瞋、痴、慢、疑,不肯用佛性。
    直接向佛陀学习,这才是直接解脱的路。有些人,可能修行的功夫很好,但是就不肯直接跨过去,一直在那边想:“我这样好?那样好?还是这样走比较好!不不不!那样走好了!”相反的,有些人可能程度还不及这些人,但是他的解脱之路是走直线,不绕圈圈。绕路的人,理论上是有无限弯弯曲曲的路要走,是无限的。
    所以,原本近的反而远了,远的反而近了。一般人走直线并不太容易,但是我们也稍弯一下就好,不要真的花一生研究自己到底有没有佛性,研究了半天才肯行动。



                           追求解脱的生活


       除了佛陀外,善财童子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榜样。善财童子可以说是初发心修行者的典范。
    善财童子为什么被称为“善财”呢?他投生入母胎时,家宅内自然涌出七宝楼阁,楼阁下有七种潜伏地底的宝藏,宝藏上地面更自动裂开,生出七支宝牙,就是所谓的金、银、琉璃、珍宝、砗磲、玛瑙七种宝物。
    善财童子身处母胎中十月之后诞生,形体四肢端正具足。同时地下又涌出七大宝藏,长宽高各满七个手肘,光明照耀。接着,屋宅中又有五百种宝器涌出,各种宝物自然盈满其中:金刚皿中盛满一切妙香,香皿中盛满种种衣物,美玉皿中盛满种种上好的妙味的饮食,摩尼宝皿中盛满种种殊胜奇异的珍宝,黄金皿中盛满银,银皿中盛满黄金,金银皿中盛满琉璃及摩尼宝珠,玻璃皿中盛满砗磲,砗磲皿中盛满玻璃,玛瑙皿中盛满珍珠,珍珠皿中盛满玛瑙,火红摩尼宝皿中盛满水蓝色的摩尼宝珠,水蓝色摩尼宝皿中盛满火红的摩尼珠,如是等五百种宝器都自然涌现。
    同时,天空又雨下各种宝物以及各种财物,充满所有的库藏。
    因为这个缘故,他的父母、亲属,以及善于为人看相的相师,就叫这个孩子“善财”。这个善财童子,过去曾供养诸佛,种下许多善根,信解广大,常乐于亲近善知识,身、语、意业都没有过失,又能清净地修习菩萨道,求取一切智,是成佛的法器,心意清净如同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
    当时,文殊菩萨来到福城说法,善财童子也在其中听法。
    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以及大众演说许多法门之后,就殷勤地劝喻大家,增长大众善根的势力,让大众欢喜,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并让他们忆念过去世的种种善根。
    之后,菩萨便在此地为众生随宜地说法,然后离去。
    这时,善财童子从文殊师利菩萨处听闻诸佛的种种功德后,一心欲勤求无上等正觉,于是便尾随文殊师利菩萨之后而说出他
的渴求:
    三有作为城廓,桥慢以为垣墙,
    诸趣成为门户,受水化为池堑。
    愚痴迷暗所覆,贪瞋恚火炽然,
    魔王作为君主,童蒙依止而住。
    贪爱以为徽缠,谄诳作为辔勒,
    疑惑蔽其双眼,趣入诸邪道中。
    悭嫉桥盈之故,入于三恶之处,
    或堕诸趣之中,生老病死众苦。
    妙智清净慧日,大悲圆满胜轮。
    能竭烦恼大海,愿赐少许观察。
    妙智慧清净月,大慈无垢妙轮,
    一切悉施安住,愿垂照察于我。
    一切法界之王,法宝以为先导,
    游空无所障碍,愿垂教敕于我。
    具福智大商主,勇猛勤求菩提,
    普利一切群生,愿垂守护于我。
    身披忍辱铠甲,手提智慧宝剑,
    自在降伏魔军,愿垂拔济于我。
    住法须弥山顶,定女恒常恭侍。(将禅定喻为侍女)
    灭惑众阿修罗、帝释,愿观于我。
    三有凡愚家宅,惑业地为趣因,
    仁者悉皆调伏,如灯示照我道。
    舍离一切恶趣,清净所有善道。
    超越诸世间者,示我解脱法门。
    世间颠倒执着,常乐我净妄想,
    智眼有出离,开我解脱法门。
    善知邪正诸道分别,心勇无怯,
    一切决了之人,示我菩提大路。
    安住佛正见地,长养佛功德树,
    普雨佛妙法华,示我菩提大道。
    去来现在诸佛,处处悉皆周遍,
    如日出于世间,为我宣说其道。
    善知一切众业,深达诸乘要行,
    智慧决定之人,示我摩诃衍法。(指大乘教法)
    愿轮大悲四毂,信轴坚忍为辖,
    功德宝壮校饰,令我载于此乘。
    总持广大箱函,慈愍庄严宝盖,
    辩才铃震音响,使我载于此乘。
    梵行作为茵褥,三昧示为侍女,
    法鼓广震妙音,愿与我此大乘。
    四摄无尽宝藏,功德庄严妙宝,
    惭愧化为羁鞅,愿与我此大乘。
    常转布施为轮,恒涂清净戒香,
    忍辱坚牢庄严,令我载于此乘。
    禅定三昧为箱,智慧方便作轭,
    调伏永不退转,令我载于此乘。
    大愿清净为轮,总持坚固大力,
    智慧所有成就,令我载于此乘,
    普行为周校饰,悲心作为徐转,
    所向皆无怯懦,令我载于此乘。
    坚固宛如金刚,善巧如同幻化,
    一切无有障碍,令我载于此乘。
    广大极为清净,普与众生欣乐,
    虚空法界等同,令我载于此乘。
    清净诸业惑轮,断绝诸流转苦,
    摧魔以及外道,令我载于此乘。
    智慧满于十方,庄严遍周法界,
    普洽众生之愿,令我载于此乘。
    清净如同虚空,爱见悉皆除灭,
    利益一切众生,令我载于此乘。
    愿力速疾前行,定心安稳而住,
    普运一切含识,令我载于此乘,
    如地而不倾动,如水普皆饶益,
    如是运诸众生,令我载于此乘。
    四摄圆满妙轮,总持清净大光,
    如是智慧大日,愿示我令得见。
    已入法王城中,已著智王宝冠,
    已击妙法缯彩,愿能慈悲顾我。



