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证严法师《生活的智慧》

证严法师《生活的智慧》







                               缘  起


   
            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证严上人开创了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志业,一路走来,也已经第三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无论是过去十年里,还是过去三十三个年,世界的变化很大。
   沈浮在变化里,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类,已经共同挤到公元二千年的门槛外了。
   大家探头望进二千年的门里,也望着二千年以后的未来,试图探寻,公元二千年以后,我们将会去到那里?
   随着「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们不安地探询,何处以我们到让我们「心安」的答案?
   然而,现代社会一般的价值观,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与「慌乱」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会上,如此焦急、忙乱,不安的心情,总是让上人深觉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莲,无论如何疲累,在许许多多天未破晓的清晨,总会听见上人轻声透过静思晨语,试图唤醒沈醉的梦魂,抚慰不安的心灵。
   就像音符一样精炼,十年来,这些清晨的话语,谱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总有数不完的访客,志工与志业体同仁,怀抱着疑虑与这安,殷殷期盼上人开示。
   如此疑虑与不安的心情,也总让上人内心不忍;因此,无论多忙,上人总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诲,试图轻柔的以智的话语,抚慰不安的心灵,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剑一样的精确,十年来,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简单易懂的著作。
   十年来,上人的著作,超过了二十册。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具足。
   因此,站在这跨越「千喜年」的关键时刻,为了让不安的社会与烦恼的心灵得以平安自在,静思文化有责任将上人过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对,稍加增删;并结集成套,以虔诚的心,全球发行。
   虔诚祝福,全球的读者们,「心安」。
   结集成套,分三阶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济日,出版平装套书二十册;
   其中,佛与系列五册,人生系列十五册。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装佛典系列套书五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后一个月,出版静思语系列七册:
   其中静思语第一及第二集,平装精装同时出版;
   此外,五册中英文对照的口袋型迷你静思语,也同时平装出版。
   静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证严上人著作,新版集结发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无限宁静与幸福。
                                                       静思文化谨识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所谓「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
   身体若稍受风寒,或体温太高即不调和,这是对物质、身体的「不调」;而人的心理也有不调适的烦恼。
   现在的社会,尤其令人感受到这种身心不调和的状况。因为身、心不得调和,所以造成社会不调和,这都是恶性循环的病态。
   精神病是现代社会的大问题。为何有这么多的精神病患呢?这是心理不调所引发的病症,原因是想得太多了;又为什么会想太多呢?因为欲望太大。现代人的生活欲 望太大,所追求的远超过个人的能力和环境,想得很多,结果都是虚幻的妄想。因为理想过高,屡求不得而心神迷乱,这便是「心欲不调」。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有的人追求物质、有的人追求感情,这两项皆离不开人类的生活。人如果生活在毫无感情的环境中,必然会很痛苦——不懂得付出感情,也不懂得如何接受感情,这是「无人性」的生活;但是若太过于追求,即会生「病」态。
   人生在世,能恰当地满足生活所需,即是最适意的生活;一旦超越所需的极限,必定会有弊病产生。人的心境若能随遇而安,就是最健康的人生。所以,我们要依自己的环境来选择适当的生活方式。
   看到社会上有那么多精神病患者,实在为他们深感怜悯!身体有病痛是个人的事,但是若患了精神病则不同R蛭颊叱寺伊俗约旱男男灾猓不崧伊苏黾彝サ 陌材踔廖缁岽辞痹诘奈;?br>   有一天,精舍来了一位很年轻的小姐。她的精神看起来不太正常,头发的前半部理得精光。几年前,她还是一位护理师哪!而现在却判若两人!
   人生应谨守本分,置身任何环境都应随遇而安。修行则要节制私情欲念,淡泊度日才是最自在的生活。若是讲「情」,也要是清净无彩色的平等之情、是无分别心的觉有情,这才是修行者所应受持的净爱长情。
   情感若能收放自如、心中无恐惧,即能远离烦恼与颠倒。我们若要健康地生活,必定要先把心理调整好,少欲知足才能自在逍遥。




                                         一位学医者的迷思
  
        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的动静之间,磨练得毫不冲突。
   有些人太执着于静,这样会变得槁木死灰;反之,心若过于好动,则心念就会像雷电闪光一样。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指世事变化快速。我们的心念一动,就像闪电一样,也像闪动的烛光——风吹蜡烛,光线晃动、阴影也会跟着动;风一大,烛灯便很容易就熄灭。
   修行就是要常保智慧的光明,而不是让它一闪即逝;要以智慧的光明自照照人,不可让无明之风吹熄智慧之光。
   智慧的光明被摇动或熄灭,究其原因是因为「无明之风动」,也就是心浮气动。但若太偏执于静者,心境便如槁木死灰,没有一点儿生气。如此的修行,便有失中道。
   曾有一位医科学生,拿着老师的介绍信来找我。这位学生非常优秀,高中念建中、大学读台大医学系。信中,他的老师一直赞叹他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因偏执佛法、很想修行而荒废了学业。
   当时他是医学系五年级的学生,再过两年就可以毕业了;但是,他对人生感到万念俱灰,经常到寺院追随几位DA法师。老师曾为他找心理医师面谈,却完全无效,所以要这位学生来找我。
   我问他:「家中有几位兄弟姊妹?」他说:「只有一个妹妹而已。」我说:「既然这样,那你应该先从做人开始呀!妈妈对儿子的期待有多大啊!我们学佛要从做人 开始,如果不能体会妈妈的心,做人的基础就无法稳固。学佛要有大慈悲心,能视天下众生犹如自己的亲人。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病苦。你能够考上台湾最高学 府、最好的科系,而且两年后就能开始为病苦的人服务,这是极大的救人造福之缘啊!」
   他问:「佛教不是强调要把身病看开,重视生死的轮回吗?」
   我问他:「你自己的生死能够掌握吗?」他说:「我就是很迷惑呀!」
   我说:「你既然对『理』感到空渺、迷惑,为何不从『事相』去探求?你应该面对真实的人生事相呀!」
   他说:「我觉得佛法的『空』理很实在,也很亲切。」我说:「真实的事是你向我提问、我回答你的问题,此时此刻就是最真实的存在。」
   后来,他又说:「我的师父发了很大的愿!」他师父的愿是——如果有众生听到他的名字,他就一定要度化对方。我说:「我也曾发过这个愿。请问:你听过我的名字吗?」他说:「常听到。」「既然你听过,现在我们面对面谈话,你有没有被我度化?」
   他说:「师父,您说的话我能够了解,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必须有一段时间让我做心理上的调整。」
   这就是偏差的实例,虽然他选择了医科这个方向,却对这门行业的意义感到迷惑!佛教中真正的「空」理,其实他根本尚未了解,更误解了「修行」的真义。
   学佛,要真正去体会无常;强调无常是要警惕自己把握现在。这位学生虽然一直强调「人生无常」,所以要赶快修行;但是我问他:「如果你休学,打算如何追求佛 法?」他没有回答。所以我又说:「你如果知道人生无常,就要把握现在。要不然你从二十岁一直想无常,想到八十岁还是一事无成;若是休学一年,这段时间就荒 废掉了,多可惜啊!」
   面对现实,才是正确之道;若为了「修行」而休学,实在是浪费一年的时间。我告诉他:「如果你好好把握这一年,就可以早一年毕业,早一年去做救人的工作。而 且,如果你平均一天救一个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可以多救三百六十五人;早一年毕业,就早一年成为救度众生的菩萨呀!」他听后似有所悟。
   「无常」不是在嘴边说说而已,也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而是要积极面对现实、分秒必争,这才是真正体会无常的道理。



