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

续 6





                                    第五章   佛灭后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第一节  三藏圣典的结集

   (一)第一次结集
  结集二字包含有编辑的意思:而古来翻译法师使用“结集”的词语,是指大家聚集在一起会诵佛说过的遗教,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古印度还没有文字记录,只能用语言把回忆的知识,通过师承传诵保存下来。
  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许多佛的弟子请求摩诃迦叶尊者,把佛一生所说的教法,用会诵的方式,统统把它结集起来,以作后世人天眼目,大迦叶接受了请求,就派人到弥卢山顶上,撞钟集众,一下子就召集了四百九十九位罗汉圣众,无学长老。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西边的大迦叶居住地方毕钵罗窟,也就是七叶窟,邀请阿闍世王为护法,在这里结集了经律论三藏的教法。先请阿难尊者结集经藏。当时阿难尊者,在修证上还是初果须陀洹有学的果位,大迦叶认为这次结集,参加法会的,全是罗汉、辟支佛,无学圣人,因此刚开始,就不让阿难参加大会。阿难尊者感到非常惭愧,就发愤图强的跑到山林中间,勇猛精进修习禅定,把烦恼残余结缚断尽,得证阿罗汉果位,就再来扣打毕钵罗窟的大门,要求参加大会。大迦叶说:阿难,你如果真正得到无学果位,那么你自己就由门缝进来吧!当时阿难就从门缝进来。向大众顶礼,要求参加大会。大迦叶请阿难尊者高升法座,结集经藏。正当阿难升座的时候,蒙佛加被,顷刻之间,居然与佛一样的相好庄严,与会全体大众,产生了三种怀疑。第一,难道是释迦牟尼佛复活了吗,第二或许是他方世界的古佛再来吧,第三是不是阿难尊者已经成了佛的果位?全体大众听到阿难尊者,根据佛临终最后的遗嘱,开口结集,首先就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与多少弟子等六种成就。使在会大众的三种怀疑,顿时得到消除。阿难既说如是之法是我阿难亲闻佛说,那么自然不是释迦再来说法,当然也不是他方佛来说法,更不是阿难已成佛了。阿难说的如是我闻这几句话,这就是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大迦叶尊者,他为什么一定要请阿难来口传结集经藏?因为阿难是佛的堂房弟弟,是多闻第一,他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得道那一天诞生出世的,能够对佛所说教法记忆不忘。他结集佛法,真是如瓶泻水一样,点滴不漏,丝毫不错。阿难尊者,还能够忆持十方诸佛所说的清净妙理,丝毫不忘,所以大迦叶非请他来结集经藏不可,也只有阿难,才能担当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其次,大迦叶又请了优婆离尊者,用口传方式来结集律藏。这位尊者,在未出家以前,在悉达多太子身边做理发师。他随佛出家以后,精进修行,特别是专精于佛所制定的许多戒律。佛在僧团中,所制定的清规戒律,一条条一篇篇都能记忆在心,不会忘记。他在佛弟子中,持戒第一。所以大迦叶尊者,就请他来结集律藏。
  摩诃迦叶,在佛弟子中头陀苦行第一。有一次,佛告诉大众说:我们佛法中,都像大迦叶那样,就能够使正法久住于世界之中。这就说明他所修的头陀苦行,真是我们佛教最最主要的根本行门。所以佛灭度以后,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法,就靠大迦叶来发起,邀集了许多弟子,把它结集下来。使佛日增辉,fa lun常转,直到今天,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仍旧传播于世界各国。特别中国和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的佛教,是非常兴盛。有很多的佛教信徒,虔诚恭敬的在那里研究佛学,依教修持。佛教之所以能够得到世界上许多人民大众的信仰和崇敬,自然是它闪光的真理,能够久经考验而不衰,屹立万古而常存。
  当时除了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优婆离尊者等阿罗汉在毕钵罗窟里结集三藏教法外,还有比丘长老在跋波尊者的带领下,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七叶窟外面不远的僧团里,进行会诵结集。这就出现窟内、窟外二个部分的结集。但是这两处所结集的三藏教法,都是属于小乘的范围。
  关于大乘三藏教法的结集,据说是由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带领了许多菩萨和阿难尊者等,在铁围山中结集的。铁围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根据《法界安立图》:我们这个小世界,是一个大海。在大海中间屹立着一个须弥山。这个须弥山有十六万八千由旬高。每一个小由旬,有二十里的远;每一个中由旬,有四十里之远;每一个大由旬,有八十里之远。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分有四大部洲。东方:东胜神洲。南方:南瞻部洲。西方:西牛贺洲。北方:北俱卢洲。在须弥山的外面,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七金山:一、双持山,二、持轴山,三、担木山,四、善见山,五、马耳山,六、象鼻山,七、持地山。在七金山的外面是咸水海。咸水海边上,有一座山叫铁围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和阿难尊者等许多菩萨,就在这里结集了大乘教法。
  上面所讲的小乘三藏教法,与大乘三藏教法的结集,都是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不久的一个时间里结集的。


  (二)三藏十二部
  一、三藏:这经律论,为什么称为三藏呢?因为藏字意义就是我们古时一种可以盛放东西使用的箧子,而佛教经、律、论三藏能够把佛一代所讲的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的教法,统统把它收藏在三藏之中。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四十九年教法,总称为经、律、论三藏圣教。三藏里面所讲的就是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的道理,凡是佛弟子能发心修行戒定慧,就可以不漏落于生死轮回受诸苦恼,所以称为三无漏学。第一经藏:是记述定学的道理,它把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上上禅定的道理,统统都包括收集在经藏里面,这叫经传定学藏。第二律藏:律是记述戒学的道理,它把所有的小乘戒法,就是优婆塞、优婆夷的三皈五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学戒女的六禁法,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戒法《梵网经》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法,统统都收集在律藏里面这叫做律传戒学藏。第三论藏:论是记述慧学的道理,它把所有诸大菩萨,诸大论师所做论学的道理,统统都收集在论藏里面,这叫做论传慧学藏。将经、律、论三藏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是从正不从兼,从多份不从少份,虽然经藏中间,也说律学与论学,但主要是说定学。在律藏中间,也说经学与论学,但主要是说戒学。在论藏中间,也说经学与律学,但主要的说慧学。另外还有菩萨藏、声闻藏和戒律藏,叫做三藏。这个三藏教法是在印度都是用巴利语和梵语结集的。
  二、十二部: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什么叫十二部呢?即是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每一部经,每一部律、每一部论里都具有几部、甚至十二部完全都具足。把三藏教法分门别类,划分为十二部类,使人一看,就容易提纲挈领,便于研究和探讨。
  十二部的内容,第一长行:就是每一部经、律、论的正文,从头到尾,都是一行一行的连续下去,故叫长行。第二重颂:分为二种,一是追颂,即经中道理,上面已经讲过,恐怕人们不注意,重新把它再来追颂一下,等于再听一次,使人更加清楚。二是超颂,就是经文中,没有讲过的道理,现在利用偈颂先来叙说一下。第三授记:即是《金刚经》中说的燃灯佛与释迦牟尼佛授记的道理。或者是佛与诸大弟子授记当来作佛:即《法华经》所讲的佛为许多弟子授记。第四孤起:这就是在经文突然间孤立提起某件事,象这种孤起情况,在经文中是经常看得到的。第五无问自说:在一般经文中,佛每次说法都有菩萨或罗汉等发起因缘。可是如《佛说阿弥陀经》没有人问法和请法,而是由佛大慈悲心中,说出来这个净土法门。第六因缘:有许多经典里面讲有因缘和因果的道理,如《贤愚因缘经》,《三世因果经》等。第七是譬喻:有些经文里面佛说了许多譬喻,因为有些道理高深,不容易听得懂,所以佛引用使人容易明白的事情来作譬喻。通过譬喻,就会了解。如《百喻经》等。第八本事:指佛说自己或其他古佛和弟子们过去生中的历史本事,如《法华经》说:“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定当说法华”。又说,过去有十六王子,随妙光法师出家的故事。阿弥陀佛就是第十一个王子,释迦牟尼佛就是第十三个王子。第九本生:在经中也看到佛说他的本生的事情,《释迦谱》和《释迦如来应化事迹》里引用的许多故事。第十方广:如指经中讲的高深玄妙不可思议,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圆觉经》等。第十一未曾有:指经中说到未曾有的事情,如《金刚经》说的希有世尊者。《楞严经》说的“法筵清众,得未曾有”。第十二论议:指许多经中所说的论议,佛与弟子或菩萨的互相辩论玄妙的道理,也有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以上是简单介绍十二部经的内容。
  古人对十二部经曾经作了六句偈子:“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具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对十二部予以高度概括。大迦叶就把佛对弟子们所讲的许多论议,对于佛教理论中一些重大课题,加以解释和研究的很多论说,完全结集起来,这叫做论藏。上面所讲的,就是阿难、优婆离、摩诃迦叶三位大德长老,在毕钵罗窟所结集的三藏圣教,这都是佛灭度之后,第一次开始所结集的情况。


  (三)第二次和以后几次结集
  在佛涅槃一百十年之后,有一位耶舍长老就召集了七百位德学兼优的比丘。在毗舍离城一个僧团寺庙之中,对于佛教戒律上的许多有争议的论点,进行了一次评定。这就是对十事问题,究竟是否非法,进行评定。这是第二次的结集。
  根据南传佛教记载:佛逝世后二百三十五年,在印度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长老为首的,有一千比丘在波叱利弗城,会诵了三藏的教义。这是第三次结集。
  在佛涅槃四百年左右,以世友菩萨为首的五百比丘,在大月氏国,大家共同来造论,解释经律论。其中有一部就是《大毗婆沙论》。这是论藏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论。这是第四次结集。
  乃至在九十多年前。缅甸的明顿王邀集了许多比丘,校勘了一部巴利文的三藏,今人称之为第六次结集。



                                                   第二节   部派佛教的分裂

   (一)窟内、窟外结集和上座部、大众部
  一、窟内、窟外结集:在佛灭度后一百年里,把佛所说教义和弟子们所传承的教义,作为遗教,依教修行。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根据佛所制定戒律,一丝不苟地如律行持,严禁勿犯。一是有一小部份弟子,对于戒条细则方面,产生了不同看法,例如富楼那尊者和迦叶尊者,他们在讨论戒律时,对于僧人住宿地方、留藏食物的问题等戒条,产生了不同见解。一方面认为要坚定如法行持,丝毫不能变改。一方面认为因时、因事、因地可以融通随缘。同时在结集背诵三藏教法方面,迦叶尊者与五比丘之一的跋波尊者,也存在着不同意见。特别在戒律问题上面,意见分岐,无法统一。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就发生了窟内、窟外两处分别结集,会诵三藏圣教的大会。当时在印度的摩竭陀国、阿输迦王遵奉小乘佛教。因此全国教徒都要信崇小乘教法,这种情况持续了相当长久时间。印度佛教在这一阶段表面上可以说是和合一味,基本一致的大好时代。也正是小乘教义十分兴盛时代,实际上这就是含蓄了彼此见解不同的分裂因素。
  二、上座部与大众部:到了佛圆寂一百年以后至第一个四百年中间,从原始佛教逐渐就形成了部派分裂时代。由根本分裂又发展到枝末分裂,所以才有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部派。引起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在戒条方面发生了严重争执。印度西方的波利族比丘耶舍尊者等和印度东方毗舍离城的跋祇族比丘等为了有关戒律十事,发生意见分岐。耶舍斥责跋祇比丘十事非法,遭到跋祇僧团许多比丘的反对。因此波利族耶舍尊者就到各地去邀请了七百位大德长老,在毗舍离城举行了第二次结集传颂大会,对这十件事,宣布为非法。所以波利族长老就叫做上座部;而上座部遵循的戒律是依据《十诵律》《四分律》它的内容就是细节繁多,保守不变。但是在当时却赞成这十事戒条是合法的,正确的规律。跋祇族大德比丘,他们也在大规模地召集了一万比丘,在另外一个地方,进行集结传诵大会,就叫做大众部。而大众部所依据的戒律是《摩诃僧祇律》《梵网经》,它的内容就是精要简略,融通随缘。另一方面,根据北传佛教的《大毗婆沙论》和《异部宗轮论》等的记载。在佛灭度以后一百年左右,有一位大天比丘,非常聪明智慧,深得阿育王的崇敬。他创立了五条新的教义,叫做五事。在当地也受到佛教僧团许多长老比丘们的反对。这时凡是支持和同意大天比丘所创立五事的就是大众部。反对这五事的长老比丘们就是上座部。不仅如此,当时对于教义方面,也只是四阿含经,四谛、三法印、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理论。从此以后,佛教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二派。就叫做根本的分裂。
  经过一个时期,大约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第一个四百年中。在各个僧团里面,由于他们所承受和传统的见解不同,所以又进一步加深了上座部与大众部二大派的分裂。


  (二)十八部派与二十部派
  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是从佛灭度以后一百年到二百年之间。印度佛教由二大部派逐渐地形成了十八部派。又从佛灭之后二百年到三百年之间又扩大到二十部派之多。部派的源流,简介如下。
  大众部分出之部派:
  一、一说部:《文殊问经》译为“执一语言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鞞婆诃部”。依真谛的《部执异论疏》和慈恩的述记,此部是主张世出世法都无实体,唯有假名(说)的学派,故名为一说部。然则《文殊问经》的译者僧伽婆罗,注释执一语言部为“所执僧祇(大众部)同故名一”。这种作为一般名词的看法,似与他那难陀的解释同。据西藏佛哈威耶所传,一说部得名的由来是:此派学僧视佛陀的教法必以“一”之无上灵智方能了解的缘故。不管如何,此部确是主张诸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的学派,所以较之大众部的过未无体论,更接近了大乘法空的思想。
  二、说出世部:《文殊问经》译为“出世间语言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庐迦尉多罗部”;秦译为“出世间说部”;陈译为“出世说部”。依真谛疏,此部是主张世间法唯假名无实体,而出世间法则是实有非假名的,故得名为说出世部。近世的学者有的主张此部原为鸡胤部的异名。
  三、是鸡胤部:其原名至今仍不大明确,也许是《文殊问经》音译的“高拘梨柯部”,或《舍利弗问经》音译的“拘拘罗部”秦译的“窟居部”。至于陈译“灰山住部”的原名,至今无法得知,仅能从真谛附录的音表:高俱梨柯部(亦作高俱胝柯部)中推测而已。此部唐译为“鸡胤部”,述记称其“憍矩尼(编者按:此尼字有待求证)部”。依南传和西藏传,此部的原名为“高苦利伽”,关于得名的由来,据《文殊问经》夹注,高拘梨柯为律主的姓氏;述记亦以憍矩尼为婆罗门姓。真谛疏解释灰山住部为“此部从处作名,山堪作灰故,此部住灰山故”。这即是从所在地得来的名称。现在印度的地名确有多处与此同名的地方,例如yamuna河畔,就是最著名的一个。据南传学派中有一热灰论的学派,主张一切无不是热灰。这在觉音注中,认为其代表者就是鸡胤部。果如此,此派即以宗义得名的了。总之,对于此部得名的由来共有三说:一从地名,二从宗义,三从主名。
  四、多闻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婆收娄多柯部”,陈译“得多闻部”。秦译在叙分裂的一段,虽然缺漏,但于最后段名此部为“多闻部”。关于此部的分出,共有三说:一从大众部,二从鸡胤部,三从有部,依述记此部得名,是约部主博学多闻而来。此部与根本分裂时的多闻部(四众随一)是否有关?那就不大明确了。据真谛疏,佛在世时有一名叫祠皮衣的阿罗汉,他坐禅于雪山,直到佛灭后二百年间始出世到了央崛多罗国。当时他看到大众部所弘传的三藏唯有浅义而无深义,因此诵出深义以利弘传。其时信其说的部众,另成一派,名为多闻部。传说,该词皮衣罗汉,就是奥义书最著名的哲人夜柔那落迦仙。这若是事实,那么多闻部就为夜柔那落迦仙的门徒结成的一派,而不仅弘传佛教,同时也弘传奥书了。总之,此部确由广学多闻得名,这与当时誉广学的部主为多闻圣者的习惯,并无不合。
  五、说假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钵蜡若帝婆耶那”,秦译为“施设论”,陈译为“分别说部”。关于此部的源流,有二说:一从大众部,二从鸡胤部。据清辩说,此部是主张苦从诸法假合而得名。依真谛疏,佛在世时著论分别解说的大迦旃延尊者,曾于佛灭后二百年间,到了摩诃陀国的大众部中,指出何为假名,何为真实,而分别批判法义。当时从他的一派叫做分别说部。真谛所说的大迦旃延论,也许是指现今的《施设足论》,但此论是有部七论中最著名的一部,因此可能这是真谛误把说假部和分别说部混同为一,钵蜡若帝为假说、施设的意思,故译为分别是极不当的。真谛的这一误译,致使后世的慈恩亦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误判分别论者为说假部了。按此二部,根本是毫不关联的学派。
  六、制多山部:《文殊问经》音译为“只底柯部”。秦译为“支提加部”,陈译为“支底与世罗部”。《舍利弗问经》译为“摩诃提婆部”的理由,也许是由部主取名而来。盖当时大天曾居于制多山(现今之基斯丹)河南岸,阿马拉瓦底东南地方,故称为制多山部。此部的源流,除清辩认为由鸡胤部分出之外,其余的传说,均认为是大众部的直接的分派。其分派的起因,就是那有名的大天五事的论诤。
  七、西山住部:秦译为“佛婆罗部”,这恐怕是阿婆罗部之误。陈译对此部缺传,《述记》认为此部的居住地在制多山西故得此名。对此,玄奘在《西域记》卷十中说:“城西据山有阿伐罗势罗,唐云西山僧伽罗。”若据此,西山确为西边的山之意。关于此部分派的因缘,《述记》指为:“计五事虽同大众,因议此五,别诤余事故分部”;“既与大天不和,因此别住”按此部和北山住部分裂的情形,诸传缺漏的多,这也许是起因于居住地偏僻,或分裂的时间较迟的缘故,不然就是把它概括于案达罗派所致。
  八、北山住部:秦译为郁多罗施罗部。《述记》认为此部居住于制多山北而得名。此部除《文殊问经》和《宗轮论》有记载之外,其余均失传。若把《舍利弗问经》所说的质多罗,视为郁多罗的误写,那么,就是指此部无疑了。

  上述的八部派是见于《宗轮论》中的大众部的末派,除此之外,大众部的末流,似另有东山住部、王山部、西王山部、义成部、质多罗部、末多利部等。
  上座部分出之部派:
  一、说一切有部:《文殊问经》译为“一切语言部”,《舍利弗问经》和《十八部论》,音译为“萨婆多部”。依真谛疏及清辩第一说,此部是主张一切法(三有为、三世与三无为)皆是实有故,名说一切有部。《文殊问经》的译者,对一切语言部的译名特夹注为:“律主执三世有故,一切可借语言也。”此部一名“说因部”,《十八部论》之“因论”和《部执异论》所说的“说因”,都是此部的译名。也许此部有较偏重论部的倾向,故每于论法时,必先究明因由,因此得名为说因部。有人认为此部与有部是毫无关系的。在诸传中,虽然也有认为此部早于根本分裂时存在,但这与史实并不相符,故不赘言。
  二、雪山部:陈译为“雪山住部”,或“上座弟子部”。依真谛疏说一切有部自上座部别立后,曾有多人不欲与上座部共处,因此逃到了雪山地方另成雪山部。据《述记》的记载,此部因圣贤少,宗义微弱宛若风雪的惨澹,故得此名。这当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解释,是毫不足取的。关于此部的源流,有人认为就是原先的上座部本身,但亦有人认为系大众部中的一派。也许此部与大众部同样,赞许大天五事故,而有此看法。《文殊问经》和秦译总计部派时,仍将上座和雪山分开为二部。
  三、犊子部:陈译为“可住子弟子部”。依真谛疏,可住是仙人名,因部主的母亲,属此仙人的种族,故名为可住子。就是说,此部为仙人族的弟子所创立故,得名为可住子弟子部。对此,慈恩虽然认为“此理难解”,但其看法仍不出此,还是把犊子(可住)视为婆罗门的通名。《文殊问经》的夹注亦同此。依真谛传,部主不知何许人,但《述记》以为是佛在世时的人,而且引证了《涅槃经》。《杂阿含经》卷二九(大二、二一二)中,有跋耆子尊者问佛陀述及不堪持二百五十戒,请准许唯依戒定慧三学记载。跋耆子尊者的这种精神,当然足够代表大众部于根本分裂时的跋耆族精神。虽然跋耆子尊者并非十事非法的倡导者,但他的这种勇气,确系继承族性的传统而来的。经十事非法的纠纷后,分出犊子部,而以此部主为佛在世时的跋耆子尊者(犊子尊者),我想乃无不当吧!清辩第一说,对部名的起因,似有牵强附会之嫌,至其分派的因缘则无明文记载了。依宗轮论所言,此部系说一切有部的分流。综观诸传,对此部的分派共有三种看法:一、从正量部出,二、从上座部出。三、早于根本分裂时出。
  四、法上部:《文殊问经》译为“法胜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昙摩尉多利迦部”,秦译为“达摩郁多梨部”,《三论玄义》作“法尚部”。此部得名的由来,《文殊问经》的夹注、《述记》以及清辩第一说均同,统为由部主名而来。至于法上,究竟是何等人物,那就不得而知了。依秦译,经量部祖为郁多罗,依藏译即为法上。此部分出的因缘,真谛疏认为:在释《舍利弗阿毗昙论》时,由于见解不同而分出。当时分派的共有四部,即:本部和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不过,《宗轮论》和《部执异论》,并不认为如此,而说是由于解释《已解脱颂》的见解不同而分裂的。《宗轮论》所说的《已解脱颂》,在现今的《舍利弗毗昙》中无该文,或许这是另一异本。关于此部的源流,诸传均认为是犊子的分派。但也有认为系上座部的直接分派;如清辩第三说,即认此部出自大山部。嘉祥在《三论玄义》认法尚部系“旧之昙无德部”,这大概是一种误传,盖昙无德部乃为法藏部的异译名故。
  五、贤胄部:《文殊问经》译为贤部,《舍利弗问经》和秦译为“跋陀罗耶尼部”,陈译为“贤乘部”。依《述记》,此部主是名叫贤之阿罗汉的后裔,故得名为贤部,此部的原名,若如陈译所传为“跋陀罗耶与尼与”,即应译为“贤胄部”,若系跋陀罗耶尼即应译为“贤乘部”清辩第一说,认为跋陀罗耶尼的弟子叫做跋陀罗与尼与,若依此,部主应为跋陀罗耶尼无疑,则该译为“贤”了。关于此部的分派因缘,已如上述。
  六、正量部:《文殊问经》译为“一切所贵族”,《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沙摩帝部”。秦译的“三弥底”,陈译的“正量弟子部”,唐译的“正量部”,大概都是根据同一原音--三弥底耶而来。至于秦译的异名--“弥离”的原音则不明。据《文殊问经》译音的夹注:“律主为通人所重故”,则此部名应是“三摩帝”,而该义译为“所贵部”。依清辩第一说,此部的部主叫做沙摩他。嘉祥的《三论玄义》对部名的由来,虽然和诸传的看法相同,亦以为得自部主的名字由来,但他却称此部为“正量弟子部”,而称部主为“大正量罗汉”。嘉祥的这种看法,也许依据真谛疏而来。真谛所译的“正量”,为陈译所说的“三眉底耶部”。慈恩的述记仍把部名叫做“正量部”,但至其起因,看法就不同了。他认为“正量”是誉此部知见正确,没有邪谬,因为此部所立的法义皆为正量。此部的源流,依清辩第一说,为上座部的分派。依他拉难陀有部传和比丘宇尔沙俱罗问论,即为根本分裂的四部之一--为正量部的分出,其他诸传均为犊子部分出。
  七、密林山部:《文殊问经》译为“住山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沙那利迦部”,秦译为“六城部”,陈译为“密林住部”。《述记》解说得名的由来:“近山林木,蓊郁繁密”,故以为部名。《文殊问经》的译者,夹注该山为“律主所居处”,《三论玄义》亦同此看法。有关此部的源流,诸传均视为“犊子部”所分出,唯有清辩第三说,认系大山部的支流,或正量部的一派。其分出因缘已如上述。
  八、化地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弥沙塞部”,秦译为“弥沙部”,陈译为“正地部”。依真谛疏说,有一名叫“正地”的婆罗门,出家后得了罗汉果,他曾以韦陀论和毗伽罗论,补充到佛法中。“正地”,是因为部主居俗时,为国师匡正了国境,故被誉为正地。彼于佛法中,仍以韦陀论匡正佛法的不足,故亦称正地。依慈恩的述记,部主居俗时,曾为国王化益庶民,出家后,从他的一派,便叫做化地部。慈恩虽责《文殊问经》把此部视为“不可弃部”,但这怕是他的误会,因为《文殊问经》所指的并非化地部,而是Avantaka部。此部的源流。《宗轮论》以为出自有部,南传则认系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清辩第二说,即以为“分别说部”所分出。
  九、法藏部:《文殊问经》及陈译,均称为“法护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昙无屈多迦部”,秦译为“昙无德部”。在诸传中所说的“法密部”、“达摩毱多部”,即指此部。关于部名的起因,《文殊问经》的译者,夹注为:“律主名也”。依真谛疏,部主法护(法藏)是目连的弟子,而于目连灭后主张五藏说(经、律、论、咒、菩萨),故别成一派。慈恩的述记和清辩第一说,均视部名系由部主得来,关于部主法藏的身世,学者间均推定为:“阿育王时派至孟买传教的昙无德。这种推定与《文殊问经》所说的:目犍罗优婆提舍、昙无屈多迦(法藏)部,起苏婆利师(善岁)”相符故,谅足可采信吧!至于源流,有认为出自“化地部”,有以为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更有认为出自分别说部或有部的。
  十、饮光部:《文殊问经》音译为“迦叶比部”,《舍利弗问经》和秦译均为“迦叶维部”,陈译为“饮光弟子部”,尚有一名“善岁部”。《舍利弗问经》的“苏婆利师部”,秦译为“优梨沙部”,即指此部。不过,《舍利弗问经》以为“苏婆利师部”,与“迦叶维部”不同。关于部名的由来,真谛疏解释为“饮光为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金色,饮蔽余光,故呼彼饮光。”就是说,部主为彼之后裔,故名为饮光;部主少岁因其性贤有德,所以叫做“善岁”。依慈恩的《述记》,饮光是佛弟子迦留陀夷的氏姓,彼幼年时皈佛出家受道故,名为善岁。《文殊问经》的看法,乃以迦叶比丘为律主名,唯有清辩第一说,认为“善降法雨故,名为正法雨部”。如上节所说,若把苏婆利师(善岁)部主视同阿育王时的目犍连帝须,那么,上述的推定就无立足之地了。就是说,目犍连帝须与饮光之间,假定有师弟,或因有什么因缘,则其部名应为饮光一名了。《舍利弗问经》视此部主为目犍连帝须的理由即在此。不过,《舍利弗问经》到底是把苏婆利师(善岁)部和迦叶维部分开的,所以可能是一派二名的误传,或的确有二派的存在。关于此部的分派因缘,嘉祥在《三论玄义》中说,部主善岁为迦留陀夷子而“撰集佛语,次第相对,破外道为一类,对治众生烦恼者复为一类,时人有信其说者,故别为一部也。”此部的源流,有人认为出自有部,有人认为是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更有人认系分别说部所分出。依《舍利弗问经》苏婆利师部,为萨婆多所分出,而迦叶维部,为他卑罗(上座)部所分出。
  十一、经量部:《文殊问经》音译为“修妒路句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修多兰提那部”。秦译的“修多罗论”,及陈译的“说经部”,即指此部。此部一名说转部。依真谛疏,此部之得名,是“唯有一经藏的缘故”。依慈恩的《述记》,此部是以经为正量。而不依律、论的一派,所以得名为正量部,《文殊问经》的夹注,亦同此意。此部的源流,诸传均为出自有部,唯有《舍利弗问经》指由上座部所分出,南传则认系说转部所分出。后世虽有以鸠摩罗多(童受)为部主之流,但这恐与事实不符;盖鸠摩罗多是与龙树、提婆同时代的人故。一般虽把经量部视同譬喻者,但据《婆沙论》卷三八(六二七、一九八下)的记载,譬喻者与经量部截然不同。他拉难陀第四十二章说:“譬喻部为红衣部分裂的诸经部,十八部中不别列举”。
  十二、说转部:《舍利弗问经》译为“僧伽兰提迦部”,秦译为“僧伽兰多部”(又为相续部),陈译为“说度部”《宗轮论》的三译均为“经量部”。关于部名的起因,《宗轮论》说:“诸蕴由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依真谛疏:“此部明五阴,自此世度至后世,未得其道者,则五阴不灭,故名说度。”依慈恩的《述记》:“此师说有种子,唯有种子现在相续,转至后世,故名说转。”这些说法,若以《舍利弗问经》(僧迦兰提迦--说转部和修多兰婆提那--经量部是别派)和南传(说转部与经部是别派)来说,就大有问题了,因为南传明指经量部出自说转部,同时清辩、他拉难陀的上座部传和大众部传,亦都只列一名(不是说转部,就是经量部)。如上述此部是主张五阴(或种子)流传相续的一派,当然要与有部别立了。依清辩第一说和他拉难陀第四十二章,说转部一名无上部。依清辩的看法,部名是起因于部主郁多罗而来,秦译亦有“大师郁多罗”的记载,故说转部也许确由郁多罗论师分出。至于此部的源流,《舍利弗问经》和清辩第一说,认为出自上座部,南传认为出自饮光部,清辩第三说和他拉难陀正量部认为出自有部。上述的十二部派,是见于《宗轮论》中的上座部的分派。”
  如果依据十八个部派来说,大众部中除了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之外,只有六部派。上座部就有十二个部派。以上这些部派都是逐渐形成起来,这叫做枝末分裂。这就是部派分裂时期。到了佛灭度之后四百多年,健陀罗国有一位国王名叫迦腻色迦王在位时期,他对于小乘教法,更加信奉尊崇。因而使大乘佛教又受到严重的影响。到了道德高超的一位协尊者出现于世以后,为了大宏正法,纠正异说,他就召集了五百个罗汉,再一次来结集三藏教法。又编著一部《大毗婆沙论》,进一步来解释佛典。从这个时候开始,由小乘佛教就发展到大乘佛教的兴旺时代。




                                                       第三节  龙树学派的兴盛

      (一)龙树的师承和著作
  在佛灭度之后的第二个四百年时代:也正是佛灭六百年中,有一位大乘菩萨出现于世,他的名字叫做马鸣。因为这位菩萨降生时刻,听到许多马在那里叫鸣,所以称为马鸣。他是协尊者衣钵真传的入室弟子。一生力弘大乘佛教,著有《大乘起信论》等许多论著。教化众生,到了佛灭度后七百年时期,又有一位龙树论师出世。
  龙树。约在公元一五○--二五○年代的人。他出生于南印度毗达婆国。先学外道,通达医方,隐身之术。后入佛教,学习小乘,再转大乘,精通当时一切经典,统一诸经思想,而确立了大乘佛教义学。龙树活动的地方,以大憍萨罗国为主,得沙达婆诃那王朝之皈依,晚年住于黑蜂山。他大成大乘佛学,故被尊仰为第二释迦。又他对于后来各宗派。给予很大影响,故被列为八宗之祖。
  龙树的著作很多,收藏于汉译及西藏译经而其真伪未定者亦有。现被认为龙树真撰之作,约有如下各种论颂:
  (1)《中论颂》:
  (2)《十二门论》(一卷)罗什译(无梵、藏本);
  (3)《七十空性论》(唯有西藏译);
  (4)《回诤论》(一卷)毗目智仙、瞿昙流支共译。(有梵、藏二译);
  (5)《六十颂如理论》(一卷)施护译(有西藏译);
  (6)《广破经、广破论》(唯有西藏译);
  (7)《大智度论》(百卷)罗什译(大品般若之释论)(无梵、藏译);
  (8)《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罗什译(十地经第一、第二地之释论)(无梵、藏本);
  (9)《大乘二十颂论》施护译(亦有西藏译);
  (10)《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一卷)失译。(无梵文本、而有西藏译);
  (11)《菩提资粮论颂》(六卷)“自在作”之译、达磨笈多译;
  (12)《宝行王正论》(一卷)真谛译(有梵文“尘论”的一部分及西藏译的全部);
  (13)《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一卷)义净译。其他有异译二种,无梵文本而有西藏译。
  上列之中,(1)--(3)是一面破小乘而另一方面乃阐明龙树自己的根本立场的作品,(4)--(6)是破正理派为主的作品,(7)--(8)是大品、十地二经的释论,(9)是阐明三界唯心的短论,(10)是敦煌发现的小论(西藏译以此为龙树作),(11)--(13)是谈实际问题或佛教政治思想之作品。