                           永世不退的修学


      文殊师利菩萨听了善财的祈求,仔细地观察善财童子并回答:“太好了!善男子啊!你已经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想亲近一切的善知识,询问菩萨,修习菩萨道。善男子啊!亲近供养诸位善知识,是得以具足一切智慧的最初因缘,你千万不要心生疲惫厌倦。”
    善财童子一心欲求无上正等正觉,他急切地请问文殊菩萨:“只愿圣者广大地为我宣说,菩萨应该如何学习菩萨行?应该如何勤修菩萨行?应该如何趣向菩萨行?应该如何实行菩萨行?应该如何清净菩萨行?应该如何证入菩萨行?应该如何成就菩萨行?应该如何随顺菩萨行?应该如何忆念菩萨行?应该如何增广菩萨行?应该如何才能疾速圆满成就普贤行?”
    文殊师利菩萨就为善财童子宣说以下的偈颂:
    善哉功德宝藏,能来至我处所,
    发起大悲心愿,勤求无上正觉。
    已发广大愿力,除灭众生之苦,
    普为有情世间,勤修菩萨大行。
    若有诸位菩萨,不厌生死之苦,
    则具足普贤道,一切无能破坏。
    福光福威德力,福处福净之海,
    汝能为诸众生,誓愿修普贤行。
    汝睹见无边际,十方一切诸佛,
    皆悉听闻佛法,受持不曾忘失。
    汝于十方世界,普见无量诸佛,
    成就诸大愿海,具足菩萨大行。
    若能入方便海,安住诸佛菩提,
    则以随导师学,当成就一切智。
    汝若遍一切刹,微尘等诸时劫。
    修行普贤行愿,能成就菩提道。
    汝若于无量刹,无边诸劫大海,
    修行普贤行愿,能成满诸大愿。
    此等无量众生,闻汝皆愿欢喜,
    皆发菩提心意,愿学普贤大乘。
    文殊师利菩萨说了这首偈颂之后,再次勉励善财童子:“太好了!太好了!善男子啊!你已经发起无上正等正觉,求菩萨行。善男子啊!如果有人能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已经算是很难得了,而他若能在发心之后,还继续求取菩萨行,这更是难得。善男子啊!如果你想成就诸佛的一切智慧,就应该决定寻求真正的善知识。善男子啊!求访善知识时,切勿心生疲倦懈怠,参见善知识勿心生满足,对于善知识所有的教诲,都应该随顺实行,不要只看善知识各种过失。”
    文殊菩萨如此勉励善财之后,就引介他去参记德云比丘,不但如此,每一位他去参访的善知识都引介他继续去参访另一位善知识,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善财五十三参”。
    善财依序参访了那些善知识及法门呢?
    1  德云比丘——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现法门
    2  海云比丘——诸佛菩萨行光明普眼法门
    3  善住比丘——普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无碍解脱法门
    4  弥伽大士——妙音陀罗尼光明法门
    5  解脱长者——如来无碍庄严解脱法门
    6  海幢比丘——般若波罗密三昧光明
    7  休舍优婆夷——离忧安稳幢解脱法门
    8  毗目瞿沙仙人——菩萨无胜幢解脱法门
    9  胜热婆罗门——菩萨善住三昧、菩萨寂静乐神通三昧
    10  慈行童女——般若波罗蜜普庄严法门
    11  善见比丘——菩萨随顺灯解脱法门
    12  自在主童子——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门
    13  具足优婆夷——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法门
    14  明智居士——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脱法门
    15  法宝髻长者——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法门
    16  普眼长者——令一切众生普见诸佛欢喜法门
    17 无厌足王——菩萨如幻解脱
    18  大光王——菩萨大慈为首随顺世间三昧法门
    19  不动优婆夷——求一切法无厌足三昧光明
    20  遍行外道——至一切处菩萨行
    21  鬻香长者——调和一切香法