                                   内外融和的清净风光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清净的摆设和干净的环境,会令人油然生起欢喜的感受,这是心灵的享受。所以,如果我们能随手清理周遭的环境,就能天天感受付出后的喜悦。
   社会上,经常有人呼吁保护环境。环境保护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若是人人能负起责任,社会上必然处处是净土。但是,有许多人抱着自私、懈怠之心不愿付出,怕身体劳累又讲究享受,既不愿清除垃圾,反而制造许多垃圾。
   垃圾从哪里来?从欠缺「惜福」的观念而来。
   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生命价值;如果轻易地汰旧换新,即使没有把它丢掉,它的生命价值也已经失去了。
   现代人的物质太丰富,物品稍旧就要汰旧换新,被淘汰的便成为垃圾。而有的人新的物品买进来,旧的仍舍不得丢;累积久了,那些存放之物还是会成为无用的垃 圾,而自己也就生活在垃圾堆中。这是既舍不得、又想追随潮流所带来的后患,使得环境无法常保清新,心灵也就得不到享受之感。
   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心,并且发挥爱心去爱人爱物;每一件物品都要让它发挥功能,保持它的使用寿命,这才是惜福啊!
   我们生活在世间,首先要清净自我的心地,由内在进而呈现于外——除了爱惜自己的心地之外,也要珍惜公众的环境,不任意破坏自然的景观。这是由照顾心地开始,进而产生保护外在环境的动作。
   除了自己周围的环境之外,还要顾虑到别人——是否只图自己家园的清净,而把垃圾丢给别人?让垃圾车积满了废物而不知载往何处,垃圾山一个个堆积起来。如果人人能减少制造垃圾,垃圾山的问题就会减少。
   凡事都要从个人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培养爱惜物品开始!
   慈济要建学校时,政府机关曾经提供一块土地。那块地位于鲤鱼潭的山坡地,风景十分优美,有百余甲之大,确实是一块办学的好地方。可是,看到那些宝贵的「原 始林」树木,我不忍去毁坏它;因为要建学校之前,必然会砍掉许多树木,而且还要整地、填土……。虽然有百余甲的土地任我选择,但是我认为应该为「爱」而自 我约束,要以「环境保护」为优先考虑。因为台湾的原始森林已经不多了,应好好保护自然生态,让更多人能随时畅游于清净的大自然环境中。所以,我最后还是放 弃了。
   这就是运用良知的判断,不可因取得容易就不考虑自然生态而占取它。做事不仅要为自己及他人考虑,更要为大地用心、保护清净的环境。办学固然重要,但是环境的保护、水土的保持更为重要;如果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即使推动四大志业,也会变成「破坏性」的作为。
   我们应该先从清理自己的心地开始,天天自我净化,然后再推广到外境,时时勤于擦拭;若能天天清理环境,就不必花很多时间在岁末大扫除上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安稳最大利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是不是物质拥有的多就是幸福?是不是空闲享乐就是幸福呢?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安稳;心不安稳,便会时时刻刻生活在惶恐之中。
   虽然台湾的外汇存底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感觉很不足、内心很空虚;可见,「钱」并不能让人觉得安定;真正的安稳、安定,应该是在我们的「心」。
   佛陀曾说:「安稳最大利。」我们如果能乐道,即使生活简单,内心也会觉得很安稳快乐。佛陀又说:「知足最大富。」能知足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在日常生活 中,三餐不过一、两碗饭就很足够了,衣服足以御寒、保暖即可;晚上睡觉,不过三尺宽、六尺长的床铺也就够了。所以,我们应该要求的是「心不愧于社会」,以 健康的身体为社会人群付出力量。
   有的人生活贪不餍足,已经取得很多,还感觉不够。他们从不用心思考曾经对人群付出多少,却花很多心机在如何取得不法之财来自我享受。其实,不义之财取来身 边,哪怕再多,都不能安然享受,因为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要担当这一生的惶恐与不安。这样的人生,怎会快乐呢?
   人来到世间,应该要发挥生命的良能。生命是要让我们使用的,所以,我们的心念要时时刻刻放在如何利益人群上;否则,纵然生命是活的,和死了也差不多。
   助人为快乐之本。生活得淡泊自在,而能够付出爱心、帮助他人的人,就很快乐。力量有余的,用双手去扶不能走路的人;物质有余的,欢欢喜喜布施出去,这就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安稳最大利,知足最大富;能够安稳的人生是最幸福、快乐的。




                                               切磋
  
              每个人的心地都有无尽的光明,只是这分光明常被遮蔽。
   例如桌灯都有灯罩,只要打开桌上的电灯,光线一定投射在桌子上,这是因为灯光被灯罩罩住,所以光线受到局限;若将灯罩掀开,光芒就会发散于四周。
   我们这一分心光,就像被灯罩完全遮住般,使发散出来的心光闇昧,无法反映出光明的心性,这就是障碍。
   一个人必须自信、信他。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对他人也要有一分诚恳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必须互相帮助、彼此切磋;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心光照射他人,他人的心光也会照射我们,人世间将充满一片光明。
   然而,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障碍重重,人与人之间无法坦然相处;殊不知这些障碍都是由自己内心的魔军所造成。要降服魔军,必须有心向善,自内心生出一股毅力,不断精进、拨开万难,勇于面对障碍所起的逆缘,以信心将其转为善缘。
   一块玉石,若要成为价值不菲的宝玉,必须经过砺石的琢磨。人也是一样,我们若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面对许多恶劣的环境、不好的眼色、难听的言语、难办的事 情……。我们都要一一将其克服,同时抱持感恩的心;因为这些人事是要成就我们、爱护我们的。古圣前贤能有所成就,就是凭借这分勇猛的感恩心。
   「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要深刻感受却不容易。其实,每一个严厉责备我们的人,都是爱我们的人;但是我们往往无法接受这种「责之切」的境地,只想追求「爱之深」的感受而已。这种心理障碍,普遍于人间。
   我们若能透彻此理,再难看的脸或难听的话,也能善解,并生起感恩心;如此,就可转障碍为力量,转逆缘为善缘。



                                       觉有情
  
         世间有很多人为情烦恼,陷于情执、缚捆而难以解脱。
   世间情有许多种,有亲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包罗万象、无奇不有的情,常使人迷惑、痛苦。
   夫妻感情不睦,整天吵闹、互不体谅,是男女情爱的烦恼。子女见父母不和、担心父亲的事业、操心母亲的身体,是子女对父母亲情的烦恼;子女在学校的课业、身体上的病痛、在外的交友,父母看在眼里、苦在心里,是父母对子女之情的烦恼。
   凡夫的人生,就在父母、子女、亲友之间的情爱缠绕中,牵引得牢不可拔。
   父母的问题,会影响子女的情绪;子女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父母会痛不欲生;男女间不能互体互谅,将会造成社会悲剧。这种种的牵挂,真是苦不堪言!
   其实,这些情是狭隘的、是迷惘的。菩萨又称为觉有情,是觉悟之后的有情,是面向众生发出无量无边的「慈悲喜舍」之情。
   人人有情,人人都可以是菩萨;只是佛、菩萨与人的差别,在于觉与不觉。人平时虽有情,但不觉,不觉就是迷。凡夫多为情所困啊!
   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力量,将我们在迷中被障蔽的邪知邪见转换成正知正见。
   我们若能扩大心胸,将普天下的父母都视作自己的父母,把普天下的子女当作是自己的子女,情爱就不会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而无法自拔。
   因此,我们要把有色彩的私情看淡,才能增长深邃、长远的菩萨「觉有情」,并使这分情普遍天下、充满宇宙。



                                             过秒关
  
         每逢岁末,人们通常会说:「年关到了,好忙喔!」
   我们不要等到年关才忙,应该时时过秒关——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都该忙着清洁周围环境、整理内外。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时时把内心的烦恼都扫除清洁,则每秒过关,年关何忙之有?
   做人不该闲逸无事。有一位大企业家来看我,我问:「近来如何?」「近来很忙!」「恭喜!」「很忙哩!」「对啊!就是恭喜你忙。」「为什么?」「公司忙碌,表示你的事业正在发展,经营有成。」
   我们也是一样,只要对行走菩萨道的工作——济贫教富,怀抱着一分坚定的信念,就会觉得极其忙碌。忙什么呢?忙着做收付爱心的工作。
   菩萨游化人间,为一切众生而忙,身体虽忙碌,心却轻安!外在的生活因忙碌而充实,内在的心灵则因充满了爱,而没有空间可放置烦恼。
   生活多一分踏实,心中就会少一分空虚;心中多一分清净爱,生活便会少一分烦恼。如此一来,则时时处在满足的喜悦法乐中。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9-3-15 14:18 编辑 ]

TOP

续 1






                                                                                                      人心柔和·风调雨顺


  
            ——由天灾人祸谈「爱的绵羊」活动
   时值初夏,静思精舍大殿外阳光普照、草木青翠;加上悦耳、清脆的鸟叫声,让人有一股清凉之感。从里面往外看,可以感受这一片大地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这是多么宁静、祥和、光明的境界!

  
                                        各地响应孟加拉国救灾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同一个天地间,有些人却处在贫穷、战乱、天灾、饥饿等种种苦难之中。这世间,哀哀待救的难民何其多啊!
   慈济美国分会发起救助孟加拉国灾民的行动,本会也在台湾遥相呼应,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屏东、花莲……,凡是有慈济人聚会的地方,我们都极力带起救灾的呼声,呼吁大家伸出援手,救助远方的苦难人民。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就是爱的表现。虽然只是大家随喜捐助,但是加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因为有这股爱心的汇流,才有这分力量。人多力大,这也显示了台 湾人的富有——富有财物,也富有感情与爱心。台湾是个富足安乐的地方,所以大家要懂得惜福、造福;人人造福,才能人人享福。


  

                                     造福由节约滴水做起
  
        造福要从自己做起,我们应懂得如何节约。看看孟加拉国受灾的地区,连一滴水都难以求得;所见之处,尽是满目疮痍!有水的地方,浮着人畜肿涨的尸体——即使有水也污浊不堪,不能饮用。
   台湾自从入春以来,一直到六月中旬,因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下雨,导致有些地方因缺水而无法耕种,政府只好宣布暂时休耕或改种旱作。据新闻报导,今年(八十一)有些地方若休耕,我们的存粮也还足够维持一年。
   虽然六月下旬全省各地均下了大雨,解除了早象,水库的水位也回升了;但是,此后是否还会有适时的雨量,仍是未知数。所以,我们应节约用水。或许有人认为台 湾有的是地下水源,可是若大量汲取使用,后果也会很严重。滴水如金,大家平常要把点滴之水节省下来,连一滴水也应爱惜,更何况是其他的物质!