  (二)龙树的思想提要
  (一)八不中道:龙树的八不中道,是以破八为破一切,而由破一切以显第一义。八不: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和不去。证此八不,即能明一切不,明一切不,即能达到毕竟空,达毕竟空就能知宛然有之中道,这是八不中道的功用。
  (二)事理二证:论证中道,有“事”“理”二证。事证是从现象实事来看,《中论》乃举出谷喻,以示八不中道的境界。本来,所谓“生”,是曾“无”而今“新生”的意思,可是,离前谷种,即无今“新生”之谷,故此谷种,从前已有,非今新生,是故不生。虽云不生,谷之存在,古往今来,永存不灭,是故不灭。又以前的谷,并不是现在的谷,后后非前前,故曰不常。虽说不常,谷之相续,年年不断,连绵相续,故云不断。又谷芽非谷花,谷花非谷芽,果实花芽各不相同,故云不一。虽说不一,离开谷种,即无芽茎花实,其中应有不异的性质。又谷之芽茎花果,系由谷自己所变现,非从外而来,故云不来。如从谷中,欲觅出芽茎花果,终于不可得,不出即不去。以上是八不的事证。
  再由“理证”方面看,《中论》说有四不生偈,即:“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是也。万法非自生,亦非“他生”。“自有”不得谓“生”,“生”者不得谓“自有”,万法无自性故无自他之对立,无“自”“他”故,无“自生”亦无“他生”。“自有”如不成立,“他有”亦不成立,无自即无他故。既无自他之因素,怎能有“共生”?万法虽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同时又非“无因生”,因为“无因生”是不符合因果律的。由此四个不生的道理。即知万法本来是“不生”。既然不生,何灭之有?不生不灭,故云“中”,或云“空”。《中论、观业品》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本不灭,以其不生故”。诸法无自性故,缘生不可得。《十二门论》云:“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万象的究极,终觅不出其生相,既无生相即无灭相。不生不灭是中道缘起的公案,懂得此理,其他六不即明。即世相流转故不断,诸行无常故不常。万象是诸法,故非一,诸相不可得,故非异。三世不可得,前后不可得,所以说不来不去。《中论、去来品》云:“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去来是事物的动相,动相的成立,须以时间、空间的二大形式为条件。但在另一方面看,有物质方有空间,有物质之变化始有时间,这是近代物理学的时空观。可是,物质的“本质”究竟不可得,所以时间空间亦可说是幻有(偏计)而已。《中论、观时品》云:“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物尚无所有,何况当有时”,物之本体不可得故空间即幻有,时间亦然。
  吾人如无一异倒见,即无物体空间之有。万象无自性而不可得故空,空故万象无自性而因缘有。毕竟空而宛然有的真空妙有的境界,是绝对中道的境界,而中道的境界,须先破“有”“无”之执,然后方能证入。
  中道的境界,其实是无法形容的,因为吾人的语言是不完全的,所以用语言表达的中道,是“言诠中道”,并不是“离言中道”本身的境界。中道境界,虽是难喻,但却遍满于整个现实世界,即在现象因果中,却有其寂灭之理。《中论》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宇宙实相,正是这个境界,这叫做“中”。柳绿花红,宇宙万象,实无本体之有,唯有如是之中道境界,龙树由否定的论理以表示此境,而天台智者大师乃更进一步,由肯定的十如是三转读法,以表示三谛圆融的实相,而此实相,亦即是龙树八不中道的境界。
  (三)空有二门:中道的妙用,可分二门,一为空门,二为有门。说“诸法空”是“真谛”,说“诸法有”是“俗谛”,真俗二谛,均是实相,只是说法不同,所以龙树二谛说,并不是理境差别的二谛说,只是中道的二面观罢了。但所谓“中”,当然并不是“中间折衷”的“中”,而是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中”,因此《中论》三谛乃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前二句由空(非有)以破外教及小乘之实在观,第三句乃表示执破空之作用为假名,而第四句则表示妙有中道的境界。所以说:非有非空的境界即是中道,亦即是实相。




                                                  第四节  龙树以后兴起的学派

  (一)无著、世亲学派的兴起
  到了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九百年的时候,北天竺富娄沙富国的婆罗门族,姓憍尸迦的兄弟共有三人。大哥叫无著,二弟叫世亲,三弟是狮子觉。他们兄弟三人,都是跟从萨婆多部出家的。大哥无著长老,学的是小乘教法。他非常用功,不久就证到小乘空观了。可是他的心里总觉得小乘教法的道理,不够彻底,因此无著长老,又进一步来转学大乘教义,对于大乘菩萨道,有了精深的研究。从此以后,他就一心一意,积极弘扬大乘教法,化度众生。二弟世亲长老,开始时候,就信仰小乘教义。他对文学和小乘理论,非常精通,但是他心存偏见,利用文学的特长,编造了五百部论文,来毁谤大乘佛教。他还主张大乘教义,不是佛说等等论点。三弟狮子觉,也是信奉小乘的教法,他抱明哲保身的宗旨。虽然自己相信小乘,但是他没有造论反对大乘。
  无著长老,信奉大乘瑜伽教义后,想到二弟世亲,自己不相信大乘,而且更造了五百部论,来大力反对大乘,毁谤大乘。根据佛教因果规律来看,世亲这样毁谤大乘,将来一定要感招三途苦报。心里深深感到不安,为他担忧。这怎么办呢?无著长老,就想了一个方便权巧的办法,假装生了重病。派人到阿踰国去告诉世亲说:大哥生了重病,非常危险,请你念兄弟手足之情,赶快来探望他,世亲得到大哥病重的消息,马上就来到丈夫国看大哥。兄弟见面,格外亲切,一见大哥身体很健康,没有什么毛病,世亲心里想着,这是什么缘故呢?正在怀疑之际,无著就对世亲开门见山的说:我的重病,是因你而发生的。你这样顽固的反对大乘,毁谤大乘教法。将来的结果,一定逃不出三途恶道。世亲听了无著一番恳切的劝导,激发了夙根,顿然惊觉过来,对于大哥说大乘教法,有了悟解,认识到自己过去执迷不悟偏于小乘,懊悔以前毁谤大乘的过错。认识到今后赶快悬崖勒马,傍岸收帆了。心里再三踌躇不安,这怎么办呢?无著觉察到二弟,现在已有返迷归悟,改弦易辙的打算,就对他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过于悲伤。你从前反对大乘,这好象一个人在地上跌了一跤,现在也要从地上再爬起来,重新起步,努力前进!这不是更好吗?从此以后,世亲就积极宣扬大乘佛教。后来又编造五百部论来弘扬大乘,赞叹大乘教义。著有《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世亲寿命很长,活得八十岁才圆寂。中国唐代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曾经亲近过瑜伽宗大德戒贤论师。从他那里学了瑜伽教义。也就是法相宗。在《瑜伽师地论》里,曾经谈到世间出世间修证因果等种种差别之相。所以瑜伽宗,又称为法相宗。瑜伽一派的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得到信崇和传承,人才辈出,大振宗风。这是瑜伽学派兴盛时期。


  (二)密教的流行
  佛灭度后经过一千六百年的最后三百年中间,密宗的产生,最初,就是龙树菩萨在印度南方开了铁塔,由金刚萨埵传授与他的密诀,也就是金刚界、胎藏界西部的密法。密宗又叫做瑜伽。瑜伽二个字,就是相应和轨则的意思,如火车轨道,我们修行密法,一定要按照瑜伽所说的轨则去做,才能够得相应的效果。中国的玄奘法师,到印度之后,曾参拜过龙树论师的弟子龙智上师。中国的义净法师,到了印度,正当密宗兴旺时代,他为了仰慕瑜伽密法,曾经参加入坛。秉受灌顶密法。唐代开元四年由善无畏尊者来到长安把印度密法传入我国。密宗的修持方法,也是从浅到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作部:着重于结立坛场,修设各种供养等等事宜,这是刹帝利才容易做到的。
  第二行部:是以念诵咒语为主的修法,对于结坛修供比较简单朴素。这是适合婆罗门知识分子一类人的修法。
  第三是瑜伽部:就是以手结印、心观想、口诵咒为主要修法。对于结坛供养等事,只要一般就可以,不举办也可以,这是吠舍商人和工农人的修法。
  第四无上瑜伽部:这个部又分做三个方面,一、玛哈(大),二、阿努(随),三、阿底(拯),也称父部、母部、无二部。这三种瑜伽,是旃陀罗杀猪屠夫等人的修法。我们认为这四种瑜伽的修持意义,都有它的内在互相联系的道理,前三者。作部、行部、瑜伽部,都具有无上瑜伽部的精神,互相融合而进入无差别境界。这样看来瑜伽密教是当时印度四个种族的信仰教徒都能修持的。瑜伽密宗在印度兴盛时期有三百年之久,后来由于其它国家各种教派的侵袭,和印度婆罗门教的复兴,所以使佛教的密宗和其它教派,就逐渐走上衰微的道路。密宗也先后传到西藏等地。印度的佛教在佛灭度一千六百年之后,就日趋于消亡而无闻于天竺了。到了十三世纪以后,几乎完全消灭。到了十九世纪以后,佛教又从斯里兰卡传入印度,才逐渐的复兴起来。最近尼泊尔王国也正在从事用印地安文的字母,记录和印行了巴利文经律论三藏的工作。近几年以来,佛教在欧美各国,也成立了许多佛教团体,从事于研究和宣传的活动。


  (三)巴利语系和梵语系佛教
  巴利语是佛在摩竭陀国一带地方使用的大众语,是一种通俗的语言。佛在各地讲经说法时,就是用这种语言。可是这种通俗的巴利语,在印度早已不通用了。现在靠佛教的经典才把它保存下来,巴利意译为经典。古代印度的风俗习惯,把各种经典或书籍,用口传的方式,背颂下来,而不重视用书写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的。直到公元五世纪摩竭陀国一位大德高僧,觉音法师到锡兰去,重新用锡兰的僧伽罗文才把巴利文的佛教经律论三藏经典,全部记录下来。而原来的巴利文字母,是已经不存在了。梵语就是古印度的一种文雅的语言。印度人自称是梵天的后裔,所以他们的语言,叫做梵语,也就是梵天之语。他们的文字称为梵文。佛教所讲在欲界以上有色界十八梵天,有一个大梵天王。梵者净也,意为洁净。而北传佛教的经典,就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可是也有一小部分从巴利文翻译过来。
  印度佛教的流传,形成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个语系。在公元前三百年的时候,由于阿育王信仰佛教,他派遣传教师把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就从印度向各个地区广泛地传播。后来在公元二百年的时候,在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支持下,佛教更加向外发展。南传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到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老挝、泰国和我们中国的云南省傣族、崩龙族、布朗族等许多民族地区。这都是属于巴利文系统的上座部的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就是从古印度传到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以及我国的西藏、蒙族、土族、羌族、固裕族、蒙古和苏联等地区,都属于梵文系统的大乘佛教。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小乘巴利文佛教早期传入汉地,又称北传佛教。




                                                      第五节  佛法东传中国

   (一)佛法在华的初传
  佛教究竟什么时候传到中国?历来各种典籍记载不同,大约有十种之多。大多数人公认是东汉孝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到中国的。据说汉明帝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中看到一位相好庄严、金光灿烂的金人,一手拿着一把弓,一手拿着二支箭,就在金銮殿上空飞来飞去。到了梦醒以后,就把梦中所见的事情,问了大臣傅毅。傅说,我听说西方有圣人,名字叫做佛,而陛下所梦金人,手拿一弓二箭,这就是佛字。汉明帝便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到印度去请求佛法。路上经过大月氏国,正巧遇到了摄摩腾、竺法兰二位法师,骑着二匹白马,带来了佛像和佛的舍利以及梵文贝叶经六十万言,从印度来到中国弘传佛法。因此汉明帝就以最隆重的仪式,把二位尊者迎接到洛阳,先住鸿胪寺,不久又在洛阳雍门外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白马寺,为供养这二位法师安居之处。后来就在白马寺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佛教传到中国以后,首先就从国王宫廷里面开始信奉起来,后来就逐渐地推广到民间。汉人最初发心出家做和尚的是朱士行法师,也是中国第一个和尚。后又有阳城侯刘峻等人也出家做和尚,洛阳又有妇女阿潘出家做尼姑,是中国尼僧的开始。当时出家的僧尼只是剃除须发,都没有受三坛大戒。到了三国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才由中天竺国沙门昙柯迦罗法师来到洛阳,翻译出《僧祇戒心》,并创立起戒坛给和尚、尼姑传授三坛戒法。所以中国佛教徒推昙柯迦罗律师,为律宗初祖。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佛教才有真正的比丘、比丘尼。
  经律论三藏教法,在古印度用巴利文和梵文结集的。自汉明帝时传到中国,先由摄摩腾、竺法兰译出《四十二章经》,以后汉末叶安息国安世高、月支国支娄迦纤、姚秦的龟兹国鸠摩罗什、东晋法显、道安、唐代玄奘等高僧大德共同努力下,把梵文和巴利文的三藏教法翻译成为中文。这些高僧对中国佛教的弘传和翻译,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值得佛教徒永远纪念的。汉语系和藏文系经律论三藏是中国现在所流传的大藏经。

TOP

续 7



    佛教初传到中国,主要译师是安世高。


  安世高,别号叫做安清,安息国的太子。他精通禅学,教人修学安般守意。调摄我们出入呼吸的气息,收摄妄想心。专注一心,功夫成熟,就能得到三昧禅定。这种修禅方法,等于六妙门的禅观。毫无疑问这与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所修的面壁观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位太子是夙植灵根,久培德本,而且得了宿命通的特殊功能。他三世以来都是做安息国的太子,第一次做太子的时候,就发心出家做和尚。知道自己前生欠了人命债没有还,据他的观察,债主是在中国洛阳地方。于是来到洛阳,正巧,他刚到洛阳旷野途中,忽然对面来了一个少年人。由于前生冤业关系,看到他就心中怒火焚烧,生大嗔恨,马上拔出利刀,迎面杀去,当下安世高法师就被杀死。但是他命终之后,中阴身又到安息国去,又投胎做了太子。年纪长大以后,发心出家修道。知道还有宿债未还清,债主依旧在中国洛阳,因此又航海来到中国洛阳,就到前生被杀死的少年家里借宿。奇怪的是上次命债未还,一见忿怒,现在命债还了,见面之后,很欢喜地留他住宿,并招待筵席,在席间法师就问少年说:你知道我吗?少年说:“不知道”。于是法师就告诉他,我是你某年、某月、某日在旷野途中,被你杀的和尚,这位少年听到这几句话,大吃一惊,因为这件杀人的事,相隔好多年了,并没有别人知道,所以心里怀疑,一定是鬼来讨命,非常恐怖。法师就对他说:你不必害怕,我不是鬼。因为我当时被你杀死,是还你的命债。死后又到安息国投胎,出家修行,我现在再来洛阳,还是来偿命债的。我明日又会被人打死,但是希望你受我的嘱托,对官厅说,不要误办凶犯的罪。这样一来我的命债就可以还清,可是这位少年听了太子的话,感到十分惊奇,到了第二天,吃了早饭,就随太子一同到街坊去。再巧没有了,居然在太子前面走着一个挑柴的人,太子就跟在后面,走了不多久,这个挑柴人,前头的柴松了下来。后面的柴落在地上,这根扁担的弯头当下就向后面敲去,正巧打中法师的脑部,当下毙命,官方就秉公法办,判挑柴人以命偿命,此时这位少年就出来对官厅作说明,于是官厅就不予处理了。但是安世高法师第三世再到安息国去投胎做太子,后来又出家做和尚,精通三藏教义,第三次再来中国,这个时候正当后汉桓帝延和年间,住在中国弘法二十多年,安世高法师,他所翻译的经典,据三藏集记所说,一共有三十五部,达四十一卷之多。而《佛说八大人觉经》,就是法师所翻译的一部。


  (二)中国佛教的奠基人
  一、鸠摩罗什法师(公元344--413年,一说公元350--409年),是龟兹国人,就是现在新疆库车县。本来名叫鸠摩罗耆婆什,他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母亲名叫耆婆,连父母名,所以名为鸠摩罗耆婆什,汉译童寿,就是说他虽是童年,而有耆年的德气。法师的母亲早已出家、而且证到初果须陀洹的果位,罗什法师从小就非常聪明智慧。在七岁的时候,一天能够背诵一千首的偈子,有一次,他跟随母亲,到了一个寺庙的大殿,看到一个铜的磬子,小孩好玩,用双手一举,就当着帽子一样,戴在头上,非常高兴,后来又想到这只铜磬很重,我怎么居然能够把它拿了起来,戴在头上?这样一想,当下就觉得这只铜磬十分沉重,赶快就把磬子拿了下来,因此就悟到万法唯心的道理。
  到了九岁,有一次随他的母亲从龟兹国到罽宾国去求学,拜槃头达多做师父,修学小乘教义。二十一岁又到月氏国的北山求学,那个时候,有一个罗汉看到法师,感到这个人是非常奇异,当下就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小孩你要好好保护他。将来到三十岁时候,如果还是坚持戒法,就会得到大众的信仰。所度的众生一定会超过优婆毱多尊者。优婆毱多度了一个人,就用一根毛竹筹子记数。他的记数筹子,居然把一间房间都装得满满的。后来他圆寂时,就用这些筹子为他举火化身。这说明他所度的众生很多。如果罗什法师破了佛制的戒法,那只能做一个才智聪慧的法师了。可是罗什法师,他能通达印度的智书,四围陀典,五明诸论,阴阳星算,具有渊博的知识,后来又回到龟兹国,拜须利耶苏摩为师,进修大乘教法。就大力弘扬大乘教法,过了一个时候,他的母亲证了三果阿那含以后,有了神通。在他到天竺国去以前,一再叮嘱罗什说:佛的方等DA法,今后要阐扬到秦都。但是对你的自身不利,这怎么办?罗什说:菩萨修行,一切为了利益众生,只要佛教能够流行世间,对我个人来说,纵然受到镬汤鈩炭的痛苦,我也甘心接受。就依旧在龟兹国新王寺弘扬圣教,后来又到罽宾国为他的小乘师父槃头达多,宣说最上一乘甚深妙义。槃头达多闻法以后,就大开悟解,觉今是昨非,就拜罗什为大乘师父。所以罗什的名气,远播四方,汉地也非常景仰罗什法师。前秦符坚就派吕光将军,带了十万雄兵到龟兹国去请罗什法师、龟兹王就劝法师到中国去弘法,后来符坚被他侄子姚苌杀害,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王,将罗什扣留十七年。到姚兴继承王位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攻凉州,吕光投降,就请了罗什法师到长安,待以国师的礼节。姚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应姚兴之请,住逍遥园,大开译场,翻译了许多大乘经典,以旧译经本多处乖失原旨,所以选义学沙门五百人聚集一起,重新翻译了经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据《开元释教录》)
  道宣律师说:鸠摩罗什法师,夙根深厚,乘愿再来,他过去七世以来,都是做一个精通佛学的译经法师,他在临终时候对大众发了一个誓言,如果我一生所翻译的经论,能够深合佛的本意,火化后舌根不烂。后来火化果然舌根不烂,红彤彤的鲜艳如生。这就证实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许多经典的确契合佛心。
  二、法显法师:我国早在公元四世纪,到中印度去求法取经的有一位高僧,名叫法显法师(公元340--423年)。他是山西平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因慨叹僧团与经律之残阙,乃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从长安出发,经过流沙河等许多艰难险恶的路途,饱受了风霜雨雪种种痛苦,于晋兴元年(公元402年)才到达天竺。在印度各地,住了六年之久。又到斯里兰卡住了二年,精研戒律和梵文,共经历了三十几个国家,得《大般泥洹经》、《摩诃僧祇律》,《长阿含经》《杂阿毗昙心》,到了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回国,先到建康道场寺,同觉贤法师合译《大般泥洹经》六卷和其它的经律圣典。在中国翻译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当法师八十六岁这一年,在荆州辛寺圆寂。著有《历游天竺记传》,详细叙述了自己西行的经历与印度、中亚各地的佛教情况,记录了许多有关印度古代历史地理的资料,到现在仍然为世界东方学者所重视。法显法师可算是中国僧人到印度参礼佛教圣地,求取经典,并得到伟大成就的第一个人。
  三、道安法师(公元312--385年),常州扶柳(河北正宣)人,世家业儒,十二岁出家,天资聪敏,但以相貌黑丑被人们看不起,所以经常要他做些苦力劳动,可是他却十分卖力。后来要求师父把经书给他看,师父就拿了一部长达一万言的佛经,要他念诵。想不到这位相貌不扬的道安法师,记忆力很强,就在一天的时间里,居然把长达一万言的一部佛经,背得熟透,而且一字不错,师父大吃一惊,真是难得难得。通过这样的考验以后,终于改变了人们对他很轻慢的看法,认为是佛门的法器,为其传授比丘大戒。后来遇见佛图澄法师,对他很欣赏。常代澄讲说,时人称赞“印道人,惊四邻”。东晋孝武太元四年(公元379年)秦王符坚以七万雄兵,攻克襄阳之后,高兴地说:我取得襄阳,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道安法师一个人。还有习凿齿半个人,一共是一个半人。可见道安法师的道德学问,甚为符坚所敬仰。后来弘扬圣教,普利众生,跟他参学的门人,就有数千人之多,安师精通佛典,科判佛经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当时就有许多人对道安法师把佛经分为三分的见解,表示怀疑,诽谤为自作聪明,自持己见。后来印度有一部亲光菩萨论,翻译到中国来,打开一看,这部论里,居然也有三分的分法,因此才相信安师智慧超胜,深契佛心。实在是有先知之明,所以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的科判,是起始于道安法师,证实于亲光菩萨。大家都知道,我们出家人为什么都称释子呢?这就是道安法师肯定下来的。他根据印度佛教规定刹帝利(贵族)、婆罗门(祭祀)、毗舍(工艺)、首陀罗四姓出家,统统都称为释子一说,判定中国的出家和尚一律姓释。到了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时年七十四岁圆寂。道安法师出世的时候,有一件稀奇的事,左边手臂有一块肉,高了起来,就象印子图章一样,所以大家都叫他为印手菩萨,有一次道安法师访问习凿齿,一见面法师就问:请教尊姓大名,可是那骄傲自大的文学家,就毫不客气的回答说:“四海习凿齿”,这就是说在四海之内只有我习凿齿一人而已。安师一听,心里就想,这个人确实傲气凌人。当习说请教法师法号,安法师有意识的回答一句,“弥天释道安”,就是说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专通三藏的道安。你大我比你更大。由此法师与习机教相当,棋逢敌手,机辩纵横,争论不休。但习凿齿只不过是一个世智辩聪,当然是比不上道安法师的妙观察智。古人说不打不相识,习凿齿就提出“芥子可纳须弥之山,毫端能现宝王之刹”,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就是说微小的芥子为什么能纳须弥山呢?纤细的毫端为什么能现宝王之刹呢?道安法师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随口就回答说:“听说你曾读过十三幢楼房的藏书。请问你的十三幢楼的藏书究竟放在什么地方?”习凿齿一触便悟,得大利益。这就是佛教里《华严》事事无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法门,就譬喻我们拿一尺大的镜子,登上高山,向四方上下一照,所有的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统统都现在一尺的镜子之中!习凿齿所开悟的就是重重无尽,法法圆融的道理。因此对道安法师心悦神服,甘拜下风。经过一场辩论,二人就互相尊敬,彼此结为方外之交,一僧一俗都为符坚与人民所敬仰的。


  (三)伟大的翻译家
  佛经翻译方面的大德高僧,最杰出的可算唐三藏玄奘法师。(公元602年)。河南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是陈惠的第四个儿子,幼习儒学,读到曾子避席的一段,玄奘深深体会到,要仿效曾子避席的美德,马上站起来,立在书房中,父亲当时看到这种情景,认为这个儿子是非常有礼貌,有孝心,心中十分欢喜。十三岁时,玄奘善根成熟了,他心里想,为了要远绍我佛如来的法身慧命,近光我佛遗留的宏伟教法,就跟随二哥长捷去发心出家做一个沙弥。到了二十岁,就在四川成都受具足戒。得戒之后,就到各处名山古刹,参访大善知识。同时就努力弘扬佛教,特别对于《大般若经》,更加积极弘扬,对于《涅槃经》、《摄大乘论》、《昙毗杂心》等有所心得,悟解很深。但当时玄奘法师多年来去各地闻法,异说纷纷,查检圣典也各有所宗,莫衷一是。很想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会通一切。于是就立志去西方取经,同时又想到法显法师与智俨法师,他们为了弘法利生,探求真理,先后到印度求法取经。我也应该继承先哲之后,就立下了去印度取经的志愿,正巧这个时刻逢到从印度来中国的一位佛教大德波颇密多尊者(公元626年)向玄奘介绍了当时印度那兰陀寺戒贤法师在那里大弘法化,传授《瑜伽师地论》。肯定了这部论是佛教三乘学说大乘的体系道理。因此就在唐朝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修本请奏,决志自行,但没有得到批准,为了求法心切,只好从长安潜行出关,白昼隐伏,夜间赶路。当时正是八月秋高气爽的大好时光,开始走上了万里征途,历尽了艰难险阻,饱尝了风刀冰剑。以惊人的毅力,百折不回的壮志,在这冰天雪地和荒漠之中度过了漫长岁月。根据《慈恩传》记载,玄奘法师在四川时,曾于路上看到一个病人,满身生疮,真是臭污难闻,衣服也穿得非常破烂,玄奘法师心生怜悯,就把他带到寺里,给他请医生治病,又给衣服和饮食,对病人多方照顾。这个病人深感法师的慈悲心情,就传授他一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玄奘法师得到心经后,心里感到十分欢喜,就发心修持这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而且自利利他,到处宣说《心经》妙义。玄奘法师在前往印度取经,出关以后经过莫贺延迹地方,凡在有困难危厄的情况下,都经常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以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虔诚恭敬,专心诵念,所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所有zai 难,当下都得消除,转危为安。使《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风行于世,深得广大教徒的受持读诵,信受奉行,消灾免难,得大利益。所以说《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我们佛教信徒,应当终身持诵《心经》,一定深得广大灵感。又传玄奘法师在益州空慧寺里忽然遇到一个生病的和尚,这位和尚知道法师就要继续上路去印度求法,就非常欢喜赞叹,同时又说:去中印度要经过很远很远的路,中间有不少的流沙和弱水,这一路上真是十分艰苦,而且也会碰到许多危险和惊恐。这位生病和尚,发慈悲心就口授了三世诸佛的心要法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一再叮嘱玄奘法师,如遭到种种苦难危险时刻,要一心恭敬的称念“心经”,在往来路上,一定会得到感应可保平安,没有一切苦难。希奇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法师再去寻找这位和尚,已不见了。后来法师离开国境,在旅途之中,凡遇有困苦厄难环境,或碰到粮食发生缺乏时候,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键时刻,法师都随时随地至诚称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四十九遍。由于至诚感通,当下就得到灵应,转危为安,离苦得乐。在西行印度取经的前进道路上,经过千山万水,悬崖峭壁,终于到达了中印度,在佛成道处摩竭陀国,那里有一座那烂陀寺,当法师正在绕坛礼拜的时刻,突然间又看到上次在空慧寺碰到的那位和尚。玄奘法师说:“蒙你口授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的《心经》,我在一路上,每当遭遇一切艰苦厄难时刻,总是一心诵念,仰仗《心经》的护佑,处处都得到顺利,使我安全到达西天,满我心愿,表示诚恳的感谢。”这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不但是三世诸佛心要法门而且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灵感,有求必应,所以玄奘法师普劝人们要受持这卷《心经》。
  这卷《心经》,在《大般若心经》第四百零一卷到第四百零五卷中间的四个品里,就是佛与舍利弗二人的问答,关于般若行的功德中间,摄要提出来的一段,作为单行本来流通,即是玄奘法师所译《大般若经》的第二分初,《缘起品》、《欢喜品》、《观照品》、《无等等品》经文的心要法门,最最简单,只有二百六十字,这卷《心经》真是《大般若经》六百卷的核心。故所以叫做《心经》。这卷《心经》是法师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翻译的。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处学了五年,对于瑜伽学说有了进一步的悟解。最后又在枝林山胜军居士处学了两年,把瑜伽学说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彻底弄懂,玄奘法师又在各地参学,对于大小乘各种学说,都有深刻理解,融会贯通,造诣甚深。在印度声誉极高,有“大乘天”的尊称。玄奘法师后来在印度周游各地,到处都开辟论坛。由于他知识渊博,辩才无碍,战胜了许多婆罗门教徒,成为声名显赫的论师。玄奘法师在印度走遍了一百二十八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度过了十七年的漫长岁月,精通梵文和佛陀要义。到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回到长安,带来了梵文本子三藏圣教,一共有五百二十个夹子,总计六百五十七部,就用二十四匹驼马,负载回来。
  到了二月间,玄奘法师就进谒唐太宗于洛阳行宫,太宗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来迎接他,奉诏就在西京弘福寺开设译场。同时召集许多大德沙门与他共同从事翻译工作。经过十九年时间孜孜不倦的努力,共翻译了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余卷。玄奘法师、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被称为中国译经的四大译师。特别是《大般若经》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正月初一日在西京玉华宫译场里面,首先开始翻译的,梵本里面共有二十万颂。佛在四个地方说此经,第一是王舍城的鹫峰山。第二是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第三是他化自在天。第四是王舍城的竹林园。共有四处十六会。到了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冬天才把《大般若经》六百卷全部翻译完毕。法师才合掌欢喜的说,这部《大般若经》,乃是镇国之基,人天大宝。到了六十九岁时,由于二十多年来的翻译工作,功德圆满,就安然圆寂。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旅游家、翻译家、思想家。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称他为“唐僧”“唐三藏”。师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一三八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一一○国家,传闻者二十八国家。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历史、地理、文化上,乃至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所重视。
  上面所介绍的关于安世高、鸠摩罗什、法显、道安、玄奘的简要事迹。这五位翻译家、旅游家、文学家。对于沟通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经典著作等方面,都立下了伟大的功勋业绩,是值得我们中国佛教徒永远尊敬和崇拜。
  我回忆起唐朝义净法师写有一首西天取经的诗。“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不知前者难。远路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后者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这首诗使我看到古德为法捐躯的献身精神。我们饮水思源应学习这些大德高僧“翻经留作将来眼”的弘法利生胸怀。唐代翻译家除玄奘外还有菩提流志、实叉难陀、义净、金刚智、不空等人。义净法师(公元635--713年)所译的经有六十一部,共二百六十卷。不空三藏法师(公元705---774年)所翻译的经有一百零四部,共一百三十四卷。玄奘是着重于瑜伽、般若、大小乘毗昙。义净是重视于律宗经典。不空是着重于密宗。至于其他的许多译经大德所翻译的经典也是各有所长。在这个时期中总共译出三藏三百七十二部,二千一百五十九卷之多。可见对唐代佛教翻译经典作了很大的贡献。