    22  婆罗门船师——大悲幢行
    23  无上胜长者——至一切处修菩萨行清净法门
    24  师子频申比丘尼——成就一切智解脱
    25  婆须蜜多女——菩萨离贪际解脱
    26  瑟胝罗居士——菩萨所得不般涅槃际解脱
    27  观自在菩萨——大悲行法门
    28  正趣菩萨——菩萨普云疾行解脱
    29  大天神——菩萨云网解脱
    30  安住地神——不要坏智慧藏法门
    31  婆珊婆演底主夜神——菩萨破一切众生暗法光明解脱法
    32  普德净光主夜神——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法门
    33  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大势喜幢解脱法门
    34  普求众生妙德夜神——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法门
    35  寂静音海主夜神——念念出生广大喜庄严解脱法门
    36  守护一切众生主夜社——甚深自在妙音解脱法门
    37  开放一切树花主夜神——出生广大光明解脱法门
    38  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教化众生令众生善根解脱法门
    39  妙德圆满神——菩萨于无量劫遍一切处示现受生自在解脱法门
    40  释迦瞿婆女——观察菩萨三昧海解脱法门
    41  摩耶夫人——菩萨大愿智幻解脱法门
    42  天主光童女——无碍念清净庄严解脱
    43  遍友童子师——介绍善财参访善知众艺童子
    44  善知众艺童子——四十二字母法门
    45  贤胜优婆夷——无依处道场解脱法门
    46  坚固解脱长者——无着念清净庄严解脱
    47  妙月长者——净智光明解脱法门
    48  无胜军长者——菩萨无尽相解脱
    49  最寂静婆罗门——菩萨诚愿语解脱
    50  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菩萨幻住解脱
    51  弥勒菩萨——无量总持门、菩萨不可思议自在解脱
    52  文殊师利菩萨——令善财成就阿僧只法门
    53  普贤菩萨——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

TOP

续 14





                             人类社会的诸多好处



             我们要向善财童子学习,但我们究竟能不能在人类社会中参学和成就?
    其实,从过去庄严劫千佛到现在贤劫千佛,以至于未来星宿劫千佛,每个佛都依缘起时空广开深辟生灵们的解脱之道。佛陀的正法恒遍十方而纵贯三世,于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娑婆净土(人类社会)自然而然地开花结果。
    从我们这个最殊胜的娑婆净土来看,成就无上佛道,比人间更殊胜而快捷者,再无与相匹敌。
    因为此娑婆净土被称为“垢中净土”,能以佛之知见化其五浊(五浊指: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命浊是生灵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是世人每多弊恶,心身不净,不达义理;烦恼浊是世人贪于爱欲,嗔怒诤斗,虚诳不已;见浊是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劫浊是生当末世,饥馑疾疫刀兵等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所以,佛陀说:在极乐世界修行百年梵行,不如我所教化的“娑婆垢中最胜净土”修诸功德经一昼夜。
    若极乐世界众生满修梵行经过百年方能成就的功德,在此娑婆世界一日之内即能成就。
    为什么他方净土的纯净环境和生命的功德力,不如我们人类社会呢?
    因为他方净土的修行者在没有什么挑战,甚至完全没有考验的环境里,相当于在温室里修行。
    而我们人类则由于有无数痛苦烦恼逼迫,使得我们修行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难有迂回的余地。