  
      
                                                                                                         化垃圾为黄金
  
            我一直在呼吁垃圾分类的环保问题。为了公共卫生,我们经常使用免洗餐具;这些用具最好选用纸制的,不要用保丽龙制品。因为纸类可以回收,而保丽龙制品却会污染环境,造成二次公害。
   同样是用过一次就要丢掉的物品,有的可以回收再制,有的却会造成公害。像便当盒或许染有食油不适合回收,但至少也能拿来烧热水、回收热能。所以,我们要运 用智慧选择使用的物品。其他废纸也可以收存好,铝制的罐子可以顺手洗干净收好,因为这些垃圾都可以变为「黄金」!总之,垃圾如果加以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以 再产生许多资源。


  

                                      铝罐回收做「爱的绵羊」
  
            金车教育基金会曾为慈济举办了一系列「预约人间净土」的活动,其中一项是由金车教育基金会制作一些「爱的绵羊扑满」,让小朋友们认领,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善 念,积贮零用钱助人。我们可以把回收的铝制空罐自制成爱的绵羊扑满,让小朋友认养一段时间后,再让它们「回娘家」。
   有很多可爱的孩子因为经过慈济精神的洗涤、启发爱心,所以都想存钱参加盖医院、建学校。他们天真、幼稚的心灵,均存有这种善念。
   我们可以广泛地推动「爱的绵羊」活动,但是如果另外制作「爱的绵羊扑满」,将来会造成垃圾。因此,倒不如利用回收的垃圾——铝制空罐来做,把慈济爱的绵丰 标志贴在空罐上,然后发给小朋友;等他们把爱的绵羊养肥后,再请小主人带着绵羊「回娘家」。这是化腐朽为神奇、化垃圾为黄金的好办法。


  

                                                                                                爱的绵羊具三项意义
  
            常有小朋友拿扑满给我时,说:「这是要给师公盖医院、救贫困的人。」也有小学老师呼吁同学们少吃糖果零食,把钱存入扑满参加建院。所以,我觉得推动这项「爱的绵羊」活动,具有三项深义:
   第一,使爱的教育能够更普遍。
   第二,让大家懂得惜福爱福。
   第三,是实际的资源回收。
   若懂得应用,什么东西都是黄金;只要懂得造福,举手投足都是机会。我们生活在如此安和乐利的环境中,更要赶紧造福、行善;若等到环境不允许时,就已经错失良机了。
   孟加拉入春以来,连续遭受飓风的侵袭;救灾工作尚未做好,就再遭遇另一次的zai 难,死伤无数。衣索匹亚也再次发生战争,飞弹不偏不倚地投中油库,一千多人当场死亡。生于动乱灾变的地方,多么可怜!我们处在安定、富足的地方,更应积极地行善、造福。


  

                                       天灾由人心感召
  
            我们都希望居住的地方,能够风调雨顺。现在求雨无雨,我想这和人心有关。因为人心太过于火爆,所以感召这种热浪袭人的天气,实在令人担忧,不知干早还要持续多久?
   天灾都是由人心感召,这是一种「共业」。所以我们要放大心量、调柔心性、培养爱心;人人能够如此,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凡事先由自己做起,奉献爱心要从自己开始,柔和也应从自己开始。只要求别人对我好、对我柔和善顺是不可能的事,需要人人反求诸己,培养爱心、善顺待人。修行即在「和谐」呀!




                                            发挥人性之爱
  
       ——响应孟加拉救灾行动
   入夏以来,气温偏高,天气燠热。不论走到哪里,都有一股燥热感;除非是在冷气房里,才能免于暑热侵袭。
   现在社会,人人都习惯吹冷气;但是在冷气房中,又得加件外衣,内外的气温差异非常显著。此时天气炎热是很自然、正常的,而室内的凉爽则是由人工造成的。现代科技确实带给人们莫大的享受。


  

                                                                                                            孟加拉天灾不断
  
             在我们享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世界上正有许多国家因自然气候的剧变而造成灾害。
   例如孟加拉,在短短的十数日内,天灾接二连三地降临。一阵飓风,损伤了十几万人的性命;接着一场台风豪雨,使得许多人的房子倒塌;还有洪水泛滥成灾,又有几万人的生命因而丧生。真是雪上加霜,苦难不断。
   在一个月内,灾祸连连。根据最保守的估计,目前死亡人数已近二十万人之多,失踪者则无法估计。因为灾区范围很大,要加以确实统计很困难。
   想想,生活在同一个天地间,我们可以享受风和日丽的气候,虽然有时不免闷热难耐,但是比起风雨不调、天灾人祸不断的国家,我们真是幸福多了,应该要知福、惜福。


  

                                      伸出援手拔苦舆乐
  
         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到慈济医院探望病人,经常远远地就听见一阵快乐的笑语声。我循声走过去,看到快乐的志工们与病人乐成一片;病患抛开病痛,满面笑容沐浴在欢欣愉悦的气氛中。可见,医院里虽有苦痛的一面,却也有快乐的一面。
   快乐是人为的,也是心理的感受。尽管现实的病痛是悲伤、痛苦的,但是若有人以爱心展开辅导的工作,使患者转变心态,便能使痛苦成为「痛快」的感受。
   而孟加拉地区,触目所见都是水灾、风灾留下来的惨象——房子倒塌了、田园流失了、人畜伤亡……,无家可归的人、瘟疫患者、饥饿者、受伤者到处都是,真的是满目疮痍!像这种情形,要如何去引导他们「以心转境」呢?最好的办法,是赶紧伸出援手,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美国分会发起救灾
  
        慈济美国分会和德州支会,在当地发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劝募活动。在美国劝募相当不容易!他们劝募了三天,才汇集二、三千元美金,实在非常困难。不过,大家还是不畏辛苦地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地为灾民努力劝募。
   美国分会的第一次劝募活动,是为了救助中东战争结束后的儿童。当地库德族的战后孤儿流离失所,境况非常悲惨。于是,加州分会将劝募所得的一万美金交给红十 字会,由该会展开救助的行动。红十字会收到这笔钱后,非常感动,他们说民间的团体,很少有这么团结的行动,捐献的数目也少有如此庞大的金额。
   我很欣慰分会能够如此自动自发地展现「人性之爱」,大家节省一些不影响生活的钱来救助灾民,就有许多人因此而得救!


  
                                                                                                         节省一块面包钱
  
         我们也应该发这分心;在美国是「一人一元」美金,我们是否可以每人节省一个面包的钱,来响应这个活动呢?只要每人捐出一个面包的钱,众资聚集,我想这个数额就不小了。我们不要轻视微小的力量,慈济就是从很小的力量做起的。
   我呼吁大家把这分讯息传达出去,随分随力展开活动。虽然劝募的数目不敢预估太多,但是多少也能够救助一些异国的灾民——希望大家共同伸出援手、奉献心力,这是我目前最期待的事。
   请大家在福中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远离渴爱
  
        所谓「渴爱」,是指我们内心对物质无止境的欲望渴求。
   一般人所追求的东西,大抵不离天地间有形的事物。以日常生活而言,食物是维持我们色身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些人虽然只吃青菜、豆腐,照样精神充沛、身体健康;而有人却每天无鱼、无肉就难以下箸。
   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多气力,但仍无法满足他的需求;而欲望淡泊的人,少愁少烦恼,便能够安稳满足、快乐地过一生。
   所以,同样是在过生活,饮食的目的只是求温饱,穿着也只是为了护身之需;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层的意义呢?若是凌越这个基本范围而一味追求华美,那就变 成「渴爱」了。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只会导致心灵的枯槁,就好像被太阳照射的沙漠一般——沙漠本来就缺水,又被烈阳直接照射,其枯槁可想而知。「渴爱」的 痛苦,类似于此。
   人若能体会这个观念,善用物质维持基本的需求,就可以节省无谓的时间及物质,挪注于「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正途。
   我们活在天地之间,若只是随波逐流,让形体随着时间而生老病死,那实在是毫无意义的人生;若能节省追求食、衣、住、行等欲望的时间与心力,就可以定静下来,追求我们的人生正道。

TOP

续 2






                                         慈  忍



  
           「慈」是爱的表现,不管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但是这些爱通常指的是人间的爱,是有范围的,所爱的对象都只是与「我」有关系的人、与「我」有缘的人。
   佛教说的爱是透彻的,即「无缘大慈」——给予一切众生快乐;这包含了与我们非亲非故的有情生命。除了给他们快乐,还要救拔他们的苦难,这就是慈心悲念,透彻、无边际的爱,就是慈的真义。
   透彻的爱,就是无色的爱。它不是出自污染心,也毫无爱此憎彼的分别心。尤其于「时」不分长短,于「地」不分远近,更不分宗教与种族;只要有苦难的「时、 地、人」,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的,都会尽量设法去做,绝无索求回报之意。所以,它是无色的爱,能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干净利落,这就是所谓「无缘 大慈,同体大悲」的纯真净爱。
   我们都应有这股大慈悲的爱心,发挥人xing 爱的光芒,使大慈大悲的力量聚集,普遍救济一切众生,达到无缘大慈的境界。
   但是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忍」字。人生所以有许多苦恼的事情,多数是出在不能忍的心理。人生在世,周遭的环境不出两种:一是顺境,一是逆境;顺境是 人人所喜爱追求的,逆境则是人人所畏厌的。但是,为人处事应不避拒逆境、不企求顺境,随缘处境、能安能受;这全凭「忍」字、发挥慈爱的力量,才能以心转 境。




