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教文化漫谈》

续 6





                                               佛教与雕塑




   (图略)此庙始建于隋,原名龙藏寺,到宋初改建时才用现名,其总平面至今仍保存了宋代风格,呈有南北中轴的狭长方形。山门对面有照壁,门前有石桥及牌坊。门内左右的钟鼓楼和正面的大觉六师殿已毁。再后是东西配殿和摩尼殿,殿后有戒坛(四周的回廊和后端的韦陀殿已不存)、慈氏阁、转轮藏殿,再进为东西碑亭和佛香阁,最后是弥陀殿。方丈及僧舍在佛香阁东,并附厨房、马厩等。由于利用了建筑体量大小和院落空间的变化,轴线虽长而不觉呆板。
  摩尼殿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面阔七间约35米,进深也是七间约28米,重檐九脊殿顶,四面正中都出抱厦。外檐檐柱间砌以封闭的砖墙,内部柱网由二圈内柱组成,面阔和进深方向的次间都较稍间为狭,和一般的处理不同。
  zhuanlun藏殿内设一可转动的藏经橱,因以为名。是建于北宋时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每面三间,入口处加雨搭。上用九脊殿顶。底层因设八角形的转轮藏,所以将内柱向两侧移动,使与檐柱组成六角形平面。这种改变柱子位置的方式,是宋、金建筑常采用的手法。
  佛香阁又称大悲阁,是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共三层高33米,有栏干平座,屋顶歇山式,此殿大部为近代重修。阁内有高24米的千手千眼铜观音,是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创建此阁时所铸,也是我国古代铜制工艺品中最大的一件遗物。
  摩尼殿位于河北正定隆兴寺大觉六师殿遗址的北面。始建于宋皇祜四年(1052年),独特的建筑为海内孤例。
  摩尼殿面阔七间,进深七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布局奇特,平面呈十字形,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均出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立体结构重叠雄伟,富于变化,在我国现在古代早期建筑中实属罕见。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配置复杂;柱子用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脚和生起。明、清两代虽进行过修葺,但主要结构仍与宋《营造法式》相近。尤其是1977年至1980年落架复原性重修后,古老的殿阁越发显得朴拙雄劲。
  摩尼殿集多种艺术于一身。精美的塑像堪称雕塑瑰宝,殿内佛坛上,供奉五尊金装彩塑佛像。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坐像,庄严凝重,睿智脱俗。左侧站立弟子迦叶,双手抱拳,老诚持重。右侧站立弟子阿难,双手合十,聪慧虔诚,显示了宋代匠师的高超技艺。殿内各壁还满布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色彩绚丽,结构严谨,线条流畅。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摩尼殿内槽背壁后的五彩悬塑观音像,亦称背坐观音。据《重量塑背坐观音记》碑文载,此像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她一改以往端坐莲台,手持净瓶的形象,闲逸自若踞坐正中群峰重峦叠嶂,祥云萦回缭绕,山泉喷涌的五彩悬山中。头戴宝冠,项饰璎珞。帔巾自肩前下垂绕两臂向外飘起。头微右侧,身稍前倾,左足踏着五彩莲花,右足屈膝搭于左腿之上。右手绕膝轻抚左手腕部。脸庞秀丽,神态恬静,弯而长的细眉之下,凤目微张,稍下俯视。塑像高3.4米,比例匀称,姿态优雅端庄,具有温文的女性风姿。使宗教概念与世俗生活中的典型形象交融一体,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观音像。通观整个画面,娴静的观音与壮观热烈的背景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统一而又和谐的艺术整体,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高超的雕塑绝技。


  在甘肃辽阔的大地上散布着众多的石窟寺。它说明在历史上,甘肃有过一段令人难以想象的佛教兴盛期。而了解到历史上甘肃地区以至整个中国在汉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曾是一个战乱频仍,地方割据政权林立,社会、政治、经济动荡的地区和国度,也就不难理解佛教何以在甘肃和整个中国能够迅速得到传播并很快受到社会上下的推崇了。世界上三大宗教均是在社会动荡、百姓苦不欲生时得以广泛传播的,其中道理似乎既复杂又简单。而要解开那许许多多既复杂而又简单的谜,甘肃石窟古老而丰富的历史遗存,是最好不过和最为可靠的实物资料。
  当人们只能凭文献得知,东晋的绘画大师曾以一种“盘铁如丝”的“铁线描”技法来创作作品却从未见过此类绘画实物时,人们却从甘肃石窟的壁画中看到了。
  宋人所撰《图画见闻志》称北齐绘画大师曹仲达的画风是“曹衣出水”。可今天谁也没见过“曹衣出水”的形象。因为曹仲达的画到宋代以后己荡然无存。可是在甘肃西至敦煌莫高窟,东至北石窟,南至麦积山石窟,在许多魏晋雕塑和壁画上,何谓“曹衣出水”却是一望而知的事。但见亭亭玉立的菩萨衣裙裹体,如出水的刹那,肌柔骨健的质地,尽在衣裙的皱折处露出,此即为“曹衣出水”的形象。甘肃石窟的雕塑、壁画揭示了魏晋时的绘画技巧,说它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空白并不为过。
  多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艺术家在探索、研究石窟艺术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他们不断地为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成果所激动。他们越来越发现,中国石窟艺术博大精深,不是一次、十次的考古调查和几十篇文章可以穷尽的。因为中国的石窟艺术凝聚着世界上几个伟大民族的智慧、审美意识和理想,它是几个古老国家的文明相融合的产物。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当中国的丝绸沿着汉王朝打通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抵达地中海岸的古罗马帝国时,佛教也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一种由印度民族创造出的艺术——石窟佛雕艺术亦传入中国。而印度佛雕艺术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
  那是公元前334年前的事。马其顿国王统帅着他的东征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中亚地区。他们用血和剑征服了从今叙利亚到印度河流域这一广大地区,并使之希腊化——一座座希腊式城市在这一地区出现,大量具有希腊文化传统思想的移民来到了这一地区。而作为希腊化的一部分,古希腊的雕刻艺术也进入了这一地区。嗣后,印度犍陀罗地区的佛教信徒为给佛陀造像,便取法古希腊雕刻艺术并加以创新,以至产生出一种新的民族化的艺术形式,即犍陀罗佛教艺术。这种专为佛界神灵开窟造像的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即刻同中国秦汉以来已达到很高水平的雕刻艺术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以北魏时期雕像为代表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雕刻艺术。从希腊到中国,再从中国到日本及东南亚,东西方文化以佛教艺术为媒介,以丝绸之路为通途,使几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携起了双手。


  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它的源头在印度,而印度的佛教艺术却是东西方文化血液融合的产物。
  佛教艺术的兴起,正值印度与波斯、希腊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时代。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诏令凿窟建塔。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优美的药义女、野鹿苑的狮子柱头、帕鲁德围栏浮雕;几乎萃集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精华。波斯艺术的装饰图形、希腊艺术的人体性征表现手法已可以找到传播的基因。
  贵霜王朝时期(约公元1-一3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牛建陀罗与北印度的秣亮罗曾是贵霜王朝时期的两大雕刻中心。此外,在安达罗王朝统治下的南印度阿默拉沃蒂,佛教雕刻自成一派,与键陀罗、秣菟罗鼎足而三,成为这一时期三大艺术中心。
  键陀罗国创始者,原为公元1世纪入主其地的大月氏人(在敦煌附近),后疆域扩大,建都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城。这里曾为希腊人长期占领,留下希腊风格的雕塑艺术。键陀罗人汲取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的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形成表现美的比例、和谐的几何形体和真实、焕发生命力的人体雕塑艺术。佛像顶上的肉髻,被希腊雕刻常见的优美自然的波浪式卷发所覆盖,佛像通肩式袈裟,类似希腊罗马雕刻的长袍,襞褶厚重。面部表情平淡、高贵、冷静,半闭的眼睛流露出沉思内省的神态。
  秣菟罗艺术更强调健壮、华丽、裸露的肉体美和力量感,佛像着偏袒右肩式,薄衣透体,键陀罗那种波浪式卷发,已变成剃光的形式。
  键陀罗雕刻艺术的影响极其深广,主要向西北、东北和东南三个方向传播。3世纪以后,向西传入阿富汗东、中部地区,著名的巴米羊石窟,被认为是后期键陀罗艺术的巨制。印度佛教艺术的向西进发仅仅到达中亚的部分地区,止于巴米羊就返折向远东传播了。
  东北一支沿着丝绸之路进入新疆及内地。佛教艺术在中国内地的深入是沿着三条路线发展的:云冈、龙门和响堂山。云冈巨大的佛主像从岩百上直接雕出来,这种手法完全是印度式的,衣饰的旋状纹和巴米羊佛像有一致之处,且带有键陀罗风格的刚硬。但到达河南的龙门石窟后,中国的艺术家已经具有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亚风格的能力,龙门石窟异于云冈之处就是造像更富于东方民族气质。响堂山百窟则是另一种富于特色的形式:柱状的人物显示出一种建筑学品格,也增加了些宝珠的装饰。这三种类型迸一步融合,便发展出伟大的唐代风格。唐以后,复由中国东向而流入高丽、日本。高丽的许多重要寺院和佛像,如恤粟寺和众生寺,朝鲜文献上说是唐朝派出的“中国之神匠”完成的。佛像雕塑亦受“六朝风格:和“隋唐制”影响。日本最重要的寺院是奈良的法隆寺,大约建于公元610年。这座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寺完全是按照中国六朝时期庙宇规模建造的。法隆寺的木佛像至今为日本佛像中最优美的一尊,佛的火焰形服式虽带有六朝特征但仍可见到键陀罗的流风余韵。金堂(佛堂)四壁的净土变相图及四大天王像等,为公元712年高丽人所绘,其风格极似印度有名的阿真特的壁画。
  向东南,键陀罗艺术与北印度的秣菟罗雕刻并行发展,成为印度笈多时代佛教艺术的先驱。印度及多王朝(约公元320一535年)被誉为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笈多时代秣菟罗样式和萨拉那特样式的佛像雕刻是从贵霜王朝的键陀罗佛像和初期秣菟罗佛像演变而来,其特点是:佛像弯曲的头发变为珠宝帽式,腰部由粗壮变为苗条,眼睑下垂,表现安详静谧的气氛。衣服由宽敞变为合身,由多层变为单层,衣纹变为新月形,富律动美。笈多样式的佛像,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东南亚、中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的佛教造型艺术,甚至比键陀罗佛仅的影响更为深远。
  斯里兰卡与印度毗邻,佛教文化艺术始终是斯里兰卡的主流,尤其是佛教雕塑艺术受印度影响最深。悉祗利耶巨岩上的岩画中散花的天女;是真正的笼多时期的阿旗陀风格。阿努拉德普勒后期的佛像雕刻,手作禅定印,衣纹全楚明,造型亦接近笈多时代的萨拉那特样式的佛像、十分精美。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从那里的港口,可以迅速通向缅甸和泰国,与斯里兰卡一样,这两个国家也是小乘佛教国。至今发现的许多雕刻、铜器的形制以及佛像主尊薄纱透体的服饰显示由与印度笈多王朝晚期风格的渊源关系。
  笈多时代以后,佛教在即度本土日益衰微,逐渐被印度教同化,衍变为mi zong。在古印度的另一端的孟加拉国,佛教艺术渗入了大量印度教的因素。佛教密家的雕刻,打破笈多时期的古典艺术准则,佛像造型高程式化,动作姿势夸张,讲究更繁琐迷惑的”手印“;装饰崇尚纤丽繁褥,大量采用尖拱、火焰等纹样,孟加拉的这种风格,形成了笈多样式的艺术和尼泊尔及西藏艺术向的过渡阶段。尤其是西藏的佛教艺术,所受影响最深,成为佛教艺术中一种晚出的形式。
  从印度的阿旃陀、阿富汗的巴米羊,到印尼的婆罗浮图、柬埔寨的吴哥寺;再到中国的克孜尔、伯孜克里克、敦煌、炳灵寺、云冈、龙门,再东向流入朝鲜、日本;这些佛教艺术的奇葩宛如一串璀璨的宝珠,”点缀在亚洲大陆,放射着艺术的光芒,它记录着人类交流的历史,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印度的装饰性雕塑与中国的写意性雕塑交融,形成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特有风格,并呈现着由装饰性为主向写意性为主的转化,这是石窟雕塑的总趋势。

  雕塑空间的感性处理
  不论在云冈、敦煌,还是龙门,几乎每一洞窟内的雕绘都组成一个相互呼应、相互关联的完整世界。塑像是石窟的主角,一般本尊佛像呈现为圆雕形式。其背光与身光的圆形或莲瓣形光环绘于或浮雕于身后龛壁上。本尊佛两旁的弟子、菩萨等形象多以类似的圆雕形式表现出来,而供养人的形象则多被绘在墙壁之上,龛楣绘有装饰性的花朵或飞天,窟内整个墙壁满绘着佛教故事的情节、场面。形成有主有从、有衬托、有照应、有节奏起伏、有微妙变化的统一的艺术世界,孤立地绘画或孤立地看雕塑都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容和意义。在这样十种统一的艺术世界中,多种造型方法共同发挥着作用,表现出整体性的浑然气势。
  中国雕塑往往有背景的描绘,独立的圆雕毕竟在表现空间体量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背景中图像的雕绘可以起到意蕴方面的补充。中国特有的塑绘结合的艺术,寓装饰性于空间感中,那山水画一般的空灵意境之表现,使得有限的空间深远化、无限化了。

  以形写神,重表现以及情感因素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面部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愤怒的天王、骡悍的力士都要通过人的眼神、嘴唇的微妙变化传达出来,当然,眼睛离不开五官的谐和,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除个体形象本身的传神之外,传神还表现在人物关系之间及巨幅造像的整体意境中。
  石窟艺术中那些最为美丽的人体雕塑,盛唐的飞天、菩萨、供养人往往衣着华美而富有表现力。中国的人体雕塑很注意在服装刻画上下功夫,表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不仅雕像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之感能真切地刻画出来,人们更常常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表现人体绅动态、身段,甚至巧妙地利用衣纹的特征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而西方雕塑多为裸体人像,没有用衣饰来充当表现人物情感的工具,
  一切都通过裸露于外的筋肉及面部表情、外在动态姿式表达出来。这也构成中国雕塑的一大特色。