                          传承究竟是什么门


        现在,让我们遵循佛陀的教导,在正确发心的基础上,了解实践和修证。
    正如每个人的烦恼各各不同一样,每个人的觉悟解脱之路又各有区别。所以,历史上出现了小乘、大乘,显宗、密宗,而每一个个体的人,开发佛性的解脱之路又各有特定的传承。
    历史上,不少人对传承的理解是:“那个门里面都可以,不必‘妄加分别’”。
    这是外行和狂妄的。
    能够不“妄加分别”传承法脉的修行者,必须是个登地的菩萨才够资格这么说,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护佛教的团结,教导一般抱着凡夫知见的修行人不要“门里门外、我高你低”的混乱争斗。
    一般说这句话的修行者,他没有真正进入实修实证。
    试想,一个人连院校和专业都没有选定下来,他就能完整地接受高等教育?虽然佛之知见只有一样,但达到佛之知见的途径却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起,有不一样的传承和法脉。
    也有人认为自己不必明白或者选定悟佛知见的院校和专业,可以自学成材。但稍有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和社会上的一般学问不同——这样的人只会有一个:佛陀自己。
    对每个人而言,烦恼轮回的生死苦海是如此真切地体验——当我们观照念头的时候,它们悠忽而来,悠忽而去,一来一去间一生一死。念头在生死间又引动了自我感觉的快乐或者烦恼,这个链条还会往下传递,重重无尽。
    不解脱,就这样每时每刻如此真实地在每个人的世界中没完没了地上演。
    人类就这样处在了深刻的苦恼和无助,以致于只能自欺欺人,在烦恼中一点都做不了主地打转,永无解脱之日。
    佛陀发现,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实际地开发佛性,修行解脱,才是惟一的出路。
    对我们而言,还需要进入正确的传承之门。




                           作为思维修的禅定


            具体地开发佛性,必定先讲禅定。
    禅定,就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比较高明的办法是在训练中让身体有反应就随着反应,有念头就随着念头,这才叫真实思维修。
    只要能空下来,不用把念头“止住”,念头该止自止,该有自有,这叫“空灵”。但如果尚未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空性一点准备都没有,就去“禅定”,必然是有定无禅。
    不了解性空法则的禅定的训练,极容易产生偏差。修行人要么执着于功夫,要么执着于神通。
    将“心”安执在功夫上或者安执在神通上都是不对的。安执在功夫上的人,气脉修行得好一些,然而有定无慧,境界上见不到什么真正的消息,往往比较偏激,身体尽管很强壮,但是健而不康。
    偏执在神通上的人灵而不厚,感觉比较灵敏,有一些功能但是不能从深刻的空性中产生菩提心和慈悲心,其神通没有很深的悟境做基础,看起来神经兮兮,玩神通玩得久了,神通也就变成了神经。
    进入功夫和神通以后,若无真正明心见性的底子,对空性一点消息也没有,让他“放下”功夫和神通简直比登天还难。对这种情况的修行者来说,放弃了功夫和神通,那么修行了半天,为了个什么?凭什么让别人来认可和信服?修行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又得到了什么?
    这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障碍。虽然他背起心经来“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很熟练;可真要“无所得”,那就成了万万不能。
    这些都是通向生命解脱大道的修行偏执。