                                            无挂碍
  
        过去,大家都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我将这句话改为「个个弥陀佛,人人观世音」。
   佛与一切众生的心都是平等的,只有一项差别,那就是佛保持「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本性。所以,在佛曰「性」,在凡谓之「心」。其实,「心」和「性」是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性」是无污染的本性。
   当我们呱呱落地时,并无善恶的分别和人我是非的竞争,每个人的本性都是那样地良善、清净。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社会熏染,心就生起欲念;有了欲念的心,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心就会惶恐,这叫做「我执」。
   当一个人贫无一物时,会说:「我要争一口气,我要认真奋斗。」一旦成功、赚大钱时,便开始惶恐、挂碍,害怕会失去这些财产。
   常常有许多人很苦恼地来找我,有的人说:「师父,我被倒了好多钱!」有的人说:「师父,我的会快缴完了,却被倒了!」
   每当听到这些话时,我都回答:「恭喜啊!」
   他们就问:「师父,你为什么说恭喜?」
   我说:「幸好不是你倒别人的钱。你被人倒,心无挂碍;心无挂碍,就没有恐怖;没有恐怖,就会远离颠倒梦想,因此值得恭喜。相反的,若是换你倒人家,那么内心将会大为挂碍,烦恼、压力也会很重呢!」
   他说:「我赚得那么辛苦,这样被倒,实在不甘心!」
   我说:「想想你还未赚到这笔钱的时候吧!那时,日子还不是一样过得很好,就当那些钱原本就不存在吧!说不定,有一天对方会忽然捧着钱来给你,让你吓一跳呢!到时候便如福从天降一般,所以我说恭喜。」
   患得患失,是我们的凡夫心。学佛就是要培养一分洒脱、无得失的心,对任何事都不挂碍、不存疑。




                                     照顾心念·时时专注
  
        我们常常谈「心」,也一再提起「爱心」;所谓「爱心」,是要反观自性、爱护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念照顾好。
   平时如果不能照顾好清净、无染的心念,学就会不专。虽然佛教的教理看起来非常深奥,即使投入数十年的时间研究三藏十二部经,都无法研究透彻。不过,只要有志专心学佛,也可以说很简单——那就是照顾好这一心念。千经万论,无非都是教导我们要照顾好这一心念的方法。
   我们若能以最简单的方法,转凡夫心为圣人心,好好爱护与照顾这分心念,就可以立地成佛。修行是这样,做事也是如此。
   譬如在道场里修行时,念佛要专心、拜佛要专心,诵经也要专心。诵经时,要用心分析经文的教理;念佛时,要如佛在眼前,抱持佛心即我心的念头;能如此,则我心分秒都融会佛心,这不就是立地成佛了吗?这是指修行人的心态,也就是心要「专一」。
   即使在工作时也是一样,要抱持最简单的心念。无论做什么事情,心、手和脚都要连在一起。我常常说,手拿东西时,要把心放在手上;开门时,也要把心放在手与 门上;走路时,心要放在脚底下。心若能时时放在举手投足间、不离开身的动作,如此,即使在做事的当下,还是不离修行。
   和人说话也一样,心要专注,用心听别人说话、用心透过大脑思维该说什么话;这样,必定能为所说的话负责任,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也就是说,每一句话都能起作用,每一句话都有分量,这即是说话专心。
   如何听话专心呢?我们要会过滤这是谁说的话?说话人的用意为何?若听到有启示性、教育性的话语,就可以把它当作佛法般奉持。
   慈济有一位老师姊,在听进一句话后,人生完全改变了。哪一句话使她改变呢?她说:「是师父说过的一句话——『缩小自己』。后来,我又在师父那儿捡到一句宝,我带回去和孩子们分享,结果他们也都应用得很成功。」
   我问她:「妳捡到什么宝给妳的孩子们?」
   她回答:「『天下无我不爱的人,天下无我不信任的人,天下无我不能原谅的人』。我把这『三无』送给孩子们,他们也懂得运用在员工、朋友以及周围的人身上;结果,事业愈做愈顺利,待人处事也更加圆融了。」
   这位师姊,就是用心听话的例子。当她听到「缩小自己,包容他人」时,觉得非常受用,回去后就以身作则影响媳妇,也教育她的儿子。她真正把婆婆的身分缩小下来,包容媳妇;儿子发现母亲因为接触慈济而能和太太和睦相处,无形中也对慈济起了一分恭敬心。
   母亲看他对慈济、对师父有信念,就把师父所说的话转述给儿子;儿子因为已经对慈济有好感,相信师父说的话没有错,所以每个人都把「无我不爱的人,无我不信 任的人,无我不能原谅的人」这句话,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不仅对自己的修心、修身有益,对朋友、员工及客户,也都建立起很好的形 象。
   这就是专心听话。若能真正专心听话,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都可以终身受益。
   另一位从美国加州回来的人士前来看我,我问他:「你曾去过美国分会吗?」他说:「我没去过。不过,我也是会员。」「你是谁的会员?」「是一位老菩萨。她好 像姓林?又好像姓王?」他一直说不出对方的名字,我们就臆测:「是不是王秀琴?」他回答:「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是『杯子缺一角』的老菩萨。」
   「杯子缺一角」的典故是这样的:有一次,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老菩萨,刚好听到我说了一句——「一个有缺角的杯子,不看缺角,其它地方仍是圆的。做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难免有缺点,不去计较那些缺点,就是圆满的人生,」就这么一句话,转动了她的心念。
   过去,她常常埋怨人生的种种缺陷。事实上,人生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一个杯子的缺角不看就是圆的」这句话,使她了悟:不用太在意人生的缺陷。从此,她过得既快乐又自在。
   人生若懂得听话,并时时刻刻运转自己的心念,这就叫做「转心轮」——转掉过去不满足的烦恼心,而能常存感恩、满足,自然时时快乐。
   老菩萨将这分快乐的心境,从台湾带到美国。「杯子缺一角,缺的那一角不看就是圆的」,因为这句话的启示使她获得快乐,所以她也希望大家能够「同沾法益」。 于是,她便不断地说这句话;辗转流传,当地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成了「杯子缺一角」的老菩萨,这也是一句话的成就。
   学佛若懂得善用,则信手拈来无不是佛法;若是不会运用,纵使整天沈浸在千经万论中,那些经法对我们仍然没有效用。
   人,常常喜欢卖弄聪明,想让人知道「我的学问广博」,所以时时在用心思、起杂念。学佛,就是要去除杂念、照顾好我们的心,使它「寡欲专念」——杜绝欲念,自然就会专心。希望我们从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入门,如此,就可以「入门见佛」了。

  

                                       熄灭烦恼即身处天堂
  
       「佛学」,只在于学一个沉着、清净的心念。平常若能降伏妄心,把心念照顾得很好,便是常寂光涅盘之境。何谓「涅盘」?就是寂静、心无妄动、无有生灭。

  

                                                                                                      心念为苦乐之源
  
        凡夫要让心境常保寂静当然不可能,所以称之为众生心。但是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注意照顾好自己的心;心若没有照顾好,便可能于起心动念时,结下恶缘,造下遗憾。
   心念转善,便是快乐,其乐有如身处天堂;若是一念向恶,便是苦恼,其苦有如地狱。这都是心念的转变,所以有「一念遍十法界」之说。
   慈济有一群充满爱心的委员,他们不只济贫,还要教富;而济贫教富之前,自己必先转动心念。过去,起心动念想的都是自己,为自己设想、为自己谋求福利;进入 慈济之后,把自私的心念转为行善造福人群之心,任劳任怨,放弃过去自私的追求。现在大家除了济贫教富之外,又要轮流到慈济医院当志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 是心里却充满欢喜,因为这是出于欢喜心的服务。
   若是没有欢喜心,便不会安然自在,即使身处很好的修行环境中,还是会充满人我是非的烦恼心,于身口意不断地造业。
   对人对事若不能生欢喜心,即使居住在清闲的环境中,心里仍然不得清静,显得处处是烦恼。譬如看到一个不顺的眼神或听到一句稍不中听的话时,心里便生起瞋 恚、烦恼,这就是凡夫心——再好的环境都不会满足,不会生欢喜心;甚至环境愈好,愈是觉得不足,不知自己身在福中。如此之人,虽然身在丛林修行,心境也永 远不会向圣贤看齐。
   慈济的委员虽然身处俗家,但是他们经常保持着欢喜的心念,实在很难得!此心即佛心,秽土亦能变为净土。