  线的艺术
  中国绘画重线条的表现力也影响到中国雕塑的风格。以体积为主要表现手段,并辅之以既有表现力又有形式美的线条,这就使中国传统雕塑在世界雕塑中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风格。
  与突出团块、光影效果的雕塑造型方法相比,突出线条作用是一种概括性极强的造型方法。中国雕塑运用抽象于万事万物的形式棗线条概括物象的形态神情,能获得圆满的立体效果。这个效果不在雕塑实在的形态上,而超乎于形表之外,它产生于观赏者的头脑,是一种由主体精神补充上去的立体空间感。
  在佛教造像中,常用粗硬的线条刻画出迎叶的“瘦”与天王的“猛”,用细柔的阴刻线刻画菩萨颈下横纹,表现其肌肤的丰腴细腻。在人物衣纹的处理方面更见出线条的功夫与魅力。如麦积山16号造像碑上的佛龛造像,线条的表现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龛内三世佛的宽大衣裙因坐势而簇集垂聚成皱褶层迭的状态,坚硬的石头竞被刻成轻盈柔软的织物,像绸缎又像丝绒,石质竟然产生纺织品的光泽。这些线条常常表现得如毛笔般得心应手,衣裙层迭的线条宛转自如,衣内人体的动势巧妙地表现出来,且线条本身的美感和生气也通过这线条的韵律和节奏感得到充分流露。中国雕塑塑线条作用而造成的不拘泥于形体形表的空灵的空间感中,有着一种与西方团块雕塑的实在空间感大异其趣的美感。

  程式化倾向
  但是受佛教仪轨和思想制约的中国传统雕塑在题材、造型和审美范围内,长期摆脱不了印度佛教雕塑之“制”的影响。制;是程式化题材和表现形式的规范,包括题材内容、造型约定、配置原则。尽管佛教造像的题树很丰富,但都可以从佛经中找到出处和造型根据,在这点上讲,从事佛像制作的艺术家是没有创造自由的,必须受“制”于经典、范品和粉本的规范。人物造型五种规范模式(大小等级、正侧面、空间经营位置、色彩配置、人物动态)也造成了人物形态的类型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雕塑匠师的写实能力的提高。上述各方面的造型规矩限定了佛教艺术的基本表现效果。它以一种恒定的面目反复深化其宗教内容和审美功能,达到独特的造型效果。它们既代表宗教理想也代表了审美理想。
  佛教雕塑艺术的成熟与程式化几乎成了同义语,愈到后期,这种程式化倾向愈明显。
  毋庸置疑,它对中国传统雕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内容上由以表现人和动物为主题,变为着重表现佛、菩萨的宗教信仰崇拜。在技巧上由简明朴质发展到了精巧圆熟。在风格上由雄伟、挺秀转为庄严、富丽。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略)
  唐代大画家周昉﹐善画人物﹐所绘“菩萨瑞严”﹐他曾“妙创水月之体”﹐﹙《历代名画记》卷十﹚成为中国佛教美术史上着名的“四家样”之一。所谓四家样是由南朝梁张僧繇﹑北齐曹仲达﹑唐代吴道子和周所创制。“璎珞天衣﹐创意各异﹐至今刻画之家﹐列其模范。曰曹﹑曰张﹑曰吴﹑曰周﹐斯万古不易矣”﹙同上卷五﹚可见其影响之深广远大。周曾在寺观壁画中留下笔迹﹐如长安胜光寺“……塔东南周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同上卷三﹚“今上都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唐朝名画录。神品中》﹚
  水月观音之绘画样式创制之后颇受欢迎﹐中晚唐以来日渐流行。现存石窟壁画中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及酒泉文殊山等处仍存有五代﹑宋﹑西夏和元朝的水月观音图达三十余幅之多。莫高窟藏经洞中也有绢本和纸本的水月观音图多幅。
  [1]
  水月观音像的基本特征是观音菩萨身后有圆形背光﹐以游戏坐姿态安坐于山岩之间﹐净瓶置于身旁石上﹐岩前有潺潺流水。水月观音在画面上广为出现并不奇怪﹐比较稀见而珍奇的是金铜作品中也有水月观音之像。虽然金铜造像表现空间有限﹐且不易表现流水﹐但金铜像中确也有观音菩萨﹐其坐姿与背后圆光等种种特征完全符合于水月观音的特定情态。50年代浙江金华万佛塔基出土铜像中有一件精美绝伦的鎏金观音铜造像﹐[图一]
  [2]观音戴高冠﹐冠上饰化佛﹐身佩璎珞﹐取游戏坐姿﹐左腿下垂﹐右膝上曲脚踏岩石。其左臂撑岩上﹐右臂置膝上。像前方置有净水瓶﹐身后有圆光﹐浑圆精美﹐圆光上还有细巧的火焰纹三道。全像铸造精工﹐铜色如新。其形像与水月观音画像的造型无异。此像所出的万佛塔塔基虽建于北宋嘉年间﹐但塔基中这批铜造像和吴越金涂塔等都是五代遗物。类似的环形背光金铜像还见于浙江碧湖宋塔出土的北宋绍熙年间铸像[3]﹐万佛塔塔基中出土铜像中还有地藏造像等也有环形项光﹐其余多像也是镂空背光。早期的金铜佛像中﹐没有出现环形项光的形式﹐隋唐以前的金铜佛像中连镂空的背光也极为少见。但早期造像的背光形制之演变却并非没有轨迹可寻﹐尤其是山东诸城等地出土的造像﹐更是体现了造像的背光演变之典型例证。佛经中对佛与菩萨的背光皆有描述。《大智度论》卷八曰﹕“佛身之四边各有一丈光明﹐菩萨便有﹐是三十二相之一﹐名为丈光之像。”《观无量寿经》曰﹕“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亿那由他恒河由旬﹐身紫色﹐顶有肉髻﹐头有[圆光]。”佛经中的仪轨﹐在古代工匠手中化为种种美妙的造型。最早的金铜佛像中即十六国前后的作品中曾流行圆形项光﹐南北朝时期大量的金铜造像则是以舟形背光为主。但在极为普遍流行的举身舟形大背光中逐渐出现了一些背光缩小﹑变形的作品。如安微阜阳县曾出土过一件金铜弥陀三尊像﹐所铸在北魏延和元年﹙432﹚[图二]
  [4]﹐其背光仍为舟形﹐但不同于常见的举身大背光﹐底部与佛像的脚齐﹐而是底部上升至佛像的腰部﹐背光的两侧仍铸有体量较小的观音﹑势至二胁侍菩萨。日本根津美术馆所藏的北魏普泰二年﹙532﹚金铜弥勒菩萨立像﹐也有同样的特征。其背光外缘所饰飞天已佚失﹐两侧也饰有二胁侍菩萨。其背光底部也向上升起至主像的腰腿部﹐主像脚下仍踏有莲座。[图三]
  [5]山东诸城县土的一批金铜造像﹐其造型和特色更有极为突出和奇异的特征。
  [6]这批造像中有北魏太和纪年的作品﹐另外数像都是东魏和北齐时所铸。最有典型特色的是两件菩萨造像﹐其高度均为33厘米﹐两件主像的姿态服饰与形像造型基本一致。其面部丰圆﹐微露笑容。身材修长﹐并饰有颈圈臂钏。双手所施为无畏和与愿印﹔菩萨身披帔帛﹐帛带相交于腹前并穿环而过﹐赤足踏覆莲座。最显出意匠别致的仍是背光﹐舟形背光饰有精致的忍冬纹和同心圆﹑细密的火焰纹和五身化佛。背光两侧下方也有二身胁侍菩萨和透雕花饰。另一像的背光稍有区别﹐所饰化佛为三身﹐亦有莲花同心圆。这两件背光的体量都远较通常所见的举身舟形大背光为小﹐其底部上升至主像的肩部﹐尤其鲜见的是背光上原位于主像头部项光位置的莲瓣纹饰也随之上升﹐全像的形式演化成了以舟形背光代项光的形式。[图四]
  诸城出土的另二件铜像更与上述两像形成有趣的对比。这两件铜像一为菩萨﹑一为佛像。其举身背光不是舟形﹐却是圆形而且饰以莲瓣纹。通观这两件作品﹐似将圆形项光放大演化成了举身大背光的形式。而以上述两像与这两像整组作品加以对比﹐又似将常见的项光与背光形式作了对调﹐构成了新奇独特的装饰意匠。
  至隋唐的金铜像作品中﹐举身舟形背光的形式已很少见。许多造像都饰有镂空的项光或镂空的背光。从陕西临潼出土的大批金铜像以及山西平陆出土的金铜像中都可以见到极为精美的镂空背光或项光的作品。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有的一件唐代的持莲菩萨坐像﹐亦饰有精美的镂空火焰项光。[图五]
  有了金铜造像背光演化进步的轨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五代时期所出现的圆光空灵浑美的水月观音金铜之像﹐不仅仅有从画面粉本迁变转化而来的依据﹐既使从金铜造像本身的背光及形式演进的规律来看﹐也有着相当充分的根据。中国古代金铜佛像所达到高度的表现力﹐由水月观音像一例﹐亦可见出一斑。
  注释﹕
  [1]参见王惠民《敦煌水月观音像》﹐《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张宝玺《东千佛洞西夏石窟艺术》﹐《文物》1992年第2期。
  [2]《金华万佛塔基》﹐文物出版社﹐1958年。
  [3]金志超《浙江碧湖宋塔出土文物》﹐《文物》1963年第3期。
  [4]史岩《中国雕塑史图录》二﹐图938﹐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同上注图957。
  [6]韩岗《山东诸城出土北朝铜造像》﹐《文物》1986年第11期。


  幢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玉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在塔前方左右各树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唐宋以来,建幢之风盛行,有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
  我国经幢多为石质,铁铸较少。一般有圆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菩萨像。
  五台山佛光寺有两座唐代经幢,一座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立于佛殿阶前的中线上,高3.24米。另一座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在山门和文殊殿之前,高4.9米。均为八角形须弥座,上刻陀罗尼经及立幢人姓名。幢身之上有狼角形宝盖,表面携流苏,八角出狮头。山蕉叶之内是覆钵,其上有仰莲覆宝珠,刻工极为精好。
  河北赵州陀罗尼经幢,建于北宋景佑五年(公元l038年),高约、18米,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

TOP

续 7





       河北卢龙有一座金代经幢,重建于金代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幢呈八角形,七层,高10米。柱身浮雕云龙,柱头饰仰莲、石狮,第七层盘盖上雕八条巨龙,上为仰钵承托球形幢顶,雕刻极为精美,为罕见石雕杰作。南翔寺经幢,建于唐咸通年间,北宋重修,元代重镌尊胜陀罗尼经文。高8米许,上刻有莲瓣、如意纹、力士、天王等,幢身六面,镌刻陀罗尼经文全文。   


    松江唐经幢,建于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现存二十一级,高9.3米,幢身八面,刻尊胜陀罗尼经全文。相传造此幢有二说,一为此处是“海眼”,造幢镇之;二谓每年秋天官府在此行刑,信佛者造幢超度亡灵。全幢高大美观,尚具盛唐风格。   
    惠山唐宋经幢,江苏无锡慧山寺山门前,北为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陀罗尼经幢,南为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建的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幢。二幢形式大小基本相同,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由上至下有栏杆、仰莲、座佛、狮子、云纹等,雕刻华丽,造型优美。   
    梵天寺经幢,浙江杭州凤凰山麓,建于唐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共二座,高15.67米,为浙江现存最高的一对经幢。书刻经文精美,华盖按腰檐形式制作,十分别致。   
    安国寺经幢,在浙江海宁盐关镇西北隅,共有三座,分别建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年(公元844年)和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幢为石制,‘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其咸通六年幢高7米,腰檐仿木构建筑,是现存发现最早的石构仿木制法古经幢,幢座还有精湛的佛教故事浮雕。   漳州经幢,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所建。幢为石雕,高1.83米,幢身镌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书法道劲,有晋人风韵,明顾炎武评为天下经幢第一。   
    铁铸的幢,著名的如建于宋代的湖南常德铁经幢,原在德山山麓,位于乾明寺左侧。经幢建在1.42米高的石座上,幢身用白口铁铸成,高4余米,重约1.5吨,幢身铸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基座部分铸有佛像、金刚力士、莲花等纹饰。此种由生铁铸成、‘仿木结构的经幢,在我国现存经幢中很少见。   
    云南大理国经幢,在云南昆明,建于大理国时期(公元938?-1254年),又名“地藏寺石幢”或“梵文经幢”。经幢为石质,七层八菱形,高约8.30米。其第一层刻《尊胜宝幢记》及梵文《心经》、《发四宏愿》等,第二层刻四天王及梵文《陀罗尼经》,第三层以上雕刻佛像、菩萨、天王及楼字、飞禽等。经幢造型优美,形象毕肖传神,是滇中艺术珍品。  