                              禅定修行

      禅定是一切形式的修行的共法,是道业的筑基,因此,开发佛性,力求解脱的人必须习练禅定。
    禅定首先从静坐开始,以求平稳安静下来。端身正坐、四平八稳,使神志安宁。
    人首先老的是腿,修行要注重练腿,练腿的气脉运行,所以要找准适合自己的静坐方法,把脚要放得平平实实。
    另外,坐的时候要面带微笑,使面部神经松弛,慈容可掬,
    不可弄成枯木槁柴的模样,使面容趋于峻冷,要让自己慈容可掬
才好。
    坐的时候把裤带等束身之物,一概放松,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气候凉冷的时候,必须使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否则风寒侵入,十分有害,须特别注意。
    过饱不得即坐,昏睡过分不可强坐,等到睡足再坐,方易于静定。
    初习禅坐时,时间少些,留有余地,以适为度;次数多些,以勤为用。如果初练的时候,勉强让自己久坐,必定心生厌烦,难以静定。

TOP

续 15





                                  欲界定的历程



       禅定中的思维训练,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重点介绍了“十念法门”中的“念安般”,就是让我们上座以后将心识回转过来,从观照呼吸入手。
    禅定,从观息入手,也就是观呼吸。练习者坐定以后,下巴稍微回收一点,内观小腹内部,观呼吸,心念也自然而然地止在呼吸的出入上,如此试着进行止——观——止的修习。
    为什么初学者首先从观呼吸或者说观息入手呢?因为一个人饿了,再说不饿都不顶事,所谓说食不饱。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首先就是身体不好。身体不好,要把禅定修上去,简直就不可能。
    那么观息为什么就能转化肉身健康向上呢?按佛教的眼光,人体的生机在地火水风“四大”里面叫做“火大”,火由风起,具体到人体,就是生机由呼吸来推动、运化的。当然,我们故且不管这个理论是不是合乎科学,首先呼吸对人生命的重要性起码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从呼吸下手解决身体的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观照身体,无非是要获得一个金刚身。也就是说,无病、健康,转化了所有凡夫身的业力。具体的效果,叫暖、顶、忍,也就是达到了欲界定。
    通过禅定训练,当我们整个的气脉开始通了,身体柔软面部有光泽,祛除病痛,这时大多数人容易身体发热,所以叫“暖”;也有些人不见得会发热,但只要气脉真正开通,就算“暖识成就”。 进而身体不断与虚空交换能量,这时候往往容易在三丹田,也就是前额、檀中、小腹结成“气团”,初步的效验是有些往外胀的意思,很有些气脉通畅、内息源源的意思,所以叫“顶”。
   “忍”则是自身的阴阳平衡开始出现,内在能量的流动交换启动,道家叫“自身夫妻”,体验起来就是全身充满了欲乐,像是不断的乐趣,简直忍俊不禁。



                            色界定的表现


    在欲界定的基础上再往上修,就修到了色界初禅到四禅。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对他的公子罗睺罗是这样印证的:修到色界初禅时会感觉到整个身体如云如影,就这样又动起来,此时眼睛睁开时,肉体还是存在的,但会感到身体并不像欲界定时那么物质化。当身体如云如影地在定境中显现出来,这就是初禅。
    到二禅的时候,整个定境会发生变化。会感觉到整个身体都在感受声音和光波,一呼一吸犹如巨雷一般,让浑身都在同频振动。
    这是因为二禅的定境中,我们的神经传递系统统一地感受禅境的信息。此时不像我们在欲界定时,觉受上还有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系统的分立,而是全体神经整个来感受,不需要分立,这时候的境界叫做默然定,也就是内在语言的沟通在这里也不需要了。我们此时不像欲界定一样,止观时还会有内在语言的交流。
    初禅叫做“有觉有观三摩地”,“觉”指的是外周神经,“观”是来自中枢神经。初禅到二禅之间有一个大梵天王的定境,叫做“无觉有观三摩地”。没有觉,也就是不必外周神经的作用,是从中枢神经产生观照的力量。在二禅是觉、观都消灭,叫做默然定,二禅、三禅都是这样,三禅叫圣默然定。
    到了四禅,定境会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入了四禅定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变成类似透明的世界。
    定境中如明镜不动一样,全都是透明而没有任何东西,这时候的境界是相当纯粹了。所以当四禅的修行者入定后转修十遍一切处观时,随其心念而转境。例如修蓝色的一切处观,当他坐观蓝遍处时,境界里整个宇宙都会变成了蓝一色的净色。
    由《增一阿含经》我们可以了解:禅定的修持中,从解除欲界的缠缚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的时候,色界的缠缚愈来愈弱、空间的缠缚愈来愈弱、质量的缠缚愈来愈弱,到达四禅的时候,身心的感觉愈来愈细,解脱感愈来愈实在,但是这并非真的解脱,只是有轻松的感觉。因为实质本身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当实质愈来愈淡化后,空间和时间的运动会愈来愈自由,能量愈来愈高。