                                   一念差,万念皆错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慰病人时,一位巡房医生告诉我:「师父,有一位病人很想看看您!」我便跟着他去看那位病人。
   一进去,看到病人的表情非常痛苦,我问:「妳怎么啦?」病人说:「不小心吃错了东西!」病人的食道完全被毒物破坏,连讲话都极为困难。医生解释说:「她的 食道被剧药破坏了,」病床边站着一位先生和一个女孩子,我想可能是她的先生和女儿。这位病患看起来,可能只有四十岁左右而已。
   我走出病房后,向医生详询她的病情。原来这位妇人因为呕气,一时想不开喝下剧毒药物。不只食道完全毁坏,连胃也全部蚀毁了。这正是「一念差,万念皆错」 啊!从此,她必须过着犹如地狱般的生活!当初她若能忍得一时之气,转个心念便能化危机为契机,过着和睦圆融的人生。现在她真是悔不当初,多可惜又多可怜 啊!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宗教可以化解婚姻危机」的文章,细读之下,发现原来是记者引述慈济委员讨论婚姻问题的谈话。有一位慈济委员现身说法时表示:「过 去被先生责备时,他讲一句,我就回他两句。」进入慈济后,她的人生观完全转变了。当先生责骂时,她就跑去照镜子,对着镜子微笑;等先生骂完后,她以面对镜 子的表情给先生看。这的确是很好的方法啊!
   人生如果有目标,就能明白如何降伏心念。那位委员已经找到目标,即「看开」和「精进」,要懂得忍耐,才会看得开。若看不开,便无法精进;因为心念仍在人我是非上打转,哪有精进的机会?
   学佛主要在降伏心念,让心念寂静、妄念不生;烦恼熄灭,即是涅盘境界。



                                   知处非处。善尽己能
  
             清晨听到窗外枝头小鸟的叫声,令我想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现在就以这个故事,来看现在的社会动态。
   古代仁君帝尧,施行德政治理天下,使人民过着和乐的生活。有一天,他想将天下让给许由——一位具有智慧与才干的贤臣。
   他担心许由不接受,就先说了一段话:「既然有太阳和月亮,又何需一只小小的萤火虫?既然有自然的露水和雨水,天下的树木就不需要人工浇水。现在我的体力与 智力,就如萤火虫般的微弱;而你的智慧和才干,却如太阳、月亮般的清朗、明亮。我应该将天下交给你,希望你能接受。」
   许由回答:「一只麻雀,只须栖于小树枝上,就安稳无忧;一只小老鼠口渴,到溪边最多也只能喝满一小肚子的水。我的才智就像小麻雀一般小;我的需求就像小老 鼠一样,只有一个知足的念头;这样,我已经觉得逍遥自在。你将天下治理得这么好,君主之名实至名归。你现在将君位送给我,只不过是送一个『虚名』,我不能 接受。」
   过去的古德贤人想让贤天下,今人却为一己的小名小利而纷争不已。
   佛陀教我们要有知足的心态,衡量自己的体力和智慧,不受虚名。佛陀有十力,第一智力是「知处非处智力」——自知自己的分量、地位、能力,何时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浪费时间,孤负自己的良知和良能。
   佛陀来回人间,娑婆世界就是他所游化的地方。现在,娑婆世界很需要如佛陀的慈怀及菩萨的毅力;有了慈怀智慧与实行的毅力,社会的不良风气才能扭转过来。
   我们是佛弟子,当然要像许由一样知足少欲,也应有佛陀知处非处的智力。现在的社会,正需要一股清流般的智慧并发挥功能,千万不可将宝贵的人生功能浪费在彼此争执的日子中。

TOP

续 3





         
                             慈悲喜舍与自在轻安


  
       人的心念多数都有烦恼,因为烦恼,所以凡事迷惑于心,生活因而容易乱了步调。修行就是要「摄持心念」——把握每一秒的心念,舍弃烦恼而不执着烦恼。
   什么是「舍」?「舍」是舍得布施;如果有施舍心,就能付出爱心。由此,不仅会得到别人的敬爱,更能舍去自身的烦恼而得到轻安。所以,只要能「舍」,心灵便会自在。
   但是,有的人却很「执着」,先求后舍,这即是烦恼、痛苦的根源。人生若能舍掉烦恼,以无所求之心布施,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陀在世时,乔萨罗国有一位穷困的苦行者,带着家眷一同修行,这是当时外道的普遍情况。
   这位外道修行者的妻子在即将临盆前,对他说:「虽然家里很穷,但是头一次生产时,依例需要准备好麻油,不能少了它。所以,请你一定要先准备好麻油。」
   这位外道修行者的家中,穷得连一滴麻油都很难求得,但是他的妻子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务必准备麻油。为此,他深感烦恼,也觉得很愧对妻子。
   就在那个时候,有消息传来,乔萨罗国的国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月都会定期打开粮仓,供养修行人。仓库里有各种食物,凡是修道者都可以到仓库里取食。但是,国王有一项限制,所有的食物,只能就当时所需取食,不可携带回家,即使是油也一样。
   这位穷苦的外道修行者因为迫切需要麻油,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想先把麻油喝足,回家后再吐出来供妻子「坐月子」。他认为这是一条妙计,于是进入国王的仓库后,其它食物一概不吃,只喝下很多麻油。
   他空着肚子光喝油,一直喝到实在不能喝了才停止。回家的路上,他的肚子已经无法忍受,开始绞痛、腹泻,一路上非常痛苦、挣扎。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外道修行者不但没得到麻油,还累得腹泻、绞痛,痛苦不已!
   佛陀听到这件事,便对弟子们开示:这就是「执着」。因为执着「麻油」,且取得的方法错误,才会造成自身的折磨;亦即人若缺乏智慧,便会受制于世俗规则,而无法解除俗规的执着与烦恼。
   希望人人启开智慧,要有「舍心」,不要有「求」的烦恼;能「舍得」,则「执着」捐弃无遗,即得大自在智慧无碍。




                                 发挥菩萨清净爱 ,用「心」支配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心念来支配时间。有心利用时间,就会将分分秒秒运用得很踏实;若不用心支配时间,任凭时日空过,就无法精进。因此,「心念」会运转时日,也会使人空过时光。
   学佛,就要学得一念「心专」——用心在当下所从事的每一件事上;心若不专,即使镇日工作、应酬、从事娱乐休闲活动,看似忙碌,其实都是在空过时日。普贤菩 萨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日子一直消逝,生命也随之日减。减去了寿命的时间,就少了服务人群、成就功德的机会;无法造福,便只能「消福」!
   佛说在六道之中,除了人道以外,就没有机缘可造福。譬如天堂时日虽长,却是人人享乐,没有造福的机会。所以,我们应把握时间,投入有意义的工作。
   同样是生活,人却有不同的情况与环境:有些人要穿没得穿,肚子饿了没饭吃,为日常所需疲于应付,怎有多余的时间去造福?有些人则是生活不虞匮乏,每日奔忙 于各种应酬,却也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更有一些真正知足的人,很踏实地求知、求学,每一分、每一秒都运用的很得当。同样都是人,过日子的心态却不同,这 些差别也是由「心」起。





                                                                                                             时时心存善念
  
            我们台湾有一大群「爱心」人士——「爱心」就是爱自己的心,把心顾好;时时心存善念,即是日日在造福,这就是修行。
  有人以为,以东西布施于人就是有爱心;其实,那只是付出行动去帮助人。事实上,应该要感恩让我们帮助的人,因为他让我们学会爱自己的心——使心不起恶念, 照顾自己的心,时时发挥善的功能。所以说,「爱心」不是给人物质,而是经由别人启发出自己的智慧和慈心;若无示现苦相的众生,只看经文、诵些句读,是很难 启发人心的大悲、大愿。



                                                                                                              心存感恩付出
  
      慈济有许多志工,不惜付出时间、金钱投入服务的王作,他们感激示现苦相的病患,让他们举手投足都能发挥菩萨愿力。他们做得很欢喜,欢喜心就是菩萨的心、觉悟的心,这都是起自于「爱心」。所以说,发出爱心就是造福的人,也是为自己修福的智慧者。
  有些人付出关怀后,就计较「我是为你而做、为你付出的」,这样心中反而会常起烦恼;不知道「帮助别人,受益的是自己」,这叫做「愚福」。
  此外,有所求而发出的爱心,修得的仅是「人天」之福。我们学佛者,要用智慧造福,体会爱心的真义,觉悟「付出爱心」就是在修行;时时刻刻关照爱心,不要因为贪爱、瞋恨、愚痴而起心动念。有机会付出,要心存感激、不要想收回,这才是智慧明亮的「清净之爱」。





                        无常与永恒

   
    人命在呼吸间」,无常迅速,我们要把握时间,提起精神用功修行。

  佛陀常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世间一切,大自然有更替,人、事、物有变迁,何者是「真常」不变?在无常变幻之间,我们若想探讨生命的奥秘、了解人生的道理,就得好好掌握时间。