    鬼斧神工——中国石窟   
    龟兹是西域大国,在丝绸之路的北道。龟兹石窟残存至今的约500余座。其中以克孜尔最多。       在龟兹石窟中,往往看到在窟顶正中,沿着横券或纵券的主轴线画出一长条图像,称为“天象图”。如克孜朵哈46号窟主室纵券顶的中心部位上画有一幅“天象图”,图中的日天坐在一双轮车上,双脚交叉,披的上衣作飞扬状,身后有一圈用双线条画成的双环,他与古希腊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形象十分相似,图中的月天也坐一双轮车,双脚交叉,作人面鸟身状,嘴上刁着蛇。这种人面鸟身的怪物又与古希腊的月亮神哈尔帕的形象十分相似,显然这两个形象属于希腊文化模式。     
    克孜朵哈石窟30号窟后室穹形顶中,有两条长方形的画格,每格各绘出四躯飞夫,头上束发戴宝冠,有的光着上身,有的着短衫袒露右臂。她们飞行姿势都是上身仰起,下身挺直,但是双脚的摆法形式有多种:在犍陀罗的佛教艺术中,飞天为上身半裸,双脚并列翘起,披带从双肩绕过,露肚脐,在空中作飞行状。   
    一足伸出,一足弯曲而飞扬上天,是笈多飞天的特征。   
    龟兹飞天又是另一种样子,她们双脚相交,稍稍分开。   
    而在龟兹石窟壁画中这三种代表不同文化的飞天竟绘在同一画面上,可以看出多种文化模式混合构成的现象。   
    笈多风格体现在菩萨、比丘及比丘尼像的造型姿式往往都是“三道弯”。男性的头向左倾斜,胸部转向右方,臀部向旁耸出,两腿转左方,女性则相反,头向右侧倾斜,胸部转向左方,臀部向旁耸出,两腿转向右方,这种“三道弯”的身形,来自笈多文化模式。笈多佛像往往显出静穆神态,脸上焕发出慈祥的光辉,低眉下垂,似乎五蕴皆空了,其手指都纤细圆长,光润可爱。如克孜尔175号窟的佛;菩萨、比丘像。   
    犍陀罗的艺术家在太阳神阿波罗或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原型下创造佛的形象。这种形象的特征是鼻筋高而连于额,’眼大而唇薄口闭,而佛的头发如阿波罗神一样,成波浪形,由前额向后梳成一个肉髻。龟兹壁画中佛的头发跟犍陀罗不一样,他只是在佛的头顶上绘出一个黑色的高肉髻,看不出头发的波浪形。在背光的处理下,犍陀罗的背光差不多都是无装饰的圆盘,而龟兹的佛像背光则华丽多重,有火焰形、椭圆形,内部画有莲花、唐草、天人等极为富丽的图案。龟兹的这种画法后来传到云冈、龙门、敦煌,对中国佛教绘画产生很大的影响。    
    秣菟罗的造像不管是男还是女,都极富肉感,这是秣菟罗艺术的一个特点。它也影响到龟兹石窟壁画中的人物像,如克孜尔188窟左壁立佛像“腰部宽大,臀部肥大”富于妇女体型。206号窟后室的菩萨,也是“臀部肥大,大腿粗壮,极富肉感”。

    新疆克孜尔石窟 飞天裸体画    
    按照古希腊的信仰,神作为最完美的人是不需要穿戴的,裸体的表现具有最神圣的意义,而且,古希腊人认为,人体的健美不是他的衣着或是什么装饰品,而在于他的自身美质,因此,古希腊艺术中出现许多裸体的艺术形象。    
    这种裸体艺术在龟兹壁画中也有反映。

    本生故事画   
    本生故事反映的基本内容,都是以小乘经义为主,所以本生故事画属于小乘经的变相。小乘佛教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教义在龟兹石窟壁画中被大量反映出来。最常见的有《舍身饲虎》、《佛说鹿母经》、《马王本生》、《兔王自 fen供养仙人》等等。   
    这些本生故事画不是采用卷轴连环画的构图形式,而只是领取本生故事中最精采的一个场面来表现。用笔粗疏,色调清淡,风格简朴,含有一种虎虎有生气的来自民间艺术的特质。   
    佛教艺术发端于印度,然后传入中亚,再经过新疆传入内地,从龟兹石窟向东到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以至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趋势:越往东,本生故事画越少,经变画越多;壁画越少,雕塑越多;希腊、印度、键陀罗影响越少,本土影响越多。   
    因此,龟兹石窟是这条佛教艺术发展链条中的第一环,也是龟兹石窟艺术弥足珍贵的地方。

    云冈的“昙曜五窟”   
    中原地区大规模的石窟造像,以位于山西大同西的武州山之阳的云冈石窟为最早。著名的“昙曜五窟”为云冈第一期洞窟,开凿时期在公元460——465年间。   
    16窟主尊是一身高达13.5米的立佛像,高肉髻,涡旋状波浪形发,广颡大耳。身着厚重毡披。右手上举有胸前,左手呈“姆陀罗”手印。下身约5米。   
    17窟主尊是一身高达15.6米的菩萨装弥勒像,交脚而坐。弥勒头戴宝冠,身着右袒披肩。下脚相交约4米。   
    18窟主尊是一身高达l5.5米的立佛,下身约5米,左右有二菩萨。在东壁高处,有一残留的供养弟子头部像,表现为虔诚的默祷状,他形容憔悴,瘦骨嶙峋,却一心憧憬着得道的赤诚心愿,在面部表情上,显现出十分坚强与乐观。在数以万计的造像中,这件小小的头像,竟给入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19窟正壁主尊是一身高达16,8米的结跏趺坐佛。下身平稳相盘约2米。   
    20窟为一身露天大佛。正壁主尊高13.7米,结跏跃坐,双手作禅定印,雄伟肃穆。架缓的衣纹用直平阶梯式刀法,细部刻以阴线纹,带有犍陀罗风格。头光与身光的外缘,为火焰状。络腋上的连珠纹,则是波斯萨珊朝常用的装饰纹饰。   
    这些石佛造像都是肩宽体厚,几乎占据整个身躯的三分之二,其粗壮短小下肢,与全身比例失调。这种躯体的变形,它体现拓跋鲜卑人原始野性的生命追求,加以夸张,加以变形,尽力追求一种宗教内在力量。唯其如此,它比起明清时代俗丽、娴熟到“太合比例”的成熟美;更具二种古拙粗犷的艺术魅力。    
    最饶有兴味的是第8窟拱门东侧雕刻的摩醯首罗天和西侧的鸿摩罗天;一个骑神牛三头八臂,一个乘神鸟五头六臂,这一组新奇神异的浮雕,不再是生命的写实,而是精神的写意。拓跋鲜卑族用审美的艺术形象折射生命现象中的“多头 多臂”棗力量的无边和强大,内化为人类幻想生长出更多的智慧头脑和勇敢的手臂,去征服自然,以获得自身生命的 拓展与延伸。   
    云冈石窟造像艺术表明,尽管它的“粉本”来自键陀罗,甚至还有希腊、波斯的影响,但它毕竟是北魏艺术家的再创造。 天水表积山石窟   
    麦积山是一座状如麦堆的孤山,石窟就开凿在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垂直峭壁上,上下有栈道十余层相通。山顶有一座隋代古塔,高9.4米。现存窟龛194个,造像主要是彩绘泥塑,有7000余躯、洞内壁画,约计lO00多平方米。    
    在北魏的造像中,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一部分薄衣透体的佛像和菩萨像的塑造:右肩偏袒,衣裙贴体,衣褶为划出的浅浅的凹线,颇能见到体魄之美。   
    l33窟内16号造像碑,是麦积山造像艺术颇为杰出的作品。造像碑是雕出多层而富有变化的佛龛像,其雕工之精美,实不多见。其中一龛,中心盼出释迦与弥勒并坐的形象。龛楣雕饰特别精致,楣上层雕有七佛小龛,龛下布满璎珞,下垂锦秀天幕,坚硬的石头竟被刻成轻盈柔软的织物,像绸缎又像丝绒,而且石质竟然产生纺织品的光泽。由于设想的巧妙,将夸张的长裙因坐势而下垂簇集成美丽的弧线,使这样的造像形成雕刻、绘画和图案的综合物。   
    123窟左右壁的童男;童女,形象逼真而充满世俗的生活情趣,很显然,童男童女的造像手法是从汉陶俑那里借鉴来的。    
    62窟带有北周造像的共同特点,——佛像多作低平肉髻,薄发无纹,脸圆颈短,衣服贴身,如“曹衣出水”。135窟小坐佛,高仅60厘米,坐佛双手抚于胸前;恬静地微笑,达到了艺术上传神的妙境。   14窟是隋代佳作,龛外侍立的菩萨,宛如生活中十位凭栏而立的健美女子。站立在一侧的力士,体积饱满,显示出强烈向外扩张的力量。    
    麦积山北周时代的壁画是在散花楼上七佛阁的上端,共有7大幅,每幅四身伎乐飞天。飞天身体外露的面、手、足都是薄浮雕,其它部分如衣服、飘带、乐器等则是彩绘,妙趣横生,体现出塑绘结合的整体感。   

    东方的“佛罗伦萨”——敦煌莫高窟   
    在甘肃西部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保存着从十六国到元代900多年间佛教石窟艺术珍品。在长达l618米的崖壁上,分布着492个洞窟,有壁画4.5万平方米,塑像2415躯,贴于壁间的模制“影塑”更是数以万计。如此众多的稀世奇葩,使世界各国惊叹不已。伟大的莫高窟,成为我们民族的“佛罗伦萨”。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统一体。彩塑是洞窟的主题。彩塑又可分为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三种。   
    早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时代,是敦煌彩塑艺术的发展期。圆雕塑像多为佛教偶像,如弥勒像、释迦佛、多宝佛、思维菩萨等。北魏277窟弥勒像最多,头身比例适度,面部方圆,鼻梁高直,薄薄的嘴唇流露出一丝笑意,半裸的身体饰着长长伪理珞,着绿色透体的长裙,衣纹为贴泥条式,显然带有中亚、印度及波斯的风习。275窟正中的弥勒菩萨,248窟中心柱四周竟内的释迦“四相”(说法、降魔、苦修、成道)、259窟北壁东龛禅定佛像,都神情宁静安详,绝无激昂的动态。虽眼部略有残损,而神采如生。   
    西魏塑像,带来了中原“秀骨清像”一类风格。人物多为瘦脸型,身体扁平,脖颈细长。佛像内穿交领糯,胸前束带作小结,外罩对襟式袈裟。菩萨或上身半裸,或褒衣博带,大冠高履。西域菩萨演变成南朝士大夫形象。   
    北周彩塑,出现了具有道家意味的浮雕羽人交龙,在造型上,把中原式的“秀骨清像”与西域式丰圆脸型相结合而出现。“面短而艳”的新风格。   
    中期包括隋、唐两期,是彩塑艺术的极盛期。   
    隋代塑像,逐步发展为群像,五身、七身一铺,并突破了影塑、浮雕、圆雕相结合的形式,走向主体化与立体化。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开始突破类型化的规范,如同一迎叶,有汉僧,有梵僧,有愁像,有庄严肃穆像,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心表情。427号窟是隋代规模最大的洞窟,全面塑像达28  躯之多,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隋代塑像在 外形上的显著特征。    
    唐代雕塑最引人注目的是两身大佛像的出现,最足以体现“国力昌盛”的大唐精神。一为武则天延载二年(公元695)完成的北大像,高33米;一为开元年问的南大像,高26米。均为“善跏座”的弥勒像,丰腆的面部,庄静的神态,高大雄健的体魄,基本上保持了盛唐原貌。   
    涅磐像是唐代规模最大的群像。大历十一年(公元776)李太宾建造的涅磐像长达l6米,绕佛侍立有佛陀的七十二弟子。这组群像,在人物相互关系、人物的精神状态上作了传神的刻划,把佛陀的宁静与诸人的激动鲜明对比起来,表达’了世出与世间、生死与涅架的宗教主题。   
    唐代的天王、力士像多是精力饱满、身躯雄健的纠纠武夫。322窟的域式天王像、194窟力士像,外表和性格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菩萨的形象更为丰富,观音、大势至为“十地菩萨”,除了佛,只有她们有资格坐在莲台上。一腿盘曲,一腿下垂,这种优美的坐式叫“游戏座”。205窟菩萨,虽肢体已残,但从自然倾斜的姿势,仍显示出一种柔姿绰态。   
    45号窟盛唐菩萨是一尊极精美的杰作,她优美地站立着,头部斜侧微仰,身体作“S”三道弯式,凤眼半闭,唇角带着微笑,好像在倾听人们的祈求。l97窟的一身菩萨,身段秀美,气度娴雅。79窟的胁侍菩萨,裸露的部分似乎能感觉到肌肤的细腻与润泽,衣裙薄薄地贴在身上,表现出丝绸的质感。194窟中尽管有些菩萨嘴上还画着绿色的昨日蝌蚪胡子,但他的动态神情“一如妇女”。这些女性化菩萨,曲眉丰颊,肢体肥胖,反映唐代“尚腴”的审美风尚。菩萨的女性化,显然迎合了唐代世俗化的倾向。   
    盛唐彩塑是莫高窟艺术的顶点,那丰美、华贵、浓艳的彩塑灿如繁花。唐以后彩塑出现下坡的趋势,进入衰落期。   
    晚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朝。总体来讲,成就不高。五代塑像虽仍保持着唐代的格局,造像已缺乏内在的精神与活力。宋代彩塑数量不多,”佛及菩萨臃肿笨拙,神色呆滞,毫无生气。在55窟还保存一铺完整的宋塑,有佛、菩萨、天王、金刚力士十余身,规模超过唐代。西夏及元代塑像,所存寥寥,又经改造。只有49l窟的一佛二供养天女,组合特殊。天女形象衣饰,具有西夏特征。   
    敦煌壁画以内容论,可分七类:一、佛或菩萨的尊像画;二、佛本生故事及佛本行故事;三、传统神话题材;四、各种经变画;五、中国佛教史迹画;六、装饰图案;七、供养人画像。   
    早期壁画,如268、272、275窟,内容多为说法图、佛本行及佛本生故事。画面以土红为地色,施以青、绿、朱、赭、白单色,形成明快的暖色调。人物面部轮廓及眼眶,均用朱色作圆圈晕染,眼睛和鼻梁涂以白粉,用表立体感,这就是所谓“天竺遗法”棗凹凸法。在技法上,以土红色线起稿,赋色后以深墨线定形。这一时期人物造型体态修长,衣纹密集,用这种细劲的铁线描,能画薄纱透体的质感。   唐代壁画以气势磅礴的巨幅经变画为主。唐代信仰“净土宗”,因此壁画中《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净土变》以及l72窟的《观无量寿经变》、217窟《法华经变》、445窟《弥勒经变》、《103窟《维摩诘经变》、45窟《观音经变》等大量被描绘。这些富于装饰性的经变画,在构图上首先打破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旧格局,以乌瞰式或散点式透视法把每一洞窟装饰得满窟有画,满壁生风。   
    人物造型比例适度,体态健壮。菩萨高售宝冠,素面如玉,或亭亭玉立,或婀娜多姿(三道弯式)。天王、力士威武刚健,那夸张的球状肌肉,虽无生理和解剖学上的根据,却令人感到力量的超人。       壁画的色彩登上了繁华富丽、金碧辉煌的顶峰,特别是迭染和晕染技法的发展;使色彩的孪化更为丰富。运用迭晕法可以在一个莲瓣或宝珠上用同一色彩由浅入深,迭晕四、五层之多,并把青、绿、朱、白诸色套叠在一起,形成五光十色的效果。同时新的晕染法的使用,使人物颜面既有莹润的色彩,又有圆浑的立体感。在线描技法上,起稿、定形、提神都极讲究主辅、疏密、虚实、浓淡关系以及运笔的节奏和韵律,因而出现了生动流畅的兰叶描。    
    五代以后,壁画色彩逐渐失去了灿烂的光辉,趋于简淡典雅。但在画面空间感的处理上,逐步合理,画风也另有一种“逸笔草草”的趣味。   
    西夏承袭宋画,人物面部表情,显出一种苦涩的笑容。构图如图案化,色彩以绿色为地,单调冷清,缺乏生气。线描则出现了棱角毕露、挺拔坚实的折芦描,与中原梁楷、李公鳞一派的线描法一脉相承。    
    元代由于藏传密教的流行,出现了一种zang mi壁画。人物长眉大眼,身姿婀娜,面色或青或绿,或作红、绿两龟的阴阳脸,对比强烈,阴森可怖。线描采取了多种并用的技法:菩萨的面部、肢体用秀劲圆润的铁线描,厚重的衣纹用折芦描,力士强健的肌肉则用顿挫分明的钉头鼠尾描。