                           无色界的四空定境界

       按照佛经的归类,从色界四禅再往上增长,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进入无想定——把一切想灭绝,结果形成以石压草,修行者就暂时入灭了。另外一条是四空定的路径,这四种定就是属于无色界的境界,这种状况比较正常,一般在禅修的阶次上,将此四空定与色界四禅合称为四禅八定。
    首先第一个是空无边处定,此定就是把色界(物质能量界)的现象驱除掉,没有色相的障碍,进入无边的空间,回复到空间的本质。空间的本质就是可能产生而还没有产生实质化空间现象的那个状态,所以是遍一切处,空间无量无边,而叫空无边处。
    空无边处的现起是来自意识存续的强烈存在感受,意识存续就是时间,它造成一种存在感受,这又是形成空间的本质。这空间的本质还没有实质化,所以并不属色界的范围。
    到此定境,我们会感觉自身无边无际,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空空荡荡,大部分人会吓得出定,很难稳住。
    一旦空间本质的缠缚破除掉,就进入时间,到达“识无边处”的境界。在此定境中只感觉到意识思维的存续而已。打破时间相续的感受后,进入相对性接近静止的状态,感觉到一切都没有了,但仍不是完全的静止,因为还有“感觉没有了”的感觉,这是“无所有处”。
    把无所有处再打掉,就进入“非想非非想处”,这是一个无明所造成的意识点。它是不动的,但仍存在,还有迷惘的本质,只是意识不动。
    非想非非想处定中,意识定于一点,完全是定,但不是想,因为已经没有办法再思维,也不是没有想,而已经是单一的存在,此定会人定很久,而且是无明,所以在此境界中很难改变、突破而入开悟之境。
    佛陀在雪山六年苦行时,就已经达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但发现这不是道,无法解脱,于是就丢掉了。


                            缘起世间世间如幻

      佛陀说:天人观河水像琉璃一样,人观河水是水,鱼观河水
是宫殿和住家,饿鬼观河水是血水和火海,根本不能饮用。
    我们用六根观察世界,以眼、耳、鼻、舌、身、意观察色、
声、香、味、触、法,产生眼、耳、鼻、舌、身、意识。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呢?
    不一定。在深海里的生灵,深海中的鱼就没有眼睛,加上深海中没有光线,它怎么看呢?它的眼睛已经退化,变成没有眼睛,而且不需要靠光线来觉受外物,所以它们所看到的世界跟我们描绘的世界会大不一样。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是依我们立场所看到的世界,我们描写的这个世界及许多东西是依人的立场来描写,它不一定是这样子。我们以为这世界有时间与空间的相续,这不是必然的,这是因为我们用概念来抽象和总结出的——时间、空间的观点来看世界,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实相,只是用我们的观点所看到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只是相对的现象,就像在海底的生物,因为没有光线,没有办法发展出眼根,它的世界就和我们不同。
    另外,根据佛经记载,在初禅天以上的天人,是没有嘴巴的。
    我们看到很多佛像,天人的像都被画成像人一样六根具足,天人为什么要像人一样?它那里没有星球,没有重力,为什么要长得这样呢?
    很明显的这是我们的意识投射到画上面而反映出来的。初禅天以上的天人并不需要吃饭,不需要一个专门的嘴巴来说话。他接受讯息也不靠声音,所以用不着耳朵,画相上这些耳朵、嘴巴都是我们装饰上去的。
    二禅天以上的天人没有语言符号系统,只用心灵沟通,称为默然定。二禅天以上叫圣默然定,没有觉观,只有默然定。它们都是一团光,那里有什么嘴巴和耳朵?
    以我们人类的立场看待一切,显然与事实相去甚远。那么,该如何观察生命的存在形态呢?
    我们训练禅定,却只是坐上那么一会儿,和我们的生活好像再没有别的关系。定而无慧,只是死禅,没有用的,它不能帮助我们解脱。
    所以,要结合禅定经验,了解生命的不同存在形式,验证和对照我们自己,看到我们的强烈立场执着,了解我们就在无明当中。
    按照佛陀的希望,当我们有了一定禅定境界以后,就要“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用缘起法来观察世界和生命。
    按照佛陀所说的轮回无尽的观点来看,生命界根本就没有死亡这回事。一般人勉强可以接受的例子是:像初始的生命,最原始的细胞、最原始的细菌、单细胞生命,它是不断地自我分裂而已,它没有死亡。
    但像人类这样复杂性的生命,因为整体因缘太复杂了,互相牵扯的结果,就会产生上升堕落、老病死等等的现象。
    从佛教的宇宙观来看世间,这只不过是一场幻化的现象而已。