  
                                 日常进退·活教科书
  
            我们要知己知彼,时时反观自省,注意自己是否懈怠。看到别人精进,要见贤思齐;若是看到他人有不好的言行,自己要反省。如果犯了同样的过错,应即刻改进,这样才能产生勇猛心;有勇猛之心,才能行「精进行」,而进入贤圣的境地。
   日常生活中,无一不是让自己警惕的时候。只要用心观察,别人的懈怠就是在警惕自己;所看到的恶言恶行也都是我们应警惕之处,是自我最好的教育。所以,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与坏都是我们的老师,看到好榜样应赶紧学习跟上;看到不好的言行,则要问自己是否和他一样,有没有恶言粗声、疑神疑鬼?我们常容易忽视日常最现成的「活 教科书」,舍此而读白纸黑字的经书,这不是很矛盾吗?若是不懂得在活生生的生活教育中修持、学习,那真是既可惜又可怜!
   佛陀常宣讲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我们应常以此启发自己的智慧,因为一切都是无常无我,还要计较什么呢?
   对于贤圣者,要随时存着敬重之心;对于行为不端或智识较差的人,则要以包容心待之。具备敬重、包容之心,就不会有计较的心态。

  
                                  诸行无常·把握因缘
  
       有一位年约三十多岁的先生,因丈母娘突然去世,便连夜和妻子从台南迢迢赶回花莲奔丧。他在布置灵堂时,发现少了装饰用的花,就专程骑车出去买花;没想到在 回程的一个转弯处,被一辆军用车撞倒,伤重不治。一个年轻力壮的人,谁会料到他有这种突发的横祸?若有人说他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才会丧失生命,他又如何辩 白?这不是诸行无常吗?人生何需辩论、计较!
   我们如果把时间花费于计较别人的声色不好,说:「你错了,你的脸色不好看,你的话很难听……」如此,人我是非不断重演,而空过修学因缘,想想自己是不是很无智、愚痴?


  

                                                                                             德蕾萨姆姆献身苦难
  
       有一位虔诚的ji 督教人士,送我一卷记录德蕾萨姆姆济世行为的录像带。世间充斥着苦难的人,看到这些贫病苦难的人,生活在垃圾堆里,那些画面真是惨不忍睹! 可是,却有那么多修女愿意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投入救助贫病者的行列。他们把饿昏或病倒在街头巷尾的人抬回去,毫不嫌弃贫病者的污秽不洁。
   他们也是一群「出家」的修行者——能够放弃安定的生活,到印度的贫民窟济助饥饿贫病的人群;到最贫困脏乱的地方,把无人理睬的病人带回疗养所照顾,帮病人洗涤、喂食而不怕被病菌传染。


  

                                         舍离安逸·义务服务
  
            全身肮脏、重病的人,他们都愿意去爱护;反观我们生活在安定富裕的环境中,身体又健康,为何不会彼此爱护、尊重呢?
  一个家庭若有爱的气氛,这个家庭必然很幸福;一个团体若能彼此发挥爱的功能,这个团体一定很和谐,而这都要能真正体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为懂得无常、无我,便会投入「水恒」之中,从事永恒的工作;若只计较无常之事,就会失去永恒的功德。
   要让人敬爱,唯一的方法就是先去敬爱别人。修女们为流离失所的病人擦澡的那一幕,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志工,因为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呀,志工们大都是委员,多数 家庭经济富有。他们走出安逸的家,进入病苦充斥的病房为病人清洁、护理,慰问孤苦无依的患者。修女修士们能做的,志工也能做呀!

TOP

续 4






                                                                                                无常人生·唯爱永恒


  
            我们要体会无常、投入永恒,记诵「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盘(永恒不灭)」。这样,就没有什么是非值得计较。哪一个是「你」、哪一个是「我」,争执到最后,谁又真的赢了?我们应体悟真实的我,是永恒的爱;悖离了永恒的爱,一切都是无常,也没有真实的「我」了。



                                      一粒米中藏日月
                                                                                                                                              ——发挥平等大爱援助大陆水患同胞
  

                                                                                               大陆水患灾民待救援
  
            这些年来,我秉承「为佛教,为众生」的师训,以「慈济」担起如来家业,并以佛教的精神、社会的人群与事物来磨练自我的身体与毅力。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哭、不能流泪,」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也一样,但是最近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
   前不久(民国八十年),大陆有十九省遭受空前的大水难。从新闻媒体上得知,那里的卫生条件本来就不好,只要洪水一来,茅坑里的污物就会浮上水面;洪水退后,留下四处爬行的蛆。灾民就泡在污水里,喝的也是那些水;因为水不清洁,肝病、肠炎、霍乱……正逐渐扩大蔓延。
   近一个月来,每次用餐时,想到大陆的灾胞现在连一粒米都没有,眼前这碗饭就难以下咽。晚上要躺下休息时,想起许多避水不及、随床浮在水面的灾民;想起报载 一间楼房顶挤满了几十口人,连坐都不可能;每个人都背紧贴着背,只能站着靠在墙边睡觉的情景……,我如何能在床上安眠?所以,我决心要进行大陆赈灾的工 作。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台湾和大陆有「此岸」、「彼岸」的相对;彼此之间,似乎有着「成见」,所以有部分人对大陆救灾工作相当冷漠。

  

                                  为真正伟大的爱诠释
  
         慈济是以佛教的精神,致力于社会人间的志业。我们要有和佛一样悲悯众生的心——人不分种族,有爱就没有怨,有爱就能化解异己的成见;能有如此宽广的心胸,才符合佛陀救人的精神。
   「爱你的朋友不稀奇,爱你的敌人才伟大。」何况,受灾受难的是无辜的老百姓?尤其,他们和我们又有很深的种族因缘——我们的祖先,不也是从那边来的吗?这 分缘,甚深且厚。所以,他们有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以「无缘大慈」的心,将爱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去拔除灾民的苦难。
   台湾近四十年来风调雨顺,国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是因为大家凝聚了爱心,是善业的共聚、福(善)业的因缘;有这些福业,才感得天时顺利。既然我们有这 么多福缘、善业,而彼岸的同胞们正急切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捐出一些钱,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他们的帮助却是非常的大!所以,我真切希望大 家能够突破「两岸」的观念,将我们的爱跨越到大陆。
   目前,穿衣保暖比食物供给还来得重要,因为现在灾民们每天都还可以领少许的米粮维持生计;而这几个月来,大水把他们的衣服、棉被都泡烂了。秋天快到了,大 陆四季分明,秋风萧瑟;紧接着又是冬天,届时将是一片冰天雪地。所以,必须让他们有衣穿、有棉被可盖、有屋可住。
   我希望能为他们盖一些可耐风吹雨淋的砖瓦屋,收容孤老无依以及伤残者;并且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重新有个栖身之所。

  

                                                                                                      一粒米,大过须弥山
  
         大陆赈灾,包含了几层意义——
   第一,是爱的传递。将台湾捐款人的爱心,点滴不漏地送到受灾户的手中。当他们接获这分温情时,能日夜感怀我们对他们的爱;希望进一步唤起他们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佛教中有句话说:「一粒米大过须弥山。」现在,我深深体会到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锅里煮山河」。因为此刻正是大陆灾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若能及时给他们一 分恩情与爱心,他们会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难忘怀;相信这分爱,可以化解两地几十年来的隔阂。而经由此次的赈灾因缘,也许只是一粒米、半锅饭,亦当使两岸的 山河、人心交融和合。这分爱的功能,岁月、山河可以见证。
第二,那里的灾民,正迫切需要救援。大陆四季分明,秋天过后,冰天雪地的冬天很快就会来临。他们无衣无食亦无被,很多地区至今还泡在水里。


  

                                        以信心面对历史挑战

       此次大陆水患肆虐,灾后的重建工作艰巨,所需的灾款也很庞大,赈灾工作将是高度智慧、人力和财力的结合。但是,我们仍将一本「人饥已饥,人溺已溺」的精 神,以无比的信心去面对此历史性的挑战。除了实质上的帮助外,同时也是一次「教育因缘」——它启发了我们的良知,使大家有机会关爱他人、共造善业,创造出 更安定的环境。



                                         国王与乞士
  
       世间有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物质,足以诱huo人心、使人迷乱,要忍色忍欲不受诱huo,实在是很难。所以,佛陀说:「见好不求难。」
  贪心重的人,总是对自己目前的环境不能满足;永远觉得空虚而有失落感。由于不满现实,所以常常向外追求,因而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因为这分追求的欲望而误了前途的人,大有人在。


  