    天龙山、炳灵寺石窟   
    唐代造像广泛流行“曹衣出水”式样,太原天龙山的唐代造像运用得特别出色。就雕刻艺术而言,天龙山的东魏、北齐作品,上承龙门余绪,极少新的突破。但唐代雕刻,却创造了人体美的典型。天龙山唐雕诸像都是身体大部分裸露在外,体格匀称丰破,表现出筋肉的柔软富有弹性的感觉,给人以十分艳丽的印象。其中一件白大理石雕刻的菩萨像残躯,像高约1.5米,腰束长裙,衣薄透体,随着肌体的转动,衣裙褶皱呈现出有规律而流畅自然的线纹,表现出轻纱所特有的质地美,虽失去头和双臂,但无损于其体态的优美。令人想起古希腊时代那些残缺了的雕刻名作。   
    甘肃炳灵寺唐代窟龛造像风格与天龙山近似,都很强调健康丰腴的美,但也有它自己的特点:面型较长,颐丰唇厚,动态比较夸张,颈、腰、胯往往作明显的转折,雕刻刀法显得粗犷劲利,不像天龙山、龙门诸窟的圆润细腻。46、50窟的佛、菩萨造像都具有代表性。特别是5l窟一佛二菩萨并灾三尊像,这种配置实是一罕见例子,可以看出炳灵寺唐代遗像世俗化程度有超越其它石窟之处。这三尊像虽残,但面部造形的俊丽和躯体的合度也是属于高水平的。

    龙门石窟   
    代表龙门北魏风格的主要有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火烧洞、石窟寺等。宾阳洞是这一时期开凿时间最早、用工最多、最为富丽堂皇的一座洞窟。窟的正面.是以释迦为中心的五躯石雕像。主尊释迦结跏跌坐于束腰方台座上,座前有石狮两头,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侍立,两侧壁又各雕一佛二菩萨立像。整个穹窿顶上,状如宝盖。中心为一重瓣大莲花,环绕莲花,刻八身伎乐飞天。洞窟前壁是富有绘画性的浮雕。其中第三层中的两幅就是有名大型历史画卷式浮雕《帝后礼佛图》,精美绝伦。遗憾的是,这两块中国艺术史上的杰作,30年代被盗走,现分别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和纽约艺术博物馆。    
    莲花洞,因洞顶雕有一朵美丽的大莲花而得名。正壁造像为释迦立像,左右有二弟子及圆雕的二菩萨侍立。穹窿顶上,射出高浮雕大莲花,六飞天环绕大莲花藻井在空中飞翔,而天衣、云彩随着天女的流动,如随着音乐的旋律在翻飞,飘扬。   
    龙门石窟隋唐的制作,造像躯干颀长,形貌映丽。含睇若笑,温雅敦厚,具有东方民族的气质。它显示出独特的意义,中国石窟造像逐渐脱离印度母体而独自发育成长。这种“龙门”风格东传至朝鲜、日本,成为东方佛教艺术的一个系统。   
    在众多的唐代雕像中,雄踞峰顶的代表作,首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这座佛像高17.4米,头部高4米,耳长1.9米,虽双手与腿已残,却无损于它的磅礴气势。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欣赏到大佛头部优美的轮廓与严谨的结构。雕刻手法极精湛,佛头运刀准确而果断,线条明快。面容丰满圆润,一双秀目,微微凝视前方,高直的鼻梁下,呈弧形的嘴角含露出融合男性的庄严与女性慈爱的微笑。“卢舍那”,意为光明普照,“毗卢遮那”,即“遍一切处”。大佛头光作莲花式光轮,背光亦作烈焰飞腾状,将这位太阳神“光明普照”的神性刻划得十分伟大生动。据说,卢舍那佛是根据武则天的肖像雕刻而成。武则天自名为“曌”,即光明普照上空,显然她是以太阳神自许。这就使宗教的教主与政权的君主在君临万民、普照人间的太阳神崇拜的意义上取得同一性,成为“政教合一”的原型根据。可以说,卢舍那大佛是封建社会理想化的“圣贤”形象。   
    卢舍那佛左右两侧的胁侍弟子,即阿难与迦叶,其头光亦作烈焰飞腾状,但没有背光。天王、力士的头光仅作简单的光圈,连火焰的装饰也没有。不同的神格果位,在光圈的处理上,再清楚没有了。但这踩着一身健壮无畏的夜叉的天王,和叟眉瞪目、颈筋暴起的力士,传神之至,大有“逼之剽剽然”之气概。 大足石刻之乡   
    石窟艺术,由唐之盛而衰,南宋已近尾声。而绚丽多姿的大足石刻不同凡响,成为现存不多的宋代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又以北山、宝顶山和石篆山雕刻最为精采。北山造像中125龛和113龛的数珠观音和水月观音为北山石刻之冠。    
    数珠手观音,为棗尊宋代造像,高1.08米,赤脚立于莲花上。这是一位古典美人形象,她身材苗条,腰肢袅娜,呈“S”三道弯式。双眼脉脉含情,似乎在等待,又好像陷入某种愉快的回忆或幸福的遐想。她那玲珑的唇角,绽露出纯洁无邪的神情。温润的春风拂乱她身上的披帛,在静态中加强动感,使人看去更见风韵,难怪世人称她为“媚态观音”。   
    水月观音,其造型为坐式,她身体微侧,一臂支撑于座上,另一臂搭于屈起的膝上,正悠然地观看水中之月。水是美的,月是美的,她的姿态更美。若不是佛冠、飞带,简直就是一位生活中妙龄女郎的再现。   
    除这两尊外,北山佛湾的26、83、136、118;50号等龛还有玉印观音、宝珠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 真可谓“观音群雕”。   
    宝顶山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状若马蹄形.全长500米。全部造像精心规划,宛如一幅巨型画卷。号称“世界第四大卧佛”《释迦涅磐图》就在这里。这尊卧佛作半身处理,双脚似乎伸进南岩中,使卧佛虽形半身,却有全身之妙。这种意到笔不到的表现效果,正富于传统艺术的含蓄美。有趣的是,卧佛顶的水池中,还刻有一双两公尺的足印,传说这“是佛去西天留下的最后足印,亦是大足县名之由来。   
    大佛湾摩崖造像富有浓郁世俗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佛龛非常多,特别是15塞的父母十恩图、l7龛的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图、20龛大方广十恶品经变图、30龛的牧牛图,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艺术形象,反映了佛教宣传世俗化的倾向,吹筚篥的女外道、养鸡女、牧牛图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石篆山摩崖造像,最重要的雕刻为宋严逊所造十四龛,有“圣母龛”、鲁班像、文殊普贤菩萨龛、‘太上老君龛,还有文宣王龛等,乃是宋代理学融合儒、释、道和民间宗教信仰之典型。   

    乐山大佛   
    巴山蜀水问,有数不清的佛教造像。最令人惊叹的,就是四川的大佛了。   
    荣县大佛,高37米;   
    潼南马龙山卧佛,长36米;   
    大足宝顶山卧佛,长31米;   
    安岳卧佛,长23米……   
    冠绝天下之大佛当然是乐山凌云寺大弥勒座佛了。   
    乐山大佛通高7l米,肩宽24米,头长14.7米,耳长6.2米,眼长3.3米。体型魁伟,端庄慈祥。它比“世界第二大佛”阿富汗巴米羊西大佛(高55米),比东大佛(立佛,高37米)都更高大雄伟,无愧称“世界第一古佛”。大佛凿山雕崖而成,“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背靠青山,三面临江。其右侧有凌云崖九曲栈道,沿崖迂回而下,可达江边;左右,雕有大小不同的十余座佛龛神像,为唐代所造。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由名憎海通始建。直到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凿成,历时90年。这是何等巨大的工程,它需要文化、艺术、技术、时间和智慧、也需要精神和信仰的力量。

    剑川石窟   
    剑川石钟山石窟开凿时代大约是在南沼(唐)至大理国(宋)时期,为我国西南罕见的古老石窟。石钟山石窟可以分为三区:山顶的石钟寺区、北面的狮子关区和南面山脚的沙登管区。共有17窟,计大小造像139尊,各类题记44处,散布在长达三公里沙登箐山溪两侧的,山崖上。溪谷两岸,此起彼伏地分布着十来米高的蘑菇状巨大岩峰;岩面呈规律的纹理,极像菠萝或松塔果,亦为自然界一大奇观。   
    沙登管区窟龛开凿得最早,多为小型窟宪,有代表性的第17号窟刻一身呈砌跏跌坐的弥勒佛与左侧结溯跌坐的阿弥陀佛,二佛像面较扁平,深目,厚唇,鼻侧有八字沟纹,与汉地造像风格一致。另一窟巨石上刻一高鼻深目人像,旁镌“波斯国人”四字,也许是好事者所为。但他长发卷曲,上体全裸,下着长裙的装束,显然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   
    狮子关区第ll号窟有一大理王室供奉祖先的造像。图像中有一大王与王纪拱手端坐于长方形床上,背后大屏风上刻有表日、月的图案。床前供案上置有盖瓶三枚。还刻女奴、侍者、手握挂筒竹签的祭司和持羽扇的女巫。也是一幅难得的大理王室风俗画。    
    山上右钟寺区有8窟,第7、8窟为南沼王及其侍众造像,场面宏大,气氛肃穆庄严。3号窟为石钟山石窟群最宏大的一窟。中央为一坐佛二弟子,两侧为八大明王,最外侧浮雕为毗沙门天王和大黑天神。l号窟莲座上有一极为罕见的“优尼”雕(梵文女阴),当地民众称“阿盎白”,也许是结合蛮族的生殖崇拜,为妇女祈祷后嗣的崇拜物。   
    剑川石窟造像艺术中有南沼“阿吁力教”风行的盛况,也有中原汉地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唐宋以来,云南地区与缅甸、印度等邻邦文化交流的史实。

    杭州飞来峰石刻   
    飞来峰的元代石刻造像,其风格分汉、梵两式。汉式70躯,为宽衣博袖的汉地传统造型,雍容庄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北崖的布袋和尚像和十八罗汉群像,大约创作于元代末年。此和尚袒胸露肚,喜笑颜开,左手捻串珠,右手抚布袋,坐于岩间。此像以契此为原型,演变成后代的“大肚弥勒佛”。   梵式造像46躯,属于元大都盛行的萨迦系统的藏传密教形象。属于佛部的有宝冠释迦佛、无量寿佛、秘密大持金刚;属于菩萨部的有四臂观音、文殊师利、狮子吼观音、七头龙王;属于佛母部的有大白伞盖佛母、尊胜佛母;属于护法部的有北方天王、金刚手菩萨等等。其中天王持伞、骑狮子,与西藏萨迦寺所造多闻天王类似。

    苏州西园罗汉堂   
    清代嘉庆间常州天宁寺石刻罗汉,把散见各种佛经中的罗汉名号,随意拈来凑足五百之数。西圆罗汉堂的罗汉就是以天宁寺石刻为蓝图改为泥塑。这五百罗汉形神并茂,极富于民族风格和浪漫色彩。最为叫绝的是“疯僧”像,痴痢头、歪嘴、翘脚、驼背,充分把“疯”的神情表现出来了。面容形象却不落俗套,衣着流褶纯秉古风;疯僧身上的一根带子塑造得如同真的丝带,逼真得好像用手一拉,就可以从腰间松开似的。    
    那肩披破架缓,歪戴破僧帽,手拿破芭蕉扇的济公像,也堪称传神之杰作。这尊泥塑济公特别在面部造型上独具匠意,突出了右侧眉梢的皱纹,看去满面笑容,而左例加深了嘴角皱纹,看去又是一脸愁气,正面看去,则似喜非喜,似愁非愁。人们称为“涕笑皆非”济公像。一像而兼具三种表情,其中深蕴的匠心与禅意,耐人寻味不已。 

    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   
    晚清佛教雕塑,已走入程式化、定型化,可资寓目者甚少。而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却另辟路径,独放异彩。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四川艺人黎广修率徒五人,呕心沥血,历时七年创作出这堂精湛的泥塑罗汉艺术。这五百罗汉摆脱了传统的规则与手法,从现实中寻找素材,以高度夸张和变形手段塑造了一群似佛非佛,似僧非僧,有文有武的“世间罗汉像”。每一罗汉的面相与心理均无雷同,也一反传统内向含蓄转为外向显露,变单体罗列为塑像群体,并衬以山水风物。这是清代五百罗汉像中唯一的殊例。

TOP

续 8





                                               佛教与哲学





                                                                                                 佛教与耶教的比较         

                                                              张汝剑         


                                                               绪 言         

    在未讨论佛教与耶教比较以前,有两件事要预先声明:一、对於二教的宗旨、仪式,以及其他种种的实施方法,作者本诸个人平日所见所闻,直率的说出来,绝不参加私见。到於是非曲直,取舍从违的概念,还望读者用自己的判断力去抉择。二、用客观的态度,站在第三者之立场发言,虽有攻击的逻辑,只求合乎公律和真理,也要引来做参考资材。      