  (四)大藏经的刻印
  对于编辑大藏经的风气非常盛行,在北方根据《贞观释教录》入藏经。南方根据《开元释教录》写经。在阅览藏经方面,也很流行,当时的许多讲经法师,遍览全部藏经,如后唐的贞海法师。为了精通《法华》,他在三十几年中,就讲了三十七座经,并且阅览藏经二遍。从隐法师精通《弥陀经》、《中观经》等,每天为大众讲经,就阅览藏经一遍。智佺法师专于《百法论》,讲过百余遍,他曾阅览藏经三遍。义楚法师精通《俱舍论》,讲圆晖疏十余遍,也曾阅读藏经三遍。文辈法师,专于修习禅定,也曾看过三遍藏经。这是唐代高僧阅览大藏经的一些情况。
  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早已刻印有翻译中文和藏文的大藏经许多版本。我国第一次刻雕木版的汉文大藏经是公元971年,宋朝开宝四年的刻本,后来又经过了金、元、明、清几个朝代,一千多年的时期中,先后共有二十几个刻本的大藏经。佛教在宋代得到统治阶级的保护,除了兴寺度僧之外,又有很多高僧到印度去求法。同时又命使内官张从信到成都去雕刻大藏经。这是佛教大藏经刻印开始,后来从中印度来中国的法天、法贤、施护三位法师,受到朝庭的崇敬,设立译经院。太宗皇帝还亲自作了《新译三藏圣教序》,为了培养翻译人才,把译经院又改为传法院,又设立印经院,来管理和流通大藏经的出版工作。在宋代三百多年里,对于大藏经的刻版有官刻和私刻二种,共有六个刻本。第一官刻版从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至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费了十二年功夫,在成都刻成,叫做蜀版,共收有佛经六百五十三部,计六千六百二十余卷。第二、私刻经版,在福州东禅寺觉院刻版。从元丰三年至崇宁二年(公元1078--1103年)。共五百六十函,计五千八百余卷。第三、是福州私刻的开元寺版,从北宋政和二年到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12--1156年)花了四十年时间,根据东禅寺版刻成。第四、是湖州思溪圆觉禅院私刻版。是依据福州版,共五百四十八函,计五千六百八十七卷。第五、湖州思溪资福寺版,南宋嘉熙到崇祐(公元1237--1252年)雕印,收佛典一千四百五十九部。第六、是在北宋时代就在平江碛砂(今江苏吴兴)延圣院,编写了碛砂藏,后来又和元朝在杭州余杭南山普宁寺所编刻的藏经合在一起,共有五百九十一函,计六千三百九十二卷,这叫碛砂藏。辽代的佛教也是非常兴旺,在圣宗太平元年,由于宋刻蜀本大藏经的影响,就在燕京刻印藏经共五百七十九帙。开始于兴宗重熙二十三年,完成于道宗清宁八年(公元1054--1062年)此时,辽代恢复了契丹国号,所以这部藏经就叫做契丹藏。这个刻本没有传到南方,只传到高丽国,所以现在契丹藏几乎全部丧失无存。
  到了金代有一位崔法珍比丘尼,她在山西省南部地方,断臂发愿募资翻刻北宋的大藏经,并加以补充,从熙宗皇统八年,到世宗大定十三年(公元1148--1173年),经过二十多年时间,才刻印成功。
  到了1934年,在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了这个藏经的刻本,现在保存下来,只有四千九百五十七卷,所以叫做赵城藏。保存于今之北京图书馆。
  在元朝除了余杭南山大普宁寺刻印的碛砂藏以外,还有西夏文的大藏经,福建建阳刻雕的毗卢大藏经,现在还有一部分经典存在鼓山涌泉寺。
  明代对于刻印大藏经事,也非常重视,前后共有五种刻本,三种官刻、二种私刻。早在洪武年代(公元1368--1398年)在南京刻印的,叫做《南藏》。在永乐年间,再在北京刻印的叫做《北藏》。后来又在杭州刻印的方册大藏经,叫做《武林藏》。这三种藏经是官刻流通的。后者二种是私刻的。万历时期开始雕刻,到了清朝初期完成的方册大藏经,叫做《嘉兴藏》(公元1473--1619年)它是在嘉兴楞严寺发行的。但是这部藏经刻印地方是在浙江径山,所以又称为《径山藏》,在永乐和万历年代,先后曾经两次翻刻过藏文叫做《甘珠藏》,后来又经过数次把部分要典翻刻为“番本”大藏经。
  清代官版藏经,从世宗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成立藏经馆,就请了许多大德高僧,在北京贤良寺编稿,正式开始于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公元1735--1738年)前后共四年,完成了这部众所敬仰的梵本《龙藏》,共七百二十四函,计一千六百七十部,七千二百四十卷。后来又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刊印了丹珠尔《西藏大藏经》。乾隆时期又刊印了《蒙文大藏经》,和继续印行《满文大藏经》。这是清代编印大藏经的情况。近代在上海频伽精舍刻印的,就叫《频伽藏》,共有八千四百十六卷。在中国台湾翻印的叫做《中华大藏经》。此外还有在日本刻印的《大正藏经》、《续藏》,巴利文南传的大藏经。以上所介绍的就是从唐代以来到清末为止,关于佛教大藏经、编辑、阅览、翻译和雕刻流通的一些主要概况,以便对于历代佛教大藏经的文化事业略知由来。我们佛教的大藏经在哲学、天文、医学、雕刻、艺术、翻译、旅游等方面,保存有丰富的资料,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六章  禅宗史话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在开悟的人看起来,所谓头头是道,法法皆真。真是见色闻声,无非这个,扬眉瞬目,尽是玄机。可是对于迷昧的人看起来,所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真是迷头认影,当面错过,翳眼空华,无中生有。我们要知道,开悟的人,所悟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禅学嘛。迷昧的人,所迷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禅学嘛。这样看来佛教的禅学的的确确是一切法门的大总相法门了。也就是我们信仰佛教,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善女人,最后所要达到唯一的目的。
  禅宗,它是中国佛教最主要的一个宗派。是根据初祖达摩大师依《楞伽经》与六祖惠能大师依《金刚经》而创立的宗派。禅宗的产生,也是有它的历史因缘,这就是说:法不孤起,依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说,有一天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为了要令一切众生得大利益,就请佛说法,并且就把一枝金色的波萝花贡献给佛。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答应了他的请求,就高升法座。可是佛升座后一句话都不讲,只是手里拿着这枝波萝花静静地给在会大众看看。当时在座的许多弟子和护法诸天,看到这一情景,心里都在想着,佛平日一升法坐,就开口说法。今天很奇怪,为什么坐了好久,只是拿一枝鲜花给我们看看,这是什么道理呀?大家都不理解佛拈花示众的主要意义。正在这个时候,站在佛旁的一位老比丘,名叫摩诃迦叶尊者,看看之后,就领悟到佛拈花意旨,突然间破颜含笑起来。我们要知道大迦叶尊者,为什么看到佛的拈花示众,会破颜含笑起来呢?这就是他与佛一个是机,一个是教,机教相当,碎啄同时。他能够深深地彻底领悟我佛拈花的微妙法门,默契了佛的心宗,所以到了大迦叶尊者微笑之后,佛马上开口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佛就把正法眼藏,传法给摩诃迦叶尊者,同时佛又把自己所搭金缕袈裟和青色天所贡献的钵统统都给了迦叶,这就是“衣钵真传”,成为西天第一代祖师。释迦牟尼佛传法所说这几句法语,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就是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三叹奇哉所说的“大地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真理,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真理。如来的净智妙慧一切功德,就叫做正法眼藏。正法就是根本佛法,眼藏就是大智慧择法眼,能够普照一切,含藏万法,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都含藏此一法之中,这一法就叫做正法眼藏,什么是涅槃妙心呢?也就是说不生不灭的妙真如心。这个真如妙心,是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一如一切如,法法皆如。它是不变又能随缘,随缘依然不变。它随迷缘,就做六道众生,它随悟缘,就成四圣法界。这就譬如冰之与水一样的,随冷气之缘就水结成冰,随热气之缘,就冰化为水。这个真如心叫做妙心,妙字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实相就是无虚无妄真实之相,这就是妙真如心,实相无相,无相就是无有一切千差万别虚妄之相,唯是真实平等一相。平等一相,就是微妙智慧德相。这正法眼藏是依照真心的大用方面来说,涅槃妙心就是按照真心本体方面来说,实相无相是按照真心德相方面来说,合起来就是根据真如妙心的体、相、用三个方面道理来讲,这个妙真如心真是一种幽微奥妙秘密的无上法门,这个微妙法门就叫做一法界大总相法门。它真是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如来智慧德相。这种智慧德相,不但是佛有,我们众生也有,所以说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这就是佛教禅宗的学说。简单的称为禅学。
  我们要知道,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是无说而说,无言之道,要我们从眼根与耳根方面,能够得个消息,体会佛的无言妙道。到了摩诃迦叶破颜含笑以后,佛开口说了几句法语,这是以言遣言,无言之道。古人说:“大道本无言,因言而显道,真心本无相,即相而明心”,就是这个道理。我想到孔子,有一次对几位弟子说:“余欲无言。”弟子说:这怎么办,如果夫子你不开口讲话,那么我们这些小小的弟子们,就得不到教益了。孔子说:不要紧,你们看看天,它日日夜夜也没有讲话么。那春夏秋冬四时的节气,不是照样走得很好嘛?它一天到晚也没有讲话,那万物不是也生住异灭,辗转循环终而复始嘛。你们看,天何言哉。这就充分说明了,无言才是真正的大道。所以说妙高顶上,从来不许商量,到了第二峰头,才说出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



                                                                第二节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流传

  (一)达摩大师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再由阿难传法给商那尊者,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当时并嘱咐达摩大师说:吾灭度以后六十年,希望你将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去绍隆佛种,普利众生。菩提达摩大师是印度南天竺国人,刹帝利种姓族。他的父亲名字叫做香至。达摩大师是香至的第三个儿子。到了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达摩大师秉承了般若多罗的遗训,就乘一只做生意的商船,航海东来。先到中国南海。当时南海的刺史肖昂,马上就写了一道表上报梁武帝。梁武帝得知印度来了一个有道德的高僧达摩大师,心里非常敬仰。于是派人到南海来专程迎接到金陵(南京)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梁武帝是非常信仰佛法,而且大弘法化,发菩提心,兴隆三宝,造庙度僧,布施结缘。每隔五里地方,就造一座寺,每隔十里地方,就造一所庵,度很多善男信女去出家做和尚、当尼姑。他自己对于佛学也是非常精通,但他只知道着相事修,追求人天福报,不知道离相妙修求证佛果菩提。梁武帝一见到达摩大师,就请求开示法要。
  问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祖曰: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帝曰:如何是真实功德呢?祖曰: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呢?祖曰: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帝曰:对朕者谁?祖曰:我不认识。
  达摩与梁武帝二人,一问一答,可惜不能契合于梁武帝的小机。由于教大机小,所以梁武帝不领悟达摩大师的根本法要。达摩禅师认为既是机缘不合,就离开金陵到洛阳去。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梁武帝把上面问答情况,告知他的师父志公禅师,禅师听后就大吃一惊,即对陛下说:达摩大师这个开示实在太好了,他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的大权出现,乘愿再来。粱武帝听了志公禅师这么一说,心里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许多兵马,急急追赶,一定要把达摩大师请回来,承事供养。志公说:陛下千军万马,唤不回头。达摩大师刚走到江边,回头一看,后面有许多兵马追赶而来,大师正在危急时刻,随手就折了一支芦苇,掷在江中,脚踏芦苇渡江,扬长而去。到了洛阳,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后来古人写了一付对联:“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少林寺有一千四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座落在河南省郑州与洛阳之间的嵩山之麓。当唐代时期,该寺曾经住过僧众二千五百人之多。这里的僧众除了禅宗大德之外,还有武艺拳术著称的武僧。大家都叫这种拳术为少林拳,并享有僧兵的光荣称号。僧兵曾经帮助过唐太宗李世民取胜于疆场之上。在明朝也有一度参加抗御倭寇,这就是达摩大师当年面壁过的圣地。所以嵩山少林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名胜古刹。菩提达摩大师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是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再由菩提达摩大师,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给二祖慧可大师,这叫做灯灯续焰,奕叶相承。


  (二)慧可大师
  二祖慧可大师(公元487--593年),本名叫做神光,俗家姓名姬武牢,今河南洛阳东人,在幼年时代,对于儒家学说以及文学书籍都有研究,悟解很深。出家以后,更精通佛教大乘和小乘教义。有一次他在参禅时,在定中仿佛看到一位大德高僧指示他,到南方去参礼大善知识。因此慧可大师后来就到了河南洛阳嵩山少林寺去参礼初祖达摩大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神光法师正在讲经说法时,忽然间看到有一个印度和尚在座听法,形态十分奇异,他那两只明亮的眼睛,目光闪闪,令人敬畏。神光大师一想,这难道就是名闻中外的菩提达摩吗?于是他一边讲经,一边对这位和尚十分注意,在讲到重要之处,这位达摩大师就突然地微笑起来。神光一看感到惊异,这位大师为什么发笑,难道笑我讲得不对么?就生起一个念头,等到讲完下座,派人找他来问问看,如果讲得有理,就算了,如果答不出来,不客气把他口中的一对暴牙齿敲了下来。讲经结束,神光下座至香炉前面问讯时,忽然看见一对雪白如银的暴牙齿,已经整整齐齐放在香盘上面了。神光一看大为吃惊,生大惭愧,折伏了我慢妄心,知道这是一位大德圣贤,非同寻常。抽了袈裟马上到处寻找达摩大师,但已不知哪里去了。后来听说大师已往嵩山少林寺修面壁观。神光自知学浅德薄,望尘莫及,就放下身心,负荆请罪,恳求正法,寻踪而至到了少林寺参礼达摩大师。看到大师孤身只影面对墙壁静坐,修行禅观。神光为了求法心切,就住了下来。每日早晚亲侍左右,执役服劳,请求开示佛教要义,总认为会得到达摩的慈悲方便开示。经过了很久的时光,大师总是自顾自的参禅用功,一句话都不开口,使神光心如火烧一样,急得要命。这种情景,正是古人说的“求法之人,如病思良医,如饥思美食,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又如经中说的:“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生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神光就不顾一切,精进勇猛为法忘躯,迫不及待寻求真理。有一天正逢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时,神光大师心中,一念求法精诚,就跪在达摩大师面前,可是雪越下越大,地上白雪已经积得很高,围绕着神光的身体,已经达到腰间;可是达摩大师依旧是无动于衷,一句话也不开导。此时,神光大师心急智生,就拔出和尚随身佩带的持戒修身用的戒刀,毅然地把自己左臂砍了下来,血流遍地,白雪染成殷红的鲜血一般。神光的精诚之心,断臂求法的精神,感动了达摩大师的慈悲心。他就开口问道:“仁者,你为什么把左臂砍了下来呀?”神光说:“求大师与我安心哪!”达摩就伸出一只手来,厉声对神光说:“将心来与汝安”。神光正在达摩伸手时刻,回光返照,悟彻一心本源,随口就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安心竟。”这就是说,找来找去找不到心的所在。究竟在什么地方?真心他是无形无相,本来无一物,怎么会拿得出来呢!神光既然彻底悟到真心,所以达摩大师说我把你的心已经安好了,这叫高山流水,自有知音。达摩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付给神光,又为他起了法名,叫做慧可。同时又把从印度带来的《楞伽经》一部共有四卷传给慧可大师。《楞伽经》是我佛称性而谈的法要,就是我佛如来心地法门,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特别是对于如来禅学理论讲得十分透彻,达摩大师在传法与慧可大师时又说了四句偈子:“吾本来此土,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慧可大师当下就一肩担荷,承受达摩大师的法灯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达摩大师在中国以祖师禅教化众生,也就是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无上法门。这就是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分界线。达摩大师在中国弘扬圣教,以禅学接引有缘众生。大事已毕,所作已办,于梁朝大通九年十月十五日,在禹门千圣寺,安祥端坐,示现灭度,涅槃逝世。后来他的弟子们,把达摩大师的肉身安葬在熊耳山定林寺。使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到了次年,梁朝有一位使者,名叫宋之,他从西域回国途中,路过葱岭,正巧对面碰见了达摩大师,肩上搁着一把方便铲,铲铃上挂了一只罗汉草鞋,朝着西域路上回归印度去了。这位使者还对大师谈话致意,寒喧几句。等到梁使回国以后,就把葱林碰见达摩大师之事,启奏北魏的皇帝,大家都感到这是一桩奇事,明明把达摩大师尸体葬到定林寺,为什么又看到他经过葱岭回印度去了?为了要把这个稀奇古怪的事情弄个明白,大家都来到熊耳山,把达摩大师的棺材打开一看,吓了一跳,棺材里没有尸体,只留有一只罗汉草鞋。当时皇帝和大众,才相信初祖达摩大师的神通妙力,真是不可思议。这也证实了佛教所讲的诸佛菩萨大权示现,随类化身的事迹,是真实不虚的。其实就是生本不曾生,去实无所去的真理。梁武帝因仰慕大师的崇高道德,特地刻制一座御碑,并题了一篇碑文来赞颂这位菩提达摩大师。宣帝就给他谥号为圆觉大师。据说达摩大师的寿命很长,圆寂时有一百五十岁。
  佛教禅宗是我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自从公元五世纪初期,菩提达摩大师东来中国之前,早就有了禅学传入中国。后汉末年安息国高僧安世高法师来到中国,从汉桓帝建和二年一直到灵帝建宁年代,在这二十几年里,就翻译了三十多部经典,如《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经》等等,所传播的教义,都是介绍了小乘的禅学,而鸠摩罗什法师等所翻译的禅学是属于大乘的禅学。到达摩大师传来的禅宗,才叫做最上乘的禅学。从汉末和东晋南朝,在这几百年时间里,由于翻译经典事业方面大大发展。不但外国法师来中国参加翻译,就是我们中国许多大德高僧,也不断着手翻译佛经和注释佛经,出现了大量佛经注疏等。到了东晋道安法师,也注释了不少经论,提倡禅学,所以修习禅定的风气,从此以后也更加兴盛起来。


  (三)僧璨大师
  三祖僧璨大师(公元?--606年)。出生于北齐时代,原来是一位虔诚信仰佛教的居士。当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见到二祖慧可大师,就恭敬地请问说:“弟子罪业深重,身患重病。所以特地来恳求和尚慈悲为我如法忏悔业障”。二祖回答说:“将罪来与汝忏。”僧璨大师当下回光返照,忽然领悟说:“觅罪了不可得。”祖曰:“与你忏罪竟”。同时慧可大师又开导说:“汝一定要依佛法僧三宝安住,如法修持。”经过问答之后,二祖知道僧璨知见正确悟理甚深,是个佛门法器。对他十分重视,为他剃度出家,取个法名叫做僧璨。从此以后,他所患之病也就逐渐地好起来。僧璨大师为了感师为他忏罪的深恩厚德,就放下身心,在祖下执侍巾瓶,做侍者达二年之久。后来慧可大师才把正法眼藏与衣钵,传给僧璨大师为禅宗第三祖,并开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之与法,本来无二,平等一如”的真理。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又到舒州皖公山安住,弘扬禅宗,曾经往来在太湖司空山地方,著有《信心铭》长达六百言之多,流传后世,普度众生。


  (四)道信大师
  四祖道信大师(公元580--615年),俗姓司马,蕲州人,在做沙弥的时候,就久仰僧璨大师的威望。有一次见到三祖,就请求开示说,愿和尚慈悲,乞赐我一种解脱法门,三祖说:“什么人来缠缚你?”答曰:“没有人缚我”三祖说:“既然无人缚你,还要求什么解脱呢!”道信于言下大悟。感师法雨之恩,就在僧璨大师门下,服役侍奉九年之久。有一天三祖就提出一个玄机妙理来试他,通过勘验之后,知他机缘已经成熟,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道信大师为禅宗第四代祖师。又把《信心铭》所讲理论开示道信大师。大意是:我们的虚妄身相非是真实,生灭诸法,本来无我,我们要知道即妄了真,这样才能够得证本觉法源。四祖在隋炀帝大业年中,就居住庐山东林寺,有十多年之久,后来又到湖北黄梅县西北双峰寺,在那里达三十年之久,大阐宗风。道信大师的禅学思想是: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恒沙妙德,总在心流。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大道虚旷,绝思绝虑等。四祖的禅学理论,是继承初祖的禅学法义。而且更有进一步的发展。


  (五)弘忍大师
  五祖弘忍大师(公元602--675年),湖北黄梅人。据传说他前生在破头山是做一个栽花行者。有一天见到四祖说:“佛法妙道,我能不能得闻?”道信大师说:“你年龄已经很大了,纵能得闻佛法,也不能广弘法化,如果你转过身,这样就可以达到你的心愿”。弘忍拜辞而去,后来转世,当年幼的时候,就去参礼四祖,道信大师就问弘忍说:“你姓什么?”答曰:“我姓是佛”。四祖又说:“这样看来,你是没有姓了嘛?”弘忍说:“性空故所以无姓。”道信大师听到这里,知道他是法门龙象,就度他出家。并且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弘忍大师,为禅宗第五代祖师。五祖得法以后,就往破头山安住,后来又到黄梅县东山寺弘扬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与传法弟子弘忍大师,先后同住东山寺,大阐宗风,所以大家把他们师徒二人,称为东山法门。达摩大师的禅学传到五祖弘忍时代已经形成了宗派的时代。由于黄梅弘忍大师,大弘法化,深得大众信仰和崇拜,当时门下弟子有一千多人,这样就演变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佛教教团组织,并以弘忍法师为法正和尚。在弘忍门下有一位首座和尚,名叫神秀,辅助五祖弘扬禅学。从五祖起,为了适应当时环境的发展需要,就以《金刚经》般若实相,真空妙理,教授弟子,接引众生;从而把过去一向所弘扬的《楞伽经》的主要教义和达摩的二行和四入的禅学道理,就无形中断弘扬了。
  禅宗思想和它的宗派的形成,是有着历史过程。从初祖达摩大师到六祖惠能大师为止,就是衣钵相传,正法眼藏,心心相印。正是达摩大师所说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也是古人所说的,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四七指西天印度的二十八祖,二三指东土中国的六位祖师。这就是从印度一直到中国的禅宗法系的发展史,也是我们中国禅宗的根本源流。自从六祖惠能大师以后,为了要息灭争端,只传法印,不传衣钵。




                                                      第三节  惠能开创的曹溪禅

    中国禅宗杰出的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他是怎么出家而开了大悟的呢?这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一件大事。现在简要的介绍一下:惠能,俗姓卢,是广东新洲人,父名行瑫。母亲姓李,是唐朝贞观十三年二月初八日子时诞生,他降生的时刻,有一道亮光腾空而起,同时更有奇异香气,遍满房室。到了天亮的时候,突然有二个和尚来对他的父亲说:“你们家里昨天晚上有没有生一个小孩?我们今天特地来为他取一个名字,叫做惠能。”卢父听了感到奇怪,我家昨晚是生了一个儿子,这二个和尚怎么会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给他取惠能这个名字,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就问道:和尚,你给我儿取名叫惠能,这是什么意思。答曰:“惠者以法惠施与一切众生,能者将来长大能作佛事”。这二个和尚讲完后走了,无影无踪,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惠能生来就不吃母奶,大家都很着急,到了晚上居然有一个人来,为他灌了甘露,使惠能身体非常健康,精神饱满、旺盛。到了二十四岁的时候,不幸父亲逝世,家境贫寒,惠能就以砍柴谋生,奉养老母。
  有一天,在广东南海路过一间旅店,忽然听到有人在店里诵念《金刚经》,惠能善根成熟,智慧焕发,就把肩上所挑之柴,放了下来,静心息虑至诚恳切的听《金刚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豁然大悟说:“真想不到自性是本来清净无染,真想不到自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真想不到真如自性是人人本具的,真想不到自性本来不动不摇,真想不到自性能够生出一切万法。”他深明我佛心宗,顿时感到身心安乐,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就对这位念经客人说:“刚才你所念的经是什么经?是从那里来的?”客人说:“这部《金刚经》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来的”。惠能听了非常高兴,就把柴卖了,准备了安家养母的粮食,匆匆忙忙来到黄梅弘忍大师的东禅寺。很巧五祖正在法堂里升座说法,惠能上前参礼。五祖看到这个樵夫来得奇怪,就问道:“那里来?”答曰:“岭南来。”五祖更厉声的说:“南蛮獦獠也来闻佛法。”惠能说:“和尚,人有南北,难道佛性还有南北么?”五祖吃了一惊,知道这个佛门法器,乘愿再来,就不与多讲,以免被别人妒忌,反而不妙。当时就叫他去米房里做舂米工作,惠能在米房舂米,因他身材生得瘦小,当他舂米踏石时候,重量不够,所以腰间挂了一块石头,大家都叫他为卢行者。他虽天天舂米,可是时时刻刻在回光返照,静虑修禅,内绝妄念,外息诸缘,用功修行。
  卢行者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功夫就一天天的深造进步。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小沙弥走到了米房来,口里念着一首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就象一棵菩提道树一样,可以作为修行的基础。我们这一念心,就象光明灿烂的明镜台一样,圆光普照一切万法。我们要想复本心源,得到究竟的清净,使这个菩提道树,日趋庄严高大,那就要勤勤恳恳,时时刻刻的修行用功,把这个明镜台拂拭得干干净净,清清楚楚,不要使许多无明烦恼的粗尘细垢把菩提树和明镜台染得污浊。卢行者一听,知道这是佛法的道理,他认为这四句话,道理虽然说得很好,只是渐次法门,还是着于有修有证的执相染修,不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清净妙修,修即无修的道理;而神秀首座是根据达摩的《楞伽》心要,所谓自性本净和渐悟渐修的原则。惠能当时就问小沙弥说:“刚才你所念的四句偈子是什么人作的?”小沙弥说:“哈哈:卢行者,你一天到晚在舂米,外面的大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弘忍和尚要传付法印,退居让位,要全寺大众每人都做一首偈子,谁作得好、作得对,这个正法眼藏和衣钵就付给谁。我们寺里有一个学问渊博,佛法精通的神秀首座和尚,他一定作得好,所以我们大家都不敢作,就是作也比不上神秀首座,我现在念的这四句偈,就是他所作的。全寺大众异口同声,都说这四句作得实在太好了,大家都把它背熟,记在心中,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导思想。”惠能听了以后,就叹了一声气说:“小师傅我也有四句话,就是我不识字,不会写,怎么办呢?”小沙弥说:“哈哈!你在米房舂米,也想作一首偈子么?好么!你如果真的会做,我可以代笔书写。”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意是佛果菩提无形无相,本来没有一法可得,那有什么菩提树。智光明彻,空无所有,本来就是非色非声,那有什么明镜台。法身清净,犹若虚空,本来无有一物。既是不生不灭,无修无证,那里还有什么烦恼可断,尘埃可惹!这真是“踏破虚空无一事,涅槃生死绝安排。”圆桃桃,赤洒洒,寸丝不挂,一尘不染。到这里翻过身来,真所谓三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十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卢行者,深明般若真空,悟彻一心本源,所以写出这样一首远尘离垢,绝相超宗的偈子。与神秀首座那首偈子来一对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神秀大师的偈子,是有修有证,依次深入,而惠能大师的偈子,是无修无证,各有不同的侧重,都是对机施教,应病开方。古人说: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千万不可偏执一边,或泥于事相,或落于虚无。神秀的见解,就象古人说的“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法未为真”。而惠能大师的观点,也正是“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刹土现全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要谨记莲池大师所开示的:执事而迷理,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废事,反受落空之祸。当然像六祖大师是一个顿悟顿证之人,才可行过量之事。像我们凡夫初发心的人,一定要事理双融,解行并进,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老老实实参修,自然会有寒灰爆豆时,正如圆瑛大师说的那样“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小沙弥把惠能大师这四句偈子与神秀大师的四句倡子,统统都写在墙壁之上。这个消息传遍全寺,引起震动,传到五祖那里,弘忍大师听了以后,对于惠能所做的偈子非常赞赏,他就亲身拿一根手杖,跑到米房去看。惠能此时正在米房舂米,五祖就借事显理,暗通消息,问曰:“米熟否?”惠能说:“米熟久矣,欠筛在”。大意是说我禅定功夫早已成熟,透彻玄关,只是没有得到你五祖老人的证明。五祖听了以后,就将手杖向米袋上敲了三记。转过身来又把墙上惠能写的四句偈子,用鞋底把它擦去,以免发生对惠能不利的事。惠能机缘成熟,特别对五祖三敲米袋用意所在,心领神会,就是要他今夜三更前来相见。惠能得到弘忍大师的暗示,心里非常欢喜。到了半夜三更,惠能就恭敬虔诚地走到五祖的卧室来,只见房门半掩,就推门进去,一见五祖就跪了下来,弘忍大师就为惠能开示说法,机教相当,心心相印,又将正法眼藏和祖传的衣钵传给惠能,称为东土第六代祖师;并指示惠能立即离寺,以免发生不测。五祖就连夜亲送六祖到九江,在六祖和五祖告别时说“迷时靠师度,悟时要自度”。二句话说得多么正确呀!我们应该要铭刻在心,大有受用。
  五祖回寺后,过了三日,才普告全寺大众说,我的正法已经南传了。在座大众都莫名其妙,可是寺内有位上座和尚名叫慧明,对五祖的正法眼藏,特别是佛的衣钵,非常宝贵,被卢行者得去,心里感到恼怒,马上飞奔追赶。六祖惠能大师在路上回头一看后面有人追赶,就将衣钵放在路旁草堆里面,坐在路口不走。慧明首座来到六祖面前,眼睛看到草中衣钵,就用全身之力双手去拿衣钵,可是衣钵动也不动。慧明心里就害怕起来,大声疾叫,卢行者,卢行者,六祖就问:“慧明首座,你是为衣钵来?还是为法来?”慧明想了一想不好意思只好说:“我是为法来。”六祖说:“你既是为法而来,坐下,坐下。”六祖就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这时,如何是你慧上座的本来面目?快说,快说”。正在这个时候,慧明上座回光返照,忽然省悟过来,体会到自己一念未动以前的本来面目,就回答说:“大师,除此密言密意之外,还有密否?”六祖说:“与你说者就不是密,密就在你边。”慧明言下大悟,当下礼拜惠能为师。六祖说:“我与你二人,同拜黄梅五祖弘忍大师为师吧!后来惠能大师与慧明上座,大家各自教化一方,接引后学。从此以后禅宗大振。
  唐仪凤元年惠能大师就到了南海法性寺去参拜印宗法师。当天夜里在大殿里听到二个和尚因为看到佛前所挂的长幡,被风吹动了,就争论起来,一个和尚说是风动,一个和尚说不是风动是幡动,彼此争吵不休。惠能大师就说,你们不要争吵,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二人的心在那里动。我们大家回光返照看,到底是什么在那里动。当时印宗法师在旁边听到六祖的话,感到惊奇,认为一定是位大德高贤,就请惠能大师为大家开示佛法要义。六祖就把五祖传给他的衣钵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礼拜,令众生广种福田。不久印宗法师又为惠能大师正式举行剃度仪式。又请智光律师,在法性寺临坛传授比丘满分戒法,授以具足大戒。这个戒坛本来是刘宋时一位拔摩尊者所造的。在戒台那里写有一篇记文说:“后来当有肉身菩萨来此受戒。”另外,又有梁朝时代的真谛法师曾在这个戒坛旁边,亲手种植了一棵菩提树。在树旁立了一个碑记说:“一百二十年以后,有一位大士菩萨,坐在此树之下,说无上道法。”今天惠能大师来到这里,就是验证其事。第二年,六祖又到曹溪宝林寺,弘扬圣教,大阐宗风,并宣布从此以后传法,只传法印,不传衣钵,以免为了争夺佛的衣钵,发生不必要的纠葛。在惠能门下的得法弟子有四十三人,其中最出名的有南岳怀让禅师与青原行思禅师两位大德高贤。



                                                       第四节  五家七派

   南岳怀让禅师(公元677--744年),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从嵩山来曹溪宝林寺参拜惠能禅师。六祖问曰:“那里来”。答曰:“嵩山来”。祖再曰:“凭么物凭么来”?就是说这个东西那里来?答曰:“唤作一物即不中”。祖师进一步问:“还有修证也无?”答曰:“修证即不无,可是染污即不得。”六祖当下就应许说:“只此不染污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我也如是”。六祖大师就把正法眼藏付与南岳怀让大师。怀师开悟以后,又到湖南衡阳南岳居住,在那里大阐宗风。又青原行思禅师(公元?--740年)来参礼六祖,恭敬虔诚的问曰:“当何所务不落阶级。”祖开示说:“汝曾作什么来”。就是说汝来这里做什么呢?答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就是说,圣谛第一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汝看究竟落什么阶级呢!答曰:“圣谛尚不为,还有什么阶级”。六祖知道他是佛门法器,又传法印与青原行思。他从六祖会下得法之后,就到吉州青原山般若寺安住精修,弘扬禅宗。这是六祖惠能大师把如来正法眼藏微妙法门付给与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位最显著大德高僧的历史。
  在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788年)二是从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790年)。又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法水长流,智灯永耀。我们中国佛教的禅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一是临济宗,二是曹洞宗,三是沩仰宗,四是云门宗,五是法眼宗。这就是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现在把禅宗五家宗派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是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蘖,黄蘖传临济义玄禅师,师住镇州沱河侧,这是临济宗。
  第二是石头传蔼山,蔼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介禅师,师传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这是曹洞宗。
  第三是百丈传灵佑禅师,师传潭州伪山,沩山传慧寂禅师,师住袁州仰山,这是沩仰宗。
  第四石头传天皇,天皇传龙潭,龙潭传德山,德山传雪峰,雪峰传文偃禅师,师住韶州云门,这是云门宗。
  第五是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师住金陵(南京)清凉院,南唐中主李璟谥师为法眼火禅师,这是法眼宗。
  五家宗派的主要特点,天隐修祖概括为下面五句话:临济是“怒雷掩耳”。沩仰是“光含秋月。”曹洞是“万派朝宗。”云门是“乾坤坐断。”法眼是“千山独露。”这样看来五家在度生方便,随机接物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归根到底,同出一源,本无差别,这真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圆瑛大师有一首诗。揭示了曹溪门下的禅风。“轰轰烈烈似雷霆,捧喝交驰不暂停,迫得顶门开正眼,相逢原是本来人。”此外临济宗的行棒喝。沩仰宗的示圆相。曹洞宗的传宝镜。云门宗的一字关。法眼宗的明六相等玄妙机锋,这里不再一一枚举,只要我们老老实实蓦直参去,自然会有破颜含笑的一天。
  伪仰宗自从仰山禅师开始,只传到第四代。到了宋朝初期这个宗派,就已经不大闻名了。法眼宗,自从永明延寿大师以后,也只再传了二代,无人问津了。最兴盛的可算临济宗。自从临济义玄禅师的最初法脉长沙楚圆大师以后,又分传出二个法系,一是传与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大师。一是传与宜春杨岐山的方会大师。这二位大师都是禅门的宗匠,大弘法化,力阐宗风,盛极一时。因此黄龙和杨岐二家又成为二个小宗派。这样连原来的五家宗派,曾有五家七派的说法。特别是临济宗法系的杨岐一派,最为兴盛。所以库房里有“杨岐灯盏明千古”的佳话,流传至今;而临济一宗,真是灯灯续焰,源远流长。到现在中国有许多名山古刹,多属于这个法派。再说云门宗。在宋代初期净慈寺出了一个宗本禅师,此派也是非常旺盛。这个法统高僧大德人才很多,特别在中国北方更加得势。就是传承方面也比较长。到了南宋时期,这个宗才开始逐步地趋于衰微。最后就烟消云散了。曹洞宗这个法系本来是由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他们师徒两位联合创立,所以叫做曹洞宗。可是在南宋时代。才开始兴旺起来,道风远播,盛极一时。它对于法脉传承,是仅次于临济宗。




  

                                                         第五节  学禅举要

    禅有如来禅与祖师禅二种不同的阶段。如来禅就是根据佛经所说的禅学道理,即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之后,对金色头陀摩诃迦叶尊者,传授正法眼藏和衣钵时候,所说的法语。祖师禅是达摩初祖,航海东来,到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不论是如来禅,或者祖师禅,都是为了开示悟入众生本具佛之知见,这就是明白宗时是无字教,明白教时是有字宗。怎样学禅?现举要如下:

  (一)调五事
  调五事,至于修学禅定最初下手用功的方法,根据圆瑛大师所开导的法语,特为介绍一下。参禅用功要以修习止观为起点,到了止观功夫用到深时,就会得到定、慧。止观,必须要并重,不可偏重一边。用功时候,如果止过于观,就会落于昏沉睡觉;若使观过于止,就会偏于掉举散乱。昏沉与掉举二种情境,都是参禅用功人的毛病,一定要特别注意。在正当参禅的时候,要调和均等,如果坐禅的时候,发现昏沉,就要用观照来对治。如果发现掉举,就要用止静来制止。修行止观,第一要寻找一个寂静地方,这样就容易把心收摄起来。第二要调剂身体,一定要端身正坐,要结跏趺坐,单盘坐或双盘坐都可以。坐的时候,要不俯、不仰,不偏于东边,不偏于西边。要把身体挺直起来,头要靠于衣领,眼睛打开三分,以看到自己的鼻尖为限。就像佛像的眼睛一样,慈悲垂视,这样就不容易发生睡眠和散乱。第三就是要把气息调好。将身中的浊气徐徐地呼出来,把外面新鲜空气渐渐吸进去。第四就是要把鼻息调好。将自己鼻中的出入气息调得纯净,调得不太急,也不太慢。把我们的身体和气息呼吸统统都调剂得如如法法。这些都是要修学禅定功夫的助道因缘。助道因缘的条件具备,可以使我们更好来参禅看话头。第五就是要开始调心用功。究竟要怎样调心呢?就是把我们一天到晚,想来想去的第六意识,不令它生起思想分别。不去思想善的境界,也不使它生起恶的境界,也不起攀缘外面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也不使它去攀缘内心法尘的境界。到这里只是万缘统统放下,一个妄念都不生起,这种境界就叫做止的功夫。
  功夫用到身心寂静一念不生,这是很好,可是万万不可徒然空坐,如果只是静坐,而不去用智慧来观照,这正象夜里一片寂静世界,而没有月亮光明的普照,所以一定要从止起观。观字要读去声。决不是用眼睛观看东西的观,这乃用智慧观照的观。要离开心意识提起一句话头,要蓦直地参下去。