TOP

续 16





                                   三界的生成



            佛陀说,当我们的禅定处在无色界的四空定时,境界的存在仍是落在时间和空间中,我们所体验到的,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存在,它的存在是一种性质,心识跟性质的存在。
    这存在一运动就有空间的展开,于是建立了空无边处。又,整个虚空与心识互相摩擦,在心念当中互相制约,本来是自由的,但因制约之故造成相应的因缘,这些因缘便产生滞碍,这些现象本来是互相的感应,但后来一同制约、滞碍而妄立色相,妄立生灵相,于是空中妄立出了色界宇宙和生命界。
    这就像是整个宇宙从形而上的本体发生功用,开始转化,从量子中开始转化成能量的物质相,物相愈来愈粗、愈来愈粗,交织而成物质现象,互相心念的制约造成宇宙现象和生命的生起。
    本来,任何的物相并没有实质,是如幻的,但是在相应的因缘里,我们会感受到实质。
    但是,按照佛法,我们这个世界对无色界的生灵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没有感受过滞碍,所以我们不防把他们看做是能穿墙。
    我们对他们来讲是幻象,他们对我们来讲亦是幻象,这是因为没有因缘相应的缘故。我们对于我们自己却有质碍,但是无色界他们彼此之间只是意念沟通,没有形相的滞碍。
    色界也还有形有相,但比欲界微细,等到佛教所说的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整个实质化了就形成欲界。我们的心意识与时间空间,相互之间不断地相应交织,显现实质的现象,这实质的现象使我们有力,但也使我们质碍更大。
    所以,佛经中说,在娑婆世界中,我们人类变成了六道中造业的主体,其他道的生灵多属受报,而人道可以堕落进三恶道,也可以生天,也能够成佛,所以有所谓:“诸佛都出人间,从不在天上成佛。”
    照佛经的说法,无色界、色界众生他们神通自在,人道则无法如此自在,因为我们互相制约得很强力,共业很强硬。只有在梦中,我们才会让自我浮现出来,在梦中可以很自在的转化、变化,不像白天制约那么大。这是造业有力,制约亦强的关系。
    从无明到三界的形成,三界在建立的过程中赋予各各不同的因缘关系,人在三界中流转,生命某一历程如果适合、相应于在三界中的某时空,就会往那里去,就这样不停地在三界六道中轮回。
    从禅定中,必须要生起这样的“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的正知正见,深刻地洞察:世间如幻,如幻世间。