    宗教的意义         
    [宗教]二字从前未曾听到,到二十世纪方才发现。但宗教究竟是什么意义的定例?世界有价值的典籍里和派的神学家、哲学家多有解释,择其比较圆满些的,节录於后:         

    佛教与耶教的比较      
    A关於耶教者——[ji 督教宗教]载有:         
    一、[根据拉丁文的意义,宗教就是[拉回],有捆缚人,并加以某种责任在他的身上。]           二、康德告诉我们:[宗教就是道德。倘我们能看一切道德的义务为一种神圣的命令时,我们便有了宗教。]         
    三、马铁奴谓:[宗教是相信一位永生的神,一个神圣的心思和意志管理这个宇宙,并是与人类发生许多道德上关系。]         
    B关於佛教者——法华经有:         
    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二、孙中山先生说:[佛法是救世之仁。](什么是佛教)[佛法云者,简言之,有两重解释:一、无上偏正觉者,所知实觉於宇宙万有之真实性相体用。二、无上偏正觉者,所知觉宣知於世间众生之善巧教理行事。](佛法救世主义)         


    人类为什么要信仰宗教         
    (一)创设的情形——宗教到底起偏差什么时期?是一种渺茫难察的事实,大概是在为类不能征服自然界以前,对於日月星辰之灿烂,风雨雷霆之变幻,疾病死亡之不测,莫不战栗恐惧;在他们的心灵上,深深感觉着冥冥之中有许多神只在管理一切,并能支配人们的吉凶祸福。因为欲趋吉避凶,就创设了祀神祭鬼的仪式,例如:希腊之日神月神,风伯雨师;      
    犹太之燔祭节祭;中国这祭地,封神山川等皆是。         
    (二)因袭的状况——在十六十七世纪,ji 督教势力尚称庞大的时候,葛里赖很勇敢的起来但造科学,反对宗教;      
    被当时教会压抑,受了罚以后,笛卡儿就赶紧把自己亲手所做成的[天论]毁了。后来时有科学家起来与宗教家长期的抗衡,但究竟还得不到什么良好效果。到一八七二年达尔文的[物类由来]出版后,同时德国赫克尔也极力主张人类是从猿猴演化出来的论调,始给世界宗教家以一时晴天霹雳。但宗教家怎肯离弃其已建立之威权,去屈从科学呢?故一面宣言:[科学的对象是物质,宗教的对象是精神,这两个世界是不相侵犯的。]从此划分了界限,以避免直接的冲突。并且在各教会学校里除规定新旧约为必修课程外,加习声光化电等科目。在人民传统的宗教思想未打破,科学研究尚未上正当轨道这时,人类自然是一面依旧需要宗教作他们内心的修养工具;一面去开垦科学的荒地以增进新的知识,故能将宗教事业因袭过支与科学并行不悖相安无事了。         
    在中国佛教方面,也曾遭遇着类似的逼乱:因儒道二教嫉忌佛教之势力逐渐膨胀,常欲设计中伤之。见於学理之排斥者,有韩愈之谏迎佛骨表及原道,欧阳修之上中下本论三篇;      
    见於政治上之强制者,有三武——魏之太武、周之武帝、唐之武宗——之毁寺汰僧等举动。虽当时之元气大伤,幸大德高僧相继出世,宜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方能集合众美,成一完人。相传有一积学大儒,当其临命终时,犹一手执孝经、老子,一手执法华经,可见当时吾国人对於佛教的信仰已能融化儒、道,无间水乳,为因袭时期的特色。         
   (三)复兴的趋势——到了二十世纪,物质文明,炳然大备,复因资本之垄断,生产之过剩,形成经济恐慌和劳工失业之惨祸。共产主义者又从中煽动之,致有阶级战对这暗潮。又因列强向弱小民族争夺殖民地及市场,当然有[分藏不匀]的常态,则各自积极筹备科学化之杀人利器,互向威哧,互向控制,待时而动,怕为戎首。自日本强占吾国东北四省以来,均势顿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有一触即发之势!其中最可怜悯者,厥惟道德之堕落!强梁者纵欲无度,取他人之财以为己财,杀他人之命以活己命。柔弱者屈伏於帝国主义之铁蹄下,生命危殆,朝不保夕。加以连年水旱疠疫,刀兵盗贼,流连困贫,求生乏术,厌世之念油然而生。惟物极必反;人为万有之灵,当饥寒交迫之际,常能反究其所以臻此这故,而勤求其所谓自新之路。故今日世界人类之追求宗教,比上二期为迫切。所以宗教家因时制宜,打破闭关自守主义,来迎合新兴的民气,是以宗教(马+侵(右边))(马+侵(右边))乎有复兴之势矣!         


    世界上最普遍的宗教是什么         
    据英文[宗教大知典]内所载:[全世界宗教之派别约有六百余种],若欲逐一去检讨,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只好缩小范围,将现代最普遍最占优势的佛耶二教来比较观察一番。为什么要撇去一切宗教不谈而专论佛教耶教二教呢?因为佛教是盛行於吾国。王治心在他的[ji 督徒之佛学研究]里说:[中国号称四万万人,到少有三万九千九百万人,直接间接的附从佛教,而且他的思想与新文化——科学精神——很为接近。]他如日本、印度、开罗、缅甸------等国,皆以佛法为其道德上之中心点。            
    欧美各国在科学未倡明以前,一切文化政治无不受耶教支配,其社会习俗、婚丧仪式,皆为耶教所规定。据最近调查统计吾国人之受耶教洗礼者,其数已超过四十余万。所以这二大宗教关系於全球之世道人心,实非浅少,愿留心当世之务者三致意焉!  




    佛教与耶教过去的史略         
    无论那一种宗教的产生,与时代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历史是宗教的背境,宗教是历史一部分的记录。离历史无宗教,离宗教光史科。故在未介绍二大宗教的思想渊源於国人之前,先把关於宗教本身的一部分历史,撮要叙述於左:         
    一、佛教史——在[三国佛教史]内所载的事实:         
    吾教祖释迦牟尼尊者,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即西历纪元前一千零二十七年——四月八日,示生於中印度迦毗罗皤      
    都国之王宫,族释迦,姓瞿昙,或曰甘蔗,
    ------族姓之共称也。初名悉达多,后名牟尼。印度四姓中[刹帝利]种也。
    ------有净饭王妃摩诃摩耶夫人生释迦牟尼。
    ------世尊生而岐嶷,具大人相。
    ------摩耶夫人生世尊后七日而卒,姨母跋提夫人代为抚育。世尊幼而聪明绝伦,闻一知十,婆罗门教所传六十四书尽能通达,傍及武艺。世尊生时,有占士曰:[悉达太子有出家成佛之相。]净饭王深以为优,百计谋止之:世尊十六岁,为娶耶输陀罗妃,寻又为纳鹿王、瞿夷二夫人;且兴四时之宫殿,集数百彩女,尽昼夜之娱乐,欲以阴其志。
    ------出游四门,见人之老病死,悟世无常,慨然决志。一夜乘马跃城,惟车匿从御,往雪山之麓,斩发染衣。遣车匿还谢父王,独入山林,从数论派婆罗门阿罗逻、迦兰二仙人学断惑笪证之法。
    ------世尊苦行不怠,断食禁欲,专习禅定,肉落骨立,气力愈坚。如此者六年,从遂出山,至摩迦陀国浴於尼连河,受牧女乳糜,始舍婆罗门苦行,谓笪种智能必不由苦行也。其间距迦耶山不远,有一毕陂罗树,枝叶苍郁,名曰菩提;菩提树下有金刚座。世尊既饮乳糜,体力复增,至菩提树下,结跏趺坐。誓曰:[吾不得种智,不起此座。]果於二月八日清晓,明星现时,廓然大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自成道后,得摩伽陀国频婆罗王之外护,在印度全境内,游行讲道,所向无不归化。频婆娑罗国王去世,他的儿子阿阇世王继立,就与其父的信仰不同,并且听信提婆达多的邪说,常常设法来攻讦世尊。惟释迦本诸大无畏的精神和无碍辩才,恒能折服一切外道魔党。后来提婆达多死了,阿阇世王复行信仰佛法,而释迦已享世寿八十岁,在拘尸那揭罗城跋陀河边,遮罗双树之间圆寂。时为吾国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西历纪元前九百四十九年——二月十五日也。至其一生应化事迹年谱,在谢无量所著的[佛学大纲]内说:         
    成道第二年:释迦由舍卫城还王舍城,居於竹园。先是摩揭提国频婆娑王之子无畏举一庶子名曰耆婆,耆婆终身奉佛,为优婆塞。         
    成道第三第四年:释迦多住竹园精舍。         
    成道第五年:释迦在跋舍离城大林,住重阁讲堂,又至迦比罗城,或曰姨母波阇波提自净饭王卒后,实於是岁出家,时舍卫城长者鹿子有子曰满增,其妻比舍      
    夙信佛法,及归满增,遂劝夫家父母听释迦说法;於是鹿子之族,皆舍尼捷教而归佛教。         
    成道第六年:释迦在舍卫城,后到竹园精舍,频婆娑罗王妃皈依释迦。         

    成道第七年:释迦住僧 舍,又至舍卫国之只洹精舍。         
    成道第八年:释迦住於迦比罗城附近之矢收摩罗山;诱化那矩罗及目犍罗耶父母。         
    成道第九年:释迦住憍赏弥城瞿师罗国,时僧中比丘一人持律,一人通经,互守所学,不能相通,至於争论,释迦为解化之。         
    成道第十年舍卫城,又至摩揭提国。         
    成道第十一年:释迦在达拿山精舍,有婆罗门曰迦尸婆堕阇者归佛。         
    成道第十二年:至毗菽若市,又至摩醯湿代罗补罗、波罗奈司、吠舍连诸市,后复还舍卫城。成道第十三年:在舍卫城。         
    成道第十四年:在只洹精舍,罗云年二十,受具足戒,释迦寻至迦比罗城。         
    成道第十五年:在只洹精舍。         
    成道第十六年:释迦有折服夜叉之事。         
    成道第十七年:释迦在竹林精舍。         
    成道第十八年:释迦至舍卫城,寻还王舍城。         
    成道第十九年:释迦住竹精舍,又至摩揭提多村说法,有猎师归佛之事。寻还於舍卫城。         
    成道二十年:释迦在舍卫城,释迦说法。常往来於只洹、竹林、卫舍及灵鹫峰之间。      感化事迹甚众,惟其年数及居住游行之时,不可详尽,故从略焉。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由其诸大弟子,结集释迦五十年来所说诸经及律仪,以保存宗义。后来因外邦兵力之威迫,及内部各派之诋讧,教徒渐渐散至国外佈道;故佛教由此遍达全球,而到处皆有左右世道人心之效力。时期可分为三:         
    (一)印度小乘时代——摩诃迦叶於释迦入灭后,在罗阅只窟中会五百圣贤,共同结集释迦在世时所说诸法:阿难集成修多罗藏、优婆离集成毗奈耶藏、迦叶集成阿毗达磨藏,终命之曰[上座部]。       同时复有婆师迦在毕波罗窟外别行召集许多圣贤,分别诵出经、律、论、杂集、梵咒等五藏,名曰[大众部].是为佛法大藏之滥觞。         
    在此五百年间,印度宗教家纷争甚剧,幸有优婆毯多和胁尊者起而统摄道众,征服外道,正法如稍奠定。然法众以见解不一,不久仍服分裂。统观此时期印度所传法化,实不逾小乘范围也。             
    (二)印度大乘时代——释迦灭后六百年间,有马鸣者著大乘起信论、大宗地论及大庄严论。后百年龙树绍马鸣而起,作大智度论及中观论等。二百年后,又有无著、天亲宗弥勒所撰大乘论述瑜伽师地、金刚般若、辨中边等数十部。后有护法、清辩二论师,据空有二义,各标宗旨,互相辨驳。印度大乘佛法,即分为性相二宗之对峙局势。         

    按佛灭度后五百年时,印度佛法之衰落,不绝如缕。赖马鸣中兴大乘,龙树造成空宗和mi zong,无著、天亲为开辟法相宗祖师,护法、清辩为〔有〕〔空〕二宗峙立之先哲。以上六位论师,皆能破斥凡小,宣示圆妙,中兴大乘佛教於印度,其丰功卫烈,实无伦比!         
    亚洲时代——考诸印度佛教史,释迦入灭数百年后,龟兹、月氏、暹罗、缅甸等国,已有印度沙门前去佈教踪迹。吾国则在东汉明帝时——大约为释迦灭后一千零十八年——夜中梦见金人,遣蔡愔等至月氏国,適遇摩腾、竺法兰二人,赍其经像,共返洛阳,翻译经典,始为中国有佛教之起源。后来从印度来的教徒日多,人民信奉者也日众,一切法物佛寺之建筑亦渐臻完美。及至隋唐之际,复从吾国经过朝鲜而传佛教於日本。         
    在这个时代,佛法虽已普及亚洲,但却能得其真理而融洽其正法於民情习尚者,惟我国独擅,为什么呢?因为吾国固有的儒者哲学,本具有博大精微的学理,与佛法接触后,经过无数名臣大儒高僧隐逸辈之探讨,各取所长,互补所短,而产生庄严灿烂之中国化的大乘佛教,为全亚之表率!其他南洋诸国,多躭着小乘佛学,尚未明大乘佛法之真相也。         