  (二)参话头与起疑情
  在参究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本觉理体,生起一种始觉智慧光明,正所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要照着这个话头。什么叫做话头呢?如参“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等等。随你自己欢喜那一个话头都可以。要提起这一句话头,反复来参究。把心光一直照了这个话头。起疑情“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呢?”参禅人千万要注意,对话头只许起疑情,不许用分别心来解释,所谓“拟议与思量,白云千万里”。“摇唇与鼓舌,开口落二三。”
  参禅的人,更要注意到参禅是用一段心光智慧来参,不是用意识来分别。智慧是没有分别的,意识是有分别的,这是分别与无分别二个根本不同的原则。如果一起了分别心,妄想纷纷,扰乱自心,就不能止了,故参禅一定要用智慧来观照,要看一句话头。看话头,就是用一种方便法门来止息妄心,照明真性。我们能够把这一句话头看得好,就要疑情提得起。疑情提得起,那么妄想心就能够斩得断。用疑情来制伏妄想,就是堵截第六意识,不许它妄动。正如《金刚经》讲的要降伏其心。这个疑情与妄想二者之间,绝对是不能并立,有了疑情,就没有妄想,自然有了妄想,也没有疑情。就好象光明与黑暗不能同时存在的道理一样。
  参禅最最重要就是起疑情,在我们用功没有亲见本来面目以前,总是要一直疑下去,“如何是我本来面目?”能够一直疑,当然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这个规律,是有一定道理。对一句话头,一段疑情,要抓得绵绵密密,一点都不能放松,要把平时所用的第六意识妄想心,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参禅用功的人,要做一个无心道人,行也不知行,坐也不知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天到晚,二六时中,无不如是。到这里才是功夫相应了,一直参到山穷水尽处,自然会有转过身来的时候。待到疑团打破,见性明心,即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到这里才是知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所以十方诸佛,历代祖师,无不从此一门入,超出妙庄严路。《楞严经》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如来藏妙真如心。总之处处总成华藏界,无一不是毗卢海。参禅之人,还要发大菩提心,要有耐心,万万不能急于求成越快越好,或求什么神通。当心走错路,时时务要突出金刚眼,亲见本来人。


  (三)止观双修
  止观双修,止观,止字就是寂的道理,观字就是照的道理。我们参禅定要止观双行,寂照并进,这就像飞鸟两个翅膀一样,车的两个轮盘一样。一定要平均齐等,不可偏重一边。参禅绝对不能够用第六意识。因为意识是修禅人的冤家对头,我们要谨记《楞严经》里面几句话。阿难尊者请问佛所修之定,释迦牟尼佛在没有对阿难尊者开示定功以前,就先来一个破除第六意识,不但破除意识恶念的一面,而且连意识性善功德的一面,也要破除。把第六意识妄想心破到片甲不留。这充分证明了第六意识对参禅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用的。因为它是众生的生死根本。更要注意的是第六意识,也有惺惺寂寂的功能,这种惺惺寂寂与寂照工夫相仿佛,即是:“寂寂惺惺是,无记寂寂非,惺惺寂寂是,妄想惺惺非。”参禅用功要回光返照,照彻一心本源。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定慧自然具足。永嘉禅师说:这里悟证与修证的不同,悟证只是明心见性,更需依悟进修;修证就能从体起用,妙用繁兴,不可思议。有的先悟后修,有的先修后悟,有的悟修同时,边修边悟,边悟边修。所以说,“佛本是而须修,惑原空而须断。”现举马祖和怀让禅师的一段故事,来说明此中道理。


  (四)磨砖不能成镜
  马祖名叫道一(公元709--788年)是四川广汉县人,他的容貌生得非常稀奇古怪。曾在唐和尚处寂大师那里学过禅理,后来到各地参方访道。弘法利生,大多是在江西,所以人称为江西马祖大师。他幼年到罗汉寺出家,后来在渝州圆公律师那里受具足戒。开元时又到湖南南岳山,在一个草庵里安居用功,修习禅定。当时南岳山般若寺的怀让禅师,看到马祖总是关起门来坐禅,闭门不出,不知道他的功夫是否正确。有一天他去敲马祖的门,敲得使人振耳欲聋,于是马祖就出来开门。怀让一见马祖就问:“大师为何天天坐禅?一味枯坐,如果不修止观功夫,那是不能成功的。”修禅决不是一味枯坐。马祖没有体会大师的开示,又关起门来坐禅。怀让大师恐怕马祖坐禅走了错路,所以就想了一个方便办法,引他出来,再进一步开导他。就拿了一块砖头,每天都在马祖草庵门前磨砖,磨来磨去,声音很响。磨了好多天,马祖天天听到磨砖的声音,使他安不下心来,又开了庵门,出来看看什么人在这里磨砖。一看,原来就是前几天来敲门的那个怀让禅师。马祖就问:“禅师!你在这里磨砖,到底为了作什么用场?”怀让回答说:“哈哈!你不知道么,我磨砖是为了做一面镜子啦!”马祖一听感到好笑,就说:“禅师,磨砖怎么可以做镜呢?”怀让说:“对呀!我磨砖不能做镜,那么你在庵里枯坐就能够成佛吗?”马祖一听突然大有启发,如饮甘露醍醐一样,心神愉快,法喜充满。深感开导之恩,就发心亲近南岳禅师。侍奉左右达九年之久,时时受到怀让禅师的薰陶、示导,天天都能听到玄妙奥旨。于是马祖的道德学问,一天一天的增长起来,禅定功夫大有进步。后来得到怀让禅师的印可说:“深得吾心”就将正法眼藏,如来心印,传给马祖道一大师。

TOP

续 8





      (五)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马祖自从南岳得法以后,起初曾住建阳佛迹寺。后来又到福州去大弘禅宗,普度众生。因他善于随机化导,方便利生,所以四方学者禅和子们,对马祖非常尊重敬仰。有一次从明州大梅山来了一位名叫法常和尚,参拜马祖,请求开示。法常说:“请问禅师,如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法常一听,就开了大悟。因此就到四明真归地方去隐居,盖了一个茅篷,就在那里精进修行禅定功夫,一心参禅。过了一段时光,马祖知道法常住茅蓬坐禅,不知他对于即心是佛道理,参到什么程度,悟得彻底不彻底。就派了一个禅和子,到大梅山去访问法常,看看他的功夫,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勘验一下。这位禅和子见到法常就问:“禅师,听说你从前在马祖那里,得到什么见地,而来到这里住山参禅?”法常说:“马祖大师对我开导说,即心是佛。受教之下,得到好处,所以来住大梅山,清净精修。”这位禅和子叫了一声哎呀!说:“马祖大师近来说法开示是说非心非佛,不再说即心是佛了。”法常大师叹了一口气,说:“这个老汉子,胡弄天下人,任从他非心非佛,我这里依然还是即心是佛。”禅和子回去以后,就向马祖说上述的情况,马祖听了非常欢喜,认为法常的确突破三关,彻底穷源,脚根点地,悟明心宗,才能够说出这种脚踏实地惊动人天的语言。马祖最后说了一句话:“梅子熟已”就是说他的功夫已经到家了。我师圆公大师,在参禅修定时候曾说:“梧桐叶落始知秋,佛法休抛世法求,消息不须旁处觅,直于落处见根由”。与此中道理,暗通消息。


  (六)团团转与吱吱叫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处说法,有问必答,皆大欢喜。大家都感到非常稀奇,心中只是半信半疑。有一天这几位老朋友,约定日期去看望马祖,并请开示,可是又想不出问些什么才好。大家就一边走着一边想,东张西望,忽然看到大路旁有一只老黄牛,鼻子上穿了一根绳子,缚在大树上面。这头黄牛,闲极无聊,就盘绕着这棵树,先从左边方向转、转、转,把这根牛绳越转越短,最后把鼻子碰到树上。再回过来又朝着右边方向转、转、转,把绳子再渐渐放松,后来又越转越紧,最后又把鼻子碰到树上。中间有一位农民说,我们就把这件事情去请马祖开示。大家都异口同声说,这太好了。突然间飞来一只秋蝉,脚被丝网扳住,飞不过去。当下就吱吱地拼命狂叫。蜘蛛看到秋蝉飞来缠在丝网,马上就赶来开口要把它吃掉。在这一发千钧生死关头时刻,秋蝉用尽全力,向前猛冲,只听到呼噜一声,就离开丝网向前飞去了。这几位农民都说好极了,我们再把这件事去问马祖。大家走到马祖庙里,看到许多善男信女,都在膜拜后坐下听法。农民们也同样地对马祖大师礼拜坐下,有一位农民代表大家请问马祖说:“请问和尚,如何是团团转?”马祖说:“只因绳子不断”。大家听到这句话都感到奇怪得很,难道马祖也看到了吗?又问:“绳断又如何?”答曰:“逍遥自在去也”。大家都说答得对。当下就改变从前半疑半信的心情。缠着又问:“请问和尚如何是吱吱叫。”马祖说,“只因脚下有丝”。农民们听到这个回答,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再问:“丝断又如何呢?”答曰:“呼噜飞去了”。到这里几位老朋友大家对马祖的回答,心悦诚服,断疑生信,赞叹不已。马祖的老朋友都是就事论事,真是答得好,答得对,一点都不错,所以生大欢喜赞叹。可是马祖大师所回答的,句句都是借事显理,事理双融,依理会心。第一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团团转,主要是被业绳子所牵,所以不能解脱。如果发心修行,把善恶绳斩断,自然可以跳出三界,证入涅槃逍遥自在。第二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受了三苦八苦,在那里吱、吱的叫苦。这是因为众生心中一念情丝牢牢的缠住无法斩断。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努力修行,放下万缘,看破一切,斩断情丝,断欲学无为,断惑证涅槃,便得大解脱,岂不是就呼噜的飞去了吗?我希望大家,把上面所讲这二个公案,要好好体会体会。在这里下一番苦功,一定要把业的绳子斩断,一定要把心里的情丝扫除,得到真实的受用,也不辜负马祖大师苦口婆心的慈悲开示。
  上面所介绍的初祖传法与二祖以及五祖传法与六祖,惠能传法与怀让。南岳付给马祖的法印等许多历史故事,都是禅机公案。表面上看来,只不过几句法语,或随口漫谈,一问一答。可是其中奥义玄机,真是妙不可言,发人省悟。我们能够不于言中撷取,要在言外知归。真所谓“阳春布德,花香漏泄于枝梢;素月流辉,波印透开于潭底。”这一举一动,片言半偈,扬眉瞬目,竖臂擎拳,在在处处,无不是本地风光,和盘托出。最主要的,只是在于我们体会不体会,能不能一肩担荷,直下承当。迷的人头头错过,悟的人左右逢源。我们应该到这里,放下草庵,直入宝所。这样才能够看到诸大祖师的一片慈悲心肠,才知道原来本是太平无象,一无所有。所以希望同参道友们,要记得古人的二句话:“不于其中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这究竟是什么?请你参参看吧!能在这里得个消息,那真是恭喜恭喜,不辜负学佛一生,修行一世。



                                                 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第一节  净土法门所依的经论

    净土法门,是佛教最容易使人接受和信仰的一个宗派。它方便易行,所以导致人们欢喜修学、信受奉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真是“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无上法门。我们按此修去,尽此一生,就一定能达到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横超三界的崇高目的。净土宗的依据是出在净土三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在天台五时教法里,属第三时方等部。在佛教看来,一切诸法,都是随着因缘和合而发生发展,这是一条客观存在的规律,净土法门也不能例外。

  (一)观无量寿佛经
  净土法门的发起因缘,是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汉译《观无量寿经》,在《开光释教录》卷五列有两种译本。即:
  一、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刘宋畺良圣合译
  二、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刘宋昙摩密多译
  本经是释尊在摩羯陀国王舍城的东北方耆闍崛山(别名灵鹫山),于千二百五十人之声闻众和三万二千的菩萨众之前说法之时,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而述说的经典。
  王舍城太子阿闍世,被提婆的恶言煽动,将其父王频婆娑罗王予以禁闭,他自己作了国王。频婆娑罗的王后韦提希夫人,恐王被饿死,把身上涂了面蜜,在头上宝冠中装入了蒲桃酒,秘密献给了频婆娑罗王。佛弟子大目犍连,每日还到王处说法。阿闍世王盼望其父早日身死,他听说母后韦提希夫人和佛弟子目犍连到关禁处所作之事,深为震怒。他想把自己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处死。此时有月光、耆婆两位大臣,劝诫阿闍世王说:“古时为夺取王位,弑父之人不少,但尚未闻有杀母之王。如王行此无道,实有污王族,与栴陀罗(四姓以外的屠人)无异,又安得称之为王”。阿闍世不得已,将其母韦提希夫人亦关闭于深宫,韦提希夫人被囚禁之后,悲愁痛苦,他遥望灵鹫山顶礼跪拜,请求释尊救援。释尊慧眼已知韦提希夫人之心,即由耆闍崛山现神通出现于王宫。韦提希参拜释尊后,即告以其子的恶行,使他忧心如焚,请释尊予以开示。
  释尊依韦提希夫人之愿,说示十方净土,韦提希夫人深愿往生西方极乐的净土世界,请求观想至净土的方法。佛就为其开示十六种观想的念佛法门。修观想念佛,应当先要清净身口意三业。一心系念谛实,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彼国。一定要虔诚恭敬修行三种福业。第一要孝顺和供养父母双亲,要诚心诚意奉事师长。要发慈悲心修十善业。第二要精进受持三皈依法,具足清净戒律,不要毁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无量寿佛经》的主要内容是十六观。
  (1)日观:专心谛观西方落日如悬鼓。
  (2)水观:澄心观想西方水结成冰,清净光洁,犹如琉璃。
  (3)地观:一心谛观极乐国土琉璃宝地,内外明彻,清净庄严。
  (4)树观:一心观想七重行树,众宝合成,枝叶花果八宝交织。
  (5)八功德水观:专心谛观八功德水如如意珠流出摩尼水,注入华间。
  (6)总观:一心观想极乐国土,众宝所成,亭台楼阁,诸天云集,作天伎乐,常念三宝。
  (7)华座观:一心谛观七宝池上,百宝华台,妙真珠网,严饰金刚宝座,随心变现,作大佛事。
  以上七观是依报观。
  (8)像观:一心观想阿弥陀佛坐宝华台,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侍立左右,放大光明遍照十方。水鸟树木,皆说妙法。
  (9)佛身观:遍观一切相。一心谛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于身相中,遍见十方无量诸佛。
  (10)观音观:一心谛观,观音菩萨肉髻圆光,紫金色身,相好庄严,五百化佛、诸大菩萨,变化自在,遍满法界。
  (11)势至观:一心谛观大势至菩萨紫金色身,圆光普照,于一毛孔光明之中,遍见十方无量诸佛。菩萨行时,十方世界,大地震动。
  (12)普观:一心观想极乐国土,主伴庄严,身坐莲华,常闻妙法,精进行道。
  (13)杂想观:一心观想阿弥陀佛,神通自在。于十方国土,随类化现。三圣齐彰,大小无碍,坐宝莲华。
  (14)上辈生观:一心谛观上辈往生众生,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一日一夜,莲华开敷,七日之中,即得见佛。
  (15)中辈生观:一心谛观、具足威仪,求愿往生。自见其身,坐宝莲台,闻四谛法,得阿罗汉道。闻法藏比丘二十四愿,屈伸臂顷,生极乐国。
  (16)下辈生观:一心谛观,罪业深重,诚心忏悔,专心观佛,消除罪障。临命终时,坐大莲华,生极乐国。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闻实相法,发菩提心。
  以上九观是正报观。
  总之,从第一观到第十六观,都是一心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无量庄严的殊胜境界。使韦提希夫人深厌娑婆,愿生极乐。到了观想妙行,功夫成就的时候,随时随地,开眼闭眼都能看到极乐世界胜妙境界,清净庄严。这即是娑婆印坏,净土文成的大事因缘。这部《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法门的发起因缘。
  韦提希夫人听了释尊的说法,立即开悟,得无生法忍。五百侍女,亦同发菩提心,一齐发愿往生净土,佛为他们往生净土,得见诸佛,得解佛法,现前三昧而予以授记。
  王宫说法终了。释尊便回返耆闍崛山。侍者阿难又将此王宫说法的内容对在耆闍崛的人们重为叙说一遍。
  因此观经是前后两次的说法:一是释尊在王宫的说法。二是阿难在耆闍崛山的复说。前者叫作王宫会,后者叫作耆闍崛山会。说者虽有不同,而内容则是一样的。本经是由两次所说法要成立,又叫作一经二会。
  善导在《观经疏》中论本经的宗要说:“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以一心回向往生净土为体”。由此可知观经是以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二法为宗的经典。定善十三观乃是观佛三味,散善九品乃是念佛三昧。观佛三昧,是依韦提希夫人之请而说的随他意之说。散善的念佛三昧,是为未来世的散心凡夫而说的随自意之说。释尊对阿难尊者并未付嘱观佛三昧,而只付嘱念佛三昧,因此释尊说示本经的目的之一就是念佛。观佛三昧乃是随他意的方便说。


  (二)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译本有三种,即:
  一、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佛说小无量寿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唐玄奘译
  本经是释尊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为首以及诸多佛弟子听众而说的经典。
  本经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详细地讲出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世界和正报世界种种殊胜,而令众生生起信心,信仰念佛净土法门。在经一开头就说,依报世界的种种庄严。佛告诉舍利弗尊者,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经过十万亿诸佛国土,那里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那个世界里面,有佛名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说法,普度众生。这个世界的环境,有七重栏、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色莲华、七宝楼阁、黄金为地都是七宝做成。风吹罗网,常作天乐,众鸟齐鸣,皆演法音,众生闻是音已,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说:微风吹动,行树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能照十方国土。他的寿命也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他的国土和菩萨、罗汉也是无量无边。经中还说:十方世界念佛众生,一生到那里,个个都是得到三种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其次,佛特地劝导众生发愿,愿生西方。那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讨论佛法。再次,佛对舍利弗说:千万不可以少善根、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众生既然听到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要念念相续来执持名号。一天或二天乃至七天,要净念相继。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到临命终时,即能够得到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许多圣众来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最后佛劝告众生,要一心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经》是劝告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唯一法门。


  (三)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译本有十二种。即:
  一、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世高译缺
  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后汉支娄迦讦译现存
  三、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枟过度人道经二卷吴支谦译现存
  四、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会译现存
  五、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曹魏白延译缺
  六、无量寿经二卷西晋竺法护译缺
  七、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二卷东晋竺法力译缺
  八、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觉贤译缺
  九、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宝云译缺
  十、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昙摩密多译缺
  十一、无量寿如来会二卷唐菩提流支译现存
  十二、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赵宋法贤译现存
  本经是述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净土庄严及往生人的因果之经典,由上下两卷而成,一名双卷经,又名大经。四十八愿如下:
  (1)国无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2)不更恶道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以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3)身真金色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4)形色相同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5)宿命智通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6)天眼普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7)天耳普闻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8)他心悉知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9)神足无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0)不贪计生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11)住定证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12)光明无量愿:“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3)寿命无量愿:“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14)声闻无数愿:“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15)随愿修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6)不闻恶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17)诸佛称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18)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9)临终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20)欲生果遂愿:“设我得佛,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21)三十二相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就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22)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23)供养诸佛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24)供具随意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25)演说妙智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26)那罗延身愿:“设我得愿,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27)一切严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特殊,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28)道树高显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不取正觉。”
  (29)诵经得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30)慧辩无限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31)照见十方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2)宝香妙严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3)蒙光柔软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4)闻名得忍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35)脱离女身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36)常行梵行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7)天人致敬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8)衣服随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持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39)乐如漏尽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40)树中现刹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士,应时如意,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1)诸根无缺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漏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42)清净解脱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3)闻名得福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4)修行具德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5)普等三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6)随愿闻法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7)闻名不退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48)得三法忍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上述净土三经,再加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世亲菩萨的《往生论》,合称为净土五经一论,是净土法门主要经论依据。




                                             第二节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净土法门随着佛教经论传译到中国以后,逐步得到发展。虽然不同于禅宗和其他宗派的直系传承,但由于它的影响很大,收机甚广,容易令人信解修证,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净土宗的高僧大德层出不穷。为信众所推崇的有莲宗九祖,或十三祖。


  (一)莲宗九祖
   一、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精通六经及老、庄之学。年二十一,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悟而出家,以弘法为己任。后入庐山,喜其清幽,遂结茅为舍,讲《涅槃经》,刺史桓伊惊其才,奏立佛寺,感雷雨运木以建东林寺,又凿池种莲,因号莲社,集众六时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中国莲宗之始。在山三十余年,虽帝诏亦不出,闻鸠摩罗什入关,即修书问道共商疑难,互证心得,道风遐播,群贤皆趋。初结社念佛时,即有一百二十三人参加,悉属法门龙象,儒家泰斗,乃命刘遗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终公之世,共入莲社修净业,蒙接引而得往生者甚多,东林寺遂为南方佛教中心,与北方长安鸠摩罗什之逍遥园遥为呼应。义熙十二年,睹佛再现,乃端坐入灭,年八十有三。葬山之西岭,累石为塔,谢灵运撰碑文。遗著有:
  庐山集十卷。
  大智度论要略二十卷
  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三卷等
  慧远之结社念佛,是依念佛三昧法见佛而求往生。当时《观经》尚未传译,所以其思想是基于《般舟三昧经》。以三昧是专思寂静,则气虚神朗,自发鉴照之智,得透彻幽微。然而种种三昧中,念佛三昧最功高进易。因为如来是穷玄极寂,体神合变,随宜应物,所以使入此三昧着,寂然忘知,就所缘之境,成就鉴智,此是说明若一心专念,止寂他想,则鉴照之智自发,而得见佛之境界。慧远圆寂后,道昞为东林精舍之主,昙恒、昙诜等亦皆止于山中,宣扬远师遗风。同时诸弟子或莲社结众,多游化诸方,从而净土信仰传布各地。


  二、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是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颇有所感,夙期往生净土,受戒之后,和妙开律师共读《观无量寿经》,晓得此经的观门是解脱生死之法。唐贞观中,到并州去拜谒道绰大师,授予念佛往生的法门。进入长安,广度民众,写了数万卷《阿弥陀经》,画了三百卷的极乐净土图。最初住过终南山,常常来光明寺说法。晚年住过长安实际寺,又管理着龙门奉先寺洞的营造。大师为人,护持戒法,未曾举目而见女人,心不念名利。平生以乞食为生,粗衣淡饭,受持峻严,而对人慈爱宽恕,信念坚强。在西京寺内,与金刚法师议论念佛胜劣之时,善导说:“念佛往生如果是真实的话,堂内的诸像就要放光出来,假如是虚妄的话,就要随我堕地狱去。”这个时候,堂内的诸像,都放出光明来,这是很有名的故事。以长安为中心,受大师感化的人非常多,其中企图舍身往生的人也有。遗著现存六部十卷。
  观无量寿经疏四卷又名观经四帖疏
  往生礼赞记一卷
  法事赞二卷
  般舟赞一卷
  观念佛法门一卷
  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一卷
  临终遗示云:“大圣悲悯,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念者,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


  三、南岳承远大师四川绵竹人,年二十四岁,至荆州玉泉山就惠真披剃,公令居衡山设教,从其化者万计,一以念佛开导之。闻慧日游化广州,远往乞教,慧日示以独善为不可,应依《无量寿经》修念佛三昧,以救济群众,自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天宝元年,归衡山,立精舍,号弥陀台。仅安置经像,粗食弊衣,清苦修道,恒见圣境。以专持名号为正行,以布施,持戒为助行,贞元十八年入寂,终年九十一岁。后名其居于般舟道场,教导四众,前后受法弟子千余人。《佛祖统纪》列为莲社第三祖。


  四、五台法照大师,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禅门。极力指责禅徒之不拜佛、不立文字,以用音声语言为执相,自舍万善诸行住空见,而鼓吹五会念佛法。以修此法能速成就五分法身。此法是依心念口称之法而获得三昧。其主旨本与善导、怀感等之口称三昧相同,但他为警策自他之信心,且成就三昧方法,而定五会念佛仪则,教合五音曲调,唱佛名号。五会念佛:第一会是平声缓急,第二会是平上声缓急,第三会是非急非缓,第四会是渐急急,以上四会皆唱“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第五会是转急急,而只唱“阿弥陀佛”四字。


  五、新定少康大师,周姓,缙云人,年十五,诵《法华》、《楞严》等经,后往越地究毗尼学,及听《华严》、《瑜伽》诸论。贞元初,诣白马寺,得善导之《西方化导文》,大喜。至长安善导影堂瞻礼,感见导之真身。后到睦郡,在城内乞食得钱,诱掖小儿、念佛者给钱,竟至佛声盈路。寻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众皆日夜行道唱赞。每逢斋日,云集三千许人,众见师高声念阿弥陀一声,由其口出一佛,十声连诵,则十佛如连珠现出。师之法门,系以厌秽欣净,高声念佛,兼行布施,为其行业。常示众云:“当于净土,起欣乐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于贞元二十一年迁化,身放光明,塔于台子岩,故又号台岩法师。其乞钱给儿至佛声盈路,亦志高行苦者矣。


  六、永明延寿大师(公元904--975年)临安府余杭人,俗姓王。二十岁时一心归佛,日中一食,常诵《法华》。年二十八,为华高之镇将。年三十乞吴越王,舍官位,投龙册寺翠岩禅师门下剃度出家,行苦行头陀。然后去天台山天柱峰下习定九旬,又参谒法眼嫡嗣德韶,韶一见深器之,授以密旨,有所契悟。后于国清寺修法华忏,于智者禅院曾作二阄,一是“一心修禅”,一是“诵经万善,庄严净土”,拈七次皆属“万善”之阄,遂决心不但修禅定,且誓力诵经万卷。后周广顺二年住雪窦山,宋建隆元年受吴越忠懿王邀请,复兴杭州灵隐。明年迁往永明寺,随学者千余人,曾作偈曰:
  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
  寿公住永明十五年,为七众授菩萨戒,时人尊为弥勒下生。夜为鬼神施食,放生无数。诵《法华》一万三千部,道誉东海。高丽国光宗大成王闻之,遣使前来求教,齎书执弟子礼,奉献金丝织成之大衣、紫水晶念珠、金汤罐,并派僧三十六人来学。寿公传授要旨,归高丽后,弘扬DA法,于是法眼一宗流衍于东海。寿公日行百件佛事为常课。其中重要者:受持神咒、念佛、礼佛、忏悔、诵经、坐禅、说法。每日虔礼十方十佛:释迦、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势至等,每夜于旷野施食于鬼神等。寿公发愿求生西方、日念弥陀圣号十万声。日暮时住别峰念佛,随众常数百人。清宵月明之夜,时闻螺贝天乐之声。吴越忠懿王深深敬重其德,闻此大受感动,为建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号智觉禅师。宋开宝八年十二月,以七十二高龄圆寂于永明寺。著作甚多:《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神栖安养赋》、《受菩萨戒》各一卷等,凡六十余部,可谓一代硕学。其治学,所持之懿行,可与智者大师媲美。
  延寿曾作《参禅、念佛四料简偈》可作禅净双修之准则。四料简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为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中第三句有禅有净土,即禅净双修,犹如戴角老虎,为最理想,故彼一生实修此一法门。第一句有禅无净土,指当时一般禅宗门徒,彼等十人中修禅,九人堕入魔道。第二句无禅有净土,指一般中下根机,彼等万无一失,只要能够亲见弥陀,自能分离生死。依此可知延寿是利根上智,故禅净双修。钝根下智者,专心念佛,期生净土,何愁不能开悟。此一教化与善导大师可说同一旨趣。
  又尝劝人高声念佛和十念往生之说,一声佛名,罪灭河沙。《法华》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阿弥陀经》云:若人受持佛名,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宝积》云:高声念佛,魔军退散。《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诵经,得十种功德。又念佛有坐念、行道念。坐念如逆水行舟,行道如顺风行舟,坐念尚能灭八十亿劫罪,若五体投地,恭敬念佛,功德无量。又彼重十念。一生重恶,临终十念,罪灭生净土。引《那先比丘经》教证,如水中投石下沉,投石入船中虽有百枚,亦不会沉没。因造罪者由念佛功德,免于下堕地狱。《智论》云:“临终时,心力能胜终身行力,是时少许心力,猛利如火,量虽小能作大事。”由于临终之心决定勇健,能胜百岁行力,此为临终十念法门有力之论证。


  六、杭州省常大师,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人。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十七岁出家受具足戒。生平戒行谨严,精通《大乘起信论》,修习天台止观法门。继庐山远公遗风,于宋淳化中迁杭州西湖昭庆寺,专修净业,并结净行社。自称净行弟子,尝自刺指血和墨书《华严经、净行品》。又以栴檀净香木雕成毗卢遮那像。复跪地合掌发誓愿云:“我与一千大众,八十比丘始从今日,发菩提心,穷未来际,行菩萨行,愿尽此报身,以生安养。”省常所交者,俱属贤德名士,相国大夫,故碑记特多,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正月十二日示寂,寿六十二。


  八、云栖祩宏大师(公元1535--1615年),杭州仁和人,字佛慧,号莲池,十七岁举诸生,以学行称。问邻家老妪日诵佛名之理由,答因先夫持佛名无病而逝,因知念佛功德之不可思议。因感其言而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自警。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丧母,嘉靖四十五年,遂决意出家。投西山性天寺落发,就昭庆无尘受具足戒,次谒庐山遍融,融谕以不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后参严德宝柳庵,辞向东昌途上,闻樵楼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三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隆庆五年入杭州云栖山,卜居山中,始修念佛三昧,教化远近,道俗云集,遂成一大丛林。万历十二年编《往生集》,记传古今往生人事迹。二十年在杭州净慈寺开戒,又兴戒坛之制,行自誓受戒法。在山中及城之内外造放生池,制戒杀放生文,诫害物命。常主张净土,著《阿弥陀经疏》等。又痛责禅徒之空腹高心,录永明延寿、高峰原妙等机缘中之吃紧语,以示参究之要决。万历四十三年七月病笃,作“三可惜十可叹”警众,又遗诫诸弟子“老实念佛”,遂于八十一岁圆寂。世称云栖禅师,又号莲池大师,尊为莲社第八祖。遗著有:
  阿弥陀经疏钞四卷
  往生集三卷
  净土疑辩一卷
  禅关策进二卷
  梵网经戒疏发隐五卷
  楞严经摸象记一卷
  缁门崇行录一卷
  山房杂录三卷
  竹窗随笔二卷
  云栖法汇三十二卷
  宏师又说信愿行为修净业之必须要件,因到净土之资粮若不充足,则不能前进。一、信:信生佛不二,众生念佛则定得往生,究竟得成佛。阿弥陀经之“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即是标此信。二、愿:不单空信,必进而依其教求往生,弥陀经之“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即是。三、行:不单虚愿,必亦力行精进,念念相续而不间断,即是阿弥陀经之“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九、灵峰澫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江苏吴县人,少时学儒,誓灭释老,作论数十篇攻之。十七岁时,偶阅祩宏《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大有反省,焚所著辟佛论。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二十三岁,发四十八愿,自名大朗优婆塞。翌年一月之间,梦见憨山德清三次。时德清居曹溪,不得从,乃就其门人雪岭剃度。次往云栖听古德法师讲《唯识论》,更上径山坐禅,又受菩萨戒,遍阅律藏。二十八岁染病,决意求净土。以天台为宗,研习其章疏。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始入灵峰,同六年建西湖寺,寻游化各处。永历八年夏,在灵峰卧病,十二月建净社,作愿文,又作求生净土偈,翌年一月以五十七岁示寂。世称灵峰澫益大师。生平厌弃名利,以阅藏著述为业,终身笔砚不离,故著述甚多。计有《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梵网经玄义》一卷、《菩萨戒本笺要》一卷、《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法华经会义》十六卷、《楞严经玄义》二卷、《楞严经文句》十卷、《阅藏知津》四十四卷、《法海观澜》五卷、《周易禅解》十卷等,凡四十余部。又有《灵峰澫益大师宗论》十卷。
  澫益主张念佛有念他佛、念自佛、念自他佛三种;以庐山一派之净土念佛,名为念他佛,达摩所传之禅及南岳天台所传之观心,名为念自佛,永明一派之事理双修,名为念自他佛。又以藏通别圆四教悉无不是念佛法门。若此四教各有三念佛,则为十二种念佛。又《摩诃止观》之四种三昧,亦同可名为念佛,若此四种三昧--具有今之十二种念佛,则总为四十八种念佛。又乘念他佛中之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三种,则总共有一百四十四念佛三昧法。此外又有《弥陀经》所说之执持名号法,而说教禅二宗皆是念佛法门。持戒一心念佛者,必为止恶防非而精进律学,精进律学者亦必须决定往生以一心念佛为事。且持戒是因,净土是果,持戒与念佛,本唯一门。如此念佛统禅、教、律之三学,同时亦为三学之归结,而主倡广义之念佛三昧论。他还认为《阿弥陀经》之执持名号为至简易、至奇特之法,阐明此法是普被上中下三根,又是摄事理之不可思议权巧方便,而劝人应依祩宏等所说之具足信愿行之三种资粮而期望往生。