         庸碌一生何以安此心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小国的国王,富甲天下。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权重,是他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很喜欢造福。
   有一天,他启开珍宝库藏,以七天的时间为限,发出通告说:「人,不分远近、不分种族;只要来此,一定有求必应。」他将珍宝分成一堆堆,每堆约如六十个枣子堆起来那么大;来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给一堆。尽管这些财物有不少人来拿,但还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这位国王发如是心,可是他这样的造福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因为他还是有所求——求来生福。
   于是,佛陀便化身一名乞士来到国王的面前,国王问他:「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不用客气,我一定满足你的需求。」
   乞士说:「我知道国王喜欢布施造福,所以我来求取财物。」
   国王说:「好,那你就拿一堆去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宝就走,可是他只走了七步,又回头把珍宝放回原处。
   国王问:「咦!你为什么又拿回来呢?」
   乞士说:「本来我想三餐温饱就可满足,但是现在有这些珍宝之后,却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所以很希望盖一栋房子。」
   国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说:「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可是走了几步又回头放回原位。
   国王疑惑地再问:「怎么啦?」
   乞士回答:「我想,如果把这些东西拿去卖了,也只够盖一间房子;若想娶妻,也还不够呀!」
   国王说:「好吧,你拿三堆去,这样就足够娶妻建屋了。」
   乞士于是拿了三堆珍宝,转身便走:但是走了七步,他又回头把东西放在原处。
   国王很讶异地说:「你这个人真奇怪,三堆财宝难道还不够吗?」
   他说:「我算一算,仍然不够。因为即使房子盖好,娶了妻、生了子,我还得找一些奴婢来侍候妻儿,或者把房子装潢得漂亮一点。所以,算起来还是不够用!」
   遇到这样的人,国王却也度量宽大地说:「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宝物离去。不过,走了一段路后,他又把东西原封不动地放回去。
   这时,国王微怒道:「你真是一个怪人!这些财宝够你盖房子、娶妻,也够你养奴婢、享受一生了,你还嫌不足吗?」
   乞士叹道:「我再怎样计算,仍觉得不够!即使什么都有了,可是儿子长大后也要娶媳……唉!人生一世,确实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况且人生无常,我宁可过 着目前这种朴实的日子,没有精神负担及家室之累,清静地过一生。我认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
   国王听了这位乞士的话,顿有所悟。他想:「对呀!人生有永无尽头的追求,我现在已经很好了,还想追求来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求福报,那就永无解脱之日 了。身为国王,要为百姓、国事操劳,还得防范他国的侵犯;为此忧恼,是真正的福吗?我应该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福!」

  
                                   弃欲无贪最轻安
  
       一般人求无止境,所以「见好不求难」。像那位国王,身为一国之尊,又富甲天下,也还觉得必须再求取来生的福;而那位乞士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仆,而且还要为未来的子子孙孙设想。人生如果像这样求无止境,多辛苦啊!
  「追求」并非全然不好,我们学佛也要「求」精进。不过,精进是为了解脱自我的心灵,「求」突破人间色欲的诱huo。因此,要用脱俗的精神追求心灵清净,才能达到「弃欲无贪」的轻安境界!




                                    广学博究·事理通达
  
        一般人追求智识,要能够专心学习已经很困难;能够专心,又能用心深入研究,就更难了。所以说,「广学博究难」。
   平常人只讲究「广学」,想学的事物很多,但都不能持之以恒、专精深入,刚学会一点毛皮,就又想学别的东西。一天到晚心不能专、行不能精,整天都在想这个、学那个,可是却没有一项真正做得象样。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专心。果真有耐心,即使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也能够一路到底地学下去;能专心研究,便能「一理通,万理彻」——一种道理精通了,其他的道理也就会触类旁通,处理事情就更能得心应手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无法专心,所以不能对道理了解得很透彻。


  

                                         以管窥天徒自扰
  
        战国时代,有一位自认为「通今博古」的人,常说过去的书籍、人物、历史他都懂,可以出口成章;甚至对于当前社会的种种,他也自以为完全了解。有一天,他心想:大家都很称赞庄子,却没有人知道有个才华过人的他。因此,他想去和庄子辩论一番。
   于是,他怀着自以为博学多闻的傲慢心态,前去拜访庄子。他一见到庄子,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滔滔不绝、如水一泻千里地高谈阔论;但是庄子只是微笑着,不发一言地听他讲。等到他把想说的话都讲完了,庄子便以温和而郑重的态度回答他的问题,反驳他不周到的理论。
   这位自以为通今博古的人,听了之后非常吃惊;原先他以为天下只有他最了不起、最了解一切事理,当下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所知道的,只不过是表面、浅显的道 理;真正有深度见解的,是沉默稳重的庄子。听了庄子那精简而微细的分析后,他心中的高傲之气完全被折服,也才知道普天之下还有比他更了不起的人。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想想自己平日又学了多少呢?自以为通今博古的人,到底又「通」了多少?那位傲慢的人确实也学了不少,但是,为什么不如庄子?只因庄子 是一个生活淡泊、精神愉悦、逍遥自在的人。从庄子的〈逍遥游〉一文即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生活何其逍遥自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执着「闻学」与「闻学知 行」不同。

TOP

续 5






                                                                                                    「有心」还要「用心」


 

    我们的日常生活,应该可以很逍遥而无烦恼,可是为什么人人都有层层迭迭的烦恼呢?因为看人家的脸色即生起烦恼,听人家的口气也起烦恼;其实,人家根本无意 让我们烦恼,自己却偏偏要把它记挂于心,才会产生种种烦恼。如果常常牵挂外境,每次遇到障碍就认为「他人是冲着我而来、故意要为难我」,那么,这个「我」 的生活就太痛苦了!
  「学」,要学得化烦恼为智慧、化有心为用心;想到要多学只是「有心」而已,并非真正用心。
   庄子时时刻刻都在用心,所以他学得很透彻,能把所学的一切化为他的生活、思想、文化;「学」的深度,便在这里。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都是我们学习的目标;若能学得很自在,也用得很恰当自然,就是深度。


  

                                       博究勿忘广学
  
         要「博究」,的确不容易。不过,以现在的社会情况而言,却刚好相反;因为现代人,有很多是「博究」但不「广学」。
   现代的科学、知识很深奥,大家在求学时,要选定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而且要专心去攻读。单是「医学」这一门科系,就有许多细目要分。如果选了外科,就得专心研究,时常做解剖的工作,然后才能运用于人体;有了丰富的经验,才能真正走入临床的工作。
   而外科又细分很多科,如一般外科、胸腔外科,还有整形外科、脑神经外科……。一般外科门诊若来了一位头部受伤的人,医师可能不敢接诊,因为头部受伤是属于 脑神经外科处理的范围;虽然他们研究得很专精,但却不广泛,所以和「广学」正好相反。过去的人什么都学,但是每一样都学得不彻底;而现代医生所学的知识, 则必定要一门专精。
   人生就是这么难于完美,普通人每一样都想学,却没有一样能彻底的学好;而对于专业的人,他所学的知识很专精,但是又隔行如隔山,这实在也是一种缺憾。
   所以,现代人应该「广学」,而且也要能「博究」,才能知己知彼。就像知道自己的脾气,也要知道别人的脾气,不能说:「我的脾气本来就这样嘛!」就要人家都 顺着你,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先去了解别人的性情,当对方生气的时候,就少说两句;等他气消了,再和他讲理。若能这样,待人处事就会很圆满,也才是「广学 博究」的心态啊!
   希望人人学习时,要打开心门——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





            
                      触事无心·时刻自在

  

                                                                                                            珍惜单纯的生活
  
       人生本来可以在很单纯、逍遥自在的情况下生活,可是凡夫无明一生起,就会把最简单、轻安、逍遥的生活复杂化,因而产生种种烦恼和痛苦。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人人都会说,但是偏偏在生活中尽和一些人事起冲突。时间分秒不停地流逝,而我们的心却常记挂着以往的人我是非,在脑海中不停地打转,这就是烦恼的凡夫心。所以,佛陀说:「触事无心难。」
   许多人总是在烦恼中度日,为什么?因为以曲折之心去比较,对人事起了分别心。比如工作上计较自己做得多、别人做得少,这是「骄慢心」;或者认为别人做得多,没什么了不起,自己做得少也不觉得惭愧,这是「卑劣慢」。不管是骄慢或是卑劣慢的心态,都是烦恼。
   人生应该要「随分随力」,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能够如此,才不会在人我是非中,触事而生烦恼。


  

                                                                                                      无比较心即得安乐
  
        在《庄子》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北海,有一条活了几千年、身长好几里的大鱼。有一天,海上忽然刮起一阵大旋风,这条大鱼顺着旋风竟变成一只大鹏 鸟。大鹏鸟的身长也有好几里长,牠乘风振翅一冲,便能飞腾到九千里外的高空;从北海飞到南海,牠只需花半年的时间。
   在这半年的时间当中,牠不停地飞啊飞!从高空往下一望,可以看到白云朵朵,有如万马行空一样;抬头往上看,则是一片无边无际、灰茫茫的天空。除此之外,一无他物。经过六个月的飞行,牠终于到达了南海。
   那时,地面上有只小麻雀看到了大鹏鸟,心想:飞得那么高,何必呢?纵有那么大的身体,要到达南海还不是得不断地辛苦飞行?像我身体小巧玲珑,飞行的时候可 以轻轻松松地,只要一枝小小的枝枒,就可以做为栖身之地;累了,还可以到地面走走。如果想飞高一点又飞不上去时,就干脆停落到草地上,像这样也很逍遥啊! 大鹏鸟也没什么了不起呀!
   这是一则寓言,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只大鹏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麻雀存着和大鹏鸟比较的心。是否小麻雀真的比较逍遥自由呢?其实,这只小麻雀是因为自己的 体型、力量太小,无法像大鹏鸟一飞冲天,就自我安慰地说;自己能够在树梢上飞行,比较逍遥;又批评大鹏鸟,何必多此一举飞得那么高?这也正是酸葡萄——卑 劣慢的心理在作祟。
   事实上,大鹏鸟的体型庞大,两翅张开便有几里长。牠若不冲向高空,如何飞行?如何生活?而且有那么大的身体,便有极大的力气,自然能飞得高,并不是刻意的卖弄才华。
   而小麻雀虽然小巧,但是小巧有小巧的好处。因此,小麻雀无须和大鹏鸟比较,大鹏鸟当然也不必羡慕小麻雀的逍遥自在。