    二、耶教史——影响於欧美各国之最大宗教,首推耶教;千余年来感化人类之数量,指难胜屈。后更宣布其教义於东亚。现在印度之奉ji 督者,其数已达二百余万人。日本、朝鲜、暹罗各国之ji 督徒人数,亦很可惊人。吾国近年来知识阶级之受其洗礼者亦实繁有徒。今试述耶教史於后:         
    新约马太福音上记有耶稣历史:         
    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ji 督,……他的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孕;他的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明白羞辱他,想暗地里把她休了。正思念这事时候,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要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为他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他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为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一切的事成就,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约瑟醒了起来,就遵着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过来;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儿子,就给他起名叫耶稣。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施洗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但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约翰想要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么?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於是约翰许了他。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上帝的灵,仿佛像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了四十昼夜……从那时候起,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了!〕……耶稣有十二个门徒: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的弟兄约翰,腓力和巴多罗贝、多马和税吏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奮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於是彼拉多……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耶稣大声喊叫,气就绝了。安息日将尽,七日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有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先往回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妇女就急忙离开坟墓,跑去要报给他的门徒。忽然耶稣遇见他们说:〔愿你们平安!〕他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耶稣对他说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们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ji 督教会之沿革         
    当罗马全成时代,希腊哲学流传广博,一般知识阶级多已脱离古时崇拜偶像之窠臼,而渐渐倾向於无神论。在纪元后五十年由圣徒保罗等,在耶路撒冷组织耶稣教会,复向罗马、希腊、马其顿、小亚细亚及叙利亚宣传教义,并组织同样的教会於该地。从此以后,中间经过无数的波折与改良,ji 督教始普遍於全球。其大概情形,分开四期来讲:         
    一、原始时期——ji 督教会成立之初,罗马异教皆来环玫。纪元后六十四年,罗马城适遇大火,即诬为教徒纵火,藉此杀戮教徒无算。彼得、保罗也在这个时候被害。以后各地发生类似情形,藉端去杀害教徒。经过三百年之久,ji 督教徒始得离脱罗马人之残酷待遇,亦云惨矣。但这时期教徒之能历危险而贞固如恒,受逼迫而视死如归之精神,论者谓:耶教之有今日,未始非三百年来殉道者之功勋也!      
    ji 督教徒对外既能不畏强御,对内又有集中权力之组织。其法:首奉耶稣ji 督为救主,次设监督,次教牧师,次会吏,次教民,都由公举,不准私举。再在诸职事中,共同推举一人为监督长,以统率管辖一切教务。         

    纪元后三百三十年,罗马君士坦丁帝即位,因其信仰耶教之故,推尊监督长为教皇,权力可侔帝皇。当时教会之法制,完全与政治组织无异。例如:国家行政区域以市为单位,而教会亦每市设一监督以辖治之。国家省设方伯,而教会则在每省设立主教一人。罗马各地政事皆综合于政府,而教会亦有全教会议等之设立。         
    考该时代之耶教,杂有新柏拉图派思想,盖一般研究希腊哲学者,欲将其所服膺之哲理,混入宗教,并将宗教的精神移入于哲学,以预备建立一哲学化之耶教。故该派与当时纯粹ji 督教徒之暗斗,亦异常激烈。质言之,此时所最占势力之份子,即是哲学化之未公开宗教团体,而真耶教命运,已在若存若亡之中了。         

    二、中世纪——自回教崛起,攻破希腊,蹂躏亚非二洲;一切希腊文化宗教,皆荡焉无存。政治重心既移入西方,而耶教亦随之退入意大利、西班牙、日耳曼等地。其时能发愤图强者,当推日耳曼诸王。因他们对外能战胜匈牙利民族,对内复能保护教会。此时教徒以为君王实有统制教会及教徒灵魂之大权,故各教会在感激之下,皆派代表赴会,共同承认皇帝为ji 督教领袖,一切惟命是从!         
    十一世纪末之耶教徒心目中皆充满着:欲至新耶路撒冷——即天国——必先要虔诚往谒人间的耶路撒冷。因此,全欧教徒奔走若狂,迨其归来时,往往大言回教人的强暴无理,以激动人心,使与回教人开战。于是联合西方各君王以及各教会团体,前去夺回耶路撒冷圣城。即西洋史内所载之一○九五年叩曼特会议,十字军之役,为中世纪用兵这最大者。         
    耶教徒除踊跃从军外,其最有价值之贡献为修道院之学术研究。后来西方文化发达,端赖其力。修道院之倡始者,为一拉丁民族大诗人韦吉理。其所办修道院中,硕学辈出,除能发扬光大种种艺术外,复能振起国民爱国之积极精神,惟茹苦刻厉之风,日趋消灭,交际晋接,成为习惯,乃有法兰克库尼教会起而纠正之。自九二七年至九四一年,欧豆院长严定院规,,根本上修士婚嫁,便涤除邪见,清净自守,效耶稣之为人。一般纵情恣欲之平民,见修士之清严,皆肃然起敬;以为ji 督之精神,足以胜过世界之罪恶。所以库尼诸修道院,遂一跃而为改良教会机关。历史言其有三种功效:      
    (一)具足伟大实力,铲除当时的恶习惯,而重新建立ji 督教之新生命。         
    (二)能令人民佩服其新制之清严,观感劝慕,而发起其坚固不拔之信仰心。             (三)能使教会脱离其政治上之关系,渐渐走独立之区域。         

    三、革新时代——在一千五百年左右,改革宗教之势,横厉无前。各国君王如梦初醒:一面从教皇处,夺回政权,一面将教权分给各地教会之办事人员。马丁路得,亦于该时应运而生。路得为谁?是日耳曼之贫民,赖工读而得毕业于大学之生徒。心悦ji 督教理,潜至修道院研究,学成后为乌吞堡大学教师,其所讲教理皆根据圣经,能深入人心,名言谠论,倾动一时。一千五百十七年,教皇特色烈,因欲修造大教堂之故而出卖“赦罪票”——无论犯了什么重罪大恶,只要能出钱购买该票,即能赦免,并且能得到上帝恩宠,不受地狱诸苦——藉此惑众赚钱。路得见此大怒,著书九十五条,痛诋赦罪之非法。此种大胆举动,全欧骚然;一般头脑较旧及神圣不可侵犯之教皇,皆欲治死路得以甘心焉。幸乌吞堡大学师生始终拥扶之,使路得遇危转安,其改教方法,遂成为当时最有力量之中心论调。故以后耶教之一切改教实施方案,多采自路得之九十五条提案中也。     
    路德一生最有价值之事业,是在槐盘保避难时,将新约圣经翻为日耳曼文字。因罗马教规不准教徒诵读圣经,惟博学能文之职员,方许阅览希伯来文或拉丁文圣经。况圣经价格昂贵,非常人力所能购。故自路得改教后,非但教会法制学术技艺,焕然一新;并仗新译圣经之力,ji 督教义从此能普及于一般平民了。

TOP

续 9




        三、革新时代——在一千五百年左右,改革宗教之势,横厉无前。各国君王如梦初醒:一面从教皇处,夺回政权,一面将教权分给各地教会之办事人员。马丁路得,亦于该时应运而生。路得为谁?是日耳曼之贫民,赖工读而得毕业于大学之生徒。心悦ji 督教理,潜至修道院研究,学成后为乌吞堡大学教师,其所讲教理皆根据圣经,能深入人心,名言谠论,倾动一时。一千五百十七年,教皇特色烈,因欲修造大教堂之故而出卖“赦罪票”——无论犯了什么重罪大恶,只要能出钱购买该票,即能赦免,并且能得到上帝恩宠,不受地狱诸苦——藉此惑众赚钱。路得见此大怒,著书九十五条,痛诋赦罪之非法。此种大胆举动,全欧骚然;一般头脑较旧及神圣不可侵犯之教皇,皆欲治死路得以甘心焉。幸乌吞堡大学师生始终拥扶之,使路得遇危转安,其改教方法,遂成为当时最有力量之中心论调。故以后耶教之一切改教实施方案,多采自路得之九十五条提案中也。         


    路得一生最有价值之事业,是在槐盘保避难时,将新约圣经翻为日耳曼文字。因罗马教规不准教徒诵读圣经,惟博学能文之职员,方许阅览希伯来文或拉丁文圣经。况圣经价格昂贵,非常人力所能购。故自路得改教后,非但教会法制学术技艺,焕然一新;并仗新译圣经之力,ji 督教义从此能普及于一般平民了。  


    佛教与耶教教理的比较         
    二教的教义浩如渊海,不知从何说起,遑论比较。为便利阅者起见,权将佛教中人天乘法的一那份,来与耶教的一部份普通教义比较一下;自然是盲人摸象,头尾颠倒,况且图表又很简略,还望智者教正!                           

    一、关于戒律者                    
    佛教十善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两舌         
    6.不恶口         
    7.不绮语         
    8.不贪欲         
    9.不嗔恚         
    10.不邪见         
    耶教八福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人…………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见上帝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二、关于宗派者         
    佛教东土传流十宗  耶教会主(略)  

     三、关于宇宙观         


    四、关于心佛人天之联合观(略)         
   (录自安汝慈女士之[最高级的人生])         
    (录自[太虚法师文钞]之释海潮音篇)         

    还有许多不能用图表来显明的教理,只好仍用简括的语句来说明如下:         
    佛——是绝对无神论者。         
    耶——是专尊一神者。         
    佛——以人生为自力惑业不净,因缘和合而成,苦多乐少,故须解脱此不净因缘而以自力造成无苦纯乐。         
    耶——以人生为上帝所支配,有希望,有快乐。         
    佛——说慈悲——由人类以及于禽兽。         
    耶——说博爱——以人类为范围。         
    佛——弟子——意谓佛觉悟在先,人们觉悟在后,故对佛为弟;又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名为子。     耶——重生——意谓弃掉以前一切恶习惯,皈依ji 督,而得再造之新生命。         
    佛——念佛——“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劫,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首楞严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耶——祷告——“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全心全意若向父求什么,他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喜乐,可以满足。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时候将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说,乃要将父的志意明明的告诉你们,到那日你们要奉我的名祈求。我并不对你们说,我要为你们求父。父自己爱你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又信我是从父出来的。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第十六章)         
    佛——净土——“佛告优波离,是名弥勒菩萨于阎浮提没,生兜率陀天因缘。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以众名香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至不断结使,如得六通。应当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终诸净业,发宏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陀天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耶——天国——“此后,我观看,见天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看坐着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绕着宝座,好像绿宝石;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坐着二十四个长老,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又有七盏灯火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盏灯就是上帝的七灵。宝座前好像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宝座中和宝座四周有四个动物,前后遍体皆满了眼睛。第一个活物像狮子,第二个像牛犊,第三个脸面像人,第四个像飞鹰;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画夜不住的说:‘圣哉!圣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每逢四活物将荣耀、尊贵、感谢归给那坐在宝座上,活到永永远远的时候;那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宝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远远的;又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说:‘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你是配得荣耀、权柄、尊贵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示录)         
    佛——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画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耶——主祷文——“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佛教与耶教现在的事实和将来的趋势         
    “物极必反,否极必泰”,由印度外道各派之争竞,而产生佛教哲学。经十字军之混战,而促成文化中兴。从春秋战国学术界之纷呶,而奠定孔孟之政治思想。默察全球大势,佛耶二教之状况,又到了这个时候。兹先从其现实之宗教设旋整个计划上论其大概,再从其实施之情形上来预测将来之趋势。         
    一、中国佛教之中兴——佛教之在前清,固已形存实亡;虽梵刹遍中国,僧侣波城市,大多数皆以应酬经忏为职业,保守寺院为能事;只知奔竞势利,束经不观。若非吾国历代佛化之深入人心,早已“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淘汰铲灭而有余了。幸太虚大师独具世界眼光,本诸大乘之积极救世精神,奔走呼号,任劳任怨,提倡重兴义学,改良僧制;其直接间接所兴办之事业,略述如下:             (一)佛学院之创办——虚大师所创办之武昌佛学院及闽南佛学院,为明清以来希有之佛学研究所。尤可贵者为能容纳世界佛教之各宗派,分门别类而考核紬绎之。不慕荣利,不计岁月,孜孜焉惟学问之是尚,大有清儒治朴学之风。     (二)杂志之发起——为欲阐扬地,及促成改革僧伽制度,故又有杂志之倡办,近来确能代表佛学之中心议论者,有:海潮音、现代佛教等等。而各地新兴之佛学杂志亦争起效颦,虽多限于一宗一派之范围,亦未始非重兴佛学之好气象也。         
   (三)建设人间净土运动——根据“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宗旨,将佛教的人乘正法作普遍的宣传,以冀挽回世运,而建设全人类的大同世界。已见于事实者有:汉口佛教正信会、上海佛慈大药房,及佛教青年会等之组织。见于议论者有:海潮音之人间佛教号,及佛教救世主义。         
    (四)传教海外——在民国十七八年之际,虚上人曾亲至欧美各国讲演佛学,大受西方学者的欢迎;并能唤醒他们崇尚物质的迷梦,引起研究东方哲学的动机。除自动组织各种佛学研究机关外,又有自愿到中国来学习佛法者。         
    他如:谛闲法师之重兴台宗,印光法师之提倡净土,弘一法师之研究律宗,皆为佛教中兴运动中之重要人物也。         
    又有在家学佛居士派之崛起:杨仁山先生以不世之材,充曾涤生幕府,遍历欧美;深知吾国衰弱之源,非机械之不及他国,实为人心陷溺,道德沦湑之过。晚年慨国是之日非,用退而精研佛学,广刻佛经。其门人之能继承衣钵者有欧阳竟无、梅撷芸等诸居士。谭嗣同亦曾从杨仁山学佛学,本其所得以着仁学。梁任公也曾问道于杨氏,故其作品中常含有佛化之色彩。此外如章太炎先生之精通相宗,戴季陶先生之护持佛教,丰子恺先生用艺术表彰佛法,范古农、唐大圆、蒋维乔、胡子笏等诸居士精研教理,宏扬佛法,皆为中兴佛学界中之佼佼者。         