  (二)净土十三祖
  近世以清初净土宗大德行策、实贤、际醒和近代印光四人。加上前述九祖,并称莲宗十三祖。
  行策大师,字截流,姓蒋,父全昌,宜兴老儒,与憨山清公为友,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全昌梦憨入室,而生行策,因名之曰梦憨。及长,父母继逝,发志出世。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问公出家,胁不席。五年顿彻法源,问公化去,策住报恩寺。遇同参息庵瑛师,劝修净业。康熙二年结庵于杭州法华山西溪河,其间专修净业。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倡兴莲社,学者翕然宗之。著有《劝发真信文》。行策居普仁十三载,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七月九日寂,年五十五。
  实贤大师,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人,时氏子。康熙二十五年生,自少即不茹荤,十五岁出家,二十四岁受具足戒,参念佛是谁有省。严习毗尼,穷研诸经,性相之学,无不贯通。掩关三年,昼览藏经,晚课佛号。燃指佛前,发四十八大愿,卒感舍利放光。作《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晚居杭州仙林寺。雍正七年结莲社,为文警众,以毕命为期。判日课为二十分,十分持名,九分作观,一分礼忏。雍正十二年四月十四日合掌连称佛名,面西而寂,年四十九。
  际醒大师,字彻悟,号梦东,丰润县人,于乾隆、嘉庆之际。树净土之法幢,幼通经史。出家后,遍历讲席,融贯性相两宗,既而参广通、粹如,明向上事,受正印,为磐山七世。后继席广通,策励后学,慕永明延寿禅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净土,况今末代,应宜遵承。于是专修净业,主张莲宗,后退居红螺山资福寺,衲子追随日众,遂成大丛林。大师为法为人,心无厌倦,但一心以净土为依归。嘉庆十五寂,年七十。
  印光大师讳圣量,俗姓赵,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二月三日。系陕西郃阳县赤城东村人,幼承庭训,初读程朱书,受其辟佛之影响,系因染病,得阅佛经,始悟前非。渐研内典,方知佛法之广博精深。遂于光绪七年春,时年二十一,毅然投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礼道纯和尚出家。勤学功课,读发愿文及净土文,知禅净工夫成就之难易,便决心专修净土,后于湖北竹溪莲华寺偶读《龙舒净土文》,益知净土一法,圆赅万行,普摄群机,遂毕生以弘扬净土为己志。翌年往陕西兴安双溪寺,在印海定公律师受具足戒。光绪十二年,在红螺山资福寺任职,得阅大藏,故有缘增修《净土十要》等要籍。此后,乃往返北京龙泉寺、圆广寺,普陀山法雨寺,温州头陀寺之间,尝自号“常惭愧僧”以自励。并闭关两期六载。1918年徐蔚如刊行大师文章二十余篇名曰《印光法师文钞》。以后数年间继印出《增广文钞》,内有《净土决疑论》等著作。自是道风所播,遐迩景从,法化广被,名遍远近。1930年时届七十,至苏州报国寺掩关,旋创立弘化社,流通净土书籍,不遗余力。1940年时年已八十,受任为净土道场苏州灵岩山寺住持。是年十一月初三,预知时至,于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去。




                                                                                               第三节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


    (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实相念和观想念各法。实相念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此其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属于禅,但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故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被。所以在净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归禅门去提倡。
  观相念:这是依照《观无量寿佛经》中,对于阿弥陀佛极乐国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观行若得纯熟,则开目闭目,无非极乐,立可转娑婆为净土,不俟命终,即身便游极乐,功效之大,非可言喻,此其所得的三昧,是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惟是观法微细深玄,有五种难成:一者,根钝则难成;二者,心粗则难成;三者,无善巧方便则难成;四者,认识不深刻则难成;五者,精力不及则难成。若要根利、心细、聪巧,再加上印象深刻、精神强旺,这就万不得一了。所以也不能普及,也是难行门。
  持名念:持名念佛,比较上述二种念佛,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但是能念,无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乱,便得三昧,此其所得的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而深入民间的佛法。就因为它有修必成,及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缘故,所以其所度脱的人数,也远非各宗所能望其项背。可以说自有佛法以来,得度总人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所出若单就数量一项来计算,已足使各宗都黯然失色,其实它所含道理的广博渊深,不特较诸各宗绝无逊色,并且各宗所有的精髓,竟无不包罗在内,实集各宗之大成。此所以论效果,论学理,论难易,确都卓然独步,无与比肩。于此可知有人瞧不起念佛法门,谓为系愚夫愚妇之所修者,这实是一种严竣的门户知见和误解。对于念佛法门,所含有的原理,可以说是体会不深。假使他是真有认识的话,那他对于净土这一方便法门,自然会佩服到五体投地的。


  (二)持名念佛种种方法
  为了要适应念佛时的环境和心境起见,为了要适应念佛人的根器起见,所以念法便有种种不同,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作用,有它的特长,行人念佛时,可以自己选择下列合宜之方法,加以实行,若是念了些时,觉得此种方法,又不能镇定当时的心境时,便可以再换一种念法,如是一换再换,八换十换,均无不可,只要这一刻能定心扫除妄念的,便是这一刻的好方法。譬如医病,但医得好病的,便是对症良药,众生妄念是病,佛号是药,能除痼病,便是妙药。持名一法,原为净土修行途径之中坚,因其重要,故特将各种念法分别详述于下。
  高声念:念时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大有音若金石,声满天地之概。此种方法,虽然稍嫌耗气喉哑,不能持久,但是它能对治昏沉懈怠,驱除相续的杂念,行者念佛时,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时,猛一提起精神,高声朗念,顿觉头脑清醒,正念恢复,仍旧有无穷活力,强大作用,并且会使闻声之旁人,亦生起念佛之心。昔永明禅师,在杭州南屏山顶念佛时,山下行人,觉其声音如天乐鸣空,高朗嘹亮,所用的就是这种念法。
  默念:念时自外表看来,只见唇动,并不出声,虽是不出声,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在行者心识中,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了清楚明白之故,所以心不散失,正念得凝成一片,故其效力,并不减于有声。这一种念法,可用之于卧时、病时、沐浴,入厕时,或不便出声之旅次及公共场所。
  金刚念:念时声音不大亦不小,甚为中和,行者一面念,一面用耳听,不论四字念,或六字念,但能一字一字听得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此种念法,效力至大,故以金刚喻之。盖金喻其密,密则不为外境所渗入,刚喻其坚,坚则杂念无不破,在各种念佛方法中,独此最为常用。
  觉照念:念时一面称佛名号,一面回光反照自性,所以眼前虚灵超拔,但觉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成一片,光奕奕,圆陀陀,境界辽阔,充塞十方,所有山河大地,房舍器具,一时顿失所在,乃至自己四大假身,亦不知落在何处,如此则报身未谢,已证寂光,佛号初宣,便入三昧,以凡夫身,预佛境界,无有比此更捷者;可惜非上上根人,不能悟而实行。
  观想念:念时一面称佛名号,一面观想佛身相好庄严,卓立我前,或手摩我头,或衣覆我体,或再观想观音、势至,侍立佛旁,诸圣贤众,围绕于我,或者观想极乐世界金地宝池,花开鸟鸣,宝树罗网,光辉庄严,如观想真切,即身便可游于极乐国土,如不真切,亦可作为念佛之助缘,使净业易于成办。倘久观令熟,平时已在心目中,存留甚深印象,一旦身体衰谢,此方尘缘,不复牵累,则极乐胜景,便一齐现前了。
  追顶念:念时用上面金刚念法,但将字与字之间,以及句与句之间,连缀得极其紧密,形成一字追一字,一句顶一句,中间不留间隙,所以名为追顶念。因为追顶紧密,不留间隙的缘故,杂念便无法乘机楔入;此因念时情绪紧张,心口并进,正念的威力,盖过一切,故能使无明妄想,暂时归于沉寂,所以此种念法,效力至大,净业行人,多采用之。
  礼拜念:念时一边念一边拜,或念一句后拜一拜,或不论字句多寡,但边念边拜,边拜边念,成为念拜并行,身口合一,再加上意中思佛,便是三业集中,六根都摄。这样则吾人身体上,所有能发生作用的器官,全部都用在念佛上,更没有空闲时间,能再涉及念佛以外之事,或念佛以外之念头了。所以此法是特别精进,效力也特别大,惟是拜久则身劳气喘,故只宜兼用,不宜专用。
  记十念:念时以念珠记数,每念十句佛号,拨过一粒念珠,或用三三三一制,成三二三二制,皆于第十句念毕后,拨过一珠。如此心中既要念佛,还要记数,不专也要专,若不专心时,则数目便错乱了,所以此一法可算是强迫专心的方便法,故对治杂念极有功效。
  十口气念:念时但用追顶法念去,不论佛号多寡,但以尽一口出气为度,待到出气已促,势须抽吸进一口气,方能再续念时,名为一口气,如是十次,名为十口气。此系专为每日工作忙碌之人,而特设的方便法,大约念完十口气,只须五分钟左右,每日只须念过一次十口气,便能往生极乐国土,所以纵使极忙人,也能做到。此是根据弥陀第十八愿:“十方众生,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愿文而设;据古人研究的结果,所谓十念,即是十口气,因为佛愿甚广,而净土法又最切实,所以虽仅十念,临终佛亦必来迎也。
  定课念:念佛最怕是始勤终懈、无有恒心,故古今行人,每将念佛一事,定为按日功课,只要日日实行,便是道心不退。佛号多寡,规定时可以不拘,古人有每日定念十万、七万,五万佛号,皆为常有之举,可见其精进。总之,此事当斟酌环境,及自身力量,定为功课,既定之后,无论如何忙法,也要把它念完,否则次日即当照补,养成习惯。若起初藉一股勇气,定得太多。以致后来做不到,则不好,若定得太少,则近于懈怠,亦不好,所以在决定之时,是要细加斟酌的。
  四威仪中皆念:行者净种纯熟,则念佛自会精进,由于勇往直前的结果,便不以定课为满足,在定课之外,不论日里夜里,除睡眠外,几乎无时无刻不念,这便是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念,久之成为习惯,则一句弥陀,永不离口矣!这在古人往生传中,就比比皆是,有的业打铁,便一面打,一面念;有的业磨豆腐,便一面磨,一面念,最后都是声音一停,便已立化。这大都可作为吾人之借镜,果能做到这种程度,则定课和不定课,便不成问题了。
  念不念皆念:上述四威仪中皆念,是指口念,此处念不念皆念的最后一念字,是指心念,照题目即是说:不论口念;或口不念,而心中皆是在念佛。这样说起来,口念时心中固然是在念佛,即使口不念时,心中也是在念佛,这就是持名之外,又加上忆想,当忆想时,也正在持名,所以与单是口念时才想佛者,又有不同。行者果能做到,不论何时何地,也不论口念口不念,意中都是在思佛,如此则净念坚固,心如铜墙铁壁,风吹不入,脚踢不破,没有一丝世念杂念,能够闯得进去,此时念佛三昧,不成自成,往生彼国,便如操左券了。古人说: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这种境界,若不是念佛有年,功行纯熟,则绝对做不到,所以不是初学者所能行。




                                              第四节  净土法门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索


  (一)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
  念佛未得定前,与禅迥异,因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则欣取乐邦,厌舍秽土;禅心不能着境,一有所着,便失本来,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义,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种种,悉是禅净互异处。但是若到已得定时,则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与禅门的真如三昧,无二无别,而变为禅净不分了,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禅,有何不可?现在再来说律,戒律的作用,能防范身口意三业,使之生善去恶,但是修净土法时,身礼佛,口念佛,意思佛,这样三业既已集中,六根自然都摄,若说生善,是集生善之大成,若说去恶,试问三业已集中在佛,此外还有什么闲家具,可以把来造恶?这样看起来,说净即是律,有何不可?至于教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若论文字,只有六字,若论作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教理,都在里许;也可以说,释迦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也一字不遗的都在里许,这样还有什么教义,能在这六字之外,并且研教之目的,在于生信解,启行证,而念佛的作用,正所以息妄心,得正念,实已超过信解,而直达行证的阶段。所以学者若能念佛,则无需研教,而一切教义,已是具足,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教,有何不可?至于密呢?注重三密加持,强调即身成佛,获得六种无畏,是密宗的特色。但净土法门的三业集中,实际上和身口意三密加持,无甚分别;而念佛的作用,能使我心佛心,融合为一,而当三昧现前时,但觉性光交错,凝成一片,实不能分别,何者为佛,何者为我,故当念阿弥陀佛时,念者自身,即是一尊阿弥陀佛,这样就说即身成佛,有何不可?即使未得三昧,而当念佛时,为了感应道交,佛光摄受故。行者当前,即为佛神通力用所加被,如是当何所畏?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密,有何不可?综观以上诸义,就可以恍然悟道。为什么古今的许多名师大德、高人达士之修学佛法者,都提倡修净土?近人范古农居士主张:“学在唯识,行在净土。”可知愈深入经藏,就愈赞叹净土,只有不信者,这才轻视净土念佛法门。


  (二)自力与他力的结合
  修行别的法门,光凭自己的力量,经过长久时间,加上环境恶劣,很容易退堕到这个娑婆世界。再要努力修行,修得信心具足,善根成熟的时候,才能不退。可是念佛法门,凭藉自己修行力量之外,更仗佛力的加被和护持,佛的光明时时照耀着我们,很容易得到不退。只要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圆证三不退,同时那里都是助道因缘,而永远没有退堕和障碍修行的因缘。在这种超胜美好的环境里,就自然而然地一步一步地前进,很快就会成佛得道。总之,只要一心专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念念相续、没有间断。就是我们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也不离这一声佛号,提起能念的心光、照着所念的佛号,要心佛相应,心佛不离。一定要念到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只要诚心诚意地念,绝对可以成就事一心不乱。正如圆瑛法师说的“欣修净业念弥陀,莲芯标名在刹那,慧照分明心即佛,功成弹指出娑婆。”
  念佛念到这种境地,能够不住着于有念念佛,更进一步要做到终日念佛,终日无念,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来是空,所念之佛,也是不可得,念到境寂心也空,也不住着于有念。从这里又进一步念到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了知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真是无念而念。能念之心,心即是佛,也不存在心相。所念之佛,佛即是心,也不存在佛相,所谓能所双亡。心佛一体,即是由持名念佛而深达实相念佛,得到理一心不乱。


  (三)上根人与净土法门
  发心信佛修行的人,要注意不要自以为是非常聪明、有智慧、大根器了不起的人。把念佛净土法门看作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门,认为自己不必要去修念佛法门、修禅定或其他法门。禅宗,当然是最上一乘,但是它只能适合上根利智的机。而中、下根的人,修起来就感到十分为难了。我们应该要很好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上根利智的人。参禅看话头的功夫,一定要突破三关,古人说“初关容易重关难,末后牢关难上难。”这完全都是全仗自力来勤修苦练、一心参究。如果三关没有破尽,绝对是不能了脱生死。如果隔世再来投胎做人,只怕不能继续参禅,那么岂不是前功尽弃,若到来世,因为你今生修行种下了福因,如果生到富贵之家,就会被美好的环境所迷惑,很容易造更多更大的恶业,纵使说不会做出大的恶业,但也未必会发心出家。现在我讲一个禅宗祖师的历史故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宋朝有位名叫青草堂禅师,他是宗门有名的耆宿。有一天,他看到一位当朝宰相告老返乡,一路上迎送的人群,非常热闹,正在这个时候,他心里起了羡慕之心。由于他道高德重是个不平常的人,起了一念心,感应便很大。所以古人说:“宁动千江水,莫动道人心。”到了来世,这位禅师就托生在姓曾的家里做儿子,当然家境富裕、诗书盈室、赴京投考、少年登科。后来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做了宰相,名曾鲁公,一生荣华富贵、官高爵显。这个故事说明了青草堂禅师,是以一生修行禅定功夫,只换来一个宰相的地位,实在太不值得了,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因果,值得我们三思,所以古人说:“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生已嫌迟,那堪更待之乎者。管取轮回莫了期。”


  (四)死心念佛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办,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门。因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愿力、净行之力。另一方面更加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有了自他二种力量,纵使自力不够,还有佛力可以依靠,所以说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古代净土宗大德、永明延寿大师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是十分重要的开示。念佛法门,没有什么奇妙方法,只要我们能够死心念去,一定是会成功的。什么叫做死心,就是把世界上一切妄想杂念之心,都死得干干净净,一心一念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就如鸡抱卵一样,一心一意把卵孵成小鸡,自己的饮食都不放在心上,把母鸡从窝中拿了出来,他立刻又走进去抱卵,时刻都不肯放松。我们念佛也要这样才对。保证念得一心不乱,决定成就念佛三昧。
  再讲一个梁武帝与志公禅师的故事。梁武帝是非常崇敬志公禅师的。有一次梁武帝兴致勃勃地要请志公禅师去看戏,他和志公坐在一起看戏,演戏的人听到皇帝请国师看戏,自然格外卖力,把戏做得特别精采。到戏做好了,梁武帝看得非常高兴,就问志公禅师:“今天戏做得好看么?”禅师说:“我不知道。”又问:“今天唱得好听么?”禅师又说:“我不知道。”粱武帝听到禅师回答了二个不知道,心里十分纳闷,为什么禅师和我坐在一起,明明是在看戏听戏,没有睡觉,也没有做别的事,却说不知道呢?志公禅师对梁武帝说:“陛下,我们出家人,生死事大,一天到晚用功办道都来不及,那里有功夫来看戏!陛下明天不妨再要这一班戏子来做戏,同时请陛下下令刑部尚书,选择一个已判死罪就要杀头的罪犯,命他双手捧一面盆水,跪在戏台前看戏。再对罪犯说,等戏做好了,这盆水一点都不洒出来,立刻赐你无罪;如果戏还没有做好,盆中水洒了出来,戏做完后,立刻绑去斩首。”梁武帝当时也不知志公禅师是何用意,只得照办。次日,梁武帝和志公禅师依旧一起看戏,这个罪犯捧着盆水跪在台前看戏,等到戏做完了的时候,这个罪犯盆中的水一点都未洒出来。志公就请梁武帝去问罪犯:“今天的戏做到好看么”?罪犯回答说:“不知道”。又问“今天的戏唱得好听么?”回答说:“不知道。”梁武帝说:“你跪在戏台前看戏、听戏、为什么会不知道?”罪犯说:“陛下,我心里顾着这盆水都来不及,那里有心来看戏听戏。”罪犯这几句答得和志公禅师一模一样。到这时梁武帝才忽然大悟。明白心不在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道理。这个罪犯为什么也说不知道呢?很明显在这生死关键时刻,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这盆水上。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我们修行念佛,能够以死心来念佛,一定是会往生西方,真所谓:“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念佛的要诀,就是以自己的心光,来照着佛的名号,佛的名号是境,心光是智,我们用智照境,用境照智,提起全付精神来念佛,要象猫儿捕鼠一样全神贯注,一丝一毫都不放松,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五)用意根念佛
  念佛之法,应当要以意根来念,不要用意识来念,可是这一点怕有很多人心生怀疑,我希望大家不要怀疑。记得《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过“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入三摩地,这就是得入念佛三昧。大家请研究一下,“都摄六根”这一句话,可以证明念佛最要紧的是以意根来念。因为意根是属于心法,念佛之人,用意根来系念于佛,意根一旦收摄不动,那么其他五根,当然统统不动,所以都摄六根,自然是一心清净,即是一心净念为因,得生净土是果,依因感果,因果一致,所以念佛法门,称为净土法门。正如《法华经》说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的甚深真理。圆瑛大师说明此理写诗一首,“感应道交不用疑,法门殊胜有谁知,娑婆信愿持名日,正是莲池结蕊时。”


  (六)一心不乱
  念佛法门,看起来,虽然很方便,很简单,只念一句佛号,六字洪名,一教就会,常念就熟。可是要把它念好,念到一心不乱,念得三昧成功,就很不容易。当然一定要经过一段工夫,要像我们拿一根线,把一百零八粒的佛珠串在一起,联接起来,不要使它断线。念佛也要这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唐朝的白居易对修持念佛非常诚恳。他说:“余年七十二,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事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住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卧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我认为念佛的人,应该要像白居易那样,诚心诚意放下一切,持名念佛,没有不成功的,这叫做念兹在兹,一心念佛。过去有人写行住坐卧四时念佛诗,写得很好。现抄录如下: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离娑婆。
  傍华随柳须回顾,临山登水莫放他,
  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
  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渐朽应难住,净土虽遥尚易生,
  何日如蝉新脱壳,莲花胎里产金身。
  坐时念佛足跏趺,身在莲台华正敷,
  毫相分明随念见,金容映现与心符。
  事如梦幻元空寂,理到圆融非有无,
  何日池头捧双足,亲蒙顶上灌醍醐。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床明月夜三更。
  无如尘累心难断,惟有莲华梦易成,
  睡眼朦胧诸佛现,觉来追记尚分明。


  (七)带业往生
  念佛法门,带业往生一事,为不可思议之功能力用;自古及今,人多怀疑。昔有国王,问沙门那先云:“念佛之人,可以带业往生,此事难取信。”答曰:“大王,大石置水沉否?”王曰:“必沉。”又谓:“欲令不沉,其可得乎?”王曰:“不可”。又谓:“若以大石置大船上,运载他方,其可得乎?”王曰:“可”。当知众生有业必致坠落,如大石置水必沉。念佛之人,仗承弥陀愿力接引往生,乘佛大愿船,故得带业往生,亦如大石置船不沉可运他方。观此则自可断疑生信矣。
  更举一事,以证带业往生。昔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一日病笃将欲命终,见群牛都来索命;或以角挑其眼,或以角刺其胸,或以头撞其背,或以脚踢其身,惊怖无量。唤妻请僧救度,其妻请一僧,入室告善和曰:“不必惊怖,汝今生杀业过重,无有他法可救,但当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可以与汝解冤,可以令汝脱苦,随我称念。”僧即高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善和一手执香,随声称念,甫念数声,善和曰,“牛去矣?”僧劝再念,求生西方。善和益加恳切又同声称念。少顷高声曰:“佛来接我。”遂插香合掌,念佛而逝。此即带业往生之明证也。
  奉劝诸人:看了善和念佛带业往生之因缘,须审思明白,不可错会,若谓念佛可以带业往生,生前则恣意造业,依赖于佛,欲待临命终时,再来念佛带业往生,千万不可如是思想。当知临终念佛,不是容易之事,若无夙世善根,临终绝对不能念佛。张善和一生杀牛虽恶,前世确有善根;若无善根,即不能要妻请僧救度,亦不能得遇有道高僧,教令念佛。惟望戒恶在先,莫待求佛于后,正好闲时多烧香,莫等临时抱佛脚。古语云:“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八)念佛往生举例
  一、慧远三见圣像:晋慧远大师,雁门楼烦人,博通经典,在庐山东林寺,建念佛社,三十年不入市,专志求生西方,制六时莲台,念佛不息。僧俗社友一百二十三人,皆志同道合,誓愿同生极乐国土。后十九年,师于般若台,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现虚空中,无量化佛围绕,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洄注上下,演说妙法。佛言:“吾以本愿力,来安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又见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诸社友,已往生者,皆在佛侧。师谓门人曰:“吾居此已三见圣相,今复再见,必生净土矣!”至期端坐而逝。
  二、怀玉誓取金台:唐释怀玉,台州人,每日惟中午一食,常坐不卧,诵《弥陀经》达三十万遍。日课佛号五万声。天宝元年,见佛像满虚空中,一人持银台至,玉曰:“吾一生精进,誓取金台,如何把银台来接我?”言毕,银台遂不见。三十七日后,复见擎金台人对他说:“师以精进,得升上品。”过三日异香满室,含笑而逝。
  三、黄打铁以极乐国为家:宋时黄打铁,湖南潭州人,业打铁,自感前世不修,今生亟欲修行,又苦不知门径,且无时间可修。某日,见一僧从店前过,乃请入店奉茶,请教既不废业,又可修行之法,僧遂教之一面打铁,一面念佛;譬如手持风箱,推进时,念一句佛号,拉出时,念一句佛号,打铁时,每打一下,即念一句,不打铁时,行也念,睡也念。黄打铁从其教,因专心佛号之故,既不觉炉火之热,也不觉用力之累。历时三年,一日自知时至,遂
  即理发,沐浴,更衣,告其妻说:我今日回家去了。妻言:你何处还有家?答曰:西方极乐国是我家,于是再到铁炉边,取出红铁,说偈曰:“钉钉铛铛,久炼成钢,世缘已毕,我往西方。”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举槌打铁一打,即时立化。

TOP

续 9





                                    第五节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于鼓山涌泉寺拜增西和尚为师。二十一岁从福州到江苏常州天宁寺,亲近禅宗尊宿冶开禅师修禅六年。时常定境现前,身心廓然,曾于定中悟后写了一偈:“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到了二十六岁又往宁波天童寺,依从寄禅和尚,一心参究。在二十八岁的冬天,又在禅七之中,定功得力,身心俱空,又说偈云:“山穷水尽转身来,迫得金刚正眼开,始识到家无一事,涅槃生死绝安排。”自从三十六岁以后,净土机缘成熟,因阅读永明延寿大师和云栖莲池大师等许多净土法门经典著作,开始深信净土念佛法门。从此就努力于禅净双修。由事念而归理念。正如永明大师《四料简》说的:“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圆公大师后来数十年,力弘净土,到处讲经说教,劝人念佛。曾经讲演《阿弥陀经要解》、《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起信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等许多净土法门的经论多遍,并对上述经论著有讲义流通于世,利益众生。又曾经讲过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和《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力劝修念佛法门,普度众生,同生西方极乐净土。在他七十六岁病势严重时刻,还是一心念佛,嘱咐随侍左右的许多弟子说:“我今身心,尚感安乐,无挂无碍。出家人置生死于度外,以疾病为助缘,余号“三求堂主人”,平生都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为宗旨。现在福慧已求,最后只有求生净土。汝等立身处世,须以三求为正确修学方针。更希望广大佛教道友、信徒,以此三求为真正学佛宗旨。”并说偈云:“唯有一宗事,但念阿弥陀,求生于净土,上品紫金台。”过去有一行脚僧写了一首偈说:“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圆公大师把它改为“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前程何处是,念佛度春秋。”又嘱咐弟子写了一张纸条贴在病房的墙壁上:“来者念佛,是真莲友。”由此可知,先师虽身染重病,早已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记得一天晚上,在大众为他助念回向以后,要诸弟子到床前,格外叮嘱说:“汝等念佛,随时都要摄心静念,识取自性。现在我来问问你们,刚才你们念佛,可知道这一句佛号声音落在何处?速答!速答!”圆公老人病中开示,使我们得益不浅,对于净土念佛法门,更加增长深信切愿,意志坚定。


  (二)圆瑛大师的劝修念佛法门
  圆瑛大师为了弘扬净土法门,除了已出版许多净土经典讲义外,还著有《劝修念佛法门》一书,现将本书内容介绍如下:
  (1)念佛法门发起因缘:念佛法门,又称净土法门,又名莲宗。又曰净宗。乃是释迦如来至极悲心,观机施教,观察众生之机,唯此持名念佛一法,最易得度。故无问自说,说出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不假他人发起,即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自唱极乐依报,弥陀正报,二种名字。此万世持名念佛从出之大源,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三根普被,六趣咸超,其利益有不可思议者焉。
  (2)念佛就是修行: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三业清净,即是修行之法。今试验之,有一众生,闻此念佛法门,深信不疑,愿生净土,实行念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字字从心生起,字字从口念出,字字从耳听入,念得分分明明。一句如是,句句如是,口念心念,心口如一。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以此念佛一念,而除一切妄念。妄念既止,则意业清净,此即是意业修行。口念佛号,不说闲言,古人云:“少说一句话,多念几声佛。”声声不离佛号,则口业清净,此即是口业修行。众生身业,都为意业所驱使。意业不起念,身业无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摄,则身业清净。此即是身业修行。如何说念佛不是修行之法?
  如上所举念佛能令三业清净,可为修行之明证矣。
  (3)念佛最为稳当:唯有念佛法门,而有自他二力可恃。自力,即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他力,即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之愿力,自力之外,更加他力。但肯老实念佛,无不往生净土。只要抱定一句佛号,一生持念到底,常为诸佛之所护念,常为佛光之所照烛。一生求生净土,自不至错入歧路,亦不会中途成魔,以及隔生遗忘之危殆。
  (4)念佛殊胜方便:念佛殊胜方便,即是可普摄群机。若智若愚皆有分,是僧是俗总堪修。人不分男女贵贱,处不论寺庙俗家,时不拘闲忙动静,但肯一心念佛,无论何人,皆得往生;疾超生死,永息轮回,其殊胜为何如也。
  (5)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不除,佛性不得现前。故我释迦如来唱此念佛法门,教人消除业障。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以发心念佛,即是大智慧现前。譬如一灯光明,能破千年暗室,念佛灭罪,亦复如此。
  (6)念佛莫求福报: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念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着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都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荣华富贵,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
  (7)念佛能断烦恼:烦恼之为害甚大,名目虽多不出两种:一为我执烦恼,二为法执烦恼。一句弥陀如阿伽陀药,能医众病。世间之药,尚有殊胜功用,以一药能医愈众病。何况万德佛名,念之岂不成益。余每当逆境之来,心生烦恼,遂即经行念佛,四步一声佛号,循环往复,念之数匝,渐觉心地清凉,热恼自息。又有时事多心扰,更深不能成寐,亦专称佛号,历时少顷,即心神安定,便能睡着,无诸梦想。又当写经之时,一笔一句佛号,精神不散,妄念不起,写久不觉辛苦。故每教弟子写经念佛,依教而行者,颇不乏人。因此而念佛进步,能得真实受用,少起烦恼。由是均信念佛是有莫大之功效。人人果能信此念佛一法,专心称念,无有间断,念到心空境寂,烦恼自然无自而生。
  (8)念佛速了生死:念佛法门,虽可横超三界,速了生死,而于临命终时,是一最大关头。果然平日信愿深切,净行成就,或得理一心不乱,或得事一心不乱,自可预知时至,正念昭彰,一切境缘,不能为碍。则其往生也,如入禅定,一弹指顷,托质宝莲,业卸尘劳,神栖安养,圆证三不退也。
  (9)念佛具足三学: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门,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不出经律论三藏。三藏所诠,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经为定学藏,律为戒学藏,论为慧学藏。一句弥陀名号,一心称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学。念佛何以能具足戒定慧三学?楞严经云:“所谓摄心为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0)念佛普摄群机: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具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11)念佛可度众生:夫念佛法门,以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离苦得乐。一往观之,似属小乘,但为自利。实际论之,正是大乘,可以利他。何以故?念佛往生,花开见佛,亲闻佛法,证无生忍,得身、口、意三轮不思议业,普人尘刹,广度众生。而因中厌苦者,正欲拔众生之苦也,即菩萨之大悲心。因中求乐者,正欲与众生之乐也,即菩萨之大慈心。何得谓念佛是小乘,而非大乘耶?
  (12)念佛得成佛道:念佛之人,而得诸佛慈悲之所护念,弥陀愿力之所摄持,命终往生,经登不退,任运进修,直至成佛。《弥陀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观一生补处之句,一经往生。即是最后身,岂不是一生即得成佛耶?此乃约事而言。若约理说:“念佛功深,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心佛圆融,自他无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证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即成佛道。其圆顿为何如耶?”
  圆公大师经常教导弟子,修持念佛法门,要天天发愿回向:“愿消累劫诸业障,愿得福慧日增长,愿尽此身出娑婆,愿佛接引生安养”。他先专禅宗,后弘净土。禅净双修数十年如一日。在他圆寂前夕曾吟诗一首总结一生的修持。“禅净双修数十年,了知净土即深禅,有人问我其中意,云在青山月在天”。佛教自从汉明帝时代传到中国至现在,根据北传佛教,是将近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净土法门自东晋庐山初祖慧远大师以来,都是弘扬净土法门劝大家念佛,最杰出、最闻名的大德高僧,只有九祖,充其量也不过到了十三祖。实在是信仰净土法门大力宣扬净土宗的尊宿大师等,真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我们看看《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而修持净宗,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数也数不清。不但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赞扬弥陀经念佛法门,就是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诸大菩萨,也有种种开示,或回向偈文赞扬净土。就象马鸣、龙树,天台智者大师,以及莲宗诸大祖师,都是异口同声,弘扬净土法门。这真是万人信仰,万人念佛、万修万人去的无上法门。所以中国各大丛林,以及中小寺庙庵堂的早晚课诵,都把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作为每天必修的功课,乃至打念佛七,分为一天、七天、四十九天三种。更有克期取证的、九十天般舟三昧,与常行念佛等。这种方便仪规,都是劝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的。真所谓“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古人说:“净土文言言可信,往生传灵迹非虚”。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里面说:“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修行,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又言:“说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广发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生死之海,西方决定往生”。大师这几句法语,我们要切记在心,一定得大受用。
  现在我再来介绍一个历史故事。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候,他的弟子中间,有一对弟兄名叫周利和槃特伽。意译叫做大路边和小路边。他们的母亲,养大儿子时候,急急忙忙回娘家去,时间来不及,就养在大路边上。到了养第二个儿子的时刻,又来不及到娘家,又养在小路边,这就是他弟兄的名称。大路边、他个性非常聪明。小路边、他素性十分愚笨。弟兄二个都跟佛出家。但是佛对新出家的弟子,要持戒修身,以戒为师。出家弟子,要每天摩三次头。因为一摩头,就提醒起来,自己是一个光头的和尚,就应该更好持戒修心。在摩头时刻,要念四句话,就是,“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就是说守口如瓶,不要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是口业清净。摄意,就是心中不起贪嗔痴三毒之心,这是意业清净。身莫犯杀生、偷盗、淫欲,这是身业清净。就是说比丘要三业清净。第二句就是说佛弟子修道人,不要恼害一切有情众生。第三句就是对于外道所修的无益苦行,出家人应当远离,不要盲修瞎练,徒劳无益。第四句就是说,我们出家修行之人,一定要依照佛所教导这四句的道理去修行,去学道,那一定会度脱三界生死轮回,可是槃特伽对于这四句话,念来念去都念不会。背来背去也背不出来。背了头二句,再去背后二句,等到后二句背好了,又把头两句忘记了,这样一来,真是得前遗后,得后遗前,读了好久,后来又请了五百罗汉轮流去帮助他,也教不会,这怎么办呢?他的哥哥周利看到弟弟这样愚笨,感到十分难为情,没有办法,只好要弟弟还俗去,可是槃特伽人虽然很笨,道心很坚、苦志清修,坚决不肯还俗。就呵呵大哭起来,有的弟子,就将这件事去禀告释迦牟尼佛。我们佛是大慈大悲的,因此就派人去叫槃特伽来问:“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呀?”槃特伽说:“因为我太笨了,四句偈子,背来背去都背不出,周利一定要我还俗,所以哭了。”佛陀是随机设教,方便利生,随手指门后一把扫地的扫帚,对槃特伽说:汝四句偈都背不出,但是这扫帚二字,你记得牢么,会忘记掉么。槃特伽说:这扫帚二个字,我背得出。佛说:你听我的话,四句话你不念了,只要你天天念扫帚、扫帚,槃特伽人虽愚笨,心是正直,听佛教导,天天念扫帚扫帚。专心诚意念扫帚,发奋图强,照样念来念去,念了三年,把心中所有见惑思惑的尘劳烦恼,扫得干干净净,证到不生不灭的偏空涅槃,居然成了阿罗汉果。通过槃特伽一心净念扫帚,得证涅槃这事实,充分说明了我们能够坚定信心,一心念佛,一定会往生西方,花开见佛。希望大家清净身心,精进念佛,朝着这条光明大道,奋勇前进吧!
  我们可以仔仔细细地看一看,净土宗和其他许多宗派的大德高僧、都有很多牵连的关系。有很多法师,先修别宗,弘扬别宗,然后归心净土,弘扬净土。撰述净土各种经典。象这种情况,历代以来,是不乏其人。
  唐代时期就有窥基法师著有《阿弥陀经通赞疏》三卷,《西方要决释疑通规》一卷。善导、道镜二人合集的《念佛镜》二卷。到了五代末,杭州永明寿禅师撰述有《万善同归集》三卷,《神栖安养赋》一篇。宋朝初期,就有禅宗、天台宗、律宗等许多高僧,除弘扬本宗之外又兼弘净土。就象云门宗的天衣法师、义怀法师和他的弟子慧林等等,著有《劝修净土说》。曹洞宗的长芦法师撰有《净土集》。天台宗神照、本如两位法师,仰慕庐山之风,他们也结了白莲社一心念佛。律宗的灵芝、元照法师,他们原来专弘南山律宗,后来兼修净土,也著有《观无量寿佛经义疏》、《阿弥陀经义疏》。结莲社念佛的风气,到了宋代更加兴盛起来。就从省常大师组织的“净行社”开始,相继而来的,就有知礼大师的“念佛施戒会”等二十多处。其中象灵照大师的“净业社”,参加的四众多达二万人左右。到了元代,大力弘扬净土的法师也很多,就象宋末元初,临济宗的明本禅师,他把禅宗律宗经教和密宗融会在一起,修行净土礼净土忏法。还有普度大师著有庐山《莲宗宝鉴》。到了元末明初,就有性澄大师撰述《阿弥陀经句解》一卷,大佑法师著有《阿弥陀经略解》一卷。幽溪大师著有《净土生无生论》一卷。到了明末,就有莲池大师、憨山大师、澫益大师和他们的弟子,有的提倡禅净一致,有的提倡性宗相宗融合一起,但是最终都会归于净土法门。就象莲池大师那样的,他本来是修禅宗,后来又在云栖一心念佛、专修净土。还著有《阿弥陀经疏钞》四卷。可是在这部疏钞里面,就用贤首宗言语来解释净土法门的教义。憨山大师,他在年轻时代,也是致力于禅教,到了后来,也专修净土,二六时中,一心念佛,著有《憨山大师梦游集》。在这部书中,就有念佛切要的文章,开示净土法门。澫益大师原是专弘天台宗,可是他在自修方面又是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著有《阿弥陀经要解》一卷。特别是用天台宗的教义解释弥陀经净土法门,更撰有十种弘扬净土的著作。到了清初,就有省庵大师,撰述有《劝发菩提心文》发扬净土,劝人念佛,还吟咏《净土诗》一百零八首,赞扬净土和《西方发愿文》一卷。到了清末时期,就有幽溪大师的后裔玉峰大师等撰有《净土随学》二卷,《念佛四大要诀》等各一卷。众所周知的佛学大家杨仁山居士,他一生精通大乘和小乘许多经论,可是他自己是以净土为归宿,一心念佛,愿生西方。他自称是教宗贤首,行在弥陀,数十年如一日,念佛无有间断。著有《观无量寿经略论》一卷。近代净土宗泰斗印光大师,一生提倡“老实念佛”、“死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著有《印光大师文钞》四卷,专弘净土,就是我的师父圆瑛大师,他老人家也是先修禅宗,后弘净土,著有《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等大量净土法门的经典讲义。除了上面所提出的许多净土宗大德法师之外,从唐代以来,经历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特别是近代,在这一千多年中间,还有更多难以数计的净土大德高僧,专心致力,弘扬净土,自行化他,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极乐世界。在这漫长岁月里,更有四众弟子,发菩提心,深信切愿力行的真是无量无边。
  总而言之,净土法门,在我们中国实实在在是收机最广,影响最大。历代以来得到广大教徒的信受奉行,其主要原因,由于它是最方便、最简单、最稳当、最疾捷、最圆最顿的无上法门,最后我恳切希望大家,对于净土法门要深信无疑,一心念佛。正如圆瑛法师所教导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僧伽”,共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一节  序言