                          对生命流转的观察

            在佛陀眼里,整个如幻的世间是我们共同创立的,是我们自己运用无明创立起来的。我们自己参与进去,自己在其中控制一个位子、占有一个位子,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玩的游戏,玩的是无明的游戏。
    我们决定有一个“我”,是基本无明的开始。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什么时候我们决定有个“我”呢?
    每一个生命都在本质上不生不灭,追溯“我”这一念无明的源头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教显宗称其为“无始无明”,密宗的宗喀巴大师则称其为“俱生无明”。
   “我”叫无明占据一个空间、占据一个时间、占据一个心识体,而跟整个世界互相摩擦互相运作。在这摩擦运作当中要保护自身,就会造成一个根本保护自己的心,不断地要保护自己,使自己生命不断地延续下去,这是求生意志,也是无明的力量。
    无明的力量超过一切存在,变成生命的意志力,这个意志有痕迹,不会消失,而且不断地记载和存储在心识中,根本上它也是无相的,但是却会实质化地在我们的生命中表现出来——有因缘时,它就会被激活而运作起来,形成一世一世的轮回。
    而且你的累积跟我的累积又各有不同而自作自受,但彼此之间又有交互关系,又有沟通影响,形成很不可思议的法界体,就像万花筒一般,个个相交、相互映现,这也就是业识。
    因缘和合时,靠这种记存的载体(业识)投胎便会产生精神体、物质体(名和色),产生现在的因缘,这个过程佛教称作“名色缘识”。记存的载体(业识)当生的影像又会累积在载体里作为下次的因缘——识缘名色。所以不断再变,没有主体但是存在主流,三世就这样轮转不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
    这种记存的载体(业识),就是我们一般观念中所谓“灵魂”,佛教称做“中阴”或“中阴身”,是指我们生命亘古以来的一个含藏性,也就是我们过去所有生命经验的累积。它形成一个记忆体,这记忆体会自我凝聚,相类似的会有凝聚的功能,所以有集聚的作用。而且会一直相续,并以微细的方式存在,它不必样样都引起现象,只是其中比较强大力量的部分,就现成这辈子的中阴现象。
    按照佛陀的观察,引动力量与较微细基本粒子结合,就形成天人的中阴,其中色界天人的色质最微细,所以一般而言色界中阴是呈透明状的,欲界的天人中阴则较粗,人界的中阴则更粗,像五、六岁的小孩一样,但也是透明状的,饿鬼道与地狱道的中阴就很粗重难看了。
    这个记忆体在一期生命死亡、下一期生命未显现前会单独出现,但这个中阴身并非纯粹的精神体,它是精神意识招聚微细粒子(微细色)所组成的。纯粹的精神体没有中阴身,因此无色界天人没有中阴。



                           世出世间上上禅


       在有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和实证境界后,真正进入了由定力所产生的出世间智慧的观照境界,就对宇宙和生命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们到此地步会因为如此真实和深刻的观察,而达到内息妄念的境界。同时,又会对社会和人群产生极强烈的厌倦和出离情绪,这样一来就会贪住定境不求上进。拥有一颗出世超然的心当然是后面修行的基础,但是执着于这种心也是无法真正入世办道,成就菩萨行愿的。
   《法华经》中,头陀第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曾报告说:佛陀啊,我们内心灭除了妄想,一念不生,就很知足了。以为解脱的大道除了这个,就再没有别的了。我们一听到您说要帮助众人,要净化宇宙,教化大家共同解脱云云,唉,我们马上头痛,一点儿也不高兴。
    佛陀听了,当然不高兴,于是他说:唉,我将来涅槃以后,有些弟子就不相信这部《法华经》了,真正菩萨的行为愿力,即不知道也不了解。这些弟子自己为自己做了一些小功德,就以为可以证入涅槃永远解脱了。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按照佛陀的意愿,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定境打掉,完全退藏于密。我们可以按佛教古代大德的经验,起修世出世间上上禅。
    将禅定观察的对象完全从四禅八定的了解宇宙生命等外境收回来,只定于观照心的实相,念念不离对自性的观照。
    功夫做得久了,四禅八定的境界自然会消失。
    慢慢地,我们可以达到一心安住随意自在,只有“心的自性”这样一个实相,本体即觉受,觉受即本体,烦恼即菩提,菩萨即烦恼。这时候,可以心住一念,如如不动;或者起观,了了分明。还可以大止大观,定慧平等。
    明明了了观照心的自性。而后离一切妄想,身心寂定,内不贪恋禅境,外能舍一切对立的相。
    达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心身空寂,一想到“我”就会发生
思考困难——但不是一般所谓的“人最不了解的人是自己”——对“我”很明了很清楚,但也明白已经不是语言文字能够得着的了。看到所谓的“别人”只不过是另一个自己而已。
    看到外境,会真切地感受到一切万有无不从“我”的心识中流出,主客观的对立对待完全消失。想到生命,心里很清楚是无始无终的,当下只不过是“这个过程里的突出之处”罢了。
    这时候想起《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就会恍然大悟。
    当然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平凡了,一点儿神奇相也没有,法眼尚未清净的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他的那个境界。看出他一天24个小时“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是需要识真货的人才行的。

TOP

续 17

附件

1.jpg (481.73 KB)

2009-4-13 12:45

1.jpg

2.jpg (559.05 KB)

2009-4-13 12:45

2.jpg

3.jpg (470.16 KB)

2009-4-13 12:45

3.jpg

4.jpg (538.6 KB)

2009-4-13 12:45

4.jpg

5.jpg (444.42 KB)

2009-4-13 12:45

5.jpg

6.jpg (236.75 KB)

2009-4-13 12:45

6.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