    二、耶教在中国之状况——自路得改教后,新旧二派,经过无量数之冲突,分裂为“敬虔”与“光明”二派。在十七至十八世纪时,声势浩大,有笼罩全欧之势。今虽稍衰,而统计新兴各派,仍不能越出其范围也。         
   (一)敬虔派——一六六六年在荷兰有一复生会之设立,其宗旨谓:“教徒不须研究教理,只求励行克己工夫,谨过境 耶稣训诫,实行宗教道德,矜贫恤孤,以显ji 督之爱。”后有辛辛陀夫伯爵在一七二七年设立自由ji 督教会,组织布道团,派遣信徒,至万国布道,以宣传耶教。所以在吾国境内之西教士,多数为此派人物。其坚忍毅力,不避危害,实可钦敬!惟该派之结果,有二缺点,在德人沙穆著的“教会历史”上说:         
    敬虔派的结果为“分离”:因其注重行为主义,遂各离其群,组织小团体,藉以坚固小团体之内容;抑若一教会之中,复分裂为无数教会,于是教会遂不能不受损害矣。人必悔罪,乃能重生。特因注重悔罪,遂致苟立条规,限制人类之快乐。以人生之自然居心叵测为犯罪而一切屏除之——如观戏、跳舞、手谈、游戏等,皆屏绝殆尽。由是“因信成义”之宗旨,遂变为“因善成义”,是亦矫枉过正。        (二)光明派——至二十世纪宇宙哲学很发达的时候,耶教教理因而根本动摇。盖宇宙哲学之持论谓人是万物之灵,可恃个人全己的智慧去研究世上万事万物,不必去信仰ji 督教之古代传言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于是欲从中调和科学与宗教之冲突,乃有光明派之发起。该派之教理是:人们固当寻求智识,以充足一己之理性,但欲明白科学真理,尚需上帝能力为之引导,若能充满圣灵,则其灵魂定有永生之希望。所以此派规定:“凡信圣经须具三种纲要:‘上帝,二道德,三永生。’”查吾国境内,光明派教徒颇少,即有,亦常被敬虔派所嫉妒,而很难发展其事业也。         
    数十年前,耶教门户之见,异常深刻。今为应付现代之新潮流起见,有几个稍明大势的教会,合组一中华ji 督教会。该会对于法帛的改革,教理的探讨,亦不遗余力。但在内地或小城市里的教会,相倾相轧,依然不改其本来面目!         
    离开种族政治问题来讲,我们应当感谢耶教带给我们的文化!且撮要举例如下:         
    (一)教育——耶稣教会足迹所到之处,首先创办学校。其目的虽为引人入教而设,但在教育幼稚之我国,得其助力,实匪浅尠。数十年来被教会所造成之新人物,已指难胜屈。可是详细调查其大中小各校里的课程,往往轻视中国史地及国文,使一般毕业生熟于欧美史地,而不知吾国情形,殊为美中不足!         
    (二)提高女权——吾国女权之堕落为世界冠,其发展之迅速,一日千里,也为全世界女界冠。其故何在?自然应当十二万分的感谢ji 督教。盖耶教之办学,必同时并设男女二校。各大学之男女同学,亦耶教首发其端。他如提倡放足及一夫一妇制度等之种种提高女权方法,也不胜枚举!         
    (三)社会事业——孤儿院、济良所、医院、青年会等组织,皆耶教徒为我们发轫,鳏寡孤独之救济,痴聋喑哑之教养,耶教徒亦给我们莫大之助力。常见有许多贫寒家庭,得耶教为之教育其子弟,今皆变成为中产阶级,甚至有为达官贵人者。故其恩德入人之深,犹非他教所能望其项背也。  


    关于中国佛教方面将来之趋势         
    一、义学行将大兴——生在二十世纪的人们,大概幼年所受到的教育,多从分析事物入手,分析惯了,自然后来学到佛法,也要先去分析了。况且依科学的定例:欲说明一件事物,必须要有可靠的证据,否则,虽说得头头是道,也不能取信于人。故预测将来佛法之趋势,对于教理方面必将研究入微,条分缕析,综合比较,成为一最有系统的宗教哲学,方能餍足人心!         
    二、律仪之重新估定——世间本没有一成不变的律仪,其产生也,皆因时制宜,并非突然飞来。释迦初期说法时,何尝有谈及法制?后来因僧众超规者多,始逐渐戒律。今日非昔日,今时非昔时,今人非昔人,思想环境之变迁,与释迦佛在日已大相迳庭。况政治上之法制既改而佛制亦不得不随之而改。若必欲以千年前之旧法而行之于千年后之今日,谁肯俯首就范,屈伏顺从乎?所以迨佛教能有统一组织时,其一切律仪,必须有重新之估定。         
    三、经忏难免绝迹——经忏之作俑,原为追念先人及忏悔宿业而起。大有欧洲中世纪“赎罪券”之风味。倘吾国政治能走入正当轨道的时候,民众教育程度自然日渐增高,谁复肯抛弃其目前急待解决之种种问题,而修此冥冥中不可捉摸之忏悔乎?试看今日之受过中等以上学校之教育者,能有几人肯赴寺观做经忏以冀求福免罪乎?故将来经忏之未免绝迹,亦意中事耳!         
    四、僧众职业化——经忏既难免废治,则僧众之生活问题自当另谋出路,绝不能闭户潜修,与社会断绝关系;又不能沿门托钵,以资其生命。故必须深入城市或山林,勤苦操作,以谋衣食。古德诗云:“布衣破绽种青麻,粮食无时刈早禾;辛苦作来牵补过,复身免得报檀那!”这种自给自养的风气,或将重见于今日。惟除最少数的一般弘法利生的菩萨僧,是当与普通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受同等的供养外,其余的终当职业化,以解决其衣食问题!           
    五、佛像之减少——佛教本是无神教,因欲人们观摩兴起的缘故,故多塑佛像以警醒之。今民智既渐开发,复何能使其对于佛教史上之无关紧要之偶像,一一敬礼而崇拜之,实为势所难能。何不回顾耶教偶像之历史乎?不是从希腊教之无量数神像而必为天主教之圣母玛利亚像,从玛利亚像而必为耶稣之相片吗?所以佛教将来之趋势,终未免要减少佛像。或仅存释迦之画像,亦未可知。         

    关于中国耶教方面将来之趋势         
    一、教理艺术化——一般不明耶教真相者尝谓耶教徒的服务精神,殊堪羡许,但其教理方面,颇少研究之价值。不知从历史上看来,本有最精美的希腊艺术为其背景。后来因教徒专门从事于外面的纷争,却把内面的紧要学理忘了,所以要受到明眼人的讥讽。现在他们也觉悟了,正要着手改进。在金陵神学杂志第十五卷第一期“ji 督教对于中国应有的使命”里说:         佛教本来也是一种从外国传来的宗教,其出世观与孔教的入世观,格格不相入。后来有无数的中国僧侣,亲历万险到印度去留学;回国后从事于译经事业,才能把佛教变为中国的宗教。我们今日正应效法第五六七八世纪的佛教徒,用我们的心血,从我们的宗教经验,发为文章艺术,来奠定ji 督教在中国的基础。         
    二、耶稣人格化——在人本主义的中国,孔教根本不谈鬼神,佛教是无神教,道教则推尊自然。倘再固执耶稣是“活的神”或是“上帝的独生子”的话来愚弄人们,则将来必将引起教徒的怀疑,抑从此变本加厉,积极来反对ji 督教。所以预测将来的ji 督教会,必要明白宣言:耶稣是个“人”,是“一个伟大的宗教领袖”,不是什么从天上掉下的“神道”。这样,方能合于二十世纪科学化人们的头脑!         
    三、教徒道德化——为了欧美经济制度亟变的风云,耶教受了空前的大打击。因耶教在吾国所以能发展的缘故,多靠着欧美之雄大资本为之后援。今一旦失所赁依,其所隶属之机关,势将土崩瓦裂,不可收拾。所以要组织本色教会的呼声,甚嚣尘上!何谓本色教会?是经济人材,一概独立,不再依赖外人。如果欲实行此项计划,则必须耶教徒彻底放弃其为虎作伥的欧化气焰;与本国的固有道德相协调接近,如此,方能得到社会之同情援助,而奠定其宗教基础。否则,必将陷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从淘汰而入于灭亡之途径了。         
    四、组织统一化——耶教会团体甚多,暗斗颇剧,已如上述。但近来已幡然悟,憬然觉,对于促进教会组织统一运动者,已有第一次世界大会,于一九二七年在洛桑举行,其第二次大会伫地一九三七年举行。此外尚有安立廿世界主教大会,及印度、加拿大和吾国教会之合一运动,在在都足以表示组织统一化之趋势!         


    结论         
    在上面已把佛教与耶教的历史、教义、现在的事实和将来的趋势,稍稍比较过;所得到二教将来趋势的相似点,约有三种:         
    一、注重教理的研究。         
    二、建设人间净土、人间天国。         
    三、统一内部的组织。         
    东西洋的人情内俗,本来多不相同。为什么在宗教上倒反有相似之点呢?其促成的原因有二:一、被外面二种新兴的潮流所激动。二、被内心固有的慈爱观念所驱使。何谓二种新兴的潮流?              一、民族主义之变本加厉——民族主义的原则,本是自存自卫的方法,后来因政治家的野心,就演变为民族帝国主义。由此民族帝国主义,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现在更进一步的变为法西斯主义,范围更形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恐将由此爆发。处在这种严重的时代,那一个国度,不是鼓动民心,积极备战!教徒也是国民,当然不能例外。所以民族主义是促成宗教家转移其用幻想去造成的另一世界,翻过身来,去做那现实世界上的救国救种族工作,换言之,即是建设人间净土或人间天国。           何谓内心固有的仁慈观念呢?        
    一、佛教的慈悲观——佛教家之视众生也,原同一体。法华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其欲救度众生之心,异常恳切。又如首楞严云:“……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利,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二、耶教的博爱观——新约歌罗西书载有:“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又马太福音:“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又在马太福音同章里记着:“……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要想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从前面所引的几节圣经看来,耶教徒的博爱观念和牺牲精神,实与佛教徒有相似的地方。         
    总而言之,二教既同具有悲天悯人的思想,和积极救世的精神,所以作者很希望二教中的当局,蠲除中西宗派门户之见。共同合并起来组织一个救世界救人类的大团体。一面努力发挥光大二教内的精微奥妙博大圆融的教理,去唤醒沈沈醉梦的全球同胞;一面努力建设人间净土或人间天国,来淑世陶民,敦风易俗,以补政治范围之所不及!吾国先哲有言:“东方有圣人焉,西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又曰:“放之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故在末了,引此格言,以为二教携手的标语!  
    生命问题一向来常常被认为是宗教根本命题。事实上,生命问题不仅仅只是宗教的特有,而是所有哲学的基本命题。 还有人以为,宗教就是门哲学。事实上,这个人类社会所有的问题,大约都可以说属于哲学问题。自然宗教也可以说得算门哲学内容了。 何所谓宗教?从理论上说指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从现实意义上说,指的是一种局部社会组成形式。而宗教理论,或者说宗教思想,则是宗教这一组织构成的意识链,和其社会存在的一种必要因素及手段。 宗教必须包含有哲学思想。但是,宗教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在整个宗教体系中只能是服务于宗教组织现实功用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宗教等同于一门哲学思想。 佛教是来自于一些现世修行者的修行实践,在这些我们所指的修行过程中,修行者内心底产生的一种宣扬自我,影响别人,影响周围环境的欲望,令这样的修行成为一种以出世思想入世的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产生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同时这些理论作为宣扬和实践修行者的人生理想的工具被有意识的扩散开来。这就有了个佛教流传的过程。 早期的佛教就已经通过一些个人的传播逐渐在发源地周边地区以一个有所信奉的社会组织结构存在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确立成一种宗教的形式。大约在这样一种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些修行者和信仰者,将这样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进行补充和个性化的自我完善。这就是在佛教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了众多宗派的直接原因。 一些产生了影响的修行者,在宗教组织的发展中被作为修行目标和信奉工具而突出,甚至神化了。例如最早在藏地宏传佛法的历史人物莲华生,在今天许多寺庙中就被供奉起来,称之莲华生大士。而佛教传说的创始者释家牟尼也同样来源于历史现实的一个修行者。 世界宗教的复杂性证明了宗教存在的非唯一性。不同的宗教组织有不同的风格和结构,和影响范围。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宗教都是不缺少完备甚至庞杂的宗教思想,佛教更是如此。作为一种世俗社会的组织形式,佛教必然不可能剥离其发展的世俗性,和发展过程中相对的地域特征。在印度本土的佛教和经过传播后在各个不同地区流传的佛教,在所谓的佛学思想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佛教这一社会组织形式和世俗功用方面,各地不同佛学思想的佛教性质是大同小异的。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开始于两汉时期。而最早流传进来的佛教经典又分大乘教义和小乘教义两方面。小乘教义的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被称为安世高系,主讲的是禅法。大乘教义流传的是三支系,主讲的是般若学。传入中国大约最早的佛教经典是《四十二章经》,不过这部译本并非现在我们看到的《四十二章经》,汉代译本早已亡失了。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是融合了一些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这一点在佛教的小乘教法上有比较明显的体现。小乘教所主讲的修行中就有一些与瑜伽术相通相似的地方,而瑜伽术源自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教义是极端禁欲和极端放纵的结合体,在婆罗门教的修行观念中潜藏有极原始的性感意识,这对佛教小乘教义的影响表现在其修行理论上,对成“佛”的追求具有某种深刻意义上的自虐倾向。同时佛教第三期发展中的大乘mi zong也吸收了部分婆罗门教的理论观念。 大乘佛教是佛教在针对人生命的原质命题的讨论和追研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现实意义上,大乘佛教也是对社会文化结构上层人群最具有吸引力和诱huo力。同时,由于佛教基本教义宣扬的是一种无自主性无反抗性的“生死轮回”、“诸法无我”的生命观念,因此得到了社会的统治阶级积极推崇和维护。这一点南朝刘宋时何尚之曾说得很清楚:“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万刑息于国。四百之狱,何足难错,雅颂之兴,理宜倍速。即陛下所谓坐致太平者也。”推广,维护佛教的宗教存在能让百姓安于现状,并驯顺于统治者的意志,成为一个太平的社会。 佛教的信仰到底是要达到怎样一种目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答案。从佛学的角度而言,佛教信仰的意义在于跳出世俗界限获取观察人生命哲学意义的立场,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抵御和消解可能因思考而产生的某些歧意,而达到“信教”的目的。从社会现实意义上说来,佛教信仰的目的在于从信仰中获得心灵的抚慰,从而达到从现实烦恼中解脱出来的效果。并且,世俗对佛教的信仰更普遍和根本的目的在于,从信仰中试图获得个人私利欲望的满足,是为着私利而信仰。