    如来成道记说:“净法界事,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我佛释迦牟尼、他亲证了法事、本来是没有生、没有灭。可是为了大悲心切,度生愿深,因此于无生中示现有生,于无灭中示现有灭。才有从兜率、降王宫、八相成道的一大事因缘,应化事迹,风闻世界,道播四方。
  “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为“开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总的说来,就是要令众生,人人成佛,个个得道的唯一目的。我们要知道,佛陀所说的律学,就是“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就是要达到这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伟大目的。
  其次,在古代印度,当释迦如来降生时期,它的经济文化、学术、建设等都非常兴旺发达。这时婆罗门的知识界人士,如雨后春笋,到处可见。实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分河饮水,各立门庭。在佛教看来,当时就有以六师为首的九十六种外道,制定了许多修习苦行,来延误众生。这为首的六师是一、富兰那迦叶,二、末迦黎拘舍尼,三、删闍夜里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栴延,六、尼犍陀若提等。他们提出许多论点和一些规律,例如持牛戒、持鸡戒、拔发、卧刺、投灰、拜水等。有的婆罗门所定的戒律,看起来和佛教戒学相仿佛,甚至超过,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主要是所修苦行,决不是我佛所教导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道理,虽然吃一番苦,不能得到了生死、成佛道的真实道果。佛陀出世应迹之后,正如昊日当空、群昏烁破,戒雷震响,法雨遍施,使佛日永耀于中天、慈云普荫于大地。
  现在先向大家介绍一位清代高僧玉琳国师的简历。在清朝顺治十五年间世祖章皇帝召国师入宫,在万善殿封他为“大觉禅师”。后来到了庚子年春天。皇帝又派遣使者敕赐玉琳国师一只宝贵的紫金钵,两顶袈裟,有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俗称为祖衣)也就是僧人受三坛大戒时所披的僧伽黎大衣,一是紫色,一是红色。又称为说法衣,它是僧人讲经说法或在隆重庄严的法会道场中主法大师或方丈大和尚所披的。当时皇上又加封玉琳国师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的光荣称号。到辛丑年春,国师南旋来到浙江杭州附近的天目寺安住。丙辰年秋天,即康熙十五年八月国师世缘已毕,度生愿满,撤手圆寂,世寿六十有三,僧腊四十有四。
  玉琳国师的尊师是一位有道高僧,当时随侍左右的两位弟子就是玉琳和他的师兄岩头祖师,师兄确是一位老实朴素,专事精修,闲静少言,一心用功的和尚,可是玉琳国师适得其反,他是一位聪颖玲俐,善说会道的干事专家。因此他能得到师父的垂爱,另眼看待十分欢喜。而岩头祖师则不然,经常被师父当做一个老修行,无所作为的哑羊僧。几年后,有一天玉琳国师广发大心,要想出外去朝山拜顶参访名师,以博见闻,幸得师父同意,在束装就道之前,去向师兄岩头告假,想不到这老修行别出心裁地赠给玉琳师弟三个锦囊并且嘱咐说:第一个锦囊要等到遭遇最危险的时候启用,第二个锦囊要等到最紧张的关头使用。第三个锦囊要等到最光荣显赫的时候动用。玉琳国师素来认为这个笨头笨脑的师兄,只会吃饭用功,终日有口难开的老修行,怎么今天变了样子,而且还会有未卜先知这一套锦囊妙计呢?起初玉琳国师还是半信半疑地接受了三个锦囊也并不予以重视,既承师兄慈悲美意只好带在身上便是。
  下面好戏来了,请大家细听会有启发。
  这位博学多才的国师动身去朝拜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当时交通不便船只不多,正巧有一只御船往朝普陀,玉琳便要求搭赴,好在国师人品端方相貌庄严,肌肤净白,如琉璃之美,侍卫者就同意他的要求,让他登舟坐在船头。行驶不久,突然狂风大起,乌云盖顶,波浪翻天御船大有覆舟之危。全舱人心惶惶,忐忑不安,正在此一发千钧的生死关头,国师想到师兄的临别赠言十分重要不得已立刻打开那第一个锦囊,一看原来是一张小红纸上面恭楷写着“免朝”二个字,国师福至必灵,微微一笑,心领神会。他想这只御船一定有顺治皇上在此,海龙王朝拜皇帝所以兴风作浪。想到这里,国师便随手把“免朝”这个锦囊抛掷水中,当下即见风平浪静,化险为夷,全船上人特别是顺治皇帝正在坐立不安,精神徬徨之际,忽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大大出乎意料。就问左右侍臣,侍臣奏曰,“船头上坐有一位中年和尚,在非常危险时刻,我们见他从衣袋里拿出一个红色小锦囊丢进巨浪,顿时暴风停止,惊涛退尽,从此一帆风顺,一船生命财产得以保住。”皇上得知这个和尚大有道理,因此立即召见,一看非常欢喜。玉琳国师生得相好庄严,道貌岸然,而内才又是博通群典,对答如流,皇上生大欢喜心,一方面有敬仰之意同时又感师救护深恩故矢志封他为一国师表,因此在朝礼普陀之后,将玉琳和尚随驾同来京城拜为国师。但满朝许多文武大臣大家认为陛下一拜为师,我们文武百官谁可以不下跪,甚至少数几位白头功臣也得下拜,对此心中有些不服,意见纷然,说这位高僧年事尚轻,是否有道,定功如何,必须一试真实。皇上随下令派四位宫女为国师赐浴洗尘以见分晓。当然皇命当从,玉琳暗想一关才过,一关又到,宫女为他洗浴真不平凡,究竟怎样才能安然度过这一关,心里的确十分紧张,幸而第一个锦囊的神算灵异早已铭记心头,这次情急心慌之余只有将一线希望寄托在第二个锦囊上面,于是急忙打开一看只有一枚小小的绣衣针,国师立即会意,把针暗暗紧握手中,在那蠢然欲动情难自禁的关头,把针向手指一刺,顿然扭转乾坤,心神安定下来,到此赐浴结束,又安度一关,得到宫女们异口同声地赞为稀有,认为难能可贵,皇上及诸臣乃加倍敬信,这位国师真是道高德重名符其实。遂下圣旨选择吉旦,焚香结坛,举行盛典拜为国师。
  国师此时,想到两关已过,第三关又来,怎么办,对老师兄的神通既然心悦神服,因之信心百倍,在这登台拜师最最光荣的时候不能不把第三个锦囊打开,一看是个“佛”字,他静虑会意一下,快把“佛”字贴在胸前,便可安心地接受顺治皇帝和文武大臣等的顶礼膜拜。就这样高兴、圆满、胜利地结束了这场经历危险、紧张、荣耀三关的特大喜事。这正是一代高僧玉琳国师的光辉事迹。
  但是我们应当进一步来探索一下,玉琳国师为什么今生会有这祥大的福德,和琉璃雪白的庄严相貌,据说:国师的前生是住在寺庙里的一个六根缺陷品貌丑恶的和尚,有一次,一位女斋主设斋供养诸师,每人又亲发一件衣服结缘。当时玉师也在坐就餐,斋主发到他的面前。一见六根不全的玉师,心生厌恶,就不与结缘,玉师当下生大愧恨,深自沉痛,悔恨宿世业障深重,今生感此丑陋恶果,他回想《药师经》中有说:礼拜《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可以报感琉璃身体。所以立下宏誓,发奋图强,一心一意,虔诚礼拜《药师经》。古人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云“有志者事竟成”。玉师终身顶礼,最后拜死在蒲团上,圆寂而逝,拜经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转世即感殊胜福果为一代高僧并得国师称号。
  通过玉琳国师这一段刻苦修行拜经的故事,可以充分证明戒律在修持上的重要性,它是一切善法的基础。这是以善因而感召的乐果。同时又可以看到岩头祖师老老实实,一心为道的老修行的本来面目,真是妙在其中矣,决非凡情而能思忖圣人境界,作为我们修道人的一面极好借镜,献给一切持戒修行办道者,以期从中得个消息。



                                                        第二节  戒律的由来

    佛教的戒律,称为律宗。它是中国佛教徒专精戒学的一宗。是佛弟子在生活和思想方面一种极其严肃的要求。
  世尊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呢?象律藏中所说,佛陀为保护佛法使能久住世间,所以制定戒律。然而,戒律制定,是针对僧团中有恶行为发现而设立的,若是僧团中没有恶行为,就没有制戒的必要,如释种出身的六群比丘,经常勾结在一起,破坏僧团。提婆达多勾结闻达多、骞茶达婆离、迦留罗提舍等人分裂僧团。还有十二群比丘尼,被人称为是“不护威仪的恶比丘尼”。
  所以,戒律制定的理由,是为断灭烦恼,趋于佛教修持的目的--涅槃。所谓由戒生定,因定生慧,通过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来息灭贪嗔痴三毒,断惑证真,圆成佛学。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保持僧团的纪律与纯洁。所以戒律之中,有为防止烦恼恶行而制定的,另外也有为防社会人士的非难而制定的。前者如杀、盗等也是一般社会法律所禁止的,后者则佛制戒后,若不遵守才开始有罪的,如不饮酒等。这也就是涅槃经中分的性重戒与息世讥嫌戒。每条戒制定的理由,说得更具体些,如戒文述说的十利: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令信,五、已信令增长,六、难调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令正法久住。不难看出,这十利中,第一、二、三、六、七是为僧团的安稳、发展;第四、五则为达到保持僧团信用的目的;第八、九是灭除比丘的烦恼,到达理想境界的涅槃;第十则为自敬律法。佛从正觉到入涅槃四十九年之间,因事制戒,随机散说,而在临入涅槃时,更对阿难说:“汝勿见我入般涅槃,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佛又举喻说:如人在黑暗之中,遇见光明。如人在贫穷之时,得到宝贝。(大般涅槃经卷下)。唐道宣律师于《四分律序》中说:“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诵”。由此又可以知道戒律和佛自身,具有同等的地位,以后领导教团的,不是佛自身,而是戒律;戒律在世一日,便是佛在世一日。否则,“不能持戒,则同堂犹隔万里;为能持戒,则百世何异同堂”(见《遗教经》)佛涅槃之后,佛教教团最初和最要的事业,是结集佛的遗教和戒律。依南方所传,第一结集就是王舍城结集所合诵的法藏,是毗尼和昙摩。毗尼就是毗奈耶,义译作律;昙摩就是达摩,义译对法。在这两种法藏当中,却是先集结毗尼就是律,以持律第一的优波离为上座,替代佛统率大众主持结集事业的大迦叶,就戒律的各条目,询问优波离。优波离应问,一一具答(诵出)制时、制处、因缘、对机、制规、犯戒等等。五百大众,合诵应答的全部,决定他是佛所制,于是毗尼的结集告成。然后才以多闻第一的阿难为上座,结集昙摩。由此可以知道佛弟子在佛涅槃之后,对于戒律,也就遵照佛的遗教,把他看作大师,而且依南方所传:佛涅槃后满一百年的第二结集就是吠舍离结集,也是为结集毗尼而举行的。总之,佛教建立在戒律上,戒律是佛教的基础,其他的定慧等学,都是它的上层建筑,假如这个基础不巩固,那佛教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五部律
  释尊弟子中,最精通律仪的是优婆离尊者,在首次结集律藏的时候,由他分为八十次诵出根本律制之后,再传迦叶,阿难、商那和须未田知、优婆毱多等五大尊者。
  优婆毱多的门下,又有五位大弟子,在八十诵律中,就依各个性情之所近的律法,采集起来,各自成立一部,共为五部,这就是所谓五部律的原始。其五部为:(1)昙无德部。(2)萨婆多部。(3)弥沙塞部。(4)迦叶遗部。(5)婆苏富罗部等五部。
  五部分歧的时期,据《大集经》说是佛灭后百年,而大众及上座两部的分歧,依《舍利弗问经》、《文殊问经》、《三千威仪经》、《遗教经》以及《异部宗轮论》等经论所载,都说是佛灭后百多年的事;那么,五部律的分歧,还要早过大众、上座两部的分歧了。
  兹将五部律的大概,分述于次:
  昙无得部:昙无德原为一比丘名,乃优婆毱多五大弟子中的一位。昙摩毱、昙摩德、昙摩屈多迦、昙摩毱多等等,都是同属一人而译名不同。以其就上座部的律藏中,将合于己意的律法,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为一分:四度完毕,分作四夹,所以便称他所采集的律法,叫做四分律。这种区分,并不是依据义理来分的而是依据当时四次的采集,分作四夹,初分夹二十卷,二分夹十五卷,三分夹十四卷,四分夹十一卷,共为六十卷。《戒本疏》一上说:佛灭百年,兴斯名教,相传上座诸师搜括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四度传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
  又《资持记》上一之一说:以法正(昙无德)尊者,于根本部中,随己所乐,采集成文,随说所止,凡经四番,一部方成,故号四分,非同章疏,约义制文,所谓四分律宗,就是昙无德律宗,说昙无德为开祖。而由唐代道宣律师大成之。而且,因为《四分律》大弘于我国,所以在我国单说律宗,也就是南山律宗,这是由昙无德部发展的最后结果。
  萨婆多部:一般人都说萨婆多部的鼻祖是迦旃延尊者,也就是佛的十大弟子中,议论第一之摩诃迦旃延的儿子。《智度论》二上有说:佛灭百年,阿轮迦王作槃闍于瑟大会,诸DA法师议论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辗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三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论八犍度》。又据《三论玄义》说:从迦叶至寝者柯,二百年以来无异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出世,便分成两部,一上座弟子们,二萨婆多部。萨婆多部为梵名,意译为说一切有部,且略称为“有部”,又别名说因部,为小乘二十部派中的一部,立有为与无为一切诸法的实有,而且一一的说明其原因,所以便称为“说一切有部”和“说因部”。发智六足等论,都属于这一派的重要典籍。萨婆多部的律典为《十诵律》,共六十卷。为后秦弗若多罗所译,还有译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共有九卷,也是萨婆多部的重要律典。
  弥沙塞部:弥沙塞(译为广解义)一比丘名,也是优婆毱多五大弟子中的一位,《大集经》二十二说: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诸经,诵读书写,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为弥沙塞。又《拾毗尼义钞》上说:弥沙塞者人名,此人禅思入微,究畅玄旨,着青袈裟。又说:弥沙塞,此云广解义,亦名不着有无相,法名五分。因此,我们知道,弥沙塞部的基本律法是五分律,在我国译有卅卷为二十部中化地部的律本。所谓化地部者,在玄应《音义》二十三说:化地部,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也。梵音摩柯醯奢裟袈,亦名弥喜舍裟柯,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但此罗汉,在俗为王国师,匡化土境,故名化地,今入佛法,佛法如地,又匡化之,故以名也。弥沙塞部,也就是后来的化地部,这是不着有无相的一部,所以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迦叶遗部:迦叶遗也是优婆毱多五大弟子中的一位,这五位弟子,对于佛教的律藏,各自具着不同的意见,而使律藏分为五部,迦叶遗所组合的,便是这五部中的一部。在《大集经》二十三曾记载佛的预言说: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诸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说无有我,乃以受者,离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毗部。按所谓迦叶毗,就是迦叶遗的异译,玄应《音义》三上说:迦叶毗,亦云迦叶维,亦云迦叶波,亦云柯尸悲与,此云饮光部,此部律,此土无文,迦叶遗部的根本律法,为解脱律,在我国只传有戒本,与五分律相同,而没有律文。所以《戒疏》一上说:迦叶毗,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只有戒本,相同五分律。至于对迦叶遗个人的介绍,在《拾毗尼义钞》上有一段话说:“迦叶遗者,人名也。此人精进勇决,救护众生,着木兰袈裟。”当我国最初翻译这个名词的时候,原是按照迦叶比丘所执的主义而翻译的,其译义为“重空观”,为“解众生空”等义,而不是人名的正译,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婆蹉富罗部:又云婆磋富罗,婆粗富罗(译为犊子),这是从部主立名,其律为《僧祇律》即《摩柯僧祇律》的略称,为五部律中的一部,也就是大众部的律藏,据《资持记》上一之二说:具云摩柯僧祇,此番大众,从众为名,即窟外也。自佛入灭之后,首次结集经律有于窟内,有于窟外,在窟内结集的为上座部,窟外结集的为大众部。所谓大众部律,即僧祇律,为后来犊子部所遵行。《摩柯僧祇律》共为四十卷,为我国晋代高僧法显法师,偕同印度三藏法师佛陀跋陀罗所共译。另有本律的《比丘戒本》及《比丘尼戒本》,《比丘戒本》为佛陀跋陀所独译,而《比丘尼戒本》则为法显法师与觉贤法师所合译的,现在都收存在大藏经律部中。

  (二)律教的东传。
  佛法传入我国,是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以白马驮经,入驻洛阳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为最早。可是在当时,以事属草创,戒本未传,由永平十年起至曹魏嘉平元年(公元67--249年)止,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内,是没有举行过传戒法事的,而且自从腾兰二公入灭之后,至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的整整八十年间,印度来华的僧侣,几乎象是绝了迹的一般。过此以后,才有如支娄迦讦、安世高、竺佛朔、安玄、支曜、严佛调、昙果、康孟祥、竺大力等诸大德,相继而来,但是,还没有传戒大典的举行。
  在我国首次的传戒,是曹魏嘉平中期(公元249--253年)由来自中印度到洛阳的昙摩迦罗尊者所创始,他见着我国当时的僧众,只是剃除须发,身穿缦衣,而没有律法的行持。尊者睹状,深以为虑,誓弘律法,但因种种的所障,徒劳二十一年。至魏少帝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才能满其所愿,亲自译出《僧祇戒本》一卷,以作课本,敦请梵僧十位大德,立羯摩法,创立以十大僧传戒本之先例,此为我国授受戒法的开始。
  在嘉平年间所传的戒律,是仅依照昙摩迦罗所译的《僧祇戒本》,以及昙谛三藏所译的《羯摩》,《羯摩》便是昙无德部戒律的一种法式;所以,在我国所传的戒法,实在是采取《四分律》。但是,对于《僧祇律》,也是随行奉持,并不曾受到限制。
  在我国北部,姚秦弘始六年(公元404年),鸠摩罗什法师,才译出《十诵律》五十八卷,昙摩流支、卑摩罗叉更继续翻译,经过三次的译述,才将一部六十一卷的《十诵律》,完全译就。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佛陀耶舍、竺佛念等,又将《四分律》分五次译出。到了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法显从印度将《僧祇律》求来,由觉贤三藏首为翻译,共为四十卷。宋营阳王景平元年(公元423),佛陀什再译就《五分律》三十卷。那末,在五部律中,于刘宋之前,传到我国的,便已经有了三部。其余迦叶遗部,在东魏孝静帝定武元年(公元543年),始译出《戒本》一卷。即所谓《解脱戒本》,广律始终没有译就。当时诸律,相互弘扬,但光大昌行于后代的,却只有《四分律》而已。
  在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公元471--499年),有一位法聪律师,本学《僧祇律》,后来精研昙无德部的《四分律》,而辍《僧祇律》的讲授,专力弘扬《四分律》,不过都只是口授,并没有见诸简牍。直到道覆律师,才造疏释文,也不过只有问答,以资抉择而已。惠光律师以后,始有章疏,而开四分律藏疏释之风,当时所称的三要疏为:
  一、光统疏略四卷。二、智首广疏二十卷。三、法砺中疏十卷。这三要疏为当时所习用,因而有人便为四分律宗,立下了九祖,其九祖为:一、法正尊者--即四分律主。二、法时尊者--为我国四分律宗的初祖。三、法聪律师--为初开之祖。四、道覆律师--作疏问答立义。五、惠光律师--作四分章疏。六、道云律师。七、道照律师。八、智首律师--作广疏二十卷。九、道宣律师--作四分行事钞三卷。
  在这九祖之中,从道云律师起,便又出现了流派,在道云门下,有两位贤能弟子,洪遵与道洪。洪遵传洪渊,洪渊传法砺,法砺传道成。而道成门下,复出两人,即满意与怀素。满意居西塔,大弘法砺的相部律,而怀素居东塔,即成为东塔律。这样的流衍,在四分律的传授下,便又分成为两派--相部律与东塔律。
  再从上第七祖,道照律师传智首,智首传道宣,道宣久居终南山,而成南山律宗,此宗后代久传,至今犹是,所以,道宣律师虽为前此九祖中第九祖,后来律宗兴盛流衍,他竟被称为南山律宗第一位高祖大师的尊者!
  当怀素撰著《四分律开宗记》,破法砺十六大义的时候,满意律师的门人定宾律师,又作《破迷执记》一卷,就是要破除怀素的迷心,而救护法砺的大义。满意乃授法大亮,大亮传昙一。昙一讲《四分律》凡三十五遍。昙一弘相部及南山律,而于道宣律师的《行事钞》,曾作有《发正记》,以阐扬其义理,使南山律宗,能大显于后世,开济的功勋,实在应该归之于昙一。

  (三)南山律宗
  由上节所述,便知律法在我国初传的时候,是四律杂弘,并没有一个作为中心准则的律法,直到道宣律师,继承智首律师的系统,专弘《四分律》,以树立佛徒的生活规范,才渐渐地建立了我国的中心律法。因为道宣律师,久居终南山中,所以世称为南山律宗,在我国是一派独传。道宣律师所著的《行事钞》,后来为之作注释解的,竟有一百余家之多。
  终南山道宣律师,(公元596--667年)丹徒人,俗姓钱,父为陈时吏部尚书。九岁会作诗,当隋朗大兴佛教时,他十五岁出家,次年落发,在长安日严寺依慧真律师受业。十九岁在大禅宗寺依智首法师受具足戒后跟智师听受律学,习《四分律》多年,从而对戒律奠立了基础。
  道宣律师经常到处参学,自称“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夸关河如一苇”。当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往住终南山,居仿掌谷白泉寺,修习定慧十余年,对律学很有心得,并建立戒坛多处,为众授戒,道师卅年前是博咨广学,卅年后,从事律宗著述。如《戒图经》、《羯磨》、《弘明集》、《释门仪》、《归心仪》、《续高僧传》,《法华经弘传序》等二百多卷。贞观二十一年,住终南山丰德寺写有《新删定四分律戒本》和《四分律比丘合注戒本》三卷。道师许多律宗著作,主要都是根据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律典。道师认为《四分律》,虽然先属小乘,但是大乘义理也通。所以我们中国得以弘扬和依正,其间曾筑戒坛,忽然有长眉僧人来坛与道宣律师谈道,这一位乃是宾头卢尊者。
  又有三果阿那含梵僧来礼戒坛,赞叹曰:“佛灭度后,住象法世,兴起毗尼者,唯师一人”。当乾封二年,又冥感天人来谈律宗戒相,改正古译的错误。贞观时代常隐居于泌洲云宝山,有天童子侍奉左右,又于西明寺夜行道时,感动北方毗沙门天王遣那叱太子来赠送佛牙以保存供奉。
  道宣律师,在佛教文学史上,贡献很大,曾参加玄奘法师的译场,唐朝智升律师称他:“外博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洁,定水澄奇,存护法城,著述无辍”。(引自《开元释教录》)生平衣不离身,每日唯食菜椒,行则策杖,坐不倚床。师精持戒律,盛传西域,当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十月初三日示寂,时年七十二岁。于坛谷石室建塔三所。弟子千余人,塔名净光。唐高宗赐号澄照律师。令天下寺院绘像供养,朝野崇奉,因而南山一宗风行更广,至今出家僧众都以《四分律》为修持楷模。总之,这部《四分律》真是律宗的根本依据。
  道宣律师的弟子最杰出的是鉴真大师(公元688--763年)在扬州大弘南山律,化导一方。后来又把律宗传到日本,得到当时日本天皇的信仰,在奈良建造寺庙,设坛传戒。他把戒律分为止持与作持二种。止持是对比丘、比丘尼要求不做诸恶的别解脱戒。作持是要求比丘、比丘尼安居、说戒、悔过等行持轨则。
  因此南山律宗,成为我国独创,到唐代末季,经过一次教难和五代的丧乱以后,律宗也和以外的各宗一样,呈现着衰微的景象。但一到宋代,允堪律师作《行事钞会正记》,元照律师作《行事钞资持记》,大弘律法,而衰颓不堪的南山律宗,又复兴盛起来。至元、明两代,南山律宗的传统,虽然没有中断,但不能以之比前辈的典型,而且典籍又多已失其存在,故又表现着衰微的趋势。
  直到明末清初,南京古心律师,徒步到了五台山,得见文殊菩萨于云端,为之授戒,使古心顿悟心地法门,视大小乘的律法,都好像从自己胸膛里流出一般。于是他返回至金陵,便在灵谷寺开戒说法,重兴律宗。古心的法嗣三昧律师,再于金陵东南七十里的宝华山,辟一道场,开始建立南山律宗的门户,由他所主持的戒席,竟有百余坛之多,受戒弟子满天下,他的著名弟子有二人,即香雪律师和见月律师。见月继嗣宝华山的法席,香雪即到常州天宁寺,都是在大弘律宗。
  其后见月传定庵,定庵传松隐,松隐传闵传,闵传传珍辉,珍辉传文海,相继领导宝华山一派,使其不失规模。清世宗雍正十三年,特诏文海入京,主席DA法源寺,旋即奉命开了三坛大戒;当时四方乞戒的人们,竟达一千八百一十九人,使宝华山这一派,从此分支于北方,再不局限于南方,而成为全国性了。文海律师主持戒席三十年,得戒学徒遍天下,数逾十万人,南山律宗,乃赖以大兴。太平天国时,宝华山破坏甚大,之后重建,每年戒坛常开,故能得续佛慧命,这实在是南山律宗,对于我国律学的重大贡献。不过,南山真脉,却曾一度失去其三大部,直至清末,才由徐蔚如居士从日本请归,重刊于天津刻经处,而错误特多,令研习者望而生畏,于是,便有弘一大师,俗姓李,名叔同,为清末民初一大学者,后出家为僧,法号弘一,发大誓愿,以毕生精力,研究戒法,护持南山律宗,乃遍考中外律丛,校正三大部及其律藏,二十年中,几无日不在律藏中,研讨探究,发扬深显,务期戒律一藏,大著僧海,普及四众,使南山之律,大放厥光,所以,弘一大师,便成为近世对律教很有贡献的人物。
  南山律宗所弘扬的《四分律》,在我国来说,也确实有其特殊的胜缘,压倒其他诸律而独放异彩,成为我国佛教律仪的中心,这纯系道宣律师努力开创的成果。他对于《四分律》,作了重大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以及我国固有文化的性质,都不是仅求自了而已,而是要兼了众生的,可是诸部律法,又大都是属于小乘的即四分律也不例外。不过,《四分律》的含义和作用,是通于大乘的;道宣律师便对《四分律》做了一番融小归大的工作,使其成为大乘律法。
  道宣律师在另一方面,也有很大贡献,他把释尊的一代教法,融摄判为化教和制教。化教就是理论方面的,制教乃是属于行持方面的。化教是要使研究教义的人们,能够从佛陀的各部经典中,了解其全部的义理而起信,由信力而趋入于定慧的法门;制教则是要使佛门徒众能够遵守佛陀所制的戒律,还能契证定慧而得解脱为旨趣,正如我国儒家所谓:“礼防于末然之前,而法禁于已然之后”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儒家之说,是只有“防”,和“禁”的消极意义,而佛陀之“化”和“制”的教义,则除了具有自制内心的作用而外,还具备了利他的积极作用。
  由于上述两项,足见道宣律师给予我国佛教的贡献,是非常之大的。




                                                第三节  优婆塞、优婆夷所受的三皈五戒

   佛陀所制的戒律、是为了教导弟子如律受持,约束心身、断恶行善的灵丹妙药。戒规虽对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四众弟子制定的,其实对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弟子,同样是应该遵守的。但在受五戒之前,一定要先受三皈法,就是皈依三宝,为佛弟子,积累善根,趋向佛道。然后更进一步受持五戒,为入道的根本行门,有了五戒,方才植下人天福因,打下成佛初步基础。

  (一)三皈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皈向、依是依靠。但凡是信仰佛教,受了三皈依法,才算是一个真正皈依佛教的信徒,是佛门的三宝弟子。以佛法僧三宝为师,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法、是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法门,能令众生,返妄归真,转凡成圣。“法宝实难量,如来金口宣扬,龙宫海藏散天香,觉者诵琅王函、玉轴霞条金写字,似排秋雁成行,昔因三藏取来唐,万古为敷扬”。僧、是如法修持,以戒为师,弘宗演教,人天眼目,为世福田。“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渡海刹那时,赴感应群机,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我们如能发菩提心,皈依佛法僧三宝,一定能灭罪障、增福慧。更有一体三宝和住持三宝的道理,这都是信佛教徒应该皈依的。

TOP

续 10





          (二)五戒


  佛教的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的受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出家为不淫戒)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而杀盗淫妄四条属于性戒。酒是属于遮戒。这五戒并不仅是在家人应遵守的戒,而是一般佛教信徒应守之道德,不过后来却把这五戒、与出家的戒律对比,而认为它是在家的佛教徒之戒。其实正是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和菩萨戒的基础。真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能生一切诸善法”。以菩萨六度万行、诸善功德,都由受持戒法而产生出来的。“优婆塞”翻为“近事男”。“优婆夷”翻为“近事女”。意思是亲近承事佛法僧三宝的善男子、善女人。能亲近承事三宝就会广修众善,植种福田,行时时之方便,积种种之阴功。
  在印度男众佛教徒,称为“邬婆斯迦”。五戒按律称为“学处”,是信佛教徒所应学之处,又称为“学迹”。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由此便升大智慧殿。五戒又称为“路”。就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运转而成。又称为学本。就是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为“五大施”,就是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以能增长种种功德故,这就是三皈五戒的名德行相的道理。