  

                                              单纯心把握当下
  
            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量力而为;事过境迁就让它过去,不要老是记挂着那些烦恼的往事。过去的事再去想它,便是杂乱心,就是烦恼;忽略现在而寄望未来,则是妄想心。何不好好把握当下的这秒钟,在当下把一句话讲好、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们走路时,虽然是踏地而行,但是脚底永远不会黏在大地上,而是「踏前脚,抬后脚」,这样才能向前迈进。原本单纯的生活,何必一定要「触事生心」把它复杂化了呢?
   「触事无心」虽然难,只要我们能回归自己的本性,是难亦不难。不要把单纯的事情复杂化;若能把复杂事单纯化,生活自然轻安快乐。



                                               万事万物皆可师
  
             我们学佛若能拨开成见,则万事万物无不是佛法。古德云:「大道无言说。」所谓「言语道断」,是指「道」绝对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但是我们若用很单纯的心、很纯真的意去行动,则无一不是佛法。
   佛陀又说:「会善知识难。」离是非恶友的确很难,然而要和善知识相会更加困难。什么叫「善知识」?就是能启发你的良知和智慧的人。在你陷于烦恼之际,他可以开导你、解除你的心结,使你从凡夫黑暗的一面,转向圣人光明的境界。
   然而在这世间,能劝导化解、圆融人我是非,并降伏我们的烦恼的善知识何在呢?设若因缘具足遇到一位善知识,但是自己却无法断除成见,那么即使再好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还是无法吸收他的知识与教化。所以说,「成见若迷茫,则法界善知识难逢」。
   人人若能将成见去除,则善知识所说的话就能解除人我是非的烦恼。修行就是要保持天真的本性,如有「妄念」就是不真实、有迷情。有些人说话的用意很好,但是听者若用妄见的是非心或烦恼心去承受,就容易扭曲了对方的好意,以是为非。
   虽然别人说的是真话,但是听的人还是会起疑心,怀疑他对自己有偏见;或者看到他人在交谈时,就以为他们是在谈论自己的是非,在毁谤、中伤自己。这是自我产生的是非心,也是妄见与痴迷的情结;若不去除妄见,则面对再好的佛法,自己也无法接受。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要随时把周围的人当作善知识看待。好的人,他所展现的人格典范必 定充满光明、希望,让人欢喜、赞叹,当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而坏的人,因为表现出不好的行为,让我们明显地比较是非对错,而能生出自我警惕的省思。因此, 他对我们仍有教化之功,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修行,必定要回归纯真的本性。我们要以宽阔的心胸来看待所有的人,时时缩小自己、护佐他人,以不断学习的心态去接受一切顺逆境遇;若能如此,则世间一切万 物形态,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呢?何者不能引导我们见道得法呢?只要大家能用纯真、正直的心去面对各种境界,必定能有所领会——普天之下,万事万物、人 人都是你我学习的好对象啊!





                                    不言是非·道在口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与「色」。「声」是指言语声音,「色」是表现于外的举动形态。言行举止能让人起欢喜心,表示这个人的修养好;相反的,若让人不高兴,则表示这个人的修养还不够好。
   以谈话为例,我们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彼此的距离来衡量音量的大小,通常以让对方正好听得清楚为最恰当。若声音太小,使听者无法听清楚,这是不尊重;如果 彼此相距不远,可是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不只是无礼,也会吵到别人,这就是没有修养。想想,连讲话的音量控制都有这么多学问,何况是其它的动作习气呢?
   人们常会随着自己的好恶之心待人。若对某人有好感便赞叹他,即使对方有缺点也会帮着掩饰,只说好的一面;若对某人没有好感,那么即使对方再有才干,也可能 视如不见。若是知道对方有一点点缺失,就紧抓住这个机会毁谤他。随着欢喜或厌嫌所表现于外的言谈,就是所谓的「口业」。口舌是传达人们思想心念的关卡,一 般人的开口动舌,大都是在谈论是非,不可不慎!
   《四十二章经》中提到:「人有二十难」,其中有「不说是非难」。凡夫不谈是便说非,要人们不说是非实在很难!佛陀又说:「大道无言说。」真正的道理,是无 法用言语诠释的。就如我平时说给大众听的道理,是不是最正确的呢?若想想这句话——「大道无言说」,那么我平时所讲的也不是最究竟的呀!不过,有很多事情 还是必须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语言的沟通,如何传达彼此的感情呢?修行就是要修到言谈之间,能使每个人「气能和、心能定」;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 学道。
   《庄子》一书中,有记载一则小故事:有一位名为「泰清」的人,去访问「无穷」。无穷是位有道之士,泰清问他:「听说您道行高深,上知天文、下彻地理,请问何谓天之大道?」无穷回答:「我不知道。」
   泰清大失所望,辗转向另一位得道者「无为」请教:「天之大道,你是否了解?」无为回答:「可贵可贱,可大可小谓之『道』。」泰清听了并不满意。
   于是,他又再去找一位叫「无始」的人。泰清详述自己的访道过程后,便问无始:「他们一个说『不知』,一个说『知』,到底哪一个才对?」无始回答:「知即不 知。知足浅显的道,不知是深远的道。真正的道,不是用言语所能宣说的;天地宇宙的真理,实在无法说尽,能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范围而已。」
   由此可见,有道者对听和说并不刻意去表现,他无所求,因为并不是光靠声音言说就能道断一切。平时讲话若无法传达很透彻的道理,不如不讲的好。
   人与人之间的言谈交流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对人是否有平等心;如果心有所偏,往往好的会被说成坏的,坏的则被说成好的;这种偏见之言,会导致别人对被批评的人产生误解。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要很公平,不可随着自己的好恶来议论。
   此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却偏要说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这样不但会让人嘲笑,而且常会说错话。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多用心,不要以为开口动舌很简单,心想;我又不是骂人,随便说说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因为道在口中!
   佛陀在「人有二十难」中说:「不说是非难。」如何把此「难」转为「不难」,端看我们个人的用心了。




                                    被辱不瞋是真功夫
  
            人在生气的时候,常会说:「这口气我忍不下!」为什么忍不下呢?因为「我被人欺负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讲道理!」……大多是这些问题让人忍不下这口气。

  

                                      气,由贪、瞋、痴来
  
             「气」由何而来?由「贪、瞋、痴」而来。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这三毒之念,这就是人的心病。
   有了贪、瞋、痴,会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让;社会也是因为人有「瞋」念,而互相计较、斗争。本来人生应该是很美好的,就是因为人有贪、瞋、痴三项心理病态,所以被人家占了点便宜就忍不下来。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体中能忍别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击,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艰难之事。

  
                                         慈悲心调伏象
  
         当年在佛陀的僧团中,有一位提婆达多比丘,是佛陀的堂弟。他存有野心,想要统领僧团,因此和阿阇世王勾结,二人互通计谋。
   提婆达多得知佛陀的大弟子们带着僧众离开佛陀而分散各地时,便向阿阇世王说:「现在城里只留下佛陀、阿难以及五百僧众,我们可以趁着人少的机会消灭他们。」
   提婆达多便建议阿阇世王,明天请佛陀入宫接受供养;他自己则计划用酒灌醉五百只大象,等佛陀走到半途时,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图利用醉象去践踏佛陀及僧众。
   象不但力气很大,被灌醉后更会发狂而到处攻击人畜,极为危险。他们决定了计谋之后,阿阇世王第二天就依计行事,请佛陀来受供。
   佛陀虽然知道他们的计谋,仍然欢喜地接受供养。隔天,佛陀依约和阿难率领五百僧众向王宫前进。到了半路,一群疯狂的大象冲出来,所有的民众都惊慌走避。但是,佛陀、阿难和僧众却安立不动。
   奇怪地,这群原本疯狂怒奔的大象到了佛陀及僧众的跟前时,竟然都安静了下来;而且,每只大象都温顺驯服地跪下来。佛陀露出安详的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后穿过象群,走入王宫。
   阿阇世王看到这幕景象,心里很吃惊!他发觉佛陀不只具有调伏人群的威德,即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驯服。此时,他内心起了敬畏之意,于是恭敬地供养佛陀。
   佛陀对这件人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供养后,还真诚地祝福阿阇世王。
   这即是佛陀的忍德。


  

                                      慈悲宽谅·化解瞋恨
  
            普通人受到他人一点欺侮时,便想力争到底,而佛陀却是「被辱不瞋」;甚至到了被人加害生命的地步,仍能毫不动气,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的心境已净如明镜,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经常存着无量的爱心。
   爱、慈悲、宽谅,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个人若有爱心、慈悲宽容的心,怎会产生瞋怒?既能消除瞋怒,又怎会有人我是非?
   多数的人都会钻牛角尖,本来人家并没有不敬之念,也没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如果一直要往坏的方面猜疑,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TOP