TOP

续 10





                                          佛教与科学




                                                                前   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壤的赏心悦目花园中舒心惬意自由地漫游,并能敞开心灵进行彼此真诚的对话和交流,我作为一名佛教徒,在正式行文之前,首先顶礼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 现代科学相距佛教还有多远 ” ,这个问题您思考过吗? 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虽然林林总总,但主因不出下面二种:消极逃避、迷信。这些反对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呢?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科学”奉为至尊至圣。天文学、宇宙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及经济、金融、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割裂研究成果,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对佛法不太了解,难免有部分人会偏执科学而反对佛法,这时作为有理智的人应观察一下其余人士对佛法的看法如何。 沈家祯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阿诺德爵士则说:“我说过,我还要说,我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说,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一条紧密的智力纽带。”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慨叹:“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近代哲学界泰斗罗素则认为:“我并不觉得ji 督在智慧或德行上比其他一些有名望的人要高,我想,我会把佛陀的位置摆在ji 督的前面。” 所以真正明智的科学家不可能排斥佛教,因为对科学与佛法都稍曾涉足的人都会明白,在追求世间的真理方面科学和佛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从出世间及世间的深层因果这一佛法更加侧重的方面,对科学来说却是一片全新的领域。本文试图通过两者之间的异同,并尽量引用各界知名人士对佛教的评价来阐明这个理念。  


                                  第一章 认识佛教的伟大

                                 第一节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有些人,对佛教半信半疑,而在这个世界上,先起犹豫最后走向正道的人也很多。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思多德曾经有句名言:“人生最终的目的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他因这个信条的驱动而在哲学、逻辑、生物、心理、政治、经济、美学等广泛的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眩目的成就,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它警示世人,人不只能局限于动物般的对生存的奋斗中,醇酒、美女、名车、别墅等不可能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人的可贵应在于他的觉醒与思考的能力。而一个人要获得这种觉醒与思考的能力,最初的源动力乃是由于怀疑,正如大文豪莎士比亚所说:“怀疑是大家必须通过的大门口,只有通过这个大门口,才能进入真理的殿堂。”怀疑可使人从愚鲁转成睿智,从闭塞转成开明,最终拨开生活中的层层迷雾,获证最真实、究竟、圆满的本来状态。 世界上的人们一般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不怎么有智慧的,他们做事情不经过详细的考察和思考,就直接很随随便便地去做;另外一种人则做什么事都要经过详详细细的观察后才开始实行,这就是比较有智慧的人。这样无论你是信佛教的还是不信佛教的,当你对这个世界上的许多现象进行观察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些怀疑,然后促使你去研究,深入研究过后,然后才得到了很正确完美的结论。这在佛教也不例外,比如你首先是对佛教教义产生怀疑,然后去进行接触了解和研究,最后也就得到了一种成果或结论,如德国的哲学家阿伯拉尔说;“怀疑把我们引向研究,怀疑使我们认识了真理。”玛辛达在《幸福的蓝本》中曾讲过这样一个伟大学者的故事:“第一批将巴利语佛教文献翻译成英语的学者之一,是一位ji 督教著名神父的儿子。他选择这项工作的最初目的,是要证明与佛教相比ji 督教所具有的‘优越性’。他的这个任务虽然失败了,但他取得了一个比他预期的还要大的胜利 —— 他成为了一名佛教徒。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个令人愉快的机遇,正是这个机遇促使他从事这项工作,使数以千万计的西方人也因他而得以接触到珍贵的‘法’。这个伟大学者的名字,就是雷斯·戴维兹博士。”这样,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佛教徒都认为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众多的八万四千法门,不管是哪一个朝代,任何一个科学家去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实际上都是不能推FAN的,如果佛所说的这种理论教义真正是能被推FAN,那佛教徒也不会去强求,我们自己在真理面前也只能低头。 所以不管是信佛教还是不信佛教的人,你都应该去研究佛经。如果你想否定佛教的观点,那就应该进一步地研究,因为你要是真正地认为佛教是不合理的,那你必须要知道佛教的道理,否则你就没有权力来否定也没有能力来破斥它的观点。其实我们只要真正地去研究佛经,那佛法的一些道理和内容就会融入到自己的心,使自己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利益和好处,有的人也就逐渐地趣入了佛门。比如几年前有一位美国的研究生,他准备数年后考取博士学位,需要一篇论文,他拟定论文题目是有关宗教中佛教的内容,目的是想对佛教的观点进行反驳和否定,于是他开始到佛教圣地的印度以及不丹和锡金等国进行考察并深入研究佛教典籍,随着他研究工作的进展,佛经里那些博大精深的内容就已印入到了他的心,最后他不但不诽谤和驳斥佛教,而且论著的内容也变成了是对佛教里深深的轮回学说进行阐释的论述研究,结果他顺利地通过了论文的答辩,成功地获取了博士的学位。 释迦牟尼佛不可思议的智慧结晶一直至今仍保存在卷帙浩瀚的大藏经中。所以从古以来的各国家各民族都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并从中吸取了大量的精神智慧食粮。比如除汉文大藏经外,还有巴利语、梵语、藏文、西夏文、蒙文、满文、缅语、泰语、日语等等文字的大藏经供各国人民学习研究。当代西方等科技先进的国家更是掀起了研究学习大藏经的热潮,比如有美国的康乃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日本的京都大学、立正大学、台湾佛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日本花园大学国际禅学研究所、韩国汉城国立大学以及英国、法国等世界上有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在大力地推进佛典大藏经的研究利用工作。设在美国纽约的世界宗教研究院于1994年还成立了佛教电脑资讯库,目的是为了通过电脑多媒体技术把佛典大量输入光盘,以便为全世界各国研究大藏经的人们提供一个更为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手段。

TOP

续 11




                                   第二节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因为佛法是相当地深奥,若是无有人解说,或者自己没有亲自去听闻、思索和学习,那么即使是智者也是难以理解佛法里面的真理,更何况说是一般的人呢!如《华严经》云:“佛法若无人解说,虽是智者不得解。” 人们若对一件事物缺乏了解,便会产生出许多推理和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推理和假设被证明了其正确性,有些则被悄悄地淘汰了。同样,以往由于佛法仅局限于少数信奉者圈内,知识界对此颇感陌生,也生出了许多猜想和轻率结论,比如把佛法说成是传说、迷信,客气一点说成“神话”之类,这显然是牵强附会,不符合历史。比如,我们不应该因为古代的科学家如一行和尚(唐代天文学家,佛门高僧)等久已过世了,就把他们的事迹都归于神话之列,就象不能因为《史记》、《三国志》等记述的是遥远的往事而否定它的可靠性。况且,佛陀的教法现在尚完整地保存在各种文字的《大藏经》中,仅藏文《大藏经》就有一百多函,并且现在尚有无数信众在学习佛陀的教法。中国著名学者梁启超说:“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罗罗博士说:“佛教是现实的,因为它对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它并不是错误地把我们领向愚人的天堂,也决不用那些虚伪的恐惧和罪恶感来威胁恐吓、折磨摧残我们。它精确而客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印度总统拉哈克斯坦说:“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们对佛教也是赞叹有加,这些在自己领域里经过深入的研究后,并且对整个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尚且如此推崇佛教,那么知识水平一般,甚至连普通的家务也茫无头绪的人对佛教就没有理由横加非议,否则越乱加评议就越发显出自己的浅薄无知。我认为一个疯狂的人在街上裸体行走,众人并不感到奇怪,而一个神智清醒的人若无理诽谤佛教,则真实奇怪,同时肯定会引来众人的指责。因此,见识不广,智慧不高的人对佛教还是少说为佳,这样,就不会犯下轻薄妄议的过失,也不会造下诽谤佛法的大罪,致使最终后悔莫迭。无论是佛教或是其它学问,人们如果没有彻底了解它,就没有权力评论,正如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所说的:“千万不可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而如今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佛法很觉陌生,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大家整天为锦衣美食奔波,为烦恼所逼,白日忙于工作、家务,夜间又昏昏睡去,终日为满足自己这臭皮囊的种种欲望而竞争,被世间的五欲六尘花去了所有宝贵的时间。还有些人从小生长在没有佛教氛围的都市里,接受各种与佛法相违的教育,长大后继续受到恶劣人文环境的影响,他们头脑中没有一点清净的智慧和佛教印象,因此在这个社会中有诽谤佛教的、误解佛教的、不知佛教的、歧视佛教的,甚至在已进入了佛门的佛教徒中也残留有这些不良影响。但现代人在研究和学习佛经教义后,会发现佛教又是那么平易近人,其理念与精神已悄然地遍满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二十世纪的英国史学家韦尔思说:“佛教的教义,由今研究而得知极为简单明晰,并与现世观念最吻合,它是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的成功。” 现代社会对佛教缺少足够的了解,这是非常遗憾的事。如果人们尤其是知识界对佛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想他们会深受感染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宣说了许多真理,原来就追求这些真理的人自然会受到启发而深深地折服。如马拉达克里希南博士说:“当我阅读佛陀的说教时,我们为他的理性精神所感动。”佛的理性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之一则是从其理性精神折射出来的高尚品德,这高尚品德为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毕生竭力追求。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缪勒因此而说:“佛就是其所宣说的所有美德的化身,在他四五十年间成功而事件繁多的传教生涯中,他将所有的言说都付诸于实践,任何一处都不曾发现他表现过人性的弱点或发泄过任何低劣的感情,佛陀的道德准则,是世间所知道的最完美的道德准则。”  


                                    第三节 佛教科学的奥秘

    本世纪以来,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各个研究领域的广度、深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许多课题都已慢慢接近或已等同于佛法的理论,而且今后与佛法相契合的科学发现也必将日益增多。但另一方面,佛法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科学永远无法涉及。英国的鲍罗登博士也说:“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现今研究佛教学者渐多,只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虽科学、哲学有长足进步,然其发明之最如理处也要和佛法相通,况佛法有其最深奥、广大处,最真实适用处,决非现世一切学术宗教所可企及。”而那些科学无法涉及的方面有:纷繁复杂的因果关系,甚深的空性,远离言思的胜观,以及牵涉到心性奥秘的五道十地等等。 正如上所说,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两者追求的目标都是要揭示这个世界的本质真理,而各自使用的方法不同,故两者所得到的成果也不同。佛法已彻底明了地描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面目,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至尊佛陀就已经彻悟宇宙的终极真理,达到无上的智慧,照见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的所有事物的本质实相,即明了一切时空维数中万事万物的本相,即在深广无边的智慧中真实现见一切事物皆是缘起而生,因缘具足则生,因缘消失则亡,有因必生果,有果必有其因,而缘起生的事物皆无有不变的自性,无自性而本来平等,无我性而原本清净。 而现代科学由于方法手段的局限性,还远远没有达到其所追求的目标。这种局限性表现在物质特性的深入探索和精神本质的表层分析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自然科学领域偏执于物质特性的现象,和社会科学领域偏执与精神有关的现象。这样,自然科学主要以人的感官观察和仪器测量,即依靠显微镜等等的仪器,探索到仪器所不能继续探索下去的那一步,就是科学家们所发现的最先进成果。不难看出,这种先进成果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与片面性。不成熟性,是因为,当仪器改进后,探索的结果也会变化;而片面性,是因为,感官和仪器只能触及表面现象,因而只能不断重复用较隐蔽的现象去解释表面现象的工作,甚至对超过三维空间的事物就无能为力,只能借助于数理推算,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就局限于现象的范围,即用现象去解释现象,未能深入现象后面的本质,不能如实照见事物缘起无自性的实相。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主要依赖于人的分别念,它没有佛教中息灭分别妄念的禅观方法和发心修法,因此,依靠分别念的研究工作犹如火堆上面的不断上升的烟,离火越来越远,越来越分散,最后不知源于何处。因此,目前社会科学也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真理。 但佛陀的智慧远远高出于这些最最先进的仪器所及,因此用超越分别念的觉性所证悟的真理便远远超出科学家们的想象。如《华严经》中佛陀阐述了“一尘中有尘数刹”的道理,这么多个广袤无垠的刹土,含摄于这么小的一粒微尘之中,便是用显微镜等现代先进仪器以及通过凡夫寻思分别念所永远不能发现的真理。 我们都知道,如今西方文明国家的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而西方科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但对人类精神方面的探讨研究非常鲜少。我一直认为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才能共创人类的美好。科学家们虽然用自己的分别意识作了实验和抉择,但未深入研究内心世界的缘故,也不能得出一个亘古不变的可靠结论。由此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他们也就无法超越。他们一生中孜孜探求外境的真理并对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当偶尔反观自己,产生出诸如“我是谁?”“心的本体是什么?”这一类问题时,便往往一片茫然。美国的沈家祯博士曾说:“根据我有限的知识,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究竟什么是我’的问题有一个答案,只对‘我’提出了疑问,也因此有的科学家对‘我’并不如一般人的执著。”那时,如果了解了佛教义理,就可顺利解决这类比较棘手的问题,在三藏十二部的经典中,处处都闪烁着有关精神论述的智慧火花。因此科学家尤智表说:“科学和佛教真是世界上的两盏明灯,他们照破了世间的愚暗,解除了人们的迷执,使人类的智慧得以无止境的发展,而达到无上的正觉,可惜现代的科学只限于明了物质的相貌,凡有关于心的部分,仍非借重佛教的一盏慧灯,不足以破除迷暗。” 一个社会,仅仅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仍是远远不够的,就象一个人,只是腰缠万贯而缺少思想道德的修养仍会被世人认为病态一样。现代社会只注重发展物质,而忽视精神的升华,甚至会背离人们起初的良好愿望而自吞苦果。如现代高科技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就为人类增加了许多恐怖与痛苦,科学家们只在其领域里从事研究,而不考虑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危害,便是缺乏慈悲的表现,而当没有慈悲的人掌握了这些高杀伤率的武器时,局部甚至全部人类的灭顶之灾就会随时降临。而佛教的慈悲精神与之恰恰相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更是大慈大悲,即以真挚的爱心与忘我的精神来救护、普度一切众生。孙中山先生在《军人精神教育录》中也赞扬佛教“以牺牲为主,救济众生”。数千年来,佛教信仰一直在社会各阶层绵延不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佛教慈悲精神的吸引。摩尼·巴格西在《我们的佛陀》中说:“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佛陀是一个冷静的科学大脑与一颗饱含深切同情的热诚爱心的独特的结合体。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朝向佛陀,因为,只有他是人类良知的表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