  (三)杀盗淫妄的微细分别
  对于五戒杀、盗、淫、妄、酒要进一步来分析一下。一是杀戒。杀生有二种不同区分。一是故意要杀害众生。二是无意之中发生误杀众生,不论是故杀或误杀,同样都是叫做杀生。对持戒教徒说来,都犯了杀戒。在国家尊严的法律,杀人放火同样是犯罪行为,定要治罪,受到刑罚。二是盗戒。不与而取之叫做盗,佛教信徒对于他人钱财东西,金银宝贝不论多少大小,都不可偷盗。他人不给你,绝对不要暗暗偷取盗窃。可是盗戒,有八种差别,相当复杂。(1)、公然劫取;(2)、秘密窃取;(3)、诈术骗取;(4)、势力强取;(5)、诉讼巧取;(6)、恫吓胁取;(7)、受寄不还;(8)、应税不纳。上面八种就是属于偷盗的范围。三是淫戒,在家居士受持的称为邪淫戒。男女接触,相亲相爱,拥抱交媾,津血混杂,称为淫,而在家信徒受持之戒,叫做邪淫。以在家教友,男婚女嫁,传宗接代,天伦所许。合法夫妻天伦以外,夫爱他妻,妻爱他夫,贪恋淫欲,称为邪淫。但是邪淫方面,亦有三种复杂情况。按季性一居士在《四十二章新疏》提到:“邪淫有二大种,一为非偶间之邪淫。有三:(1)、他夫他妻。(2)、未婚嫁之童男童女。(3)、娼妓等。二为配偶间之邪淫。有四:(1)、非时而淫,如寒暑白昼,以及经期、孕期、疾病中等。(2)、非处而淫,如室以外之所有诸地。(3)、非道而淫,如生殖器之外其他内体局部。(4)、非量而淫,如不问老幼强弱,为过量之房事。”上面所说称为邪淫,这是在家信徒所受持的不邪淫戒。四是妄语戒。就是虚妄不实的说话,叫做妄语,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种不同的性质。(1)、妄语就是任意随便虚妄不老实的讲话,如看见说没有看见,是说成非,非反而说为是。颠倒黑白,混乱是非。另外一种妄语,就是在修道人所修所证的道果上胡说八道。未得罗汉果位,妄说我已得了罗汉道果。未证得无学圣人道果,瞎说我已得证了圣人果位。谣言惑众,欺骗众生,妄图供养,成大妄语深重罪恶,现在世界上竟然就有些人,自说我有神通,我能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许多不实虚妄狂语等就是一例。(2)、绮语,绮就是绸缎绮罗,花纹织得非常花妙,十分好看。这个人说起来好象十分动听,内心又是另一回事,实是“口头甜如蜜,心里利如刀”。花言巧语,暗箭伤人。(3)、恶口,就是以粗恶之言,污蔑谩骂伤人父母,咒诅害人等。(4)、两舌,就是搬弄是非,挑拨造谣,向张说李什么,对李说张什么,无中生有,恶意中伤,使彼此不和,破坏团结。真是罪大恶极,害人不浅。上面所讲叫做妄语戒。这是口的四恶,为佛弟子一定要把妄语戒严格受持,不可毁犯。
  杀、盗、淫、妄四条戒法称为性戒,以其本性是恶的缘故。五是酒戒。酒就是平常人们所饮的各种名酒,但是酒是米糟制酿成功的,称为遮恶,修道的人因为吃了酒或饮太多,发生酒醉,头晕脑胀,心神糊涂,就会做出种种不合理事情,讲出许多胡言乱语,发生种种罪恶行动,甚至如上面所讲,因吃酒而破了五戒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因吃酒而发生事故、车祸等等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乃至丧生失命。修心持戒的佛弟子要下定决心,坚持不饮酒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请三思之,这就是五戒的戒条和他的细则。


  (四)最初的皈戒弟子
  我佛始证无上菩提佛道后游方化导到了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名为耶输伽父、善根成熟,佛陀为他传授三皈五戒清净妙法,是为优婆塞戒的第一信徒。另有一说迦尸罗城,有一位俱犁长者,来到佛所,佛为传授三皈五戒为第一个优婆塞弟子。又一次有一位俱迦梨长者,请佛和六位弟子午斋供养,耶舍的母亲亦参加吃饭,因缘成就能见到佛,佛为传授三皈五戒为第一个优婆夷弟子。更有一说,如来成道以后,经过七天,在罗闍耶恒河树下当时过路的有二商人。一名提谓、二名婆利迦,他俩发心供佛面蜜,佛就给他们传授皈戒。这二人正是最早的优婆塞弟子。
  我们佛教信徒为什么对于杀生、偷盗、邪淫(出家为淫戒)妄语、饮酒、这五种戒都不要去做,都要严格受持。清净勿犯。主要原因这五条罪恶,修行人如果不加制止,不加断除,任意去做,愈陷愈深,那么一定依因感果,堕落三途受无量苦,一生又一生,一劫又一劫的难有超生离苦之路。古人云:“当思地狱苦,早发菩提心”。受持清净戒法,精进勿犯。
  我们对于五戒,如果完全受持,则人相具足,满足十善,则天道福果,恒常随从。若是违反那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途恶处,万苦交加,痛苦之极。如果我们由于种种缘因,现在只能受持一戒或二戒,当然可以保持人身不失,要知道众生的寿夭高卑,都是由受戒多少而定。若受一戒为一分戒,称为一分优婆塞。或受持二戒,为少分戒,受持三戒为半分戒。受持四戒为多分戒。受持五戒为满分优婆塞或优婆夷。
  佛陀制戒第一条就是不可杀生害命,它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想一想,佛教经忏之中,有一本称为《慈悲三昧水忏》,它为什么叫做三昧水忏呢?三昧是佛教的一个主要修行功夫,举例说:在因地念佛用功时刻,提起自性本具智慧,来回光返照,一心念佛,今天念、明天念乃至时时刻刻念,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就叫做念佛三昧。水忏的水,指三昧水,忏就是忏悔。例如启请大德法师结坛,依忏仪如法修持,一心礼忏。悔过多生多世以来的业障、罪障、报障、仗佛力慈悲摄受,佛日慈光普照,以达到消除三障,释结解冤的目的。



                                                   第四节  三昧水忏的威力


   下面是水忏故事的由来,请各位好好听一听、想一想,即是悟达国师身患“恶疮”亦即“人面疮”的故事,也是一篇饶有趣味的历史教材。在唐朝懿宗皇帝时期他拜了一位国师,叫做悟达又名知尘。这位悟达大师他在早年当小和尚时,在京都庙宇里和一个老比丘同居一处,老比丘名叫迦诺迦尊者,后来尊者患了一种迦摩罗疾的恶病、非常肮脏,大家看到这种恶病都害怕,没有人敢来照应或接近。可是独有同参小和尚悟达,记得佛陀说过百福田中,侍病第一的教导,因而启发大悲心,朝夕不离左右,亲侍汤药,精进不懈,毫无倦色。迦诺迦病愈之后深为悟师殷勤侍候,慈心照拂的恩情所感动,在两人分别的时候,尊者依依不舍对悟达大师嘱咐说:“汝今后弘化利生之日,如果遇有困难痛苦之事,需要我帮助时,可以到四川(西蜀)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悟师说:“九陇山高广深邃,恐找寻不易”。尊者说“我住之处门前有二棵古松,是个明显标志”。言毕二师各自东西,分道扬镳而去。悟师就行脚到安国寺卓锡安居,即时大弘法化,普度众生。由于师之德高望重,所以声名昭著,因此感动了懿宗皇帝亲临法席,面命耳提,深蒙法雨,沾润心田。为表示隆重圣恩,就赐赠沉香精雕法座而拜为国师。当时悟达国师一升宝座。光荣至极,无过于此。再受陛下及满朝文武大臣礼拜,遂心生大欢喜。由于国师一动喜心,七情顿现,便入尘劳,与俗夫无异,因此为多生以来宿世冤业债主,得以报复之机。国师膝盖上马上生出一个“人面”怪疮来,上面竟长了眉毛、眼睛和口齿,清楚可见。奇怪的是每天要喂它饮食,且每餐都开口吞啖,和一般人没有两样。有时人面疮把牙齿咬紧,格格作声,悟师就疼痛难忍,苦不堪言。到处寻访名医求治,可是群医束手无策可施。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就是华陀扁鹊再世,只恐难医此冤业讨债、因果感召的奇疾恶病吧!唯有佛德无边,三昧威神,才是克病之方。悟师在此踌躇不安,心烦意乱的危急关头,忽然记起了昔日老同参迦诺迦临别分袂时的嘱咐,便立刻准备行装飞速赶到九陇寻找救星。这时正值天色傍晚,四顾茫茫,足下山路崎岖、头上霞云朵朵,远望烟雾蔼蔼之中,果有两松挺立青翠魁伟。悟师见此胜境如入蓬莱,不觉怡然自得,诺师之言不虚,则病痊有日矣。一进双松,遥见山间崇楼高阁,金碧辉煌,诚然另一天地。不一会,即见二位青衣童子侧立门首,后面有一位年老高僧,定晴一看,原来就是心中想拜访的老同参迦诺迦尊者。他正合掌相迎,暂留进宿。悟师当告以遭逢病苦之事,尊者一看,便说“此疮名谓人面疮,我有药可治,多请放心。山边岩下有一泉水,明天把水洗濯患处,病可痊愈”。次日清晨,即命二童引路,引至泉水所在,便开始用泉水洗疮。顿时听到大叫一声,原来是人面疮在发出急叫并能作人的声音说:“请老法师慈悲不要洗了。承蒙大德威神之力,为我们解冤释结,十分感谢。但是尊者您是一位大德高僧,见远识广,博古通今,当曾读过西汉史书袁盎晁错一传。”师说:“不错,读过的”。人面疮说:“大师一定知道袁盎杀害晁错之事。我今向尊者禀告:悟达就是昔日的袁盎,我就是从前的晁错。我被他谋害所以蒙受深冤,当时惨遭刑罚,被腰斩于东市,真是冤深如海,怨结万年。所恨累世以来尚未雪我腰斩之冤,报我杀身之仇。他宿植灵根,十世都做高僧,戒律精严,净光和佛光显耀,使我无法近身,无缝可寻,等到这一世中,他竟受宠忘忧,享受过奢,名利心起,有损至德,失却庄严,我才得到报冤方便,令他疮生人面痛苦难堪,才觉甘心。现在多蒙迦诺迦尊者洗我以三昧法水,为我解除冤结,消灭深仇于无形,从今以后我不再来危害于他。”悟达国师听了人面疮这番前因后果,报应昭彰,骇人听闻的说白,不觉大惊之余,魂不附体。赶快手掬泉水,继续洗濯,虽然痛彻骨髓,一时昏厥,待到苏醒,奇怪的是这个晁错冤疮已经平复,不留踪影了。国师这时回头四顾,一片寂寂,迦诺迦也已影踪全无,是知圣贤混迹,应世度生,实非我们凡夫的知见所能了知。
  为了纪念这一奇异的遭逢,悟师就在双松圣迹起造一庵,名为招提寺,到了宋代至道三年间,这个寺承皇上恩赐,名为至德禅寺。当时高僧信师得知其事,作了纪述,使后世学者知此史实。悟达国师身历其境,感概万分,忏悔宿世罪障,更加勇猛精进,特记其事,作为忏法,朝夕礼诵,由此传播天下,俾使世人咸知前贤先圣事迹之端详,而各各忏悔自身之业障,解除宿世之冤结。这就是《三昧水忏》的发起因缘,但愿佛陀弟子们,善男信女们,能够通过历史教训,严净受持“不杀生”的第一条戒,请教友们三思上述历史故事,虽近似神话,但亦足窥见佛教对不杀生戒的非常重视,凡我教友应该身体力行。


  (一)楞严经的业果相续
  《楞严经》第四卷三种相续中业果相续文中指出:“佛告富楼那尊者说:‘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又说:‘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又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二)楞严经的以戒助定
  《楞严经》第六卷以戒助定文中提到“佛告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复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我得四果及辟支佛十地等,诸位菩萨。是一颠迦,消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说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沦苦海,不成三昧。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上面所引经文,只是抽象的节录一部分。
  根据上面所引的《楞严经》这二段经文看来,很清楚的要我们觉悟这杀、盗、淫、妄四条性戒,以及酒的遮戒,对修道教徒说来,是非受持不可的。所以佛制五戒,乃是律学的基本戒条,也正是四波罗夷的大罪。
  我们把杀生、淫欲这二个戒条,先来研究研究!把上面所讲的以人杀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相杀相生、相生相杀、汝负我命,汝还我债,我负汝命、我还汝债。以是彼此结下深仇,业果不亡。就是经过百千万劫漫长时间,常在生死轮回之中,相续不断。杀生如此,因果报应是丝毫不差的。就是淫欲,也是如此。汝爱我身,我爱汝心,汝怜我色,我怜汝色,男女之间,相怜相爱,永结同心,爱不能离,难分难舍,古人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一来,就是经过百千万劫俩人当然是常在缠缚生死苦海,无法脱离。所以文昌帝君曾经说过:“业海茫茫,首恶无如色欲,尘寰悠悠,易犯唯有邪淫。拨山盖世之雄,坐此亡身丧国,绣口锦心之士,因兹败节毁名。始为一念之差,致令毕生莫赎”。可是人们在这个淫欲与邪淫问题上,谁能“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红尘大火坑”。自可使你心身清净,自在安乐,无挂无碍,逍遥去也。
  在五戒之中,前四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和不妄语,是和其他宗教的五戒一致的。这是保持社会秩序的根本规范,任何社会,均应由此根本规范而成立。不过,在先后顺序上稍有差异。《摩奴法典》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非梵行(不淫)和不贪嗔。《包达夜那法典》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忍耐和不贪五种。《钱多传耶奥义书》有苦行、慈善、正行、不杀生和实语五种,作为修行人之五大义务。耆那教乃说有不杀生、不盗、不妄语、不淫和离欲五戒。瑜伽派也说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和不贪五戒。在佛教其他的戒律中,也以五戒中的前四戒为最重要之戒。例如前述比丘四波罗夷,是淫盗杀妄之戒,在大乘戒的十重禁戒里,前四戒乃是杀盗淫妄。唯有出家戒时,乃将不邪淫改为不淫。


  (三)犯戒感报
  现在我再举述一个故事,因为起邪心,动淫念而遭到丧身失命。据说从前有一个持五戒男居土,一天走过深山农村,夜幕降临,四顾不见村落住家,行行再行行,急于要找一落脚点借宿一宵,忽见前面不远处露出一间小屋油灯闪闪,便不得已敲门借宿,谁知屋内只有一个中年妇女,便说明来意,妇女说“我丈夫是一个山妖罗刹,每夜回来,你住这里会被他吃了”。居士说:“我是一个佛教徒,受持五戒,有护戒神王,保护我身,可请放心”。妇女就安排他住于隔壁室中,受戒居士这夜就一心清净虔诚戒法,到了次日天亮平安无事,就告别前行。可是这位妇女感到奇怪,每夜罗刹鬼丈夫都要回来,为什么昨夜不见回家呢?希奇希奇!居士边走边想,认为这位妇女说有罗刹丈夫是在骗我瞎说,不会有这种怪事,同时刹那之间淫业发现,邪心难降,走了好远又转身回来,要求再借一宿,妄言绮语,不怀好意。妇女心想:这位居士是个善良持戒之人,昨夜住此,罗刹不回来了,或许有能克邪的本事,就答应了居士的请求。不幸的是居士今夜来住已是存心不良,故夜间淫心发作,将妇女百般调戏,强行邪淫。正在紧急时刻,只听得阴风一阵,山妖破门而入,见情大怒,不由妒火炽燃,就把居士活活吃了。一条性命呜呼哀哉!这时又惊又怖,含冤莫诉的妇女问罗刹丈夫“你昨夜到哪里去了,为何不回家呢?”罗刹说:“我昨夜回来,才到门口看到房舍光明灿烂,眼睛也张不开。似见神王围绕巡罗,慌忙之余,连门户也找不到。不得已只好他往,但今夜回来却安然如故,没有光明也没有神王。”我们要知道,持戒功德不可思议,若有居士每受持一分戒,就有五位护法神王随身护佑。受持五戒当然就有二十五位戒神拥护,这位居士第一夜要求住宿,是一心清净,虔持禁戒,自有二十五位神王保护其身,放大光明,罗刹鬼不敢入室。第二夜居士顿起淫秽之念,破了戒法,神王离开,失了光明,以致惨遭非命,感召恶报。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可不慎欤?这个故事,希望大家好自三思吧,对于修持戒法一定大有助益。


  (四)酒戒
  第五戒的禁酒,是佛教戒律的特色,此事已如上面所说,佛教是觉醒之宗教,它最讨厌醉迷。关于这个五戒的内容,当然有适应时代和广义上的种种解释,但此事待下面十善戒条项下,再来叙述,今先略述五戒与古来儒教所说五常,有相一致之点。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是相当于仁、义、礼、信、智,这是早在后汉时代,主张儒道佛三教一致的“牟子”的《理惑论》里所说的。五戒与五常,其精神完全一致。将五常的精神,表现为具体的禁止的条项,乃变为五戒。五戒之中,前四戒的行为本身,是反道德的罪恶行为,但饮酒的行为本身,不一定是罪恶,可是,由于饮酒而能作出其他“恶”的机缘。因此,前四戒之罪叫做性罪,而饮酒叫做遮罪。
  关于饮酒的罪恶,在诸种经律里,屡有所说,《智度论》里,说着饮酒的三十五失,《正法念处经》里,说着饮酒的三十失等,就是这个例。今酒能形成犯其他罪的机缘,由于今日一般犯罪的背后,必有酒与女人二者,即可知之。此事当然有详细的犯罪统计可证。关于此事,《智度论》里,有一有趣的故事,即:有一人为欲饮酒,偷了邻人之鸡,杀死为菜肴,邻女来问,以妄语答曰不知,又趁酒醉强jian之。这样,由饮酒,便犯了偷盗、杀生、妄语和邪淫四戒之罪。如此饮酒能为犯其他罪之缘,故应戒之。


  (五)八戒
  在家信徒在规定的期日,特别要为实行严格的宗教生活而守出家人的戒的一部分,叫做“八戒”或“八斋戒”。其内容,是于前五戒,再加上①不非时食(下午不吃东西),②离歌舞观听香油涂身,③离高广大床的三戒。这时,五戒中的不邪淫,当然是不淫的意思。本来是在每半个月的八日、十四日和十五日的布萨日,要严守这个戒,所以一个月有六天的持戒日。因此将其称为“六斋日”,以今日的话来说,可说是以每星期日为克己日,而以宗教的信念,特别励行禁欲的生活。在家人平常是容易堕落于爱欲与物欲的生活的,所以至少一个月间也要有数日来过着象出家人的那种禁欲生活,以靠近宗教的境界,所以把这叫做“近住”,因此戒叫做“近住律仪”。这是靠近佛道而住的意思。




                                                  第五节  出家的五众弟子受持戒法


   (一)出家的意义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和尚),五、比丘尼(尼姑)。古人云:“出家乃丈夫之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我们能够看破红尘、摆脱世俗,投身于空门之中,做一个清净无挂无碍的出家人,的确是有宿根,有智慧,才能下定决心,斩断俗缘去做和尚,过拿清磬木鱼,青灯独守的刻苦生活,终身吃素,不能结婚,遵守佛门寺庙清规戒律,实是难能可贵受人尊敬的僧伽。
  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1)就是上面所说,割爱辞亲、剃除须发,清居梵刹、持戒修心之士。这是出世俗之家,做一个比丘。这真是一件不容易而难能可贵的事情。
  (2)就是在出世俗之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修行,把自己心中所有见思烦恼,以贪、嗔、痴、慢、疑的五钝使,和身、边、邪、见、戒五利使,用我空智慧来观照、用功修行,功夫成就,把这十使见思烦恼统统断了,坏灭得干干净净,自然就能超越跳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分段生死苦因苦果,得证偏真涅槃的乐因乐果,这是出三界之家,做一个罗汉。
  (3)我们发心修行,证了阿罗汉以后,再精进行道,发广大菩提心,修福修慧,上求如来觉道,下度法界众生。再进一步,运用法空般若妙智,破了尘沙无明烦恼微细之惑。就是把最后生相无明的根本断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境界。到这里真所谓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清故。五住烦恼,二种生死永亡,成等正觉,圆满菩提,就是称为出烦恼之家。
  可是我们在世界上发心修行,用功办道,助道缘少,障道缘多,难进易退,时上时下。经中称为毛稻众生,被风一吹,或东或西,随风所转。古人云:“出家一年,佛在心田。出家二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耳边。出家四年,佛在天边。”若近若远,步步后退,真是太危险了。我们要记得古人说:出家如初,十分虔诚,万分勇猛,能够持久修去,不退最初所发的一念菩提心。那真是成佛有余。我想佛门弟子对这些道理一定会有深刻理解。特别是新出家沙弥、沙弥尼更加要好好注意,永记不忘,幸甚幸甚。



                                                      第六节  十戒和六法戒

    十戒是未成年的出家人,即沙弥所受持的戒。这是在前五戒上面,再加上:①不非时食,②离歌舞观听,③离香油涂身,④离高广大床,⑤离金银宝物之正戒。出家人不得持有金钱,已如前述。十戒是沙弥戒,故在出家授戒的作法上,本来是授此十戒的,在受戒时,如问:“尽形寿不饮酒是沙弥戒,能否守持?”就要答说“能持”。即完成受戒的仪式。
  六法戒指男女非达到二十岁者,不得受具足戒,而为僧团的正式出家人,故未满二十者,应受持上述十戒,尤其是对于女子,于其十八、九岁的二年间,特别要她学“六法戒”,能学持六法戒的人,才可授予具足戒。六法戒的内容,是不淫、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酒和不非时饮食。这些,都是十戒中的戒,对此六戒,特别要严格修持,以验其根器。据律载:佛为女人特说六法戒,是为要验其有无妊娠的情况。学修此戒的沙弥尼,叫做“式叉摩那。”



                                                  第七节   比丘、比丘尼戒

     (一)出家僧尼应受的戒法
  凡是做一个比丘、比丘尼、都应该要受持戒法。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条数,由于各部律藏的不同,在具体数字上也各有不同,《四分律》是二百五十条(比丘)和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五分律》是二百五十一条和三百七十条,《巴利律》是二百七十条和三百十一条,《十诵律》是二百六十一条和三百五十四条。其内容,乃由“罪”的轻重,被分为八类。
  第一类是波罗夷法。此被译为“断头”或“被他所胜”。这是相当于世间法律的死刑,犯了这个罪的人,是被教团赶出(放逐),而失去比丘之资格。“波罗夷”是“被打败”或“陷入于败北”的意思。这类里面,有淫欲、窃盗、杀人和妄语四条。
  第二类是“僧残法”。这是第二类重罪。此罪不会失去比丘的资格,尚留存有宗教上的生命,但关于服罪和免罪等事项,应由僧团而决,属于本项之罪,有下面十三条:(一)故意出精,(二)触妇人身,(三)对妇人发淫猥之语,(四)向妇人说“供养淫欲法”,(五)做结婚之媒人,(六)自作超规定之高大房屋,(七)有施主时,造规定以上之大精舍,(八)以无事实的波罗夷罪,而诽谤别的比丘,(九)取别的事实附会于波罗夷罪,以诽谤别的比丘,(十)欲破僧团的和平,受其他比丘谏告亦不中止,(十一)作如此(第十条)比丘之友,不服从僧团之谏告,(十二)对自己之罪,不但不听其他比丘之谏告,反骂其他比丘,而不服从教团之谏告。(十三)与信者结特殊人情关系。损害清净的信仰,而不服教团之谏告。犯了以上十三条罪的人,应在二十人以上僧侣中受处分和忏悔。
  第三类是不定法。这是不决定之罪。此罪只于比丘而有,比丘尼乃无之。内容有二条:(一)于秘密(隐藏)地方,与妇人单独(只有男女二人)对坐(坐向);(二)于不隐蔽之场所,与妇人单独二人对坐。以上二条,被有信仰的信徒目击时,由其信徒所告,而决定为波罗夷或僧残或单堕等罪,看情形而决(不定)。
  第四类是舍堕法。这是对于衣服、钵及其它物品,超过规定的所有(持有)或有不法态度时,其物品会被僧团没收,且要于僧侣面前忏悔,此罪有三十条,犯了此罪的人,要于四人以上的僧侣前交出其物品(超过规定的物品)来忏悔。舍堕的“舍”是舍物品的意思,“堕”是堕地狱的罪的意思。
  第五类是单堕法。此非如前项有关财物之罪,而是有关妄语、两舌、杀畜生或饮酒等,执着心烦恼之罪,内容有九十条(巴利律是九十二条)。犯了此罪的人,必须于三僧人前忏悔。
  第六类是悔过法。这是应向他人告白或忏侮之罪。内容有关“食事”的四条律而成。犯了此罪的人,应于一人之前忏悔。
  第七类是众学法。这并不是罪名,而是规定食饮的方法,说法的方法,或亲近在家人时,应注意的种种“威仪作法”。违此行为者,成立“突吉罗”罪。内容有一百条,故云“百众学”,但《巴利律》是七十五条。故意犯此罪时,应对上座比丘忏悔(对首忏),若非故意触犯此罪时,则于自己心中忏悔(责心悔)即可。
  第八类是灭诤法。此亦非“罪名”,而是规定僧团中所起纷诤的“镇灭法”。内容有七种方法,故云“七灭诤”。由此方法,尚未能适当镇静纷诤时,上座即成立“突吉罗罪”。


  (二)持戒得果
  现在根据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七章,持戒得果文中提到《僧祇律》说:从前印度波罗奈国有二个和尚,大家约好一起到舍卫国去朝拜释迦牟尼佛。路途很远,天气甚热,二个比丘一老一少在途中走了多天,口渴难受,到处都找不到水吃,前行不久,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地方有一口水井,心中感到安慰,松了一口气。二位和尚都走到井边,看到井里有水生大欢喜,年少和尚见水就畅饮一顿,吃得很饱,他暗里想到:我吃了水,不但解渴,更能延长寿命,不至渴死途中,可以去见佛。老的和尚他看到水,心里记得佛陀曾经说过:“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的教导。认为虽是井水,水里一定有八万四千虫。虫虽是微细动物亦有生命,我们吃水也是杀生。老和尚他就遵守佛戒,宁可渴死,坚决不吃井水。年少和尚对年老和尚说:你为什么不吃水?汝渴死在此不得到舍卫国去见佛呵!老和尚下定决心不吃水,不久就因渴极而死了。他死了以后,由于精进修行,严持杀戒,以持戒功德,即生第二层忉利天上,得有神通。当夜就先到舍卫国朝见佛陀,听佛开示法要,当下得到法眼清净,证阿罗汉果。而少年和尚不持杀戒,吃水以后,过了二天来到佛所,礼拜请法。佛问:是一个人来,还是有其他人同来。少年和尚以感叹心情把老和尚不肯饮水而渴死途中之事禀陈于佛。自以为是,不知惭愧。佛说:你是一个愚痴之人不持戒法,你说见我,实是不能见我。佛又将老比丘昨夜已先来见我闻法得道之事说了一番,这位年少比丘生大惭愧,深自懊恼,破佛杀戒,无地自容。由是发奋图强,更加勇猛精进,持佛戒法。通过这个故事,使我们佛教弟子深深体会到持戒犯戒二种思想和行为,得到二种不同的果报,望自三思,是为至要。所以佛说:“若有比丘,于海彼岸,能不放逸,精进不懈,敛摄诸根,虽去我远,我常见彼,彼常近我”。


  (三)坚持禁戒的模范
  据说:从前有一位朝山化缘的和尚,有一天,到了豪富人家,一走进门,正巧在大厅里坐着一位少妇,聚精会神地在那里串珍珠,听到门声响,知有人来,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僧衣的年轻和尚,手拿一只铜制小引磬进来化缘。少妇急忙溜进后堂,因为仓促之间离开,竟然把正在串联中的一颗大珍珠,随手放在桌上。不料后来滑到地板上去了,这时天井旁走来一只白鹅,眼看青光闪闪的大珠子,冲上去一口吞下,和尚亲眼目睹这一事实。忽然,少妇想到了这颗名贵宝珠,马上叫女佣来到大厅,可是遍寻不见。主人佣人都在想:除了这个小和尚来化缘,却没有别人来过大厅。随即问小和尚,和尚默默无言,一声不吭,即使众人大声严诘,和尚仍不开口。于是动了众怒,一阵拳打脚踢,这位坚持戒律的尊贵和尚,任你怎样怀疑,对他无礼,妄施刑罚。他念念不忘世尊“以戒为师”的教导,宁可有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所以难忍能忍,一片精诚,坚持到底,不发一言。这只鹅呢,在人多吵闹之中,不巧被人们乱脚踏死。和尚看到鹅已被人踏死,便开口说道:“您们别再打我了,珍珠已在这里”。大家逼他快把珍珠交出来,和尚说:“在鹅的肚子里”大家感到哭笑不得,异口同声地说:“您为什么不早开口呀?”和尚说“我是佛弟子,要遵守戒规。我若早说,您们势必要杀鹅取珠,我就犯了杀戒。若说不看见,便犯了妄语戒。深觉左右为难,还是守戒第一。佛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众人听和尚说到这里,又是惭愧,又是钦佩,一片寂静,众人心中刻划着一个深刻的印象--“世尊垂教以戒为师。”


  (四)《梵网经》、《优婆塞戒经》不同的戒条
  若使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弟子,欲发菩提心,求受菩萨戒,将来能够直趋大乘,广度众生,圆满菩提道果。只是恐怕他基本不巩固,徒挂虚名,不能得到真实效益,所以首先要受五戒,以固其根本,然后进一步根据《梵网经》求菩萨戒法。菩萨戒法有十重四十八轻。这才是如律仪合法规的行径。
  但是依靠《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所说:对在家二众所传授的菩萨戒,只是六重二十八轻。这是按二部经所指示二种不同的戒品差别的规定。我们要知道在家男女居士受菩萨戒之后,虽然名义上称为《菩萨优婆塞、优婆夷戒》,其实也是以所受的五戒为体,因为这五条戒法,乃是直趋菩萨大乘的阶梯,而在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应该在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月小廿八日起)要受八斋戒以为修行学道,仰慕出家离欲清净生活的主要道理。以是之故,在家二众,要受大乘菩萨戒应先受菩萨优婆塞、优婆夷戒。所以《优婆塞戒经》云,“优婆塞戒,极为重要,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为根本”。



                                                 第八节  菩萨戒的源流和它的戒相


   (一)上中下三品戒法授受不同的道理
  中国佛教信徒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的四众弟子要求受大乘菩萨戒法,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呢?据律中提到,是由古代道融和道影二位法师,他从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梵网菩萨戒本》而修行的。但要求对菩萨戒传授和受持的方法和规则,以后就没有再流传于世间了。后来过了相当时候,又有一位沙门名叫道进,就从昙无忏法师根据《地持经》传授菩萨戒的方法。
  上品的菩萨戒法:按《高僧传》卷第二,昙无忏传记说:道进法师受上品菩萨戒的经过奇迹,最初昙无忏在姑藏之时,有一位沙门名叫道进,他十分虔诚要求昙无忏法师给他传授大乘菩萨戒法。法师说:你要求受菩萨戒,一定多多进行忏悔,把多生以来直至今生所有罪障业障,统统忏得一干二净,才能给你传戒。譬喻净器,才能装人甘露美味。于是道进法师依教奉行,一心一意努力礼忏,经过七天诚恳忏悔。到了第八天道进以为经过七天的忏悔,业障一定可以消除,由是再到昙无忏处,再次要求为他授菩萨戒。谁知这位大师竟然以另一手段,即以狰狞的眼睛,忿怒的态度不理不睬。这时道进暗自忖想:法师为什么这样含怒不理他,大概是我忏悔不力,业障难消,没有资格深受戒法。从此放下心身,发奋至诚一心恭敬在佛前求忏悔。另一方面依然修习禅定功夫。且忏且禅,经过三年。有一次在修禅定之时,忽然看到释迦牟尼佛与诸大菩萨,显现目前,为他传授菩萨大戒。当夜,道进法师更有十几位同参道友和他同时梦中见佛,同时也受了菩萨戒法,这种不可思议感应灵异,就带领同参一起走向昙无忏法师报喜,奇怪的是刚才走了数十步,碰见法师,这时昙无忏看道进等人前来,马上站了起来,连声赞叹说:善哉!善哉!你们已经得到感应,已受到菩萨戒法了。恭喜,恭喜,现在我可以为你们作证明了。就对佛前再详细的为道进法师等十余人正式宣说菩萨戒相。当时又有一位沙门道明法师,德高望重,名扬关西地方,听说道进等定中梦中得到感应,受菩萨戒奇事,当夜也做了梦。可是道明以为虽然自己出家早,戒腊高,也应该低心下气,要求道进认他做法兄弟,这样一来,道风远播,戒云普被。此后依道进律师求受菩萨戒者有千余人,一直到了现在,出家四众弟子受菩萨戒的,莫不以昙无忏律师这一派系流传于世。这是上品的菩萨戒源流。
  中品下品的菩萨戒法:按《璎珞经》说:佛子受菩萨戒有上、中、下三品戒法。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菩萨戒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诸大菩萨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证法戒,是中品戒。三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受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这是根据《璎珞经》,依所从受戒的境界不同,所以才有上、中、下三品的菩萨戒法,这是出家比丘在古代受大乘菩萨戒法的起源。当然也包括比丘尼受菩萨戒法的仪式。


  (二)受戒的四种差别
  按《行事钞》说:佛教所制定戒学,为弟子们传授三坛大戒分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种。
  (1)戒法:就是佛陀针对弟子们在僧团里共同生活中间,所违反的那些情况和制度而制定的许多戒律、法则,即是五戒、六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等戒条名相。
  (2)戒体:就是受戒的弟子,正当在律师为他传授戒法时刻,他心中一念虔诚清净之心,万缘放下,一心精专,所取得的防恶的功能力用,称为戒体。
  (3)戒行,正是受戒弟子他在得到戒体之后,所发挥出来不可思议力量,对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严谨如法行持,纤毫不得有犯,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任运进修,从有作意的受持功夫渐次增进,乃至达到无作妙戒的行持。
  (4)戒相,就是弟子在受戒以后,在修持戒律方面,在外身行动方面,在语言讲话方面,在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凡行住坐卧处都要遵守僧团的清规戒律。正是佛门弟子威仪济济,道貌堂堂,行路象一阵清风,谓之行如风。住下就象一棵青松一样雄伟庄严,谓之住如松。坐起来就象铜钟一样稳健着实,谓之坐如钟。卧下去,就象一把弓箭一样,谓之卧如弓,这是一个多么庄严的佛门弟子啊!是值得信仰佛教的道友,一心顶礼,诚恳恭敬的良好楷模。就象佛在世时马胜比丘一样,也象佛未出家前,悉达多太子游北门时所见的那位比丘一样,深受人天的尊敬。凡是一位受戒弟子,都要具足这四种优越条件。


  (三)《梵网经》的三聚净戒
  大乘菩萨三聚净戒的意义,就是发广大菩提心,上求如来的觉道,下化法界的有情。以大慈悲,饶益众生,令诸众生,离苦得乐。如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大菩萨一样,各随所愿,有求必应,感而随通。菩萨在因地之中,累劫修行菩萨之道,就是以三聚净戒来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什么是三聚净戒呢?
  (1)摄律仪戒:菩萨修行,以戒为本。总摄一切戒律、一切威仪。也就是无恶而不断,不论大大小小种种恶事恶行,恶言恶语,恶心恶念,统统都要断得干干净净。古人说:“一念不生,众戒俱足。三业清净,无恶不断,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正是以五戒十善,一切律仪来净化我们自己的心身。凡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大乘菩萨戒法的人,最最主要一定要收摄一切戒律,断除种种罪恶。自己这样,教化众生也是这样。切不可以为小恶小罪而不加重视,所谓滴水可以成渠,星火可以燎原,即此意也。摄律仪戒,即包括大小乘之一切戒律而护持之,使一切诸恶,都能断绝。较详言之:律为律法,乃禁止之意,仪即仪式,为轨范之意。《法苑珠林》曾说:“摄律仪者,要义唯有四项:一者不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予人。三者不得嗔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2)摄善法戒:菩萨修行,不但要断除诸恶以自利,更要普度众生以利他,那就要总摄一切诸善功德,广植善根,深培德本。无论是大大小小,一丝一毫的善事善业,善言善语,善心善念,统统都要精进勇猛,努力去做,但有利益无不兴从。千万不要以为小善而不去做,更不可以为小德而不去培植。要知道积小善能成大功,下点种必结果实。摄善法戒又名积善戒,使一切善法,都能存于我之一身,而修行一切善事。就是说:身、口、意所作诸业,都是善法。闻、思、修三慧,以及布施、忍辱等六度波罗密,无一不摄于戒之中,故名为摄善法戒。
  (3)饶益有情戒:菩萨修行,不单是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更主要的目的,就是广度无量无边一切众生,也就是无众生而不度。不但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众生,要赶快去度。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善道的众生也要去度。正如地藏菩萨所发的广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宏伟誓愿。出家在家四众弟子,要进修大乘菩萨大戒,一定要受持大乘三聚净戒。这是根本戒法。人人都要受持。饶益有情戒,又名摄众生戒。即对于无限无边的众生,都能施之以利益。所谓能摄的善行,便是慈悲喜舍。慈名爱念,因其能给予众生以快乐;悲名怜愍,以其能拔除众生的痛苦;喜为喜庆,庆贺一切众生能离苦得乐;舍名无憎无爱,亦须使得此无憎无爱的解脱,以这样的一些法门,去济度众生。《瑜伽戒品》说:“……诸菩萨,依世出世间,种种义利,善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义利。……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其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喜进学。……生希有心,勤修正行”故以名焉。
  上列的三聚净戒,在《华严经》、《梵网经》、《占察经》,《璎珞经》等,都曾有所说明;《瑜伽》和《唯识》等论,也曾予以论述;因为这是三者集聚,所以称为三聚。


  (四)《梵网经》十重戒相
  第一杀戒,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二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主劫贼物,一件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心,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护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四妄语戒,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应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五酤酒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酒是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六说四众过戒,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钉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以及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TOP

续 11





                                        第九节  佛弟子对律学要怎样信受奉行




   (一)戒为无上菩提本
  佛教的弟子,对于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当然是十分信仰和遵从。对于佛陀所制定的一切律仪清规戒律一定是绝对依教受持。严洁无犯,四众弟子从信受而奉行,最后达到初发心直至圆成无作妙戒。断恶修善,反妄归真,直趋无上菩提大道。
  可是佛陀所规定一切戒法,都是以五戒为根本,这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或在家居士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戒法。对我们信佛修心的教友来说,那真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缺一不可,是一整体的,互相联系的。从表面上看来,好象这五条戒法是佛家独有的清规戒律,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关系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不客观的,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仔细地研究一下,耐心的回想一下,一定会有一种新的启发和体会。我认为这五戒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人生标准的道德观念,和行动语言的正确态度。如果我们做了违反五戒的行为或我们胡作非为,那一定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正义人民的指责。
  我记得圆瑛师尊曾经教导说:“佛教的五戒也正是和儒教孔夫子所教导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理,完全一致的”,一、不杀生是仁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二、不偷盗是义也,见利思义,不取非义之财,不与不取。义所当得则得之,义所不当得则不得。三、不淫欲或在家不邪淫礼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文昌帝君说:勿贪非义之财,勿饮花街之酒。四、不妄语是信也,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五、不饮酒是智也、酒迷心窍,醉后生非,神魂颠倒,昏迷失性。这样看来,佛教的五戒,儒教的五常,名殊理一,异途同归。他老人家这个开示,实在会发人深省的。
  由是而知,佛教律宗的戒法,真是生死海中的一条慈航,迷津道路上的一只宝筏,暗室之中的一盏明灯,渡过巨浪的一个浮囊。佛经说:“护戒如护目,皎洁若冰霜”,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凡是为佛弟子,都应该以清净心身,受持戒法,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使正法久住,佛日增辉。
  现在我把过去庄严劫和现在贤劫七佛如来所说的《戒经》。敬录如后,以便信受奉行,敬祝大家同证无上佛菩提,作为我写这篇“律宗初探”的结束语。


  (二)七佛戒经
  现在我将《七佛戒经》抄在下面,说明戒学是一切诸佛教法的根本。
  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
  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
  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不谤亦不嫉当奉行于戒饮食知止足
  常乐在空闲心定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蜂采华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
  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此是拘留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槃
  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
  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诸比丘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有智勤护戒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
  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者现在诸世尊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此是诸佛法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正法此是诸佛教七佛为世尊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诸缚得解脱已入于涅槃诸惑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圣贤称誉戒弟子之所行入寂灭涅槃
  世尊涅槃时兴起于大悲集诸比丘众与如是教诫
  莫谓我涅槃净行者无护我今说戒经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当视如世尊此经久住世佛法得炽盛
  以是炽盛故得入于涅槃若不持是戒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世界皆暗冥当护持是戒如牛戒爱尾
  和合一处坐如佛之所说我已说戒经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诸经所说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佛教传入我国,先后形成十宗,流传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十宗有俱舍、成实、三论、天台、华严、法相、律、净土、禅、密等宗。本书对禅、净土、律三宗已有专章叙述,这里不谈。其它七宗概况,现分述如下:


                                                    第一节  俱舍宗

    佛灭后九百年,犍陀罗国有世亲尊者,取“经藏中有义”造《俱舍论》。发扬诸法的有谛。陈代真谛三藏,即将此论传入中土,其本人并著有论疏五十卷,阐释弘扬,惟后渐次亡失,迨至唐代玄奘大师,在慈恩寺内译成三十卷,传于门人普光、法宝二师,普光并有《论记》三十卷,法宝亦著有《论疏》三十卷,析理分类,颇带科学的色彩。六朝时有专弘此宗,唐后失传,典论亡失,近始由日本取回。现为唯识学者所研究,以明破立的妙用。本宗的成立,全在一部《俱舍论》,但《俱舍论》有二种译本:陈真谛三藏所译的,称为旧译。唐玄奘三藏所译的,称为新译。《俱舍论》的组织分为九品,前八品说明一切万法的有漏、无漏的因果。后一品阐明无我的理论,这是本宗立论的要旨。因为宇宙的业力不灭,所有万法皆是实有、有漏的我,亦无非由诸法的和合而成,故我体亦是虚妄,这即是“我空法有”,一部《俱舍论》的内容。本宗对于宇宙间一切万有的认识,别为五位,即: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
  《阿毗达摩俱舍论》,意译为“对法藏论”。对法是指“发智本论”而言,这有二种意义:一、是对向涅槃义,二、是对观四谛义。现先述“本论”的组织如下:
  古人为了容易记忆品名,造有一偈:“界二根五世间五,业六随三贤圣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卷”。



                                     
                                第二节  成实宗


   佛灭后九百年间,有诃梨跋摩,智慧深远,采取诸部中所长,而造《成实论》,明一切法空义。鸠摩罗什东来长安,于姚秦弘始年中,译成此论,传门人僧睿、昙影等,阐扬讲习,遂成一宗。至六朝时,道亮、昙度、智藏、洪偃诸大师,各造疏释,弘扬最力。唐以后日形沉寂,不再振作。现为研究三论宗者所修习,是为大乘空有二宗的前茅,本宗所依的经典,仅一《成实论》,本论的教义,即是建立在无常、无我、寂静涅槃三法印上。而说示一切万法,皆是因缘假有和合相,无有实体,显示我法二空的义理,而以涅槃的空寂为所归趣。
  《成实论》是一部以四圣谛的组织来解释一切佛教的论书。成实就是释“成”如来所说之三藏中的“实义”的意思。所谓实义,即是指四圣谛。其组织如下:
  发聚
  佛宝论(1至5品)
  法宝论(6至8品)
  僧宝论(9至18品)
  十论(19至35品)
  苦谛聚
  色论(36至59品)
  识论(60至76品)
  想论(77品)
  受论(78至83品)
  行论(84至94品)
  集谛聚
  业论(95至120品)
  烦恼论(121至140品)
  灭谛聚
  (141至154品)
  道谛聚
  定论(155至180品)
  定具(181至188品)
  智论(189至202品)
  如上表成实一论的组织,分为五聚二百二品。发聚是解释三宝,而其次的十论是说明作论的目的。本论对于苦谛聚即以五阴来说明,集谛是详述业和烦恼的部分,由此可知苦、集二谛聚不外是阐明世界的现实和原因的了。灭谛聚是涅槃的说明,其中所立之“假名心”、“法心”、“空心”为成实论特殊的教理。最后的道谛聚和灭谛聚同样,由大体上分为“智”和“定”二种,这是说明证果的原因的部分。



                                                       第三节  三论宗

    佛灭后七百年间,龙树菩萨依佛说的般若经造《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沦》,是为本宗的鼻祖。继承龙树系统而弘传本宗的,为提婆菩萨,造《百论》,广破外道小乘。故般若真空,在佛灭后七百年,成为有力的学说。至东晋、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罗什师东来,翻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及《智度论》等,是为我国三论宗的起源。隋吉藏大师,专弘此三论。并造疏解释,一时大江南北,风起云涌,学者景从,故号三论宗。或加《大智度论》名曰四论宗。惟自从天台宗兴起后,不啻沦为天台的附庸,未有专论本宗的了。本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藏为所依的经典,故称三论宗。这三部论的大纲:为破邪显正,灭除众生一切迷执,而归于中道实相的空义。在三部论中,《中论》是正破小乘的法执,旁破外道而显大乘实相的法义。《百论》是正破外道我执,旁破小乘而显大乘实相的法义。《十二门论》显大乘正道,并破小乘外道。又《中论》以二谛为宗,《百论》以智为宗,《十二门论》以智境为宗,这即是三部论不同的概况。本宗所明的教义,在毕竟空理。而所谓空,即是无相、无得的空,诸法实相。在无所得空上,要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执,实相的本体,自然亦就显现。所以本宗为要显正,必先破邪,而破邪即所以显正,这是本宗最高的纲要。要破邪显正,依三论的话来说:“破邪则下拯沉沦,显正则上弘DA法,振领提纲,理唯斯二。”所谓破邪,即是总破一切有所得的见执,概括言之,见执有四种:即一、外道--实我的邪见。二、毗昙--实有的执见。三、成实--偏空的情见。四、大乘人--一切有所得的见解。以上四种的迷惑,悉皆破灭,大小的见执,亦皆斥除,以达无我的境界。因为破邪已尽,无有所得,既无迷执,即此中道实相的真理,便可显现出来。《金刚般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本宗破邪的大意,开示诸法实相的教义。但诸迷妄无量无数,如何破法,可依《中观》建立八不要义。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即是说明宇宙万事万物,没有固定的自性,是随关系而变演的。能明白这八不的理论,一念观空,无相安乐,即可破除迷妄,显现真体,确是本宗觉心不生的根本法门。《中论疏》说:“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止归,方等之心髓,诸佛法之知见,示得失之根源。迷之即八万法藏,冥若夜游,悟之即十二部经,如对白日”。总之,本宗以自性本空,空即不执着、不实在的意思。明不生灭排遣一切妄执,断除一切意欲。主张从理解佛理,使内心解脱流转,证入真空本性。从智慧入手,以求大智慧而履行中道救世,故本宗又名空宗,或称空慧宗。


                                    
                                 第四节  天台宗


    天台宗以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文禅师学行精严,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一语,和《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一偈。于是朗然顿悟一心三观的哲学,口传弟子南岳慧思。思受心观后,在禅定中悟得法华三昧,后入南岳,广开法门,教化群众。时有智者大师前来学禅,师徒二人,一见甚契合,思师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遂,今后来矣!”智者看到《法华经药王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供养如来”的文句,即悟法华三昧,在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提示宗师,慧思曰:“非尔弗知,非我莫识。”住大苏山潜修七年,三十二岁始下山,在南京瓦官阐说定慧双修的教化凡八年,又立止观四教,摄尽大乘的教义。后移住天台山,天台大师的称呼,由此而起。隋炀帝晋王广,迎至扬州,授菩萨戒,赐号智者大师。开皇十七年,享寿六十七岁,逝世于石城寺。著有《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世称天台三大部。又著有《观音义疏》、《观音玄义》、《观经疏》、《金光明经义疏》、《金光明经文句》等,称为天台五小部。又荆溪大师说:“本宗以《法华》为宗髓,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扶疏,以《大品》为观法”。故此外加《大智度论》、《大般涅槃经》、《大品般若经》亦为本宗旁依之经论。
  天台宗,五时八教已在上面曾经谈及,不再重复。现将其教义的特色略述如下:

  (一)一念三千说
  此说是根据《华严经》:“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蕴,一切诸法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念”属心,“三千”指法界。三千法界如何是一念心造?天台大师谓:吾人一念贪欲心起即落在地狱法界;一念嗔恨心起,即落在饿鬼法界;一念愚痴心起,即落在畜生法界;一念妒嫉心起,即落在阿修罗法界;一念五戒心起,即落在人法界;一念十善心起,即落在天法界;一念厌离心起,即落在声闻法界;一念因缘心起,即落在缘觉法界;一念自行化他心起,即落在菩萨法界;一念平等心起,即落在佛法界。此十法界,界界互具,圆融相摄,成百法界。又据《法华经、方便品》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每一法界具此十如是,百法界即成千如是。这千如是中,又分五阴实法一千,众生假名一千,依报国土一千,便构成一念三千的道理。以上说的是事造三千,事相是从理性本具而起,所以更有理具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

  (二)一心三观与三谛说
  “三观”即空、假、中三观。有内外三观之分:内三观依《智度论》三智一心中得而立。一会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在一念观心中,法尔具足。外三观即观诸法具足三观,依《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亦名为假名(假观),亦名中道义(中观)。”此三观法,随观一法,莫不具三。如观空时,假、中皆空、观假、空、中亦然。如葫芦落水,面面皆泛,水银落地,颗颗皆圆,是称一心圆融三观。
  “三谛”即真、假、中三谛。真谛泯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一一法中,具此三谛。
  三观为能观心,三谛为所观境,能所交融,不可分割。所以古人说:“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又说:“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性即中,若能识得佛境界,当下谛观如虚空”。

  (三)六即佛说
  (1)理即佛:即有情本具之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古德有偈:“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2)名字即佛:闻法得解,明了本具之佛性与十方诸佛平等无殊。古德有偈:“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返恨自蹉跎”。
  (3)观行即佛:依能起行,时刻回光返照,推究自性。古德有偈:“念念照常理,心心摄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4)相似即佛:由观行得力,粗垢先落,仿佛见到本真。古德有偈:“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5)分证即佛:因功夫增进,分破无明,分见法性,为散开一隙云雾,便见一片青天。古德有偈:“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6)究竟即佛: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福慧圆明。古德有偈:“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自性,更无一法新”。
  六即佛说的意义,使凡夫明了佛道虽有六类差别而常相即,克服佛道高不可攀的自卑心理。虽相即而又有六类差别,凡圣位次井然,可纠正增上慢人的愚妄骄狂。

  (四)性具善恶说
  “性”指法界性,即人人本具的真如法性,具有善性和恶性。天台大师认为十法界有情,具有善恶二性,所以到了佛果仍可现起地狱、饿鬼、畜生的恶相而施教化。又如佛现金刚药叉等忿怒贪嗔痴像,于诸暴恶造罪有情,行诸恶事,这是恶事善用。此间众生的恶相,是恶业所感,到了佛果也可幻现恶相,来度化众生。因性具说,天台宗又被人们称为性具宗。
  天台宗在修持上,以止观著称。天台止观有三种:(一)渐次止观,(二)不定止观,(三)圆顿止观。
  渐次止观:是历涉深浅法门之次第,始自人天乘,终至菩萨、佛乘,渐次积累修持之功。即《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是。
  不定止观:或渐或顿,无固定法体达实相妙理。即《六妙门》是。
  圆顿止观:不从诸种法相着眼,而是直观诸法实相妙理。即《摩诃止观》是。



                                                         第五节  华严宗

    佛灭后七百年,龙树菩萨从龙宫传来《华严经》。东晋时,印僧佛陀跋陀罗在扬州道场寺译《华严经》,以及其他诸师的讲传疏解。唐杜顺和尚(传系文殊菩萨转世)悟入华严法界,始倡华严宗。著有《法界观》,《五教止观》,发扬华严法门。初传智俨,作《华严经搜玄记》十卷,发明十重玄门,以六相融会之。次传至贤首大师,作《探玄记》、《游心法界记》、《一乘教义分齐章》等,总判释尊一代教化为五时八教,集华严宗之大成。武后时,实叉难陀重译《华严经》四万五千偈,世人称为新经。时清凉大师澄观作《华严经大疏钞》,博大精微,总括小大行相,无倚无偏,大振华严宗风。清凉法嗣宗密,原为禅宗学者,改宗华严,著有《原人论》,禅教并重。其《圆觉经疏钞》,与清凉思想一以贯之。本宗所依经典:
  一、《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晋佛陀跋陀罗译又称旧译华严
  二、《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又称新译华严
  三、《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唐般若译又称后译华严。
  在三译华严中,贤首以前均依六十《华严》而弘教化,宗密则依八十《华严》而弘教化。此外,世亲造《十地经论》十二卷,为《华严经、十地品》的释论,为本宗所依论典。
  贤首大师依《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制三时五教说,在前面已谈过,不再重复,现就华严教义主要内容略述如下:
  (一)四法界: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立四法界,相即相容,重重无尽。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事法,有界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界有性分二义。盖理因事显,事依理成,理事交融,相得益彰。四、事事无碍法界:一一事相,大如须弥,小如毫末,得理法界之熔融,皆随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碍。
  (二)三观:杜顺和尚又于四法界立法界三观。一、真空绝相观,观理法界。万有事相,一一皆空无自性。万有既空,而空亦不存。必须泯绝念虑,无所住着。二、理事无碍观,观事理无碍法界,真空之理,具不变随缘二义。以不变故,一理湛寂;以随缘故,万象森罗。不变而随缘,理不碍事;随缘而不变,事不碍理。即理即事,非理非事,如水与波。三、事事无碍观,观事事无碍法界,一一事物,虽有大小精粗之分,而各各皆据全理而成。故一一事物,莫不具真理之全体。且事事随真理而普遍,真理亦普遍于一一事物中而无所分别。彼此互遍,互不妨碍,成为一大缘起。杜顺和尚说:“此理超情离见,非世喻能说”。
  (三)十玄门:智俨大师据杜顺和尚的法界观,创十玄门,法藏、清凉诸大师详加发挥,成贤首一家之言。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如一室千灯,为九门之首。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事如理遍故广,不坏事相故狭,为事事无碍之始。三、一多相容不同门:由于广狭无碍,故一法遍多法,一多之体并存,但力用交彻故。四、诸法相即自在门: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故。五、秘密隐显俱成门:由彼此互摄,故互有隐显。六、微细相容安立门:由此摄彼,一切齐摄,无有先后,亦无相妨故。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者,帝释天之珠网,珠珠互相辉映。此喻法法互摄,重重无尽。八、托事显法生解门:即知因陀罗网喻,便解一即一切之理。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世,以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三三互具成九世,九世不出我人当前之一念,故曰十世。三世似有先后,故曰隔法,而事物实先后相成,故曰异成。十、主伴圆明具德门:由一一事法,皆互遍互融,故随举一法,即便为主,余则为伴。主伴依持,而无障碍,故曰圆明具德。《华严经》云:“华严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此之十门,随取一门。即具十门。十十互具则百,百百互具成千,千千互具成万。无尽重重,重重无尽,法界缘起,法尔如是。
  (四)六相:六相见于《华严经、十地品》,智俨大师取之以补益十玄,使十玄由繁而简。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然法界同体,本无异相,由法入义,遂有六名,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一、总相:一即是多为总。谓一真法界之体,能具多种差别,如人身,能具眼等诸根为一体,故云总相。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谓理体虽一而有种种差别,为人身虽一,而眼等诸根,各各不同,故云别相。三、同相:义不相违名同。谓义虽有种种差别,而同一法界缘起。如眼等诸根,虽各有不同,而其一身不相违背,故称同相。四、异相:多义相望为异。谓种种差别之义同一体,而各适其宜,不相混滥。如眼等诸根,其用不杂乱,故云异相。五、成相:一多缘起和合为成。谓种种缘起之义,共成法界总相之体。如眼等诸根共成一身之由,故云成相。六、坏相:诸法各住本位为坏。谓诸法各各自住本位,则总相不成。如一屋,楹、柱、瓦、砖等,各自独立,即一屋不成,故称坏相。六相中,总、同、成三相,是无差别门;别、异、坏三相。是差别门,万物皆有此差别,无差别二义六相,事事之中,有十玄之妙理,六相之圆融,是谓事事无碍。



                                                       第六节  法相宗

    佛灭八、九百年间,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从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国内瑜遮那讲堂,宣说《瑜伽师地论》等,而树立唯识、法相的教义。无著菩萨复自造《集论》,明一切法相,授弟子师子觉选择,故后成为法相系。又造《摄大乘论》,明唯识之理,授其弟世亲选择,故后成为唯识系。然识为能唯,相为所唯,互有因果密切的关系,不可分离,故总名唯识法相宗。世亲既为《摄论》造释,复造《二十唯识论》,以广破外道小乘,造《三十唯识论》,建立识变因果的真理。后来又得陈那、护法、安慧、难陀、戒贤诸论师继续兴起,故本宗教义乃渐完具。我国南北朝时,真谛三藏及菩提留支,对法相经论虽有翻译,但未竟全功。迨唐玄奘三藏,以英敏绝伦的才质,坚忍不拔的志向,孤身万里,周历五印度,从戒贤论师受学五部大论、十支论等。更通达因明《论理学》、声明(语言文字学)。至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广译经论等一千三百卷,唯识法相的奥旨,识变因果的真理,始弘扬于中土,一洗国人思想界的空洞混杂。又得弟子窥基大师,作《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并广制章疏:如《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七卷,《唯识掌中枢要》四卷,《瑜伽略纂》十六卷,弘扬本宗,近代太虚大师亦盛弘本宗。
  本宗所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识(心)所显现,故称为唯识宗,又本宗不诠明宇宙本体,只详密地把现象分类、故又称为法相宗。由历史观点言之,世亲菩萨根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制造的《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论》,是为本宗的根本经典。但是世亲以后,贤哲辈出,各有著释书籍,及至唐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里,引用了《华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摩》、《楞伽》、《密严》等六经,及《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大乘》、《十地》、《分别喻伽》、《观所缘缘》、《二十唯识》、《辨中边》、《杂集》等十一论,以证明心识的义理,故后来学者,遂以此六经十一论为本宗所传的经论。
  复次,玄奘大师又综合世亲菩萨的门下,护法、难陀、安慧、亲胜、火辨、德慧、净月、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所著的《唯识三十颂》的解释,而编纂的《成唯识论》十卷,为本宗树立的网维,故亦为本宗重要的典籍。
  本宗成立唯识义,古德以五重唯识观括之。
  (一)遣虚存实唯识观:云何遣虚存实?即遣遍计所执之虚妄,而存依他、圆成之实有也。前已云遍计所执,如认梦为实境,如执云为固体,唯是虚妄。依他起性,如心现梦,如云浮空,幻不离真而无自体。此云遣遍计执之虚,而存依他圆成之实者,以双观真俗二谛,而专遣虚妄执耳。就俗谛说、依他起亦为实,就胜义说、圆成实方为实。对虚说实,是为空有相对之唯识观。复次、二谛又为性相二门,相依性而常显,性离相而常住。起信论云:“一心生灭门”即是依他起性,“一心真如门”即是圆成实性;二者皆不离乎一心,此唯识所以成立也。
  (二)舍滥留纯唯识观:一切诸法皆不离识,识分心、境,境别内外。上云遣虚,仅遣去心外之虚妄执境,此云舍滥,乃将心内之相分境一并舍去,较为更进一层。然心外无本境,凡所缘皆心内相分,能缘皆是见分,悉统于百法之中。今就百法舍去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应法,六变相所缘无为法今所留者,为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所。留能缘心,舍所缘境,是为能所相对之唯识观。
  (三)摄末归本唯识观:一心所法各分本末,本者、心之自体,末者、自体上所现之相分见分。上虽已舍相分,犹存见分之用,此则摄彼相见二分归就识心之体。心体云何?即自证分也。谓摄取识心上之相分、见分、而归于自证分。比较上二重更进一层也。是为体用相对之唯识观。
  (四)隐劣显胜唯识观:心王心所胜劣悬殊,心王为胜,心所为劣,以心所原为心王之所管领也。就胜义说,显主体之心王而隐属性之心所,亦由博而约、从粗而精之理,以便作观耳。至此又去五十一心所,仅存八识心王,是为王所相对之唯识观。
  (五)遣相证性唯识观:心王虽尊,有事有理:事者、差别之相用,必须遣之;理者、无差别之法性,必须证之。是为事理相对,事尽理显,智无得所,入真唯识之唯识观。




                                                                                                第七节  真言宗

    释迦牟尼如来成道的初一七日,当自受法乐时,为金刚诸大菩萨,说此真言,即为本宗的起源,金刚萨埵既受法已,遂结集成《大日经》、《金刚顶经》各十万颂,纳于南天铁塔。后来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见金刚萨埵,承受DA法,并受两大部经。其后龙树授法于龙智菩萨,龙智化行于南天竺及师子(锡兰)等国,寿七百余岁,并传两部DA法于善无畏、金刚智两三藏大师。
  善无畏初学空宗,入密后化行南印度,开元四年前来长安,从事译经,译有《大日经》七卷,《苏悉地羯罗经》等三卷,在华十九年,享寿九十九年而卒。金刚智于开元八年,偕其弟子不空,由海道来华,亦赴长安译经,译有《金刚顶经》,年七十一岁,卒于洛阳广福寺。弥留时嘱其弟子不空返印,觅求《大日经》及《金刚顶经》完本,不空乃至广州返印,至天宝五年(公元746)携回多数梵本,重来中土译经,所译经典,相传有一百十部一百四十二卷,实为罗什与玄奘以后的一大翻译家,我国密教的大成,实有赖于不空的功绩。不空的弟子为数甚多,其中最重要的为慧果,慧果传义操,义操传义真。日僧空海亦系慧果的弟子,为日本密宗的弘始人,至今传持不绝,称为“东密”。西藏佛教也属密宗,直接传自印度,通称为“藏密”。本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所正依的经典。《大日经》是毗庐遮那佛在法界空的一会,而说示阿字本不生的真理,一切众生本有的曼荼罗的。《苏悉地经》是说真言行者的庄严作法行持律仪等的。这即是真言三部经的要义。
  真言宗注重仪式、观想、结印、持咒,以使身、语、意三密相应。受三密的加持,即可即身成佛,达到自证的真法真理。修三密的。要身结手印,口唱真言,意住三摩地,创立客观庄严环境,以永留意中。长起滋润作用,而激发相应行为,以获相应的果报。修到佛凡一体,生佛一如的境界,即可发挥着无限的威神力量。又真言宗是以曼荼罗为本。在曼荼罗中,能摄尽密教的所有的问题。由曼荼罗的考察,能明白佛身的相状、佛身的建立、佛身的象征等等,同时也可以理解本宗的教理与组织大纲,故曼荼罗是本宗的精髓,同时也是表现着佛教艺术的极致。曼荼罗的内容是千差万别的,但同一表现的东西,却可以分为四种来观察:
  (一)大曼荼罗:是表示宇宙全体的形象,是指万有的普遍相,从六大所成的现象,诸法的全体,叫做大曼。即就佛菩萨而言,诸尊相好,亦名大曼荼罗。
  (二)三摩耶曼陀罗:--是指现象的特殊相,宇宙中的每一现象,都有他各自的特相,事事物物,并不是无意义的存在。一切的东西,都有很深奥的各自的生命和价值。一一东西,都有表示着各自的本誓。三摩耶有平等、本誓、除障、惊觉等四义。其中以本誓为最近原意,乃一种作用的理想,如诸佛菩萨,所持的刀、剑、轮宝、莲花等器具和手印,都是象征着诸佛菩萨的誓愿。
  (三)法曼荼罗:--是指一切的语言、音声、文字、名称等意思。一切的东西,既有其特殊意义和理想。其表现在声音或名称的时候,当亦发生特种的意义。十种法界,悉具语言,六尘诸法,皆是文字。一切的语言,所有的文字,即是如来的语言文字。例如把头一个字用梵字表现出来的真言,以代表诸尊的记号,“阿”字表示大日如来,“用”字表示阿弥陀佛,均系此意。
  (四)羯摩曼陀罗:--是表示着宇宙事物活动作用。羯摩是作业的意思,一切的事物是实在的象征。所有一切的作用活动,均是实在本身的活动,四大的运行,日月星辰的异动,皆是从实在所发的有意义的活动。从密教上言,诸佛的威仪事业,即在铸塑雕刻上所表现的威仪活动都是羯曼;从广义上看,众生界的行住坐卧,一切的活动行为,也都是羯摩曼荼罗。


  结束语
  本书以浅显的语言来淡一淡我对佛教的一些体会。真是大海一滴、虚空一尘。正如先师圆瑛大师遗著《楞严经讲义》的自序后面说“聊籍管窥之见,而论性天,但凭蠡测之才,而探义海”。因此本篇《佛法概要》,只能作为佛学院同学们和有志佛学者的入门方便。
  学佛从何处下手,怎样才能成佛呢?这是佛教理论所要回答的内容。概括地说,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智慧、慈悲”。而智慧与慈悲的具体表现,即是福慧两足,唯有修福修慧,积极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功行圆满,才能成佛。
  修福即是广修菩萨大行,要求在人的本位上,从事有益的事业,促进人类幸福,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佛教徒要诚诚恳恳做到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开创大乘入世利人的精神。要深深认识到不但释迦牟尼佛是在人间成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在人间成佛。值得一提的,佛陀还给人间留下一个民主的僧伽制度,规定僧伽中一切事务,一定要由僧伽大众会议来决定办理,不许个人或少数人独断独行。关于会议的程序、日期、工作检查、个人行为的批判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英国塞德兰侯爵在《印度的遗产》一书中写道:“我们今天的议会制度,竟可以从两千多年前的印度佛教会议中见到,真是令人惊奇的事。”
  修慧即是学习,增长知识,尊重知识。佛者,觉也。即具有高度觉悟、高度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例如悉达多太子青少年时代,完成了各种语言、文化、哲学、数学、天文、科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优异。但对人生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人生和宇宙的真理是什么?这些主要课题,常常萦回在他的脑际,百思不得其解,强烈的追求真理愿望,驱使着他,毅然离开王宫,到雪山去剃发出家。以自己本具的天然智慧,洞沏宇宙人生的实际真理。是一系列无有穷尽的缘起现象,豁然开悟。如生理现象有生、老、病、死的变迁过程;心理现象有生、住、异、灭的变迁过程;物理现象有成、住、坏、空的变迁过程;一切都是刹那刹那永不停息地急速变迁。“变化密移”是物质与精神存在的唯一形式。“诸行无常”的法则,能使人奋发向上,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愚者经过学习,可以成为智者,我们众生经过修福修慧,一定可以成佛。诸佛有宏深誓愿,可以示现同类身为众生破除疑网,开大智慧。
  菩萨本着利他大乘佛教精神,能与众生休戚相关,“兴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的心念,就会油然而生,积极地来进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宏誓,《华严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从根本上说,有了众生,才有菩萨。《华严经》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以此为据,每个学佛者,在对待众生上,都应具足五心:
  (一)不舍心: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论、行为、生活、学习,都是为了尊重众生的幸福,助成众生的幸福以众生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永远为众生的利益而工作、奋斗、无有止息。
  (二)平等心,菩萨将众生当成父母和诸佛一样看待,“以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
  (三)无畏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坚持这样的志愿,所以菩萨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
  (四)同事心:佛经上说的同事,是指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思想,共同奋斗而言,菩萨在心理上和实践上与众生同事,不分彼此,打成一片,救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得救度者,不着度生之相。
  (五)学习心:菩萨为了服务众生,助成众生幸福,要“悲心恳切,学处广大”。“难学能学,尽一切学”。作到学习一切知识,向一切人学习,象《华严经》写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样,不知疲倦地学习。菩萨于一切时,一切处都去学习,增长道种智,一切种智。
  佛的智慧即是缘起和因果论。这是佛教对于宇宙人生探索的根本教义。在佛教的发展史上虽然有了许多变化,但都不能离开缘起和因果的根本教义。我们能够掌握这种甚深教义,即是了解佛法的核心,攀登智慧的顶峰。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